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

[摘要]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被忽略。随着翻译的发展,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逐渐成为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中心和热点。西方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从阐释学的观点提出翻译分为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本文将从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作为理论基础,以张培基先生英译《致蒋经国信》为例,讨论长期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被忽略的译者主体性是如何发挥的。

[关键词]翻译四步骤译者主体性《致蒋经国信》英译本

引言

《致蒋经国信》是中央委员廖承志于1982年写给蒋介石之子蒋经国的一封信,此信以世交深情呼吁海峡两岸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此信一发表,在台湾同胞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为祖国海峡两岸的统一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本文以张培基先生翻译的英译本为案例,从斯坦纳阐释观点下的翻译四步骤来分析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发挥并体现的。

一、斯坦纳及其阐释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与其他翻译理论家不同,他在翻译研究上仅凭一部独特的著作而闻名翻译理论界,那就是《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这部作品出版之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被学界一致评价为“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该书讨论了语言的理

解与翻译的关系,语言的性质,语言与物体的关系,总结了西方历史上出现的各种主要的翻译理论及语言理论,最后用阐释学的眼光,阐释翻译的步骤。

斯坦纳以阐释的观点看待翻译,认为翻译有四个步骤。第一就是信赖,就是指译者在翻译之前,相信原文本是有意义的。第二就是侵入,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直觉中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想形式之间的冲突,译者的主观因素在理解原文的时候难免“侵入”到原文中。第三就是吸收,就是译者对原文的理解被移植到译文中来。第四就是补偿,由于在吸收过程中,译文语言可能会丧失掉原文的部分或者一些本色,经过这一步骤的润色,译文就会更加完整地表现出原文的内涵,能达到翻译的目的,起到交流的作用。

二、翻译四步骤下的译者主体性

斯坦纳阐释观下的翻译四步骤无不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首先,通过译者自己的判断来选择文本,信赖原语文本是有意义的,然后,在信赖之后,将原文的意义表达出来的时候,译者的主观因素不免“侵入”原文,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下,译者对于原文进行消化和接纳,传达出原文的意义,最后做出补偿,使得译文达到理想的平衡。本文以张培基先生英译《致蒋经国信》为例具体讨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的四个步骤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信赖

首先,《致蒋经国信》是原国民党领袖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写于十一

届三中全会之后推行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年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峡两岸的统一问题成为了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最关心的问题。因而廖先生写下这封信最早由新华社已成英文电讯稿,后来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重新将这封信翻译,并题为“a letter to chiang ching-kuo”。张培基先生本人在挑选原文本上十分重视文本的意义,廖承志的这封信表面上看是写给蒋经国的个人书信,但实则是一封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信,此信在海峡两岸,尤其是台湾国民党内部和台湾同胞中产生了深远而极大的反响,为促成两岸早日统一做出了较大贡献。这封意义重大的信,翻译出来不仅是对海峡两岸历史的一种记录,更是加强了海内外同胞对祖国统一的信心。所以,在翻译的第一步骤,译者张培基先生首先认为这封信是非常有意义的,翻译这封信更是有价值的,因而,“信赖”也就建立起来了。

(二)侵入

斯坦纳认为在侵入这一环节,“永远都是有偏见的,是对原作者意图和视域无法避免的攻击”,因为任何译者都是历史性的,任何译者都无法完全客观地再现原文或穷尽对原文的理解。但是同时,译者的“侵入”却有了积极的意义,译文使原著有了第二生命。下面,我们分析《致蒋经国信》中的开头第一句话,看看在侵入环节中,译者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

eg: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

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 the short distance between us should be keeping us poles apart!

在此信开头的翻译中,译者在此句中添加的“who would have expected that”使得这个句子完全的不同。译者很巧妙地将一个陈述句翻译成感叹句,加入自己对此句的理解,使这个句子不仅将原文的内容一字不落地表现出来,而且将原作者急切期待祖国统一的心情以及与蒋氏家族多年搁浅的感情有些遗憾的语气也都统统

交代给了译作读者。句式上小小的改变,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的深入理解有了自己的特色。这就可以看出,译者对原文理解的透彻和深厚的英文功底的运用。

(三)吸收

在这一环节当中,译者把自己对原著的理解输入到原著中去,作为阐释翻译的第三阶段,吸收是表达阶段。译者会将自己对于原文的理解融入到译文中去,然后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尽力使译文展现出它需要表达的内容。

eg: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

in view of the public and personal concerns as well as the long-standing deep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families, i feel duty-bound to offer you a word of advice for careful consideration.

