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8版)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8版)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2018版)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

操作指南(2018版)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外科装备分会甲状腺外科装备委员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3):241-244

通信作者:田文,;孙辉,E-mail;贺青卿,E-mail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检出率为20%~76%,其中恶性肿瘤仅占7%~15%[1-3],临床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将甲状腺癌从高发的甲状腺结节中甄别出来。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传统的微创诊断技术,可在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是甲状腺诊治决策的关键[4-11]。FNAB在国内开展较晚,相关理念及操作方法差异较大,为普及、规范该项技术,推动FNAB技术顺畅发展,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治水平,经国内相关专家讨论,特制定本共识及操作指南。

第一部分专家共识

1原理及分类

FNAB利用细针(22~25 G)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从中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诊断来实现对目标病灶性质的判断。

FNAB可分为细针抽吸活检和无负压细针活检。目前情况下,两种方法均推荐超声引导下穿刺(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使穿刺目标更为准确,提高取材成功率,同时有利于穿刺过程中对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和穿刺后判断有无血肿。传统的细针穿刺为细针抽吸活检,在穿刺过程中用注射器维持一定负压以期获取更多成分。改良的细针穿刺方法采用特制的穿刺针在无负压的情况操作,更加简便。文献[12-14]研究证实二者在获取细胞成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后者标本中血液成分更少,更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临床上可根据条件、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此二种方法或联合使用。

2临床应用

FNAB是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的方法,被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欧洲甲状腺学会(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ETA)、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外机构所制定指南推荐[15-19],具有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原则上临床决策宜以活检结果为基础。结果判读推荐采用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系统中推荐的临床处理建议可供参考[20-21](表1),术中可行快速病理(冰冻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认。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穿刺洗脱液检查[22]或基因检测辅助FNAB诊断[15]。

3甲状腺结节US-FNAB适应证

(1)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有恶性征象者应考虑行穿刺活检。(2)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穿刺活检。但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者,可考虑US-FNAB:①超声检查提示结节有恶性征象。②伴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③童年期有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辐射污染接触史。④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或甲状腺癌综合征病史。⑤18F-FDG PET显像阳性。⑥伴血清降钙素水平异常升高。

4甲状腺结节US-FNAB排除指征

(1)经甲状腺核素显像证实为有自主摄取功能的“热结节”。(2)超声检查提示为纯囊性的结节。

5甲状腺结节US-FNAB禁忌证

(1)具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减低。(2)穿刺针途径可能损伤邻近重要器官。(3)长期服用抗凝药。(4)频繁咳嗽、吞咽等难以配合者。(5)拒绝有创检查者。(6)穿刺部位感染,须处理后方可穿刺。(7)女性行经期为相对禁忌证。

第二部分穿刺操作指南

1穿刺前评估

超声检查穿刺前应行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评估和定位结节。颈部超声可确定甲状腺结节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纵横比、边界、边缘、声晕、内部结构、回声水平、回声均匀性、钙化、血供、后方回声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有无异常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结构特点。以下超声征象提示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大(恶性风险70%~90%)[15,25-26]:(1)实性低回声或囊实性结节中的实性成分为低回声的结节。(2)同时具有以下1项或多项超声特征:①边缘不规则(浸润性、小分叶或毛刺);②微钙化。③纵横比>1。④边缘钙化中断,低回声突出钙化外。⑤甲状腺被膜受侵。⑥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如内部出现微钙化、囊性改变、强回声团、周边血流等。

确定待穿刺结节后,须详细标记该结节位置、大小等信息,可参考图1。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显示结节本身血供及周边的血管分布、帮助分析穿刺的出血风险、设计安全的穿刺路径等。

甲状腺功能检测穿刺前可行甲状腺功能检查评估病人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一般选择在甲状腺功能亢进控制后再行穿刺检查,以减少出血风险。

2穿刺前准备

FNAB操作前同一般的有创检查前准备工作:询问病人病史、评估全身状态;病人需家属陪同;交代穿刺操作风险和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尤其向病人及家属告知穿刺活检技术的一些固有缺陷,如穿刺活检属诊断性技术不具有治疗作用、穿刺标本存在取材不足或无法诊断可能、穿刺结果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及原因、重复穿刺的可能性等,获得病人的理解。

3操作流程

(1)核对病人信息,核对结节信息。(2)病人仰卧位,颈部垫高过伸位。(3)颈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4)超声探头无菌处理。(5)超声定位结节,设计穿刺路径。(6)穿刺点进针(必要时局部麻醉后进针)。(7)超声下引导穿刺针进入甲状腺结节,在结节内重复提插穿刺针数次完成取材。(8)标本立即涂片、固定;观察标本是否满足细胞学诊断要求。(9)根据需要重复穿刺步骤,通常每个结节穿刺2~3次。(10)穿刺完毕,贴敷料,在观察区留置观察20~30 min,穿刺点适度压迫止血20~30 min,向病人交代穿刺后注意事项。

4操作要点

病人体位常规穿刺体位同甲状腺手术体位,在不引起病人不适情况下,颈部尽量后伸,充分暴露。颈部Ⅴ区淋巴结穿刺时可采取侧卧位。

穿刺路径的设计穿刺操作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穿刺路径建议遵循兼顾最短穿刺路径且能够安全有效穿刺的原则。穿刺针宜在探头声束平面内进针(图2),清楚显示针道和针尖。当某一穿刺路径取材时血液成分较多时,宜选择另一穿刺路径。

穿刺技巧超声引导下确认针尖位置后再继续进针,确保穿刺安全;超声监测下对病变多角度、多位点穿刺,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快速穿刺,保证操作时针尖对病变最大距离的切割;每个结节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穿刺针提插次数;对于囊实性病变,应重点对实性部分取材,若收集到囊液成分也须全部送检;减少出血,最大程度降低血液成分对细胞学诊断的影响,当血液成分较多时可换用更细的穿刺针[8,11-14,27-29]。

标本处理取材后及时进行现场涂片、固定,注意均匀薄层涂片2张以上具备细胞学现场评价者可快速染色后阅片评价是否有足够诊断价值的细胞,从而明确有无增加穿刺次数的必要性。不具备细胞学现场评价者建议穿刺次数至少3次。

