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专业SDH传输试题及答案

通信专业SDH传输试题及答案
通信专业SDH传输试题及答案

传输模拟试题

姓名____ 所属单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 每小题1分, 满分30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方括号内)

1. ITU-T定义的SDH段开销中使用者通路字节为______ , 符合ITU-T建议______ 。

A.E1, G.707

B.E1, G.709

C.F1, G.707

D.F1, G.709

答案: C

2.SOH中的C1字节是_____。答案: [ B ]

A.用者通路 B.STM识别符 C.同步状态 D.公务字节

3.在SDH系统中, RSOH指________________。

A.再生段开销

B.复用段开销

C.再生段通道开销

D.复用段通道开销

答案: A

4.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答案: [ C ]

A.电路层信号支持低阶通道层信号

B.低阶通道层信号支持高阶通道层信号

C.高阶通道层信号既支持低阶通道层信号,又支持电路层信号

D.高阶通道层信号只支持低阶通道信号

5、目前常用的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的工作波长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A.1528nm-1561nm

B.1530nm-1565nm

C.1300nm-1600nm

D.1540nm-1560nm 答案: [ B ]

6、以下为对某TM站点的光板每隔10秒取的3次当前15分钟AU PTR性能值,该站点时钟为光路抽取方式,请问哪种情况表示该点的时钟已经锁定。

A. ①AU PJ+0 PJ-0 NDF 0

②AU PJ+5 PJ-0 NDF 0

③AU PJ+20 PJ-0 NDF 0

B. ①AU PJ+10 PJ-10 NDF 0

②AU PJ+15 PJ-15 NDF 0

③AU PJ+20 PJ-20 NDF 0

C. ①AU PJ+2000 PJ-2000 NDF 1

②AU PJ+2000 PJ-2000 NDF 2

③AU PJ+2000 PJ-2000 NDF 3

D. ①AU PJ+0 PJ-10 NDF 3

②AU PJ+0 PJ-10 NDF 6

③AU PJ+0 PJ-10 NDF 9

答:B

A./

16. SDH的帧结构包含_________。[ B ]

A. 通道开销、信息净负荷、段开销。

B.再生段开销、复用段开销、管理单元指针、

信息净负荷。 C .容器、虚容器、复用、映射。 D. 再生段开销、复用段开销、通道开销、管理单元指针。

17. 为防止环网时钟对抽导致的指针调整,同步时钟源配置时必须选择字节。[ F ]

A.M1

B.K2

C.B1

D.H1

E.J1

F.S1

G..D1

H.V5

20. 携带MS-AIS告警的字节是。[ G ]

A. B1,

B. E1,

C.H1,

D. A1,

E. H2,

F.J0,

G.K2,

H. V5

21. MS-FERF是在光板上检测到的告警,该告警的含义是______。[ A ]

A.K2字节的最后3个比特内容是110信号

B.K2字节的最后3个比特内容是全1信号

C.H1、H2字节的内容是全1信号

D.H1、H2、H3及该VC4和高阶通道开销的所有字节内容为全1信号

22. ZXSM-150/600/2500设备组网为二纤通道保护环时,环上开通的2M业务最多可达到_______(设备等级为STM—N)。[ B ]

A. 63× N/2

B. 63× N

C. 与时隙配置有关

D.与环上网元数目有关

24.网头网元不能使用下列

A.外时钟

B.线路时钟

C.内时钟

25.ITU-T建议规定, 单路或合路入纤最大光功率电平为______。

A.17dBm

B.14dBm

C.22dBm

D.15dBm

答案: A

26.ZXSM 150/600/2500设备中的OL1

A.1

B.2

C.3

D.4

27.在开放互连(OSI)模型中,SDH属于____. 答案: [ A ]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28、ZXSM-150/600/2500配置成2.5G设备时, K1、K2字节的处理由________板完成。

A.NCP

B.OL16

C.LP16

D.OHP

答案: C

29.时隙是STM-4级别的分插复用器ADM中处理的最小单位, 可以容纳一个2M的业务信号。

A.VC-12

B.VC-2

C.VC-3

D.VC-4

答案:A

30.ZXSM 150/600/2500设备最大的交叉能力是(用AU-4表示)。

A.8X8

B.24X24

C.48X48

D.96X96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 每小题1.5分, 满分18分;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请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方括号内)

1、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按通道级别可分为AU通道保护和TU通道保护对I型机而言,它的返回(恢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U通道保护是恢复式的(返回式)B.TU通道保护是非恢复式的(非返回式)

C. AU通道保护是非恢复式的(非返回式)

D.TU通道保护是恢复式的(返回式)。

答:AB

2. ZXSM系列传输设备可通过_________接口纳入ZXSM-NMS网管系统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A.F

B.Qx

C.Q3

D.F1

E.f

答案: [ ABCE ]

3. 维护中最常用的网管诊断操作有。[ A.D ]

A. 设置环回,

B.清洁,

C.更换单板,

D.主备板件倒换,

E. 复位单板

4. 拔插单板应该注意。[ A、B、C、E ]

A .戴上防静电手环;

A.必须拧松锁定螺丝;

B.同时向外扳动单板面板条上下两端的扳手直至单板完全拔出;

C.如果顺着导轨插入单板时感觉后面有抵触,只能使劲用大力将单板敲入;

D.取出的单板不能用手直接触摸集成电路(IC)或者印制电路板表面。

6.连接FC/PC尾纤接头应该注意。[ B、D、F ]

A.必须将接头的凸台和法兰盘的凹坑错开;

B.必须保证接收光功率在过载点和灵敏度之间;

C.保证接头表面清洁,如果有污糟用清水洗洁;

D.如果光缆上有OTDR(光时域反射计)检查故障时,必须将收发接头和光板断开;

E.拔插接头使用拔纤器;

F.不能直视发光口连接尾纤接头端面,以免激光灼伤眼睛。

7.设备通断电必须注意。[ A、B、C、E ]

A. 必须先检查从电源柜/头柜到SDH设备连接的电源线路正确、良好;

B. 电源柜/头柜电源开关闭合前,必须将SDH设备电源箱的空开和PWCK上的开关置

断开状态并将所有单板拔出成浮插状;

C.电源柜/头柜电源开关闭合前,必须用万用表检查电源柜/头柜输出电压在SDH设备

工作电压范围内;

D. 测试SDH设备电源箱空开和工作地间电压正常后即可插入单板到位并闭合空开;

E. 16#PWCK和36#PWCK独立在位测试工作良好后才能并行插入一同工作。

8. ZXSM-150/600/2500设备组网为二纤通道保护环时,2M业务可以实现保护,其倒换是依据_________实现的。[ C .D ]

A.APS保护倒换协议

B.交叉板时分对TU12的优选

C.TU-AIS和TU-LOP

D.支路板的并发优收

9. ZXONM E100网管支持两种协议栈,它们是。[ C.F ]

A.AMPS,

B.PPP,

C.UDP,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040326.html,BEUI,

E.OSF,

F.TCP/IP

10. ZXONM E100网管安装过程是。[ ABCD ]

A.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E100 SERVER、数据库连接、E100 CLIENT;

