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光绪出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一力主战”,竭力筹划备战之策。他一面“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一面严令李鸿章认真备战。6月25日下谕旨对李鸿章进行斥责,指出“前李鸿章不欲多派兵队,原虑衅自我开”,现在“势甚急迫……李鸿章身膺重任,熟悉倭韩情势,著即妥筹办法”。并提醒李鸿章“俄使喀希呢留津商办,究竟彼国有无助我收场之策,抑另有窥觑别谋?李鸿章当沉几审察,勿致堕其术中,是为至要”。

7月1日,光绪再次通过军机处谕令李鸿章备战:“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我战守之兵及粮饷军火,必须事事筹备确有把握,方不致临时诸形制肘,贻误事机。”并指出:南洋各海口均至关重要,台湾又孤悬海外,日本必为垂涎,命令各督抚“预为筹备,勿稍大意”。

7月4日,光绪又针对李鸿章乞求英国领事转请英外交部派舰队赴日“勒令撤兵一节”,发出旨意:“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不宜借助他邦,至异日别生枝节”。并告诫李鸿章,这种“示弱于人”的做法,易生后患,“著勿庸议”。14日再谕李鸿章:“倭人以重兵胁制朝鲜,虽与商议撤兵,久未就绪,和议恐不足恃,亟应速筹战备,以杜狡谋。前经叠谕李鸿章先事预筹,毋致落人后著。现在事机紧迫,著李鸿章速为筹备,先派一军由陆路前往边境驻扎,以待进发。”“沿海各口,如旅顺、大连湾、威海卫等处,皆关重要,如何布置,均应逐一妥筹。其军火、器械、粮饷一切,均应日办齐,先期给发,方不致仓促误事。”

7月20日,日本应派重兵云集朝鲜,战争一触即发。2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倘倭兵逼近,已露交仗之迹,则衅开自彼,立即整军奋击,不可坐失机宜”。为加强台澎防务,24日光绪命宿将刘永福赴台湾组织战守。25日,丰岛之战爆发。光绪下令“诏免出使日本大臣汪凤藻回国”。并专谕李鸿章“现与日本业已开仗,必须厚集兵力,广筹后应”。

8月1日,光绪下诏对日宣战,指出:“日本不遵条约,不守国法,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21日命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北洋军务,29日以恭亲王奕欣管总署、海军署事,并会同措理军务。10月13日以叶志超、卫汝贵临敌溃散,光绪将其罢职,以聂士成统两军。25日,日军强渡鸭绿江,接着连陷九连城、安东、凤凰城。29日,谕裕禄饬金州战备。30日,命提督唐仁廉募勇二十营,会安定、裕禄防剿。11月初,日军占领金州、大连。22日旅顺失陷,光绪责李鸿章“调度乖方,〖XC补-6.tif〗职留任”。是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总署表示,愿意为中日“调处”,恭亲王奕欣等向光绪和慈禧转达了田贝意愿。当时光绪就直接指出:“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毋以计误我耶?”

光绪对畏敌如虎,不战即逃之将领严加惩处。11月27日,撤掉了“擅离职守摇惑人心”的龚照屿之职。12月3日,革去失金州城的副都统连顺之职,撤“救援不利”的提督程之伟和“拥兵不救”的赵怀业之职,并交刑部治罪。10日,鉴于奉天危急,谕军机大臣等设法调拨克虏伯炮支援。13日,海城失陷,宋庆退至田庄台。16日,谕将已因“临敌退缩”革职,析木城遇敌“又复溃退”的副都统丰升阿,记名提督聂桂林交刑部治罪。次日,又令将叶志超、丁汝昌交

刑部治罪。19日复州陷敌。22日,谕军机大臣等,“亟应整顿队伍,激励将士,力遏西窜之路”。并令已复职之提督程允和、张光前和总兵姜桂题留营“戴罪图功,以观后效”。同时,光绪在慈禧的压力下,命张荫恒、邵友濂为全权大臣,赴日求和,但同时继续布置战事。28日,命刘坤一为钦差大臣,“关内外各军均归节制”。

1895年1月,日本舰队游弋于成山海面。14日光绪“著李鸿章、李秉衡饬令各军,加意严防”。18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不久占领荣成,攻陷威海卫南帮炮台。31日光绪颁旨惩罚“临敌退缩”之辈,并令北洋舰队和陆军“奋力冲击”,“且勿再失事机,致以战舰资敌”。此后,连发上谕,令海、陆军加强战守。7日,日岛炮台失守。9日,定远管带刘步蟾自杀。同日光绪诏责李鸿章:闻各舰被击沉情形,“不胜悲愤,北洋创办海军,殚尽十年财力,一旦悉毁于敌,疏防纵寇,震动畿疆,李鸿章专任此事,自问当得何罪?”令李鸿章“力图补救”,“齐力合剿”。17日威海卫失守,不久,慈禧太后派李鸿章赴日求和。李鸿章采用各种手段,以获得光绪“面谕”、“让地”之权,光绪在投降派和列强的逼迫下,令奕欣代传其口谕,接受李鸿章“以商让土地之权”。但必须“斟酌重轻,与倭磋磨定议”。《马关条约》签订后,光绪以丧失领土、主权严重,表示坚决“不允”,拒绝签字用宝。但是,以慈禧为首的投降派,密谋策划,威逼光绪画押。5月2日,奕欣、奕 、徐用仪、孙毓汶四人在朝廷上,集体向光绪发难,要求光绪批准条约。“上(光绪帝)犹迟疑,问各国回电可稍后否?济宁(孙毓汶)坚以万不可恃为词,恭邸(奕欣)无语,乃议定。众枢在直立候,上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翌日,“合约用宝”,《马关条约》正式批准。11日,光绪帝明发朱谕,宣示批准合约之苦衷,求“天下臣民皆当共谅”,“我君沉惟期艰苦一心,痛除积弊”。

