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严复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严复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2006年第4期N o.4,200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 urnal of T ianjin N or mal U niv ersity(So cial Science)

总第187期

Sum N o.187

严复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李喜所,贾菁菁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关于严复和袁世凯的关系,学界关注很少。事实上,严复和袁世凯交往的二十多年,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民初政坛风云的起伏,严袁之间的友谊和纷争,深刻反映了那时社会文化的变迁,也透视出严复的政治追求及其对袁世凯的整体认识。严复倾心袁世凯,既是个人好恶,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

关键词:严复;袁世凯;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106(2006)04 0059 06

严复与袁世凯有过二十多年的交往。从袁世凯1895年天津小站练兵两人结识,一直到1916年袁世凯去世,严袁之间的来往从来没有间断。总体上看,二人之间有友谊,也有分歧,可谓爱恨相间。由于他们二人都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变迁有过重大影响的赫赫名人,所以从他们的合作和纷争中不仅可以窥见二人的性格品行,而且能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走向。本文主要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帝制复辟三个阶段为时空背景,在对严袁关系进行简略梳理的基础上,考察严袁交往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严复在乙卯(1915)年日记中曾提及: 吾与袁公交,垂三十年。[1](P1551)按 三十这个数字推算,他们的初识应该是1885年前后,但很难找到史料来佐证。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确切史料,严复在文字中明确记载的与袁世凯的交往是光绪丙申、丁酉(1896、1897)年间,这与维新运动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国势日危,严复爱国心切,自觉 胸中有物,格格欲吐[1](P514)。于是接连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和!救亡决论?5篇文章,大胆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制度,陈述变法图强之道。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时,袁世凯对维新变法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兴趣。袁1895年在北京时,便加入了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的强学会,自愿 捐款五百金。并且不时去探访康有为、梁启超, 饮酒商谈,大讲练兵变法,颇得维新派赞许,以至于 人皆喜聆其言论,目为一世之雄[2](P77)。政治倾向上的相通,为严袁交好奠定了根基。

1896年严复在天津总办北洋水师学堂,并奉李鸿章之命创设了天津俄文馆。而袁世凯这时也谋得在天津东南70里处主持小站练兵的重任。此时天津的变法运动方兴未艾,宣扬新法的报纸不断涌现,严复同杭辛斋、王修植、夏曾佑也商议创办一份北方的报纸。于是时常在王修植家聚会,袁世凯也经常参加。严复为杭

收稿日期:2006 03 03

作者简介:李喜所(1946#),男,河北涉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菁菁(1984#),女,云南昭通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辛斋的!学易笔谈?二集所写的序言里记载了当年的情状:

辛斋老友别三十年矣。在光绪丙申、

丁酉间,创!国闻报?于天津,实为华人独立

新闻事业之初祖。余与夏君穗卿主旬刊,

而王菀生太史与君任日报。顾余足迹未履

馆门,相晤恒于菀生之寓庐。时袁项城甫

练兵于小站,值来复之先一日必至津,至必

诣菀生为长夜谈。斗室纵横,放言狂论,靡

所羁约。时君谓项城,他日必做皇帝,项城

言: 我做皇帝必首杀你。相与鼓掌笑乐。

不料易世而后预言之尽成实录也。[1]

(P356)

从这段文字看,袁世凯与严复因为要推进维新运动,常在一起聚会,而且不分彼此,谈笑甚欢,显示出青年朋友之间少有的信任和张狂。

戊戌变法的失败迅速终结了严袁的这段交谊,成为严袁关系的第一个转折点。关于戊戌变法中袁世凯告密一事,随着新资料的发现,学界已逐渐抛弃过去一味口诛笔伐袁世凯的做法,进行了重新解读。但袁世凯为了揽权,由支持变法到镇压维新派的恶劣行径,让严复极其反感。于是戊戌之后,严袁之间就从志同道合演变为了道不同不相与谋。严复如此评论袁世凯: 此公外沽有为之名,内怀顽固之实。死权躁进,茫不自知,不出三年必败。并认为袁世凯与奕: 虽有因循卤莽,麻木狂躁之殊,其实皆满清送葬人才也。[3](P243)之后袁世凯被提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严复则北上开平矿务局就职。此时,严复由于变法时期发表了许多政论文章,又翻译了!天演论?,颇有名气,袁世凯便有意将严复延揽为幕僚,多次相邀。严复则不念旧情,不为所动。严复在给熊纯如的信中说: 自庚子以后十余年间,袁氏炙手可热之时,数四相邀,而仆则萧然自远者,可以见矣。

[1](P636)而袁世凯对于严复的拒绝也不无尴尬,称严复即使如圣人再生,也不敢再用。因此,自戊戌政变之后十余年间,严袁之间不仅来往甚少,而且互相攻击。体现最明显的便是开平矿案一事。

八国联军战争时期,英国以欺骗的手段夺取了开平煤矿。时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察知后,便以张翼擅卖矿权的罪名,上折弹劾。而担任原开平矿务有限公司华部总办之职的严复,出于开平矿务局总办张翼的请求,也为了挽回利权,出面维护张翼,并远赴英国助讼,这实际上是卷入了清政府的内部斗争。当时袁世凯与奕结为一党,不断扩展北洋集团势力,与之相对抗的是以醇亲王载沣为首的皇族以及以瞿鸿禨为代表的清流。张翼从属于醇亲王一派,而周学熙、唐绍仪则与袁世凯关系密切,因此开平矿案实际上是两个集团之间的权力争斗。袁世凯弹劾张翼一是为了打击醇亲王,二是为了扶植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周学熙以取代张翼,从而得以控制矿局。严复在参与挽回矿权的过程中,逐渐看到事件背后袁世凯对唐、周的操纵,及其上层的权利斗争。于是他在为张翼代拟的!遵旨回奏开平矿务情形折?中,就指责袁世凯只将卖约上呈,隐匿副约,实在居心叵测,企图混淆是非。此外,严复还公开发表了!论?中外日报%论开平矿事书?,对袁世凯旁敲侧击: 嗟嗟!自甲午东事以还,吾见有人身为败坏大局之戎首罪魁,但造作蜚语伪书,卸其责于素受卵翼之人,即因之而取尊官大权者矣!于唐、周公尚何尤乎?[3](P15-16)此话看起来是在指责唐绍仪、周学熙推卸责任,但实际是影射袁世凯在弹劾的奏折中制造流言蜚语,恶意伤人。在严复的私人信函中,抨击袁世凯更加严厉,其称: 开平局事为不知者诟厉。本初伺隙抵巇,内与善化相怨,以倾通州(指张翼)。幸今事稍明白,无所谓不测者。报纸所登,大率皆党袁者扇其焰耳,非事实也。[3](P245) 本初,袁绍字本初,暗喻袁世凯; 善化,瞿鸿禨是湖南善化人,暗喻瞿鸿禨;通州则指张翼,张翼是直隶通州人。通过暗喻,严复清楚地道明了矿局利权背后袁世凯与瞿鸿禨两党相争的实质。而且,严复在以度支部财政处咨议官的身份向载泽上呈的!论收回开平煤矿说帖?[3](P101)中,也指责了袁世凯只知一味弹劾张翼,而不知以正式诉讼的办法向英方交涉。

从开平一案中可以看出,严袁身处两营而互相敌对。然而,随着辛亥革命时期政局的起伏和形势的突变,这样的对峙却慢慢缓和并出现新的转机。

从1905年开始,随着立宪运动的展开,严复也十分活跃,他出版了大量论著,还经常发表演说,一时间声名极盛。清政府也急欲拉拢严复以利用其拥护立宪的声名,于是委任他学部咨议官、宪政编查馆咨议官、审定名词馆总纂、度支部清理财政处咨议官等一系列颇有名望但无实权的官衔。相较于严复此时的风光而言,袁世凯却不甚如意。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之后,溥仪继位,其父载沣任监国摄政王。载沣猜忌袁世凯位高权重,第二年即以袁世凯身患足疾为由,责令其开缺回籍养病。严复闻知此事之后,不胜惋惜,哀叹 此人国之栋梁,奈何置之闲散[4](P115)。严复的这种惋惜看起来有些突如其来,但仔细推敲,却是有其缘由的。在清廷推行立宪之后,袁世凯立即响应,1905年就与张之洞、周馥联衔上奏,要求清廷于12年后实行立宪政体。清廷采纳了他们的意见,随后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6年8月25日五大臣归来,袁世凯26、27日两天觐见慈禧四次,力陈立宪之事。随后9月1日清廷便发布了 预备立宪。袁世凯由此成为预备立宪的重臣。这自然使拥护立宪的严复对袁世凯另眼相看。因此,当袁被开缺之时,严复力排众议,坦言 世凯之才,一时无两[5](P380)。时袁世凯身处炎凉之境,对于严复的言语自然心存感激。之后,在严复1909年的日记中有这样的记载: 四月十七日(6月4日):杨度、赞虞、庵来。 四月十八日(6月5日):袁芸台来。