在此句的翻译中,译者将他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融入到译文中。首

先,“于公于私”这个小细节在翻译过程往往中很容易被忽略,我们看到原文第一眼可能只会想到“for public interests”。译者译为“public and personal concerns”“公”和“私”在这里都体现出来了。这就体现出张先生在翻译之前对于原文的理解下了很大功夫,所以才能在翻译过程中将这种细节的东西一字不落地体现在译作中。第二,“世交深情”中的“世交”,如果大家按照字面意思来看的话,很有可能会翻译成为“friendship for generations”,但是在译者看来,这个“世交”实际上却只是从双方父辈(廖仲恺和蒋介石)开始,所以,译者将其译为“deep friendship between our two families”,乍一看,觉得译文好像没有遵从原文的意思,但是细细研究,译文却是在译者深入地理解之后表达出来的最贴近原文意思的译作。

(四)补偿

任何一个翻译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斯坦纳提出补偿就是在翻译工作完成之后对于译文的重新审视后,修改和补充。由于不同的作者对于原文有着不一样的理解,不同的译者也会在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多多少少造成对原文信息的丢失。所以补偿就必不可少。

eg:偏安之局。

“content as you are with your present rule over the tight eastern corner.”

在这个成语翻译中,“偏安之局”本来意为“偏据一方以自安”。

如果按照字面译的话,“content as you are”就够了,但是译文后边加上了“with your present rule over the tight eastern corner”。这后半部分的译文使得目标读者对于这个成语的理解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意思上,更是理解了这个成语在原文中的语境下是什么意思了。

三、结语

在传统译论中,译者总是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译者不再被认为是“仆人”,而是有自己独立自主的翻译权利,在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无不体现在译文中。本文从斯坦纳的阐释学翻译理论下,对翻译四步骤中译者的主体性是如何体现的做了探讨。笔者认为译者只有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译文才会更加全面地展示出原文的意思,为读者展示出一个更加详尽的原文。【参考文献】

[1]steiner.george.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2007.

[3]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3.

[4]黎晴.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看译者主体性——以陈亦南《老人与海》中译本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08,4.

[5]范雄飞,熊宣东.廖承志致蒋经国信原文及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j].上海翻译,2007(1).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 摘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在翻译中译者是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译者对原语文本、翻译策略、译文风格的选择,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是译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 一.引言 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综合体。翻译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 践活动。在翻译领域中,译者主体性这一的话题越发受到翻译学家的极大关注。译者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始终处于原著,原作者,译著,读者之间。译者不再是传统翻译理论中被大家称作“透明人”的角色。译者是一个具有鲜活思维、文化立场、和价值观的独立个体,其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从选择原语文本、制定翻译策略、追求翻译目的等整个翻译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是刻意忽略乃至否认译者的主体性地位,翻译理论的研究发展越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译者主体性 针对文学翻译过程中凸显出来的“究竟谁是翻译主体”这一问题,翻译业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许均(2003:10)凭借自己敏锐的学术眼光和多年的翻译经验将这一问题鲜明地归纳出来,他说:

“从目前收集到的国内外相关资料看,何为翻译主体大致有以下四种看法:一是认为译者是翻译主体,二是认为原文作者与译者是翻译主体,三是认为译者与读者是翻译主体,四是认为原作者、译者与读者均是翻译主体。针对这些说法各异的阵营,笔者同意第一个观点:赞同译者在翻译中是具有主体性地位这一说法。简言之:译者是翻译主体,原文作者是创作主体,读者是接受主体。主体性是作为哲学概念有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主体能动性是人类所有知识、活动和存在的中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他所承载的具体翻译行为就是即将作品从源语转换为目标语的活动。我们较笼统地把翻译过程分为理解阶段、表达阶段和校对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译者一方面扮演读者的身份,在阅读理解原著文本时对原著进行分解、填充和具体化;另一方面译者又扮演创造者的身份,并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视野和程度,最终在新的文化环境里赋予了文本新的形式。使之与译文读者进行文化交流,在另一个文化氛围里延续了原作的生命。 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同时需要把握好尺度。我们常把文学翻译家比作是在戴着镣铐跳舞——又要舞姿优美,又难免时时受到羁绊。因为文学翻译被归结为一种艺术再创造。但译者的创造必须在原著设定的界限里进行,必须忠实地再现原著的意和形。再则译者还要受到译文读者的制约,顾羁他们不同的接受能力,所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翻译主体在中国文化多元系统中长期遭到了遮蔽,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现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主体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走向深入。 主体的本质表现在其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的特征中,这些特征构成了翻译主体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大体划分为“语言学前”和“语言学”两阶段。无论是“语言学前”阶段中译者所处的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两难境地还是语言学阶段中作为翻译机器译者的状况,其哲学根源都在于二元对立认识论。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 译者主体性的理论分析:哲学解释学、权力话语和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三元素中的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 哲学解释学与译者主体性中的能动性因素:哲学解释学是西方哲学中语言论转向后深刻影响翻译研究发展的一种理论,它改变了人文学中的科学观点,给我们带来了时间和历史的视角。根据解释学观点,理解的过程就是译者的视域和原文本的视域不断融合的过程。为了达到这种融合,译者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走出自身的视域,因此,理解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译者不断努力寻求新视域的过程。译者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因其主观能动性而突出出来。如果说解释学给翻译的启发仅仅局限于文本本身,那么权力话语理论将我们带入了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权力话语与译者主体性中的受动性:权力话语在社会文化视角中阐释译者主动性。权力话语理论认为,社会中任何行为都受到权力和话语的操控。因此,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受到他所处时代的操控。这样,译者的主体性就主要表现为受动性。 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目的论充分论证了译者主体性中的为我性这一方面。这一理论的准则就是目的解释手段。这种理论认为任何翻译行为都以译者的各种目的为指导。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会调动他各种能力、采用不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的各种困难。 译者主体性的内容本身就包括能动性、受动性和为我性三方面。换句话说,积极和消极方面的辩证结合是译者主体性本身的内在要求。偏重这三方面的任何一方面,都会导致对主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从翻译实践看译者的主体地位 倪万辉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甘肃兰州 730050) 摘 要: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是不同语言文化间传播和交流的必要媒介。然而,由于传统翻译观的长期束缚,翻译主体研究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出现了译者文化地位边沿化的状况,严重阻碍了翻译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本文拟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背景,结合目前翻译主体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个较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能拓展和深化翻译主体的研究。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文化转向;内涵;作用 1. 引言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翻译观的束缚,译者主体性这一领域一直未被译界所重视。传统的翻译观给译者强加上的所谓“译匠”,“语言转换者”,“仆人”等等这些枷锁,牢牢地束缚着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只能为忠实地传达原文之意而服务,任何主观性或创造性的举动都是不容许的,都被视为“异端”(谢天振,2002:18)。正如卞之琳所言:“原作者是自由创造,我们是忠实翻译,忠实于他的自由创造。他拐弯抹角,我们得亦步亦趋;他上天入地,我们得紧随不舍;他高瞻远瞩,我们就不能坐井观天”(葛校琴,2002:63),可见对译者忽视的程度。但随着西方七十年代“翻译主体性研究”浪潮的掀起,译者越来越受到译界的重视,并因此获得新生和更大的自由度。同时,新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也不断丰富起来,它们推动了翻译理论的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发展。本文正是想借这次翻译主体性研究的浪潮,结合目前翻译主体性研究的现状,对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做一次尝试性的探讨,以此来呼吁人们更多地关注译者,同时期望本文能对目前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有所贡献。 2. 西方译界的“翻译主体研究”——“原语中心论”的“颠覆”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方译界出现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翻译研究取向,它打破了以前“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更多地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实际功能。这种新取向的出现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了“翻译主体”的问题,因此“翻译主体研究”被提上了翻译研究的重要议事日程,而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问题成为其中的焦点和重点。正如赫曼斯(Hermans)所言:“翻译从来就不是透明的、纯客观的,它告诉我们更多的是译者的情况,而不是所译作品的情况”(2000:12)。同时,一批新的理论体系相继产生,较著名的有埃文?左哈尔(Evan,Zohar,1978)的多元系统论(Polysystem Theory),格尔登?图里(Gideon,Tuory,2001)的译语文本翻译论(Target Translation Theory,2001),还有以勒菲弗尔(Lefevere,1992),赫曼斯和巴斯奈特(Bassnett,1988)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翻译理论(Manipulation Translation Theory)。同时,布龙菲尔德、特里尔等语言学家也从语言学角度对译者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刘润清,1989),他们认为译作和原作都是创造性的文本,译者和原作者不是“主 【作者简介】倪万辉(1970- )男,硕士,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7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_朱月娥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的译者主体性* 朱月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y u e e z h u2003@y a h o o.c o m.c n 长沙市 410004) 摘 要 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似性和同构性。