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吸附剂

高分子吸附剂
高分子吸附剂

高分子吸附剂的应用及其发展

[摘要]高分子吸附剂的研制和应用是近年吸附工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介绍了高分子吸附剂在水处理、医药卫生、机械加工、农业园艺、日用化工用品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进展情况,对其吸附机理及其应用上的优越性作了简单论述,并对高分子吸附剂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吸附分离法的技术目前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吸附分离不仅在化学工业中已发展成一种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过程,而且在其他领域也显示出了很强的实用性,尤其在环境治理过程中已成为一门独特的技术,在废水治理的过程中已经有了广泛应用。吸附技术在应用上有很多优点,但其主要缺点是固体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小,因而需要大量的吸附剂,使设备体积庞大;吸附剂是固体,使连续操作设备结构复杂化川;一般吸附剂价格都比较高,所以其使用费也较高。吸附剂的化学组成和表面性质是吸附操作能否正常进行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吸附剂就成了吸附能否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

多年来人们对吸附剂一直进行着广泛深人的研究,随着高分子工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高分子化工产品的需求日益扩大,高分子吸附剂以其性能好、价格低的优点推动了吸附工艺的进一步广泛应用,并且在水处理、卫生医疗、农业园艺、建筑、食品加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研制性能良好、选择性强和价格低廉、降低生产成本的高分子吸附剂成为高分子吸附剂工艺研究的重要方向。

1商分子吸附荆的主要用途

1.1高分子吸附剂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近岸海域的污染日趋严重,其中重金属离子浓度较大洋海水高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因此吸附水中污染物及重金属离子成为高分子吸附剂进行水处理的重要任务。

高分子吸附剂去除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可以采用“动态流水”和“半静态”吸附原理。“动态流水吸附”即让水按照一定的流速通过装有高分子吸附剂的管子,水经吸附去除重金属离子后进行排放。“半静态吸附”其原理见图

图1半静态吸附原理

半静态吸附装置是由5个吸附床、吊绳、重陀组成,其中吸附床是用无毒塑料制成的框架、固定筛绢内外衬里、将高分子吸附剂装人其中.并用吊绳及重舵悬挂于水中,垂直水流水平放置,依靠水中均匀充气使水流形成垂直方向对流,透过交错设置的吸附床通过多次水循环,直至基本吸附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不管是动态吸附还是半静态吸附、均能有效去

除重金属离子。

袁有宪a}用高分子吸附剂从盐度30, pH为8.30左右的海水中动态和半静态吸附除去铜、锌、铅、锅离子。动态吸附结果表明,对海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容量为Cu}``>Pb2*>Zn2}Cdz*,吸附选性为Cu2'>Zn}Pb2*>Cd}"。半静态吸附17 h,对12.1 wg/L的Cu)除去率为89.3%;对22.5 w岁L的Zn2为82.7%;对104.8 wg/L的Pb2十为59.4% ; 200.8 E.},g几的Cdz‘为59.0%。为消除重金属离子对海洋生物幼体的毒性,提供了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曲荣君【翔采用先使壳聚糖(CTS)与过渡金属离子(Cuz*或Ni2*)形成配合物,然后在稀碱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ECH)进行交联,最后用稀酸除金

属离子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I -VI)具有不同交联度的壳聚糖树脂,研究了该系列树脂对Cu}",Ni2*的静态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此树脂对两种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对Cuz+的最佳吸附量可分别达2.62 mmol/g和2.49 mmol/g,同时发现,Cu2+在树脂的合成中起到了一种“模板

剂”的作用,使合成的树脂对Cuz+比对Ni2+具有更强的吸附选择性。谭淑英m成功地合成了两种壳聚糖双冠醚CT-15 CAC和CT-18 CAC,研究了CT-15CAC和CT-18 CAC对Pdz+,Ag+,Pt^+,Au}*,Cu2+, Hg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它们对贵金属离子如Au3+,Ag+,Pt'+,Pd2+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Pdz+-Cue+-H广三元体系中对Pdz+都具有较好的吸附选择性,其中CT-15 CAC除少量吸附H扩辛外不吸附Cup"。刘明华等问以棉花为原料,经过碱化、老化和黄化等制得球形纤维素,以钵盐为引发剂,将丙烯睛接枝到交联后的球形纤维素骨架上,获得球形淡基纤维素(SCA-1)吸附剂,并使用SCA-1吸附剂对Cry`的吸附和解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CA-1吸附剂吸附Cr}+的静态等温吸附符合Freurdlich和Langnuir吸附等温式,并认为吸附过程是络合吸附与离子交换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络合吸附为主。在吸附温度为25℃,pH值为5.0的条件下,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的吸附率均达90%左右。采用浓度为1.2 mol/L的HCl溶液作解吸液,Cry"的解吸率达85%以上。SCA-1吸附剂制备原料易得,吸附Cr3+的性能稳定,可以再生利用和回收Cr3"。用它处理含Cr;*废水,不但去除效果好,废水可达标排放,而且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程发例

将N,0-竣甲基壳聚糖与Cu2+鳌合,然后用戊二醛交联,再洗脱Cuz+的方法合成了交联N,0-梭甲基壳聚糖树脂,研究了它对Cup"的鳌合性能,结果表明,该树脂对Cup"有较大的鳌合容量,在Cuz+初始浓度为2.4133x10礴mol/L的稀溶液中,可达140 mg/g树脂,是一般壳聚糖饱和吸附量的5倍左右,而且可以再生和反复使用。此外,汪玉庭等po-a}也都利用壳聚糖或者其

他单体合成高分子吸附剂验证了其对溶液中金属离子的吸附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以上技术不但可以用来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而且可以用来从海水中回收金属,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2高分子吸附剂在医药卫生方面的应用

高分子吸附剂被广泛用来进行吸附血红细胞中的胆红素、去除肾衰竭患者血液中积累的毒性成分肌醉、进行生物制药分离纯化、作缓释药物的基体、药片药丸的崩解剂、药物微胶囊的皮膜等。