[1](P1493)继袁世凯的幕僚杨度等人来访之后,第二日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芸台)又来访,虽然来访内容已不可查,但可以确定的是,严复和袁世凯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

真正把严复重新推向袁世凯的是随之而来的辛亥革命。严复一贯对革命持排斥态度,自然和袁世凯在武昌起义后要窃夺辛亥革命果实的政治需求发生了共鸣。1911年12月2日,袁世凯会见了严复。12月末,严复日记空白处列有六条谋略:1. 车架无论何等,断断不可离京;2. 须有人为内阁料理报事,禁之不能,则排解辩白;3. 梁启超不可不罗致到京;4. 收拾人心之事,此时在皇室行之已晚,在内阁行之未迟;5. 除阉寺之制是一大事;6. 去跪拜;设法募用德法洋将。[1](P1513)从内容推敲,应是严复苦心竭虑为袁世凯谋划的计策。之后,由于陈宝琛的推荐以及严复与黎元洪特殊的师生关系,严复被任命为北方代表团代表,参加南北议和谈判。据严复辛亥年日记的记载,这次和谈严复并未参与,这直接导致了严复对于局势的误解。严复误认为袁世凯是真心拥护君主立宪的,甘于做内阁总理,更误以为唐绍仪在和议中主张共和,出卖了袁世凯。直至袁死后,严复仍然持这样的看法,其在与熊纯如的信中说: 袁氏初旨本不如是,而亦半为唐氏所卖者也。

[1](P645)也正是这种认为袁要保留君主的误解,使严复更加坚定地站在了袁世凯一边。1912年初,严复赋诗抒发自己的期望: 灯影回疏棂,风声过檐隙。美人期不来,乌啼蜃窗白。[1] (P380)据王宪明的考证,这里的 美人暗指袁世凯,表明了严复期望袁世凯早日上台的心情。袁世凯对严复也颇为重视,在出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很快召见了严复,任命严复为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之后又任命为总统府顾问官、海军部编译处总纂等职。对于袁世凯的知遇之恩,严复颇为感激,称赞袁是 雄姿盖世、 一时之杰。

1912年11月,沙俄与外蒙古私定!俄蒙协约?以及!商务专条?,由于袁世凯外交不力,对中国主权多有干涉,引起国人对袁的强烈不满。严复于是12月在!平报?上发表了!论国民责望政府不宜过深?的文章,为袁世凯开脱。严复认为,国事与政事国民和政府都应该平分其功过。 道咸以来,凡与外国交绥,殆无往而不失败,国民深愤致疾,固亦其宜。然宜知此不仅君之过也,民亦有焉!同时抨击革命党人为私利争斗,罔顾国家。文章最后甚至称呼袁世凯为 最爱大总统袁先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袁世凯的拥护以及辩护之情。1913年4月,由于袁世凯要制订一部新的宪法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严复又发表了!宪法刍议?,主张赋予大总统否决权,扩展总统权限,如此辩解道: 大总统之事国,将无异于大臣之事君&&夫施用否裁权,不过其一事耳,未见总统之滥用职权,置宪

法于不顾,而使中午之人出简以议其后也。而国基底定,民生日进之余,亦未见阁员之逢长阿谀,使盛治复返于专制。凡此,皆事之无可致疑者也。[3](P158)此外,袁世凯不满于国会的诸多限制,急欲解散国会,严复于是立即发表了!论国会议员须有士君子之风?[1](P324)一文,对国会议员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为袁世凯顺利解散国会帮忙。严复还发表了!说党?[1](P298)一文,指出了两党制的诸多弊端,这又在客观上为袁世凯打压反对党,进一步集权制造舆论。

严复的这些文章,对袁世凯虽然表明了支持的态度,但绝不是一味的赞赏。在严复的私人书信中,也有许多对袁以及袁政府的批评。严复认为: 大总统固为一时之杰,然极其能事,不过旧日帝制时,一才督抚耳!欲与列强君相抗衡,则太乏科哲知识,太无世界眼光,又过欲以人从己,不欲以己从人,其用人行政,使人不满意处甚多,望其转移风俗,奠固邦基,呜呼!非其选尔。顾居今之日,平情而论,于新旧两派之中,求当元首之任,而胜项城者,谁乎?[1] (P624)并坦言: 项城于国变日受职,各国同日承认,亦几天与人归矣。新组内阁,亦若有励精图治之倾向。吾辈处今,所谓得少便足,岂敢更作过分之望。[1](P612)可见,严复还是看到了袁世凯身上的守旧与专横,对袁不能抱 过分之望。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袁世凯的种种恶劣行径与严复所期望的 励精图治距离越来越大,严复对袁世凯的态度也慢慢发生变化。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宋教仁被刺杀案和大借款案。通过这两个事件,严复对袁世凯的狡诈颇为不满,他说: 自宋案、大借款二事发生以来,南北纷纭,至今未已。中央短处在平时矜有使令贪诈之能,于古今成说所谓忠信笃敬诸语,不甚相信,至于今而其弊见矣。[1](P610)同时对袁氏政府及国势之前途也深为忧虑: 恐从此国事日就葛藤,喋血钩连,殆无时已,而国命与之俱去。事已如此,虽有豪杰,又无魏武、秦王之势,以为所席之基,恐难挽回也。[1](P609)显然,严复这时认定袁世凯已经失去挽救时局的能力。

尽管如此,严复并未放弃支持袁世凯的一贯立场。1914年1月他发表感言云: 顾三年以来,国民党势如园中牵牛,缠树弥墙,滋蔓遍地,一旦芟夷,全体遂呈荒象,共和政体名存而已。以愚见言,即此是政界奇险。但愿大总统福寿康宁,则吾侪小人之幸福耳。[1](P613)此后严复出任约法会议议员。5月,袁世凯宣布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了!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总揽大权。作为约法会议议员,严复参与了对增修约法的审查,虽然并没有公开提出支持,但也并未表示反对。5月25日,严复出任参政院参政。内史监设立后,严复成为袁世凯的切身内务机要,严复与其他参政院参政逐日编述中外大势、帝王治国故事和政治、经济诸事,汇集为!居仁日览?,供袁世凯参阅。严复与袁世凯的往来仍很频繁。

1915年,日本提出了企图控制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严复十分清醒的看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在给熊纯如的信中说: 日本于群雄战事未解之日,要求条件,穷苛极酷,果如所请,吾国之亡,盖无日矣![1](P619)他天真地认为袁世凯不会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然而事实却大出所料,袁世凯为了取得日本支持他称帝,居然接受,这让严复对袁世凯极度失望。自此之后,严复逐渐打消了寄托在袁世凯身上的政治理想,对袁的评价日益低下,两人关系有所疏远。

为了加速复辟帝制,袁世凯授意幕僚杨度出面组织一个鼓吹帝制的民间机构,即后来的筹安会。杨度便积极拉拢严复参加。关于严复列名筹安会一事,可参照的资料有陶菊隐的!筹安会 六君子传?、严复门生侯毅所著的!筹安盗名记?以及严复的个人书信。上述资料说法各异,学界也有诸多争论。但笔者认为严复的书信应该较为可靠。严复在与熊纯如的书信中详细记载了筹安始末:

长沙杨皙子以筹安名义,强拉发起,初

合(会)之顷,仆即告以共和君宪二体,孰宜

吾国,此议不移晷可决,而所难者,孰为之

君。此在今日,虽有圣者,莫知适从,武断

主张,危象立见,于是请与会,而勿为发起。

顾杨不待吾辞之毕,飘然竟去。[1](P636)

鄙意颇不欲列名,以避烦聒,杨乃以大

义相难,谓: 某既知共和国体无补救亡,即

不宜苟安,听其流变。又云: 此会宗旨,止

于讨论国体宜否,不及其余。就令反对君

主亦成表见,意态勤恳,乃遂听之。而次日

贱名乃登报矣。[1](P627)

