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问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衡水二中与金刻羽,到谁的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对教育公平性的质疑源源不断。然而,教育问题绝不是教育不公这么简单。这篇钱理群旧时演讲内容供大家思考。

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作者| 钱理群

大学教育与就业

去年(07年)有两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现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计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

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

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我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

中文系兼职教授。

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

情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我1956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

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

战。正是这一严峻的现实,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论调,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澄清。这里我想谈谈对大学教育和就业关系的四点看法。

首先,我认为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大学应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的更新调整。这是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有的一个内容。第二,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大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在哪里。在我看来,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素质的问题。很多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有许多批评,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听一听这样的批评。他们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而这种精神素质问题,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教育就应该补这个课。中学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你们这些毛病,这些弱点应该在大学里弥补,大学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公民。如果不着眼于这一点,只是按职业知识、技能的要求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那么,你们中的许多人就很有可能在中学成了应试机器,到大学又成了就业机器,这样来度过自己的青春时代,且不说

会影响自己一生的长远发展,单就个人生命而言,也太委屈自己了。

第三个问题,我们对就业问题的看法,应该有一个长远的眼光。我们常说未来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信息社会,这个社会有什么特点呢?就是职业转换很快,很少有固定一个职业的人,因为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不断有一些新的专业、新的课题、新的职业出现。这使得每个人必须不断变换自己的职业、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是现代知识、信息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这和我们那时候不一样,我们那个时代分配到哪里,就永远不动了,一辈子做这个事儿。现在不行,它是不断变换的。你们可以问问蔡恒平这些师兄,他们从北大毕业以后换了多少职业。他们现在的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都不是在北大学的,但北大训练了他的基本观念、能力,他们就能不断地变换自己,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发展的变化着的需要。这就是说,未来的知识社会、信息社会对人才是有自己的要求的,简单地说,它要求两种能力,一方面,应变能力要强,一方面创新能力要强,这是新的人才观。如果你过早的只顾及某一个职业,某一方面的训练、过分狭窄的训练,就不能适应未来的竞争。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一个素质的竞争,一个学养的竞争,一个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竞争。因此仅仅从就业的角度来考虑,也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全面的发展的规划。在我看来,大学里,除了我刚才说到

的一些精神层面的问题、要成为现代公民之外,至少应该具备三大能力。一个是终身学习的能力,这里包括中外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还有利用文献、工具书等能力。第二,研究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能力。第三是思维能力,具有开阔性、广泛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想象力的思维能力。具备了这三大能力,你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强了,可以不断变化自己的工作和社会角色,这才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大家放弃这一点,只一味追求眼下的市场需求,把自己的视野、知识面、能力训练弄得非常狭窄,那么即使取得了一时之效,可能找到了一个工作,但是底气不足,在持久竞争中迟早要被淘汰。所以我要提醒在座的诸位,你们已经吃够了应试教育的苦了,在应试教育之下,你们的学养、素质已经非常的狭窄了,如果在大学里再浪费大好时光,再只关注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忽略对自己长远发展的培养,那你是目光短浅,你要抱恨终生。第四个方面,当然,我们也不可否认具体技能培养的问题,但我觉得只要在工作之前进行训练就行了,大家必须建立终身学习,终身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理念。具体的培训是可以通过训练班来解决的,不是在大学里来解决的。大学适当开一点这种课我也不反对,但大学主要的,我想还是我刚才所提到的两方面的发展,一个是作为人的现代公民的全面发展,一个是基本能力的培养。否则的话,眼光狭窄

地把我们的大学办成一个职业培训班,那可能再度耽误大家,而且可能整个地耽误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这是我去年感到沉痛的第一条新闻。大学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人才尖子?

第二条新闻也让我吃了一惊。说新生未入学,家长和学生就忙成一团,通过一切途径,找各种关系以求打点、照应。据说很多大学生,还没上大学,就开始打听,大学英语课,是某某老师教的?哪个给分数高?团委和学生会哪一个比较

有前途?评奖学金是不是只看成绩还要在学生会混得很好?还没进学校就开始打听这些消息。据说有一个没有正式报到的新生,把学校里主要领导、团委书记、班主任都摸得清清楚楚。这真让我目瞪口呆。公关思维、搞关系思维,已经渗透到大学一年级学生中,这是不能不引起警戒的。

因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和我们北大是有关系的,人们经常说北大是全国的尖子的集中地,北大要培养尖子,要培养精英。我自己并不一般地反对精英,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更重视非精英,更重视普通的学生。正像鲁迅所说,可能有天才,但是没有泥土就没有天才;而且,“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但是像北大这样的学校,培养精英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现在需要讨论的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或者我们每个同学要把自己培养成为什么样的尖子?这个问题是更

