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手术后多久会转移

黑色素瘤手术后多久会转移
黑色素瘤手术后多久会转移

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黑色素细胞,发病部位多见于头面部及下肢,尤为足部更多见。由于人们对黑色素瘤不了解,很多人误把黑色素瘤当黑痣,导误诊误治,错失最佳治疗时机。黑色素瘤患者在手术后,往往会面临着肿瘤的复发转移,临床上大多数黑色素瘤患者在手术后五年内由于肿瘤的复发转移而死亡,患者在术后防复发转移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那黑色素瘤手术后多久会转移呢?

专家表示:手术后的一年内复发转移的几率最高,手术后的前五年都属于肿瘤复发转移的高危期,手术能够控制肿瘤的生长,也能够加速肿瘤的转移,有的患者手术做的比较成功。肿瘤切除的比较彻底,转移的速度就会比较慢,有的患者手术出现问题,弄破了癌细胞,反而会使癌细胞快速的转移。而黑色素瘤手术后多久会转移,也患者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的关系。

黑色素瘤手术后多久会转移,与几方面的因素有关,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性质、分期,患者的体质、心态、生活方式、治疗方案等,患者体内的肿块大,肿瘤生长活跃,患者病情发现晚,治疗不及时,体质弱,心态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当的治疗方案等,都是促使肿瘤转移的原因,反之则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会减小。由于患者的情况各有不同,因此临床上黑色素瘤手术后转移的时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的患者在手术后没多久就发生肿瘤转移,但是也有一些患者在手术后很多年都没有转移。

黑色素瘤手术后转移意味着患者的病情再次发作,患者需要再一次受到肿瘤的折磨和治疗的伤害,并且情况比一开始还会更加严重。肿瘤发生转移时,患者除了原发病的症状,还会增加转移处的相关症状,痛苦更大。因此,黑色素瘤患者在手术后预防肿瘤的转移至关重要。

由于手术难以根治肿瘤,多数黑色素瘤患者使用单一的手术,肿瘤复发转移的几率比较大,因此患者在手术后还不能停止治疗,应该进行巩固治疗,继续追杀术后残余的癌细胞。中医治疗由于副作用小,比较温和,对患者的负担小,因此成为黑色素瘤患者术后巩固治疗的广泛选择。中医治疗能够整体施治,标本兼治,长期有效的控制肿瘤,有着其他治疗方法无法取代的优势。

著名肿瘤专家肿瘤袁希福说:“肿瘤是一类全身性的疾病,癌症不仅仅是局部的病变,而是全身的病变在局部的表现。”对多数患者来说,局部治疗往往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袁希福认为,中医药的治疗,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还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机体内环境的调控能力,有效地保护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其远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均明显提高。他在30余年的治癌临床实践经验中,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首创了中医治疗癌症的“三联平衡疗法”,能够将扶正补虚与抗癌抑癌相结合,全面的控制肿瘤的生长。

癌症患者在手术后使用“三联平衡疗法”进行中医治疗,能够修复术后正气亏虚,气血不足的身体条件,调整因肿瘤的生长和手术的创伤所造成的紊乱的机体内环境,使患者气血顺畅,经络舒展,元气充沛,免疫力得到提升,抗病能力增强,使肿瘤得到长期有效的控制,降低术后转移的几率,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病例分享】黑色素瘤患者服用三联平衡疗法后病情好转,生活质量提高

基本情况:陈先生,黑色素瘤术后,男,47岁,新疆乌鲁木齐市人。

2011年4月陈先生体检时发现右小腿背侧有黑色素瘤,随后就进行手术治疗,后又行一次扩大切除术,医生说黑色素瘤非常容易发生复发,让他多注意保养且定期检查。只是术

后不到半年陈某右腿又开始疼痛,而且经常吃不好睡不好,多方打听后了解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肿瘤效果比较好,且能缓解疼痛。

在家人的陪同下陈先生于2011年9月28日来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诊,来诊时走路不稳,且隐痛,袁希福院长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以“三联平衡疗法”为原则为其开取中药治疗。陈先生服药11剂后睡眠改善、消化好转、右腿疼痛减轻。服药一月余后,精神气色等一般情况改善,饮食及体重增加,腿痛消失。到11月15日,精神气色如常人,无不适。到11月23日,来电诉生活如常人。如今6年过去了,陈先生依然如正常人一般生活着,从外表根本开不出其是一个癌症患者。

黑色素瘤手术后多久会转移,与多种因素有关,患者除了术后进行巩固治疗外,还要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和战胜黑色素瘤的信念,加强对肿瘤转移的预防,降低肿瘤转移的风险。

Tag:黑色素瘤自发转移模型|黑色素瘤转移痛怎么办|婴儿黑色素瘤能手术|谢霆锋黑色素瘤|脉络膜黑色素瘤|黑色素瘤细胞|皮肤黑色素瘤|指甲黑色素瘤|黑色素瘤吧|黑色素瘤肺转移|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黑色素瘤转移到淋巴