由这两段记述分析,当时严复并不在君主抑或共和之间犹豫不决,因为他是一贯主张君主立宪的。他的为难是如果实行君主立宪,谁是未来君主的合适人选。此时严复对于袁世凯专权独断的一面已经有所认识,并不认为袁世凯是合适的君主人选。但是在一时找不到意中人,再加上杨度的再三劝说和略施计谋之后,严复即默认入会。既然严复允诺入会,就不存在盗名一说。对于这点,严复晚年也有反省,他说: 不幸年老气衰,深畏机阱,当机不决,虚与委蛇,由是严复之名,日见于介绍,虚声为累,列在第三,此则无勇怯懦,有愧古贤而已。过是以往,犹然也。[1](P626)不过,严复虽然列名筹安会,却极力避免参与政治活动。1915年8月,筹安会正式成立,号令各省组织代表进京讨论国体问题,随即通电全国,称各省代表经投票一致同意君主立宪。并组织 各省公民请愿团,向参政院递请愿书要求改变国体,这一系列活动严复均未参与。

1915年9月,梁启超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揭露了袁世凯的称帝阴谋,一时间舆论大哗。袁世凯于是派夏寿田去说服严复作文以反驳梁启超,后又派人请严复写劝进书。两次请求,严复皆婉拒之,慨然道: 吾所欲言者,早已尽言之矣!必欲以吾为重,吾与袁公交,垂三十年,吾亦何所自惜。顾吾生平不能作违心之言,吾欲为文,吾无从著笔也。[1](P1551)在私人书信中,严复更表现出对袁的不满,其称: 吾所恶于袁氏者,以其多行不义,多杀不辜,而于外强内治两言,又复未尝梦到。观其在位四年,军伍之不统一,财政之纷乱,夫治标乃渠侬最急之图,尚是如此,至其他根本问题,如教育、司法等,不必论矣。此吾所以云:?即使皇帝做成,于吾国犹无望也。([1](P646)至此,严复不再对袁世凯抱任何期望,于是 闭门谢客,不愿与闻外事[1](P1551)。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称帝,严复谢绝袁世凯的任何邀请,静观其变, 于新猷赞襄盖寡,其庆贺朝宴,均未入场[1](P629)。据严复日记记载: 1月5日:内廷召宴,未赴。1月7日:阴,雪。内廷召见,未见。

[1](P1520)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的逆行终于走到尽头,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对此,严复在4月4日给熊纯如的一封长信中系统讲述了他对帝制复辟的总体看法。严复认为,袁世凯失败的原因不在帝制,而是由于袁世凯就职五年以来无所作为,加上种种社会矛盾,综合而致。严复称: 项城末路如此,亦意中事,所谓帝制违

誓种种,特反对者所执之词,而项城之失人

心,一败至于不可收拾者,固别有在,非帝

制也。就职五年,民不见德,不幸又值欧战

发生,工商交困,百货瞢腾,而国用日烦,一

切赋税有加无减,社会侈糜成风,人怀非

望,此即平世,已不易为,乃国体适于此时

议更,遂为群矢之的。且项城自辛亥出山

以来,因缘际会,为众人推,遂亦予圣自雄,

以为无两。[1](P634)

十分清楚,严复在这里对袁世凯仍然持一种开脱和辩护的态度。6月6日,在全国的讨伐声中,袁世凯气死在新华宫,举国同欢,但严复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马上作了一首!哭项城归榇?,悼念袁世凯。从全诗总的倾向上看,严复对袁世凯颇为敬重,认为袁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主张将袁世凯一生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去评论, 化鹤归来日,人民认是非[1](P394)。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追求自由民主是其思想的核心。可是他却与专制独裁的袁世凯长期缠裹在一起,实在令人费解。不过,在简略梳理严复深层的思想脉络和生活需求之后,又可以发现这也是大致合乎情理的。

严复对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的了解在同时代的人中是屈指可数的,他也深知要实现这些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是高水平的民族素质,甚至把这一前提看得过于重要。在严复看来,在清末民智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要推行民主共和,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有害的。1905

年孙中山在欧洲就发动共和革命的问题征求严复的意见时,严复坚决反对,并提出最好的办法不是革命,而是先从教育入手,待民众水准达到共和要求后再创建新的共和国。武昌起义之后,面对纷乱复杂的社会乱象,严复不仅坚定了自己先前的主张,而且渴望推行君主立宪,利用皇帝的权威,迅速稳定局面。他误认为袁世凯是要实行君主立宪的,所以对袁十分亲近。当袁世凯处心积虑要恢复帝制的时候,严复又误认为实行君主立宪有了希望,只是觉得袁世凯不是将来君主立宪中合适的 君主人选,但对再重新立一个君主并不持否定态度。按严复在中国推行共和民主的基本思路,在民智低下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君主立宪的方式,由开明专制的 明君慢慢过渡到民主真正确立的共和。严复的梦想是:这样的政治理念或许能通过袁世凯来变为现实。所以,他的亲近袁世凯说到底是一种政治寄托和政治追求。除了这种政治需要之外,严复之所以为袁世凯所利用,还有为了养家糊口而不得已的经济因素。尽管这不是最根本的东西,但也无法忽略不计。

严复曾在1912年给熊纯如的书信中介绍过自己的家庭状况,有一妻二妾,五男四女,加上仆役一共十几口人。这么一个大家庭的生计问题给严复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时常入不敷支。严复也大为感叹: 一家十余口,寄食他乡,儿女五六,一一皆须教养,此皆非巨款不办,真不知如何挪展耳。[1](P555)辛亥革命之前,严复身兼数职,其收入包括名词馆薪水200两,学部100两,北洋顾问300两,南洋干支100两,共计1,200多两,及不定时的商务印书馆的股红,收入不算少,可是严复时常 烟瘾大发,只能勉强度日。1912年出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之后,严复月薪300元,单凭这份月薪,生活骤然紧张。7月,因经费不足,月薪减至60元,更无法生活。严复简直山穷水尽,甚至打算回福建以 卖笔墨为生。在这种情况下,严复被袁世凯所用, 寻一安身立命之地[1](P777),也是万不得已。

参考文献:

[1] 王栻.严复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 张国淦.北洋述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3] 孙应祥,皮后锋.!严复集?补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4] 陶菊隐.筹安会 六君子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Yan Fu an d Yu an Shi kai

LI Xi suo,JIA Jing jing

(Dep artment of H istor y,Nankai Univ er sity,T ianj in300071,China)

Abstract:T he research field touches little upon the relation betw een Yan Fu and Yuan Shi kai.It is during the m ore than20y ears of interactio n betw een Yan Fu and Yuan Shi kai that Chi na had ex perienced the undulatio n o f Reform Mo vement of1898、1911Rev olution and the early tim e po litical activi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intimacy and quarrels betw een the tw o re flects the chang es o f social culture to a pr ofo und ex tent as w ell as the Yan(s po litical pursuit and general view of Yuan.Yan(s prefer ence tow ards Yuan show s not only his perso nal taste but also w ith ser io us social po litical backg round.

