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什么是“惯量匹配”?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J ×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平面金切机床为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马达轴上的惯量组成。 JM为伺服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 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二、“惯量匹配”如何确定?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不同的机构动作及加工质量要求对JL与JM大小关系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要求JL与JM的比值小于十以内。一句话,惯性匹配的确定需要根据机械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质量要求来确定。对于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对于伺服电机来说,一般负载惯量建议应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

惯量匹配对于电机选型很重要的,同样功率的电机,有些品牌有分轻惯量,中惯量,或大惯量。其实负载惯量最好还是用公式计算出来。常见的形体惯量计算公式在以前学的书里都有现成的(可以去查机械设计手册)。我们曾经做过一试验,在一伺服电机的轴伸,加一大的惯量盘准备用来做测试,结果是:伺服电机低速时停不住,摇头摆尾,

不停地振荡怎么也停不下来。后来改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伸对接加装联轴器,对其中一个伺服电机通电,作为动力即主动,另一个伺服电机作为从动,即做为一个小负载。原来那个摇头摆尾的伺服电机,启动、运动、停止,运转一切正常!

三、惯量的理论计算的功式?

惯量计算都有公式,至于多重负载,比如齿轮又带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只要分别算出各转动件惯量然后相加即是系统惯量,电机选型时建议根椐不同的电机进行选配。负载的转动惯量肯定是要设计时通过计算算出来拉,如果没有这个值,电机选型肯定是不那么合理的,或者肯定会有问题的,这是选伺服的最重要的几个参数之一。至于电机惯量,电机样本手册上都有标注。当然,对某些伺服,可以通过调整伺服的过程测出负载的惯量,作为理论设计中的计算的参考。毕竟在设计阶段,很多类似摩擦系数之类的参数只能根据经验来猜,不可能准确。理论设计中的计算的公式:(仅供参考)通常将转动惯量J用飞轮矩GD2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J=mp^2= GD^2/4g

式中

m与G-转动部分的质量(kg)与重量(N);

D-惯性半径与直径(m);

g=9.81m/s2 -重力加速度飞轮惯量=速度变化率*飞轮距/375

当然,理论与实际总会有偏差的,有些地区(如在欧洲),一般是采用中间值通过实际测试得到。这样,相对我们的经验公式要准确一些。不过,在目前还是需要计算的,也有固定公式可以去查机械设计手册的。

四、关于摩擦系数?

关于摩擦系数,一般电机选择只是考虑一个系数加到计算过程中,在电机调整时通常都不会考虑。不过,如果这个因素很大,或者讲,足以影响电机调整,有些日系通用伺服,据称有一个参数是用来专门测试的,至于是否好用,本人没有用过,估计应该是好用的。有网友发贴说,曾有人发生过这样的情况:设计时照搬国外的机器,机械部分号称一样,电机功率放大了50%选型,可是电机转不动。因为样机的机械加工、装配的精度太差,负载惯量是差不多,可摩擦阻力相差太多了,对具体工况考虑不周。当然,黏性阻尼和摩擦系数不是同一个问题。摩擦系数是不变值,这点可以通过电机功率给予补偿,但黏性阻尼是变值,通过增大电机功率当然可以缓解,但其实是不合理的。况且没有设计依据,这个最好是在机械状态上解决,没有好的机械状态,伺服调整完全

是一句空话。还有,黏性阻尼跟机械结构设计、加工、装配等相关,这些在选型时是必须考虑的。而且跟摩擦系数也是息息相关的,正是因为加工水平不够才造成的摩擦系数不定,不同点相差较大,甚至技术工人装配水平的差异也会导致很大的差异,这些在电机选型时必须要考虑的。这样,才会有保险系数,当然归根结底还是电机功率的问题。

五、惯量的理论计算后,微调修正的简单化

可能有些朋友觉的:太复杂了!实际情况是,某品牌的产品各种各样的参数已经确定,在满足功率,转矩,转速的条件下,产品型号已经确定,如果惯量仍然不能满足,能否将功率提高一档来满足惯量的要求?答案是:功率提高可以带动加速度提高的话,应是可以的。

六、伺服电机选型

在选择好机械传动方案以后,就必须对伺服电机的型号和大小进行选择和确认。

(1)选型条件:一般情况下,选择伺服电机需满足下列情况:

1.马达最大转速>系统所需之最高移动转速。

2.马达的转子惯量与负载惯量相匹配。

3连续负载工作扭力≤马达额定扭力

4.马达最大输出扭力>系统所需最大扭力(加速时扭力)

(2)选型计算:

1. 惯量匹配计算(JL/JM)

2. 回转速度计算(负载端转速,马达端转速)

3. 负载扭矩计算(连续负载工作扭矩,加速时扭矩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 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什么是“惯量匹配”?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J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平面金切机床为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马达轴上的惯量组成。JM为伺服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二、“惯量匹配”如何确定?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不同的机构动作及加工质量要求对JL与JM大小关系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要求JL与JM的比值小于十以内。一句话,惯性匹配的确定需要根据机械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质量要求来确定。对于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对于伺服电机来说,一般负载惯量建议应小于电机惯量的5倍。 惯量匹配对于电机选型很重要的,同样功率的电机,有些品牌有分轻惯量,中惯量,或大惯量。其实负载惯量最好还是用公式计算出来。常见的形体惯量计算公式在以前学的书里都有现成的(可以去查机械设计手册)。我们曾经做过一试验,在一伺服电机的轴伸,加一大的惯量盘准备用来做测试,结果是:伺服电机低速时停不住,摇头摆尾,不停地振荡怎么也停不下来。后来改为:在两个伺服电机的轴伸对接加装联轴器,对其中一个伺服电机通电,作为动力即主动,另一个伺服电机作为从动,即做为一个小负载。原来那个摇头摆尾的伺服电机,启动、运动、停止,运转一切正常! 三、惯量的理论计算的公式 惯量计算都有公式,至于多重负载,比如齿轮又带齿轮,或涡轮蜗杆传动,只要分别算出各转动件惯量然后相加即是系统惯量,电机选型时建议根椐不同的电机进行选配。负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转动惯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用落体法转动实验仪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2) 研究刚体的转动惯量与形状、大小及转轴位置的关系。 三.实验仪器描述 本实验所用NNZ-2型刚体转动实验仪由主机和测量仪表与拉线牵引台辅机及待测刚体球、环、盘、棒等组成。主机包括基础转盘和测量传感器;辅机由转数表和计时表、拉线、悬臂及砝码。 四.实验内容 1.测量基础转盘的转动惯量 2.测量圆环(或圆盘)的转动惯量 3.测双球的转动惯量并用球体验证平行移轴定理。 五.测量及实验步骤

