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缆交流耐压

高压电缆交流耐压
高压电缆交流耐压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交接预防性试验规定

前言

随着城网改造工程的开展,我省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使用越来越多。目前在交接时大多按 GB50150-91标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但权威机构试验研究表明,高压交联聚

乙烯电缆采用直流耐压存在明显缺点:直流电压绝缘现场分布与交流电压下电场分布不同,不能反映实际运行状况:直流试验过程中会形成空间电荷,在较高直流电压下

形成的空间电荷可导致该电缆投运时发生击穿或沿界面滑闪,国际大电网会议第21研究委员会GIGRE SC21 WG21-09工作组报告和IEC SC 20A 的新工作项目提案文件不推荐

采用直流压试验作为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竣工试验。运行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电缆在交接试验中按GB50150-91标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顺利通过,但投运不久就发生绝

缘击穿事故;正常运行的电缆被直流耐压试验所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随着试验设备的日趋完善,使得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成为可能。为严格竣工验收试验,及时检测出隐患、保护交联电缆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我省的交

联聚乙烯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本规定自生效之日起,代替《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过程》中有关橡塑电缆的试验

标准。

本规定适用于 220kV及以下的橡塑绝缘电力电缆。

本规定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运营部组织以下单位起草: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徐州电业局及泰州、镇江、南京、无锡、苏州供电局。

1.1一般规定

1.1.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是指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1.2 对电缆的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1.3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交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1.4 对金属屏蔽层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

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1.1.5耐压试验后,使导体放电时,必须通过每千伏约80k Ω的限流电阻反复几次放电直至无火花后,才允许直接接地放电

1.1.6 电缆线路在停电后投运之前,必须确认电缆的绝缘状况良好,凡停电超过一星期但不满一个月的电缆线路,应用兆欧表测量该电缆导体对地绝缘电阻,如有疑问

时,必须用低于常规交流耐压试验的交流电压进行试验,加压时间1min ;停电超过一个月但不满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作50%规定试验电压的交流耐压试验,加压时间

1min ;停电超过一年的电缆线路必须做常规的交流耐压试验。

1.1.7 对额定电压为0.6/1kV 的电缆线路可用1000V 或2500V 兆欧表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

1.2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

1.2.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1。 1.2.2 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的试验方法:

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层和导体的直流电阻。

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铜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导体连接点的接触

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表 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 目

周 期

要 求

说 明

1 电缆主绝缘电阻

1)3~5年

2)必要时

3)交接时

自行规定

0.6/1kV 电缆用1000V 兆欧表;0.6/1kV 以上电缆用2500V 兆欧表(6/6kV 电缆也可用5000V 兆欧表)

2 电缆护套绝缘电阻

1)3~5年 2)必要时 3)交接时 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 Ω

采用 500V 兆欧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

阻低于0.5 M Ω时应采用附录1中叙述的方法来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 本试验只适用于三芯电缆的外护套,单芯电缆外护套试验按本表第 6项。

3 电缆内衬层绝缘电阻

1)3~5年 2)必要时

每千米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 Ω

采用 500V 兆欧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M Ω时应采用附录1中叙述的方法来判断内衬层是否进水

3)交接时 4 铜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1)投运前

2)重作终端或接头后3)内衬层破损进

水后

对照投运前测量数据自行规定 试验方法见 1.2.2 5 电缆主绝缘交流

耐压试验

1)交接时

2)新作终端或接头

后3)必要时

4)26/35kV 及以下

3~5年

1)30~300Hz 谐振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值按表 2规定,加压时间5min ,不击穿。 2)0.1Hz 超低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值按表 3规定,交接和检查受潮,加压时间60min ,不击穿。检查中间接头或终端头制作质量,加压时间20min ,不击穿。

1)推荐使用30-300Hz 谐振试验耐压试

验 2)耐压前后摇绝缘电阻,采用2500伏

或5000伏摇表

3)110kV 及以上GIS 盒式电缆头之电缆根据IEC-840可采用a )导体与屏蔽层加相电压5分钟b )施加正常系统相对

地电压24小时方法替代,对升压站出

线电缆也可考虑此方法 c )110kV 及以上系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3-5年做一次交流耐压试验。

6 交叉互联系统

1)2~3年 2)交接时

见 1.3条

注:为了实现序号 2、3和4项的测量,必须对橡塑电缆附件安装工艺中金属层传统接地方法按附录2加以改变。

表 2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30-300Hz 变频耐压试验电压

电缆额定电压

交接试验电压

预防性试验电压 UO /U 倍数

电压值( kV )

倍数 电压值( kV )

1.8/3 2UO 3.6 1.6UO 3 3.6/6 2UO 7.2 1.6UO 6 6/6 2UO 12 1.6UO 10 6/10 2UO 12 1.6UO 10 8.7/10 2UO 17.4 1.6UO 14 12/20 2UO 24 1.6UO 19 21/35

2UO

42

1.6UO

34

26/35 2UO 52 1.6UO 42

64/110 2UO 109 1.36UO 87

127/220 1.7UO 178 1.15UO 146

表 3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的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电压

电缆额定电压交接试验电压预防性试验电压

UO /U 倍数电压值( kV)倍数电压值( kV)

1.8/3 3UO 5 3UO 5

3.6/6 3UO 11 3UO 11

6/6 3UO 18 3UO 18

6/10 3UO 18 3UO 18

8.7/10 3UO 26 3UO 26

12/20 3UO 36 3UO 36

21/35 3UO 63 3UO 63

26/35 3UO 78 3UO 78

1.3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

交叉互联系统除进行下列定期试验外 ,如在交叉互联大段内发生故障,则也应对该大段进行试验.如交叉互联系统内直接接地的接头发生故障时,则与该接头连接的相邻

两个大段都应进行试验。

1.3.1 电缆外护套、绝缘接头外护套与绝缘夹板的直流耐压试验: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断开。在互联箱中将另一侧的三段电缆金属套都接地,使绝缘接头的

