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802结构设计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长安大学802结构设计原理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0年长安大学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适用专业代码:081400、085900

适用专业名称:土木工程(桥梁工程)、土木水利(桥梁工程)

课程编号:802 课程名称:结构设计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材料力学和结构设计原理基础知识及概念的掌握程度:包括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桥梁工程的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受力特性及设计计算与验算方法,运用基本原理和试验研究解决桥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二、考试内容

1、材料力学。要求掌握材料与结构的基本概念(占分比10%)。

2、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求掌握桥梁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受力构件的强度、刚度计算原理,熟悉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现行公路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了解深梁的破坏形态及计算(占分比45%)。

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要求掌握桥梁工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受弯构件的设计与计算原理,熟悉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受力特点及设计计算方法,了解其它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占分比45%)。

三、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需要携带计算器。

四、主要教材及参考书目

1.叶见曙. 《结构设计原理》(第三版).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4.

2.孙训方等. 《材料力学(Ⅰ)》(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2015.11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4.11

5.《桥梁工程(第3版)上册范立础主编》

精都考研网(专业课精编资料、一对一辅导、视频网课)

2019浙江农林大学考研专业课《测树学》-考试大纲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 《测树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浙江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测树学》考试是为招收森林经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测树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测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熟悉测树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测树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测树学知识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本试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考试内容 1.单株树木材积测定 2.林分调查 3.林分结构 4.立地质量及林分密度 5.林分蓄积量测定 6.树木生长量测定 7.林分生长量测定 8.角规测树 9.林分生物量测定 (二)考试要求 1.掌握基本测树因子概念,测定工具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伐倒木和立木材积测定原理与方 法。 2.掌握林分调查因子的基本概念和测算方法。掌握标准地调查工作的内容、方法、步骤。 3.掌握同龄纯林林分直径结构和树高结构规律、特征。 4.掌握立地质量的概念及立地质量的评价方法。掌握林分密度指标的概念和测算方法及林分 密度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5.掌握标准木法、材积表法、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测定林分蓄积量的工作内容、方法、步 骤。 6.掌握树木年龄的概念及测定方法;树木生长量的种类和计算方法;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 量的关系;树木生长率和生长量的测定方法;树干解析的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方法。 7.掌握林分生长量的概念及种类。掌握几种常用的一次调查法确定林分蓄积生长量。 8.掌握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断面积的关键技术。掌握角规测定林分单位面积株数和蓄积量 的原理、步骤和计算方法。 9.掌握林木生物量和林分生物量的相关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五、主要参考书目 1.孟宪宇主编.2006.测树学(第3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编制单位: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 编制日期:2014年9月9日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Design Principles of Steel Structure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2、课程学时:总学时54 3、学分:2 4、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5、考核方式:考试 6、大纲执笔:(土木工程教研室伍宜胜) 7、制定(修订)时间:2011年6月 二、课程教学目的 《钢结构基本原理》为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必修课,属于专业基础课。 钢结构是当代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之一。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掌握钢结构材料、构件和连接的基础知识,理解钢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学习各类钢结构与金属结构的设计、制作和建造提供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 2.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与选用; 3.了解钢结构的典型破坏模式、产生原因和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4.掌握钢结构基本构件及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 5.了解钢结构体系的组成原理和典型结构形式的设计要点;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1. 钢结构的特点和目前钢结构的应用领域。 2. 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3. 钢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最新发展动态。 第二章钢结构的材料 1. 钢结构所用钢材的要求。 2. 钢材的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破坏形式。

3. 钢材的主要性能、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 2 4. 复杂应力状态下钢材的屈服条件。 5. 钢材的种类和钢材的规格。 第三章钢结构的连接 1.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以及各种连接方法的特点。 2. 焊缝的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焊缝连接的构造要求和计算方法。 3. 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残 余变形的措施。 4. 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工作性能和计算方法。 第四章轴心受力构件 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 2. 轴心受压构件的屈曲形式、整体稳定的概念以及整体稳定的计算。 3. 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的概念以及局部稳定的计算。 4. 实腹式和格构式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设计。 5. 轴心受力构件典型柱头和柱脚的设计。 第五章受弯构件 1. 受弯构件强度和刚度的计算。 2. 梁的整体稳定的概念、影响梁的整体稳定的因素以及整体稳定的计算。 3. 梁的局部稳定的概念、局部稳定的验算以及加劲肋的设计。 4. 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概念以及考虑屈曲后强度梁的承载力计算。 5. 型钢梁和组合梁的设计。 第六章拉弯和压弯构件 1. 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 2. 压弯构件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的概念以及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的计算。 3. 实腹式、格构式压弯构件的设计。 4. 框架梁、柱的典型连接以及偏心受压柱典型柱脚的设计。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806

