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

2019-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
2019-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

2019-2020年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 七上部分

第1节 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近科学实验室

1.(2015台州3)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1.(2015衢州10)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乓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其它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 A .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 B .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 .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 .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2.(2015衢州29)《乌鸦喝水》故事里的乌鸦真的都能喝到水吗(假设水要满到瓶口)?影响乌鸦能否喝到水的因素有哪些呢? 小柯找来三个容积不同的圆柱体塑料杯(220ml 、300ml 、350ml )、同规格小钢珠、大小相近的鹅卵石(比小钢珠大)、沙子、量筒(500ml )、烧杯、水槽等器材进行探究。

(1)小柯找来三个塑料杯,目的是研究乌鸦能否喝到水是否与容器 有关。

(2)小柯往一个空杯里加入一些水,再往里投钢珠,发现无论投入多少,水都不能满到杯口。是不是原先杯里的水太少?杯里至少要有多少水才行?请你设计方案,测出往该塑料杯里投钢珠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 。

(3)已知往300ml 的杯子里投钢珠测出使水满到杯口需要的最少水量为145ml 。现在往空杯里加145ml 水后,投入鹅卵石。多次实验发现无论投入多少鹅卵石,杯内水位虽有差异,但都不能满到杯口,接着往其中投入沙子,水面上升并溢出杯口。说明乌鸦能否喝到水,还跟 有关。 3.(2015嘉舟27)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

泥路面的牢固程度,设计好方案,利用图中装置用落锤对样品进行

A.取少量氯化钠

B.闻药品气味

C.滴加液体

D.稀释浓硫酸

连续撞击直至样品断裂,将数据记录在上表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样品的牢固程度可通过比较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 来判断。 (2)表中“▲”处填写的内容应为 。

(3)为缩短检验上述规格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撞击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 4.(2015丽水25)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②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毫升/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③其它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糖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回答:

(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是 ;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2015温州28)小明发现,高空坠物下落越来越快,而跳伞运动员利用降落伞却能安全着落。空中下落的物体,其最大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小明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如下实验:

取相同型号、质量为m 的纸杯10各,按如图所示分成A 、B 、C 、D 四组。 将A 组纸杯在一定高度、底部向下静止释放,让其自由下落,并用仪器记录下落过程中的速度。

分别用B 、C 、D 组纸杯重复步骤② ④记录并整理相关数据如下表。

(1)实验中应将叠加的纸杯尽量压紧,目的是为了控制什么变量尽可能相同 。 (2)本实验的结论是 。 (3)某同学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纸杯下落的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请说明其依据 。 第二章 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1.(2015嘉兴9)在面对某个具体物体时可以轻易判断它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但生物具有多样性,因此要给生物下定义却很困难。 下面是一些同学对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都由细胞构成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都能繁殖后代

第2节细胞

1.(2015丽水4)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发现细胞的像在视野的右上方,若要使细胞的像在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A.左下方 B.右上方 C.正上方 D.正下方

2.(2015台州10)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操作,其中属于“对光”环节的是()

A B C D

3.(2015衢州22)小江对滴水观音(又名“海芋”)叶尖滴水现象进行了探究。

是不是它的叶片没有气孔?小江制作了海芋叶表皮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图甲是操作显微镜的步骤,正确的排序是(填序号)。发现叶表皮上有大量气孔,即它可以通过气孔蒸腾水分,滴水现象另有原因。www-2-1-cnjy-com

4.(2015宁波20)下图是口腔上皮细胞l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该结构与生物的密切有关。

5. (2015金华26)小科在实验室进行“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请你一起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桌上摆放有以下四瓶试剂:①清水,②生理盐水,③碘液,④亚甲基蓝溶液。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小科需要用到的试剂有(填序号)。

(2)小科按照正确的方法完成临时装片的制作后,接下来他想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图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3)完成以上正确操作后,小科先后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下图甲、乙两个物像,从物像甲到物像乙,小科操作的具体过程是 。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2015金华14)美国及挪威的三位科学家因发现了“大脑中的GPS ”——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而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细胞被称为网格细胞,它们构成人体四大基本组织中的

A .神经组织

B .上皮组织

C .肌肉组织

D .结缔组织 2.(2015湖州31)生命系统的构成具有层次性,如:细胞一组织一器官一系统一个体一种群一群落一生态系统,宇宙的构成也具有层次性,它是由各种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 (1)生物体内有许多不同的组织它们是 的结果

(2)高等植物和高等动物的个体在构成的层次性方面有什么不同?