绝缘夹板也能结合在一起试验,然后在每段电缆金属屏蔽层或金属套与地之间施加直流电压5kV,加压时间1min,不应击穿。

1.3.2非线性电阻型护层过电压保护器

i炭化硅电阻片:将连线拆开后,分别对三组电阻片施加产品标准规定的直流电压后测量流过电阻片的电流值。这三组电阻片的直流电流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最小和

最大值之间。如试验时的温度不是20℃,则被测电流值应乘以修正系数(120-t)/100(t为电阻片的温度、℃)。

ii氧化锌电阻片:对电阻片施加直流参考电流后测量其压降,即直流参考电压,其值应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电力电缆现场交流耐压试验

1概述 随着我国的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城网改造中,用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 简称:“交联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电压的电力交联电缆使用的数 量越来越多。为了检验和保证交联电缆的安装质量,在送电投运前,对交联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必要。过去由于受试验设备的限制,在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来代替。存在两个缺点: 1)直流电压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有积累效应,即“记忆性”。一旦电缆有了由于直流试验而引起的“记忆性”,它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释放尽残留在电缆中直流电荷。而当该电缆投入运行时,直流电荷便会叠加在交流电压峰值上,产生“和电压”,远超过电缆的额定电压,使绝缘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2)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的交流电压不同,直流电场分布受电阻率影响,而交流下电场分布与电阻率和介电系数都有关。因此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象交流耐压一样可以准确地反映电缆的机械损伤等明显缺陷,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由此可见,对于交联电缆采用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是不可取的,应予淘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建议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来代替直流电压试验。由于电力电缆对地电容量很大,在现场采用50Hz工频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难以具备,但采用调频电源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是基本具备的。根据GB11017-89 [1]及IEC840,现场绝缘耐压试验中使用的交流电压频率,可采用30—300Hz。 2交流耐压的几种试验方法 2·1串联谐振 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高,而电容量较小,一般可采用串联谐振方法,见图1所示。 当试验回路中ω0L =1ω0C(C包括CX、C1、C2)时,试验回路产生串联谐振,此时能在试品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高低与回路品质因数有关),如果电容C较大,试验回路电流也较大,通过电抗器的电流也较大,这时试验设备一般难以满足现场试验需要;通常该试验接线仅适用于被试品电容量较小而试验电压较高,试验变压器能满足试验容量要求而不能满足试验电压要求的情况。 对于电力电缆来说,被试设备的电容量C是固定的,要使试验回路产生谐振就要改变试验回路的电感L或频率ω,即:ω0=1 LC或L =1ω02C。 采用改变电感的方法来满足串联谐振需采用可调电抗器,但限于运输和在现场搬动,电抗器的体积和重量不能做得很大,因此可调电抗器的调节范围是有限的。所以在现场试验时采用调感的方法往往由于电抗器的范围有限而不能满足试验要求。 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调频的方法,即当电抗器和电容固定时通过改变试验电源频率来使ω0L = 1 ω0C来达到所需的电压,但这时需要一套调频电源装置。 2·2并联谐振 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低而试品容量较大时,一般可采用并联谐振方法,见图2所示。 当试验回路中ω0L=1ω0C(C包括CX、C1、C2) 时,试验回路产生并联谐振,此时试品电压等于电抗器电压也等于升压变压器高压侧电压。由于电抗器的补偿作用,变压

电缆如何做交流耐压试验

电缆如何做交流耐压试验 1、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国际和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XLPE交联聚乙烯绝缘的电力电缆替代原有的充油油纸绝缘的电力电缆。但在交联电缆投运前的试验手段上由于被试容量大和试验设备的原因,很长时间以来,仍沿袭使用直流耐压的试验方法。近年来国际、国内的很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表明直流试验对XLPE交联聚乙烯电缆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有的研究观点认为XLPE结构具有存储积累单极性残余电荷的能力,当在直流试验后,如不能有效的释放掉直流残余电荷,投运后在直流残余电荷加上交流电压峰值将可能致使电缆发生击穿。国内一些研究机构认为,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中,由于空间电荷效应,绝缘中的实际电场强度可比电缆绝缘的工作电场强度高达11倍。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即使通过了直流试验不发生击穿,也会引起绝缘的严重损伤。其次,由于施加的直流电压场强分布与运行的交流电压场强分布不同。直流试验也不能真实模拟运行状态下电缆承受的过电压,并有效的发现电缆及电缆接头本身和施工工艺上的缺陷。因此,使用非直流的方法对交联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在中低压电缆上国外已使用超低频电源(VLF)进行耐压试验。但由于此类VLF的电压等级偏低,尚不能用于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试验。在国内,对于低压电缆,这种方法也使用过,但由于试验设备的原因,没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而近些年由于城、农网建设改造的进行, XLPE交联电缆越来越多,仅仅靠直流耐压试验后就将电缆投入运行,而在运行电压下发生电缆或电缆头击穿的事例也时有发生。所以,大家都在探索新的试验方法。 2、试验频率 由于电缆的电容量较大,采用传统的工频试验变压器很笨重,庞大,且大电流的工作电源在现场不易取得。因此一般都采用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其输入电源的容量能显著降低,重量减轻,便于使用和运输。初期多采用调感式串联谐振设备(50Hz),但存在自动化程度差、噪音大等缺点。因此现在大都采用调频式(30-300Hz)串联谐振试验设备,可以得到更高的品质数(Q 值),并具有自动调谐、多重保护,以及低噪音、灵活的组合方式(单件重量大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 ?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 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调节电源的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是线缆招聘网整理的关于讨论电力电缆耐压试验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测量绝缘电阻 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其他两相导体,电缆两端的金属屏蔽或金属护套和铠装层接入。对于该项试验,只要注意到电缆是容性设备,对容性设备做绝缘电阻和吸收比时应注意到的情况。例如:试验前后的充分放电,先起火后搭接,先断连后停电摇表等。 绝缘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小正,环境温度,埋设好的电缆需要记录土壤温度。黏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温度校正系数所示。 线缆 二、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 油纸绝缘的电缆只做直流耐压,不做交流耐压。因为交流Ig增大有可能导致热击穿;热态时,电场分布不均匀,易损伤电缆,应注意:电缆芯线接负极性:电缆受潮后,水分带正电荷,如果芯接负极性,水分会向芯线集中,绝缘中水分增加,泄漏电流增大,易发现缺陷。如果芯线正极性,水分向铅包渗透,绝缘中水分减少,泄露电流下降,不易发现缺陷。 三、橡塑电缆试验 橡塑电缆指聚氯乙烯、交联聚乙烯、乙丙橡皮绝缘电缆。其特点是容量大,电压等级高结构轻、易弯曲,目前已逐步取代油纸绝缘电缆。