B.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E100 CLIENT、数据库连接、E100 SERVER;

C.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数据库连接、E100 CLIENT、E100 SERVER;

D.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E100 SERVER、E100 CLIENT、数据库连接

11. ZXSM-150/600/2500设备组网为二纤通道保护环,某点带有光支路,去光支路的业务在环上能够被保护,这是在_______上实现的。[B.C ]

A. APS保护倒换协议基础

B. 交叉板时分对TU12的优选

C. TU-AIS和TU-LOP 检测基础

D. 光支路板的并发优收

12. AIS信号的全称是,该信号的内容是。[ D.G ]

E.接收信号丢失, B.远端缺陷指示,C误码对告信号, D. 告警指示信号,E.全

0码,F.PRBS码,G.1000码,G.全1码,

三、是非题(本题共30小题, 每小题0.5分, 满分15分; 请判断每小题给出的说法是否符合事实, 并把您的判断结果填在题后的方括号内; 若符合事实, 请填“√”, 若不符合事实则填“×”)

1.光传输系统传输距离受限主要分为线路损耗受限和色散受限。[ √]

2.-48V电源板,当输入电压低于-60V时会引起过压保护。[×]

3.ZXSM-150/600/2500中的OHP完成所有SOH开销字节的处理。 [ × ]

4.SDH使北美、日本、欧洲三大数字体系在155M上得到了统一。[√]

5.高阶交叉指VC-4级别的交叉, 低阶交叉指VC-3/VC-12级别的交叉。[√]

6.每块单板上都有一个RST按钮,可以通过它复位单板,但进行复位操作时只能使用非金属小棍。对于有业务运行的单板不能进行单板复位操作。[√]

7.进行光功率测试必须保证光板和尾纤、尾纤和光功率计之间的连接器耦合良好。[√]

8.L4.2光板是指短距622M,波长1550的光板。[ ? ]

9.当TU12通道配置良好后,2M支路板的终端侧环回的结果是让对端支路上挂的误码仪无AIS告警。[?]

10.环回分为硬件环回和软件环回,硬件环回就是直接将光板或者支路板的物理端口本身收发直接相连。[√]

11. 高阶告警的产生往往会引发低阶的告警。[√]

12.10G系统中,通道开销可以再生。(错误,B3不再生)

13.10G系统中,业务总线、开销总线和时钟总线均为双总线。(正确)

14.10G系统中,SC板提供给各单板两路路时钟,对时钟的选择是时钟板。(错误,对时钟的选择是各业务板)

15.10G具有级联功能,那就是说他适合接入非标准的PDH业务,比如IP,A TM。(正确)

16.在E300网管中,网元组和复用段保护组均可以嵌套。(复用段保护组不能嵌套)

17.如果本端将2M物理端口配置时隙上到光板上,但对端没有配置时隙,这是用2M误码仪

连接本端该2M端口,误码仪上会出现“通道告警指示”和“不同步告警指示”。[√]

18.交叉板不仅对B2,B3监测,而且对对OOFCOUNT和AUPJE也进行检测。(正确)

19.双向复用段共享环的最小保护单位是AU-4。 [ T ]

20.SMCC-SERVER和SMCC-CLIENT之间的采用的接口是Q3。 [ F ]

21.按1+1方式工作时,保护通路可以传送额外业务,使系统效率更高。

[ F ]

22.为避免时钟成环,必须在网络中的各网元定义“S1字节选择状态”。

[ F ]

23.ZXSM—150/600/2500设备中的线路处理板(LP16)可以实现1+1保护。

[ T ]

24.ZXSM—150/600/2500设备可用155M光板进行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的组网。[ F ]

25.D1—D3、D4—D12字节分别作为再生段与复用段的DCC通道。每个再生段共有3个

64KB/S通道;每个复用段共有9个64KB/S通道。 [ F ]

26.ZXSM-150/600/2500最大有16个622M的光方向,4个2.5G的光方向。[ F ]

27.SDH误码测试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停业务测试和在线测试。 [ T ]

28.ZXSM—150/600/2500设备采用了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供电方式。[ F ]

29.ZXSM—150/600/2500设备作网路中的网元,DCC物理通道必须在SMCC中定义。[ F ]

30.ZXSM—150/600/2500设备的网路中的网元,各种复用段保护均是可恢复性的。[ T ]

四、填空题(本题共30个空, 每空1.5分, 满分45分; 请把符合题意的内容填写在横线上; 有的题目答案有中文或英文两种, 填写中英文均可)

3.SDH的帧结构由SOH 、AU PTR 、PAY-LOAD 三部分构成。

4.某链形网的一个ADM站点,当它的东向光线路板接收出故障时,它的上游站点将出现远端接收故障告警信号,下游站点将出现MS-AIS 告警信号。

6.SDH帧结构的段开销和通道开销中有丰富的字节用作误码监视,其中__ B1__字节用作再生段误码监视;_ V5___字节的高两位作为低阶通道误码监视,其第三位作为低阶通道远端误码块指示。

7.同步数字体系的STM-1级别的标准速率(精确值)是155.52Mb/s , 最多提供63 个2M。

8.准同步数字体系PDH欧洲制式的一次群指2M, 二次群指8M , 三次群指34M, 四次群指140M 。

9.将不同光源波长的信号结合在一起经一根传输光纤输出的器件称为合波器, 经同一传输光纤送来的多波长信号分解为个别波长分别输出的器件称为分波器。

10.光接口类型L-16.2指速率2.5G, 波长1550的长距光接口。

11.SDH和DWDM是客户层与服务层的关系。

12.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利用光纤中掺杂的铒元素引起的增益机制实现光放大, 它有_ 1480nm和980nm两种波长的泵浦光源。

13.DWDM密集波分复用的"密集"指_光波长间隔小_______________。

16.开销在SDH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中为避免定时成环,会用到S1 字节;设备间通讯用到D1-D12字节;为进行复用段保护而采用的APS协议使用K1 、K2 字节。

17.STM-1的管理单元指针共有 2 个字节,其中具体的指针值共有 10 个比特构成。

18.SDH的开销字节中B1、B2、B3、V5都是用于误码监视的,其中B1字节属于RSOH 开销,B2字节属于MSOH 开销,B3字节属HPOH 开销,V5字节属于LPOH 开销。

19.ZXSM-150/600/2500和

20.SDH,PDH

21.ZXSM-150/600/2500设备的软件系统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网元及子网管理、

25.在10G系统中,开销总线速率为_8M____,业务总线速率___622M___,时钟总线速率为___77M___。

26.在10G系统中,OW板提供_3___路公务电话,__5__路串口,1____个10M/100M,___3个IP路由,最大内部路由带宽为__27*64Kb/s____。

29.由6个网元组成2.5G的二纤双向复用段环,它的最大业务量为 48AU-4 。

30.在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中,出现 TU-12 AIS告警会进行TU-12通道的倒换。

五、简答/计算题(本题共15个小题,,1—13每小题2分,14小题4分,共30分;

请把符合题意的内容写空白处)

1.1+1保护和1:1保护有什么区别?

