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

一、急救原则

无论在哪里,发现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指在现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对伤病员的救护原则都必须十分明确清楚.

(一)首先要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二)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三)分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四)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措施。

(五)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二、急救步骤

(一)判断意识:若病人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

(二)立即呼救:判断病人意识丧失,立即急救并求他人帮助,拨打“120”电话。(三)救护体位:

1、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并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2、若伤病人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人应采用侧卧位,液体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病人翻转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病人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病人,以免遭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拉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髓再次损伤,另一人应保持病人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3、头部外伤者,则是水平卧位,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则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

(四)打开气道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将气道打开.

方法:1、仰头举颏法

2、仰头抬颈法:无颈部外伤可用此法

3、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病人

4、手钩异物

(五)呼吸

1、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将病人气道打开,利用眼视、耳听、皮肤感觉在5秒钟时间内,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侧头用耳听病人口鼻的呼吸声(一听),用眼看胸部或上腹部随呼吸而上下起伏(二看),用面颊感觉呼吸气流(三感觉)。如果胸廓没有起伏,并且没有气体呼出,病人即不存在呼吸,这一评估过程不超过10秒钟,

2、人工呼吸

救护人经检查后,判断病人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六、循环

1、检查循环体征:判断心跳(脉搏)应选大动脉测定。或人及儿童触摸颈动脉,婴儿触摸肱动脉,在5—10秒钟内判断病人有无心跳。(检查颈动脉不可用力压迫并且不可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

2、人工循环:救护人判断病人已无脉搏搏动,或在危急中不能判明心跳是否停止,脉搏也摸不清,不要反复检查耽误时间,而要在现场进行胸外心脏挤压等人工循环及时救护。(七)紧急止血

救护人员要注意检查病人有无严重出血的伤口,如有出血,要立即采取止血救护措施,避免因大出血造成休克死亡。

(八)局部检查

对于同一病人,第一步处理危及生命的全身症状,再注意处理局部.检查出血的部位和程度、骨折部位和程度、渗血、脏器脱出、皮肤感觉丧失等。

院前急救四项技能操作标准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

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设定为15/400模式。 (十三)检查复苏器运转情况. 观察3组通气。 (十四)去掉模拟肺,连接病人,观察病人呼吸及缺氧改善情况。 二、成人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检查颈动脉搏动,确认意识丧失,无颈动脉搏动。 (三)启动急救反应程序,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头侧膝部外缘与患者肩头平齐。

院前急救

院前急救 急救医学 急救(first-aid): 为抢救生命,改善病况和预防并发症时采取的紧急医疗救护措施。包括院前急救、诊科急救、化监护 急救电话:120 生命之星生命黄金一小时 一、急救的主要病种

1、心跳呼吸骤停 2、休克 3、多发性创伤 4、心血管急症 5、呼吸系统急症 6、神经系统急症 7、消化系统急症 8、内分泌急症 二、急救处理原则 1、是否有生命危险:生命第一 2、立即稳定危及生命的情况 3、优先处理最严重的问题 4、辅助检查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5、全面仔细分析 6、实事求是估计病情 7、各科室医生充分合作 8、医疗护理文书整理和保存 三、院前急救的特点 1、病种广而复杂 2、现场情况复杂多变 3、急救无时间规律 四、院前急救原则 1、只救命,不治病 2、伤检分类,先重后轻 3、安全及时转运 五、灾害医学救护环节 1、反应快速的组织领导 2、层次分明的急救网络 3、技术全面的急救力量 4、性能良好的急救器材 5、畅通无阻的急救通道 6、有求必应的保障系统 外伤急救技术 几乎所有的创伤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急性大出血超过血容量的20%,可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病人生命。及时有效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可降低死亡率和残残率。 一止血