交联聚乙烯电缆和大家熟悉的油浸纸统包电缆的区别除了相间主绝缘是交联聚乙烯塑料外,还有两层半导体胶涂层。在芯线的外表面涂有一曾半导体胶,克服电晕和游离放电,使芯线与绝缘层之间有良好的过渡,在相间绝缘外表面,铜带屏蔽层内涂有第二层半导体体胶。铜带屏蔽层只是一层 0.1mm厚的薄铜带,组成了相间屏蔽层。 1.判断橡塑电缆的内护套及外护套是否进水的方法 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用500V绝缘电阻表,当每千米的绝缘电阻低于0.5MΩ,应采用下述方法判断外护套是否进水。 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金属在电解质中形成原电池。 当交联电缆的外护套破损进水后,由于不是电解质,在铠装层的镀锌带上产生一个对地是 (-0.76)V的电位,如果内衬层也破坏进水,那么铜屏蔽层上会有+0.334V的电位。用万用表的"正"、"负"表笔换测量铠装层对地、铠装层对铜屏蔽层之间的电阻。如果正负两次相测值差较大、则说明原电池形成了,护套有破损。此时在测量回路中由于形成的原电池与万用表的干电池相串联,当极性组合使电压相加时,测得的电阻性较小,反之,测得的电阻值较大,如果没有破损,正接、反接测得的电阻值应一样。 在电缆投运前,重做终端或接头后,内衬层破损进水后:用双臂电桥测量在相同温度下的铜屏蔽和导体的直流电阻。当前者与后者之比与投运前相比增加时,表明屏蔽层的直流电阻增大,铜屏蔽层有可能被腐蚀。当该比值与投运前相比减少时,表明附件中的倒替连接电的接触电阻有增大的可能。

电缆试验

电缆试验 1、定义:检查电缆质量、绝缘状况和对电缆线路所做的各种测试 2、试验分类: 3、预试验 (1)工作内容 包括试验设备移运及布置,接电及布线,摇测绝缘电阻,电缆头、电缆油、护层耐压,介质损耗试验,电缆开封头校潮等。 (2)工程量计算规则 1)电缆护层试验的摇测及耐压试验均以电缆“盘”数为单位计算。 2)电缆油耐压、介质损耗试验和采油样以“瓶”为计量单位,瓶为取样的瓶数。 3)电缆潮气检验以电缆“盘”数为单位计算。 (3)相关使用说明 用油浸纸绝缘电缆校潮的方法检查有无水分

4、交接试验 交接试验是以电缆敷设完成后进行的试验。 (1)工作内容: (2)工程量计算规则 1)直流耐压试验是针对纸绝缘、充油电缆线路进行的系统质量检测,电缆护层的检验,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回路是指每三相为一个回路2)交流耐压试验是针对交联电缆线路进行的系统质量检查,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回路是指每三相为一个回路 3)波阻试验,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回路是指交流三相为一回路 4)电缆参数测定是针对电缆线路测量电缆参数,以电缆“回路”为计量单位。 5)电缆护层试验,包括摇测、耐压试验和交叉互联系统试验,以“互联段/三相”为计量单位。互联段通常在电缆线路中,为了平衡各种参数,将一个线路分为三个或三的倍数的等长线路段,在交接处ABC三相按顺序换位,一般三段为一个交叉互联段。 6)耐压、介质损耗试验和色谱分析只针对充油电缆而言, 7)油流、含气试验也是充油电缆需要检查的,以“油段/三相”为计量单位。(3)相关说明 1)油纸绝缘电缆线路的电缆试验,目前仍以直流耐压试验为主 2)对交联聚乙烯电缆宜做交流耐压试验,试验段最大长度11km,110kV

电力电缆线路交接试验标准

电力电缆线路交接试验标准 一、电力电缆的试验项目,包括下列内容: 1.测量绝缘电阻; 2.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 3.交流耐压试验; 4.测量金属屏蔽层电阻和导体电阻比; 5.检查电缆线路两端的相位; 6.充油电缆的绝缘油试验; 7.交叉互联系统试验。 注:①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3、4、5和7条进行。当不具备条件时,额定电压U0/U为18/30kV及以下电缆,允许用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代替交流耐压试验; ②纸绝缘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2和5条进行; ③自容式充油电缆试验项目应按本条第1、2、5、6和7条进行; 二、电力电缆线路的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电缆的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它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2.对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3.对额定电压为0.6/1kV的电缆线路应用2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导体对地绝缘电阻代替耐压试验,试验时间1min。 三、测量各电缆导体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各导体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 2.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绝缘电阻不低于0.5MΩ/km; 3.测量绝缘用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额定电压,宜采用如下等级: (1)0.6/1kV电缆:用10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2)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6/6kV及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 绝缘电阻测试仪。 (3)橡塑电缆外护套、内衬套的测量: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 四、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直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的变频串联谐振试验技术方案