1.测量基础转盘的转动惯量: 将主机上的霍尔传感器输出端插头和电磁铁及电插头,插入辅机的对应插口。将砝码托盘上的挂线穿过悬臂上的滑轮并使其一端固定在转轴上。(1)调节好主机和辅机的高度,使拉线与悬臂轴线平行,为此,悬臂上设有两个定位钉,使拉线通过两个定位钉即可。 (2)打开辅机上的电源开关,这时电磁铁会自动将基础转盘锁住。我们已将转数设为16个脉冲,即测量转2周的转动时间。 (3)绕线与测试准备--测试键-完成测试:主机因电磁铁失电而解锁,砝码从静止开始下落,刚体转动2周后,电磁铁自动吸合,重新锁紧转动的刚体,并显示刚体转动2周的下落时间。绕线键-主机解锁,重新绕线,绕线合适位置后完毕按下准备键,仪表全部数据归零,做好测量准备,主机(转动刚体)通过电磁铁被锁紧;按下测试键,再次测试转动2周的时间。 这里要特别强调,绕线到合适位置的含义。因为我们要测出刚体完整转动2周的时间,霍尔传感器给出开始和结束讯号的位置就必须是同一位置,这是减少误差的重要环节。 (4)测试在砝码托盘上放200g砝码,然后点按一下测试键,电磁铁失电,砝码带动刚体作匀加速转动,计时仪表开始计时,当刚体转动2周结束

伺服调试步骤及注意点

伺服调试步骤和注意点 用途:介绍FANUC系统伺服调试的方法及步骤

文件使用的限制以及注意事项等 文件版本更新的纪录 修订日期版本号文件名称修订内容修订人2009年11月 1.0 伺服调试步骤和注意点首次发布徐少华

目录 1、伺服调试概述 (2) 1.1伺服优化的对象 (2) 1.2伺服优化的方法 (2) 2、手动一键设定one shot (3) 2.1、one shot功能介绍 (3) 2.2、参数设定支持画面的调用 (3) 2.3手动加入滤波器的方法 (5) 2.4伺服增益的自动调整 (5) 2.5典型加工形状的测试 (7) 3、伺服软件自动调整导航器 (8) 3.1自动调整导航器介绍 (8) 3.2导航器调整具体步骤: (9) 4、servo guide手动调整 (14) 4.1伺服三个环(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调整 (14) 4.1.1、电流环的调整:设定HRV控制模式 (14) 4.1.2、速度环的调整:合理提高速度环增益(100%~600%) (16) 4.1.3、位置环的调整:一步到位设定位置环增益为4000~8000 (27) 4.2加减速时间常数的调整 (28) 4.2.1加减速时间常数的分类 (28) 4.2.2一般控制(不使用高速高精度功能)加减速时间常数的调整 (30) 4.2.3高速高精度模式下时间常数的确认 (34) 5、典型加工形状调整、检测 (38) 5.1圆的调整 (38) 5.1.1圆度的调整 (38) 5.1.2圆大小调整 (39) 5.1.3圆象限的调整 (39) 5.2方的调整 (50) 5.3、1/4圆弧的调整 (52)

实验2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2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量 [预习思考题] 1.实验中的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2.实验中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改变转动力矩? 3.实验中刚体转动过程的角加速度如何测得? 转动惯量是描述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物理量,对于绕定轴转动的刚体,它为一恒量,以J表示,即 ∑= i i i r m J2 式中,m i为刚体上各个质点的质量,r i为各个质点至转轴的距离。由此可见,物体的转动惯量J与刚体的总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的位置有关。对于几何形状规则、对称和质量分布均匀的刚体,可以通过积分直接计算出它绕某定轴的转动惯量。对于形状复杂或非匀质的任意物体,则一般要通过实验来测定,例如,机械零件、电机的转子、炮弹等。 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有多种实验方法,主要分为扭摆法和恒力矩转动法两类。本实验介绍用塔轮式转动惯量仪测定的方法,是使塔轮以一定形式旋转,通过表征这种运动特征的物理量与转动惯量的关系,进行转换测量。该方法属于恒力矩转动法。 转动惯量是研究、设计、控制转动物体运动规律的重要参数,实验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高校理工科物理实验教学大纲中的一个重要基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转动惯量仪测定刚体的转动惯量。 2.研究作用于刚体上的外力矩与角加速度的关系。 3.验证转动定律及平行轴定理。 二、实验仪器 IM-2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及其附件(霍尔开关传感器、砝码等)和MS-1型多功能数字毫秒仪。 三、仪器介绍