加重大,也许是更加严峻的。

我现在恰好对这些尖子学生非常担心——当然不是全体——但是相当一部分尖子学生,也包括北大的尖子,让我感到忧虑。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是上次我在北大中文系演讲时所提出的,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坦白地说,我接触了很多这样的学生,甚至觉得这都成了一种新的社会典型,是可以作为一种文学的典型来加以概括的。下面就是我的文学概括,并不具体指某一个人。比如说吧,一天我去上课,看到一个学生坐在第一排,他对我点头微笑很有礼貌,然后我开始讲课。在一个老师讲课的时候,他对教学效果是有一些期待的,讲到哪里学生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等等。因此,我很快就注意到,这个学生总能够及时地作出反应,点头、微笑,等等,就是说他听懂我的课了,我很高兴,我就注意到这个学生了。下课后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我的面前来,说“钱老师,今天的课讲得真好啊!”对这样的话,我是有警惕的,我也遇到很多人对我的课大加赞扬,但我总是有些怀疑,他是否真懂了,不过是吹捧而已。但是,这个学生不同,他把我讲得好在哪里,说得头头是道,讲得全在点子上,说明他都听懂了,自然也就放心,不再警惕了。而且老实说,老师讲的东西被学生听懂了,这是多大的快乐!于是我对这个学生有了一个好感。如此一次,两次,三次,我对他的好感与日俱增。到第四次他来了:“钱先生,我要到美国去留学,请你给我写推荐书。”你说我怎么办?欣然同意!但是,写完之后,这个学生不见了,再也不出现了。于是我就明白了,他以前那些点头微笑等等等等,全是投资!这就是鲁迅说的“精神的资本家”,投资收获了我的推荐信,然后就“拜拜”了,因为你对他已经没用了。这是一个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从利益出发,而且是精心设计,但是他是高智商、高水平,他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我能批评他吗?我能发脾气吗?我发脾气显得我小气,一个学生请你帮忙有什么不可以?这个学生有这个水平啊。但是,我确实有上当受骗之感,我有苦难言。这就是今天的北大培养出来的一部分尖子学生。问题是,这样的学生,这样的“人才”,

是我们的体制所欢迎的,因为他很能迎合体制的需要,而且他是高效率、高智商,可怕就在这里。那些笨拙的、只会吹牛拍马的人其实体制并不需要,对不对?就这种精致的、高水平的利己主义者,体制才需要。这样的人,正在被我们培养成接班人。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我最担心的问题。我讲这番话的意思,也不是要责备他们,这也不是这些学生本身的问题,是我们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这是我们弊端重重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结出的恶果,这是“罂粟花”,美丽而有毒,不能不引起警觉。

我今天讲这番话是希望在座的同学,你们应引以为戒,并且认真思考,自己究竟要追求什么,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才?不要只注意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而忽略了人格的塑造。这样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的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责任感和承担意识,就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这些人自以为很聪明,却恰恰“聪明反被聪明误”,从个人来说,其实是将自己套在“名缰利索”之中,是自我的庸俗化,而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其对国家、民族的损害,是大大超过那些昏官的。而我们的大学教育,我们北大的教育,培养出这样的“尖子人才”,就不仅是失职,那是会对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从根本上说,是犯罪的。问题是,我们的教育者对此毫无警戒,而我们的评

价、选才机制,又恰恰最容易将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选作接班人。在我看来,这构成了中国大学教育,特别是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至今未引起注意的重大危机。我个人,退休以后,在一旁冷眼观察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北大的教育,最感忧虑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我一直没有机会提出来。因此,我要感谢今天的座谈会能让我说出自己郁结已久的焦虑。

【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推荐】钱理群: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问题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从 衡水二中与金刻羽,到谁的孩子能上清华北大,对教育公平性的质疑源源不断。然而,教育问题绝不是教育不公这么简单。这篇钱理群旧时演讲内容供大家思考。 大学里绝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作者| 钱理群大学教育与就业去年(07 年)有两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现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计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 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 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我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 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 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

▲钱理群,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 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 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情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我1956 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 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

我的法大考研心得

我的考研心得 一、总述:考研是件值得付出的麻烦事儿 1、整个考研过程可能要包括:(1)初试:(目标确定)选城市、选学校、选专业;(努力复习)公共课复习、专业课复习;(2)复试:联系导师,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和专业课笔试、专业课面试;调剂等。 2、在此期间你不得不学着作出选择,然后为此坚持不懈的努力,直至目标达成,但这还不是考研的全部,我认为考研的过程中最大的关隘是心理问题。毕竟我们需要在冷板凳上枯坐相当长的时间,其间难免会有孤独、寂寞和苦恼,它们往往比纯粹身体上的苦和累更加折磨人。其实在我的考研路上,自信不足所导致的心理上的摇摆和士气低落就使我很受煎熬。 二、分述:勇敢的面对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考研的道路。考研是个机遇,选择自己心中倾慕已久的学校,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专业。我们人生中这样的机会不多,高考是一次,考研也是一次,毕竟这是实现我们人生理想的一条道路,甚至 是一条捷径。 1、考研要选准方向。 第一,学校选择:(1)自己经历——全国所有有硕士点的学校都可以成为 你的目标,包括那些一直让我们魂牵梦萦的名校。不过选择太多的时候往往会使我们眼花缭乱,我建议师弟师妹们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选择学校。我考研的时候,也在几个学校之间徘徊过良久,之所以最后选择中国政法大学,主要是因为这是我高考就报考的学校。其实之前也想过报考清华和人大,而且人大的书也买了,还准备过一个月,不过经过挣扎之后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法大,这也是我最初的目标。当然法大考的科目很多,多到11 门。(2)建议——我认为师弟师妹们学校选择应该考虑一下因素:想去的城市、想上的学校、考试的科目、学校的历年真题和自身情况来综合判断以便理性作出选择。 第二,专业的选择方面:(1)自己经历——刚开始我也很想学民法,而且确定学习民法之后我一直觉得很有动力。不过报名时候,稳妥起见我选择了行政法,因为除了民法之外,我对行政法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自从选择行政法之

