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

柳传志
柳传志

柳传志

作者:wiwjhcwt

提交日期:200728 9:57:00 | 分类:未分类| 访问量:50

在外人眼里,或者在媒体的报道中,柳传志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温和和儒雅,极具亲和力。但在人事战略的安排上,柳传志从来都是心计很深,甚至有些冷酷无情。先是拿下科学家倪光南,借倪光南脑中的知识积累了第一桶金,孕育出了少年联想:

柳传志三顾茅庐,为倪开设特区,将倪送上神坛。倪光南的智慧变成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终于因为技术投资和柳传志意见相左而交恶,最后状告柳传志不成,被柳扫地出门。股份和身份尽失,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接着南下香港搞定商人吕谭平,运用吕谭平的资源和人脉为联想的长远发展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不再带着镣铐跳舞,使得联想进入快速发育期。

柳传志熟悉内地市场开拓,吕谭平擅长国际市场运作,柳传志和吕谭平一拍即合。柳传志有钱,吕谭平有力,瞎子背瘸子,联想做大。这时候,吕谭平管理能力跟不上,将香港联想拉入深渊,终被不念旧好、只顾眼前的柳传志钞票换兵权,请出联想。

然后催生出孙宏斌、杨元庆和郭为这几个娃娃少帅,靠着这几个娃娃少帅敢打敢拼的劲头,联想一跃成为中国的标杆性企业,柳传志也成为令人尊敬的教父级企业家。

恶劣的环境下,搭建一个温室,让幼苗无所顾忌地成长。成长过程中,适合我的留下,不适合的扔掉。短短两年,一批20多岁的年轻人就这样被柳传志拔到重要的管理岗位上接受锻炼和考验,孙宏斌试图越位成诸侯,柳传志挽救未果,毫不留情地将他投入大狱。杨元庆、郭为言听计从,终于硕果累累,被柳传志扶上战马。只不过,马缰仍然紧握在柳传志手中……

柳传志没资格见前IBM高管

当然,支撑商业战略成功的关键就是人事战略上的成功,人事战略的成功就少不了与人斗争。

2004年12月8日上午9点23分,柳传志宣布: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不管最终的结果是一场传奇还是一场闹剧,就目前的事态来看,柳传志走到今天这一步,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20年前的柳传志,何曾敢想到今天?

大概那个时候你还没有资格见到我。1984年到过中国,曾为IBM

全美第三把手这样说过柳传志;联想创业初期,柳传志代表香港导远公司第一次参加IBM的代理会,柳传志孤零零地坐在最后一排的角落,没有得到任何说话的机会;三年前IBM主动上门投怀送抱,今天IBM个人电脑事业部被联想收购,IBM的全球高级副总裁沦为柳传志的下属。

20年的时间,不可思议的背后,可以说都是柳传志商业战略和人事战略拿捏到位的结果。在商业策略方面,柳传志的思想总能比别人快半拍。比如,他能够提前走出研究室,将研究成果和市场对接;为了试探性的国际化,创造联想生存的最佳环境,在中国市场体制还不健全的时候,他率先在香港成立公司;香港联想上市又使得柳传志比同行业的国内企业抢先一步掌握了在资本上的主动权,拉大和国内对手的距离;当柳传志发现国有企业开始出现改制的苗头之后,搭上了改制的第一班车,完美地解决了产权问题;最后又在IBM急于出售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时候,借助收购完成大联想的布局。所以,柳传志商业战略上比别人快半拍的战术运用的非常成功。当然,支撑商业战略成功的关键就是人事战略上的成功,人事战略的成功就少不了与人斗争。柳传志有个著名的战略思想: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其核心,就是人事战略的巧妙布局。柳传志的与人斗争,其实不是低层次的尔虞我诈,而是为了实现大联想在人事战略方面独特的政治安排。在外人眼里,或者在媒体的报道中,柳传志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温和和儒雅,极具亲和力。但在人事战略的安排上,柳传志从来都是心

计很深,甚至有些冷酷无情。

所以,当柳传志宣布联想集团新的董事局主席将由杨元庆先生出任,新的CEO将由Stephen M.Ward.Jr.先生出任的那一刻,杨元庆完成了一个阶段的使命,进入了学徒期。而Stephen M.Ward.Jr.这位已经在IBM工作了26年的职业经理人,也许只不过在此时扮演一个过渡者的角色。3年之后,当联想已经完全整合了IBM PC业务的人员、渠道、品牌、客户之后,当联想在奥运会上作为著名国际品牌出现的时候,Stephen M.Ward.Jr.的使命可能就完成了。

联想20年,所有关键性的人物,在柳传志大联想的布局当中,每个人的命运莫不如是,这好像就是他们难以逃避的宿命……

倪光南VS柳传志一场恩怨情仇的故事

柳传志设特区,倪光南入瓮

柳传志甚至在公司宣称: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科技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光南干才能出成绩。

1984年11月1日,联想集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成立,柳传志他们决定在计算机西文汉化的方向上寻找

突破。这个方向一确立,作为领导层的柳传志、王树和和张祖祥不约而同地想到他们在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同事,也是这个领域最有权威的专家倪光南。于是,他们向倪光南表达了希望他加入公司的想法。

倪光南最希望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为人民服务,如果加入柳传志他们的计算所公司,可以帮他实现这个愿望,他求之不得。但是,1984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内心的清高和孤傲在倪光南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要他倪光南加入公司可以,但是要满足他的三个条件:一不做官,二不接受采访,三不出席宴请。三个条件的浅层次含义是:我要一心一意搞科研。深层次含义是:我是独立的,我的技术你们可以用,但我本人不受你们的控制!柳传志他们本来看中的就是倪光南的技术,对于倪光南的要求,他们无条件的支持!

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的第一任总经理是王树和,柳传志和张祖祥是副总经理。到了1986年,王树和离开公司当上了所长助理,柳传志升任为总经理。为了让倪光南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将心留在公司,柳传志为倪光南单独开设了一个特区:倪光南可以不参与公司的事务性工作,可以拒绝参加任何他不想参加的会,公司的纪律对他没有任何约束力。柳传志甚至在公司宣称: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科技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光南干才能出成绩。不管谁和倪光南产生矛盾,柳传志的答复是:只要你和老倪发生矛盾,无论什么理由,都是你的不是。虽然,倪光

南将不接受采访作为加入公司的一个条件,但是,每任公关部总经理上任,柳传志定的基调都是宣传好倪光南。科学院奖给柳传志一套房子,柳传志也让给了倪光南。

当倪光南后来被柳传志扫地出门的时候,很多人说柳传志是兔死狗烹和鸟尽弓藏的小人。其实不然,柳传志对待倪光南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过河拆桥。按照柳传志最初的理解,当他将倪光南请上神坛而获得了公司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之后,他应该想到,如果有一天公司不需要倪光南的技术了,他这个总经理该如何将倪光南请下神坛。柳传志最初的想法,一定要在请倪光南走下神坛之前给予他充分的物质财富,最初的高额工资和奖金,以及后来和柳传志一样多的股份说明了这一点。不过,柳传志没有想到的是,倪光南更在乎精神上的认可和尊重。

老柳以退为进,老倪功败垂成

直到这时候,倪光南才明白过来,柳传志没有玩阴谋,柳传志玩的是阳谋。

1994年5月3日,因为倪光南的司机违反规定,联想集团给倪光南重新换了一个司机。这么一件小事情,倪光南通过书信向柳传志表达了强烈的不满,这让柳传志感到非常意外。收到信的当天晚上,

柳传志马上回了一封信,他这样写道:……我很了解你的脾气,你也知道我的脾气,结果是越陷越深,最后公司分裂,那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然而,心高气傲的倪光南没有搭理柳传志,他认为柳传志开始变软了,柳传志会继续低着头站在他这一边。然而,倪光南想错了。此一时,彼一时,柳传志不是10年前的小柳,联想也不是10年前的计算所公司,对于联想公司来说,倪光南的价值更不能和10年前同日而语。

1994年6月5日,关于倪光南在上海建立设计中心的事情,柳传志用便条的方式给倪光南的答复是:不!据倪光南回忆,这是柳传志十年里面第一次向我说不……有了第一次,第二次,一连串的不便开始了:柳传志撤换了原来的财务总监,虽然倪光南说你要是这样做,我永远和你没完;程控事业部改为子公司化为泡影,虽然倪光南说我坚决和你干到底;柳传志重新制定议事规则,集体讨论,最后总裁定,虽然倪光南说应该董事长说了算,你这样做违反公司法……