第4节常见的动物

1.(2015台州1)下列四种动物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 )

A.虾

B.鱼

C.鸡

D.牛 2.(2015衢州2)2014年我市重新发现白蚁家族中的“大熊猫”——浙江亮白蚁,它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在生物分类上它属于 ( ) A .昆虫类 B .两栖类 C .爬行类 D .鸟类 3.(2015丽水16)五一期间,小科在动物园观察到下列动物(如图),请回答:

鲤鱼用 呼吸、用鳍运动,身体呈流线形,适应水生生活;

第5节常见的植物

1. (2015金华5)“五月枇杷黄”。每年5月,我市各地的早熟枇杷陆续采摘上市。仔细

观察右图中的枇杷结构,你认为枇杷属于 ( )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大象 鸽子 眼镜蛇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2015杭州9)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壳变动的是()

A.石灰岩溶洞

B.雅鲁藏布大峡谷

C.沧海桑田

D.悬崖峭壁上断裂的岩层

2.(2015湖州16)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科学家曾在考察喜马拉雅山区时意外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这些事实都说明了是在变动的

3.(2015金华17)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地震造成

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关此次地震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编号)

A.太阳活动强烈的表现 B.地壳变动的表现

C.过度开采矿产资源的表现 D.植被过度破坏的表现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1.(2015台州7)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板块是在海洋上慢慢移动的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个部分

C.目前地震学家能借助地震仪准确预报各种地震

D.虽然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淡水资源仍很贫乏

2.(2015衢州4)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全球有六大板块组成 B.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C.地球由外向内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屋 D.地球上的水是循环不息的,不必担心水资短缺

3.(2015丽水20)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造成近3万人伤亡。我国迅速派出工作队赶赴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易发强震,地震是运动的表现;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

1.(2015宁波1)下列地形变化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引起的是()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1.(2015金华20)在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

系时,小明找来大小不同的铝块进行实验。

(1)图甲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使用托盘天平的情景,他的操作错误

....是。

(2)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操作,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铝块质量随体积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铝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为 g/cm3。

2.(2015台州36)在实验条件受限制的情况,创造性地设计实验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小柯测量食盐水密度,能找到的器材有:两个相同的透明杯子、清水(ρ水=1克/厘米3)、食盐水、记号笔和托盘天平。因为没有量筒,液体体积无法直接测量,小柯想到借助于V食

V水的方法,用天平测得m1=52.0克、m2=132.0克、m3=141.6克,利用三个数据完成了食盐水=

盐水密度的测量。他的测量过程与方法如下图。

结合实验图解,ρ食盐水= 克/厘米3。

3.(2015丽水30)世界最长悬挑玻璃廊桥——重庆云端廊桥于2015年

5月1日建成,廊桥的地面和护栏全部采用三层钢化夹胶超白玻璃,游

客在上面犹如“凌空悬浮”一般。请回答:

一块厚度为0.01米、面积为1米2的该玻璃质量为25千克,则这种玻

璃的密度是千克/米3;

第4节物质的比热

1.(2015杭州37分)盛夏季节,沙漠地区的人们有时会将食物存放在“双层陶罐”中,通过降温来延长食物保鲜期。双层陶罐是将一个较小的陶罐放在一个大的陶罐中间,并在两个陶罐之间装入沙子,然后在沙里加水,通过湿沙层水蒸发吸热使食物降温,其结构如图所示。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降低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

度分析,铁罐的不利因素是______。(答出一

即可)

(3)为了探究双层陶罐降温效果的影响因素,

研究人员用相同的双层陶罐,分别在不同的

风速、空气相对湿度(RH)条件下做了一系列的实验。在控制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测得在不同因素影响下双层陶罐的降温效果指数(降温效果指数越大,表明降温效果越好),结果如图所示: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写出不同因素对降温效果的影响。

(i)________________

(ii)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降温速度更快。请解释其原因

第5节熔化和凝固

第6节汽化和液化

1.(2015杭州20)生活中人们发现,如不小心被同样温度的液态水和水蒸气烫伤,往往是被水蒸气烫伤更严重。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蒸气液化时会放出更多热量

B.水蒸气与液态水的化学性质不同

C.水蒸气液化时,水的内能减少

D.水蒸气与液态水烫伤都可能导致人体非特异性免疫能力下降

2.(2015嘉舟22)如图所示,将分别装有热水和冰水的甲、乙两

只玻璃杯,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两杯壁都会出现小水珠,其中

在内壁出现水珠的是杯。乙杯中的冰在熔化过程中受到的浮

力将。

第7节升华和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2015台州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氢气燃烧

B.菜刀生锈

C.冰雪熔化

D.电解水

2.(2015丽水8)用电设备发生火灾时,可用装有液态四氯化碳的“灭火弹”扑灭。灭火时,液态四氯化碳迅速转化为气态并覆盖在火焰上。据此推测四氯化碳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能导电 B.不易燃烧 C.不易汽化 D.密度比空气小

201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题按章节分类汇编参考答案

七(上)

