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日本帝国军刀-明治至昭和3

详解日本帝国军刀-明治至昭和3
详解日本帝国军刀-明治至昭和3

九、罪恶的顶峰——30年式刺刀(加粗内容系引用正宗刀剑论坛刀郎兄的帖子“概说二战日军30刺”)

客观地讲,作为日军二战时期主要的单兵武器之一,30刺刀在世界轻武器历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它是日本设计最成功的刺刀之一,也是亚洲刺刀品种中的佼佼者,甚至还影响到了欧洲的刺刀设计。

提到该款刺刀,就不能不先说说我们熟悉的“三八大盖”。三八大盖是抗日战争年代我军对日本30年式6.5mm友坂(Arisaka rifles)步枪的称呼,原因是在其枪身刻有“三八式”字样。有坂步枪是东京炮兵工厂厂长友坂成章大佐(Nariakia Arisaka)于1890年代后期受命开发,以取代村田步枪等早期型号而研发成功的。1897年(明治30年)该枪正式定型,同时为该枪设计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用

于白刃战,也称为友坂刺刀。该刺刀全长525mm,刀体长 400mm,质

量0.69kg,取代了村田步枪配备的双刃刺刀。后来,在1939年(日本皇纪2599年)又衍生出99式7.7mm岩下步枪,并配有99式刺刀。

图:上为38式,下为99式

作为二战期间单兵主要武器之一,从1897年定型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50年的时间里,30刺刀得到了广泛使用。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刀体、刀鞘两大部分组成。刺刀刀身截面形状呈尖锐的倒三角形;刀身两侧铣有血槽,作用是刺入人体后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时减轻刀体质量和加强刀身刚度。

刀身右侧靠护手处打有生产厂标记;护手为整体件,上端有枪口套环,下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早期型生产的钩型,俗称护手钩;另一种是护手下端为直形,多为后期生产型;刀柄末端为鸟头形(birdhead)金属件,称为刀把头,是刺刀的闭锁机构,在末端平面上往往打有号码等标记,其上部为一T形长槽,用以和枪管下方的刺刀座相连接,刀把头右侧是有弹簧控制的活动卡笋,上刺刀时卡笋卡在刺刀座上,

起到固定刺刀作用,卸刺刀时,要压下刀把头左侧的圆形按钮,使卡笋缩回,将刺刀向前推出;刀柄中段形状分两种:初期型呈弧形,方便用手握持,两侧护木用铆钉或螺钉固定。到目前的研究发现,30年式刺刀从外形上来区分至少有18个不同的品种,但是,总的来说,最常见的有下图3种款式,分别是初期型(护手有弯钩)、中期—末期(护手有弯钩,长方形刀把头)初期—中期(剑身烤蓝,护手无弯钩):

刺刀上通常标有序列号,但与步枪上的序列号互不相关。刺刀上的标记还有代表着其产地的兵工厂符号,从这些符号可以追溯出这把刺刀产于何处,是由哪家公司或兵工厂制造的。

30刺刀的细节变化较多,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厂家不同、年代不同和时局发展的影响所造成的,前面说过其外形变化有18种之多,下面以刀鞘为例,看看各个时期有神马不同变化。刀鞘的上端口部称为“吞口”或“鲤口”,口部下面的环用来将其系于身上,用螺钉固定于刀鞘上,鞘尾端设计成突起的球鼻状“水滴”。各时期生产的刀鞘有所不同:

当然,明治之后,日本陆军的刺刀并不仅仅只有30年式一种,还有村田13年式和22年式刺刀(分别于1880-1897年,1889年装备)、44式骑兵步枪刺刀(1911年-1930年装备)、配套百式短机枪和99式伞兵卡宾枪的2式刺刀(1942-1954年装备,是30刺刀的直护手缩短型)等型号。但是刺刀并非我本贴主要说的内容,因此在此略过。有兴趣的可到网上查找资料。

十、末日——神风特攻

这是一把杯具的小刀,上面有日本当局的险恶用心,有制作者无奈的寄托,有特攻队员“人间鱼雷”们的愚忠和壮烈……

其实刀本身并无太多可说的地方,由于其用途一是用于自杀式进攻最后的“自决”,二是力图给予队员一种使命感和崇高感,因此设计得短小而简洁,刀鞘全部是朴木制成的白鞘,有的被装进皮或布的刀袋。刀身大多是手工制作的日本怀刀式样,平造多见,好一点的比如仙台的振武刀制作会社和民间会社制作的烧刃比较到位的。据资料显示,海军、空军、海军航空兵和陆军都有成立敢死队并授予队员这类小刀,刀的外形尺寸没有统一规定。下面这把是我曾经收藏的一把制作比较精美的神风小刀,刀身冠落造,烧刃美观。

二战日军装备——地雷、爆破器材、火焰喷射器

○1十三式水陆两用雷 这种地雷采用的是水雷用电解液管引信,可以埋设在陆地或浅水,破坏敌人的登陆舰艇或坦克,爆炸威力非常大,足够将重型坦克炸翻 ○2九三式反战车地雷

这种地雷主要用于炸坦克,日军步兵也经常把这种地雷绑在长杆上,用于攻击敌人坦克的履带或车底. ○1九八式爆破筒 日军这种爆破筒广泛用于战争时期,可以用98式50mm口径工兵迫击炮发射,也可以几根捆在一起用步兵曲射炮或迫击炮发射,另外这种爆破筒还可以几根连接成1根,主要用途是破坏障碍物,爆破敌人工事与坦克,筒内装混合炸药,成分为36%的TNT与64%的黑索金,使用拉火摩擦延迟引信,延迟时间6-7秒 ○2四式反战车肉搏爆雷