穿刺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细针穿刺出血发生率较低,出血多发生在腺体表面,极少在腺内或囊内;穿刺时伤及皮下血管极少数可引起皮肤瘀斑。出血原因可能为反复穿刺针道渗血或误穿血管,穿刺进针时应注意避开血管。血肿形成时超声检查可显示低回声区或液性暗区。通常局部压迫可阻止出血进一步发展。出血控制后,酌情加压包扎、冰敷防止再次出血[27-29]。

疼痛部分病人有轻微痛感或放射痛,多可耐受,穿刺后多逐渐消失。病人持续疼痛可口服止疼药对症处理。

穿刺后注意事项完成穿刺后须向病人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局部压迫预防出血;观察30 min后,超声检查确认局部有无出血;避免进食增加出血风险的饮食、药物;禁止颈部剧烈活动;当出现颈部肿胀、疼痛加剧、呼吸困难时应及时就医。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肝脏穿刺活检技术简称肝穿刺。当前肝穿刺的方法主要用于慢性肝病和肝脏移植等方面。 一、适应症 1.慢性肝炎目前慢性肝炎是肝穿刺的主要适应症。年龄大于40岁的部分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时机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肝脏病理学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多需借助肝活检。 2.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GGT)增高等。 3.药物性肝病对于病史不详,与慢性肝炎鉴别存在困难时,可借助肝穿刺病理诊断。 4.不明原因黄疸适用于超声未见肝内胆管扩张,黄疸鉴别有困难临床偏向肝内胆汁淤积。 5.感染性疾病常见疾病包括组织胞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病、结核等。 6.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色病、Wilson病、糖原累积病和淀粉样变等。 7. 器官移植在肝脏移植的围手术期,肝穿刺有助于判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二、禁忌症 1.重度黄疸,大量腹水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比较应小于3秒,血小板计数应大于50×109/L。 2.充血性肝肿大。 3.右侧胸腔及膈下有急性炎症。 4.血友病患者。如有强烈指征应通过输入Ⅷ因子改善凝血状况后施行。 三、操作步骤 1.肝穿刺术前准备 1.1术前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如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 1.2 穿刺前应测量一次血压,以了解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情况。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立止血1000U。 1.3 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穿刺目的及可能出现之并发症,训练患者数次深呼吸后屏息。 1.4 用品准备无菌肝穿刺包、一次性活检枪(16G)、灭菌超声探头、灭菌手套、高弹力腹带、利多卡因、标本固定液等。 2.肝穿刺操作方法 2.1患者取左侧卧位,先用普通超声探头确定最佳穿刺点及进针路径,避开大的血管及胆管,并测量穿刺点至肝包膜距离。 2.2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超声操作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根据测量皮肤至肝包膜距离,局麻至肝包膜。 2.3换灭菌超声探头,涂灭菌耦合剂,嘱患者屏息或平静呼吸,取枪迅速进针至肝组织约2cm,激发活检枪后迅速拔出。 2.4拔针后立即消毒按压创面止血,再胶布固定,高弹力腹带束紧。 2.5 取出穿刺组织,以固定液固定根据临床需要送检病理。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可在显示器下监控进行,从而避开重要器官和较大血管及胆管,是较为理想诊检技术。一次性活检枪,进针速度极快,很好地避免切割副损伤。 四、术后处理 4.1 穿刺后出血最常发生在术后的3-4小时,一般在术后6小时内密切监测,如有内出血表现明显,应考虑输血,必要时邀外科医生协助。穿刺后出血是第一位的严重并发症,但发生几率极低。据报道肝穿刺后出血的致死率仅为1-1.2/10000。 4.2 穿刺后如局部疼痛,应仔细查找原因,若为一般组织创伤性疼痛,可给止痛剂。 4.3 术后可短期内常规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及止血药预防出血。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价值。方法:320例慢性肝炎病人进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用日本八光活检枪,16 G穿刺针。结果:320例进行病理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是安全可行的。对慢性肝炎病人可做常规检查,用以了解治疗前后炎症和纤维化的情况。 【关键词】慢性肝炎;超声引导;肝活检;病理诊诊 探讨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诊断慢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20例慢性肝炎均为我院2003年以来的住院或门诊病人,其中男220例,女100例,年龄19~55岁,慢性肝炎临床诊断符合2000年全国第十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会议修订的标准[1],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穿刺病例选择:血清总胆红素<151 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18秒,无腹水的患者。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LOGIQ-7,3.5 MHz凸阵探头行常规检查,观察肝脏大小、形态,包膜,肝内血管走行,门静脉直径,脾脏大小,脾门静脉直径。超声诊断慢性肝炎参照《超声医学》第三版的诊断标准[2]。使用LOGIQ-100、acuson cyPRESS仪器,3.5 MHz做床边穿刺定位,日本八光自动活检枪,16 G活检切割针。病人取左侧卧位,行肝右叶穿刺,避开血管,定好穿刺点。一般选两个穿刺点,让病人吸气后屏气选一个穿刺点,让病人呼气后屏气再选一个穿刺点,穿刺两次,取两条肝组织(长约1~2 cm),以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穿刺完后常规消毒包扎,用沙袋压迫,腹带包扎,绝对卧床2小时,密切注意生命体征,2小时后再卧休息4小时,共6小时后可正常活动,无不良反应。肝组织标本用10%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滋m间断的连续切片,分别做HE(苯木素-依红染色)、网染、Masson染色(两者为广州俪科有限公司试剂)。 2 结果 320例病人全部穿刺成功,取材非常满意。病理诊断参照2000年全国修订

