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
基于Matlab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

题目:基于Matlab/ 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

统的仿真

院系:

姓名:

学号:

导师:

目录

一、背景与目的 (2)

二、实验原理 (3)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3)

1.1主电路拓扑 (3)

1.2三相并网逆变器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4)

1.3基于电流双环控制的原理分析 (5)

2.LCL型滤波器的原理 (6)

三、实验设计 (8)

1.LCL型滤波器设计 (8)

1.1LCL滤波器参数设计的约束条件 (8)

1.2LCL滤波器参数计算 (8)

1.3LCL滤波器参数设计实例 (9)

2.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10)

2.1网侧电感电流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10)

2.2电容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11)

2.3控制器参数计算 (11)

四、实验仿真及分析 (12)

五、实验结论 (16)

一、背景与目的

伴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紧缺,石油价格的飞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问题促使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诸多优点,使其研究开发、产业化制造技术以及市场开拓已经成为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主要热点。近年来世界太阳能发电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后期世界光伏电池市场更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发展速度。

目前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热利用,光伏利用和光化学利用等三种主要形式,而光伏发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 无污染:绝对零排放-没有任何物质及声、光、电、磁、机械噪音等“排放”;

2. 可再生:资源无限,可直接输出高质量电能,具有理想的可持续发展属性;

3. 资源的普遍性:基本上不受地域限制,只是地区之间是否丰富之分;

4. 通用性、可存储性:电能可以方便地通过输电线路传输、使用和存储;

5. 分布式电力系统:将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从抗御自然灾害和战备的角度看,它更具有明显的意义;

6. 资源、发电、用电同一地域:可望大幅度节省远程输变电设备的投资费用;

7. 灵活、简单化:发电系统可按需要以模块化集成,容量可大可小,扩容方便,保持系统运转仅需要很少的维护,系统为组件,安装快速化,没有磨损、损坏的活动部件;

8. 光伏建筑集成(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节省发电基地使用的土地面积和费用,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及发展的前沿,也是相关领域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也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能源方面的重要选择。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压力不断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二、实验原理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1.1主电路拓扑

图1.1所示为三相并网发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中,i dc1为直流输入电源,C1为输入直流母线滤波电容 , T1~T6为三相逆变桥的6个IGBT开关管 , R1为滤波电感L1的内阻和由每相桥臂上、下管互锁死区所引起的电压损失,R2为滤波电感L2的内阻,L1、L2、C2组成三阶LCL 滤波器。

图1.1三相并网发电系统拓扑结构图

1.2三相并网逆变器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滤波器状态空间模型的具体形式与所选状态变量有关,为了建立采用LCL滤波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数学模型,这里选择L1的电感电流i1、电容c1的电压u c。以及并网电感L2上的电流i2为状态变量 ,在三相平衡的情况下根据PARK变换可得两相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状态方程为:

式中u d、u q、u sd、u sq为三相桥臂电压与电网电压的dq分量。根据式(1)所示的LCL

滤波器在dq 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旋转3/2变换在系统的d 轴和q 轴之间引入了强耦合,d 、q 轴电流除受控制量u d 均和u q 影响外,还受耦合电压ωL 1i 1q 、?ωL 1i 1d 、ωL 2i 1q 、?ωL 2i 2d 和耦合电流ωC 2u cq 、?ωC 2u cd 以及电网电压u sd 、u sq 的影响。如果不对d 轴和q 轴进行解耦控制,采用电流闭环控制时d 轴和q 轴的电流指令跟踪效果不是很理想。

1.3 基于电流双环控制的原理分析

基于并网电流单环PI 控制无法使系统稳定运行 ,采用电感电流i 1作为内环电流反馈的电流双环控制对系统稳定性没有明显的改善,但采用如图1.3.1所示的电容电流i c 作为内环反馈的双环控制,在选择合适的内外环控制器参数情况下完全能够使系统稳定运行。

图1.3.1电感电流外环电容电流内环系统框图

1232k

*

2k 2k 12231(s)(s)(s)(s)(s)i i i 1(s)(s)(s)(s)(s)(s)

=-+++i c c G G G G G G G G G G G (3) 式中1111(s)=

+G L S R ;221(s)=G C S ;c c (s)=G K ;3221(s)=+G L S R ;i i (s)=+p K

G K S

将图 1.3.1等效变换为图 1.3.2所示的电流双环控制系统等效图,其参考信号为

**

22(K /s)=+r c p i I K K I 。图1.3.2中,反馈通道的反馈信号由电容电流c I 和并网电流2I 及

积分量分别乘以c K 、c p K K 、i p K K 3个常系数的总和形成。如果把电容电流c I 和并网电流

2I 及其积分量看成系统的3个状态变量 ,则图1.3.2是以*2r I 为输入量 , 以c K 、c p K K 、

i p K K 组成状态反馈增益矩阵的状态反馈控制系统。

可以看出,当改变内环控制参数c K 时 ,也同时改变了电容电流c I 和并网电流2I 及其积分量的反馈通道系数c K 、c p K K 以及i p K K ,因此导致电流双环控制器无法通过改变i K 、p K 、c K

的数值将系统的闭环极点配置到所希

望的位置上 以满足性能指标要求 , 也是下一步采用高阶极点配置的方法设计电流双环控制器参数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

图1.3.2并网逆变器双环控制系统等效框图

2. LCL 型滤波器的原理

LCL 与L 不同,它是三阶模型,如果设计不好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分析LCL 滤波器的整体模型。参数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网侧电流谐波含量标准外,还要使逆变器侧电流谐波和电容吸收无功功率小。