答:1+1保护实质是“并发优收”,信号同时馈入工作段和保护段;

1:1实质是两套系统,保护段可以传送低优先级的额外业务,一旦工作段出现故障,业务信号切换到保护段,保护段的额外业务丢弃,1:1可以按1+1方式工作,系统效率高于1+1方式。

2.测试复用段倒换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1)拔纤

(2)插B2误码(复用段误码)

(3)插MS-AIS(复用段告警)

3.简述AU指针的作用。

答:(1)、当网络同步工作时,用来进行同步信号间的相位校准。

(2)、当网络失去同步时,用作同步信号间的频率相位校准。

(3)、指针还可以容纳网络中的抖动和漂移。

4.在SDH系统中, 抖动和漂移的概念是什么? 它们有何区别?

答:抖动: 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在时间上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短期的、非累积性的偏离。

漂移: 数字信号的有效瞬时在时间上偏离其理想位置的长期的、非累积性的偏离。

漂移与抖动的分界频率为10Hz。>10Hz为抖动, <10Hz为漂移。

5.自愈、自愈保护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答:自愈:当网络发生故障时,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失效故障中自动恢复所携带的业务,使用户感觉不到网络已出了故障。

所谓自愈保护,就是为受保护业务建立一条保护路由,当工作路由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保护路由,重新建立业务连接关系,保证业务的接续性,起到自愈保护的作用。

6.画出SDH结合抖动测试示意图,测试时应加哪些调整分量?

答:

测试仪

在testfuction中选择G.783的指针调整序列。

增加频偏±50ppm。

7.10G中,除了OL1*8板外,是否有指针的单边调整这样的告警?为什么?CS板互为保护,当我们需要拔出4号CS板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

答案:1、没有指针单边调整这样的告警,因为在10G系统中,只有收端有指针调整而发端没有指针调整,不像II型机收发两端均有指针调整。

2、应先将CS板复位,等业务倒换到5号交叉板时,再拔出4号交叉板,否则可能由于突然将4号交叉板拔出,使得业务没有及时倒换到5号交叉板而引起业务的中断。

8.10G设备中,防雷地是否可以连接到机架旁地汇流条上?

答案:不能,由于系统地也连接到汇流条上,若防雷地连接到汇流条上,相当于防雷地和系统地短路,这样雷击时PGND引起的干扰,会通过汇流条传递到设备内,引起设备的不稳定甚至损坏。

9.请列出在时隙配置中应遵循的四个规律,以使得尽量节省时分?

答案:A.光板与光板之间的TU12时隙交叉保持时隙号不改变;

B.若光板与光板之间的时隙交叉可以做AU级的交叉,尽量做AU级的时隙交叉;

C.尽量不要把两个以上的AU信号配置到一块支路板;

D.一个AU的信号不要配置到三块以上的支路板上去;

10.“某个站点或者某个单板有告警说明该站点或者该单板有故障”,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比如支路板检测到TU-AIS的告警,该告警并不一定指示本支路板故障,可能是光板故障产生的RS-LOP、MS-AIS或者AU-AIS连带产生的。

11.如果用SDH/155/600/2500设备组成二纤双向复用段保护环,最小保护单位是多少?最大业务量是多少?为什么?

答案:AU-4,K/2*STM-N。因为复用段的最小业务容量是AU-4即STM-1,要在环中提供保护,必须将环中总业务量的一半用于提供保护,提供保护的一半业务量不能用于传递任何数据。

12.SMCC与网元不能连机,应如何查找故障?

答案:SMCC系统软件是否运行正常,网卡是否运行正常,网线是否断线,NCP板是否运行正常,IP地址有无错误。

13.线路环回和终端换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用于那些场合?

答案:对本网元而言,不管光路、光支路还是电支路,只要是由设备内部向光传输线路方

向环回的即是线路环回,主要用于检查远端光路或电路的断路故障;反之,管光路、光支路还是电支路,只要是由设备内部向DDF 架或用于连接局内交换设备的光配线架方向环回的即是终端环回,主要用于检查本端光路或电路的断路故障。

14.某622环网有五个站点A ,B ,C ,D ,E ,当网管微机和A 站相连时,可取到A 、B 、

D 、

E 各站点NCP 时间,但取不到C 站NCP 时间;若网管微机和C 站相连,可取到C 站点NCP 时间,但取不到A 、B 、D 、E 站点NCP 时间; 两种情况下网管都无告警,请问原因及处理方法。

答案: ECC 数据是否正确,是否装载进网元。

六、画图题 (本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请作图并简要说明)

1.绘图简述光线路板和电支路板的环回方向及作用。

对于本网元而言,不管是光路还是电路,只要环回是从设备内或光板向光线路方向环回即是线路侧环回,只要环回是从光板或设备内向电支路或

DDF 架侧环回即是终端侧环回。 环回主要用于查找光路或电路断路故障。

2.绘图简述K1、K2字节是如何完成APS 倒换协议的。

如左图所示的二线双向复用段共享环,当网元A

与网元B 之间的光纤短路后,网元B 接收不到网

A 的光信号,于是通过下列过程完成保护倒换: ←.

B 网元检测到LOS 信号并同时通过

C 网元 向A 网元发送包含故障通路数的K1字节;

↑ A 网元收到K1字节后,将本端下行方向的工作通路光纤桥接到下行方向的保护光纤,同时利用下行方向的保护光纤送出K1、K2字节,其中K1字节作为倒换请求,K2字节作为证实。

→ B 网元对收到的K2字节所包含的通路编号进行确认并完成下行方向的工作通路光纤向保护光纤在本端的桥接。同时还按照K1字节要求完成上行方向工作通路光线与上行方向保护光纤在本端的桥接,同时,为完成双向倒换的要求,B 网元还要将K2字节经电支路或DDF 架侧

上行方向的保护光纤由C 网元传给A 网元。

A 网元收到K2字接后执行上行方向工作光纤与保护光纤在本端的桥接,从而完成APS 协议倒换过程。

3.绘图简述TM/ADM 、REG 设备的光纤连接方法。

TM/ADM 设备的收发光纤是连接在相同方向的,而REG 设备的收发光纤是连接在不同方向的。

TM/ADM REG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脉冲编码调制(PCM)系统设计与仿真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04-6班 姓名:朱明录 学号: 0402020608 指导教师:赵金宪 教师职称:教授

