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起步写作 (2)

浅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起步写作 (2)
浅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起步写作 (2)

浅谈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指导起步写作

摘要:在小学阶段,三年级是学习作文的起点,它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的准备。这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这话说得一点也不假。一提起三年级的作文教学,老师们都叫苦连天,头痛不已。学生们也茫茫然,觉得白纸一张,无从下手。通过一年的教学,我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指导起步写作兴趣发挥想象力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应该更加关注对学生的培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的灵活,根据实际情况教学方法,起步阶段的教学要注意为学生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的培养都是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尝试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积极的引入现代教育思想,并且通过实践和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寻找最适合班级学生的教育方法。起步阶段的写作教学尤其重要。因此,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的想法和情况,这样才能够进行因材施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反思,寻找自己教学方法的不足。

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是写作之根本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通过两年的学习,观察,孩子们的脑袋里积累了不少的好词好句,但要由问答式改为文章式,孩子们还不适应。在孩子们第一次写作的时候,我规定了相同的写作内容。我带领孩子们一段一段的写作,然后把各段连起来,就成了孩子们的第一次作文。但是还是有几个孩子不会写作。我又带领他们走出教室,走入操场,去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带着目的去玩,去观察老鹰、小鸡的不同表现,以及自己的感受,然后他们就会在内心深处萌发表达的欲望,选取最美好的语言来描述,从而写出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受。当他们走进教室后,我又引导他们一边说,一边写作,就这样,完成了他们的第一次写作,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可见,兴趣可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集中精力去获取对某种事物的认识,是习作的强大动力。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小学生的写作思维

写作往往都离不开想象,而丰富想象力也是写作优秀文章的重要基础。因此,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懂得观察外,还应注重其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对此,教师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为其创设新颖、多样化的想象情境,不断丰富其想象力,为其带来诸多写作灵感。比如,在开展看图训练中,可以采用相应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在授课中,为学生提供一幅图,让学生看图想象进行作文创作,这不仅要求学生应细心、认真的观察图画内容,还要适当融想象力才能够创作出好文章。同时,对于此类作文创作来讲,应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做出全面考虑,鼓励其充分发挥想象,引导其以编写对胡、小故事的形式来进行创作。如某位教师就给学生提供一副画着森林的图画,里面有很多小动物,让其以此展开想象。小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虽然还有待提升,但是想象、创新能力还是较高的,有的学生想象其图片是一个动物游乐园;也有的学生将其编写成了小动物的聚会,等等,且吸引了很多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增强授课效果。

三、注意语言积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修订版《小语教学大纲》十分强调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并明确规定:小学阶段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课外阅读量比原来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这项规定,体现了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也是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一把金钥匙。三年级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

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日记也是一种积累的过程,从二年级起我就指导学生写日记。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开心的、失望的、沮丧的,最想告诉老师和小伙伴的事写下来。哪怕只是一两句话,日积月累,时间长了,就会使自己所写的日记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雏形”。积累是一个持续、长期的过程,只要注重积累,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写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在写作时,我让孩子们根据需要把自己积累到的相关的词语,句子说出来,并建立一个词语超市,句子超市。这样孩子们在写作时就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词语,句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苍白无力了。

四、观察、说话、思维、表达同步发展,这是写作之法

三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在平时没有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观察不得法。所以写作时“无话可说。”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要结合看图作文和插图教给学生的观察方法。在具体指导上,先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内容。比如,观察植物,教师就要指出观察植物的茎、叶、花、果,注意大小、形状、颜色、气味等,观察人物,就要从观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着、表情等入手。再让学生拟出观察提纲,然后根据观察观察提纲,逐点观察,记录。观察提纲先由教师列,慢慢地,要让学生会自己列。观察时,教师要作深入细致的指导,要让学生会自己边观察边思考。

总之,小学三年级的还刚刚起步,需要我们老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多讲究一下写作方法,相信会带给孩子们一片芳草地。

参考文献:

