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的基本思想

数据分析的基本思想
数据分析的基本思想

用数据说话,就是用真实的数据说真实的话!真实也可以理解为求真务实。那么,数据分析就是不断地求真,进而持续地务实的过程!用一句话表达就是用数据说话,用真实的数据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管用的话。

1.用数据说话

数据本不会说话,但是面对不同的人时,就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现在我们以《荒岛售鞋》这个老故事为引例,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解读,看看能不能开出新花?为防止大家案例疲劳,我尽量用新的表达方式把故事罗嗦一下!

话说郭靖和杨康,被成吉思汗派去美丽的桃花岛进行射雕牌运动鞋的市场拓展。郭靖和杨康一上桃花岛就惊讶地发现这里的居民全部赤脚,没有一个穿鞋的,不论男女还是老少,莫不如此。杨康一看,倒吸了一口凉气,说:唉!完了,没啥市场!郭靖却不这么认为,马上掏出了新买的IPHONE4G给铁木真打了个长途加漫游的汇报电话。面对桃花岛这个空白的市场,郭靖电话里这么说:“桃花岛人口众多,但信息闭塞。现在全岛居民,全部赤脚。在运动鞋市场上没有任何竞争对手,茫茫蓝海,市场将为我独霸!可喜,可喜啊!”这个时候,咱现场做个调查,假如你是成吉思汗,你会怎么抉择?(投资Y1人,不投资的N1人。)

这个时候杨康听不下去了,马上抢过电话,说到“大汗,别听郭靖瞎嚷嚷!市场虽然没有竞争,但并不就一定是蓝海。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让我们找到了蓝海,您觉得可能吗?难道阿迪、耐克、彪马、锐步这些国际巨头都是棒槌,会发现不了?我看肯定是岛上几百年不穿鞋的生活习惯,短期内无法改变,所以各路群雄,都只能望而止步!可惜,可惜啊!”听了杨康的论述,铁木真又该如何选择呢?请大家举手表态。(愿意投资Y2人,不愿意投资的N2人。)姜是老的辣!成吉思汗比较理性,他只说了一句:“继续调研,要用数据说话!”就把电话挂了!

一个星期之后,杨康率先给BOSS汇报了。不过他没有选择打电话,而是改发E—MAIL。原因有三:一是全球通资费太高了,钱要省着点花;二是杨康有点小人,他担心郭靖听了他的表述后,剽窃他的思想;三是他写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电

话里三言两语说不清。杨康的调查报告里详细地记录了他与岛内精心选取的200位居民的谈话内容,以及他抽取居民样本时科学合理的甄别条件,最后的结论就是:岛内居民全部(100%)以捕鱼为生,脚一年四季泡在水里,根本就不需要鞋!听到这个消息,成吉思汗怎么办呢?请大家继续举手表态!(愿意投资Y3人,不愿意投资的N3人。)

成吉思汗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他没有做决策,而是继续等。等什么呢?等郭靖的结论!又过了两天郭靖终于打来了电话。电话里说了3句话:“这个市场可以做!原因是岛上的居民每周都要上山砍柴,并且十有八九会被划破脚!更可喜的是,这两天他用美男计泡到了岛主的女儿黄蓉,而且黄蓉答应给射雕牌运动鞋作形象代言!”故事发生到这个阶段,我请大家做最后一次表态。(愿意投资Y4人,不愿意投资的N4人。)

好!数据在变,我们的决策也在变。不过,成吉思汗比我们理性的多。回答还是一句话,不过比第一次多了几个字:“继续深入调研,用详实数据论证。”为什么呢?难道这些数据还不够详实吗?是的!因为在成吉思汗脑袋里还存在有很多疑问。比如:

1)难道竞争对手真的没来过?还是对方论证后真的不可行?

2)山上不会开个伐木厂吧?如果有了伐木厂,居民就不会上山砍柴了,到时候送柴上门,鞋还有个屁用啊!

3)为什么一周才上一次山?该不会主要使用的是太阳能吧?

4)运动鞋的运输成本、营销成本、销售成本是多少?投资收益率有多高?

5)……

听完这个案例,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从数据分析的角度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请注意这里说的数据分析的角度,如果你得到的启示是:铁木真领导的郭靖与杨康不是1个老男人+2个帅小伙的Gourp,而是教练型的Team。那么,抱歉!这不是我们今天讨论的范围。好,在座的各位谁来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呢?提示性的启示有:

ü面对同一个数据,不同的人会说不同的话。

ü真实的数据并不一定能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ü正确的决策需要有充分的数据去论证。

ü……

说完了启示,咱把这页PPT总结一下。这个案例涉及数据的搜集、分析、汇报以及用于决策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无论那个细节出了问题,最终做出的决策都将是致命的!所以说质量是数据的生命,在数据用于决策的整个过程,都必须保证真实有效!

2.用真实的数据说话

所谓用真实的数据说话,就是指在说话之前,先审核数据的真实性!现实生活中,拿着错误的数据还能大言不惭的可以说比比皆是。其中有两位杰出的代表:一个是传说中伟大的中国统计局,另一个就是动不动就要封杀这个封杀那个的CCTV。我不是瞎说,因为有数据支撑!

2010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09年全国房地产市场数据,全年房价平均每平方米上涨813元。够雷人吧!雷声还没过,霹雳紧跟着又来了!2月2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5%。真可是天雷滚滚!难怪网友把统计局票选成大天朝的娱乐至尊!

此话一出,央视不答应了!真所谓中国统计,娱乐至尊;央视不出,谁与争锋?那我们仔细推敲一下央视的数据。2010年2月15日,CCTV发布了虎年春晚的满意度报告,结果显示满意度为83.6%。几乎同一天,新浪的公布的调查结果是14.55%;后来没几天,腾讯也发布了满意度数据,结果是10.48%。数据一出,网友们骂声不断,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但是人家央视就是央视,大有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更夸张的是央视不但能装作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而且还继续恬不知耻地在自己家的那几个频道里卖弄数据,自娱自乐。到底央视的数据错在哪里?我们先审视一下央视的调查方法。

央视的调查结果,来自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有限公司。索福瑞号称他们电视观众满意度调查的样本覆盖了全国30个城市,抽样框总人数有30,000人,央视春晚满意度的调查就是从这3万人中随机抽取了2122人进行调查。这样看,严格意义上讲所谓83.6%的满意度只能代表3万人的看法。当然,如果我拿这个说法与央视理论,对方肯定能拿出3万代表全国的理论证据。具体就是先从2千推断3万,再用3万推及到30个城市,然后从30个城市推及至全国所有城市,最后再推及至全

国。这里用到了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典型抽样,总起来还是个多阶段抽样,多么冠冕堂皇的理论依据!但是,纵然每一步都能保证90%的可靠程度,四次推及下来理论的可靠程度也只有65%。可遗憾的是,最后一步用城市推及全国的做法在理论上还有一道坎,因为我们不知道如何用45%的城镇居民来代表55%的农村人口?

