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叙述方式

论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叙述方式
论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叙述方式

论四十年代小说的叙述方式

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湖南邵阳学院教学点2003级专业汉语方文学专业

031F3C3012 陈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以茅盾、路翎和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为例说明他们三人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对叙事模式的“探险”和“尝试”。小说家们在“为人生”新文学观指导下,从

茅盾的矛盾模式到路翎的情感模式和钱钟书的评论模式,试图揣摩和领会一种

独特的叙事技术来表达纷繁的事件与复杂的人格。

关键词:矛盾模式情感模式评论模式

谈到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小说创作,不能不谈茅盾、路翎、钱钟书。他们各自的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描写方法和叙事风格为现代文学的奠定了几种不同的叙事模式,本文试图从上述作家的长篇小说中发现和说明其在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探险”和“尝试”。

一、矛盾模式——经过“精密地考察与研究”,“把社会的现象,人性和事实,加以横断面的剖析,加以想象的描写”。

1946年,文艺界提出“文艺复兴”时,人们要求于作家的首先就是要学习矛盾模式——即类似于一个科学家的谨严而且慎重的态度,经过“精密的考察与研究,把社会的现象,人性和事实,加以横截面的剖析,加以想象的描写”①这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捷克的普实克先生对矛盾小说风格有了更为精当的论述:首先是紧密联系当时的现实以及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事件,试图在“现实成为历史之前立刻以最大限度的精确把握它,而在安排题材时,又以最大限度地表现这些题材的客观性”为目的,在叙事上则有“非凡的描写能力”,茅盾的“非凡的描写能力”,表现在他的叙事总是通过所描述者的眼睛来观察现实,因此,小说要交替使用内心独白和叙述。这种对人物内心描写,说明茅盾的描写已经“从外在现实转到内在的现实,转到人物思想及习惯思维的过程”而小说情节的轮廓则被削弱了,题材组织方式也由“情节”变成精心构思的“个别场面”,通过这些具有典型性和戏剧性的“个别场面”来完成对于整个时代的刻画,也就是说,茅盾总是在创造场面,而不是在讲故事。他在“描绘”而不是“叙述”,他的目的是通过典型的场面来表现集体的、时代的事件与命运,而不是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的命运,因此在茅盾的小说里,我们见不到拥有“个人的整个历史”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发现小说家契诃夫所用的相对来说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而是明显地倾向于戏剧性的表现。

例如茅盾写于3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子夜》,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吴荪甫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叙事风格。作品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多侧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并在矛盾冲突中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吴荪甫形象真实丰满,有血有肉,充分体现了中

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吴荪甫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作品通过吴荪甫的遭遇命运和最后不得不走向破产的结局的描写,说明了在帝国主义压迫和国民党政权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吴荪甫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失败,而是这个时代下的所有民族资本家的失败。

以茅盾的上述风格特征作为一种鉴别标准去检视四十年代长篇小说创作时,你会感到其中已经发生了某些明显的改变,从题材的选择上说,虽然仍是对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生活与命运表现,可是与现实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有了相对的距离感,从结构方式来说,也不再是建立在哪些“悲剧性时刻”之上的横截面的展开,“叙述”而不是描绘,成为作家所常用的中心手段,情节的戏剧性成分也有所减弱,从小说人物方面,不仅刻画那种“共时性”的时代主人公,而且塑造了拥有“个人的整个历史”的个人形象。对于历史的个人命运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个别阶层的群体命运的关注和描写,以及由此作出对于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状况的反省与表现。这些相对于茅盾风格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年青的路翎和钱钟书的小说创作中,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向着不同的方式向各自走出了长篇小说的茅盾模式。

二、情感模式——叙述中追求“深沉的感情”

1945年7月,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出版时,胡风强调路翎所追求的是表现历史变迁中知识分子“心灵”的“来根去向”,同时也指出路翎小说的结构方式,是由一个“辐射中心点”出发,通过多个方面亦即多条情节线索来展开叙事,所谓辐射中心点,就是苏州大户蒋捷三家族,通过叙述每个家族成员各自不同的人生抉择及其结局,“时间自一二?八战争到苏德战争的爆发,舞台由苏州、上海、南京、江西原野、九江、武汉至重庆、四川农村、人物有七十个以上”②。小说组成了一幅现代中国家族兴衰史。同时也是现代知识分子命运史。通过家族的兴衰来再现时代与个人命运,我不知道这种灵感与《红楼梦》的写大家族有多大关系,在他之前茅盾也尝试过类似写法,但他本人亦有这种生活印象。《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些长篇巨幅对纷繁复杂的人物与情节的处理方式,尤其是它们对于人物精神世界的表现力,以及托尔斯泰在情节的因果链条之外非理性冲动所给予的充分揭示,罗曼?罗兰那种理想主义,对于常在凄凉与甜蜜,悲愤与狂喜的错综中,“爱着自己也恨着自己”的路翎,或许是更为合适的精神补给“不仅仅是对于理想主义气质的感应,而且是揣摩和领会一种独特的叙事技术来表达纷繁的事件与复杂的人格。路翎倾向于将人物放在一种平常现实与不稳定的心理两相映照的处境中加以“多面”的分析。曾经有人指出,理解路翎关键是理解他对于“人生战斗”的见解。因为“在路翎小说最触目的特点是:作者分析的详细和故事的平凡。那些分析就是战斗”。“人生战斗”实际上是被胡风所说的“作家的意识”“主观战斗精神”,即要求作家不被动去描写他的对象,而是要怀着自己的“思想要求和热情”“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在平凡的生活中,看出带血泪或泪痕的人生。从这种观念出发,要求作家不仅得有描写才能,而且必须具有分析、批判的能力,既“感性的对象深入”,对揭示小说中“人物所不能自知自见”的意识与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路翎在写作上始终倾向于“在平凡的生活事件”中,通过叙述并加强叙述表现力来完成人物精神世界多面性的发掘与分析。