Key words:Yan Fu;Yuan Shi kai;social contact

《袁世凯传》读后感

《袁世凯传》读后感 在读完《袁世凯传》后给我较深映像的情节有两个,一个是袁世凯的韬略,他的官场之道让他最后成为铁腕人物,可称之为奸雄。另一个就是对军权掌握的重要性,在乱世中可谓得军权者得天下。 袁世凯的官场之道 袁世凯虽出身显赫,但自幼不喜读书,且生性放荡不羁。年轻时两次乡试未中,遂决计弃文从武,这样一个“草包”最后却可以“大盗窃国”,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袁世凯善于玩弄权术,投机钻营。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很多袁世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中,袁世凯投机取巧,拉拢权势,奔走钻营的政治手段让袁世凯取得了不少晋升的机会和领导的信任。书中提到:“在吴长庆及其幕僚面请,总是“谦抑自下”,极表恭顺。又时常伪装忧国忧时,“作慷慨激昂之谈”。很快取得吴长庆等人的好感。”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袁世凯之后受到李鸿章,奕劻乃至慈禧太后的赏识和与英国人交好的原因。在这里我不得不感叹,一个没有什么学识一介匹夫能在乱世中凭借权术和社交手段走到高位,实属不易,也不得不佩服袁世凯。袁世凯的韬略让自己最终成为一代奸雄,无论人民褒贬与否,袁世凯对近代中国的走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袁世凯的官场之道可以用三个例子来很好的阐释:朝鲜时期和甲午战争中自我吹嘘、投机钻营,推脱责任;戊戌变法中两面派、血腥叛卖手段;还有为了获得主动权不惜发动动乱以此在北京就职的做法。 袁世凯在朝鲜时对日本的挑衅行为的预估错误是导致甲午战争的一个因素之一,当时朝鲜正在受民间团体东学道的起义的威胁,袁世凯想通过清朝廷出兵朝鲜镇压东学道借机提高自己的地位,但当时日本方面已蓄谋已久想要吞并朝鲜侵略中国,袁世凯对此毫无思想准备。之后日本拒绝撤兵时,袁世凯深感孤立无援,胆怯怕死,便托词患病,更不惜以死相挟易装逃走了事。之后袁世凯回到中国后失败主义情绪更重,在李鸿章的消极应战下最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多年追随李鸿章的袁世凯,也被人们指斥为诱发战争的“最贵祸首”。通过这件事明显能看出袁世凯在前期得利时自我吹嘘,之后遇挫临阵脱逃,推脱责任的本领,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的巨大牺牲。但是一个在我们眼中如此“卑劣”的一个人也正是利用他的这些本领登上权利的顶峰。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原文解读

论译事之难-严复 中国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三字翻译标准信达雅,下面就是严复先生曾经写道的他对翻译的个人见解。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其中信达现在一直沿用,只有雅,严复指的是要用古文写成汉语译文,当今肯定不能接受,但是严复所处的时代,他翻译过来的东西主要是给朝廷的高官和当权者看的,所以要写成华丽的古文。 (录自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一、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傎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恉”,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一、翻译工作有三项不容易做到的事,忠实于原著即准确,译笔流畅明白,文字典雅。要做到忠实于原著本来就很不容易,而如果只注意准确却忽略了译笔的通达晓畅,那么,即便是译了出来也等于没有译。可见译笔的流畅是应予重视的。自从海外交通开放以来,具有一定翻译能力的人才,几乎到处都有。不过,我们随便取一本译作来看,要求它把忠于原著和译笔流畅这两者结合得很好,却并不多。按其原因,一是由于对原著只作粗略的浏览,二是对原著缺乏全面的分析研究,三是不能真正理解原著。现在这本《天演论》所阐述的,原都是五十年来西方科学界崭新的研究成果,又是作者晚年出版的著作,我的译文着重在揭示它的理论精髓。因此,词句之间,就时而不免会根据自已的体会而有所增损,或甚至加以修正补充,只要主要精神不与原文相违背,则译文尽可不为原著文字结构所执束。换句话说,只要原著的主题思想能得到充分表达,也不一定按原文直译,以便译者有进行再创造的余地。但这实在不是做翻译工作的正确方法。正象名僧鸠摩罗什法师所说“学得不到家,反而会产生流弊”。以后,搞翻译的人将会更多,千万不要搬用我这种做法。 二、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经,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辞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二、英文句子中的一些名词术语,一般都边举例边解释,插在中间,就象中文的引证、旁注一样,然后远远地与前文相接,把前后意思贯串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英文的句子结构自有其特点,它少则二、三个字,多则数十、成百字为一句,假如机械地照译原文,就必然会令人费解。假如为图省事而大量砍削原文中的难译部分,又会损害原意。这全靠译者先将原文的全部精神实质紧紧地掌握住,做到融会贯通,烂熟于胸,而后下笔,自然就能使译文准确、流利,

近代史纲要(论袁世凯集团兴起原因)

论袁世凯集团兴起原因 摘要:袁世凯,虽然只做了83天皇帝,但是他在中国历史的政治舞台上却叱咤风云了好多年。这与他背后强大的袁世凯集团有着很大关联。可以说,没有背后集团的鼎力相助,就没有他前台的张牙舞爪。袁世凯集团的兴起,与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与他的个人才华离不开。本文将从这几方面展开论述。 正文: 袁世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枭雄,也许可以和曹操、毛泽东相媲美。纵观其一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驻军朝鲜,出任清廷驻朝全权代表,个人才华得到一定的展示,引起朝野的广泛关注;小站练兵,成为威震一方被维新派看重的新建陆军统帅;投靠慈禧太后,出卖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党人,借此获取晋升之资,一跃而成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再授外务部尚书、军机大臣;罢官回籍后东山再起,先后出任清廷内阁总理大臣、民国临时大总统、正是大总统,直至帝制自为、黄袍加身,自己将自己逼上众叛亲离的绝路。“食人之禄而谋其主,驻人之地而夺其城”,也许可以作为他一生的概括。有人说他是“起事六君子,送命二陈汤”。我认为,六君子之事只是他起事的契机,袁世凯集团的兴起绝非那么简单,其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 历史不是一个爱开玩笑的主!袁世凯集团的兴起与国内、国际形势和其自身能力有着莫大关联。 国内形势主要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潮形势。 国内政治形势首先体现在中央集权与地方专权的博弈上。

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打击,彻底毁灭了清王朝的得意之师—八旗兵和绿营兵。为了应付国内危机,清廷嘱地方大臣招募乡勇组建团练。曾国藩、李鸿章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开创了地方专权的先例。清政府不得不依靠于湘、淮这两支地方军队,“内轻外重”的权力格局也就形成了。如此的格局对于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令王室寝食难安。清政府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将权力收回中央。继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和甲午海战之后,湘、淮两军相继没落。甲午海战后,淮系已败,清廷终于得到了改变这种权力格局的机会。同时,淮军的没落也让清廷赖以依靠的军事力量消失,清政府实力空虚,急需组建军队增强实力以维护统治。机缘巧合,袁世凯被推到了这个权力真空的格局中,得以以小站练兵的形式进行自己集团的组建。 袁世凯这支军队,依旧是一支地方军队(尽管清廷不希望是这样),承袭着湘、淮军的基因与传统,因而能够更多地吸收淮军遗留下的资源。袁世凯到小站筹建新建陆军的时候,鉴于他对新式陆军也缺乏知识与经验,他请求李鸿章、宋庆和聂士成以及时任北洋学堂总办荫昌等重要淮军将领推荐一些淮军“人才”,这对他来说可是一笔莫大的资源。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等一批重要将领就在这时与其相交相知,之后日渐成为袁世凯打江山的左膀右臂。 又因为小站练兵是应清政府之需,因而袁世凯与清政府也绑在了一起。荣禄便是清廷与袁世凯接洽的清廷代表。清廷有求于人,必然会事事顺着袁世凯,因而袁世凯得到了许多荣禄的庇佑。袁世凯借荣

严复_天演论_译例言

严复《译例言》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辩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与斯二者之间,夫故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不佞此译,颇贻艰深文陋之讥,实则刻意求显,不过如是。又原书论说,多本名数格致及一切畴

人之学,倘于之数者向未问津,虽作者同国之人,言语相通,仍多未喻,矧夫出以重译也耶? 新理锺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顾其事有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先敷浅说,仆始翻“卮言”,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及桐城吴丈挚甫汝纶见之,又谓“卮言”既成滥词,“悬谈”亦沿释氏,均非能树立者所为,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穗卿又谓:如此则篇自为文,于原书建立一本之义稍晦。而悬谈、悬疏诸名,悬者玄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不合,必不可用。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吴之篇目于下,取便阅者。此以见定名之难,虽欲避生吞活剥之诮,有不可得者矣。他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诸名,皆由我始。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在明哲。 原书多论希腊以来学派,凡所标举,皆当时名硕,流风绪论,泰西二千年之人心民智系焉,讲西者所不可不知也。兹于篇末,略载诸公生世事业,粗备学者知人论世之资。 穷理与从政相同,皆贵集思广益。今遇原文所论,与他书有异同者,辄就谫陋所知,列入后案,以资参考。间亦附以己见,取《诗》称嘤求,《易》言丽泽之义。是非然否,以俟公论,不敢固也。如曰标高

