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各种植物的茎中,属于攀缘茎的是( )

2.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

A.木质部细胞的生长 B.韧皮部细胞的生长

C.形成层细胞有分裂能力 D.树皮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

3.樟树、番薯、紫藤、丝瓜四种植物的茎分别属于 ( )

A.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B.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攀缘茎

C.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

D.攀缘茎、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

4.某些植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 ) A. 不再获得 B. 没有形成层

C. 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D. 形成层受到破坏

5.把幼嫩植物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A.导管 B.筛管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

6.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A、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变化

B、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

C、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D、便于记忆树龄

7.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是()

A、木质部

B、树皮

C、韧皮部

D、形成层

8.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 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 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 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9.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 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 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 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 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10.草莓营养丰富,口感很好,许多人都喜欢。草莓生长时,茎沿地面前行,遇到合适的地方扎下不定根,形成新的个体。草莓的茎属于( ) A.直立茎 B.缠绕茎 C.匍匐茎 D.攀缘茎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D代表的结构名称:

A.;D. 。

(2)图中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填字母)。

(3)图中C是,内含。

(4)在茎中,对茎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二、填空

11.(1)A.木质部;D.树皮。(2) B (3)C是韧皮部,内含筛管和韧皮纤维

(4)D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2)

一、选择题

1.植物体吸收和运输水分的主要结构分别是( )

A.根毛、导管 B.导管、根毛

C.根毛、根毛 D.导管、导管

2.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A. 伤口的上方

B. 伤口的下方

C. 伤口的上、下方

D. 木质部

3.在橡胶林中,经常会看到人们将橡胶树树皮割破后在伤口下挂一小桶,用来收集树皮内流出的液体。那么,这些流出液体的主要成分和运输结构分别是( )

A.无机物、筛管 B.无机物、导管

C.有机物、导管 D.有机物、筛管

4.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分生区

B.根、茎、叶的导管是连通的

C.筛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附属结构

D.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叶→茎”

6.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从下断面上流出的汁液来自( )

A.导管 B.筛管 C.韧皮部细胞 D.木质部细胞

7.为了提高果树的产量,果农往往在果树枝干上横割一道或数道深至木质部的圆环,这种做法的道理在于()

A.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正常运输

B. 促进有机营养物质的正常运输

C. 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D. 让果实得到更多的有机营养物质

8. 杜仲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树皮可入药,但剥树皮时不能切口太深,否则会影响树的生长,其原因是与树茎部哪个结构被破坏有关()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外树皮

D、形成层

9.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 )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二、填空

10.如图所示,对一植物的侧枝枝条树皮进行环割处理,一段时间后该枝条的切口处出现一个瘤状物,该瘤状物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堆积引起的,瘤状物在切口的________(“上”或“下”)方.

11.根据如图回答:

(1)A、B两果实中,不能继续长大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________.

(2)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缩,是因为________是通过茎里的

________向上运输的.

(3)枝条上部位1~4中,会出现明显肿胀的是:________.

12.一天,小科偶然发现月季茎折断一半后仍能成活(如图甲)。小科想探究月季茎折断后什么情况下还能成活。通过查资料知道,月季茎有韧皮部和木质部,水和无机盐能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向上输送,有机物能通过韧皮部中的筛管向下输送。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经思考,小科提出如下猜想:月季茎折

断后还能成活可能与折断的位置有关。

为了验证小科的猜想,可将生理状况相似的20株月季分成五组,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处理方法和位置如图乙、丙所示。云母片能阻断物质的运输,但不

月季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 当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2)若按以上信息判断,一段时间后月季植株一定死亡的实验组有________(填组别)。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1.A

2.A.

3.D.

4.B.

5.D.

6.A.