(一) 出血分类 1、外出血:血从伤口流出,见到出血。 2、内出血:血流入体腔或组织间隙,体表看不见,如颅内出血、胸腔和腹腔内出血等。 (二) 止血方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 先将无菌敷料或干净布料盖 在伤口上,再用绷带或三角巾以适 当压力包扎,松紧度以能达到止血 目的为宜。必要时可将手掌放在敷 料上均匀加压,一般20分钟后即 可止血。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小 动脉和中、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 血。 2、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 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 骨组织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 时止血的目的。指压止血法适用于 中等或较大的动脉出血。 (1)头顶部出血压迫同侧耳 屏前方颧弓根部的搏动点(额浅动 脉)止血。 (2)额面部出血压迫同侧下颅骨下缘、咬肌前缘的搏动点(面动脉)止血。若伤在颊部、唇部,可将拇指伸入病人口内,其余4指紧贴面颊外部,内外用力,压迫伤口下缘之动脉。 (3)颈部、面深部、头皮部出血可用拇指或其他4指压迫同侧气管外侧与胸锁乳突肌前之间的强搏动点(颈总动脉),用力向后压,可将之压向第6颈椎横突上,达到止血的目的。 (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锁骨下动脉),将动脉压向第1肋骨。 (5)前臂出血压迫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的搏动点(肢动脉),将动脉向外压向肱骨。 (6)手掌、手背出血: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外侧搏动点(尺桡动脉)止血. (7)大腿出血大腿及其以下动脉出血,可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的强搏动点(股动脉)止血。 3、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或加压包扎后不能控制的大出血。止血带一定要用衬垫保护局部软组织。 4、止血钳止血法 适用于能清楚地见到喷血血管断端的止血,对于损伤组织辨认不清的,不宜采用,否则易造成重要的神经血管损伤。 (三)注意事项

院前急救原则

院前急救原则 1、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 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社会性、随机性 2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医疗急救环境差 5病种复杂 6以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强度大 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 1思想心理素质 2专业技 术素质 3护理职业素质 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 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 和观察要点 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 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 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 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 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6、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 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1)听清病人或旁人的 看清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主诉(2)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3) 表现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护理体检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送及进行途中 监护9、急性心肌梗死时缓解疼痛宜用(吗啡)10、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监护示 “室颤quot立即进行抢救,第一步应行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11、血压突然升高,剧烈头痛,抽搐,昏迷的患者,诊断属:高血压脑病12、休克的基本原因是: DIC13、上消化道大出 、尿毒症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功能不全15、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消化性溃疡14

院前急救的原则

院前急救的原则 以院前急救的原则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院前急救是指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由非医务人员进行的紧急救治措施。正确的院前急救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对于紧急病情的处理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院前急救的原则,以帮助大家正确应对突发状况。 一、保证自身安全。在进行院前急救时,首要原则是保证自身的安全。在救治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例如交通事故现场、火灾现场等,救援人员首先要做的是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才能展开救治工作。 二、判断患者意识。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呼叫患者姓名、轻轻摇晃患者肩膀等方式进行。如果患者有意识,可以与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询问患者的症状和情况。如果患者没有意识,就需要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 三、拨打紧急电话。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及时拨打紧急电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紧急电话号码可能不同,但是拨打紧急电话的原则是相同的。拨打紧急电话时,要提供准确的现场位置、患者的情况和症状,以便急救人员能够迅速到达现场。 四、进行基本生命支持。院前急救的基本生命支持包括心肺复苏和

止血等措施。心肺复苏是指在患者心跳骤停时进行的人工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止血是指在出血严重的情况下,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出血量,以防止患者因失血过多而危及生命。 五、保持患者体温稳定。在院前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高温或低温都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在高温环境下,要尽量将患者移到阴凉处,降低体温。在低温环境下,要给予患者保暖,以防止体温过低。 六、避免二次伤害。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例如,在转移患者时要注意稳固,避免摔倒或碰撞;在救治过程中要注意细心,避免误伤患者。此外,要避免给患者使用不适当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以免加重病情。 七、与医务人员配合。在进行院前急救时,与医务人员的配合非常重要。一方面,要及时向医务人员提供患者的情况和病历,方便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另一方面,要按照医务人员的指示进行急救措施,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院前急救是一项重要的救治措施,掌握正确的急救原则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在进行院前急救时,要保证自身安全,判断患者意识,拨打紧急电话,进行基本生命支持,保持患者体温稳定,避免二次伤害,与医务人员配合。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并掌握这些原则,为突发状况下的急救工作提供帮助。