【高考满分作文】2019天津卷高考满分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2019天津卷高考满分作文 1. 2019年天津卷高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方志敏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 ——陶行知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黄大年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简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作文形式上采用的是传统的新材料作文,列举了三个人的三句话,要求写读后的思考和感悟。在审题上不设置障碍,注重对学生思想境界、人生观价值观的考察,用意在为国家选拔具有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的有志青年,很好地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命题方向。 第一句选取的是作为革命家的方志敏坚信中国有光明的前途的话。学生学过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两者一结合,可以读出方志敏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 第二句子选取的是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直接点出“爱国”二字。 第三句选取的是科学家黄大年的入党申请,表达了希望把自己这朵小浪花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热望。正因为有这份爱国情,才有他归国后的努力拼搏,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综合三则材料,关键词是“爱国”,写作方向应该是:在新时代,我们如何把“小我”融入“大我”。 领袖在南开大学考察调研时勉励师生的一段话对我们写好这次作文有重要意义。 领袖对大家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南开大学具有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这是南开的魂。当年开办南开大学,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站起来去培养人才的。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我们虽然是学生,但我们应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把小我融入大我,立志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贡献。 有了大格局,还要找到小的切口。 可从四个维度思考。 时代维度——在新时代,爱国主义思想有了哪些新的内涵? 文化维度——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这个“大”就是勇担道义、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 个人维度——我们是随波逐流的一代,还是有着坚定信仰的一代?有人说我们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怎么看?

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利(1)

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利于个人发展 谢谢主席,开宗明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就是活得精致,懂得利己。 精致与粗糙相对,指的是对生活有着独特精神追求,智商高而理性的一群人。其重点在于追求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利己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新华字典释义为,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和生活态度。梁启超《新民说》第二节:“此虽利己主义之鄙言,而实鞭策人自治自助之警句也。”其重点在于追求个人发展。 而个人发展需要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认同。因此,能否帮助大学生获得个人价值认同感和社会认同感成为我们今天评判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否有利于其个人发展的标准。下面,我方将从两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自己明确的精神目标,更易获得各人价值认同感。 据调查报告研究显示,只有约0.9%的大学生有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77%大学生甚至没有自己的精神追求。较于当今大学生普遍的迷茫现状,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更清楚自己真正的目标与达到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他们为了争取个人权利,在竞争中谋求一席之地,从小便武装自己,学习技能,不断升级,让自己成长为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比如股神巴菲特,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民国时期经济大亨卢作孚,都是这这样富有行动力的典范。 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仅是行动上的巨人,更是当今社会的适应者,当前中国处于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包括金融、咨询、律所等服务业已经取代制造业成为最具吸引力的就业市场,而这些市场对高级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就与制造业有了根本差异。在高度资本化、市场化的世界里,生存的原则便是优胜劣汰,如果说竞争是当今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那么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则是竞争制度最好的适应者,他们在规则之下最大化的争取自己的利益,实现自我价值。 其次,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利己的同时能够兼顾他人,让利他成为利己的手段,得到社会认同感。马克思理论指出,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因此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精致不仅仅体现手段上,更精致在其目的上。 倘若唯利是图贪图蝇头小利甚至损人利己,手段伪装的再怎么天衣无缝,说到底也仅仅是一个粗糙的自私者罢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热爱分享,喜欢帮助他人,因为他们能看到更远的将来,看到一些利他行为对自己带来长远的利益与长久的发展,看而不仅仅是眼前的蝇头小利。这样难道不是更利于个人发展吗?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尽力追求着一个好的声誉,让他们能活得更好,而副作用是让别人也活得更好。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抱社会,在贡献社会的过程中利人利己,不仅仅可以得到社会认同感,还是个人价值认同实现的一方良药。 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其说是一种个人选择,倒不如说是时代的要求更恰如其分。。既然一昧利己会招致他人的不齿,阻碍我们获得社会认可,那我们便将利他成为利己的前提,达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唯有拥抱时代,才能让精致的利己主义成为我们个人发展的永动机。 因此我方认为,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能让我们更好适应社会,树立目标,不懈行动,且并不会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害。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远远不是缺乏道德底线的自私自利者。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_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网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安排一、报到 时间:3月23日(星期五)9:00-11:30 地点:学院路校区科研楼B456 二、英语听力、专业笔试 时间:3月23日(星期五) 外语听力:18:00--18:30---请提前15分钟到场,进行试听 专业笔试:19:00--21:00 地点:考试地点相同--具体安排如下 1、教学楼513--27人 杨吕敏李飞宏汪润王昊天李好好葛敬兰张立杨叶敏惠李昊 何沛锡郝怡王燕桥石汉刘珂周立张慧雯葛大彬孙一铭 范晓迪常兴齐佳奇周晓雪王香云张艺伟肖宇良陈雨璇刘珊 2、教学楼516--27人 张震颖谢梦婵侯靖宇袁嘉忆罗嘉敏武怡陈昱名庞静许超 刘运琦吴铁城李若愚王晓薇杨鸿运侯跃伟徐磊杨澜王秋萍 张恺李解徐珮玺窦钰柯元绍琳刘一丹张笑天李晓丽董惠文 3、教学楼519--27 郭家伟青婷婷崔怀胜段志文孙平张晓琴高素颖周芳张亚茹 赵曼宇王乘乘陈诚孙跃元阮琪琪王雅蓉侯文兴周航洪漪妮 焦傲然李琪施佳颖王振福田胜楠徐佳欣卢伟姜润敢迪格 4、教学楼520--27人 许钰轩塔拉侯芳郁丁肇镘杨含青成昕琪林塬培陈嘉新黄笑笑 侯伟芳袁荃宋振峰连磊刘佩秋苗长雨郭慧娟李作蒋忠祥 赵方强樊旭陈思洋宋秋歌甄亚宁李瑶刘秋含薛峰于孟 三、英语口试 时间:3月24日(周六)上午 地点:详情请关注外国语学院或研究生院相关通知 四、专业面试--请提前30分钟到场进行考试顺序抽签