1.滑轮 2.滑轮高度和方向调节组件 3.挂线 4.塔轮组 5.铝质圆盘承物台 6.样品固定螺母 7.砝码 8.磁钢 9.霍尔开关传感器 10.传感器固定架 11.实验样品水平调节旋钮(共3个) 12.毫秒仪次数预置拨码开关,可预设1-64次 13.次数显示屏 14.时间显示屏 l5.次数+1查阅键 16.毫秒仪复位键 17.+5V 电源接线柱 18.电源GND (地)接线柱 19.INPUT 输入接线柱 20.输入低电平指示 21.次数-1查阅键 图4-3-1 IM-2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和MS -1型多功能数字毫秒仪结构示意图 IM-2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主要由绕竖直轴转动的铝质圆盘承物台、绕线塔轮、霍尔开关传感器、磁钢、滑轮组件、砝码等组成。 样品放置在铝质圆盘承物台上,承物台上有许多圆孔,可用于改变样品的转轴位置。绕线塔轮是倒置的塔式轮,分为四层,自上往下半径分别为3cm 、2.5cm 、2cm 、1.5cm 。磁钢随转动系统转动,每半圈经过霍尔开关传感器一次,传感器输出低电平,通过连线送到多功能数字毫秒仪。传感器红线接毫秒仪+5V 电源接线柱,黑线接电源GND (地)接线柱,黄线接INPUT 输入接线柱。 MS -1型多功能数字毫秒仪通过预置拨码开关预置实验所需感应次数。每轮实验开始前通过复位键清0,直到输入低电平信号触发计时开始,次数显示屏从0次开始计时,直至达到预置次数停止。计时停止后,方能查阅各次感应时间。 四、实验原理 1. 任意样品的转动惯量测定 设转动惯量仪空载(不加任何样品)时的转动惯量为J 1,称为系统的本底转动惯量,转动惯量仪负载(加上样品)时的转动惯量为J 2,根据转动惯量的可加性,则样品的转动惯量J x 为 21x J J J =- 2. 系统的转动惯量测定 1)刚体的转动定律 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这个关系称为刚体的转动定律。 M J β= 利用转动定律,测得刚体转动时的合外力矩及该力矩作用下的角加速度,则可计算

伺服电机的调试步骤

伺服电机的调试步骤 1、初始化参数 在接线之前,先初始化参数。在控制卡上:选好控制方式;将PID参数清零;让控制卡上电时默认使能信号关闭;将此状态保存,确保控制卡再次上电时即为此状态。在伺服电机上:设置控制方式;设置使能由外部控制;编码器信号输出的齿轮比;设置控制信号与电机转速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建议使伺服工作中的最大设计转速对应9V的控制电压。比如,松下是设置1V电压对应的转速,出厂值为500,如果你只准备让电机在1000转以下工作,那么,将这个参数设置为111。 2、接线 将控制卡断电,连接控制卡与伺服之间的信号线。以下的线是必须要接的:控制卡的模拟量输出线、使能信号线、伺服输出的编码器信号线。复查接线没有错误后,电机和控制卡(以及PC)上电。此时电机应该不动,而且可以用外力轻松转动,如果不是这样,检查使能信号的设置与接线。用外力转动电机,检查控制卡是否可以正确检测到电机位置的变化,否则检查编码器信号的接线和设置3、试方向 对于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如果反馈信号的方向不正确,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通过控制卡打开伺服的使能信号。这是伺服应该以一个较低的速度转动,这就是传说中的“零漂”。一般控制卡上都会有抑制零漂的指令或参数。使用这个指令或参数,看电机的转速和方向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指令(参数)控制。如果不能控制,检查模拟量接线及控制方式的参数设置。确认给出正数,电机正转,编码器计数增加;给出负数,电机反转转,编码器计数减小。如果电机带有负载,行程有限,不要采用这种方式。测试不要给过大的电压,建议在1V以下。如果方向不一致,可以修改控制卡或电机上的参数,使其一致。 4、抑制零漂 在闭环控制过程中,零漂的存在会对控制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好将其抑制住。使用控制卡或伺服上抑制零飘的参数,仔细调整,使电机的转速趋近于零。由于零漂本身也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不必要求电机转速绝对为零。 5、建立闭环控制 再次通过控制卡将伺服使能信号放开,在控制卡上输入一个较小的比例增益,至于多大算较小,这只能凭感觉了,如果实在不放心,就输入控制卡能允许的最小值。将控制卡和伺服的使能信号打开。这时,电机应该已经能够按照运动指令大致做出动作了。 6、调整闭环参数 细调控制参数,确保电机按照控制卡的指令运动,这是必须要做的工作,而这部分工作,更多的是经验,这里只能从略了。

转动惯量的测定

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行轴定理。 (3)学会使用通用电脑计时器来测量时间。 【实验原理】 1. 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 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有 M =J β (3.3.1) 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J 。 假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J 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 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加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 -M =J 1β1 (3.3.2) 将质量为m 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 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 ,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 m g a =-。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β2,则有a =R β2,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2()TR m g R R β=-,此时有: 2μ12()m g R R M J ββ--= (3.3.3) 将式(3.3.2)、(3.3.3)两式联立消去M 后,可得: 2121 ()mR g R J βββ-=- (3.3.4) 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件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J 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

