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药工艺课程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依托西布(Etoricoxib),又名Arcoxia ,MK 0663,化学名为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

]-[2,3']-双

5-chloro-6'-methyl-3-[4-(methylsulfonyl)phenyl]-[2,3']-bipyridine.

N

N Me S

O

O Me

依托西布(Etoricoxib , 1)

[开发单位] 美国Merck Sharp Dohme

[首次上市时间和国家] 2002年6月, 美国 [性状] 白色固体

[药理作用] 用于治疗炎症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cox 起作用,它是由花生四烯酸生物合成前列腺素类,前列腺环素类,及血栓素类过程中的第一个酶.主要的cox 的同功酶,cox-1,作为基本酶被表达,它的存在与胃肠道内环境的稳定性有关。另一种诱生型的cox 的同功酶cox-2,也在炎症组织中表达。选择性的抑制cox-2可以很大地改善药物的副作用,包括长期使用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胃溃疡等。5-氯-6'-甲基-3-[4-(甲磺酰基)苯基]-[2,3']-双吡啶是特效的cox-2抑制剂,与传统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相比对胃肠道更安全。

[适应症] 缓解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状,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慢性肌肉骨骼痛(包括下腰痛),缓解与牙齿手术有关的急性疼痛,以及治疗原发性痛经。

CAS[202409-33-4] C 18H 15ClN 2O 2S Weight :358.5

第二节 合成路线及评价

依托西布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路线一

1.1 2-氯-1,3-双(二甲胺基)三次甲基六氟磷酸(2)的制备

Cl

Cl

O 3

N

N

Cl

Cl

60% aq HPF 6,NaOH

N N Cl PF 6

2

将氯乙酰氯50℃时加入DMF 中,将混合物加热到70℃得到透明黄色的溶液。将POCl 3

以5mL/h 的速度加入,保持温度在70℃,混合物加热3小时。尔后冷却。温度小于10℃下1小时内将反应混合物与5N NaOH 同时加入60%六氟磷酸与5N NaOH 的水溶液中将反应瓶用DMF 冲洗,然后用其猝灭混合物。混合物熟化1小时,过滤,水洗粗品。粗品用水和2-丙醇加热到70℃重结晶。冷却到0℃,过滤,干燥,得无色或淡黄色固体2(78%)。

1.2(6-异丙基氯化镁甲基-3-吡啶基)-N -甲基-N -甲氧基甲酰胺(3)的制备

N

Me

CO 2Me

HNMe(OMe),i-PrMgCl,toluene,95%

N Me

O

N OMe

Me

3

低于-7℃温度下在甲苯中加入1.6当量的N,O -二甲基羟胺,再加入1.4当量的异丙基氯化镁。出现副产物是因为异丙基氯化镁加入进吡啶酯,否则Weinreb 酰胺(3)产率将减少到小于0.1%,用甲苯代替THF 有利于分离过程中的提取,并允许全过程都引入此方法。反应有1当量10%的水制备的乙酸猝灭,因为乙酸可以提供一个极好的提取镁盐的系统——Mg(OAc)2为易溶盐,而(NH 4)MgCl 3为微溶盐。猝灭的pH 值为弱酸性,并避免Mg(OH)2的沉淀用改进的工艺可得到产率>95%质量分数为25%的Weinreb 酰胺溶液。

1.3 1-(6-甲基-3-吡啶基)-2-[4-(甲硫基)苯基]-乙基酮(4)的制备

N

Me O N OMe

Me +

SMe

MgCl

toluene/THF

O

N Me

SMe

3

4

在镁的甲苯(4L)混悬液中加入4-甲硫基-苄氯的THF 溶液,温度低于36℃,将格氏溶液转移至Weinreb 酰胺的甲苯(1.7L)中,保持温度低于-10℃。混合物熟化1h ,然后加入水制乙酸(50wt%)猝灭,甲苯与水层分离,将水层用甲苯(X2)提取,形成黄色固体,用乙酸异丙酯/庚烷重结晶,得白色固体,80%的分离产率。Mp.111-113℃。

1.4 1-(6-甲基-3-吡啶基-2-[4-(甲磺酰基)苯基]-乙基酮(5)的制备

O

N Me

SMe

0.1%Na 2WO 4,H 2O 2

MeOH

O

N Me SO 2Me

54

55℃下在4及硫酸的甲醇溶液中加入Na 2WO 4的水溶液。2h 内加入30%aq 的过氧化氢,0.5h 内加入水。将混合物冷却,产物过滤分离,水洗,干燥,得白色固体为5,分离产率89%。

1.5 5-氯-3-(4-甲磺酰苯基) -6’ -甲基[2,3’] -双吡啶(1)的制备

O

N Me

SO 2Me

i)t-BuOK,THF

ii) (2)

N

N

Cl O

N

Me

SO 2Me

iii)AcOH,TFA

N

Cl O

N

Me SO 2Me

iv)NH 4OH reflux 97%

N Cl

N

Me

2Me

1

5

0℃时在2的无水THF 混悬液中逐滴加入20wt%t-BuOK 的THF 溶液。室温下搅拌黄色悬浮液45min ,将六氟磷酸盐加入,所得混合物室温下搅拌45min ,在25-30℃及氮压下用滴管逐滴转移至乙酸及TFA 的THF 溶液中,混合物搅拌45min ,将NH 4OH 加入,所得黑色溶液加热回流3h ,冷却至室温,两相分离,减压,有机层聚集,以乙酸乙酯/己烷为流动相,二氧化硅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得1为白色固体,产率94%。1H NMR (400 MHz CDCl 3) 8.69

(d, 1H, J 2.3 Hz), 8.36 (t,1H, J 2.2 Hz), 7.88 (d, 2H, J 8.4 Hz), 7.72 (d, 1H, J 2.3Hz), 7.54 (dd, 1H, J1 8.0 Hz, J2 2.3 Hz), 7.38 (d, 2H, J 8.5Hz), 7.07 (d, 1H, J 8.0 Hz), 3.06 (s, 3H), 2.51 (s, 3H); 13C NMR (100 MHz CDCl3) 158.4, 152.2, 149.7, 148.3, 143.7,140.1, 137.9, 137.2, 135.18. 131.1, 130.0, 130.3, 127.8, 122.7,44.4, 24.1. Anal. Calcd for C18H15ClN2O2S. C, 60.25; H, 4.21;N, 7.81. Found: C, 60.30; H, 4.25; N, 7.85.