彩色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实用医药杂志2013年01月第30卷第01期Prac J Med &Pharm.Vol 30,2013-01No.01[作者单位]271000山东泰安,88医院肝病中心二区(李洁,亓琳)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肝穿,是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肝穿刺针或活检枪穿刺取得少量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肝脏疾病诊断的有效方法,被国内外公认为是判断肝脏损害及纤维化程度的“金标准”[1]。在彩超引导下行肝脏穿刺活检,可有效避开血管、胆管及内脏神经,准确定位穿刺目标,使穿刺操作安全、有效,提高了穿刺部位的准确性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痛苦小、安全微创、操作简单、恢复快。2000 ̄1—2012 ̄3笔者所在科行彩超引导下肝脏穿刺术87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70例。男690例,女180例;年龄10~72岁,平均41岁。慢性乙肝610例、慢性丙肝195例、酒精性肝炎42例、脂肪肝9例,自身免疫学肝病6例,其它8例。本组870例中连续行2次肝穿刺者380例,≥3次者75例。间隔时间3~6个月。 1.2方法彩超定位穿刺部位,确定穿刺安全路径,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局部麻醉,选用16~18G 一次性活检针,巴德活检枪彩超引导进入肝包膜,嘱患者屏气,立即扣动活检枪扳机后拔出活检针,将取出的肝组织标本置于10%的甲醛溶液送病理科检查。穿刺点消毒后用无菌纱布覆盖,腹带加压包扎。自动活检枪利用机械自动弹射代替传统手动操 作方法,克服了由于手动操作不稳定的缺陷,具有取材好的 特点[2]。护理 彩色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患者的护理 李洁,亓琳 [关键词]彩色超声;肝穿;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7[文献标识码]B 察病情变化,对年老体弱者,特别注意脉搏、血压、面色、呼吸等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2.3术后护理2.3.1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①疼痛和异物感:患者因疼痛惧怕咳嗽,可适当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在其咳嗽时可按住患者的胸部减轻其疼痛,术后口服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2%利多卡因5ml+庆大霉素16万U+地塞米松10mg ,以消除在食管扩张成形术及支架置入后引起的咽部食管炎症反应;②出血:球囊扩张可使狭窄段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出现轻微疼痛和少量出血,但若出血量较多、疼痛较重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同时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并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焦虑及恐惧心理,使其情绪稳定,禁食;若出现大出血,立即给予股静脉穿刺快速静脉补充平衡液、输血、止血剂、心电监护、吸氧,使出血得到有效控制;③支架移位:支架移位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可移出病变部位,重者可脱入胃内,上端病变可经口脱出,向上移位可表现为喉部异物感、窒息感,向下多表现为吞咽困难重新出现,要注意患者的进食情况,近期内突然出现进食困难应警惕内支架滑脱,及时报告医师,对出现严重并发症者,可用内窥镜取出重新放置;④反流性食管炎: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饭后宜散步,忌烟、酒、浓茶、高脂饮食和甜食等,睡前避免过饱,进食后抬高床头30°;根据病情给予胃黏膜保护剂;⑤食物嵌顿:进食大块食物或者高纤维素食物后突发性吞咽不畅或不能下咽,多数是因为食物嵌顿在支架上;在内镜下推下食物,或者用齿钳捣碎取出;⑥穿孔、破裂:是消化道狭窄扩张成形术最严重的并发症;若出现局部疼痛明显、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否则会导致纵隔脓肿或血肿,甚至引起病死等严重后果[3]。 2.3.2一般护理①术后卧床24~48h ;②术后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消化道出血或支架滑脱;③术后当日给予 抗生素预防感染,对症治疗。 2.3.3饮食护理①首先认真做好餐前指导、餐时监督、餐后观察,耐心指导术后进食,从进水-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质饮食;口服药碾成粉剂服用[4];②进食时取坐位或半坐卧位,细嚼慢咽、少量多餐、餐后多饮水,以冲洗残留在支架上的食物;忌粘性食物,如糯米制的食物,禁冷食、冷饮;③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肉类等应加工成食糜,吞咽食团要小于支架内径,防止纤维素包绕、牵拉造成支架变形、移位、脱落;④饭后不宜平卧,散步30min ,保持情绪稳定,睡觉前2h 禁食,抬高头部15~30°以减少食物反流。 2.3.4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后勿吸烟、饮酒,忌刺激性的食物,保持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指导正确的饮食,复查X 线片,了解食管狭窄扩张改善情况,勿用力咳嗽,以免支架移位。定期复诊,了解支架内有无肉芽生长或突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Sundelof M ,Ringby D ,Stockeld D ,et al.Palliativ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dysphagia with self-expanding metal stents:a 12-year experience[J].Scand J Gastroenterol ,2007,42(1):11-6.[2]刘辉,于双,李庆平,等.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07,6(2):101-103. [3]鹿咏洪,张希全.食管狭窄球囊扩张及内支架治疗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84. [4]潘雪玲,岳同云,李微清,等.内支架术后联合腔内近距离治疗晚期食管癌的护理体会[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4,13(4):365. [2011-10-17收稿,2011-11-20修回][本文编辑:张建东] 74··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最全版)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专家共识及操作指南(最全版)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的检出率为20%~76%,其中恶性肿瘤仅占7%~15%[1-3],临床工作的重点是如何将甲状腺癌从高发的甲状腺结节中甄别出来。细针穿刺活检(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FNAB)是传统的微创诊断技术,可在术前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为甲状腺疾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依据,是甲状腺诊治决策的关键[4-11]。FNAB在国内开展较晚,相关理念及操作方法差异较大,为普及、规范该项技术,推动FNAB技术顺畅发展,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疾病诊治水平,经国内相关专家讨论,特制定本共识及操作指南。 第一部分专家共识 FNAB利用细针(22~25 G)对甲状腺结节进行穿刺,从中获取细胞成分,通过细胞学诊断来实现对目标病灶性质的判断。 FNAB可分为细针抽吸活检和无负压细针活检。目前情况下,两种方法均推荐超声引导下穿刺(ultrasound-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使穿刺目标更为准确,提高取材成功率,同时有利于穿刺过程中对重要组织结构的保护和穿刺后判断有无血肿。传统的细针穿刺为细针抽吸活检,在穿刺过程中用注射器维持一定负压以期获取更多成分。改良的细针穿刺方法采用特制的穿刺针在无负

