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五章燃料教案

初三化学第五章燃料教案
初三化学第五章燃料教案

第五章燃料

第一部分洁净的燃料——氢气

【知识整合】

1.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最轻的气体,极难溶于水。

2.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3.氢气的可燃性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经点燃可安静燃烧形成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并放出热量。2H2+O2点燃

→2H2O

(2)点燃不纯的氢气(与空气混合)会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3)氢气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满一试管氢气,并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若听不到尖锐的爆鸣声或响声很小,就说明氢气是纯的。

4.一切可燃气体混有一定比例的空气时,点燃都会发生爆炸,这种体积比范围称为爆炸极限。

5.氢气的实验室制法(置换反应)。

锌与硫酸的反应

(1)反应表达式:锌+ 硫酸→硫酸锌+ 氢气

Zn + H2SO4→ZnSO4 + H2

(2)实验装置:试管、单孔橡皮塞和导管

(3)收集方法

①向下排空气法(氢气密度小于空气)

②排水法(氢气难溶于水)

6.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

【经典例题】

1.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产生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生成;不纯的氢气点燃时(可能、一定)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写出氢气点燃爆炸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基本类型是。

2.关于氢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B.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液态是淡蓝色的

D.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 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证明不纯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惟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说明水的组成

4、氢气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

A、利用太阳能直接使水分解制氢气

B、以焦炭和水为原料制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C、用炽热的铁和水反应制氢气

D、由热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制氢气

【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B.点燃氢气时,火焰是淡蓝色的

C.氢气是无色、无气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氢气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唯一产物——水,该反应也能证明水的组成

2.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由水元素组成

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若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收集了n L气体,则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理论上可收集到气体( )

A.n L

B.2n L

C.0.5n L

D.8n L

4.在点燃氢气时,先要检验其纯度,目的是()

A.证明是否是氢气

B.证明氢气是否潮湿

C.证明氢气是可以燃烧的

D.证明氢气中是否混有氢气

5.能源短缺和温室效应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难题,新能源的开发和地球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共同的目标。由此可见,最理想的能源是()

A.天然气

B.氢气

C.酒精

D.汽油

6.点燃下列各组气体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氦气

B.氢气和空气

C.氢气和氮气

D.氦气和氮气7.检验氢气的纯度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在移近火焰时应()

A.管口朝下

B.管口朝下

C.试管保持水平

D.试管口向上倾斜

8.下列对氢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氢气占总体积的4%--74.2%时,就一定发生爆炸

B.氢气跟空气混合后,点燃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C.空气里只要混入了氢气,在点燃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74.2%,指的是空气中含有氢气的质量分数

9.实验室收集氢气的最佳方法是()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D、以上各方法均可以

10.关于氢气的物理性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B.氢气难溶于水

C.氢气的液态是淡蓝色的

D.通常状况下,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1.氢气不同于其他气体的显著特点是()

A.无色气体

B.难溶于水

C.可燃性

D.密度最小

1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1)现象: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_________火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用手触摸烧杯壁,感

觉非常烫,说明反应放出了大量的热,该实验说明氢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氢气具有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氢气作为一种新型燃料,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碳1——碳单质

【知识整合】

一、碳的几种单质

注意: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用于除去异味和除去色素。焦炭用于冶铁,炭黑加到橡胶里能够增加轮胎的耐磨性和墨水。

二、.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却完全相同!

1、常温下的稳定性强

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C+O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2C+O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 高温

4Fe+3CO2↑

【课堂练习】

1.下列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木材制活性炭

B.石墨导电

C.木炭使红墨水褪色

D.用木材制筷子

2.1985年科学家发现了C60的新物质,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它的1个分子含60个碳原子②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③它是一种混合物④它是一种单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

D.③

3.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年深日久不变色,这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氧化性

4.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我国在关于纳米碳管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纳米碳管中,碳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列,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纳米材料将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B.纳米碳管是用一种叫“纳米”的物质制成的材料

C.纳米碳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D.纳米碳管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5.20XX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空中失事。有专家分析认为,其原因可能是航天飞机机壳底部的石墨瓦在空中脱落,击中机翼。航天飞机表面覆盖石墨瓦可以起隔热和保护作用,这主要是因为石墨( )

A.能导电

B.密度小

C.熔点高、耐高温,化学性质稳定

D.硬度小,有润滑作用

6.继发现C60后,C70也已制得。下列有关C70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化合物

