《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03116课程名称材料力学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

总学时56理论学时48实践学时8学分 3.5课程负责人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适用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力学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学位课。本课课程简介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200字内)的基础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以及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力学素质和定性、定量分析能力,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

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能科学地辨认材料力学中的各种概念、原理、专业术语,使学生知道材料力学中各种构件的分类、受力过程和变化倾向。理解材料力学中杆件和梁的几种变形形式。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各种理论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并且能够指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

熟悉各种概念、原理和定律,掌握其计算与应用的方法。具体反映在:

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掌握一般杆类零件和构件的受力与变形原理,具有绘出其合理的力学计算简图的初步能力。

3.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拉、压、剪、扭、弯时的内力,绘制相应的内力图。

4.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5.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计算。对应变状态有关概念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6.熟练地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7.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理想中心受压杆件的临界荷载和临界应力,并对国家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工程压杆的稳定计算方法,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8.对杆件的应变能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理有一定认识和掌握,并能够熟练地用来计算简单梁、扭转圆轴和简单拉压杆结构的位移,进而计算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内力。

9.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10.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绪论

内容要求: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概念;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熟悉杆件变形

的基本形式分类。

重点: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难点:理解变形固体的四个基本假设。

2.轴向拉伸和压缩

内容要求:

①了解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内力的概念及其分类。

②掌握轴向拉压内力的计算方法及内力图的绘制;理解应力的概念及其分布规律;正确计算横截面、斜截面的应力及变形计算。

③熟悉常见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质;理解拉压变形理论、胡克定律、拉压杆的应变能。

④熟悉安全因素和许用应力的概念;掌握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和强度计算。

⑤掌握拉压杆变形及位移超静定计算、装配应力温度应力的计算方法;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及圣维南原理。

重点:轴向拉压杆内力、应力、变形的计算。

难点:根据小变形原理计算点的位移。

3.剪切与挤压

内容求要:了解实用计算的概念;掌握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的实用计算方法。

重点:剪切和挤压强度的实用计算。

难点:剪切面和挤压面的确定。

4.扭转

内容要求:

①熟悉薄壁圆筒的扭转概念和计算;理解纯剪切的概念及切应力互等定理。

②掌握传动轴的外力偶矩的计算,以及扭矩的概念和扭矩图的绘制。

③掌握圆杆扭转时的应力、变形计算及强度、刚度条件。

④熟悉等直圆杆扭转时的应变能,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了解密圈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的计算。

重点: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

难点:综合考虑圆轴扭转的强度和刚度条件设计轴的直径。

5.弯曲内力

内容要求:

了解平面弯曲、对称弯曲的概念及梁的计算简图;掌握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理解载荷集度与剪力、弯矩之间的关系;正确作出梁和平面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及曲杆的内力图。

重点: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

难点:平面刚架的弯矩方程与弯矩图。

6.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内容要求:了解静矩、惯性矩、惯性积的概念及其特点;掌握平面图形形心的计算方法;掌握惯性矩的计算方法及平行移轴公式。

重点:平面图形形心的确定及惯性矩的计算。

难点:平行移轴公式。

7.弯曲应力

内容要求:了解纯弯曲的概念,纯弯曲时横截面的应力的分布规律;掌握弯曲时截面的正应力及

切应力的计算;熟悉弯曲强度计算;理解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重点:弯曲正应力及切应力的计算。

难点:根据弯曲正应力与切应力强度条件进行截面设计。

8.弯曲变形

内容要求:了解挠度和转角的概念;理解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掌握用积分法和叠加法计算梁的转角和挠度,并熟练应用梁的弯曲刚度条件进行刚度校核;熟悉简单超静定梁的计算;理解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

重点:叠加法求梁的转角和挠度。

难点:积分法求梁的转角和挠度。

9.应力和应变分析及强度理论

内容要求:了解应力状态的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了解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及单元体的表示法,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熟悉广义胡克定律及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重点: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强度理论。

难点: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与图解法。

10.组合变形

内容要求: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理解叠加原理;掌握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及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的计算方法;了解偏心压缩的计算方法和截面核心的概念。

重点:拉伸(压缩)与弯扭组合变形;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难点:扭转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11.压杆稳定

内容要求:了解压杆稳定性的概念;掌握各种约束条件下临界力的欧拉公式,经验公式的适用条件及临界力的计算;熟悉提高压杆稳定性计算;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

