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实验报告单

声音传播的实验、制作土电话实验报告单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doc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不会写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的朋友,下面请看我给大家整理收集的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卷尺、秒表。 实验地点:平遥县状元桥东。 实验人员:爱物学理小组 实验分工:张灏、成立敬——测量时间 张海涛——发声 贾兴藩——测温 实验过程: 1 测量一段开阔地长; 2 测量人在两端准备; 3 计时员挥手致意,发声人准备发声; 4 发生人向上举手,同时发声,计时员计时(看到举手始,听到声音止) 5 多测几次,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 时间17∶30 温度21℃

发声时间 0.26″ 发声距离 93m 实验结论:在21℃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57.69m/s. 实验反思:有一定误差,卡表不够准确。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2 实验目的: 1)探究影响声速的因素,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 2)学习、掌握空气中声速的测量方法 3)了解、实践液体、固体中的声速测量方法。 4)三种声速测量方法作初步的比较研究。 实验仪器: 1)超声波发射器 2)超声波探测器 3)平移与位置显示部件。 4)信号发生器: 5)示波器 实验原理: 1)空气中: a.在理想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v88 (式中8088cp cV (1) 称为质量热容比,也称"比热[容]比",它是气体的质 量定压热容cp与质量定容热容cV的比值;M 是气体的摩尔质量,T 是绝对温度,R=8.314472(1±1.7×10-6)Jmol-1K-1为摩尔气体常量。)

标准干燥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st =28.966�8�710-3kg/mol b.在标准状态下 (T0�8�8273.15 K,p�8�8101.3�8�8kPa),干燥空气中的声速 为v0=331.5m/s。在室温t℃下,干燥空气中的声速为 v88v0 (2) (T0=273.15K) c.然而实际空气总会有一些水蒸气。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为r时,若气温为t℃时饱和蒸气压为pS,则水汽分压为rps。经过对空气平均摩尔质量 M 和质量热容比8�0 的修正,在温度为t、相对湿度为r 的空气中,声速为 (在北京大气压可近似取p�8�4 101kPa;相对湿度r 可从干湿温度计上读出。温度t℃时的饱和水汽压ps可用 lgps�8�810.286�8�2 d.式(3)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的超声声速真值可能有一定偏差。 引起偏差的原因有: ~状态参量的测量误差 ~理想气体理论公式的近似性 实验方法: A. 脉冲法:利用声波传播时间与传播距离计算声速 实验中用脉冲法测量,具体测量从脉冲声源(声发射器)到声探测器

最新四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清镇市中小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科目:科学 真题:您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需要调查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面对基层群众(农民)、基层工作人员分别作一个开场白。