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重,光绪帝受维新思潮推动,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改革。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上谕”,开始变法维新。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屠杀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夕,光绪帝有“留京以镇人心之意”。慈禧太后却挟其逃往西安。光绪“力图振作”之愿望始终无法实现。1908年11月4日突然猝死,疑被毒死。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

中国近代史论文 论文题目: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原因及启示学生姓名:严冬 学号:2110401268 所在院系:电气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19 任课老师:顾令仪 完成时间:2012年6月2号

·内容摘要 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甚至是亚洲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它犹如一记重拳,砸醒了中国这只沉睡的雄狮,使中国人下定自强之决心。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甲午中日战中国惨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论述,并获得相应启示。 ·正文 甲午战争中中国完全有能力打败日本,而最后却遭惨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中国人缺少信念!当政者沉迷权术利益,百姓则大多只求温饱,全国上下不思进取的人太多太多。战前,清廷在军事、政治、经济三方面都没有充分准备、布局,惨败,只是历史的必然。下面我将对甲午战争的失败分三个小方向进行论述。 首先,甲午中日战是一场战争,军事方面无疑是最为主要的。日本在甲午战前的一二十年里实行明治维新,竭全国之力提升军事实力,尤其重视海军建设,到1893年,拥有军舰55艘,排水量6.1万吨,与中国海军主力北洋舰队相当。显然,中日军事力量对比差距并不大,有的方面如海陆军总量中国还略占优势。而导致失败的原因却是,虽然引进了先进的战舰,军队的管理模式却依旧陈旧、僵化,且士气不振,缺少训练,甚至连舰艇都不保养。而海军腐败的根本原因又是清政府的腐败以及不重视。在他们眼中,这支舰队只是用来向世人显威的、自欺欺人的工具。如此缺少信念、凝聚力的军队,能取胜才是怪事。 其次,政治方面也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大原因。甲午战争前的日

本经过了明治维新摆脱了封建制度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革,建立起近代天皇制,由封建君主政体转变为君主立宪政体,并由此走向强国之路。而此时清朝的官员们却只知引进技术和设备,对于政治制度却视而不见。他们顽固地认为祖先们创建的封建制度是完美的,政治制度的彻底改革不仅损害他们的利益,还会亵渎祖先。这种思想上的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接受西方国家的先进制度,使中国与世界脱轨,腐败得不到革除,为中国的惨败埋下深刻的伏笔。 最后要论述的是经济方面。甲午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实力并不比日本差。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当时的整体经济实力要强于日本。但是日本积极备战,征收重税(中国的4倍),明治天皇甚至拨出30万的宫廷内帑和10%的官员薪俸支持海军,而中国却因慈禧太后,北洋水师6年为添一船一炮,陆军也多不满编,可以说军费严重不足。经济稍占优势的中国,却因军费严重不足导致战争的失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启示 清廷不是被日本打败,而是被自己打败。清廷在战前仍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无所作为,腐败无能,沉迷于蹉跎。由此可见,在综合国力面前不思进取、夜郎自大的国家必定惨败,甚至灭亡。 ·参考书籍 《绝版甲午》---------------------------------雪珥(澳大利亚)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8篇优秀版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一): 甲午战争观后感 这天,我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片子,这是一部关于我们和日本的海战片。看完后,它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 这外片子讲的是我们和日本鬼子在海上折斗争,当时我们中国人里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小人,一开始就有一个官,一看到日本军舰就抱头鼠窜,独自一人跑到后舱躲起来中。幸亏一个炮手很勇敢,他虽然明白私自放炮会砍头,但是为了同伴,他还是毅然的开炮打跑了小日本,而且还扯下了贪生怕死之人升起的白旗。我真为那些做官的感到耻辱,看到这,我心中充满了愤怒。 邓世昌(邓小平)当时率领的济远号和广乙号一塌回到中国时,在途中遇到了日本鬼子,只因当时慈禧太后贪图享乐荣华富贵,用掉了上千两银子,让我们都没有足够的钱去造军舰上的炮弹,但是我们是不屈的中国人,没有了炮弹,我们还有枪但是,日本人的两个鱼雷,船就被炸沉了 这就是电影的结尾,虽然很杯具,但是它展现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为我是中国人而自豪! 今日的中国已经变强大,但是我们的钓鱼岛却离开了我们。我们不能让小日本这样继续下去,加油,中国人!! 中日甲午战争观后感(二): 甲午战争观后感 随着镜头带着我们到一处一处充满历史记忆的地方,看着一座座腐锈的炮台、古老的遗迹,屏幕前的我们体会了属于民族的耻辱,属于两岸的哀伤。 电视机里一个一个学者教授都在述说那段用士兵、人民血肉堆起的往事,我们难过、愤恨,但是我们手中却拿着印有MADEINJAPEN字样的038记下我们的感想。经过了一世纪这么漫 长的岁月,此刻的我们能说伤痛吗或许在那40分钟,我们是吧。 军国主义像是一头疯狂的野兽咬噬着中国的人民,但是我们祖先流的泪流的血,终将被时间冲淡。我们能够伤痛,但那不是重点。「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侵略者固然可恶,但在动-乱的时代理,落后者若不能记取教训、迎头追赶而只是裹足不前,总免不了背侵略瓜分的 结局。看完这卷影片,我认为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的不是短暂的惊心动魄,自立自强才是真正避免侵略和残害的方法。 看了《甲午战争》这个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甲午战争》讲述了日本攻打北洋水师的基地山东刘公岛军港。丢了魂似的李鸿章命令:海军舰队不要远出,靠山巡走,略张声势 清晨,日本吉野号军舰要攻占小岛,北洋水师前去迎战,但是邓世昌他们船好、装备差、弹药少,抵但是日本的军舰。他们不放下,炸船的要害,炮弹百炸不穿有的船还升起了白旗,

