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润滑油压低问题

解析润滑油压低问题
解析润滑油压低问题

解析国投昔阳电厂

推力瓦烧毁事故、主油泵油压低的问题

[摘要] 国投昔阳2×150WM机组2#机组在试运期间,退掉交流润滑油泵和直流润滑油泵时由于主油泵油压和润滑油压低,发生推力瓦烧毁事故。停机后更换推力瓦、揭高中压缸检查内部磨损情况、检查所有油系统的管路阀门及设备,重新启机后主油泵油压和润滑油压还低,无法正常运行。再次停机检查油系统后启机,机组各油压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关键词] 推力瓦主油箱射油器套装油管路

在2#机组试运期间,汽轮机组第4次冲转到3000r/min后,退出交流润滑油泵时直流润滑油泵联启,此时主油泵出口油压低。退出直流润滑油泵后润滑油压低,机组保护动作,打闸停机。汽轮机各轴瓦在此期间断油3~5s后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机组停机后启动盘车,由于盘车电流超标无法正常启动,揭开盘车箱盖将转子用千斤顶向高压侧顶2mm后,盘车正常启动。机组运转时转子轴向位移显示最大后出现乱码,怀疑推力瓦烧毁和高中压缸内部动静摩擦。

一、分析事故原因及结论:

停润滑油泵后由于主油泵出口油压低无法满足各轴瓦的用油量,使机组自动打闸停机。根据转子轴向位移值和盘车情况可以断定推力瓦烧毁。启动盘车后盘车电流在范围内为 6.8A,可以断定各支撑轴瓦磨损及烧毁的可能性很低。主油泵出口油压低的问题有几种可能性:1、主油泵进出口法兰不紧垫片或法兰垫片破损;2、交流润滑

油泵到主油泵进口管路止回阀阀门工作不正常;3、主油泵工作不正常;4、1#射油器工作不正常(1#射油器为主油泵进口供油);

二、检查操作:

1、汽轮机轴瓦检查步骤:

a、揭开轴承箱及轴瓦上盖检查桥规值:

安装桥规值记录:

1#轴瓦:8.92㎜ 2#轴瓦:0.11mm 3#轴瓦:20.29mm 复查桥规值记录:

1#轴瓦:8.92㎜ 2#轴瓦:0.11mm 3#轴瓦:20.30mm b、复查转子推力及转子推拉间隙:(测量瓦块乌金厚度大约为4mm 左右)

安装推力间隙:0.47mm 安装转子总窜量:0.77 mm

复查转子总窜量:4.44mm

c、翻1#---5#轴瓦检查各轴瓦:

翻出推力瓦检查,工作面乌金全部烧毁,并更换工作面推力瓦。各支撑瓦下轴瓦翻出检查局部有磨损现场,采用局部修刮的方法修复;回装后复查瓦口间隙及紧力与原始记录对应,复查桥规值与翻瓦前对应。

d、更换推力工作瓦块后测量推力间隙为:0.48mm;

测量转子总窜量为0.78mm;

e、更换备用推力工作瓦块后复查转子引出定位尺寸:

安装转子引出定位尺寸记录:

高中压转子为:237.88mm 低压转子为376.3mm

更换瓦块后测量记录:

高中压转子为:237.86mm 低压转子为376.45mm

f、所有轴瓦检查清理后,扣轴瓦上盖用行车盘车听声音无摩擦声音。

2、揭开高中压缸检查:

由于中压后汽封轴向间隙为安装时的最小间隙,为3.2mm。揭开高中压外缸检查中压后汽封汽封块,状态为汽封块高齿有局部推倒的现象,最大弧度为60o。将推倒的齿修复后回装。

高压内缸处轴向最小间隙为3.98mm,因此不需要揭开高压内缸检查。将中压后汽封块回装后启动盘车用听针检查高压内缸无动静摩擦声音。扣高中压外缸。

3、润滑油系统检查:

a、前轴承箱油管路检查:

检查主油泵出口到保安油系统管路:拆开止回阀内部检查无卡涩现象。其对接法兰有一破损处,更换所有法兰垫片;检查主油泵进出口法兰,垫片完好无破损处;

b、主油箱内部设备及管路检查:

拆开直流事故油泵止回阀内部检查无卡涩,发现外法兰垫片破损并更换其垫片;拆开交流润滑油泵到主油泵止回阀内部检查无卡涩,外法兰垫片无破损并更换其垫片;检查交流润滑油泵到润滑油系统止回阀外法兰垫片无破损并更换其垫片;

c、射油器检查:

检查主油泵出口到1#、2#射油器管路无异物;检查1#、2#射油器喷嘴无异物,检查射油器止逆油盘活动自如。

d、主油泵检查:

检查齿形联轴器活动自如,完好无损;主油泵揭开上盖检查内部及轴瓦,内部无杂物,轴瓦完好无损符合规范要求。

通过汽轮机、润滑油系统检查,进行机组第5次冲转。

机组冲转到3000r/min后,停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联启。此时1#射油器油压为0.012MPa(设计工作压力为0.19MPa),无法保证主油泵正常工作,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机组运行10分钟后保安油压(高压启动油泵出口油压)为零,机组打闸停机。打开套装油管路窥视窗检查,高压启动油泵Φ57的管路松动,管路现象表明Φ57的管以断裂。机组停盘车后重新检查油系统设备及管路。

根据机组油系统运行油压情况制定检查方案:

1、测量主油箱标高:

由于机组曾在试运前主油箱基础下沉60mm,将主油箱标高抬高到设计值。机组停机后测量标高基础再次下沉50mm,采用主油箱底部增加垫铁的方法将油箱再次抬高到设计值。由于基础下沉不均匀,测量下沉的方向是A列比B列多下沉25mm,扩建端比固定端多下沉20mm。油箱抬高到设计值后并重新找平找正。