黑色素瘤多发转移不可怕 合适的方案可延长生命

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亦见于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在我国发病率比较低,但是黑色素瘤恶性程度比较高,容易出现远处转移和扩散,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会增加治疗的难度,此时选择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比较重要的。 黑色素瘤这种疾病早期只有卫星灶、溃疡、反复不愈、区域淋巴结转移和移行转移。晚期黑色素瘤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症状不一,容易转移的部位为肺、肝、骨、脑。眼和直肠来源的黑色素瘤容易发生肝转移。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可能出现一系列非特异性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及乏力等。此外,黑色素瘤转移至机体各个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不同症状,例如骨转移可能出现骨痛、肺转移可能出现咳嗽、咯血等。 黑色素瘤出现多发转移病情多已经发展到了晚期,此时很多患者和家属都比较害怕,认为出现了转移,治疗也没有什么意义,从而放弃治疗,其实专家介绍,黑色素瘤多发转移虽然比较难治,但是并不是被判了死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可以减少痛苦,延长生命的,建议患者不要丧失治疗的信心。 黑色素瘤多发转移一般手术治疗不适合,而放疗属于局部治疗,无法杀伤游离在外的癌细胞,临床上多采用全身性的化疗和中医药进行治疗,化疗是利用不同的化疗药物对全身的癌细胞进行杀伤,可起到杀灭癌细胞,缩小肿瘤,控制病情的目的,但是化疗本身是一种以毒攻毒的治疗方法,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食欲不振、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下降等症状,长期效果较差,易复发,对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差,有恶病质的患者应该慎用。 黑色素瘤多发转移也可单独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黑色素瘤多发转移,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多种方法联合作战,内服与外敷相结合,病变部位与经络穴位用药相结合,治疗与康复同时进行,攻毒与扶正并重,全方位、多通道,立体作战的策略,可全面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延长病人的生命。 临床上,在众多的中医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获得了较好的口碑,应用广泛。注重从患者整体入手,采用天然中草药,通过对不同病人,病因病机的辩证治疗,起到“培元固本”“化痰散结”“排毒减毒”的功效,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可见黑色素瘤多发转移并不是无法治疗,建议患者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此外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饮食方面的调理工作,给予合理的饮食搭配,提高病人的免疫力,让病人更好的接受治疗。

黑色素瘤什么时候发生转移

黑色素瘤可出现在皮肤的表面,也可以生长在人的胃和眼睛内部,主要诱因是受到太阳光的照射,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预后比较差的肿瘤,而转移是黑色素瘤发展恶化的标识,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那么黑色素瘤什么时候发生转移呢? 具体什么时候转移,每个患者的病情、患者的体质等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什么时候转移很难确定,但是黑色素瘤存在很多的特征,转移早是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特性,其转移途径主要是直接蔓延、血行转移以及淋巴转移,这也是肿瘤转移的普遍途径。直接蔓延可导致肿瘤的局部侵犯,而血行转移和淋巴结转移则可导致远处转移,这也是日常生活中大家熟知的转移。黑色素瘤出现转移,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命。 黑色素瘤患者出现扩散、转移,表明病情已经进入中晚期,患者的治疗目的在于尽量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临床上,不少黑色素瘤中晚期患者一味追求消灭肿瘤,企图达到完全康复的目的,但往往事与愿违。由于中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机体状态较差,而手术、放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过程中也会损伤患者机体,使机体免疫力更加低,从而为癌细胞的生长创造环境。临床上,不少黑色素瘤中晚期患者因过度治疗而加速了死亡,因此,中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治疗多选择中医药治疗。 中医治疗黑色素瘤具有很强的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纯天然中草药治疗,内服加外用,不伤正气,攻补兼施,无论早期还是中晚期病患都可以使用,包括术后、放化疗期间,甚至一些危重的病患,只要能进流食,都可以应用。临床上,汲取中医精华的三联平衡疗法具有不错的患者口碑,治疗效果不仅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更是誉享国际,得到了国内外诸多知名肿瘤专家的称赞。该疗法是由袁氏中医世家第八代传人,拥有三十余载临床抗癌实战经验的袁希福教授创立的中医药疗法。 黑色素瘤扩散后除了积极的治疗外,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延长生存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在患病之后积极的配合医生的诊治。在患病后如果只知自怨自艾,不知道积极的接受治疗,这样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有可能加重病情。