胆红素为衰老血红细胞中血红素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经进一步代谢排除体外。当肝功能失常时,胆红素代谢出现障碍,以致于在血液中积蓄(高胆红素血症),进而导致胆红素性脑病核黄疽,血液罐流是治疗该类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从胆红素结构可知,非极性吸附剂(疏水吸附)、阴离子交换剂(静电吸附)或极性吸附剂(氢键吸附)均能够吸附胆红素分子。将不同吸附剂的结构特征结合在一起,设计合成了多种新型吸附剂,利用离子交换、包络作用和氢键吸附以及微相分离结构的疏水作用等特征吸附胆红素,从而达到良好的吸附效果。张跃华fz}l以天然甲壳素为原料合成了珠状高分子吸附剂,研究了吸附剂在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钠缓冲溶液中对非结合型胆红素的吸附性能,指出交联甲壳糖吸附剂对非结合型胆红素有良好的吸附作用。魏斌网合成了含氨基和经基的高分子吸附剂,并对它们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指出经3h的吸附后,含氨基和含翘基的吸附剂对胆红素的吸附率可达80%以上。

于九皋网以淀粉和3,5一二硝基苯甲酞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淀粉衍生物—3,5一二硝基苯甲酸淀粉醋(DNBZ-ST ) , DNBZ-ST对肌醉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在肌醉溶液浓度为100 m岁L、吸附温度为37℃、介质pH=7的条件下,DNBZ-ST(取代度DS=2.09)对肌醉的最大吸附量达25 mg/g。王少敏tm合成了仲胺型硝化纤维素(ACN),在肌配质量浓度为60 mg/L,温度为37℃、透析液pH =7的条件下,0.5 g ACN对肌醉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h,平衡吸附率为68%。何炳林网、顾觉奋t}sl、左晓霞abl等分别研究了高分子吸附剂在血液净化和生物制药分离等方面的作用,指出高分子吸附剂在微生物制药和从重组微生物发酵液中分离、提取、浓缩、纯化等方面提供了极重要的手段。

此外,高分子吸附剂还可以应用于人工肾脏的过滤材料、人造皮肤、消炎止疼膏的凝化剂、隐形眼镜的本体材料等。在制造人工肾脏时,加人高分子吸附剂,往往具有良好的抗血栓性。

1.3高分子吸附剂在机械加工方面的应用

高分子吸附剂在机械加工方面应用的主要优点体现在对油中微量水的吸附方面,例如汽轮机油在机器运行时由于种种原因会被外来杂质所污染,外来杂质首要的是水,它降低了汽轮机油的性能,并造成设备故障,为此除去其中的微量水就成为必须的环节。

高分子吸附剂在去离子水中可吸收自身重量数千倍的水,在油中能吸收自身重量几十倍的水。

国内在去除油中微量水的方面一般都是利用沉降槽或者离心分离法。吴晓tzn研制出XL新型滤油机采用过油不过水新材料对润滑油进行净化,结果表明其对含水量大的油分水效果显著达99.995%。司林旭fuel采用硅胶和活性氧化铝等固体吸附剂来脱出单体中微量水分。张心爱h1采用油净化器脱除油中水分和杂质。何敬东【划采用除湿冷油器除去水分并将油冷却,使汽轮机安全运行。国外Schnab]e等人[f3i_}sl也采用真空油净化器、流动过滤系统、吸水过滤系统等方法去除润油、涡轮机油、汽轮机油中的水。上述文献皆是采用机器去除油中水分,造价较高。Tanaka等人阶周采用丙烯睛或其他聚合物纤维制成管状脱水过滤器,利用纤维材料将油中细小、稳定的水变成大的水滴后达到分水除水的目的,对油中微量水的去除有较好效果。张秀玲1391合成高分子吸附剂去除汽轮机油中的微量水,研究了去除汽轮机油中微量水分的工艺,结果表明,高分子吸附剂可使汽轮机油中的水分降至0.03%以下。它不但净化效果好,成本低,而且不改变汽轮机油的原有品质。此外,利用高分子吸附剂去除气体中的有害成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曹爱丽阅研制一种新型高分子吸附剂,以丙烯猜、苯乙烯为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存在下进行致孔悬浮交联共聚,其产物再经高温处理,制成多孔网络碳化树脂,经性能检测能很好的吸附二氧化硫气体,在常温下每10 g产品可吸附3-4 g-氧化硫气体。

1.4高分子吸附剂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高分子吸附剂可用于日用品、纺织印染、电子工业、沙漠绿化的液相色谱固定相h}J、花土用保水剂圈、抗泳移剂fa37、食品保鲜l44j等方面。

2结论

目前,对吸附机理的研究尚不成熟,所以对吸附剂性能优劣的评价只能通过直接试验得出,还不能很清楚的从理论上推断,但是新型吸附剂的研制、应用及吸附工艺的优化将使吸附速度加快,吸附效率提高,并且可降低运行成本,使吸附工艺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综上所述,未来高分子吸附剂的发展可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制具有交换吸附功能的高分子吸附材料并在环境保护方面广泛应用。(2)在气相和液相介质的吸附过程中有良好吸附性能的高分子吸附剂,用于气相或者液相中微量杂质的去除,在未来单体等净化产业将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制备一些气体产物时有微量水参与反应会易爆或易腐蚀管道,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就可以研制高分子吸附剂吸附其中的微量水,减少经济损失。(3)研制价格低廉,或者充分利用废物制备高分子吸附剂,从而达到以废制废的目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唐红霞,吕爱敏,贾爱娟,张秀玲. 高分子吸附剂的应用及其发展河北化工, 2004, (06)