2、检查套装油管路内部:

打开主油箱出口套装油管

路第一个外部护套,检查

油管路内部管路。发现高

压启动油泵出口管路完全

断裂(断裂状态见图片),

断裂痕迹较为平整,断裂

面有毛刺。判定为由于主油箱基础下沉所造成的。把断裂面重新打磨焊接。其它焊口作着色检查无裂痕。

2、1#射油器检查:

润滑油系统介绍:a、1#射油器为主油泵供油,2#射油器为润滑油系统供油;b、交流润滑油泵出口分成两路,其中一路通过一个止回阀接到1#射油器出口为主油泵供油,另一路为通过一个止回阀接到2#射油器为润滑油系统供油;c、高压启动油泵出口有一个止回阀安装在油箱内,主油泵不工作时为保安油系统供油。主油泵正常工作后为射油器供油的同时通过一个止回阀保安油系统供油。

拆开油箱内1#射油器检查,射油器内止逆圆盘活动自如;喷嘴内部干净无杂物,尺寸查核与厂家设计值一致;扩散管尺寸与厂家设计值一致;射油器内部干净无异物。

检查1#射油器出口可调节止回阀,无卡涉,圆盘活动自如。

3、主油泵进出口管路作打压试验:

主油泵进口压力低怀疑泵进出口管路有卸压的管路。考虑到

经济性和时间紧的原因,不能将套装油管路全部割开进行全面检查,因此进行系统压力试验,检查管路是否有卸压的地方。

压力试验的准备:a、1#射油器拆除,将1#射油器进出口安装堵板;b、在射油器进口堵板上安装一个压力设备(压力设备选定为板式滤油机)出口管路,管路上增加一个截至阀;c、将2#射油器出口可调式止回阀关闭;d、安装压力设备,将进出口管路安装好;e、压力试验选用的介质为汽轮机润滑油。

启动压力设备将汽轮机润滑油打入主油泵进油管路,由于主油泵安装在9m平台前轴承箱内,油进入主油泵内管路中的油压约为0.9MPa,打开套装油管路上的窥视窗观察,回油管内没有回油,证明主油泵进出油管无卸压的地方。

4、回装射油器:

润滑油系统管路、设备检查后,回装1#射油器。由于主油箱基础下沉不均匀,有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导致射油器倾斜,止逆圆盘卡渉不能正常工作,射油器止逆圆盘在整个机组运行过程中无显著作用,在回装射油器前将止逆圆盘拆除。

5、恢复套装油管路系统。

恢复润滑油系统所有设备和管路后,进行机组第6次冲转。冲转到3000r/min后,停交流润滑油泵,1#射油器出口油压为0.20MPa,2#射油器出口油压为0.28 MPa,主油泵出口油压为2.0 MPa,润滑油压为0.12 MPa。油系统正常工作。

通过机组第6次冲机油压正常和油系统检查方案说明润滑油

系统一系列的油压问题聚焦点都是由于主油箱基础下沉所造成的。分析原因:

1、从机组第4、5次冲转和第5次停机检查油系统分析:a、冲转到3000r/min后,交流润滑油泵停运前,油压正常。停交流润滑油泵后1#射油器油压低,主油泵出口油压低;b、主油泵进出油管路压力试验,证明管路无卸压的地方;c、1#射油器出口可调止回阀检查无卡涉和异物;d、交流润滑油泵给主油泵进口供油的管路和止回阀没有异常;

通过以上分析原因可以判定油压不正常的问题存在于射油器本身。检修射油器测量射油器尺寸符合厂家设计要求,从机组前1、2、3次冲机可以肯定射油器能满足机组正常工作要求。拆除射油器止逆圆盘后油压正常。

由于主油箱基础下沉不均匀(测量下沉的方向是A列比B列多下沉25mm,扩建端比固定端多下沉20mm),使射油器发生倾斜,射油器内的止逆圆盘卡涉不能正常工作,是造成油压低的主要原因。

2、主油箱基础下沉,使套装油管路承受拉应力。高压启动油泵出口Φ57管路处于在主油泵进口Φ219管路、主油泵出口管Φ159管路、润滑油进口Φ219管路的边缘,经过第一次抬高油箱标高,以使管路产生弹性变形,第5次冲机后又由于基础下沉和管路承受2MPa的内压力,最终使Φ57的管路崩断。