【题型分析】情景模拟 【参考答案】 1.面对基层群众(农民):大叔大婶,你们好!我是咱们市政府的小王。眼看着一年又快到头了,今年的天儿不错,家里收成还好吧?……听说咱们这儿来了些大学生,到咱这儿当村官,不知道干的咋样啊?…… 2.面对基层工作人员:XX,你好!我是市政府的工作人员王XX(同时出示工作证),这次来到这里,主要是想调查一下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希望得到你们的配合和协助。你们长期在基层工作,比较辛苦,对于大学生们在村里的工作情况也比较了解。知道你工作很忙,所以我会尽量抓紧时间…… 真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您有什么缺点和不足?假如您被录用,您将怎么克服您的缺点和不足? 【题型分析】认识自己 【参考答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也一样。我认为我的缺点是有时候有点追求完美,这样一来有可能会拖慢办事的效率,偶尔也会给合作伙伴带来压力。有缺点和不足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能够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进行改正。 第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在遇到每一项工作的时候,我都应该准确地把握工作实质、明确目标,在思想上做好充分准备。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偏离工作应有的方向和要求。 第二,制定工作计划表。在开始每一项工作的时候,我都要制定好详细的工作进度控制表,将每个阶段的工作目标、内容以及时间详细列好。在开展工作的时候严格按照计划表进行,以免拖慢工作的进程。借此来养成好的工作习惯,以提高办事效率。 第三,加强与同事合作。每一项工作都不可能是自己独立一个人能够做好的,都是需要和同事一起合作才能将其做到真正的完美。这就要求我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多多与同事交流,虚心向同事学习。 假如有幸我能够通过此次考试,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我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竭尽所能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任务,做一名合格的公务员。 真题:您作为单位的新进工作人员,领导让您制定一份单位的规章制度,您对单位不熟悉,您将怎么办? 【题型分析】如何做事 【参考答案】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好的规章制度能够在保证单位良好工作秩序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领导将这项任务交予我完成,我一定会努力做好,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此项工作。 首先,我要请示领导,明白领导制定此规章制度的宗旨和意图。鉴于我作为新进员工对工作单位还不熟悉,我会向同事进行询问,翻查单位档案,加深对单位的人员环境、工作环境的了解。另外,要广泛收集单位同事的意见。我将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意见收集,可以使用相关软件来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信息处理和分析,切实了解员工的意见。此外我还要刻苦学习相关管理学知识,了解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制定一份合理的单位规章制度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 其次,在书写规章制度时,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出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与此同时,我还要根据之前所整理的员工意见,兼顾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合乎人情的规章制度。在规章制度雏形完成之后,还要让单位同事对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充分了解意见之后对其进行反复修改。与此同时,规章制度还要做到简洁凝练,通俗易懂。在修订好初

实验报告

23.实验名称:使物体发出声音 实验目的:实验探究怎样使物体发出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器材:锣、鼓、钢尺、皮筋。 实验步骤: 1、用力按压锣、鼓,锣、鼓然后轻轻击打看能不能发出声音? 2、用力弯曲钢尺,钢尺然后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吗? 3、用力拉伸橡皮筋然后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能发出声音吗? 观察现象:用力按压锣、鼓,锣、鼓,物体不振动,发不出声音;轻轻击打锣、鼓,锣、鼓,物体振动了,发出了声音。 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并不发声;轻轻拨动钢尺,,钢尺就能发出声音。 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 实验结果:鼓面、钢尺和橡皮筋发声时都在振动。 24.实验名称: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目的:观察发声物体 实验器材:水槽一个、音叉一个、音叉锤一个、水。 实验步骤: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 2.观察水面变化。 观察现象: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有波纹出现。 实验结果:水面的波纹是振动的音叉触及水面产生的。 25.实验名称: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器材:钢尺 实验步骤:1、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1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观察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发出的声音强弱 3、再用力拨动钢尺,与前面的实验进行比较 观察现象: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用力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实验结果:轻轻拨动钢尺,尺上下振动的幅度小,发出的声音弱;反之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大,发出的声音强。 26.实验名称: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目的:了解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器材:盛有不同水量的相同烧杯4个且标有编号、筷子。 实验步骤:1、用同样的力度敲击标有编号的盛有不同水量烧杯口,记录它们发出的声音。 2、重复实验3次。观察 观察现象:1号杯子发出的声音低,2号杯子发出的声音较低,3号杯子发出的声音较高,4号杯子发出的声音高。 实验结果:不同水量的杯子声音高低不同 27.实验名称:尺子的音高变化 实验目的:观察尺子的音高变化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实验器材:温度计、卷尺、秒表。 实验地点:平遥县状元桥东。 实验人员:爱物学理小组 实验分工:张灏、成立敬测量时间 张海涛发声 贾兴藩测温 实验过程: 1 测量一段开阔地长; 2 测量人在两端准备; 3 计时员挥手致意,发声人准备发声; 4 发生人向上举手,同时发声,计时员计时(看到举手始,听到声音止) 5 多测几次,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 时间 17∶30 温度 21℃ 发声时间 0.26 发声距离 93m 实验结论:在21℃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为357.69m/s. 实验反思:有一定误差,卡表不够准确。