说完了代表性的问题,我们再看看调查方法。索福瑞采用的是电话调查,而且时段选择在春晚直播的那几个小时内。据说调查是从晚上8:30开始,一直持续到春晚结束。巨汗!8:30貌似90%的节目还没有上演,又怎么能调查到观众对整个春晚的满意度呢?

央视的数据是经不住推敲的!那么,新浪和腾讯的一定对吗?不一定,这两个数据也只能代表新浪用户和腾讯用户的春晚满意度,最多能够代表一下4亿网友,要想替13亿的中国人民表达心声,也恐怕是鞭长莫及。

欣赏了统计局和CCTV送给我们的两个开年笑话之后,我们自己也应该反思,咱们日常工作中,在从数据的搜集、提取、整理到分析、发布、使用的这一连串过程中,数据有没有失真?是不是数据自始自终都很齐全、很准确,而且统计口径与分析目的保持着高度的一致呢?这个问题留到日常工作中供大家思考。

3.说真话说实话

拿着错误的数据,肯定得不出正确的结论。那么面对真实的数据,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未必!给大家看个小笑话。

问:你只有10平米的蜗居,邻居家从90m2换到190m2,你的居住面积有没有增加?

答:没有。

解:错,你们两家的平均居住面积是100m2,你的居住面积被神不知鬼不觉地增加了!

这个神不知鬼不觉是谁呢?无敌的平均数!仔细想想,这个均值算错了吗?没有!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单一的统计量存在片面性,所以要想反映数据的真实面貌,就得使用一系列统计量。

我再杜撰一个气候的例子,说明一下在结构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使用平均数的可怕之处。我们的大中国啊,960万平方公里,同一时间里有的刮风,有的下雨,还有的高温酷暑。从去年冬天到今年的春天,北方一直暴雪连天,南方则遭遇百年旱情;而最近这段时间,南方多个省市河水决堤,沿河两岸,村庄沦陷,而北方则是烈日当头,干旱焦人,酷暑难耐。如果我们计算全年或者是全国降雨量的平均值,算出来的结果肯定是神州大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实际却是华夏民族饱经风霜,多灾多难!

还好,统计学家不只给了我们平均数,同时还设计了许多其他的统计量,大家看看下面这个表。

衡量数据的集中趋势,基本有三个统计量,均值、中位数和众数。均值是数值平均数,它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也就是说如果数据的跨度或者说是极差不大的话,用均值可以很好的反映真实情况。但是,如果数据的差异比较大,单一使用平均数就会搞出新的笑话了。中位数和众数属于位置平均数,中位数是把数据从小到大排序,正好处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众数是说出现的频次最多的那个数。

数据除了有集中趋势,还有离散趋势。反映离散趋势的统计量主要有方差、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等。方差就是观测值与均值差的平方和除以自由度,自由度一般是n或n-1。总体数据就用n,抽样数据就用n-1。标准差就是方差的正平方根,它的意义是消除了量纲的影响。极差是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反映的是观测值的跨度范围。还有一个比较重要也是比较常用的就是变异系数,它是标准差与均值的比,目的是消除数量级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些是描述数据分布的统计量,比如分位数,有四分位、八分位、十分位等等,二分位就是中位数,它们反映一系列数据某几个关键位置的数值。频率分布,就是对数据分组或者是分类后,各组或各类的百分比。偏度是用于衡量分布的不对称程度或偏斜程度,峰度是用于衡量分布的集中程度或分布曲线的尖峭程度的指标。

如果想再深入一些的话,就会用到相关系数、置信水平、统计指数等等。相关系数是反映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取值范围是【-1,1】,大于0为正相关,小于0为负相关,等于0表示不相关。置信水平是指总体参数值落在样本统计值某一区内的概率。统计指数就是将不能直接比较的一些指标通过同度量因素的作用使得能够比较,常见的物价指数、上证指数等等。

有了这些基本的统计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只要稍微用心选择一下,就可以比较准确的描述数据的真实情况。

4.说管用的话

说管用的话是指深入分析数据的实质,挖掘数据的内涵,而不是停留在数据的表层,说些大话、空话或者套话。这就要求在数据分析时,首先明确分析的目的,其次是选择恰当的方法,最后得出有用的结论。通俗地说,说管用的话,就是不说屁话,少说废话!

4.1明确分析目的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我想这个例子的时候正好是7月7号,N年前的那个时候,正好是在座的各位高考的日子,所以就杜撰了一个高考的数据。

我们这个班级,虽然成绩很烂,800分的总分,平均成绩只有486分,但是人才辈出,名字一个比一个响,人气一个比一个旺。大家先认识一下,有饱读四书五经,满腹经纶的关东秀才吕轻侯;有篮球场上进攻犀利,防守严密的小飞侠科比;还有足球场上无论是边路传中还是抢点射门都有非常出色的C罗纳尔多;有喜欢烟熏妆、蓝丝袜加高跟鞋出镜的伪娘刘著,有被亿万网友烧香膜拜的春哥党教主李宇春,还有经常抱着吉他哼着绵羊音的90后MM曾轶可;以及自称冰清玉洁、妖媚性感、擅长爆发性舞蹈动作的芙蓉姐姐和非清华北大经济学硕士不嫁、奥巴马也可的重庆籍奇女子罗玉凤!