通过以上原因分析主油箱基础下沉是导致油压低的根本原因。

李利明

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中国润滑油市场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发表时间:2019-11-27T09:40:03.480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3期作者:郎润卿[导读] 现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工业润滑油创新优化迫在眉睫。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单纯的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改进,显然是达不到实质性效果的,所以需要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润滑油生产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仅供参考。 郎润卿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摘要:现如今,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工业润滑油创新优化迫在眉睫。在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中,基础油原料占比较大,一方面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不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战略目标的需求,而单纯的在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进行改进,显然是达不到实质性效果的,所以需要相关研究工作人员加强研究力度,确保润滑油生产符合当下的发展形势。仅供参考。关键词: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引言 现阶段,润滑油在工业生产中的占据主要地位,它被广泛应用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可以有效降低设备的磨损,进而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润滑油在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还可以显著降低动力能源的过度使用,起到动力传递介质的作用。由此可见,润滑油质量水平的高低对于工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不断推行,加之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给传统的润滑油生产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满足性能方面的要求外,还需要符合绿色生产的战略目标。 1概述 本文所分析的是工业生产中所应用的润滑油,其主要应用到工业设备和机械保养中,目的在于降低设备运行出现的摩擦和损耗,最终提高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寿命。除此之外,工艺润滑油还有其它很多的作用,例如密封防腐蚀、制冷以及传递动能等。工业润滑油根据存在形态的不同,通常可以细分为以下三种,即润滑剂、润滑油以及润滑脂,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还属液态润滑油。在工业润滑油组成方面,主要由基础油和添加剂组成,其中基础油占比较大,其性质决定着润滑油的性质,而添加剂的目的在于弥补润滑油中基础油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以达到赋予其特殊属性的效果。2车用润滑油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现代车用润滑油加氢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加氢处理、加氢补充精制、临氢降凝等技术已成熟并有新的进步,同时异构降凝等新技术日益得到应用。采用加氢新技术生产的基础油质量已接近或达到PAO合成润滑油的性能而占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在2000年之后,由于环境保护和机械行业的发展,对润滑油产品的质量要求更严格。润滑油的抗氧化安定性、粘温性、低温流动性、抗磨性、抗乳化性等相关性能都需提高,以此来满足市场的需要。研发新的添加剂来提高油品的性能已经拙荆见肘,目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升基础油的品质,来提高润滑油整体的性能。此外,由于原油的储量在逐年减少,生产基础油的资源也越来越少,使用重质油生产已不可避免,所以对传统加工方法也提出了挑战。 3我国润滑油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3.1改善基础油的技术手段,提高效率、增长使用周期、减少污染长换油周期甚至终身免保养是汽车制造商一直追求的目的,驱动着对应油品向更加稳定换油周期更长的方向发展,Ⅰ类油由于抗氧化性能差,换油周期短,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现在汽车对油品的需求,Ⅱ类、Ⅲ类加氢、深度加氢基础油由于其烃类饱和度高,氧化缓慢,能有效地增加其换油周期。国内一些炼厂比如克拉玛依、锦州炼油厂、茂名石化等升级其硬件设施,加大对其技术改造,Ⅱ类、Ⅲ类基础油需求持续增加,外加中国交通便利,而且是世界最大的油品市场,国外比如韩国SK、韩国双龙、阿布扎比等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输入,也进一步促进基础油的更新换代。同时,一些合成技术的应用,我们国家逐渐从改变分子性能结构转变为设计分子结构阶段,一些更高性能的基础油相应出现,实现了超长换油周期,突出代表为Ⅳ类基础油即PAO,其国外具有代表意义的为美孚最近强烈推出的茂金属PAO,具有超强抗氧化性、低温流动性、抗剪切特性等显著特点,国内纳克公司自主研发的PAO6、PAO150等基础油,已经达到国际水平,填补中国在Ⅳ类基础油中的空白。 3.2生产工艺的进一步优化3.2.1新材料无硫磷有机钼技术添加剂是成品油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成分,能有效地改善基础油的性能。抗磨剂被广泛的用语润滑油中,用以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性能。常用的为硫、磷类的添加剂,比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但是其中锌、硫、磷元素会使金属腐蚀,也会对大气造成危害。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固体颗粒作为主要功能成分的发动机润滑油添加剂,比如羟基硅酸镁、二硫化钼、纳米铜等。但是固体添加剂容易形成团聚,难以稳定的悬浮在润滑油中。无硫磷有机钼抗磨添加剂油溶性好,与Ⅰ、Ⅱ、Ⅲ类矿物油、全合成基础油以及酯类油都可以有良好的溶解性。由于不含硫、磷元素,能有效地防止尾气处理装置中毒,是一种环保型的抗磨添加剂,并且与其他类抗磨剂、酚类胺类抗氧剂、腐蚀抑制剂都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3.2.2纳米材料的应用 纳米技术是科技发展的一个高端领域,纳米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人们能以原子、分子分辨率直接观测样品表面纳米尺度的结构,打开世界的另一个大门,使人们可以用此技术操纵单个原子、分子进而使材料可以向人们预期的性能方面进行改造,使人们进入分子设计阶段。随着现代机械设备的载荷、速度、温度等工作条件的日益苛刻,润滑油中传统的减磨剂和抗磨剂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减磨、抗磨性能的要求。某些纳米材料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其抗磨性能,促使人们开始在润滑油领域进行纳米材料的研究,目前研究最多的纳米油品添加剂为有一些特殊结构的层状或者鳞状结构的固体添加剂,如何使其形成稳定的"流体+固体"的混合润滑液体,成为新的难点。目前,在润滑油中已经应用了一些纳米技术,对改善其摩擦系数、延长换油周期、降低油耗都有明显效果。 3.3费油再生和无污染处理

机油参数的意义

机油参数的意义 倾点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凝点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油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现在国际通用倾点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 闪点Flash Point 闪点是代表油品加热后所逸出的蒸气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机油越有可能在高温下被烧掉,闪点越高,机油的耐温度也会比较好。 总碱值TBN (total base number) 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1克油样中全部碱组分(含强碱与弱碱)所需要的酸量,换算成等当量的碱量,以mgKOH/g表示。通常所说的碱值即指总碱值。机油用久以后会变成酸性,而酸会逐步腐蚀引擎的内部,所以机油一般都呈碱性。TBN就是代表机油的碱值,值数越高代表机油能中和的酸越多(此项数字却不可以代表机油的耐用度,因为机油变酸的快慢,速度会受引擎工作的影响)…不过可以做一个参考指标。 硫酸盐灰份Sulfated Ash, % 油品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燃烧后所剩下的固体物质,此时的残渣被称为硫酸盐灰分, 用百分含量表示。数字越高,代表机油有可能会比较容易产生油泥。 运动粘度Kine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表明一种流体抵抗流动或者说是内部摩擦的能力的度量值。运动粘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给出运动粘度的数值时,通常必须注明其测试温度。 30的机油100℃cTs运动粘度是9.3~12.5mm2/s HTHS≥2.9 40的机油100℃cTs运动粘度是12.5~16.3mm2/s 2.9

