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熄焦工程及余热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干熄焦工程及余热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干熄焦工程及余热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正本】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京宝焦化有限公司干熄焦工程及余热发电项目土建工程标段施工招标

投标文件

技术标

投标人:(盖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二章劳动力和材料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三章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四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五章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六章安全文明措施

第七章施工总进度表或网络图

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法

第一节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放线是房屋建筑进行施工的先导,也是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施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同时又贯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管理技术指导的有效手段。一、测量放线的准备

(一)施工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

要做好任何工作都应作好充分的准备,施工测量放线工作也是一样。施工测量放线的准备工作可归纳为两大类,一是室内的准备工作,二是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只有做好这两方面的准备,才能使施工测量工作顺利进展。

1、室内准备工作

室内准备有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必须学透图纸,把所有施工图全部看明白,并进行审核,掌握要施工工程中测量放线的重点和关键部位。二是准备各种需用的资料、测量器具。资料方面如地形图、方格网及坐标,城市区域有关水准基点的确切标高;器具方面如准备好各种仪器、工具、材料,并重点检查仪器的完好性和灵活性。三是研究该工程施工测量放线的程序、应注意的重点、关键部位,与工种之间的配合,如何起好先导作用;安排测量工作的大致计划,保证施工顺利进展。

(1)图纸的学习和掌握的重点

①对建筑总平面图,主要掌握朝向、水准标高(即±0.000为绝对标高的多少)、房屋定位点的坐标值、房屋之间的间距、地形、地物、地貌等,为室外准备或草测场地提供依据。

②建筑部分图纸,主要掌握平面图的轴线条数、编号,轴线之间

的尺寸,查看总尺寸与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相符。记住和了解这些尺寸,主要为建筑定位放线做准备。

③结构部分图纸,首先是掌握基础平面图。要与建筑图核对轴线、尺寸,确认无矛盾后,放线才不会引起下步施工的差错。

④查看安装设备方面图纸,主要看管道、沟槽等设置在土建图上是否已经绘出。如已绘出,则要看其位置、尺寸有无矛盾;如未绘,则要及时提出,在土建施工时能放出定位线,方便施工。

(2)准备有关资料及器具

施工测量放线所需资料是根据所建工程的地域、环境、位置,以及工程的结构构造等因素去准备的。查阅该地区方格网布点情况的资料;了解水准基点的位置以及考虑如何引进,并确定在新建筑附近什么位置设立施工用的水准基准点。

此外,通过对施工图的学习还应根据建筑图或结构图的需要,准备施工用的标准图。从而了解采用的构配件的具体形状和尺寸,以利于施工放线工作的进行。

2、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

对发包人提供的现存基准点和测量点的标高和坐标进行复核,如果发现发包人提供的资料存在误差,则书面向发包人提出,双方进行校核,直到校核正确为止,保证工程基准点不出现错误和较大的误差。

(1)使用坐标反算法核算资料中各基准点坐标(X,Y )与其边长

(D )、右夹角(β)是否对应。

公式:i j ij y y y -=?

i j ij x x x -=? 22)()(ij ij ij x y D ?+?= D ——边长

坐标增量(ΔY ,ΔX )

ij ij

ij x y arctg ??=φ φ——方位角

右夹角βi =(上一边的方位角φi-1,i )-(下一边的方位角φij )+

180°

(2)现场校测施工点坐标

用测距仪实测基准点各边边长,用经纬仪测各点的右夹角,取实测值与通过资料计算的数值做比较。

(3)校测水准点

根据提供的施工水准点,由其中一点出发,沿着其余各点依次测量,最后又回到起点,实测中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以保证精度。所测高差平均值与已知高差之差如小于±3n mm ,可确定所给水准点标高正确。

在施工现场内选两处远离路边,受影响小又利于观测的地方埋下永久水准点,测出其高程,为以后施工做准备。

二、场地控制网的测设

施工测量要紧密配合施工,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建立施工方格控制网,作为场地内所有建筑物准确定位和高层竖向控制的依据,不仅使用方便,精度得到保证,自检也方便。建立控制网必须从整个施工过程考虑,使施工过程各阶段定位轴线均能使用施工控制网。