图2.2.1单相LCL 滤波器拓扑结构

针对单相LCL 频率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图2.2.1所示,(),,ri V i a b c =是逆变器侧输出交流电压,(),,si V i a b c =是电网侧电压,1L 和2L 分别为逆变器侧和电网侧的滤波电感,1R 和2R 分别为对应电感的等效电阻,f C 是滤波电容,d R 是电容支路的电阻。相比于L 滤波器,LCL 滤波器多了2L 和f C

,电容支路对高频纹波

L

电流呈现低阻抗通路从而旁路高频电流,电感2L 抑制电流2i i 中的高频纹波。逆变器侧和网侧电阻1R 、2R 相比于感抗1L 、2L 较小,可以忽略。图2.2.1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得到滤波器的结构框图如2.2.2。图中看出,LCL 滤波器中,逆变器侧电感支路1L 与网侧电感支路2L 和电容支路f C 并联电路串联,求出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图2.2.2 LCL 滤波器的结构框图

系统的串联阻抗为X :

(2-1)

逆变器侧电流1i i 为1i ri

i V X =,网侧滤波电感和电容分流关系: (2-2)

由逆变器侧电流1i i 和公式(3-2)带入可以得到网侧电流2i i :

(2-3)

由上式可以得出从逆变器侧电压ri V 到网侧电流2i i 的传递函数:

(2-4)

在电路滤波器设计的过程中,功率开关元器件的纹波是设计的主要依据。在给定纹波衰减率的条件下,可以由式(2-4)得出两个电感和电容的约束关系。但是满足上述关系的参数可以是多组的并不唯一这给LCL 滤波器的设计增加了难度,需要分析LCL 滤波器的运行特性,找出电感和电容的约束条件。

()()2321212121//C 2

21

f f f f L f f f L L s R L R L C s L L s

X sL X L C s R C s ++++=+=

++2211

221

1

f

f C f f i i i L C f f f X R C s i i i X X L C s R C s +=

=+++()()2232212121211f f ri f f ri ri

i f f f f f f f R C s V R C s V V i X L C s R C s L L C s R L R L C s L L s

++=

?=

++++++()()()2

321212121f f i ri f f f R C s i G s V L L C s L L R C s L L s

+==

++++

三、 实验设计 1. LCL 型滤波器设计 1.1

LCL 滤波器参数设计的约束条件

(1)LCL 滤波器的电容将引起无功功率增加,从而降低功率因数。为了保证系统的高功率因数,一般限制电容吸收的无功功率低于额定功率的5%。 (2)总电感值要小于,即,否则需要较高的直流电压来保证电流的控制性,这将会增大功率开关的损耗。

(3)为了避免开关频率附近的谐波激发LCL 谐振,谐振频率应远离开关频率,一般小于,但不能过小,否则低次谐波电流将通过LCL 滤波器得以放大。一般谐振频率在十倍的基波频率到开关频率的一半之间100.5res sw f f f ≤≤。 (4)需增设阻尼电阻防止谐振,但阻值不能太大,以免带来过多的损耗,从而降低了效率。

1.2 LCL 滤波器参数计算

(1)电感1L 的计算:

1L =

3-1)

U 为网侧相电压有效值,sip i 为谐波电流峰值,sw f 为开关频率。 (2)总电感值的约束条件:

m L ≤

(3-2)

其中dc U 为直流母线电压,m E 为网侧相电压峰值,m I 为相电流峰值,且

8dc

sip sw

U L i f ≥

(3-3) (3)计算电容C

可先确定谐振频率r f ,sw r f f f 5.010≤≤,再根据公式:

r f =

(3-4) f C 0.1pu 0.1g L L pu +≤res f 0.5res f

计算得电容C 的值;也可以取电容消耗的无功功率为总功率的5%,利用约束条

件:b C C %5≤,其中b b b z w C 1=,且p E z b 2

=其中E 为网侧线电压有效值,b w 为

基波频率。 (4)电容所串电阻d R

11

32d r

R f π=

(3-5) 有很多的限制条件,满足有功功率和无功的控制要求,总结如下: (1)滤波电容吸收的无功尽量少; (2)逆变器侧电流纹波尽量少;

(3)谐振频率避免与开关频率及其倍数附近重合; (4)提高逆变器电压对电网侧电流控制。

1.3 LCL 滤波器参数设计实例

选定直流母线电压800V ,电网电压380V/50Hz ,总功率100kW,开关频率选定为5kHz,可得输出相电流峰值为10A ,令为逆变器侧滤波电感,为网侧滤波电感,为滤波电容,为单环控制策略中电容所串电阻。

根据前面所述参数计算方法,可得到: 总电感约束值:

且, 又

所以可取总电感为3mH ,取

又由于,且,,可得,取。

可得谐振频率: 满足约束条件: 100.5res sw f f f ≤≤ 进而可得单环控制策略中电容所串电阻:

1L 2L f C d R mH

f i U L sw

sip dc

62.08≈≥

mH I E U L m m

dc 73.3242

2

≈-≤

ω

10.8

L =

≈b b b z C ω1=p E z b 2

=b C C %5≤22f C uF ≈20uF Hz C

L L L L f r 101221

212

1=+=

π

12 1.2L L mH

==11

332d r

R f π=

≈Ω

2. 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2.1

网侧电感电流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下图是基于LCL 滤波的三相并网逆变器原理图所得系统线性控制模型:

图3.1.1 基于有源阻尼的线性系统控制

计算PI 调节器的参数,根据文献[2]得LCL 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321212121

()()()d d sCR F s L L Cs R L L Cs L L s +=

++++(3-6)