基于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同的人会关注不同的方面,高考的判卷老师会关心试卷的雷同程度,命题人会测试考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文理分科的专家会计算文理成绩的相关程度。但是对于普通中学,通常只会关心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成绩,计算升学率;二是教学水平,给优秀教师发奖金。如果高中的教学科在这里研究文理相关就属于废话,如果还要把问卷的信效检验也扯出来就是屁话了。

关于学生:

ü吕秀才:总分722分,班级第一,平均成绩超过90分,如果将其他同学的水平比作三层小楼的话,吕秀才应该是站在赛格顶上!奇才,上清华北大没有问题。

ü科比和C罗:总分550左右,平均不到70分!属于班级2号、3号人物,但成绩确实不咋地,不过在该班级中也算鹤立鸡群了。

ü刘著、李宇春、曾轶可:成绩较差,上学肯定不是她们的出路!基于平时性情怪异,男的像女,女的像男,还有一个像绵羊,建议别走高考这条寻常路,还是去湖南卫视选秀吧。

ü凤姐、芙蓉:这成绩,就是个脑残,估计脑袋不是被门挤过,就是被驴踢过!

关于老师:

ü衡量教师的优劣需要剔除异常值,吕秀才就是!吕秀才属于成绩异常出众,个人素质极高,所以他的成绩不应该成为衡量老师优劣的样本。

ü语文均值高,变异系数小!由此看出语文老师真是好老师!该发奖金!

ü同理,历史老师也不错!也应该适当奖励。至于物理老师,太差,得赶快换掉,绝对不能让他继续误人子弟了!

ü存在疑问的就是英语老师。英语成绩的均值较高,但变异系数大。这说明数据里可能存在极端值。可能的异常值是科比与C罗。科比美国人,外语自然好!C罗葡萄牙人,但从2003年到2009年一直在英国留学,6年啊,英语好也是应该的!所以,科比与C罗的英语成绩不能算是英语老师的栽培,所以科比和C罗是异常值,应该剔除。那么,剔除异常后就会发现英语的均值只有47分!说明英语老师并不能算做好老师,所以只能与奖金无缘了!

4.2选择恰当的方法

接上面的案例。如果我们是研究高中该不该进行文理分科的有关部门,那么我们该如何分析文理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举例1:如何计算文理科之间的相关性。

目前基本有三种方法,一是简单相关分析,二是典型相关分析,三是潜变量相关分析。

简单相关分析就是通过加总,分别计算出文科成绩总和、理科成绩总和,然后计算两者的简单相关系数。

典型相关分析主要用于衡量两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它的基本原理是:为了从总体上把握两组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在两组变量中提取是的相关系数最大的一系列典型变量,然后通过计算各对典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来反映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潜变量相关就是计算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所谓潜变量是相对于显变量或者测量变量而言的。潜变量是实际工作中无法直接测量到的变量,包括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准确测量的变量。一个潜变量往往可以有多个显变量,潜变量是可以看做是其对应显变量的抽象和概括,显变量则可视为特定潜变量的测量指标。在文理科相关性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将文科、理科看成潜变量,将语文、外语、政治、历史这四个显变量看成文科的测量指标,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四个显变量看成是理科的测量指标,那么求文理成绩之间的相关问题就转化成潜变量之间相关的问题。

那么。我们究竟该选用哪种方法呢?或者假如说我们同时使用了上面三种方法,求出相关系数,该选择哪一个呢?比如我们计算的结果分别是0.35(简单相关)、0.85(最大典型变量)、-0.65(潜变量相关),这个时候我们到底该相信哪个数据呢?

其实,我更愿意相信简单相关计算的结果。原因如下:

1、简单相关,既简单又易理解。

2、典型相关的取值范围是【0,1】,它计算出的结果没有正负,只有大小。与我们实际研究目的有悖。我们想知道学生是否在文理课程上均衡发展,所谓均衡就是正相关,所谓不均衡就是负相关。而典型相关做不到。

3、潜变量相关虽然取值范围是【-1.1】,但是它多数是采用主成分的方法拟合潜变量,而依据方差提取最大主成分的过程与我们的分析貌似不甚吻合。

4、最重要的是,其实简单加总与典型相关、主成分相关拥有同一个思想,就是先把多个变量拟合成一个变量(或几个),然后分析这个拟合出来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其实,在量纲、数量级相同的情况下,而且权重也容易计算的情况下,最简单有效的拟合就是加总!所以我认为简单加总后计算出的相关系数是最有效。而潜变量、典型变量是在量纲或数量级不等的情况下,衡量多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有效方法。

举例2:计算硬币正反概率

最后,再给大家做道选择题。

问题:如果一枚硬币连抛10次都是正面,问第11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

选项:A. 接近0%B.50%C.接近100%D. 以上答案都不对

一个硬币连抛10次都出现正面的概率是0.510,绝对的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中,小概率事件发生,那么我们就应该拒绝原假设。原假设是什么?硬币出现正反的概

率是0.5。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推断,硬币本身就是一个两面都是正面的硬币,所以说第11次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00%,或者接近100%。大家是不是有异议呢?

树上10只鸟,猎枪一枪打死1只,树上还剩0只的结论大家都应该同意吧。因为我们考虑的是实际问题,不是10-1=?的数学算式。所以大家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知道枪声响过,树上一只鸟都不会剩。试想,你和你的朋友打赌投硬币猜正反,如果10次之后朋友投出来的都是正面,你会怎么想?兄弟你出千了吧,硬币肯定有问题吧!相信用不了10次,你就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了。如果说计算概率,0.5没有错,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不因之前的情况而改变。但是,如果用假设检验的思想,100%的结论就更合理了。之所以说0.5的结果不对,不是说你的计算出错了,而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你太教条了,太书本了,从而选错方法了。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之 “数据分析观念 ”解读

新课标十大核心概念之“数据分析观念”解读 在对“数据分析观念”进行分析之前,我们首先要理解新、旧课标在“统计与概率”这一版块的要求与区别。原课标的核心词: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新课标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在“统计与概率”板块的核心词由“统计观念”改为“数据分析观念”。“统计观念”(旧):强调的是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认识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数据分析观念”(新):改变过去这一概念含义较“泛”,体现统计与概率的本质意义不够鲜明的弱点,而将该部分内容聚焦于“数据分析”。 那么让我们来深入学习“数据分析观念”跟上教学改革的步伐。 (一)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在有关数据的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数据的某种“领悟”、由数据去作出推测的意识、以及对于其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的体会和认识。 在课标当中,对于数据分析观念,有这样的描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物,每次收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以从中发现规律。 (二)为什么要学数据分析的观念? 数据分析是统计学里的一个核心内容。不论是统计还是概率,都要基于数据,基于对数据的分析;在进行预测的时,为了使预测更合理,也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数据分析观念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之一,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数据分析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统计时需要收集数据,应用数据分析,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培养数据分析观念的要求: 一是过程性(或活动性)要求:让学生经历调查研究,收集、处理数据的过程,通过数据分析作出判断,并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二是方法性要求: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背景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三是体验性要求: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 (四)怎样培养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 1、让学生经历数据分析过程,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建立数据分析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也就是说分析数据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常见的教学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都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即可,而没有问一问为什么要做这些。 2、鼓励学生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 得到一组数据我们要分析什么: ①、数据有什么特点? ②、数据怎样变化? ③、可以推测哪些情况? 3、通过数据分析,让学生感受数据的随机性。 史宁中教授说:“统计与概率领域的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培养学生的随机