4243()mR g R J βββ-=- (3.3.5) 由转动惯量的叠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J 3为: 321J J J =- (3.3.6) 测得R 及β1、β2、β3、β4,由式(3.3.4),(3.3.5),(3.3.6)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2. 刚体转动角加速度β的测量 实验中采用XD-GLY 通用电脑计时器,记录下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固定在载物台圆周边缘的两遮光片,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产生一个计数光电脉冲。计数器记录下遮挡次数和从第一次遮挡光到其后各次扫光所经历的时间,即是第二次扫光时,计时器计下的时间t 1是从第一次挡光开始载物台转动了π弧度所经历的时间;即第三次扫光时,计时器计下的时间t 2是从第一次挡光开始载物台转动了2π弧度所经历的时间…;第k+1次扫光,计时器计下的时间t k 是从第一次挡光开始载物台转动了k π弧度所经历的时间。初始角速度为0,则对匀变速运动,测量得到任意两组数据(k m ,t m ) 、(k n ,t n ),相应的角位移m , n 分别为: 201 π2 m m m m k t t θωβ==+? (3.3.7) 201 π2 n n n n k t t θωβ==+? (3.3.8) 从式(3.3.7)、(3.3.8)两式中消去0,可得: 222π()n m m n n m m n k t k t t t t t β-=- (3.3.9) 由式(3.3.9)即可计算角加速度。 3. 平行轴定理 理论分析表明,质量为m 的物体围绕通过质心O 的转轴转动时,其转动惯量J 0最小。当转轴平行移动距离d 后,围绕新转轴转动的转动惯量为

伺服系统调试心得体

伺服系统调试心得体 (一)电机问题 (1)电动机窜动:在进给时出现窜动现象,测速信号不稳定,如编码器有裂纹;接线端子 接触不良,如螺钉松动等;当窜动发生在由正方向运动与反方向运动的换向瞬间时,一般是 由于进给传动链的反向问隙或伺服驱动增益过大所致; (2)电动机爬行:大多发生在起动加速段或低速进给时,一般是由于进给传动链的润滑 状态不良,伺服系统增益低及外加负载过大等因素所致。尤其要注意的是,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接用的联轴器,由于连接松动或联轴器本身的缺陷,如裂纹等,造成滚珠丝杠与伺服电动机的转动不同步,从而使进给运动忽快忽慢; (3)电动机振动:机床高速运行时,可能产生振动,这时就会产生过流报警。机床振动 问题一般属于速度问题,所以应寻找速度环问题; (4)电动机转矩降低:伺服电动机从额定堵转转矩到高速运转时,发现转矩会突然降低, 这时因为电动机绕组的散热损坏和机械部分发热引起的。高速时,电动机温升变大,因此,正确使用伺服电动机前一定要对电动机的负载进行验算; (5)电动机位置误差:当伺服轴运动超过位置允差范围时(KNDSD100出厂标准设置 PA17 : 400 ,位置超差检测范围),伺服驱动器就会出现“ 4”号位置超差报警。主要原因有:系统设定的允差范围小;伺服系统增益设置不当;位置检测装置有污染;进给传动链累计误差过大等; (6)电动机不转:数控系统到伺服驱动器除了联结脉冲+方向信号外,还有使能控制信 号,一般为DC+24 V 继电器线圈电压。伺服电动机不转,常用诊断方法有:检查数控系统是否有脉冲信号 输出;检查使能信号是否接通;通过液晶屏观测系统输入/出状态是否满足 进给轴的起动条件;对带电磁制动器的伺服电动机确认制动已经打开;驱动器有故障;伺服电动机有故障;伺服电动机和滚珠丝杠联结联轴节失效或键脱开等。 (二)增益问题首先,机械本身的结构对伺服增益的调整有重要影响。如

伺服电机惯量匹配

伺服电机惯量问题 在伺服系统选型及调试中,常会碰到惯量问题。其具体表现为: 在伺服系统选型时,除考虑电机的扭矩和额定速度等等因素外,我们还需要先计算得知机械系统换算到电机轴的惯量,再根据机械的实际动作要求及加工件质量要求来具体选择具有合适惯量大小的电机;在调试时,正确设定惯量比参数是充分发挥机械及伺服系统最佳效能的前提。此点在要求高速高精度的系统上表现尤为突出,这样,就有了惯量匹配的问题。 一、什么是“惯量匹配”? 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给系统所需力矩T = 系统传动惯量J ×角加速度θ角”。加速度θ影响系统的动态特性,θ越小,则由控制器发出指令到系统执行完毕的时间越长,系统反应越慢。如果θ变化,则系统反应将忽快忽慢,影响加工精度。由于马达选定后最大输出T值不变,如果希望θ的变化小,则J应该尽量小。 2、进给轴的总惯量“J=伺服电机的旋转惯性动量JM +电机轴换算的负载惯性动量JL。负载惯量JL由(以平面金切机床为例)工作台及上面装的夹具和工件、螺杆、联轴器等直线和旋转运动件的惯量折合到马达轴上的惯量组成。JM为伺服电机转子惯量,伺服电机选定后,此值就为定值,而JL则随工件等负载改变而变化。如果希望J变化率小些,则最好使JL所占比例小些。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惯量匹配”。 二、“惯量匹配”如何确定? 传动惯量对伺服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动态响应都有影响。惯量大,系统的机械常数大,响应慢,会使系统的固有频率下降,容易产生谐振,因而限制了伺服带宽,影响了伺服精度和响应速度,惯量的适当增大只有在改善低速爬行时有利,因此,机械设计时在不影响系统刚度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小惯量。 衡量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时,惯量越小,系统的动态特性反应越好;惯量越大,马达的负载也就越大,越难控制,但机械系统的惯量需和马达惯量相匹配才行。不同的机构,对惯量匹配原则有不同的选择,且有不同的作用表现。不同的机构动作及加工质量要求对JL与JM大小关系有不同的要求,但大多要求JL与JM 的比值小于十以内。一句话,惯性匹配的确定需要根据机械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质

三协伺服电机的调试步骤(精选)