BPXZ-HT-132kV A/22kV/66k变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 一、被试品对象及试验要求 1.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2.10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3000m,电容量≤1.11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22kV。 二、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150C–45 0C; 2.相对湿度:≤90%RH; 3.海拔高度: ≤2500米; 三、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 1.额定容量:132kV A; 2.输入电源:220V/380V电压,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22kV;66kV 4.额定电流:6A;2A 5.工作频率:30-300Hz; 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 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60min;过压1.1倍1分钟; 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60min后温升≤65K; 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 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分); 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 四、设备遵循标准 GB10229-88 《电抗器》 GB1094《电力变压器》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五、装置容量确定 10kV/300mm2电缆,长度3000m,电容量≤1.11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22kV。 频率取37HZ =2π×37×1.11×10-6×22×103=5.7A 试验电流 I=2πfCU 试 对应电抗器电感量 L=1/ω2C=16H, 设计三节电抗器,单节电抗器为44kVA/22kV/48H 验证: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使用电抗器三串联,此时电感量为L=48*3=144H 试验频率f=1/2π√LC=1/(2×3.14×√1445×0.19×10-6)=30Hz。 试验电流 I=2πfCU =2π×30×0.19×10-6×52×103=1.86A 试 结论:装置容量定为132kVA/22kV/66kV,分三节电抗器,电抗器单节为44kVA/22kV/2A/48H通过组合使用能满足上述被试品的试验要求。 六、系统配置及其参数 1.激励变压器JLB-6kV A/1/3kV/0.4kV 1台 a)额定容量:6kV A; b)输入电压:380V,单相; c)输出电压:1kV;3kV ; d)结构:干式;

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的解决方案

BPXZ-HT-120kVA/60kV 调频式串联谐振试验装置 一、被试品对象及试验要求 1.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二、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150C–45 0C; 2.相对湿度:≤90%RH; 3.海拔高度: ≤2500米; 三、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 1.额定容量:120kV A; 2.输入电源:单相380V电压,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20kV;60kV 4.额定电流:6A;2A 5.工作频率:30-300Hz; 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 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60min;过压1.1倍1分钟; 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60min后温升≤65K; 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 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 分); 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

四、设备遵循标准 GB10229-88 《电抗器》 GB1094《电力变压器》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五、装置容量确定 35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1000m,电容量≤0.19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52kV。 频率取30HZ 试验电流 I=2πfCU试 =2π×30×0.19×10-6×52×103=1.86A 对应电抗器电感量 L=1/ω2C=150H, 设计三节电抗器,使用电抗器三节串联可满足35kV电缆的耐压试验,则单节电抗器为40kVA/20kV/50H 结论:装置容量定为120kVA/20kV/60kV,分三节电抗器,电抗器单节为40kVA/20kV/2A/50H通过组合使用能满足上述被试品的试验要求。 试验时设备使用关系列表 设备组合被试品对象 电抗器 40kV A/20kV三节 激励变压器 输出端选择

电缆交流耐压测试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8561326.html,/100 电缆交流耐压测试 由于电缆的电容量较大,采用传统的工频试验变压器很笨重,庞大,且大电流的工作电源在现场不易取得。因此一般都采用串联谐振交流耐压试验'>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其输入电源的容量能显著降低,重量减轻,便于使用和运输。初期多采用调感式串联谐振设备(50Hz),但存在自动化程度差、噪音大等缺点。因此现在大都采用调频式(30-300Hz)串联谐振试验设备,可以得到更高的品质数(Q值),并具有自动调谐、多重保护,以及低噪音、灵活的组合方式(单件重量大为下降)等优点。 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调节电源的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了专用的SPWM数字式波形发生芯片,频率分辨率16位,在20~300Hz时频率细度可达0.1Hz;采用了正交非同步固定式载波调制方式,确保在整个频率区间内输出波形良好;功率部分采用IPM模块,在最小重量下确保仪器稳定和安全。 原理: 我们已知,在回路频率f=1/2π√LC时,回路产生谐振,此时试品上的电压是励磁变高压端输出电压的Q倍。Q为系统品质因素,即电压谐振倍数,一般为几十到一百以上。先通过调节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使回路发生串联谐振,再在回路谐振的条件下调节变频电源输出电压使试品电压达到试验值。由于回路的谐振,变频电源较小的输出电压就可在试品CX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8561326.html,/100 试验注意事项 1、被试电缆两端应完全脱空,试验过程中,两端应派专人看守。 2、试验前应根据电缆长度、电压等级等确定励磁变低压侧接线方式,以使励磁变高压能输出满足试验条件的电压。 3、在施加试验电压前应设[工业电器网-cnelc]定好过电压整定值。 4、试验设备(谐振电抗器、分压器、励磁变压器等)应尽量靠近被试电缆头,减少试验接地线的长度,及减少接地线的电感量。 5、试验时操作人员除接触调谐、调压绝缘旋钮外,不要触及控制箱金属外壳。 串联谐振装置的选型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使用数量多,实验工作量大,所以此类耐压试验装置应该体积小,重量轻,华天电力生产的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由此诞生。 本装置中,要求单个人能现场搬动的部件重量不超过30kg,要求两人能现场搬动的部件不超过60kg,适合现场搬动,电抗器部分采用干式环氧浇注,美观可靠,适合各类电缆的要求。本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操作简便 具有自动/手动调谐功能;大屏幕显示电压、电流和频率等参数;具有过压过流整定与保护功能;具有失谐保护功能;具有自动记时和时间到关闭功能;电压调节具有零位启动功能,以保证调谐的安全性和高压回路的零起升压;