声速的测量实验报告2 实验目的: 1)探究影响声速的因素,超声波产生和接收的原理。 2)学习、掌握空气中声速的测量方法 3)了解、实践液体、固体中的声速测量方法。 4)三种声速测量方法作初步的比较研究。 实验仪器: 1)超声波发射器 2)超声波探测器 3)平移与位置显示部件。 4)信号发生器: 5)示波器 实验原理: 1)空气中: a.在理想气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为 v88 (式中8088cp cV (1) 称为质量热容比,也称比热[容]比,它是气体的质 量定压热容cp与质量定容热容cV的比值;M 是气体的摩尔质量,T是绝对温度,R=8.314472(11.710-6)Jmol-1K-1为摩尔气体常量。) 标准干燥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st =28.9668710-3kg/mol b.在标准状态下(T088273.15 K,p88101.388kPa),干燥空气中的声速 为v0=331.5m/s。在室温t℃下,干燥空气中的声速为 v88v0 (2)

多媒体实验报告:声音的采集与处理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声音采集与处理 学院:传播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王志强 报告人:刘立娜学号: 2012080286 班 级:4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2013.03.30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加深对声音数字化的理解。 2.学会正确连接耳麦以及设置录音和放音的方法。 3.掌握声音录制方法并从网上下载音频文件。 4.掌握一种数字音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方法及步骤 1.实验方法:运用以前了解到的知识内容,在通过阅读书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实验步骤 ①Audition的启动与退出 ②录制音频、播放音频、导入音频 ③音频的剪辑 ④音频的特效 三、实验过程及内容 1.Audition的启动与退出 Audition是集声音录制、音频混合和编辑于一身的音频处理软件,它的主要功能包括录音、混音、音频编辑、效果处理、降噪、音频压缩与刻录音乐CD等,还可以与其它音频软件或视频软件协同合作。 Audition提供广泛的、灵活的工具箱,完全能够满足专业录音和专业视频用户的需求。利用Audition,可以录制多轨文件、编辑音频文件、创建原始音乐文件、混缩无限的音频轨道。 启动计算机进入Windows后,可以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中的“开始”在弹出的开始菜单中,将鼠标指针移到“所有程序—Adobe Audition3.0”菜单命令上,单击即可启动。或把 Audition快捷方式一到桌面上来,单击即可。

图2.1Audition应用程序窗口 如果要退出Audition,可以选择“文件—退出”菜单命令,或按Ctrl+Q组合键,也可以直接单击Audition应用程序窗口右上角的“关闭”在退出之前,如果有已修改的但未存盘的文件,系统会提示保存它。或者点击左上角的“文件—保存”。 图2.2保存提示图2.3 “另存为“对话框 2.录音、播放音频、导入音频 1)录音的操作过程:(单轨录音) 1.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命令,这时会出现“新建波形”会话框,如图 2.4所示。选择适当的采样频率、采样分辨率和声道数,如选取44100Hz,16-bit和立体声就可以到达CD 音频效果。 图2.4“新建波形”对话框 2.单击“传送器”控制面板中的红色“录音”按钮,开始录音。对准话筒进行录音,完成后单击“传送器”控制面板的“停止”按钮即可。我们还可以通过控制时间长短来录音,在编辑视图中,选择“选项”菜单中的“时间录音模式”命令。在“传送器”控制面板中单击“录音”这时会出现“定时录音模式”对话框,如图2.5所示。在该对话框中,可以设置录制的时间长短和开始录音。设置完毕,单击“确定”开始按设置进行录音。 图2.5“定时录音模式”对话框

实验四声音传感器实验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四 声音传感器实验 实验时间: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 验 目 的 1. 学习 CC2530 单片机 GPIO 的使用。 2. 学习声音传感器的使用 二、实 验 原 理 1. CC2530 节点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硬件接口