在《财主底儿女们》第一部第九章第二节有一段对于汪卓伦性格与内心的叙述,都发生在他与蒋少祖关于国家前途的谈话之间,它是对汪卓伦的思想情绪在结婚前后微妙变化的分辨,而对一个人从忧郁青年到成熟公民这一复杂过程则在叙述过程被省略,这既便于作者直接评论人物一系列变化的结果,同时又符合他不以事实的罗列和刺激的情节来组织题材的原则。路翎曾经这样批评写实主义“写实主义所谓内容,只是罗列事实和寻求外部刺激:以情感为精神。而且他特别指出,那种摈弃叙述的作法“生根于近来某些倾向:以为要尊重读者的想象力,以为作者不需多说话,使读者去明白未显露的内容”,而“叙述的摈弃令所表现的一般化,作者深沉的感情也就含蓄地逃亡”③。很显然地,路翎从叙述中追求的是作者的“深沉的感情”的强烈表现,其中也包含了他自身作为知识分子一员对于情感与思想要求的追求与自省。这样的叙述其实与茅盾的典型“个别场面”的描写一样削弱和模糊了小说的故事情节因素,可不同于茅盾个别场面“主要针对作为某一类人命运的典型化的个人”,路翎“叙述”所表现的是独特的个人,尤其是他们或显著或微妙的千姿百态的内心差异。如果说茅盾的“典型化个人”显示出时代对人的塑造(如《子夜》中吴荪甫)路翎小说中,千差万别的人物则多显示人的精神给时代留下的印记(如蒋家儿女不同的生命历程使时代更丰富而残酷)。同时路翎还有意使用欧化的句法和大量“时之违反习惯”的形容词和副词来叙述中国读者陌生的人物神态及内心的激情,通过陌生感来加强叙述表现力。总之,人物内在精神世界与叙述者情感态度的表现,一直是路翎小说创作中最关心的问题,以深沉的感情去叙述故事。这与茅盾最大限度地去表现“题材客观性”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便正如严家炎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所指出的,路翎及其同道者把“叙述”与“描写”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立起来,其实是有些偏颇的。他们在译介卢卡契的《叙述与描写》一文对行“叙述”与“描写”之别的看法:叙述是综合性的表现,需要充足的生活储备和知识,而描写是片段性的表现,作者只需匆匆看一眼,就可以大描写特描写起来”。在这篇长文中我们还能看到关于“叙述”与“描写”意义的另一分别:叙述在求辨异的个别化,描写在求齐一的水平化。”因此,“描写”把生活绘写变成了一种“死亡的自然”,而“叙述”则因作者的主观精神的参与以及对于对象的个别性、复杂性的深入,它绘写的生活就是一种“活的自然”。

路翎在《题记》中说“我所追求的是光明,斗争的交响和青春世界的强烈欢乐”,胡风又补充说,这里的欢乐也可以换成“痛苦”和“追求”,要表现“欢乐”“痛苦”“追求”这些时代的热情,把作者的态度隐藏在生活事件和人物形象背后的“描写”自然不足以满足“追求深沉的感情”小说家的叙述要求。

路翎小说风格绝对与娱乐绝缘,即使是他的“夸张错乱、迷惑”也是庄严神圣的,也没有那种“采取漫谈的笔墨而不打起高古的文章调子,笔致很近于口语”的旧说部遗风,更没有在第三人称叙事方式的掩饰下,以冷静的独立姿态和审美的距离来处理作者的自我,而是怀着深沉的感情深入感性的对象,揭示小说中人物所不能自知自见的意识和意义。路翎和茅盾的区别在于他塑造个人历史而不是为时代的某种典型形象造型,可是他的“叙述”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把郁达夫的风格推向极端,使得它的

个人形象像是一种非理性的冲动而不是对于时代、历史与个人关系的理性思考。

三、评论模式——叙述而且评议故事,甚至在故事外另立话题

在上述之所“非”的对面,站立着一个完全不同的小说家钱钟书,以不同的叙述方式来诠释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

钱钟书认为,传统中国短篇小说可分为两类:“笔记”与传奇,前者特点在直接描写和诙谐的评论,而后者叙述时讲究情节,文字趋向书面化,对于人物的心理表现出很敏锐而且正确的判断能力,且一般叙述题材为爱情。事实上大部分中国小说都是流浪汉小说,。即便著名的《红楼梦》也只是“编年体”而并非是“戏剧式小说”。假如将《围城》与钱钟书上述中国传统的叙述看法作一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在小说最基本要素如题材与结构上,《围城》采取的就是所谓中国传统小说两种方式之间的融合,口语与书面语串用的漫谈笔墨,机智风趣。爱情故事、编年体的流浪汉小说结构层出不穷的人物与新的事件,不断变换的背景地点,而且斜枝旁生,叙述者声音直接参与进来,不仅叙述而且评议故事,甚至在故事之外另立话题,相对与茅盾那种描写横截面,场景集中而且典型化,追求客观性小说,这样的叙述有助于强化小说对复杂主题表现力,有助于揭示人类生存困境的小说表达。

《围城》被很多人称为“新儒林传”,钱钟书把熟悉的真人写成小说人物加以打趣或刺他一下甚至动用了他古今中外的各样知识、经验替很多人取了特别滑稽的称号。出于“深刻性”的要求,钱钟书自然不会满足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满嘴俏皮话或是一般的讽刺。他的故事叙述自有与众不同的方面,在他看来“中国从来没有地道的幽默小说,而只有大量的社会讽刺作品,中国的讽刺作家们只满足于对表面现象的讽刺,却从不探究最重要的“人性的腐败”,也就是说作家应该有发自内心的正义感,“忧世伤生”可并不声色俱厉;应该有对于人性的深入理解,而不只是停留在社会现象的表面;也不应该以诙谐的打趣和表面的讽刺为目的,而应去表现更深层的人性的堕落。

《围城》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作为样品探究人性自身的病根,探究人类生存(如爱情婚姻、职业或事业)经历中那些隐秘的、不易察觉的矛盾,困境与困境中的失落。它们既是某个特定时代之内却又具有历史普遍性,既在人生的某个特殊阶段而又追随人的整个一生。

《围城》超越了爱情故事与“流浪汉”小说外形,也不只是反映了某个时代的某种社会生活,而是对于人类生存中某个特殊方面的发现与表达。如果说“小说家并不就他的思维大做文章,在揭示存在某些未知方面努力摸索他的道路。他不是为他的声音而是为他所寻求的形式强烈地吸引,只有那些符合他的梦想的要求的形式成为他作品的组成部分”。《围城》正是通过运用爱情故事与“流浪汉”小说的形式形成和发展了具有存在主义哲学意义的小说主题。

《围城》中有大量被认为直接显示出作者“智慧”知识化、学问化的奇妙比喻——据读者统计约有七百余条,如此繁复的表达方式只能说明小说所要表达的并不是一种明快的,思辨式的理论思想,而是众多芜条而且随处生发的人生经验思绪。它们有效地传达了作者的幽默精神,同时地显示出了作者“声音”的无所不至,可是这和我前面说到作者并不是为他自己的声音而是为表达的形式所吸引看

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在这里我要谈到钱钟书叙述的“离题”。

小说中大量精彩比喻,常常使我们从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开了小差,转去体味比喻所表明叙述者对于人物事件的态度以及作者的一种特别趣味,因此这些比喻也被人认为是在故意炫耀学问,知识,可只算做小小的“离题”。其实,在小说中还有大量与此相比走得更远的“离题”之举,它们往往暂时放下故事情节,转而去谈论些其他事情。这里试举一例,是小说对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的介绍——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总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家”。现在还早得很呢,不妨笼统称呼。高校长肥而结实的脸像没发酵的黄面粉馒头,“馋嘴的时间”咬也咬不动他,一条牙齿印或皱纹都没有。假使一个犯校规的女学生长得非常漂亮,高校长只要她向自己求情认错,也许会不尽本于教育精神地从宽处分。这证明这位科学家还不老。他是二十年前在外国研究昆虫的;想来二十年前的昆虫都进化成为大学师生了,所以请他来表率多士。他在大学校长里,还是前途无量的人。大学校长分文科出身和理科出身两类。文科出身的人轻易坐不到这位子,坐到了也不以为荣,准是干政治碰壁下野,仕而不优则学,借诗书之泽,弦诵之声来休养身心。理科出身的人呢,就全然不同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提倡科学的国家,没有旁的国家肯这样给科学家大官做的。外国科学进步,中国科学家进爵。在外国,研究人情的学问始终跟研究物理的学问分歧;而在中国,只要你知道水电、土木、机械、动植物等等,你就可以行政治人——这是“自然齐一律”最大的胜利。理科出身的人当个把校长,不过是政治生涯的开始;从前大学之道在治国平天下,现在治国平天下在大学之道,并且是条坦道大道。对于第一类,大学是张休息的摇篮;对于第二类,它是个培养的摇篮——只要他小心别摇得睡熟了。