(一)控制网的测设步骤

1、首先用测距仪和经纬仪对发包人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要求边长相对误差小于1/10000,角度误差小于3″,满足以上两条要求后,方可进行轴线控制网的测设。否则应会同发包人、规划局等单位进行协商解决。

2、根据经校核的控制点,用测距仪和经纬仪定出建筑物坐标点,

根据建筑物坐标点和各轴线尺寸将坐标点引出建筑物外,并加以保护。

3、根据引测的控制桩和建筑物轴线关系,建立以0A轴、C轴、AC轴、A1轴、01轴和9轴为基准的施工控制网。这样建立的控制轴线便于相互校核,且能在地下部分施工和地上部分施工时使用。施工控制桩埋设好后应相互校核,直至校核闭合。测量完毕后应对控制桩进行保护,防止被破坏。同时,控制点引出标示在临近建筑物或临时围墙上。基础施工,只需将控制桩点用经纬仪投测到施工面上即可。

4、±0.000以上结构施工轴线控制采用内控法,首先在±0.000平面上选好控制基准点。基准点必须能放下仪器,不能离墙、柱太近,控制点之间要能组成坐标体系,在原基础控制轴线的基础上引测。施工层轴线引测采用激光经纬仪天顶准直法测设,测设三个主要柱列轴线,组成内控网。并在以上每层楼上与该柱列相应的位置留出200×200的预留孔,以便柱列轴线向上作垂直传递,且与控制轴线相互校核,施工层柱列轴线定好位置,即可根据设计图纸将结构细部线放出。(二)平面控制点标桩的保护

平面控制网点的桩位是定位放线的重要依据。控制桩点应设在稳固(不易产生下沉和位移)且易保存的地方,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员负责保护,专职测量员负责定期复核。

平面控制点标桩的埋设方法:如是永久性的标桩则用直径25mm 以上的钢筋,将上端磨平,在上面刻十字线作为标点,下端弯成弯钩,将其浇灌于混凝土之中,埋置深度不得低于0.5m;如果是临时性的控制标桩则用木桩,木桩直径应在100mm以上,打入土中的深度根据现场的土质而定,一般不小于80cm。木桩打入土中后,应将桩顶锯平,为保证其在使用期限间不下沉和移位,可将桩四周浮土挖去,用

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围护。永久性标桩埋设方法见右图。

当控制网与主轴线测定后应立即对桩位采取保护措施。一般采取在桩上方立三角标或围栅栏等保护措施,并对其它班组施工人员进行保护测量标志的教育。

当控制网测定并经自检合格后提请有关主管领导和有关技术部门,通知发包方和监理公司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三、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是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和开挖基础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认真熟悉建筑图和结构图。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考虑桩位的保留,对建筑物测设十字形主轴线,作为定位放线的依据。

(一)建筑轴线的测放

由建筑总平面图、桩位总平面图提供的设计坐标计算十字形控制线的交叉点坐标。

用角度交汇法确定建筑物十字形主轴线交叉点的位置,经纬仪设在该位置。用后方交汇法测出交叉点的现场实际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在现场对初步测定的点位进行归化改正,即经纬仪设在初步测定的交叉点上。用极坐标法测出设计坐标位置。为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把仪器架设于这个经过归化的坐标点,对其两个施工坐标点进行观测。测出的夹角与理论的夹角的误差在规范的要求范围内,即满足要求。

(二)基槽灰线的撒设

根据建筑物各控制桩或轴线桩,按基础图撒好基槽灰线。这项工作精度要求很高,要防止差错。在经自检合格后,要提请有关部门和

建设单位验线,验线合格才可正式开挖。

(三)建筑物基础放线

1、基础放线

当基础垫层浇筑完成,根据平面控制网,检测各主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投测主轴线。经校核后,以主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线、边界线、墙宽线、柱位线、积水坑线等。