袁世凯的功与过

袁世凯的功与过 【摘要】 袁世凯的政治生涯; 袁世凯各个任上的政绩; 袁世凯的政治谋略与手段; 袁世凯称帝的动机; 对袁世凯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袁世凯;称帝;政绩;功与过 【正文】 在历史教材及各类历史参考书中,对袁世凯最多的评价与概括就是“窃国大盗”、“独夫民贼”。但细究历史,不难注意到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16年袁世凯魂归西天,中间经历了近四年的时间。在这四年时间里,他真的一无是处,没有作为么他登上政治舞台仅仅因为阿谀奉承和善于钻营吗他仅仅是一个一心想着称帝,而荼毒百姓的“奸雄”么为了了解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袁世凯早年的经历如何,其任上的政绩有多少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省南部的项城县,早年跟随其两个叔父混迹于官场中,深谙世故人情后投笔从戎,跟随吴长庆在军中任职。 其后他在就任大总统之前的经历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1、朝鲜时期 1882年,朝鲜壬午兵变,23岁的他已经认识到这次机遇对于他的重要性。他在给自己的堂兄的家书中写道“弟限于资格,中原难期大用,抵高丽,能握兵权…… 既建功业,不愁朝王之不我用。”足以见其深谋远略与分析预测能力。 袁世凯驻朝期间,几乎成为朝鲜内部的清道夫,曾制止过多次朝鲜内部可能的动乱,并且极力巩固清朝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他在驻朝鲜期间,就已经表现出了出色的政治能力。 首先,他致力于发展中朝之间的商务。光绪八年,他参与订立了《水陆贸易章程》,从此以后中朝才开始有民间的商业往来。订立章程之后的六年间,华商数量增长超过5倍,关税增加了三倍多,贸易额接近与朝鲜与日本贸易总额的一半。 其次,在其他方面他也有所成绩。1888年他效仿日本,筹议开设了中朝之间的航运,1885年他奏设了凤凰城至汉城的电报线。 政治上,他也积极效仿西方列强的行径,通过对朝鲜举借贷款而攫取政治利益,并且在朝鲜设置了清商租界,通过政治手段为中国商人提供便利。 他效仿西方的行为,一方面说明他的政治谋略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已经接受了至少部分的西方政治思想,最后选择称帝与“做旧式的皇帝的美梦”关系不大。 2、回国后 甲午战争开始前,袁世凯逃回国内,并在之后被任命训练新军。

论袁世凯

论袁世凯 谭宇(080211120) 我想看人看事总会受到外界环境背景的影响。但是抛开外界环境对我们思维的影响,袁世凯应该是一个值得我们肯定的人,虽然他一生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从的一生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有志之士,一个政治奸雄!他的晚年昧于社会的潮流,帝制自为,落下了一个身败名裂的下场,但是,这也不能否定他作为一位重要人物,在晚清民初的中国政坛上重要地位。总结来说:袁世凯青年—爱国之英雄,中年—治世之能臣;晚年—乱世之奸雄。 史书皆说袁世凯青年时代是个胡天黑地的纨绔小混混。实际上他是一位有志青年,一直在探索着人生目标,最后的定位目标是汉代的青年英雄班超。经过曲折的途径,投奔驻军登州的吴长庆军营,几年的学习和军伍生涯,锤炼成一位有军事常识、有战斗经验的年轻军官。 史书说袁世凯在朝鲜的十年不仅什么也没干,而且惹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史料证明,袁世凯在朝鲜的“壬午兵变”和“甲申政变”中,大智大勇,击败了日本的武力进犯和外交讹诈,维护了中朝关系,是中朝两国的历史功臣。连北洋大臣李鸿章也认为袁世凯是极罕见的军事天才和外交人才,清廷上下也无不知之。早在二十多年前,新史料已证明袁世凯没有出卖维新运动。是康有为“围园捕后”的军事行动被西太后侦知,维新派才被*。袁世凯是主张变法的,他的办法更切合实际,只是戊戌年没给他试行的机会。庚子事变是中国的巨大灾难。袁世凯手中有战斗力很强的新式陆军,他坐镇山东,八国联军不敢轻视,因此使山东成了一块净土,直隶等省的难民多去山东避灾。直到袁世凯当选总统前,他都做直隶总督。,都表示让袁世凯压迫清廷退位,然后让他做大总统。袁世凯做到了,他当选大总统,是历史的必然。所以,外人评论袁世凯是“唯一可以胜任的领袖”。 美国传教士赫德兰说,袁世凯是“为国家掌握航向”的人;《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则说,袁世凯是“中国的未来”。袁世凯的思想“与时俱进”,从维新变法到立宪运动,清末十几年,他的确是“掌握航向”的人。他一直认为“君主立宪”是中国当时唯一的选择,“共和”不适合中国国情。他们所以那么做,是另有原因的。骂袁世凯是“卖国贼”,主要是指“二十一条”。但历史却提供了相反的证据,袁世凯在极为不利的条件下,坚韧而艰苦地与日本人斗争。终于争回了其中最重要的条件,终于没有让日本把中国变成第二个印度。 袁世凯做直隶总督和大总统期间,做了许多至今少有人知的革新和善事。同李鸿章一样,他搞了许多中国的“第一”,如北京城的自来水、电业、交通事业,等等。总之,历史本身是极为复杂的,袁世凯的历史更要复杂些。要让历史真实,就得尊重历史。 袁世凯复辟是一出悲剧,正因为这出悲剧,中国陷入了几十年的军阀混战。考究其原因,唐氏没有像西方著作那样直接点明,但事实上列出两大理由,一是制度设计的扞格与制度与人的冲突,二是袁世凯本人思想境界之旧。此论固然突破了过去仅仅在袁氏个人品质道德上转、围绕着“皇帝梦”三字做文章的窠臼,但依然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嫌疑。 当然,对此,唐氏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袁世凯的思想旧,满脑子都是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翻译

严复的《天演论译例言》 原文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晩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倒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Translation involves three requirements difficult to fulfill: faithfulness, comprehensibility and elegance. Faithfulness is difficult enough to attain but a translation that is faithful but not comprehensible is no translation at all. Comprehensibility is therefore of prime importance. Sin ce China’s opening to foreign trade by sea, there has been no lack of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ors. But if you assign them any book to translate and tell them to meet these two requirements, few can do so. The reasons for their inability are superficiality, partiality and lack of discrimination. This book is based on the new knowledge of the West acquired during the last fifty years and was one of the author’s later works. My translation attempts to present its profound thought. It does not follow the exact order of words and sentences of the original text but reorganizes and elaborates. However,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ideas. It is more an exposition than a translation as it seeks to elaborate – an unorthodox way of translation. Kumarajiva sai d: “Whoever imitates me would fall.” There will be many others coming after me in translation work; I sincerely hope that they will not use this book as an excuse for their fallings. ( Translated by C.Y. Hsu) 注评: 1.“虽译犹不译也”译为“… no translation”较为合适,no 放在名词前能 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2.则尚达也:尚,尊崇、重视;主要在于。译为“of prime importance”。 3.象寄之才:《礼记.王制》中记载:五方之民,言语不同,嗜欲不同。达其志, 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所以译员在古代又可称为“象寄之才”,译为“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4.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此句合并译为“The reasons for their inability are superficiality, partiality and lack of discrimination.”比较简练,符合英语的习惯。如果译为“firstly,… secondly…, and thirdly…”则显起来冗余。 5.今是书所言:译为“This book”即可,不必译为原书名。因为“是书”在此 既可指“原著”也可指“你面前的这本书”。 6.而意义则不倍本文:倍,通“背”,违背。此处是指不违背原文主旨大意,故 译为“… it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original ideas.” 7.达旨:表达主旨。 8.取便发挥:取便,取其方便。发挥,阐发,把意思或道理充分表达出来。故 译为“It is more an exposition than a translation as it seeks to elaborate…”