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中国润滑油市场分析 (一)产品概述: (1)基础油的定义: 润滑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典型的润滑油一般由75% ̄85%的基础油和15% ̄25%的添加剂组成。基础油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性能,润滑油一般指在各种发动机和机械设备上使用的液体润滑剂, 广泛用于机械、汽车、冶金、电力、国防等行业。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 (2)物化性质: 基础油的性能和作用可以归纳为: ☆基础油粘度:直接影响低温性能,可以说基础油的粘度越低越好。 ☆基础油的热氧化安定性:直接影响磨损,特别是油泥和酸性氧化物生成倾向,因此也影响油品的综合性能。 ☆基础油的挥发性:与油品生成的残炭和沉积物有关。也影响油品使用性能。 ☆基础油的表面活性:影响油破乳和发泡倾向水平,间接影响抗磨损能力。 ☆基础油的溶解能力:影响油品对密封件的适应性,同时对使用中抑制沉积物及对添加剂的相溶性有关。 上述这些基础油的作用和性能与其加工工艺及其组成有关。醋类合成非烃基础油可改善对功能添加剂的溶解性,特别是其生物降解性高,可调配环保型润滑油。随着基础油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和合成醋的扩大采用,既增加了基础油在成品油中的成本比重,同时也使人们对基础油的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基础油对提高润滑油质的贡献率将超过添加剂。 (3)产品分类: 国外各大石油公司过去曾经根据原油的性质和加工工艺把基础油分为石蜡基基础油、中间基基础油、环烷基基础油等。美国石油协会( API)于1993 年将基础油分为五类( API 1509) , 并将其并入API 发动机油发照认证系统(EOLCS) 中。API 基础油具体分类情况和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系列标准见表1 和表2 表-1 API-1509基础油分类标准 润滑油质量的改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基础油生产技术的改进来提高基

2017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7年润滑油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润滑油工业是经济的晴雨表 (4) 一、润滑油工业与国民经济正相关 (4) 二、润滑油细分市场较多 (6) 三、我国的润滑油消费存在浪费情况 (7) 第二节行业平稳发展,增量看交通用油 (8) 一、交通用油仍有上升可能,看好乘用车用油 (10) 二、工业用油维持不变可能是最好结果 (15) 第三节润滑油添加剂是短板,国产需自强 (18) 一、III基础油逐渐挑大梁,国产能力较差 (18) 二、国外添加剂公司垄断行业 (20) 三、润滑油企业三足鼎立 (22) 第四节差异化、后市场布局为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24) 一、差异化发展,突出品牌和产品特色 (24) 二、加大研发力度,抢占高端市场 (24) 三、提高营销能力,抢占汽车后市场 (25) 第五节部分相关企业分析 (26) 一、德联集团 (26) 二、高科石化 (27) 三、康普顿 (27)

图表目录 图表1:近年我国GDP与GDP增速变化 (4) 图表2:近年我国工业增速与平均增速变化 (4) 图表3:近年润滑油的表观消费量和增速 (5) 图表4:2015年工业油和车用油的占比(%) (8) 图表5:工业油结构分析 (8) 图表6:车用油结构分析 (9) 图表7:近年我国的汽车销量及增速 (11) 图表8:近年商用车和乘用车销售比例 (11) 图表9:中国新能源汽车及乘用车销量 (12) 图表10:2014~2015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产量比重 (13) 图表11:近年我国的摩托车保有量(万辆)和增速(%) (13) 图表12:水路货运量情况 (14) 图表13:工业润滑油和工业增加值 (15) 图表14:近年我国的粗钢产量(万吨)和同比增长(%) (16) 图表15: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6) 图表16:润滑油产业链 (18) 图表17:全球基础油供需情况(万吨) (19) 图表18:亚太地区基础油产量(万吨) (19) 图表19:国内基础油的供需情况(%) (20) 表格目录 表格1:交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6) 表格2:工业用润滑油的种类、特点 (6) 表格3:单位润滑油消费量对比 (7) 表格4:近年润滑油的消费量和分类 (9) 表格5:基础油分类 (18) 表格6:添加剂情况 (21) 表格7:主要的润滑油企业 (22)

各种品牌机油的特点-Word整理

1、嘉实多:嘉实多机油的主要特点就是当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机油流动性比较出色,能够迅速达到诸如液压气门顶等一些发动机内部的偏远位置。 2、壳牌:壳牌的四冲程机油以出色的清洗能力而闻名,很多长时间坚持使用壳牌全合成机油的车辆在打开发动机时几乎都看不见一点油泥。 3、美孚:美孚机油,在各种不同工况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的稳定性。 4、道达尔:法国机油,在国内的许多法系车型,包括雪铁龙和标致车型都是采用道达尔公司的机油产品。 5、埃索:它隶属于埃克森美孚集团,这类似于奥迪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但与美孚机油相比,它的主要市场其实是在一些工业机械方面。至于民用乘用车市场,则占有率不高。 6、加德士:在民用的乘用车领域,由于产品线少和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市场占有率较少,更多的重心还是放在了工业用油方面。 7、红线:在国际一些重要的赛场和国内的许多资深的改装玩家中,红线机油的口碑不错,经常被用在大马力、高转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当