压的情况操作,更加简便。文献[12-14]研究证实二者在获取细胞成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后者标本中血液成分更少,更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临床上可根据条件、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此二种方法或联合使用。 FNAB是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敏感度、特异度最高的方法,被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欧洲甲状腺学会(European thyroid association,ETA)、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中华医学会等国内外机构所制定指南推荐[15-19],具有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原则上临床决策宜以活检结果为基础。结果判读推荐采用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系统中推荐的临床处理建议可供参考[20-21](表1),术中可行快速病理(冰冻病理)学检查进一步确认。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穿刺洗脱液检查[22]或基因检测辅助FNAB诊断[15]。 (1)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有恶性征象者应考虑行穿刺活检。(2)直径≤1cm的甲状腺结节,不推荐常规行穿刺活检。但如果存在下述情况之一者,可考虑US-FNAB:①超声检查提示结节有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其价值。方 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分析检测 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皮肝脏穿刺全部成功,成功率100%,病理学检查诊 断中慢性乙型肝炎15例,肝硬化1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16例,酒精性肝病22例,肝细胞癌6例,转移癌7例,原因不明慢性肝炎8例,确诊率91.3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是一种能够安全、便捷的检验肝脏病变的检测方式,对于肝脏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肝脏穿刺活检;临床研究 肝脏是人体内十分重要的器官,肝脏疾病发病率高并且比较复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详 细了解患者肝脏病变情况,对于肝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用于肝病病灶诊断的方式包括CT、超声等检查,但在临床检验中单一的检验方法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现象[1]。选择更为高 效的诊断方式判断患者病情对后续治疗方案制定有关键性作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 检是目前临床应用中对肝病病灶诊断最为先进的手段,能够成功弥补营养学诊断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研究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情况,本文选取2015年6月—2016 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 活检,并进行病理学组织检查,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92例作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中, 女性44例,男性48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6.7±3.2)岁,症状表现腹部不适42 例,腹痛16例,肝区隐痛15例,消化道出血5例,胸闷乏力14例。研究组患者均符合研 究标准,并同意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 1.2 方法 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传导下经皮肝脏穿刺活检,具体内容如下。①仪器准备:本次检 测所用超声诊断仪为LOGIQ400CL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探头频率为3—12MHz,诊断仪 带有可调式超声引导穿刺架。选用带有刻度线的可调式弹簧活检枪对患者进行穿刺,活检枪 最远射程2.2mm,组织切割针16G或18G[2]。②穿刺活检准备。穿刺活检如正式手术方案 一样需要注意周密计划。在进行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患者血常规、生化检查以 及肝功能状况等,注意评定患者的凝血状态,对凝血状态不佳的患者应该进行提前预防和相 关治疗,待患者凝血状况符合穿刺条件后进行活检。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进行术前宣传教育, 包括向患者简单介绍手术的流程,告知手术风险,并对患者术前注意事项进行说明。对手术 中出现凝血障碍的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有大量腹水的患者应为其补充白蛋白并进行利尿治疗。穿刺活检前注意对患者进行术前呼吸指导,训练患者屏息,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缓解手术前 的压力。③穿刺活检。手术开始前通过超声引导确定患者病变的部位以及病变部位周围的情况,并于患者皮肤上选择最佳穿刺点进行标记,提前制定好穿刺角度和路径。手术开始后, 让患者采取仰卧位或者侧卧位,根据提前做好的标记进行穿刺,注意使用碘酒和铺巾进行消 毒和防感染。为患者注射5ml的2%利卡多因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范围保证从穿刺方向至患 者腹膜。在穿刺皮肤标记点做一处2mm的切口,借助超声引导,沿固定穿刺架针槽将活检 枪刺入[3]。穿刺进行时注意指导患者屏息,活检枪针尖到达患者病变部位后即可进行穿刺。 部分患者肝脏存在弥散性损害,需要将活检针刺入健康肝脏后使用外套针进行病变肝脏的切割。切割的组织样本应需保证足够进行病理检查,若组织样本不合格需要进行2—3次取样工作。穿刺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压迫止血,无出血现象后进行消毒和敷料包扎,使用腹带进行加 压包扎保证安全。将组织样本放入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送入病理检验处进行检验,样本检 验在24h内处理完毕,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免疫组化法等方式对病变组织进行诊断,撰写诊

乳腺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乳腺病变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当乳腺病变通过综合影像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或疑诊乳腺癌拟进行手术治疗者,需要对病灶进行病理学检查。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中超声引导空芯针穿刺活检(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USCNB)因其无放射性,操作简便快捷,实时显示等优势成为国内目前应用最多的穿刺取材方式。 3.1适应症 临床可触及到且超声可显示的乳腺瘤样病变或非肿块性病灶,需明确良恶性(B1-RADS 4)。 临床触及不到但超声可检出的乳腺瘤样病变,需明确病变性质。 影像典型的乳腺癌及复发性乳腺癌,术前及治疗前活检,指导治疗。 新辅助化疗后为了评价疗效,需再次行病理检查,以指导进一步治疗。 3.2禁忌症 患者一般状况差、无法耐受穿刺术。 超声无法显示病变。 有严重出血倾向。 4.进针区域内皮肤破溃、感染或结痂。 3.3操作前准备 (一)患者准备