一、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并不神秘

第2节走近科学实验室

1.B

第3节科学观察

第4节科学测量

第5节科学探究

1.D

2.(1)大小或容积(2)方法一:先将小钢珠填满杯子,然后在量筒里量取一定量的水V0,再将量筒里的水慢慢倒入杯子中,当水满到杯口时,读出量筒里剩余的水量V1,从而计算出倒入杯里的水量(V0-V1),该水量就是采用投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方法二:先将杯子装满水,然后将杯子放到没有水的水槽中,再往杯子中投入小钢珠,直至小钢珠堆满杯子,将水槽中的水倒入量筒中,测量出水量。从而计算出留在杯子里的水量,该水量就是采用抽小钢珠喝到水时杯子里需要装入的最少水量。(注:其它方法合理,均可酌情给分)(3)投入物体之间的空隙(间隙)和投入物体与杯子内壁间隙3.(1)撞击次数 (2)落锤高度 (3)增加落锤高度(或选择质量大的落锤)

4.(1)减少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但在四周内不能降到正常水平5.(1)形状(2)相同条件下,纸杯的质量越大,下落的最大速度也最大

(3)纸杯重力越大,其最大速度也最大,纸杯匀速直线运动时,其所受最大空气阻力等于重力,因此下落的纸杯最大速度越大,其所受的最大空气阻力也越大

第二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1.D

第2节细胞

1.B

2.C

3.③②①④

4.(1)生理盐水(2)细胞核遗传

5.(1)①、③(只写①得1分,只写③不得分)(2)④→①→③→②(或④①③②)(3)先将装片向右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再转动物镜转换器,使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物像。

第3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A

2.(1)细胞分化(3)高等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第4节常见的动物

1.A

2.A

3.鳃

第5节常见的植物

1.D

第6节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组成地壳的岩石

第4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1.A

2.地壳

3.B

第5节泥石流

第6节地球表面的板块

1.D

2.D

3.地壳

第7节地形和地形图

1.B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质量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密度

1.(1)直接用手取放砝码(或没有用镊子取放砝码)(2)

2.7

2.1.12(2分)

3.2.5×103

第4节物质的比热

1.(1)A、C (2)铁罐致密不透气铁罐易生锈(3)1>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风速有关,空气相对湿度一定时,风速越大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2>双层陶罐降温效果与相对湿度有关,风速一定时,空气相对湿度越小,双层陶罐降温效果越好(4)湿砂层中水与空气接触面积更大,蒸发更快。沙子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21教育网

第5节熔化和凝固

第6节汽化和液化

1.B 2.甲变小

第7节升华和凝华

第8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C

2.B

历年中考真题分类汇编(数学)

第一篇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章数与式 §1.1实数 A组2015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5·浙江湖州,1,3分)-5的绝对值是() A.-5 B.5 C.-1 5 D. 1 5 解析∵|-5|=5,∴-5的绝对值是5,故选B. 答案 B 2.(2015·浙江嘉兴,1,4分)计算2-3的结果为() A.-1 B.-2 C.1 D.2 解析2-3=-1,故选A. 答案 A 3.(2015·浙江绍兴,1,4分)计算(-1)×3的结果是() A.-3 B.-2 C.2 D.3 解析(-1)×3=-3,故选A. 答案 A 4.(2015·浙江湖州,3,3分)4的算术平方根是() A.±2 B.2 C.-2 D. 2 解析∵4的算术平方根是2,故选B. 答案 B 5.(2015·浙江宁波,3,4分)2015年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收入将超过6万亿元,其中6万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A.0.6×1013元B.60×1011元 C.6×1012元D.6×1013元 解析6万亿=60 000×100 000 000=6×104×108=6×1012,故选C.答案 C 6.(2015·江苏南京,5,2分)估计5-1 2介于() A.0.4与0.5之间B.0.5与0.6之间C.0.6与0.7之间D.0.7与0.8之间解析∵5≈2.236,∴5-1≈1.236, ∴5-1 2≈0.618,∴ 5-1 2介于0.6与0.7之间. 答案 C 7.(2015·浙江杭州,2,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23+26=29B.23-26=2-3 C.26×23=29D.26÷23=22 解析只有“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故选C. 答案 C 8.★(2015·浙江杭州,6,3分)若k<90<k+1(k是整数),则k=() A.6 B.7 C.8 D.9 解析∵81<90<100,∴9<90<100.∴k=9. 答案 D 9.(2015·浙江金华,6,3分)如图,数轴上的A,B,C,D四点中,与表示数-3的点最接近的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2017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与简易逻辑

集合与简易逻辑专题 1.(2017北京)已知,集合,则 (A ) (B ) (C ) (D ) 2.(2017新课标Ⅱ理)设集合{}1,2,4A =,{}240B x x x m =-+=. 若{}1A B =I ,则B = A .{}1,3- B .{}1,0 C .{}1,3 D .{}1,5 3(2017天津理)设集合{1,2,6},{2,4},{|15}A B C x x ===∈-≤≤R ,则()A B C =U I (A ){2} (B ){1,2,4} (C ){1,2,4,6} (D ){|15}x x ∈-≤≤R 4(2017新课标Ⅲ理)已知集合A ={} 22(,)1x y x y +=│,B ={}(,)x y y x =│,则A I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3 B .2 C .1 D .0 5(2017 山东理)设函数A ,函数y=ln(1-x)的定义域为B,则A B =I (A )(1,2) (B )??(1,2 (C ) (-2,1) (D )[-2,1) 6(2017新课标Ⅰ理)已知集合A ={x |x <1},B ={x |31x <},则 U =R {|22}A x x x =<->或U A =e(2,2)-(,2)(2,)-∞-+∞U [2,2]-(,2][2,)-∞-+∞U