常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类别和品种

常用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类别和品种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特点有哪些? Al(Ⅲ)、Fe(Ⅲ)、Si(Ⅳ)的羟基和氧基聚合物都会进一步结合为聚集体,在一定条件下 保持在水溶液中,其粒度大致在纳米级范围,以此发挥凝聚—絮凝作用会得到低投加量高效果的结果。若比较它们的反应聚合速度,由Al→Fe→Si是趋于强烈的,同时由羟基桥联转为氧基桥联的趋势也按此顺序。因此,铝聚合物的反应较缓和,形态较稳定,铁的水解聚合物则反应迅速,容易失去稳定而发生沉淀,硅聚合物则更趋于生成溶胶及凝胶颗粒。 IPF的优点反映在它比传统絮凝剂如硫酸铝、氯化铁的效能更优异,而比有机高分子 絮凝剂(OPF)价格低廉。现在它成功地应用在给水、工业废水以及城市污水的各种处理 流程,包括预处理、中间处理和深度处理中,逐渐成为主流絮凝剂。但是,在形态、聚合度及相应的凝聚—絮凝效果方面,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仍处于传统金属盐絮凝剂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之间的位置。其分子量和粒度大小以及絮凝架桥能力仍比有机絮凝剂差很多,而且还存在对进一步水解反应的不稳定性问题。IPF的这些弱点促进了各种复合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和开发。 聚合氯化铝的特点有哪些? 聚合氯化铝(PAC),又称碱式氯化铝,化学式为ALn(OH)mCL3n-m。PAC是一种多价电解质,能显著地降低水中粘土类杂质(多带负电荷)的胶体电荷。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大,吸附能力强,形成的絮凝体较大,絮凝沉淀性能优于其他絮凝剂。 PAC聚合度较高,投加后快速搅拌,可以大大缩短絮凝体形成时间。PAC受水温影响较小,低水温时使用效果也很好。它对水的pH值降低较少,适用的pH范围宽(可在pH=5~ 9范围内使用),故可不投加碱剂。PAC的投加量少,产泥量也少,且使用、管理、操作都较方便,对设备、管道等腐蚀性也小。因此,PAC在水处理领域有逐步替代硫酸铝的趋势,其缺点是价格较高。 另外,从溶液化学的角度看,PAC是铝盐水解—聚合—沉淀反应过程的动力学中间产物,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一般液体PAC产品均应在半年内使用。添加某些无机盐(如CaCl2、MnCl2等)或高分子(如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等)可提高PAC的稳定性,同时可增加凝聚能力。从生产工艺讲,在PAC的制造过程中引入一种或几种不同的阴离子(如SO42-、PO43-等),利用增聚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聚合物的结构和形态分布,进而提高PAC 的稳定性和功效;如果在PAC的制造过程中引入其它阳离子组分,如Fe3+,使Al3+和Fe3+交错水解聚合,可制得复合絮凝剂聚合铝铁。 三氧化二铝含量是聚合氯化铝有效成分的衡量指标,一般而言,絮凝剂产品密度越大,三氧化二铝含量越高。一般来说,碱化度越高的聚合氯化铝吸附架桥能力越好,但因接近[Al(OH)3]n而易产生沉淀,因此稳定性也较差。

复合絮凝剂的概述及研制方向

复合絮凝剂的概述及研制趋向 0120050092 吴志平 1、概述 絮凝技术是目前国内外普遍用来提高水质处理效率的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水质处理方法,它广泛用于工业用水、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处理。在絮凝剂的选择和应用中,目前绝大多数放在无机絮凝剂和合成一般高分子絮凝剂上,而对复合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很少。 在形态、聚合度及相应的凝聚-絮凝效果方面,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仍处于传统金属盐混凝剂与有机絮凝剂之间的位置。它的分子量和粒度大小以及絮凝架桥能力仍比有机絮凝剂差很多,而且还存在对进一步水解反应的不稳定性问题。此外无机絮凝剂的投加量大,产污泥量多,并且处理复杂;一般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价格昂贵,合成过程复杂。因而寻求一种价格低、处理效果好的新型絮凝剂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2、无机复合絮凝剂 无机复合絮凝剂中高分子絮凝剂是其中的主流,在这儿我主要论述一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是1960年后发展起来的新型絮凝剂,目前它的生产和应用在全世界都取得迅速进展。 无机复合絮凝剂有各种成分,其主要原料是铝盐、铁盐和硅酸盐。它们可以预先分别羟基化聚合后再加以混合,也可以先混合再加以羟基化聚合,但最终总是要形成羟基化的更高聚合度的无机高分子形态,才会达到优异的絮凝效能。 在无机复合絮凝剂中各组分的适当配比和制备时的最佳工艺应是研究的目标。制备过程中和最终产品内各组分的化学形态转化及其综合结果是研究和应用的关键问题。复合剂中每种组分在总体结构和凝聚-絮凝结果中都会作出贡献,但可能在不同方面的作用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如何在加强一种效应的同时尽量把另一种不利效应控制在有有限程度,应是在发展和选用复合絮凝剂时的重要考虑,取得综合的净增效果应是复合改型的遵循原则。 2.1 铝、铁、硅的聚合形态 铝、铁、硅类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实际上分别是它们由水解、溶胶到沉淀过程的中间产物,即AL(+1)、Fe(+2)、Si(+4)的羟基和氧基聚合物。铝和铁是阳离子型荷正电、硅是阴离子型荷负电,它们在水溶态的单分子量约为数百到数千,可以相互结合成为具有分形结构的聚集体。 它们的凝聚-絮凝过程是对水体颗粒物的电中和与粘附架桥两种作用的综合体现。各类水体颗粒物及污染物的粒度在纳米到微米级,大多带负电荷。因此,絮凝剂及其形态的电荷正负、电性强弱和分子量、聚集体的粒度大小是决定其絮凝效能的主要因素。当然,水质与颗粒物的脱稳需求以及投加剂量和工艺条件的适配也是重要因素。 无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意图可能有许多方面的考虑,在设计方案中经常遇到的主要因素是:粘附架桥能力、稳定性和电中和能力等。聚合铝、聚合铁类絮凝剂的弱点,分子量和粒度尚不够高而聚集体的粘附架桥能力不够强,因而常加入粒径较大的硅聚合物来增强絮凝性能。但硅聚合物属于阴离子型,总体电荷会随其加入而降低,从而减弱了电中和能力。如果这时加入量和配比不能适度,就得不到最佳效果。 2.2、聚合硅酸铁(PFSiC) 在传统絮凝剂的应用中,已有许多方法试图以投加助凝剂来加强絮凝效果。把活化硅酸亚铁、硫酸铝的助凝剂分别投加,曾经发挥过很好作用。在预制的IPF成功后,把助凝剂结合在一起制备而合并投加来简化处理厂的操作,应是一种合理的发展,或许也是复合絮凝剂研究的最早意图。把活化硅酸与硫酸铝结合制成复合絮凝剂就是这一意向的具体实例。聚合硅酸铁也是符合这一意图的。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锌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第37卷第1期 2008年1月 化工技术与开发 Technology&DevelopmentofChemicalIndustry V01.37No.1 Jan.2oo8 锌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吴彦瑜,陈文纳 (广西师范学院化学系,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对锌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应用研究及絮凝基础理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研究方面的 不足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锌系;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进展 中图分类号:TQ314.2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9905(2008)01.003404 从国内外情况来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 趋势是由单一型到复合型.由于复合型絮凝剂大多 数除具有优良的絮凝性能外,还具有杀菌,脱色,缓 蚀等多种功能,高效复合型絮凝剂的研制与开发逐