1、刑法学:时间:3月24日(周六)13:30--开始 地点:全体考生教学楼207备考,考试教室205、206 2、刑事诉讼法学:时间:3月24日(周六)13:30--开始 地点:全体考生教学楼211备考,考试教室204 3、侦查学:时间:3月24日(周六)13:30--开始 地点:教学楼212 4、网络法学:时间:3月24日(周六)16:00--开始 地点:教学楼215 五、体检 时间:3月25日(周日)9:30--刑事司法学院 地点:学院路校区校医院(综合服务楼一层) 六、小语种听力、口试安排请关注外国语学院或研究生院相关通知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钱理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摘要: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这段话被参会嘉宾上了微博后,迅速被转发3.5万次。作者:钱理群 大学教育与就业 去年有两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现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计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

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我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 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情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我1956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 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正是这一

李志文:漫谈二流大学

李志文:漫谈二流大学 2015-02-27 作者李志文先生是美国杜兰大学商学院蔻翰讲座教授,浙江大学光彪讲座教授、商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他对当今国际高等教育和中国大学发展道路有宽阔的视野和独到的见解。文章较长,请耐心阅读。 浙大上任校长杨卫对于大学发展曾谈过一些精辟的看法。他说:“以美国大学为例,它们是三流学校数论文篇数,二流学校数论文的影响因子,一流学校不对论文发表提要求,而顶尖的大学非常强调教学。”然后,他做了精辟的分析:一所学校的教师还没有形成很好的研究习惯时,学校从管理上要求教师发表论文,并且是在国际同行认同的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的驱动力,从统计学的角度上看,论文发表得多就意味着教师花在做研究上的时间更多。因此三流大学要提升,就得要求师生多发表论文。二流大学要求教师发表的论文,是在该领域里最好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杂志上。如果某人一年能在这样杂志上发一二篇论文,他会被认为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再发展,这位教师能几年磨一剑,做一些引导、引领这个学科发展,更带有原创性的工作,带领学科往前走,那他就是国际一流学者了。所以,一流大学不要求教师发表很多文章,也不要求他们在顶尖杂志上发表,只是给更宽松的环境做研究,由教师在好奇心驱动下自由发展。在国际上前几名的顶尖大学,所有的教授都是该学科同年龄段里最优秀的。因此,这些学校要求其教师除了保持自己作为这行顶尖的学者外,还要花时间在学生身上,让这些最好的学生受到教育和启迪。因此,每所学校发展阶段不一样、水平不一样,对发表论文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一样了。 我很认同杨卫的话。杨卫到底是开国以来第一个当了大学校长的长春藤毕业生。按照杨卫的标准,现在的清华、北大、浙大刚刚进入世界的三流水准。十年前,中国大学是没有资格谈SCI的。现在,前五名的学校,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南京在SCI的数量上,现在已经能在亚洲占一席之地,拿到美国比比,也 不见得丢人。中国有人海优势,再往后,这个成绩会更好。但这种比法再往后已经没有多大意义,因为人家二流学校,不跟咱比这个。要用人家二流学校的比法,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又回到起点上:重新洗牌,咱们的成果几乎是零。 我今天要谈的是我们的清华、北大、浙大还要做多久的三流大学?我们怎么才能进入一流大学,顶级大学是人人没有把握,只能当做一个崇高的目标。 我个人幸运的在美国顶级大学待过,我的助理教授中的三年就是在芝加哥大学待的,然后到宾大的沃顿商学院当副教授。1980年的芝加哥大学商学院与经济系,应该是顶级,甚至是第一。在1990年,芝加哥统计过,90% 的经济学诺贝尔 奖得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所有知名商学院的会计学与金融学的当家学者(是讲座教授,但通常不是系主任),与芝加哥大学有渊源。这几年,芝加哥大学的经济与商学,一流没有问题,顶级可能就不是公论了。现在顶级的位子,应该是哈佛与沃顿。1983的沃顿应该只能算一流,哈佛商学院连一流都谈不上,甚至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理群先生前不久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他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此语一经微博转发便立即引起了社会舆论的一片哗然。人们不得不再次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今天的大学生为何会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何使处于急剧转型中的中国在培养大学生时避免功利主义成为其指挥棒?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当下中国大学教育碰到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初的美国,大学教育就受到过此种挑战。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教育在“大萧条”危机的挑战下,生存成了美国大学教育的头等理念。美国大学教育开始走向功利化和世俗化。哈钦斯在1929年入住美国芝加哥大学时就毫不留情地批判美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入歧途,各种世俗化和功利化的理念充斥其间,学校学科设置以市场为导向,学科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这几乎就是今天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了。哪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首先,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即最热的就是最好的。从九十年代的法学学科到今天的经济学科,仿佛市场最缺乏的人才就是大学最应该培养的。这就像是一个陷入沙漠深处的旅人,眼睛看见哪里仿佛有绿洲就认定哪里一定有水,但在很多情况下他所看见的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长此以往,在这种误区中越陷越深,最后渴死的一定是凭借感觉寻找绿洲的“旅人”。 其次,当今的高校中,话语权的缺失是培养大学中一批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直接推手。在当今大学的校园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组织——团委。它直接控制着学校中各种社团的活动,名义上的指导实际上是控制。正像中国人民大学陈伟副教授前不久在博客中所写的那篇文章一样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0033085.html,/s/blog_4acafcd70100tsv1.html)“高校的团委、学生会,某种意义上是我国官场丑陋生态的缩影”。在丧失自己应有的话语权的前提下,参加各种社团组织的学生唯一能做的就是如何在这个社团中寻求自己的一席之地。为了这种一席之地他们甚至将社会中的勾心斗角等等算计之策引入其中,这可谓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最佳锻炼场所。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中公共话语领域的消亡从根本上抹杀了大学生的公共意识。在当下的大学中,学校对学生话语的控制不可谓不严厉,小到学校管理的漏洞大到国计民生,学生的公共话语成了学校的重点关注对象。回想上世纪初叶和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拥有更多的公共话语权,因而他们更多的关心的是与公众相关的话题,同个人相比,公共议题似乎更值得他们去探讨。自私并不是一个贬义的语词,人生在世免不了要为自己的权益而奋斗终生,但如何做一个精致的公民而不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确实需要我们去关注的。公民除了需要利己以外还应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以内去适当地探讨公众话题,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在今天这样一个公共话语逐渐消失的时代,最危险的事情就是大学生将目光从公共领