1.患者需提供近期的血常规及凝血检查结果,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及严重感染等,结果异常暂时不能穿刺。经过治疗,以上检查结果正常后再行穿刺活检。 2.穿刺当日不必空腹,应适当进食进水,以免穿刺前后因紧张或疼痛,发生虚脱等症状。 3.患者需仔细阅读并亲自签署《穿刺知情同意书》,了解穿刺过程、穿刺风险及可能并发症,有疑问及时咨询相关医生。 4.精神紧张患者应消除紧张情绪后再行穿刺,必要时可服用适量镇静剂或更改穿刺日期。 (二)器材准备 穿刺针组织学检查所用活检针根据内径的大小分为不同型号,国外最常使用14G活检针,而国内医院更多使用16G及18G活检针,针长10-20cm左右,配以自动活检枪使用。细胞学或抽吸液体使用20-22GPTC针。 探头乳腺穿刺多采用高频探头,如肿瘤位置较深需应用穿刺架引导时也可采用低探头。因探头多为工程塑料质地,且匹配层不宜反复擦拭,所以穿刺前探头的消毒不宜采用消毒液浸泡、擦拭、熏蒸及高温消毒等方式。目前常用一次性无菌防护套套在探头外面并固定好后使用。 穿刺引导架乳腺穿刺可不使用引导架,根据肿瘤深度自超声探头的一端倾斜相应角度进针,一般可清晰显示穿刺针全貌(图1,图2)。当乳腺肿瘤位置深在,与胸壁或大血管关系密切且肿瘤穿刺径大于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 PTGD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 刺置管引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胆囊炎而手术风险很高的危重和老年患者,对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也可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 【目的】 1.胆囊引流减压,控制感染。 2.对低位梗阻患者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适应证】 PTGD是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的方便减压方法。 1.急性胆囊炎病人症状危重或年老体衰,或合并有心、肾、肝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癌、胆管癌或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 合并胆囊肿大者,尤其是做经皮经肝胆管插管引流失败而病情危重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肝内胆管扩 张并不明显而胆囊显著肿大者,用超声引导作胆囊引流比PTCD 要简单容易而效果相同。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有效地减轻症状,待产后行胆囊切除。 【禁忌证】 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全身衰竭者不能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者。 3.有大量腹水者。 4.胆囊充满结石或无结石但胆囊腔过小者。 5.由于胃肠气体、肋骨干扰或患者过于肥胖导致胆囊显示不清者。 6.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器具】 同PTCD。 【术前准备】 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积极纠正严重的内科合并症。 3.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的发生。 5.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 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胆囊,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原则上选择经肝脏胆囊床进入胆囊。然而解剖学上的胆囊床超声难以判别,一般可选择体部的中心或近颈部的体部作为穿刺部位。 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 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囊,见胆汁后,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拔出,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2)Seld in ger方法: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胆囊 -拔出针芯见胆汁-插入导丝-拔出针鞘-用扩张导管扩张针道 -顺导丝插入引流管。 3.将引流管缝合固定在皮肤上,接无菌引流袋。 【注意事项】 1.要力求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尽可能减小粗针对肝脏和胆囊的损伤。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 经皮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简称肝穿活检)自从1880年由Ehrlich首先应用于糖尿病肝糖原含量研究以来,因其简单,可在床边操作,且可获组织学诊断,故已成为临床医生诊断肝脏疾病常用的手段。在B型超声仪问世之前进行的肝穿刺往往是盲目的,自超声技术应用以后,尤其是在1972年Holm和Goldberg发明穿刺探头以来,超声引导穿刺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显著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减少了并发症。 适应症: 1、不明原因的肝脏肿大及黄疸。 2、全身性疾病疑有肝脏受累,如肝结核、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对肝炎进行诊断、分型及判断治疗效果。 4、确定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 禁忌症: 1、凝血功能障碍 2、中等量以上腹水 3、右侧胸腔感染 4、肝包囊虫病、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脏浊音界明显缩小者 5、位于肝脏表面的肿瘤穿刺宜慎重 6、患者不能合作者 术前准备:

1、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 2、检查血型,以备必要时输血。 3、术前3日肌注维生素K,每日3—8mg 。训练呼吸运动,以取得患者穿刺过程中的合作。 4、术前常规禁食2-4小时。 5、准备好穿刺探头、穿刺针、穿刺消毒包,消毒超声耦合剂和组织固定剂(如4%甲醛、组织化学液等)。 穿刺操作: ①选择穿刺点:经B超定位选择右侧腋前线至锁骨中线第7、8、9肋间肝脏切面较大处,避开胆囊、大血管及肝脏上下缘;对于明显肿大的肝脏可在肋缘下穿刺,选择肿大或有结节的部位穿刺。 ②体位: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③消毒、麻醉: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消毒穿刺局部皮肤,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以2%利多卡因局部逐层浸润麻醉穿刺点皮肤、肋间肌、膈肌与肝包膜。 ④经皮穿刺:嘱病人平静呼吸,术者持一次性活检枪于选定的穿刺点穿透皮肤、肌层进至肝包膜时,令病人呼气后屏气,快速推动穿刺针进入肝实质或者占位前缘,激发活检枪并快速拔针,整个过程只需1-2秒钟。 术后处理: ①穿刺点以碘伏消毒后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多头腹带紧束肋部及上腹部加压包扎2小时;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

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是一种简便的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技术,主要用于治疗患有急性胆囊炎而手术风险很高的危重和老年患者,对低位胆道梗阻患者也可达到胆道引流的作用。 【目的】 1. 胆囊引流减压,控制感染。 2. 对低位梗阻患者引流胆汁,降低黄疸,改善肝功能。 【适应证】 PTGD是结石性或非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炎、胆道梗阻的方便减压方法。 1.急性胆囊炎病人症状危重或年老体衰,或合并有心、肾、肝等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外科手术者。 2.胆总管下端梗阻胰头癌、胆管癌或结石嵌顿引起胆总管梗阻合并胆囊肿大者,尤其是做经皮经肝胆管插管引流失败而病情危重者。 3.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石症并发急性胆管炎患者,肝内胆管扩张并不明显而胆囊显著肿大者,用超声引导作胆囊引流比PTCD 要简单容易而效果相同。 4.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有效地减轻症状,待产后行胆囊切除。【禁忌证】 1.有凝血功能障碍者。 2.全身衰竭者不能耐受经皮经肝穿刺者。 3.有大量腹水者。

4.胆囊充满结石或无结石但胆囊腔过小者。 5.由于胃肠气体、肋骨干扰或患者过于肥胖导致胆囊显示不清者。6.无安全穿刺路径者。 【器具】 同PTCD。 【术前准备】 1.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 2.积极纠正严重的内科合并症。 3.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mg,地西泮10mg,术前测血压、心率。 4.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通常伴有高热、脱水症状,术前应快速静脉滴注加有抗生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液体,如有低血压应予以纠正,注意防止DIC的发生。 5.术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方法】 1.穿刺前先用普通探头扫查胆囊,选择最佳穿刺点和穿刺路径,原则上选择经肝脏胆囊床进入胆囊。然而解剖学上的胆囊床超声难以判别,一般可选择体部的中心或近颈部的体部作为穿刺部位。2.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采用套管针法或Seldinger方法完成穿刺置管引流。 (1)套管针法:超声引导下将套管针刺入胆囊,见胆汁后,然后向前推套管,放入合适位置后将穿刺针拔出,最后将引流管外露端缝合固定于皮肤。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审批稿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技术诊疗规范 肝脏穿刺活检技术简称肝穿刺。当前肝穿刺的方法主要用于慢性肝病和肝脏移植等方面。一、适应症 1.慢性肝炎目前慢性肝炎是肝穿刺的主要适应症。年龄大于40岁的部分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时机的选择及疗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肝脏病理学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炎多需借助肝活检。 2.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如谷丙转氨酶(ALT)、γ-谷氨酸转肽酶(GGT)增高等。 3.药物性肝病对于病史不详,与慢性肝炎鉴别存在困难时,可借助肝穿刺病理诊断。 4.不明原因黄疸适用于超声未见肝内胆管扩张,黄疸鉴别有困难临床偏向肝内胆汁淤积。 5.感染性疾病常见疾病包括组织胞浆菌病、钩端螺旋体病、阿米巴病、结核等。 6.代谢性疾病包括血色病、Wilson病、糖原累积病和淀粉样变等。 7. 器官移植在肝脏移植的围手术期,肝穿刺有助于判断术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 二、禁忌症 1.重度黄疸,大量腹水和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凝血酶原时间与正常对照比较应小于3秒,血小板计数应大于50×109/L。 2.充血性肝肿大。 3.右侧胸腔及膈下有急性炎症。 4.血友病患者。如有强烈指征应通过输入Ⅷ因子改善凝血状况后施行。 三、操作步骤 1.肝穿刺术前准备 术前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如不正常,不应强行穿刺。 穿刺前应测量一次血压,以了解患者基础生命体征情况。术前30分钟肌肉注射立止血1000U。 向患者及家属充分解释穿刺目的及可能出现之并发症,训练患者数次深呼吸后屏息。 用品准备无菌肝穿刺包、一次性活检枪(16G)、灭菌超声探头、灭菌手套、高弹力腹带、利多卡因、标本固定液等。 2.肝穿刺操作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先用普通超声探头确定最佳穿刺点及进针路径,避开大的血管及胆管,并测量穿刺点至肝包膜距离。 常规消毒局部皮肤,术者及超声操作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根据测量皮肤至肝包膜距离,局麻至肝包膜。 换灭菌超声探头,涂灭菌耦合剂,嘱患者屏息或平静呼吸,取枪迅速进针至肝组织约2cm,激发活检枪后迅速拔出。 拔针后立即消毒按压创面止血,再胶布固定,高弹力腹带束紧。 取出穿刺组织,以固定液固定根据临床需要送检病理。