通过对二者的比较,确定译者主体和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正确理解源语作者和源语文本,恰当处理好源语文本与目的语文本的关系,有效进行源语作者与目的语读者之间的沟通,使各翻译主体间形成互动、和谐的生态环境等方面,译者主体性介入无处不在。这一介入有利于在各语种间建立共生关系,以维护民族文化个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全球文化生态圈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翻译 主体生态系统 生态学理论 译者主体性 A b s t r a c t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i s s i m i l a r t o t h e n a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i n t h e i r c o m p o s i t i o n. B y c o m p a r i n g t h e s e t w o s y s t e m s,t h i s p a p e r i n t e n d s t o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 a n d t h e e c o s y s t e mo f t r a n s l a t i o n s u b-j e c t s,a n dt o r e v e a l t h a t t h e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f i n d s i t s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i nc o r r e c t l y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h e a u t h o r a n d t h e t e x t i n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p r o p e r l y d e a l i n g w i t h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t h et e x t s i nb o t h s o u r c e l a n-g u a g e a n d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f f e c t i v e l y c o m m u n i c a t i n g w i t h t h e a u t h o r i n t h e s o u r c e l a n g u a g e a n d t h e r e a d e r s i nt h e t a r g e t l a n g u a g e,e s t a b l i s h i n g a n i n t e r a c t i v e,h a r m o n i o u s e c o s y s t e m.T h i s w i l l c o n t r i b u t e t o b u i l d i n g ac o-e x i s t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c u l t u r e s s o a s t o k e e p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a c u l t u r e a n dt h e d i v e r s i t y o f t h e c u l t u r e s o f t h e w o r l d,w h i c hw i l l h e l pb u i l da n dd e v e l o p ah e a l t h y a n ds u s t a i n a b l e g l o b a l c u l t u r a l e c o s y s t e m. K e yWo r d s 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s y s t e m o f s u b j e c t s e c o l o g i c a l t h e o r y t r a n s l a t o r's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1 引 言 翻译生态学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全球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在国外,N e w m a r k,〖1〗提出了翻译具有生态学特征的说法,K a t a n〖2〗对翻译生态文化进行明确的分类,C r o n i n〖3〗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t r a n s l a t i o n e c o l o g y)这一概念。在国内,近年来也不断有人借用自然生态的术语或概念来描述翻译活动的生态性特征、持续性研究和翻译生态学关注的焦点和发展研究的趋向等〖4-8〗,孙茜〖9〗等用翻译生态学理论阐释翻译实践。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受到中外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的研究主要从阐释学理论出发,讨论文学翻译中译者地位、译者主体的创造性〖11-14〗,刘宓庆〖15〗则从美学的角度谈论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但此类研究并未把译者置于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进行整体性、协调性的研究。因此,本文通过对翻译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类似性和同构性的讨论,来研究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中译者的主体性;在生物多样性理论、生态学种群理论、限制因子定律等理论的参照下,探讨译者主体在维护语言多样性、实现文化的互惠与共生和保持文化自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 翻译主体生态系统与译者主体性 翻译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空内,翻译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翻译生态单位。”〖8〗翻译主体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构成,其生产者指译者,是翻译产品的创造者;消费者包括译者和译语读者,是翻译产品的享受者;分解者指翻译研究者。各翻译主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平衡的翻译主体生态 第23卷1期2010年2月 中国科技翻译 C H I N E S ES C I E N C E&T E C H N O L O G YT R A N S L A T O R SJ O U R N A L V o l.23.N o.1 F e b.2010 *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度课题(X J K06Q G D019)和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08](08112)。 收稿日期:2008-08-27/55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探析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论文关键字:译者主体性文学翻译影响因素 论文摘要: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者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中的创造性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研究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一、引言 长期以来,以原文和语言转换为中心的传统翻译观,使译者的形象处于一种被忽视、被压制的状态之中。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文化学和翻译学思潮的兴起和繁荣,最终导致了翻译文化的转向。开拓了翻译研究的新空间,还将翻译主体的研究提上了译学研究的重要日程,译者的文化身份及其主体性也随之成为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由此形成了翻译研究的译者中心论范式。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文化翻译学派将翻译视为一种通过译者独特的创造性实现的一种艺术再造、审美交际、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译者对文本的操纵过程。 讨论文学翻译的主体性,首先应该弄清楚译者主体性的内涵,根据查明建先生观点:“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在此主要探讨的是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会对原文本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写”。主体性的发