重点:稳定性计算。

难点:正确选择欧拉公式或经验公式。

12.动荷载和交变应力

内容要求:熟悉动静法;掌握构件作等加速直线运动时、等速转动时及构件受冲击载荷作用时的动应力计算;了解冲击韧性、交变应力及疲劳破坏的概念;熟悉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的概念及确定方法;了解冲击韧性、疲劳强度的测试方法。

重点:动应力计算;疲劳破坏的特点。

难点:动应力计算。

四、实践内容

1.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材料力学实验是材料力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学生通过实验这一教学环节,培养

他们的动手能力,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电子万能试验机、扭转试验机、电阻应

变仪、弯扭组合实验装置等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了解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变的原理,

掌握应变片在测量电桥中的各种接线方法。

2.实验项目的设置与要求

五、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56学时,其中讲课48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课程学时分配表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应注意三个

方面,一是精选内容以减少与己学课程《理论力学》的重叠现

象;二是采用分层次和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授课内容安排由广而深,由易到难;三是新增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新型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与时代保持同步。

改革原有考试制度,使一成不变的闭卷式考试多样化。

充分利用学校先进教学设备,开展形式多样化、生动、趣味化的教学方法。研制或引进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软件,采用多媒体课程教学。

七、考核方式与要求

课程考核内容为本大纲规定内容,期末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课程总评成绩=30%平时成绩+70%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平时成绩由实验成绩(占10%)、课外作业成绩(占15%)和考勤(占5%)组成。

八、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材料力学》,刘鸿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书:

《材料力学》,孙训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材料力学》,武建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大纲制定人:大纲审定人:

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

制定日期:2013年ⅹ月ⅹ日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位移、变形和应变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强度条件、斜截面上的应力、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变形、虎克定律、横向变形系数、应力集中;扭转的概念、纯剪切的概念、薄壁圆筒的扭转,剪切虎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平行移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性矩概念;应力状态的概念、主应力和主平面、平面应力状态分析—解析法、图解法(应力圆)、三向应力圆,最大切应力、广义胡克定律、三个弹性常数E 、G 、μ间的关系、应变能密度、体应变、畸变能密度;强度理论的概念、杆件破坏形式的分析、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畸变能理论、相当应力的概念;疲劳破坏的概念、交变应力及其循环特征、持久极限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章 a 绪论 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截面法、应力、位移、变形和应变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材料力学的任务与研究对象 1、 变形分为两类:外力解除后能消失的变形成为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 残余变形。 第二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 连续性假设:材料无空隙地充满整个构件。 2、 均匀性假设:构件内每一处的力学性能都相同 3、 各向同性假设:构件某一处材料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 第三节 内力与外力 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①用假想截面将杆件切开,得到分离体②对分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得内力 第四节 应力 1、 切应力互等定理:在微体的互垂截面上,垂直于截面交线的切应力数值相等,方向均指向或离开交线。 胡克定律 2、 E σε=,E 为(杨氏)弹性模量 3、 G τγ=,剪切胡克定律,G 为切变模量 第二章 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 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强度条件、斜截面上的应力、拉伸和压缩时杆件的变形、虎克定律、横向变形系数、应力集中 第一节 拉压杆的内力、应力分析 1、 拉压杆受力的平面假设:横截面仍保持为平面,且仍垂直于杆件轴线。即,横截面上没有切应变,正应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012009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含实验 8 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指定必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 教材:《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束德林主编,2005年)参考书目:[1] 王从曾编著,《材料性能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Thomas H.Courtney(美)著,材料力学行为(英文版),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主要内容有金属在静载荷(单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的断裂韧度、金属的疲劳、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金属的磨损和接触疲劳、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金属材料工程方向指定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工程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磨损性能以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与性能测试方法,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探讨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途径,提高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的思维能力与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能力,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材料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材料力学性能》授课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八章。 第一章:金属在单项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载荷—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变形及性能指标;断裂 重点、难点:塑性变形机理,应变硬化机理,裂纹形核的位错模型,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断口形貌。 第二章:金属在其它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是:缺口试样的静拉伸及静弯曲性能;材料缺口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扭转、弯曲与压缩的力学性能;硬度试验方法。 重点、难点:缺口处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缺口效应 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4学时 主要内容: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低温脆性;韧脆转化温度及其评价方法;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 重点、难点:韧脆转化 第四章:金属的断裂韧度 7学时 主要内容: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性和断裂k判据;断裂韧度在工程上的应用;J积分的概念;影响材料断裂韧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断裂韧性。 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5学时 主要内容: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疲劳破坏的机理;疲劳抗力指标;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疲劳破坏的机理。 第六章: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 5学时 主要内容:应力腐蚀;氢脆 重点、难点:应力腐蚀和氢脆的机理 第七章: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6学时 主要内容: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接触疲劳;材料的耐磨性;减轻粘者磨损的主要措施;减轻磨粒磨损的主要措施;提高接触疲劳的措施。 重点、难点:磨损机理 第八章: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5学时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单缸柴油机曲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班级: 作者: 题目:单缸柴油机曲轴的强度设计及刚度计算、疲劳强度校核 指导老师: 2007.11.05