晚清有个袁世凯读书笔记

晚清有个袁世凯读书笔记 赵焰 2014-03-14 相较于曾国藩和李鸿章,袁世凯更复杂,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首先,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影子,中华传统文明尤其是中原文化的诸多特质,在袁世凯身上表现得异常充分;其次,袁世凯还充分地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在袁世凯身上,既有儒、道、法的气场,正与邪的混合,也有阴与阳的起伏。 2014-03-14 袁世凯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时代里——它应该是所有中国人的故事,因为袁世凯的故事值得每一个中国人警惕和自省。当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强人在1916年的夏天躺在灵柩里回归故土的时候,他甚至付不起自己的安葬费。尽管北洋政府在财政巨大赤字的情况下,拨了五十万元用于陵墓的建设,但这一笔费用由于袁克定和田文烈控制规模不力,远远不能满足安葬的需要。最后,他的弟子和手下,不得不又个人凑了二十万,用于弥补他安葬的漏洞。这个生平一直幻想着流芳千古的河南人,最后竟沦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看起来庄重肃穆,其实只是敷衍了事。尴尬地躺在“袁林”之中,面对如此结局,袁世凯若地下有知的话,会永远合不上眼睛的。 2014-03-14 袁世凯在晚清登上权力的巅峰,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上天的有意为之: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让他择机冲天而起,有所作为;最后,又毫不留情地让他一败涂地,遗憾终身。 注:对袁我是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会称帝的,虽然之前有讨论过,但总感觉理由不是那么充分。 2014-03-14 有很多人联系到袁世凯的出生环境、多变的性格以及末代权臣的地位,以为袁世凯在整体上像极了曹操。真实的情况是,袁世凯的性格和命运,与其说像曹操,不如说更像其远祖袁绍(袁世凯家族,就是三国袁绍的遗脉)。 注:像袁本初?本初同志志大才疏,就是有个好出生,不然哪里有机会和曹孟德在一起逐鹿天下啊。袁世凯好像没这么好运吧? 2014-03-14 自袁耀东到袁世凯这一代,四代袁家男性主人,几乎没有活过六十岁的,这四代的三十余个男人当中,先袁世凯而死的十四人当中,有十三人都是死于虚龄五十八岁以前,仅袁世凯的四叔祖死于六十岁。 注:这能解释他急于称帝吗? 2014-03-14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论文。论袁世凯

xx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实践教学论文 (二○xx至二○xx学年度第x学期) 论文题目:我读袁世凯 学生姓名:xxx 学生学号:xxxxxxxxxxx 所在学院:xxxxxxxx 年级专业:xx 级xxxx 专业任课教师:xxxx 完成日期:20xx 年xx 月xx 日

我读袁世凯 (xxx,20xx级xxx专业) 【内容摘要】袁世凯虽有过错,但功劳不可被忘记 【关键词】袁世凯,功劳,过错 所谓“谋国者”既有老成谋国之义,亦有谋国之人的意味。简言之,袁世凯其人,恰与三国时的曹操类似,于治世之能臣,遇乱世则可成为奸雄。而他人生的结局、选择,实则与曹操、刘裕、杨坚等人相仿佛,按照中国传统社会的规律,他的未来也将是拨乱反正、一统中华,稳居一朝太祖的排位。 不过历史没有给他机会,相反却造就了他的悲剧。事实上,同武则天一样,袁世凯死后留给后人的是一座无字碑:将思考留给后人,将功过评说留给后人。即使结局那么不尽如意,也不能一味去指责。穿越去那段历史,又有几人能做成袁世凯?又有几人能做的比他完美? ——导语 袁世凯(1859-9-6—1916-6-6),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故又称袁项城,清末民初的军事和政治人物,北洋系统的领袖,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的大总统,风云一时,叱咤中国政坛。 袁世凯是何许人?想来我们这些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人,总归对这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建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不抱什么善意。同样,对于那些坚持着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自由派知识分子而言,借由同盟会衮衮诸公之口传出的践踏“约法”、肆行独裁的袁大总统的形象,更可爱不起来。 一般来说,政治人物是不可以犯错误的,一件坏事足以一笔勾销一百件好事,而且基本上不会得到原谅。尽管袁世凯是晚清维新派的重要代表,他在推动中国政治、军事、司法、经济、社会管理、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仅就辛亥革命而言,如果说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其成功标志的话,那么袁世凯的功劳是谁也比不上的。但是,袁世凯称帝了,表明他的骨子里还存在着传统帝王思想,这是不可原谅的,由此他就被贴上了“坏人”的标签而一无是处。 其实,如果说辛亥革命带来了民主的时代潮流的话,那么袁世凯所“逆”的

译《天演论》自序(清)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清)严复 2017-02-20 名天+ 关注献花(0) 英国名学家穆勒约翰有言[1]:“欲考一国之文字语言而能见其理极[2],非谙晓数国之言语文字者不能也。”斯言也,吾始疑之,乃今深喻笃信,而叹其说之无以易也。岂徒言语文字之散者而已,即至大义微言,古之人殚毕生之精力,以从事于一学,当其有得,藏之一心则为理,动之口舌、著之简策则为词。固皆有其所以得此理之由,亦有其所以载焉以传之故。呜呼,岂偶然哉!自后人读古人之书,而未尝为古人之学,则于古人所得以为理者,已有切肤精怃之异矣[3]。又况历时久远,简牍沿讹[4]。声音代变,则通假难明;风俗殊沿,则事意参差。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于古人诏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故曰,读古书难。虽然,彼所以托焉而传之理,固自若也。使其理诚精,其事诚信,则年代国俗无以隔之。是故不传于兹,或见于彼,事不谋而各有合。考道之士,以其所得于彼者,反以证诸吾古人之所传,乃澄湛精莹[5],如寐初觉。其亲切有味,较之觇毕为学者万万有加焉[6]。此真治异国语言文字者之至乐也。 今夫六艺之于中国也[7],所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者尔。而仲尼之于六艺也,《易》、《春秋》最严。司马迁曰:“《易》本隐而之显[8],《春秋》推见至隐[9]。”此天下至精之言也。始吾以谓本隐之显者,观象系辞以定吉凶而已[10],推见至隐者,诛意褒贬而已[11]。及观西人名学,则见其于格物致知之事[12],有内籀之术焉,有外籀之术焉[13]。内籀云者,察其曲而知其全者也,执其微以会其通者也。外籀云者,据公理以断众事者也,设定数以逆未然者也。乃推卷起曰:有是哉,是固吾《易》、《春秋》之学也!迁所谓本隐之显者,外籀也;所谓推见至隐者,内籀也。其言若诏之矣。二者即物穷理之最要涂术也[14]。而后人不知广而用之者,未尝事其事,则亦未尝咨其术而已矣。 近二百年,欧洲学术之盛,远迈古初[15]。其所得以为名理、公例者,在在见极[16],不可复摇。顾吾古人之所得,往往先之,此非傅会扬己之言也。吾将试举其灼然不诬者,以质天下[17]。夫西学之最为切实而执其例可以御蕃变者,名、数、质、力四者之学是已[18]。而吾《易》则名、数以为经,质、力经为纬,而合而名之曰《易》。大宇之内,质、力相推[9],非质无以见力,非力无以呈质。凡力皆乾也,凡质皆坤也[20]。奈端动之例三[21],其一曰:“静者不自动,动者不自止;动路心直[22],速率必均。”此所谓旷古之虑[23]。自其例出而后天学明[24],人事利者也。而《易》则曰:“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25]。”后二百年,有斯宾塞尔者[26],以天演自然言化,著书造论,贯天地人而一理之[27],此亦晚近之绝作也。其为天演界说曰:“翕以合质,辟以出力[28],始简易而终杂糅。”而《易》则曰:“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29]。”至于全力不增减之说[30],则有自强不息为之先[31],凡动必复之说[32],则有消息之义居其始[33]。而“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之旨[34],尤为“热力平均,天地乃毁”之言相发明也[35]。此岂可悉谓之偶合也耶!虽然,由斯之说,必谓彼之所明,皆吾中土所前者,甚者可谓其学皆得于东来,则又不关事实,适用自蔽之说也[36]。夫古人发其端,而后人莫能竟其绪,古人拟其大,而后人未能议其精,则犹之不学无术未化之民而已。祖父虽圣,何救子孙之童昏也哉[37]! 大抵古书难读,中国为尤。二千年来,士徇利禄,守阙残,无独辟之虑。是以生今日者,乃转于西学,得识古字用焉。此可与知者道,难与不知者言也。风气渐通,士知弇陋为耻[38]。西学之事,问涂日多,然亦有一二臣子,訑然谓彼之所精[39],不外象形下之末[40];彼之所务,不越功利之间。逞臆为谈,不咨其实,讨论国闻、审敌自镜之道[41],又断断乎不如是也。赫胥黎氏此书之恉,本以救斯宾寒任天为治之末流[42],其中所论,与吾古人有甚合者。且于自强保种之事,反复三致意焉。夏日如年,聊为迻译[43]。有以多符空言无裨实政相稽者,则固不佞所不恤也[44]。 光绪丙申重九严复序。