806汽车理论考试内容范围 参考教材:汽车理论(第4版)余志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与要求: 一汽车的动力性 内容:1动力性指标;2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3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4汽车行驶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5汽车的功率平衡图;6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要求: 掌握动力性指标及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行驶阻力的概念; 掌握汽车行驶方程式,汽车的行驶条件与附着率;了解汽车的驱动力与行驶阻力平衡图与动力特性图的意义和制取方法; 掌握汽车的的附着条件与汽车的附着率的概念; 掌握汽车的功率平衡图;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动力性。 二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内容:1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2 燃油经济性的计算;3影响经济性的因素;4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5汽车的动力性与经济性试验。

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掌握燃油经济性的计算方法; 掌握影响经济性的因素,掌握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装有液力变矩器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了解汽车动力性与经济性道路试验方法。 三汽车动力性装置参数的选择 内容:1发动机功率的选择;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3最大传动比的选择;4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5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要求: 掌握发动机功率和最小传动比的选择,掌握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最大传动比的选择,掌握传动系档数和各档传动比的选择; 掌握利用C曲线确定动力性装置的参数。 四汽车的制动性 内容:1制动性的评价指标;2制动时的车轮受力;3制动效能及其恒定性;4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5前后制动器制动力的比例关系;6 汽车制动试验

建筑学硕士考研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建筑学硕士考研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488]中外建筑史 一.考试要求 1. 外国建筑史部分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外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19世纪至20世纪中叶欧美建筑发展的历史背景,各时期主要建筑师的理论,主要作品和建筑美学的基本观点和当代西方主要建筑流派的基本理论和代表人物的主要作品的艺术特色。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中国建筑史部分 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建筑体系的独特传统和历史局限,了解中国建筑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社会文化背景;认识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平面构成、构架体系、造型特征、构件做法和细部装饰的基本形态和具体形制,掌握中国建筑的主要术语;了解中国原始建筑、奴隶社会建筑、封建社会建筑和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脉络;认识中国封建社会宫殿、坛庙、陵墓和宗教建筑的类型特点、构成形制及其典型实例;认识各地区、各民族乡土建筑的类别、特点及其比较分析,了解传统园林建筑的主要类别、构成要素、造园思想和设计手法;概略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发展概况、基本特点,了解近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和风格面貌,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师的活动概况和创作思想;考生还应具备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能够徒手绘制与中国建筑史有关的图形。 二. 考试内容 1. 外国建筑史部分 古代建筑部分 ①奴隶制社会建筑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②中世纪拜占庭建筑与哥特建筑的结构与空间特色 ③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主要建筑师的美学主张 ④意大利巴洛克建筑的艺术特色 ⑤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形成的基本链条和主要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近现代建筑部分 ①三座铁建筑的建筑意义 ②新建筑运动诸流派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③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主要建筑理论 ④格罗皮乌斯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⑤勒o柯布西埃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⑥密斯o凡o德o罗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⑦赖特建筑理论与代表建筑的艺术特色 ⑧二战后西方诸多建筑思潮概述 当代西方建筑思潮 ①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的背景,主要理论,美学倾向,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②解构主义建筑的哲学背景,主要理论,代表人物与作品分析 2. 中国建筑史部分 古代建筑史部分 第一章:平面布局

(完整版)长安大学汽车运用工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学长呕心制作)

汽车运用工程复习题答案 这是老师给的三份复习题和答案,答案基本都是在百度文库里找的,大部分都找到原题了,有一部分找不到原题不过找到了问的差不多的题目,还有一部分没有找到,大家自己翻翻书吧。 --Vlanes 2013.6.22 汽车运用工程-汽车安全性 二.1为什么前轮较后轮先制动抱死不易产生剧烈侧滑?后轮较前轮先制动抱死易产生“甩尾”现象? 答:如果前轮在制动力作用下还在滚动,而后轮已经抱死。若在制动惯性力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侧向干扰力,那么合力将与车辆纵轴线成一定夹角。侧向干扰力必须用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等值侧向力来平衡,因为后轮已经滑移,所以侧向力实际上只能作用在前轮上,由侧向干扰力与地面侧向形成的力矩使合力与车辆纵轴线形成的夹角增大,汽车回转趋势增大,处于不稳定状态,易发生甩尾现象;如果前轮抱死,后轮仍继续滚动,则相应的力矩将使上述的夹角减小,车辆处于稳定状态,车辆将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既不易产生侧滑。 2某汽车制动时后轮抱死拖滑,前轮滚动,分析其制动稳定性。 答:如果在制动惯性力基础上还存在一个侧向干扰力,那么合力将与车辆纵轴线成角,侧向干扰力必须用车轮上的等值侧向力来平衡,因为后轮已经滑移,所以侧向力只能作用在前轮上,相应的力矩使车轮绕铅垂轴旋转,并使角增大,车辆回转趋势增大,处于不稳定状态。 3.某汽车制动时,前后轴制动力之比大于前后轴垂直载荷之比,分析其制动稳定性. 答:因为B1/B2> F z1/ F z2,且u=B/F z,说以得u1>u2,即汽车制动时,前轮先抱死后轮继续滚动,若在制动惯性力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个侧向干扰力,那么合力将与车辆纵轴线成一定夹角,侧向干扰力必须用地面作用在车轮上的等值侧向力来平衡,因为前轮已经抱死,所以侧向力实际上只能作用在后轮上,相应的力矩使上述夹角减小,车辆处于稳定状态,车辆将继续沿着原来的方向运动,即不产生侧滑。 4.某汽车制动时,前后轴制动力之比小于前后轴垂直载荷之比,分析其制动稳定性。 答:因为B1/B2< F z1/ F z2,且u=B/F z,说以得u1

