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参观美术馆

教学设计参观美术馆
教学设计参观美术馆

教学设计:

《参观美术馆》

通州区玉桥小学

聂雪莲

指导思想与设计依据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图像作为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信息载体,越来越广泛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并能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通过学习美术,不仅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的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还能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的尊重和热爱。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需要人的丰富而高尚的情感与

之平衡。美术课程本身就包含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所以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参观美术馆》一课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内容。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美术课程应该具有的特征,也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提供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欣赏评述”各个学习领域之间,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社会等方面想综合的活动,旨在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探究发现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馆,欣赏馆藏作品,从而开拓视野,提高其美术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主动的走进美术馆,认识正确的社会艺术导向,从而提高其生活品质和品味。

(二)学生情况

1、知识:三年级学生初步认识了型、色、肌理等美术语言,并能感知抽象的立体和空间特征,能仔细观察并精细地描绘对象,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艺术品的看法和感受。初步接触了设计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在欣赏中能以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形、色、质感,能用简单的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欣赏评价时,能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意图。

2、能力:学生认知、理解能力比低年级有所提高,同时具有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具有独特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能比较熟练的使用铅笔,彩色笔、油画棒,毛笔等不同的绘画工具,具备了比较细致深入地观察事物与描绘事物的能力。但中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强,不能象高年级学生那样搜集资料,讨论自学,因此在欣赏评述时更需要老师提供丰富的素材并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

3、情感:高水平的艺术作品能为学生的审美眼光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而欣赏能力的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进行高级思维的艺术活动,在这样长期的相互作用中,学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审美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各个要素才能得到发展,人格才能趋于完善。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美术课上,我看到的学生最感兴趣的只是卡通片中的“蜡笔小新”“鸣人”、“彼卡丘”等形象,如果你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些形象,他也说不清为什么。我想这可能与社会的大环境有关,现在的学生每天接触的就是那些卡通形象,耳濡目染,自然在头脑中的印象比较深刻。因此当一幅真正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则不能正确评价,或者只用“喜欢”“不喜欢”等简单词汇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因此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审美观教育显得极为重要,我将以本课为例通过欣赏、探索、实践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是依据学习内容来确定的是在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形式。本课的教学方式

为综合型,学习方式既有探究式,又有接受式和体验式,教师既有讲授式也有组织学生讨论式,教师的讲授和新技术有机结合,使讲授更加直观有效,。

(四)学习方式发现法、参观法、讨论法、欣赏法及分组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

1、指导思想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促进了

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本课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美术馆的情境中激发探

究欲望,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学习积极

性、能动性,激发其探索精神、创造思维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创造性地完成作

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真正的教学过程应当说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

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

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互联网搜集了诸多和美术馆有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修改图片、剪接录像制作课件,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品,达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目的,很好的解决了教学的中重难点。通

过信息技术整合给美术教学带来了耳目一新之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学习方

式,使得美术教学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了明显的提升,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局面。

2、本课信息技术的设计与使用

①导入环节运用电脑出示美术馆的正面图片,清晰直观,便于学生观察并形成表

象。

②在新授环节,播放有关美术馆的视频资料,很好的解决了学生由于客观原

因不能亲自去美术馆参观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动态的画面中直观的欣赏美术馆的展厅及藏画,如身临其境。再加上教师及时的讲解,使学生深刻的了解了

美术馆的功用。

③在欣赏馆藏绘画时,教师将课本上的美术作品直接从网上下载然后制成幻灯片展示給学生,扩大欣赏形象,增强视觉冲击力,解决了书上图片小看不清楚的问题,而且更容易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观察的更仔细,突出了教学实效性。

④在辅导学生绘画实践时,我将有问题的画和优秀的画放到实物投影上给学生欣赏并讲解,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使学生看的清楚,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六)技术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三、教学内容提要

(一)知识技能

1、引导学生认识美术馆的功能及其形式和馆藏品的艺术特点,感悟艺术作品的魅力。

2、引导学生理解美术活动、美术作品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积极参与各种美术欣赏活动。

3、学习欣赏与评述艺术作品的方法,并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采用多种形式举办小画

展。培养美术活动的策划意识与团对协作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课前对相关资料的网络查询,了解美术馆及藏品概况;课堂上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美术馆的功能和参观方法;然后通过绘画实践、在班内举办画展、下座位参观、评价等强化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美术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主动参观美术馆的愿望,引导他们成为"品尝”艺术作品的“美食家”,提高其美术素养及生活质量。

2、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艺术、尊重历史的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本

土文化的认同。教育学生爱生活,爱劳动、爱祖国。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欣赏与评述美术作品的方法,感悟美术作品的魅力,了解美术

馆的功用。

难点:激发学生主动参观美术馆的愿望,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愿望和能力

(五)学习材料

课件,美术馆课本,彩色笔,彩色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 分钟)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

(二)导入新课欣赏美术馆外观图片,提问:“你知道这是哪里吗?”出示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中国美术馆》的匾额图片。并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了解美术馆的功能提问:你去过美术馆吗?教师组织学生看关于美术馆的视频资料(提要求: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关于美术馆的录像,通过看录像你就会知道美术馆的功能了。请你认真倾听并仔细观察。)学生讨论思考回答:美术馆的功能是什么?(展示、收藏和研究。)

2、欣赏美术馆馆藏作品现在我们就来欣赏美术馆收藏的美术作品,播放课件:《蒲公英》(学生分组学习)

提问:①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②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如温馨、愉快、悲伤、淡雅等。(引导学生爱生活)

《姐妹亲》

提问:①你有姐妹吗?②你们怎么样相处?③你和同学怎样相处?(引导学生讲团结,重友谊,讲礼貌)《悄悄话》(学生分组学习)

提问:① 请你猜一猜小姑娘在和爷爷说什么悄悄话?

②为什么悄悄的说?③你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爱学习,爱他人)

《父亲》

提问:①这位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②画家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形象来画?③背景为什么画成金黄色?④如果让你也画一幅名为父亲的画,你会怎么画呢?(引导学生爱父亲,

爱劳动,爱祖国)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样的形象、性格?以及生活中如何关爱自己?

3 、教师:我们也来画一画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我们的亲人,然后在学校办一个题为“亲情”的画展。

学生实践:回忆亲人的特点,思考表现形式和使用工具,个人实践。教师巡视辅导,用实物投影展示有特点的构图。

(四)展示评价组织学生在班内展示绘画作品,将绘画作品贴在黑板和墙壁四周,学生下座位欣赏,进行班级小画展并欣赏评价交流,表达自己的创作构思和过程。

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请家长带领自己去美术馆参观。五、板书设计

参观美术馆美术馆:展示、收藏、研究《父亲》《姐妹亲》学生作品展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