这里既是对小说人物的介绍,同时又批评到中国新式学者的名实不一,学问道德俱有可疑,中国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庶识,以及中国式大学的功用不在为被教育者提供读书求学的机会却在为教育者提供仕途进退之据点这种古怪“大学之道”。类似的思考与议论在小说中我们可以见到不少,它们虽随故事而来,可和故事情节发展并没有太大关系,但又显然与小说表现最根本性的“人性的腐败”,表现人类生存中那些似乎是身不由己的“堕落”的主题有着内在一致性:相对于情节之中的主题发展而言,它们是主题在故事之外的展开由于这种从故事之发展主题的叙述方式,不仅在叙事进程中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并且可以从不同的方向表达主题的不同侧面。小说的主题也就因此时时隐现于叙事进程中,淡化小说的情节色彩使小说显得不那么平淡单薄。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与其说《围城》大大小小的“离题”之举是作者因过于逞才而使小说的情节秩序常常打断,不如说这种暂时地抛开情节的“离题”强化了小说的主题秩序;换言之,小说所遵循的不单纯是因果规律的情节演进结构,而且更是不断变奏的主题复现结构,“离题”正强化了这种主题复现结构的秩序,它削弱了小说的故事性,可是却强化了小说对于复杂主题的表现力,尤其有助于提示人类生存中那些原本就隐而不显,须

反复逼进才能被提示出来的方方面面,使之与故事主体所标明主题取向一起共同完成一次关于既属于个人又属于整个人的生存困境的小说表达。与茅盾以客观态度依靠典型的个别场面来刻画时代典型,或与路翎以充满激情的叙述塑造单枪匹马的浪漫英雄方式相比较,钱钟书显然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以“流浪汉”形式提示人性的腐败,不仅叙述而且评议故事,甚至在故事之外另立话题,叙述中融入对于时代、历史、与个人关系的理性思考。

总之,“对于小说家有三种基本的可能性:他讲述一个故事,他描述一个故事,他思考一个故事”。而这三种基本可能性与作家所处时代及与此相关联的个人阅历、趣味、才情、思想一起形成作家不同的叙述方式。同样是表现当代知识分子的“幻灭、动摇与追求”的精神历程,在茅盾、路翎与钱钟书之间我们却看到了完全不同的小说叙述方式。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小说主人公都走向了悲剧,但《围城》却是以喜剧形式讲述,而以悲剧方式来思考。”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茅盾的矛盾模式——经过“精密地考察与研究”、“把社会的现象、人生和事实、加以横断面的剖析,加以想象的描写”。路翎的情感模式——叙述中追求“深沉的感情”,通过叙述并加强叙述表现力来完成人物精神世界多面性的发掘与分析。钱钟书的评论模式——叙述是评议故事,甚至在故事外另立话题。

注释:①出自郑振逸《迎“文艺节”》

②出自《希望》为《财主底儿女们》做的广告

③出自路翎致胡风的信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研究》第一辑第二辑文艺出版社 1989年,1991年

2、晓风编《胡风路翎文学书简》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

3、郑振铎《迎“文艺节”》《文艺复兴》第一卷第四期 1946年

4、雅罗斯拉夫·普史克《普史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辑》湖南文艺出版社。

第三章 40年代文学

第三章40年代文学(1937-1949) 第一节概述 抗战初期关于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抗战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面对抗战初全民性的抗战题材创作,当时主持国民党《中央日报》副刊的梁实秋表达了不满情绪,希望文学能够表达更丰富多样的生活和主题。这种“与抗战无关”的观点得到了沈从文的应和,他认为作家也不必工具化地服务于战争现实,可以从更长远的思想建设角度为名族未来服务。左翼作家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明确的批评。孔罗荪批评梁实秋的言论“抹杀了今日全国文艺界的一个共同目标:抗战的文艺”;张天翼指出,文艺创作中的“差不多”、“八股”要反对,但目的恰恰在于更紧、更深入地把握时代和现实。其他人的文章多数对“与抗战无关”的观点进行了批驳。 第二节国统区文学创作 1.从抗日战争胜利前夕至新中国成立这一阶段,不同的风格流派的许多进步诗人都以政治讽刺诗为武器进行战斗。郭沫若的《进步赞》、臧克家的《有的人》、邹荻帆的《幽默的人》等,都是政治讽刺中的力作。 2.20世纪40年代的国统区先后出现了两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和九叶诗派。 3.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重要的诗歌流派七月诗派 七月诗派是以胡风主编的《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20世纪40年代的著名诗人艾青和田间也曾在这些刊物上发表过诗作。七月诗派的主要代表人有鲁藜、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七月诗派在创作上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主张发扬“主观战斗精神”,要求作者“突进”到现实生活中去,在生活中、斗争中去发现诗意,创造诗美,并要表现出主观的密切融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第三节解放区文学创作 1.根据地早期诗歌主要是朗诵诗和接头诗。接头诗大多是政治抒情诗和小叙事诗。抗战后期在人们军对中兴起的“枪杆诗”与朗诵诗、街头诗运动一脉相承。 2.解放区早期的小说创作以丁玲为代表。她的作品有《我在霞村的时候》《夜》《在医院中》等,文艺座谈会结束以后,解放区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代表作家有赵树理,孔厥,刘白羽等也曾名重一时。 3.解放区散文创作主要集中在报告文学、速写和文艺通讯方面,较为著名的散文作家有华山,吴伯萧,刘白羽,孙犁等,他们这一时期写下了不少反映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军民生活的散文作品。 第四章50至70年代文学(1949-1977) 第一节概述 1.1949年至1966年“文革”爆发,一般称作“十七年文学”,它以革命现实主义为主导,取得了一定的创作成绩,也因为“左”思潮的不断干扰而屡受挫折,其