挥有自助性、目的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是译者世界观、价值观、审美观和表达能力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综合体现。不承认译者主体性的存在是错误的,但是盲目夸大译者主体性的作用,更是不应该的。 二、译者主体性的影响因素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译者的翻译活动并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其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体现在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以及译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意识形态对译者翻译活动的影响。译者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其翻译活动必然受到当时社会主流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思潮的影响。例如在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主流思想和欧美国家的相差甚大,当时苏俄文学在中国的文学翻译中处于中心地位,当时的译者就是在这样的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翻译了大量的苏俄文学作品,比如高尔基的《人生三部曲》、奥斯特勒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 其次,译者的审美偏好对翻译活动的影响。林语堂先生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作为“艺术家”的译者,他(她)的艺术表现能力必然受到自己的审美偏好的影响。傅雷曾说过“拿个文学的类别来说,要认清自己的所短所长,不善于说理的人,不必勉强译理论书,不会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从文学翻译过程看译者的主体性 张 莉 (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收稿日期:2004-01-09 作者简介:张 莉(1977-),女,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教师,硕士。 摘要:从文化角度对翻译的研究,使得译者的主体性问题逐渐受到关注。翻译过程可分为准备、解码与组码三个阶段。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彰显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译者的主体性与他的受动性相辅相成,二者不可或缺。 关键词:翻译过程;译者;主体性;受动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989(2004)02-0054-03 长期以来,中西翻译界对翻译的研究都囿于对原著中心地位以及语言转换层面的研究,而对翻译文化的创造者)))译者及其特殊的文化地位却鲜有系统、深入的论述。译者被赋予/舌人0、/媒婆0、/仆人0、/带着镣铐的舞者0、/文化搬运工0等形象,被认为处于既要对作者俯首听命又要对读者迎合奉承的尴尬地位中,其创造性和主体性自然就更少有人提及了。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层面的开拓,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者开始从文化角度来探讨翻译,从阐释学、接受美学、文化交流等切入点来研究翻译。这一转向使得译者的文化地位及其主体性成为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理解译者的主体性呢? 一、译者的主体性 余光中曾对译者以及翻译过程作过以下论述:/译者介于神人之间,既要通天意,又得说人话,真是-左右为巫难.。读者只能面对译者,通过译者的口吻,去想像原作者的意境。翻译,实在是一种信不信由你的-一面之词.。0(5余光中谈翻译6)这一论述说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客观存在着的,是不争的事实。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符号转换的过程,更是文化信息传递和感情移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译者作为沟通原作者与读者、原语文化与译语文化的桥梁,他的表现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优劣,因而成为翻 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其主体性也就是他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自觉的人格意识和创造意识。谢天振的5译介学6中/创造性叛逆0命题的提出,也正是对译者主体性的认可和论证。 我们可以引用查明建、田雨为译者主体性所作的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0 下面我们将从翻译过程的不同阶段来探讨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二、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1.翻译的准备阶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译者动笔翻译之前就已开始发挥作用了。在此阶段,译者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以及翻译策略的确定等方面。 选择适当的翻译文本是译者开始翻译活动的前提。一般来讲,译者通过自己阅读或他人的推荐、评价等途径,形成对原作的初步印象。然后,译者会自觉地调动自己的文化意识、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等已有知识结构,对这一印象进行初步的评价与批评。当这一印象与译者的知识体系相近或吻合的时候,译者多表现为对原作文本的肯定与接受。反之,则表现出对文本的否定与排斥。可见,选择什么样的 # 54#2004年6月第19卷第2期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E NGZHOU ECONOMIC MANAGE MENT INSTITUTE Jun.2004 Vol.19No.2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关雎》英译本的比较 摘要:《关雎》是《诗经》三百篇中为人熟知的诗篇,几乎人人能够出口诵读。本文主要从译者主体性出发,对《关雎》几个不同的英译本进行分析研究,指出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在译文的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的体现。 关键字:《关雎》;译者主体性;内容;风格 Abstract: Guanju is known to everyone in the Book of Songs, which is composed of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poems. And almost everyone can read it without other people’s help.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several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Guanju in the terms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which reflects in the following two points: contents and style. Key words: Guanju;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ontents; style 引言 译者在翻译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是是连接两个国家、两种不同文化的友谊使者,然而长期以来,译者经常处于边缘地带,依附于原文作者;译者的翻译活动被视为是再生产,译文被看作是原文的附属品。因此,学者们开始重新考虑翻译这一问题,认为一切译文绝不仅仅是对原文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一种再创造,是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这一主要因素。 一.译者主体性 翻译过程中最积极、最主动的因素就是译者主体性。那么我们在探讨译者主体性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翻译的主体:有些研究者认为译者是翻译的主体;有些却认为译者和读者才是,还有人认为译者、读者和作者都是翻译的主体。从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论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魏瑾① , 魏书艳② 摘要: 译者既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又是其创造性的再现者。原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以及文学艺术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为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为了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 译者的主体性是不可缺少的。 关键词: 阐释; 再现; 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译论研究往往过分强调译文与原作之间的对等,普遍忽视文学翻译的文学性及对作为翻译主体的译家的研究。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 翻译主体研究逐步受到了应有的重视, 并不断走向深入。杨武能先生早在20 世纪80 、90 年代就对翻译家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并强调对翻译主体进行研究的重要性:“翻译活动的主体即译家; 只有把翻译家作为人的精神和心智的方方面面也纳入观察的视野, 才可能解答种种触及文学翻译本质的微妙问题。”[ 1 ]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这似乎是个不争的事实。翻译分为两个过程, 即理解原文过程和再现原文的过程, 也就是译者首先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析原文的语言材料, 追寻作者的思路, 然后综合译语的语言表达手段再现原文。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在表达阶段, 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所谓“主体性”, 具体地说是指“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 2 ] 。那么译者的主体性则是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即体现在译作中的自觉人格及审美创造力。文学翻译大概是所有翻译中最无定性、最变幻莫测、最难把握和最需要创造性的一种翻译。文学文本与普通文本相比, 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了潜在的更为广阔的审美与解读空间, 另一方面更受制于语言形式。因此,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问题。 1. 译者是原作文本能动的读者 继承阐释学和现象学的接受美学认为: “文学文本具有两极, 即艺术极与审美极。艺术极是作者的文本, 审美极是由读者来完成的一种实现。”[ 3 ]这两极彼此交融才是完整的文学作品。作品一旦与读者发生关系, 就成为审美对象, 成为读者感悟、阐释、融化、再生的艺术情感或形象, 两者已经水乳交融地构成了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是一种“自为”的存在。换言之, 任何文学文本都是多层面和开放式的图式结构, 其存在本身并不能产生独立的意义, 而意义的实现则凭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感觉和知觉经验加以具体化, 填补作品中的空白处, 最终达到文本的实现。因此, 接受是一种再创造。“读者通过接受活动, 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 通过释放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 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 也在改造他自己, 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 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 这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 接受活动是使这两种对立的规定性统一起来的过程。”[ 4 ]阅读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双向交流过程, 一方面, 原文为读者提供指导;另一方面读者在原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意义, 在这种双向交流中, 读者对文本不是简单的“复原”, 而是一种创造性的“改造”, 读者在使文本的潜能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 不仅唤发了审美潜能, 而且为自己的审美潜能增添了新的能量。接受提高了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就翻译而言, 译者首先是作为文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从译者“仆人说”到译者主体性的认识 摘要:翻译是一项久远的实践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沟通交 流作用,译者在沟通交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在翻 译实践中处于从属地位,是原作者的仆人,其职责在于“忠实”地传达原文,“服务好”读者。而随着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人们对译者的角色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译者仆人说主体性 著名翻译家杨绛在其《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一书中曾谈到:“翻译至少是一项苦差,因为一切得听从主人,不能自作主张。而且一仆二主,同时伺候 着两个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1]因为译者面对自己的主人,即作者,必须惟命是从,“忠实”地传达以话者或作者所写的话语的意思,不能掺入自 己的主观色彩,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必须以原文为依归,惟作者是从,不能有 任何违背。 但著名文学翻译家杨武能也指出:“作为译者,对‘主人’的服从是有一定的前 提的,一是作者作为主人,要确实贤明可敬;二是面对可敬的和真正心爱的作品,译者才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自然而然地谦卑忘我。”[2]因此,译者应该心中装着 读者,尊重读者,对他们负责。通过此二人观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处 于中介的位置,既要对作者负责,又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受,但译者也不必完全死 扣原文,对原文的作者的服从是有一定条件的,即:作者的可敬佩性及译文的可 接受性。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家渐渐认识到在实际翻译工作中,由于要把翻译 从一门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存在着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因此,译文很难做到对作者及译文的绝对服从,也正是因为如此,译者主体性才能彰显 出来。每种语言因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实践过程 中相应地也会有表达方式上的不同,正是因为这些差异的存在,才会有了翻译过 程中的种种障碍。 翻译家叶君剑就曾发出过“如何忠实于原文”的疑问,他明确指出了翻译的理 想的追求与现实的不可能之间的矛盾。他认为翻译无非就是把原作要表达的思想 传达给读者,包括原作的思想、感情、意境,使读者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差不多。但是,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况且每个人的理解又是千差万别的,我们无 法去问原作者当时的感受,只能靠字面的意义去推测,这就需要译者的主体性的 发挥了。翻译家范存忠先生认为:“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本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但这种想法几乎是不可能的,原因就在 于两种语言(任何两种)之间都存在着差异。”[3]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两种 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就得依靠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诠释,译者的主体性因而是 翻译中不可避免的一个因素。 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众所周知,文学翻译被认 为是一种“再创造”活动,作者和原文文本为信息的来源,为译者提供文本,译者 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综合运用宏观翻译理论,宏观翻译策略及微观翻译技巧对 文本进行翻译,尽可能地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缩小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差异,达 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但我们也该清楚地认识到,充分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译者可以不照 顾源语文本,译者的翻译也不是对原文的“改写”,主体性的发挥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称之为翻译了。