班级 姓名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习材料力学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应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让我们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学、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要系统复习材料力学课程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并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三、 设计题目 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为[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r F = 2t F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h D ≤1.6,2.5≤h b ≤4, 3l =1.2r,已知数据如下表:

最新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张少实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1 2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3 一、本课和的性质 4 本课程为农业机械与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5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6 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正确理解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概念以及平衡、几何、物理三类方程在求解力学问题时的重要作用。能熟练地计算杆件的应力与变形以7 8 及分析其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的能力。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9 综合性的实验能力。 10 三、本课程的课程内容与体系总体设计 11 总的指导思想是:将教学思想与观念改革、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改12 革融为一体,统一进行。用面向新世纪力学学科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来审视、精选、强化、浓缩和重新组织经典内容,更加满足机械原理、零件和力学等后续课程对于力学基 13 14 础知识的需求;适当增加新内容,目的是为当代力学的先进成果和思想开辟窗口和开设15 接口。与传统材料力学相比,课程内容与体系以及理论知识的表述手段上有如下改革:1.将以变形为课程主线的传统体系改为以应力、应变分析为主线;引入取微元体的 16 17 分析方法,从而加强应力、应变分析观点;引入平衡微分方程、应力和位移边界条件、18 几何方程、相容方程等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19 2.突出力学方程、几何方程、物理方程这三大方程在求解力学问题时的普遍意义和20 本质所在。 21 3.将研究对象从一维杆件扩充到三维弹形体。同时阐述均匀与非均匀、连续与非连22 续、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小变形与大变形、线性与非线性等关于研究对象的基本假设,23 从而恰当引入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复合材料力学等学科的新观点和新思想并为此开24 辟窗口或开设接口。 4.将传统的杆件拉、压、剪、扭、弯、组合变形等五个章节内容加以浓缩,突出平 25 26 面假设,并揭示将这一问题作为三维问题的一个特例,再应用“平面假设”,从而得到问题解这一方法的本质所在。 27 28 5.彻底改变了书中插图是线框图形的传统面貌,代之而来的是运用计算机绘制的立体29 感与透明感很强的二维、三维图形与图像,这样更有助于对理论知识做形象直观描述;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车床主轴

教学号:答辩成绩: 设计成绩: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车床主轴设计 题号: 7—8—Ⅰ—12 教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目录 一、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 --------------------------------------------------3 二、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3 三、设计题目 --------------------------------------------------3 四、对主轴静定情况校核 --------------------------------------------------5 1.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 ---- ----------------------------------------7 2.根据刚度进行校核 ---------------------------------------------8 3.疲劳强度校核 ------------------------------------------- 12 五、对主轴超静定情况校核 -------------------------------------------------13 1.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校核 ---------------------------------------------15 2.根据刚度进行校核 ---------------------------------------------16 3.疲劳强度校核 ----------------------------------------------19 六、循环计算程序 ---------------------------------------------------19 七、课程设计总结 ----------------------------------------------------26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目标 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使学生能科学地辨认材料力学中的各种概念、原理、专业术语,使学生知道材料力学中各种构件的分类、受力过程和变化倾向。理解材料力学中杆件和梁的几种变形形式。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各种理论知识加以叙述、解释和归纳,并且能够指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区别。 熟悉各种概念、原理和定律,掌握其计算与应用的方法。具体反映在: 1. 对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 掌握一般杆类零件和构件的受力与变形原理,具有绘出其合理的力学计算简图的初步能力。 3.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拉、压、剪、扭、弯时的内力,绘制相应的内力图。 4.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并进行相应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5. 对应力状态理论与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组合变形情况下的强度计算。对应变状态有关概念有一定了解和认识。 6. 熟练地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7. 能够熟练地分析与计算理想中心受压杆件的临界荷载和临界应力,并对国家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所规定工程压杆的稳定计算方法,有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并能够熟练地进行压杆的稳定性计算。 8. 对杆件的应变能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定理有一定认识和掌握,并能够熟练地用来计算简单梁、扭转圆轴和简单拉压杆结构的位移,进而计算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内力。 9.对于常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有初步认识。 10. 对于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1.绪论 内容要求: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变形固体的概念;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熟悉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分类。 重点: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 难点:理解变形固体的四个基本假设。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代码:5125001 课程总学时:64课时(讲课54课时,实验10课时) 总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必修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预修要求:高等数学、理论力学 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材料力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其它技术课和专业课的基础。材料力学的任务就是在对构件进行力学分析的基础上,为设计构件时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尺寸,以保证达到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要求,为使设备构件能够满足适用、安全和经济的要求,提供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的强度、刚度、稳定问题有明确的概念,必要的知识,能进行初步的设计及实验分析能力的具备。 本课程的学习中,要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注意正确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考虑到课程性质,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验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大纲适用于土木工程本科专业64课时的材料力学课程使用,可根据具体的课时情况作适当的增删。 大纲正文 第一章绪论学时:2学时(讲课2学时)本章讲授要点:《材料力学》任务、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内力和应力的概念、截面法、线应变和角应变。 重点:变形固体基本假设、截面法、应力和应变的概念。 第一节材料力学的任务 一、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二、材料力学的任务 第二节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 一、连续性假设 二、均匀性假设 三、各向同性假设 四、小变形假设