2、验线

基础验线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L≤30m 允许偏差±5mm

30m<L≤60m 允许偏差±10mm

60m<L≤90m 允许偏差±15mm

90m<L 允许偏差±20mm

基础放线经有关技术部门和建设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

四、建筑的标高控制和竖向控制

(一)建筑的标高测量控制

依据发包人提供的水准点将高程引测到相邻轴线控制网点上,并将工程的±0.000引测到附近的固定位置作永久标记加以保护,便于高程放样。引测时采用闭合路线,按二等水准观测要求进行,仪器使用DS3型水准仪。

竖向标高的引测传递采用吊钢尺法,即沿建筑物外墙用钢尺垂直向上逐层引测标高,每层引测六个点,用水准仪进行校核,要求六个导入标高互差值小于3mm,符合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该层标高基准。

1、引测步骤:

(1)先用水准仪根据甲方提供水准点在各区段向上引测出相同

的起始标高线(+1.000或+1.500标高线)。

(2)用钢尺沿垂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时,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向上再引测的依据。

(3)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投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3mm以内,在各层找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2、标高投测中的要求

(1)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

(2)由±0.000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

(3)每层高差不要超限,同时要注意控制各层的标高,防止偏差积累使建筑物总高度偏差超限,在各施工层标高测出后,应根据偏差情况在下一层施工时对层高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建筑物轴线的竖向控制

本工程采用在± 0.000板上精确测定“□”形楼层控制轴线的方法,在往上施工每层的相应位置均预留200× 200的方洞,用激光经纬仪往上投点,上面用透明玻璃接受激光投测点(红点),每次投测完毕后要检测它们的相互关系,要求距离误差小于2mm;施工每层时均要及时检查,纠正偏差,确保建筑物的垂直总偏差控制在10mm 以内。

1、基础施工阶段,依据控制线在建筑物的外部设置控制坐标,然后按照设计图纸利用激光经纬仪和激光测距仪进行轴线传递。

2、基础施工完后,将控制线引到楼面上,设立内部控制点,依据内部控制点进行轴线传递。控制线及控制点布置见附图。

3、对投测到施工层的轴线控制网,应先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主要轴线用激光测距仪、经纬仪进行测距放线,细部用钢卷尺配合经

差控制外,在所有的转角处,用“吊线锤法”逐层做好垂直控制线,使得每层转角处支模时均可按下层墙体大面的垂直控制线来控制偏位误差,从而有效地控制建筑物的垂直度偏差。

五、变形观测措施

应按施工与设计的要求,对建筑进行沉降、位移和倾斜等变形观测。为了保证变形观测成果的精度,除按规定时间一次不漏地进行观测外,在观测中还应做到“一稳定、四固定”(即观测点位稳定,仪器、人员、线路、方法固定)。

(一)建筑物的沉降观测

本工程在每一施工阶段及使用过程中均应对建筑物做沉降观测记录。首层施工完毕即观测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后,观测一次,以后第一年观测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以后每年1次,直到沉降速率小于0.01mm可停止经常观测。

1、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仪器使用S1水准仪。测量前,测量仪器进行全面检验,严格参照规范进行,三角不得大于4″,尽可能调下到最小值,视线长度20-30m,视中高度不宜低于0.3m。

2、每次观测尽量做到仪器、标尺、测站、线路、人员五固定。观测点要按照设计图中的标记位置准确埋设,进行沉降观测。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不得损坏。观测的对照点不得少于两个,并采用闭合法,测量精度采用二级水准。

3、在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进行连测时,除缩短视线长度外,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避免调焦带来的调焦透镜移动,视准轴变化引起误差。

4、为满足前后视距差及累计差的规定,又能合理地对所有沉降点进行观测,应绘制观测路线图并标明仪器半径位置及转点位置,重复观测中做到五固定。

5、每次观测值是计算变形量的起始值,操作时应特别认真、仔细,并应连续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以保证成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

6、每次观测均采用环形闭合法或往返闭合法,观测完成后就地核查。观测方法采用二等水准测量,往返较差、附和差或环线闭合差小于±0.30n mm(n为测站数)。

7、在限差允许范围内的观测成果,其闭合差按测站数进行分配,计算高程,同一观测点的两次观测之差不得大于1mm。

8、各观测日期、数据均记录完整,并绘成图表存档,观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时,要立即通知设计单位。