四十年代小说

四十年代小说 国统区和沦陷区小说 一、初期抗战小说 (一)“前线主义”小说——抗战纪实小说的极致及时反映抗战前线的战事和军民心态 新闻性和纪实性,更多关注事件而不是人物塑造 集报告文学的典型化和小说的报告文学化与一身 《华北的烽火》 (二)姚雪垠《差半车麦秸》——抗战小说的主题深化表现工农群众在抗战烽火中得到锻炼,改造旧有的国民性性格,并成长为“新人” 丘东平描写淞沪战争题材的作品 《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直面现实的残酷,洋溢抗战初期的时代气息,富有战地实感,壮美与悲剧性;同时具有浓重的主观感情气质。 特征:一、纪实性 二、通俗化:1、采用民间传统文艺形式,“旧瓶装新酒”;2、不直接套用旧形式,只采取其中易为大众接受的叙事手法 二、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小说 (一)张天翼——《华威先生》

批判的尖锐和内涵的深远、讽刺笔调的冷峭、叙事节奏的明快、短篇体制的圆熟,都达到相当高的水准。 华威先生:作风浮夸、生活腐化、假公济私的国民党中小官僚的典型代表。直到今天也还有典型意义。 漫画式的速写:1、运用夸张手法间接勾勒人物的外在特征言行2、让人物言行青苔前后构成夸张式的对比,达到揭露和讽刺的目的。 (二)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 沉郁厚重的讽刺美学品格 《防空——堪察加的一角》/“三记”《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 严谨客观的描写手法,将作者隐藏到人物、事件背后;让场面自身凸显人物的简洁手法; 善于在夸张的戏剧性情节中运用生动的细节,刻画众多喜剧形象; 语言极具个性化,比较口语化,富有地方色彩,幽默质朴; 继承了中国古典讽刺小说的传统,深受五四乡土文学影响,有认真借鉴了果戈里等以苏俄文学为主的外来文学经验,促进了现代讽刺小说的民族化 艾芜——《故乡》《山野》《石青嫂子》 消退了浪漫风格,转向暴露批判

2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 1、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第二卷起,易名《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 2、参与者北京大学、蔡元培、《新青年》、陈独秀胡适、周氏兄弟等 3、提倡 抨击旧文化(传统文化)输入新文明(西方文明)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一文中鲜明地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 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科学。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以孔孟之道为代表的。封建思想文化,打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传统思想文化采取猛烈攻击的态度, 在批判封建旧文化的同时,新文化运动广泛引进吸收西方思想文化,特别是西方人权,平等,自由,“人道主义”“,科学民主”的思想。 4、历史评价 中国的文艺复兴、价值重估、中国现代化助推器全盘西化、传统断裂、激进主义等 二、五四文学革命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1、1916年底,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后迁至北京。 2、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著名的《文学改良刍议》立下首倡之功,成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之急先锋”。 3、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打出了“文学革命”的大旗,提出了著名的“三大主义”: 4、钱玄同、刘半农(双簧戏) 刘半农:提出打破对旧文体的迷信,破旧韵造新韵,运用新式标点符号等建设性意见。 钱玄同:猛烈抨击旧文学,指斥拟古的骈文和散文是“选学妖孽,桐城谬种”,成为五四时期抨击旧文学的流行用语。 5、周作人1918年12月发表《人的文学》一文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文学之本的“人的文学”的观念。 6、北大学生傅斯年、罗家伦 1919年1月创办了《新潮》月刊,致力于提倡白话文,建设新文学,同时也翻译介绍西方文学思潮和文学作品。 7、1918年初,《新青年》编辑部扩大,钱玄同,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鲁迅,刘半农民先后参加了编辑工作,1918年底,陈独秀又创办了《每周评论》杂志,扩大了文学革命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新文学阵营。影响遍及全国。

第7章: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七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思潮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概况、文学潮流、文艺论争。 【教学重点、难点】: 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发展;文学潮流。 【课时】:1学时 【教学内容】: 一.新时期文学的复苏 (一)政治和文艺的拨乱反正 1.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5日(清明前后),天安门广场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诗歌创作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人民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声讨,对光明和理性的呼唤,歌颂和怀念周总理,具有极强的现实功利性和战斗性。四五诗歌运动宣告了“假大空”的文革文学的末日,成为“伤痕文学”的发端。 2.政治的拨乱反正 1976年底,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央对文革作出了定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引发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批评两个“凡是”,要求“解放思想”;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党的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文艺界拨乱反正和艺术自由的提倡 1977年至1979年,政治的拨乱反正也贯彻到文艺领域。集中清算了“四人帮”的极左文艺观念。文艺组织恢复工作。文学刊物相继复刊。一批被打倒的作家“归来”,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和自由。 1979年10月,第四次全国文代会,提出艺术民主,文艺界全面解冻。 1984年12月作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提出创作自由的口号。 (二)文艺论争: 1.文艺与政治的关系论争 对“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提出了置疑。对文艺自身发展规律的重视和重新认识,为1980年“二为”方针(“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提出作好了理论和舆论准备。 2.关于现实主义的论争 对现实主义中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对生活事实与生活真实,生活本质与生活真实,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真实性与倾向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廓清了一直以来对现实主义一系列似是而非的观念,对以真实性为核心的现实主义达成了共识,确立了新时期文艺复苏的方向。 二.20世纪80年代前期文学思潮: (一)文学潮流 1.伤痕文学:直接起因于揭露文革的灾难,描述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的官员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伤痕文学走出了文革的假大空颂歌模式,直面血泪人生。