B.它是一种单质

C.它是一种混合物

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0g

7.我国的黑白山水画用的墨汁主要成分为炭黑的微粒,用这种墨汁画的国画千百年都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炭( )

A.具有氧化性

B.具有还原性

C.具有吸附性

D.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8.最近科学家确认,存在着一种具有空心、且类似于足球结构的分子N60,这一发现将开辟世界能源的新领域,它可能成为一种最好的火箭燃料。下列关于N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60是一种化合物

B.N6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40

C.N60属于单质

D.N60这种物质是由氮原子构成的

9.(08江苏)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金刚石石墨 C60 碳纳米管

A.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

10.(08广东)在国际上为了使作为历史资料的重要文件,在长期保存中签署的姓名清晰,则签署文件时一般用( )

A.蓝墨水

B.碳素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

11.(08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为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一种单质

B.碳是非金属元素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生成了新的原子

第三部分碳2——二氧化碳的性质

【知识整合】

一、碳的燃烧产物:

二、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 (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点燃2CO2 (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水煤气:H2与CO 的混合气体 C + H2O H2 + CO)

2)还原性:CO+CuO△Cu+CO2(非置换反应)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三、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Ca(OH)2==CaCO3↓+H2O 本反应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C+CO高温2CO

3、用途:A、灭火(灭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C、温室肥料

4、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四、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1)大气中二氧化碳产生的主要途径: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遗骸被生物分解、动植物呼吸(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的光合作用

五、C、CO、CO2的转化

六、应用

(1)利用了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做灭火剂。

(2)CO2能人工降雨

(3)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冶炼金属,并注意尾气处理。

【课堂练习】

1.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它的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

A.生产化肥

B.用来灭火

C.生产纯碱

D.干冰用作制冷剂和用于人工降雨

2.小红和小瑛为了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CO2,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

采用方法正确的是( )

A.向甲吹气

B.由甲吸气

C.向乙吹气

D.由乙吸气

3.下图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

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尿素、化肥

D.灭火器灭火

4.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 )

A.植物的呼吸作用

B.含碳燃料的燃烧

C.发展利用氢燃料

D.人和动物的呼吸

5.下图所示的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 )

6.张兵同学为了探究CO2的性质,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

点燃两支短蜡烛,然后沿烧杯内壁倾倒二氧化碳,根据实验回答:

(1)观察两支蜡烛的变化,写出实验现象。

(2)这个实验说明了。

7.初三(2)班同学为了探究某氧化钙(CaO)样品中混有碳酸钙(CaCO3)杂质。现取样品6.6g,经

高温灼热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残留固体的质量为6.16g(反应后残留固体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再称量)。求: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2)样品中氧化钙的质量分数;(3)样品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部分 碳3——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用途

【知识整合】

CO 2的制法 工业(高温煅烧石灰石) CaCO 3

CaO+CO 2 (分解)得两种氧化物 实验室:

(1)原料: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2)原理: CaCO 3+2HCI=CaCI 2+H 2O+CO 2

应用:○1制取CO 2 ○2除水垢○3清洗白膜○4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石灰石

○5检验CO 32-(用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3)装置:

○1各仪器名称 ○2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

○3导气管应略伸入瓶内 ○4瓶内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 (4)CO 2的检验与验满

(5)实验室制取CO 2三不代替:

○1不用纯碱代替石灰石 -原因:反应速度太快

○2不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原因:反应会自动停止(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石灰石)

○3不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原因:浓盐酸有挥发性(生成的CO 2不纯,混有HCI 气体).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某气体的密度为0.76 g /l ,易溶于水,实验室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

( ) A.排水法 B.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

2.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

A.用酒精灯加热碳酸钙制二氧化碳

B.铜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D.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二氧化碳

3.在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时,作反应容器的试管口及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集气瓶口都必须向上的是 ( )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C.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4.下列所示的实验装置及操作,正确的是

( )

5.实验室制CO 2选用的合适药品为( ) 操 作 现 象 结 论 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浑浊 说明该气体是CO 2 验满 将燃着的木条伸到瓶口 燃着的木条熄灭 说明CO 2已收集满

A.木炭燃烧B.煅烧石灰石

C.石灰石跟稀硫酸反应D.大理石(或石灰石)跟稀盐酸反应

6.阅读文字: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反应,就有硫化氢气体逸出。

试回答:

(1)具有臭鸡蛋气体,这属于硫化氢的____________(填“化学”或“物理”)性质。

(2)制取硫化氢气体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类型的气体发生装置,收集时可用______法。

(3)写出硫化氢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取等质量的下列四种物质,分别与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CO2最多的是 ()

A. CaCO3

B. Na2CO3

C. MgCO3

D. K2CO3

8.右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②。

(2)气体发生装置内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5)收集二氧化碳(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其原因是。

9.下列为小萍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 2并检验CO2性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试回答:

(1)仪器的名称:a ;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

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3)该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A中

产生的气体通人到B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试分析其原因;

(4)该同学用C瓶收集满一瓶由装置A中产生的气体后,往瓶中倒入浓氢氧化钠溶液,迅速用事先绑好一个小气球的胶塞塞紧,振荡,可以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膨大。其原因是,请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0.实验室欲制取标准状况下的二氧化碳气体5.6 L,需要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多少克?(已知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8 g/L)

【碳——综合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大理石B.水C.空气D.木炭

2.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O2 B.H2 C.CO2 D.CH4

3.吸烟的危害之一是烟气中含有能破坏血红蛋白结合氧气的有毒气体,这种气体是()A.CO2B.CO C.N2D.SO2

4.关于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2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B.CO2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C.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D.CO2是由碳、氧元素组成

5.下列各物质和用途相符合的是()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可用于冰箱除臭

C.石灰石可用来粉刷墙壁 D.二氧化碳可用来抢救病人

68.下列反应的生成物中,不会污染空气的是()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B.硫在空气中燃烧

C.碳的不完全燃烧 D.磷在空气中燃烧

7.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活性炭净化水 B.干冰能灭火

C.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

8.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种集气瓶中,木条熄灭,对瓶中气体判断错误的是()A.一定是CO2 B.一定不是O2C.可能是CO2 D.可能是氮气

9.大气层中,因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不断增多、呼吸作用增加 B.绿色植物减少、光合作用减少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冰箱中制冷剂“氟里昂”的泄漏

10. 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

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11.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

12.把下列各物质与其对应的主要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A、石墨⑴填充滤毒罐、用于冰箱去味剂

B、金刚石⑵可作电极材料

C、活性炭⑶用于冶炼生铁

D、焦炭⑷可用于裁割玻璃

13.实验室里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制取二氧化碳,

用____________法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14.如图所示,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1)____ , (2)

__________,上述结论可以推断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之一是___________ _____。

15. 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右图所示。

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_色。

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16 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的办法如下:取用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序号加入稀盐酸质量(g)剩余固体质量(g)

第1次10 5.5

第2次10 m

第3次10 1.2

第4次10 1.2

(4)要得到280kgCaO,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CaCO3高温

==

CaO+CO2↑)

第五部分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知识整合】

一、什么是化石燃料

煤:“工业的粮食”

化石燃料石油:“工业的血液”不可再生资源

天然气

化石燃料的形成:

⑴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主要含有碳元素,其次还有含少量的

H、N、S、O等元素,它是碳和其他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⑵石油是由古代海洋动植物遗骸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C、H元素,还含少量的S、O、N等元素。

⑶天然气的形成与石油相同,在有石油的地方,一般就有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二、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1、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污染

⑴燃料中所含的S、N等在燃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形成酸雨。

⑵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CO有毒,易使人中毒,也会污染空气。

⑶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碳粒、尘粒及余热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

⑷含碳燃料的大量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CO2过多,形成温室效应。

【课堂练习】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炭

B.石油加热分馏出多种产品

C.天然气的燃烧

D.煤的燃烧

2.油田开采出的石油(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分馏塔中给石油加热,不同温度时分别有液体汽化出来,经冷凝分离,这种操作称为分馏。石油分馏可得到溶剂油、汽油、柴油等。由此可判断石油是()

A.化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混合物

3.汽油、柴油等石油产品中除含有碳、氢、氧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车辆在行驶中正常燃料或未充分燃烧时,能产生一定量污染大气的物质是。

4当今社会的三大化石燃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5化石燃料是由远古时代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遗体,经几亿年时间,在地球内部的热量和压力作用

下形成的,所以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

6化石燃料的燃烧煤、石油、天然气都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碳元素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氢元素燃烧生成__________。