漫谈大学生情绪活动

漫谈大学生情绪活动摘要: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展的高潮阶段,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兴趣广泛,但由于经验不足,理智不够成熟,体现出独特的情绪活动特点。大学生情绪特点因人的不同而呈现多元化,本文会对针对大学生常见的几种情绪特点进行总结,进而分析讨论大学生情绪特点对大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生活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最后针对情绪特点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以及培养良好情感的途径。帮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情绪特点调节好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便于自己能更好的生活和学习。 关键词:情绪特点不良影响解决方法 正文; 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在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尤其反映在情绪上.相对于中学生来讲,大学生的情绪内容趋向于深刻和丰富,情绪的表达趋于隐蔽,情绪的变化也逐渐趋向于稳定. 情绪不是自发的,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情绪的刺激,多半是外在的,但有时是内在的;有时是具体可见的,但有时是隐而不显的。具体来说,大学生情绪特点主要表现为: (1)外向,活泼,充满激激情 就大学生整体水平而言,在情绪特点上,表现为乐观,活泼,开放,热情,精力旺盛,积极向上,充满着朝气和激情. (2)情感体验更加深刻,更加丰富 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更加丰富多彩,并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各种需要和兴趣的扩展而表现为更加丰富,敏丄感,细腻和深刻,并更加带有社会内容的情感体验. (3)冲动性与爆发性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还表现在情绪体验上特别强烈和富有激丄情.对任何事都比较敏

丄感,有时一旦情绪爆发,自己则难以控制,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盲目狂热和冲动.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矛盾时,在对待学业生活中的挫折时,常常易走极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伤害. (4)矛盾性与复杂性 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面临着许多重大选择的时期,常常会呈现出一种矛盾和复杂的情绪状态.例如,希望白己具有独立性和希望依赖于他人的需要同时存在;对自己既不满,又不想承担责任;既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关心等等复杂矛盾的心态. 情绪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是,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主体的需要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主体根据客观事物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引起积极或消极的内心体验。当客观事物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时,就会引起积极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求知欲渴的大学生得到一本好书就会感到欣喜,怀有正义感的人看到见义勇为的行为就会产生敬慕等;当外在的客观事物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体验。如失去亲人会感到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等。另外,情绪体验的产生,虽然与个人的认知有关,但在情绪状态下伴随产生的生理变化与行为反应,当事人通常是无法控制的。 二、大学生情绪活动对其学习和人际交往生活的影响 情绪不仅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与大学生的潜能开发、工作效率有关。研究发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紧张而轻松是思考和创造的最佳状态,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心理学家用实验方法研究情绪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时,通常将焦虑程度与学习成绩分别作为自变量和因变量,然后采用自我评定法和生理反应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