《走向共和》背后的真实历史人物

《走向共和》背后的历史真实 主要人物 慈禧太后(1835—1908),又称西太后。1851年选为秀女,次年入宫,封兰贵人。1856年生子载淳,次年晋懿贵妃。载淳继位后被尊为圣母皇太后,以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对内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执行妥协政策。1898年反对戊戌变法,发动宫廷政变。1908年立溥仪为帝,自为太皇太后,次日病死。 光绪帝(1871—1908),醇亲王之子。1875年登基,继位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1898年宣布变法,起用维新人才,发布诏书。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后,将其幽禁。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被慈禧挟持逃往西安,从此不问政事。1908年死于赢台涵元殿。 隆裕太后(1868—1913),慈禧太后侄女,1889年被立为光绪皇帝皇后。1908年光绪帝驾崩,尊为皇太后。袭慈禧以行“垂帘听政”,并立醇亲王载沣为监国摄政王。1912年她被迫宣布清帝退位。 溥仪(1906—1967),清代最后一个皇帝,辛亥革命爆发后退位。1917年复辟帝制,12天后二次退位。1924年,废帝号,出皇宫。1931年充当满洲国傀儡,1945年被苏军俘获,后移交中国政府。1959

年获特赦。 张之洞(1837—1909),直隶(今河北)南皮人,清末洋务派首领。中法战争中主张抗法,战后兴办洋务。1889年调湖广总督,是“洋务派”后期代表人物。中日甲午战争中为主战派,1898年撰文攻击维新思想,1900年力主镇压义和团运动。1906年授军机大臣,19 08年督办粤汉及川汉铁路。 李鸿章(1823—1901),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主帅,洋务派首领。1853年在皖北举办团练,抵抗太平军。1865年署两江总督,又创办江南制造总局与金陵机器局。1870年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创立北洋水师学堂,建立北洋海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1901年受命和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奕(1838—1918),1884年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94年进封庆亲王。1900年与李鸿章同任全权大臣,与八国联军议和。1903年升任军机大臣,武昌起义后,派兵镇压起义军。1912年清帝退位后,携 巨资避居天津。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1888年上书皇帝,请求变法,未达。1895年同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要求

严复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2006年第4期N o.4,2006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 urnal of T ianjin N or mal U niv ersity(So cial Science) 总第187期 Sum N o.187 严复与袁世凯关系释论 李喜所,贾菁菁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300071) 摘 要:关于严复和袁世凯的关系,学界关注很少。事实上,严复和袁世凯交往的二十多年,经历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民初政坛风云的起伏,严袁之间的友谊和纷争,深刻反映了那时社会文化的变迁,也透视出严复的政治追求及其对袁世凯的整体认识。严复倾心袁世凯,既是个人好恶,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 关键词:严复;袁世凯;社会交往 中图分类号:K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1106(2006)04 0059 06 严复与袁世凯有过二十多年的交往。从袁世凯1895年天津小站练兵两人结识,一直到1916年袁世凯去世,严袁之间的来往从来没有间断。总体上看,二人之间有友谊,也有分歧,可谓爱恨相间。由于他们二人都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变迁有过重大影响的赫赫名人,所以从他们的合作和纷争中不仅可以窥见二人的性格品行,而且能够折射出当时的政治走向。本文主要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帝制复辟三个阶段为时空背景,在对严袁关系进行简略梳理的基础上,考察严袁交往与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一 严复在乙卯(1915)年日记中曾提及: 吾与袁公交,垂三十年。[1](P1551)按 三十这个数字推算,他们的初识应该是1885年前后,但很难找到史料来佐证。就目前所能看到的确切史料,严复在文字中明确记载的与袁世凯的交往是光绪丙申、丁酉(1896、1897)年间,这与维新运动的兴起有密切的关系。 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国势日危,严复爱国心切,自觉 胸中有物,格格欲吐[1](P514)。于是接连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和!救亡决论?5篇文章,大胆宣传西方民主思想,批判封建专制制度,陈述变法图强之道。文章发表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其时,袁世凯对维新变法已经表现出相当的兴趣。袁1895年在北京时,便加入了康有为、梁启超创办的强学会,自愿 捐款五百金。并且不时去探访康有为、梁启超, 饮酒商谈,大讲练兵变法,颇得维新派赞许,以至于 人皆喜聆其言论,目为一世之雄[2](P77)。政治倾向上的相通,为严袁交好奠定了根基。 1896年严复在天津总办北洋水师学堂,并奉李鸿章之命创设了天津俄文馆。而袁世凯这时也谋得在天津东南70里处主持小站练兵的重任。此时天津的变法运动方兴未艾,宣扬新法的报纸不断涌现,严复同杭辛斋、王修植、夏曾佑也商议创办一份北方的报纸。于是时常在王修植家聚会,袁世凯也经常参加。严复为杭 收稿日期:2006 03 03 作者简介:李喜所(1946#),男,河北涉县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菁菁(1984#),女,云南昭通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

袁世凯的功与过

袁公亦风流 ——袁世凯其人 张哲瑞 【摘要】袁世凯是何许人?想来我们这些读着教科书长大的人,总归对这位“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又建了中华帝国的“洪宪皇帝”不抱什么善意。但当我们透过百年沧桑认真品味那一段历史时,我们又会产生许多别样的感悟。本文从袁世凯的个人成就,袁世凯在政治军事乃至文化上的不朽业绩,以及对相关历史疑云的深入探讨三方面来为读者展示一个更为客观全面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袁世凯。 【关键词】袁世凯个人成就历史功绩疑云剖析客观评价 一 从项城一小子成长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袁世凯的一生,是血与泪的一生,也是光辉与荣耀的一生。 青年发奋 “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有谁能想到这两句霸气毕露的诗竟出自13岁的袁世凯之笔?可见,青年时期的袁世凯就已产生逐鹿中原,再造中华的雄心壮志。他曾作诗《言志》一首以自勉:“眼前龙虎斗不了,杀气直上干云霄。我欲向天张巨口,一口吞尽胡天骄”。两次科举失利后更以“大丈夫当效命疆场,安内攘外,岂能龌龊久困笔砚间”表明其纵横疆场的决绝,尝自谓“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袁世凯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策,甚至因此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宏图大展 凭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聪明才智,袁世凯的能力也得到众人的一致认可。早年追随叔父做事时,其叔父便称赞道——袁家嗣武有人,亦可略慰,认为袁世凯“办事机敏”,称得上“中上美材”。之后总督朝鲜,两次击退入侵日军,朝鲜人士称赞其“明达夙成,留京师期年,大得都民之心”。李鸿章更认为其“血性忠诚,才识英敏,力持大局,独为其难”。而在李鸿章给朝廷的遗折中,极力推荐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接替自己的职位,并称赞其“足智多谋,规模宏远,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甚至革命党人黄兴也曾致书袁世凯,视袁世凯为“中国之华盛顿”,他这样写道:“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亦当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苦心谋国 经历三年洹上隐居的袁世凯复出后立马掌握了清廷的全部大权,之后与革命党人议和,逼清廷退位,最终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权力可谓达到顶峰。虽然其执政时期多有诟病,但也不是毫无建树可言。民国政要张一麟评价袁世凯:“其虚怀下士,有不可及者……其不用私人,不有私财,非当世贵人所能望其项背。使遇承平之世,岂非卓卓贤长官哉”。

严复 天演论 译例言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严复《译例言》 Sunday, August 29, 2010 3:12:03 PM Zitate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海通已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辩之者少,三也。今是书所言,本五十年来西人新得之学,又为作者晚出之书。译文取明深义,故词句之间,时有所颠到附益,不斤斤于字比句次,而意义则不倍本文。题曰达旨,不云笔译,取便发挥,实非正法。什法师有云:学我者病。来者方多,幸勿以是书为口实也。 西文句中名物字,多随举随释,如中文之旁支,后乃遥接前文,足意成句。故西文句法,少者二三字,多者数十百言。假令仿此为译,则恐必不可通,而删削取径,又恐意义有漏。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善互备。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曰:修辞立诚。子曰:辞达而已。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正轨,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此不仅期以行远已耳,实则精理微言,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近世利俗文字,则求达难。往往抑义就词,毫厘千里,审择与斯二者之间,夫故有所不得已也,岂钓奇哉~不佞此译,颇贻艰深文陋之讥,实则刻意求显,不过如是。又原书论说,多本名数格致及一切畴人之学,倘于之数者向未问津,虽作者同国之人,言语相通,仍多未喻,矧夫出以重译也耶,