7.D 8 .B 9.D 10.有机物;上 11.(1)B;筛管

(2)水分;导管(3)1 12. 34.(1)根;大于(2)第二组、第四组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同步练习及答案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 1.科学家发现植物体内也会产生微弱的生物电,这些电流大多是生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猜猜看,植物产生电流的原 因可能与下列哪些活动有关() A. 吸收水分 B. 吸收无机盐 C. 吸收二氧化碳 D. 放出氧气 2.在生长健壮的枝条上,剥去一圈树皮,露出木质部,过一段时间,出现瘤状物的部位是() A. 伤口的上方 B. 伤口的下方 C. 伤口的上、下方 D. 木质部 3.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A. 分生组织 B. 机械组织 C. 导管 D. 筛管 4.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 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 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 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5.(2014·绍兴)如图为生物常见的物质交换模型,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若X为组织细胞,Y为毛细血管,则②可表示为营养物质和氧气 B. 若X为肺泡,Y为毛细血管,则血液流经Y后,含氧量增加 C. 若X为叶肉细胞,①为水,则Y为叶脉中的导管 D. 若X为根毛细胞,①为水,则Y可表示输导组织 6.某植物茎横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甲,其叶片切面的构造示意图如乙,整株植物体内物质运输方向的示意图如图丙。 则下列有关水分运输的部位与箭头所示运输方向正确的是() A. 甲和丙,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B. 甲和丁,运输方向如戊所示 C. 乙和丁,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D. 乙和丙,运输方向如己所示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1课时茎的结构 01知识管理 1.茎的分类 按形态分:(1)直立茎:最常见,直立向上生长,如:果树。 (2)缠绕茎: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如:牵牛。 (3)匍匐茎: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匍匐生长,如:草莓、甘薯。 (4)攀缘茎:借助他物,常借助茎、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上升,如:丝瓜。 按组成分:(1)草质茎(单子叶植物,一般为绿色,较细)。 (2)木质茎(双子叶植物,较粗)。 2.木质茎的结构 结构概述: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从外向内分为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木质部最硬;髓最软;树皮较软,能用手轻易剥下。 树皮:可分为形成层、韧皮部和最外面的表皮。 (1)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2)韧皮部:其中含有筛管和韧皮纤维。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特点是韧性强。 (3)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能逐渐加粗。 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1)导管:属于输导组织。 (2)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 髓:由薄壁细胞组成,有储藏营养的功能。 02基础题 1.(2017·威海)“笋有多大,竹有多粗。”竹子长成后的茎与刚钻出地面时的竹笋一样粗,这说明竹子的茎中没有(C) A.表皮B.韧皮部 C.形成层D.木质部 2.1500年前,贾思勰任高阳郡太守时曾因枣树数年不结果而“打”枣树,他用斧背狠敲枣树树干,树皮被打得伤痕累累,到了秋天树上挂满了枣子。这种做法的道理是(C) A.可以加速水分的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 B.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 C.减少了有机物的向下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 D.增加了无机盐的向上运输,从而提高了产量 3.(2016·嘉兴、舟山中考)如图所示为某种植物茎的横切面,已知某种蝉是专以这种植物韧皮部中有机物汁液为食。若要分析该汁液的成分,则应该选取的部位是图中的(B) A.甲B.乙 C.丙D.丁 4.柳树、樟树等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增粗,是因为它们的茎中具有(D) A.表皮B.韧皮部 C.木质部D.形成层 5.用来做家具的木材主要是茎的(C) A.韧皮部B.形成层 C.木质部D.髓

植物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植物体内的物质的运输 [例1]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 A.茎内有无韧皮部 B.茎中有无形成层 C.茎内有无木质部 D.茎内有无髓 [例2]小明和小刚两人到刚砍伐过树木的山上去观察茎的结构。观察到茎的切面中从里到外有许多同心圆。两个人都数了同一棵树横切面上的同心圆,小明发现树皮由内到外有17个同心圆,小刚从里数到最外面发现有20个同心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l7年 B.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37年 C.这棵树可能已生存了20年 D.这棵树一定已生存了l7年 [例3]如图所示的爬山虎的茎能产生不定根,能在竖直的墙壁上生长,你认为按生长方式分析。爬山虎的茎属于 ( ) A.攀缘茎 B.缠绕茎 C.直立茎 D.匍匐茎 [例4] 在两棵小树之间,拴上铁丝用来晾衣服。日子久了结果发现小树形成节瘤。这是由于破坏了 ( ) A.韧皮都 B.木质部 C.形成层 D.木纤维 [例5] 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图,分析图示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图中A、B、C分别表示什么结构: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其中C_______中有_________ ,可以输送水分和无机盐。A_________中有 _______ ,可以输送有机物。 (3)图示的茎________(填“能”或“不能”)逐年增加,是因为A________和 C________之间有_________,能__________。 考点应试必备 1.如图所示,表示缠绕茎的是 ( ) A B C D 2.双子叶植物的茎能不断加粗是由于这些植物具有 ( ) A.形成层 B.生长区 C.韧皮部 D.木质部 3.下列哪一个过程符合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途径 ( ) A.叶根茎 B.根叶茎 C.叶茎根 D.根茎叶4.植物的年轮存在于植物体茎的哪个结构中 ( ) A.外树皮 B.髓 C.形成层 D.木质部 5.收集橡胶胶乳时往往要割橡胶树,为使胶乳顺利流出。正确的割胶方式是应该割到橡胶树的哪个部位 ( ) A.木质部 B.内树皮的韧皮部 C.形成层 D.外树皮的韧皮部 6.在树干近地面处环割树皮一圈,环割处就会长出树瘤,树会逐渐死亡,这是由于( )