将逆变器等效为一个小惯性环节: 1Ts 1

+

又C L L 21的数值很小,忽略不计,则F(s)化简为:

121()()F s L L s

=

+(3-7)

进而可得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

112()()(1)pwm

K W s L L s Ts =

++(3-8)

且已知PI 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s

s K W pi pi ττ)

1(+=

其中τ=hT

整定为II 型系统后为:

212(1)

()()(1)pwm pi K K s W s L L s Ts ττ+=

++(3-9)

且典型II 型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1()

1()(2++=

Ts s s K s W II τ(3-10)

其中

2221

T h h K +=

,选定h ,滤波器参数1L 、C 和2L 的值,即可计算出K ,然后可得

pi

K 即

p

K ,且

τp

i K K =

,电容所串电阻d R 为:

1132d r

R f π=

(3-11)

以上为理论计算方法,仿真过程中各参数还需要适当调整,才能得到较好的滤波效果和稳定的电压电流波形。

2.2 电容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由系统线性控制模型可得电容电流内环控制对象传递函数为:

由于的数量级在,忽略不计,控制对象可简化为:

典型I 型系统为:

上述控制对象要整定为I 型系统,可采用PI 调节器:

且取为T 和RC 中较大的数,由于,取3,C=20uF ,T 为0.0002S ,,则取=RC ,整定后的I 型系统为:

又,且取KT=0.5时超调较小、动态响应较快,计算可得的值,。

2.3 控制器参数计算

根据2.1节,可得整定后的并网电感电流外环传函为:

)

1)(1(21+++RCs Cs L Ts K pwm

C L 19

10-)

1)(1(++RCs Ts K pwm

)

1(+Ts s K

s

s K p 11)

1(ττ+1τΩ≤5R ΩT RC >1τ)

1()(1+=

Ts s K K s W p

pwm I τ4002==

dc

pwm U K p K 1

τp

i K K =

且典型II 型系统为:

其中,由于开关频率为5KHz ,则T=0.0002s ,又取h=5时,动态响应适中,此时: 可得:, 即: , 又,

可得:。

根据2.2节,计算得电容电流内环的PI 调节器的参数:

四、 实验仿真及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所叙述的LCL 滤波器参数的设计方法及所采用的电流双环控制策略的可靠性,以及系统是否能达到所要求的稳定性,第三章中的系统设计了

仿真,根据上文中计算所得各参数,取滤波电感,滤波电容,电容所串电阻,并网电感电流外环PI 调节器参数为

,,滤波电容电流内环PI 调节器参数为,。

下图是基于LCL 滤波器的光伏三相并网逆变器双环控制仿真电路:

)1()()1()(221+++=

Ts s L L s K K s W pi pwm ττ()21()(1)

II K s W s s Ts τ+=+22

1

2h K h T +=

6310K =?12 1.2L L mH ==4002

==

dc

pwm U K 0.2635pi K =0.2635p K =τ

p

i K K =

27.12i K =0.21p K ≈35

i K =Matlab 12 1.2L L mH ==20f C uF =Ω=3d R 0.2635p K =27.12i K =0.21p K ≈35i K =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研报告

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可 研报告 目录

称............................................................................ (1) 二、地理位置........................................................................... (1) 三、太阳能资源........................................................................... (1) 四、工程地质........................................................................... (2) 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 (2) 六、工程规模及发电量........................................................................... . (2) 七、光伏系统设计方案........................................................................... . (3) 八、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 .. (3) 九、电力接入系统方案........................................................................... . (3) 十、监控及保护系统........................................................................... . (3)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课程设计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 化设计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家庭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沈阳工程学院 报告正文 目录 第1章绪 论 ..................................................................... . (3) 1.1 设计背 景 ..................................................................... .. (3) 1.2 设计意 义 ..................................................................... ......................................... 3 第2章朝阳市气象资料及地理情况...................................................................... ............... 4 第3章家用并网型...................................................................... .. (6)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 计 ..................................................................... .. (6) 3.1 设计方 案 ..................................................................... .. (6) 3.2负载的计算...................................................................... . (8) 3.3 太阳能电池板容量及串并联的设计及选 型 (9) 3.4 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角与倾斜角的设 计 (10) 3.5 蓄电池容量及串并联的设计及选型..................................................................... 11 3.6 控制器、逆变器的选 型 ..................................................................... (12) 3.7 电气配置及其设 计 ..................................................................... (13) 3.8 系统配置清 单 .....................................................................

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实训

绪论 新能源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决定力的五大技术领域之一。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逐年增长,而地球上以石油和煤为主的矿物资源日渐枯竭,能源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同时,随着化石燃料的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急剧增加,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地球逐渐变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新能源,对促进社会文明与进步,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大的意义。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和永不衰竭的新能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都将太阳能资源利用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通过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经过蓄电池储能,直接通过并网逆变器,把电能送上电网。太阳能并网发电代表了太阳能电源的发展方向,是21世纪最具吸引力的能源利用技术。光伏发电技术根据负载的不同分为离网型和并网型两种,早期的光伏发电技术受制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成本因素,主要以小功率离网型为主,满足边远地区无电网居民用电问题。随着光伏组件成本的下降,光伏发电的成本不断下降,预计到2013年安装成本可降至1.5美元/Wp,电价成本为6美分/(kWh),光伏并网已经成为可能。并网型光伏系统逐步成为主流。