第三节外力及其分类 一、外力的分类 二、载荷的分类 第四节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一、内力的概念 二、截面法求内力 三、应力的概念及单位 第五节线应变和角应变 一、线应变的概念 二、角应变的概念 第七节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一、轴向拉伸与压缩 二、剪切 三、扭转 四、平面弯曲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学时:11学时(讲课7学时,实验4学时) 本章讲授要点: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轴力和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虎克定律;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计算;材料的力学性质;轴向拉压杆的强度计算;应力集中的概念;简单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 重点:轴力和轴力图;应力和应变;虎克定律;变形计算;低碳钢的力学性能;强度条件的应用 难点:简单超静定问题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 一、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 二、工程实例 第二节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一、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 二、应力的计算 第三节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 一、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 二、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 第四节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质 一、低碳钢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机械性质 二、其他塑性材料的机械性质 三、铸铁在轴向拉伸与压缩时的机械性质 第五节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一、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二、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 三、强度条件的应用 第六节轴向拉压杆的变形

材料力学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材料力学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工程设计中结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本知识及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将常见的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模型,较熟练地确定杆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较熟练地分析计算杆件由基本变形引起的应力、变形和位移,并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杆件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计算和校核,熟悉基本的材料力学实验,并能测定常用钢材在常温、静载下的力学性能。 Mechanics of material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naval architecture and marine engineering. By studying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have a clear concept, necessary basic knowledge, and certain analysis ability for th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of structure in engineering design. Students can simplify common structures into mechanical models, determine the internal forces, analyze the stress and strain caused by the basic deformation of the members, and use the strength, stiffness and stability conditions to analyze, calculate and check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tructures. Students should be familiar with basic material mechanics experiments, and can determin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mon steel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and static load. 2.设计思路: 材料力学是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从圆截面杆件的材料力 - 5 -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及公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材料力学的任务 1、组成机械与结构的各组成部分,统称为构件。 2、保证构件正常或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a)强度,即抵抗破坏的能力;b)刚度,即抵抗变形的能力;c)稳定性,即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3、材料力学的任务:研究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与破坏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构件提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 第二节 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 1、连续性假设:材料无空隙地充满整个构件。 2、均匀性假设:构件内每一处的力学性能都相同 3、各向同性假设:构件某一处材料沿各个方向的力学性能相同。木材是各向异性材料。 第三节 内力 1、内力: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受力后变形而引起的相互作用力。 2、截面法:用假想的截面把构件分成两部分,以显示并确定内力的方法。 3、截面法求内力的步骤:①用假想截面将杆件切开,一分为二;②取一部分,得到分离体;③对分离体建立平衡方程,求得内力。 4、内力的分类:轴力N F ;剪力S F ;扭矩T ;弯矩M 第四节 应力 1、一点的应力: 一点处内力的集(中程)度。 全应力0lim A F p A ?→?=?;正应力σ;切应力τ;p =2、应力单位: (112,11×106 ,11×109 ) 第五节 变形与应变 1、变形:构件尺寸与形状的变化称为变形。除特别声明的以外,材料力学所研究的对象均为变形体。 2、弹性变形:外力解除后能消失的变形成为弹性变形。 3、塑性变形: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残余变形。 4、小变形条件:材料力学研究的问题限于小变形的情况,其变形和位移远小于构件的最小尺寸。对构件进行受力分析时可忽略其变形。 5、线应变:l l ?=ε。线应变是无量纲量,在同一点不同方向线应变一般不同。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

