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失败”的音乐课》

《一节“失败”的音乐课》
《一节“失败”的音乐课》

学期初在六年级上了一节“失败”的音乐课,令我感触颇深。

在激情的范唱后,得到了一阵热烈的掌声。也给了我更多的信心,这节课一定没问题。但接下来的学唱却大失所望;有的用低八度随心所欲的哼哼,有的故意学我用尖尖的嗓音怪唱,还有的在自己玩自己的。我努力压制住心中的怒火,简单的小结后转到下一环节,了解《玛依拉》,然而,他们好象对民歌一点兴趣也没有。课堂纪律很混乱,还有一半的时间,难道就这样混下去吗?我稍做思索,马上话锋一转:“《玛依拉》是一首经典之作,正因为这样,所以也有很多人把他翻唱成不同类型的歌,大家想听翻唱的《玛依拉》吗?”“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兴趣高涨了起来。在同学们欢快的节拍中,我激动的唱了首通俗加摇滚的《玛依拉》。现在为止我也记不清我是怎么唱的了,但至少可以肯定学生很喜欢,他们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接下来的发言很积极。讨论很激烈也很有序。

“老师,我喜欢BEYANG的摇滚……….”

“老师,我喜欢的死亡音乐被禁止了…..”

“老师,我喜欢音乐剧《猫》,太感人了……”

“老师。我喜欢网络歌曲,像《丁香花》,《老鼠爱大米》,……”

……

下课铃声响了,在我依依不舍的走出教室的同时,还有学生跟出来对我说:“老师,你喜欢周杰伦吗?我很喜欢他的歌……”

课后,我在叹息的同时不得不陷入了深思。这么经典的民族之作,他们浑然不觉,却对网络的,流行的,摇滚的津津乐道。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一位三年级的女生,让她唱一首教材上的英国民歌《友谊地久天长》,她怎么也唱不准,可一首《莫斯科没有眼泪》却唱的特有味。还有合唱队的孩子们,一曲简单的和声练习怎么也唱不好,却对SHE,超女,张韶涵的歌张嘴就来。更有甚者,林俊杰的《曹操》从头到尾音准,节奏,歌词可以无一瑕疵。

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他们这样有什么不对,在人们热中于超女,网络音乐,流行音乐的今天,我想到了金兆钧先生在评论超女时说的一句话:超女之所以受关注,只是因为他提供了青年人释放自己情绪的平台,而完全不能反映音乐的内涵和本质。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曾想到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位教授在谈论人们喜爱的周杰伦音乐时是说:我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喜欢那些哼哼唧唧的歌,我不想批判他们的喜好,主要是尊重个性。但就音乐本身来讲,我相信等到他们年龄成熟的时候他们就会很自然的走进音乐厅,去感受肖邦带给他们的浪漫,莫扎特带给他们的幽默,贝多芬带给他们的激情。

且不谈肖邦,莫扎特,仅《玛依拉》就会让老师和学生一起“跑题”。但教授说的没错:尊重个性。依照音乐专业教学中尊重个性的教育理念而言,这节课老师做到了尊重个性,因材施教,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玛依拉》虽然“失败”了,但也收获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