目录 第一章基于Matlab软件平台的光伏并网系统仿真实训.........................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Matlab软件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光伏并网系统 (8) 第二章光伏并网逆变器电路工作原理 (13) 2.1 逆变器定义 (13) 2.3 逆变器功能作用 (13) 2.3.2 孤岛检测技术 (14) 2.3.3 智能电量管理及系统状况监控系统 (14) 第三章SG3525芯片 (15) 3.1芯片特点 (15) 3.2 管脚功能管脚图 (16) 3.3 结构设计内部结构图 (17) 第四章制图 (18) 4.1 用protel绘制原理图 (18) 4.2 根据原理图生成PCB电路板图 (18) 第五章焊接与调试 (19) 5.1 电路前面板的设计 (19) 5.2 调试结果 (20) 第六章实训结论 (2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最大功率点跟踪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经常遇见的问题。系统设计采用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5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由单片机STC12C5408AD产生SPWM信号,实现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功能、输出过流保护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但电路设计简单,软硬件结合,控制方法灵活,而且能够有效的完成最大功率跟踪的目的。 关键词:STC12C5408AD DC-AC转换电路 MPPT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具有无污染、无噪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电池的输出是一个随光照、温度等因素变化的复杂量,且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存在非线性关系。光伏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初期投资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低。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必须控制电池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是太阳能并网发电中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 1 设计任务 为研究方便设计一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用直流稳压电源U S和电阻R S模拟光伏电池,U S=60V,R S=30Ω~36Ω;u REF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频率f REF为45Hz~55Hz;T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2:n1=2:1、n3:n1=1:10,将u F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30Ω~36Ω。要求系统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和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另外要求系统效率高、失真度低。 U R L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2 系统总体方案 光伏并网系统主要由前级的DC-DC变换器和后级的DC-AC逆变器组成。在系统中,DC-DC 变换器采用BOOST结构,主要完成系统的MPPT控制;DC-AC部分采用全桥逆变器,维持中间电压稳定并且将电能转换成110 V/50 Hz交流电。设计采用单片机SPWM调制,驱动功率场效应管,经滤波产生正弦波,驱动隔离变压器,向负载输出功率。系统设计保证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正弦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系统总体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硬件框图 3 MPPT原理及电路设计 MPPT原理 由于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是一个时变量,可以采用搜索算法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其搜索算法可分为自寻优和非自寻优两种类别。所谓自寻优算法即不直接检测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是通过直接测量得到的电信号,判断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典型的追踪方法有扰动观测法和增量导纳法等。增量导纳法算法的精确度最高,但是,由于增量导纳法算法复杂,对实现该算法的硬件质量要求较高、运算时间变长,会增加不必要的功率损耗,所以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采用扰动观测法算法]1[。 扰动观测法原理:每隔一定的时间增加或者减少电压,并通过观测其后功率变化的方向,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目录 1引言 (1) 2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1) 3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 (2) 3.1 系统容量的设计 (2) 3.2 太阳能电池组件及方阵的设计 (3) 3.2.1 光伏组件方阵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3) 3.2.2 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的方位角与倾斜角 (4) 3.2.3 一般设计方法 (4) 3.3 直流接线箱的选型 (5) 3.4 光伏控制器的选型 (7) 3.6 光伏逆变器的选型 (8) 结论 (9)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也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首先能缓解我国目前的能源问题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还能解决边远地区居民用电难,成本高的问题。本论文将从小型独立系统的发电原理,系统设计原理,及其本身具有的优势结合其受众群体的所需考虑的各方面因素来设计适合家庭使用的小型系统。通过理论与实际市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设计适合全国各地人民使用的优惠且实用的系统。 关键词:小型;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优惠实用 1引言 当下,许多国家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而中国也将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作为未来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财政对太阳能产业的补贴力度逐年增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未与公共电网相连接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输出功率提供给本地负载(交流负载或直流负载)的发电系统。其主要应用于远离公共电网的无电地区和一些特殊场所,如为公共电网难以覆盖的边远偏僻农村、海岛和牧区提供照明、看电视、听广播等基本生活用电,也可为通信中继站、气象站和边防哨所等特殊处所提供电源。 2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通过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称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其主要结构由太阳能电池组件(或方阵)、蓄电池(组)、光伏控制器、逆变器(在有需要输出交流电的情况下使用)以及一些测试、监控、防护等附属设施构成。 太阳能电池方阵吸收太阳光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后,在防反充二极管的控制下为蓄电池组充电。直流或交流负载通过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负责保护蓄电池,防止出现过充或过放电状态,即在蓄电池达到一定的放电深度时,控制器将自动切断负载,当蓄电池达到过充电状态时,控制器将自动切断充电电路。有的控制器能够显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充放电状态,并能贮存必要的数据,甚至还具有遥测、遥信和遥控的功能。在交流光伏发电系统中,DC-AC逆变器将蓄电池组提供的直流电变成能满足交流负载需要的交流电。

光伏发电的MATLAB仿真教程文件

一、实验过程记录 1.画出实验接线图 图1 实验接线图 图2 光伏电池板图3 实验接线实物图 2.实验过程记录与分析 (1)给出实验的详细步骤 ○1实验前根据指导书要求完成预习报告 ○2按预习报告设计的实习步骤,利用MATLAB建立光伏数学模型,如下图4所示。

图4 光伏电池模型其中PV Array模块里子模块如下图5所示。 图5 PV Array模型其中Iph,Uoc,Io,Vt子模块如下图6-9所示。 图6Iph子模块

图7Uoc子模块 图8 Io子模块 图9Vt子模块 ○3在光伏电池建模的基础上,输入实际光伏电池参数值,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并得出结论。 ○4设计光伏电池测试平台,在不同光照、温度情况下测试光伏电池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值,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分析,记录实际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5确定电力变换电路拓扑结构,设计电路中的相关参数值,通过MATLAB搭建电路并仿真分析,搭建电路如图10所示。