这是种对战车肉搏爆雷,为聚能破甲弹,装在长棍子上由士兵携带冲锋,破甲弹头部有控制炸高用的钢筋头,装瞬发惯性引信,当坦克被刺中后,战斗部立即起爆,不过通常使用时并不需要士兵手持这种刺雷直接刺杀坦克同归于尽,而是冲到一定距离将其扔出去,同时立即卧倒。这种刺雷不但在二战中日军使用,战后北越军队也同样使用这种日军留下来的刺雷攻击法军与美军坦克,日军与越共使用刺雷反坦克通常的战术是路边隐蔽埋伏,对路过的坦克发动突然袭击。四式反战车刺雷威力很大,就是战后的一些主战坦克也能被击毁. ○1九三式火焰喷射器

93式火焰喷射器资料 服役年代:1933-1945 重量:25 kg 油料量:14升 喷射射程:28 m 喷射时间:12 秒 ○2九五式重火焰喷射器

这种重型火焰喷射器需要多人操作,只用于攻击要塞 95式重火焰喷射器资料 服役年代:1935-1945 重量:88 kg 油料量:40升 喷射射程:45 m 喷射时间:12 秒 ○3百式火焰喷射器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 铭记历史,大家知道日本投降日是哪天吗?下面整理了日本投降时间以及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相关详细资料。欢迎阅读。 日本投降日是哪天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公元2016年8月15日。70年前的这一天,疯狂肆虐的日本法西斯低下了罪恶的头颅,放下了沾满人类鲜血的屠刀。 70年前的这一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升起了胜利的旗帜,中华民族在付出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后走出了世纪的苦难。 70年前的这一天,全世界对法西斯的历史审判、神圣判决,宣示着人类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永远对法西斯说“不”! 明天,是浇铸着永不冷却的热血之日。谨以此刊纪念胜利,警示后人;;永远珍惜和平,永远捍卫和平。 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热血和生命浇铸的民族复兴丰碑任天佑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炎黄子孙永远不会忘怀的日子。在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这一天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

这是一个丰碑般砌满血泪与欢呼的日子。 日本投降,华夏子孙流淌着喜悦的热泪, 思索着悲壮的热血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从它发动侵略战争那一天就注定了。 早在此前几天,中华大地已沉浸在欢呼声中;; 8月10日18时许,重庆无线电波传出“日本要投降了”的消息。顿时,千万市民拥到街头,欢呼声鞭炮声淹没了整个山城,百姓们彻夜难眠。 8月10日晚,新华社收到发自路透社、合众社有关日本乞降照会的电讯,副社长吴文涛直接拨通了枣园毛泽东的电话。消息传开,人们纷纷拥向街头欢庆胜利。 在经历淞沪会战惨烈洗礼的上海,日本投降消息于8月10日晚传出,11日全市店铺停业,爆竹声整天不绝…… 在这充溢了中华大地的喜悦中,湖南芷江刻在历史的记忆中;;中国接受日军洽降会议首先在湖南芷江举行。8月21日至23日,日本洽降谈判代表、侵华日军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一行8人飞抵芷江,与中国军队相关人员商定日军投降所有事宜。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受降仪式上,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代表冈村宁次解下所带佩刀,交由中国受降代表,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欢庆活动从8月10日一直持续到9月3日。从中国的城市乡村,

二战十大著名武器

第一名:原子弹 1945年7月,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在美国西部沙漠中爆炸。 1945年8月6日上午,美国一架B-29型轰炸机在日本广岛上空投下了第一颗原子弹,将广岛夷为平地,约8万人死亡。3天后,第二颗原子弹投向日本长崎,又造成7万多人死亡。在核武器的强大威慑力之下,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第二名:B-29型轰炸机 1944年6月15日深夜,美军68架B-29型“超级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悄然飞临日本九州岛上空,向曾为日军提供过大量钢材的八幡钢铁厂投下了首批炸弹,拉开了美军对日战略轰炸的序幕。 B-29体形庞大,重60吨,能够以560多公里的时速在1万米高空携带4吨炸弹飞行5600公里,最大载弹量10吨。1945年3月9日晚,B-29对东京进行了著名的大轰炸,造成伤亡之惨重,甚至超过了后来的原子弹爆炸。 第三名:“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 “埃塞克斯”级航母是二战中美国海军建造的主要舰只,在对日作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其设计排水量为2.7万吨,满载排水量约为3.2万吨。 该级航空母舰的主要作战兵力是舰载机,二战后期,共有144艘次遭受鱼雷、炸弹和日本“神风”自杀飞机的攻击,但没有一艘被击沉。 第四名:雷达 1938年,英国开始用沃森-瓦特设计的雷达组建世界上最早的防空雷达预警网。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英国已在东海岸建立起了一个由20个地面雷达站组成的“本土链”雷达网。在第二年夏天抗击纳粹德国大规模空袭的“不列颠战役”中,英国正是靠“本土链”在每次德国人来空袭时赢得的20分钟宝贵预警时间,以约900架战斗机抵挡住了德国2600余架飞机的疯狂进攻。 第五名:“喷火”式战斗机 “喷火”式战斗机在二战中一直是英国皇家空军的主力战机。它是英国第一种采用全金属应力蒙皮和液压驱动收放起落架的战斗机。“喷火”式以8挺7.7毫米机枪作为主要武器。 不列颠空战中,皇家空军战斗机部队力拼劲敌,以劣势兵力最终挫败德国空军夺取海峡和英格兰南部上空制空权的企图。 第六名:V-2型火箭 1926年3月,美国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试验成功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这没能引起美国政府的注意,却在德国受到高度重视。1944年6月,经过不断的技术改进,火箭专家冯·布劳恩主持完成了举世闻名的V-2型火箭的设计和生产。 V-2型火箭是单级液体火箭,全长14米,最大射程320公里,飞行时间320秒。在战争中,V-2型火箭越过英吉利海峡,数千次轰炸英国,仅伦敦就挨了1050枚。 第七名:88毫米高炮 88毫米高炮由世界著名的火炮制造商克虏伯公司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设计。1940年5月,隆美尔指挥的德国第7坦克师从比利时境内向敦刻尔克高速挺进,中途遭遇一支英军的反冲击。面对英军重型坦克,德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束手无策。关键时刻,一个高炮连的