翻译主体研究若干问题探讨

关于翻译主体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 摘要:关于翻译主体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的热点之一,而且学界也没有统一的意见。到底谁是翻译主体,原作者,译者,亦或是读者。本文将从这个问题出发,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翻译主体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总结,包括翻译的主体,翻译的主体性问题以及主体间性。 关键词:翻译主体,主体性,主体间性 A discuss on the issues of translation subject studies Abstract: so far the study on translation subject is a hot topic in translation research and yet there is no final answer in this field. Anyway who is the subject of translation, the author, the translator, or the reader. This text, focusing on this topic and on the basis of former researches, will make a summary of the issues relevant to subject studies, including the translation subject, subjectivity and inter-subjectivity. Key words: translation subject, subjectivity, inter-subjectivity 一.引言 在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传统的翻译观认为翻译活动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的从属性行为,将原作者与译者的关系对立成主人与仆人的关系,要求译者必须忠实于原作者,译作也必须是原作目的语的真实再现。这种“原著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实际上是将对作者和读者负责的译者当成原作者的“传声筒”或“代言人”,而忽视了译文中隐含的译者主体与主体性。 二.什么是主体和主体性? 主体与主体性密不可分。“主体性, 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 而不是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主体作为人的规定性称之为人性, 而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陈先达,1991:115)。这段话一方面讲了人与主体的关系, 另一方面涉及到了主体性最根本内涵。首先, 主体是人, 但并非所有的人都是主体, 也就是说, 主体与人不能划等号, 只有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实践、认识和审美主体。主体最本质的特性是它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其次, 我们再来分析主体性的内涵。陈先达认为, 主体性最根本内容是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主体的综合特征, 是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最突出、最集中的品质。但他忽略了主体性还有受动性的一面。主体性说到底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辨证统一, 也就是说, 主体性只有在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 我们在理解主体性内涵时要避免两种极端: 一是无视客体