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1894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以至世界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日本发动的非正义战争。为什么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呢?以下就是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中国在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缺乏预见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特别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清朝政府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维新派政治家吉田松荫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

拓虾夷……晓谕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 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吕宋之岛,占领整个中国,君临印度。” 吉田的这一思想,对他的弟子,后来成为日本政要的伊藤博文(内阁大臣)、山县有朋(参议院议长)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日本政治家的主流思想。明治维新初期,日本奠定了大陆政策,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 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日本在几十年里将上述国策一以贯之,进行各方面的充分准备,前后实施了8次《扩充军备案》。甲午战前的几年,平均年度军费开支高达总收入的31%。1887年天皇下令从皇室经费中挤出30万元作为海军补助费,这笔钱虽然不算很多,但表达了最高统治者的决心,势必对全国产生很大激励。果然,在天皇的感召下,全国富豪纷纷捐款,一年就有100多万元。这不仅增加了军费,也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线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的详图。日本就像一架制作精良的战争机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一旦时机成熟,便会毫不犹豫地诉诸武力。与之相比,中国对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就显得很不到位,对遭受侵略缺乏应有的预见和警惕。 当时清朝的一些有识之士,如两江总督沈葆桢、台湾巡抚刘铭传等看出“倭人不可轻视”,但朝廷和大部分政要对日本的认识还停留在

近代史论文——李鸿章

读《李鸿章传》有感 书名:李鸿章传出版社:中华书局时间:2012年8月 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者。任公之学术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其中尤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其《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念》等等,已成为今人国学入门之必读书目。梁启超先生心中的理想传记,“是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罗无遗。……此种专传,其对象虽之一个人,而目的不在一个人”。以此而言,《李鸿章传》则正为其理想之人物传记。 全书提纲挈领,紧紧围绕李鸿章一生之关键活动,分列“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等主题,夹叙夹议,纵论李鸿章之一生。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洋务”泛指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关系的一切事务。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 书中指出“李鸿章所办洋务,略举于是矣。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同时他兴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李鸿章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看到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符合洋务事业的要求,必须变革科举制度,培养新人。 中日甲午战争:它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在这次战役中,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的耻辱。 正如书中所说,李鸿章失去机会一共有三件事,“光绪十一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天津定约,载明异日朝鲜有事,中日两国欲派兵往,必先互相知照。于是朝鲜又似为中日两邦共同保护之国,名实离奇,不可思议。后此两国各执一理,纠缠不清,实基于是,而其祸本不得不谓外交遗策胎之。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一事。”“论者谓袁世凯欲借端以邀战功,故张大其词,生此波澜,而不料日本之蹑其后也,果尔,则是以一念之私,遂至毒十余万之生灵,隳数千年之国体。袁故不能辞其责,而用袁听袁者,不谓失知人之明哉?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二事。”“平时兵力,已不能如人,而临时战备,又复着着落后,使敌尽扼要冲,主容易位,盖未交绥而胜负之数已见矣。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三事。”三机既失,战事遂开。 我眼中的李鸿章1、是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一个人,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地侵略和世界近代化浪潮冲击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初步结果。虽然不可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但却导致封建体制的破裂和资本主义的萌生,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第一步。2、是促进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的一个人,李鸿章长期跻身于晚晴“外交第一冲要”。外交的成败,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正误。李鸿章推行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 朱子龙 本课《课程标准》要求“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本课内容集中介绍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义和团运动。本课第一目“甲午战争和民族危机的加深”,简要介绍甲午战争的背景、经过,重点谈战争的影响。第二目“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简要介绍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概况,重点讲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本课重点讲的是近代史上列强侵华的史实和中国军民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在教学过程中,从目前钓鱼岛问题引发的中日争端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课文。再通过设置材料和图表分析中日两国不同表现,层层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发动的甲午战争不是偶然的,而是蓄谋已久的,而且通过分析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中日两国表现的不同,为中国战败做铺垫。展示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简要讲解战争的过程,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和清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忍;增强时代责任感,反对军国主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显示中方失败的材料,让学生归纳出中国失败的原因;;显