高压电缆耐压试验

电缆耐压试验 1.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调节电源的频率的方式,使得电抗器与被试电容器实现谐振,在被试品上获得高电压大电流,是当前高电压试验的一种新的方法和潮流,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采用了专用的SPWM数字式波形发生芯片,频率分辨率16位,在20~300Hz时频率细度可达;采用了正交非同步固定式载波调制方式,确保在整个频率区间内输出波形良好;功率部分采用IPM模块,在最小重量下确保仪器稳定和安全 组成部件 电缆串联谐振试验装置由调频调压电源、励磁变压器、电抗器、电容分压器组成 主要用于 高压交联电缆的交流耐压试验; 2. 6kV-500kV变压器的工频耐压试验 ; 和SF6开关的交流耐压试验 ; 4.发电机的交流耐压试验 5.其它电力高压设备如母线,套管,互感器的交流耐压试验。 原理 我们已知,在回路频率f=1/2π√LC时,回路产生谐振,此时试品上的电压是励磁变高压端输出电压的Q倍。Q为系统品质因素,即电压谐振倍数,一般为几十到一百以上。先通过调节变频电源的输出频率使回路发生串联谐振,再在回路谐振的条件下调节变频电源输出电压使试品电压达到试验值。由于回路的谐振,变频电源较小的输出电压就可在试品CX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 技术参数 *工作电源;220V/380V,50HZ *试验容量:30-30000KVA

*试验电压:1000KV及以下 *谐振频率范围:20-300Hz *试验电压波形:正弦波波形畸变率小于等于% *试验电压冷确度:1级 *频率调节: *保护响应时间 :小于1微秒 *系统具有过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放电保护、击穿跳闸保护、过热保护。 产品的别称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调频串联谐振耐压设备、工频谐振试验装置、变频串联谐振试验变压器、变频串联谐振试验系统、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仪、电缆交流耐压试验装置、串联谐振装置、串联谐振耐压设备、GIS耐压试验装置等 技术特点 *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武汉高压研究所)严格的型式试验鉴定,质量可靠,确保试验人员、被试品和试验设备本身的安全; *便携式交流工频耐压仪(由干式试验变压器、控制箱两部分组成)体积小,重量轻;,结 构简单、可靠性高;可方便在现场使用。 * 变频串联谐振耐压试验装置由变频电源、励磁变压器、电抗器和电容分压器组成: 体积小,重量轻,特别适合现场使用;结构复杂、接线繁多、成本高;

kV电缆试验方案

10kV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 编写: 审核: 批准: 配电************* 年月日

1试验目的: 为了检查10kV线电缆的绝缘性能和运行状况是否良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参照Q/GXD126.01-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其进行试验。 2电缆规范: 电缆型号:YJV22 —3X 240 电缆规格:3X 240mm2 电缆电压:8.7/15kV 电缆电容量:0.37uF/km 电缆长度:km 生产厂家: 出厂日期:年月曰 3试验依据: 。依该标准确定试验电压为21.75kV ( 2.5U Q),试验时间为5min( 2.5U。时)。 4试验仪器: HDSR-F162/162串联谐振试验设备一套; 干湿温度计一块; 10000V兆欧表一块; 工具箱一套; 三相电源线若干。 5试验项目: ①耐压前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 ②串联谐振法交流耐压试验; ③耐压后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 6试验步骤及技术措施: 6.1电缆主绝缘电阻测量 用10000V兆欧表,依次测量各相线芯对其他两相及金属套的绝缘电阻,金属套及非被试相线芯接地。测量前将被测线芯接地,使其充分放电,放电时间一般为2—5分钟。由于存在吸收现象,兆欧表的读数随时间逐步增大,测量时应读取绝缘电阻的稳定值,作为电缆的绝缘电阻值。 1)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电缆铭牌、仪器名称及编号;

2)将所有被试部分充分放电,非被试相电缆线芯及金属套接地; 3)将兆欧表地线端子(E)用接地线与接地导体连接好,兆欧表火线端子(L) 接至被测部位的引出端头上,兆欧表读数稳定后记录绝缘电阻值。拆除兆欧表相线; 4)将被试电缆对地放电并接地; 5)依照此步骤测试其他两相。 在试验中读取绝缘电阻后,应先断开接至被试品的火线端子,然后再将兆欧表停止运转;由于电缆的吸收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对于大电容电缆,兆欧表开始读数可能非常的低,这一现象是正常的。 1)电缆绝缘电阻不小于10MQ ? km 2)耐压试验前后,绝缘电阻测量应无明显变化。 6.2电缆主绝缘交流耐压试验 图1试验接线图 图中:谐振电抗器额定电压为27kV,每台额定电感量为85H,额定最大工作电流为1.0A ;分压器额定电压为200kV,变比为12000 : 1,电容量为500PF ± 5%。 1.谐振频率计算 a) 10kV3 x 300mm2交联聚乙烯电缆每公里电容量按0.37(卩F/km),电缆长度按1.1km 计算,贝U Cx=0.37 x 1.仁0.407 卩F。 b)补偿电抗器电感采用三节电抗器并联使用,L=85/3=28.33H 。 1 c)------------------ 谐振频率按f = 计算,则f=46.88Hz 。 2 兀JCxL 2.电缆(Cx)电容电流估算 当试验电源频率为46.88Hz、被试品电压为21.75kV 时,通过试品的电容电流约为: 3 l x = 3 C x U=6.28 x 46.88 x 0.407 x 21.75 x 10- =2.61A 3.串联补偿电抗器(L)电流及电压估算 当试验电源频率为46.88Hz、被试品电压为21.75kV 时,通过串联补偿电抗器