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中国文学在二十世纪经历了一个持续获得现代性的过程。无论是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文学,还是四十年代的文学,其发展都不免和一个词有关,那就是所谓的“现代性”。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是复杂的。由于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文学的现代性存在着一个积淀的过程,所以它们就有选择地延续到了四十年代。因此,要明确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就不能仅仅局限在四十年代这个时间段中去形而上的看问题,要联系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中国文学已形成的现代性,再加上四十年代中国文学新发生的现代性,才能较为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 先来看一下二十年代、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 二十年代的文学,是以五四为代表的文学。此时期的文学,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始终贯穿、体现着“人”的观念,不断解放思想以及追求个性解放。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可以概括为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民主科学以及“人”的文学。 三十年代的文学,是人文主义文学与左翼革命文学并存的文学。在此时期,延续下来的五四时期“人”的文学的精神观念,与左翼文学运动兴起形成的以阶级为标志的、具有斗争精神与激情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观念,构成了贯穿着多种人与阶级的对话、冲突、交流与交融的思潮格局。这一时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既有二十年代延续下来的时代精神、民主科学以及“人”的观念,又新发生了阶级的观念。 而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最突出的表现为民族意识的产生。这一时期,在长达十余年的战争状态下,抗日救亡的现实直接推动了时代文化发展中民族意识的强化,形成了以民族意识凸现化、普泛化、共性化和现实化为特征的抗战文化。除此之外,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所形成的五四文学话语与革命文学话语对话、交流、激荡的状态也延续了下来。二者共同构成了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纷繁复杂。 总之,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学,即延续了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人”的文学观念和阶级的观念,又有自身所形成的民族意识,其现代性呈现出复杂的状态。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四十年代文学思潮 一、文协: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在“文协”的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宣言》等一系列提案。选出了郭沫若、茅盾、夏衍、胡风、田汉、丁玲、老舍、巴金、郑振铎、郁达夫、朱光潜、王平陵等四十五人为理事,周恩来、孙科、陈立夫等为名誉理事。之后,又选举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出版会刊《抗战文艺》。 这是当时中国文艺界规模最大的组织,其成员包括了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除汉奸以外的各抗日阶级、阶层,各种流派的文艺工作者,而革命、进步的文艺工作者又是其中的主体。她的诞生标志着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文协”的历史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创办了各种会刊。其中影响最大、成就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刊物,是《抗战文艺》。它于1938年5月4日在汉口创刊,之后移往重庆,共出版印行了十卷七十一期,直至抗战胜利。它刊载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及与文艺相关的其它文章,极大地推动了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它自己也成了抗战时期一颗璀璨的文艺明珠。 其二,团结了最广大的作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左联”时期的关门主义偏向。同时,也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讲习班”、“座谈会”等,培养了许多青年文艺工作者。 二、1940年,对“战国策派”的批评 1940年,当一个特别的文艺派别“战国策”派出现以后,围绕这一派别,又展开了一场思想交锋。这一派别的骨干成员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他们是聚集在昆明的教授和文人,其主要活动阵地有《战国策》半月刊和《大公报》副刊《战国》。这一派别虽主要从事文艺活动,但却有明确的政治倾向。 2他们的政治观是“争于力”,他们认为,“科学发达的国家,随时可以用科学的力来支配其他落后国家的生命”,战争,“没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标准,只有力,力就是正义。”中国昔日的“战国时代”,“也就是现在(抗战时期——引者注)的整个局势的特点”。 同时,他们认为:“抗战以来,中国最有意义,最切合实际的口号,莫过于…军事第一,胜利第一?、…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意志集中,力量集中?。”“第一个就是…战?,第二个就是…国?,第三个就是…策?。” “战国策”派的名称由此而来。“战国策”派的宗旨是,“以…大政治?为…力母题?(Leitmotif),抱定非红非白,非左非右,民族至上,国家至上之主旨,向吾国在世界大政治角逐中取得胜利之途迈进。”他们的文学主张,与其“大政治”一脉相承,那就是“恐怖、狂欢、虔恪”三大母题。他们不仅在理论上如此提倡,而且,还有一批作品实践其主张,如《野玫瑰》、《金指环》、《间谍夫人》等。这些作品多表现“曲线救国”的主题,甚至直接歌颂特务和汉奸。 针对“战国策”所作所为,《新华日报》、《文化杂志》、《野草》等报刊,分别发表了汉夫的《…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战国?派对战争的看法帮了谁》,李心清的《…战国?不应做法西斯主义的宣传》,欧阳凡海的《什么是…战国?文艺》,洪钟的《…战国?派文艺的改装》,刘念渠《读〈野玫瑰〉》等文章,对战国策派的主

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本质观的再认识

对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本质观的再认识 摘要: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是:文学是以文字形象地表现出来的东西,它以激发读者的美感为目的。这种认识抓住了文学表现的媒介特征与审美功能,只是没有触及文学的来源和社会性质。20世纪40年代,人们对文学本质观的认识是:“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种认识与30年代文学观念相比显得更为丰厚、充实,但它对文学审美特征的忽略又显得美中不足。 关键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文学本质观再认识 一、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在40年代的文学理论教材建构中,以群、林焕平、蔡仪等人无一例外地都把“文学是什么”作为核心问题,把“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作为理论探讨的起点。 关于“文学是什么”的问题,王秋萤的《文学概论》和以群的《文学底基础知识》有同样的论述:“文学是现实的反映。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定,一切的理论都必须从这里出发。”这一理论把现实生活对文学的决定作用放在首位,使文学观念置于唯物论认识论之下,使文学观念有了一个牢固的哲学基础。文学反映论的命题在四十年代文学理论界可以说到了人人耳熟能详的地步。东北沦陷区的一位研究者在谈到这一点时说,“文艺是人间生活的反映的话,已经听得双耳起茧,毋待引申了。” 三、四十年代的文艺本质观,主要是受列宁的反映论学说以及他

对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评论的影响,列宁在评价托尔斯泰小说的现实主义倾向时,曾称颂他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华北沦陷区评论家楚天阔在《谈新文艺建设问题》一文中,提出要恰当地评价新文艺,应当先弄明白“文学的定义”,即“文艺的一般原则”,而“所谓一般原则”,就是“文艺……是反映人生和社会的一面镜子”。 人们对此命题的认识还很可能受到了其他外国学者如美国人玛肯其(a.s.mackengie)和俄国人弗里契(v.friche)等人的影响。玛肯其的著作《文学的发展》和弗里契的著作《艺术社会学》,二者都强调社会生活对文学产生和发展的作用,这在当时中国文学界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王西彦在《文学与社会生活》一书中指出,玛肯其“承认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为了了解文学的进化,应该先了解社会的进化。这种看法的可贵,便在于能够把握到文学艺术的根源”。王西彦对这些著作进行充分的研究后提出,标榜“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其“目的无不在艺术之外”,其“发生的基地,更无一不是广大的现实社会”。 这一方面的认识在具有知识规范意义的文学理论教材方面得到了补充,许多文学理论著作也都对此进行了专门的探讨,如李长之的《梦雨集》、朱光潜的《谈文学》、王西彦的《文学·科学·哲学》、蔡仪的《新艺术论》等。在这个问题的结论上,理论家们都有着默契和共识,即都认为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征所在,这种反映自始至终都以作家所接触的现实生活中的

论四十年代小说中的叙述方式

论四十年代小说的叙述方式 福建师大网络教育学院湖南邵阳学院教学点2003级专业汉语方文学专业 031F3C3012 陈建文 内容提要:本文以茅盾、路翎和钱钟书的长篇小说为例说明他们三人在长篇小说创作中对叙事模式的“探险”和“尝试”。小说家们在“为人生”新文学观指导下,从 茅盾的矛盾模式到路翎的情感模式和钱钟书的评论模式,试图揣摩和领会一种 独特的叙事技术来表达纷繁的事件与复杂的人格。 关键词:矛盾模式情感模式评论模式 谈到我国现代文学史的小说创作,不能不谈茅盾、路翎、钱钟书。他们各自的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独特的描写方法和叙事风格为现代文学的奠定了几种不同的叙事模式,本文试图从上述作家的长篇小说中发现和说明其在长篇小说创作中的“探险”和“尝试”。 一、矛盾模式——经过“精密地考察与研究”,“把社会的现象,人性和事实,加以横断面的剖析,加以想象的描写”。 1946年,文艺界提出“文艺复兴”时,人们要求于作家的首先就是要学习矛盾模式——即类似于一个科学家的谨严而且慎重的态度,经过“精密的考察与研究,把社会的现象,人性和事实,加以横截面的剖析,加以想象的描写”①这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捷克的普实克先生对矛盾小说风格有了更为精当的论述:首先是紧密联系当时的现实以及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事件,试图在“现实成为历史之前立刻以最大限度的精确把握它,而在安排题材时,又以最大限度地表现这些题材的客观性”为目的,在叙事上则有“非凡的描写能力”,茅盾的“非凡的描写能力”,表现在他的叙事总是通过所描述者的眼睛来观察现实,因此,小说要交替使用内心独白和叙述。这种对人物内心描写,说明茅盾的描写已经“从外在现实转到内在的现实,转到人物思想及习惯思维的过程”而小说情节的轮廓则被削弱了,题材组织方式也由“情节”变成精心构思的“个别场面”,通过这些具有典型性和戏剧性的“个别场面”来完成对于整个时代的刻画,也就是说,茅盾总是在创造场面,而不是在讲故事。他在“描绘”而不是“叙述”,他的目的是通过典型的场面来表现集体的、时代的事件与命运,而不是某个事件或某个人的命运,因此在茅盾的小说里,我们见不到拥有“个人的整个历史”的人物形象,也没有发现小说家契诃夫所用的相对来说平铺直叙的叙事手法,而是明显地倾向于戏剧性的表现。 例如茅盾写于3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子夜》,塑造了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等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吴荪甫形象的塑造,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描写方法和叙事风格。作品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多侧面多层次地刻划人物性格,并在矛盾冲突中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吴荪甫形象真实丰满,有血有肉,充分体现了中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归纳-40年代小说