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练习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练习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和茎;按组成可分为和 茎。 2、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 ④韧皮部;⑤木质部。);导管在,其细胞是细胞,细胞之间横壁; 其主要功能是输送和;筛管在,其细胞是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其要功能是输送;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使茎变粗。在茎的中心是,具有贮藏的功能。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 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叶制造的 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能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植物的部位。 二、我理解了 4、茎的主要功能是---------------------------------------------------------------------------------() A.支持和吸收氧气B.输导和支持作用C.防倒伏和制造淀粉 D.光合作用和输导作用 5、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易折断,这是因为树干------------() A.木质部发达B.韧皮部发达C.髓部发达D.A和B 6、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体育运动中心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 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A.树皮B.韧皮部C.木质部D.形成层 7、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 树木因缺氧而死 B. 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 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 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8、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A.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D.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9、位于中国某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棵古槐,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活宝贝”,特聘专家进行抢救性保护。古槐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A. 部分木质部 B. 部分韧皮部 C. 部分形成层 D. 部分导管和筛管 10、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 有关年轮的知识,错误的是----------------------------------------------------------------()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案

4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 三、课前准备 学生;1、观察你身边的植物的茎,采集标本并记录好该植物的名称 2、通过上网,看书等途径了解茎的分类和茎的结构,并做好相关笔记。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引入 师:欢迎各位小植物学家们回到课堂,同学们,昨天老师让大家自主学习茎的知识,你们自学了吗?学的好不好呢?非常好。 【二】、新课展开 师:老师昨天也从网上下载了几幅植物图片,而且还按照茎的生长方式分了类。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是根据什么特点来分的吗?你们收集的资料又是属于茎的哪种类别呢?老师准备了一份学案考考大家,看看到底自学的怎么样。 [分发学案] 组内交流,完成学案【1】、写写我们的新发现! ★小组合作,组内互助,完成学案 师: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小组的交流成果 ★全班交流,组外互助。实物投影 师:为什么植物的茎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呢? ★教师指导,深化学习 生: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师:同学们,康乃馨,非常娇艳。属于茎的哪种类别?看一段梧桐枝,属于茎的哪种类别?想一想为什么梧桐的茎能逐年增粗而康乃馨不能?只看茎的表面能不能揭开谜底呀?(不能)老师从梧桐茎上截取了一段,来观察观察。 [实物投影]看到它,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自由提问)你们想不想亲自探究来解决心里的疑惑呀? ★小组合作,组内互助,完成学案【2】活动一、观察植物的茎的结构 ★全班交流,组外互助。 师:同学们,茎的结构是不是就象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植物的叶有什么功能?(光合作用合成淀粉)合成的淀粉是不是只留在叶子里?(不是)那淀粉流到别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2课时)教学目标: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知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过程。 4、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判断等 第一课时 【引入】根有哪些功能?--固定和吸收。那么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怎样运输的呢?--通过茎来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的。植物的茎有哪些形态呢?它的结构又是如何?我们来介绍茎的结构。 一、茎的结构 出示各种各样的茎,并给予介绍和简单说明 1、茎的分类: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 自然界最常见的茎是直立茎。其次还有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 匍匐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攀援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在他物“上升”。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缠绕茎:茎本身缠他物“上升”。 让学生举例各种茎的常见植物。 无论呈现什么特点,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对光合作用这种营养方式的一种适应,即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其生长所需的阳光。 变态茎有:根状茎—竹鞭块茎—马铃薯鳞茎—洋葱肉质茎—仙人掌 虽然茎的形状各不相同,但它们的结构却基本相同。 2、茎的结构: 【观察】双子叶植物茎的横切面 ⑴横切面可以明显看出三层:树皮、木质部和髓。 ⑵质地较硬的是木质部,比较软的是树皮和髓。 ⑶树皮较易剥下来。 A、木质部: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木质部一般由导管、薄壁细胞和木纤维组成。不少木质部是良好的木材来源。