中,并且即便在酷热的夏天长时间保持极限使用也能够提供出色的润滑和密封效果。

8、德国福斯油品集团:福斯机油在国内的主要消费者是大众车系的车主,而宝来和捷达是其中的主要使用车型。福斯的全合成机油其主要特性是发动机会更加顺滑,噪音更低。但高转速时的保护能力一般,长途驾驶时仍不能提供最佳的保证。 9、BP机油:与嘉实多一家公司的,该品牌机油的主要特点是由于添加剂的作用,使得引擎内部的摩擦力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响应能力和降低了油耗。 10、昆仑润滑油:隶属于中国石油集团,由于品牌力度不够,所以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并不高,只能依靠比较低廉的价格获得一些更加重视成本的运输公司的青睐。作为一个普通的用车人,尽管对中国石油的种种表现所不齿,但实事求是的讲,如果您的用车仅仅局限于城市道路普通驾驶,那么昆仑机油实际上也是可以信赖的。 11、长城润滑油:隶属于中国石化。金吉星系列是其主打的产品,涉及的市场范围包括中低端的家庭轿车、重型载重卡车以及一些油轮等等,主要竞争对手为红壳。

中国润滑油竞争状况及市场分析

中国润滑油竞争状况及市场分析 基本描述 整体市场需求大致为:中国石油110万吨,中国石化90万吨,国际品牌70~80万吨,其他品牌80万吨~120万吨。国际品牌虽然只有约2%的市场份额,却攫取了高端利润的80%。无论是设备用润滑油市场还是移动设备用润滑油市场,国内品牌在高端市场表现不佳已经成为事实。 1.1国际品牌描述 1)因为高端设备以及几乎所有的高端小汽车、重载车、工程机械都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又因为进口机械设备的OEM推荐,所以中国本土产品很难在高端市场有所作为。目前润滑油高端市场几乎是国际品牌的天下。 2)总体看来,美孚在全国高端市场都有不俗表现。就东北及山东地区车用油而言, 3)工业设备用油,美孚、壳牌、埃索、BP等市场机会相差不大,嘉实多在金属加工液方面有较好表现。他们往往对于每个细分市场,如,钢铁企业、港口企业、化工企业都有自己专业的项目拓展团队和项目服务团队。 4)国际品牌的优势除了OEM推荐、全球化网络之外,还占有技术、人力等优势,一般采取的市场策略是,招聘高素质的人才,采取高定价、高促销手段。 5)对重点经销商采取一定额度的帐期,大品牌、实力雄厚的经销商为新的竞争者提高了进入的门槛。同时,在最近半年,壳牌、嘉实多等公司又派自己的销售代表参与主要经销商的销售管理工作,进而加强对销售渠道的掌控。当然,大经销商也感觉到自己对市场的主动权在逐渐失去,强烈的不安全感逐渐产生。供货商与经销商之间的不信任越来越明显。 1.2中石油、中石化品牌描述 1)中石化旗下的“长城”无疑是国有石油化工企业最成功的润滑油品牌。中石油旗下的“七星”、“科萌”、“兰炼飞天”等在局部市场都有较高的市场份额。但遗憾的是中石油倾力推广的“昆仑”市场表现不佳。 2)中石油、中石化的品牌除“长城”外,都是局部品牌。其总体特征是走中低价位路线,市场价位体系透明,区域保护不够,销售渠道单位毛利较低。正因为如此,给一些国内的小品牌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机会。且国内小品牌蚕食的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原有的市场份额。 3)中石油、中石化的销售渠道除了一部分是市场化的经销网络,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和中石油、中石化系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关系单位。 4)最近,中石油、中石化都加强了加油站便利店的建设,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垄断资源

润滑油市场分析及调查报告2011年

2011年润滑油市场分析 2010年,相对于其他石油石化产品的跌宕起伏,整个润滑油行业显得相对平静。在这一年当中,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事件发生,似乎每个企业都在稳步前行,这种平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玄机。 2010年润滑油行业顺应产业调整,大部分企业在产品定位上都做出了相应举措,符合国Ⅲ、国Ⅳ排放标准的中高端产品成为中、大型企业的主要调整对象,各企业的品牌化路线进一步显现,民营油企的区域性策略以及差异化策略进一步巩固并提升,配套企业的品牌化路线及市场策略也更加明朗化……这种稳健、理性背后,孕育着新的行业变化。 第一部分 润滑油产业的挑战与机遇 一、润滑油产业发展形势依旧面临复杂多变性 受油价提升,节能减排,需求拉动等多重因素共振,大部分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有望量价齐升,企业开工率明显提升,产业步入景气上升通道。国内成品油价格存在调整可能,石化行业景气指数有望上行。细分品种看,柴油需求增长,供求关系可能趋紧,汽油的供应略显宽松。 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节能减排、限电等相关法规及措施的出台和实行,润滑油相关配套产业的运行和运营成本也将大幅度上涨,呈“动态变化”。近3个月来,相关成本都呈现出全面上涨的态势,价格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扬,部分成本涨势明显。以上因素都将给润滑油产业带来较大影响,短期内部分产品成本价格水平将保持高位运行,且仍有上升空间。 尽管2010年第四季度润滑油产业会步入景气上升通道,但是仍必须清醒认识到当前行业面临形势的复杂多变性。 国内、外市场形势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全球经济复苏的曲折性不容低估,这些因素均会构成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制约。 国内石化行业面临着紧抓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正处于由石化大国加速向石化强国迈进的转轨时期。 行业企业应继续落实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相关要求,密切跟踪分析形势,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二、消费强劲,润滑油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2010年国家宏观政策使内需增长从政策推动向市场驱动转变,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我国政府实施的诸多刺激消费的政策效果显著。在汽车、家电、家具、旅游等消费热点的带动下,投资增长动力实现市场接替,消费增长依然强劲。 汽车行业2010年1‐10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462.38万辆和1467.70万辆,分别比去年全年高出83.28万辆和103.22万辆。2010年汽车产销突破1700万辆应该没有多大问题,虽然相关能源及污染条例会对汽车行业设定很多限制,但是随着中国消费者对车市的刚性消费,车市很难被降温下来。中国市场依然是全球最火热的市场,各大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推出的一系列经济性车型,也将给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消费机会,车市成为继房市之后的第二大消费市场。2011年车市销量将还会大幅度增长,这一刚性市场,也将会给润滑油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国家内需政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用于国家城市基础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将很大程度缓解经济危机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扩大内需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内基础建设企业的快速发展,而在这一过程,将会拉动工程机械制造业、运输业、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大量需求,而这一需求,将对润滑油产业提供巨大的消费市场。