A .{|0}A B x x =U D .A B =?I 7(2017江苏)已知集合,,若}1{=?B A ,则实数的 值为 . 8(2017天津)设集合{1,2,6},{2,4},{1,2,3,4}A B C ===,则()A B C =U I (A ){2} (B ){1,2,4} (C ){1,2,4,6} (D ){1,2,3,4,6} 9(2017新课标Ⅱ)设集合{1,2,3},{2,3,4}A B ==,则A B =U A .{}1 23,4,, B .{}123,, C .{}234,, D .{}134,, 10(2017北京理)若集合A ={x |–23},则A ∩B = (A ){x |–2,则 {1,2}A =2{,3}B a a =+a }11|{<<-=x x P }20{<<=x Q =Q P Y )2,1(-)1,0()0,1(-)2,1(

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doc

201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计算 1.(2010全国卷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在醋酸溶液的pH a =,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 b =,则a b > B .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里,加入4NH Cl 至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 7< C .31.010mol/L -?盐酸的pH 3.0=,81.010mol/L -?盐酸的pH 8.0= D .若1mL pH 1=的盐酸与100mL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 7=则NaOH 溶液的pH 11= 【解析】A 若是稀醋酸溶液稀释则C(H +)减小,pH 增大,b >a ,故A 错误;B 酚酞的变色范围是pH= 8.0~10.0(无色→红色),现在使红色褪去,pH 不一定小于7,可能在7~8之间,故B 错误;C 常温下酸的pH 不可能大于7,只能无限的接近7;D 正确,直接代入计算可得是正确,也可用更一般的式子:设强酸pH=a ,体积为V 1;强碱的pH=b ,体积为V 2,则有10-a V 1=10-(14-b)V 210142 1-+=?b a V V ,现在V1/V2=10-2,又知a=1,所以b=11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弱电解质的稀释,强酸的无限稀释,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强酸与强碱的混合pH 的计算等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在第一轮复习至第三轮复习无时不在强调的基本问题考查就是第二册第三章的问题,这次居然没有考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而考这些,很简单,大家都喜欢! 2.(2010全国卷1)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g 磷消耗掉314mL 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 3与PCl 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 .1:2 B .2:3 C .3:1 D .5:3 【解析】设n(PCl 3)=X mol, n(PCl 5)=Y mol ,由P 元素守恒有:X+Y=0.25/31≈0.008……①;由Cl 元素守恒有3X+5Y=(0.314×2)/22.4≈0.028……②,联立之可解得:X=0.006,Y=0.002故选C 【命题意图】考查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涉及一些方法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过量问题等根据化学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 【点评】本题是个原题,用百度一搜就知道!做过多遍,用的方法很多,上面是最常见的据元素守恒来解方程法,还有十字交叉法,平均值法、得失电子守恒等多种方法,此题不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10浮力

2017中考试题汇编——浮力 一、选择题 1.(2017衡阳,6,2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个鸡 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 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 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 A.甲杯中的盐水密度较大 B.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杯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较大 D.鸡蛋在乙杯中收到的浮力较大 2.(2017郴州,18,2分)如图所 示,某同学将两个完全相同的 物体A、B分别放到甲、乙两 种液体中.物体静止时,A漂浮,B悬浮,且两 、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甲P乙,物体A、B所受浮力分別为F A、F B.则()A.P甲<P乙,F A=F B B.P甲<P乙,F A>F B C.P甲>P乙,F A=F B D.P甲>P乙,F A<F B

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0.8N B.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C.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4.6N D.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5.(2017广东,7)将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分别轻轻放入三个装满水的相同 烧杯中,甲球下沉至杯底,乙球漂浮和丙球悬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的质量大小关系是 m甲>m乙>m丙 B.三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 系是F 甲=F 丙 p乙>p丙 D.三个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最新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品版

2020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烃精 品版

烃 1.(全国理综I·8)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 ...同分异构体的是D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2.(全国理综Ⅱ·6)20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所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下列有关丙烷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 A.分子中碳原子不在一条直线上B.光照下能够发生取代反应 C.比丁烷更易液化D.是石油分馏的一种产 3.(天津理综·7)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C A.玻璃纤维素青霉素B.尿素食盐聚乙烯 C.涤沦洗衣粉阿斯匹林D.石英橡胶磷化铟 4.(山东理综·10)下列由事实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D A.维勒用无机物合成了尿素,突破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界限 B.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表明科学研究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C.C60是英国和美国化学键共同发现的,体现了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性D.科恩和波普尔因理论化学方面的贡献获诺贝尔化学奖,意味着化学已成为以理论研究为主的学科 5.(山东理综·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乙醇可以被氧化为乙酸,二者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C.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D.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科形成4个C—C单键6.(重庆理综·8)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B 7.(宁夏理综·8)在①丙烯②氯乙烯③苯④甲苯四种有机化合物中,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的是B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广东理基·22)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人类应以可持续发展的方 式使用资源,以合理的方式对废物进行处理并循环使用。下列做法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D A.发电场的煤见脱硫处理 B.将煤转化为水煤气作燃料 C.回收并合理处理聚乙烯塑料废物