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的护理实践

恶性黑色素瘤手术的护理实践 发表时间:2019-11-12T14:23:30.5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8期作者:林静 [导读] 我科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并治愈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16例。 (江苏省人民医院整形烧伤科江苏南京 210029) 【摘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发病占到恶性肿瘤的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皮肤多发,然后是眼部,第三位是肛门和直肠部位。近些年,恶性黑色素瘤病发率明显增加,这是由于患者对其不够重视,对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导致患者只是因为一颗“小黑痣”而失去性命。所以在发现“小黑痣”时重视他,并做到立刻就医且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我科2018年1-12月,收治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6例,经过治疗与护理,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730.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8-0169-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在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收并治愈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46~92岁,平均年龄(47.3土5.4)岁,病程在1个月~2年,病变范围0.8 cm×0.6cm-5.2cm×3.8cm;所有患者均符合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诊断标准,经过病理检查证实,临床表现为瘙痒、破溃,并伴有接触性疼痛或接触性出血;按病变部位分类:头面部5例、四肢3例、脚部5例、阴道1例、躯干2例,排除恶性黑色素瘤的复发和切除病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都进行黑色素瘤扩大切除手术治疗,切除范围通常是在病变处扩大2cm左右,实际切除范围需要依据肿瘤占据的面积以及肿瘤占据的深度、还要看是否侵犯黏膜、骨、软骨等来确定,以确保切缘阴性;手术中需要谨遵无癌操作原则,以防癌细胞入侵。手术完成后,应即刻将切下的病理组织送检,确定肿瘤的类型及分化程度,并确保肿瘤已完整切除。 2.护理 2.1 手术前的护理 2.1.1知识宣教不少人对恶性黑色素瘤是什么都不够了解,所以从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的主要原因入手,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科普。包括先天的遗传、自身免疫的缺陷或者是免疫功能的减退、受自身内分泌的因素、长时间的曝晒、以及心理方面的影响均有一定的几率对恶性黑色素瘤的病发和病变会产生影响。因此对患者进行相关疾病知识科普,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需要针对那些患有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家属的进行相关疾病知识宣教,告知病患家属关于恶性黑色素瘤的知识、如何做好手术后的护理、简单有效的自我检查方法以及定期体检等。 2.1.2生活护理导致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环境因素是长时间接触或者接触过多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要保持合适的温湿度,也要提醒患者尽量避开,以免受到强烈紫外线刺激,告知患者在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保护。此外,观察患者术后康复中的皮肤,避免引发感染。 2.1.3 心理护理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在发病早期,患者和家属可能因为不了解而不够重视,但得知这种疾病的危害性,则会因为害怕儿出现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等心理特征,有较重的心理负担。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2.1.4术前准备术前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提醒患者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按医嘱常规检查。备皮备血,手术前一天洗澡,注意保暖,术前12小时要禁食,术前4h~6h禁水。 2.2 手术后的护理 2.2.1病情观察与护理监测并记录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观测患者手术后创面的愈合情况;谨遵无菌操作的原则,注意防止创面的感染,做到及时换药;做好疼痛护理,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当药效消失后,患者会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这时医护人员可以用疼痛数字评分法,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为其进行心理疏导或行为训练,以转移其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必要时可以遵照医嘱,使用一些镇痛类的药物。 2.2.2生活护理病房要有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根据不同的手术部位、以及不同症状的严重情况制定对应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手术后的饮食能够清淡却不失营养;保护好手术后的伤口,确保创面敷料无菌、干燥;也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感冒等。对于进行皮瓣修复的患者,需要确定正确的术后体位,避免按压到植皮的区域、避免受到冷的刺激,以促进移植皮瓣血液循环;经过临床研究,手术后的三天内是恶性黑色素瘤出现皮瓣危象多发时段,手术后一天内是最常见的,所以在术后的三天内需要进行严密的皮瓣血液运行情况监测,关注移植皮瓣的颜色、温度以及胀程度等。 3.小结 恶性黑色素瘤可以算是最为严重的肿瘤之一,是发于表皮基底层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尽管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较低,但是其恶性程度,即使在早期也容易发生转移,所以有着较高的病死率,且其手术方式复杂。所以医护工作者应做好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和特殊护理,从而使得患者的治愈率得到提高,帮助患者更好的生活。因此,探索并总结有关恶性黑色素瘤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经验,并形成一套合理且科学有效的护理流程,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与服务,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也可以体现临床护理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张鲜英,刘毅,徐承新.面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整复治疗的临床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20(1):75-78. [2]童璐,刘悦,王珺,等.局部皮瓣修复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软组织缺损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61-62. [3]李琳,林瑞英,韦淑怡,等.头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及创面修复与重建的方法探讨[J]中国医疗美容,2016,(4):20-22. [4]苏新,王立夫,陈默轩.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扩大切除术后局部皮瓣的修复[D].江苏医药2011,37(19):2337-2338.