美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天堂

美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天堂!在美国,如果有机会进入这个阶层,那么你会活得很好,甚至逍遥法外。相反,如果你在美国落入中产阶层以下,那么你的生活,还不如一个中国的普通农民。中国农民永远不用担心失业,永远不用担心被赶出自己的房子。 看完美国,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这样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中国也很多。但是中国的社会制度,还有这些年的社会发展,很多时候恰恰是反“精英”的体系。越是精于算计,吃不得亏“聪明的”投机分子,到头来反倒收获不大。 中国前面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精英分子,早年选择了看似“光明”的道路,后面的发展结果却屡屡翻转剧情。 在80-90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期,各大名牌高校流行出国,因为和国外对比,国内的确很穷,条件很差,看上去没有多少发展空间。我所知道的90年代的清华北大,差不多70%以上的学生,一入学就在准备雅思托福的考试。精英分子,的确头脑聪明,即使做投机主义者,也总能够做到极致。 时间过去二三十年,海外精英们忽然发现,当年那些读书远不如自己留在国内发展的同学,不仅社会地位不错,收入也不低,有房有车有存款,反过来看国外,日子一年不如一年,还时时刻刻面临着裁员的危险。 不信大家可以看,现在好多手持绿卡的高材生(包括名人),寻找一切机会跑回国内来捞钱。 当年的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做了“正确”的投机方案,奋力抓了一手好牌,却猜不透这牌局的结果。 除了这些高材生,当年还有很多算计精明的“聪明人”,把广州、上海、北京的房子卖掉,换来海外投资移民的机会,然后辛辛苦苦海外奋斗十几年(所谓奋斗,往往包括洗盘子这种工作),等他们再回到国内,却发现自己当年卖掉的房子,价格上涨的幅度,远远超过自己这些年海外赚的钱。 他们的心理失落,可想而知。现在海外恶毒攻击中国的,也有很多这些“聪明人”。——当然,这也是收钱的生意。 当年香港回归的时候,很多精英人士,并不看好香港的发展前途,变卖房产资产,移民海外,去往加拿大的最多。 很多人移民加拿大多年以后,却发现那里除了地广人稀环境优美,,却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找一份工作都很难。很多人都只能干一件事——开餐厅。奈何这些人手艺不行,不仅大损我吃货帝国名声,还屡开屡闭——那地儿吃饭的顾客太少了。 等他们一个个转回香港谋求发展的时候,发现香港的房地产又涨了,回到原来的公司找工作,也只能从头做起,当年自己的下属都变成自己的上司。

钱理群精致的利己主义

摘要: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利益成为他们言行的唯一的绝对的直接驱动力,为他人做事,全部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指什么呢?他们有很高的智商,很高的教养,所做的一切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他们惊人地世故、老到、老成,故意做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很懂得利用体制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大学教育与就业 去年有两条新闻看得我毛骨悚然。先说第一条。这是暑假以后新学年开始的一个报到,说是大学新生一报到,有些学校领导就约见学生家长,提出现在开始就要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做准备,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的训练和指导,好像我们北大还有专门的组织,指导学生根据求职的需要来设计自己四年的大学生活,还要让这些学生提前和招工单位的人事部门见面,以便公关。这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曾经感慨应试教育之外的教育都进不了中学教育,现在我又看到了新的危机:要求大学生按照就业的需要来设计自己的大学生活,与就业无关的教育是不是也进入不了大学教育呢? 这就使我想起了暑期我在一个全国高校通识教育培训班讲我在大学讲鲁迅的情况。讲完了一位大学老师举手提问题,要我介绍一下在大学里讲鲁迅课,怎样有利于学生求职就业。我当时听了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心里却凉透了。我无意责怪这位青年教师,因为他在上课的时候别人也这么问他:你这个课和就业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我来听,没关系我不来了。这就非常可怕。当年蔡元培先生提出警告,说大学不能成为职业培训班。我想北大还不至于,然而北大也有这个趋势,今天的整个的教育是围绕着应试和就业来展开,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实。 这里涉及一个严重的,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就业和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我曾经多次对80后的大学生讲,我非常同情你们这一代,你们中学碰到应试教育,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又面临着毕业以后可能没有工作。这在过去没有过,都集中到你们这里了。我1956年中学毕业考大学,当年大学招生人数比中学毕业人数要多,我们那一代人不存在应试问题。再早几年,我想蔡恒平他们那个时候,可能也不存在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你们恰好碰到了,两个东西都给你们遇上了,这是这一代大学生所必须面临的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否认就业问题给我们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新的挑战。正是这一严峻的现实,出现了很多似是而非的论调,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澄清。这里我想谈谈对大学教育和就业关系的四点看法。 首先,我认为大学就业难,确实暴露了大学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要求,造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和不足。因此大学应该进行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上的更新调整。这是大学教育改革必须有的一个内容。第二,我们要具体分析一下,大学生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在哪里。在我看来,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素质的问题。很多就业单位,对大学生的素质有许多批评,我觉得我们大学生应该听一听这样的批评。他们主要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一个是独立自主能力比较差,一个是缺少团队精神,不善于和他人合作,还有知识面太狭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不足。这些问题,其实都是精神素质问题。而这种精神素质问题,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教育和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后果。正是因为这样,大学教育就应该补这个课。中学的应试教育造成了你们这些毛病,这些弱点应该在大学里弥补,大学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目 自2011年起,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包括初试和复试)不再指定参考书目,只限定命题范围。因此很多考生咨询博联教育关于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目的问题,鉴于咨询博联教育的考生较多,博联教育下面给大家列出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目的推荐版本: 舒国滢主编《法理学导论》(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试必读]; 舒国滢主编《法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试选读]; 焦洪昌主编《宪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初试必读]; 周中海主编《国际法》(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初试必读]; 赵相林主编《国际私法》(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初试必读]; 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第四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试必读]; 张树义主编《行政法学》(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试必读]; 马怀德主编《行政诉讼法学》(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初试必读]; 江平主编《民法学》(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初试必读]; 王卫国主编《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初试选读]; 宋朝武主编《民事诉讼法》(第三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初试必读]; 陈光中主编《刑事诉讼法学》(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初试必读]; 曲新久《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2年[初试必读]。 博联教育提醒大家,法学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也是不断更新的,请各位考生关注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目否出新版,有新版就买最新版。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参考书目、中国政法大学考研复试线等问题,大家随时可以咨询博联教育的在线老师。