16种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一、描述统计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 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 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卩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卩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 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 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 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 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 分层分析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第六节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前面我们已经讨论了测量与误差的基本概念,测量结果的最佳值、误差和不确定度的计算。然而,我们进行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数据的获得和处理,从中揭示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或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或验证某种理论的正确性,或为以后的实验准备依据。因而,需要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数据处理贯穿于从获得原始数据到得出结论的整个实验过程。包括数据记录、整理、计算、作图、分析等方面涉及数据运算的处理方法。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有:列表法、图示法、图解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线性拟合法等,下面分别予以简单讨论。 列表法是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排列的数据处理方法。列表法的作用有两种:一是记录实验数据,二是能显示出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其优点是,能对大量的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既有条不紊,又简明醒目;既有助于表现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又便于及时地检查和发现实验数据是否合理,减少或避免测量错误;同时,也为作图法等处理数据奠定了基础。 用列表的方法记录和处理数据是一种良好的科学工作习惯,要设 计出一个栏目清楚、行列分明的表格,也需要在实验中不断训练,逐步掌握、熟练,并形成习惯。 一般来讲,在用列表法处理数据时,应遵从如下原则:

(1) 栏目条理清楚,简单明了,便于显示有关物理量的关系。 (2) 在栏目中,应给出有关物理量的符号,并标明单位(一般不重复写在每个数据的后面)。 (3) 填入表中的数字应是有效数字。 (4) 必要时需要加以注释说明。 例如,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球直径的实验数据列表处理如下。 用螺旋测微计测量钢球直径的数据记录表 从表中,可计算出 D i D = n = 5.9967 ( mm)

_商业智能:数据分析基础

第1章 商业智能:数据分析基础 本章目标: ●理解商业智能系统的用途和结构 ●理解多维数据分析的概念 ●学习如何使用数据仓库实现维度数据模型 ●学习如何使用分析服务实现维度数据模型 1.1 商业智能简介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BI)是从一个公司的运行系统或外部资源所包含的数据中获得的信息。商业智能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地做出决策。假设你现在是一家新创公司的总经理,公司名为Adventure Works Cycles(下文简称AWC公司),面向北美、欧洲以及亚洲制造和销售自行车、自行车部件、运动服饰和相关配件。AWC公司需要发展,可目前有限的资源无法支撑其壮大。但是为了公司的发展你必须做出决策,而为了做出合理的决策,你需要一些特殊的信息。你可能会阅读《华尔街日报》来把握最新的商业趋势,或者在收藏夹中保存https://www.360docs.net/doc/436701608.html,网站的书签。所有这些信息以及你积累的经验会让你做出一个主观的、凭直觉的(gut-feeling)决策。但事实上,你可能希望自己的决定是客观的、有数据支撑的。需要的数据包括公司的订单处理、会计报表、人力资源以及其他的商业系统。同时还需要一个由第三方提供的市场预测数据和汇率信息。这时,需要一个能将所有这些信息汇总起来供今后使用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商业智能系统。商业智能系统是一种解决方案,它能从多个数据源收集数据,将各种数据进行转化使之一致并能存储在同一个位置,为你进行分析和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商业智能系统至多由以下五层组成: (1) 数据源层 (2) 数据转换层 (3) 数据存取层 (4) 分析层 (5) 表示层 数据源层包含的数据有:①维护公司日常运作的系统中的数据,包括文本文件、Excel电子表格文件或Access数据库文件中的数据;②从外部源中获取的数据。由于这些数据从不同的数据源中获得,因此很难直接利用它们创建报表和进行分析。数据转换层用于从不同数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剔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 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μ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μ0 (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 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 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 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数据分析软件和工具

以下是我在近三年做各类计量和统计分析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东西,或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它不是ABC的教程,也不是细致的数据分析方法介绍,它只是“总结”和“体会”。由于我所学所做均甚杂,我也不是学统计、数学出身的,故本文没有主线,只有碎片,且文中内容仅为个人观点,许多论断没有数学证明,望统计、计量大牛轻拍。 于我个人而言,所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包括EXCEL、SPSS、STATA、EVIEWS。在分析前期可以使用EXCEL进行数据清洗、数据结构调整、复杂的新变量计算(包括逻辑计算);在后期呈现美观的图表时,它的制图制表功能更是无可取代的利器;但需要说明的是,EXCEL毕竟只是办公软件,它的作用大多局限在对数据本身进行的操作,而非复杂的统计和计量分析,而且,当样本量达到“万”以上级别时,EXCEL的运行速度有时会让人抓狂。 SPSS是擅长于处理截面数据的傻瓜统计软件。首先,它是专业的统计软件,对“万”甚至“十万”样本量级别的数据集都能应付自如;其次,它是统计软件而非专业的计量软件,因此它的强项在于数据清洗、描述统计、假设检验(T、F、卡方、方差齐性、正态性、信效度等检验)、多元统计分析(因子、聚类、判别、偏相关等)和一些常用的计量分析(初、中级计量教科书里提到的计量分析基本都能实现),对于复杂的、前沿的计量分析无能为力;第三,SPSS主要用于分析截面数据,在时序和面板数据处理方面功能了了;最后,SPSS兼容菜单化和编程化操作,是名副其实的傻瓜软件。 STATA与EVIEWS都是我偏好的计量软件。前者完全编程化操作,后者兼容菜单化和编程化操作;虽然两款软件都能做简单的描述统计,但是较之 SPSS差了许多;STATA与EVIEWS都是计量软件,高级的计量分析能够在这两个软件里得到实现;STATA的扩展性较好,我们可以上网找自己需要的命令文件(.ado文件),不断扩展其应用,但EVIEWS 就只能等着软件升级了;另外,对于时序数据的处理,EVIEWS较强。 综上,各款软件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用什么软件取决于数据本身的属性及分析方法。EXCEL适用于处理小样本数据,SPSS、 STATA、EVIEWS可以处理较大的样本;EXCEL、SPSS适合做数据清洗、新变量计算等分析前准备性工作,而STATA、EVIEWS在这方面较差;制图制表用EXCEL;对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SPSS,简单的计量分析SPSS、STATA、EVIEWS可以实现,高级的计量分析用 STATA、EVIEWS,时序分析用EVIEWS。 关于因果性 做统计或计量,我认为最难也最头疼的就是进行因果性判断。假如你有A、B两个变量的数据,你怎么知道哪个变量是因(自变量),哪个变量是果(因变量)? 早期,人们通过观察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表面联系进行因果推论,比如恒常会合、时间顺序。但是,人们渐渐认识到多次的共同出现和共同缺失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是由共同的原因或其他因素造成的。从归纳法的角度来说,如果在有A的情形下出现B,没有A的情形下就没有B,那么A很可能是B的原因,但也可能是其他未能预料到的因素在起作用,所以,在进行因果判断时应对大量的事例进行比较,以便提高判断的可靠性。 有两种解决因果问题的方案:统计的解决方案和科学的解决方案。统计的解决方案主要指运用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对微观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受干预样本与未接受干预样本在效果指标(因变量)上的差异。需要强调的是,利用截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不论是进行均值比较、频数分析,还是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其结果只是干预与影响效果之间因果关系成立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类似的,利用截面数据进行计量回归,所能得到的最多也只是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计量模型中哪个变量为因变量哪个变量为自变量,完全出于分析者根据其他考虑进行的预设,与计量分析结果没有关系。总之,回归并不意味着因果关系的成立,因果关系的判定或推断必须依据经过实践检验的相关理论。虽然利用截面数据进行因果判断显得勉强,但如果研究者掌握了时间序列数据,因果判断仍有可为,其