导管一般是死细胞构成的,属于输导组织,具有自下而上输导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木纤维的细胞壁比较厚,属于机械组织,对茎的直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多年生木质茎中,木质部常常构成茎的主要部分。 B、形成层: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形成层细胞只有2-3层,能不断分裂,产生子细胞。子细胞能吸收营养物质,不断长大,向外形成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加粗。 说明:水稻、小麦竹等植物都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加粗生长。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根和茎中,具有形成层。所以茎能加粗。 C、韧皮部:筛管:输导有机物。 韧皮部是维管植物体内具有输导功能的一种复合组织。被子植物的韧皮部由筛管和伴胞、韧皮纤维和韧皮薄壁细胞等组成,其中筛管为韧皮部的基本成分,有机物及某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由它们来完成。 D、树皮:具有保护作用。 E、髓: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 【思考】1、如果铁丝缠绕小树,阻碍了植物体中茎的有机物的运输,所以铁丝下面部分的茎和根得不到有机物或得到很少,最后会导致死亡或发育不良,铁丝缠绕势必影响小树的生长。 2、制作课桌椅,主要利用茎的木质部。茎具有木质部和韧皮部,因此它又硬又有韧性。 【学生实验】观察木质部的结构 【读图】年轮 数一数年轮,判断该植物的茎生长了多少年?其中,哪年生长比较快些?当时的气候怎样?哪年气候比较恶劣,不适宜植物生长?有没有连续几年的气候特别干旱或特别湿润?年轮上的“斑点”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树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明显:春季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 细胞的个体大,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秋季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小,壁厚,因此,木材的质地致密,颜色较深。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但是,上一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相当明显,于是形成了清楚的纹理。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因此,根据树干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算出这棵树的年龄。

八年级科学下册 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导学案浙教版 精品

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预习部分】 1、 思考: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最终运输到哪里了?靠什么运输呢? 【课中任务】 任务一:茎的类型 1、 根据自己采集到的植物的茎,根据形态可以分为几类?它们的具体特点是? 2、按茎的组成,可以分为 和 。具有这样的茎的植物分别称为 和 。 活动二:参照P145-146活动,观察木质茎 的横切面并记录。 1、完成右图中木质茎横切面的名称。 2、总结:茎的结构。 (1) 树皮: ① 树皮的外侧主要起 作用; ② 内侧部分叫做韧皮部,其中有 , 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通连,是运输 的通道,属于输导组织; ③ 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在茎的树皮中 地运输。 (2) 形成层:由几层细胞构成,中间的一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新的 ,向内分裂产生新的 ,所以茎才能逐年加粗。小麦、竹子等一些植物没有 ,因此,它们的茎不能加粗。 (3) 木质部:

①导管:导管是运输的通道,属于组织。 ②木纤维: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的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 (4) 髓:是由薄壁细胞构成,有的作用。 活动三:年轮 阅读资料: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树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明显:春季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大,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秋季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小,壁厚,因此,木材的质地致密,颜色较深。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但是,上一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相当明显,于是形成了清楚的纹理。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因此,根据树干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算出这棵树的年龄。 根据资料,思考:年轮是怎样形成的?你会推断P148页中图4-32中树的年龄么? 【课后训练】 1.按照生长方式的不同,茎可分类如下: ① 茎:直立向上生长。自然界最常见。 ②茎: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面上匍匐生长。如草莓、红薯等。 ③茎:借助他物而直立上升。常常借助茎和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而附着他物上升。如黄瓜、南瓜、丝瓜等。 ④茎:茎本身缠他物上升。如牵牛花、紫藤等。 2.将植物的茎横切后发现分为明显的三层。由外至内分别是、木质部和。 3.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缠绕茎的是( ) A.草莓 B.葡萄 C.牵牛花 D.藕 4.在植物的茎的结构中,导管位于( ) A.树皮 B.形成层 C.韧皮部 D.木质部 5.茎中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 A.木质部 B.筛管 C.形成层 D.髓 6.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 A.茎内有无韧皮部 B.茎中有无形成层 C.茎内有无木质部 D.茎内有无髓 7.茎具有运输功能,能够运输( ) A.水、无机盐、二氧化碳 B.水、有机物、氧气 C.水、无机盐、有机物 D.水、有机物、二氧化碳 8.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茎不能加粗,是因为( ) A.木质部不发达 B.韧皮部不发达 C.没有形成层 D.机械组织不发达 9.小明参加了假期夏令营,学会了如何利用植物年轮辨认方向的野外生存能力,下列有关年轮的知识,

5.1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试题答案版

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______,它的内侧部分是______,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2)②叫做______,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______. (3)图中③的名称是______.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______. (4)④的名称是______,具有______的功能. (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树皮,它的内侧部分是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2)②叫做形成层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向外分裂产生韧皮部,向内分裂产生木质部,从而能够使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 (3)图中③的名称是木质部,内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里面有木纤维,对茎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4)④的名称是髓,由薄壁细胞组成,具有贮藏营养的作用. 故答案为:(1)树皮;韧皮部;筛管; (2)形成层;加粗; (3)木质部;导管; (4)髓;贮藏营养.