(1). 声音传感器模块(MIC)引脚 GND:外接GND DO:数字量输出接口(0 和1) +5V:外接5V 电源 (2). 传感器模块与CC2530 模块之间的连接 2. GPIO (1). 简介 CC2530单片机具有21个数字输入/输出引脚,可以配置为通用数字I/O或外设I/O信号,配置为连接到ADC、定时器或USART外设。这些I/O口的用途可以通过一系列寄存器配置,由用户软件加以实现。 I/O端口具备如下特性: ●21个数字I/O引脚 ●可以配置为通用I/O或外部设备I/O ●输入口具备上拉或下拉能力 ●具有外部中断能力。 这21个I/O引脚都可以用作于外部中断源输入口。因此如果需要外部设备可以产生中断。外部中断功能也可以从睡眠模式唤醒设备。 (2). 寄存器简介 本次实验中主要涉及到GPIO的寄存器如下:

3. MIC 声音传感器 (1). 概述 声音传感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话筒(麦克风)。它用来接收声波,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但不能对噪声的强度进行测量。 该传感器内置一个对声音敏感的电容式驻极体话筒。声波使话筒内的驻极体薄膜振动,导致电容的变化,而产生与之对应变化的微小电压。这一电压随后被转化成0-5V 的电压,经过比较器转换数字信号后,被数据采集器接受,并传送给计算机。 传感器特点: ●具有信号输出指示。 ●输出有效信号为低电平。 ●当有声音时输出低电平,信号灯亮。 应用范围: ●可以用于声控灯,配合光敏传感器做声光报警,以及声音控制,声音检测的场合。 (2). 使用方法 本实验利用CC2530 的GPIO 读取声音传感器模块的检测结果输出端,当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低电平;未检测到一定的声音时,此输出端为高电平。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这种情况判断是否有声音在传感器附近产生。 4.程序流程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设计

《声音的产生》教学案 【学习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比较发声物体时的状态,并对这一现象进行积极思考,经历感觉声音、制造声音、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过程。 2、在观察、描述的活动中,积极思考交流。 知识与技能: 3、会动手制造声音、对发声物体进行观察,知道磨擦、弹拨、敲击、吹气等可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在实验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 △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交流与倾听。 △养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并能从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引发思考,并积极地探究、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课前准备】 实验记录单、实验报告单、保鲜袋、尺子、小军队鼓(米粒、鼓槌)、音钹。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了什么?(铃声)铃声是上、下课的什么(信号),答得很好,请给他掌声,那掌声代表一种什么呢?(鼓励)。 二、课前活动、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猜我是谁”,抽一位学生到讲台来,蒙上他的眼睛,叫六个同学叫他猜出六位同学的名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好了,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声音的神秘世界吧,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声音的产生 三、制造声音、观察现象 师:请同学们拿出保鲜袋。试着用不同的方法,让它发出声音来?同学们做得真好! (学生实验,请学生把方法演示出来) 师:同学们用了许多的方法让保鲜袋发出了声音。那么,我们现在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用多少种方法让身体发出声音来? (学生思考,请学生演示方法)好,同学们都能动脑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1、通过实验作出猜想 师:那么同学们,我们用了许多方法让保鲜袋、身体等这些物体发出了声音。 问: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师:请同学们作出你的猜想,并把你的猜想写下来,写在记录本上。 师:好,同学们都作出了自己的猜想,那么你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去探究。 2、介绍实验材料,讨论发声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准备了一些材料。都有什么?出示(格尺、鼓、米粒、瓶子、盐、音钹)你能想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分组实验、谈论) 师:实验时注意,制造声音时不易用力过猛,损坏器材,还要控制好声音的大小。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 (金坛市)

常州市创新实验大赛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 金坛市第五中学九(16) 班郑尧、袁靖舒 一、实验目的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实验”的实验仪器装置,其目的是为教学演示实验或学生分组实验操作提供便利,有利于开展实验教学,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具有能量。 三、实验器材 直径约10cm的塑料筒两只、气球两只、旧支架两个、火柴一盒、蜡烛一支、投影胶片(40cm×30cm)、乒乓球、细线、牛皮筋、粗铁丝、剪刀。 四、实验装置图(图1) (图1)