高压电缆试验方法

10kV交联聚乙烯电缆现场试验方法的探讨 刘晓安陕西省汉中供电局(723000) 摘要:本文对电缆现场试验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模拟试验,对直流耐压、 2U 0工频电压持续5分钟、U 工频电压持续24小时及带50%额定电流2小时后的试验 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了工频或变频谐振试验对10kVXLPE电缆的现场试验是比较有效的。 关键词:交联聚乙烯电缆现场试验方法 1 电缆现场试验方法的分析 目前,电缆竣工验收试验的主要手段有直流耐压、0.1Hz耐压、振荡波试验、工频谐振以及变频谐振等几种方法。 1.1 直流耐压试验 其优点是所需试验设备容量小、体积小,携带操作方便,特别适合现场试验,在油纸绝缘电缆上的应用是成功的,国际和国家标准均有明确规定。 而对于XLPE电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则存在以下缺点: (1)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模拟XLPE电缆的运行工况。 (2)XLPE电缆在直流电压下会产生"记忆"效应,存储积累单极性残余电荷。如果在电缆内的直流残余电荷未完全释放之前即投入运行,直流偏压便会叠加在工频电压峰值上,使得电缆上的电压值超过其额定电压,从而有可能导致电缆绝缘击穿。 (3)直流耐压时,会有电子注入到聚合物介质内部,形成空间电荷,使该处的电场强度降低,XLPE电缆的半导体凸出处和污秽点等容易产生空间电荷,

从而难以发现缺陷。同时,如果外部发生尘闪络或电缆附件击穿,在已积聚空间电荷的地点,由于振荡,电压迅速改变为异极性,该处电场强度显著增大,可能损坏绝缘,造成多点击穿。 (4)XLPE电缆致命的一个弱点是绝缘内容易产生水树枝,在直流电压下会迅速转变为电树枝,并形成放电,加速了绝缘劣化;而单纯的水树枝在交流工作电压下还能保持相当的耐压值,并能保持-段时间。 (5)国内外的调查研究和实践都表明,直流耐压试验不能有效发现交流电压作用下的某些缺陷,如电缆附件内的机械损伤或应力锥放错等。 总之,XLPE等高压橡塑绝缘电缆不宜做直流耐压试验已在国内外达成共识。 1.2 超低频(0.1Hz)电压试验 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属于交流耐压,能大大降低试验设备容量,理论上降低500倍,实际由于结构原因,容量可降低50~100倍。实验室的模拟试验研究表明:电缆试品在0.1Hz耐压与工频耐压下的一致性较差,效率是比较低的。无法满足超高压电缆的试验要求。但0.1Hz超低频耐压试验在中低压电缆介损测量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3 高频振荡波(OSI)试验 图1 振荡波试验线路图 图1是其代表性的接线图,直流电源对充电器C 1 充电,达到预定值后使球隙 放电,试验电压通过C 1和电感线圈、试品电缆C x 形成振荡放电回路,试品电缆 C x 上的电压最大值为:

110kV电力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介绍

随着我国的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城网改造中,用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简称:“交联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电压的电力交联电缆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检验和保证交联电缆的安装质量,在送电投运前,对交联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必要。过去由于受试验设备的限制,在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来代替。存在两个缺点: 1)直流电压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有积累效应,即“记忆性”。一旦电缆有了由于直流试验而引起的“记忆性”,它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释放尽残留在电缆中直流电荷。而当该电缆投入运行时,直流电荷便会叠加在交流电压峰值上,产生“和电压”,远超过电缆的额定电压,使绝缘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2)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的交流电压不同,直流电场分布受电阻率影响,而交流下电场分布与电阻率和介电系数都有关。因此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象交流耐压一样可以准确地反映电缆的机械损伤等明显缺陷,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由此可见,对于交联电缆采用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是不可取的,应予淘汰。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建议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来代替直流电压试验。由于电力电缆对地电容量很大,在现场采用50Hz工频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难以具备,但采用调频电源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是基本具备的。根据GB11017-89 [1]及IEC840,现场绝缘耐压试验中使用的交流电压频率,可采用30—300Hz。 2交流耐压的几种试验方法 2·1串联谐振 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高,而电容量较小, 一般可采用串联谐振方法,见图1所示。 当试验回路中ω0L =1ω0C(C包括CX、C1、C2)时,试验回路产生串联谐振,此时能在试品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高低与回路品质因数有关),如果电容C较大,试验回路电流也较大,通过电抗器的电流也较大,这时试验设备一般难以满足现场试验需要;通常该试验接线仅适用于被试品电容量较小而试验电压较高,试验变压器能满足试验容量要求而不能满足试验电压要求的情况。 对于电力电缆来说,被试设备的电容量C是固定的,要使试验回路产生谐振就要改变试验回路的电感L或频率ω,即:ω0=1 LC或L =1ω02C;

220kV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方案

220kV电力电缆交流耐压 试验方案 ******有限公司 二〇一九年六月一日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1 概述 ******有限公司220kV交联聚乙稀电缆(起点终点)由******有限公司敷设安装完毕,安装后的该条电缆于2016年月进行承接交流耐压试验。 铭牌参数: 型号:YJLW-127/220,截面500mm2, 查阅设计手册:电容量0.124uF/km,该条电缆全长430m,其电容量为0.05332uF. 2 试验目的 1检查电缆经长途运输和安装后绝缘是否存在绝缘缺陷; 2检查电缆两侧终端头制作工艺是否良好。 3 试验依据 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4 试验仪器