图10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6确定系统MPPT控制策略,建立MPPT模块仿真模型,并仿真分析。 系统联调,调节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的电路和控制参数值,仿真并分析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效果。 (2)记录实验数据 表1当T=290K时S=1305W/时的测试数据 表2当T=287K时S=1305W/时的测试数据 表3当T=287K时S=1278W/时的测试数据

二、实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1.实验数据的整理和选择 使用MATLAB软件其中的simulink工具进行模型的搭建。再对其进行仿真,得到仿真曲线。使用Excel表格输入实验所测得U、I、P,在对其自动生成I-V,P-V曲线。 2.绘制不同光照强度下、不同温度下光伏电池的I-V、P-V特性曲线; 图11 I-V曲线图12 P-V曲线 当T=290K时S=1305W/时的测拟合曲线 图13 I-V曲线图14 P-V曲线 当T=287K时S=1305W/时的拟合曲线

光伏电站日常管理流程

光伏发电系统日常管理流程 1.1目的 1.1.1 为使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1.1.2 本规范适用于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1.1.3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与维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2 电站人员配置及工具 1.人员配备 10~20MW电站一般配备人员2~3人,专业工程师一人,电工1~2人 2.常用工具 2.1多功能万用表,直流钳表 2.2老虎钳、尖嘴钳、保险丝专用钳 2.3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电笔、绝缘胶布 2.4500V兆欧表、吹风机

1.3光伏发电系统运行要求 1.3.1 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应保证系统本身安全,以及系统不会对人员造成危害,并使系统维持最大的发电能力。 1.3.2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应始终运行在产品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达不到要求的部件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1.3.3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周围不得堆积易燃易爆物品,设备本身及周围环境应通风散热良好,设备上的灰尘和污物应及时清理。 1.3.4 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上的各种警示标识应保持完整,各个接线端子应牢固可靠,设备的接线孔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蛇、鼠等小动物进入设备内部。 1.3.5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在运行时,温度、声音、气味等不应出现异常情况,指示灯应正常工作并保持清洁。 1.3.6光伏发电系统中作为显示和交易的计量设备和器具必须符合计量法的要求,并定期校准。 1.3.7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和维护人员应具备与自身职责相应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安全准备,断开所有应断开开关,确保电容、电感放电完全,必要时应穿绝缘鞋,带低压绝缘手套,使用绝缘工具,工作完毕后应排除系统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 1.3.8 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和维护的全部过程需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所有记录必须妥善保管,并对每次故障记录进行分析。

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 南昌航空大学 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 题目太阳能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专业光伏材料及应用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 2012 年 04 月

光伏发电并网控制技术设计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费也相应的持续增长。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所以,迫切需要对新的能源进行开发和研究。而太阳能的利用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中开发利用水平高,应用较广泛的能源,尤其在远离电网的偏远地区应用更为广泛。 本文主要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作了分析和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发电的意义以及光伏并网发电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其次,对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特性和基本原理分别做了具体分析,并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对光伏并网中最重要部分——逆变器进行研究。再次,提出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设计方案。最后,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硬件进行设计。并网光伏发电充分发挥了新能源的优势,可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是太阳能规模化发展的必然方向。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光伏并网发电,并逐步推广"屋顶计划"。太阳能并网发电正在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方向迈进。 关键词:能源;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

目录 第一章太阳能光伏产业绪论 (1) 光伏发电的意义 (1) 光伏并网发电 (1) 第二章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5) 太阳能光伏发电简介 (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类别 (5)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方式 (6) 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主要因素 (7) 第三章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组成 (10) 并网光伏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10) 光伏电池的分类及主要参数 (12) 光伏控制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4) 光伏逆变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15) 第四章发展与展望 (18) 发展与展望 (18) 全文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致谢 (21)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专业设计书

光伏发电工程 项 目 方 案 设 计 书

目录 一、概述 (4) 1.1项目概况 (4) 1.2编制依据 (4) 二、建设地址资源简述 (4) 2.1日照资源 (4) 2.2接入系统条件 (6) 三、总体方案设计 (6) 3.1光伏工艺部分 (6) 3.2太阳电池组件选型 (7)

3.3光伏阵列设计 (12) 3.4系统效率分析 (15) 四、电气部分 (16) 4.1概述 (16) 4.2系统方案设计选型 (16) 4.3电气主接线 (20) 4.4主要设备选型 (20) 4.5防雷及接地 (30) 4.6电气设备布置 (31) 4.7电缆敷设及电缆防火 (31) 五、工程案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系统配置以及报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1)建设规模:光伏系统用来供给小区道路亮化用电及楼宇亮化用电。该系统设计使用最大负荷50KVA,为保证系统在连续阴雨天或其它太阳辐射不足情况下正常使用,系统接入市电作为辅助能源,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为减少系统因直流端电流过大造成的线路损耗,系统采用220V直流接入逆变输出三相380V/220V交流。针对固定式安装电池板,采用最佳倾角进行安装,地区最佳角度为46度(朝向正南),控制柜、逆变器及蓄电池储能系统均须安放于在室。 1.2 编制依据 本初步设计说明书主要根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编制的: 1)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 2)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 3)GB31/T316—2004《城市环境照明规》; 4)GBJl33—90《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5)JGG/T16—92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 6)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 7)《中华人民国可再生能源法》; 8)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二、建设地址资源简述 2.1日照资源 我国属世界上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年辐射总量在917~2333kWh/㎡年之间。全国总面积2/3 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 小时。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报告电气工程学院 王安20 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框架图 基本原理为:光伏阵列接受太阳能产生直流电流电压,同时电流电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而后经DC\DC(BOOST升压电路)转化将电压升高,再经DC\AC逆变产生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在这中间需要用MPPT使光伏电池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又叫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电池应用P-N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将来自太阳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这样,太阳的光能就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电能。 三.光伏发电系统并网Simulink仿真 利用MTA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可以对10KW,380V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输入参数如下: 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封装功能可以大大增强simulink系统模型框图的可读性封装子模块如下: 光伏电池封装模块: 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