三协伺服电机的调试步骤(精选) 1、初始化参数 在接线之前,先初始化参数。[2] 在控制卡上:选好控制方式;将PID参数清零;让控制卡上电时默认使能信号关闭;将此状态保存,确保控制卡再次上电时即为此状态。 在三协伺服电机上:设置控制方式;设置使能由外部控制;编码器信号输出的齿轮比;设置控制信号与电机转速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建议使伺服工作中的最大设计转速对应9V的控制电压。 2、接线 将控制卡断电,连接控制卡与伺服之间的信号线。以下的线是必须要接的:控制卡的模拟量输出线、使能信号线、伺服输出的编码器信号线。复查接线没有错误后,电机和控制卡(以及PC)上电。此时电机应该不动,而且可以用外力轻松转动,如果不是这样,检查使能信号的设置与接线。用外力转动电机,检查控制卡是否可以正确检测到电机位置的变化,否则检查编码器信号的接线和设置 3、试方向 对于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如果反馈信号的方向不正确,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通过控制卡打开伺服的使能信号。这是伺服应该以一个较低的速度转动,这就是传说中的“零漂”。一般控制卡上都会有抑制零漂的指令或参数。使用这个指令或参数,看电机的转速和方向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指令(参数)控制。如果不能控制,检查模拟量接线及控制方式的参数设置。确认给出正数,电机正转,编码器计数增加;给出负数,电机反转转,编码器计数减小。如果电机带有负载,行程有限,不要采用这种方式。测试不要给过大的电压,建议在1V以下。如果方向不一致,可以修改控制卡或电机上的参数,使其一致。 4、抑制零漂 在闭环控制过程中,零漂的存在会对控制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好将其抑制住。使用控制卡或伺服上抑制零飘的参数,仔细调整,使电机的转速趋近于零。由于零漂本身也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不必要求电机转速绝对为零。 5、建立闭环控制 再次通过控制卡将伺服使能信号放开,在控制卡上输入一个较小的比例增益,至于多大

伺服电机的一般调试步骤

运动控制器以模拟量信号控制伺服电机的一般调试步骤 运动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通常采用两种指令方式: 1,数字脉冲这种方式与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类似,运动控制器给伺服驱动器发送“脉冲/方向”或“CW/CCW”类型的脉冲指令信号;伺服驱动器工作在位置控制模式,位置闭环由伺服驱动器完成。日系伺服和国产伺服产品大都采用这种模式。其优点是系统调试简单,不易产生干扰,但缺点是伺服系统响应稍慢。 2,模拟信号这种方式下,运动控制系统给伺服驱动器发送+/-10 V的模拟电压指令,同时接收来自电机编码器或直线光栅等位置检测元件的位置反馈信号;伺服驱动器工作在速度控制模式,位置闭环由运动控制器完成。欧美的伺服产品大多采用这种工作模式。其优点是伺服响应快,但缺点是对现场干扰较敏感,调试稍复杂。 以下介绍运动控制器以模拟量信号控制伺服电机的一般调试步骤:1、初始化参数 在接线之前,先初始化参数。 在控制器上:选好控制方式;将PID参数清零;让控制器上电时默认使能信号关闭;将此状态保存,确保控制器再次上电时即为此状态。在伺服驱动器上:设置控制方式;设置使能由外部控制;编码器信号输出的齿轮比;设置控制信号与电机转速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说,建议使伺服工作中的最大设计转速对应9V的控制电压。比如,松下MI NAS A4系列伺服驱动器的速度指令增益参数Pr50用来设置1V指令电压对应的电机转速(出厂值为500),如果你只准备让电机在100

0转以下工作,那么,将这个参数设置为111。 2、接线 将控制器断电,连接控制器与伺服之间的信号线。以下的连线是必须的:控制器的模拟量输出线、使能信号线、伺服输出的编码器信号线。复查接线没有错误后,将电机和控制器上电。此时电机应该不动,而且可以用外力轻松转动,如果不是这样,检查使能信号的设置与接线。用外力转动电机,检查控制器是否可以正确检测到电机位置的变化,否则检查编码器信号的接线和设置 3、试方向 对于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如果反馈信号的方向不正确,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通过控制器打开伺服的使能信号。此时伺服电机应该以一个较低的速度转动,这就是所谓的“零漂”。一般控制器上都会有抑制零漂的指令或参数。使用这个指令或参数,看电机的转速和方向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指令(参数)控制。如果不能控制,检查模拟量接线及控制方式的参数设置。确认给出正数,电机正转,编码器计数增加;给出负数,电机反转转,编码器计数减小。如果电机带有负载,行程有限,不要采用这种方式。测试不要给过大的电压,建议在1V以下。如果方向不一致,可以修改控制器或电机上的参数,使其一致。 4、抑制零漂 在闭环控制过程中,零漂的存在会对控制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好将其抑制住。使用控制器或伺服上抑制零飘的参数,仔细调整,使电机的转速趋近于零。由于零漂本身也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不必要求