(完整版)西南交通大学结构设计原理年考研真题

试题代码:951 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 试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结构 考试时间:2010年1月 1、判别题(共15每,题2分,共计30分) 1.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睡着混凝土标号的变化而变化。 2.预应力混凝土梁由于预压应力的作用,在使用阶段不易产生裂缝,挠度小,还显著地提 高 了极限承载力。 3.在一些情况下混凝土的徐变对结构会产生有利影响。 4.正常使用情况下的RC 梁,受拉区一般不产生裂缝。 5.当梁的剪跨比时容易发生脆性的斜拉破坏,因此设计时应限制剪跨比。 3>λ3<λ6.一般情况下,配有抛物线形预应力筋的简支梁,不仅能控制施工和使用阶段的裂缝产生, 还能有效地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7.在全部使用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构件必须出现一定的微小裂缝的结构称之为部分预应力 混凝土结构。 8.混凝土不是弹性材料,耳屎一种弹塑性材料。 9.如果钢筋混凝土梁经抗剪强度计算后需采用一些专用的抗剪斜筋(如鸭筋,与主筋焊在 一起的斜筋等),可以推测:为保证材料图大于弯矩包络图之值,在所采用的专用筋截面附 近不便于弯起主筋。 10.混凝土的特征裂缝跨度就是最大裂缝宽度。 11.当偏心作用力作用在受压柱截面内时为小偏心受压,在截面外时为大偏心受压。 12.荷载和作用是一个概念的两种说法。 13.轴心受拉构件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无论开裂与否,所有截面的混凝土均已退出工 作且受拉纵筋屈服。 14.因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所以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时的重要内容就是防止混凝土受 拉开裂。 15.全预应力混凝土梁从施工开始,到正常使用,直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梁均不会产生弯 曲裂缝。 二 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在RC 受弯构件的抗弯强度计算中有一基本假定为平截面假定,它适用的范围是下面哪 种情况: A.弹性阶段 B.开裂阶段 C.破坏阶段 D.以上阶段均可 2.混凝土保护层的租用那一项是不对的: A.防火 B.防锈 C.增加粘结力 D.便于装修 3.设计时,我们希望梁斜截面抗剪破坏形态为: A.斜压破坏 B.斜拉破坏 C.剪压破坏 4.计算钢筋混凝土双进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时,要求构件达到破坏时,受压区 混凝土高度的原因是为了: ' 2s a x ≥A.不发生超筋破坏 B.不发生少筋破坏 C.保证梁发生破坏时,布置在梁受压区的普通强度等级的钢筋能够达到受压屈服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撰写人:唐柏鉴 邵建华 学院审批: 审批时间: 年 月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英文名称:Principle of Steel Structures 学时:总计48 学时 学分:3.0 学分 面向对象:土木工程(专升本)专业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房屋建筑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后续课程:钢结构设计 教材:《钢结构基本原理》,董军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 陈绍蕃,顾强等主编.《钢结构(上册钢结构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魏明钟主编.钢结构(第二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钢结构是主干专业课程之一, 是研究钢结构工作性能及合理设计的一门工程技术型课程,属于学科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学习钢结构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有进行一般钢结构设计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以后解决复杂的钢结构设计,从事钢结构制作与安装的土木工程等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钢结构构件及节点的原理与设计方法。 2.要求 (1)能正确地选用钢材; (2)掌握焊缝连接和螺栓连接的构造与计算; (3)稳定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概念,要求对钢结构的各种稳定问题建立起比较清楚的概念; (4)基本掌握轴心拉杆、轴心压杆、钢梁等构件以及普通钢屋盖的设计,初步掌握压弯构件的设计特点。