数据分析观念

【课程标准】中数据分析观念:(第五组全体成员)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标准”中,在第二学段的【知识技能】中是这样定的: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在第三学段【知识技能】中是这样说的:体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和推断过程,理解抽样方法,体验用样本估计总体的过程;进一步认识随机现象,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课程内容”【第一学段】中是这样说的: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第二学段】中是这样的内容: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且有效地表示数据;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在【第三学段】中说:(一)抽样与数据分析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

浅谈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到国民生产总值,小到家庭的收支,都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离不开统计。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也将统计与概率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随着大家对统计与概率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对于这个领域的学习而言,重要的绝不仅仅是画统计图、求平均数等技能的学习,而是要让孩子“亲近”数据,加强对孩子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下面就以统计为例说明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一、重视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 “统计观念”的首要方面是能有意识的从统计的角度思考有关问题,当遇到有关问题时能想到去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即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体会到统计是有用的,数据是有信息的,也就是说统计能够帮助人们做出决策,能够帮助人们了解一些情况,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 教师在统计活动材料的选用应采取由近及远的原则,先是身边的事、然后社会环境、再和其它学科相联系。收集的素材先是全部数据,如全班学生,利用统计对象的确定性组织统计活动,学习统计图表;随着学习的深入,统计对象更多地具有随机性。例如,“估计你们班所有同学的家庭一个月内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通过实际调查验证你的估计。”在该统计活动中,每个同学家庭每个月要丢多少个塑料袋,统计对象的总数非常大,统计起来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和物力。此时,就可以渗透抽样统计的方法,帮助学生自己

选择统计对象。这里,统计对象可以是全班同学家庭的某些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或部分同学家庭的某个月丢弃塑料袋的个数。例如,通过农民分析往年的农产品价格,可以估计出今年的农产品价格,然后适当调整自己的农业种植结构。让学生意识到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还能帮助人们进行预测,体会统计的价值。 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数据分析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全过程,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也就是说分析数据能帮助我们做什么。常见的教学中,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都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只要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即可,而没有问一问为什么要做这些。在统计活动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不要把学生成为按一定指令办事的操作工,要有探索性。在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统计融入到解决问题之中,有利于统计观念的形成。 设计问题情境,学生体会需要收集数据。要使学生接受统计特有的观念,就要让学生经历产生和发展统计思想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意识。 学生体会到分析数据能帮助人们做些什么。“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应该在学生经历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后,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讨论这些数据除了能帮助我们解决刚才提到的问题以外,还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例如,通过农民分析往年的农产品价格,可以估计出今年的农产品价格,然后适当调整自己的农业种植结构。让学生意识到分析、整理后的数据还能帮助人们进行预测,体会统

对“数据分析观念”的认识

对“数据分析观念”的认识 我认为数据观念就是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具体来说,数据观念包括三方面: (1)数据的意识,能想到用数据来处理问题。实际上用数据来进行推断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2)数据分析,体会数据中是蕴含着信息的。我们要经历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即数据处理的过程,把信息提取出来。 (3)数据观念,根据背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通过自己平时的学习,我觉得把数据分析观念作为了这部分内容的核心概念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数据是统计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所以对数据的分析是统计的核心知识,这个数据分析观念,就是实际上数据分析观念,主要让学生能够体会到数据的作用,运用数据可以做什么,怎么来做,可能这是通俗一点来说,数据分析观念的一个基本的含义。 (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搜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例如:班里要组织联欢会需要买些水果,买什么样的水果呢?可能一年级的孩子没有数据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会说买苹果,因为我喜欢吃苹果,有的孩子会说买梨,因为我喜欢吃梨,他们没有一个统计的数据意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

家在一起讨论,发现你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梨,这样一来,要使买的水果得到很多的人喜欢,那我们必须要去收集数据,于是我们可以统计班上喜欢吃苹果的有多少人,喜欢吃梨的有多少人,喜欢吃橘子的有多少,最后发现可能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于是就多买点苹果。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据意识,是小学阶段统计学的最核心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不期望学生掌握多少种方法,但是他要有这样的想法,遇到这样的问题能想到去调查、能想到用数据说话,这一点非常重要。 (三)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例如:有两名选手,一名选手跳高一次比一次跳得好,成绩呈增长趋势;另一名选手他的成绩不是增长趋势,是波动的,有时候好,有时候坏,但这名选手的最高值非常高。老师给学生提问了,如果你是教练员,会选择哪名选手参加比赛?其实这里就牵扯了一个背景,要根据背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我们知道在国际比赛中,跳远是以一次最好成绩记成绩的,六次比赛中,你有一次成绩最高,你就可能得冠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不再要求这名选手是不是很稳定,关键是根据背景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数据分析观念成为这部分的的核心概念,在小学数学统计教学中就必须注重数据观念、数据意识、数据分析的渗透。