PWM模块如下: 并网端PWM内部PI模块: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波形如下: 并网(220V)成功后输出电流波形: 结果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的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与理论曲线基本相同的电压、电流、功率曲线,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产生了许多谐波。通过这次的仿真实验,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对光伏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自己现在没办法解决,但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另外,此次试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完成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集思广益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这让我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复习过程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 计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设计 摘要:最大功率点跟踪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经常遇见的问题。系统设计采用电流型控制芯片UC3845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由单片机STC12C5408AD产生SPWM信号,实现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功能、输出过流保护功能。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但电路设计简单,软硬件结合,控制方法灵活,而且能够有效的完成最大功率跟踪的目的。 关键词:STC12C5408AD DC-AC转换电路 MPPT 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具有无污染、无噪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光伏电池的输出是一个随光照、温度等因素变化的复杂量,且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存在非线性关系。光伏系统的主要缺点是初期投资大、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低。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必须控制电池阵列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上,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是太阳能并网发电中的一项重要的关键技术。 1 设计任务 为研究方便设计一光伏并网发电模拟装置,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用直流稳压电源U S和电阻R S模拟光伏电池,U S=60V,R S=30Ω~36Ω;u REF为模拟电网电压的正弦参考信号,其峰峰值为2V,频率f REF为45Hz~55Hz;T为工频隔离变压器,变比为n2:n1=2:1、n3:n1=1:10,将u F作为输出电流的反馈信号;负载电阻R L=30Ω~36Ω。要求系统具有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功能,频率、相位跟踪功能,输入欠压保护和输出过流保护功能。另外要求系统效率高、失真度低。

R L U 图1 并网发电模拟装置框图 2 系统总体方案 光伏并网系统主要由前级的DC-DC 变换器和后级的DC-AC 逆变器组成。在系统中,DC-DC 变换器采用BOOST 结构,主要完成系统的MPPT 控制;DC-AC 部分采用全桥逆变器,维持中间电压稳定并且将电能转换成110 V/50 Hz 交流电。设计采用单片机SPWM 调制,驱动功率场效应管,经滤波产生正弦波,驱动隔离变压器,向负载输出功率。系统设计保证并网逆变器输出的正弦电流与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系统总体硬件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总体硬件框图 3 MPPT 原理及电路设计 3.1 MPPT 原理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专业)

某学校 512K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2013年10月10日 项目编号:XXX

目录 1工程概述 (3) 1.1工程名称 (3) 1.2 地理简介 (3) 1.3 气象资料 (3) 2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介绍 (4) 2.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4) 2.2 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4) 3方案设计 (5) 3.1 设计依据 (5) 3.2 设计原则 (5) 3.3 系统选型设计 (6) 3.4 主要设备的选型说明 (6) 3.4.1电池组件 (6)

3.4.2 组件结构图 (7) 3.4.3 并网逆变器 (8) 3.4.4 并网逆变器规格 (9) 4发电量估算 (10) 5系统的社会效益 (10) 5.1社会效益(25年) (10) 6设备材料清单及造价一览表(此报价含税不含物流费用) (11) 7工程业绩表及典型工程 (11) 8合利欧斯优势 (16) 8.1 与保利协鑫(GCL)的合作 (16) 8.2 与河北**的的合作 (17) 1工程概述 1.1工程名称 河南**外国语学校512kW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2 地理简介 郑州位于东经112°42'-114°13' ,北纬34°16'-34°58',东西宽166公里,南北长75公里,总面积约为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约1010.3平方公里,山地面积约2377平方公里,水面面积约11.4平方公里。郑州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郑州市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较短。统计资料表明郑州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春季开始的时间大致在3月27日,终止于5月20日,历时55天;夏季开始于5月21日,终止于9月7日,历时110天;秋季开始于9月8日,终止于11月9日,历时63天;11月10日至次年的3月26日为冬季,长达137天。处于西部浅山丘陵区的荥阳、巩义、新密和登封四市,年平均气温在14~14.3℃之间。郑州年平均降雨量640.9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 1.3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以NASA数据库中郑州气象数据为参考。 表1 气象资料表

校级综合智慧能源实验平台技术需求

校级综合智慧能源实验平台技术需求 1、平台定位与目标 本平台目标是一个建设成一个跨学科、高水平的实验研发平台。 (1)跨学科:该平台能够涵盖我校电气、能源动力、自动化、计算机、经管等主干学科方向; (2)先进性:聚焦当前国内外能源互联网、综合能源系统领域的关键方向的前沿技术,打造涵盖诸多先进技术并将我校重点研发技术与成果充分融合的综合智慧能源实验研发平台。 (3)应用性:以当前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开展应用或者具有应用潜力的技术为导向。 (4)人才培养:为我校与行业培养研究型、工程型的复合人才。 2、平台的基本形式 平台以物理仿真为主(动模实验平台),可以与软件仿真平台相结合,构成数字物理仿真平台,但二者之间必须紧密结合。 3、平台的主要特色 3.1模块化设计与灵活组合 实现电、冷热、气各部分可以相互独立运行但又彼此联系,整个实验平台构成不同功能模块,模块之间灵活组合,形成不同复杂程度的实验系统。另一方面,通过固定与灵活接线配合,模拟不同运行场景。 3.2平台的高水平与可扩展性 平台应尽可能考虑多种能源电力前沿技术的实验、研究与开发;关键技术与设备尽可能做到成熟产品与开源设备组合接入;配置一定端口,方便中试模块与后期研究设备接入。 4、平台的主要技术特征 (1)多种能源形式互补 平台需要考虑冷、热、电、气以及其他能源形式的协调控制与调度。考虑到