论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与跨文化交际

论译者、翻译活动与跨文化交际 ——以电影《鬼子来了》内的翻译活动为例 摘要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从语言学研究角度看,翻译的过程就是由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的转换过程。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给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标语听者或读者,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意思对等。在这样一个A-B-C的过程中,中间环节B,即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可想而知。若没有B,A 与C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完全无法交流。几乎在所有的翻译活动中,我们都设想B 本着“忠实”的态度来从事翻译活动。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随着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出现的文化差异、误解,甚至是文化敌对,反对“忠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翻译活动,跨文化交际,文化冲突 任何一种翻译活动,都离不开在翻译主体中起决定作用的译者。从语言学研究角度看,翻译的过程就是由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的的转换过程。译者的任务就是把接收到的语言信息根据给定的定义译成信号,然后发给目标语听者或读者,实现从原语到目的语的意思对等。在这样一个A-B-C的过程中,中间环节B,即译者的作用和地位可想而知。若没有B,A 与C的交流存在很大的障碍,甚至完全无法交流。几乎在所有的翻译活动中,我们都设想B 本着“忠实”的态度来从事翻译活动。但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随着跨文化交际中不断出现的文化差异、误解,甚至是文化敌对,反对“忠实”的声音越来越大,“忠实”受到了质疑乃至否定。 本人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在文化敌对的前提下,译者在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取舍方面所发挥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主体性包含两个特征:一方面,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如态度、动机、目的、偏见、文化价值观念等对翻译过程、原语和目的语会产生影响。体现在译者对翻译过程的总体把握和对原语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上,包括译者对原语关键信息的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从译者的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 摘要:近年来译者的身份逐步从原有的“仆人说”的传统翻译观,进一步阐释为“隐身说”的论点,而对于译者新的隐身身份人们仍缺乏细致深入的了解。以往的讨论多集中于翻译主体是谁本身的探讨,而很少有谈到译者的主体性和译者隐身身份的关系,分别知道译者的隐身身份和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作用,却不知二者其实是有机的结合体。该研究为从译者主体性谈译者的隐身,从如何隐身及隐身的深层原因探讨译者的主体作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阐释,以帮助译者更顺利地完成翻译工作。 关键词:翻译的主体译者身份“隐身说”“透明说”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c)-0228-01 1 译者在翻译主体中的重要作用 1.1 翻译的主体 提到谁在翻译就是在问翻译的主体是谁。目前有两种观点:翻译的单一主体,翻译的多主体论。无论是哪一种都在论述它或它们是决定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其中单一主体体现了译者的绝对地位,诸如读者、原作者、原文、历史背景都成为了译者这一唯一主体的迎合者。而在翻译的多主体论中,尽管提升了,读者和原作者的翻译地位,但没有译者这

一核心桥梁,将很难体现出他们的主体性,因此虽然我们要考虑到读者,作者的主体作用,但译者的核心主体地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1.2 译者的主体性 无论是单一的主体论还是多主体的翻译观点,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的译者的主体性。对于译者主体性界定:它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明建2003)对此,贝尔曼指出:“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翻译立场,所制定的翻译方案,以及所使用的翻译方法使译者成为翻译活动中最积极的因素,他的态度,方法和立场一旦选择,一旦确立,译者也就为自己定了位置,译出的“每一个字都成为了一种誓言”。(许均,2010,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发挥其主体性,选择恰当的策略和语言表达来传达原文的信息和神韵。而译者自身的水平,也决定了译本的质量。对此,袁莉提出了以译者为基点(中介)、直接与另外三极,即原作、译作和世界(包括译入语读者)发生关系而构成的新的诠释循环图式,进而明确指出“译者是这个阐释循环的中心,也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因此无论从翻译译者主体的地位上,译者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与

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精品文档资料

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 一、引言 翻译从来就不是一项纯语言活动,只有在语言教学时翻译才成为纯粹的语言转换,而普通意义上翻译的对象是意义,是信息、思想和文化的传递。译者充当的正是这种传递信息、思想和文化的使者。传统的翻译理论着力于探讨语言层面的问题,关注的是理想的译者该怎么做,完美的译文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并以“原著中心论”、“作者中心论”等来严格要求译者恪守“隐形人”规则。过去,研究翻译只限于原文和译文的对比,而对这两者之外的因素很少谈及,特别是对译者的因素认识很不够。有人把译者称作“看不见的人”(the invisible man),或比喻成“舌人”,“媒婆”等。这种观点,就是将译者置于被动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对翻译过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作为原文和译文的中介――译者,在翻译中不可避免地要发挥其主体性。我国翻译家金圣华基于对翻译的认识和个人的实践,指出“译者在早期虽有舌人之称,却不能毫无主见,缺乏判断;译者虽然担当中介的任务,却不能是卑微低下,依附主人的次等角色。翻译如做人,不能放弃立场,随波逐流;也不能毫无原则,随风飘荡。因此翻译的过程就是得与失的量度,过与不足的平衡。译者必须凭借自己的学养、经验,在取舍中作出选择。”可见译者必须是个有思想、有头脑,能够发挥自己主体性的人。随着译学