实证研究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修订日:2010.12.8实证论文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周健敏整理) 名称变量类型在SPSS软件中的简称(自己设定的代号) 变革型领导自变量1 zbl1 交易型领导自变量2 zbl2 回避型领导自变量3 zbl3 认同和内部化调节变量 TJ 领导成员交换中介变量 ZJ 工作绩效因变量 YB 调节变量:如果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称变量M为调节变量。也就是, 领 导风格(自变量)与工作绩效(因变量)的关系受到组织认同(调节变量)的影 响,或组织认同(调节变量)在领导风格(自变量)对工作绩效(因变量)影响 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具体来说,对于组织认同高的员工,变革型领导对工作绩 效的影响力,要高于组织认同低的员工。 中介变量:如果自变量通过影响变量N 来实现对因变量的影响,则称N 为中介变量。也就 是,领导风格(自变量)对工作绩效(因变量)影响作用是通过领导成员交换(中 介变量)的中介而产生的。 研究思路及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1)领导风格对于员工工作绩效的主效应(Main Effects)研究。 (2)组织认同对于不同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Moderating Effects)研究。 (3)领导成员交换对于不同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绩效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Mediator Effects)研究。

目录 1.《调查问卷表》中数据预先处理~~~~~~~~~~~~~~ 3 1.1 剔除无效问卷~~~~~~~~~~~~~~~~~~~~ 3 1.2 重新定义控制变量~~~~~~~~~~~~~~~~~~ 3 2. 把Excel数据导入到SPSS软件中的方法~~~~~~~~~~ 4 3. 确认所有的变量中有无“反向计分”项~~~~~~~~~~~4 3.1 无“反向计分”题~~~~~~~~~~~~~~~~~~ 5 3.2 有“反向计分”题~~~~~~~~~~~~~~~~~~ 5 4. 效度分析~~~~~~~~~~~~~~~~~~~~~~~~6 5. 信度分析~~~~~~~~~~~~~~~~~~~~~~~~8 6. 描述统计~~~~~~~~~~~~~~~~~~~~~~~~9 7. 各变量相关系数~~~~~~~~~~~~~~~~~~~~ 12 7.1 求均值~~~~~~~~~~~~~~~~~~~~~~~12 7.2 相关性~~~~~~~~~~~~~~~~~~~~~~~12 8. 回归分析~~~~~~~~~~~~~~~~~~~~~~~13 8.1 使用各均值来分别求Z值~~~~~~~~~~~~~~~13 8.2 自变量Z值与调节变量Z值的乘积~~~~~~~~~~~13 8.3 进行回归运算~~~~~~~~~~~~~~~~~~~~14 8.3.1 调节作用分析~~~~~~~~~~~~~~~~~~14 8.3.2 中介作用分析~~~~~~~~~~~~~~~~~~18 8.4 调节作用作图~~~~~~~~~~~~~~~~~~~~22

数据分析 数学基础

数据分析数学基础 统计学:科学方法收集、整理、汇总、描述和分析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决策的科学; 归纳统计学/统计推断:通过样本分析来给总体下结论 描述性统计学/演绎统计学:值描述和分析特定对象而不下结论或推断 变量、常量、连续变量、离散变量、连续数据、离散数据 自变量、因变量、函数、单值函数、多值函数 数组阵列:原始数据按照数量大小升序或者降序排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全距; 组距、组限、组界、组中值、直方图与频率多边形 频率分布=某一组频数/总频数 累计频数分布/累计频数表,累计频数多边形/卵形线 累计频率分布/百分率累计频数=累计频数/总频数 1、平均值/集中趋势的度量:趋向落在根据数值大小排列的数据的中心 算术平均: 加权算术平均: 2、中位数:一组数根据数量大小排列后的做兼职或者两个中间值的算术平均值 3、众数:一组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众数不一定存在,也不唯一 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 4、几何平均G 5、调和平均H 算术平均、几何平均和平均之间的关系 6、均方根RMS 离差/变差:数值数据围绕其平均值分布的分数与集中程度,常用的有全距、平均偏差、半内四分位数间距,10-90百分位数间距、标准差; 1、全距:最大值-最小值 2、平均偏差 3、半内四分位数间距 4、10-90百分位数间距 5、标准差 6、方差:标准差的平方 离差度量间的关系 1、矩 2、r阶中心矩 3、偏度:分布不对称程度或偏离对称程度的反映 4、峰度:分布的陡峭程度,尖峰、扁峰、常峰态 1、概率 2、条件概率,独立和不独立事件 3、互不相容事件:两个或多个事件中,任意两个事件都不能同时发生 4、概率分布 离散型:离散型概率分布 连续型:概率密度函数、连续型概率分布 5、数学期望 如果一个人活得S美元的概率为p,则他的数学期望=pS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详细讲解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详解 目录 1、历史分析法 2、全店框架分析法 3、价格带分析法 4、三维分析法 5、增长率分析法 6、销售预测方法 1、历史分析法的概念及分类 历史分析法指将与分析期间相对应的历史同期或上期数据进行收集并对比,目的是通过数据的共性查找目前问题并确定将来变化的趋势。 *同期比较法:月度比较、季度比较、年度比较 *上期比较法:时段比较、日别对比、周间比较、 月度比较、季度比较、年度比较 历史分析法的指标 *指标名称: 销售数量、销售额、销售毛利、毛利率、贡献度、交叉比率、销售占比、客单价、客流量、经营品数动销率、无销售单品数、库存数量、库存金额、人效、坪效 *指标分类: 时间分类 ——时段、单日、周间、月度、季度、年度、任意 多个时段期间 性质分类 ——大类、中类、小类、单品 图例 2框架分析法 又叫全店诊断分析法 销量排序后,如出现50/50、40/60等情况,就是什么都能卖一点但什么都不 好卖的状况,这个时候就要对品类设置进行增加或删减,因为你的门店缺少 重点,缺少吸引顾客的东西。 如果达到10/90,也是品类出了问题。 如果是20/80或30/70、30/80,则需要改变的是商品的单品。 *单品ABC分析(PSI值的概念) 销售额权重(0.4)×单品销售额占类别比+销售数量权重(0.3) × 单品销售数量占类别比+毛利额权重(0.3)单品毛利额占类别比 *类别占比分析(大类、中类、小类) 类别销售额占比、类别毛利额占比、 类别库存数量占比、类别库存金额占比、