日本明治维新

第24课日本明治维新 (一)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思想教育:①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大名、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为主体的改革力量,利用人民群众推翻幕府统治,而后新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日本逐步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轨道。②认清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明治维新。重点、难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意义及局限性。 教具 1.放大教材161页《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图;悬挂于黑板。 2.按教材顺序充分利用其九处图画、引文、表格。 教学及板书要点 一、倒幕前的日本 1.内因 ①高居于人民之上的封建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②以农民为主体的反抗斗争与起义。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影响:一些大名、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 2.外因 严重的民族危机:西方列强侵略激化了国内矛盾。 二、倒幕运动 1.资产阶级化的武士逐渐控制长州、萨摩等藩。 2.倒幕力量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伏见、鸟羽战役。 3.幕府统治被推翻。 三、明治维新 1.内容 ①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经济: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③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发展教育。 2.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意义 使日本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4.局限性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后很快走上侵略扩张道路。(二)教法建议

1.这节课要抓住三个互为因果的问题,一是幕府统治的总危机,讲清内因、外因;一是幕府统治危机的总爆发,说明打倒幕府的简要经过;一是幕府倒台后明治维新政府的改革,阐明内容、性质、意义、局限性。 2.明治维新的局限性要适当交待。但这一问题因理论性较强,不宜对中学生进行详尽评述。 3.日本明治维新可同中国的戊成变法加以比较。尤其要点明,明治维新是倒幕派利用日本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从军事上打败幕府军,建立自己的新政府后实现的,所以成功了;戊戌维新是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不根本触动清朝反动统治的前提之下,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因而失败了。(三)教学过程 1.讲述新课 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关于日本古代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1192年,日本进入了什么时期?(学生回答:幕府统治时期)。对,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是,统治日本长达600多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日本天皇睦仁改年号为明治的这一年,所以叫“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折点。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倒幕前的日本(板书) 19世纪中期,日本处在封建社会末期。天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廷设在京都,但实权掌握在将军德川庆喜手中,将军的政府设在江户(今天的东京),称为幕府。德川家族就占有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将军以下的封建领主称作“大名”,全国有260多个,其领地叫“藩”。将军和大名的家臣是武士,全国有200万人左右。所以说,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社会的统治阶级。 占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农民,被世世代代束缚在土地上,他们终年辛苦,却要将收获物的一半以上还给封建领主,还要担负名目繁多的苛税和徭役。统治者公然声言:“农民象芝麻,越榨越出油”,正因为这样,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连绵不断地发生。另外,城市中的手工业者和商人属于封建等级的下层,也受到幕府的歧视和压制。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在日本有了长足的发展。封建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步形成。当时全国雇工十人以上的手工工场有三、四百家,有的手工工场雇工达一百多人。大皈、京都等城市成为商业中心。一些商人和高利贷者还在农村把农民抵押而过期无力赎取的土地据为己有,并召募农民开恳土地,成为新兴地主。由于封建经济的衰败,大名、武士生活水平下降,一些大名、武士开始经商。总之,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一种新的政治力量,他们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取得政治上的统治权;而一些大名和武士日益资产阶级化,由原先封建统治的支柱变成反对幕府的一支力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封建的幕府已成为日本社会的众矢之的。 除了内忧,还有外患。长期以来,统治日本的幕府推行锁国的政策。政府曾经明确指示,日本各藩不必向中央政府请示,可以随意击沉一切有登陆日本企图的外国船舰。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打开亚洲许多国家的大门。中国首当其冲地遭到资本主义的侵略,同学们想一想,1840年,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同学回答:鸦片战争)不久,西方列强也来敲日本的大门。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闯入日本浦贺港,第二年,它第一个强迫幕府签订了不平等的《日美亲善条约》。在这以后,俄、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依仗着军舰和大炮的威力,先后迫使幕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瑞士军刀

瑞士军刀 摘要 本文章来源:主题名品网|高端名刀。 瑞士军刀(德语:Schweizer Armeemesser或Schweizer Offiziersmesser),又常称为瑞士刀(Schweizer Messer)或万用刀,是含有许多工具在一个刀身上的折叠小刀,由于瑞士军方为士兵配备这类工具刀而得名。1891年,瑞士人Karl Elsener是最早制作瑞士军刀的人,1890年代是瑞士军方开始使用瑞士自制刀子的年代,过去他们都采用德国制的刀子。今日瑞士军刀种类相当繁多,里面所搭配的工具组合也多有创新,如新增的液晶时钟显示、LED 手电筒、电脑用USB记忆碟、打火机,甚至MP3播放器等等。 军刀简介 1891年,瑞士人Karl Elsener是最早制作瑞士军刀的人。当时的瑞士军刀有木制的手柄(今日多为塑胶和金属制),并仅有两种工具,分别是螺丝起子,和开罐器。在1897年时, Karl Elsener发明了新的弹簧,瑞士军刀才开始能够 装进比较多的工具。1890年代是瑞士军方开始使用 瑞士自制刀子的年代,过去他们都采用德国制的刀 子。 1909年,Karl Elsener开始在瑞士军刀的红色握 把上刻白色十字盾牌来做商标,并以母亲之名 Victoria来命名这个产品,创立了Victorinox(维氏)。 1940年代,驻欧洲的美军相当喜爱这种多用途的小 刀,但因不会发德语Offiziermesser的音(德文原意 为“军官刀”),便称此刀为Swiss Army Knife(瑞士 军刀)。目前Victorinox依然在供应瑞士军方这种小 刀。 另一家向瑞士军方供应瑞士军刀的公司是 Wenger(威戈)。除了这两家公司以外,还有众多的 厂商生产类似的多用途工具刀。但是一般只有Victorinox和Wenger的产品才被认为是正宗的瑞士军刀。2005年维氏兼并了威戈。 商标的由来 1909年,卡尔·埃尔森纳的母亲去世,为纪念母亲,他将他母亲的教名VICTORY(维多利亚)作为他的商标。1921年不锈钢被发明出来,因此在IBACH(地名)造出不锈钢刀后INOX一词就与VICTORY合成了一直沿用至今的VICTORINOX商标。