示《马关条约》的内容,逐条分析各条内容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体会清政府的卖国求荣的嘴脸和日本帝国主义的贪得无厌。通过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这是中华民族走向严重危机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促成清王朝进行军事改革和中国各界民众奋起救亡图存的一个重要转折,为以后的课程做铺垫。 学习义和团运动,理解特定时代里反抗斗争的需要,领会反侵略斗争曾起过的积极作用,增强爱国意识;但也体现了旧式阶级的局限性,为分析失败原因做埋伏,并通过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对比,提高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对教材进行整合处理,提出问题后要适时加以引导,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甲午战争对今天中日关系的影响,及我们应如何自强不息,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在八国联军侵华的问题上,主要依据前几次战争的分析模式简要处理,主要分析《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带来的社会影响,通过与前几个条约作比较,认识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列表比较近代前期的四次侵略战争,使学生整体上把握前期的基本脉络,加深印象。 总体说来,这一课要处理的问题较多,特别是对几个条约的比较、两次农民运动的比较、甲午战争的转折意义的分

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中日甲午战争中光绪皇帝的主张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光绪出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一力主战”,竭力筹划备战之策。他一面“请停颐和园工程以充军费”;一面严令李鸿章认真备战。6月25日下谕旨对李鸿章进行斥责,指出“前李鸿章不欲多派兵队,原虑衅自我开”,现在“势甚急迫……李鸿章身膺重任,熟悉倭韩情势,著即妥筹办法”。并提醒李鸿章“俄使喀希呢留津商办,究竟彼国有无助我收场之策,抑另有窥觑别谋?李鸿章当沉几审察,勿致堕其术中,是为至要”。 7月1日,光绪再次通过军机处谕令李鸿章备战:“现在倭焰愈炽,朝鲜受其迫胁,势甚岌岌,他国劝阻亦徒托之空言,将有决裂之势。……我战守之兵及粮饷军火,必须事事筹备确有把握,方不致临时诸形制肘,贻误事机。”并指出:南洋各海口均至关重要,台湾又孤悬海外,日本必为垂涎,命令各督抚“预为筹备,勿稍大意”。 7月4日,光绪又针对李鸿章乞求英国领事转请英外交部派舰队赴日“勒令撤兵一节”,发出旨意:“倭人肇衅,挟制朝鲜,倘致势难收束,中朝自应大张挞伐,不宜借助他邦,至异日别生枝节”。并告诫李鸿章,这种“示弱于人”的做法,易生后患,“著勿庸议”。14日再谕李鸿章:“倭人以重兵胁制朝鲜,虽与商议撤兵,久未就绪,和议恐不足恃,亟应速筹战备,以杜狡谋。前经叠谕李鸿章先事预筹,毋致落人后著。现在事机紧迫,著李鸿章速为筹备,先派一军由陆路前往边境驻扎,以待进发。”“沿海各口,如旅顺、大连湾、威海卫等处,皆关重要,如何布置,均应逐一妥筹。其军火、器械、粮饷一切,均应日办齐,先期给发,方不致仓促误事。” 7月20日,日本应派重兵云集朝鲜,战争一触即发。23日光绪谕令李鸿章“倘倭兵逼近,已露交仗之迹,则衅开自彼,立即整军奋击,不可坐失机宜”。为加强台澎防务,24日光绪命宿将刘永福赴台湾组织战守。25日,丰岛之战爆发。光绪下令“诏免出使日本大臣汪凤藻回国”。并专谕李鸿章“现与日本业已开仗,必须厚集兵力,广筹后应”。 8月1日,光绪下诏对日宣战,指出:“日本不遵条约,不守国法,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著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21日命四川提督宋庆帮办北洋军务,29日以恭亲王奕欣管总署、海军署事,并会同措理军务。10月13日以叶志超、卫汝贵临敌溃散,光绪将其罢职,以聂士成统两军。25日,日军强渡鸭绿江,接着连陷九连城、安东、凤凰城。29日,谕裕禄饬金州战备。30日,命提督唐仁廉募勇二十营,会安定、裕禄防剿。11月初,日军占领金州、大连。22日旅顺失陷,光绪责李鸿章“调度乖方,〖XC补-6.tif〗职留任”。是日,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总署表示,愿意为中日“调处”,恭亲王奕欣等向光绪和慈禧转达了田贝意愿。当时光绪就直接指出:“冬三月倭人畏寒,正我兵可进之时,而云停战,得毋以计误我耶?” 光绪对畏敌如虎,不战即逃之将领严加惩处。11月27日,撤掉了“擅离职守摇惑人心”的龚照屿之职。12月3日,革去失金州城的副都统连顺之职,撤“救援不利”的提督程之伟和“拥兵不救”的赵怀业之职,并交刑部治罪。10日,鉴于奉天危急,谕军机大臣等设法调拨克虏伯炮支援。13日,海城失陷,宋庆退至田庄台。16日,谕将已因“临敌退缩”革职,析木城遇敌“又复溃退”的副都统丰升阿,记名提督聂桂林交刑部治罪。次日,又令将叶志超、丁汝昌交