转动惯量测量实验报告(共7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 测量刚体的转动惯量 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刚体转动定律,并求其转动惯量; 2.观察刚体的转动惯量与质量分布的关系 3.学习作图的曲线改直法,并由作图法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 1.刚体的转动定律 具有确定转轴的刚体,在外力矩的作用下,将获得角加速度β,其值与外力矩成正比,与刚体的转动惯量成反比,即有刚体的转动定律: m = iβ (1) 利用转动定律,通过实验的方法,可求得难以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转动惯量。 2.应用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如图所示,待测刚体由塔轮,伸杆及杆上的配重物组成。刚体将在砝码的拖动下绕竖直轴转动。 设细线不可伸长,砝码受到重力和细线的张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下落,其运动方程为mg – t=ma,在t时间内下落的高度为h=at/2。刚体受到张力的力矩为tr和轴摩擦力力矩mf。由转动定律可得到刚体的转动运动方程:tr - mf = iβ。绳与塔轮间无相对滑动时有a = rβ,上述四个方程得到: 22m(g - a)r - mf = 2hi/rt (2) mf与张力矩相比可以忽略,砝码质量m比刚体的质量小的多时有a<<g,所以可得到近似表达式: 2mgr = 2hi/ rt (3) 式中r、h、t可直接测量到,m是试验中任意选定的。因此可根据(3)用实验的方法求得转动惯量i。 3.验证转动定律,求转动惯量 从(3)出发,考虑用以下两种方法: 2a.作m – 1/t图法:伸杆上配重物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固定力臂r和砝码下 落高度h,(3)式变为: 2m = k1/ t (4) 2式中k1 = 2hi/ gr为常量。上式表明:所用砝码的质量与下落时间t的平方成反比。实验 中选用一系列的砝码质量,可测得一组m与1/t的数据,将其在直角坐标系上作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的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222从m – 1/t图中测得斜率k1,并用已知的h、r、g值,由k1 = 2hi/ gr求得刚体的i。 b.作r – 1/t图法:配重物的位置不变,即选定一个刚体,取砝码m和下落高度h为固定值。将式(3)写为: r = k2/ t (5) 式中k2 = (2hi/ mg)是常量。上式表明r与1/t成正比关系。实验中换用不同的塔轮半径r,测得同一质量的砝码下落时间t,用所得一组数据作r-1/t图,应是直线。即若所作图是直线,便验证了转动定律。

交流伺服系统参数辨识策略研究

电气传动2012年第42卷第10期ELECTRlCDRIVE2012Voll42No。10 交流伺服系统参数辨识策略研究 尹泉1,孙明明1,罗慧1,王庆义2 (1.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在永磁同步电机(PMSM)伺服系统中,当负载转矩或负载转动惯量发生变化时,会使伺服系统中已优化整定好的控制器的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出现恶化的情况。通过准确辨识当前系统的总转动惯量和负载转矩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具有良好瞬态特性的速度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机运动方程的负载转矩和总转动惯量辨识方法,通过数学推导,得到转动惯量辨识的递推公式,并用Saber仿真软件搭建了伺服系统的参数辨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辨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转动惯量;负载转矩;辨识 中图分类号:TM341;TM351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onParameterIdentificationofACServoSvstem Y1NQuanl,SUNMing—min91,LUOHuil,WANGQing—yi27 (1.Co咒fro£Sfi.&E扎gi挖eeri行g,H“口z^o魁gLki钟rsi£yo,Sci.口nd了■c^.,’y“^n,2 430074,H“68i,C矗i扎a;2..F矗c“Zf3,o,^如c^nnic口Z&Ezec£ro咒ic工以.加r7nn£io,z,C^i,zn U规i伽rsifyo,GPosci已翘fPs,W“h乜挖430074,H“68i,C矗i,zn) Abstract:In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MSM)servosystem,whenthetorqueortheinertiaof10adchange5,itwillmakebadeffecttotheperfornlanceufcontrollerswhichhavebeenwelloptimizedandtuned.Therefore,toachievehighperformancespeedcontr01withbettertransientcharacteristics,itisnecessa—rytoidentifythemomentofinertiaandtorqueoftheservosystem.Atechniqueoftheinertiaidentificationbasedonthedynamicequationsofthemotorwaspresented,bymathematicalderivation,gettherecursionfor—muIaofinertia.Thecontrolsystemincludingparameteridentificationsub—systemsimulationmodelisset—upusingSabersoftware.Theva“dityandeffectivenessofthismethodareconfirmedbysimulationresults..Keywords:permanentmagnetsynchronousmotor(PⅣISM);momentofinertia;10adtorque;identification 在电机驱动应用领域里,要求系统对负载变化和速度改变有很好的动态响应,以及对电机参数变化有良好的鲁棒性。然而永磁同步电机(PMSM)转动惯量和负载转矩的变化会严重影响系统的性能,为达到伺服系统高精度控制的良好动态和静态特性,需要在线辨识系统的负载转矩和转动惯量,同时相应地调节控制器的参数。 转动惯量辨识采取的方法主要分为离线辨识和在线估算两大类。离线辨识是通过点击转速给定端施加特定的速度给定信号,测得电机实际速度的稳态和动态响应,再通过周期积分[13或者线性最小二乘法[21等辨识出电机的转动惯量。转动惯量的在线估算则是通过分析电机对外部的扰动信号响应通过观测器法得到信号,再采取诸如卡尔曼滤波器‘3|,最小方差扩展递归算法Ⅲ得到转动惯量的估计值。本文采用离线方法辨识伺服系统的转动惯量和负载转矩。 1PMSM的数学模型 假设永磁材料的电导率为零,转子上没有阻尼绕组,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波形为正弦,并且忽略铁芯饱和,不计涡流和磁滞损耗,则面装式PMSM在d-g坐标系下电压方程为 f乱d—R。id十Ldpid∞。Lqi口 I“q—R。iq+Lqpiq+∞。Ldid+∞。1峨 电磁转矩方程为 T。一p。[缈fi。+(Ld—L。)idi。](2)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2011QNl44) 作者简介:尹泉(1968一),男,工学博士,副教授,Email:yinquan@163.com14 万方数据