当前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中电能是主要能源形式,围绕该领域的前沿技术交叉科研方向最多、技术发展最快,因此,平台的能源形式以电能为主,其他多种能源形式互补协同。 结合我校已有并准备应用于本平台的实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行业广泛使用或者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能源形式。 (2)源网荷储协调 平台要考虑异质能量流在源网荷储整个环节的控制、优化与各种高级应用功能的实现。考虑到现实中源、网、储、荷四个主要环节中主要是通过电能形式进行能量的生产、传输、储存、使用。因此这种协调大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以电能流为主、其他能流为辅的协调。 (3)新技术新设备应用 本项目希望尽可能将前沿的技术、理念应用到本平台,以确保平台的跨学科与高水平特色。 考虑将综合能源、能源互联网领域的前沿技术如5G通信、PMU、虚拟同步机等技术应用到本实验平台,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场景与内容。其他相关的前沿技术如有可能也可以论证应用到本平台的可能性并进行应用。 5、平台的各层级特点与要求 本次方案设计按照能源层、信息层与高级应用层予以设计,其中能源层集成了包含冷热电气等不同类型的源网荷储设备,是整个平台的基础;信息层则涵盖整个平台的信息感知、量测、控制等环节,实现整个平台的稳定运行,是整个实验研发平台的中枢;高级应用层则实现整个实验研发平台的优化、实验与高级应用模块,是整个平台的大脑。 5.1能源层 5.1.1源侧 源侧需要结合我校已有并准备应用于本平台的实验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行业广泛使用或者具有重要科研意义的源侧模拟装置,并进行设计。 5.1.2网侧 主要是围绕区域(园区)级能源互联网或综合能源系统的特点,开展电网、冷/热网、气网的规划设计。

基于Matlab_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仿真

题目:基于Matlab/ Simulink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 统的仿真 院系: 姓名: 学号: 导师:

目录 一、背景与目的 (3) 二、实验原理 (3)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3) 1.1主电路拓扑 (4) 1.2三相并网逆变器dq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4) 1.3基于电流双环控制的原理分析 (5) 2.LCL型滤波器的原理 (6) 三、实验设计 (8) 1.LCL型滤波器设计 (8) 1.1LCL滤波器参数设计的约束条件 (8) 1.2LCL滤波器参数计算 (8) 1.3LCL滤波器参数设计实例 (9) 2.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10) 2.1网侧电感电流外环控制器的设计 (10) 2.2电容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设计 (11) 2.3控制器参数计算 (12) 四、实验仿真及分析 (12) 五、实验结论 (16)

一、背景与目的 伴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紧缺,石油价格的飞涨以及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这些问题促使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而太阳能光伏发电的诸多优点,使其研究开发、产业化制造技术以及市场开拓已经成为令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激烈竞争的主要热点。近年来世界太阳能发电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九十年代后期世界光伏电池市场更是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发展速度。 目前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光热利用,光伏利用和光化学利用等三种主要形式,而光伏发电具有以下明显的优点: 1. 无污染:绝对零排放-没有任何物质及声、光、电、磁、机械噪音等“排放”; 2. 可再生:资源无限,可直接输出高质量电能,具有理想的可持续发展属性; 3. 资源的普遍性:基本上不受地域限制,只是地区之间是否丰富之分; 4. 通用性、可存储性:电能可以方便地通过输电线路传输、使用和存储; 5. 分布式电力系统:将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特别是从抗御自然灾害和战备的角度看,它更具有明显的意义; 6. 资源、发电、用电同一地域:可望大幅度节省远程输变电设备的投资费用; 7. 灵活、简单化:发电系统可按需要以模块化集成,容量可大可小,扩容方便,保持系统运转仅需要很少的维护,系统为组件,安装快速化,没有磨损、损坏的活动部件; 8. 光伏建筑集成(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节省发电基地使用的土地面积和费用,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及发展的前沿,也是相关领域科技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也是少数几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之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在能源方面的重要选择。随着我国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压力不断加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关注。 二、实验原理 1.并网逆变器的状态空间及数学模型