类别来客数占比、类别货架列占比 表格例 3价格带及销售二维分析法 首先对分析的商品按价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然后 *指标类型:单品价格、销售额、销售数量、毛利额 *价格带曲线分布图 *价格带与销售对数图 价格带及销售数据表格 价格带分析法 4商品结构三维分析法 *一种分析商品结构是否健康、平衡的方法叫做三维分析图。在三维空间坐标上以X、Y、Z 三个坐标轴分别表示品类销售占有率、销售成长率及利润率,每个坐标又分为高、低两段,这样就得到了8种可能的位置。 *如果卖场大多数商品处于1、2、3、4的位置上,就可以认为商品结构已经达到最佳状态。以为任何一个商品的品类销售占比率、销售成长率及利润率随着其商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都会有一个由低到高又转低的过程,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商品同时达到最好的状态,即使达到也不可能持久。因此卖场要求的商品结构必然包括:目前虽不能获利但具有发展潜力以后将成为销售主力的新商品、目前已经达到高占有率、高成长率及高利润率的商品、目前虽保持较高利润率但成长率、占有率趋于下降的维持性商品,以及已经决定淘汰、逐步收缩的衰退型商品。 *指标值高低的分界可以用平均值或者计划值。 图例 5商品周期增长率分析法 就是将一段时期的销售增长率与时间增长率的比值来判断商品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方法。不同比值下商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表示) 如何利用商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导营运(图示) 6销售预测方法[/hide] 1.jpg (67.5 KB) 1、历史分析法

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呢

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呢?是这样定义的: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由数据得到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从上面可以看到,收集数据,要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说明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在标准解读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价值。第一,它们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最应培养的数学素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第二,核心概念往往是一类课程内容的核心或聚焦点,它有利于我们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中的关键;第三,核心概念本质上体现的是数学的基本思想;第四,这些核心概念都是数学课程的目标点,也应该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并通过教师的教学予以落实。 那么我又是怎样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呢?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仅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注重学生统计观念的培养作为统计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我特别注重学生对于统计过程的经历。学习中学生并没有完整的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对于描述数据的方法也是不完整和不完善的,可以说学生本节课学习是完整认识统计过程的开始。所以我在教学统计时就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完整的现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地感受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方法,使得他们在知识的拓展中不断地经历与完善,从而加深他们对统计数据的认识与理解。在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统计数据的“钟爱”,因为用统计的数据说话才更有说服力,才能合理的解决问题 二、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平时上课时着眼点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方法,在培养学生统计观念的同时,注重了学习能力的拓展与提高。课始,我常以问题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择优”的重要;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师生合作学习的愉快与重要;在分析数据,进行决策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用事实的数据说话,科学的看待问题的重要。这些“重要”都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源泉,它们将使学生的数学之路越走越宽。 三、注生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力求挖掘素材,理解教材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有所体现。例如:在整理数据的环节,我提出:举手数数的办法,我们以前用过,还有没有其它想法?力求引领学生的创新思维,加深思考;在汇报数据的环节,我提出:老师的数据跟你们不一样,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快速验证,逼着学生审视数据的真实性,关注数据的整体;在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环节,没有直接传授统计图的每部分名称,而是直接呈现图,让学生在静静的观察中审视数据,审视图的每部分的名称和意思。培养了学生读图的习惯;在给统计图涂色的过程中,注重了涂色方法的指导,培养了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他需要每一节课的坚持与训练,学生在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数学思维才能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深刻。 四、注重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力求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引领学生感受统计的必要性。课上我们以选择合适的活动场所作为情境创设,通过大家意见不统一这样一个“矛盾”,引领学生以现实问题“到底选择去哪里呢?”作为课堂研究的起始,从而展开研究活动。而且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追求方法的合理性,追求数据结果的真实性,追求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一切的决定以数据作为依据,用数据来说话,用数据来帮助我们进行决策。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力求使得学生感受到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重要价值以及必要性。整节课下来,用统计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已经成为学生头脑中一种非常有价值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数据分析观念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白星泽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环境中,面对大量散乱的数据,如何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以供参考作出合理的决策,这是每人都应当具备的素质。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下,统计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具体工作主要是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分析处理数据,做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并利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问题。那么如何来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加强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首要问题。下面结合实际教学来简单谈一下个人不成熟的观点。 一、联系生活实际,对数据进行收集、描述、分析,激发学生兴趣。 1、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环境中,多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展开有关数据分析,先让学生达到想分析,喜欢分析,乐于分析的境界,这些可以使学生非常的感兴趣。比如与学生吃喝住行密切相关的课题,学生可调查其家庭的每天的生活开销。这样学生在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出其家庭月开销的及社会物价的起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更加对学习感兴趣。 2、利用课堂的小游戏,进行培养学生的数学分析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会对游戏非常的感兴趣。因此课堂小游戏可以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比如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投掷硬币和瓶盖游戏,让学生在游戏前分别进行猜测,猜测硬币和瓶盖是否一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要学生进行搜集,整理,分析数据。 二、注重从多角度,多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在此要注意多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或想法,什么事情开头也不会就是多么完美的,或许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引导,学生们的创造能力能更好地得到挖掘。比如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优点所在,然后给出实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这样更能增强学生们数据分析的观念。 三、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学生具备了从统计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还要亲身经历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并能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运用数据作出的判断,不像逻辑推理那样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只能使在一定范围内作出的决策比较合理。 四、在科学实验中进行学生的数据观念的培养。在科学课上的许多的实验,而这些实验大部分需要学生进行数据记录,整理,分析和得出结论。比如单摆的教学中,在研究摆的摆动频率和摆长关系的实验中,就需要学生获得大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特别进行求其平均数,那么这个实验或者说是数据搜集整理过程,非常好的对学生进行了数据观念的培养。总之,统计知识不是—个知识点,我们不要把它当成知识点去传授;统计也不仅仅是学生的一种技能,不要单纯把它当成技能去训练。而更重要的是一种意识,一种思想,应该让学生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后,为今后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带来益处。 因此在统计教学中,我们要始终围绕这个目标有层次、有方法地组织教学。