倪光南突然发现自己在联想彻底失语,他不甘心就这样失去在联想的话语权,他开始向柳传志发难。倪光南直指柳传志在香港联想上市的时候玩了阴谋:北京联想借给导远公司的552.58万美元,实际上造成国有资产损失1.2亿资金。如果倪光南反映的情况属实,柳传

志上断头台则是板上钉钉的事。柳传志和倪光南的关系全面恶化。

导远公司借债持股虽然是柳传志一手策划,但整个过程的每个细节,柳传志无一不随时向中科院汇报,柳传志在取得中科院的支持之后,方才按部就班地实行自己的计划。因此,经过几年反反复复地调查,从中科院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从国家监察部到国家审计署,最后到中国证监会,所有的调查都没有发现柳传志违法违纪的问题。直到这时候,倪光南才明白过来,柳传志没有玩阴谋,柳传志玩的是阳谋。

面对倪光南的上告,柳传志由伤心转化成愤怒,他决定让倪光南出局。但是,倪光南的身上不仅没有短板,而且在历史上功勋显赫,联想汉卡和联想微机的研制开发对于联想集团的作用有目共睹、不容抹杀。所以,柳传志不可能将倪光南一棍子打死,他选择了以退为进的策略。这个策略很奏效,中科院决定舍车保帅。

1995年6月30日上午,联想集团董事会宣布解除倪光南总工和董事的职务。会议结束,柳传志和倪光南各自默默地离开现场。联想董事会的决定成了民心所向,没有在联想员工中间引起太大的波澜。与柳传志的宽厚和仁义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倪光南却不念情谊地步步紧逼,欲把柳传志送进监狱而后快。伴随柳传志一次次地被证明为清白,倪光南一次次被证明为诬陷,在这个过程当中,联想集团的业绩

也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时候的倪光南有些失道寡助了。

1999年9月2日,柳传志对倪光南进行了最后的一击:联想解聘倪光南,股份也被联想收回,500万元的安慰奖也给了倪光南的单位而非本人。大势已去,几天之后,倪光南在互联网上第一次承认了自己负有重大责任,希望相对一笑泯旧怨。但是,柳传志没有再给倪光南机会。倪光南完成了他在联想的光荣使命,默默地离开了联想。对于柳传志来说,倪柳一战,柳传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联想教父,加上联想股份制的顺利完成,他终于成为联想真正的主人,从此在联想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

柳传志二十年“驭人” 成就“柳氏联想”

20050110 11:38:54 《人力资本》文章内容彩信发送

吕谭平VS柳传志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吕谭平位高,柳传志权重

合资公司成立的目的是做代理,做代理的关键人物不是柳传志而是吕谭平。

倪光南的汉卡是将电脑英文系统改变成中文的一个工具,但是,如果计算所公司不能够拿到国外电脑的代理权,即使有了倪光南的汉

卡,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计算所公司很难有量的突破。自然而然,1985年的柳传志开始考虑能否取得国外品牌电脑的代理权。当时像IBM这样的大公司根本没有信心在内地寻找合作伙伴,他们一般都寻找香港的代理公司。所以,柳传志的目光瞄向了香港,也就认识了香港商人吕谭平IBM在香港众多的代理公司之一。

认识吕谭平之前,柳传志吃过香港商人的亏,交过不少学费。对于吕谭平,柳传志进行了几次考试:1986年4月,柳传志从吕谭平那里代理了500台IBM机器。柳传志将吕谭平的利润压得很低,但是吕谭平说没有问题,这证明了吕谭平不贪,有合作的诚意。后来,柳传志从吕谭平那里拿了一单兼容机生意,由于质量不是很好,柳传志让吕谭平给换了,吕谭平照办,这说明吕谭平讲究诚信。通过不断地考试,吕谭平最终取得了柳传志的信任。因为吕谭平和国外的PC 公司都有较长时间的联系,对于代理有着丰富的人脉关系和经验,导远公司本身就是多家国际电脑厂商的代理。因此,柳传志决定和吕谭平合资成立一家香港公司,这样北京的计算所公司就可以拐个弯获得国外电脑的代理权。然后,柳传志又进一步考虑到,合资公司一旦成立,代理国外品牌机势必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是创业身份的导远和计算所公司根本没有钱,只能向银行贷款,但嫌贫爱富的银行根本不可能给他们这些小公司贷款。于是,柳传志把父亲柳谷书正在掌控的中国技术转让公司拉了进来。

1988年6月23日,计算所公司和导远公司、中国技术转让公司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香港联想电脑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成立的目的是做代理,做代理的关键人物不是柳传志而是吕谭平。为了能够让吕谭平放开手脚名正言顺地去开展工作,柳传志说服了对香港人不信任的父亲,最后还是让吕谭平成为了香港联想的总经理。

香港联想业绩下滑,吕谭平平静出局

柳传志突然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让吕谭平出局!

从1990年到1993年,倪光南带领技术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的联想微机之后,代理国际品牌加上自产自销联想自己的品牌,在市场、渠道、技术、人才占尽先机的前提下,联想集团横扫当年中国的计算机市场,奠定了联想在中国企业当中的霸主地位。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香港这样高度市场化环境下浸淫多年柳传志,他很清楚,一个企业要想鲤鱼跳龙门,在适当的时候通过上市融资是解决企业发展瓶颈最好的办法。于是,香港联想上市被排上了柳传志的工作日程。

上市融资就需要增资,中技公司放弃增资权,吕谭平不想放弃但苦于没钱,柳传志雪中送炭借给吕谭平552.58万美元,吕谭平在柳传志的支持下玩了一招借债持股。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从此,吕谭平受制于柳传志,柳传志掌握了香港联想的实权。对于柳传

志来说,帮助吕谭平有几层考虑:第一,吕谭平现在还不能离开香港联想,在国际市场运作方面吕谭平仍然还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二,现在的香港联想还不是国有股一股独大的时候,有港资背景比没有港资背景强;第三,吕谭平确实为柳传志在香港的发展帮了大忙,联想集团的发展,吕谭平功不可没,他希望吕谭平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1994年2月14日,香港联想顺利上市。之后不久,倪光南在北京跳出来状告柳传志,柳传志不得不回北京应战。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一走,香港联想就乱了。

生产板卡的QDI集团是香港联想的子公司,由吕谭平一手创办。柳传志担心吕谭平在他不在的时候还是过多地管理QDI,所以临走之前将联想美国分公司的总经理David调回香港管理QDI,柳传志也特意叮嘱吕谭平的副手马雪征看好吕谭平。柳传志没有想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除了柳传志,香港联想没有人可以压得住吕谭平。事必躬亲、为所欲为的吕谭平终于将香港联想拖入了深渊。1995年,香港联想内存条积压在仓库,亏损上亿元。柳传志马上赶回香港救急。虽然卖了豪华轿车,将公司从高档写字楼搬进廉价写字楼,还是没有刹住亏损的巨大惯性。1996年4月,香港联想公布了1995年到1996年的财年业绩,总共亏损1.9亿港币。受这则消息的影响,香港联想股票一路下跌,从1.33元跌到0.295元。如果此时银行向其逼债,那么香港联想就会很有可能破产。

1996年11月,香港联想在柳传志、马雪征、郭为等人的努力下终于止住了香港联想业绩下滑的趋势,杨元庆的异军突起又使得北京联想成为柳传志打翻身仗的重要砝码,柳传志决定将北京联想和香港联想进行整合。耐人寻味的是,会议的地点,柳传志既没有选择在香港,也没有选择在北京,柳传志一等人飞往了美国旧金山,其中并没有吕谭平。北京联想注入香港联想,吕谭平自然绕不过,谈到吕谭平的时候,柳传志突然说:我已经下定决心了,让吕谭平出局!