脑膜瘤患者手术后发烧怎么办

脑膜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重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成为了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如果不幸患上一定要及时治疗。在脑膜瘤的各种治疗方法中,手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切除病灶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不过手术在治疗过程中会消耗人体大量的能量,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发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措施治疗,那脑膜瘤患者手术后发烧怎么办呢? 脑膜瘤患者手术后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患者应及时查明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治疗。患者手术后三天内发热非常常见,与术中的损害吸收热有关系,一般体温不会超过38摄氏度,可以采用物理降温,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退烧的药物。如果患者术后体温持续超过38.5摄氏度或者术后发热出现在3天之后,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患者由于身体受损,免疫力有所下降,容易并发感染,此时应及时排除,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缓解发烧的情况。脑膜瘤手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不容忽视,患者容易出现各种症状,降低患者生存质量,甚至影响到生存时间,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增强患者体能,提高患者免疫力,缓解术后并发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手术只是局部治疗手段,只能切除肉眼可见的肿块对于血液和淋巴液里的癌细胞无能为力,术后很容易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因此患者在术后还应做好巩固治疗,预防复发转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医在防治术后并发症,预防复发转移方面有积极的作用,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脑膜瘤术后通过扶正祛邪的中药,有助于扶正患者元气,修复术后受损的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的平衡,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时间,中医本身具有的抗癌功效,还能抑制肿瘤细胞,稳定病情,巩固手术的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复发转移的几率,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成为肿瘤患者和家属口中的“康复家园”,也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部分参考案例: 潘香花,女,50岁,脑膜瘤,河南省临颍县 2003年5月14日MRI发现左枕部占位,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2004年复发,因其父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胰腺癌效果好,遂于2004年4月12日前往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初诊时纳差、口干、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头痛、头晕,服用一个月中药后,头痛、头晕、纳差口干等症状均缓解,坚持服用3个月后,所有症状均缓解。患者2004年连续服用中药一年,2005年服用4个月以巩固疗效,2006年服用3个月,2008年服用1个月,其后未再服药,2013年3月因头部不适又服用1个月。至2013年11月26日回访,现年已60岁的潘香花依然身体健康,退休在家,能做家务,能打牌娱乐。2014年11月回访,本人接听电话声音洪亮,精神状态很好。

黑色素瘤会转移到哪里,如何治疗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的一种,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很差,因而其发病率虽然仅占皮肤癌的10%,但死亡率却占皮肤癌的80%,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引起警惕。转移是黑色素瘤比较常见的,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那么黑色素瘤会转移到哪里呢?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黑色素瘤常见的转移方式: 1)皮肤粘膜上直接出现黑色素瘤卫星结节。 2)肿瘤细胞的淋巴系统转移,支气管旁,肺门、纵膈淋巴结;胸外是锁骨上、腋下和上腹部淋巴结为转移常见方向。 3)肿瘤细胞随着淋巴转移出现在患者身体局部,局部的肿瘤细胞进一步扩散会伴随血液出现转移,血液转移是最严重的远处转移现象,黑色素瘤患者临床死亡率绝大部分是因为患者出现了血液转移。 4)医源性转移,手术过程中微小肿瘤细胞局部扩散,继而生长。 黑色素瘤出现了转移往往治疗难度增加,此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延长患者生存期的重要保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积极的治疗,依然可以减少患者的痛苦,延长患者的生命,甚至有些患者实现长期带瘤生存,因此患者和家属一定要积极治疗疾病。 黑色素瘤出现转移手术切除的远期疗效尚不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术后复发和转移。因此黑色素瘤出现转移一般是不建议手术治疗,放化疗虽然能杀灭癌细胞,控制病情的发展,短期内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具有很大的副作用,导致治疗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放化疗的时候常会配合中医药进行治疗能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黑色素瘤出现转移中医治疗也是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年龄偏大,体质较差、病情严重的患者,更适合采用温和的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根据每个患者体质有别,年龄不同,并发症不同,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在治疗时,对症下药,既有固定不变的主方,又有灵活加减不断变化的药物,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还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甚至实现长期的带瘤生存。 临床上,在诸多的中医药疗法中,汲取中医药精髓的“三联平衡疗法”受到很多患者和家属的好评。该疗法既攻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又能辩证施治,还具有不手术、不放化疗、不住院、无痛苦、无风险、无毒副反应,花费少等特点。通过天然中草药,对病人机体内环境的调节,可以有效实现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的效果。 黑色素瘤会转移到哪里?只要不放弃治疗,即使是转移了还可以治疗,而中药调理很适合于晚期包括转移的患者,因为这是一种保守治疗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中医是标本兼治的,治疗的效果也是比较稳定的,因此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为治疗争取时间,才能早日康复。

恶性黑色素瘤治疗(基因突变靶向治疗)