院前急救知识

院前急救知识 急救是指在发生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时,及时采取适当的紧急措施,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减轻伤害或疾病的严重程度,提高生存率和康复质量的一项紧急医疗救援措施。在院前急救中,正确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院前急救知识。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没有有效的血液循环。面对心脏骤停的患者,我们需要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步骤: 1. 拨打急救电话:首先拨打急救电话,告知对方患者情况和所在位置,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2. 心肺复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即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按压胸部的正确方法是:双手掌重叠放在患者胸骨下缘的中央,用力压下至少5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人工呼吸的方法是:将患者头部仰向后方,捏住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患者嘴进行呼吸,每次呼吸1-2秒,观察胸廓是否抬起。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AED设备,可以使用AED进行除颤。按照AED上的指示,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按下除颤按钮,然后跟随AED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

二、外伤的急救 外伤是指机体遭受外力作用而导致的组织损伤,如创伤、骨折、出血等。在院前急救中,正确处理外伤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 1. 创伤处理:创伤是最常见的外伤类型,如割伤、擦伤、烧伤等。处理创伤时,首先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止血,然后清洗伤口,再涂抹适当的消毒药物,最后用纱布或绷带包扎伤口。 2. 骨折处理:骨折是指骨头断裂或折断。遇到骨折时,应先帮助患者保持合适的姿势,避免进一步的损伤。然后用绷带或夹板固定骨折部位,减少移动。 3. 出血处理: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外伤情况,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血液丢失。面对出血,首先应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直接压迫止血,如无法止血,可以提高患者伤肢的位置,减少血液流动。 三、中毒的急救 中毒是指人体吸入、食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后引起的中毒反应。在院前急救中,正确的中毒处理可以减轻毒物对机体的伤害。 1. 中毒物质的处理:如果患者中毒是由于食入有毒物质,需要立即将患者的胃内容物排空。可以通过催吐、洗胃等方法进行处理。如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一、背景介绍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针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等紧急情况下的院前急 救流程的规范化指导。该预案旨在提供详细的院前急救操作步骤,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进行急救处理,以最大程度地减少伤害和救治时间。 二、流程概述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现场评估、报警、院前急 救处理、转运。 1. 现场评估 现场评估是院前急救的第一步,主要目的是确定患者的病情和伤势严重程度, 以便做出正确的急救决策。现场评估包括以下内容: - 确认现场安全:首先要保证自身和患者的安全,如有必要,应及时采取措施 保护现场安全。 - 评估患者意识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有意识,是否能够正常呼吸。 - 评估患者呼吸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呼吸停止等情况。 - 评估患者循环状态:观察患者是否有心脏骤停、出血等情况。 - 评估其他伤害:观察患者是否有其他明显外伤,如骨折、出血等。 2. 报警 在现场评估的基础上,如果发现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报警。报警时应提供 准确的信息,包括患者的病情描述、所在位置等,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3. 院前急救处理

院前急救处理是指在急救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由现场的非专业人员进行的紧急处理措施。院前急救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 呼吸道管理:如果患者无法正常呼吸,应及时进行人工呼吸或CPR(心肺复苏)。 - 出血控制:对于大量出血的伤员,应采取适当的止血措施,如直接压迫、提升伤肢等。 - 骨折固定:对于明显骨折的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固定处理,以减少进一步伤害。 - 烧伤处理:对于烧伤患者,应迅速进行冷却处理,以减轻烧伤程度。 4. 转运 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伤势进行进一步的急救处理,并决定是否需要将患者转运到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治疗。转运的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可以是救护车、直升机等。在转运过程中,急救人员应继续对患者进行监护和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三、数据统计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院前急救流程的规范化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效率和患者生存率。以某市为例,过去一年中,共有1000起院前急救事件,其中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急救处理的患者生存率达到90%,而未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急救处理的患者生存率仅为70%。这一数据表明,规范的院前急救流程对于提高急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论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规范的急救指导,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急救处理。通过现场评估、报警、院前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 一、背景介绍: 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是指在事故或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下,院前急救人 员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迅速、科学地进行急救处置,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和疾病的发展。 二、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目的: 1. 提供标准化的院前急救流程,确保急救人员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急救处置。 2. 保护患者生命安全,减少疾病的发展和后果。 3. 提高院前急救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提升急救质量。 三、应急预案急救流程院前急救的步骤: 1. 接警与调度: a. 接到急救电话后,急救调度员应迅速记录报警人提供的信息,并派遣最近 的急救车前往现场。 b. 急救调度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的紧急程度,合理安排急救车的优先级。 2. 到达现场: a. 急救车到达现场后,急救人员应迅速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确保自身和患 者的安全。 b. 急救人员应与现场人员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和现场情况。 3. 评估与处理:

a. 急救人员应迅速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检查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 b. 根据评估结果,急救人员应判断患者所处的急救等级,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4. 急救处理: a. 呼吸道管理:如有呼吸道梗阻,应及时进行清理或建立人工气道。 b. 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停止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c. 出血控制: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血,如压迫止血点、使用止血带等。 d. 骨折固定:对于骨折患者,应进行适当的固定,以减少进一步损伤。 5. 病情监护: a. 急救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b. 急救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急救措施。 6. 院前转运: a. 急救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疗资源的分布,合理选择最适合的医疗机构进行转运。 b. 急救人员应与医疗机构进行有效沟通,提前通知医院准备接诊患者。 7. 急救结束与报告: a. 急救人员在完成院前急救任务后,应向医院报告患者的病情和急救处理情况。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院前急救工作流程 一、各急救单元(车组)所有人员必须提前15分钟到岗进行交接班。 二、各急救单元(车组)必须服从120通讯调度的统一调度和指挥。 三、值班调度必须做到“铃响三声立即接警”,并在1分30秒内受理完毕,及时向相关分中心下达出诊指令,遇重大、突发事件要坚持报告制度。 四、各急救单元(车组)接到出诊指令后,应在3分钟内出车。 五、抵达现场后,急救医师应严格按照急救医疗

院前急救电话受理工作流程 1、调度员要提前15分钟上班,做好上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铃响三声有应答。 3、“您好,东屏镇卫生院”起始语。 4、症状询问并迅速判断病情,询问详细地址并确定接车地址(有三字段信息的电话需要重新核对地址)。 5、受理时间控制在1分30秒。 6、登录信息并调度派车。 7、确认出车车辆状态。 8、接到医院周边的求救电话,在派出急救车辆出诊的同时,立即打电话通知医院急诊室或医务科派人外出参与急救,并做好院内抢救准备。 9、接到一线人员要求进行急、危重病人病情转报时立即告知相关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并做好转报登记。 10、凡接到涉及被打伤、交通事故的求救电话,应告知求救者需拨打110求救,同时通知最近的120分中心出诊到现场抢救。 11、准确判读骚扰电话,对于辨别不清楚的电话不要随意锁定,以免错过真实的求救信息。 12、凡接到市卫生局下达的重大突发灾害事故救护任务,调动人员应立即按要求调度车辆、人员,并立即向卫生院领导报告。 13、如遇突发事件或重大灾害事故,要及时与现场人员取得联系并详细询问现场情况及伤亡人数,合理调配,以便随时增减车辆,通知接受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同时,上报卫生院领导和卫生局值班室,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按照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出响应级别,做好指挥调度工作。

院前急救的五大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的五大基本原则 院前急救是指在病人到达医院之前,由急救人员进行的紧急处理。它 是抢救生命的关键环节,能够降低病人死亡率和残疾率。以下是院前 急救的五大基本原则。 一、安全原则 安全是院前急救的首要原则。在进行院前急救时,急救人员必须保证 自己的安全,以免受到二次伤害。同时,他们还要确保现场的安全, 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确认现场是否安全:急救人员应先检查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并 采取相应措施。 2. 穿戴防护装备: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3. 遵循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失误。 二、判断原则

判断是指对患者情况进行准确评估和分析,并做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观察患者症状: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意识等症状,判断其生命 体征是否稳定。 2. 询问患者或亲属: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等信息,有助于判断 病情。 3. 判断优先级:根据患者情况和急救资源的分配情况,确定急救优先级。 三、快速反应原则 快速反应是指在发现紧急情况后,立即采取行动。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快速拨打急救电话: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详细的现场情况。 2. 立即开始急救措施: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前,立即开始必要的急救 措施。 3. 加强监护: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护,并随时调整处