(导师好,课程设计是我这两天赶工的,质量不怎么好,你帮我改改,其中1.2,4.2,4.3没有完成,不知道怎么写,您帮我看看想一下,3.1的第三强度公式我感觉有点不会,您也帮着看一下。。。幸好有您这个导师,嘻嘻,感谢呀。。。祝勇哥圣诞元旦双节快乐,新春快乐假期美好。。———学生:东禹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题目:曲柄轴的强度设计及变形计算 单位:理学院

班级:力学 11-1 姓名:宫东禹 指导教师:宋志勇 目录 一、绪论 二、力学模型与内力分析 三、强度分析。 四、变形计算与刚度分析。 五、总结。

一、绪论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是材料力学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通过结合工程实际,自行设计结构形式,并对杆件结构进行内力、应力变形位移计算等,校核杆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稳定性,并对结构进行改进。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材料力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对材料力学中分析、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培养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自由设计结构、锻炼创新思维能力。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使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对之前学过的相关力学知识的全面复习,使学生的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综合运用力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本课程设计是在系统学完材料力学课程之后,结合工程实际中的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 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 4、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为学生后续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进行提前锻炼。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分析思想和计算方法。 1.2、结构的工程应用背景简介: (简单的介绍你所设计的结构在工程的使用,比如哪些领域,有何作

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心得体会doc

《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经过三天的材料力学精品课程培训,通过张少实教授等的讲座与在线交流,使我对材料力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思索,对在材料力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观点和解决的思路。下面根据我这三天的培训所得总结如下。 经过与张少实教授等多名国家级材料力学精品课程骨干教师的交流和学习,我深深地感到21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知识教育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转型。在这一过程中,达到教学目标,体现教育思想都要通过教学方法来实现,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育人要求,因此在材料力学理论教学中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以寻求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与经验已显得十分迫切。通常,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认知主要包括三个过程:同化过程,顺应过程和平衡过程。同化过程是学习者对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过程;顺应过程是学习者调节自己的内部知识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情境的过程;平衡过程是指学习者通过自我调节使其认知活动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并不断地发展和提升。材料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对知识主动性地建构自己的材料力学知识体系。因此,材料力学是一门特性鲜明的专业课程。

通过三天来对专家报告的聆听及与同行的交流,我对材料力学教学有了一些深入的思考。根据材料力学科的特点,我感到我们在新形势下,必须以一种新的视角来审视这个年轻的学科及其发展趋势。 材料力学作为主干课程,长期以来其教学思想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强调认识的反映特性,也就是客观性,而对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则没有足够地重视和深入地揭示。教师的教学过程一般为“阐述概念、定义、原则,揭示相关理论,提供有关策略与方法,实际运用”。学生的接受过程也基本如此。总的来说,这种方法对于传授知识和信息的效率是比较高,而且逻辑严密,系统性强,对于奠定坚实的材料力学理论基础无疑是有效的。但这与材料力学的实践活动却是基本矛盾的。但是,相当一部分老师在教学中将知识的传授定型为注入式,并且忽视了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经验和心理感受。另外,在材料力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有将知识过于简化的趋势。然而,材料力学活动本身是一个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影响因素往往呈现多元化并具有层次性。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理论上的典型化相当困难。 针对这种学科特点,结合我多年来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建构理念,以下提出我对材料力学课程建设的一点新思路。 (一)通过互动教学,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深入理解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

材料力学复习提纲(二) 弯曲变形的基本理论: 一、弯曲力 1、基本概念:平面弯曲、纯弯曲、横力弯曲、中性层、中性轴、惯性矩、极惯性矩、主轴、主矩、形心主轴、形心主矩、抗弯截面模 2、弯曲力: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剪力图、弯矩图。 符号规定 3、剪力方程、弯矩方程 1、首先求出支反力,并按实际方向标注结构图中。 2、根据受力情况分成若干段。 3、在段任取一截面,设该截面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 ,则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外力的代数和即为该截面的剪力方程,截面左侧向上的外力为正,向下的外力为负,右侧反之。 4、在段任取一截面,设该截面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x ,则截面一侧所有竖向外力对该截面形心之矩的代数和即为该截面的弯矩方程,截面左侧顺时针的力偶为正,逆时针的力偶为负,右侧反之。 对所有各段均应写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4、作剪力图和弯矩图 1、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作图。剪力正值在坐标轴的上侧,弯矩正值在坐标轴的下侧,要逐段画出。 2、利用微积分关系画图。 二、弯曲应力 1、正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 max max max 3 2 4 3 411-12 6 64 32 z z Z z z z z z z I M E M M M y y y W EI I I W y bh bh d d I W I W σ σσρ ρππα=== = === = = = ?抗弯截面模量矩形 圆形 空心