二战日军主要地面武器装备8

二战日军主要地面武器装备(八) 标签:战车厚度加农炮榴弹炮柴油发动机2006-12-19 22:15 O-1型120吨重战车 O-1型120吨超重战车以打击敌方坦克为主要任务,是100式100吨超重战车的后续发展型号,同样为多炮塔结构,在主炮塔前方与后部各有1个安装1门47mm战车炮的副炮塔,履带经过改良,接地压力减小,行动能力已可接受,火力更强大,装甲更厚实,主炮为1门威力非常强大的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可以在远距离轻松的击毁盟军重型坦克,并有自动装弹机,这型重战车除了可以打击对方装甲目标以外也可以实施远程压制炮击,日军决定把这种重战车作为本土决战利器,但120吨重战车样车通过测试准许量产后不久,战争就结束了,唯一样车被日军自行销毁 O-1型120t重战车资料 服役年代:1944.1—1945 战车重量:120.0 t 车体前装甲厚度:200 mm 炮塔前装甲厚度:200 mm 车体侧装甲厚度:110 mm 炮塔侧面装甲厚度:110 mm 装甲类型:合金装甲 装甲结构:焊接 速度:20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550马力液冷汽油发动机 x 2 主炮:92式105mm野战加农炮 x 1 副炮:1式47mm战车炮 x 2 (1前1后) 乘员:7名 特殊战车

名称用途不明怪物战车 资料不详 试制特三型飞行战车 由飞机牵引的滑翔战车自行火炮 防空卡车

这类东西战场上很常见,但都无制式型号,所用卡车上出厂就有个高射机关炮或机关枪架,很多型号卡车都有,属于定制武器 九八式甲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

用于伴随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野战防空掩护,所载高射机关炮可以方便的拆下来使用 九八式甲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资料 制造年代:1940—1945 战斗重量:— 车体前装甲厚度:— 战斗室前装甲厚度:— 车体侧装甲厚度:— 战斗室侧面装甲厚度:— 速度:45 km / h 续航距离:— 发动机:170马力三菱SA12200VD型(97式)4冲程12缸气冷柴油发动机 主炮:98式20mm单装高射机关炮 乘员:— 九八式乙型20mm自走防空机关炮

日本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为日本军国主义奠定下的基础 摘要: 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远的学习我们,近的学习西方。中国的鸦片战争给了日本教训,所以“黑船事件”打开了日本国门,迫使他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事物,最主要的是日本也乐意接受这些先进事物。有个以蒸汽机的日文谐音“上喜选”作的狂歌可以形象概括:“名茶上喜选,只消喝四碗,惊破太平梦,彻夜不能眠。”落后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落后。 关键词:明治维新、改革、发展、侵略、制度 正文: 日本能成为世界强国,除了能从战胜中俄两国看得出外,亦能从英国与日本签订<<英日同盟>>和日本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会中看出,英国与日本于1902年签订了<<英日同盟>>,并于1905和1911年续签,这是第一次有欧洲强国与亚洲国家签订协议,可见日本的强国地位逐渐被肯定,日本在1914年因覆行<<英日同盟>>而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参与了战后和会,可见出日本的强国地位已被肯定,这些也是明治维新的影响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形成军国主义的传统呢? 1.这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 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名词,但武士道究竟是个什么货色?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 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

岩松看日本 背景资料运用分析 10广电 于艳利

岩松看日本:多元交织的二战史观 背景资料运用的分析 10广电于艳利 一、靖国神社:极端的二战史观 1、靖国神社资料: 靖国神社占地十余万平方米。1869年明治天皇为了纪念那些帮助他建立明治政府的战死者创立了“东京招魂社”,1879年,正式更名为“靖国神社”。1978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举行例行的秋季祭奠,被远东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14名甲级战犯以及一千多名在二战结束后被处决的乙级和丙级战犯的所谓“英灵”被放进了靖国神社并供奉起来。迄今为止已经有246万多个在历次战争中战死的军人被召为“英灵”供奉于此,其中80%以上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他们的名字在这里被精确到个人,这其中有中国人熟悉的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主要决策者之一东条英机,南京大屠杀主要罪犯松井石根等等。 2、石灯笼纪念塔的下方16个浮雕: 上面描绘了历次战争的场面,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和中国有关:有1894年日本联合舰队击破北洋水师,甲午海战之后攻占天津,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还有日军攻克长城在长城上面欢呼胜利的纪念性画面等。1945年日本战败后,为了掩饰其对军国主义的纪念,这两个纪念碑上的浮雕曾一度被涂上了水泥,但在6年之后,这些浮雕又

重新显露了出来。 3、靖国神社是右翼分子最经常去的地方: 我们来拍摄的这一天,没有见到右翼分子的身影。但是在有的日子里,在这里会看到数十万的右翼分子聚集到供奉着14名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并大肆进行军国主义等各种右翼宣传。按照日本神道的说法,靖国神社里所有的灵魂都聚集在一把军刀上,因此,参拜者只要来到这里进行参拜,就等于参拜了包括14名甲级战犯在内的所有的灵魂。 4、游就馆: 纪录电影《靖国神社》导演李缨告诉我们,“游就馆”这个名字其实就来自中国典籍《荀子》里面的一句话,就是“君子游必就士”,意思是你要出游的话,就要去学习一些有德行人的规范和品行。它其实是一个战争博物馆,更是日本宣传所谓圣战的地方。 面对历史,靖国神社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为罪人歌功颂德的地方。 这些资料,包含了日本的靖国神社、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背景原因,通过这些,来说明日本这样做对于二战中受难的邻国的象征意义,,充实了这一期《岩松看日本》节目的新闻主题:使“现今在日本仍然存在的极端的二战史观”这一新闻内容更具深度,说明在日本确实有不少人持有靖国史观,。真实再现二战期间和如今现实中日本的恶劣行为,向观众解释清楚,增加了新闻信息量,消除他们内心的进而引起国民的愤恨和共鸣。