中日甲午战争感想

甲午中日战争的感想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今年是2014年,也是甲午年,距离1894年已经有120年了。当前的中日关系形式也是极为不乐观,由于钓鱼岛问题,中日双方的关系变得不好。当然,钓鱼岛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领土,不存在什么争议。 一直以来,日本政府都有一个所谓的大陆政策,就是指作为岛国的日本向中国和朝鲜等大陆国家进行武力扩张,梦想称霸亚洲,征服全世界的侵略总方针。作为一种侵略政策的形成,必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日本“大陆政策”形成的历史条件,则源于明治维新前后已奠定的经济、政治、军事,尤其是思想基础。大陆政策一共分六步:1.吞并台湾2.吞并朝鲜3.吞并满蒙4.吞并中国5.称霸亚洲6.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政府为了实现大陆政策而进行的一次侵略中国的战争,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导致中国惨败,北洋舰队被全灭,旨在通过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来发展中国的洋务运动也就此结束,中国被迫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赔偿了2亿白银,和一系列的屈辱性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但是,由于甲午战争的爆发,证明了师夷之长以制夷这个方法是不行的,是不能让中国更加的强大的。而且,让民众看清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一批批中国的有志之士也纷纷觉悟,以致后来发生了百日维新和辛亥革命的运动。 今年是2014,也是甲午中日战争120周年。但是,中国的历史兴衰感和在现实国际力量格局中的位次都焕然一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军费大国,并且已是经济增长和技术改造都最快的世界主要国家。尽管仍问题缠身,但今天中国的活力和自我改革能力都是世界大国中最突出的。一些日本右翼政客甚至不断发出好战言论,一时间战争乌云似乎又笼罩在东亚上空。我们要反思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使国家更加的富裕,强大。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战争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那么你了解甲午战争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甲午战争北洋水师失败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做为战败方,损失了一支实力最强的海军舰队即北洋水师。甲午战争北洋水师遭受全军覆没,中国的海上军事实力受到沉重的打击。北洋水师在对抗日本时,究竟输在了哪些地方呢,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管理? 北洋水师是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在初期时管理森严,纪律以及训练等方面都堪称一流。管理者都经过细心的选拔。但是后期,管理方面冲突越来越明显,北洋水师的纪律等方面越来越差。对于北洋水师的投资虽然巨大,但是却买不到好的纪律和管理。 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北洋水师的内部矛盾极为尖锐,内部不团结。在做事方面,权力分配的不平等。调动兵力的权力甚至光绪帝都没有。所有的人全部听从李鸿章的调遣。 在甲午战争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方面武器装备方面差距较大。虽然在人数方面,北洋水师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武器装备等方面却大大落后于日本。当时,虽然洋务运动使得中国的生产制造等方面有了大的突破。但是,大部分的重要的机器都是靠国外进口,并不是自己国家生产,对于武器装备相对于日本还是较落后的。使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失败因素主要有武器装备和军事管理。纪律的败坏,内部的不团结,管理观念的落后,军费的滥用,权利的不平等都导致了北洋水师的战斗失败。 甲午战争的结果鸦片战争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日益衰败,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等领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过渡。在平静一段时间后,中国又再一次爆发了战争,甲午战争。那么甲午战争的结果如何,甲午战争为何会取得这样的结果?从甲午战争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存在着怎样的问题? 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是一场源于日本阴谋而刻意挑起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近九个月,最终以日本胜利、中国战败为最终结果。 在鸦片战争后,虽然使得中国国力变得衰弱,但却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开展,清政府对军事上的大力投入,使得清朝军队战斗力明显变强,那么为何甲午战争仍然以中国的失败为结局呢?在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后,可以得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如下三个。 第一、对战双方对于甲午战争的准备情况不同。日本为了甲午战争的发动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为此日本天皇还带头对日本的军事投入进行了捐赠,而反观中国,清政府建立了北洋舰队,以此沾沾自喜、固步自封,后开始缩减对于军事的拨款。 第二、对战双方的武器对比不同。日本为了能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在军舰的制造以及维护上投入巨大,而中国的北洋战舰年代久远,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Sino-Japanese War) 。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钓鱼岛是中国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又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Arrow War)、“英法联军之役”(Anglo-French expedition to China)或“第二次中英战争”(Second Anglo-Chinese War)。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甲午战争 《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朝政府与英国、美国、日本、俄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奥匈、比利时、西班牙和荷兰在义和团运动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签定的一个和平协定。被认为是中国自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署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是一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签定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七月二十五日,辛丑年,故名辛丑条约。洋历9月7日,因此有“九七国耻”一说 无语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甲午战争是大清和日本在朝鲜半岛、辽东、山东半岛及黄海等地进行的一场战争,以下是为你整理的第一次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甲午战争对于中国来说,是一场噩梦般的战争。经历过甲午战争之后的中国满目疮痍,清政府国库负债累累,中国国门从此大开,西方列强开始长驱直入侵略中国,中国步入极其黑暗的时代。 那么中日甲午战争是否可以避免,如果不能避免的话,那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总结?分析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后,可以从中看出中国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中日甲午战争,这是一场避无可避的战争,是一场必然会发生的战争,如果说能改变,那么有所改变的只是战争爆发的时间。既然是战争,那么一定存在战争双方,即中国和日本,如果要弄清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就必须分别从中国和日本两个方面去分别看待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首先,从日本方面来看,世界各国都逐渐开始步入资本主义社会,日本也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在这场运动之中,天皇引领日本国家步入资本主义社会,国力日渐强大,在19世纪末期,日本开始转型,国内出现经济危机,国内的矛盾开始变得极为尖锐,而日本此时需要