Inhibition of Mutated, Activated BRAF in Metastatic Melanoma Keith T. Flaherty, M.D., Igor Puzanov, M.D., Kevin B. Kim, M.D., Antoni Ribas, M.D., Grant A. McArthur, M.B., B.S., Ph.D., Jeffrey A. Sos man, M.D., Peter J. O'Dw yer, M.D., Richard J. Lee, M.D., Ph.D., Joseph F. Grippo, Ph.D., Keith Nolop, M.D., and Paul B. Chapman, M.D. BACKGROU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somatic mutations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B-RAF (BRAF) in the majority of melanomas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test oncogene-targeted therapy for this disease. Metastatic melanoma is an aggressive disease for which there are few effective therapies. The two therapies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high-dose interleukin-2 and dacarbazine, are each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rates of only 10 to 20% and a small percentage of complete responses; neither is thought to improve overall survival.1,2 In randomized trials, the median survival among patients treated with dacarbazine was less than 8 months.3,4 A search for mutations in a component of the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MAP) kinase pathway in a large panel of common cancers revealed that 40 to 60% of melanomas, and 7 to 8% of all cancers, carry an activating mutation in the gene encoding the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 B-RAF (BRAF). 5-15 Ninety percent of reported BRAF mutations result in a substitution of glutamic acid for valine at amino acid 600 (the V600E mutation). This BRAF mutation constitutively activates BRAF and downstream signal transduction in the MAP kinase pathway. BRAF mutations are also found in 40 to 70% of papillary or anaplastic thyroid cancers6-8,16-18 and in a small percentage of several other types of tumor. PLX4032 (Plexxikon; RG7204, Roche Pharmaceuticals)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Preclinical studies showed that PLX4032 and its analogue PLX4720 inhibit the kinase activity of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at low nanomolar concentrations, abrogate signaling through the MAP kinase pathway, and block proliferation of cells carrying BRAF with the V600E mutation in vitro at high nanomolar concentrations.17,18 Orally administered PLX4720 inhibits the growth — and, at higher doses, induces the regression — of human melanoma tumors transplanted into immunocompromised mice. None of these effects are observed in normal tissues or in tumor cells that lack a BRAF mutation. We conducted a trial of the use of PLX4032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ancer. The primary goals were to define the safety and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reatment with continuous, twice-daily administration of PLX4032, to determine the maximum dose that could be administered until adverse effects prevented further dose increases (i.e.,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and to determine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the duration of response, and the rate of progression among patients who had melanoma tumors with the V600E BRAF mutation and who were given the recommended phase 2 dose of PLX4032. METHODS Study Design The study was sponsored by Plexxikon and Roche Pharmaceuticals, which provided the study drug. The study was designed by two academic authors and one industry author. All authors made the decision to submit the

脑膜瘤手术后放疗需间隔多长时间

脑膜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该病属于是一种大脑疾病,对人的危害很大,严重的危及到患者的生命。手术是治疗脑膜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切除病灶,短期内控制病情发展,不过手术有一定的局限性,术后易复发转移,因此需要联合其他方法进行巩固治疗。放疗是术后常用的巩固治疗手段之一,而术后放疗时间也备受患者和家属的关注,那脑膜瘤手术后放疗需间隔多长时间呢? 放疗对癌细胞有较强的杀伤能力,脑膜瘤术后通过放疗可以抑杀血液和淋巴液里残存的癌细胞,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延长生存时间,不过放疗缺乏选择性,也会损伤照射区域内的正常细胞和组织,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而手术本身就是一种有创治疗,术后患者元气,身体也变得虚弱,并不适合立即放疗。一般脑膜瘤患者在手术后3-4周左右可以开始放疗,具体的根据患者身体恢复程度来决定,如果患者一般状况较好,身体恢复较好,则可以尽快放疗,如果身体恢复较慢,则应推迟放疗时间。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放疗和手术治疗都是局部治疗手段,都不能全部杀死癌细胞,患者治疗结束后可能还会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因此还应重视全身性的治疗。化疗虽是全身性治疗手段,但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像年龄大、身体弱的患者也能使用。脑膜瘤患者放疗期间通过中医药的调理,有助于减轻放疗的副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耐受程度,使治疗顺利完成;在放疗后长期坚持用药,还有助于修复受损的机体,抑制肿瘤细胞,巩固放疗的疗效,降低复发转移的风险,进一步延长生存时间。 中医治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疗。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是由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委员、三联平衡理论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全国委员袁希福创办的一家集预防、医疗、科研、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中医肿瘤专科医院。医院自建院以来,始终专注于中医,坚持“专科专病专方”,充分发挥中医肿瘤科特色及优势,以院长袁希福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为指导,部分患者能够在短期内看到一定的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了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成为肿瘤患者和家属口中的“康复家园”,也被授予“消费者信得过医院”、“老百姓信赖的医疗机构”、“百姓放心医疗单位”“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建国70周年中医药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部分参考案例: 潘香花,女,50岁,脑膜瘤,河南省临颍县 2003年5月14日MRI发现左枕部占位,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2004年复发,因其父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胰腺癌效果好,遂于2004年4月12日前往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初诊时纳差、口干、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头痛、头晕,服用一个月中药后,头痛、头晕、纳差口干等症状均缓解,坚持服用3个月后,所有症状均缓解。患者2004年连续服用中药一年,2005年服用4个月以巩固疗效,2006年服用3个月,2008年服用1个月,其后未再服药,2013年3月因头部不适又服用1个月。至2013年11月26日回访,现年已60岁的潘香花依然身体健康,退休在家,能做家务,能打牌娱乐。2014年11月回访,本人接听电话声音洪亮,精神状态很好。 (以上为真实治疗案例,在实际治疗中,由于患者病情、体质不同,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望广大患者与家属谨慎选择,理性就医。)