[1]苗慧.基于新课程标准的信息技术与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

[2]王艳香.基于学生经验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小学作文教学刍议

小学作文教学刍议 发表时间:2015-07-15T11:34:31.92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供稿作者:吴娟[导读] 兴趣是孩子们的一种意志倾向,是他们求知欲的动力。吴娟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平邑街道东阳完小27330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作文一直是令不少学生头痛的事。部分学生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小学语文教学。 那么,日常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呢? 一、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的一种意志倾向,是他们求知欲的动力。“趣浓劳轻,乐此不疲。”兴趣是治愈恐惧的一剂良药,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能使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克服作文“恐惧症”。 学生初学作文,最大的难题是“没东西可写”,教师必须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为学生创设写作情境,如预先布置学生去观察某一特定的景物,或参加某一次活动,或记述熟悉的某一个人,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容易完成作文。其中,生动幽默的导言或猜谜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 比如,在要求学生写一种水果之前,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火焰山,又热又渴。可是行李里只有一个苹果,怎么分呢?唐僧提议谁把苹果的特点说得详细具体,这苹果就归谁。(出示一个苹果)问:“同学们,你们想吃这个苹果吗?”这样,学生就会置自己于这个特定的情境,他们的兴趣很自然得到激发。其次在作文命题上,除做到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具有启发性外,还应遵循“由易到难,由小到大”的规律。如写同一假日等街景,可分别出《欢乐的人们》、《美丽的街灯》等小题目,让学生克服“无从写起”的困难。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想写出好文章,就要有丰富的阅读知识、积累丰富的词汇等,因此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为将来写作打基础。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方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利用课外的寓言故事、成语典故等方面的书籍,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由于农村的孩子,家长对他们这方面的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的,很少关注他们这方面的需要,因此教师在班级应尽可能多的这方面的图书,方便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同时也利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引导家长在孩子阅读方面的教育,通过与家长的交流和沟通,建议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购买有关方面的课外读物,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为将来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作文讲评课力求生动、新奇、多样,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明白好在哪里,错在哪里。 一是生动。 坚持让学生从范例中体会写作规律。对学生习作中那些夸大其词的描写、啼笑皆非的想象、张冠李戴的用词等比较普遍典型的错误,可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让学生知道错在何处。 二是新奇。 注意选择那些充满情趣、富有特色又符合教学要求的文章或习作,力求激发学生的悟性,从中得到启迪。比如《读者》文摘上登载的一篇文章《我的妈妈》,这篇短文一改只写妈妈“好”的老套子,写了妈妈生活中的一些“缺点”。文章出自孩子的眼光,写得十分诙谐有趣。这样的范文可以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选材一定要新颖,要写得生动,有特点。 三是多样。 讲评形式多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单调重复产生厌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注重综合讲评、重点讲评、个别讲评的差异性,根据不同阶段,不同对象,不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讲评,帮助学生寻找自己的弱点和兴奋点。 四、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开展作文教学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作文当前教学的需要。 首先,教会学生观察生活,作文训练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 平时我们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观察社会各阶层人物的工作表现,观察大自然的树木花草、日月星空,通过观察,激起学生的作文兴趣,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陶冶学生的情操。 其次,引导学生体验生活。 实践出真知,我们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总之,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正确引导、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事物的方法,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才能使作文教学质量得到真正提升,使学生的写作潜力得到挖掘,语言能力得到培养,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切身体会

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切身体会 摘要:写作影响着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一大难点。文章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浅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探究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6-0122-01 DOI:10.16657/https://www.360docs.net/doc/4318467961.html,ki.issn1673-9132.2019.26.113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性化”教学欠缺 写作是对信息的加工与输出,小学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意见的能力。在现有的写作教学模式下,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学方法单一,教师无法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写作辅导,导致一部分学生表面上听得很认真,但依然找不到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难以让人找到重点。如果不对教学模式加以改变,只是一味依靠课堂上有限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困难重重。 (二)学生缺乏写作的积极性 我国仍有许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写作并不是一门重要的学科,甚至错误地认为其重要性远不如数学、英语等学科,从而形成了