2、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做了如下实验: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分别把下端插入盛有稀释红墨水的锥形瓶中.放到温暖的阳光下,当看到叶脉有点发红时,他将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 (2)枝条带有叶片的作用是______. (3)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部位是______. (4)用显微镜观察,看到被染红的结构是______. (5)甲枝条和乙枝条的实验现象______. (6)通过实验发现,无论是枝条的横切口还是枝条的纵切面都是只有______被染成红色.在茎和木质部中,只有______是上下相通的:这个实验说明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______向上运输的. 由题干“小明为探究茎的输导作用”与实验步骤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时为加快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使现象更明显,常采取促进枝条的蒸腾作用的措施,如,保留枝叶、采取光照等.可以看到染成红色的部分是木质部,正是因为木质部中含有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取两个带有几片叶的桑树枝条甲和乙,将甲剥掉树皮,乙不作任何处理,但同时都保留了木质部,导管依旧存在,所以可以看到木质部被染成红色. 故答案为:(1)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2)促进水分的运输(3)木质部(4)导管(5)相同(6)木质部;导管;木质部的导管自下.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44_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2020年同步练习卷(B)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4.4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第2课时)》2020年同步练习卷 (B)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 导管中的物质运输的方向是() A.从左到右 B.从右到左 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 2. 在热带种植的橡胶树,必须通过割皮才能获得橡胶制品的原料﹣﹣白色乳汁状的液体,请问白色乳汁的液体是由()流出来的。 A.木栓层 B.木质部 C.韧皮部 D.导管 3. 根从土壤中吸水,土壤里的水分通过根向上输送到茎的途径是() A.土壤水分→导管→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茎 B.导管→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C.根毛→土壤水分→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土壤水分→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4. 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后制造的有机物运送到根部的顺序依次是() ①根的木质部②根的韧皮部③茎导管④叶柄筛管⑤叶柄导管⑥叶脉⑦茎筛管 A.⑥⑤③① B.⑥⑤⑦② C.⑥④③① D.⑥④⑦② 5. 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树木因缺氧而死 B.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6. 甘薯中含有较多的糖分的原因是() A.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和筛管运送到根 B.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送到根 C.甘薯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运送到到根 D.甘薯吸收了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 7.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其中的道理是()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8. 小明为了探究叶片中的输导组织功能,把芹菜叶片浸在红墨水溶液中30分钟后,用眼睛仔细观察,发现呈红色部分的是() A.只有叶的边缘 B.整片叶片 C.叶脉 D.只有叶尖 9. 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10. 糖拌番茄时,盘里会出现许多水,这水主要来自() A.番茄果皮细胞质 B.番茄细胞核 C.番茄细胞壁 D.番茄细胞液 二、填空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 在植物茎中,导管位于________,能输送________;筛管位于________,能输送________。 橘子树枝顶端的橘子往往比较小,而枝条下部的橘子比较大。这是由于橘子形成过程中的有机物是由叶片提供的,而叶片制造的有机物在植物体内是通过________内的________由上往下运输的。 三、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某研究人员正在对某种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进行研究,研究过程如下:①他解剖其茎,制作茎切片,发现茎运输物质的通道结构有两种,如图中的A、B所示;②他认为结构A可能为植物运送水分和无机盐,结构B可能为植物输送有机物;③他想将结构A封闭,植物会萎蔫而死亡;④他想切断此植物的结构B,一段时间后,在切口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则下面的判断正确的是()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各种植物的茎中,属于攀缘茎的是( ) 2.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 A.木质部细胞的生长 B.韧皮部细胞的生长 C.形成层细胞有分裂能力 D.树皮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 3.樟树、番薯、紫藤、丝瓜四种植物的茎分别属于 ( ) A.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B.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攀缘茎 C.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 D.攀缘茎、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 4.某些植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 ) A. 不再获得 B. 没有形成层 C. 植物已经停止生长 D. 形成层受到破坏 5.把幼嫩植物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 A.导管 B.筛管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 6.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 A、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变化 B、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 C、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 D、便于记忆树龄 7.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是() A、木质部 B、树皮 C、韧皮部 D、形成层 8.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 B. 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 C. 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

D. 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 9.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 A. 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 B. 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 C. 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 D. 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 10.草莓营养丰富,口感很好,许多人都喜欢。草莓生长时,茎沿地面前行,遇到合适的地方扎下不定根,形成新的个体。草莓的茎属于( ) A.直立茎 B.缠绕茎 C.匍匐茎 D.攀缘茎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A、D代表的结构名称: A.;D. 。 (2)图中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填字母)。 (3)图中C是,内含。 (4)在茎中,对茎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B 5 B 6 A 7 A 8 D 9 B 10 C 二、填空 11.(1)A.木质部;D.树皮。(2) B (3)C是韧皮部,内含筛管和韧皮纤维 (4)D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1.科学探究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的结果要经过实验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列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下图及日常所积累的知识回答问题。 (1)甲装置经过一昼夜的暗处理后,进行2—3小时光照,观察到烧杯中水的液面下降,同时 (2)乙装置的广口瓶中是新鲜的金鱼藻,放在光下,当瓶内气体约有2cm高时,打开导气