该路线所用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每步产率均较高,但步骤较多,设备成本较高。

2. 路线二

在乙酸中用Br 2将2-氨基-5-氯吡啶6溴化,制成2-氨基-3-溴-5-氯吡啶7,再在Pd(PPh 3)4

和Na 2CO 3存在下与4-甲硫基苯基硼酸在乙醇/甲苯中回流缩合成2-氨基-5-氯-3-[4-(甲硫基)苯基]吡啶8。用OSO 4将8氧化成砜9,然后用NaNO 2,HCl 处理,POCl 3氯化成10。 5-溴-2-甲基吡啶11在BuLi 存在下用三异丙基硼酸盐处理得硼酸锂盐12。最终10与12在Pd(PPh 3)4下缩合得依托西布1。

N

Cl

H 2N

Br 2AcOH

N

H 2N

Br S

B H 3C

OH OH

Pd(PPh 3)4NaCO 3

N

Cl

H 2N

S

H 3C

678

N

Cl

H 2N S

H 3C

4

N

Cl

H 2N S H 3C

O O 1)NaNO ,NaCl 2)POCl 3

N

Cl

Cl S

H 3C

O

O

9

108

N

Br

H 3C

3N B

H 3C

Oi-Pr

Oi-Pr

Oi-Pr Li N

Cl

Cl

S

H 3C

O O

Pd(PPh 3)4

N

Cl

S H 3C

O O

N

H 3C

1112

1

该路线反应步骤教路线一较少,但有些试剂如该路线Pd(PPh 3)4,价格昂贵,不易与产物分离,难以用于工业大生产。

3. 路线三

用S8和morpholine 将4-甲磺酰基苯乙酮氧化,接着用乙醇酯化,得2-[4-(甲磺酰基)苯基]乙酸乙酯14。14与6-甲基吡啶-3-甲酸甲酯在t -BuMgCl 的THF 中缩合成酮砜5。最终,将5与苯胺衍生物15及乙酸铵在热的丙酸中环化的依托西布。

S H 3C

O O

CH 3O

82)NaOH,

3)EtOH,H +

S H 3C

O

O

O

EtO N

H 3C

OMe

O

S H 3C

O

O

O

N H 3C

13

14

5

H Ph

N H

O Cl

S

H 3C

O

O

O

N

H 3C

+

AcONH ,H +

N

Cl S

H 3C

O O

N H 3C

1

15

5

该路线步骤简洁,设备成本低,但原料基本上为中间体,成本稍高,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第三节依托西布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本节以适于工业生产的路线一为例,介绍依托西布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2-氯-1,3-双(二甲胺基)三次甲基六氟磷酸(2)的制备

氯乙酰氯 H

POCl3

2-丙醇

%aqHPF6

NaOH

二、(6-异丙基氯化镁甲基-3-吡啶基)-N-甲基-N-甲氧基甲酰胺(3)的制备

2-甲基-5-

吡啶甲酸甲酯

HNMe(OMe)

Toluene

I-PrMgCl,乙酸淬灭

<-7℃

1

三、1-(6-甲基-3-吡啶基)-2-[4-(甲硫基)苯基] -乙基酮(4)的制备

乙酸异丙酯/庚烷

<-10℃

2

1,2反应釜3萃取釜4结晶器

四、1-(6-甲基-3-吡啶基-2-[4-(甲磺酰基)苯基] -乙基酮(5)的制备

(4)

3

4

1反应釜2过滤器3水洗釜4干燥器

五、5-氯-3-(4-甲磺酰苯基) -6’ -甲基[2,3’] -双吡啶(1)的制备

T-BuOK,THF

(2)

1

0℃

AcOH, TFA 2

NH4OH

25-30℃

N2

3

1反应釜2沸腾釜3分离釜

第三节三废的处理

◆废水处理

本合成工艺中,各步产生的酸性、碱性废水合并,中和至规定的pH值,静置、沉淀,排放入总废水管道中。金属离子,磷等含量符合标准后再排放。有机废水的微生物法是以废水中的污染物为营养源,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使废水得到净化。具体方法是将微生物放入废水中让其与废水形成混合液,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微生物充分接触,被微生物分解。

◆溶剂回收

1.本反应所用的DMF仅作为有机溶剂而不发生化学反应,在量上几乎没有损耗,全部进

入生产废水中,如不加以处理,将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目前国内外处理含DMF废水的主要方法有生物法、物化法( 吸附、萃取)、化学法( 催化氧化、超临界水氧化、碱性水解)。以上各种方法分别适应不同浓度DMF废水的处理。其中萃取法与碱性水解法可用于DMF的回收。

2.含氟化合物废水可用化学法处理,F-+Ca(OH)2pH=13CaF

2+H2O。

3.甲苯的回收:根据甲苯不与水互溶,但能与水形成二元共沸物,蒸馏出甲苯与水的共

沸物,用分水器将水分离后在收集甲苯。

4.四氢呋喃的回收:利用萃取精馏技术和反应萃取精馏技术对四氢呋喃进行回收回收。

原理如下:加入一种沸点高,极性大的溶剂,使之与其他沸点与DMF相近的成分缔合,提高它们与THF之间的相对挥发度,从而蒸出THF,其他物质留在釜中。

5.甲醇的回收:用分馏塔蒸馏,收集64-65℃馏分。

6.本工艺中采用的有机溶剂,如:DMF、THF、甲醇等回收后均可返回系统套用。

参考文献

1、Ian W.Davies; Jean-Francois Marcoux; Jimmy Wu et al. An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Vinamid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Salts,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9219619.html,.Chem, 2000, 65(15), 4571-4574.