四.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知识点 知识单元 描述 要求学时分配 钢结构的主要优缺点 掌握钢结构的常用设计方法 熟悉概述 钢结构的发展情况及合理应用范围 了解 2 钢材在单轴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钢结构对钢材性能的要求和影响这些性能的主要因素,钢材的疲劳计算 掌握钢材选用的原则和必须考虑的因素 熟悉钢结构的材料 钢材在多轴应力作用下的工作性能 了解 2 轴心受力构件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 掌握 1 梁的类型,梁的弯曲、剪切强度,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掌握 3 受弯构件 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掌握 2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强度 拉弯、压弯构件 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掌握 2 概述 稳定问题的一般特点 了解 2 轴心受压构件 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 掌握 2 受弯构件 受弯构件的稳定性计算 掌握 1 压弯构件 压弯构件的面内和面外稳定性计算 掌握 3 板件的屈曲后强度的利用 熟悉单个构 件的承载能力-稳定性 板件 板件的稳定计算 掌握 2 框架 框架稳定 掌握 1 等截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的确定方法 掌握 2 整体结构中压弯构件 柱 变截面框架柱的计算长度的确定方法 了解 1 钢结构的正常使用极限状 态 拉、压杆的刚度要求,梁和桁架的变形限制,钢框架的变形限制、振动限制 掌握 2 概述 钢结构对连接的要求及连接方法 熟悉 1 焊接连接的特性、焊接热效应 了解 1 对接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掌握 2 角焊缝的受力特点及计算方法 掌握 2 焊接 常用连接方式的角焊缝计算 掌握 2 普通螺栓的类型、破坏型式、计算方法和相应的防止方法 掌握 2 螺栓 高强螺栓的受力特点和计算方法,能熟练地指出用高强螺栓连接在承受弯矩作用时中和轴的位置的不同 掌握 2 钢结构的连接和节点构造 设计 梁柱连接节点和柱脚的设计 掌握 2 钢结构脆性断裂及其防止 掌握钢结构的脆性断裂和防止 钢结构抗疲劳设计 了解 2 说明:表中学时为理论课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 钢结构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是统一的,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必须学习钢结构课程的基本部分。为 了保证基本教学内容的完成,在教法上应采取一些有效措施:

长安大学汽车理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模拟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考试科目汽车理论[I] A 卷闭卷共页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分,共10 题,每题1 分) 得分评卷人 1. 一般汽油发动机使用外特性的最大功率比外特性的最大功率通常约小 【B 】 A.25% B.15% C. 5% D.35% 2. 从汽车功率平衡图上可以看出,各档发动机功率曲线所对应的车速位置不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低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B.高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宽 C.低挡时车速高,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D.高挡时车速低,所占速度变化区域窄 3. 关于附着率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驱动轮的附着率小于等于地面附着系数 B. 驱动轮的附着率是驱动轮不滑转工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所要求的最低路 面附着系数 C. 附着率是表明汽车附着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D.汽车的动力性好坏与驱动轮上的附着率无关 4.装有液力变矩器汽车的动力性能,表述错误的是【C 】 A.通常和液力耦合器或锁止离合器组成综合液力变矩器 B.汽车采用的液力变矩器通常透过性的 C. 液力变矩器能够改善汽车良好路面上的动力性 D.采用液力变矩器的目的通常为了操作简便、起步换挡平顺 5.汽车在哪种车速行驶时,虽然发动机负荷率较高,但行驶阻力增加很多而使 百公里油耗大大增加【 B 】 A. 低速 B.高速 C. 中速 D.减速 6. 汽车在循环行驶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能够反映实际工况,以下哪种工况不 是循环行驶的基本工况【】 A.匀加速B.匀速