(3)丙装置广口瓶中放的是新鲜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过一段时间打开阀门后会发现试管中 试题分析:运输路线: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导管,除茎外,根和叶内也有导管,它们是连接贯通的,根部吸收的水分,就是沿着导管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水中溶解的无机盐也就“搭着便车”运输了。运输路线:水和无机盐→根毛细胞→根毛表皮以内各层细胞→根内导管→茎中导管→叶中导管→植物体各处 2.在蚕豆根尖上画上等距离的细线,培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A.根冠B.成熟区 C.分生区D.伸长区 试题分析: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2、伸长区,位于分生区稍后的部分,一般长约2~5 毫米,是根部向前推进的主要区域,其外观透明,洁白而光滑,生长最快的部分是伸长区;3、分生区,也叫生长点,是具有强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顶端分生组织,个体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较大、拥有密度大的细胞质(没有液泡),外观不透明;4、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状结构,罩在分生区的外面,有保护根尖幼嫩的分生组织,使之免受土壤磨损的功能,所以细线之间距离最大的是伸长区。 3.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试回答下面问题: (1)给植物输的液体中可能有哪些物质?能起到什么作用?______ (2)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类组织?______.

八年级科学下册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练习新版浙教版130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姓名学号 一、我学会了 1、植物的茎按形态可分为、、和茎;按组成可分为和茎。 2、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①髓;②树皮;③形成层;④韧皮部; ⑤木质部。);导管在,其细胞是细胞,细胞之间横壁;其主要功能是输送 和;筛管在,其细胞是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其要功能是输 送;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它能不断地进得细胞,使茎变粗。在茎的中心 是,具有贮藏的功能。水稻、小麦、等植物不能变粗的原因是其结构中没有。 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韧皮部筛管进行运输的,其运输方向是。割裂橡胶树的树皮,能得到胶乳,主要是局部割断了 植物的部位。 二、我理解了 4、茎的主要功能是---------------------------------------------------------------------------------() A.支持和吸收氧气B.输导和支持作用C.防倒伏和制造淀粉 D.光合作用和输导作用 5、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被连根拔起,而树干却不易折断,这是因为树干------------() A.木质部发达B.韧皮部发达C.髓部发达D.A和B 6、园林工人们在新建的体育运动中心的广场上移栽了许多绿化树,并给有些较大的绿化树“挂吊瓶”, 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 ------------------------------------------------------------------------------------() A.树皮B.韧皮部C.木质部D.形成层 7、有人把人行道上的树木用铁丝扎上晾衣,结果导致树木死亡,其原因是--------() A. 树木因缺氧而死 B. 树木不能输送水和无机盐 C. 树木输送有机物的功能被破坏 D. 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 8、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 A.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B. 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 C. 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D. 在导管和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 9、位于中国某市城区古运河畔的三棵古槐,因年代久远而主干大都中空。为保护这一“活宝贝”,特 聘专家进行抢救性保护。古槐主干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知识点

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知识点总结 茎的结构 1、茎的分类 (1)植物茎在形态上千差万别,按照茎的生长方式不同,植物的茎可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类型。 ○1直立茎:直立向上生长的茎。这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茎,其特点是一般都较硬。如杨树、柳树、玉米等。 ○2攀缘茎:借助于茎或叶的变态结构(如卷须等)攀缘其物体而“上升”。如黄瓜、丝瓜等。 ○3匍匐茎:其特点是比较软,不能直立生长,只能在地上匍匐生长,长不定根。如甘薯、草莓等。 ○4缠绕茎:茎本身缠绕其他物体“上升”。如牵牛花、菜豆等。 注:四种形态的茎的区分方法:○1按是否能向上生长可以区别出匍匐茎;○2根据向上生长是否借助他物可以区分直立茎与攀缘茎、缠绕茎;○3根据借助他物向上生长是否利于茎或叶的变态结构附着他物,可以区别攀缘茎和缠绕茎。 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茎的区别:木本植物的茎中有形成层,所以它能逐年加粗,而草本植物的茎中无形成层,茎不能无限加粗。 (2)植物的茎按其组成可分为草质茎和木质茎。 2、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木本双子叶植物的茎从外向内分为树皮、木质部和髓三部分:木质部最硬;髓最软;树皮较软,能用手轻易剥下。 (1)树皮:可分为形成层、韧皮部和最外面的表皮。