2、Ian W.Davies;*Jean-Francois Marcoux; Edward G.Corley et al. A Practical Synthesis of a Cox-2-specific

Inhibitor, https://www.360docs.net/doc/4319219619.html,.Chem, 2000, 65(25), 8415-8420

3、Scheigetz, John; Berthelette, Carl; Li, Chun et al. Base-catalyzed deuterium and tritium labeling of aryl

methyl sulfones, Journal of Labelled Compounds & Radiopharmaceuticals, 2004, 47(12), 881-889

4、Marcoux, Jean-Francois; Corley, Edward G.; Rossen, Kai et al. Annulation of Ketones with

Vinamid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Salts: An Efficient Preparation of Trisubstituted Pyridines,Organic Letters, 2000, 2(15), 2339-2341

5、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6、乌锡康.有机化工废水治理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7、宋珊珊; 张林生. N,N-二甲基甲酰胺(DMF)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江苏环境科技,2007(03)

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设计 (2)

生物制药工艺学教学设计 1. 理论部分 1.1 课程简介 生物制药工艺学是生物制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生物制品制造中的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学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生物制品制造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日后从事生物制品制造相关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1.2 教学目标 1.掌握生物制品制造中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熟悉各种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 3.熟练掌握生物制品制造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技能;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1.3 课程大纲 序号内容学时 1 微生物学基础8 2 生物化学基础8 3 分子生物学8 4 细胞培养技术8 5 发酵工程学8

序号内容学时 6 生产工艺优化8 7 质量控制体系8 8 新药研发流程8 9 现代生产技术8 1.4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课件、PPT等方式进行知识点讲解; 2.实验教学:学生通过实验学习掌握生产技术、仪器设备操 作等技能; 3.独立思考: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文献、科研项目等形式培养 独立思考能力; 4.讨论研究:老师安排小组讨论,学生进行思路碰撞,为创 新思考打下基础。 2. 实践部分 2.1 实验设计 1.基本实验:培养微生物、生产生物制品、分离提纯、质量 检测; 2.综合实验:结合多个生产环节,完成一次完整的生产过程, 并进行质量控制。

2.2 实验器材 1.常规实验器材:超净台、平板培养箱、恒温水浴、高速离 心机等; 2.特殊实验器材:生物反应器、膜分离设备、柱层析设备等。 2.3 实验流程 1.实验前准备:培养菌种、准备介质、消毒仪器设备等; 2.实验操作流程:发酵过程、生产工艺、离心分离、柱层析 等; 3.实验数据处理:生产过程监控、质量检测分析等。 3. 课程评估 3.1 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期末笔试、实验操作评估、课程设计等; 2.考核比重:笔试占50%、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各占25%。 3.2 课程评价 1.学生自我评价:通过填写问卷形式进行; 2.班主任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优秀者给予表彰。 4. 参考文献 1.庞卫国. 生物制药工艺学(第2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20. 2.Barry L. 透析和超滤[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制药工艺学课设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复方川芎缓释片的制备工艺 姓名:许朝萍

目录 一、目的意义 (2) 二、该药物该剂型的基本情况 (3) 1、川芎 2、川芎挥发油 3、剂型介绍 三、工艺路线 (8) 1、川芎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图 2、川芎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详细描述 四、讨论 (13) 1、提取挥发油方法的选择 2、萃取条件的选择 3、缓释制剂的选择 4、包合物制备方法的选择 五、展望 (15) 六、参考文献 (16)

一、目的意义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综合运用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合成、制药工艺等基本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我们具有对化学药物和中药生产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一门课程。 目的: 1.以理论课堂上讲解的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的原则和方法,设计川芎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以挥发油入药)。 2.通过实现设计川芎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掌握考察和选择工艺路线的基本技术。 3. 通过设计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解决,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意义: 1.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了解了中药川芎、川芎挥发油的相关内容以及中药的工艺流程。 2.对川芎缓释片的制备工艺路线的设计,我了解了缓释片剂的制备过程,还了解了缓释片的分类,以及缓释片所用的辅料。 3.学会了解决路线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以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该药物该剂型的基本情况 1、川芎 1.1 川芎的简介 川芎(英)Szechwan Lovage Rhizome 别名芎穷、小叶川芎。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高40~70cm。茎直立中空, 表面有纵沟。2~3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3~5对,卵状 三角形,羽状全裂;叶柄基部呈鞘状抱茎。复伞形花序顶 生,总苞片3~6,伞幅7~20;小苞片线形;花梗10~24, 花白色。双悬果卵形。花期7~8月,果期9月。 栽培主产四川,江西、湖北、陕西、甘肃、贵州、 云南已引种成功。 采制夏季当茎上的节盘显著膨大,并略带紫色时采 挖,除去茎苗及泥沙,晾干或炕干,撞去须根。 性状根茎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l.5~7cm。表面深黄棕色,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上端有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细小瘤状根痕。质坚实,断面类黄色,散有淡黄色油点,形成层呈波状环纹。香气浓,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 药理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开郁燥湿等功效。中医药理论认为川芎“辛香走窜而行气,活血祛瘀以止血,上行头目而祛风,下入血海以调经。并外彻皮毛,旁通四肢,为血中之气药”。故常用于内服,主治头痛眩晕、风湿痹痛、胸肋刺痛、跌打肿痛、闭经痛经、月经不调、寒痹痉挛、痈疽疮疡以及产后瘀阻腹痛等病症。 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川芎提取液对抑制白血病细胞有一定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川芎制剂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及致病性皮肤真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川芎中所含有的川芎嗪、阿魏酸纳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可扩张冠状动脉,增进冠脉流量,缓解心绞痛,并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中所含的川芎内酯有平滑肌解痉和抑制肠肌、子宫收缩等作用;川芎制剂还具有抗放射线作用。 1.2 川芎的化学成分 随着现代分析手段的进步以及波谱学的发展,对川芎的化学成分有了较为完善的了解。川芎中主要含有内酯、酚(酸)性成分及含氮化合物。 1.2.1 内酯类 主要有藁本内酯、3-丁酜内酯、丁烯酜内酯、川芎内酯、新蛇床内酯、4-羟基- 3-丁酜内酯、洋川芎内酯A~Q、双藁本内酯、环氧藁本内酯、川芎酚、3-丁烯基-4, 5-二羟基苯酞、川芎酞、3-丁基-3,6,7-三羟基-4,5,6,7-四氢苯酞、丁基苯酞、丁烯基苯酞、川芎三萜等。 1.2.2 酚(酸)性成分 主要有阿魏酸、瑟丹酸、香草醛、香草酸、咖啡酸、原儿茶酸、棕榈酸、亚油酸、对羟基苯甲酸、3-甲氧酸基-4-羟基苯乙烯、1-(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醇、大黄酚、2-甲氧基-4-(3- 甲氧基-1-丙基)-苯酚、4,7-二羟基丁基苯酞等。阿魏酸