光伏发电系统_毕业设计

1. 引言 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都离不开能源。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利用某些自然资源得到能,因而,把具有某种形式能量资源以及由它加工或转换得到的产品统称为能源。前者叫自然能源或一次能源,如矿物燃料、植物燃料、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后者通常又把可再生的自然资源称为新能源,其围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又称为常规能源。 值得注意,几乎所有的自然资源,从广义的角度看都来自太阳能。由大气、陆地、海洋、生物等所接受的太阳能都是各种自然资源的源泉。矿物燃料是古生物长期沉积在地下形成的,它的形成源自远古的太阳能。[9]水的蒸发和凝结,风、雨、冰、雪等自然现象的动力也是靠太阳,因而水能、风能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能。生物质能是通过光合、光化作用转化太阳辐射能取得的。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水的吸水作用产生潮汐能。 世界上最丰富的永久能源是太阳能。地球截取的太阳能辐射能通量为1.7ⅹ1014kW,比核能、地热和引力能储量总和还要大5000多倍。其中约30%被反射回宇宙空间;47%转变为热,以长波辐射形式再次返回空间;约23%是水蒸发、凝结的动力,风和波浪的动能,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能量不到0.5%。地球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总量为1ⅹ1018kW·h。这相当于5ⅹ1014桶原油,是探明原油储量的近千倍,是世界年耗总能量的一万余倍。 太阳的能量是如此巨大,正如通常所说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太阳辐射能的通量密度较低,大气层外为1353W/m2.太通过大气层时会进一步衰减,还会受到天气、昼夜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太阳能对地球又呈现间歇性质,时高时低,时有时无。太阳能须加有储热装置,这些都使太阳能利用系统的初期投资变得昂贵。综上所述,太阳能利用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1)总能量很大,但太阳能通量密度较低; (2)是可再生的能源,但又具有间歇性; (3)无污染的清洁能源; (4)太阳能本身是免费的,有效利用它的初期投资较高; (5)太阳能热利用较容易实现热能能级的合理匹配,从而做到热尽使用。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方案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 年月

目录 1 工程概述 (3) 1.1 工程名称 (3) 1.2 地理简介 (3) 1.3 气象资料 (3) 2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介绍 (4) 2.1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4) 2.2 主要组成设备介绍 (4) 3 方案设计 (5) 3.1 设计依据 (5) 3.2 设计原则 (5) 3.3 系统选型设计 (6) 3.4 主要设备的选型说明 (6) 4 发电量估算 (11) 5 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11) 5.1 经济效益 (11) 6 设备材料清单 (12) 7 工程业绩表及典型工程照片 (12) 8 英利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附图1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概述 1.1 工程名称 河北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1.2 地理简介 项目地点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保定市地处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保定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属于温带季风性气候。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热干燥,春季多风沙,来此旅游一般以夏秋季为宜。 1.3 气象资料 气象资料以NASA数据库中保定市气象数据为参考。 表1 气象资料表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仿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分析与仿真 1、绪论 在能源形势日益严峻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开发利用绿色可再生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必须采取的措施,分布式发电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热点,其中太阳能无疑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想的绿色能源。随着太阳能电池研究进程的加快和转换效率的不断提升,光伏发电成本呈现出快速下降趋势,社会普遍认同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与应用前景,开展光伏发电(Photovoltaic(PV))的应用推广也更具有现实意义。同时光伏发电正在由边远农牧区和特殊场合应用向并网发电规模化方向发展,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方向过渡。光伏并网发电已经成为太阳能光伏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展并网光伏发电的研究,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研究高性能光伏发电系统,合理正确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样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光伏发电作为分布式发电的一种,其工作特点是利用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转换成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并入公共电网,光伏系统产生的电能除供给交流负载外,将剩余电能反馈给电网。可任意组合光伏系统的容量,分散使用最佳,可作为大电厂、大电网集中式供能的重要补充,也是新一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光伏系统介绍及阵列输出特性分析 光伏发电系统通常由光伏阵列、能量优化控制器、储能组件及逆变器等部分组成。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分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并网光伏发电系统两大类。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供用户单独使用的光伏发电系统,如在边远地区使用的家用光伏电源等。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是指与电网系统相连的光伏发电系统。

2.1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不与电网相连的光伏发电系统称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如图2-1所示。由于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是唯一的能量来源,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系统中必定存在一个储能环节来储存和调节整个系统的能量。 图2-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2.2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如图2-2所示,光伏发电系统直接与电网连接,其中逆变器起很重要的作用,要求具有与电网连接的功能。目前常用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具有两种结构形式,其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带有蓄电池作为储能环节。带有蓄电池环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称为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由于此系统中逆变器配有主开关和重要负载开关,使得系统具有不间断电源的作用,这对于一些重要负荷甚至某些家庭用户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充当功率调节器的作用,稳定电网电压、抵消有害的高次谐波分量从而提高电能质量。不带有蓄电池环节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称为不可调度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此系统中,并网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能转化为和电网电压同频、同相的交流电能。当主电网断电时,系统自动停止向电网供电;当有日照照射、光伏系统所产生的交流电能超过负载所需时,多余的部分将送往电网;夜间当负载所需电能超过光伏系统产生的交流电能时,电网自动向负载补充电能。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接入系统方案

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接入系统方案 工作单号: 项目业主:(以下简称甲方) 供电企业:(以下简称乙方)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结合中山市供用电的具体情况,经甲、乙方共同协商,达成光伏发电项目接入系统方案如下: 一、项目地址: 二、发电量使用情况:平均日发电量为6433kWh,**工业园每月平均用电量约40万度,白天(6:00-18:00)日均用电量约为6600度,基本满足自发自用。 三、发电设备容量: 合计2260 kWp。 四、设计依据和原则 1、相关国家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

财建[2012]21号《关于做好2012年金太阳示范工作的通知》 《国家电网公司光伏电站接入电网技术规定》(试行) 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发改委《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实行按照电量补贴政策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关于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光伏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关于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光伏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暂行办法》 财政部《关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征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能源局《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 2、最新政策解读: 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7月提出《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并就这两份文件向各省市能源发改委相关部门以及部分企业征求意见。该文件针对分布式光伏电站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意见,根据国内市场的特点扩大分布式光伏电站应用,在促进屋顶落实、项目融资、电网接入、备案管理和电力交易上提出进一步落实和保证性政策。 该文件的突出特点是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补贴可专为标高电价托底,同时提高补贴到位及时性,增加电站收益。第一,进而预留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确保资金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