(完整版)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论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论 ——摘自《谁说菜鸟不会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方法论主要用来指导数据分析师进行一次完整的数据分析,它更多的是指数据分析思路,比如主要从哪几方面开展数据分析?各方面包含什么内容和指标? 数据分析方法论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理顺分析思路,确保数据分析结构体系化 ●把问题分解成相关联的部分,并显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为后续数据分析的开展指引方向 ●确保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及正确性 常用的数据分析理论模型 用户使用行为STP理论 SWOT …… 5W2H 时间管理生命周期 逻辑树 金字塔SMART原则 …… PEST分析法 PEST分析理论主要用于行业分析 PEST分析法用于对宏观环境的分析。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 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时,由于不同行业和企业有其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经济、技术、社会,这四大类影响企业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以下以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为例。此处仅为方法是用实力,并不代表互联网行业分析只需要作这几方面的分析,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和细化相关分析指标:

5W2H分析法 5W2H分析理论的用途广泛,可用于用户行为分析、业务问题专题分析等。 利用5W2H分析法列出对用户购买行为的分析:(这里的例子并不代表用户购买行为只有以下所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逻辑树分析法 逻辑树分析理论课用于业务问题专题分析 逻辑树又称问题树、演绎树或分解树等。逻辑树是分析问题最常使用的工具之一,它将问题的所有子问题分层罗列,从最高层开始,并逐步向下扩展。 把一个已知问题当成树干,然后开始考虑这个问题和哪些相关问题有关。 (缺点:逻辑树分析法涉及的相关问题可能有遗漏。)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描述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据分析的观念呢? 一、培养学生的数据的意识。 当你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你能想到用数据帮你解决问题。比如:班里要组织联欢会需要买些水果,买什么样的水果呢?可能一年级的孩子没有数据意识,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孩子会说买苹果,因为我喜欢吃苹果,有的孩子会说买梨,因为我喜欢吃梨,他们没有一个统计的数据意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在一起讨论,发现你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梨,这样一来,要使买的水果得到很多的人喜欢,那我们必须要去收集数据,于是我们可以统计班上喜欢吃苹果的有多少人,喜欢吃梨的有多少人,喜欢吃橘子的有多少,最后发现可能喜欢吃苹果的人最多,于是就多买点苹果。这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一种数据意识。 二、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数据中提取信息,体会数据蕴含着信息 1、鼓励学生用多种手段整理和描述信息 分类是整理数据的开始,但孩子们调查了一大堆数据后,看起来很杂乱,很自然的想法是把他们分类整理。让孩子们产生分类整理的想法,讨论分类方法,经历分类过程对学生统计意识的培养十分重要。 2、鼓励学生分析数据,从中获取信息 统计图表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鼓励学生能够从统计图表中来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应鼓励学生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注重学生从统计图表的数据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呈现统计图表后通常都会提问:从这张统计图(表)中你能知道什么?这属于简单层次的分析数据。老师往往还非常重视学生更深层次分析

数据分析基础体系

互联网产品数据分析基础体系 互联网产品的数据指标体系主要分为五个维度,包括用户规模与质量、参与度分析、渠道分析、功能分析以用户属性分析。用户规模和质量维度主要是分析用户规模指标,这类指标一般为产品考核的重点指标;参与度分析主要分析用户的活跃度;渠道分析主要分析渠道推广效果;功能分析主要分析功能活跃情况、页面访问路径以及转化率;用户属性分析主要分析用户特征。 一、用户规模和质量 用户规模和质量的分析包括活跃用户、新增用户、用户构成、用户留存率、每个用户总活跃天数五个常见指标。用户规模和质量是数据分析最重要的维度,其指标也是相对其他维度最多。 1、活跃用户指标 活跃用户指在某统计周期内使用过产品的用户。手机端产品活跃用户数一般按照设备维度统计,即统计一段周期内使用过的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数量。 活跃用户是衡量产品用户规模的指标。通常,一个产品是否成功,如果只看一个指标,那么这个指标一定是活跃用户数。活跃用户数根据不同统计周期可以分为日活跃数(DAU)、周活跃数(WAU)、月活跃数(MAU)。 2、新增用户指标 新增用户是指注册后,首次登录产品的用户。按照统计时间跨度不同分为日、周、月新增用户。新增用户量指标主要是衡量营销推广渠道效果的最基础指标;另一方面,新增用户

占活跃用户的比例也可以用来用于衡量产品健康度。如果某产品新用户占比过高,那说明该产品的活跃是靠推广得来,这种情况非常值得关注,尤其是关注用户的留存率情况。 3、用户构成指标 用户构成是对周活跃用户或者月活跃用户的构成进行分析,有助于通过新老用户结构了解活跃用户健康度。以周活跃用户为例,周活跃用户包括以下几类用户,包括本周回流用户、连续活跃n周用户、忠诚用户、连续活跃用户。本周回流用户是指上周“未使用”过产品,本周使用产品的用户;连续活跃n周用户是指连续n周,每周至少使用过一次产品的活跃用户;忠诚用户是指连续活跃5周及以上的用户;连续活跃用户是指连续活跃2周及以上的用户;近期流失用户是指连续n周(大约等于1周,但小于等于4周)没有使用过产品的用户。 4、用户留存率指标 用户留存率是指在某一统计时段内的新增用户数中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仍使用该产品的用户比例。用户留存率可重点关注次日、7日、14日以及30日留存率。次日留存率即某一统计时段(如今天)新增用户在第二天(如明天)再次使用产品的比例;7 日留存率即某一统计时段(如今天)新增用户数在第7 天再次使用该产品的比例;14日和30日留存率以此类推。用户留存率是验证产品用户对吸引力很重要的指标。通常,我们可以利用用户留存率对比同一类别产品中不同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如果对于某一个产品,在相对成熟的版本情况下,如果用户留存率有明显变化,则说明用户质量有明显变化,很可能是因为推广渠道质量的变化所引起的。 5、每个用户总活跃天数指标 每个用户的总活跃天数指标(TAD,Total Active Days per User)是在统计周期内,平均每个用户在产品的活跃天数。如果统计周期比较长,如统计周期一年以上,那么,每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