五、实验步骤、数据分析及结论 本实验装置可模拟以下实验现象 1.像下图那样把塑料筒口对口支架起来(筒口相距5cm左右),如(图4)所示。 (图4) 2.在一个筒的橡皮膜外吊一个乒乓球。 3.外拉橡皮膜,突然放手。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此实验说明声音在空气中可以传播。 4.如(图,5)所示,将左右两筒距离逐渐拉开(筒口靠近、筒口相距5cm、筒口相距20cm),重复上述实验,操作时保证每次拉开橡皮膜的力度相同,突然放手后,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距离逐渐变小。发现:在发声体(用右边一个筒模拟)响度相同时,人耳(用左边一个筒模拟)听到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图5) 5.再用一个管状的薄膜(用投影胶片做成)套在两筒外侧(筒口远离30cm),利用对比试验,如(图6)所示,操作时保证每次拉开橡皮膜的力度相同,突然放手后,左侧实验几乎观察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项目名称:声速测量 二、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方法。 2.理解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 3.学会逐差法进行数据整理。 4.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和培养综合使用仪器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 1.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在标况下,干燥空气中的声速为v=331.5m/s,T=273.15K。室温t℃时,干燥空气的声速为v=v。(1+t/T。)^(1/2) 2. 测量声速的实验方法:v=fλ式中,v声速,f声源震动频率,波长。 I.相位法 波是震动状态的传播,即相位的传播。若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声波是平面波,当接受器端面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时,其端面上各点都具有相同的相位。沿传播方向移动接收器时,总可以找到一个位置使得接受到的信号与发射器的激励电信号同相。继续移动接受器,直到找到的信号再一次与发射器的激励电信号同相时,移过的这段距离就等于声波的波长。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用示波器测定电信号时,由于换能器振动的传递或放大电路的相移,接受器端面处的声波与声源并不同相,总是有一定的相位差。为了判断相位差并测量波

长,可以利用双踪示波器直接比较发射器的信号和接收器的信号,进而沿声波传播方向移动接收器寻找同相点来测量波长;也可以利用李萨如图形寻找同相或反相时椭圆退化成直线的点。 II.驻波法 按照波动理论,超声波发生器发出的平面声波经介质到接收器,若接收面与发射面平行,声波在接收面处就会被垂直反射,于是平面声波在两端面间来回反射并叠加。当接收端面与当接受端面与发射头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时,叠加后的波就形成驻波。此时相邻两波节(或波腹)间的距离等于半个波长(即)。当发生器的激励频率等于驻波系统的固有频率(本实验中压电陶瓷的固有频率)时,会产生驻波共振,波腹处的振幅达到最大值。 声波是一种纵波。由纵波的性质可以证明,驻波波节处的声压最大。当发生共振时,接收端面处为一波节,接收到的声压最大,转换成的电信号也最强。移动接收器到某个共振位置时,示波器上又会出现了最强的信号,继续移动接收器到某个共振位置,再次出现最强的信号,则两次共振位置之间距离为λ/2。四、实验仪器: 声速测试仪、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用驻波法测声速 (1)按图连接电路,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与声速仪的输出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声速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的方法。 2.理解驻波和振动合成理论。 3.学会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 4.了解压电换能器的功能和培养综合使用仪器的能力。 【实验仪器】 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声速测定仪。 【实验原理】 声波的传播速度v与声波频率f和波长的关系为: 可见,只要测出声波的频率f和波长 ,即可求出声速。f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得到,因此,实验的关键就是如何测定声波波长。 根据超声波的特点,实验中可以采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出超声波的波长。 1. 驻波法(共振干涉法) 如右图所示,实验时将信号发生器输 出的正弦电压信号接到发射超声换能器 上,超声发射换能器通过电声转换,将电 压信号变为超声波,以超声波形式发射出 去。接收换能器通过声电转换,将声波信号变为电压信号后,送入示波器观察。 由声波传播理论可知,从发射换能器发出一定频率的平面声波,经过空气传播,到达接收换能器。如果接收面和发射面严格平行,即入射波在接收面上垂直反射,入射波与反射波相互干涉形成驻波。此时,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其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在声驻波中,波腹处声压(空气中由于声扰动而引起的超出静态大气压强的那部分压强)最小,而波节处声压最大。当接收换能器的反射界面处为波节时,声压效应最大,经接收器转换成电信号后从示波器上观察到的电压信号幅值也是极大值,所以可从接收换能器端面声压的变化来判断超声波驻波是否形成。 移动卡尺游标,改变两只换能器端面的距离,在一系列特定的距离上,媒质中将出现稳定的驻波共振现象,此时,两换能器间的距离等于半波长的整数倍,