开启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活动,这就需要转移国内的矛盾,获得大量的钱财用来缓解经济危机,并且通过殖民地扩张来壮大本国的军事能力,于是日本便将目光对准了中国,刻意策划了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其次,从中国方面来看,甲午战争爆发之时清朝处于极其腐败的时期,慈溪不顾国家的内忧外患,耽于享乐,没有将重心放在对外社交以及战事准备上,以致于中国在面对日本刻意设下陷阱之时,外交负责人没有第一时间察觉阴谋并落入圈套,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的爆发。 甲午战争的简介大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总共存在了近三百年的时间,在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西方列强纷纷或推翻或脱离封建社会的统治,逐渐转入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启了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国却仍然在一成不变的维持着封建皇权的统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在大清王朝的后期,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使中国遭受了极其不公平的待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那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如何,爆发的原因如何?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于1894年7月25日,结束于1895年4月17日,整场战争持续了近九个月的时间。甲午战争的爆发原因是日本内部出现了经济危机,为了缓解国内困境,日本制定了海外扩张的战略,其中主要的扩张目标就是中国,为此日本蓄意引诱中国进入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启示是什么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缺乏预见 战略原因 装备劣势 党派争斗 甲午战争失败的启示 中国 甲午战争失败标志着清朝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割地赔款,主权沦丧,便利列强对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甲午战争直接导致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 远东 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不仅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扩张,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另外,日本为了对抗俄国,湔雪三国干涉之耻,一方面提出“卧薪尝胆”的口号,重新开启十年扩军计划;另一方面促成了“英日同盟”的形

成,开始了东亚地区新一轮的争霸。甲午战争标志着中朝之间上千年的宗藩关系正式终结,朝鲜名义上获得了独立,实际上却被日本控制。之后俄国势力进入朝鲜,日本和俄国在朝鲜的争夺日趋激烈,最终引发了1904年日俄战争。对远东局势来说,《马关条约》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的争夺,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明显地反映了列强在侵华问题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斗。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而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一次中日战争(sino-japanese war)。明治维新的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外积极侵略扩张,确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而此时的清朝是一个通过洋务运动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被迫向宗主国清朝乞援,日本乘机也派兵到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1894年(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甲午战争开始,由于日本蓄谋已久,而清朝确实仓皇迎战,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内容摘要: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 二十七年),甲午战争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 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 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日本利用中国的巨额赔款 发展自己,很快挤进了帝国主义列强的行列。 关键词:日本、清朝、甲午战争、战败、《马关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背景: 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国力日渐强盛。当时的日本,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1888年,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 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 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 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逐渐演化为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其第一步 是攻占台湾,第二步是吞并朝鲜,第三步是进军满蒙,第 四步是灭亡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称霸世界,实现所

谓的“八纮一宇”。而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实现“大陆 政策”前两个步骤的重要环节,由于其自身实力资源都不 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实行以战养战的策略来达到目标的实现。 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深渊沉沦。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中的洋务派掀 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洋务 运动在科学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方面向欧美看齐,因 此清朝一度出现“同治中兴”的景象。清朝于1888年正式 建立了北洋水师,成为亚洲一个强大的海军力量,即使欧 美列强也放缓了侵略脚步,但清朝并未像日本那样变革国 家制度,因此所谓的“中兴”也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此时 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 那时候,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美国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 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本侵华之 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对中国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专题03《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失败125周年(1895—2020)