摘要 : SystemView 仿真软件可以实现多层次的通信系统仿真。脉冲编码调制(PCM )是现 代语音通信中数字化的重要编码方式。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仿真,可以为硬件电路实现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仿真展示了PCM 编码实现的设计思路及具体过程,并加以进行分析。 关键词: PCM 编译码 1、引言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信号的用于通信系统的动态仿真软件SystemView 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满足从底层到高层不同层次的设计、分析使用,并且提供了嵌入式的模块分析方法,形成多层系统,使系统设计更加简洁明了,便于完成复杂系统的设计。 SystemView 具有良好的交互界面,通过分析窗口和示波器模拟等方法,提供了一个可视的仿真过程,不仅在工程上得到应用,在教学领域也得到认可,尤其在信号分析、通信系统等领域。其可以实现复杂的模拟、数字及数模混合电路及各种速率系统,并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基本库和专业库。 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利用SystemView 实现脉冲编码调制(PCM )。系统的实现通过模块分层实现,模块主要由PCM 编码模块、PCM 译码模块、及逻辑时钟控制信号构成。通过仿真设计电路,分析电路仿真结果,为最终硬件实现提供理论依据。 2、系统介绍 PCM 即脉冲编码调制,在通信系统中完成将语音信号数字化功能。PCM 的实现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完成:抽样、量化、编码。分别完成时间上离散、幅度上离散、及量化信号的二进制表示。根据CCITT 的建议,为改善小信号量化性能,采用压扩非均匀量化,有两种建议方式,分别为A 律和μ律方式,我国采用了A 律方式,由于A 律压缩实现复杂,常使用 13 折线法编码,采用非均匀量化PCM 编码示意图见图1。 图1 PCM 原理框图 下面将介绍PCM 编码中抽样、量化及编码的原理: (a) 抽样 所谓抽样,就是对模拟信号进行周期性扫描,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变成时间上离散的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抽样后还应当包含原信号中所有信息,也就是说能无失真的恢复原模拟信号。它的抽样速率的下限是由抽样定理确定的。 (b) 量化 从数学上来看,量化就是把一个连续幅度值的无限数集合映射成一个离散幅度值的有限数集合。如图2所示,量化器Q 输出L 个量化值k y ,k=1,2,3,…,L 。k y 常称为重建电

数字通信课程设计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数字通信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MATLAB数字基带调制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电子信息1041班 姓名:唐欢 学号: 25 号 指导教师:范珩王冬梅 时间: 2013/11/25----2013/12/13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通信的发展史简介 (1) 1.2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2) 第二章数字基带信号 (3) 2.1数字基带调制原理 (3) 2.2单极性不归零波形 (4) 2.3双极性不归零波形 (4) 2.4单极性归零波形 (5) 2.5双极性归零波形 (6) 第三章载波调制的数字传输 (7) 3.1载波调制的原理 (7) 3.2 二进制2A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8) 3.3二进制2F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15) 3.4二进制2PSK的调制与解调仿真 (20) 第四章总结 (25) 参考文献.............................................. I 附录:................................................ I

第一章绪论 1.1通信的发展史简介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络的相互融合,信息科学技术已成为21世纪和世界的新的强大推动力。信息是一种资源,只有通过广泛的传播与交流,才能产生利用价值,而欣喜的传播与交流,是依靠各种通信方式与技术来实现的。学习和掌握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是信息社会每一位成员,尤其是未来通信工作者的迫切需求。 通信就是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消息。通信的目的是传递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图片或活动图像等不同形式的消息来表达信息。信息是消息的内涵,即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如手势、语言、旌旗、消息树、烽火台、金鼓和译码传令,以及现代社会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因特网、数据和计算机通信等,这些都是消息传递方式和信息交流的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通信方式是电通信。由于电通信迅速、准确、可靠且不受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自然科学领域凡是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均值“电通信”。 通信系统就是传递信息所需要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的总和,包括信息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和信宿(受信者) ,它的一般模型如图1-1所示。

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1)

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课后习题解答 任务链形SDH网络的构建 一、填空题 1.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光接受光传输设备组成。 2.光纤通信系统按光纤的模式分类,可分为单模双模光纤通信系统。 3.现有的PDH制式共有欧洲、北美和日本三种系列的信号等级。其中欧洲系列的基 准速率为2M ,北美和日本系列的基准速率为。 4.ZXMP S320设备最高速率是STM-4/ 。 二、思考题 1.PDH和SDH各有哪些速率?各自速率的等效容量各位多少? PDH: 1)基群(一次群) 30个中继话路,速率2Mb/s即s 2)二次群120个中继话路,速率8Mb/s即Mb/s 3)三次群480个中继话路,速率34 Mb/s即Mb/s 4)四次群1920个中继话路,速率140 Mb/s即Mb/s SDH: 1)STM-1 1920个中继话路,速率Mb/s 2)STM_4 7680个中继话路,速率Mb/s 3)STM-16 30720个中继话路,速率Mb/s 4)STM-64 122880个中继话路,约为10Gb/s 2.一阶跃光纤n1=,n2=,求其相对折射率Δ。 n1-n2/n1=%= 3.在阶跃光纤中,若光纤n1=,相对折射率Δ=,使计算数值孔径。 NA=N1=3 4.已知注入功率为-10dbm,光纤长度60Km,光缆的品均衰减率为Km,收到的光功 率为? Km=18dbm -10dbm—18dbm=-28dbm 任务环形SDH网络的构建 一、填空题 1.SDH帧的结构开销分为段开销通道开销。 2.对于ZXMP S320的设备中,开销处理主要由光接口板完成。 3.再生中继只处理再生段层的开销。 4.SDH设备中和传输的业务类型有PDH SCH ATM 。 5.K1 K2字节为了完成复用段保护而设置的。 二、思考题 1.MS-AIS、MS-RDI是有什么字节检测的。 K2的b6—b8 2.LOF告警的检测机理是什么? 如果接收端连续5帧以上收不到正确的A1 A2字节,即连续5帧以上无法识别帧字节的位置,那么收端即进入失步状态,于是产生帧失步告警(OOF);若OOF持续3ms,就进入帧都是状态;设备产生帧丢失告警(LOF);即向下游方向发送AIS信

数据通信课程设计报告

《计算机控制技术》 课程设计 目录一....................................................................... 课程设计目的.. (3) 二....................................................................... 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3) 2.1 课程设计题目 2.2课程设计要求 三....................................................................... 设计内容 (4) 3.1 设计方案的选定与说明 3.2 系统总体框图 3.3论述方案的各部分工作原理; 3.4 设计说明书 四....................................................................... 设