步成为当前絮凝剂研究的热点.预期,复合型絮凝 剂今后将逐步单独形成一个系列加以研究.就组分 看,目前无机复合型高分子絮凝剂大致可以归纳为: 金属离子(“,Fe¨,Ca2,Mg,Zn2等)复合 型,酸根复合型,以及上述两类之综合…1.无机高 分子絮凝剂是在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的基础上 引入高电荷离子,羟基等,以提高絮凝剂的聚合度以 及加入不同金属离子等复合型絮凝剂为其研究方 向.在水处理系统中,锌盐是一种常用的,极好的缓 蚀剂,它成膜迅速,成本低【2~3],因此,近两年出现 的新型含锌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无腐蚀等优点, 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 1应用研究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效果好,价格低廉 的优点,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生产已经达到工 业化和规模化.聚铝类和聚铁类高分子絮凝剂目前 研究较少,复合型和硅酸盐金属类高分子絮凝剂成 为研究热点,其中含锌化合物是一个重要方向. 杜杰,张诚等在聚硅酸铁的基础上引入改性剂 硫酸锌和稳定助剂四硼酸钠制备了新型絮凝剂含硼 聚硅酸硫酸铁锌絮凝剂(PS),并将PAC,PFC 和PSFZB应用于造纸废水,比较了它们的絮凝效

除氟方法

含氟废水处理大汇总 氟是一种微量元素,饮用水含氟量在0.4~0.6mg/L的水对人体无害有益,而长期饮用含量大于1.5mg/L的高氟水则会给人体带来不利影响,严重的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我国某些地区特殊的地球化学特征使该区域水源含氟量大于1.0mg/L,从而造成地方性氟中毒。我国有将近l亿人生活在高氟水地区,目前在我国氟受害者多达几千万人。除个别地区自然因素外,大量的高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是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含氟废水的排放量将会增加,因此.含氟废水的排放必须受到严格控制。 某些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的排放,更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威胁,所以必须对含氟工业废水加以处理。 1973年颁布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4-73)中规定,氟的无机化合物排放标准为10mg/L(以F-计)。1988年颁布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789-88)中规定,新扩改企业对外排放含氟废水,氟化物不得超过10mg/L(向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除外)。此废水带出物是以氟化钙计,那么1988年的标准比1973年的标准严格了一倍以上。 目前含氟废水的主要处理方法是化学沉淀法和吸附法,这两种方法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冷冻法、离子交换树脂法、超滤法、电渗析等,因为处理成本高,除氟效率低,多停留在实验阶段,很少推广应用于工业含氟废水治理。笔者认为,应围绕沉淀法吸附法为主体工艺,后续深处理工艺,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应对含氟废水的特点,开发合理工艺。 化学沉淀法

一、Ca(OH)2+PAC+PAM+ 吸收塔法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对于高浓度含氟工业废水,一般采用钙盐沉淀法,即向废水中投加石灰,使氟离子与钙离子生成CaF2沉淀而除去。该工艺具有方法简单、处理方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存在处理后出水很难达标、泥渣沉降缓慢且脱水困难等缺点。 氟化钙在18 ℃时于水中的溶解度为16.3 mg/L,按氟离子计为7.9 mg/L,在此溶解度的氟化钙会形成沉淀物。氟的残留量为10~20 mg/L时形成沉淀物的速度会减慢。当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盐类,如氯化钠、硫酸钠、氯化铵时,将会增大氟化钙的溶解度。因此用石灰处理后的废水中氟含量一般不会低于20~30 mg/L。石灰的价格便宜,但溶解度低,只能以乳状液投加,由于生产的CaF2沉淀包裹在Ca(OH)2颗粒的表面,使之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用量大。投加石灰乳时,即使其用量使废水pH达到12,也只能使废水中氟离子浓度下降到15 mg/L左右,且水中悬浮物含量很高。当水中含有氯化钙、硫酸钙等可溶性的钙盐时,由于同离子效应而降低氟化钙的溶解度。含氟废水中加入石灰与氯化钙的混合物,经中和澄清和过滤后,pH 为7~8时,废水中的总氟含量可降到10 mg/L左右。 为使生成的沉淀物快速聚凝沉淀,可在废水中单独或并用添加常用的无机盐混凝剂(如三氯化铁)或高分子混凝剂(如聚丙烯酰胺)。为不破坏这种已形成的絮凝物,搅拌操作宜缓慢进行,生成的沉淀物可用静止分离法进行固液分离。在任何pH下,氟离子的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钙离子过剩量小于40 mg/L时,氟离子浓度随钙离子浓度的增大而迅速降低,而钙离子浓度大于100 mg/L时氟

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的制备及研究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环境工程 题目:一种新型复合絮凝剂的制备 和性能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日期: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各种吸附剂处理含氟废水

吸附法处理含氟废水 1996年,德国的一项专利是利用硅胶来除去水中的氟。1997年.曰本的另一专利中报道,一种除氟方法是在水中加入ca盐,使得F与Ca形成CaF2,再加入AL(OH)3胶体等。这也是利用吸附法除氟。同年.日本又以AL3+与Ca2+共同作用,调整pH至适宜值,可大量除氟。美国、台湾、印度对此也进行了许多研究,如美国于1991成功的制得多孔微粒氧化锆氟吸附剂。台湾用一种已用的催化剂作为除氟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I996年,印度同样得到吸附氟离子效果很好的改性氟石。国内这几年也制得了许多效果很好的氟吸附剂。如改性氧化铝吸附剂、两性淀粉吸附剂、负载镧改性纤维吸附剂等等,处理台氟废水具有明显优于其他氟处理剂的特点-根据所用的原料,可以将氟吸附剂分为台铝吸附剂、天然高分子吸附剂、稀土吸附剂和其他类吸附荆。 吸附是发生在两相界面处的成分浓缩,吸附剂之所以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主要是由于它有密集的细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或具有可以与吸附质分子形成化学键的基团,为此,吸附行为可分为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一般吸附剂的吸附机理都是与Langmuir机理有关的。利用吸附剂表面与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来完成的。下面就它们的机理作一介绍。 1.含铝类吸附剂吸附机理