C.怠速D.减速 7. 现代中型货车的比功率一般为【 B 】 A.小于7.35kW/t B.10kW/t 左右 C.14.7 ~20.6kW/t D.大于90kW/t 8.变速器档位数增多后,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B.动力性提高,经济性下降 C.动力性下降,经济性提高D.动力性提高,经济性提高 9.汽车制动过程中,弹性车轮作纯滚动时,滑动率通常为【 A 】A.15% ~20% B.0 C.50% D.100% 10 .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附着力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面制动力等于附着力B.制动器制动力大于附着力 C.制动器制动力总是大于或等于地面制动力 D.制动器制动力总是等于地面制动力 一、多项选择题(共10 分,共10 题,每题1 分) 得分评卷人 1. 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超车行驶时,受到的行驶阻力有【BCDE 】A.驱动力B.加速阻力 C.坡度阻力D.空气阻力 E.滚动阻力 2. 能够改善汽车燃油经济性结构方面的因素有【】 A.保证发动机与底盘良好工作状态B.采用子午线轮胎 C.减轻汽车的总质量D.尽量在高档位行驶 E.采用多档手动变速器或高效率无级变速器 3.在初选传动系最小传动比时,以下原则正确的有【】A.满足汽车的最低稳定车速B.满足最大爬坡度 C.满足最高车速的要求D.满足后备功率的要求 E.满足驾驶性能的要求 4.下面说法中,可能发生汽车后轴侧滑的有【】 A.前后轮同时抱死B.汽车后轮先抱死,前轮再抱死 C.前轮抱死,后轮不抱死D.后轮抱死,前轮不抱死 E.前后轮都不抱死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及题型分布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课程考试大纲及题型分布题型分布 一、选择题:(40道题,每题2分,共80分) 操作系统:16道题 数据结构:12道题 组成原理:12道题 二、综合问答题:(7道题,平均10分,共70分) 操作系统:3道题(共28分) 数据结构:2道题(共21分) 组成原理:2道题(共21分) 考试大纲 操作系统 【考查目标】 1.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理解操作系统的整体运行。 2. 掌握操作系统进程、内存、文件和I/O管理的策略、算法、机制以及互相关系。 3. 能够运用所学的操作系统原理、方法与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能利用C或C++等高级语言描述相关算法。 一、操作系统概述 (一)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功能和提供的服务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与分类 (三)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 1. 内核态与用户态 2. 中断、异常 3. 系统调用 (四)操作系统的结构 二、进程管理 (一)进程与线程 1. 进程概念 2. 进程的状态与转换 3. 进程控制和组织

进程控制块;调度队列和调度器;进程的创建和终止。 4.线程概念与多线程模型 (二)CPU调度 1. 调度的基本概念 2. 调度时机、切换与过程 3. 调度的基本准则 4. 调度方式 5. 典型调度算法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短作业(短进程、短线程)优先调度算法;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优先级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 (三)同步与互斥 1. 进程同步和临界区的基本概念 2. 信号量 3. 使用信号量描述和解决经典同步问题 (四)死锁 1. 死锁的概念 2. 死锁处理策略 3. 死锁预防 4. 死锁避免 系统安全状态;银行家算法。 5. 死锁检测和解除 三、内存管理 (一)内存管理基础 1. 内存管理概念 程序装入与链接;逻辑地址与物理地址空间;内存保护。 2. 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3. 非连续分配管理方式 分页管理方式;分段管理方式;段页式管理方式。 (二)虚拟内存管理 1. 虚拟内存基本概念 2. 请求分页管理方式 3. 页面置换算法 最佳置换算法(OPT);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 页面分配策略 5. 工作集 6. 抖动 四、文件管理 (一)文件系统基础 1. 文件概念 2. 文件的逻辑结构 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索引顺序文件。

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复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查目标 要求掌握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基本原理以及考试内容要求的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准确运用重点章节的计算公式进行构件设计,并熟悉有关的截面和配筋等构造措施。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复试科目满分均为100分,考试时间为2小时。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1.基础知识(含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50分) 2.应用性(35~40分) 3.综合性(10~15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1.填空题 2.判断题 3.选择题 4.简答题 5.计算题 三、考查范围 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考试大纲的覆盖面大约为指定主要参考书的80%。 四、考试内容及要求 1.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钢筋:钢筋的品种和级别;钢筋的强度与塑性性能。 混凝土:混凝土单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混凝土复合应力状态下

的强度,约束混凝土的概念、性能及应用;混凝土的变形。 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 2.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 极限状态;结构上的作用;结构的功能要求;作用效应与结构抗力; 结构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方程。 近似概率的极限状态设计法;结构的可靠度;可靠指标与失效概率。 实用设计表达式;分项系数;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按极限状态设计时材料强度和荷载的取值。 3.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试验研究: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 适筋梁正截面受弯的三个受力阶段。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原理: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受压区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图;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界限及界限配筋率;适筋梁与少筋梁的界限及最小配筋率。 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基本计算方法及一般构造要求。 4.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 斜裂缝的形成;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影响无腹筋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 5.受压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破坏形态; 偏心受压长柱弯矩的二阶效应;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基本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及一般构造要求;正截面承载力N u─M u相关曲线的特点。 6.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 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计算。