制药工艺课设

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6,7-亚甲二氧基-1-(4-甲氧基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的合成 专业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年学期

目录 第一章制药工艺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1) 第二章合成药物的基本介绍 (2) 2.1.来源 (2) 2.2.具有镇痛麻醉作用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3) 2.3.具有降血压作用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3) 2.4.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4) 2.5.具有抗癌作用的异喹啉类生物碱 (4) 第三章主要原料的介绍 (5) 3.1.邻苯二酚 (5) 3.2 甲醛 (5) 3.3 二氯甲烷 (6) 3.4 苯酚 (6) 第四章工艺路线的设计与讨论 (7) 4.1.合成6,7-亚甲二氧基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 (7) 4.1.1. 以邻苯二酚为起始原料 (7) 4.1.2. 以胡椒胺为原料 (9) 4.2.合成6,7-亚甲二氧基1-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酸盐 (11) 4.3.合成苯甲醚的 (13) 4.4.合成6,7-亚甲二氧基-1-(4-甲氧基苯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 (14) 4.5.合成胡椒乙胺 (14) 4.6.合成对甲氧基苯乙酰氯的 (14) 4.7.合成6,7-亚甲二氧基-1-(4-甲氧基苯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盐 (16) 第五章归纳总结 (18) 5.1.合成路线评价 (18) 5.2.注意事项 (18) 参考文献 (20)

第一章制药工艺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该门课程是在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生物化学等相关专业基础课基础上,结合单元操作和药物生产条件,设计、研究符合大规模药物生产的工艺条件,从而优选出最安全、最经济、最切实可行的工艺路线来完成其药物制备的一门学科,即学习各类药物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工艺要点及有关的设备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它不仅与其它基础课、专业课联系密切,而且与生产实践紧密相关。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制药工艺流程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车间工艺布置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它能使学生切实体察到工程实际问题的复杂性[1]。 进行制药工艺课程设计的目的即是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特别是制药工艺学来解决制药工程车间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刻领会洁净厂房GMP 车间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其核心内容是工艺计算与工艺流程设计除了在理论课堂上掌握有关制药工艺的基本过程之后,另一个主要环节就是能够通过设计一种药物的制备工艺,达到以下目的: (1).以理论课堂上讲解的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基本方法、药物工艺路线的评价与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学会设计某一药物制备工艺。 (2).通过实现设计某一药物制备工艺,掌握考察和选择工艺路线的基本技术。 (3).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制药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制药

制药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指导书制药

《制药机械与设备》 课程设计指导书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课程代码: 7403580 学时: 2周学分: 2 编写单位:生物工程学院 编写人:李玲 审核人:何宇新 审批人:何宇新 批准时间: 05 月 30 日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制药机械与设备课程设计》是在学习了《制药机械与设备》课程基

础上,为培养学生动力能力和设计能力而设置的一个实践性、总结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环节,经过本课程设计所要求达到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符合GMP要求的整体工程理念,从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与经济的合理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可行性几个方面树立下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工艺流程设计、工艺设备计算和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等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知识,分析和解决制药厂(车间)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组织形式 课程设计采用集中安排,集中讲解,分组定点完成,指导教师每天定点指导,适当集中的组织形式。 三、课程设计步骤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以复方氨基酸输液作为设计对象,对产品生产工艺、车间布局等进行设计,对设备进行选型和台数计算。其设计步骤如下: 1、查阅资料 2、制定产品方案 3、产品处方设计及投料量计算 4、产品工艺流程设计 5、设备选型与计算 6、车间工艺物料流程设计 7、设备工艺流程设计 8、产品车间布局设计 四、课程设计要点

根据给定的产品生产规模,完成产品的相关设计,包括以下几点: 1、根据产量和成品率计算投料量; 2、根据产量和生产规模选择设备型号并计算设备数量,设备选择应包括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配套电机、外形尺寸、重量、主要材质; 3、拟定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详细阐述工艺要点,绘制产品工艺流程框图,尽量考虑采用能使物料和能量有高利用率的连续过程,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 4、绘制设备工艺流程图; 5、根据车间内物料组成和物料量的变化,绘制车间工艺物料流程图; 6、根据GMP要求对产品生产车间进行设计并绘制生产车间布局图,包括确定车间各工序的洁净等级,生产工序、生产辅助力设施的平面布置,设备的平面布置,通道系统、物料运输设计。 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资料查询 2天 课程设计方案设计 1天 课程设计内容撰写及图纸绘制 5天 提交设计及答辩 2天 六、主要技术的案例分析 以年产1.97×106瓶复方氨基酸输液的投料量计算及设备选择为例进行说明: 产品的年产量为 1.97×106瓶,成品规格:250ml/瓶,过滤操作损耗

生物制药工艺学课程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书 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题目:年产400吨栀子金花丸中药提取 车间工艺设计 姓名: 学号:0指导 老师: 学期:七 日期:2012年9月