活性氧化铝之所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这与它的结构有关。表面干燥的氧化铝表面第一层由氧离子构成,氧离子与第二铝离子相连接,其量只为第二层氧离子的一半。因此,有一半的铝离子将暴霹于表面上,第二层的氧离子正好符合AI2O3的AL/O比,与氟离于结合力较强。X光电子能谱的研究表明,活性氧化铝对F的吸附是通过对NaF的化学吸附米实现的: A12O3 +Na+ +F——AL2O3NaF 在一些水合的A12O3表面,F-可发生氢键吸附。 在物理吸附中,铝盐水解生成的AL3(OH)45+、AL7(oH)l7’4+和AL13O4(oH)l7'7+等高价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吸附F-。 铝盐除氟常常与钙盐相结台,主要是因形成了难溶的含氟化合物,如CaCI2和ALCL3合用时,形成一种由Ca、AL及F组成的络台物,但是其具件组分和结构尚特进一步研究。 分子筛又称沸石,是一种水合硅酸盐类,分子筛是一种笼形孔洞骨架的晶体,经脱水后空间十分丰富,具有很大的内表面积,可以吸附相当数量的吸附质。同时内晶表面高度极化,晶体空隙内部具有强大的静电场起作用,微孔分布单一均匀,并且有普通分子般大小,宜于吸附分离不物质的分子筛吸附的显著特征之一就足它具有选择啦咐性能。这种选择吸附性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纯根据分子的形状与大小来筛分子:另一种是根据分子极性、不饱和度、极化率来选择吸附。此外分于筛还具有在低分压(低浓度)及较高温度下吸附能力强的优点。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絮凝剂的种类及作用 1 无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也称凝聚剂, 主要应用于饮用水、工业水的净化处理以及地下水、 废水淤泥的脱水处理等。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铁盐系和铝盐系两大类, 按阴离子成分又可分为盐酸 系和硫酸系, 按相对分子量又可分为低分子体系和高分子体系两大类。 1.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传统的无机絮凝剂为低分子的铝盐和铁盐, 其作用机理主要是双电层 吸附[4]。铝盐中主要有硫酸铝(Al(SO4)3·18H2O)、明矾(Al2(SO4)3·K2SO4·24H2O)、铝酸钠(NaAlO3)。铁盐主要有三氯化铁(Fe-Cl3·6H2O)、硫酸亚铁(FeSO4·6H2O)和硫酸铁(Fe2(SO4)3·2H2O )。硫酸铝絮凝效果较好, 使用方便,但当水温低时, 硫酸铝水解困难, 形成的絮凝体较松散, 效果不及铁盐。三氯化铁是另一种常用的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具有易溶于水, 形成大耳中的絮体、沉降性能好、对温度、水质和pH 的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但其腐蚀性较强, 且有刺激性气味, 操作条件差[5~9]。无机低分子絮凝剂的优点是经济、用法简单, 但用量大、残渣多。絮凝效果比高分子 絮凝剂的絮凝效果低 1.2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传统的铁盐和铝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 水处理药剂。其絮凝效果好, 价格相对较低, 已逐步成为主流絮凝药剂。在日本、西欧和中国, 目前都已有相当规模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 其产量约占絮凝剂总产量的30%~ 60%[10]。近年来, 我国高分子絮凝剂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向聚合铝、铁、硅及各种复合型絮凝剂方向发展, 并已逐步形成系列: 阳离子型的有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磷酸铝(PAP)、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铁(PFP)等; 阴离子型的有活化硅酸(AS)、聚合硅酸(PS);无机复合型的有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硅酸硫酸铁(PFSS)、聚硅酸硫酸铝(PFSC)、聚合氯硫酸铁(PFCS)、聚合硅酸铝(PASI)、聚合硅酸铁(PFSI)、聚合磷酸铝铁(PAFP)、硅钙复合型聚合氯化铁(SCPAFC)等。生物聚合铁(BPFS) 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 世纪60 年代开始使用的第二代絮凝剂。与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用量少, 絮凝速度快, 受共存盐类、污水pH 值及温度影响小, 生成污泥量少, 节约用水。强化废(污)水处理, 并能回收利用。但有机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机理不相同,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通过絮凝剂与水体中胶体粒子间的电荷作用使N 电位降低, 实现胶体粒 子的团聚, 而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则主要是通过吸附作用将水体中的胶粒吸附到絮凝剂分子链上, 形成絮凝体。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絮凝效果受其分子量大小、电荷密度、投加量、混合时间和絮 凝体稳定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分两大类, 即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2.1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以聚乙烯、聚丙烯类聚合物及其共聚物为主, 其中聚丙烯酞胺类用量 最大, 占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80%左右。目前, 国内外有关阳离子型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报导比 较多主要是季胺盐类、聚胺盐类以及阳离子型聚丙烯酞胺等, 其中研究与应用最多的是季胺盐类。它们均己研制成功并在工业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龙柱等人利用协同增效原理将聚和 氯化铝与有机合成高分子复合, 制得一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 处理造纸废水, 效果优于单独使用聚和氯化铝。由于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成本高, 产品或残留单体有毒, 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2.2 天然改性高分子絮凝剂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使用远小于合成的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原因是其电荷量密度较小, 分子 量较低, 且易发生生物降解而失去其絮凝活性。而经改性后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与合成的有 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 具有选择性大、无毒、价廉等显著特点。这类絮凝剂按其原料来源的不同, 大体可分为淀粉衍生物、纤维素衍生物、植物胶改性产物、多糖类及蛋白质改性产物等[11] 。由于天然高分子物质具有分子量分布广、活性基团点多、结构多样化等特点, 易于制成性能优良的

高分子化工材料读书报告记录

高分子化工材料读书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高分子产品的应用 摘要: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所构成的材料,当今越来越多的产品是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本文介绍了高分子产品的应用,包括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和军事上的应用,并对它们在应用中的优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展望了高分子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向。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军事 前言 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1]。高分子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子量大(一般在10000以上),二是分子量分布具有多分散性。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但目前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在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高分子产品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高分子产品在农业、工业、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展现高分子在当今生活中的重要性。 1 高分子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经济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并且造成耕地的迅速减少,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固沙技术是荒漠化治理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在荒漠化土地表层施用有机或无机化学材料,以提高地表沙土的稳定性和保水性,或对盐碱化土地进行脱盐处理,从而达到固定流沙、改良和治理荒漠化土地的目的。该技术的优点是施工简便、成本低、见效快,可迅速改良荒漠化土地,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土条件。高分子材料是化学固沙的主要原料,根据高分子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石油产品类、生物质资源类固沙剂,以及高吸水树脂[2]。 1.1石油产品类固沙剂 沥青乳液是石油产品类固沙剂的代表,它是当前世界各国应用化学固沙最广泛的材料。沥青是从石油和焦煤油中提炼而成的副产品,结构非常复杂,主要由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化合物——胶质和沥青质的混合物质组成。沥青在常温下呈固体或半固体状态,具有较高的凝点和熔点,并具有相当大的粘度。 沥青乳液是沥青在乳化剂作用下通过乳化设备制成的,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等几类。沥青乳液作为土壤改良剂可起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水热状况、增温保墒、减少肥料和农药的流失、提高肥效等作用,有人称之