7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对空气污染的原因

(1)燃料中某些元素如硫、氮等燃烧时,产生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燃料燃烧不充分,产生有毒气体__________。

8下列不是由石油加工得到的产品是( )

A.汽油

B.柴油

C.煤油

D.煤焦油

9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植树造林

B.就地焚烧垃圾

C.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D.工厂废气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10前,我国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监测项目中不包括(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总悬浮颗粒物

11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矿物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并不是无限的

B.煤或石油只要完全燃烧就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

C.人类必须节约现有的能源,并大力开发新能源

D.对煤和石油要合理开发、综合利用

12、目前正在利用和正在开发的部分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气、“可燃冰”等。完成下列问题:

(1)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埋藏于海底,目前开采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大困难的能源物质是__________;

(4)通过非化学反应产生能量的能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用墨书写字画能保持不褪色,这是因为碳具有()

A .不溶性能

B .稳定性

C .还原性

D .可燃性

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特点是()

A 密度最小

B 可燃性

C 还原性

D 难溶于水

3、下列物质和空气混合后遇到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氮气 B.天然气 C.氢气 D.面粉粉尘

4、检验氢气纯度时,用右手拿住充满气体的试管移近火焰时应()

A. 试管口向下倾斜

B. 试管口向上

C. 试管保持水平管口向外

D. 以上三种全可以

5、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A 硬度不同

B 组成元素不同

C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D 外观不同

6、通常用于制造防毒面具填料的是()

A炭黑 B 木炭 C 焦炭 D 活性炭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

A、石灰石和稀硫酸

B、大理石和浓硫酸

C、大理石和稀盐酸

D、碳酸钠和稀盐酸

8、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

A.生成碳酸钙B.生成碳酸氢钙C.二氧化碳不溶水D.分离出氢氧化钙固体

9、合理利用燃料,防止污染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酒精是比汽油更环保的燃料

B、天然气是比煤更清洁的燃料

C、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

D、石油是工厂经常使用的燃料

10、二氧化碳的下述用途没有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CO2用作气体肥料

B、CO2用于灭火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CO2用来制Na2CO3

11、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创造了空前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能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导致全球性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从原料来源和对环境的影响考虑,下列能源中,最具开发前景的能源是()

A.煤B.石油C.太阳能D.天然气

1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酒精

D、天然气

13、现有一杯有臭味的水。能除去臭味的方法是()

A.搅拌B.吸附C.静置D.过滤

14、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天然气B.煤C.石油D.乙醇

15、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是()

①使用乙醇汽油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⑤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⑥植树种花,搞好绿化()

A、只有①④⑥

B、只有⑥

C、只有②③⑤

D、只有①

16、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

A. 它具有还原性

B. 它具有可燃性

C. 它能与血液里的氧气结合生成二氧化碳

D. 它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

17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8、20XX年福州市中考采用网上阅卷,答题时要求使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 )

A .石墨

B .金刚石

C .二氧化锰

D .铅

19、下列关于一氧化碳气体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B.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有毒性,注意安全防范

D.可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0、下列关于CO 2气体的制取、收集、临时存放的实验装置中,正确的是( )

A .②④⑤

B .②④⑥

C .①⑤⑥

D .②③⑤

21、20XX 年11月松花江水被严重污染,沿江自来水厂使用大量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 )

A .燃烧以制蒸馏水

B .吸附污染物

C .使硬水变软水

D .杀灭细菌

二、填空题

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A.干冰 B .氮气 C .氢气 E .金刚石 F .明矾 G .石油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 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

(2) 可用来切割玻璃的是______;(4)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______;

2、目前全球能源紧缺,生产中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 、 、 、

属于 (填 “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因此开发新能源显得尤为重要。请例举两种你认为可开发的新能源 、 。

3、20XX 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四项措施:

A .原料的综合利用

B .开发新能源

C .降低能源消耗

D .废物回收利用

下列项目分别落实的哪项措施:

(1)研制开发耗电量少的LED 灯 ( ) (2)回收“三圈牌”电池,进行再利用( )

(3)垃圾分类回收和建立垃圾发电站 ( ) (4) 种植油料作物,开发生物柴油 ( )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不完全燃烧)

(2)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3)二氧化碳与高温碳

(4)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

(5)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三、计算题

1、实验室用含碳酸钙80%的大理石125吨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可得到多少吨二氧化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