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思想:1、张天翼的小说创作始终直面人生展现世态,贯穿着反暴虐、反虚伪、反庸俗的讽刺主题。揭示了绅士淑女们的“礼仪廉耻”,鞭挞了小官僚、小政客的自私、虚伪。《善女人》中的长生奶奶平时吃素拜佛。事实上,她却用高利贷压榨自己的儿子,对儿媳也施加虐待。2、鞭挞了小市民包括职员灰色人生哲学和畸零性格。《包氏父子》中老包当了一辈子的仆役,为的是让儿子将来能做大官,而他的儿子却是个不读书的草包。作者抓住“望子成龙”以向上爬这种普遍于社会的文化心态,冷然审视对象,以含泪的讽刺刻画了老包的愚妄心理。 艺术:1、作品善于抓住最能揭示人物性格的细节突现人物的灵魂。如《华威先生》中的华威先生除了“忙”外,还有一个特点:假。2、作品还善于通过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来让人物作自我暴露,从而达到讽刺的目的。3、以漫画式的夸张手法,去揭示华美外衣下的愚妄和可笑。 钱钟书(1910-1998), 现代著名学者、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散文集《写在人生的边上》。《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1、《围城》的含义,用作者的话说,就是人生的婚姻好比一座被围的城,已婚的恰好是处于被围的城中,极力要冲出城出,而未婚的则如攻城的勇士,拼命想冲进城去。2、小说所反映的要远比它所命名的“围城”有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它象征这当时的人生“一无可进的进口,一无可去的去处”的绝境。3、作品以留法回国的青年方鸿渐为中心,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授,在生活、工作、婚姻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猥琐灵魂和灰色人生。艺术特色:1、作品中高超的讽刺幽默手法,大量的奇妙譬喻,以及丰富的知识容量,构成了小说独特的风格。十分熟谙地在说天道地中掺入讽喻的喜趣。2、作者在小说中妙语连珠,新意迭出,明明在写某件事物,却往往旁逸斜出,多方引喻,使事物的特征愈见鲜明。3、中外典故、理论学识、生活印象,都一齐奔汇笔下。 张爱玲(1920.9.3-1995.9.8) 原名张煐。代表作《沉香屑》(第一、二炉香)、《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此后三四年是她创作的丰收期,作品多发表于《天地》、《万象》等杂志。 张爱玲自小一方面受到中国古典文学及传统文化的熏染,另一方面又就读于教会学校,较早地受到了西方现代文化的教育,从而形成了她独特的文化素质。她的小说既有传统小说叙事套路的痕迹,又带有现代派的味道。这些为张爱玲的小说带来独特的韵味。 独特风格:1对生活、对时代社会理解的透彻。女作家都关注女性婚姻、爱情方面问题,但从冰心到丁玲,她们都不如张爱玲写得这样单刀直入,这样透彻,张爱玲直接写出了金钱在女性生活、女性地位中的重要作用,像《金锁记》中的人物曹七巧,她作为一个受害者,是金钱造成的,后来成为害人者,也是金钱造成的,揭示出金钱对人性的巨大诱惑、腐蚀作用,以及人性在金钱的诱惑腐蚀之下产生的深刻变化;2小说创作手法丰富多样,既是现代主义的又是现实主义的,既是客观写实的又是主观抒情的,风格多样,可称这“大家”,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具有大雅大俗的风格;3作品更具体,善于写故事,营造气氛,有很强的意境;4语言通俗、明快、泼辣、犀利、到位、准确,使人读之痛快,又有文学的味道

第十六章 40年代文学思潮

第十六章40年代文学思潮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国统区、沦陷区、解放区)的文学发展状况; 2、重点掌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文学史地位; 3、了解本时期文学论争概况。 第一节概述 1.文学队伍重新组合 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发起人包括各方面代表近百人,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2.文化中心转移及作家生活变化 3.传播媒体的衰落及文体的变化 4.地域政治文化的形成 (1)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1937年上海沦陷后,一部分留在上海的作家在英法租界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创作,或明或暗的表达对异族侵略的抗争意识,开展了一系列配合抗日救亡的文艺活动,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上海完全陷落为止,这时的上海文学,文学史上一般称作“孤岛文学”。 钱钟书、师陀、张爱玲、苏青 (2)国统区文学 A.抗战初期:(1937、7至1938、10) B.抗战中期(1938、10至1944、9) C.抗战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1944、9至1949、9) (3)解放区文学 A.新题材,新人物,新主题: B.新形式: 自觉地探求文学民族化大众化 第二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讲话》产生的背景: 延安文艺座谈会是在1942年5月召开的 二、《讲话》的中心内容 1.为什么人: 强调了“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从而确立了革命文艺方向。 2.如何为:“深入工农兵群众,深入实际斗争”。“和工农兵的思想情感打成一片” 3.特别重视文学的政治功能 重点阐释文艺和政治的关系问题,明确地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要求在文艺批评中,“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文艺的“工农兵方向”。 第三节文艺论争 一、文艺与抗战关系以及文艺公式化、概念化问题的论争 梁实秋编《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约稿提出“于抗战有关的材料,我们最为欢迎,但是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不必勉强把抗战截搭上去。至于空洞的…抗战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期代表作。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成的《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为《田野的风》)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40年代文学思潮