○1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2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特点是韧性强。○3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木质部,使茎能逐渐加粗。 (2)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1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2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木本植物的茎之所以坚硬,主要是木纤维的作用。 (3)髓:由薄壁细胞组成,有贮藏营养的功能。 注:导管与筛管的区别与联系见下表 3、年轮 (1)概念:一些植物茎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又一圈的同心圆环。通常情况下,一年生成一轮,称为年轮。 (2)成因:实际上年轮是一年内形成层活动强弱不同所造成的,与季节性的气候(如气温、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教学设计26

4.4.1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设计理念】 1.注重科学探究,分小组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倡导“做中学”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重视实物展示、实际操作,又重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借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 2.层层设疑,从学生现有认知出发,层层递进,进而形成共识:从思维碰碰碰的题目,了解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到初识茎的结构,再识茎的结构,再到问题再回首,巩固与提高,步步深入。 3.情景展示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进社会”的理念,重视“STS”教育。注重让学生体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生长受到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1.本章内容教科书是按植物结构“自下而上”展开:根―茎―叶这样编排,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也符合了植物体吸收、运输、利用营养物质的内在逻辑规律。就本节来说,学习茎,从常见茎的类型开始,便于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联系,再从学生对茎的一般性认识(经验型等)到茎的科学认知(从茎分成树皮、木质部、髓到茎的完整结构),教科书是依据从中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结构到功能这样的顺序编排的,这样也就符合了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 2.本节课分俩课时,对原课本的课时安排进行了微小的调动。将各种茎的形态、年轮的形成放第二课时,将植物对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放在第二课时。有了前面对根与物质吸收以及第三章光合作用的学习,学生对结构与物质吸收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导管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以及筛管对有机物的运输和认识茎的结构放在第一课时,更能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茎的结构和物质运输之间的必然联系。在此基础上,在第二课时再从更深的角度去认识茎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形态和复杂的年轮,也许会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度。 【学习目标】 1.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高中生物 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竞赛教案

一、教学时数 计划教学时数 4 学时。 二、教学大纲基本要求 1. 了解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两种运输系统,即短距离运输系统和长距离运输系统; 了解韧皮部运输的机理、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方式、运输的物质种类、运输的方向和速度; 2. 了解韧皮部装载和卸出途径; 3. 了解光合细胞和库细胞中同化物的相互转化关系; 4. 了解植物体内代谢源和代谢库之间的关系; 5. 了解同化物的分配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 一 ) 重点 1 .源和库、 P 蛋白、胼胝质、转移细胞、比集转运速率、韧皮部装载和卸出、压力流学说、源库单位、源强、库强等概念。 2 .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3 .光合细胞中蔗糖的合成,库细胞中淀粉的合成。 4 .同化物的分配规律和特点。 5 .影响同化物分配的因素。 ( 二 ) 难点 1 .韧皮部的装载和卸出。 2 .光合同化物的相互转化和调节。 本章主要内容: 1. 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 高等植物器官既有明确的分工又相互协作,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光合产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产物(photosynthetic yield)是最主要的同化物(assimilate)。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过程,直接关系到作物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好坏。作物的经济产量不仅取决于同化物的多少,而且还取决于同化物向经济器官运输与分配的量。 1.1 同化物运输的途径 1.1.1 短距离运输 胞间运输有共质体运输、质外体运输及共质体与质外体之间的交替运输。 (1)共质体运输 主要通过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细胞间物质与信息的通道。 无机离子、糖类、氨基酸、蛋白质、内源激素、核酸等均可通过胞间连丝进行转移。 (2)质外体运输 质外体是一个连续的自由空间,它是一个开放系统。 自由扩散的被动过程,速度很快。

北京课改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第一节 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教案