只要我们监测接收换能器输出电压幅度的变化,记录下相邻两次出现最大电压数值时(即接收器位于波节处)卡尺的读数(两读数之差的绝对值等于半波长),则根据公式:λf v =就可算出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其中超声波的频率可由信号发生器直接读得。 2.相位比较法 实验接线如下图所示。波是振动状态的传播,也可以说是位相的传播。在声波传播方向上,所有质点的振动位相逐一落后,各点的振动位相又随时间变化。声波波源和接收点存在着位相差,而这位相差则可以通过比较接收换能器输出的电信号与发射换能器输入的正弦交变电压信号的位相关系中得出,并可利用示波器的李萨如图形来观察。 位相差?和角频率ω、传播时间 t 之间有如下关系:t ?=ω? 同时有,t πω2=,v l t =, v T =λ(式中T 为周期) 代入上式得:λ π?l 2= 当 2λn l = (n=1,2,3,...)时,可得π?n =。 由上式可知:当接收点和波源的距离变化等于一个波长时,则接收点和波源的位相差也正好变化一个周期(即Ф=2π)。 实验时,通过改变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观察到相位的变化。当相位差改变π时,相应距离l 的改变量即为半个波长。根据波长和频率即可求出波速。 3.超声波的发射与接收——压电陶瓷换能器 声速测定仪如下图所示,在支架和丝杠上相向安置两个固有频率相同的压电陶瓷换能器,左端支架上固定的是发射换能器,右端可移动底座安装的是接收换能器,当旋转带刻度手轮及借助螺旋测微装置,就可精密地调节并测出两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讲课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第三章声的世界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 案 濮阳市第一中学刘道芳 2009-9-20

§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需要介质传播,以及固体、液体、气体都是能够传播声音的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中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学生互动和交流,培养学生善于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能在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大胆尝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法】 “自主、互动、提升”暨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教室内播放悠扬的音乐(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创设情境 列举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耳濡目染,感性认识,激发兴趣。 体验:我们身边的各种声音,引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进行新课: 科学探究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音可能跟物体振动有关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科学探究二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怎样传入我们耳朵的呢? 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一些物质(如:空气、液体、固体)作为媒介。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 液体和固体都能传声, 真空不能传声。 人耳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发声(声波)——介质——人耳 提出问题 : 成果展示 归纳结论 提出问题 : 成果展示 归纳结论