不久之后,柳传志就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正式和吕谭平谈到让他退出联想的事。近十年的交情,对于柳传志的为人,吕谭平是了解的。柳传志一旦下了决心,到和你正式摊牌的时候,你其实已经没有回旋的余地。虽然有些无奈,但按照柳传志建议的价格,导远的股份悉数转让给联想所得的钱,还了当年的借款,吕谭平和他的几个伙伴已经是亿万富翁。所以双方皆大欢喜,吕谭平心平气和地被柳传志请出了联想,联想的血统又变得纯正起来。

孙宏斌VS柳传志一场你死我活的故事

年轻人走上前台孙宏斌越位被拘

对于柳传志来说,涉世不深、不知江湖险恶的孙宏斌不难对付。一旦确定不可救药,柳传志马上快刀斩乱麻,决不手软。

1988年,除了倪光南和吕谭平受到柳传志格外关注并且照顾之外,还有一个群体,柳传志也是煞费苦心。柳传志提着30万港币到香港成立合资公司之前,他特意对北京的几位管理层发了话,联想从今开始不仅要大量招聘年轻人,而且要大胆提拔年轻人,提拔错了不是错,但是不提拔、不培养却是大错。柳传志开始谋划联想的未来。于是,一大批刚刚毕业不久或者还没有毕业仍在实习期的年轻人加入了联想,而且就像打了激素一样飞速的成长。从1988年到1990年,联想出现了一批娃娃官,分量最重的是杨元庆、郭为和孙宏斌。

1989年11月14日,倪光南的汉卡,加上吕谭平的代理,加上孙宏斌、杨元庆、郭为这群年轻人的努力,在柳传志滴水不漏的运筹帷幄之下,计算所公司正式改名为联想集团,联想集团的营业额开始爆炸似的增长起来。

1990年,孙宏斌被破格提拔为联想集团企业发展部的经理,主管范围就是他在全国各地开辟的18家分公司。这个过程,联想的老人们没有过多参与,分公司的头头脑脑基本上都是孙宏斌任命,因此,孙宏斌在分公司拥有很高的威信。但是,联想集团的分公司除了听从孙宏斌的管制,他们同时还应该协调好与集团各个部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然而,联想集团管理层发现他们对于分公司逐渐丧失了应有的权威,他们开始向柳传志报告孙宏斌的情况。最后,一纸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

控!的理由将柳传志从香港请回了北京。

柳传志回到北京之后马上进行了调查,发现孙宏斌的事情确实不是空穴来风:外地分公司,人由孙宏斌选取,财务不受集团控制,还有人说希望孙宏斌带领分公司独立出去。意识到问题严重性的柳传志马上宣布:孙宏斌调离业务发展部,调任业务部任总经理。

按照柳传志当时的想法,虽然孙宏斌有些失控,但作为这样的年轻人,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也许将他调到自己的监控范围之内,自己有办法让他成熟和聪明起来,如果继续不识抬举,再对付也不晚。但令柳传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柳传志调开孙宏斌和业务发展部的员工开会说明情况时,孙宏斌的下属和柳传志吵了起来。这时候,柳传志对孙宏斌和他的团队彻底绝望了。柳传志想到了司法介入。但是,对于年轻人,深牢大狱能不去就不去,有可能会毁了他的一生。柳传志还是想给孙宏斌最后一次机会。

柳传志是联想的总裁,他有权力直接开除任何一名不遵守企业规则的员工。但是,他却有意识地让孙宏斌去开除那几个敢挑衅总裁的员工。然而,让下属无比爱戴的孙宏斌没有让下属失望,一句不同意让柳传志彻底死了心!

几天之后,孙宏斌的下属要卷款逃走的话越来越多地传到了柳传

志的耳朵里,柳传志知道是到了该找孙宏斌谈最后一次的时候了。于是,在北京西山宾馆的一个房间,46岁的柳传志对26岁的孙宏斌说:我们都是能力强的人,我领导不了你。咱们好合好散,联想的分公司你随便挑一个,你自己去干。孙宏斌回答:不必了柳总,我才26岁,我可以从头再干。柳传志想了想,结束了这次谈话。

第二天一早,柳传志亲自主持企业发展部的会议。在会上,柳传志宣布自己暂时担任企业发展部的经理,孙宏斌另作安排。从这一天开始,孙宏斌便被软禁在西山宾馆的小楼里。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转移到了看守所。两年后,1992年8月22日,在孙宏斌拒绝承认自己有罪的情况下,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孙宏斌有期徒刑5年。

对于柳传志来说,涉世不深、不知江湖险恶的孙宏斌不难对付。一旦确定不可救药,柳传志马上快刀斩乱麻,决不手软,一方面是没有多少精力和时间在这方面纠缠,另外一方面,他决不允许联想在这些事情上承担不必要的风险。对于柳传志来说,联想比天大!但是,孙宏斌事件留下的后遗症却使得柳传志十分的被动。联想的老人们本来就对年轻人的大举入侵以至于攻城掠地郁闷已久,这次正好借着这个事件对柳传志提出了质疑:究竟提拔这么多年轻人走上领导岗位是利还是弊?

非常有意思的是,柳传志用行动回答了他们的质疑。集团办公室主任郭为马上被柳传志任命为集团公司业务二部的主任经理,全面整顿全国的18家分公司,收拾孙宏斌留下来的残局。年轻人孙宏斌给柳传志出的难题,柳传志交给另一个年轻人郭为去解决。让年轻人接受考验和磨难,几乎成了柳传志和年轻人斗争屡试不爽的一招。

郭为没有让柳传志失望,在重庆,冒着被扔到嘉陵江里的危险,在成都,顶着威胁家人的电话恐吓,郭为顺利地完成了18家公司的整编。于是,柳传志得以继续强有力地推行他的年轻人才使用战略,其中最重要的两步棋是:1991年,28岁的郭为进入11人的总裁室,担任集团公司的企划部总经理,杨元庆被任命为CAD部的总经理。后来,孙宏斌刑满释放,他向柳传志真诚道歉,在柳传志的全力帮助下,经过10年的时间,孙宏斌成就顺驰地产的同时也成为一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柳传志在年轻人身上的用心可见一斑。

柳传志二十年“驭人” 成就“柳氏联想”

20050110 11:38:54 《人力资本》文章内容彩信发送

杨元庆、郭为VS柳传志一场伯乐识马的故事

杨元庆异军突起,柳传志悉心调教柳传志不断地告诫杨元庆要有理想,但是不要理想化!,但杨元庆置若罔闻,柳传志决定教育教育

他。

杨元庆、郭为和孙宏斌三人,都是硕士研究生,年龄相差不过几个月,但郭为比较幸运,第一次面试他的正是柳传志本人。那时的郭为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一番简短的交谈之后,郭为还在犹豫,柳传志却已经相中了郭为。我们一定会将公司开到美国去,开到海外去,我们会集体出国!一番信誓旦旦之后,郭为被柳传志的豪言壮语所打动,研究生还没有毕业就开始了在联想的工作。由于成功策划、实施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联想进军海外誓师会,一个月之后,郭为成为公关部的经理。

16年后,当联想集团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新闻发布会热烈举行的时候,会场上没有郭为的身影。作为神州数码的总裁,虽然名义上已经和联想集团彻底分家,但骨子里都是流着一样的血液。真不知道,当柳传志站在台上宣布收购的那一刹那,只能躲在别处的郭为,回想起16年前柳传志在面试他时所说过的话,回想起由他策划并胜利召开的第一次进军海外誓师会,郭为会作何感想?不过,2008年的联想集团有没有可能重新将神州数码收回,那时的郭为有没有可能成为联想集团的总裁,未必不是郭为的另外一种结果。

1991年,杨元庆担任联想CAD部门的总经理。CAD部门的业务主要是代理惠普公司的产品。杨元庆的成长和郭为不同,倒是和孙

宏斌有几分相似,柳传志给了一个温暖的环境和适合的土壤,杨元庆就拼命地长。从1991年到1993年,CAD的销售额从5000万到1.1亿,再从1.1亿达到1.8亿。为了不让杨元庆成为孙宏斌第二,柳传志开始将杨元庆拉到身边培养。接触一段时间之后,柳传志发现杨元庆是一个执行能力很强的将才,而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杨元庆事业心很强,政治野心很弱。这样的苗子,柳传志最喜欢。

杨元庆此时还想出国,美国惠普总部也给他伸出了橄榄枝。郭为正在柳传志的安排下到各个部门轮岗,轮岗的深层次含义就是为接柳传志的班作准备。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993年底,由于国外计算机品牌的大量入侵,中国计算机产业陷入危机,一直飞速增长的联想,第一次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柳传志承认打了败仗,柳传志决定让杨元庆留下来,将联想的业绩从低谷当中拯救出来。