计总结 (11) 参考书目 (11)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实现两台西门子1200PLC之间的通信,利用PLC1发 送指令给PLC2 PLC2接到指令后控制电动机的启停,主要训练和培养学生的以下能 力: (1).查阅资料:搜集与本设计有关的资料(包括从已发表的文献中或者通过网络 交流平台搜集)的能力; (2).软件使用:了解并掌握西门子S7-1200软件的使用,明白网络通信实现的机 理与过程; (3).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课程设计题目和要求 2.1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当一台S7-1200上发出一个启停信号时,另一台S7-1200收到信号,并启停一台电动机 1)主要软硬件配置 一套Step7 Basic v10.5(或以上版本),一根网线,2台CPU 1214C 2)相关指令:TSEND_C (发送数据指令),TRCV_C(接受数据指令) 3)硬件组态与编程 新建工程--- 添加硬件--- 用子网连接两个cpu ----- 编写主控cpu程序----- 调整主控cpu连接参数 --- 编写另一台cpu程序----- 调整另一台cpu连接参数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二、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一)论文书写 论文(设计说明书)要求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统一采用A4页面(210×297㎜)复印纸,单面打印。其中上边距30㎜、下边距30㎜、左边距30㎜、右边距20㎜、页眉15㎜、页脚15㎜。字间距为标准,行间距为固定值22磅。 字体和字号要求 论文题目:二号黑体 章标题:三号黑体(1□□×××××)节标题:四号黑体(1.1□□××××)条标题:小四号黑体(1.1.1□□×××)正文:小四号宋体 页码:小五号宋体 数字和字母:Times New Roman体 注:论文装订方式统一规定为左装订。 (二)论文前置部分 包括:封面、答辩成绩评定页、评阅意见页、任务书、设计档案页均按学校统一内容和格式填写。

(三)摘要 摘要是学位论文内容的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最终结论等。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独立使用和引用,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 中文摘要(100字左右) “摘要”字样(三号黑体),字间空一个字符,“摘要”二字下空一行打印摘要正文(小四号宋体)。 摘要正文后下空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标引从该学位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目次页 目次页由学位论文的章、条、款、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目次页置于外文摘要后,由另页开始。 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排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 目录采用三级标题,按(1 ……、1.1 ……、1.1.1 ……)的格式编写,目录中各章题序的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体,第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其余用小四号宋体。 (五)论文的主要部分 1、引言(或绪论) 引言(或绪论)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围、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引言(或绪论)不要与摘要

基于UDP网络通信系统的服务端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 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校园网络架构技术方案——课程设计

XX集团网络组建方案(现代通信网-大作业) 规划单位:通信工程1302班 项目成员: XXX、XXX 成员职责: XXX:总体规划与文档整合 XXX:网络结构与设备调试 项目时间: 2016年5月23日

目录 一、需求分析: (3) 二、网络规划: (4) 三、布线系统设计 (4) 四、设备选型: (6) 五、IP分配 (8) 六、硬件及软件清单 (9)

需求分析: 刘闫集团公司现需要组建局域网LAN,企业内有人才部、财务部、市场部、研发部、行政部,部门人员数量与设备数量如表1.1所示(采用华为设备、传输线选材、IP分配、网段分配)。现要求各部门能够进行独立通信,在需要时能实现部门间及Internet通信。网络拥有一定的物理安全性(冗余:抗毁性),而且行政部门不在当地。(拓扑图、设备连接图、IP分址表、总体框架图、辅以文字说明) 表1.1 图1.公司建筑分布图 1.本公司是一个小型IT产业公司,其产生主要信息的关键部门在研发部和市场部; 2.由公司建筑分布图可以看出,建筑之间的距离不是相差太远,距离如下: AB楼之间30m;AC楼之间50m;AD楼之间70m;E楼在外地(>50km) 4.由电脑分配可以看出,电脑主要集中于财务部与市场部,未来公司的扩大也将主要集中于这两个部门,对此这两个部门的硬件要求将会比较高,其余部门对硬件要求勿需太高。

网络规划: 1.网络通信速率:100Mbps/1000Mbps高速以太网 2.网络拓扑结构:星型 3.网络拓扑图: 图2.网络拓扑图 4.网络情况概要: (1)A楼共有5台电脑,为人才部。假设A楼与网络基础设施的距离最近,且楼内空间有 空闲。在此我们在A楼划出一间房间用于放置路由器和核心交换机,以方便日后的维护。 (2)AB楼之间为30m,B楼有7台电脑。AC之间有50m,C楼有8台电脑。AD之间有70m,D 楼有6台电脑。E楼在外地,有5台电脑。 (3)各部门在各楼底层架设通信设备,A楼内有光猫、路由器、核心网关,BCD楼内有小 交换机。BCD各楼之间通过光纤收发机通过光纤连接到A楼,E楼在外地,通过光猫、路由器和小交换机连接到公网。所有部门内部的连接使用超5类非屏蔽双绞线。 布线系统设计 综合布线系统通常包括六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布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根据建筑结构和用户需求来确定,这一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S D 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 护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SDH光传输设备开局与维护 ——课后习题解答 任务1.1 链形SDH网络的构建 一、填空题 1.光纤通信系统主要由光发送光接受光传输设备组成。 2.光纤通信系统按光纤的模式分类,可分为单模双模光纤通信系统。 3.现有的PDH制式共有欧洲、北美和日本三种系列的信号等级。其中欧洲系列的 基准速率为 2M ,北美和日本系列的基准速率为 1.5M 。 4.ZXMP S320设备最高速率是STM-4/622.08M 。 二、思考题 1.PDH和SDH各有哪些速率各自速率的等效容量各位多少 PDH: 1)基群(一次群) 30个中继话路,速率2Mb/s即2.048Mb/s 2)二次群 120个中继话路,速率8Mb/s即8.448 Mb/s 3)三次群 480个中继话路,速率34 Mb/s即34.368 Mb/s 4)四次群 1920个中继话路,速率140 Mb/s即139.264 Mb/s SDH: 1)STM-1 1920个中继话路,速率155.520 Mb/s 2)STM_4 7680个中继话路,速率622.080 Mb/s 3)STM-16 30720个中继话路,速率2488.320 Mb/s 4)STM-64 122880个中继话路,约为10Gb/s 2.一阶跃光纤n1=1.50,n2=1.45,求其相对折射率Δ。 n1-n2/n1=0.05/1.5×100%=0.33 3.在阶跃光纤中,若光纤n1=1.5,相对折射率Δ=0.02,使计算数值孔径。 NA=N1√ 4.已知注入功率为-10dbm,光纤长度60Km,光缆的品均衰减率为0.3dbm/Km,收 到的光功率为 60Km×0.3dbm/Km=18dbm -10dbm—18dbm=-28dbm 任务1.2 环形SDH网络的构建 一、填空题 1.SDH帧的结构开销分为段开销通道开销。 2.对于ZXMP S320的设备中,开销处理主要由光接口板完成。 3.再生中继只处理再生段层的开销。 4.SDH设备中和传输的业务类型有 PDH SCH ATM 。 5.K1 K2字节为了完成复用段保护而设置的。 二、思考题 1.MS-AIS、MS-RDI是有什么字节检测的。 K2的b6—b8 2.LOF告警的检测机理是什么 如果接收端连续5帧以上收不到正确的A1 A2字节,即连续5帧以上无法识别帧字节的位置,那么收端即进入失步状态,于是产生帧失步告警(OOF);若OOF持续3ms,就进入帧都是状态;设备产生帧丢失告警(LOF);即向下游方向发送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课程设计:小型校园网的组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名称:计应1001、计软1001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设计题目:小型校园网的组建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时间:2015年6月23日