一种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众所周知,兴趣对学生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缺乏对写作的兴趣使很多学生认为写作是一项迫不得已的“任务”,带着不情愿的负面情绪去面对这一“任务”,怎么能写得好呢?写作本应是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让他们自发地重视写作,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写作题目的难度不合理 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一些作文题目局限性较大,如低年级的看图写作,固定的图画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写出200字的作文,这本身就有不合理之处。叙述图画内容这一要求直接决定了作文内容的相似性,然而低年级的学生往往更具想象力,对事物的描述能力还有待加强。况且,有一部分作文题目中出现的常识或事物尚不在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范围内,这就导致了可能出现家长代替思考的现象,因此开放性较强的作文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日后的语文学习可能更有帮助。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对策 (一)促进教学模式多样化 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教师可以采取更科学、有效的方式增添学习乐趣,让学生眼中枯燥乏味的写作转变为一门有趣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便利的设备,从视、听、说的角度向学生科普知识,传授美德,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开阔他们的眼界,从根本上缓解作文“无话可写”的现象。教师还可根据班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指导学生作文,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指导学生作文,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假如学生想写又没有东西可写,而老师硬要他写,这样是写不出好作文的,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学生开始作文写什么呢?一般说来是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即写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自已所干、所见、所闻、所感的东西. (一) 做过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做过的事易写。我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实践,自觉地从中接受教育。学生有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才能把亲身经历的有意义的事写下来。例如平时我注意组织学生为集体,为他人多做好事,然后叫他去写“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或“记一件有意义的事”的文题,学生就会感到有内容可写。 (二)看了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不会感到难。我就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关心集休,多留心周围的事情,多观察,多分析。需要写的时候,手头有东西可写。如要学生写某一景物或建筑物或某一现象,先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或参观,我在观察或参观过程中指导,启发思路,帮助学生构思。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具休充实。 (三)听到什么,写什么。学生写自己亲闻的人和事,也感到容易写。我经常引导学生留意日常与人交往,把所听到的有趣的有意义的人和事记述下来,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听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段有趣的新闻、爷爷奶奶的童年等,作文时要学生写这类题材,学生就有事可写了。 (四)想到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已心里所想到的东西,也是较容易的。因学生生活阅历不深,虽对生活有观察,注往会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此,我在学生观察基础上,引导他们从现象到本质去认识,去思索问题。这样学生对某一问题有所分析,他也就有所想,把所想的东西写下来,也就成了文章。或写自己的打算,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决心,自己的回忆等。如让学生写“我长大了想干什么”, “老师日夜辛勘地工作为了什么”,“你生活中有过哪些有趣的事”,“你最喜欢读的书是什么”,一这样写起文章来,思想就会长上翅膀,自由飞翔,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千姿百态。 (五)读了什么,写什么。要学生写自己读过的东西,也是较易的。学生读了什么,组织他们写什么,主要是指读了什么“习作例文”,组织他们写什么习作。当然也可以写自己看过的课外读物的感受。我经常指导他们进行仿写,仿其结构写法,也可仿其与自已生活实际相似的内容特色,还可仿其词语句子的运用。仿写的关键在一个“活,字,即要仿得“活”.不要原封不动生搬硬套,或者改头换面。使学生写起来就有样可依,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浅谈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生起步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8-01-30T12:36:01.267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1(上)作者:姚雪莲 [导读] 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我对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方法的研究。 姚雪莲 (广安市广安区北仓路小学校广安 638500)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大多存在“怕”作文的情况。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学生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我对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方法的研究。 一、仿写,激发习作兴趣。 伟大的文学家茅盾曾说过:“模仿其实不一定要不得。‘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婴孩学话。也是从‘模仿’开始:旧时蒙童习字,先必描红。旧式匠人教徒弟并无什么方法,只教徒弟看作学样。这都是‘模仿’之应用。这样看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摹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此话告诉我们仿写是写作入门的必经之路。仿写是学生写作的起始,是写作兴趣培养的基石,就如同书法中的临摹。只要由易及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因此在我们平时作文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和改写,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仿写方法,仿写思路、仿写方法、仿写语言的表达形式。切记不能盲目、机械地照搬照抄。通过仿写学生逐渐形成自己得一套写作方法,实现由仿到创的转变。 二、日记,积累习作素材。 小学生之所以怕写作文,是由于他们生活经历不丰富,没有多少作文基础,总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因而作文训练可以从写日记开始。让学生把自己在每天学习和生活中的事情、感想和见闻有选择地、真实地记录下来。坚持写日记,可以积累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积累知识;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助于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有助于锻炼意志、培养恒心。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写什么的源泉,要求学生向生活学习,投身生活,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日记的素材很多,例如在上学途中的偶发事件、教室里乱入的不速之客(蜜蜂、小鸟……)、试卷发下来那一刻、今天的阅读体会……少则一句话,多则上百字,关键在于我们要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积极思考、多练多写。这样,不但能够写好日记,也为培养了学生写作兴趣,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阅读,打下坚实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小学里,独立阅读在学生的智力发展、道德发展和审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给教师的建议里》一书中不下百次谈到了阅读,他认为那种只会死读教科书不会真正阅读的人,是“不善于思维”的人,是将“受到精神空虚的威胁”,并由此“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的“命运不值得羡慕的”人。我国历史上的一些文人也曾对阅读的价值给予一定的肯定:朱熹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指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当然也是作文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指导学生阅读,通过多看、多抄、多背、积累优美的字词句篇,进而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只有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积累属于自己得作文素材,提升写作水平。 四、评价,提高习作水平 作文评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向导作用,也是沟通师生的桥梁。精妙的评语,对学生大有裨益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文评语不仅是学生作文成绩的总结,也是教师作文教学成效的归纳,是联结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中介。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并写好作文评语。作文评语写得是否恰当,评价是否准确,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文评语要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习作,紧扣新课程标准中作文要求,有的放矢地中肯的写评语,少说废话,套话。作文是最富有个性的思维活动,是学生心灵的释放。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审美观浅谈语文作文评语的重要性浅谈语文作文评语的重要性。作文的评语要有针对性,要言之具体,说之准确,做到语语中的,方令学生受益。如指出文章写没写出真情实感,哪方向观察得仔细,体验得深入,哪些材料选择得既有趣,又有意义,哪部分思路开阔,想像丰富,从而引导学生懂得什么是值得写的,什么是不可以写的等等。作文评语具有针对性,具体指导了学生从哪方面修改,让学生修改起来就比较容易,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俗话说,“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勇于探索,就能不断开拓和丰富作文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想象的翅膀更加丰满,兴趣更加浓厚,让他们在作文的世界里自由翱翔。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 小学作文教学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作文一直是令我校师生头痛的事。在教学中教师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于是我校针对这个问题,成立课题实验小组,制定实验方案,认真组织语文组全体教师认真开展实验,并在贵阳市白云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下,通过将近六年的辛勤实验。总结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进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题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