新理锺出,名目纷繁,索之中文,渺不可得,即有牵合,终嫌参差。译者遇此,独有自具衡量,即义定名。顾其事有甚难者,即如此书上卷导言十余篇,乃因正论理深,先敷浅说,仆始翻“卮言”,而钱塘夏穗卿曾佑病其滥恶,谓内典原有此种,可名“悬谈”。及桐城吴丈挚甫汝纶见之,又谓“卮言”既成滥词,“悬谈”亦沿释氏,均非能树立者所为,不如用诸子旧例,随篇标目为佳。穗卿又谓:如此则篇自为文,于原书建立一本之义稍晦。而悬谈、悬疏诸名,悬者玄也,乃会撮精旨之言,与此不合,必不可用。于是乃依其原目,质译“导言”,而分注吴之篇目于下,取便阅者。此以见定名之难,虽欲避生吞活剥之诮,有不可得者矣。他如物竞、天择、储能、效实诸名,皆由我始。一名之立,旬月踟蹰,我罪我知,是在明哲。 原书多论希腊以来学派,凡所标举,皆当时名硕,流风绪论,泰西二千年之人心民智系焉,讲西者所不可不知也。兹于篇末,略载诸公生世事业,粗备学者知人论世之资。 穷理与从政相同,皆贵集思广益。今遇原文所论,与他书有异同者,辄就谫陋所知,列入后案,以资参考。间亦附以己见,取《诗》称嘤求,《易》言丽泽之义。是非然否,以俟公论,不敢固也。如曰标高揭己,则失不佞怀铅握椠,辛苦迻译之本心矣。 是编之译,本以理学西书,翻转不易,固取此书,日与同学诸子相课。迨书成,吴丈挚甫见而好之,斧落征引,匡益实多。顾惟探賾叩寂之学,非当务之所亟,不愿问世也。而稿经沔阳卢君木斋借钞,劝早日付梓。邮示介弟慎之于鄂,亦谓宜公海内,遂灾枣梨,犹非不佞意也。刻讫寄津覆斠,乃为发例言,并识缘起如是云。 光绪二十四年岁在戊戌四月二十二日严复识于天津尊疑学塾

袁世凯传:一个日本记者三十年中国、朝鲜生活札记-1650字高三作文叙事

袁世凯传:一个日本记者三十年中国、朝鲜生活札记-1650 字 《袁世凯传:一个日本记者三十年中国、朝鲜生活札记》这本被封杀了百年的孤本传记首度出版,讲述袁世凯从领兵朝鲜到慈禧之死这一时期的事迹。作者佐藤铁治郎,这位在中国、朝鲜生活了三十年的日本记者,和袁世凯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以不同寻常的眼光和超近的距离来观察袁世凯的一举一动,使得读此传记,更具有人性化,让袁世凯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更添一份传奇色彩。 这也是一本充满传奇的书籍,因为此书成书之时,袁世凯还在世,为了不影响自己声誉,此书当年遭到袁世凯长子、天津官员、日本领事馆的全面封杀。尘封在日本外务省百年之久,直到现在,才得以出版。 由此,我带着好奇的心,走进书里,领略另一番不同的异域观点。本书作者由于距离袁世凯生活时代过近,所以产生了一些不客观的论点。对此读者应该有一份能辨别的心,感受另一种观点,从中找出客观真实的资料。此书最为可贵是,收录了袁世凯各种书信、电稿、笔谈等,还收录了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期和新政时期的政令措施。这些资料现在已经很难找到,所以此书的价

值非常高,作为全面了解袁世凯不得不读的一本传记。在书的前面第一章:《在朝鲜的日子》,作者在很大程度上为自己祖国日本开脱,一味把问题都推卸到清朝身上,并且不惜曲解一些意义,使得内容不够客观公正,甚至觉得有些可笑。如在书中第50页,关于日本侵略朝鲜时,作者居然写道:因为**本国认为朝鲜是个主权国家,而清朝认为朝鲜是其附属国。作者强调,就是因为日本要保护朝鲜主权问题,所以出兵帮助朝鲜。 对此等存在着扭曲历史真相的行为,读者可查相关历史背景资料,作出正确的判断。6。大兴科学,重视科技发展。从以上措施里面可以看出,袁世凯并不是一个只会投机取巧的人,前半生他的做法或许只是为了自保,但到了高位之后,他就开始施展他的理想。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政策后面因为清朝官场腐败至极,得不到完全的实施,最后都不了了之,弄个虎头蛇尾。 作者最后把责任推到袁世凯监督力不够和袁世凯身边的官僚腐败身上,这也是不正确的,因为当时中国大环境如此,根本原因牵涉甚广,不是一两个人就可以改变。或许作者是以日本明治维新的眼光,来审视袁世凯新政。因为身处国家不同,所以作者就以明治维新的标准来衡量袁世凯。书的后面,都是对袁世凯的一些评价,作者明显有些赞美过度,作者认为袁世凯绝对不会成为像曹操、刘裕一样的枭雄,不会窜夺清朝的江山,因为在日

评价袁世凯

袁世凯,一个带着中国经历世纪转折点的政治人物,一个有人说他是“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也有人骂他是“窃国大盗”,无论过去还是当代对袁世凯的评价一直褒贬不一,那么,到底该如何评价袁世凯? 一、首先,我们来看看学界对袁世凯的三种评价 1、梁启超认为袁世凯“以个人利害为本位,而不知国家社会为何物”,说袁世凯以虚 荣为性命,靠谎言和权术进行统治。同时袁世凯不是一个政治家,而是“国中极恶 之极恶和最糟糕的统治者”。 2、中科院历史研究员通过对袁世凯的一系列研究,最后给他的评价是“冲击了封建制 度,以卓越的远识将中国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潮流合拍,所以功大于过 矣”。 3、写了大量关于北洋人物著作的郭剑林认为,袁氏北洋政府“政治上的宽松政策,促成 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一代新文化大师脱颖而出,他是一个完全可以值 得肯定的历史人物。“ 通过学界对袁世凯的评价可以看出,对袁世凯,学界有“否定论,功过论,和肯定论三种。或许不同的人按照不同的标准或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袁世凯有着不同的 评价。所以我们不能贸然说他们的评论对不对,只能说袁世凯作为一个复杂的历史 人物,学界对于他有任何评价都不足为奇。 二、其次,我谈谈自己如何评价袁世凯; 袁世凯作为一个经历时代转角和身披多件衣服的人,他身上有着太多的争议,作为一个具有现代先进思想的政治家却逃脱不了帝王专制的诱惑,这是他的悲哀之 处。但是他毕竟为中国的近代化有过很大的贡献,所以也不能一刀切。所以我的评 价方法是,“不论功过,不说好坏,辩证史实,就事论事,只说对错” 1、辩证史实,正确看待:(1)对于袁世凯负面影响的一大事件就是“戊戌告密”,现 代考证袁世凯是在政变发生后为自保才告密的,并非事前告密。但是他毕竟使事 件扩大了。(2)签订二十一条,这上边袁世凯也尽力减轻了中国的损失,并且 没有全部接受。但是,他毕竟让中国的主权受到了损害。这两件事是相对争议比 较大的,辩证史实,历史对袁世凯虽然有点冤枉,但他必须对那些事承担主要责 任。 2、一生之明:(1)在朝鲜时强硬抵制日本的侵略企图。(2)参与主导了废除科举, 促进了近代文化的发展。(3)无论是不是真心推动宪政,但毕竟客观推动了中 国政治近代民主化。(4)编练新军促进了中国陆军近代化(5)修建第一条 中国人自己的铁路和建立第一支警察部队(5)推翻清朝,接受共和,并进行了 中国第一次民主议会选举(6)反对英国独立西藏,维护了中国主权(7)发展 实业 3、一生之失:(1)戊戌政变的扩大和二十一条的签订多少都有责任(2)破坏共和, 刺杀宋教仁,严重破坏了民主共和(3)复辟帝制,这一问题上,无论他是不是 被当时的环境和周围的人误导,但是他起了决定作用,所以这一问题上无可辩驳三、综述:袁世凯作为一个转过专制与共和的时代拐角的关键人物,他用他开明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他所处时代的局限性和他性格的弱点,他做的一些事也确实必须受到后人批评。但我认为无论对他简单肯定还是贸然否定都不是客观评价,不如辨清史实,用两点论就事论事的给他评价,这样或许对袁世凯,对历史都要公正一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