物理声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混响时间的测量 一、基本情况 1、实验时间:2015年11月16日9:00-9:30 2、实验地点: 3、实验仪器: 设备:精密噪声分析仪 4、实验人员: 执笔: 测量: 数据整理: 分析: 二、实验目的 混响时间测量是建筑声学中最经常的测量。一方面,混响时间是目前用于评价厅堂音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各种用途不同的房间对应有不同的混响时间,因此在厅堂音质设计中混响时间设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音乐厅、影剧院、播音室、多功能厅、会议厅等鉴定其音质质量,混响时间测量则是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吸声材料和结构的扩散入射吸声系数的测量、围护结构的隔声测量、声源声功率测量等项目都需要进行混响时间的测量。 混响时间测量国内外一般都采用专用的直读式混响计,测量0.3~10秒的混响时间。这里我们采用一般常用的测试方法,即声级计多次测量计算取平均值。 通过实验操作,要求同学们了解测试仪器的组成,测试方法和结果的整理。 三、实验原理 1、混响时间T60的定义 室内声场达到稳态,生源停止发声后,房间内声能密度衰减60dB(即为百万分之一)时所经历的时间(秒)。房间混响时间的测量就是根据这一定义,通过测量声场中声压级的衰减曲线求出混响时间的。由于实测中难以得到高于室内本底噪声60dB的声压级,且从实测中发现,衰减曲线的初始阶段的声场是扩散的,故常取衰减曲线以其声压级5~35dB一段为准,因此测量时稳态声压级必须高于本底噪声40dB以上,最后根据曲线斜率,由电平记录仪的纸速即可算出混响时间。要求每个中心频率测量三次。 2、实验方框图 厅堂混响时间测量的常用仪器分为声源装置和接收装置两大部分,仪器组成及布置方框图见下图。 混响时间测量方框图 3、混响时间测量实验装置

《实验: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声音的产生》说课稿 铜陵市望江亭小学陈君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的说课内容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声音的产生》。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理论依据将贯穿于以上流程中。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的第一课时,它属于“科学探究”的目标系列。本课从建构主义和探究教学的思想出发,从生活入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步步揭示有关声音的科学,引领学生在动手动脑的实践中开展研究与发现活动,使其学会在“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创新能力。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整个探究活动,我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把它分为四个步骤:1、创设情境制造声音2、收集事实、提出假设3、设计实验、制造声音4、欣赏乐曲、思考延伸。 二、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对声音都有一定的了解,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但是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探究声音更多的奥秘,这正是我们教学有价值的地方。

三、实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以及教材的编排,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识结构和心理特征,这节课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科学探究 通过探究声音产生缘由的整个过程,知道探究的步骤、所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与发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欢尝试新的经验、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四、实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建立起联系。 五、教法和学法 教法:“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属于探索性实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这种实验不适合大步子教学,为此,本课宜采用层层推进的教学方式设计。 学法:合作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六、实验教学准备 课件、鼓、尺子、音叉、橡皮筋、米粒、装水的容器、实验报告单等。 七、实验内容设计

声音的传播。正式教案

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通过物体以波的形式,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的。 过程与方法: 借助想象和实验,对声音传播的方式进行描述。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实验,对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进行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从实验中获取事实是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声音在固体中是怎样传播的(学生制作“土电话”) 【教学难点】设计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实验 【教学准备】音叉、“土电话”装置、水中发声器、扩音器、水槽、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声音,你知道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进行传播吗?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声音能否通过它们进行传播。 二、研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1、出示音叉,老师示范轻轻敲打一次。明示:同学们所听到的声音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学生自主敲打一次,进行感受。 师小结:声音能通过空气向四面八方传播。 三、研究声音在液体中的的传播 大家猜想一下除了空气,音叉的声音能通过水进行传播吗?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呢?(强调使用音叉及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摸音叉感受振动,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的波动。 实验要求: 1、敲击时选择侧面敲打,效果更明显。 2、用击打过的音叉上端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时要强调:在光线较强的方向观察水面是如何波动的?把它描述出来并做好实验报告单。 小组交流、反馈:音叉的振动引起了水面的波动;水面一波一波地以音叉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去 学生感受到:物体振动发出声音,同时可以引起周围物体的振动,这种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周散开。由此引出“声波” 3、老师演示会唱歌的水中卡片。

九年级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九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九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材分析】 一、本课题的地位和作用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本章教材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知识中虽不是重点,但从新课程标准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研究意识、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精神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从知识和技能上应该掌握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和声音的快慢三个问题。为了体现“物理是生活中的物理”和“物理现象就在我们身边”的新课程理念,教材中设计了一些探究实验。 二、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