《第一节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的部位 2、识别导管和筛管在茎内的分布,区分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征 3、通过观察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说明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途径和动力。 4、通过观察环剥枝条形成树瘤的现象,说明有机物的来源。运输方向及途径。 5、理解植物体内的水由叶片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茎的结构和功能,使学生树立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及其结构特点,有机物的运输及其结构特点 难点: 1、观察茎对于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2、导管和筛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教学过程 导入: 植物叶制造的有机物,根吸收的无机盐和水要送到除自身以外的其他器官,靠什么呢?靠茎。植物的茎不仅连接了根、叶、花、果实等器官,又能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导管运输 把带叶片的植物枝条插入红墨水中,待红墨水上升到茎中后,请学生把剪取的枝条进行横切和纵切,再用放大镜观察(或直接用投影仪)。请学生回答被染红的是茎的哪一部分? 学生答后,教师小结:被染红的是茎的木质部,由此说明了茎的木质部能运输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他能不断的把水和无机盐由根输送到叶、花、果实等器官。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筛管运输 出示树枝上的节瘤挂图。提出以下的问题: ⑴为什么环割上方出现瘤状物,而下方没有? ⑵去掉的树皮内有什么结构? ⑶出现瘤状物说明了什么? 学生答后,教师帮助分析:去掉的树皮内有筛管上下连通。节瘤在环割上方形成,说明叶子合成的有机物,往下运输受阻,积聚在伤口处,促进伤口上方细胞分裂和生长加快,使此处膨胀,形成节瘤。此实验说明:筛管的作用是把有机物由上往下运输。若把树皮环割一圈,则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影响根的生理活动直至使植物死亡,所以我们平时要保护树木,保护树皮不受损伤。植物体内的水主要由叶片散失到大气中 植物内各个器官之间的导管是相通的,使水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能从根部运输到茎、叶、花等各个器官。 学习活动:观察植物体内水的散失现象 阅读课本6-7页完成下列讨论: 为什么要在水面滴加植物油? 描述A、B两个实验装置内发生的变化。 推测装置内水“移动”的路径及原因。 两个装置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什么器官完成的? 学生回答:植物体内的水可以不断地以气体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这个过程称为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完成的。 水循环:地球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云,通过降雨积累到地球表面的土壤或水域,同时土壤或水域的水经过蒸发、植物的蒸腾作用等方式再次进入大气层,这样的过程就是地球的水循环。 植物的蒸腾作用的意义: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在地球的水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0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期末复习 第4章 第四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练习题 (新版)浙教版

第4章植物与土壤 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 一、选择题 1.某农户发现自己的杨桃果树历经几十年后,生长态势不那么好了,近期他砍伐了一棵,发现树茎有了中空。请问中空部分缺失的主要是茎的( B) A.部分韧皮部 B.部分木质部 C.部分形成层 D.部分导管和筛管 2.常吃的甘蔗作为植物体的六大器官之一,富含水分,其中的水是根从土壤中吸收运输到的。图4-19-4中能将水分运输到果实的结构是( B) 图4-19-4 A.A B.B C.C D.D

图4-19-5 3.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图4-19-5所示)。若给果树滴输水和无机盐,则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部位( B) A.韧皮部 B.木质部 C.形成层 D.髓 4.人们通常将草本植物称作“草”,而将木本植物称为“树”,但是偶尔也有例外,比如竹,就属于草本植物,但人们经常将其看作是一种树。下列关于草本植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茎内木质部不发达 B.茎内木质部发达 C.主干明显而直立 D.木质化细胞较多 5.一棵树高3 m,在距离地面2 m高处作一标记,2年后这棵树长到5 m高,这时标记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C) A.4 m B.3 m C.2 m D.不能确定 6.在小树上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拴铁丝的上方会出现瘤状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B) A.韧皮部能向上运输有机物 B.韧皮部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C.木质部能向上运输水和无机盐 D.木质部和韧皮部都能向下运输有机物 7.在暴风雨中,大树有时会连根拔起,而树干却折不断,这是因为( A) A.木质部发达 B.韧皮部发达 C.树皮较厚 D.韧皮纤维多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4课《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设计理念 1.注重科学探究,分小组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倡导“做中学”采取实验与教学同步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既重视实物展示、实际操作,又重视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借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兴趣。 2.感知-共识-建模-提升:从茎的分类到感知茎的结构,再用显微镜探究茎的结构,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入手,步步深入。当学生对知识点有了共识后,完成知识的整合,进一步建模,提出能否将其他的知识点也利用这种模型进行归类呢,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在本节课上,作了如下处理:a.课前让学生搜集各类茎,然后在课上开展茎的分类的学习。b.利用七彩玫瑰培养液制作七彩玫瑰,作为课题的引入,博取学生眼球,激发兴趣;同时在课的结尾,现场横切七彩玫瑰的茎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 3.情景展示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进科学,从科学走进社会”的理念,重视“STS”教育。注重让学生体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的生长受到环境的影响”。 2教学目标 1.区分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学习观察的基本技能。 3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教科书是按植物结构“自下而上”展开:根―茎―叶这样编排,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另一方面也符合了植物体吸收、运输、利用营养物质的内在逻辑规律。就本节来说,学习茎,从常见茎的类型开始,便于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联系,再从学生对茎的一般性认识(经验型等)到茎的科学认知(从茎分成树皮、木质部、髓到茎的完整结构),教科书是依据从中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结构到功能这样的顺序编排的,这样也就符合了学生的基本认知规律。 4学情分析 植物的茎对八年级下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同时在认知水平上,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学习了植物的分类、细胞组织结构等,在本章内容上又学习了根的相关知识。在技能操作上学生已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