日本年代划分表

日本年代划分表 旧石器时代:约500万年前日本最初是和亚洲大陆相连的,1万3000年前由于火山的喷发造成地壳运动,日本的弧状列岛脱离亚洲大陆,成为现今的日本原貌。几万年前,日本岛上已经有了原始人居住。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原始人群为追赶野兽从大陆过来的。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追溯到10万年乃至3万年前。 绳文时代:(縄文时代、じょうもんじだい),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 弥生时代:出现于北海道以外的全日本列岛、这时开始有水稻种植出现。时间大约是西元前5世纪中到西元3世纪中顷。 古坟时代:又称大和时代,日本继弥生时代之后的时代,从西元300年开始,迄于西元600年,因当时统治者大量营建“古坟”而得名。 飞鸟时代:593年圣德太子摄政,推行改革,至710年从飞鸟藤原 京迁都平城京(今奈良)为止。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是日本历史的一段时期,始于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终于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京都)。

平安时代:平安时代是日本古代的最后一个历史时代,它从794年桓武天皇将首都从长冈京(784年至794年)移到平安京(现在的京都)开始,到1192年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一揽大权为止。 镰仓时代:(镰仓时代、かまくらじだい,1185年—1333年),是日本历史中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 灭亡,经历149年。 南北朝时代:(なんぼくちょう)南北朝发生于1336年-1392年,之前为镰仓时代,之后为室町时代。在这段时期里,日本同时出现了南、北 两个天皇,并有各自的承传。 室町时代:(むろまちじだい1338年-1573年),是日本史中世时代的一个划分,名称源自于幕府设在京都的室町。 战国时代:严格意义上日本战国并非正式的历史名词,一般用来称呼室町时代爆发之应仁之乱后到安土桃山时代之间(也有把江户时代初期列入的说法)百多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至1603年之间的一个年代。又称织丰时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Sun Jul 20 19:03:24 2008 日本陆军在二战中有好几款军服,主要是跟据的战场环境而更替,最著名的是“昭和5式” 和“98式”。 “昭和5式”设有肩章,军衔也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则是体现兵种,分两叉型,以不同颜 色来区分。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口戴为倒山字型,军纽口为铜制, 很大很显眼,质地为昵子,在1937年攻打南京的日本陆军就是穿的这种军服。 “98式”军服特征是军衔表现在领子上,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原因是“昭和5式” 的军衔设在肩上,陆军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由于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日本军方担不 少上战场视查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 ,兵种表现为“M”型胸章,一般别在右胸,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总的来说,二战时日本陆军的军服也不止上述两种,还有些寒冷地区,如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 亚使用的冬装。还有在东南亚和缅甸使用的“40式”热带作战服。 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东北 左为日本关东军步兵列兵,头戴“18式”钢盔,身穿羊毛防寒袄。 中为雪地作战步队士兵,头戴类似钢盔的防寒盔,这种盔很像当时纳粹德军的钢盔。 右为日本陆军骑兵大尉,领章为淡绿色,这是日本骑兵的兵种色

左为日本陆军少佐,穿的是风衣。 中为日本关东军“抗联讨伐队”的武长,头戴棉帽。右为日本关东军二等兵,身穿防雪衣。

详解日本帝国军刀-明治至昭和3

九、罪恶的顶峰——30年式刺刀(加粗内容系引用正宗刀剑论坛刀郎兄的帖子“概说二战日军30刺”)

客观地讲,作为日军二战时期主要的单兵武器之一,30刺刀在世界轻武器历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它是日本设计最成功的刺刀之一,也是亚洲刺刀品种中的佼佼者,甚至还影响到了欧洲的刺刀设计。

提到该款刺刀,就不能不先说说我们熟悉的“三八大盖”。三八大盖是抗日战争年代我军对日本30年式6.5mm友坂(Arisaka rifles)步枪的称呼,原因是在其枪身刻有“三八式”字样。有坂步枪是东京炮兵工厂厂长友坂成章大佐(Nariakia Arisaka)于1890年代后期受命开发,以取代村田步枪等早期型号而研发成功的。1897年(明治30年)该枪正式定型,同时为该枪设计了相配套的30年式刺刀用 于白刃战,也称为友坂刺刀。该刺刀全长525mm,刀体长 400mm,质

量0.69kg,取代了村田步枪配备的双刃刺刀。后来,在1939年(日本皇纪2599年)又衍生出99式7.7mm岩下步枪,并配有99式刺刀。 图:上为38式,下为99式 作为二战期间单兵主要武器之一,从1897年定型到1945年日本投降近50年的时间里,30刺刀得到了广泛使用。其总体结构主要由刀体、刀鞘两大部分组成。刺刀刀身截面形状呈尖锐的倒三角形;刀身两侧铣有血槽,作用是刺入人体后使血液迅速沿槽流出,方便拔刀,同时减轻刀体质量和加强刀身刚度。 刀身右侧靠护手处打有生产厂标记;护手为整体件,上端有枪口套环,下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早期型生产的钩型,俗称护手钩;另一种是护手下端为直形,多为后期生产型;刀柄末端为鸟头形(birdhead)金属件,称为刀把头,是刺刀的闭锁机构,在末端平面上往往打有号码等标记,其上部为一T形长槽,用以和枪管下方的刺刀座相连接,刀把头右侧是有弹簧控制的活动卡笋,上刺刀时卡笋卡在刺刀座上,