(二)位移观测

1、基坑位移观测

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受到土侧压力的影响,混凝土挡土桩桩身均会向基坑方向产生位移,为监测其位移情况,在基坑一侧300mm左右设置平行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法,定期进行观测,以确保挡土桩的安全。

在土方开挖过程中,每天均要定时进行测量,直至施工完毕为止。

2、建筑物本身的位移观测

由于地质或其他原因,建筑物在平面位置上可能发生位移,应根据位移的可能情况,在其纵向和横向上分别设置观测点和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法或小角度进行观测。

(三)建筑物竖向倾斜观测

在建筑物上设置上、中、下三点观测标志,各标志应在同一竖直面内。用经纬仪正倒镜法,由上而下投测各观测点的位置,然后根据高差计算倾斜量。

第二节土方工程

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

待挡土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即可开始挖土,采用两台反铲挖掘机在基坑内用坑端挖土法从基坑南端开始挖土,同时以“之”字形路线向基坑北端退挖,人工配合修整基坑壁和基槽底,一台挖掘机配合自卸车装土外运。

1、土方开挖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时,先将南段的土方开挖至第一道内支撑梁底,在施工南段第一道内支撑梁的同时,开挖中段的土方至第一道内支撑梁底,完成后开挖南段土方至第二道内支撑梁底,然后同时施工南段第二道支撑和中段第一道支撑并开挖北段土方至第一道内支撑梁底。完成后开挖中段土方至第二道内支撑梁底,然后开挖南段至基坑底,即可开始南段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南段土方完成后,再同时施工中段第二道支撑和北段第一道支撑。待支撑砼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开始开挖北段土方至第二道内支撑梁底,然后开挖中段至基坑底,再施工北段第二道支撑,最后用挖土机将北段剩余土方转运出基坑,即可完成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人工挖孔桩和承台、地梁的土方用机械吊运出基坑。

2、标高控制

在开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挖土标高,误差不得大于50mm,测量人员要经常测量和校核标高,当快挖到设计标高时,将标高移入坑底,撒上白灰点,以便挖机操作人员控制挖土深度。

土方开挖时,由专人在现场进行指挥,为防止超挖和保持基坑边坡坡度正确,不破坏基底土的结构,机械开挖至接近设计坑底标高或边坡边界时,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15-20cm厚土层(若遇雨天,预留30-50cm厚的土层),由人工修整。

3、土方开挖

(1)为保证土方开挖的进度和质量,采用机械与人工开挖相结合。

(3)如挖坑时有小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或砾石回填夯实至与地基土基本相同的密实度。施工人员需根据技术部门的具体处理措施执行,不得随意填平。

(4)为防止坑底扰动,基坑挖好后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因特殊情况不能立即进行下一道工序时,可预留15~20cm厚覆盖土层,待下道工序施工时再挖去。

(5)机械挖土到位后,人工随即跟进清槽,达到设计标高后,测量人员要及时将轴线和内支撑梁的中线投测到槽底,开始垫层铺筑和钢筋砼施工。

(6)基坑挖至设计标高后,立即通知勘察、设计部门、监理、质监站和建设单位共同验槽。

4、降排水措施

(1)基础外排水

在建筑物基坑外留空的基坑四周设置250×300mm环形排水沟,以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或基槽,造成边坡塌方或基土扰动。

(2)基坑内降排水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土方开挖后,立即进行垫层铺筑,在距离基坑壁0.5m的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及时将雨水汇集到集水井通过污水泵排入地面排水沟内,由地面排水沟汇入市政排水系统。

二、施工注意事项

1、挖机操作人员应确认周围无人时,才能进行。一次挖土不要太深,提斗时缓慢向上,不能过猛,装车时严禁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2、人工清槽应在挖土机工作半径之外,司机落铲时要特别小心。

3、遇土质有变化时,及时通知技术部门采取加固措施。

三、回填土施工

(一)回填方法及土质要求

1、回填施工方法

回填土采用机械加人工回填,机械和手工运土,蛙式打夯机打夯的方法进行。

2、土质要求

回填土方必须根据当地土质环境,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

(二)土方回填施工要点

1、回填土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土虚铺厚度不大于30cm,要求淋水分层夯实、压密,按设计要求,分层厚度不大于250cm。为了保证回填质量,在外墙上设皮数杆,每步填土夯实后报验检查,合格后进行下一层回填。同层施工缝按规定留踏步槎。