四川理工学院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专业制药工程班级:生药09.1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签名) 设计时间: 2012年8月30日至2012年10月20日 一、设计任务 1.题目:年产400吨栀子金花丸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 2. 条件: 年产量为400吨,一年按320个工作日算,一个工作日按16个小时计算。 二、设计内容 (一)、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 1、目录 2、题目及条件(任务书) 3、药物概述 4.物料衡算及工艺设计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二)、绘图 绘制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或车间平面布置图或主体设备图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意义---------------------------------------- 第三章概述-------------------------------------------------3.1 剂型简介----------------------------------------------------3.2 栀子金花丸--------------------------------------------------3.3 栀子--------------------------------------------------------3.4 黄连--------------------------------------------------------3.5 黄芩------------------------------------------------------3.6 黄柏-------------------------------------------------------3.7 大黄--------------------------------------------------------3.8 金银花------------------------------------------------------3.9 知母-------------------------------------------------------3.10 天花粉------------------------------------------------------第四章年处理400吨栀子金花丸中药提取车间工艺设计--------------第五章结束语--------------------------------------------------参考文献-------------------------------------------------------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标 该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制药工程的工艺设计,掌握药物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步骤,熟悉GMP规范,并能够结合药品的性质、用途和市场需求,设计符合规范的制药工艺方案。 二、课程设计内容 •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 –制药工艺设计的定义、目的和基本原则 –药品生产中的物质转移方式、反应动力学和传热传质基本理论 –GMP规范概述 •制药工艺设计流程 –预试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工艺流程设计及设备选型 –质量控制点及检测方法设计 –工艺参数设置及优化 –工艺流程验证及放大 •实例分析 –根据具体药品的性质和用途,设计制药工艺流程 –分析不同工艺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最优工艺流程 –评估工艺流程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课程设计报告撰写 –课程设计报告结构与要求 –实例分析报告撰写 三、课程设计时间安排 本课程设计分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时间安排如下:阶段时间内容 理论学习3周学习制药工艺设计基础知识和流程 实践操作4周完成课程设计报告并进行案例分析 四、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课程设计报告:20分 •实例分析报告:40分 •实践操作表现:40分 总分100分。 五、课程设计教学方式 •理论学习阶段:教师讲授课件和案例分析,学生独立阅读附带读物。 •实践操作阶段:学生自行分组完成课程设计,教师对实践操作进行指导和点评。 六、课程设计教学资源 •课件:PowerPoint或PDF格式

•读物:制药工程学、GMP规范等相关教材和论文 •设备: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实验设备 七、课程设计注意事项 •学生需要熟悉GMP规范,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遵循规范。 •学生需要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实践操作。 •学生需要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八、课程设计结论 制药工艺设计课程的开设可以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了解药 品生产的全过程,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对GMP规范的认识和遵守意识,从而为未来从事制药行业的工作打下基础。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总结与体会 一、课程设计总结 本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小组针对某制药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工艺原理、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成本核算等方面。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还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挑战,如工艺参数的选取、设备的选型等。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通过查阅专业文献、咨询行业专家等方式,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同时,小组成员之间积极沟通、互相协作,使得课程设计工作顺利完成。 最终,我们成功完成了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并获得了老师的肯定。通过这次经历,我们认识到实际工程问题的复杂性,并深刻体会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 二、心得体会 1. 专业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刻体会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制药工程原理、设备选型等方面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使我认识到,只有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才能为将来从事制药行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团队协作与沟通:课程设计过程中,小组成员的沟通与协作至关重要。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为小组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设计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具备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工作中取得成就。 4. 实践与应用:课程设计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使我感受到了理论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今后,我会更加重视实践应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总之,通过这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我不仅在专业知识、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导言: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是制药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涉及制药设备选择、工艺流程设计、操作规程等方面内容。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并结合个人观点和理解,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1.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定义与背景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是指在制药工程中,根据具体药品生产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和优化制造工艺,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率。 2.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意义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对于药品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科学地设计和选择设备,以及优化工艺流程,能够提高药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课程的内容 1. 制药设备选择与设计 (1)设备选择原则

根据药品的特性和生产要求,选择合适的设备,包括反应器、干燥设备、分离设备等。需要考虑设备的操作性能、安全性能、可靠性等因素。 (2)设备设计原则 根据药品的工艺流程和操作需求,对设备进行设计,包括设备的结构设计、传热、传质和反应等方面。 2. 工艺流程设计 (1)工艺流程设计的重要性 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对于保证药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至关重要。需要考虑工艺的可行性、高效性和可控性等方面因素。 (2)工艺流程设计的步骤 包括原料的选取与处理、反应条件的确定、反应过程的控制、产品的纯化和干燥等步骤。 3. 操作规程的制定 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还包括操作规程的制定,主要涉及设备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等。这对于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制药工程设计教学设计

制药工程设计教学设计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制药工程逐渐成为了当今对象非常热门的领域之一。对于制药工程的学习,理论知识虽然重要,但实际设计能力同样不可或缺。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应该从课程设计方面进行改进。 目的 本次教学设计的目的是提供一个丰富、实用的教育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制 药工程,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目标学生 本教学设计主要针对制药工程专业本科生,对于毕业或者已经工作的专业人士,也可以作为制药工程的进一步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针对制药工程中的生产设计方面,包括: 1.制药工艺流程设计 2.制药生产线配置与布局设计 3.制剂工艺流程设计 4.制药工业中设备的选型与设计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教师对于课程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讲解。

2.课程案例分析:采用真实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 识,强化实际应用能力。 3.设计项目实践:通过组织制药项目设计实践课程,使学生能够真正地 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实际应用。 4.讨论分析: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讨论和分析,激发他们的思考和 想象能力。 考核方式 1.课堂讨论 2.实验课报告 3.作业 4.期末论文 课程特点 授课资格 所有的授课教师均有制药工程工作经验,拥有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能够提供全面、实用的教学资源。 教学设备 我们将会配备制药领域目前最新的实验设备,并且配套资料也会同步发布。这将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学习机会和实践能力。 课程设置 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如创新创业、制药项目设计等,能够让学生逐步学习和加深认识到制药工程的每个方面,让学生能够全面性地掌握制药工程所涉及的知识、技能以及应用能力。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尼可地尔合成工艺设计

天津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2016届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36吨尼克地尔原料药车间工艺设计 报告人:____ ______________ 班级:___ ___________ 学号:___ 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 ___________ 实习时间:____ __