1994年3月19日,香港联想上市后一个月,30岁的杨元庆被任命为电脑事业部总经理。在很短的时间之内,杨元庆重组电脑事业部,电脑的销量大幅度提升。柳传志对于杨元庆的表现基本上满意,但就是在推行改革的策略和手段方面,杨元庆还是显得有些急躁,缺乏像郭为那样的全局观。柳传志不断地告诫杨元庆要有理想,但是不要理想化!但杨元庆置若罔闻,柳传志决定教育教育他。

有一天,当杨元庆为一个上海的项目又和公司大多数同事发生争

论,柳传志抓住这个机会,守着公司的许多高层和杨元庆的一些下属,劈头盖脸将杨元庆臭骂了一顿。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大家跟随柳传志多年,他们还从没有见过柳传志发过这么大的火。杨元庆和孙宏斌不一样,他很快明白了柳传志对自己的良苦用心,逐渐学会了妥协,学会了做事要有全局观,学会运用策略而不是蛮干。从此之后,柳传志对杨元庆说的话,杨元庆一定会好好琢磨,细细推敲。

柳传志对于杨元庆一边敲打,一边尽自己的所能为杨元庆扫清障碍。柳传志在杨元庆身上的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1996年财年结束的时候,联想代表国产品牌机第一次登上国内市场的第一名,联想电脑在杨元庆的带领下开始在世界PC市场崭露头角。柳传志内心的天平随着杨元庆这颗新星的冉冉升起,开始慢慢地发生了变化,从郭为那边偏到了杨元庆这边。

杨元庆火候欠佳,柳传志王者归来

杨元庆这个董事长的位子并非没有作用,他既是让杨元庆速成的炼狱,又是柳传志手中用来牵制洋CEO的一张王牌。

孙宏斌、杨元庆和郭为三个人当中,对于柳传志来说,最不容易对付的就是郭为。比较柳、郭两人做事的方法、处事的态度以及管理企业的思想和理念,郭为简直像极了柳传志。郭为很少给柳传志惹祸,相反,每当联想哪里着火的时候,柳传志首先想到的就是让郭为前去

柳传志:通往教父之路

柳传志:通往教父之路 在中国商界,无论财富、权势榜单如何变换,他的座次已无需再排;他创立的企业,历经28年而不倒,他的声誉,历尽危机而不坠;他与十年战友反目成仇;也与昔日对手尽释前嫌。网易财经为您梳理柳传志创业历程,力求还原联想教父封神之路。 从上海到北京的童年 柳传志1944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柳谷书自幼好读书,考取上海中国银行的一个职位时,独身进入上海,自此迈入金融圈,最终成为共产党旗下中国专利代理公司的董事长。母亲出生于镇江一个大户人家,她的父亲是孙传芳属下财政部长,结识柳谷书后,便追随左右,颠沛流离。1949年秋,柳家搬往北京,失去了往日的富裕,但仍属殷实人家,父亲仍在中国银行工作,并 加入中国共产党。 舅舅是右派,报考飞行员失败 1961年柳传志高中毕业,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空军飞行员,那时候军人很神圣,年轻人无论男女都想当兵,一群军官到任何一所中学去挑飞行员,都像现在清华北大的老师到全国去招“零志愿”的考生,具有无可争辩的优先权。柳传志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核,成为全校唯一的入选者,但由于他的舅舅是右派分子,而宣布为不合格。那一天,柳传志满心的沮丧无以言表。当晚父母两人一起跟他谈话,在他的一生中,这是唯一的一次,父亲对儿子说:“不论你将来做多么了不起的事,还是做多么平凡的事,只要是一个正直的人,你就是我的好儿子”。 “缺乏工农感情” 最终柳传志成了西安军事电子工程学院雷达系的一年级学生,柳传志在入党时遇到了麻烦,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说他缺少工农感情,那时农村和城市的隔阂、冲突甚至敌视,和现在没有任何不同,柳传志一时辨不清“工农感情”是什么,但他发现,来自农村的同学总能更快得取得党组织的信任,党组织需要这样的人。18岁的柳传志开始学习妥协,学习掩盖自己的感情,克制自己的欲望。1966年,文革的风潮卷进学校,22岁的柳传志在短暂成为造反派灵魂人物后,对眼前的一切产生了疑问,他觉得自己心里明白了一点什么:他既不想做糊涂人,也不想成为投机者。于是,他从这条路上急流勇退,被曾今的伙伴问起时,只哈哈一笑,说“不搞革命了, 搞对象”。 科研人员的苦涩,自嘲住在东郊民巷 柳传志和妻子住在计算所东墙根的小区,大约40户人家住在这里,包括工人、武装警察,还有像柳传志这样年轻资浅的科研人员。20世纪70年代后期,这里已有相当规模,又有一条狭长的小巷贯穿头尾,所以被叫做“东郊民巷”。真正的东交民巷本是京城中心一片闹中取静的地方,40年前是外国人的居住区,30年前又成为北京市政府的所在地,所以它在京城百姓的眼里是富人区的代名词。现在,计算所里这一帮科学家把自己的住宅叫做“东郊民巷”,其中 的苦涩与达观,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一听便知。 联想在一间传达室里诞生

【柳传志经典语录】_柳传志语录大全

柳传志,1944年4月29日出生于江苏镇江,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局主席,2011年11月2日卸任。现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企业家、投资家、泰山会成员、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 1、人生在世,要受许多委屈。而一个人越是成功,所遭受的委屈也越多。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极值,就不能太在乎委屈,不能让它们揪紧你的心灵。要学会一笑置之,要学会超然待之,要学会转化势能。智者懂得隐忍,原谅周围那些人,让我们在宽容中壮大。 2、只要老倪说的都对,老倪是有效数字1,别的科技人员都是0,这些0只有跟着倪光南干才能出成绩。 3、要有理想,但是不要理想化! 4、恶劣的环境下,搭建一个温室,让幼苗无所顾忌地成长。成长过程中,适合我的留下,不适合的扔掉。 5、第一年根本谈不上战略。 6、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7、看油画的时候,退到更远的距离,才能看明白。离得很近,黑和白是什么意思都分不清。退得远点,就能明白黑是为了衬托白,再远点,才能知道整幅画的意思。打这个比喻是为了时时提醒我们牢记目标,不至于做着做着就做糊涂了。 8、你(杨元庆)知道我的大鸡和小鸡的理论。你真的只有把自己锻炼成火鸡那么大,小鸡才肯承认你比他大。当你真像鸵鸟那么大时,小鸡才会心服。只有赢得这种心服,才具备了在同代人中做核心的条件。 9、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既做电脑,又做房地产,还做投资,然后用同一套体系去进行人事建设和激励。让这样的企业与高度专业化的企业竞争,想取胜是非常困难的多元化非常忌讳采用企业事业部的方式由企业总部给各事业部制定战略,进行激励。而采取子公司的形式就不同。子公司是独立法人,可以有独立的战略体系、执行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 10、(联想并购IBM PC事业部)到目前为止,取得这样的成果,我总结了一条经验:就是预先要把事情想清楚,把战略目的、步骤,尤其是出了问题如何应对,一步步一层层都想清楚;要有系统地想,这不是一个人或者董事长来想,而是有一个组织来考虑。当然,尽管不可能都想得和实际中完全一样,那么意外发生时要很快知道问题所在,情况就很好处理了。 11、(企业家的主要失败原因)一是没有把目标想清楚。有很多企业家做企业,做着做着就想向政治靠拢了,有心参与政治,结果却把企业做死了;二是一些企业家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侵犯了股东的,甚至是国家的利益;三是把长跑当成了短跑。企业成长犹如跑步,倘若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成功故事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成功故事 柳传志,1944年4月29日出生于江苏镇江,曾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董事局主席,2021年11月2日卸任,现任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名誉主席,联想集团高级顾问,企业家、投资家、泰山会成员、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下面讲述的是。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 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 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 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 传志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 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 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 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 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 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 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 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