“锐角三角函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3、锐角三角函数 要点一:锐角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2009·漳州中考)三角形在方格纸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tan α的值是( ) A . 3 5 B . 43 C .34 D .4 5 【解析】选C. tan α4 3 == 角的邻边角的对边αα. 2.(2008·威海中考)在△ABC 中,∠C =90°,tan A = 1 3 ,则sin B =( ) A . 10 B . 23 C . 3 4 D . 10 【解析】选D. 3 1 tan == AB BC A ,设BC=k,则AC=3k,由勾股定理得 ,10)3(2222k k k BC AC AB =+=+= sin AC B AB = = 3.(2009·齐齐哈尔中考)如图,O ⊙是ABC △的外接圆,AD 是O ⊙的直径,若O ⊙的半径为 3 2 ,2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3 B .32 C .34 D .43 【解析】选A.连接CD,由O ⊙的半径为 32.得AD=3. sin B =.3 2 sin ==AD AC D

4.(2009·湖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ACB ∠=Rt ∠,1BC =,2A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sin 2A = B .1tan 2A = C .cos 2 B = D .tan B = 【解析】选D 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1BC =,2AB =,所以AC 所以1 sin 2 A = , cos A ,tan A = ;sin B 1cos 2B = ,tan B = 5.(2008·温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已知2CD =, 3AC =,则sin B 的值是( ) A . 2 3 B . 32 C . 34 D . 43 【解析】选C.由CD 是Rt ABC △斜边AB 上的中线,得AB=2CD=4.∴sin B 4 3 == AB AC 6.(2007·泰安中考)如图,在ABC △中,90ACB ∠= ,CD AB ⊥于D ,若AC = AB =tan BCD ∠的值为( ) (A (B )2 (C )3 (D ) 3 答案:B A C B D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13个专题)及5套高考试卷烃

专题9 有机化合物 Ⅰ—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1.(2017?北京-7)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A.瓷器B.丝绸C.茶叶D.中草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有机物大多数能够燃烧,且多数难溶于水;无机 物指的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多数不能燃烧,据此分析。 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故A正确; B、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故B错误; C、茶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C错误; D、中草药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是有机物,故D错误。 【考点】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概念、硅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点评】本题依托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考查了化学知识与生活中物质的联系,难度不大,应注意有机物中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却不一定是有机物。 Ⅱ—有机结构认识 2.(2017?北京-10)我国在CO2催化加氢制取汽油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CO2转化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产物中含有水 B.反应②中只有碳碳键形式

C.汽油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 D.图中a的名称是2﹣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从质量守恒的角度判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反应为CO2+H2=CO+H2O,则产物中含有水,故A正确; B.反应②生成烃类物质,含有C﹣C键、C﹣H键,故B错误; C.汽油所含烃类物质常温下为液态,易挥发,主要是C5~C11的烃类混合物,故C正确;D.图中a烃含有5个C,且有一个甲基,应为2﹣甲基丁烷,故D正确。 【考点】碳族元素简介;有机物的结构;汽油的成分;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菁优网版权【专题】碳族元素;观察能力、自学能力。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碳循环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握化 学反应的特点,把握物质的组成以及有机物的结构和命名,难度不大。 C H, 3.(2017?新课标Ⅰ-9)化合物(b)、(d)、(p)的分子式均为6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 B. 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 C. 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D. 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答案】D 【解析】A.(b)的同分异构体不止两种,如,故A错误 B.(d)的二氯化物有、、、、、, 故B错误 KMnO溶液反应,故C错误 C.(b)与(p)不与酸性4 D.(d)2与5号碳为饱和碳,故1,2,3不在同一平面,4,5,6亦不在同 一平面,(p)为立体结构,故D正确。 【考点】有机化学基础:健线式;同分异构体;稀烃的性质;原子共面。 【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把 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判断以及空间构型的判断,难度不大。 Ⅲ—脂肪烃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2020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2018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h TQ2/S 〔激发态〕 TiO 2/S TiO 2/S+ +e- l3+2e 3I 2TiO 2/S 3I 2TiO2/S+I3 以下关于该电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 3-的浓度可不能减少 【解析】B选项错误,从示意图可看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也即镀铂电极做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13-+2e-=3I -; A选项正确,这是个太阳能电池,从装置示意图可看出是个原电池,最终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应为把上面四个反应加起来可知,化学物质并没 有减少;C正确,见B选项的解析;D正确,此太阳能电池中总的反应一部分实质确实是: 还原. 氧化 I「3I-的转化〔还有I 2+| 一二|「〕,另一部分确实是光敏有机物从激发态与基态的 相互转化而已,所有化学物质最终均不被损耗!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新型原电池,原电池的两电极反应式,电子流向与电流流向,太阳能 电池的工作原理,原电池的总反应式等,还考查考生变通能力和心理素养,能否适应生疏的 情境下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的咨询题等 【点评】此题立意专门好,然而考查过为单薄,而且取材不是最新的,在3月份江苏省 盐都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第17题〔3〕咨询,与此题极为相似的模型,这对一些考生显得不公平!