目录 第一章产品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生产工艺说明 0 第三章生产周期 (5) 第四章物料衡算 (6) 第五章设备选型 (7) 附件:设备流程图、车间布置图

第一章产品介绍 1。3产品名称及生产规模 产品名称:尼可地尔 英文名称:Nicorandil 化学名:N-(2-羟乙基)烟酰胺硝酸酯 生产规模:36t/a 1.2产品规格 物理性状:针状 熔沸点:熔点92~93℃ 分子式:C8H9N3O4 结构式: 分子量:211。17 1。3产品的重要价值 尼可地尔,又叫做烟浪丁,是一种硝酸酯类物质,可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疾病。与硝酸甘油作用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尼可地尔在细胞膜和线粒体水平选择性激活K+-ATP通道,促使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扩张,随后还原前、后负荷。而且该药物主要主要舒张小动脉,增开心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的钾通道,并且不具有耐药性。 第二章生产工艺说明 2.1产品合成方法 合成本产品所需原料有烟酸、乙醇胺、无水乙醇、碳酸氢钠、发烟硝酸、乙醚、氯化亚砜、氯仿、碳酸钾、无水硫酸镁、乙醇依次经

历硝化反应、酰化反应和精制这三个步骤。 产品生产主要反应如下: 1.硝化反应: HNO3 NH2CH2CH2OH NH2CH2CH2ONO2·HNO3 2.缩合反应 NH2CH2CH2ONO2·HNO3+ 2.2生产工艺流程概述 1.硝化反应 将发烟硝酸通过计量罐置于带有夹套的反应釜中,通冷盐水冷却至-8℃搅拌,缓慢滴加氨基乙醇,滴加完毕,于0℃继续搅拌1 h,减压蒸除过量硝酸,将剩余物倾入冷乙醚中,析出白色沉淀,抽滤至干,得产品 2。合成烟酰氯盐酸盐反应 将烟酸、氯化亚砜加入反应釜中,回流2h.减压蒸馏除去过量氯化亚砜,干燥,得产品粗品。 3。缩合过程 称量碳酸氢钠,从称量罐中加入水和氯仿,再分次加入加入上述粗品,氯仿置于反应釜中。用冰盐水冷却,搅拌,使温度不超过5 ’C,加毕,继续搅拌0。5 h,转移至萃取罐中分出氯仿层,水层用氯仿提取,合并提取液和氯仿层,用10%碳酸钾溶液洗涤,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 4.精制过程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四川理工学院 年产3000万支益气养血口服液生产车间 工艺设计说明书 学生:熊璐 学号:10131040227 专业:制药工程 班级:2010级2班 四川理工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二0一三年九月

年产3000万支益气养血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工艺概述 1.1口服液概述 (1) 1.2生产工艺流程设计的重要性 (1) 1.3工艺流程设计的成果及任务 (1) 二、工艺论证 2.1益气补血口服液处方 (1) 2.2工艺流程设计 2.2.1工艺过程简述 (2) 2.2.2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具体步骤 (2) 三、物料衡算 3.1计算条件 (4) 3.2计算过程 (4) 四、主要设备选型说明 4.1口服液制剂生产工艺各工段要求 (7) 4.2设备选型 4.2.1配液灌的选型 (7) 4.2.2过滤器的选型 (8) 4.2.3洗瓶设备选型 (8) 4.2.4干燥灭菌设备选型 (8) 4.2.5灌装设备的选型 (9) 4.2.6灭菌设备的选型 (9) 4.2.7灯检设备的选型 (9) 4.2.8贴签机的选型 (9) 4.2.9包装设备的选型 (10) 4.3设备一览表 (10) 五、制药用水设计 5.1纯化水制备工艺 (11) 5.2每天饮用水的总耗量计算 (11) 六、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6.1布置说明 (12) 6.2布置原则 (12) 6.3辅助设施 (12) 6.4车间布置 6.4.1周围环境 (12) 6.4.2厂房 (12) 6.4.3人员要求 (13)

七、车间技术要求 7.1限额领料 (13) 7.2根据处方正确计量称量 (13) 7.3置与过滤 (13) 7.4洗瓶和干燥灭菌 (14) 7.5灌封于封口 (14) 7.6灭菌消毒 (14) 7.7灯检和印包 (14) 参考文献 (15)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1000字 制药工程是涉及到药品制备、药品生产过程设计与开发、药品质量 控制与认证等方面的知识领域,由于药品是医疗和健康事业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所以直接涉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因此,制药 工程方面的教育课程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一、课程目标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技能,强化药 物化学、生化制药等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使学生掌握以下能力: 1. 掌握制药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学会使用生化技术制备药品; 2. 熟悉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了解药品质量监控和要求; 3. 运用药品质量认证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药品的质量监测和控 制技术; 4. 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和卫生要求有所了解,建立健康的工作 习惯。 二、课程内容 1. 制药基础课程 主要涵盖制药工程的基本概念、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基础化学、生物 化学、药物物理化学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 药品生产技术课程 通过详细介绍药品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和操作规程的安排,提高学 生对药品生产技术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此外,针对植物、动物组织 和生物材料的药物制造过程进行详细的讨论。 3. 药品质量监测课程 阐述了药品的质量控制要求,包括药品应用价值、药物污染及毒性、药品稳定性与储存、药品长期使用效果等方面的知识。介绍药品质 量检验的基本原理,分析质量检验结果。 4. 课程实践环节