任务分配表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Internet的飞速发展,校园网络的建设是学校向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校园网网络系统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不仅为现代化教学、综合信息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应用提供基本操作平台,而且能提供多种应用服务,使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送给各个系统。而校园网工程建设中主要应用了网络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局域网技术来建设与管理的,因此本课程设计课题将主要以校园局域网络建设过程可能用到的各种技术及实施方案为设计方向,为校园网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字: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局域网,Internet

目录 任务分配表....................................................................................................................................... I 摘要 ............................................................................................................................................... II 第1章引言.. (1) 1.1 课程设计目的及要求 (1) 1.2 问题陈述 (1) 第2章需求分析及设计原则 (2) 2.1 需求分析 (2) 2.2 设计原则: (2) 2.2.1 实用性和经济性 (2) 2.2.2 先进性和成熟性 (3) 2.2.3 可靠性和稳定性 (3) 2.2.4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3) 第3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4) 3.1 拓扑结构图 (4) 3.2 详细步骤: (4) 3.2.1 设备选型 (4) 3.2.2 VLAN及IP地址规划如下 (5) 3.2.3 服务器等设备的IP地址分配如下 (5) 3.3 路由器或交换机配置的代码: (5) 3.3.1 三层交换机 (5) 3.3.2 二层交换机 (9) 3.3.3 接入路由器 (10) 3.3.4 校园服务器的IP配置 (11) 3.3.5 外网服务器的IP配置 (12) 第4章校园网络安全 (13) 4.1 网络安全的概念 (13) 4.2 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及面临的威胁 (13) 4.3 网络安全防范的内容 (13) 4.4 网络安全的主要技术 (14) 第5章系统测试的结果 (15) 5.1 学生ping教师 (15) 5.2 教师ping学生 (15) 5.3 学生ping实验中心 (16) 5.4 实验中心ping外网服务器 (16) 第6章课程设计总结 (17) 参考文献 (18)

通信系统课设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系统设计 课题名称现代通信系统之EPON光接入实训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胡瑛乔汇东张鏖烽 2014 年12月20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系统设计 课题现代通信系统之EPON光接入实训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胡瑛乔汇东张鏖烽 审批 任务书下达日期2014 年12月1 日 任务完成日期2014年12月20日

目录 一、固网通信系统拓扑图 (1) 二、简单理论介绍 (1) 三、设备介绍及设备在固网通信系统的作用 (3) 3.1 EPON-MA5680T产品 (3) 3.2 HG813e设备 (7) 四、平台硬件连接图 (8) 五、数据规划 (8) 六、代码分析 (9) 七、结果 (9) 八、体会 (11) 九、评分表 (12)

现代通信系统之EPON光接入实训 一、固网通信系统拓扑图 EPON协议为OLT到每个ONU建立一条逻辑链路,从OLT到ONU的下行数据流被封装为以太网报文,从OLT到ONU的下行数据流被封装为以太网报文,ODN中的光分路器将数据流广播到各个支路,所有ONU都可接收到下行以太数据帧。从ONU到OLT的上行方向上,各个ONU采用时分复用的机制共享上行带宽。EPON通过MPCP协议定义ONU向OLT注册发现、OLT向ONU分配时隙授权、ONU向OLT 报告带宽请求等机制,实现了一种高效简洁的TDM-PON模型。 图1 通信系统拓扑图 二、简单理论介绍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是一种新型的光纤接入网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新兴的覆盖最后一公里的宽带光纤接入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在以太网之上提供多种业务。它在物理层采用了PON技术,在链路层使用以太网协议,采用PON的拓扑结果实现了以太网的接入。因此,它综合了PON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优点。中间采用光分路等无源设备,光纤接入各个用户点(ONU),更多地节省光缆资源,并具有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因此无论是在技术优越性和运营效率方面来说,EPON都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EPON技术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在大规模的应用,中国的电信运营商为了在新的竞争环境中处于不败之地,也正在大规模的推广使用EPON接入网技术。特别是在中国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相信EPON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推广和使用,将会在以后的宽带IP接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定将越来越多的得到应用。EPON 系统采用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实现单纤双向传输,EPON(Ethernet Passive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时分解复用原理 为了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多路已抽样的信号组合起来沿同一信道传输而互相不干扰,称时分多路复用。时分复用的解调过程称为时分解复用。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频分多路解复用和时分多路解复用。频分多路解复用用于模拟通信,而时分多路解复用用于数字通信。为了实现TDM传输,要把传输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隙,在每个时隙内传输一路信号,将若干个原始的脉冲调制信号在时间上进行交错排列,从而形成一个复合脉冲串,该脉冲串扰码后经信道传输到达接收端。时分解复用通信,是把各路信号在同一信道上占有不同时间间隙进行通信分离出原来的模拟信号。由抽样定理可知,将时间上离散的信号变成时间上连续的信号,其在信道上占用时间的有限性,为多路信号沿同一信道传输提供了条件。时分解复用是建立在抽样定理的基础上的,因为抽样定理连续的基带信号由可能被在时间上离散出现的抽样脉冲所代替.具体说,就是把时间分成一些均匀的时间间隙,将各路信号的传输时间分配在不同的时间间隙,以达到互相分开,互不干扰的目的。抽样脉冲占据时间一般较短,在抽样脉冲之间就留出间隙.利用这些空隙便可以传输其他信号的抽样,因此,就可能用一条信道同时传送若干个基带信号,并且每一个抽

样值占用的时间越短,能够传输的数据也就越多.时分解复用信号在接收端只要在时间上恰当地进行分离,各个信号就能分别互相分开,互不干扰并不失真地还原出原来的模拟信号。 在通信系统中,同步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信系统能否具有有效、可靠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无良好的同步系统。同步可分为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和网同步几大类型。他们在通信系统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时分解复用通信中的同步技术包括位同步和帧同步,这是数字通信的又一个重要特点。时分解复用的电路原理就是先通过帧同步信号和位同步信号把各路信号数据分开,然后通过移位寄存器构成的并/串转换电路输出串行的数据,把时分复用的调制信号不失真的分离出来。 位同步 位同步的目的是确定数字通信中的个码元的抽样时刻,即把每个码元加以区分,使接受端得到一连串的码元序列,这一连串的码元列代表一定的信息。位同步是最基本的同步,是实现帧同步的前提。位同步的基本含义是收、发两端机的时钟频率必须同频、同相,这样接收端才能正确接收和判决发送端送来的每一个码元。因此,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确定抽样判决时刻的定时脉冲序列.