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 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1)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2)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3)不限篇幅和篇数;(4)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 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

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刍议 王用龙 [摘要]: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令人堪忧,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外在的中学作文教学资源无法应对新时期课改时,语文教师只有反省内求,从批判性阅读文本和模仿中创新寻求应对之道。 [关键词]:作文教学现状刍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新时期语文素养的综合尺度。农村中学闭塞的生活环境,落后的经济条件,贫乏的教育资源,保守的思想观念,无疑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不揣浅陋,且就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改变谈谈一管之见,权作抛砖引玉之论 一 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中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单调,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不多,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比较少,社交能力与年龄增长不成比例。眼界的狭小,再加上可供阅读书籍的匮乏,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萎缩变小。其对客观事物的印象是模糊的.零乱的,大多数学生的作文经验来自于课本,拘泥于课本,以致内容虚假化,意义拔高化。许多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胡编乱造了大量千篇一律的模式化的文章,从遣词造句到谋篇构局都呈现出干瘪矫情的八股化。这种不正常的作文情绪和消极被动的作文心态是无助于真正提高自身作文水平的。

对生活在闭塞的农村的中学生而言,教师的作用更是不可估量的。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颇多,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和学校对教师往往存在唯分数论,而教师在分数的指挥棒下又对学生的作文唯统一标准和唯政治论。教师过于强调依照《语文》教材篇目或单元要求作文,罔顾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的指导也就与学生的兴趣兴奋区相偏离,事实上是无法找到中学生提笔作文的起点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支点的。这种简单机械的功利性评价机制导致教师不顾作文教学的人文精神一味追逐分数,束缚了作文教学本应自由的手脚,扼杀了作文教学应有的活力。对教师来说,无异于带着镣铐跳舞。当然,农村中学教师的语文素养不高也是影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挚肘。 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是造成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家庭也许是中学生接受社会化教育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就是中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农村中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明显是不如城市中学生家庭的教育环境的:农村家长素质偏低,文化底蕴差,教育方法简单;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的现象比较严重;家长的就业观和人才观还较为片面。至于孩子的语文素养,特别是作文水平是不怎么关注的。父母的唯利态度无形当中是对中学生养成作文兴趣的致命一击。由于农村中学生父母自身的经济收入、生活方式、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有时也是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 二 尽管农村中学生的阅历不深,视野不广,圈子不大,但生活是无处不在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它们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关键是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罗丹)。学生是作文教学的主体,是内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作文能力的角度来说,自身的“修行”显得更重要。农村的世界虽是朴素而单调的,但只要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能发现农村区别于城市的独具魅力的闪光点。美丽的农村景色、丰富的农村语言、别样的农村生活都会给人带来深切的感受。基于此,农村中学生应多留心自己所处的环境,应多观察自己身边的人、事、物,随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 〈一〉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为了使学生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我认为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展丰富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向报刊投稿;将学生优秀习作打印成册,让学生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其次,作文备课要有创意: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然后,指导要从细处入手、点滴抓起:注重学生日常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日常的阅读教学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注重日常口头作文的训练,注重日常学生谴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加强作文指导课范例的剖析。最后,改变以往作文评改的方式:建立一个新的评改模式和评价标准,让学生也来参与自己作文的评改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评语要有新意和激励性。相信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切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以学生为本,在不久之后许多学生一定会消除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二〉关键词: 写作兴趣、仔细观察、创新思维、口头训练、谴词造句、评改 〈三〉正文: 在小语文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感到最棘手的一大难题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他们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他们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于自己谴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更是不重视。