第一章40年代文学思潮(3学时) 第一节战争制约下的文学 一、战争对文学的影响 现代文学的第三个十年(1937-1949):八年抗战+三年多内战,一个动荡的、大转折时期。 这时期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和战争与救亡发生紧密的联系。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思维方式、审美心态,促成战时特有的文学现象。战争直接影响作家的写作心理、方式及题材、风格。即使远离战争现实的创作,也不自觉打上战时的烙印。 在不同的战争阶段,又有不同的时代审美倾向(审美标准也随时代变):初期、相持、解放前都不一样。 二、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此时期特殊之处) 战时的地缘政治文化,制约了文学的发展、风貌。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片国土沦陷,全国实际上分为国民党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抗战时称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三大部分,另外,还有1937(日占上海)-1941(珍珠港事件)年间,相对独立的上海租界,被称为“孤岛”。 文学也因此而分流为四。它们在相对独立的状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身,各具特色,也因相互隔离而难以形成整体。共同点是:都受战争环境影响、都接续五四的新文学传统。 第二节主要文学思潮(1.5课时) 一、国统区文学思潮 国统区在全国所占面积最大,作家最多、流派也多,所以思潮、创作都较为活跃,更能代表40年代主潮。在不同阶段,文坛呈现不同的基调与面貌。 1、第一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武汉失守) 文学的基调是: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文学活动以救亡的宣传动员为中心; P278 彼此对立的各家各派作家的联合:1938年3月27日,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的成立,周恩来、孙科等为名誉理事,郭沫若等45人为理事,老舍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出版了会刊《抗战文艺》等; 报告文学和通讯成为最热门的文学题材。 文学体裁小型化、轻型化了:速写化的小说、墙头诗、朗诵诗、传单诗、街头剧、活报剧风行一时,通俗易懂的宣传抗战的鼓词、唱本、小戏等唱主角;报告文学因时而繁荣,以至于所有文学体裁也都程度不同地报告文学化了。 缺点:强调了文学的战斗性、时代性、功利性、宣传性,丧失了文学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作家过于兴奋,满足于廉价的感情发泄和传达政治立场。 2、第二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941皖南事变) 创作则转为正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正视现实中的黑暗;开始关注社会与个人。作家们主体意识的强化,给文学带来了更多的个性化风格和多样化发展。 题材更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底蕴,揭露与批判现实的黑暗势力和解剖民族痼疾;同时在历史中发掘民族美德,寻找民族脊梁以作为现实的借鉴(萧红《呼兰河传》、曹禺《北京人》、郭沫若《屈原》);再则,作家也开始面对自己,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夏衍《春寒》、《法西斯细菌》)。 主要文学形式是长篇小说、多幕剧、长篇叙事诗;追求史诗格调(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四世同堂》),沉郁、凝重、博大的风格。 3、第三阶段(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 文学再一次与民主运动结合,讽刺成了主调,许多创作都带上喜剧性的批判色彩。(丁西林《三块钱国币》、陈白尘《升官图》、宋之的《群猴》、钱钟书《围城》、张恨水《八十一梦》、袁水拍《马凡陀山歌》)同时,解放区文学和世界进步文学(尤其是俄苏文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也对本时期国统区文学发生了重大影响,前者推动着国统区的小说和诗歌创作迈向民族化和大众化,后者则分别对两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七月派”和“九叶派”产生影响,显示出文学也在向世界化、现代化的潮流靠拢。

第七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2课时)

第七章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与三十年代的文艺思潮 一、无产阶级文学论争与“左联”的成立。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早期共产党人对革命文学的倡导;大革命期间,创造社和进步文学阵营的酝酿;大革命失败后,无产阶级单独肩负领导中国革命的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国际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影响;革命作家相对集中于上海,提供了组织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队伍的可能性。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分析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的社会原因;初步论述了革命文学的根本性质、任务;接触到作家世界观的转变问题。 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要错误:对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当时的革命形势作出错误的分析;在文学理论上,提出了诸如夸大文艺作用、忽视文艺特征、轻视生活、主张作家世界观的突变等不正确的观点;否定“五四”文学革命和“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运动,把小资产阶级作家当作革命对象;对鲁迅、茅盾、叶绍钧、郁达夫等作家进行了错误的批判。 鲁迅、茅盾同创造社、太阳社的争论。鲁迅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提倡,同时批评创造社作家的文艺思想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鲁迅指出他们夸大文艺作用是“爬进唯心的城堡”;反对他们轻视生活和文学技巧;强调文艺特征不可忽视;认为作家世界观的转换不可能突变。茅盾在肯定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同时,主张描写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他们的苦闷,也批评了创造社的革命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中的严重缺点。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二、“左联”的主要文学活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的设立;三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的翻译出版;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与“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清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介绍与讨论。 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国际文化研究会的设立;苏联文学的译介;俄国和西方国家文学的译介。 文学大众化的两次讨论及创作的试验。 鲁迅、茅盾、丁玲、张天翼等创作上的出色成就和大批新作家的培养。 “两个口号”的论争与“左联”的自动解散。 缺点与错误:政治上,受到当时“左倾”路线的影响,搞了不少“左”的政治活动;组织上,存在宗派主义、关门主义,把作家团体当成政党组织;文艺思想理论上,照搬外国文学运动和理论,教条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在某些作家中存在着轻视艺术规律,公式化、概念化的倾向。 三、30年代的文艺思想论争。 积极展开文艺思想斗争,是左翼文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30年代文坛的突出现象。

第十八章:40年代小说

第三个十年(1937—1945—1949) 四十年代的小说——时空划分 一、时间上划分: (一)前期:1937—1941 抗战小说蜂起,艺术水平下滑,以中短篇小说、报告文学为主 内容:1、新人、新的民族性格的成长:姚雪垠《差半车麦秸》 2、直接反应战地生活的:丘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 (二)后期:1941—1949 社会历史文化反思小说、长篇小说创作热潮。

二、空间划分: (一)国统区: 1、讽刺暴露小说:张天翼《华威先生》、沙汀《在其香居茶馆里》、“三记”、艾芜。 2、体验追忆小说 ①七月派小说:(重体验的现实主义)路翎《饥饿的郭素娥》、《财主的儿女们》 ②老作家的创作:茅盾《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巴金《憩园》、《寒夜》;老舍《四世同堂》//沈从文《长河》;萧红《呼兰河传》;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王西彦

《古屋》 ③新生代作家:郁如《遥远的爱》、穗青《脱缰的野马》/黄谷柳《虾球传》、汪曾祺《邂逅集》 (二)沦陷区——先锋与通俗 1、讽刺暴露小说:#钱钟书《围城》 2、通俗小说: ①“雅”——张爱玲《传奇》;苏青《结婚十年》;梅娘“水族系列小说”《蚌·鱼·蟹》; ②俗”——张恨水《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秦瘦鸥《秋海棠》 ③武侠——白羽《偷拳》;王度

庐《卧虎藏龙》、《宝剑金钗》、《剑气珠光》 ④侦探、滑稽小说——孙了红《血纸人》/耿小的《摩登济公》 3、先锋小说: ①徐訏《精神病患者的悲歌》、《风萧萧》 ②无名氏《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 (三)解放区——现实与民间 1、歌颂现实(歌颂解放区、歌颂工农兵) 2、讽刺暴露——丁玲《在医院中》、《我在霞村的时候》