《菊与刀》扶桑启示录(2000字).docx

《菊与刀》————扶桑启示录 “天皇宣布投降后,本以为占领日本本土仍旧是一场恶战,至少十年。没想到当初信誓旦旦地声称作战到底的天皇士兵竟如此温顺地投降了。” 西方人从未真正地了解东方人。西方人从未想过要去真正地了解东方人。 军刀在手,和善良民一念成为暴戾皇军。耕耙锄地,玉碎武士坦然接受苟且农夫。这在西方人乃至中国人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 倘若西方人因地理偏见和近代工业革命的因素而不了解东方人,那同属于东方人的我们中国人就一定了解日本人吗? 邪马台女王朝贡汉光武,这是一个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交际的民族。中日朝济而夕设版焉,这是一个中国时至今日不曾了解的民族。美军于东南亚稍有折戟,便穷其力而求知。中华丧师失地千里之痛未愈百年,便假旧恨而肆意攻讦谩骂。名为报国图强之勇,实为无知怯弱之心。 鲁思·本尼迪克特著此书本欲献计于战时美国政府,从而正确指导美国战后政策的形成。不想却成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重要成果。在本尼迪克特看来,日本与中国虽同属于亚欧大陆东方,同为儒家文化影响,表面上大同小异,实则截然不同。而国民的思想性更是南辕北辙。日本民族性本身是一个矛盾的融合体。他们坚守传统,却又乐于改变。他们有简单的原则,却又隐藏复杂的人格。他们爱好和平,却又沉溺于天皇战争。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但又绝对服从。它偏爱菊的绝美,却又崇尚刀的快然。他们曾让中国溃败,美军失色。而他们就在我们身边,萎缩于三岛而有囊括四海之心,蜷居于本土而有令八荒率职之意。 “日本人有一个说法,意思是‘各就其位’;任何人要理解日本人必须从这个说法开始。” “各就其位”的思想于日本人的意义与“仁义”于中国人的意义相同。在漫长的封建日本社会时期,没有科举制的推进,整个日本社会就犹如一个沉稳的金字塔,塔尖理所当然地受到塔基的拱托,塔基安分守己地接受上层的领导。每个日本人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时至工业革命,此传统依旧保留下来深扎于每个日本人心中。这种美德造就了日本人精密与配合,日军如同一辆有条不紊,高度发达的战车,碾碎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与人民。而反观中国军队于抗日战争中的表现,顷刻间便可集齐百万大军,而又如云销片刻作鸟兽散。所命守将本为车辕之命却时时刻刻怀揣车轴之心,这也合理解释了为何出现万里河山几亡

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日军常规战术中较少以班(日人叫作分队)为独立单元作战,其最小战役执行建排小队(就是排).所以,日军步兵班战术是其小队战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装备密切相关.既然不好分,索兴一勺烩了,结果整体结构有点乱. 日本步兵小队(排)也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辖三个步兵班及一个掷弹步兵班,小队长及其***;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10式掷弹筒,共十五人; 掷弹班有三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 甲种小队应有62人. 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十三人,故乙种小队应有54人. 日军步兵班战法源于西方步兵班战法.本来这个战法的特点是发挥机枪火力.简单讲来就是先用机枪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再用机枪把敌人放倒.到了日本人这里就变了味道. 打法的前两步不变,但在第三步上,日军则强调用步机枪共同杀伤敌人,而且偏重步枪.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节省弹药及减小对机枪的依赖.另一个就是发挥步枪的优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资源及后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军班用机枪有性能缺陷. 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主要有三种: 11型,96型和99型. 11(即歪把子)机枪是改进法国的Hotch*** M1909而来的.射速550发/分,射程1500m, 用6.5x50mm日军步枪制式弹.这个枪的原设计有个致命的缺点-遇泥土灰尘必定卡壳. 也就是说遇上这种机枪, 只须胡乱用小型爆炸物在其周围引爆,不必伤及人枪,只须把泥沙尘土掀到枪上, 敌机枪十有八九会哑火片刻. 没有爆炸物时,机步枪集火射击打出的沙尘也成. 也幸亏如此,我抗战军民避免了多次灭顶之灾. 96和99型都是在11型基础上改的.96型改进主因之一就是为解决沙尘卡壳问题.却又引来了其它问题-此枪采用枪弹润滑,火药燃烬及灰尘易在枪机处积累,从而卡壳. 也就是说,这个枪虽不大容易立即被掀来的沙土卡住,却常常打上几百发自已就卡住了. 99型改进是将弹径加大为7.7x58mm,这个原本是92重机枪弹,不能用于日军的制式步枪. 在一个步兵班中,机步枪弹口径不合,是个很大的缺点. 99式与96式除弹径外几乎完全一样,优缺点也就完全相同.不过这个99型机枪出现的很晚,影响有限,不必另论.总体说来,日军班用机枪的主要缺陷有: 1)容易卡膛,不甚可靠 2)枪弹口径偏小,侵彻力低下. 6.5mm口径弹打人可以,打掩护物就不够劲. 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一千发子弹打不烂一个普通沙垒. 作为压制火器,这个机枪威力偏低. 3)后座力大,非训练有素的射手很难打得好 4)11式机枪弹鼓在一侧,整枪重心不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长时间射击也会非常疲劳.

Motorola“军刀”对讲机漫谈

Motorola“军刀”对讲机漫谈 Motorola的Saber系列对讲机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广为美国及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队和政府执法部门所选用,是一款坚固耐用、性能优良的对讲机产品,也一度是Motorola公司的旗舰级产品。Saber自成系列,随着通信科技的发展已多次升级换代,从标准Saber到System Saber再到AstroDigital Saber,最终随着P25数字化标准在美国的普遍应用和TETRA数字集群在欧洲的普及,Saber 系列对讲机为Motorola新一代的XTS系列对讲机和TETRA 对讲机所取代,开始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由于Saber系列对讲机独特的外观和美国军警用机的血统,所以广为众多军警爱好者和业余无线电爱好者所追捧。因为Saber在中文里有“马刀”的意思,所以Saber对讲机被国内爱好者取了一个非常强悍的名字——“军刀”。国内二手市场上不少淘汰的Saber对讲机成为热门货,价格不断被炒高,有的产品甚至超过一部全新日本中高端对讲机的价格。由于国内Saber 系列对讲机没有正式销售过,很多人对该系列对讲机不太熟悉,所以本文就Saber系列对讲机的基本概况作一个介绍。Saber系列对讲机在美国的价格非常昂贵,被厂家定位于政府与军队用通信产品,其最大价值是可以提供名为“SECURENET”的数字化加密通信,有效防止窃听与泄密