创业感言经典语录精选80句

创业感言经典语录精选80句 1. 世上的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未来,但是我们可以以一种愉快的心情来面对命运。 2. 世界上,成功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傻子,一种人是疯子。傻子是会吃亏的人,疯子是会行动的人。 3. 时的放弃是痛苦的,但能换来一世的幸福。 4. 胜者才得以称王,正是正因商业世界冷酷无情,才使其显得如此搞笑。藤田田(日本麦当劳公司总经理) 5.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6. 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 7. 生存的第一定律是:没有什么比昨天的成功更加危险。 8. 设立目标,然后把目标细化为每一步的实际行动。 9. 上当不是别人太狡猾,而是自己太贪,是因为自己才会上当。 10. 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11. 如何建立一套规范体系,解决技术、安全和运营等问题,是制约平台开放速度的重要原因。我们虽然走得慢些,但一步一个脚印。我一直认为,仓促开放必然弊大于利。除了产业环境的成熟度决定了当时不可能贸然这样做,如何在

开放的背景下保护好用户利益始终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就好象给奔跑中的火车换发动机一样,腾讯必须确保用户利益。 12. 如果有一个项目,首先要考虑有没有人来做。如果没有人做,就要放弃,这是一个必要条件。柳传志 13. 如果说我们过去的梦想是希望建立一个一站式的在线生活平台,那么今天,我想把这个梦想往前推进一步,那就是一起打造一个没有疆界,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生态。我觉得这个梦想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后我是非常诚挚地利用这个机会邀请我们在座的所有合作伙伴,和腾讯一起携起手来,为了未来的梦想一起努力,为未来的整个没有疆界、开放分享的互联网新生态而努力。 14. 如果你有两个思想一致的人,解雇一个。你要一个副本做什么?杰里克劳斯 15. 如果你不比别人干得更多,你的价值也就不会比别人更高。塞万斯 16. 如果刀刃怕伤了自己而不与磨刀石接触,就永远不会锋利。 17. 容易成功和难于成功同样能刺激人的愿望。 18. 任何研究创新都会碰到冲破传统阻力的问题。王鸿祯 19. 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0. 人要有专注的东西,人一辈子走下去挑战会更多,

2014年整理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真题及模拟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真题及模拟题 (2014年整理) 一、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真题 1、2014年上半年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博览群书总还是要的,读书人喜欢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仔细想想,在人身上真正起作用的,一定是真正读懂、读通、读化了的那几部分。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 2、2013年下半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字数为800-1200字。 3、2013年上半年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论说文。 我们的人生,就像大海里的航船,只要不停止航行,就会遭遇风险。没有风平浪静的海,没有不受伤的船。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4、2013年上半年河北试题 杜鲁门新当选美国总统,记者采访其母亲:“你有这样的儿子,你一定很自豪。”杜鲁门的母亲回答:“是的。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同样让我骄傲,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论说文。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条理清晰。不少于1000字。 5、2012年下半年 一位母亲,整天对儿子关怀备至,从衣食住行到学习,每天还不忘叮嘱儿子好好学习。 母亲对父亲说:“你怎么整天都不关心教育儿子?” 父亲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 二、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作文模拟题

八个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八个经典的企业文化故事 企业文化故事是最生动的企业文化培训资料,通过讲述这些企业文化故事,员工可以对企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企业也可以汇编一些有关自己的文化故事,让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体会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故事之一:海尔砸冰箱 当海尔还是一家小冰箱厂时,张瑞敏因为质量问题,砸了一批质量不合格的冰箱。当时,整个家电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短缺状态,砸冰箱而不是返厂维修,显得那么不近乎人情,似乎也没有道理。然而,冰箱确实砸了。不但砸了,而且砸出了满城风雨,砸得沸沸扬扬,砸上了媒体,砸进了每个海尔人的心里,也砸出了消费者对海尔的信赖。 企业文化故事之二:海尔吃“休克鱼” 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的近 10 年间,海尔先后兼并了 18 个企业,并且都扭亏为盈。 在这些兼并中,海尔兼并的对象都不是什么优质资产,但海尔看中的不是兼并对象现有的资产,而是潜在的市场、潜在的活力、潜在的效益,如同在资本市场上买期权而不是买股票。海尔 18 件兼并案中有 14 个被兼并企业的亏损总额达到 5.5 亿元,而最终盘活的资产为 14.2 亿元,成功地实现了低成本扩张的目标。 人们习惯上将企业间的兼并比做“鱼吃鱼”,或者是大鱼吃小鱼,或者是小鱼吃大鱼。 而海尔吃的是什么鱼呢?海尔人认为:他们吃的不是小鱼,也不是慢鱼,更不是鲨鱼,而是“休克鱼”。什么叫“休克鱼”?海尔的解释是:鱼的肌体没有腐烂,比喻企业硬件很好;而鱼处于休克状态,比喻企业的思想、观念有问题,导致企业停滞不前。这种企业一旦注入新的管理思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很快就能够被激活起来。 从国际上看,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先是“大鱼吃小鱼”,兼并重组的主要形式是大企业兼并小企业;再是“快鱼吃慢鱼”,兼并重组的趋势是资本向技术靠拢,新技术企业兼并传统产业;然后是“鲨鱼吃鲨鱼”,这时的“吃”,已经没有一方击败另一方的意义,而是我们常说的所谓“强强联合”。 而吃“休克鱼”的理论,为海尔选择兼并对象提供了现实依据。国情决定了中国企业搞兼并重组不可能照搬国外模式。由于体制的原因,小鱼不觉其小,慢

中国企业家语录经典

中国企业家语录经典 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企业家,一起来看看他们的经典语录吧!!以下是为你精心整理的中国企业家语录经典,希望你喜欢。 中国企业家语录经典1) 这个世界不是有权人的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牛根生 2) 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第一天的梦想。;;马云 3) 认为如果你要想有真正的朋友,必须不要被别人左右。;;马云 4) 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突出。无缺点就无优点。;;牛根生 5) 保持低调,才能避免树大招风,才能避免成为别人进攻的靶子。如果你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别人的敌意,别人也就无法捕捉你的虚实。;;李嘉诚 6) 最大的培养在实践。使用就是最大的培养。;;牛根生 7) 在我的企业内,人员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并且从没出现过工潮。最主要的是员工有归属感,万众一心。;;李嘉诚 8) 创业首先是去做,想多了没用,光想不做那是乌托邦。;;马云 9) 求万世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李嘉诚 10) 最重要是事前要吸取经营行业最新、最准确的技术、知识与一切行业有关的市场动态及讯息,才有深思熟虑的计划,让自己能轻而易举在竞争市场上处于有利位置。你掌握了消息,机会来的时候,

就可以马上有动作。;;李嘉诚 中国企业家名言语录1) 在我看来有三种人,生意人:创造钱;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为社会承担责任。企业家应该为社会创造环境。企业家必须要有创新的精神。;;马云 2) 吃亏吃到再也吃不进的时候,就不会吃亏了。苦多了,甜就大了。;;牛根生 3)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李嘉诚 4) 我不知道该怎么样定义成功,但我知道怎么样定义失败,那就是放弃,如果你放弃了,你就失败了,如果你有梦想,你不放弃,你永远有希望和机会;人生是一种经历,成功是在于你克服了多少,经历了多少灾难,而不是取得了多少结果。;;马云 5) 创意是企业运营中一个很重要的一环,但它只是一环,不是所有,所以要把每项工作落实到实处。;;马云 6) 直接去举一千斤的人,笨蛋;四两拨千斤的人,聪明。;;牛根生 7) 精明的商家可以将商业意识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举手一投足。充满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李嘉诚 8) 凡事都留个余地,因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错处,可以原谅人的地方,就原谅人。;;李嘉诚 9) 好心态才有好状态。;;牛根生 10) 知人善任,大多数人都会有部分的长处,部分的短处,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为原则。;;李嘉诚