黑色素瘤脑转移有什么典型症状

黑色素瘤,又称恶性黑色素瘤,是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一类恶性肿瘤,常见于皮肤,亦见于黏膜、眼脉络膜等部位。是皮肤肿瘤中恶性程度最高的瘤种,容易出现远处转移。特别是发展到了晚期出现脑转移,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很多患者和家属想了解一下黑色素瘤出现脑转移会有哪些症状,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黑色素瘤的早期特征包括:现有皮肤色素痣的形态或颜色改变、皮肤表面出现隆起物、色素痣瘙痒、局部出现破溃出血、指(趾)甲开裂等。早期皮肤黑色素瘤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卫星灶、溃疡、反复不愈、区域淋巴结转移和移行转移。晚期黑色素瘤根据不同的转移部位症状不一,容易转移的部位为肺、肝、骨、脑。而脑转移是晚期黑色素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下面一起来看一下黑色素瘤脑转移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1、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头痛,呈进行性加重,伴恶心、呕吐。 2、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肿瘤卒中症状当肿瘤侵及血管时,可发生肿瘤内脑实质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上可出现突发性意识障碍、呕吐,甚至发生脑疝。 3、神经系统损害定位症状肿瘤发生于脑实质内或侵入脑室内可发生偏瘫、失语、偏盲、癫痫、精神症状等。发生于脊髓可出现相应脊髓节段感觉、运动障碍。 4、其他肿瘤位于颅底可侵及多组脑神经,出现多组脑神经损害。肿瘤代谢产物对软脑膜或蛛网膜的刺激可产生蛛网膜炎或脑膜炎症状。蛛网膜炎性反应及肿瘤细胞在蛛网膜下腔扩散、聚集可引起脑积水,继而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 另外,由于颅内黑色素瘤生长快、病程短,常易误诊为蛛网膜炎、脑血管病、颅内胶质瘤及癫痫等。临床上凡病程短,颅内压增高症状发展快,CT及MRI检查明显占位效应,体表或内脏有黑色素瘤手术史,应想到颅内黑色素瘤的可能性。术中发现肿瘤区域的硬脑膜、脑组织或肿瘤呈黑色病变,为诊断颅内黑色素瘤的可靠依据。但术前很难达到定性诊断。 袁希福院长介绍,黑色素瘤由于病情发展较快,当出现早期症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同时生活中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段炼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

恶性黑色素瘤

恶性黑色素瘤 一、 流行病学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该病起病隐袭、高度恶性、预后很差,临床上也比较少见,约占皮肤恶性肿瘤的1%左右。恶性黑色素瘤可见于任何年龄,较多见于中年和老年,女性稍多于男性。该病多发生于白色人种,尤其是有日晒史的人群,美国的年发病率约为10-15/10万,澳大利亚的昆士兰邦的年发病率高达16/10万,而我国的发病率较低,约为0.4-0.5/10万。但是近年来,不论国内或国外,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均在不断上升。同样,死亡率也在不断增加,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恶性黑色素瘤死亡率最高(5-6/10万),中国和日本较低(约0.2/10万)。 二、 临床表现 (一)发生部位 恶性黑色素瘤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女性的四肢和男性的躯干,多发生于皮肤和邻近皮肤的粘膜,故而也常称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亦可见于眼球的色素膜、脑膜的脉络膜丛、以及消化道粘膜等皮肤以外的部位。皮肤黑色素瘤起源于与黑色素细胞有关的皮损,起初通常为棕色或蓝黑色小点,呈浸润性生长,生长迅速,质韧无毛,大小不等,迅速破溃,沿淋巴管可见细线状色素沉着,围绕原发灶可出现多发的隆起型卫星结节。 (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分型: 1.表浅播散型黑色素瘤(SSM):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70%,早期为扁平状,至垂直生长期时皮损进一步增大,周边呈锯齿状。 2.结节型黑色素瘤(NM):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15-30%,侵袭性较强,颜色较深,多为蓝黑色,类似血泡或血管瘤,也有红色、灰色、紫色,甚至无色。 3.雀斑型黑色素瘤(LMM):较少见,约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4-10%,几乎均局限于头颈部,多为棕黄色皮损,周边纤细迂曲,呈锯齿状,较少出现转移。 4.肢端雀斑型黑色素瘤(ALM):仅占所有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2-8%,病变特征性出现于手掌、足底或甲床下,呈棕黄色或褐色,可突然出现颜色改变。多发生于老年人,发病较快,侵袭性强,容易出现转移。除了皮肤以外,约有1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皮肤以外的部位,其中常见的部位包括眼球的色素膜、脑膜的脉络膜丛、以及消化道粘膜等。其中色素膜黑色素瘤是眼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黑色素瘤,一般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预后优于皮肤黑色素瘤。消化道粘膜黑色素瘤发生率不高,主要发生于肛门区,临床无特异性症状,淋巴结常受累,预后较差,还可发生于口腔粘膜或食管粘膜。淋巴结是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主要表现为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常见的部位包括皮肤及软组织、肺、肝脏等。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皮肤黑色素瘤可发生于皮肤的任何部位,多见于白皙或光亮的皮肤,尤其有日光暴露史的人群。与含色素的皮损密切相关,当皮损出现以下变化时,常提示早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可能:①颜色改变,尤其以蓝黑色、灰色、棕色和杂色最为重要;②表面不规则隆起、粗糙、脱屑和渗液等;③周边参差不齐,呈锯齿状;④皮损迅速增大、持续瘙痒、结痂或出现卫星