2017年中考试题汇编 13内能

内能--13年中考试题汇编2017. 2017中考试题汇编——内能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176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山东枣庄,.(,

)正确的是( A .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 .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 .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答案】C 【解析】解: A、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非晶体的分子是规则排列的,故A错误;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在0℃

时,所有物质的分子仍然在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 C、分子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C正确; D、任何分子间都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二者同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其它内容及应用.2201732)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江苏无锡,)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 A B .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分子非常小C D .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分子是可分的【答案】D

【解析】解: 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桂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故D 正确.故选D. 【考点】扩散现象. 3201733分)如图所示,瓶内有一贵州遵义,,.(些水,用带孔的橡皮塞把瓶口塞住,向瓶内打气一会儿后,瓶塞跳起,在瓶塞跳

起的过程中,下)列关于瓶内气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B.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C D.瓶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塞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答案】A 【解析】解:向瓶内打气,瓶塞跳起时,在瓶塞跳起的过程中,瓶内气体对瓶塞做功,气体一部. 分内能转化为瓶塞的机械能;故A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精品】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 编

2008年数学中考试题分类汇编一次函数 一、选择题: 1. (2008年郴州市)如果点M在直线1 =-上,则M点的 y x 坐标可以是() A.(-1,0) B.(0,1) C.(1,0) D.(1,-1) 2.(2008年郴州市)一次函数1 y x =--不经过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一次函数1 =--不经过的象限是() y x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如果点M在直线1 =-上,则M点的坐标可以是 y x () A.(-1,0) B.(0,1) C.(1,0) D.(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茂名)已知反比例函数y =x a (a ≠0)的图象,在每一象 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少,则一次函数y =-a x +a 的图象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6. (2008年安徽省)函数k y x =的图象经过点(1,-2), 则k 的值为( ) A . 12 B .12 - C .2 D .-2 7.(2008苏州)函数1 2 y x =+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0x ≠ B .1x ≠ C .2x ≠- D .1x ≠- 8.(2008年广东湛江市)函数1 2 y x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2x = B . 2x ≠ C . 2x ≠- D . 2x > 9.(2008年上海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y x =+经过( )

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

三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名著阅读(2017-2019年) 【2019年高考】 一、【2019年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选择两项且全答对得5分, 选择两项只答对一项得2分,其余情况得0分) A.《三国演义》中,张飞在长板桥上睁圆环眼厉声大喝,吓退曹兵,然后迅速拆断桥梁,以阻追兵,可见张飞十分勇猛,又很有智谋。 B.《家》中,许倩如倡导女子剪发,带头剪掉自己的辫子,还以梅的遭遇来激发琴拒绝包办婚姻,鼓励琴做一个跟着时代走的新女性。 C.《狂人日记》中,狂人说将来的社会“容不得吃人的人”,最后喊出“救救孩子”,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渴望。 D.《欧也妮·葛朗台》中,夏尔在父亲破产自杀后,不愿拖累心上人安奈特而写了分手信给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 E.《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经过生死搏斗最终将大马林鱼残骸拖回港口,有游客把它当成了鲨鱼骨,这一误会让小说结尾更意味深长。 【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和理解名著的能力。解答本题,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识记其中的人物和情节。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A项,“迅速拆断桥梁”“有智谋”错误。如果不拆断桥,曹军害怕其中有埋伏不敢进兵。现在拆断了桥,曹军会料定张飞心虚,必定前来追赶。故A项错误。D项,“这一良善之举让偷看信件的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他”表述错误。欧也妮发誓要永远爱夏尔的原因不止是这一点,还有信中夏尔表达的对欧也妮的好感和赞美。故D项错误。B、C、E项正确。故选AD。 二、【2019年高考江苏卷】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6分) (2)《茶馆》第三幕,在得知来到茶馆的“老得不像样子了”的人是秦仲义时,王利发对他说:“正想去告诉您一声,这儿要大改良!”这里的“大改良”指的是什么?这句话表达了王利发什么样的情感?(4分)

高考化学专题分类汇总 图像试题试题

图像试题 (2011烟台毕业)19.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①②③④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011潍坊毕业)16.下图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像,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将稀H2SO4滴入一定量的BaCl2溶液中 C.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放入试管中充分加热 D.向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2011南宁)19.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完全吻合的是 A.①往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B.②将一定量的不饱和KNO3溶液恒温蒸发水 C.③向一定量CuSO4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D.④用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甲加少量MnO2) (2011遂宁)32.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或治疗)过程,其中图象能正确表示对