朗读者心得体会_1

朗读者心得体会 导读:《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承担制作,于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综艺频道黄金时间联合播出。 朗读者心得体会300字【一】 作为中国最有商业价值的传统文学作家,麦家曾凭借谍战小说《暗算》摘得中国传统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由他的每一部小说都被改编成影视剧,曾一度掀起中国当代谍战影视的狂潮。 虽然麦家凭借作品在业界和读者群中获得了巨大的影响力,但在生活中,他行事低调内敛,极少在公众面前讲述自己的个人生活。此次,在《朗读者》节目中,麦家是第一次公开分享自己与儿子的父子故事。 “儿子,当你看到这封信时,你已在我万里之外,我则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们太小了,但我们不甘于小,我们要超过地球,所以你出发了。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远行,为了这一天,我们都用了十八年的时间作准备;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远行,有了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远……”《致信儿子》是一封麦家写给远在美国留学的儿子的信件,字里行间,不但有麦家对儿子的叮咛嘱咐、有对生活感悟的分享、对人生的探讨、也有不吝表达的切切爱子之心。 茅奖作者也曾头疼儿子的青春期 周六播出的《朗读者》以“选择”作为主题。而麦家关于“选择”

的故事,关于自己当时正处在叛逆青春期的儿子。“很多人的青春期都有叛逆难弄的一面。面对这种有问题的青春,父母应该怎么办?是选择放弃还是坚持?忍耐还是放任?”以父亲的身份,麦家分享了自己与儿子的点滴。 采访中,麦家说:“我的儿子青春期可以说是特别的作、特别的叛逆。”麦家直言,青春期来了就是“鬼敲门”,高中开始,儿子就把自己封闭了起来,三年全部待在家里,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打游戏、上网、聊天、恶作剧。对于儿子,麦家无数次想放弃,因为忍无可忍,但是最后又无可奈何。 “我们始终不放弃,每天把老师请到家里来,但很多老师上了几天后就劝我,麦家,还是算了。”儿子气走了家庭教师,麦家却仍然不放弃寻求让孩子可以继续接受教育的途径,甚至一度自己掏钱开了一家培训机构,只是为了让儿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然而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但麦家一直未停止对儿子的陪伴,他说:“年轻人,或者说青春期就是一个危险,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鲜花。我们作为长辈,只有一种选择,帮助他变成一朵花,抹平坚韧的地方。帮助他度过最摇摆不定,定时炸弹的这样一个阶段。” 终于,麦家的儿子到了本该高考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看到曾经的小伙伴们都开始努力读书,纷纷准备出国读大学,孩子突然意识到和朋友们的差距。“他本身英语基础很好,人也聪明,努力了半年,靠着他的童子功过了英语关,通过了6所美国那边大学的申请。”

现代的成功人士的故事

1.中国首富李嘉诚的故事 李嘉诚三岁时,家道中落,后来父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就此失学。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李家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李嘉诚是家中长子,不能不帮母亲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收留16岁的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甚至希望哪天日本鬼子的枪走火,把他打死算了。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疲倦,他当班时一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 没关系的,我看这孩子挺有出息的。只是以后要记住,做什么事都必须谨慎,不集中精力怎么行呢? 李嘉诚把这些话记在了心间,之后,他把谨慎当成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久而久之,竟使他练出了一种眼光,一个人是什么职业,性格特征、生活习惯、为人处事,一见面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这一切对他后来的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随后,李嘉诚辞掉跑堂的工作,从塑胶厂推销员开始,一直干到了业务经理。三年后,20岁的他做好了准备,要大干一番。白手起家的他,在维多利亚港附近的一条小溪旁,租了一间灰暗的小厂房,买了一台老掉牙的压塑机,办起了长江塑胶厂。随后,经过反复考察,他认为塑胶花市场需求很大,于是大量生产,这为他带来了可观收入。30岁的李嘉诚,已成了千万富翁。正在塑胶花畅销全球时,李嘉诚却敏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人拥入这个行业,好日子很快会过去,如果再不调整,引起的后果不只是溅湿衣裤了。有人认为他太保守了,但他认为这是经商中必须具备的素质,那就是谨慎和预见性。 随后他找到的是房地产。60年中期,内地的局势令香港社会人心惶惶,富翁们纷纷逃离,争着廉价抛售产业。李嘉诚正在建筑中的楼房也被迫停工,如果按当时的地产价格来算,他简直可说是全军覆没了。但他沉着应变,仔细分析局势。认为内地肯定会恢复安定,香港将进一步繁荣发展。在别人大量抛售房地产时,李嘉诚却反其道行之,将所有资金都来收购房地产。朋友们纷纷劝他不要做傻事,他说:我看准了不会亏本才敢买,男子汉大丈夫还怕风险? 李嘉诚又一次成功了。70年代初,香港房地产价格开始回升,他从中获得了双倍的利润。到1976年,李嘉诚公司的净产值达到5个多亿,成为香港的华资房地产实业。此后,李嘉诚节节高升,成为全球华人中的首富。 2.联想CEO柳传志的故事 年龄:65岁 创业时间:1984年创立联想 第一桶金:汉卡 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

创业家经典语录

创业家经典语录 导读:1、创业是非常艰苦的,而且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真正开始自己创业本身就是一种磨练的开始。——景新海 2、工作上的执着实际上是人的一种意志。——张近东 3、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王石 4、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很多人都死在明天的晚上,故而只有真正的英雄才能见到后天的太阳!——马云 5、一味地增加员工、扩充门面,而不改善编制,好景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松下幸之助 6、人的一生总会面临很多机遇,但机遇是有代价的。有没有勇气迈出第一步,往往是人生的分水岭。——丁磊 7、如果你有一件工作必须赶快做,把他交给那个最忙的人准没错。——罗佰特·克比 8、做生意应坚持这样一个观点,就叫做获取利润之后的利润,核算成本之前的成本。学会让而不是学会送,商人的最高境界是让,送是慈善。——冯仑 9、阿里巴巴在路上发现小金子,如果不断捡起来,身上装满的时候就会走不动,永远到不了金矿的山顶;还是不管小金子直奔山顶。——马云 10、一流高手是眼睛里面没有对手,所以我经常说我没有对手,原因是我心中没有对手。心中有敌,天下皆为你敌人;心中无敌,无

敌于天下。——马云 11、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要有梦想。但是,这个梦想要从做开始。——张朝阳 12、财富是猫的尾巴,只要勇往直前,财富就会悄悄跟在后面。——王志东 13、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车耀先 14、对信念的偏执创造奇迹。历史是这样写就的,竞争版图是这样重划的,世界是这样改变的。——孙宏斌 15、不要说没体力,不要说对手肘子硬,不要说球太滑,你只需做好基本功。就算对手难缠,就算他小动作多,就算他嘴里不干净,你只需做好基本功。——李宁 16、任何时候做任何事,订最好的计划,尽最大的努力,作最坏的准备。——李想 17、要永远坚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李嘉诚 18、没有什么比忙忙碌碌更容易,没有什么比事半功倍更困难。——亚历克·马肯策 19、办成改革的产物,而不是改革的对象。——陈慕华 20、生活是公平的,哪怕吃了很多苦,只要你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收获,即使最后失败了,你也获得了别人不具备的经历。——马云

解密柳传志的领导力

解密柳传志领导力 想要清晰地解读中国的企业家,有几个人是一定要放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去考虑的。这不仅是因为他们领导着中国迄今为止最成功、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企业,更重要的是他们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在开创企业新局面的同时,也时时能意识到并切实肩负起了他们本人及其所领导的企业军团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现任联想控股公司董事长的柳传志便是这样的企业家之一。 一石二鸟的爱国情怀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普遍具有热血沸腾的爱国情怀,能够将这种热情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去的也不在少数,但能够将其做到近乎完美且至今依然成功的,恐怕只有柳传志一人。 “我们希望自己有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和整个中科院的事业联系起来,甚至和国家科技改革的方针联系起来。”——1989年4月给中科院院长周光召的一封信。 “如果我们把自己认为是龙(取…鲤鱼化龙?之意)的时候,那就确实是我们要对中国计算机事业,对高技术产业,对中国外向型企业的兴办起点历史性的作用。”——1992年3月在联想干部大会上的讲话。 “扛起民族产业的大旗。”——1994年9月给电子工业部领导的汇报讲话。 这三句话掷地有声的话,虽然只是柳传志领导联想近30年来成百上千次讲话中的沧海一粟,但它们一脉相承,既反映了柳传志豪迈的胸襟气魄和厚重的责任意识,也在有意无意中实现了一石二鸟的奇妙效果。