2、剪应力及其分布规律 一般公式 z z QS EI τ* = 3、强度有条件 正应力强度条件 [][][] max z z z M M M W W W σσσσ= ≤≤≥ 剪应力强度条件 [] max max max z maz z QS Q I EI E S τττ** ≤= = 工字型 4、提高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1、改变载荷作用方式,降低追大弯矩。 2、选择合理截面,尽量提高 z W A 的比值。 3、减少中性轴附近的材料。 4、采用变截面梁或等强度两。 三、弯曲变形 1、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 ()EIy M x ''=- 掌握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的确定法 2、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 掌握六种常用挠度和转角的数据 3、梁的刚度条件 ; []max y f l ≤ max 1.5 Q A τ= max 43Q A τ= max 2 Q A =max max z z QS EI *=

《材料力学》

《材料力学》

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初试《材料力学》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明确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掌握分析、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并熟练应用材料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程实际简单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客观题,包括判断题、选择填空题。主观计算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客观题40分,计算题110分。 三、考查范围 (一)材料力学概述: 变形体,各向同性与各向异性弹性体,弹性体受力与变形特征;工程结构与构件,杆件受力与变形的几种主要形式;用截面法求指定截面内力。 (二)轴向拉伸与压缩: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的应力、变形,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轴向拉压的超静定问题,轴向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质。 (三)剪切与扭转: 连接件剪切面的判定,切应力和挤压应力的计算;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虎克定律;外力偶矩的计算、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时任意截面的扭矩,扭转切应力,圆轴扭转时任意两截面的相对扭转角,圆截面的极惯性矩及抗扭截面模量的计算。

(四)弯曲内力: 剪力和弯矩的计算,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画出剪力图和弯矩图。 (五)弯曲应力: 弯曲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的计算,直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弯曲惯性矩和抗弯截面系数的计算。 (六)弯曲变形 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解简单静不定梁,梁的刚度条件。 (七)应力和应变分析与强度理论 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二向应力状态的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位;三向应力状态的应力圆画法;掌握单元体最大剪应力计算方法;各向同性材料在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广义胡克定律,各向同性材料各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一般应力状态下的应变能密度,体积改变能密度与畸变能密度;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八)组合变形 组合变形和叠加原理;拉压与弯曲组合变形杆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偏心压缩;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下,圆轴的应力和强度计算;组合变形的普遍情况。 (九)压杆稳定 压杆稳定的概念;常见约束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压力、欧拉公式;压杆临界应力以及临界应力总图;压杆失效与稳定性设计准则;压杆失效的不同类型,压杆稳定计算;中柔度杆临界应力的经验公式;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十)动载荷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土木工程专业2014年)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 课程代码:110000103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总学时数:64 其中讲课学时:58 实验学时:6 总学分数:4 编写人:胡玮军审定人:袁文华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杆件计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实验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相结合,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要求学生对各种杆件的强度、刚度和压杆稳定性的基本问题能够熟练地分析和计算。以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具有对工程结构物中的部件和物体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能够熟练地分析杆件在拉(压)、扭、弯时的内力,并正确做出相应的内力图。 4、能够熟练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并会解一次超静定问题。 5、对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6、对压杆的稳定性概念有明确认识,会计算轴向压杆的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 7、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认识,并能熟练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材料力学基本概念与假设,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时的内力、应力和位移计算,截面几何性质,应力与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剪切与连接件的实用计算,压杆稳定,能量法等。 (四)先学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学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后续课程:《弹性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五种传动轴的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的计算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五种传动轴的静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的计算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我们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又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1.使所学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让我们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2.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的各门课程的知识(高数、制图、理力、算法语言、计算机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使我们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为后继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要求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地复习材料力学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和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3.课程设计的题目 传动轴的强度、变形及疲劳强度计算 6-1 设计题目 传动轴的材料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45),许用应力[σ]=80MPa,经高频淬火处理,其σb=650MPa,σ-1=300MPa,τ-1=155MPa,磨削轴的表面,键槽均为端铣加工,阶梯轴过渡圆弧r均为2,疲劳安全系数n=2,要求: 1)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2)作扭矩图及弯矩图; 3)根据强度条件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4)计算齿轮处轴的挠度;(按直径Φ1的等直杆计算) 5)对阶梯传动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若不满足,采取改进措施使其满足疲劳强度); 6)对所取数据的理论根据作必要的说明。 说明: a) 坐标的选取均按下图6—1所示; b) 齿轮上的力F与节圆相切; c) 数据表中P为直径D的皮带轮传递的功率, P为直径为D1的皮带轮传递的功率。 1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目录 一、 关于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2) 二、 设计题目 (2) 三、 设计内容 (3) 3.1 柴油机曲轴的受力分析 (3) 3.2 设计曲轴颈直径d ,主轴颈直径D (6) 3.3 设计h 和b,校核曲柄臂强度 (6) 3. 4 校核主轴颈H —H 截面处的疲劳强度,取疲劳安全系数n=2。键 槽为端铣加工,主轴颈表面为车削加工 (6) 3.5 用能量法计算A —A 截面的转角y θ,x θ (7) 3.6对计算过程的几点必要说明 (9) 3.7 改进方案 (10) 四、 计算机程序设计 (10) 4.1程序框图 (10) 4.2计算机程序 (11) 4.3输出结果 (12) 五、 设计体会 (12) 六、 参考书目 (12) 一、 关于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1.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于系统学完材料力学之后,能结合工程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独立地计算工程中的典型零部件,以达到综合运用材料力学的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之目的。同时,可以使学生将材料力学的理论和现代计算方法及手段融为一体,既从整体上掌握了基本理论和现代的计算方法,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把以前所学的知识(高等数学、工程图学、理论力