5 试验条件 5.1 电缆两侧终端头制作完毕,绝缘电阻合格; 5.2 环境温度为-5°— 40℃范围之间,湿度为80%以下; 5.3试验前要求电缆两侧终端头处于断开状态。 6 试验接线 在励磁变右下加钳形电流表 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图 注:变频电源-380V/40kW LB-励磁变压器 C1C2-电容分压器 C X-被试品 L-等值电抗265H mA-钳形电流表 7 试验过程及内容 7.1 试验方法 在试验前应对试验回路进行空升试验并测试试验电压是否可以达到要求值。 试验电压确定:

此电缆采用串联谐振耐压方式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按1.4U 0考虑,即1.4×127=177.8kV,耐压时间为60min 。 本项试验采用10台45kV/106H/2A 电抗器5串2并,其等值电感为265H 。 频率估算: z 34.4210 05332.0265π21 π216 H LC f =??= = - 高压回路电流: A cu I 52.2108.1771032.5334.4214.3239=??????==-ω 每组电抗器额定电流为2A>2.52/2=1.26A ,可行。 试验顺序:采用单相加压,另两相接地的方式依次对电缆A.B.C 分别施加177.8kV 交流电压持续时间60分钟,进行耐压试验。 7.2 交流耐压试验判据: 在交流耐压试验过程中,若被试品不发生闪络、击穿及电流突变,则认为A B C 电缆通过了工频耐压试验。 8安全措施 8.1 高压引线尽管采用绝缘导线,但由于现有导线绝缘水平低,应保持引线对周围接地导体及地距离大于15cm 。 8.2 高压试验人员应做好试验现场安全警戒,并对试验场地周围人员进行疏导。 8.3 在试验过程中,在现场应有专人守护,若有异响或紧急情况,应通过对讲机立即通知操作人员。

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

电力电缆1KV 及以下为低压电缆;1KV~10KV 为中压电缆;10KV~35KV 为高压电缆;35~220KV为特高压电缆。其中高压电缆是指用于传输10KV-35KV(1KV=1000V)之间的电 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的主干道。高压电缆从内到外的组成部分包括:导体、绝缘、内 护层、填充料(铠装)、外绝缘。当然,铠装高压电缆主要用于地埋,可以抵抗地面上高强度的压迫,同时可防止其他外力损坏。下面小编来讲解一下高压电缆试验及检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电缆主绝缘的绝缘电阻测量 1.1试验目的 初步判断主绝缘是否受潮、老化,检查耐压试验后电缆主绝缘是否存在缺陷。 绝缘电阻下降表示绝缘受潮或发生老化、劣化,可能导致电缆击穿和烧毁。 只能有效地检测出整体受潮和贯穿性缺陷,对局部缺陷不敏感。 1.2测量方法 分别在每一相测量,非被试相及金属屏蔽(金属护套)、铠装层一起接地。 采用兆欧表,推荐大容量数字兆欧表(如:短路电流>3mA )。 0.6/1kV 电缆测量电压1000V。 0.6/1kV 以上电缆测量电压2500V。 6/6kV以上电缆也可用5000V,对110kV及以上电缆而言,使用5000V或10000V的电动兆欧表,电动兆欧表最好带自放电功能。每次换接线时带绝缘手套,每相试验结束后应充分接地放电。 1.3试验周期 交接试验 新作终端或接头后 1.4注意问题 兆欧表“ L”端引线和“ E”端引线应具有可靠的绝缘。 测量前后均应对电缆充分放电,时间约2-3分钟。 若用手摇式兆欧表,未断开高压引线前,不得停止摇动手柄。 电缆不接试验设备的另一端应派人看守,不准人靠近与接触。

电缆交流耐压试验

电缆交流耐压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次 1 适用范围 交接试验是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电力设备因运输、安装等方面的问题造成的缺陷、防范电力设备事故、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投产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强化一次设备交接试验工作,规范交接试验现场作业,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煤矿安全规程》及相关的技术规范、规定。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380-110kV 电压等级新安装的、按照国家相关出厂试 验标准试验合格的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本作业指导书不适用于安装在煤矿井 下或其他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电气设备。本作业指导书对电缆交流耐压交接试验 的操作步骤、技术要点、安全注意事项、危险点分析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范,用于指导110~500kV 电缆的交流耐压交接试验工作。 2 编写依据 表2-1 编写依据 3 作业流程 作业(工序)流程见图3-1。

4 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4. 1 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施工前,施工项目部根据该项目作业任务、施工条件,参照《电网建设施工安 全基准风险指南》(下简称《指南》)开展针对性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形成该任务的风险分析表。 4. 2 按《指南》中与电缆交流耐压试验施工相关联的《电网建设安全施工作业票》(编码: TSSY-ZW-06-01/01),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分析,确定风险等级,现场技术员填写安全施工作业票,安全员审核,施工负责人签发。 4. 3 施工负责人核对风险控制措施,并在日站班会上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接受交底的作业人员负责将安全措施落实到各作业任务和步骤中。 4. 4 安全施工作业票由施工负责人现场持有,工作内容、地点不变时可连续使用10 天,超过10 天须重新办理作业票,在工作完成后上交项目部保存备查。

110kV电缆耐压试验

电缆试验手法的革新 1概述 随着我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在城网改造和城市美化的要求,用交联聚乙烯电缆(以下简称:“交联电缆”)代替架空线路已成为一种趋势,高电压的电力交联电缆使用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检验和保证交联电缆的安装质量,在送电投运前,对交联电缆进行现场交流耐压试验十分必要。过去由于使用交联电缆一般长度都比较长,因此容量较高,受试验设备的限制,在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比较困难,一般采用直流耐压试验来代替。存在两个缺点: 1)直流电压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有积累效应,即“记忆性”。一旦电缆有了由于直流试验而引起的“记忆性”,它就需要很长时间来释放尽残留在电缆中直流电荷。而当该电缆投入运行时,直流电荷便会叠加在交流电压峰值上,产生“和电压”,远超过电缆的额定电压,使绝缘加速老化,缩短使用寿命。 2)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的交流电压不同,直流电场分布受电阻率影响,而交流下电场分布与电阻率和介电系数都有关。因此直流耐压试验并不能象交流耐压一样可以准确地反映电缆的机械损伤等明显缺陷,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由此可见,对于交联电缆采用传统的直流耐压试验是不可取的,应予淘汰。近年来,国内外