【热点直击】 2020年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马关条约》125周年。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遭遇日本侵略的重要战争。甲午战争失败后,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条约中,通过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等条款,中国继续丧失了大量主权。同时,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瓜分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内容考查较多,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 一、甲午中日战争 1.爆发背景 (1)根本原因: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2)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蓄谋已久)。 (3)导火线: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1894年7月25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丰岛海战,袭击中国运兵船及护航舰。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战争之初,清军陆军自平壤败退鸭绿江,日本海军夺得黄海制海权。9月27日,黄海海战爆发,5个多小时的海上激战,北洋舰队5舰被击沉,4舰被击伤;日本联合舰队伤5舰。10月,在鸭绿江江防之战中,清军鸭绿江防线崩溃。11月,日军攻占旅顺口,血洗全城,残忍的杀害无数中国民众。日军攻占旅顺后,进攻威海卫,在1895年2月1日,占领威海卫。于是,日军以海军和陆军配合攻击北洋舰队。经过激战,北洋舰队受到重创,提督丁汝昌等自杀殉国。17日,北洋舰队全部覆灭。在辽东战役中,清军6万余人从辽东全线溃退。威海卫失陷后,就已经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赴日议和。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协约内容: (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军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受内地税。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中日甲午战争简介 作者: 五五来源: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日期: 2006-9-7,20:44 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1894年(光绪二十年)爆发,按中国干支纪年,是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日本挑起战争日本蓄谋吞并朝鲜﹑西侵中国由来已久。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政府同时也诱使清政府派兵,为自己出兵朝鲜制造借口,清政府接到朝鲜政府请求后,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两千五百人分批赴朝,屯驻牙山,并电告驻日公使汪凤藻,令其根据1885年的《中日天津条约》,知照日本外务省。其时,日本内阁见阴谋得逞,一面派兵入朝,占据汉城附近各战略要地,一面设立有参谋总长﹑参谋次长﹑陆军大臣﹑海军军令部长等参加的大本营,作为指挥侵略战争的最高领导机关。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训令驻朝公使大岛圭介“得施行认为适当之临机处分”,授权大岛挑起舋端,发动侵略战争。 当中日两国向朝鲜出兵时,朝鲜政府已接受东学党起义军提出的要求,双方签订休战和约,起义军退出全州。朝鲜内战实际上已经停止,清军并未与东学党起义军交战。朝鲜政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6月13日请求中国撤兵。叶志超部准备从牙山订期内渡,清政府要求日本同时撤兵。日本虽已失去出兵朝鲜的借口,但仍决心扩大事端,促成中日关系破裂,它不仅拒绝撤兵,反而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并提出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以达到既使日军赖在朝鲜不走又能拖住中国军队的双重目的。7月12日,陆奥电令大岛:“目前有采取断然处置之必要”,“不妨利用任何借口,立即开始实际行动”。大岛接训令后,于19日和20日连续提出强硬要求,胁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中国军队出境。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岛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不宣而战,在丰岛海面对中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日本陆军向驻牙山中国军队发起进攻,终于挑起了这场侵略战争。8月1日(七月初一),中日政府同时宣战。甲午战争开始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史学界对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评价争议很大。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特别是十年文革浩劫的阶段对李鸿章以及他所倡导与积极实践的洋务运动基本上持否定批判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不过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依靠帝国侵略势力传来的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制度以便维护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得到进一步的保障的中外反动势力相勾结的运动。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人们对李鸿章与洋务运动的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变。史学界的研究工作者可以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来客观的评价。正如我国近代第一位写李鸿章的史学家梁启超对他的评价:“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1]用客观历史史实说明:在两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一方面是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不断加深,另一方面是比较开明的地主阶级他们深感到“外国枪兵利器,百倍中国”(2)英法“大炮之精纯,子药之精细,器械之显明,队伍之雄整,实非中国所及” (3)在认识到西方国家的“长技”后主张向西方学习,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开展了以“自强”“求富”为目的,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李鸿章等地方势力派为主的洋务派官员,开始了一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进行了练军队,修铁路,开矿山,建工厂,创办新式的学堂派遣留学生等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为近代的中国社会提供了一批近代化的工业,军事,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而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运动。其主要的领导者李鸿章则被评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这一运动的大致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 【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的政治思想主要为“中体西用”。大致的本质则是用先进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来发展晚清政府的社会经济达到自强的目的。用中国封建的伦理纲常来禁锢人们的思想以便维护封建的政权统治。“中体西用”的这种指导思想在洋务运动的早期适应了中国当时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性质对于促进传播西方的近代文明与发展中国的近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不过随着中国社会的危机不断加深,人们对国家贫弱症结的进一步的认识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强求富原因的了解。“中体西用”的这种的思想的弊端逐渐的显示出来。特别是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后,北洋水师战败,清政府割地赔款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中体西用”的思想渐渐的丧失其历史进步的意义。成为社会经济现代化的主要思想障碍。 【2】李鸿章与洋务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李鸿章认为在与洋人的坚船利炮的频繁接触中,深感西方武力的强大,逐渐萌发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以“自强”的念头,在“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4]思想的指导下,李鸿章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发展工业。在安庆,上海,福州,等地相继设局,制造枪炮轮船。李鸿章的主要功绩是创办了当时最大的最具有示范性的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这些军事工业都是官办的,应用一套封建的官僚制度来管理运行,其制造的武器直接拨交军队使用。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前清政府的主要军队,如湘军和淮军以及所建立的水军的武器的来源为这些企业所提供。在洋务运动的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存在的资金,燃料短缺,交通运输困难等,李鸿章又率先创办了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辅助军事企业。在具体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中,李鸿章极力推行官督商办的企业模式为资本所有者投资近代工业开放了条件用股份制集股的方式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其中李鸿章对于兴办近代矿业的迫切性,重要性认识比较早和明确。虽然存在资金,科技人才及管理经验严重不足,保守势力强烈反对的重重阻碍下,他仍积极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问题: ? 答案: 有: 一,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二,北洋水军军备力量有限,好多枪炮都是假的打不出来,子弹稀缺; 三,洋务运动受到顽固派的层层阻拦; 四,日本明治维新使之国力大增。 【相关阅读】 甲午战争——失败原因 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很多人认为中国在甲午战争前的军事实力已超过了日本,但事实并不如此:

中国的北洋海军在1884年之前仍是“亚洲第一”,但过了1884年,由于清朝官员认为海军以很强大,不懂得海军需要不断投入、持续更新,大大紧缩开支。 反观日本:19世纪90年代超多地购买船只,全国上下的人民都支持。很快日本的海军就远远超越了北洋海军。 要说海军在训练上比日本还要强了一截,但比起陆军中国就差得更远了。要比军队数量我们很占优势,但陆军人口的绝大多数是还停留在弓马的八旗军和绿营军的战斗力极其低下,唯一还算有点近代化的军队居然大部分都是民兵(代表是曾国藩的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军,战斗力还算比较强)。但即使是这样这些精锐部队在人数和武器装备上都与日本相差甚远。 总的来说,中日甲午战争中除个别以外,中国的将兵都是尽职尽责的,但仍无法挽回军事实力上巨大的差距。 对可能发生的侵略战争缺乏预见 准备不足,是战争失败的认识原因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资本输出具有个性重要的好处,这必然引起对殖民地更加激烈地争夺。列宁分析道:帝国主义列强“除了对已经被分割了的世界来作周期性的再分割以外,争夺半独立国的斗争就不免要个性紧张起来。”于是,地大物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便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眼中的一块肥肉。从鸦片战争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来没有停止过,但1884年中法战争后,由于列强之间忙于争斗,相对平静了大约10年,中国政治家的神经松弛了一些,在人们对西方列强的“友善”感到庆幸的时候,东边的一个邻国正在虎视眈眈。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发展,与封建的武士道精神结合在一齐,产生了军国主义怪胎,极具扩张性和掠夺性。 侵略并战胜中国,是近代日本的既定国策。早在1855年,日本的改革派政治家吉田松阳子就主张:“一旦军舰大炮稍微充实,便当开拓虾夷。晓喻琉球,使之会同朝觐;责难朝鲜,使之纳币进贡;割南满之地,收台湾、

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2004年2月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Feb,2004  第26卷第1期Journal of Yanan U niversity(Social Science)V o l126N o11?历史研究? 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 徐碧薇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摘 要: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作为后方最重要封疆大吏之一的张之洞并未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中日战争中他筹防所辖的湖广、两江,却不援助在前线作战的北洋军队;他的“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他的保台计划和实践也以其个人声誉和仕途为转移。因此,在中日战争期间,张之洞还不是一个成熟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官员,这对战争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张之洞;中日战争;筹防地方;以夷制夷;保台 中图分类号:K25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975(2004)01—0084—05 中日甲午战争发生在中法战争十年之后,清廷与官员是否通过吸取中法战争的经验教训,而在中日战争中表现得成熟,能够有效地对付日本?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张之洞作为分析对象。张之洞曾在中法战争期间两广总督任上亲自主持过抗法斗争,中日战争期间他虽然未在军事前线,但此间他署两江总督,是后方最重要的封疆大吏之一,他对待战争的认识、处置方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清朝地方官员的态度。①通过该研究,不但有助于对张之洞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对甲午战争失败原因作更全面的分析。 一、力筹湖广、两江,却不援北洋 1894年初,中日在朝鲜撤兵问题上交涉无效,战争一触即发。5月,李鸿章校阅北洋海军及沿海防务,对中国海军的基本弱点深表忧虑。在李鸿章看来,北洋所有之实力,“以之自守,尚可勉足敷用;战于境外,虽蕞尔日本,胜算亦所难必。”[1](P2252~2254)这种认识是符合中国军备实际的。然而京中士大夫对中日争端几乎皆主强硬,清流人物尤其慷慨陈言,力持战议。[2](P64)从现有的资料看,张之洞并未在战前有明确的和或战态度,直到战争爆发,他始终都保持沉默。不过从6、7月间张之洞与津海关监督盛宣怀之间频频电报往来、探听清廷对战争态度的举动来看,②他试图以清廷中枢的态度来决定自己的态度,当清廷下令沿江沿海各督抚预为筹防时,他便以十分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备军备战中去了。 张之洞备军备战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筹防湖广和 收稿日期:2003—11—20 作者简介:徐碧薇(1978—),女,江苏南通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①这方面的研究文章总体比较少,主要有冯天瑜《甲午战争时期张之洞主战言行评析》(《江汉论坛》1984年第5期);田锡富:《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江汉论坛》1994年第12期);卢世菊《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张之洞》(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文章对张之洞在湖广、两江总督任上筹防地方、谏阻议和、力图保卫台湾等言行以及其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作了描述,而对于张之洞的行为与战争全局的关系、张的言行的出发点、张的言行是否适合当时的时势等则没有进行一定的分析,这些文章比较一致地认为张之洞的言行代表了甲午战争中主战派官员的爱国情感,其所作所为值得肯定和赞扬,对此本文有不同的观点。另外李国祁的《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一书,对甲午战争中张之洞的“以夷制夷”政策作了细致深入的描述(包括战争期间的外交策略和战后的“保台”行动),不过较少涉及到容闳的政策等;石泉的《甲午战争前后的晚清政局》(三联书店1997年版)一书对张之洞在保台期间的活动也有所论述,由于李国祁和石泉的论述较为详细和精道,本文不再详述其内容,而着重分析他们较少涉及到的张之洞采纳容闳的观点试图购船密袭日本的策略及其出发点、张之洞在台湾问题上态度转变的原因等。 ②7月23日,他致电盛宣怀:“……日来情形若何?内意及傅相意若何?彼使尚在京否?”盛宣怀当日便回电:“上主战,派翁、李会议,内外臣尚合拍。惟倭势猖獗,不受调停,恐弄假成真。使未下旗”。此后,盛宣怀将前线军情悉数告知张之洞、刘坤一等后方的封疆大吏。陈旭麓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甲午中日战争》(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2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