学、算法语言、计算机和材料力学等)综合运用,又为后继课程(机械设计、专业课等)打下基础,并初步掌握工程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对实际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具体的有以下六项: (1)使学生的材料力学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2)在系统全面复习的基础上.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3)由于选题力求结合专业实际.因而课程设计可以把材料力学知识和专业需要结 合起来; (4)综合运用了以前所学的多门课程的知识(高数、制图、理力、算法语言、计算 机等等)使相关学科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5)初步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中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6)为后继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参加设计者要系统地复习材料力学的全部基本理论和方法.独立分析、判断、设计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画出受力分析计算简图和内力图.列出理论依据和导出计算公式.独立编制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机给出计算结果.并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3.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一般过程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与工程中的一般设计过程相似.从分析设计方案开始到进行必要的计算并对结构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材料力学设计过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设计准备阶段:认真阅读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指导书.明确设计要求.结合设计题目复习材料力学课程设计的有关理论知识.制定设计步骤、方法以及时间分配方案等; (2)从外力变形分析入手,分析及算内力、应力及变形,绘制各种内力图及位移、转角曲线; (3)建立强度和刚度条件.并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及必要的公式推导; (4)编制计算机程序并调试; (5)上机计算,记录计算结果; (6)整理数据,按照要求制作出设计计算说明书; (7)分析讨论设计及计算的合理性和优缺点,以及相应的改进意见和措施; 二、设计题目 某柴油机曲轴可以简化为下图所示的结构,材料为球墨铸铁(QT450—5),弹性常数为E 、μ,许用应力[σ],G 处输入转矩为e M ,曲轴颈中点受切向力t F 、径向力r F 的作用,且2t r F F = 。曲柄臂简化为矩形截面,1.4≤h D ≤1.6,2.5≤h b ≤4,3l =1.2r ,有关数据如下表:

〈材料力学〉考试大纲

材料力学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和要求 材料力学是由基础理论课向设计课程过渡的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对后续专业课及工程应用都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述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理论及其应用,包括四种基本变形与组合变形的应力和变形,强度和刚度计算,能量方法与超静定问题,压杆稳定,动载荷与交变应力。 第一章拉伸与压缩 1. 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在拉伸或压缩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轴力图;能熟练进行杆件强度计算和变形计算。 2. 课程内容:轴向拉、压的概念;外力、内力、应力、应变、变形、位移等概念;拉(压)杆的内力、内力图;应力和强度计算、材料的拉、压力学性能、杆件的变形计算;简单的超静定问题。 3. 考核知识点:轴力、轴力图;轴向拉压时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压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的力学性能(低碳钢、铸铁的拉伸试验的应力应变图;低碳钢和铸铁的压缩试验及两类材料的比较);轴向拉压的强度条件及强度计算; 4. 考核要求:能熟练运用截面法计算杆件的轴力,正确绘制轴力图;掌握杆件拉、压时的强度计算;掌握杆件的变形计算;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以及试件拉、压破坏时的现象和原因;掌握求解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方法。 第二章剪切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连接件的实用计算。通过学习,要求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2.课程内容:剪切构件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连接处可能的破坏形式,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考核知识点: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剪切和挤压的应力计算。 4.考核要求:了解剪切和挤压的概念,会计算简单的连接件的强度问题。 第三章扭转 1.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介绍杆件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通过学习,要求能熟练绘制杆件的扭矩图;掌握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能熟练进行轴类零件的强度和刚度计算 2.课程内容:纯剪切概念、剪切胡克定律、切应力互等定理;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应力和变形的计算、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弹簧的应力和变形计算;简单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计算;非圆截面杆扭转的应力和变形简介。 3.考核知识点:扭矩与扭矩图;切应力、剪切胡克定理;切应力计算公式;扭转强度条件及其应用;刚度条件的简单应用。 4.考核要求:掌握扭矩计算与扭矩图绘制;了解剪切胡克定理;掌握切应力计算公式;能熟练地应用

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 英文名称:mechanics of materials 学分: 6学分 总学时: 56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8学时 适用专业: 土木工程 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 执笔人: 审订人: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材料力学》是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材料力学在工程专业培养过程中处于由学习基础理论过渡到工程专业设计课程的地位,构筑作为工程技术根基的知识结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构件的有关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必要的基础知识、明确的基本概念,具有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和一定的实验能力。材料力学是变形固体力学入门的专业基础课。发挥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作用。并为学生后继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材料力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自学查阅、解决问题的能力。 2.掌握将一般零部件和结构构件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熟练掌握杆件基本变形(拉或压、剪切、扭转、弯曲)下的内力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内力图 4.熟练掌握构件的各种基本变形形式下的应力和位移、强度和刚度的理论计算方法。掌握运用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条件对构件进行校核验算的方法。 5.掌握简单超静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6.理解应力状态理论和组合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7.了解压杆的稳定性概念,会计算细长受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8.了解常用材料如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基本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三、教学学时数安排

吉林大学材料力学课程设计76_(b)__第二组数据轴设计说明

设计题目 传动轴的材料均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牌号45),许用应力[σ]=80MPa ,经高频淬火处理, 650b MPa σ=,1300MPa σ-=,1155MPa τ-=。磨削轴的表面,键槽均为端铣加工,阶梯轴 过渡圆弧r 均为2mm ,疲劳安全系数n=2。 要求: 1. 绘出传动轴的受力简图。 2. 做扭矩图及弯矩图。 3. 根据强度条件设计等直轴的直径。 4. 计算齿轮处轴的挠度(均按直径1φ的等直杆计算)。 5. 对阶梯传动轴进行疲劳强度计算。(若不满足,采取改进措施使其满足疲劳强度要求)。 6. 对所取数据的理论根据做必要的说明。 说明: (1) 坐标的选取均按图所示。 (2) 齿轮上的力F 与节圆相切。 (3) 表中P 为直径为D 的带轮传递的功率,1P 为直径为1D 的带轮传递的功率。1G 为小 带轮的重量,2G 为大带轮的重量。 (4) 1φ为静强度条件所确定的轴径,以mm 为单位,并取偶数。 设 312 243 1.1φφφφφφ=== 设计计算数据

传动轴零件图 设计计算数据表 设计过程 1.传动轴受力简图 首先对传动轴进行受力分析,轴共受 7 个力作用,分别为皮带轮 D 对传动轴的力2和,皮带轮1对传动轴的力1和 21,齿轮2对传动轴的力 F,还有皮带轮 D 的 重力2和皮带轮1的重力G 1,且M1与M2方向相反, P/kW 1P/kW n/(r/min ) D/mm 1 D/mm 2 D/mm 2 G/N 1 G/N a/mm a(o ) 6.6 2.9 150 700 350 100 800 400 500 30

受力简图如下图所示 列公式求得: M 1=184.61NM M 2=420.16NM M= M 2- M 1=235.55NM 2.弯矩图及扭矩图 1)在 XOY 面上传动轴受力简图如下: 2)在 XOZ 面上传动轴受力简图如下: F A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