许多专家都建议现场对交联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来代替直流电压试验。由于电力电缆对地电容量很大,在现场采用50Hz工频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难以具备,但采用调频电源进行交流耐压试验,条件是基本具备的。根据规范现场绝缘耐压试验中使用的交流电压频率,可采用30—300Hz。 2交流耐压的几种试验方法 2·1串联谐振 如果被试品的试验电压较高,而电容量较小, 一般可采用串联谐振方法,见图1所示。 串联谐振的等效电路 当试验回路中ω0L=1ω0C(C包括CX、C1、C2)时,试验回路产生串联谐振,此时能在试品上产生较高的试验电压(试验电压高低与回路品质因数有关),如果电容C较大,试验回路电流也较大,通过电抗器的电流也较大,这时试验设备一般难以满足现场试验需要;通常该试验接线仅适用于被试品电容量较小而试验电压较高,试验变压器能满足试验容量要求而不能满足试验电压要求的情况。

20kV-300mm2电缆2000M交流耐压试验方案

BPXZ-HT-300kV A/50kV变频串联谐振试验装置 一、被试品对象及试验要求 1.20kV/300mm2电缆交流耐压试验,长度2000m,电容量≤0.4774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45kV。 二、工作环境 1.环境温度:-150C–45 0C; 2.相对湿度:≤90%RH; 3.海拔高度: ≤2500米; 三、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及功能 1.额定容量:300kV A; 2.输入电源:单相380V电压,频率为50Hz; 3.额定电压:50kV 4.额定电流:6A; 5.工作频率:30-300Hz; 6.波形畸变率:输出电压波形畸变率≤1%; 7.工作时间:额定负载下允许连续15min;过压1.1倍1分钟; 8.温升:额定负载下连续运行15min后温升≤65K; 9.品质因素:装置自身Q≥30(f=45Hz); 10.保护功能:对被试品具有过流、过压及试品闪络保护(详见变频电源部分); 11.测量精度:系统有效值1.5级; 四、设备遵循标准 GB10229-88 《电抗器》 GB1094《电力变压器》 GB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1094.1-GB1094.6-96 《外壳防护等级》 GB2900《电工名词术语》 GB/T16927.1~2-1997《高电压试验技术》 五装置容量确定

20kV/300mm2电缆,长度2000m,电容量≤0.4774μF,试验频率为30-300Hz,试验电压45kV。 试验电流 I=2πfCU =2π×35×0.4774×10-6×45×103=4.7A 试 对应电抗器电感量 L=1/ω2C=43H, 设计四节电抗器,单节电抗器为75kVA/25kV/43H 结论:装置容量定为300kVA/50kV,分四节电抗器,电抗器单节为75kVA/25kV/3A/43H 通过组合使用能满足上述被试品的试验要求。 设备使用关系表 六、系统配置及其参数 1.激励变压器JLB-15kV A/ 2.5kV/0.4kV 1台 a)额定容量:15kV A; b)输入电压:380V,单相; c)输出电压:2.5kV d)结构:干式; e)重量:约65 kg; 2.变频电源BPXZ-HT-F -15kW/380V 1台 a)额定输出容量:15kW b)工作电源:380±10%V(单相),工频 c)输出电压:0 – 400V,单相, d)额定输入电流:40A e)额定输出电流:40A f)输出波形:正弦波 g)电压分辨率:0.01kV h)电压测量精度:0.5%

高压电缆交流耐压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线路交接预防性试验规定 前言 随着城网改造工程的开展,我省高压交联聚乙烯电缆使用越来越多。目前在交接时大多按 GB50150-91标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但权威机构试验研究表明,高压交联聚 乙烯电缆采用直流耐压存在明显缺点:直流电压绝缘现场分布与交流电压下电场分布不同,不能反映实际运行状况:直流试验过程中会形成空间电荷,在较高直流电压下 形成的空间电荷可导致该电缆投运时发生击穿或沿界面滑闪,国际大电网会议第21研究委员会GIGRE SC21 WG21-09工作组报告和IEC SC 20A 的新工作项目提案文件不推荐 采用直流压试验作为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竣工试验。运行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很多电缆在交接试验中按GB50150-91标准进行直流耐压试验顺利通过,但投运不久就发生绝 缘击穿事故;正常运行的电缆被直流耐压试验所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随着试验设备的日趋完善,使得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成为可能。为严格竣工验收试验,及时检测出隐患、保护交联电缆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我省的交 联聚乙烯电缆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定。本规定自生效之日起,代替《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过程》中有关橡塑电缆的试验 标准。 本规定适用于 220kV及以下的橡塑绝缘电力电缆。 本规定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生产运营部组织以下单位起草:江苏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徐州电业局及泰州、镇江、南京、无锡、苏州供电局。 1.1一般规定 1.1.1 橡塑绝缘电力电缆是指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和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1.1.2 对电缆的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或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分别在每一相上进行,对一相进行试验或测量时,其他两相导体、金属屏蔽或金属套和铠装层一起接地。 1.1.3 新敷设的电缆线路投入运行3-12个月,一般应作1次交流耐压试验,以后再按正常周期试验。 1.1.4 对金属屏蔽层或金属套一端接地,另一端装有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的单芯电缆主绝缘作交流耐压试验时,必须将护层过电压保护器短接,使这一端的电缆金属屏蔽 或金属套临时接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