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其应用-考场重点资料

变性淀粉在造纸上的应用:1.湿部应用机理技术:提高纸张物理强度,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提高滤 层间喷雾机理及技术:提高纸和纸板的挺度,表面强度,环压强度等;3.表面施胶 中的应用技术:增加纸业抗水性、表面强度,提高耐破、耐折等物理强度指示;4.在涂布粘合中的应用技术: 变性淀粉作涂布的优点①具有良好的溶性②具有良好的保水性③能提供刮刀涂布的流变性④有较宽的粘度范 围⑤与合成胶乳具有良好的相容性;5.在涂布白板纸中的协同应用技术;6.纸制品淀粉粘合剂:瓦楞纸、纸袋 纸、瓶标签淀粉、胶粘带淀粉、信封邮票用淀粉。阳离子淀粉在造纸上的应用:1.能改善纸的耐破性,抗张力, 耐折度、抗掉毛性等许多物理性能;2. 4.能提高 各种染料的填料的保留率,从而降低造纸成本;5.作为胶乳,合成树脂,AKD等的固定剂和乳化剂,效果良好; 6.减少废水污染的程度。甲壳素、壳聚糖在造纸上的应用:1.施胶:溶解性差2.增强:氢键3.助流助滤:天然 7.其他助剂。 高分子材料分类:1.来源:天然高分子材料(淀粉、纤维)半合成高分子材料(消化纤维)合成高分子材料(有 2.用途: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3.组成和功能:有机高 分子(聚乙烯)无机高分子(SiO2)复合高分子(橡胶)生物高分子(蛋白质)4.受热后变化:热固性(聚乙 烯、聚丙烯)、热塑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天然高分子材质来源:1.植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树 胶类、果胶、淀粉、蛋白质、天然橡胶、生漆 3. 微生物:①由微生物直接得到,黄原胶、真菌多糖②发酵得到,聚乳酸、聚乙内酯。天然高分子种类:多聚糖 类(淀粉),多聚肽类(蛋白质)遗传信息物质(DNA、RNA。天然高分子材料优 点:价格低,来源广、绿色清洁、可降解可再生。缺点:加工性很差,难以通过常用的塑料加工方法成型,力 学性能、耐环境性存在缺陷,应用范围窄。改性途径:①天然高分子的溶解和熔融②衍生化改性③接枝共聚④ 物理共混⑤互穿聚合物网络 三大热分析差别:1. TGA热重分析影响曲线因素①仪器因素:浮力、试样盘、挥发物的冷凝等②实验条件: 应用:聚合物热稳定性的评价、聚合物组成的剖析、研 热差分析3.DSC示差扫描量热法应用:聚合 物玻璃化转变的研究、聚合物熔融\结晶转变的研究、两相聚合材料结构特征的研究、 用DSC曲线确定加工条件。 布拉格方程(2dsinθ=nλ,θ半衍射角、d晶面距离、λ波长)应用:1.结构分析:用已知λ的X-ray照射晶体, :用已知d的晶体来反射从 样品发射出来的X-ray通过θ测量求得未知X-ray的波长λ。X射线衍射:光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偏离直线传 播,且强度随物质变化,在屏幕上出现明暗条纹。应用:1 积酚比,是体系聚集态结构的清晰表征3测定晶粒尺寸:大量晶粒个别尺寸的一种平均统计。产生X射线方法: 平板照射法、衍射仪法。红外光谱定义: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 -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而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红 外光谱。红外光谱仪分类:1色散型红外光谱仪:光源、样品室、单色器、检测器、记录显示装置(利用单色涉作用进行测定,无色散元件) 纤维素改性材料:1纤维素的接枝共聚改性材料(接枝共聚反应的类型:自由基聚合、离子型共聚及缩聚与开 常用的引发方法:辐射引发、光引发、化学引发。应用:高吸水性材料、吸附重金属材料、吸油材料); 2纤维素的交联改性材料(应用:进一步提高纤维及其衍生物的吸水性改变和织物的性质,提高纤维的抗皱性,并可用作色谱柱的填充材料)3纤维素共混改性材料(熔融共混、溶液共混。应用:由于强的氢键作用,可以 得到性能优异的共混材料,不仅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还能保持共混组分的功能)4纤维素复合材料(麻纤维和 竹纤维复合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1共混:两种聚合进行混合2复合:采用颗粒,纤维或织物对聚合物进 行增强)纤维材料改性途径:酯化、醚化、交联改性、接枝共聚物、复合改性、共混改性 纤维素的溶解:1.衍生化溶剂:溶解过程中与纤维反应生成部分取代的反应中间体①NaOH/CS2:18%左右的强碱 N-N-二甲配胺2 /N2O4体系:N2O4与纤维素反应生成亚硝酸酯中间衍生物,溶于DMF中③二甲亚砜DMSO/多聚甲醛(PF)体系:PF受热分解产生的甲醛与纤维素的-OH反应生成羟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溶解在DMSO中。 2.非水相非衍生化溶剂:不与纤维发生反应①N-N-二甲基乙酰化胺(DMAC)体系②N-甲基氧化吗啉(NMMO) N→O上氧原子的两对弧对电子和水分子或纤维素大分子的羟基形成强的 氢键,生成纤维素-NMMO络合物 3.水相非衍生化溶剂①金属络合物:铜氨中的Cu2+可以优先与纤维素的吡喃环C2、C3位的-OH形成五元螯合环,间的相互作用,破坏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的大量氢键。 甲壳素、壳聚糖、纤维素的结构式:(淀粉单体为纤维素右半部分) 物理性能:外观、溶解性、结晶度、黏度(以1%壳聚糖乙酸溶液)>1000x10^-3Pa?S 高黏度100~100中粘度<100 低粘度。脱乙酰度和黏度是壳聚糖的主要性质指标,甲克素的基本单位是乙酰氨基葡萄糖,壳聚糖的基本单位 是氨基葡萄糖。脱乙酰度:乙酰化与脱乙酰化之间的平衡程度,其大小影响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溶解性,影响壳聚 糖溶解度(乙酰度>50%溶解性好)等级55~70%低脱乙酰度壳聚糖70~85%中??80~95%高??95~100%超高??。 造纸工业中的界面作用1氢键:羟基、氨基官能团中的氢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形成氢键2离子键:纸浆纤维-有羧 二者有NH3—OOC结合3共价键:纤维素有醛基和氨基,作用较弱4范德华力: 分子间作用力。造纸中的应用:施胶剂(浆内施胶,表面施蜡),增强剂,主流助滤剂(增加纸浆在纤维上的 留着率),废水处理,特种纸(以壳聚糖为主要材料或配料所制成的食品包装纸、绝缘纸、复印纸、无碳复写 纸)纸张具有吸水性原因:1氢键2纤维间的孔隙造成毛细管现象。