2、每层土铺好后,配以人工及蛙式打夯机及时打夯。人工初步压实后,再用蛙式打夯机打夯。

3、填土前用仪器测定土的含水率,确保土的含水率在最优的含水量范围内,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

4、填土一般从最低处开始,由下而上进行。

5、蛙式打夯机在打夯之前,由工人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两遍纵横交叉,打夯不留间隙,一个房间内的行夯路线由周边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三)回填土安全保证措施

1.蛙式打夯机必须两人操作,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胶鞋,操作手柄应采取绝缘措施,夯机用后应切断电源,严禁夯机运

转时清除积土。

2.用手推车装运土方,应注意平稳,掌握重心,不得猛跑和撒把溜放,不得载人,距坑边1m处应有阻挡限位装置。

3.向基坑内倒土方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土方倾倒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工作,机械倒运土时,尤为重要。

4.夜间回填土方时,施工场地应保持足够的照明。

四、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土方开挖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

2、土方开挖过程中,工长及测量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掌握标高变化情况,以避免超挖。如挖坑时有少部分超挖,可用素土、灰土回填且夯压至与地基土相同的密实度。

3、由于本工程土质较差,开挖时需放坡,在地质条件复杂变化处,要加强观察观测,发现不稳定处即用模板和钢管顶撑进行临时支护,以防止坍塌。重物距坑边应有一定安全距离,挖土机、汽车不少于3m,土方堆放不少于1m,高度不超过1.5m,材料堆放不少于1m。

4、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为避免基坑扰动,应尽量减少暴露时间,通知监理、质检、甲方等有关单位,组织现场验槽工作,经各方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展开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挖土机工作时,其工作面不允许站人或堆放杂物。开挖好的深坑边应设临时围护。

6、土方开挖,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照明设施。

五、雨期施工

1、雨期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加固,必要时增加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

2、注意边坡稳定,必要时可适当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边坡

和支撑的检查。

3、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段、分片的分期完成。

第三节模板工程

一、模板工艺和材料

1、混凝土的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线角挺括,色泽一致;大截面结构线角通顺,细部美化;无明显接茬痕;混凝土内实外光,无明显蜂窝麻面及气泡;对穿螺栓位置整齐,收头美观,模板拼缝有规律。

2、材料选用

(1)模板的扣件钢管支撑使用φ48×3.5钢管,严禁使用弯曲、锈蚀、端口不平的钢管,有裂缝的扣件及松口的螺丝帽必须更换。

(2)门架支架:门架加可调螺旋基脚作为梁板的模板支撑系统,装拆方便,整体稳定性强,标准门架的宽度为1.219m,高度1.7m。在搭设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时,组合成1200×900平面,以满足施工荷载。

(3)模板采用涂塑多层胶合板,散拼模板,木枋采用50×100×2000和50×100×3000两种规格,框架柱外横棱采用8#、12#槽钢,穿墙螺杆采用成品高强螺杆。高强螺杆拉结两面的槽钢,受力点为双槽钢,模板不存在受力集中问题,拉结刚度大,在砼浇捣的动载下不易变形,较好地保证了构件的截面尺寸。

(4)采用干粉型脱模剂,该产品以植物油及脂肪酸表面活化剂为原料,具有隔离效果好,质量稳定可靠、无毒害污染。木模板使用之前必须使用脱模剂。当模板出现破损及时修补、截边,不能修补的要更换模板。