研究的纵深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译者主体性是客观存在的。译者就好比是驰骋在有限疆域的骑士,主体性发挥得法可以让他游刃有余,规矩方圆之中自有其广阔天地。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译者仍要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体性。本文将对译者在发挥其主体性的过程中所受的制约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二、译者身份的理论定位――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受到的制约因素,我们有必要首先对译者的身份加以定位。事实上,翻译就是译者首先运用自身的思维能力解析原文的语言材料追寻作者的思路,然后综合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手段再现原文。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表达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到底何谓译者的主体性?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一方面,主体性包括目的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等,简而言之,就是主观能动性;主体性的另外一个特征是“为我性”,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同时,主体的对象性的活动作用于客体,必然受到客体本身和其它客观环境的条件的制约的限制,因此主体性同时又包含受动性。因而能动性、目的性和受动性是主体性的重要特征。不难看出,译者的一个主动的角色,像演员一样把原作的内容表演出来,又像导演一样始终千方百计地研究如何把原作的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 关于译者主体性的具体内涵,近年来仅在《中国翻译》上就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浅谈译者的主体性 【摘要】翻译一直热衷于对忠实标准及由此衍生出的类似概念的讨论,而对于译者的主体性却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文化转向”后,译者才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有关其主体性研究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本文从译者身份的变迁、译者主体性的表现等方面探讨了译者主体性这一命题,并通过英语的文学翻译,说明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作用以及影响。说明翻译不是复制,译者不是处于被动的地位,译者的主观介入和创造性不可避免,译作不可能是透明的。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边缘化;翻译 翻译史可以说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悠久,自从有了语言就有了翻译。但译者却出现了边缘化的现象——把对译者的研究从翻译研究领域中排挤出去,直到西方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之后。 一、译者身份的转变 (一)译者主体性遮蔽的原因 中国译者的地位边缘化首先是由于中国文化长期自视为世界中心的社会文化心态所造成的。其次就是传统翻译观对翻译主体的遮蔽。中国历史悠久,大部分时间处于强势地位。便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都是在中国主体意识下进行的,与译者相关的译论很少。纵观中国翻译理论,无不以“忠实”为核心。传统翻译观中还有诸多翻译的理想标准.这些通常是难以企及的。再者就是很多译者同时是著名的学者、作家、政治家等,后者所代表的更为崇高的社会地位也使他们的译者身份显得无足轻重。 在西方也同样如此,首先源于圣经翻译的传统。圣经翻译要求译者完全抹杀自己的个性,成为上帝之言的忠实记录者。其次,很多著名译者也有较为引人注目的其它身份,如作家;而普通译者,他们通常接受赞助人的委托进行翻译,对翻译的决策没有话语权。第三,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导致文化上“自恋”情节,从选材上和翻译决策上实行归化的翻译策略,导致译者的“隐形”。 (二)主体地位的显现 令人高兴的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这期间形成了面向译入语文化的文化学派翻译理论.以埃文左哈尔,图里为代表的多元系统理论和以安得烈.勒菲弗尔为代表的操纵学派理论强调了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及其可见性。接下来在解构主义者如罗兰.巴特的“作者之死”以及韦努蒂的对传统翻译观的抵制等的理论研究中译者地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

从翻译的不同阶段谈译者的主体性解析

从翻译的不同阶段谈译者的主体性白冒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201620 一、引育 在翻译研究和实践中。人们往往将翻译的本质.原则和技巧视为重点,而对于翻译的主体性却缺乏系统的研究。然而,翻译是一种积极的再创作活动。译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语言论的转向和翻译理论界的“文化转向”为我们开辟了翻译研究的新视角。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受到西方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翻译主体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学术观点尚不统一。系统深化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所以。笔者认为,对于翻译的主体性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二、翻译的主体性、奈达把翻译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析、传译和重新组织。分析阶段就是从语法和语义两个方面对原文的表层结构.即原文的信息进行分析。传译是指译者在头脑里把经过分析的信息从原语化译为译语。重新组织阶段,就是把传递过来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最后使之完全符合译语的要求。笔者分别论述这三个阶段中译者的主体性。 1、分析阶段的主体性 在分析的过程中。译者首先是以原著读者的身份出现的。译者这名读者与普通读者有很大的不同。作为两种语育的中转者。译者首先要在文字层面精确理解原作。不仅需要推敲每个词的含义。总结句式结构。以及分析篇章的逻辑顺序和行文特点,而且要体会原作的写作风格,挖掘文字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和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在此阶段,译者的认知模式,逻辑思维方式。鉴赏能力,审美情趣甚至生活方式都会对译者的理解产生影响。译者会依据自身的判断对原文进行分析,并在内心产生对原作的看法和评价,原文的文学色彩越浓厚,思想性越强,越容易激发译者的反应。所以。在这个阶段,译者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要了解原作者的历史背景,写作环境,以及思想体系特点。这是因为通过对原作者的研究可以从更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