评说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状况

评说20世纪40年代文学发展状况 20世纪40年代作为中国近现代大动乱时代的一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文学史融会交融的十年,无不体现出它的纷乱与不平静。由于1937—1949年长达十余年的战争,40年代文学也必不可免地受到这战火的影响。 这一时期,抗日救亡的现实一定程度上直接推动了时代文化发展中民族意识的强化,促成了抗战文化的产生,影响文学向民主主义靠拢。 但就另一方面来看,民族矛盾的突出与深化,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内的政治力量对立的格局。民族矛盾与政治对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形成新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同一性和排斥性呈现出更为复杂的局面,这一切也促成该时期文学复杂性的发展。 谈到文学的复杂发展性,则不能不谈到它复杂发展的两种态势。 第一种是文学复杂的分布态势。在八年抗战中,中国国土实际上被战争分割为国民政府统治区、共产党领导的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日伪统治下的沦陷区和上海英、法等外国租界的孤岛四部分。其中,国统区文学是指国民党统治区之内的文学创作。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其创作具有各自不同的文学特征。首先是从1937年7月7日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期间,出现了大量以救亡宣传动员为中心的题材,文学创作则以昂扬激愤的英雄主义为基本基调。第二,武汉失守之后,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期间的文学创作也转为正视残酷的战争和阴暗的现实,开始批判现实的艰难,探寻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第三,抗战后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开始了大量的以批判、讽刺为主的文学作品。相对于国统区抗日救亡文学以及讽刺文学的描画,以延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的文学,则以对新社会制度、解放区的人民为对象,运用明朗朴素的基调探求文学的民主化和大众化。而沦陷区文学则是指沦陷区的作者在艰难的环境下进行的创作。他们的创作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富于乡土气息的现实主义作品,一部分则对人的日常平凡生活的重新肯定和发现。 至于孤岛文学,它指的是上海沦陷为“孤岛”之后,那些留在上海租界的作者们所创作的配合抗日救亡运动的作品。 相对于文学分布的复杂态势,第二点的文学思潮争论的复杂性,更加强了文学的复杂发展。在四十年代中由于战争把文学与时代、社会、政治的关系扭结得更加紧密,不同文学观念的价值取向以及由此引来的广泛争论就更加复杂

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

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 1如果按地域划分,可以将中国现代文学划分为三块:一是解放区文学,二是国统区文学,三是沦陷区文学。从时间上看,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战之后,中国现代文学界就已经形成了在文学观点,创作方法等方面存在极大不同的三种文学力量:一是左翼革命文学,这一文学力量后来向着延安文学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影响甚至主导着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社会政治色彩比较浓重的延安文学。在这一支力量中也有一部分在40年代的国统区继续活跃着,如郭沫若、夏衍、胡风等。二是民主艺术型文学,如巴金、老舍、沈从文等,他们在三、四十年代创作出了不少有分量的作品,令人瞩目。三是国民党右翼文学,也就是称之为民族主义文学运动(30年代)的一批作家的创作,延续到40年代,则为“战国策派”(以陈铨为代表)所替代。可以说,在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界继续呈现出多元并存、相互竞争的局面。相比之下,解放区文学则显然具有单一化的特点。 2从审美风格上看,40年代的国统区文学倾向于讽刺性、悲剧性创作。如陈白尘的《升官图》、张恨水的《八十一梦》、袁水拍的《马凡陀山歌》、巴金的《寒夜》、钱钟书的《围城》、郭沫若的《屈原》,等等,都是优秀的讽刺性或悲剧性作品。 3理性精神和深邃的历史感是40年代国统区文学的又一特点。如巴金,其40年代的创作与初期创作相比,对社会人生的观照明显多了一份冷静,少了一份激情,(如《寒夜》与《家》相比就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又如,钱钟书的《围城》、夏衍的《法西斯细菌》等、老舍的《四世同堂》等,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作家社会人生或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 4在创作方法上,40年代国统区文学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但不同作家其现实主义的运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茅盾(《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沙汀(《淘金记》)、艾芜(《还乡记》)等以关注社会为主;巴金、老舍等则坚持着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化取向;胡风、路翎(胡风主观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主要代表作是《财主底儿女们》)等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鲁迅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表现作家的主体意识,表现人的心灵世界;钱钟书的现代现实主义,则吸收了不少现代主义的表现技法,另外,以穆旦等为代表的“九叶诗派”,也不是纯正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而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底蕴。这一时期,象郭沫若那种充满激情与理想的浪漫主义是比较罕见的。可以说,20世纪40年代基本上是一个不能产生浪漫主义也不需要浪漫主义的时代。 5文体上,40年代国统区文学在小说、戏剧、诗歌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散文虽然数量多、但却难以引起人们更大的关

30年代文学思潮

左翼文学运动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的成立:1930年3月2日、上海。鲁迅作为旗帜,发表讲话。党团/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支部。——政治性(组织)强化。 刊物《萌芽》《拓荒者》《前哨》(后更名为《文学导报》)、《北斗》、《十字街头》、《文学月报》、《太白》、《光明》等 “左联”五烈士(1931年2月7日,五位“左联”作家柔石、胡也频、殷夫、冯铿、李伟森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理论:“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批评“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典型”理论。 30年代文学 一、概况: 三十年代的中国现代小说繁盛一时。除了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等之外,还有许多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小说家共同丰富着三十年代小说界。这一时期小说被“左翼文学”、“京派文学”和“海派文学”所分割。 二、类型: 1、左翼小说:主要是一批“左翼小说新人”创作的,分成三个流派式群体:“革命文学”派、“讽刺暴露文学”派、“东北作家群”。 2、京派小说:20年代末到30年代中国新文学中心南移到上海后,继续活动于北平、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作家群(北方作家群)所创作的小说。他们的小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题材。有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有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 3、海派小说: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出现在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的小说流派。注重表现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的紊乱、变态的心理状态,描写人性与现代文明的冲突,具有意识流特征。 三、30年代文学论争: (一)、关于“两个口号”的论争 背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日益暴露,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时刻 性质:是革命作家队伍内部的论争 焦点:谁对抗日救亡更为有利,谁更能体现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思想 内容: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论争。 这两个口号都是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 结果: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二)、对“民族主义文学”及“新月派”的批判 1、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民族主义文学是属于国民党的一个文学派别 主要成员:潘公展、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 主张:要建立“文艺的中心意识”,声称“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 主要刊物:《前锋周报》、《前锋月刊》。 代表作:《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黄震遐的小说《陇海线上》《黄人之血》。 中心意识“民族意识”实质上是封建意识与法西斯思想的混合,以此否定阶级意识,抹煞阶级斗争。鲁迅、茅盾、瞿秋白等著文揭露其“屠夫文学”“杀人放火文学”的实质及丑恶表现。 实质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阵线对国民党反动文艺运动的斗争。 他们的主张都是针对“左联”的。“左联”提出文学为无产阶级服务;他们就提出“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以抽象的“民族意识”,抵制左翼文艺运动的阶级意识。——这是他们的核心观点。 2、对“新月派”的批判与论争 (三)、对“自由人”与“第三种人”的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