(有些出口和民用版本的Saber对讲机是没有加密功能或者限制加密类型级别的)。即使是十多年的产品,它的加密强度远高于现在有些商用对讲机采用的廉价的倒音频频谱 加密方式,有些加密制式还是限制出口的。支持加密的Saber 对讲机机器顶部的月牙型选择开关就是用来选择通信信号 是否加密(在选择加密状态下,如果密钥无效则当用户按下PTT时变为禁止发射状态,并发出音频提示)。基于战术通信保密的要求,Saber对讲机的密钥管理体制比较严密,需要使用专用的密钥载入器加载,同时考虑到可能的丢失或者抢夺已加密终端的可能性,密钥在非常情况下会自动丢失。所以在众多国内二手市场上出现的退役Saber对讲机中,很多虽然都已经安装有以前使用的加密模块单元,但都无法有效使用加密功能,除非你有密钥下载器KVL(独立的硬件设备)重新加载密钥。Saber对讲机的编程软件只能设置对讲机的信道频率和网络信息,并不能上载密钥,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软件被复制传播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一个专用硬件设备。即使你手头有KVL(作为商品可以花钱购买),如果想截取并破译空中的加密信号,还需要具体的密钥数据,否则就像在密码锁面前不知道密码一样。 Saber对讲机的坚固耐用性和支持快速修理拼装特性也广为称道,它丰富的功能扩展附件,包括各种用途的手持话筒、

日本军刀--满铁刀(转贴)

日本军刀--满铁刀(转贴) 昭和39年(1964年),《满铁会报》发表了有关满铁刀的回忆文章,作者是与满铁刀关系密切的两人,一位是曾开发出日下纯铁的日下和治博士,另一位是最早参与并主持满铁刀制作的原大连铁道工厂工具车间主任渡边义雄。令人惊讶的是,渡边仍保留着满铁刀的资料、图纸和照片。? 了解上述情况的笔者着手进行调查,时至今日,仅从两人的回忆文章以及刊载在当时《满洲图表》上的写真获得了少量诸如钢材与制造法等珍贵的资料。具体内容介绍如下:从昭和12年(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到太平洋战争结束,满铁制作了大量的陆军军刀,其数字约有5万把。世间将这种刀称“满铁刀”,昭和14年(1939年)3月,松冈总裁将其命名为“兴亚一心刀”。随着日本的战败,大部分满铁刀踪影消失,但仍有少量残存。满铁刀是当年满铁大连铁道工厂的工人共同打造的,关于这种刀是如何制造的,本文仅描述其概要。原文中的专业术语和图表,亦略之。 满铁刀的由来 昭和10年(1935年),中央试验所的日下和治在东边道大栗子(地名)发现了优良铁矿石,并在沙河口研究所内搭建实验炉,将这种矿石精炼成杂质极少的海绵铁,继而在抚顺正式兴建拥有旋转炼炉的制铁工厂,成功生产出海绵铁。

将这种海绵铁加以精炼便成了所谓的“日下纯铁”,而日下纯铁则主要用作生产高级特殊钢、工具、焊条、弹簧等的材料。 我根据当时(昭和11年前后)的军情,预测对日本刀的需求即将来到。于是,建议用这种纯铁制作日本刀,这便是满铁刀的发端。 满铁刀的试制 昭和11年(1936年),中央试验所委托大连铁道工厂制造一把长2尺2寸名曰“利器”的日本刀。古时的日本刀锻造时,是在硬钢中加入相对柔软的铁芯。当时没有采用此法,而是使用了含碳0.2%较为柔软的日下纯铁,先将刀锻炼完成,再将其渗碳、淬火、打磨,最后装入木鞘。这就是最初在大连铁道工厂制造的日本刀。 在此期间,该刀曾被设在大连辽东旅馆的刀剑俱乐部展出,有观者赞其为“名刀”且可与忠吉(江户早期的制刀名匠)的作品相媲美。事后得知此刀为大连铁道工厂的杰作时,众人在大为惊叹的同时,对我们的技术也给与高度评价。日下和治将该刀赠与中西理事,其后,这种刀的名声便在大连的刀剑爱好者中间不胫而走,随之而来的是纷至沓来的订单。 最初制刀都是利用制造工具的间隙,慢慢时间就不够用了。改变了制作方法和流程,需要把软钢加入到内部进而锻