理方法。 四、规范操作原则 规范操作是指按照规范流程进行院前急救。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根据患者情况和急救资源的分配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2.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急救: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急救,避免出现失误。 3. 注意操作细节:注意操作细节,如药品剂量、注射部位等,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五、人性化原则 人性化是指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尽可能地关注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在进行院前急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给予患者安全感:在处理过程中,告知患者处理方法,并给予他们安全感。

各级医院院前急救运行流程

各级医院院前急救运行流程 一、一线值班医师急救运行流程 1、接班:换工作服,持院前急救标志,与上一班人员交接检查医疗器械、设备、氧气使用情况,检查药箱药品、医疗器械、氧气并将其放置车上,带好发票、死亡证明、病历。 2、接受任务:接到调度命令后向调度问清病人病情,做好相应的急救准备。 3、出车:接到调度命令后必须在5分钟内出车。 4、出车后立即与现场电话进行联系。 5、到达病家:携带急救箱、医疗器械和病人需要的设备迅速赶至病人身边,按急救医疗规范对病人进行检查和急救;指示救护车驾驶员向“120”指挥中心报告现场情况。 6、指导并协助担架员将病人抬上救护车,按急救医疗规范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急救处理和安全检查。 7、送达医院:指导、协助担架员将病人抬到急诊室,

指导病人家属就医,向急诊医师交待病情及急救治疗情况,按标准合理收费。 8、完成任务:按规范填写病历,整理好医疗器械、药箱,随时准备接受新的任务。如车辆需要消毒应及时进行或通知司机换车,并向调度报告。 9、返回医院:按规定填写急救登记表,检查药品、氧气、器械,必要时增加。清洁使用过的医疗器械,为下一次救护做好准备。 二、一线值班护士急救运行流程 1、接班:换工作服,挂院前急救标志,与上一班人员交接检查药品、注射器械和其他值班室用品,将药品、注射器械、注射用水放上救护车,随时做好救护准备。 2、接受任务:接到调度命令,按医嘱准备器械。 3、出车:接到调度命令必须5分钟内出车。 4、出车后立即向“120”指挥中心报告已出车,途中保持与“120”指挥中心的联系,如有情况应立即向中心报告。 4、到达现场:携带急救箱、医疗药品,随同医师迅速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

院前急救原则及步骤 一、急救原则 无论在哪里,发现危重伤病人,“第一目击者”(指在现现场为突发伤害,危重疾 病的病人提供紧急救护的人)对伤病员的救护原则都必须十分明确清楚。 (一)首先要保持镇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二)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三)分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四)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米取减轻病人的痛苦等措施。 (五)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二、急救步骤 (一)判断意识:若病人对呼唤、轻拍无反应,婴儿不能哭泣,可判断其无意识。 (二)立即呼救:判断病人意识丧失,立即急救并求他人帮助,拨打“120”电话。(三)救护体位: 1、对于意识不清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便于复苏操作及评估复苏效果并放在坚硬的平面上。 2、若伤病人没有意识但有呼吸和循环,为了防止呼吸道被舌后坠或粘液及呕吐物阻塞引起窒息,对伤病人应采用侧卧位,液体容易从口中引流。体位应稳定,并易于病人翻转其他体位;保持利于观察和通畅的气道;超过30分钟,翻转病人到另一侧。 注意不要随意移动病人,以免遭成伤害。如不要用力拖拉病员,不要搬动和摇动已确定有头部或颈部外伤者等。有颈部外伤者在翻身时,为防止颈髓再次损伤,另一人应保持病人头颈部与身体同一轴线翻转,做好头颈部的固定。 3、头部外伤者,贝卩是水平卧位,头部稍稍抬高,如面色发红,贝卩取头高脚低位,面色青紫,取头低脚高位。 (四)打开气道 用最短的时间,先将病人衣领口、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病人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通畅,再将气道打开。 方法:1、仰头举颏法 2、仰头抬颈法:无颈部外伤可用此法 3、双下颌上提法:适用于怀疑颈椎外伤的病人 4、手钩异物 (五)呼吸 1、判断呼吸 检查呼吸,救护人将病人气道打开,利用眼视、耳听、皮肤感觉在5秒钟时间内,判断病人有无呼吸。