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要教好学生的作文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教师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一一教给学生,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虽然我们语文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学生独立作文的能力大大削弱,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同时目前的作文教学,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老师批改,最后到老师讲评,历经两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战线拉得过长,而且反馈信息慢,学生受到的效果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总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老师一味地以自己心目中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常常求全责备,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过程中体验愉悦和成功,所以很多学生谈“作”色变,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教学在普通教育过程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问题,而作文教学恐怕又是语言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也就是说作文教学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那么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呢?我将从以下四方面谈谈我对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的研究。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我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有时,我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有时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有时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2)我还积极鼓励学生自己

作文教学刍议

作文教学刍议 发表时间:2010-06-18T14:52:42.09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供稿作者:付世明[导读]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写“八股”文,其内容定死,不允许自由发挥,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大多空洞死板且又迂腐付世明陕西省定边县白湾子镇中学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写“八股”文,其内容定死,不允许自由发挥,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大多空洞死板且又迂腐。仅凭一张“八股”文定夺考生的前途与命运,这未免有点可悲。今天的考试制度,虽与以前大不相同,但在语文这门科目中“写作”仍占着半壁江山。 通过多次课程改革后,写作的考查展现出了新的风姿:宽、活、新、巧、淡化文体,代替了过去的偏、难、怪、死、规定文体。学生的思想解放了,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但纵观近几年中考作文,却总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考场作文形式单一者多,出奇制胜者少;无病呻吟者多,真情实感者少;七凑八拼者多,浑然一体者少。 很多学生不敢写真情实感,是怕丢分;编故事者,原是为了取悦阅卷老师,却没想到只得了个二类或三类。这可能是考场作文本身的弊病吧。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作文这样写下去,路子反而越走越窄。可是考试制度这个“指挥棒”不变,我们就很难避免上述现象不再发生。我们只能渴求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说实话、讲真情,尽量回归到写作之本位。下面是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所把握的“三个方向”,在此与同仁交流。方向一:走出作文书,走近生活。 在我们的写作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布置一次作文,给同学们两天时间去写,于是乎,很多同学就开始忙碌起来,在作文书中找“样本”,“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脸上神采飞扬,便稍做改动,抄上去,孰不知,还有人竟和他的一样?有的未找到合适的,便在作文中东抄抄、西抄抄,拼凑上去;很多学生宁可花大量的时间去找去抄,也不仔细想想周围的人与事;宁可窃取别人的,也不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种“唯他主义”在写作中是不可取的。我的家乡在陕西定边,我教的学生大部分是位于山区的农村孩子,他们对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特产小吃、风貌变化都比较熟悉,如家乡的特产——“土豆”,讲起它的故事来,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可个别学生偏偏来个“清水悠悠,湖光塔影”等等。当问起他家乡的变化时,却又讲的头头是道。是他们不会写吗?我想不是,更多的是他们写作意识不强,把写作只当作一次任务来完成罢了。对于这种情况应因势利导,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听之任之,而要时时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走近自然,感悟人生。可以不求作文的完整性,让学生自由地述写生活中的感人片段、动人情节,逐渐培养其对写作的兴趣。最终达到走出作文书,走近自己的人生世界的境界。 方向二:与学生一起品读美文,向名家求法。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最好的艺术作品,才能更好地培养人的鉴赏力。”是的,只有最好的作文作品,才能更好的熏陶、感染学生,提高他们的鉴赏力,使学生的作文逐渐朝着文学作品的方向发展。 美文、名家名篇比起优秀作文来在结构上、语言上、情感上要好得多,使人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感悟与体会。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贾平凹的《丑石》,余秋雨的《三峡》,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莫泊桑的《羊脂球》..品读名家名篇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与作者情感交融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过程。要做到这样,我们就得安排一定的课时,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品味名篇,鼓励学生多去图书馆看书,提倡学生在网上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方向三:提倡学生多修改,避免老师大包大揽。 “为求一字稳,捻断数经须。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曾“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古人十分重视炼字与修改。有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细细想想这句话很有道理。它教给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修改,提倡学生互改、自我勤改。小到字词句段,大到主旨、谋篇布局。教师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还应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识水平,不强加己见,不详批细改,大包大揽。 我想作文教学中能把握上述三个方向,学生定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