应操作(或治疗)的是 A B C D A .将一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份,直至有少量晶体析出 B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 C .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 D .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2011绥化)1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将一定量的木炭放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至燃烧 (2011黑龙江龙东地区)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 ( ) 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锌粒中逐渐加入稀硫酸 C.向H 2SO 4和CuSO 4混合液中滴加NaOH 溶液 加水的量/g A 反应时间/s B NaOH 溶液质量/g C 反应时间/s D A B C D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小说阅读 潘德高老师整理提供 1.(2017·福建省福州市)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点燃一个冬天 游睿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走.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煤早就堆在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甩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士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蒌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甩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踏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家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唉唉地应看,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采烤烤,剐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浙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卦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旱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姜。背姜里是满满的一背蒌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末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抽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哔哔啵啵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呗。”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中考试题分类汇编(含答案)

28、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要点一:数据的收集方式 一、选择题 1(2010·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冷饮市场上冰淇淋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以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各零部件的检查 2.(2009·杭州中考)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情况,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理的 是() A.调查全体女生 B.调查全体男生 C.调查九年级全体学生 D.调查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 3.(2009·重庆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重庆市初中学生的视力情况 D为保证“神舟7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4. (2009·河南中考)下列调查适合普查的是() (A)调查2009年6月份市场上某品牌饮料的质量 (B)了解中央电视台直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全国收视率情况 (C)环保部门调查5月份黄河某段水域的水质量情况 (D)了解全班同学本周末参加社区活动的时间 5.(2009·宁波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普查的是() A.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主要娱乐方式. B.了解宁波市居民对废电池的处理情况. C.日光灯管厂要检测一批灯管的使用寿命. D.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同一车厢乘客进行医学检查 6.(2009·义乌中考)下列调查适合作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义乌电视台“同年哥讲新闻”栏目的收视率

B.了解某甲型H1N1确诊病人同机乘客的健康状况 C.了解某班每个学生家庭电脑的数量 D.“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 7.(2008·维吾尔中考)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要了解约90万顶救灾帐蓬的质量,采用普查的方式 B.要了解外地游客对旅游景点“新疆民街”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C.要保证“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对主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要了解全新疆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解析】选B 8.(2008·福州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某班学生“50米跑”的成绩B.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C.了解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 【解析】选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一批袋装食品是否含有防腐剂应采用抽样调查. 9.(2008·黄冈中考)要了解一批电视机的使用寿命,从中任意抽取3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 在这个问题中,30是() A.个体B.总体C.样本容量D.总体的一个样本 【解析】选C. 10.(2008·宜昌中考)在2008年的世界无烟日(5月31日),小华学习小组为了解本地区大 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随机调查了100个成年人,结果其中有15个成年人吸烟。对于这个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的方式是全面调查 B.本地区只有85个成年人不吸烟 C.样本是15个吸烟的成年人 D.本地区约有15﹪的成年人吸烟 【解析】选D.关于数据收集与处理时,由于了解本地区大约有多少成年人吸烟,范围广、人员多,所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用样本来估计总体。故选D 11.(2008·内江中考)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环保部门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2017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集合) 考点1 数集 考法1 交集 1.(2017·北京卷·理科1)若集合{}21A x x =-<<,{}13B x x x =<->或,则 A B = A. {}21x x -<<- B. {}23x x -<< C. {}11x x -<< D. {}13x x << 2.(2017·全国卷Ⅱ·理科2)设集合{}1,2,4A =,{}240B x x x m =-+=.若 {}1A B =,则B = A .{}1,3- B .{}1,0 C .{}1,3 D .{}1,5 3.(2017·全国卷Ⅲ·理科2)已知集合{}1,2,3,4A =,{}2,4,6,8B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4.(2017·山东卷·理科1)设函数y =A ,函数ln(1)y x =-的定义域为B ,则A B = A .(1,2) B .(1,2] C .(2,1)- D .[2,1)- 5.(2017·山东卷·文科1)设集合{}11M x x =-<,{}2N x x =<,则M N = A.()1,1- B.()1,2- C.()0,2 D.()1,2 6.(2017·江苏卷)已知集合{}1,2A =,{}2,3B a a =+,若{}1A B =,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 考法2 并集 1.(2017·全国卷Ⅱ·文科2)设集合{}{}123234A B ==,,, ,,, 则A B = A. {}123,4,, B. {}123,, C. {}234,, D. {}134,, 2.(2017·浙江卷1)已知集合{}11P x x =-<<,{}02Q x x =<<,那么P Q = A. (1,2)- B. (0,1) C.(1,0)- D. (1,2) 考法3 补集