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三、本节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一个关键。 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法设计】 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

最新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五年级班组年月日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 实验器材 本次实验,我们准备了以下器材: 实验步骤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再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 2、再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 3、用槌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1、在振动。 2、鼓面在振动,上下跳动。 3、水面有,并有小水花溅起,振动。 实验结论任何声音都是有物体产生的。 小组评价1.对本节课内容感兴趣。☆☆☆☆☆ 2.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方法。☆☆☆☆☆ 3.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情况。☆☆☆☆☆ 指导教师:

五年级班组年月日实验名称谁能传播声音 实验器材 本次实验,我们准备了以下器材: 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到声音吗?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 实验现象 1、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传入耳朵。 2、能听到,声音通过传入耳朵。 3、能听到,声音通过传入耳朵。 实验结论 声音能在、、中传播,传播的方向 是。

小组评价3.对本节课内容感兴趣。☆☆☆☆☆ 4.学会了正确的实验方法。☆☆☆☆☆3.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情况。☆☆☆☆☆ 指导教师:实验报告 五年级班组年月日 实验名称 木材 实验器材 本次实验,我们准备了以下器材: 实验步骤1、用燃烧的酒精灯烧木材,哪种木材更易燃烧? 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花纹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 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 4、将不同的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木材的沉浮现象。

声速的测定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 (1)学会用驻波法和相位法测量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2)进一步掌握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2、实验仪器 超声声速测定仪、低频信号发生器DF1027B、示波器ST16B。 3、实验原理 3.1 实验原理 声速V、频率f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式为。如果能用实验方法测量声波的频率f和波长λ,即可求得声速V。常用的测量声速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3.2 实验方法 3.2.1 驻波共振法(简称驻波法) 发出的超声波和反射的超声波在它们之间的区域内相干涉而形成驻波。当波源的频率和驻波系统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此驻波的振幅才达到最大值,此时的频率为共振频率。 驻波系统的固有频率不仅与系统的固有性质有关,还取决于边界条件,在声速实验中,、即为两边界,且必定是波节,其间可以有任意个波节,所以驻波的共振条件为: (1) 即当和之间的距离L等于声波半波长的整数倍时,驻波系统处于共振状态,驻波振幅最大。在示波器上得到的信号幅度最大。当L不满足(1)式时,驻波系统偏离共振状态,驻波振幅随之减小。 移动,可以连续地改变L的大小。由式(1)可知,任意两个相邻共振状态之间,即所移过的距离为: (2) 可见,示波器上信号幅度每一次周期性变化,相当于L改变了。此距离可由超声声速测定仪上的游标卡尺测得,频率可由低频信号发生器上的频率计读得,根据,就可求出声速。 3.2.2 两个相互垂直谐振动的合成法(简称相位法) 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就出现两个相互垂直的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图形——称为李沙如图形。其轨迹方程为: (5) 在一般情况下,此李沙如图形为椭圆。当相位差时,由(5)式,得,即轨迹为一条处在于第一和第三象限的直线[参见图16—2(a)]。 当时,得,轨迹为以坐标轴为主轴的椭圆 当时,得,轨迹为处于第二和第四象限的一条直线。 改变和之间的距离L,相当于改变了发射波和接受波之间的相位差(),荧光屏上的图形也随之变化。显然,L每变化半个波长(即,位相差就变化。随着振动相位差从0→的变化,李沙如图形就按图16——2(a) →(b)→(c)变化。因此,每移动半个波长,就会重复出现斜率符号相反的直线。测得波长和频率f,根据,就可计算出声速。 4、实验内容 (1)熟悉声速测定仪 该仪器由支架、游标卡尺和两只超声压电换能器组成。两只超声压电换能器的位置分别与游标卡尺的主尺和游标相对定位,所以两只换能器相对位置距离的变化量可由游标卡尺直接读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