赢得了上级的信任与支持如果说“给周光召的一封信”中的表白是为了取得公司当时的实际控制人——中国科学院的理解与信任,那1994年向电子工业部领导的汇报,则无疑赢得了有关部门对联想产品的保驾护航。 当时的情境是,Compaq、AST、Super等外国原装机、组装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高达70%~80%,国产计算机企业节节败退,国内生产整机的几家大厂从1993年开始基本放弃了原有品牌,并通过与外国企业合作的方式打出了新的品牌。柳传志在向电子工业部领导的汇报中说,“如果我们也放弃联想品牌的微机,有可能国产微机就完全不存在了。”我们咬牙坚持也要扛起民族产业的大旗,但同时也“要求政府关注我们,当我们做得好的时候为我们叫好。… … 希望制定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行业采购政策,在性价比相同的前提下,优先购买国产商品。” 联想此举的确引起了强烈反响,《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了联想高举民族工业大旗的壮举,此后国家有关方面的政策也的确有力回应了柳传志的表态。1994年和1995年,联想国内业务的营业额和利润连续两年实现了超100%的高速增长,1996年的净利润增长更是超过了200%,联想台式机在当年国内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10%,这是自1994年国内电脑业开始引进“市场份额”的提法之后,国产电脑第一次在中国市场上力拔头筹。 凝聚了员工的身与心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不光柳传志这样的企业家有满腔的爱国情怀,就连众多大大小小的公司里的普通员工,也都有着很深的国家与民族情结。只是由于不同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同、领导人的魅力不同,许多国有(当时称为“国营”)和集体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已。 而当一个企业拥有公平公正的管理风气,任人唯贤的用人策略,赏罚分明的奖惩制度,并且有一个高瞻远瞩、敢做敢当、先人后己的有魅力的领导时,“产业报国”、“扛起民族产业的大旗”、“叫板世界名牌”、“抢占国际市场”、“成为国际上的金字招牌”、“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贡献力量”(均为柳传志语)等一系列饱含爱国主义精神的口号,就能在员工的内心世界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巧妙地将“爱国”、“爱公司”与“爱岗敬业”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如果说在创业初期,“办一家年营业额达200万元的大公司”是柳传志为了跟着他下海创业的难兄难弟的饭碗而立下的誓言,那后来的一系列为了国家和民族荣誉而铁肩担道义的至高梦想,则无疑成为了激励柳传志本人及其所领导的联想集团克服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如果有哪家企业在持续追踪

创始人退位7大模式

创始人退位7大模式怎样避免一退全乱 ■ 文 / 黎冲森 “中国企业创业人,赶快做好交接班的思想准备,拟订好交接班计划,并严格去培养接班人!”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全部照搬西式法治,并不适合中国中小型民营企业。我们要采用以法治为主与情治相结合的双重管理。所以,我提出来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家族管理模式,包括接班模式。”为此,他退位后创办了宁波家业长青民企接班人专修学校。 中国第一代企业创始人已开始进入退位期,而他们的接班人问题也迫在眉睫。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公司总经理丁威提醒说:“创始人退位之前,要做好从人治到制度化管理机制的转型,否则一退企业就可能乱。”拉卡啦(北京)电子支付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孙陶然接受采访时说:“退位过程中最容易出现两类问题:一类是退而不退,依然做太上皇;另一类是一退全退,不给接班人扶上马送一程。其中的度很难把握。我认为柳传志做得很好:他退位后,绝不插手具体事务,但企业遇到重大机遇或问题时,他会全力参与。” 那企业创始人究竟该如何退位?有哪些具体的退位模式? No.1 子承父业 子承父业模式就是企业创始人退位后把权力和财富传承给儿女。这是家族企业中创始人最主要的退位模式。但从对接班人的培养角度来说,子承父业模式又有体内和体外两种培养方式。 方太集团是典型的体内培养方式。创始人茅理翔成功把权力棒交接给儿子茅忠群。茅理翔的做法是,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交班前就把儿子培养成能独挡一面。 1995年,茅理翔就有意识地让茅忠群逐渐走入家族企业的核心。第一个三年是将产品的开发权下放给儿子,让他熟悉企业的运作,并组建自己的小团队;第二个三年是经销权的下放,获得圈内的认可和市场的认可;第三个三年则是管理权的下放,让他更好地掌管企业。 为顺利把权力传承给接班人,茅理翔说:“创始人要开明、开放,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

成功人士的励志故事范文 优秀企业家即取得了事业成功的企业家,作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在人格方面有着基本特征,诸如具有专长、创新能力、思维超常、敢冒风险、危机意识、人格魅力等。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关于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欢迎大家前来观看! 成功企业家励志故事篇1:柳传志在企业的初期状态,目标是一个暗藏的、朦胧的意识。因为你还很弱小,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企业还缺乏把握,无论你具有怎样的信心,目标对于初创企业至多是一个远大抱负,因而无法量化与明确。 柳传志:做“倒爷”被骗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 老帅柳传志在2月初复出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联想是我的命,需要我的时候我出来,是我义不容辞的事情。”柳传志自剖心迹,虽已年逾65,但激情不减当年。 1980年代初,计算机革命已经在全球兴起,硅谷也成为中国的技术研究者们的热门话题。中科院内部的科技人员早已经禁不住诱惑,不断走出高墙深院创立公司。时任计算所所长的曾茂朝(现任联想控股董事长)也一直在私下里鼓励手下创立公司。已年逾40岁的柳传志

主动提出了要创业,“我40岁的时候是因为前面没有路可走,所以选择了创业。” 当年10月,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即联想前身)“授命成立”,王树和、柳传志、张祖祥组成三人核心成员,柳担任副总经理。曾茂朝将计算所的传达室交给柳传志使用,又给了20万元开办经费,还给予了很多不成文的支持:不受限制的招纳本所人员,可以使用所里的技术成果,员工可以使用自己原先在计算所里的办公室、电话以及所有资源等。 虽然支持很多,但是从1984年冬天到1985年春天的几个月里,公司里最令人头疼的是不知道去干什么。柳传志后来回忆,“当时实在是不知道要干什么好了,所以能干什么就先干着,哪怕挣点儿钱发工资也好。”于是,包括柳在内的所有员工都当过“倒爷”、“板爷”,在中关村拉平板车去卖运动服装、电子表、旱冰鞋、电冰箱。 后来因为听说倒买一台彩电能赚1,000块,联想也跟着去做。当时有说法“骗子比彩电还多”,尽管柳传志小心谨慎的叮嘱要看到电视才付款,他们也的确看到了电视,不过等钱汇过去,对方却消失了,联想一下被骗去14万元。公司一下子更加艰难。 到了1985年,所有可能为公司带来收入的各种业务几乎试了一个遍。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将计算所倪光南主导开发的“汉字系统”带到了公司,成果产品化后就是后来知名的“汉卡”。当时电脑大部分靠进口,全是英文系统,必须装上汉卡,每台电脑经过改装后利润高达一、两万元。联想在6个月内至少销售出了100套,为公司带

朗读者一期经典语录

《朗读者》第一期主题词 - 【遇见】 1.只要你是个正直的孩子,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你都是我的好孩子。——柳传志父亲对柳传志说的话 2.人生的不可测,在任何时候,都要抱着一份希望。——董卿 3.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董卿 4.如果美丽只是简单的用来做展示,也许它的意义不是那么大,但如果美丽,能够转化成一种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甚至去让自己变得更好,那它就是很有价值很有意义的了。——董卿 5.愿你慢慢长大,愿你有好运,如果没有,希望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希望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刘瑜《愿你慢慢长大》 6.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许渊冲 7.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 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后的重逢。——董卿 8.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次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今天和你们遇见,让我们彼此之间,感受到更多的美好。—董卿9.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才能看见天空,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才能听见人们的悲泣,要牺牲多少条生命,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在这

柳传志领导力研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论文 《领导力》 指导老师:XXXXXXX 所在学院:XX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 学生学号:XXXXXXX 2011年11月21日