(完整版)机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添加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 形成积炭的原因: 1、汽油质量不佳。造成汽油成份中烯烃比例高、硫等杂质多。当这种汽油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时,因其中的大量烯烃氧化综合形成胶质,与汽油中的锈渣及其它杂质微粒结合成坚硬的积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NAS1683:每100ml内最大颗粒数单位:微米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机油滤清器工作原理剖析

机油滤清器工作原理剖析 我们先来了解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大致说下流程) 机油滤清器(以下简称机滤) Oil Filter 在发动机中 的位置 机滤的工作流程(机滤部件功能说明) 绿色箭头就是我们平时看到实样的外圈多空(一般有 4-6个眼),这是机滤进油孔(未经过滤的机油 从此进入机滤) CrS nk^haft dnva shaft 1 1 gauge 匚恰曲Lil pies dlj rocker arms rocker sha*1 valves oil gallenes C^rnshaft ? 2007 Enoywlgp 和Ji 百 Britannic*, Inc, cylinder h^d filiating 41 ^ntake and screen o-il pan (sump) push nods lappet timing chain tensioner

黄色箭头是过滤后的出油孔,过滤干净的机油从这里供往发动机润滑,润滑对象如上图 未经过滤的机油从上图蓝箭头指示的进油孔进入机滤,首先到达第一站:止回阀(下图进油孔下红色的橡胶垫) 说是止回阀不要以为是个什么机械装置,其实就是一个大橡胶垫,当机油倒流时它会堵住进油孔 止回阀的作用是为机滤安装于发动机上部或侧部时,防止车辆熄火后机油回流导致机滤缺油(导致发 动机启动瞬间缺油) 这里穿插一点冷车启动的曾今讨论:热车启动需要机油预润滑(点火后机油到达应用位置是需要时间的)我们看到连机滤设计时都考虑到了这个缺油瞬间的重要性 这里我需要纠正自己过去的一个错误:关于新机滤需不需要先灌满油再安装的问题(我曾经认为底部安装的机滤无需) 由于上周拧断机滤底座发现从机滤接口漏岀的机油并不多,不像想象那样会不断的漏(最多只会起先 漏掉300ml) 由此看到更换机滤时必须预先往机滤加注机油,这是正确的(新机滤装上机油并不会在这个位置自动 灌满) 如果空机滤装上将导致首次启动时的磨损,这里引用机滤止回阀来证明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有些机滤是没有设计止回阀的,比如说在上面所叙说的内容相同,对于底部安装的机滤来说不是很重要(存在负压回抽的说法)我个人研究后觉得无所谓 甚至觉得没有止回阀流量理论上还要快一点,等待批判

国内润滑油销售渠道现状的分析

国内润滑油销售渠道现状的分析 随着国内优质润滑油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润滑油销售渠道,特别是 一般销售的产品价格都比较透明,企业也大部分以招标的形式进行,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根据销售产品的特点,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建立 恰当的分销渠道,增加区域销量,取得目标利润和社会效益。本文阐述 了国内润滑油销售渠道现状,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润滑油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行业竞争的日益白热化,润滑油销售渠道模式的选择显得越来越重要。伴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的增长,国内的润滑油市场显现出巨大商机。全球润滑油市场整体下滑,国内润滑油市场潜力引人注目,吸引着众多进口品牌加大了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润滑油作为一种必须的消费品,润滑油的需求量很大。而目前的中国汽车保有量在快速增长,国内润滑油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作为厂商与客户之间联系纽带的销售渠道已成为润滑油品牌比试实力、竞争客户的一个重要焦点。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销售经验谈谈国内润滑油销售渠道现状及发展趋势。 1.国内润滑油销售渠道现状 润滑油分为车用润滑油和工业润滑油。车用润滑油与其他消费品的不同之处在于:生产和销售均有一定技术含量,价值虽小却决定设备 使用寿命,消费者同时在购买服务。润滑油生产企业应该充分重视营 销渠道对企业的重要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为了响应政府关于节能与环保的号召,履行其向政府的承诺,生产商对节能环保型润滑油的需求量日益提高。

1.1基础油供给不足,低档产品冲刺市场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添加剂调和而成的。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构成原料,一般占润滑油成分的80%-90%,所以可以说基础油质量和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润滑油的使用性能。基础油价格居高不下,预计国内润滑油高端产品的产能会集中释放,高档润滑油产品的实际产量要远远超过现实需求,高端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再加上润滑油可能采取的战略,高端润滑油产品的价格会大幅下降,利润空间也会急剧缩水。为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调制出理想的车用润滑油,基础油的选择至关重要。考虑到国内调和厂主要还是矿物基础油,而且大体上还是I 类基础油,较少使用II类、III类以及合成基础油,所以对基础油的选择和配制更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1.2自主品牌匮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我国润滑油品牌设计和自主营销能力薄弱,市场策划、品牌推广能力不强,缺少敏锐的定位策略,不能很好地迎合目标消费者。在国内消费大升级的情况下,企业的品牌经营能力将使企业业绩保持高速增长。很多中小润滑油企业开始被市场淘汰,其根本原因是企业生产的产品以低价、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利润率低,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升,这些企业不能将原料上升成本有效传递到产业链下游,自身又缺少品牌,很难消化这些成本,最终只能走向破产。 1.3消费者对润滑油使用知识缺乏 有的消费者认为进口油质量比国产油好,盲目使用进口润滑油,进口润滑油大多数黏度较低,容易导致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温度下机油