完整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docx

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万事开头难”。的确,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 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俱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在教学中我发现有的学生写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苦思冥想,无从下笔,无话可写;有的学生作文语言贫乏,不生动,仅仅三言两语,没有具体细节;有的学生作文却像是在记流水账一样,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结构凌乱,缺乏安排,而且错别字、病句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一是因为三年级学生还不善于观察,不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丰富的生活他们熟视无睹,精彩的生活在他们看来平淡无奇。二是不知道怎样表达,肚子里有东西不知如何往外倒。为此,要使作文教学更有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力求写实 有的学生作文写作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 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有的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写了半天还是寥寥几笔。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归根到底,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 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没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 之炊,文章自然写不好了。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 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 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的五彩缤纷的生

活,生活成学生自己真正的作源泉。 二、引学生的想象思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察能力之外,引学生的想象思也很重要。在教学程中, 教要常学生激想象的情境,引他的想象思,培养 他的想象造能力。例如作巧用玩具写童,教可以利用 件展示很多可的玩具和画,激起学生的趣,学生小合作 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故事,??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 相启,互相充,使想象更加充,更加生,直到写成一个完 整的童。在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充分表的机会, 有了自由想象的空,想象思得到引和,写作趣也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充生。 三、多方面累作文素材 在有不少学生平很少外,累极少,缺乏写作材料,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可,有物可写,必注意累写作材料,提倡多文章、多察。作文教学中,我通常的做法是上作文才向学生告知作文的内容。但一的只有 40分,如果教学起点从零开始,学生于被接受的地位, 写作不是没有内容可写,就是没有自己的点,没有自己独立的解。 四、先学着模仿,再学会写写新 三年作文有其特殊性,因他正于作文的起步段。,

高中作文原生态教学刍议

高中作文原生态教学刍议 一、素质教育呼唤作文原生态教学 何谓“作文原生态教学”?我认为,它指的是作文教学本来的、自身固有的生存面貌和发展规律。原生态作文教学最核心的标志是作文教学的所有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符合作文教学本身的特点与规律,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这与今天高中新课程设置所遵循的身心发展、统而不死和社会需要三条基本原则是完全吻合的。 然而,遗憾的是目前高中作文教学问题不少,有的甚至十分棘手!一言以蔽之:从写作主体看,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考场上,越来越多的学生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同一首歌”,个性化的作文越来越少;从写作形式看,王荣生先生所批评的“小文人语篇”越来越流行;从写作目标看,应试色彩越来越浓,逐渐远离了写作的基本能力。具体情形如何?我们不妨先窥视一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浙江省教研室胡勤先生曾痛心地举例:“31.5万考生,好作文寥寥无几,写身边生活的文章几乎看不到。其中不乏空洞之作,没有实质内容,披着华丽的外衣,满是整容的痕迹。”这是“小文人语篇”空前泛滥的现象。后果怎样?王荣生先生尖锐地指出,这种作文能力“与我们意欲培养的适合于社会应用的作文能力之间有着严重的冲突”。