天然高分子材料与可持续发展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 material,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材料。高分子材料是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高分子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所有的生命体都可以看作是高分子的集合。 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907年出现合成高 橡胶 分子酚醛树脂,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天然高分子材料 与可持续发展 郑州大学水环学院 2008级道桥一班 郑曼丽

高分子材料(macromolecular material)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础的,由相对分子质量较高的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粘剂和高分子基复合材料。而高分子材料有可按合成来源分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和改性高分子材料。其中,天然高分子是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基础。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利用天然高分子材料作为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并掌握了其加工技术。如利用蚕丝、棉、毛织成织物,用木材、棉、麻造纸等。19世纪30年代末期,进入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阶段,出现半合成高分子材料。1907年出现合成高分子酚醛树脂,标志着人类应用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开始。现代,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型技术。因此,以酚醛树脂为代表的不可回收利用高分子材料正准备淡出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天然的或可回收或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进入人们的眼球。“不使用也不产生有害物质,利用可再生资源合成环境友好化学品”已成为国际科技前沿领域。 可再生天然高分子来自自然界中动、植物以及微生物资源,他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而且,这些材料废弃后很容易被自然界微生物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小分子,属于环境友好材料。尤其,天然高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基团,可以通过化学、物理方法改性成为新材料,也可以通过新兴的纳米技术制备出各种功能材料,因此,世界各国都在逐渐增加人力和财力的投入对天然高分子材料进行研究与开发。也因此,而是一些传统工艺得到进化,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纤维素。纤维素上地球上最古老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主要来源于树木、棉花、麻、谷类植物和其他高等植物,也可通过细菌的酶解过程产生。长期以来,人们利用传统的粘胶法利用纤维素生产人造丝和玻璃纸,而其中的CS2道之路环境的严重污染。而现在,实验室开发了新一类溶剂NaOHP尿素,NaOHP硫脲、LiOHP尿素水溶液体系,他们在低温下能迅速溶解纤维素得到透明溶液,是一种价廉且无污染的技术。此外,细菌纤维素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32733978.html,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种类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宁刘可凡霍原非唐新峰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4期 摘要:综述了三类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及其各自的作用机制,此中包含了无机-天然高分子复合絮凝剂、无机-微生物复合絮凝剂及无机-合成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 关键词:复合絮凝剂,天然高分子,微生物 引言:在对复杂污水体系的的处理过程中,复合型絮凝剂能够克服单一絮凝剂所普遍存在的劣势,达到更好的絮凝效果。其中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能够充分利用无机和有机絮凝剂各自所特有的优异性,克服无机絮凝剂分子量小的弊端,增加了其适用范围。本文概括了近几年来国内絮凝剂的研究邻域对于各种类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的研究成果。 1.无机-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 1.1 铝盐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 铝系絮凝剂被认为是使用最久、技术最成熟和工艺路线成熟的一类无机絮凝剂,铝盐与合成有机高分子复合而成的铝盐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絮凝剂在当前的运用较为广泛。 陆兰英[1]分析其合成的PAC-PDMDAAC复合混凝剂结果表明,PAC与PDMDACC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明显的分层结构。通过处理硅藻土悬浊液等三种污水的检测结果表明复合絮凝剂有相对更优25%的沉降性能和混凝效果。 1.2 铁盐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 作为另一类重要的无机-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铁盐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具备有二次污染小、pH作用范围广等特点。 Khai Ern Lee[2] 等以1:1的氯化铁/聚丙烯酰胺比例合成氯化铁 - 聚丙烯酰胺无机 - 有机 杂化聚合物,并通过实验结果表明在pH为2时,2ml/L的最小计量杂化聚合物能去除高岭土 悬浮液99%以上的浊度。 1.3其他类无机合成有机复合絮凝剂 近年来,钛的非毒性和价值潜力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研究兴趣,其中钛干凝胶凝结剂(TXC)虽已被证明是一种有前景的水处理凝结剂,但大量溶解的有机物质(DOM)使得

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发展

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发展 摘要: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高分子絮凝剂又分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铝类、聚合铁类、活性硅酸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及其应用举例和发展前景 。 关键字:絮凝剂;高分子絮凝剂;类别;应用;发展前景; Polymer flocculant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stract;Polymer flocculants are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Polymer floccu lant is divided intoIn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s:PACl class、Polyferric class、Activity of silicic acid class;Organic polymer flocculant:Natural polymer an d synthetic polymer and application examples and Prospects Key words:coagulants;Polymer flocculant;Categories;Apply;Prospects; 絮凝剂理论基础是;“聚并”理论,絮凝剂主要是带有正电(负)性的基团中和一些水中带有负(正)电性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叫颗粒,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不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一般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药剂,称之为絮凝剂。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水各污水处理领域。 絮凝剂按照其化学成分总体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两类。其中无机絮凝剂又包括无机凝聚剂和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机絮凝剂又包括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 1、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1.1无机絮凝剂分类 无机絮凝剂按其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低分子絮凝剂和高分子絮凝剂两大类。现常用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有聚合铝类絮凝剂、聚合铁类絮凝剂和活性硅酸类絮凝剂以及复合絮凝剂四大类。 (1)聚合铝类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硫酸铝等) 聚合铝水解产生高价离子,形成各种类型的羟基多核络合物。它们通过羰基式桥联作用,处于亚稳定状态。而OH-与Al3+的比值 (一般称盐基度或碱基度)对絮凝效果影响很大。通常盐基度越高,絮凝效果越强,但过高则本身易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铝