国内润滑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06国内润滑油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昆仑润滑油仍将继续推行低价策略 作为中国润滑油行业名副其实的“恐龙”,昆仑润滑油将于2006年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基础油资源优势,继续推行润滑油产品“低成本”导向型战略,以向垂涎已久的全国市场继续发力。在推行润滑油产品低价战略的同时,昆仑润滑油会推行基础油高价策略,利用自己在基础油方面的绝对垄断地位来提高中小润滑油企业的上游原料成本。在昆仑润滑油“低端产品低价化”和“基础油高价化”双重战略的配合下,昆仑有意将包括“长城”和“统一”在内的广大竞争对手逐出润滑油产品低端市场,最大限度地积压他们的“油水”,在低档润滑油领域一统天下,问鼎中华。 长城润滑油将努力拉低中高端产品价格 被誉为“中国润滑油行业排头兵”的长城润滑油,多少年来也一直是磨刀霍霍,剑指高端,大有在中国润滑油行业“华山论剑”之中成为中国润滑油行业高端产品的“武林盟主”之势。在2005年初,长城润滑油的“白骨精”们意气风发,启动了针对壳牌润滑油的“争锋行动”,虽然后来草草收场,但其“狼子野心”已是暴露无遗。长城润滑油一改以前的销售任务只考核总销量的“祖宗之法”,于2005年实行了重在考核高档润滑油产品结构量的“零五新政”。由于长城润滑油考核指标为销售量,同时在润滑油上游资源上同样受制于“同门冤家”——昆仑润滑油,在高端产品任务压力日趋加大的情况下,会选择以较低的价位重点发展高端产品市场的战略,以促使自己现有的中低端产品消费者改用他们的中高端产品。为了实现这个战略,预计长城润滑油在2006年会以惊人的促销力度或直接低价来取得高档润滑油市场的份额。 统一润滑油两端受压被迫寻找海外婆家 在润滑油行业“三大巨头”当中,统一润滑油是唯一的民营企业。由于出身卑微,缺乏贵族血统,统一润滑油在基础油等原料以及运作资金方面都存在先天不足,不得不受制于另外两大“恐龙”。在低端产品方面,统一润滑油受昆仑润滑油“低端产品低价化”和“基础油高价化”双重战略的挤压,缺乏必要的竞争力,所以可能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高端产品的市场,以维持自己合理的盈利水平。但在高端产品领域,统一润滑油又面临长城润滑油“高端产品低价化”的挑战,同样不能获得理想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统一润滑油会两面受敌,其结果是“低端产品的价格低不了,高端产品的价格高不了”,存在被两大“恐龙”所联合绞杀的危险。为了摆脱现有的困境,统一润滑油唯一的出路就是

机油参数的意义

机油参数的意义,闪点,倾点,凝点等 倾点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凝点 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油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现在国际通用倾点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 闪点Flash Point 闪点是代表油品加热后所逸出的蒸气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机油越有可能在高温下被烧掉,闪点越高,机油的耐温度也会比较好。 总碱值TBN (total base number) 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存在于1克油样中全部碱组分(含强碱与弱碱)所需要的酸量,换算成等当量的碱量,以mgKOH/g表示。通常所说的碱值即指总碱值。机油用久以后会变成酸性,而酸会逐步腐蚀引擎的内部,所以机油一般都呈碱性。TBN就是代表机油的碱值,值数越高代表机油能中和的酸越多(此项数字却不可以代表机油的耐用度,因为机油变酸的快慢,速度会受引擎工作的影响)…不过可以做一个参考指标。

硫酸盐灰份Sulfated Ash,% 油品试样在规定条件下燃烧后所剩下的固体物质,此时的残渣被称为硫酸盐灰分, 用百分含量表示。数字越高,代表机油有可能会比较容易产生油泥。 运动粘度Kine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表明一种流体抵抗流动或者说是内部摩擦的能力的度量值。运动粘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给出运动粘度的数值时,通常必须注明其测试温度。 30的机油100℃cTs运动粘度是 9.3~12.5 mm2/s HTHS≥2.9 40的机油100℃cTs运动粘度是12.5~16.3mm2/s 2.9

各种品牌机油的特点

各种品牌机油的特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嘉实多:嘉实多机油的主要特点就是当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机油流动性比较出色,能够迅速达到诸如液压气门顶等一些发动机内部的偏远位置。 2、壳牌:壳牌的四冲程机油以出色的清洗能力而闻名,很多长时间坚持使用壳牌全合成机油的车辆在打开发动机时几乎都看不见一点油泥。 3、美孚:美孚机油,在各种不同工况下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的稳定性。 4、道达尔:法国机油,在国内的许多法系车型,包括雪铁龙和标致车型都是采用道达尔公司的机油产品。 5、埃索:它隶属于埃克森美孚集团,这类似于奥迪与大众之间的关系。但与美孚机油相比,它的主要市场其实是在一些工业机械方面。至于民用乘用车市场,则占有率不高。 6、加德士:在民用的乘用车领域,由于产品线少和宣传力度不够等原因,市场占有率较少,更多的重心还是放在了工业用油方面。 7、红线:在国际一些重要的赛场和国内的许多资深的改装玩家中,红线机油的口碑不错,经常被用在大马力、高转速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当