长安大学各专业介绍

公路学院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公路工程) 本专业培养公路、城市道路及一般桥梁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养护与管理,常用桥梁设计与施工及交通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方面的基本科学研究能力。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或城建部门从事本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桥梁工程) 本专业培养桥梁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公路、铁路、城市与地铁桥梁的设计、施工、监理、维护与管理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城建或其它部门的交通基建系统,从事桥梁工程方面的勘测、设计、施工、监控、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岩土与隧道工程) 本专业培养公路隧道工程与岩土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学习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要求学生具备从事公路隧道与岩土工程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及科学研究的能力。 毕业生主要在交通部门或城建部门从事公路隧道工程与岩土工程勘测、设计、科研、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基地班) 本专业培养具有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岩土工程等学科领域内的宽泛的基本理论素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的优秀、尖端型人才。 要求学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设计、桥梁设计、公路隧道与地下结构勘测设计及施工、养护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具备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科学研究能力。 本专业学制六年,本科阶段学制4年,硕士阶段学制2年。成绩合格可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毕业生主要在交通或城建部门从事本专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大专院校的本专业教学工作。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国际班) 本专业面向国际工程市场和国内外资贷款项目建设的需要,培养既掌握道路、桥梁及隧道专业知识,又通晓英语的外向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入学前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在基础课程培养阶段,将进一步强化对英语语言的掌握,在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的培养过程中,将主要采用英文教材、双语方式授课。要求学生熟悉国际工程市场广泛使用的设计标准、施工规范,以及境内的外资贷款项目管理惯例,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在外语语言环境下从事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以及工程咨询的能力。 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国际工程项目和外资贷款项目的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工程施工管理及咨询监理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交通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备公路与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组织、交通管理与控制方面理论及专业知识,掌握交通调查与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后评价、投资分析等决策层面的工作技能和公路与城市道路基础设施、交管设施、公交设施、安全设施、机电设施等工程层面的设计、运营维护与施工技术,能在交通部门、规划部门或公安部门从事公路交通与城市道路的规划、监理、设计、科研及组织管理及大专院校的专业教学等工作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学生除完成工科基础课程学习外,主要学习交通运输工程导论、交通工程导论、交通调查与分析、交通规划、交通安全及设施设计、交通管理与控制、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及停车管理、道路经济与管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试大纲 一、基本描述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Fundamentals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学分:3.5 学时:57 (课内实验:0 上机:0 课外实践:0 )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土木系 课程负责人:张丽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混凝土结构上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五版)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合编,20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北京:2010。 混凝土结构(上册),叶列平,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内容概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与现行规范、规程等有关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一般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施工及工程管理中常见混凝土结构构件问题的能力。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所用材料的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混凝土结构中常见受力构件(轴心受力、受弯、受剪、偏心受力、裂缝及变形、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破坏特征、设计模型建立及设计方法。使学生具备运用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正确进行混凝土结构设计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要求和教学内容重、难点

(教学基本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了解) 三、考核方式 试卷考核 四、大纲编写的依据与说明 本课程教学大纲,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综合该课程权威体系相关要求编写。 起草人:张丽审核人:童中华日期:2016.11.11

汽车理论考研复习题长安大学

一:名词解释(5*3) 1.发动机排量 2.轮胎侧偏现象 3.气门间隙 4.承载式车身 5.汽车的上坡能力 二:简答(7*5) 1.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什么?汽车转向时,若使四轮都作纯滚动,应满足什么条件? 2.为何要推广使用子午线轮胎? 3.什么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四冲程柴油机工作循环与四冲程汽油机有何不同? 4. 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5.试分析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6.请说明用试验测定某汽车阻尼比的原理及方法(应说明测试的原理、测试的仪器、试验的步骤、测试结果的处理)? 7. 轿车的同步附着系数和载货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的大小是否相同?并 从分析轿车的制动过程来说明其道理? 三:分析与计算(5*20) 1.作出某一装用五挡手动变速器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并说明利用该图分析汽车动力性的方法与步骤。 2 3 4. 5.《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指标》?已知汽车单质量振动系统的幅频特性H(f)z-q,路面输入的功率谱密度Gq(f),以振动加速度为响应量,试说明该单质