全部高中化学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全国通用

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物质的量 1.(09年福建理综·8)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4g镁的原子量最外层电子数为N A B.1L0.1mol·L-1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 A C.1mol甲烷分子所含质子数为10N A D.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的分子数为N A 答案:C 2.(09年广东化学·6)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 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 )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 个氢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 A Fe3+ 答案:C 3.(09年广东理基·20)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 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 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 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 答案:D 4.(09年海南化学·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 B.1molHCl气体中的粒子数与0.5 mo1/L盐酸中溶质粒子数相等 C.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 A D.CO和N2为等电子体,22.4L的CO气体与l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 答案:C 5.(09年江苏化学·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 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201718年各地中考真题汇编声音专题(含解析)

专题1 声现象 一、选择题 1.【2017?泰安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音调越低 B.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用真空罩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控制噪声的产生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相同 【答案】B 【解析】 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错误;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音能传播能量.故B正确;用泡沫盒罩住发声体减弱噪声的做法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即阻断噪声的传播.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D错误;故应选B。 【考点定位】声音的综合利用 2、【2017?自贡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答案】D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3.【2017?长沙卷】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人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真空也能传声 【答案】C 【解析】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各种介质”中,A错误;

B.物体振动一定产生了声音,并不代表一定听到了声音,人听到声音,还需要传播到人的耳朵里,B错误; C.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说明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正确; D.真空中不能传声,D错误;故选C 考点:声速声音的产生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声。 4. 【2017?菏泽卷】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的快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 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传播的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A错误。 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光传播的较快,故B错误。 C.喇叭播放的歌曲影响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息,也是噪声,故C错误。 D.振动发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为答案。 考点:声现象 5.【2017?枣庄卷】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 真空罩中的闹钟 D.超声波清洗机【答案】C 【解析】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A错误;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故B 错误; C、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中考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统计(填空题) ,,,,,这一组数据的众数为;极差为. 1、(2008年镇江)一组数据13234 2、(2008年金华市)如图是我市某景点6月份内1∽10日每天的最高温度折线统计图,由图 信息可知该景点这10天的最高气温度的中位数是。 3、 若把表中各科满分值按比例绘成扇形统计图,则表示数学科学的扇形的圆心角应是度(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70.8 4.(2008湖南株洲)3.某同学7次上学途中所花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10、9、11、12、9、10、10,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 5.(2008 江苏常州)已知一组数据为5,6,8,6,8,8,8,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_________,平均数是_________. 6.(2008山东烟台)七(1)班四个绿化小组植树的棵树如下:10,10,x,8,已知这组数 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棵. 7. (2008 河南实验区)样本数据3,6,a,4,2的平均数是5,则这个样本的方差是 8.(2008永州市)已知一组数据1,2,0,-1,x,1的平均数是1,则这组数据 的极差为. 9.(2008资阳市)资阳市某学校初中2008级有四个绿化小组,在植树节这天种下柏树的颗数如下:10,10,x,8,若这组数据的众数和平均数相等,那么它们的中位数是________颗.10.聪明的小明借助谐音用阿拉伯数字戏说爸爸舅舅喝酒:81979,87629,97829,8806,9905,98819,54949(大意是:爸邀舅吃酒,爸吃六两酒,舅吃八两酒,爸爸动怒,舅舅动武,舅把爸衣揪,误事就是酒),请问这组数据中,数字9出现的频率是.11、(2008湖北孝感)某校九年级一班数学单元测验全班所有学生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满分100分,学生成绩取整数),则成绩在90.5—95.5这一分数段的频率是。12.(2008年山东省青岛市)某市广播电视局欲招聘播音员一名,对A,B两名候选人进行了两项素质测试,两人的两项测试成绩如右表所示.根据实际需要,广播电视局将面试、综合知识测试的得分按3∶2的比例计算两人的总成绩,那么(填A或B)将被录用.B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共23份) (1)

2017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共23份) 目录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定语从句 (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动词+动词短语 (13)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动词时态与语态 (3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非谓语动词 (47) 2017全国高考汇编改错 (68)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交际用语 (8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介词+连词 (96)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名词性从句 (11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完型填空 (187)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形容词+副词 (33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虚拟语气+情态动词 (341)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广告应用类 (355)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广告应用类 (375)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科普知识类 (409)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人物传记类 (456)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社会生活类 (471)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文化教育类 (552)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新题型 (658) 2017全国高考汇编阅读之新闻报告类 (712)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代词+名词+冠词 (740)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状语从句 (761)

2017全国高考汇编之定语从句 The exact year Angela and her family spent together in China was 2008. A. When B. where C. why D. which 【考点】考察定语从句 【答案】D 【举一反三】Between the two parts of the concert is an interval, _______ the audience can buy ice-cream. A. when B. where C. that D. which 【答案】A 二I borrow the book Sherlock Holmes from the library last week, ______ my classmates recommended to me.. A.who B. which C. when D. Where 【考点】考察定语从句 【答案】B 【举一反三】The Science Museum, we visited during a recent trip to Britain, is one of London’s tourist attracti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