通信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通信系统课群综合训练与设计 初始条件:MATLAB 软件,电脑,通信原理知识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利用仿真软件(如Matlab或SystemView),或硬件实验系统平台上设计完 成一个典型的通信系统 2、学生要完成整个系统各环节以及整个系统的仿真,最终在接收端或者精确或 者近似地再现输入(信源),计算失真度,并且分析原因。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Abstract (4) 1.引言 (1) 1.1通信系统简介 (1) 1.2 Matlab简介 (1) 2.系统设计 (2) 2.1通信系统原理 (2) 2.2 系统整体设计 (3) 3.子系统设计 (4) 3.1脉冲编码调制(PCM) (4) 3.1.1抽样(Samping) (5) 3.1.2量化(Quantizing) (5) 3.1.3编码(Coding) (6) 3.2 Manchester码编解码 (7) 3.2.1曼切斯特编码原理 (8) 3.2.2曼切斯特解码原理 (8) 3.3循环码编解码 (9) 3.3.1循环码编码原理 (10) 3.3.2循环码解码原理 (11) 3.3.3纠错能力 (11)

3.4 ASK调制与解调 (12) 3.5 衰落信道 (13) 4软件设计及结果分析 (14) 4.1 编程工具的选择 (14) 4.2 软件设计方案 (14) 4.3 编码与调试 (15) 4.4 运行结果及分析 (16) 5心得体会 (21) 参考文献 (21) 附录 (22) 摘要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需要将输入的数字序列映射为信号波形在信道中传输,此时信源输出数字序列,经过信号映射后成为适于信道传输的数字调制信号,并在接收端对应进行解调恢复出原始信号。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数字信号的传输的基本概念及数字信号传输的传输过程和如何用MATLAB软件仿真设计数字传输系统。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理论依据,包括数字通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组成及

SDH光传输技术与应用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课程学习报告 报告题目: SDH技术 姓名:邹刚 所在院系:电信学院 班级:通信11302 学号: 11013382 指导教师:王碧芳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1.1 SDH 的基本概念 SDH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全称叫做同步数字体系,SDH 是世界 公认的新一代宽带传输体制,SDH 体制规范了数字信号的传输速率等级、帧结构、 复用方式和光接口特性等。 1.2 SDH 的帧结构 STM-N 信号帧结构的安排应尽可能使支路低速信号在一帧内均匀、有规律 的分布。以便于实现支路信号的同步复用、交叉连接(DXC )、分/插和交换,TU-T 规定了STM-N 的帧是以字节(8bit )为单位的矩形块状帧结构,如图 2.1 1所示。 270×N 列行传输方向125μs 1359 4 1.3 SDH 的复用结构和步骤 SDH 的复用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由STM-1信号复用成STM-N 信号;另一 种是由PDH 支路信号(例如2Mbit/s 、34Mbit/s 、140Mbit/s )复用成SDH 信号STM-N 。

我国的SDH基本复用映射结构 2.1 140Mbit/s复用进STM-N信号 1.首先将140Mbit/s的PDH信号经过正码速调整(比特塞入法)适配进C-4,C-4是用来装载140Mbit/s的PDH信号的标准信息结构。经SDH复用的各种速率的业务信号都应首先通过码速调整适配装进一个与信号速率级别相对应的标准容器:2Mbit/s—C-12、34Mbit/s—C-3、140Mbit/s—C-4。容器的主要作用就是进行速率调整。140Mbit/s的信号装入C-4也就相当于将其打了个包封,使139.264Mbit/s信号的速率调整为标准的C-4速率。C-4的帧结构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块状帧,帧频是8000帧/秒,也就是说经过速率适配,139.264Mbit/s的信号在适配成C-4信号后就已经与SDH传输网同步了。这个过程也就是将异步的139.264Mbit/s信号装入C-4。C-4的帧结构如图2.2 3所示。 C4 的帧结构图 C-4信号的帧有260列×9行(PDH信号在复用进STM-N中时,其块状帧总是保持是9行),那么E4信号适配速率后的信号速率(也就是C-4信号的速率)为:8000帧/秒×9行×260列×8bit=149.760Mbit/s。所谓对异步信号进行速率适配,其实际含义就是指当异步信号的速率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通过码速调整可将其速率转换为标准速率。在这里,E4信号的速率范围是139.264Mbit/s±15ppm (G.703规范标准)=(139.261~139.266)Mbit/s,那么通过速率适配可将这个速率范围的E4信号,调整成标准的C-4速率149.760Mbit/s,也就是说能够装入C-4容器。 2.为了能够对140Mbit/s的通道信号进行监控,在复用过程中要在C-4的块状帧前加上一列通道开销字节(高阶通道开销VC-4 POH),此时信号构成VC-4信息结构,见图2.2 4所示。 VC-4是与140Mbit/s PDH信号相对应的标准虚容器,此过程相当于对C-4信号又

网络编程聊天程序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TCP/IP协议及网络编程技术课程设计子课题:实现简化功能的客户机和服务器聊天程序 院(系):计算机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hshengxue 学号:200900402022 指导教师:周坚和 2012年 6 月22 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3)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3)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3) 三、课程设计所需了解的相关内容和技术 (4) (一)、套接口 (4) (1)套接口的概念 (4) (2)套接口的分类 (5) (3) Socket工作模式 (6) (二)、所用的关键技术 (6) (三)Winsock API的使用 (7) 四、课程设计过程 (7) (一)设计思路 (7) (1)服务器的主要工作流程 (7) (2)客户机的工作流程.............................................8. (3)服务器的工作流程 (8) 五、编程实现 (9) (一)服务器端的实现 (9) (二)客户端的实现 (11) 六、小结 (15) 七、参考文献 (16)