量振动系统平顺性的评价方法? 参考答案 名词解释 1.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 2.轮胎侧偏现象:当车轮有侧向弹性时,即使FY没有达到附着极限,车轮行驶方向亦将 偏离车轮平面 3.气门间隙,发动机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其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4.承载式车身:零部件都安装在车身上,全部作用力由车身承受,车身上的所有构件都是 承载的,这种车身称之为承载式车身。 5.汽车的上坡能力:汽车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良好路面上克服行驶阻力和风阻后的余力全 部用来即等速克服爬坡阻力时爬上的坡度。 简答 1.汽车转向系的功用是什么?汽车转向时,若使四轮都作纯滚动,应满足什么条件? 汽车转向系统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按驾驶员的意愿进行直线或转向行驶。 汽车转向行驶时,为了避免车轮相对地面滑动而产生附加阻力,减轻轮胎磨损,要求转向系统能保证所有车轮均作纯滚动,即所有车轮轴线的延长线都要相交于一点。 2.为何要推广使用子午线轮胎? 答:1)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对地面单位压力小,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2)胎冠较厚,有坚硬的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时变形小。可节油3~8%。3)因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散热性能好。4)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大,5)在承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基本不变,固在转向行驶和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好 3.什么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循环与四冲程汽油机有何不同? 答: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过程组成的循环称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循环的主要不同:1)进气行程中汽油机进入汽缸的是空气和汽油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柴油机吸入汽缸的是纯空气;2)着火方式不同。汽油机采用点燃式,因此在汽油机上设有火花塞,而柴油机的着火方式为压燃式。 4. 驱动桥的功用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其动力是如何传递的? 答:驱动轿的功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输入的动力经降速增扭,改变传动方向以后,分配给左右驱动轮,且允许左右驱动轮以不同转速旋转。(2分) 驱动桥主要由桥壳、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和轮毂等组成。(2分) 动力传递: 动力从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轮毂。 5.试分析制动器制动力、地面制动力及附着力之间的关系及其意义.

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考试大纲【模板】

2020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物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考试要求: 本课程要求掌握材料结构-功能-性质的相互关系,掌握材料物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了解材料物理的固体结构基础理论、基本检测方法及其原理、材料的导电理论、半导体材料的几大物理特性及其应用,以及材料各性能之间的相互制约与变化规律。 二、考试内容: 1.固体结构基础 (1)掌握凝聚态材料基本结构与物理性质。如七大晶系、晶面间距、致密度、面密度等基本晶体结构参数。 (2)掌握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和极化键的特点,及相关晶体材料的特性,会灵活分析。 (3)掌握晶体、非晶体、准晶体、液晶的结构特征和对称性、力学性质,他们之间的异同点。 (4)掌握从衍射法和图像法分析材料结构特点的方法及原理。 2.材料的导电物理 (1)掌握导电物理涉及到的三种基本理论的演变以及特点和作用。 (2)掌握一些基本导电物理的参数意义,包括载流子的概念、能带理论的概念,会用能带理论来分析典型金属材料的导电行为。 (3)掌握材料物理的一些导电特性的原理及其应用,如P-N结、余辉效应、LED、激光半导体、光伏特性等。 (4)掌握材料之间的接触理论,理解TiO2光分解水的基本原理,以及 N\P型半导体与金属的接触。

(5)掌握超导体的基本历史、概念和特征,如完全导电性、完全抗磁性、三大性能指标等。 3. 电介质物理 (1)掌握电介质物理的基本概念与性质。包括介质的极化、介质的损耗、介电强度等参数的物理概念及其与物质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2)掌握介质损耗和频率、温度的关系;掌握介质在电场中的破坏和介电强度的概念,了解击穿的类型(包括热击穿、电击穿、局部放电击穿插)及其理论基础. 三、参考书目 《材料物理》第一、二、五、六章,王国梅等编著,武汉:XX大学出版社,2004。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钢结构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其性质属于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讲授钢结构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钢结构的特点、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掌握钢结构材料的工作性能及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能正确选用结构钢材;掌握钢结构连接的性能、受力分析与设计计算;掌握各种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等,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钢结构课程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2、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课程。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为主,课后自学,课堂练习等教学形式。 (一)课堂讲授 本课程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联系生产实际,注重物理意义,不要陷入到繁复的数学推导之中。在教学中要求同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启迪学生的思维。为便于学生对构造的理解,可组织教学参观、观摩教学模型或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课后自学 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章都安排一部分内