甲状腺细针穿刺术

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护理常规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十分常见,可触及的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为4%~7%,彩色多普勒超声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高达19%~67%[1].其中绝大部分为良性结节,仅5%为恶性[2],但甲状腺癌多起病隐匿,许多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又与良性结节相类似,部分结节患者为了确诊而进行了不必要的活检手术,给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和痛苦,甲状腺细针穿刺术是安全、经济、简便的检查手段,可准确评估甲状腺结节。 一、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在甲状腺腺体内的肿块,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如碘的过少或过多摄入、甲状腺自身的炎症改变、甲状腺良性或恶性肿瘤、甲状腺退行性变等都可以导致甲状腺结节的产生。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结节比单发结节的发病率高。 二、甲状腺结节穿刺目的 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通过该项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疾病的病理性质,指导临床治疗。 三、穿刺方法 病人平卧,肩背部垫枕,充分暴露颈部术野,在触诊及B超下定位,选定拟穿刺部位结节,碘伏消毒甲状腺区域部皮肤,戴无菌手套,右手持注射器,快速刺入甲状腺结节内,注射器为负压状态,来回穿刺2-4次将细胞成分自动吸到注射器内,拔出针头,吸出组织涂到载玻片上,送检。

四、护理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与患者耐心交流,语言通俗易懂。向患者介绍甲状腺穿刺的目的、过程,并阐明该操作检查诊断的重要意义及安全可靠性,提高患者积极配和的主动性。 2、术前4小时禁食。 3、嘱咐病人在操作时不要吞咽或说话,减少甲状腺的移动。如咳嗽,或吞咽立即把针拔出。 (2)术中护理 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枕,充分暴露甲状腺穿刺部位,协助做好超声前定位,在体表进行标记,常规消毒局部穿刺皮肤,传递洞巾,注射器等,双人核对。 2、密切观察患者面色及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穿刺中出现面色苍白,脉快,立即停止操作,及时处理,告知患者触诊时可能引起咳嗽,为正常反应,嘱其深呼吸,缓解其紧张情绪,尽量避免穿刺中咳嗽,做吞咽动作或讲话,如感明显不适,可举手示意医生停止操作,可与其正常交谈分散注意力,对于过度紧张患者可由家属陪同,为避免患者不自主移动导致误穿,可由双手固定患者头部。 3、抽吸完毕,于拔针前务必将针筒从针头上取下,将负压放掉,再拔出针头。 4、再次消毒穿刺部位,以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按压穿刺部位10-15分钟,告知穿刺后注意事项。 5、标本送检。 (3)术后护理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前后的护理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前后的护理 2021年6月~2021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术患者30例,现将其术前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21年6月~2021年6月收治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患者30例,男2例,女28例;年龄22~53岁,平均37.5岁。重复穿刺1次以上2例(15%),超声引导下穿刺28例(93.3%)。电话随访有16例患者在穿刺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占细针穿刺患者总数的53.3%。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病理诊断结果:①良性病变29例(96.7%)。②可疑恶性1例(0.03%)。有16例患者穿刺后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显示,14例为非肿瘤疾病,1例为甲状腺癌,1例为甲状旁腺腺瘤。 穿刺用具:选取10ml负压注射器、22G或25G 11/2英寸针头、载玻片、标本瓶、95%乙醇、75%乙醇、胶布、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检查床。 穿刺方法:护士协助患者平卧于B超检查床上,用枕头垫高肩部,充分暴露颈部,B超医师在B超下定位后,医生(术者)仔细进行甲状腺触诊后,用75%乙醇消毒2次,负压注射器连接22G或25G 11/2英寸针头,术者戴无菌手套,先触摸到甲状腺内结节,用左手示指和中指固定,右手持负压注射器,穿刺针经皮快速刺入甲状腺结节内,来回穿刺2~4次吸取细胞成分自动进入到注射器内,然后拔出针头,将吸出物均匀涂在载玻片上,立即置入装有95%乙醇的标本瓶中固定,行HE染色,之后在显微镜下阅片。对甲状腺囊性病变,可在穿刺过程中将囊液尽可能缓慢抽尽。穿刺结束后局部以无菌纱布压迫10分钟,观察半小时患者无不适后方可离开。 护理 术前准备:在预约穿刺时告知患者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方法的目的、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除签署知情同意书