目的超越视角下的柳传志领导力研究 摘要: 27年来,联想或强攻,或迂回,坚韧不拔,不断调高自己的目标,一心想把事做成,它每走一步都会引发种种猜测,但事后观察其行为轨迹总让人恍然大悟。从想做,到能做,到做成,这种开拓和进取的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思考?从目的超越的视角下来看,由他原来对联想、对未来的一点点愿景,到梦想,到境界。不断历练、成熟、升华,对于指引和成就他的联想帝国又是具有何等的意义?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对柳传志先生的简介和经历,来了解和认识目的超越视角下的柳传志领导力研究。 关键字:目的超越愿景梦想境界圆梦 人物简介 柳传志先生,江苏镇江人。1966年毕业于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高级工程师。现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同时担任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九届、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愿景——联想成功的开始。 愿景是指企业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愿景对于战略设计非常重要,企业愿景如果不明确,肯定是不行的。很早之前我到北戴河看火车站边上有一个卖馅饼的老太太,馅饼样子很好看,可吃起来皮很厚,吃完之后觉得下次再不买了。老太太本来卖馅饼养家糊口,你走了人家还会卖给下一拨旅行者。你无从指责卖馅饼的老太太,因为她是不需要愿景的。 ——2006年6月在中欧商学院的演讲:《联想的战略制定和执行》愿景这个词,在中国的词典里是没有的。“愿”就是心愿,“景”就是景象。对组织来说,它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愿景概括了组织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组织哲学中最核心的内容,是组织最终希望实现的图景。简单地说,愿景是一个预见未来的美景,这个美景给人动力去做一件事情。

柳传志的故事

柳传志:卸任之后摆开更大一盘棋 在成功扮演“救火队长”,将联想集团从“悬崖边上”拉了回来,并将联想集团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之后,柳传志再次卸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一职,联想集团真正进入“后柳传志时代”。 作为中国IT界乃至中国企业界的教父级人物,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历经波折,将联想集团打造成全球第二大PC厂商。更为让人称道的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代创业者中,众多一度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到如今都已雨打浮萍风吹去,柳传志却能凭借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屹立潮头,老而弥坚。其探索出的“搭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的管理理念,被很多企业家拥为圭臬。 从联想集团卸任后,67岁的柳传志并没有退休,而是要下一盘更大的棋局,那就是将联想控股打造成一家基业长青的伟大公司。 辉煌业绩带领联想集团闯“三关”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关口都曾经将联想集团逼入绝境,但在柳传志的带领和全体联想集团人员的努力下,都化险为夷,并在每经历一次磨难后,联想集团变得更为强大。 第一关是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PC行业对外开放,IBM、康柏等PC巨头长驱直入,当时中国的企业毫无还手之力,用柳传志的话说,“联想和IBM、康柏相比,就像舢板之于巨轮”。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柳传志大胆启用年仅29岁的杨元庆出任联想微机事业部总经理。杨元庆一战成名,将联想的市场份额从不到2%,发展到占中国市场的27%,稳居中国乃至亚太区的第一位。“柳杨配”初步成型。 第二关是直面DELL的直销模式挑战。DELL以直销模式起家,所向披靡。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DELL开始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联想市场份额受到冲击开始下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联想遇到了克星。钮伟彤——实战派公文写作专家 1. 专业背景:首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 2. 工作背景:10年以上行政公文写作及高等文秘教学经历。曾在北京高等秘书学院、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担任高级讲师。并连续多年获得两家学院优秀讲师称号。广受企业及学员欢迎。然而,“柳杨配”见招拆招,在中国市场和DELL展开了持续三年的激烈竞争,最终战胜戴尔。 联想所遭遇的第三次挑战,则是并购IBMPC业务。联想请来国际CEO,杨元庆担任董事长。然而,企业文化的不同让两者的磨合成为一道绕不过去的门槛,加上遇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导致联想集团巨亏,“到了悬崖边上”。联想并购IBMPC业务也因此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诟病。在此危急时刻,65岁的柳传志2009年复出救火,将联想拉出低谷,并迎来高速发展期。 27年前,柳传志以20万元起家,1989年成立联想集团。如今,联想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PC企业。

柳传志经典语录大全(100句)

柳传志经典语录大全 1、企业文化:小企业发展看老板,大企业进步看文化。 2、员工不能把企业当家,家是不努力、有病有灾也能依靠的地方。竞争不讲情面。 3、有5%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4、领导不是组织赋予,而是自身魅力展现。 5、看油画的时候,退到更远的距离,才能看明白。离得很近,黑和白是什么意思都分不清。退得远点,就能明白黑是为了衬托白,再远点,才能知道整幅画的意思。打这个比喻是为了时时提醒我们牢记目标,不至于做着做着就做糊涂了。 6、立意高,才能制定出战略,才可能一步步地按照你的立意去做。立意低,只能蒙着做,做到什么样子是什么样子,做公司等于撞大运。 7、我如实跟大家说,我做人画了三个圈,第一个把家里的人,跟我最要好的朋友,这一圈人护好;第二圈,联想的员工,联想的这一圈人,我有这个责任;再大一个圈才是更大的社会。当时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我非常明白的知道时间怎么摆,精力怎么摆,我实话实说。 8、营销攻略:有5%的希望,就要付出100%的努力。 9、柳传志建议创业者要想清楚三件事情:1.所做的事能不能赚到钱,能赚多少钱、什么时候赚钱;2.行业门槛有多高,进入门槛是什么,自身的水平能否达到行业标准;3.考虑清楚竞争对手的状况,因为竞争关乎生存。 10、最难的地方在于冒风险,冒商业的风险和政策风险。 11、一个公司里面如果没有外边的空降兵进来的话,那就会变得好像近亲繁殖一样。确实有很多新的东西你不了解,也不一定能打开局面,因此有空降兵是必须的。 12、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都把工作当事业来做,而一般领导者只是把自己当作职业经理人,或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这就有可能出问题,也容易出问题。在基业常青的企业中,怎样让职业经理人把企业当作事业来做,是一个核心问题。 13、我们在选拔人才时要求“德才兼备”,而且“德”一定是放在第一。 14、往上走是代价、是风险,也可能是机会。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

成功人士励志创业故事五篇 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现在的人对于创业投资有着更多的选择,并且有很多的创业成功案例,这些成功创业人士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奋勇向前,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成功人士创业的故事,来看一下吧 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1 阿里巴巴CEO马云的故事 不平凡的少年 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12岁时,我对学习英语产生了兴趣。每天早上,不管刮风下雨,我都要骑车40分钟,到杭州西湖旁的一个小旅馆去学英语,这一学就是8年。那时,中国已经逐渐对外开放,许多外国游人到杭州旅游观光。我经常为他们充当免费导游,带他们四处浏览的同时练习英语,这8年的学习深深改变了我。外国游客带给我的知识和从老师、书本学到的很不一样,我开始比大多数人更具全球化的视野。 另一件使我发生根本改变的事发生在1979年。我遇到了一个来自澳大利亚的家庭,这家有两个小孩,我们一起玩了三天,后来变成了笔友。1985年,他们邀请我暑假到澳大利亚去,我于是7月份去了那里,住了31天。在我出国之前,我以为中国是世界上富裕、幸福的国家。当我到了澳大利亚,我才发现,我以前的想法并不正确。 屡遭挫折 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我高考考了三次,才被当时杭州差的大学杭州

师范大学录取。在大学里,我有幸当上了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成为杭州大学生联合会主席。但那时,我的未来基本上被圈定在了中学英语老师。毕业时,我成为500多名毕业生中唯一一位在大学教书的教师。我的工资是每月人民币100至120元,相当于12至15美元。在5年的教书生涯中,我一直梦想着到公司工作,比如饭店或者其它什么地方。我就是想做点儿什么。1992年,商业环境开始改善,我应聘了许多工作,但没有人要我。我曾经应聘过肯德基总经理秘书职位,但被拒绝了。 接着在1995年,我作为一个贸易代表团的翻译前往西雅图。一个朋友在那儿首次向我展示了互联网。我们在雅虎上搜索啤酒这个单词,但却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中国的资料,我们决定创建一个网站,并注册了中国黄页这个名称。 我借了2000美元,创建了这个公司,当时我对个人电脑和电子邮件一窍不通,我甚至没接触过键盘。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自己是盲人骑瞎马。我们与中国电信竞争了大约一年,中国电信的总经理表示愿意出资18.5万美元,和我们组建合资公司。我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钱。遗憾的是,中国电信在公司董事会中占据了五个席位,而我的公司只有两个席位,我们建议的每件事件他们都拒绝,这就象蚂蚁和大象搏弈一样,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我决定辞职单干。那时,我得到了来自北京的一个offer,负责运营一个旨在推动电子商务的。 创业梦想 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我的梦想是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公司。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