日本昭和家庭像分析——樱桃小丸子

日本昭和家庭像分析——樱桃小丸子 ちびまるこ。今日も見て笑った。随分前も、たまに暇つぶしで見たことあったが、女の子向けの漫画でほとんど見なかった。こち亀は良く見た。 樱桃小丸子,今天也把我看笑了。很久以前也偶尔闲着没事看过,因为是少女向漫画以前几乎没看过,倒是常看乌龙派出所。 存在感の無い適当な亭主毫无存在感的随意的爸爸 口うるさくてやさしいお母さん婆婆嘴的温柔妈妈 孫にやたら優しく、ちょっとぼけたじいさん过分宠爱孙女有点呆的爷爷 しっかりした静かなおばあさん稳重而安静的奶奶 年相応に成長しているしっかりものの姉有着合乎年龄的成熟感的姐姐 親友のたまちゃんを含む個性の強い級友好朋友阿玉等个性强烈的同学 様々な近所の人と級友の家庭の大人たち街坊各闲杂人等和同学家里的大人们 なかなか人間関係がよく構成されている。ちびまるこは、ぐうたらで、サボりたがりやで、おじいちゃんにあまえ利用するすべを心得ている。欲は強い、おっちょこちょいで小心者だ。強い物には弱く、結構打算的で時に悪巧みもする。そのくせ計算もせず適当に行動し失敗する。人の話に乗せられたり、流行を追いやすい。 人际关系构成实在是相当完善。小丸子吊儿郎当、老想偷懒,还精通跟爷爷撒娇来利用的诀窍。她欲望强烈,却冒失而小气。面对强者就软下来,还经常打小算盘,有时会耍些诡计。而且不考虑就马虎行动而遭致失败。容易人云亦云,也爱追流行。 癖のある級友や生活でぶつかり合う姉との駆け引きの解決や学校の宿題に日々頭を悩ます。ときには理不尽なことも起きる。最後は、まるこの行動にお母さんが雷を落とすことが多い。 小丸子每天都头疼于与性格各异的同学打交道、与和自己起冲突的姐姐讨价还价、以及学校的功课,有时也会有蛮不讲理的事情发生,不过小丸子的行为最后常以妈妈发火而告终。 お母さんは裁判官で、さくら家のルールが変な方向にならぬよう常識的感覚で取り仕切っているのだ。かと思うと、家族みんなで落胆する表現もある。今日も、まるこがお姉さんの初めて作るポテトサラダにちょっかいを出し失敗して大量のポテトサラダが出来上がり、一家全員ポテトサラダを何日も食べるはめに。 妈妈是家里的法官,为了不让樱家的规矩朝不好的方向发展而随时以常识感觉来掌控全局。尽管如此,还是有让全家人都郁闷的时候。今天也是,小丸子插手姐姐第一次做的土豆沙拉,结果失败而留下大量土豆沙拉,害的全家好几天都只能吃这个。 懐かしくほほえましいい昭和の家庭像がよく描かれているが、人間関係や心理の動きは今も変わりない。思い起こせば自分も子供の頃、そんなことしたなと思う。状況を変え人間関係を臵き変えるといろんな場面に適合しそうだ。人社会の構造の本質は昔から変わっていないのかもしれない。 让人怀念而忍俊不禁的昭和时代家庭形象跃然纸上,其人际关系和心理动向至今依旧。回想起来好像自己小时候也做过那些事呢。如果把情况变动一下再改下人际关系,很多情景都能对号入座。可能人类社会的构造本质历来就没有变过吧。

抗战国军单兵装备汇总

抗战国军单兵装备 抗战仅有中央军精锐部队才配备德盔 单兵装具一般就是指士兵所携带的个人装备,现在的单兵装具品种林林总总不下几十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功能上与抗战时期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了。 那么在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的单兵装具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 先说中国军队,当时的中国军队虽然说名义上是统一的编制,实际上各个派系之间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别的且不说,就连最起码的军装颜色,各派系就是五花八门各不相同,中央军的夏季军服主要以黄绿色为主,冬季则主要是蓝灰色棉军服。地方杂牌部队中北方部队大多是蓝灰色军服,南方的两广部队是土黄色,而云南的滇军则是蓝绿色。连个军服颜色都搞得这样杂乱,还谈什么其他的单兵装具。相比较来说,自然是中央军比较正规一些,好歹还有些政府军的气度。不过就拿当时的情况来看,就拿中国军队最高标准的中央军精锐部队来说,单兵标准个人装具也就五大件,钢盔、子弹带、水壶、干粮袋和防毒面具。

中国精锐部队才会装备进口德国钢盔。 日军看到德盔就知精锐部队进入战场 抗战初期中央军的典型代表就是著名的德械师了,德械师的钢盔自然就不用说了,著名的德制M35钢盔。由于是1935年定型所以叫M35,刚一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足有22万顶之多。于是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就这样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使用者。M35是德军在其一战时期的M17钢盔基础上改进而成,制造工艺有所改进,采用了基本上就是现代的“热压”技术。所以比M17更轻便,对弹片的防护功能也更强。而且M35采用了全新的内盔,使佩戴起来更加舒适。所以无论是外形、材质、功能还是舒适,都是相当不错,德国货硬是要得哩!

揭秘唐朝士兵的武器配置

揭秘唐朝士兵的武器配置 唐朝是中国古代军事上一个值得骄傲的时代,其优秀的军事将领层出不穷,早期的李靖、李勣、秦叔宝、尉迟恭,稍晚的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盛唐后的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乃至后期的李晟、李塑父子,个个都有拿得出手的战绩。 然而,军事是个科学活、技术活,不仅要看将军打得多威风,还得看单兵的装备、兵团的配合及战术的运用,这些枯燥的东西,往往能反映出战争的真实面目。 本期国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唐朝士兵的装备和组织情况。 唐史料对装备的记载-具体到每支部队有几匹马、几口锅 关于军队的装备,一些演义里的描述是极其粗线条的,或者说是不靠谱的。例如《三国演义》,只有大将们叱咤风云、横扫战场的大场面描写,至于士兵穿什么、吃什么、带多少装备,那都是未知数。 《说唐演义全传》则开始涉及到军队基层单位,诸如薛仁贵,传说他当过伙夫,但是薛大哥是英雄,一心想着上战场厮杀,具体怎么做饭,一餐做多少量,也是笔糊涂账。 历史是琐碎的,要了解它的真相,得去翻史料,比如对于唐朝军队的装备,《新唐书》的“兵志”就有记录。 唐朝初年实行府兵制,是民与兵合一的机制。这种兵制的特点之一就是士兵出征的很多装备得自己掏钱购置,“皆自备”。具体自备哪些东西呢?《新唐书》交代得很清楚:人均一张弓,三十支箭及一种叫胡禄的箭囊;横刀一把——一种佩刀,日本现在有完整样本。武器有了,还得有后勤装备,即磨刀石、毡帽、毡装、行李箱各一件。当然,还有吃的:人均携麦饭九斗、米二斗。此外,还有着装要求,唐朝的大部分士兵穿明光铠,骑兵还要在身上、腿上和手膀上配置铁甲,背上有长枪。 以上装备是不是都直接配置在士兵身上呢?不得而知,如果是这样,那份量也不轻,不过根据记载来看,军队里有驮马。这些装备在平时都储存在折冲府的军库里,当有军事行动时,再看具体情况进行发放。 隋炀帝时期远征高丽,因为路途遥远,粮食运输艰难,所以每名野战士兵身上要负重好多天的粮食,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和战斗力。也因此,有些士兵冒着杀头和饿肚子的危险,将粮食埋在地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