天然高分子材料改性及应用考前复习资料精装版

1.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千到几百万,有许多相同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 键重复连接而形成的化合物。分类: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和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天然橡胶、多糖类、核酸、蛋白质、石棉) 2.高分子材料: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包括橡胶、塑料、纤维、涂料、胶黏剂和高 分子复合材料。按来源分类:天然高分子材料(纤维、淀粉、天然橡胶)、半合成高分子材料(硝化纤维、粘胶纤维)、合成高分子材料(有机玻璃、涤纶,尼龙) 3.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材料的来源:动物、植物、微生物 4.天然高分子改性途径和方法:天然高分子的溶解和熔融、衍生化改性、接枝共聚、物理 共混、互穿聚合物网络 5.天然高分子材料的特点:A.优点: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绿色清洁,具有可生物降解 性和可再生性B.缺点:一般天然高分子加工性能差,难以通过常用塑料的加工方法成型;力学性能、耐环境性能等存在缺陷,应用范围较窄。 6.热分析技术特点:应用广泛,技术方法多样,动态条件下快速研究物质热特性的有效性 7.三大热分析法区别:热重分析法(TG):样品质量变化对温度的关系 差热分析法(DTA):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对温度的关系 示差扫描量热法(DSC):样品和参比物之间的热流量差对温度的关系 8.红外光谱的定义: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分子振动或者转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而形成的分子吸收光谱称为红外光谱(IR).波长:0.8~1000um 频率:12500~10cm-1 9.红外光谱特点:A.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可以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B.应用广泛(固体、液体、气体)C.常规红外光谱仪结构简单、价格不贵D.样品量少,可达微克量级E.主要用于定性分析,也可用于定量分析 10.红外光谱仪分类:色散型(光源、样品室,单色器、检测器、记录显示装置)、干涉型(光源、迈克尔逊干涉器、样品室、检测器、计算机) 11.干涉型红外光谱仪的特点: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精度大、灵敏度高、研究范围广原理:光源――干涉仪――样品――样品吸收特征波数的能量--检测器检测到干涉光强度,得到干涉图――计算机将干涉图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红外吸收光谱图 12.衍射:衍射也叫绕射,光遇到障碍物或小孔后,偏离直线传播,且强度随位置变化,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的现象。产生条件:当障碍物的线度与波长有相同的数量级时,即会出现衍射现象。实质:大量原子散射波相互干涉的结果。 13.X-ray特点:高能光子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乳胶感光、气体电离性质:不可见穿透力强在电磁波中不偏转普通光栅不能使之发生衍射应用:物相分析,结晶度测量,晶粒尺寸测量 14.布拉格方程:R=2dsin?=n?即干涉加强的条件:晶体中任意两相邻原子面 上的原子散射波在原子面上反射方向的光程差是波长的整倍 应用:结构分析,光谱学 15.显微技术:透射电镜(放大倍数高、分辨率高,由电子光学系统、电源与控制系统、真空系统组成)、扫描电镜(也叫扫描电子显微镜,放大倍率高、分辨率高景深大、保真度好、样品制备简单,由真空系统、电子束系统、成像系统组成)、原子力显微镜(原子级的高分辨率、提供真正的三维表面图、观察活的生命样本、成像范围小速度慢、针尖易磨损且无法修复、易受污染切难清洗,由力检部分、位置检测部分、反馈系统组成)

高分子产品的应用

高分子产品的应用 摘要:高分子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所构成的材料,当今越来越多的产品是由高分子材料制作而成。本文介绍了高分子产品的应用,包括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和军事上的应用,并对它们应用中的优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展望了高分子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向。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工业;农业;日常生活;军事高分子产品的应用 前言 高分子材料也称为聚合物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基体,再配有其他添加剂(助剂)所构成的材料[1]。高分子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子量大(一般在10000以上),二是分子量分布具有多分散性。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料等。其中,被称为现代高分子三大合成材料的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与人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材料。尽管高分子材料因普遍具有许多金属和无机材料所无法取代的优点而获得迅速的发展,但目前已大规模生产的还是只能在寻常条件下使用的高分子物质,即所谓的通用高分子,它们存在着机械强度和刚性差、耐热性低等缺点。而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则向高分子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推动了高分子材料向高性能化、功能化和生物化方向发展,这样就出现了许多产量低、价格高、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因其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高分子产品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详细介绍高分子产品在农业、工业、日常生活和其他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展现高分子在当今生活中的重要性 1高分子产品在农业中的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地荒漠化每年造成的经济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亿元,并且造成耕地的迅速减少,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重大的损失,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化学固沙技术是荒漠化治理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是在荒漠化土地表层施用有机或无机化学材料,以提高地表沙

天然绿色高分子絮凝剂的概念

天然绿色高分子絮凝剂的概念 天然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是指从自然物质中提取并经化学改性处理的絮凝剂,利用农副产品中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物质经过化学改性而得到的。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选择性好,使用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作用,可以完全自然降解,无二次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因此也被称为天然绿色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天然有机高分子改性絮凝剂的开发研究。它又可以分为碳水化合物类和甲壳素类两大类。 天然绿色高分子絮凝剂具有传统絮凝剂和其他合成聚合物不具备的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天然绿色高分子絮凝剂的开发和利用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天然绿色高分子絮凝剂的特点及分类 天然绿色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具有分子量大、活性基团多、结构多样等特点,有助于通过改性,引入不同的活性基团来研制性能优良的多功能、多用途产品。 随着研究、开发的深入,出现了大量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天然绿色高分子水处理絮凝剂,如淀粉及其衍生物类絮凝剂、甲壳质及其衍生物类絮凝剂、单宁及衍生物类絮凝剂、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类絮凝剂、微生物类絮凝剂等。 木质素及衍生物类絮凝剂 1.木质素絮凝剂 木质素是一种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主要以造纸黑液的形式存在,作为水处理剂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成为热点。木质素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羰基、等官能团,因此它及其衍生物有絮凝性能。张芝兰等[1]将从草浆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直接用作絮凝剂,研究了木质素絮凝剂的性质,并将木质素絮凝剂与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处理效果相比较,证实木质素絮凝剂处理酒精废水及印染废水具有优良的性能。 2.木质素衍生物类絮凝剂 季铵盐型絮凝剂:造纸黑液含有大量的木质素,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Hannu Mikkonen等[2]以造纸黑液为原料合成出阳离子木质素,作为废水处理的絮凝剂。他们首先用缩水三甘油三甲基氯化铵或氮三甲基氯化铵与造纸黑液中过滤后产物进行反应,再用甲醛交联,最后阳离子化制得阳离子木质素,用其处理、净化废水,不但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回收了大量的可利用资源。代军等[3]利用从造纸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制成阳离子型木质素季铵盐型絮凝剂,并用于生活污水处理,获得不错的效果。同时还进行了条件实验,得出了合成絮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