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硬化治疗 一、适应症: 1.直径>5cm的单发或多发囊肿 2.囊肿引起明显临床症状者,如肝、胰、脾囊肿出现的上腹部不适、腹胀或腹 痛;肾囊肿出现血尿或腰背酸痛,盆腔非赘生性囊肿出现痛经或月经紊乱 3.压迫周围脏器引起继发性合并症 4.囊肿合并感染 5.有破裂危险或发生扭转的囊肿 二、禁忌症: 1.严重出血倾向,出血、凝血机制障碍者 2.无安全穿刺路径 3.不能排除动脉瘤或血管瘤的囊性病变 4.与胆道、肾盂、胰管相通的囊肿 5.多囊肝、多囊肾除非较大囊肿压迫周围脏器所致合并症,一般不做硬化治疗 6.对酒精过敏者 7.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一般情况差,或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精神高度紧 张不合作者,以及治疗中需呼吸配合而患者难以配合者 三、术前签字即特殊治疗知情同意书 拟行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穿刺抽液硬化术,可能出现: 1 肝脏出血 2 腹腔感染、胆汁性腹膜炎 3 胸腔感染、血气胸 4 囊肿感染 5 酒精过敏、醉酒样反应 6 疼痛 7 发热 8 损伤其他脏器 9 心脑血管意外 10 麻醉意外 11 反复治疗可能 12 部分治疗(包括穿刺针等)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 四、技术要点及相关准备: 1.术前禁食8-12小时,腹胀明显者,应事先清洁灌肠 2.术前半小时鲁米那0.1mg肌肉注射 3.术前检查血小板、凝血像、肝肾功能、血型及心电图,完成术前签字,下操 作医嘱(肝囊肿硬化治疗01069---360元、酒精穿刺针00800---321.30元、彩超引导02030---286元) 4.术中准备:利多卡因5ml×4支、生理盐水500ml×2瓶、病人病历、病理 申请单(囊肿液脱落细胞学)、病理管、穿刺包、腹水生化管及申请单 5.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穿刺点的情况。术后三天普通抗生素预防感染

肝穿刺的操作流程

肝穿刺的操作流程 马鞍山市传染病医院肝病科 一肝穿刺的目的 肝穿刺就是肝脏组织活检。活检就是从人体上用钳取、切取等方法获得一小条活组织,然后对活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常常最终诊断也需活检。为明确诊断,对于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者,早期做肝穿检查,很有必要。另外为检查治疗效果也可作做肝穿活检。 二肝穿刺的禁忌症和并发症 1.肝穿刺禁忌症 1.用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已可达到目的者。 2.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如血友病、海绵状肝血管病、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达80×109 /L以下者。 3.大量腹水或重度黄疸者。 4.严重贫血或一般情况差者。 5.肝昏迷者。 6.严重肝外阻塞性黄疸伴胆囊肿大者。 7.肝缩小或肝浊音界叩不清。 8.疑为肝包虫病或肝血管瘤者。 9.严重心、肺、肾疾病或其功能衰竭者。

10.右侧脓胸、膈下脓肿、胸腔积液或其他脏器有急性疾患者,穿刺处局部感染者。 11.严重高血压(收缩压>24KPa)者。 12.儿童、老年人与不能合作的病者。 经皮肝穿刺的绝对禁忌症为:患者不合作、原因不明的出血病史、无法提供输血、怀疑血管瘤或其他的血管肿瘤、通过叩诊或超声不能确定活检的合适部位、怀疑肝内有棘球绦虫囊肿、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对照3-5秒、血小板计数<70*109/L、出血时间≥10min、术前7-10天用了非甾体类消炎药。多数肝病学家认为出血倾向是绝对禁忌,也有认为可通过输血小板或新鲜冷冻血浆加以矫正,因而应属非绝对禁忌。只要凝血障碍被充分纠正,肝活检仍可安全施行相对禁忌症有:病态肥胖、腹水、血友病、右胸膜腔或右侧膈下感染、局部皮肤感染。 2.肝穿刺并发症 虽然肝脏有丰富的血供,有关经皮肝穿的并发症并不多见。60%的并发症发生在活检后2小时,96%在24小时内。术后约1%-3%的患者因并发症而住院,主要是因为疼痛和低血压。经皮肝穿刺后轻微并发症包括:活检部位局部短暂的不适,需要止痛药才能缓解的疼痛,轻微短暂的低血压(由于血管迷走反应)。约1/4病人术后出现右上腹或右肩疼痛,疼痛通常为轻微而短暂的钝痛。腹部严重疼痛应警惕出血或腹膜炎的可能。腹腔内出血,虽少见,却是经皮肝穿的最严重的并发症,通常在术后2-3小时内逐渐明显,可因深抽吸引起的撕

超声引导下穿刺术

超声引导下的介入穿刺活检 近期,西院区超声科成功为一例淋巴瘤的患者实施了超声引导下介入穿刺活检术。 患者因发热半月余入院。CT扫查发现其左侧锁骨上窝多发实性包块,需穿刺活检取病理明确占位性质。由于患者年龄大,且生命体征不稳,需配合并心电监护,CT下穿刺难度极大。接诊后,超声科首先行全身浅表淋巴结扫查,确定了需穿刺病灶,表面麻醉后立即在超声引导下穿取组织,用时约5分钟,患者完全可耐受,生命体征平稳,病理结果显示为B细胞淋巴瘤。给予化疗及支持治疗后病情逐渐缓解。 超声科介入专业开展以来,已完成超声引导下穿刺术多例,经皮胸腹腔积液、肝脓肿、肾囊肿、体表包块等多项穿刺术,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均取得了满意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介入性超声作为现代超声医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提倡个性化诊断与治疗的现代医学中已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介入性超声是在实时超声监视或引导下,直接经皮将穿刺针或导管准确置入病灶、囊腔或管道结构中,达到定性诊断和治疗目的的一种技术,包括介入性穿刺活检诊断及介入治疗两部分。 介入性穿刺活检诊断适应症广泛,适用于全身各部位软组织病变,只要超声检查可显示并具备安全进针途径,肝脏、肾脏、胰腺、胸、腹、盆腔及腹膜后病变、甲状腺、乳腺、淋巴结、骨骼肌肉等病变,均可进行穿刺活检。与CT引导下穿刺相比,介入性穿刺时间明显缩短,角度灵活,费用低廉,尤其对高龄、急重症患者及困难部位病变优势更加明显。 介入治疗过程中,病灶显示准确,通过二维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人体表面找到最佳、最安全的进针点;实时调整患者体位,确保进针角度、方向、深度和最短、最安全的进针距离;在进针全过程中,动态、准确显示针尖通过的部位和方向,保证针尖不刺破重要器官、血管;随时调整针尖方向,减低了穿刺危险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甲状腺穿刺流程