恶性黑色素瘤地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 概述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发生于来源于神经嵴的黑素细胞的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皮肤,也可发生于口腔、消化道、生殖系统的粘膜,眼球的睫状体、虹膜、脉络膜,脑膜的脉络膜等处。约90%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生于皮肤,如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治疗,很多病人可以治愈。但本病恶性程度高,对肿瘤的直接刺激可引起肿瘤转移,易于发生血行播散,预后差。 一、发病情况 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白色人种,在我国和日本的发病率较低。其发病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1%~3%,呈逐渐上升趋势,在过去的40-50年间其发病率每10-15年便增加一倍。除女性肺癌外,没有一种肿瘤有如此快的增长速度。其死亡率每年呈5%递增。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地区和美国西南部地区是恶性黑色素瘤高发地区。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成年人,中位就诊年龄为50—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男性者多发生于躯干和头颈部,女性者多发生于肢体上。恶性黑色素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日光(紫外线B)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就宿主而言,原先的病损(如发育不良痣、良性痣)、皮肤表型(蓝眼睛、红色或金色头发)、太阳灼伤引起水泡的病史(尤其在儿童期)、过度暴露于日光下、恶性黑色素瘤家族史及个人恶性黑色素瘤史是发生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特殊基因的突变(尤其是CDKN2A/p16)在家族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起重要作用。 二、病理特征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主要有以下4种病理类型:①浅表播散型,约占70%;②结节型,约占15%,预后最差;③雀斑样型,约占10%,预后最好;④肢端雀斑样型,约占3%一5%。 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率、手术治愈率密切相关,为了正确估计预后,1969年Clark等提出了镜下肿瘤浸润深度的检测方法,将其分为5度:I度:肿瘤局限于表皮的基底膜(原位恶性黑色素瘤);Ⅱ度:肿瘤侵及真皮乳头层,但未达真皮乳头与网状层交界;Ⅲ度:肿瘤侵满真皮乳头层并在其扩展,但未超出真皮网状层;Ⅳ度:肿

老年人做过脑膜瘤手术后可以不化疗吗

脑膜瘤是一种发生在头部的肿瘤疾病,其出现带来的危害很大,导致脑膜瘤的原因有很多,像外伤感染或者脑部受到创伤等都可能会诱发脑膜瘤。随着手术方法及技巧的日益完善,尤其是围手术期的积极处理,让一些老年脑膜瘤患者也能顺利接受手术。经历手术创伤后,部分老年患者和家属对术后能否耐受化疗比较担心,甚至比较抗拒,“老年人做过脑膜瘤手术后可以不化疗吗”也因此受到一些人的关注。 手术后之所以要行化疗,在于手术切除后,机体内往往还残留一些微小、隐匿病灶,甚至是远处转移灶,导致术后不久容易出现复发、转移。而一旦出现复发、转移,脑膜瘤的治疗往往更加棘手,预后也往往较差,成为脑膜瘤手术失败,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脑膜瘤手术后多会行化疗,其是一种全身性治疗手段,即可对局部病灶有作用,又可抑制远处转移灶的生长,对预防术后复发、转移有着积极作用。老年人因为体质差、免疫力低,因而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相对较高,但这也影响其对化疗的耐受力及效果。因此,建议老年人做过手术后,能化疗要积极化疗,并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理的化疗方案。不能或不愿意化疗者也不建议勉强,可及时寻求其他巩固治疗手段,如安全、毒副作用小的中医治疗。 传统中医认为,脑膜瘤的病因病机为因虚至实,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而中医治疗脑膜瘤时,始终坚持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原则。老年人本身体质较差,经历创伤性较大的手术后尤其明显。此时,及时配合中医治疗,通过扶正,往往有助于伤口愈合,体质恢复,预防和改善了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通过祛邪,则有助于抑杀残留癌细胞,巩固手术疗效,同时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自身抗癌能力,从而有助于预防术后复发、转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此外,中医治疗还有助于预防和改善化疗毒副作用,并有助于增强化疗疗效。因此,老年人做过脑膜瘤手术后,无论是否化疗,建议患者及时配合中医治疗,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院长袁希福出身于中医世家,是百年袁氏中医世家传人、《袁氏医方》继承人。由于自清朝乾隆年间,家族中人就一直行医不辍,因而袁希福院长自幼便担负着继承家传医学的重任,也因此自小便开始跟随长辈学习中医。看着求诊病人经长辈之手,通过中医治疗重获新生,让袁希福院长幼小的心灵深深被震撼。随着中医学习的深入,使他更惊叹于中医的疗效,更加坚定了从医之路。为此,他在青年时期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以便学习更多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帮助病患。不断的学习、探索,让应诊后的袁希福院长少遇挫折。如今,已从事中医中药治疗肿瘤近四十年的他,对于脑膜瘤等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积累下丰富经验,期间更帮助众多肿瘤患者通过中医治疗获得了较高的生存质量和较长的生存期,其中亦包括一些术后患者。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潘香花,女,50岁,脑膜瘤,河南省临颍县 2003年5月14日MRI发现左枕部占位,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2004年复发,因其父在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治疗胰腺癌效果好,遂于2004年4月12日前往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初诊时纳差、口干、失眠、记忆力明显减退、头痛、头晕,服用一个月中药后,头痛、头晕、纳差口干等症状均缓解,坚持服用3个月后,所有症状均缓解。患者2004年连续服用中药一年,2005年服用4个月以巩固疗效,2006年服用3个月,2008年服用1个月,其后未再服药,2013年3月因头部不适又服用1个月。至2013年11月26日回访,现年已