漫谈大学生理想信念

漫谈大学生理想信念 现在的大学生都过着优哉游哉的美好的大学生活,但是其中有多少的生活是过得充实的,很多都是过了一天算一天。而且很多大学生可能或多或少有过迷茫和困惑,特别是大一的新生,他们课余时间比较多,而且在一个比较陌生的环境中,更多在迷茫中度过空闲时间。绝大部分大学生在高中的时有一个绚丽多彩的梦,那就是能进入大学,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部分人的人生理想。仿佛一脚踏进大学的门坎,就过上梦想般的生活,而事实上,有部分大学生在实现了这一高考前的理想后,就迷失了目标,丧失了刻苦读书、继续深造的动力,经常感到空虚无聊,缺乏精神上的寄托,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每一个初入大学的大学生该扪心自问一次“大学梦已经实现了,我还有理想吗?”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信念,每个人必须拥有。理想就是有理想的想,符合情理的想,这样的想是能够实现的,不是泛泛而谈的想。 理想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很多种类,有长远的理想和近期的理想;崇高的理想和一般的理想;科学的理想和非科学的理想。而且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符合科学目标。因为(1)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2)理想具有时代性。 (3)理想具有预见性。 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识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而一定的思想或事物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和强烈的情感。所以 (1)信念具有稳定性。 (2)信念有不同的内涵,也有不同的层次。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而且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人与动物的区别,除了能制造并使用工具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分标准,那就是理想和信念。古人云:山高水流长,志大干劲足。的确,拥有远大、高大、美好的理想信念的可以得到向高处前进的动力。

2018年.3温州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卷)与答案

2018年3月份温州市普通高中高考适应性测试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至今日,竟然还有人企图篡改甚至抹煞. (sh ā)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而一年一度的公祭,正是为了诅. (z ǔ)咒杀勠,提醒人们应以史为鉴,珍惜和平。 B.韩愈、李贺惯用奇字僻句、险韵拗.(ǎo)调,使诗的意境嶙峋峭跋、阴森幽邃. (su ì);而晚唐诸人之作,则在秋花晚香、落日残月中寄寓萧瑟冷落的式微之感,令人唏嘘。 C.近日,一篇题为“一年卖出7.5亿的洗脑神药,请放过中国老人”的文章称,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某非处.(ch ù)方药不具备治愈. (y ù)白内障的功用,商家涉嫌虚假宣传。 D.铁骨铮铮. (zh ēng )的梁漱溟先生通过书信与师友交流,或建言献策,或奖掖后学。从一封封书信中,我们看到了这位永不迷惘. (w ǎng )的老者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彷徨.. 在古城阙上,倚栏杆处,任那杨花柳絮纷纷扬扬随意拂面,静听春的韵律,萦绕故国女墙,袅袅余音,不绝如缕;【甲】漫步在灞桥两岸,俯仰之间,碧云天,黄花地,西风落叶,寒鸦数点,预报着这又将是一个摇落情思的悲凉季节。 许多年来,踏在半裸着秦砖汉瓦的黄土地上,遥望着西风残照中隐约的城墙映入水面, 【乙】我一直..在苦苦思索:为什么脚下的这片黄土能孕育..出中国历史上最强悍雄盛的几个帝国——周秦汉唐?【丙】“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洲(杜甫《秋兴八首》)”,为什么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屡屡选中这一块风水宝地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经过历史的风吹雨打,故国的流风余韵.... 在何处还可以寻觅得到?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彷徨 B.一直 C.孕育 D.流风余韵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当睁只眼闭只眼的“差不多先生”,还是做敢于亮剑的“啄木鸟先生”,不仅关乎党性原则,更关乎个人作风,那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想法可以休矣。 B.我市挂牌“新三板”的电商企业“温都猫”,先后与中国石化、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在产品销售、平台建设、用户开发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 C.谁也无法否认,今天我们人类已经再度处于能源革命的前夜,这将是一场以煤炭和石

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及复试录取相关工作的通知_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网