中,并且即便在酷热的夏天长时间保持极限使用也能够提供出色的润滑和密封效果。 8、德国福斯油品集团:福斯机油在国内的主要消费者是大众车系的车主,而宝来和捷达是其中的主要使用车型。福斯的全合成机油其主要特性是发动机会更加顺滑,噪音更低。但高转速时的保护能力一般,长途驾驶时仍不能提供最佳的保证。 9、BP机油:与嘉实多一家公司的,该品牌机油的主要特点是由于添加剂的作用,使得引擎内部的摩擦力得到有效降低,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响应能力和降低了油耗。 10、昆仑润滑油:隶属于中国石油集团,由于品牌力度不够,所以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并不高,只能依靠比较低廉的价格获得一些更加重视成本的运输公司的青睐。作为一个普通的用车人,尽管对中国石油的种种表现所不齿,但实事求是的讲,如果您的用车仅仅局限于城市道路普通驾驶,那么昆仑机油实际上也是可以信赖的。 11、长城润滑油:隶属于中国石化。金吉星系列是其主打的产品,涉及的市场范围包括中低端的家庭轿车、重型载重卡车以及一些油轮等等,主要竞争对手为红壳。

润滑油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润滑油项目 招商引资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润滑油项目招商引资报告 研究表明,汽车销量和润滑油消耗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84。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汽车产销量的提高,润滑油的消费量也随之逐年大幅增长。结合汽车工业未来发展趋势,车用润滑油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该润滑油项目计划总投资12089.5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684.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83%;流动资金3405.2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17%。 达产年营业收入2724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633.89万元,税金及附加227.47万元,利润总额6615.11万元,利税总额7755.01万元,税后净利润4961.3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793.6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4.72%,投资利税率64.15%,投资回报率41.04%,全部投资回收期3.94年,提供就业职位486个。 报告根据我国相关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投资项目项目产品的发展前景,论证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市场、价格定位,以此分析市场风险,确定风险防范措施等。 ......

润滑油项目招商引资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汽轮机润滑油相关指标及讲解

汽轮机油指标: 美国航空航天工业联合会(AIA)1984年1月发布的NAS1638标准

倾点 倾点是用来衡量润滑油等低温流动性的常规指标,同一油品的倾点比凝点略高几度,过去常用凝点,国际通用倾点。 倾点或凝点偏高,油品的低温流动性就差。人们可以根据油品倾点的高低,考虑在低温条件下运输、储存、收发时应该采取的措施,也可以用来评估某些油品的低温使用性能。 但评估多级内燃机油、车辆齿轮油的低温性能时,应以低温动力粘度、边界泵送温度、成沟点为主要参数。 物理意义;倾点是反映油品低温流动性的好坏的参数之一,倾点越低,油品的低温流动性越好。 检测标准:GB/T3535-2006,该标准与ISO 3016-1994等效 燃料油倾点的定义 燃料油有一个技术指标叫做倾点[1],单位是℃。一般来讲所谓的燃料油倾点就是指它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 我们都知道,燃料油随着温度的降低,流动性会越来越差,甚至达到某一温度时它就会凝固而失去流动性。通常讲,燃料油在低温度下的流动性有两个影响因素:一个燃料油的粘度随温度下降会增高;另外一个是燃料油中原来呈液态的石蜡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会以固体的结晶形式出现。所以我们平时说的倾点有时也称之为“含蜡倾点”。根据定义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倾点越高,自然温度下该燃料油的流动性就越差。我们在实际中也可以通过添加适量的倾点下降剂来改善燃料油倾点。由于燃料油很多都是要经过长途运送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说倾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技术指标。

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闪点低的可燃性液体,挥发性高,容易着火,安全性较差。 石油产品,闪点在45℃以下的为易燃品,如汽油、煤油;闪点在45℃以上 的为可燃品,如柴油、润滑油。挥发性高的润滑油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蒸发损失,严重时甚至引起润滑油粘度增大,影响润滑油的使用。 一般要求可燃性液体的闪点比使用温度高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 少挥发损失。 影响因素 闪点的高低,取决于可燃性液体的密度,液面的气压,或可燃性液体中是否混入轻质组分和轻质组分的含量多少。可燃性液体使用过程中若闪点突然降低,可能发生轻油混油事故或水解(对某些合成油而言),必须引起注意。 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闪点的高低与油的分子组成及油面上压力有关,压力高,闪点高。 闪点是防止油发生火灾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敞口容器中,油的加热温度应低 于闪点10℃;在压力容器中加热则无此限制。 当可燃性液体液面上挥发出的燃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从防火角度考虑,希望油的闪点、燃点高些,两者的差值大些。而从燃烧角度考虑,则希望闪点、燃点低些,两者的差值也尽量小些。 化合物闪点查询方式: 化工空间网可以按照名称、简称、CAS号查询化合物闪点。[1] 临界点 临界点是指石油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汽与火焰接触发生瞬间闪火时的最低温度。油品越轻,闪点越低。 当油面上油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浓度增大时,遇到明火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秒)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燃点高于闪点。 危险等级 油品的危险等级是根据闪点来划分的,闪点在45℃以下的叫易燃品;45℃ 以上的为可燃品。从闪点可判断油品组成的轻重,鉴定油品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安全性质 闪点是表示石油产品蒸发倾向和安全性质的项目,闪点越高越安全。在储存 使用中禁止将油品加热到它的闪点,加热的最高温度,一般应低于闪点20~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