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践环节,例如药物化学实验、药品质量控制实验、药品生产工艺实验等。通过实践来训练学生生产操作技能和提高实 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课堂授课方式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帮助学生认识药品生产工艺的流程 和要求。 2. 实验室实践 在实验室环节中,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将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习 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 3. 论文撰写 通过撰写论文,鼓励学生尝试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思维,从而提高他 们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 1. 考试 通过闭卷考试,考核学生对制药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程作业 在每个学期内,安排课程作业,包括平时作业和小组作业,检验学 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和论文 对于实验和论文环节,采用现场指导、书面评分和答辩等评价方式 来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研究能力。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概述 制药工程学是一门涵盖了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是药物的制造和流程优化。对于制药企业而言,制药工程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只有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才能生产出高质量、低成本的药物。因此,制药工程学课程的设计,对于培养具备高水平制药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制药工程学课程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更需要注重实践。通常情况下,制药工程学课程的设计需要囊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制程药物制程是制药工程学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 设计的重点。药物制程涉及到原料选择、制备工艺、设备选型、生产标准等多个方面。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药物制程的基本知识,并且引导其关注临床、质量和效益等多个方面的细节。 2.药物包装药物包装也是制药工程学不可忽略的环节。药 物包装的标准对药品的保证质量至关重要。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药物包装的影响因素,引导其设计出合理的包装方案,以及进行适当的包装测试和验证。 3.药物质量控制药物的质量控制直接决定了药品的具体品质。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药品质量控制的基础知识,包括质量检验、品质排序和可溶性检测等。同时,还需要让学

生了解如何利用仪器设备对药品进行质量检验,掌握标准化操作和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药品质量问题的解决。 4.成本控制成本控制对于制药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因为节省成本,就能够保证药品的价格更加合理,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让学生了解药品生产的成本计算方法,了解成本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且引导其通过一些实践案例掌握成本控制策略的方法。 以上是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应该注重视听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课程中还可以引入一些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让学生扩展视野,提高创新能力。 总之,制药工程学是一个面向实践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设计也应该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药物生产的各项细节,从而培养出一批具备高水平制药工程技术的专业人才。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制药工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班学号姓名 设计题目2:年产2.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湿法制粒、卧式沸腾干燥、铝塑包装);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流程图; 3、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100)。

目录 第一章工艺概述 (3) 1.1硬胶囊概述 (3) 1.2设计目的 (4) 1.3设计原则 (4) 1.4设计要求 (5) 1.5设计依据 (6) 第二章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7) 2.1产品类型与生产规模 (7) 2.2包装形式 (7) 2.3生产工艺 (7) 第三章物料衡算 (9) 第四章工艺设备选型说明 (10) 4.1生产设备选型说明 (10) 4.2选型原则 (10) 4.3设备的主要参数选择 (11) 4.4 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11) 4.4 制药企业设备选型 (12) 4.5设备选择 (12) 第五章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 (16) 第六章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 (17) 6.1在厂区中的位置 (17) 6.2正确处理工艺布局中的人流物流关系 (17) 6.3 生产线安排 (18) 6.4备料室的设置 (18) 6.5中间站的布局 (18) 6.6硬胶囊车间产尘、散热、散湿、臭味的处理 (19) 6.7容器具的清洗 (19) 6.8参观走廊的设置 (19) 6.9洁净工作服的处理 (20) 6.10安全门的设置 (20) 6.11其他设计说明 (20) 第七章车间技术要求 (21) 结束语 (22) 主要参考书 (23)

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

中药制药工程学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背景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全球药品市场持续快速增长,中药已经成为全球药品市 场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中药的制药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为了适应这一市场趋势,本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们了解中药制药的基本工程学原理和技术要求,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二、课程设计目标 1.了解中药制药工程学基本概念; 2.掌握中药加工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控制及技术要求; 3.掌握中药制剂及检测方法;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课程设计内容 1.中药制药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了解传统中药制药及现代中药制药的工艺流程; –讨论中药制药中的工艺控制参数及其重要性; –设计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观察并比较其效果。 2.中药制剂配方设计: –了解中药制剂的基本分类及其制备方法; –基于中药成分的特性和功效,设计中药配方;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中药配方的制备和质量评价。 3.中药制剂检测方法: –了解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实验中药制剂制备和检测方法; –学习中药制剂检测数据的分析及应用,进行中药制剂质量评价。

4.实验报告撰写: –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撰写实验报告; –强调报告要明确实验方案、数据处理方法和结论,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四、教学方法 1.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师与学生共同探讨”为原则; 2.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3.指导学生通过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方式锻炼 科研和综合素质。 五、实验设备 1.中药制剂配方设备:包括中药粉碎机、提取罐、浓缩罐等; 2.中药制剂检测设备: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 3.中药制药加工工艺设备:包括中药萃取设备、过滤器、干燥炉等。 六、实验安排 1.提前两周提醒学生调整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做好准备; 2.每个学生分组完成一项中药制剂制备和质量评价实验,共计四项实验; 3.实验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实验内容的讲解和指导,鼓励学生之间 相互交流、学习和探讨; 4.每个小组完成实验后,要提交实验报告,教师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和 分析。 七、评分标准 1.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80%; 2.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20%。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制药工程工艺设计第二版课程设计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旨在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 实践方法,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目标 1.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2.学习制药企业生产设备选型、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常用软件工具的使 用。 3.培养学生的制药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课程重点和难点 3.1 课程重点 1.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制药工艺流程设计; 3.制药生产设备选型; 4.常用制药工程软件的使用。 3.2 课程难点 1.制药原理的深入理解; 2.在制药工艺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平衡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3.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如软件等。

四、课程教学形式 本课程采取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理论课程的 讲解和实验练习的操作,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以及常用制药工程软件的使用。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课程设计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让学生掌握制药工艺设计的基本 步骤和方法,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具体要求如下: 5.1 选题要求 课程设计的选题应紧密结合实际,根据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与制药工艺设计相 关的课题。 5.2 内容要求 课程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背景和意义、设计方案和建议、设计过程中遇 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等。 5.3 要求范围 在撰写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全面阐述 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方案,并给出相应的解释和说明。 5.4 结构要求 课程设计应包括以下结构要素: 1.封面; 2.目录; 3.总体设计;