容,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 (三)课外作业 平时布置典型习题,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3、教学重点及难点 钢结构的连接,受弯构件、轴心受压构件、压弯构件及节点设计的计算原理。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主要采用传统课堂为主辅以前沿课题讲解。 5、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二)成绩评定标准: 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理论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概念题、判断题、计算题等。 总评成绩:百分制,平时成绩占30%,闭卷考试成绩占70%。 6、选用教材 [1] 张耀春主编.《钢结构设计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钟善桐.《钢结构稳定设计》.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7、教学参考书 [1]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钢结构》.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 [2] 黄呈伟主编.《钢结构基本原理》.重庆大学出版社.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2001 [3] 魏明钟主编.《钢结构》.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普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2001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陕西科技大学 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陕西科技大学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作为考研学子备考复习的方向指南,每年都备受关注,尤其是当年最新考试大纲。建议各位考生朋友,在借助往年考试大纲进行复习时,及时关注最新考试大纲,以便积极应对其中的变化与调整。帮大家整理各高校考研专业课考试大纲,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陕西科技大学2016年硕士入学考试考试大纲公布,具体请到陕西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查看。以下为考试大纲科目,请参考。 轻工与能源学院:《工程热力学》、《化工原理》、《机械设计》、《控制工程基础》、《印刷工程》、《有机化学》、《植物纤维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有机与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资源与环境学院:《轻工技术基础理论》、《皮革分析与检测》、《制革工艺学》、《轻工技术基础理论》、《染整化学及工艺学》、《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工程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生物化学》、《高等数学》、《纺织材料学》、《纤维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服装材料学》、《美学原理》、《服装服饰产品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产品分析检验》、《服装及服饰产品造型设计》、《无机与分析化学》、《无机与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工)、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11微生物学、812食品工艺学、854食品化学、861生物工艺原理、863食品分析、901药理学、856药物化学、908药剂学、910药物分析学、803生物化学、613天然药物化学 机电工程学院:873《过程设备设计》、337《工业设计工程》、815《机械设计》、820《材料力学》、84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848《材料成型基础》、864《工程材料》、865《控制工程基础》、866《数控加工与编程技术》、872《工程热力学基础》、877《工业设计基础》、883《产品设计》、893《设施规划与物流分析》、896《仓储管理与库存控制》、960《工业设计综合》、951《化工原理B》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参考书目:610有机化学(理)、801有机化学(工)、802化工原理、804物理化学、805无机与分析化学、806高分子化学、862化学反应工程 管理学院:《826西方经济学》、《827企业管理》、《830财务管理学》、《832管理学》、《906财务会计学》、《912旅游经济学》、《913技术经济学》、《431金融学综合》、《936 货币银行学》 设计与艺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理学院:801《有机化学(工)》、814《离散数学》、819《电子技术》、821《信号与系统》、826《西方经济学》、902《数据结构》、938《半导体物理》、939《光学》、941《数值计算方法》、942《常微分方程》、943《运筹学》、944《密码学》、945《C++程序设计》、946《普通物理》、947《固体物理学》、948《太阳能技术与储能》、949《材料科学基础》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大纲重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第 1 章绪论 1.钢筋与混凝土为什么能共同工作: (1)钢筋与混凝土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与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因此,当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作用。 1、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材料利用合理2 )可模性好3)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4)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5)刚度大、阻尼大6)易于就地取材 2、混凝土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2)抗裂性差3 )承载力有限4)施工复杂、施工周期较长5 )修复、加固、补强较困难 建筑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个方面 作用的分类:按时间的变异,分为永久作用、可变作用、偶然作用 结构的极限状态: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结构的目标可靠度指标与结构的安全等级和破坏形式有关。 荷载的标准值小于荷载设计值;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第2章钢筋与混凝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能 一、混凝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f cu,k):用150mm×150mm×150mm的立方体试件作为标准试件,在温度为(20 ±3)℃,相对湿度在90%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按照标准试验方法加压到破坏,所测得的 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f cu,k为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依据) 1.强度轴心抗压强度(f c):由150mm×150mm×300mm的棱柱体标准试件经标准养护后用标准试验方法 测得的。(f ck=0.67 f cu,k) 轴心抗拉强度(f t):相当于f cu,k的1/8~1/17, f cu,k越大,这个比值越低。 复合应力下的强度:三向受压时,可以使轴心抗压强度与轴心受压变形能力都得到提高。 双向受力时,(双向受压:一向抗压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双向受拉:混凝土的抗拉 强度与单向受拉的基本一样;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随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另一向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 受力变形:(弹性模量:通过曲线上的原点O引切线,此切线的斜率即为弹性模量。反映材料抵2.变形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体积变形(温度和干湿变化引起的):收缩和徐变等。 混凝土单轴向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数学模型 1、美国E.Hognestad建议的模型 2、德国Rusch建议的模型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剪变模量 弹性模量 变形模量 切线模量 3、(1)徐变:混凝土的应力不变,应变随时间而增长的现象。 混凝土产生徐变的原因: 1、填充在结晶体间尚未水化的凝胶体具有粘性流动性质 2、混凝土内部的微裂缝在载荷长期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增加的结果 线性徐变:当应力较小时,徐变变形与应力成正比;非线性徐变:当混凝土应力较大时,徐变变形与应力不成正比,徐变比应力增长更快。 影响因素:应力越大,徐变越大;初始加载时混凝土的龄期愈小,徐变愈大;混凝土组成成分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徐变大;骨料愈坚硬、弹性模量高,徐变小;温度愈高、湿度愈低,徐变愈大;尺寸大小,尺寸大的构件,徐变减小。养护和使用条件 对结构的影响:受弯构件的长期挠度为短期挠度的两倍或更多;长细比较大的偏心受压构件,侧向挠度增大,承载力下降;由于徐变产生预应力损失。(不利)截面应力重分布或结构内力重分布,使构件截面应力分布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