甲状腺细针穿刺抽吸术 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甲状腺肿大及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常规检查方法,通过该项检查可以明确甲状腺疾病的病理性质,指导临床治疗,甲状腺囊性病变及某些良性结节 还可通过穿刺或加硬化进行治疗。 [适应证] 1.弥漫性甲状腺疾病伴甲状腺肿大 (1)桥本甲状腺炎 (2)亚急性甲状腺炎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甲状腺肿 2.甲状腺结节 (1)单发或多发甲状腺腺瘤或结节 (2)甲状腺恶性肿瘤 (3)化脓性甲状腺炎 (4)甲状旁腺腺瘤 3.甲状腺囊性病变 (1)单纯性甲状腺囊肿 (2)混合性甲状腺囊肿 (3)甲状舌骨管囊肿 (4) 甲状旁腺囊肿 [禁忌证]有出血倾向者。 [术前准备] 1.认真评估病人全身状况及甲状腺病变性质, 查。 必要时行甲状腺B超及同位素显像等检 2.常规行出凝血时间测定。 3.20ml玻璃空针,及8号(21G)针头。 4.载玻片。 [操作过程] 1.病人平卧,垫高颈部,充分暴露甲状腺。 2. 75%酒精消毒二次。 3.术者左手示指和中指固疋穿刺侧甲状腺或甲状腺纟口节,右手持空针,针筒内留5-7ml 空气。 4.穿刺针经皮快速刺入甲状腺内(或结节内) ,空针抽2-10ml负压,然后在不冋方向 来回穿刺2-3次。 5.迅速消除负压,拔出针头。 6.将吸出物打于载玻片上,均匀推开涂片。

7.穿刺局部棉球压迫10分钟。 &涂片待干后用95%酒精固定或干燥固定后送检。 9.如为甲状腺囊性病变,则将穿刺针置结节中央固定,缓慢抽吸吸尽囊液。 [并发症及处理] 1.皮下或包膜下出血形成血肿发生率很低,一般不严重。多由压迫不及时或压迫部位不准确引 起。可在数日内消退,不需特殊处理。 2.局部不适或疼痛少数患者在穿刺后可出现局部轻度疼痛或不适,疼痛可向耳后及颌 下放射,一般不需处理。如疼痛较明显可用一般止痛药物及安定等。 3.气管损伤可引起咳嗽或咳血,嘱病人安静休息,避免紧张。 [注意事项] 1.操作者站于患者头侧易于操作,穿刺方向通常由上极向下极穿刺,但甲状腺或结节较大者可任意方向穿 刺,但应避开气管和大血管。 2.甲状腺细针穿刺一般不需麻醉。 3.穿刺空针以玻璃空针较好,因针筒和针拴之间的摩擦较小,可有效消除负压,以免将吸出物吸入针筒 内。 4.甲状腺穿刺应尽可能不要使用含碘消毒液,以免影响日后甲状腺同位素检查。 [操作失败原因及分析] 1.穿刺位置不准确穿刺针未刺入甲状腺及甲状腺结节内致穿刺失败,故穿刺前应认真 触诊甲状腺。有条件者对较小结节可行超声引导下穿刺。 2.吸出血性成分太多而稀释甲状腺组织血运丰富,尤以甲亢为明显,如果压力太高或穿刺针头在 甲状腺内停留时间较长即可造成稀释而影响诊断。 3.干抽甲状腺组织若纤维化病变较明显时,可能吸不出任何东西,称为干抽,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手术 后瘢痕组织等。增加负压,再次穿刺。干抽本身也具有提示诊断价值。

甲状腺细针穿刺意义

解读甲状腺结节诊断和处理临床实践新指南 |+ 甲状腺细针穿刺(FNA)活检 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应以超声和FNA 活检结果为依据。新指南指出,当患者存在甲状腺恶性肿瘤风险、有可扪及的结节、多结节性甲状腺肿(MNG)或可疑恶性病变的淋巴结肿大时,应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须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UGFNA)。 在超声检查过程中,对于符合下列情况的结节建议行FNA 活检:①直径大于10 mm 的实性低回声结节。②超声检查怀疑囊外生长或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任何大小的甲状腺结节。 ③儿童或青春期有颈部放射线接触史的患者;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髓样癌(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2 型(MEN2)患者的一级亲属;有甲状腺癌手术史者;在无任何干扰因素的情况下所测降钙素水平升高者。④直径虽小于10 mm,但超声检查发现有与恶性病变相关征象[低回声和(或)边界不规则、呈细长形、有微小钙化或结节内血流信号紊乱] 的结节。 对于多结节性甲状腺肿:①当结节符合上述超声检查恶性征象时,须行FNA 活检的结节极少需要超过2 个;②当同位素扫描显示为“热”结节时,不能行FNA 活检;③若存在可疑淋巴结病时,应同时对肿大的淋巴结和可疑结节行FNA 活检。 对于混合性(囊实性)甲状腺结节:①对其中的实性部分行UGFNA 活检;②同时将FNA 活检样本和吸取的液体标本行细胞学检查。 对于甲状腺意外瘤:①其处理应依据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标准;②对CT 或磁共振成像(MRI)所发现的意外瘤,在行UGFNA 前应先行超声检查;③对经18F- 氟去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检查所发现的意外瘤,由于其恶性风险较高,因此应同时行超声检查和UGFNA。 细胞学诊断 当FNA 活检标本至少有6 组完好的甲状腺上皮细胞、且每组至少有10 个细胞时,才具诊断价值。其细胞学诊断分为以下 5 类。 非诊断性标本处理过程中出现错误或滤泡细胞数量不足。 良性其为最常见的FNA 结果。良性细胞学结果包括胶样结节、增生性结节、淋巴细胞性或肉芽肿性甲状腺炎和良性囊肿。 滤泡病变包括所有根据形态学不能确定良恶性的滤泡样标本。这些病变包括腺瘤样增生、滤泡性腺瘤和滤泡癌、Hürthle 细胞瘤和滤泡变异型PTC。 可疑恶性标本中细胞学特征提示恶性,但又不完全符合恶性肿瘤确诊标准;细胞结构不完整和(或)标本固定、保存不好,但又有提示恶性肿瘤的明确征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