制药工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及要求 1.工艺流程设计 通过文献的调研,对设计产品的工艺路线进展评价,提出拟采用的工艺路线,并能给出选择依据。用文字和流程框图给出选定或设计工艺,文字内容包括:根据设计任务,所设计的工艺的依据和理由,具体的工艺流程说明及工艺参数〔原料特性和工艺参数等〕。 2.工艺设计计算 通过根据生产任务和工艺参数对工艺流程每一步进展物料衡算、热量衡算,依据计算结果对所需设备进展初步选型,进而根据特定的工艺条件的要求对设备进展有关计算并进展构造设计。该过程要有数据来源,逻辑严密,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3. 车间平立面设计 在上述的完成设备选型及设计的根底上,遵照药厂GMP生产要求,对车间的平立面布局提出合理安排,满足实际生产要求。需要根据工艺流程设计的结果合理安排车间布局,并应提供典型设备在车间的安放位置。 4. 工艺管道布置 依据药厂GMP中管道敷设要求,对工艺管道的布置提出合理安排,为管道的安装提供依据。 5. 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用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展示该设计的工艺工程及相关工艺控制参数,为仪表的安装及生产管理提供帮助。 附录:图纸和典型设备一览表。 目录:课题任务书〔手写〕 工艺流程设计 物料衡算 能量衡算 设备选型及设计 车间布局设计 辅助设计 附录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数据 组参数203 某工厂要生产一套萘1, 5—二磺酸双钠盐。生产该产品为间歇生产,要经过磺化反响、盐析、精制三个阶段。生产规模为350吨/年。工人的年操作时间为300天,一天24小时三班操作。反响的转化率为100%,收率为60%,其中单磺化反响为80%,双磺化反响为75%,其余均为异构体。原料的规格:精萘98%;浓硫酸98%;发烟硫酸20%。磺化工艺如下:在生产操作中,先将硫酸及发烟硫酸(合计)投入磺化反响锅内,将底酸冷至10℃,然后开场将萘分批参加,进展单磺反响,控制反响温度≤40℃,约反响3小时后将磺化温度调整为55℃。保温2小时后,将物料冷至30℃以下,再滴加发烟硫酸进展双磺反响,滴加的速度以控制反响温度≤40℃为宜,加毕,保温4小时,磺化完毕。投料比为:萘:浓硫酸:发烟硫酸(单磺化):发烟硫酸(双磺化)=1:0.4:1.2:1.4。 列出常规手册上查不到的一些数据: 1、萘的比热:0.31Kca/〔kg·℃〕《化学工程手册》l 2、发烟硫酸的比热:0.3395Kcal/〔kg·℃〕,《硫酸工作者手册》 3、反响产生异构物的比热:0.338Kcal/〔kg·℃〕 4、单磺化反响产物奈磺酸的比热:0.422Kcal/〔kg·℃〕 5、双磺化反响产物奈二磺酸的比热:0.367Kcal/〔kg·℃〕.、 6、单磺化、双磺化反响后的废酸(H2SO4)的比热:0.348Kcal/〔kg·℃〕 7、奈磺酸的生成热:一124.8Kcal/mol 。 8、奈二磺酸的生成热:—270.2Kcal/mol 9、萘的生成热:18.4Kcal/mol 参数101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1:1〔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85%,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5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0%,最终粗品纯度92%,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 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84℃,t2=5h。 参数225 阿司匹林的合成 醋酸:酸酐:水杨酸=1:2:2〔摩尔比〕,酸酐转化率为90%,升温、冷却结晶、过滤等辅助生产时间为5小时。结晶离心得率93%,最终粗品纯度95%,年生产能力1200吨/年。回流液体为90%的醋酸,剩余为醋酐,回流温度为t1。t1=74℃,t2=5h 参数117 某工厂要生产一套萘1, 5—二磺酸双钠盐。生产该产品为间歇生产,要经过磺化反响、盐析、精制三个阶段。生产规模为800吨/年。工人的年操作时间为300天,一天24小时三班操作。反响的转化率为100%,收率为60%,其中单磺化反响为80%,双磺化反响为75%,其余均为异构体。原料的规格:精萘98%;浓硫酸98%;发烟硫酸20%。磺化工艺如下:在生产操作中,先将硫酸及发烟硫酸(合计)投入磺化反响锅内,将底酸冷至10℃,然后开场将萘分批参加,进展单磺反响,控制反响温度≤40℃,约反响3小时后将磺化温度调整为55℃。保温2小时后,将物料冷至30℃以下,再滴加发烟硫酸进展双磺反响,滴加的速度以控制反响温度≤40℃为宜,加毕,保温4小时,磺化完毕。投料比为:萘:浓硫酸:发烟硫酸(单磺化):发烟硫酸(双磺化)=1:0.4:1.2:1.4。 列出常规手册上查不到的一些数据: 1、萘的比热:0.31Kca/〔kg·℃〕《化学工程手册》l 2、发烟硫酸的比热:0.3395Kcal/〔kg·℃〕,《硫酸工作者手册》 3、反响产生异构物的比热:0.338Kcal/〔kg·℃〕 4、单磺化反响产物奈磺酸的比热:0.422Kcal/〔kg·℃〕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制药工程课程设计 英文名称:Course Design of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 Equipment 课程代码:53310211 课程性质:独立设置 学时:175 学分:3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 开课时间:第6学期 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设定的制药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环节,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制药工程学》、《制药工艺学》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制药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本课程的目标在于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工程设计思想,巩固工程制图能力,初步掌握制药设备设计计算方法和了解制药设备结构对过程的影响。 《制药工程课程设计》是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使学生体察工程实际问题复杂性的初次尝试,也是一次较长时间、较系统、较全面的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原则和方法,熟悉查阅技术资料、国家技术规范、正确选用公式和数据,运用简洁的文字、图形和工程语言正确表述设计思想与结果。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同时通过本课程设计,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设计绘图(AutoCAD)的能力。 二、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模拟软件等 三、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及学时分配

注: 要求:必做/选做 类型: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研究性、其它四、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 实验一设计动员、发题、安排进度、进行有关说明 教学目的: 1. 熟悉制药工程设计的程序与关键点; 2. 熟悉设计题目的说明与有关要求; 教学内容: 1. 制药工程设计的程序与关键点,设计题目的说明与有关要求;2.设计需要完成的内容; 3. 设计完成后的评分标准。 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 实验二查阅资料、确定生产工艺、绘制工艺流程图 教学目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