中国政法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及复试录取相关 工作的通知 一、进入复试名单 查询网址:点击查询 说明:如有多条缴费成功信息,请使用报名号登陆。 二、下载复试通知书 3月29日-4月17日,考生可登录我校研究生院网站自行下载《复试通知书》,复试报到时需提供。进入复试的考生需携带身份证、学历学位或学籍证明材料原件,在规定时间到报考学院报到。 三、复试考核 1.复试时间 全校复试总体范围定于2018年4月8日至17日之间进行。考核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其他相关要求将在3月29日后,在各相关学院网站陆续公布,具体安排由报考学院在报到时另行通知。因考生本人原因未能如期参加复试者,不予补复试。 2.考核内容 复试考核内容包括外国语考核(占比20%)、专业课笔试(占比30%)、综合面试(占比50%)。 报考同一导师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与普通考生同时进行复试,采用同样的考核内容与标准。 3.体检 考生复试时必须参加体检,体检不合格者我校不予录取,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4.关于报考类别 如需更改报考类别(“定向就业”或“非定向就业”),务必在报到时向报考学院提出书面申请。 非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定向就业研究生(包括少骨非在职、在职研究生)基本学制为4年。 四、录取原则 录取工作应按照“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拟录取名单按照导师名下考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确定。 综合面试成绩未达60分者,复试总成绩未达60分者,不予录取;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考核、诚信考核及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复试后将通过调取拟录取考生档案,进行政审和道德品质考核。 五、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指标分配情况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淡泊名利锐意进取而不争者的区别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与淡泊名利,锐意进取而不与人竞争者的区别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指学校中、社会中精明老到,善于用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利益、赢得竞争,获得成就感的人。而淡泊名利,锐意进取而不与人争者是一类与前者相比更注重努力的过程、享受努力的过程,不企图超越很多人,但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人。做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似乎心态不好,但这样的人也并无道德上的大错,前提是他不能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不过,我还是认为做事只跟自己的过去比,不把成功和金钱利益看得那么重要的人会更加幸福一些。 下面谈谈这两者的区别: 1、一切向钱看与一切向前看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事情颇有兴趣,这也往往是他们努力的初心和动机。在学校里,他们刷绩点、刷综测、搞人脉、做兼职,当然锐意进取而不与人争者也干这些事,毕竟学校就是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有素质的人的。区别在于前者一切向钱看,后者是一切向前看。前者学习是为了面子与奖金,兼职为了赚钱,为了奖学金,有的人甚至编造证明,或者在参加的比赛活动中拉关系造假,他们很少做只能帮助到别人,帮助不到自己的事。事实上,他们也不关心特别多的人,对于陌生的人更不可能慷慨解囊。社会中,工作中,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往往关心晋升,职称级别,薪酬,权力。工作的动力就来自于这些,一旦自己的绩效或薪资较低,或者他们觉得自己和别人相比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立马抱怨连连,叫苦不迭。而后者在学校和社会中更关心自己的成长,他们觉得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理所应当,他们把同事同学视如盟友,共同为学业目标努力,共同撑起一个企业。为社会做贡献。 2、好胜心的强弱程度差异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关心输赢,在很多事情上都要超过别人,大到人生成就,小到运动比赛,他们的好胜心态驱使他们攀登在不断自己提升的道路上,但他们往往因为过于强调竞争而丢失奋斗初心。好胜却输不起,甚至产生嫉妒心理。为了成功,牺牲掉友谊等一些同样珍贵的组成幸福的因子。而锐意进取而不与人争者对于胜负早已看淡,拿得起放得下。 3、实用功利价值导向与奉献进取价值导向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重视实用,轻视人文素养,他们的学习不是乐在其中,而是意志紧绷的坚持用功。他们的工作不是享受共同合作的乐趣,而是争业绩、重视年终奖。而锐意进取而不与人争者乐于分享,乐于奉献,甚至不图回报,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工作方面,他们总是贴心友好的好同事、好同学。

钱理群:漫谈大学之大

钱理群:漫谈大学之大(一) 今天看到烟台大学的同学们,我很自然地想起了四十八年前的事。四十八年前我十七岁,考取了北大中文系,也是非常的兴奋,同时也有点惶惑。我想,这是跟诸位上大学的心情是一样的。上大学对人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情,有许多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我当年思考的,我想也是今天在座的诸位同学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度过大学四年——这人生最宝贵的时光”? 一、大学时代:人生的盛夏 为什么说这是人生最宝贵的时光呢?根据我的经验,十六岁到二十六岁是人生的黄金岁月。十六岁以前什么都懵懵懂懂的,完全依赖于父母和老师,十六岁以后就开始独立了,二十六岁以后就开始考虑结婚啊、生孩子啊这么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时间就不多了。而这十六岁到二十六岁十年之间,大学四年又是最独立,最自由的。当然如果你想延长的话,你还可以考研究生,将这四年再延长一下。如何不虚度人生中这最自由的、最没有负担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四年的时间,是摆在每一个大学生面前的问题。 大学之不同于中学,最根本的转变在于:中学时你是未成年人,对你的要求很简单,你只要听老师的、听父母的,按照他们的安排去生活就行了;到了大学你就是公民了,可以享受公民的权利,但又不到尽公民义务的时候。中学生和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大学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个体,中学生是被动地受教育,而大学生是主动地受教育。当然在大学你还要听从老师的安排、听从课程的安排,那是国家教育对你们的要求。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由地设计和发展自己。有同学给我写信说我考上大学了,满怀希望进大学,结果一上课就觉得老师的课不怎么样,对老师不满意。我觉得其实每个大学都有一些不太好的老师,北大也一样!不可能所有课都是好的。中学老师不太好的话,会影响你的高

(完整word版)2018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提纲训练三(含解析)

作文审题立意及提纲训练(三)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在某档电视节目现场,面对名校博士“我应该找什么工作跟我学习的经历更加贴近”的提问,担任评委的某知名音乐人直言:“名校生走到这里来,没有胸怀天下改造国家的愿望,而是问该找什么工作,你愧不愧对学校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材料二:①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老子)②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陈蕃)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④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刘蓉) 你所在的班级将以材料一为话题召开讨论会,请你写篇发言稿。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结合材料一的内容与含意,恰当引用材料二中的两句名句写作;不少于800字。 我的立意: 我的题目: 我的构思:大致分段,每段所写内容及所选素材请列出提纲。 第~段: 第~段: 第~段: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马里奥·普佐是一位追求纯粹文学艺术的作家,假以时日他会成为一位比较有影响的纯文学作家。但是,1965年的普佐债务缠身, 连最基本的生活费用都发生因难。于是,他放弃自己的初衷,改写通俗小说。三年后,《教父》问世,创造当时的销售记录。1970年,因为导演艺术类影片而欠下巨额债务的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已经走投无路,派拉蒙公司派人与他商谈改编拍摄《教父》的问题,他看了几页小说就大倒胃口,但为了生存,他最终答应拍摄《教父》。1973年,《教父》获得第45届奥斯卡奖最佳电影、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刷本三项奖项;2007年美国电影协会评选“百年百佳影片”,《教父》排名第二。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我的立意: 我的题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