摘要: 网络应用程序是通过网络使用通信协议实现进程间的通信;本项目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综合运用网络程序设计,以visual c++6.0作为系统前台应用程序开发工具。此局域网聊天工具采用客户端/服务端(C/S)模式和UDP连接。它由两个程序组成:服务器(Server)和客户端(Client),首先需要登录服务器,再登录客户端,需要指定服务器IP地址以便与服务器建立连接。登录后,客户可以在自己的界面上与另一指的定的客户端进行聊天。服务器模块主要用来维护网络用户用户的信息,包括用户IP地址,聊天内容;聊天客户端模块主要包括用户连接,发送信息,接收信息。是一套用于Internet网络使用的网络聊天工具,其操作简单,灵活性好,运用也比较稳定。 关键词:网络,聊天程序,客户端/服务端,UDP传输控制协议。 0、引言 网络应用程序是通过网络使用通信协议实现进程间的通信,UDP 是TCP/IP协议族为传输层设计的两个协议之一,UDP提供的是无连接、不可靠的网络传输协议,在进行网络应用程序设计时,TCP/IP 协议的核心内容被封装在操作系统中。网络应用程序要使用UDP协议来实现自己的功能,只能通过由系统提供给用户的UDP协议编程接口来实现。因此,可以说设计网络应用程序就是利用网络编程接口(API)进行程序设计的过程。在Windows环境下的网络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叫

计算机通信网络课程设计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设计报告题目:组建校园局域网 专业: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2012年9月5日

组建校园局域网 针对组建校园局域网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用户需求分析,基于需求分析进行网络规划,详细描叙组网过程,并进行相关的安全维护。 确保网络安全运行。 关键字:校园网局域网拓扑图维护安全 ? 一设计目的及要求 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假设学校有100台计算机,请规划各个部门,便于管理。 我们暂且设定学校有四个部门:学生宿舍、教师宿舍、办公楼、教学楼。各部门的计算机分配如表:

二:需求分析 该方案涉及路由技术、交换技术。路由技术主要应用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它的作用是在通信子网中转发数据包。传统的交换技术是发生在OSI模型的第二层。现代的交换技术已经实现三层交换和多层交换。假设该单位有两个大部门组成,每个部门分别包含两个下属二级部门。所以,现需划分四个子网,每个部门独自成一个子网,在各二级部门内部有一个交换机充当集线器,部门的所有pc机都直接连到交换机上,此为接入层;两个大部门使用两个路由器,分别为部门内部的两个子网分配地址段,此为分布层;最后,核心层由一个核心路由器作为单位的网络核心。该单位从电信部门申请到一个C类的ip,它的范围是192.168.1.0-192.168.7.0,要求该单位和划分子网,实现不同的局域网之间能够互相通信,在同一个局域网中需实现打印共享。具体需求如下: 1、为了满足各部门现有的主机使用,以及各部门将来有可能的扩展需要,必须进行可变长的子网划分。 2、为了单位发展,单位内部需要配置相应的服务器 3、为了单位内部信息的安全,单位内部主机的ip不能像外透露。 4、为了网络管理人员的管理的方便须在核心层及分布层的路由器采用相关的rip协议

通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计算机网络》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实现技术相结合,使学生体会网络协议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使用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解决计算机网络问题的实际能力,掌握组建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和内容 课程设计要求: 1、正确理解题意; 2、具有良好的编程规范和适当的注释; 3、有详细的文档,文档中应包括设计题目涉及的基础知识、设计思路、程序流程图、程序清单、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计中待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4、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 评分标准: 1.是否有正确的运行结果; 2.是否有良好的编程规范和适当的注释; 3.文档是否完备。 课程设计内容即参考题目:(任选下列一题或自行另选设计题目): 1、发送和接收TCP数据包 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传输层协议。TCP协议工作在网络层IP协议的基础上。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发送和接收TCP数据包的程序,其功能是填充一个TCP数据包,发送给目的主机,并在目的主机接收此TCP数据包,将数据字段显示显示在标准输出上。

2、发现网络中的活动主机 利用ICMP数据包,通过使用ICMP的回送和回送响应消息来确定当前网络中处于活动状态的主机,即ping消息的请求和应答,将发送的ICMP的数据包类型设置为回送请求(类型号为8),并显示在标准输出上。 3、监控IP包流量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熟悉IP包格式和加深对IP协议的理解。要求编制程序,监控网络,捕获一段时间内网络上的 IP数据包,按IP数据包的源地址统计出该源地址在该时间段内发出的IP包的个数,将其写入日志文件中或用图形表示出来(建议用图形表示出统计结果)。 4、解析IP数据包 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是设计一个解析IP数据包的程序,并根据这个程序,说明IP数据包的结构及IP协议的相关问题,从而对IP层的工作原理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本设计的目标是捕获网络中的IP数据包,解析数据包的内容,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上,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5、模拟Ethernet帧的发送过程 目前,Ethernet是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因此,学习Ethernet技术对深入掌握局域网知识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模拟Ethernet帧的发送过程,使读者熟悉Ethernet帧的数据发送流程,即CSMA/CD32作流程。编写程序模拟Ethernet节点的数据发送流程。 6、解析ARP数据包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对网络上的ARP数据包进行分析,从而熟悉ARP数据包的结构,对ARP协议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要求编写一程序,获取网络中的ARP 数据包,解析数据包的内容,将结果显示在标准输出上,并同时写入日志文件。 7、UDP服务器的设计 UDP是TCP/IP协议族为传输层设计的两个协议之一,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协议。由于UDP采取了无连接的方式,因此协议简单,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协议运行效率高。UDP适合一些实时的应用,如IP电话、视频会议,它们要求源主机以恒定的速率发送数据,并且在网络出现拥塞时,可以丢失一些数据,但是延迟不能太大。基于这些特点,流式多媒体通信、多播等应用在传输层采用

通信工程 课程设计

目录 第1章概述 (1) 1、1研究背景?1 1、2 设计得实际目得与意义?2 1、2、1 设计得目得 ....................................... 2 1、2、2 设计得意义?3 1、3 行人过街设施?3 1、3、1 跑道灯?4 1、3、2 倒计时灯 (4) 第2章系统设计方案.............................................. 5 2、1 系统总体方案 (5) 2、2 硬件设计............................................... 5 2、2、1单片机简介?5 2、2、2单片机发展得三大阶段?6 2、2、3 单片机得发展趋势 (6) 2、2、4 单片机得应用?8 2、2、6 本设计中所用单片机AT89C51?9 2、2、7 AT89C51得主要特性?9 2、2、8 AT89C51引脚排列及功能?10 11 2、2、9 AT89C51最小系统电路? 12 2、3 主电路模块简介? 2、4 AT89C51 电路各功能模块得设计 (13) 2、5硬件系统功能原理.................................... 14第3章软件系统设计? 16 16 3、1 设计中所用到得编程语言? 3、1、1 Keil C51 简介 ............................... 16 3、1、2 汇编语言简介 (18) 3、1、3 Keil C51与汇编语言得接口? 19 20 3、2 主要程序与流程? 3、3 各主要部分得软件设计.................................. 21 3、4 Proteus软件仿真...................................... 21 结论.......................................................... 24致谢?25 附录A 程序代码?27 附录B系统原理图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