(5)柱箍采用12#双肢槽钢。

(6)穿墙梁的螺杆采用φ14高强螺杆,加套胶杯和塑料套管;水箱墙的螺杆加焊50×50×3的止水钢片,在模板拆除后,用气焊将外露部分割除。

(7)由于进场的木枋存在加工尺寸不准及弯曲的质量问题,从而大大影响成品砼的质量,因此对木枋统一刨成50×85的规格。二、模板施工方案

(一)墙体模板

外墙外模板利用挡土桩的立面,将砼表面凿毛,清洗干净并用水泥浆处理后作为外墙外模板。内模板采用散拼模板,模板加固采用木枋、12#槽钢钢管斜撑固定。其余墙体采用双面木胶合板,模板加固采用木枋、8#槽钢、φ12高强螺杆穿硬质塑料套管加锥形胶杯,竖向背枋50×85木枋,间距250,背楞横向采用8#双肢槽钢,间距610,螺杆的间距横向、竖向610,第一道从地面200起。

1、模板施工

(1)在底板钢筋内预埋φ48×3.5钢管(底部封闭,管侧加设止水环)500长,露出板面300mm。埋设三排,间距1.5m,用来固定内侧模板;同时,在距离墙根部300mm处预埋φ22钢拉环,间距1.5m。具体详见附图。

(2)墙体钢筋绑扎完毕后,组装内墙模板,模板穿入拉紧螺杆,模板后背木枋50×85间距300,压横棱双根φ48×3.5钢管杆竖向间距600,用蝴蝶扣压100×100×5固定,竖向压φ48×3.5用扣件与横棱固定。

(3)斜向钢管固定在预埋钢管上,斜向支撑固定在压横棱的竖向钢管上,每一立面支撑四根钢管。具体见附图。

(4)外墙模板在上、中、下设三道支撑和拉结点,横向间距2000,

使外墙模板与模板架连成整体。另外,在离墙1.5m处预埋钢筋拉环。

(5)先拉墙模板控制线,在墙下口钉海绵条,然后安装拉紧螺栓。

(6)模板安装时,螺栓紧固分两次拧紧,第一次粗调至墙边线,第二次挂垂线调整墙模垂直度,再紧固螺栓。

2、内墙模板的安装及拆除

内墙模板采用ф12高强螺栓对拉联结。

为防止内墙模板发生位移、倾斜,可沿墙四周在楼面插ф18以上短钢筋,从四面顶住模板,并用斜支撑顶紧。

(二)框架柱模板

1、框架柱截面形式有矩形、异形,模板施工采取制作定型模板,高度根据不同层高配置模板。模板竖向背枋50×85木枋,间距305,柱箍采用12#双肢槽钢及ф12高强螺杆,间距500,柱箍第一道从楼面200起。

2、柱模的安装工艺流程

3、沿柱模外四边,在砼楼面插φ18以上的短钢筋,用于固定柱模板下口,以防止移位。

4、弹柱位置线时每边要外延50mm,另在柱位置线300mm处,再弹一道检查线。

5、安装柱模板:安装前先在模板下口钉海绵条,再组装模板,矫正后再安装柱箍,柱箍安装应水平。

6、为了防止模板移位、扭转和弯曲,在柱模板上、下、中各设

一道钢管与模板架连成整体。同时,柱箍螺栓不要一次拧紧,在对模板的轴线位置、垂直偏差、对角线、轴向等全面校正后再紧固。

7、当梁边到柱边距大于250mm时,要加对穿螺栓,小于250mm 时用木枋对撑。

8、砼浇筑前,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柱模板底角用干硬性砂浆补缝。

(三)框架梁模板

框架梁采用胶木模板,扣件钢管脚手架支撑。

1、梁模板应根据图纸尺寸、设计要求,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配置拼装。

2、安装梁板支撑。

3、按设计标高调整立柱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直,当梁跨度大于4米,梁底起拱,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度的2‰。

4、梁底模板支撑木枋横向排列间距不大于250mm,梁的支撑水平钢管与梁平行放置于支撑木枋下方,依据梁的断面宽度600宽以内设两道,600宽以上的为3-n根断面设置,间距不得大于600mm。

5、梁的高度方向根据断面尺寸布设穿墙螺杆,高度600以内设一道,600-1100为上下两道,水平方向间距500。穿墙螺杆采用采用φ12高强螺杆,用蝴蝶扣加螺帽紧固。

6、梁模支撑架与满堂支撑架连接,增加稳定;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

7、安装后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将梁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8、水电的预埋管,要加穿泡沫板固定在梁底,不得打孔穿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