§23 转动惯量的测定

1 §2.3 转动惯量的测定 【预习重点】 1.数学模型的推导方法。 2.停表的校正和使用方法。 3.产生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实验目的】 1.了解本实验设计思想和解决具体测量问题的方法。 2.学习用三线扭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 3.学习正确测量时间的方法。 【实验原理】 一、转动惯量的实验测量方法 转动惯量(Rotational inertia )是刚体在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它与刚体的总质量、形状和转轴的位置有关。对于形状较简单的刚体,可以通过数学方法算出它绕特定轴的转动惯量。但是,对于形状较复杂的刚体,用数学方法计算它的转动惯量非常困难,因而多用实验方法测定。因此,学习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转动惯量相当于物体在平动中的质量。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唯一的,但对不同的转轴却有不同的转动惯量,所以转动惯量是对一定的转轴而言的。不同物体放在一起时,质量可以相加。但不同物体只有对同一转轴的转动惯量才可以相加,即对同一转轴而言转动惯量才具有迭加性。 本实验用三线扭摆测量圆环对中心轴的转动惯量,其总体考虑就是根据转动惯量的迭加性:先测出下盘的转动惯量0I ,再把圆环放在下盘上,测出二者对同一转轴总的转动惯量1I ,则圆环的转动惯量就是 01I I I -= (2.3.1) 而测量0I 和1I 的公式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导出。设下盘的质量为0m ,使之绕通过盘心的 竖直轴转动,由于重力和悬线拉力的共同作用,致使下盘在转动的同时其水平高度还会周期性发生变化,形成一个振动,振动上升的最大高设为m h ,在振动过程中动能k E 和重力势能 p E 相互转化,则下盘在最高点时 m p gh m E 0= 0=k E 当下盘回到平衡位置即最低点时 2 02 1m k I E ω= 0=p E 式中0I 是下盘对通过盘心竖直轴' OO 的转动惯量。m ω是下盘通过平衡位置时的角速度。也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_实验报告

刚体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 理解并掌握根据转动定律测转动惯量的方法; 2、 熟悉电子毫秒计的使用。 实验仪器: 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仪、通用电脑式毫秒计。 实验原理: 空实验台(仅有承物台)对于中垂轴OO ’ 的转动惯量用J o 表示,加上试样(被测物体) 后的总转动惯量用J 表示,则试样的转动惯量J 1 : J 1 = J –J o (1) 由刚体的转动定律可知: T r – M r = J (2) 其中M r 为摩擦力矩。 而 T = m(g -r ) (3) 其中 m —— 砝码质量 g —— 重力加速度 —— 角加速度 T —— 张力 1. 测量承物台的转动惯量J o 未加试件,未加外力(m=0 , T=0) 令其转动后,在M r 的作用下,体系将作匀减速转动,=1,有 -M r1 = J o 1 (4) 加外力后,令 =2 m(g –r 2)r –M r1 = J o 2 (5) (4)(5)式联立得 J o = 21 2212mr mgr ααααα--- (6) 测出 1 , 2,由(6)式即可得J o 。 2. 测量承物台放上试样后的总转动惯量J ,原理与1.相似。加试样后,有 -M r2=J 3 (7) m(g –r 4)r –Mr 2= J 4 (8) ∴ J = 23 4434mr mgr ααααα--- (9) 实验步骤: 1、 按(图一)安装调试好仪器,细线的一端连结钩挂砝码6,另一端打一适当大小的

结塞入塔轮3的缝中,绕线于塔轮时应单层逐次排列。线的长度应使砝码触地前一点点脱离塔轮。选取塔轮半径r = ×10-2m ,砝码质量m = ×10-2kg 当实验台离地面高度为h 时,有h = r k π22 '?, 式中k , 为每半圈记一次时间的数目,k’ = k –1 . 通过该式适当选取h ,使k ’≤10为加速;k ’>10为减速。一般选k ’ > 13进行计算。 2、测量承物台的转动惯量J 0 o 参阅[实验方法]中的说明及后面附录“HMS-2型通用电脑式毫秒计”使用说明。记录 每一K 选取不同的k 1 , k 2及对应的t 1 ,t 2值代入(14)即可求得1和2,将12再代入(6)即可计算出此承物台的转动惯量J o 。 1. 测量试样的转动惯量J 1 将待测试样放至承物台上,按上面2中测量方法,可测得系统(承物台加待测试 样)的转动惯量J 。 由式(1) J 1 = J - J o 可求出待测试样的转动惯量。 待测试样 (1) 铝环 (2) 铝圆盘 计算公式: 1. 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环,总质量为M ,外径、内径分别为D 1、D 2,则对通过中心与环 面垂直的转轴的转动惯量 )(8 12 221D D M J += (15) 2. 若为圆盘试样,上式的D 2=0,即 28 1 MD J = (16) D 为圆盘的直径 3. 平行轴定理 2 md Jc J += (17) 刚体对任一转轴的转动惯量等于刚体通过质心并与该轴平行的轴的转动惯量J c ,加

JKY-ZS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操作指导书

JKY-ZS (塔轮式)转动惯量实验仪实验及操作指导书 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中惯性大小的量度。它取决于刚体的总质量,质量分布、形状大小和转轴位置。对于形状简单,质量均匀分布的刚体,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它绕特定转轴的转动惯量,但对于形状比较复杂,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刚体,用数学方法计算其转动惯量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大多采用实验方法来测定。 转动惯量的测定,在涉及刚体转动的机电制造、航空、航天、航海、军工等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测定转动惯量常采用扭摆法或恒力矩转动法,本实验采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行轴定理。 3、学会使用智能计时计数器测量时间。 二、实验原理 1、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 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 M I β= (1) 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 量I 。 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I 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 μ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加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 11M I μβ-= (2) 将质量为m 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 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 ,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 m (g - a)。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β2,则有a= Rβ2。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M T =T R= m (g -Rβ2) R ,此时有: 212()m g R R M I μββ--= (3) 将(2)、(3)两式联立消去M μ后,可得: 2121() mR g R I βββ-= - (4) 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体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I 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 4243 () mR g R I βββ-= - (5) 由转动惯量的迭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I 为: 21I I I =- (6) 测得R 、m 及β1、β2、β3、β4,由(4),(5),(6)式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2、β的测量 实验中采用智能计时计数器计录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固定在载物台圆周边缘相差π角的两遮光细棒,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产生一个计数光电脉冲,计数器计下遮档次数k 和相应的时间t 。若从第一次挡光(k =0,t=0)开始计次,计时,且初始角速度为ω0,则对于匀变速运动中测量得到的任意两组数据(k m ,t m )、(k n ,t n ),相应的角位移θm 、θn 分别为: 2 021 m m m m t t k βωπθ+== (7) 2 02 1n n n n t t k βωπθ+== (8) 从(7)、(8)两式中消去ω0,可得:

转动惯量测定原

转动惯量测定原

————————————————————————————————作者:————————————————————————————————日期:

转动惯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1)学习用恒力矩转动法测定刚体转动惯量的原理和方法。 (2)观测刚体的转动惯量随其质量、质量分布及转轴不同而改变的情况,验证平行轴定理。 (3)学会使用通用电脑计时器来测量时间。 【实验原理】 1. 恒力矩转动法测定转动惯量的原理 根据刚体的定轴转动定律有 M =J β (3.3.1) 只要测定刚体转动时所受的总合外力矩M 及该力矩作用下刚体转动的角加速度β,则可计算出该刚体的转动惯量J 。 假设以某初始角速度转动的空实验台转动惯量为J 1,未加砝码时,在摩擦阻力矩M 的作用下,实验台将以角加速度β1作匀减速运动,即: -M μ=J 1β1 (3.3.2) 将质量为m 的砝码用细线绕在半径为R 的实验台塔轮上,并让砝码下落,系统在恒外力作用下将作匀加速运动。若砝码的加速度为a ,则细线所受张力为()T m g a =-。若此时实验台的角加速度为β2,则有a =R β2,细线施加给实验台的力矩为2()TR m g R R β=-,此时有: 2μ12()m g R R M J ββ--= (3.3.3) 将式(3.3.2)、(3.3.3)两式联立消去M μ后,可得: 2121 () mR g R J βββ-= - (3.3.4) 同理,若在实验台上加上被测物件后系统的转动惯量为J 2,加砝码前后的角加速度分别为β3与β4,则有 4243 () mR g R J βββ-= - (3.3.5) 由转动惯量的叠加原理可知,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J 3为: 321J J J =- (3.3.6) 测得R 及β1、β2、β3、β4,由式(3.3.4),(3.3.5),(3.3.6)即可计算被测试件的转动惯量。 2. 刚体转动角加速度β的测量 实验中采用XD-GLY 通用电脑计时器,记录下遮挡次数和相应的时间。固定在载物台圆周边缘的两遮光片,每转动半圈遮挡一次固定在底座上的光电门,即

三菱伺服器的调试方法

三菱伺服器的调试方法(一) 三菱伺服调试是一个很重要也很繁琐的工作,需要懂得的调试方法要很多,梦翔宇科技公司技术部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非常实用的常见调试方法。 三菱伺服器伺服电机常见的调试方法 一、基本接线湛江市鸿瑞杰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湛江市南油南调路商业街南侧10016号(湛江变频器维修中心) 主电源输入采用~220V ,从L1、L3接入(实际使用应参照操作手册); 控制电源输入r 、t 也可直接接~220V; 电机接线见操作手册第22、23页,编码器接线见操作手册,切勿接错。 二、试机步骤 1.JOG 试机功能 三菱伺服仅按基本接线就可试机; 在数码显示为初始状态‘r 0’下,按‘SET ’键,然后连续按‘MODE ’键直至数码显示为‘AF -AcL ’,然后按上、下键至‘AF-JoG ’; 按‘SET ’键,显示‘JoG -’:按住‘^’键直至显示‘rEAdy ’; 按住‘<’键直至显示‘SrV-on ’; 按住‘^’键电机反时针旋转,按‘V ’电机顺时针旋转,其转速可由参数Pr57设定。 按‘SET ’键结束。 2. 三菱伺服内部速度控制方式

COM +(7脚)接+12~24VDC,COM-(41脚)接该直流电源地;SRV -ON (29脚)接COM-; 参数No.53、No.05设置为1:(注此类参数修改后应写入EEPROM, 并重新上电) 调节参数No.53, 即可使电机转动。参数值即为转速,正值反时针旋转,负值顺时针旋转。 3.三菱伺服位置控制方式 COM +(7脚)接+12~24VDC,COM-(41脚)接该直流电源地;SRV -ON (29脚)接COM-;PLUS1(3脚)、SIGN1(5脚)接脉冲源的电源正极(+5V );PLUS2(4脚)接脉冲信号,SIGN (6脚)接方向信号;参数No.02设置为0,No42设置为3,No43设置为1; PLUS (4脚)送入脉冲信号,即可使电机转动;改变SIGN2即可改变电机转向。另外,调整参数No.46、No.4B, 可改变电机每转所需的脉冲数(即电子齿轮)。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湛江市鸿瑞杰电气有限公司 地址:湛江市南油南调路商业街南侧10016号(湛江变频器维修中心) 1. 三菱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MHMA 2KW ,试机时一上电,电机就振动并有很大的噪声,然后驱动器出现16号报警,该怎么解决? 这种现象一般是由于驱动器的增益设置过高,产生了自激震荡。请调整参数No.10、No.11、No.12,适当降低系统增益。(请参考《使用说明书》) 2.三菱交流伺服驱动器上电就出现22号报警,为什么? 22号报警是编码器故障报警,产生的原因一般有:编码器接线有问题:断线、短路接错等等,请仔细查对;电机上的编码器有问题:错位、损坏等,请送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