院前急救措施、

院前急救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院前急救已成为急救医学的首要环节,是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在 发病初期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的前提。院前急救护理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掌握相关的重要信息,调度相应的专业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在快速询问、检查的同时,对急危重症病人积极进行生命支持等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及转运是急救医学急需解决的问题[1],我们将护理程序运用在院前急救的生命支持中,初步达到了及时诊断、迅速抢救,为后续救治创造条件的目的。 1 急救评估 1.1 接听120急救电话时的初步评估及指导除问清患者姓名、年龄、详细地址及联系方式外,要重点询问病人的主要症状、发病诱因、既往病史,并询问与生命体征相关的重要表现,如神志是否清醒,呼吸是否平稳,脉搏是否可触及等,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并根据情况,指导现场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1.2 调度人员、器材及赶赴现场过程中的评估及指导接听120电话后,迅速调度人员及器材,保证在1~3min内出车,10~15min内到达20km内的现场。期间院前急救护士应与现场保持联系,确保迅速、准确赶赴现场,随时询问病人情况,指导现场人员进行安慰病人、控制出血、流通空气、松解衣带、人工呼吸、心脏按压、运用急救药品等现场急救。 1.3 到达现场的评估 1.3.1 原则果断迅速,分秒必争,询问、检查、评估、抢救、治疗、转运,同步进行。 1.3.2 程序(1)询问病史: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地询问主诉、发病时间、诱因、意识、面色、肢 体运动等。(2)护理体检:通过视、触、叩、听等物理手段,了解病人的意识、瞳孔及对光反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温湿度,以及有无四肢活动障碍、活动性出血、开放性骨折等情况。常规测定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心电图检查。(3)护理诊断:综合分析,针对患者最主要的问题,提出护理诊断,首先关注与生命体征相关的护理问题:①与意识相关的问题:病人是否有语言障碍,有无感知异常,有无身体活动能力减退,有无尿失禁;②与呼吸相关的问题:能否有效清理呼吸道,能否有效地进行呼吸,气体交换功能是否受损;③与循环相关的问题:心搏输出量是否不足,液体量是否不足,组织灌注是否异常。有无高血压、冠心病史等;④其它问题:有无外伤,有无剧烈疼痛,是否配合,有无恐惧、悲哀、烦扰,是否服从,有无暴力倾向等。 2 急救措施 根据初步确定的护理问题,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2.1 一般措施吸氧、生理盐水500ml静滴,监测生命体征及血糖,力争明确诊断,迅即转回医院,并向急诊科预报。 2.2 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措施 2.2.1 内科急救[2](1)呼吸循环停止者:立即给予A(畅通气道)B(人工呼吸)C(体外心脏按压)初步生命支持,静脉注射肾上腺素、阿托品及纳洛酮,

院前急救流程

院前急救流程 (一)现场急救 时间就是生命,一定要改变所谓现场急救是迅速把病人送到医院去进行治疗的陈旧观念。实践证明,一些原有希望救活的病人失去抢救机会,其关键是忽视现场急救的重要性,采用先“送”后“救”,而不是坚持先“救”后“送”的重要原则。例如外伤大出血病人必须先进行止血处理后再运送,可减少失血性休克发生的可能性及其休克程度;又如对骨折病人必须先进行初步固定并正确地搬运和护送,才能减轻病人痛苦,并预防骨折加重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又如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必须进行心肺复苏才能使病人有得救的希望。因此,对院前急救的新概念应扩展到对急诊病人(尤其是危重病人),要求能在其发病和呼救时,及时将医疗措施送到他的身边,立即开始有效处理,然后安全护送到就近合适的医院作进一步诊断和处理。院前现场急救包括在家庭、工厂、农村、街道以及交通事故现场等所有出事地点对病人的初步救护,这是我国当前医疗救护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其关键问题是要大力进行急救知识普及训练以及提高广大群众初步急救技能,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和效果;对医务人员也同样有普及急救知识的问题,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过于专门化带来的问题是对急诊伤病人缺乏有效的急救技能,一位心内科医师可能对外伤止血、骨折固定的急救技能缺乏足够的掌握,外科医师可能不懂得常见内科急诊的初步急救,因此要求医务人员都能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才能满足各类急救病人的需要。尤其是急救五项技术:进行有效的通气、止血、