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的构建和比较_李佳悦

?基础论著? 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的 构建和比较 李佳悦朱欣凯王萍钮利喜 【摘要】 目的 采用尾静脉接种法建立C57BL/6小鼠和KM小鼠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 动物模型,观察小鼠肺部成瘤过程,并对两种模型进行比较。制作肿瘤切片,通过HE染色分析两种 肿瘤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培养B16黑色素瘤细胞至对数生长期时收集细胞,用生理盐水 调整浓度为5×106/ml备用。将备好的B16细胞通过尾静脉接种小鼠,每只注射0.2 ml。接种后,两种 小鼠每隔一定时间随机各取一只小鼠处死,解剖取肺,观察成瘤情况,计数肺表面的瘤结节数,测 量瘤结节大小。以出现瘤结节开始计时,记录小鼠荷瘤时间。形成稳定的肿瘤模型后,制作肿瘤组 织切片,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分析。结果B16细胞尾静脉接种C57BL/6小鼠和KM小鼠,均能形 成肺转移模型,但两种小鼠成瘤情况差异较大。KM小鼠的荷瘤时间比C57BL/6小鼠荷瘤时间长。HE 染色结果显示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两种小鼠的肺组织中均形成巢团状的转移瘤,且两种模型肺转移 瘤均多分布在支气管周围。结论通过对C57BL/6小鼠和KM小鼠两种黑色素瘤B16细胞肺转移小鼠 模型的成瘤特点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KM小鼠更适合用于研究新的肺肿瘤治疗药物,为研究黑色素 瘤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 B16细胞;肺转移小鼠模型;尾静脉 Establishment and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lung metastasis mouse models Li Jiayue, Zhu Xinkai, Wang Ping, Niu Lixi. Institute of Biotechnology,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Niu Lixi, Email: nlx@https://www.360docs.net/doc/4416710595.html,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umorigenic process, two pulmonary metastatic models of melanoma B16 cells were established and compared using C57BL/6 and KM mice, respectively. Methods Tail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1×106 melanoma B16 cells/mouse resulted in macroscopic disease by 4-9 days and a randomly selected mouse was sacrificed in a certain interval to survey the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melanoma. The number of tumor nodules in the lung surface was counted and the size of tumor nodules was measured. The tumor-burdened time of mice was recorded and the tumor sections were made for pat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Results HE staining showed that each mouse in the B16 cell injection groups had nest-shape metastatic foci distributed around the bronchi in the lung, but the tumor-burdened tim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ich was longer in KM mice than in C57BL/6 mice. Conclusion By compa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wo pulmonary metastatic models of C57BL/6 mice and KM mice, we can concluded that the B16 melanoma models in KM mice were ideal tumor models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researching the new drugs in lung cancer treatment. Our research would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melanoma. 【Key words】 B16 cells; Pulmonary metastatic mouse model; Tail vein 肺肿瘤又叫支气管肺癌(lung carcinoma)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 DOI:10.3877/cma.j.issn.1674-0785.2015.19.022 基金项目:山西省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1021035-5) 作者单位:030006 太原,山西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通讯作者:钮利喜,Email: nlx@https://www.360docs.net/doc/4416710595.html, 率都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已成为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1-2]。但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治疗方法以化疗和放疗为主,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治疗效果亦不尽人意。新的有效的肺肿瘤治疗的方法一直在探索中。肿瘤模型是研究恶性肿瘤病因、发展过程和探索肿瘤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