我国的高中作文教学就整体而言,已到了非彻底改革不可的时候了!这种改革靠个人的改良和局部的小打小闹可能无济于事,而应该从根本上、源头上加以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治理”。拯救的良方之一就是大力提倡“作文的原生态教学”! 二、制约作文原生态教学的关键因素 众所周知,“原生态写作”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在我国是源远流长的。从孔子的“兴,观,群,怨”,到黄遵宪的“吾手写吾口”,从韩柳的古文运动到晚清的白话文运动,这都是“原生态写作”由萌芽走向成熟的一个个轨迹。然而,由于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日益走向腐朽没落,其直接的后果是“文体日敝,试场献艺,大都循题敷衍”,这样科举制便最终扼杀了本应萌芽于封建社会的“原生态作文教学”。到了现代,叶圣陶提出了“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口号,一批前辈也付诸成功的实践,标志着“原生态写作教学”终于初见端倪。 建国后,为什么“原生态作文教学”未得到应有的发展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没有准确把握中学写作教学就是要“唤醒和呵护青少年的生命意识”这一本质属性,而让作文教学一直停留在写作知识的静态传授与写作技巧的反复操练上。 近几年,高中阶段写作教学为什么越来越远离“原生态”的正确轨道?我认为,有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上的原因。

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技巧

浅谈小学五年级语文作文教学技巧 马街乡梁子街小学吴贤才 作文作为小学生学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一名小学生来讲,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表现出学生课内知识、课外积累的底蕴。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获得更大的收获;如何帮助学生从课本内容里提取出习作时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容的面对习作。这是每一名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所最为关心的事。在这里,我想要跟大叫分享的是我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简单小技巧。 一、明确小学生作文作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作文并不神秘。“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是生活的需要,他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组成部分。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或急功近利,就不会让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从而也就不会使得小学生的习作难度太大,导致学生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二、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点评重在激励 作文的指导应该从内容入手,首先解决写什么的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只有在这一前提之下,学生才能很好的入门,找到写作的基础。一上来就在讲写法或者用范文、例文开路,很

容易就局限了学生的思路,阻碍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开始时应“放”,使学生感受到可以写得内容很多,教师再从旁指导学生选择最恰当的内容来写。至于如何来写的问题,在学生的思路已经打开,选择好了要写的内容后,具体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在学生的习作中、在交流草稿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指导的内容可以包括写作的内容是否具体,写作的顺序是否恰当,写作的目的是否明确,语句是否通顺,选词用词是否合适,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真实等等各个方面。 在习作的讲评过程中应该重在激励。学生的兴趣往往都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与支持中慢慢培养出来的,所以在讲评作文的时候,要充分的肯定习作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充分肯定大部分学生的努力与进步。让学生在每一次讲评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成绩,享受习作成功所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慢慢的激发出学生内在的潜力,从而激起学生对每一次习作的兴趣。 三、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最主要的是要有内容可以写,习作的素材可以来源于学生生活中所见所感,可以是学生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典型事例,当然也可以是学生在课本内学习到的事例。可以说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可是由于学生的不注意归纳,不注意总结,导致许多的素材都没有被学生运用到习作中去,活着是运用时缺乏个性,没有亮点。所以在习作的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要学会留心观察生活,观察身边每天发生的小事。有了素材,想要写好作文,还要考合理的安排,组织材料,学会思考,在不同的习作里面,应该使用什么样的素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另外,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

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起步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19-06-24T11:51:30.507Z 来源:《成功》2019年第4期作者:刘福生 [导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大部分学生在刚接触写作时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恐惧心理,不知道如何下手写。 兴国县古龙岗镇万溪小学江西赣州 342400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是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大部分学生在刚接触写作时往往会产生很强的恐惧心理,不知道如何下手写。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应注重学生的写作,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对写作有足够的信心,教给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引发思维想象;让学生学会积累语言,从而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得学生能够写出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关键词】小学;起步作文;兴趣;想象思维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一、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 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例如学习描写秋天的景色时,可以在学《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让学生看秋天的资料图片,使学生对秋天的景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并结合本地的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山上、树林、果园、菜地等处的景象及人、动物等的活动情况,使学生对秋天有一个直观的感性的认识,从而加深印象。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初步掌握描写景色的方法。到了正式写作时,学生也就顺理成章轻松地完成了习作。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四、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互联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写作时觉得有话可写,并能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李小云.魅力作文,精彩教学——浅谈小学语文起步作文教学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17(11):3-3. [2]周乔云.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起步作文教学——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难的应对之策[J].考试周刊,2018(38):51,77. [3]非吉红.浅谈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7(7):96-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