包扎、固定和搬运。这些现场急救技术的特点是:基本上徒手进行,很少依赖器械设备;操作简单易行,容易掌握;效果强调确实可靠,要求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不但医务人员,而且一般群众都能掌握;对医务人员来说,现场急救的要求提高,即通常强调的ABCD复苏程序:抢救A(airway)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要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方法;抢救B(breathing)是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C(cardiac massage)是扣击胸部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必要时行开胸心脏按摩;抢救D(drug)是心内或静脉内注射药物。 (二)搬运 经过初步现场处理后,必须把伤病人及时转送到合适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急救处理。在这个转送过程中,搬运做得及时正确不但可减少伤病人的痛苦,还可有利于防止造成新的损伤而招致残疾或死亡。搬运方法有多种,可因地、因时、因人而宜选择合适的,最常用的方法有担架搬运法、徒手搬运法等。对颈、腰椎骨折病人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托住头颈、胸腰、臀部脚腿,切忌一人搬腿的双人搬运。 (三)监护运送 现代急救医学的新概念,已摒弃过去把运送急诊病人看成是交通部门或医务人员只是协调运输部门进行,导致在运送过程中得不到有效医疗救护的保证的陈旧概念,而是认为医疗急救运送是院外(院前)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结急救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链”,要把单纯的病人运载工具改造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流动医院”、“活动急救站”,成为医务人员院前抢救的场所,即“浓缩急诊室”,甚至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第二章 常见院前急救应急预案 一、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的应急预案 ( 一) 应急预案 1.评估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将伤病员搬运到安全处施救。 (2)评估伤情:重点快速检测伤病员的受伤部位及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神经反 射等,迅速判断伤因、伤情、伤类和伤势。例如:①头皮损伤: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 皮撕脱伤;②颅骨损伤 ( 分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 ) :颅盖、颅底骨折;③脑损伤:脑震荡、 脑挫裂伤等。 2. 处置 (1)急救原则: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先救治后运送。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伤病员口鼻腔内异物、血块及分泌物,及时放置口咽导管、 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环甲膜穿刺等,以维持有效呼吸和充分氧合功能。 (3)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行抗休克、补液及使用必要药物维持循环功能稳定和生命体 征稳定;快速静滴 20%甘露醇防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组织代谢。 (4)包扎止血:对开放性伤口进行清创术和加压包扎止血 ( 骨膜下血肿忌强力加压包扎,以 免致硬膜外血肿 ) 。 (5)脑脊液漏者:取头高卧位,告知伤病员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使之引流通畅。注 意避免堵塞或冲洗鼻道、耳道等脑脊液漏出道。 (6)伤病员搬运:根据伤情选择适当体位,如昏迷患者取卧位头偏向一侧;疑有颈椎损 伤的伤病员取去枕平卧位,保持头部与躯干部成直线,颈部用颈托固定,一般伤病员可 取坐位。 (7)伤病员转运:①根据伤病员人数、伤情及当地各级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合理分流 后送,把伤病员送往最近、最理想的医院进行专科诊治;②途中保持伤病员气道通畅及 静脉通路通畅,持续生命体征监测;③吸氧,动态观察伤病员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 神经系统体征的变化;④适时、恰当做好伤病员的心理护理,尽量消除伤病员惊恐、焦 虑、抑郁的心理反应。 ( 二) 护理流 程现场 1. 对每个伤员快速检伤,分清伤员伤情的轻重缓急。 2. 正确搬运伤员脱离危险环境到安全地带。 3. 紧急处置: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以维持有效呼吸;②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快 速准确给药;③对伤口进行清创、包扎、止血、止痛等。 搬运 1. 准备搬运工具 ( 如平板车、三轮车、担架等 ) ,医疗运送必须准备担架及必需的抢救、 监护医疔器械及药物。 2. 把握好搬运时机,应在伤员的病情及生命体征应相对稳定时搬运,避免途中发生意外。 3. 搬运过程中,应注意手法适度,防止伤员从担架上摔下。 4. 搬抬者应步调一致、步伐平稳快 捷。后送途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