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的崛起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乔翠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要点

1、欧洲共同体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是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西欧地位下降。欧洲的政治家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它的建立加强了成员国经济和政治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2、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

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增长。

3、中国外交方面政策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不结盟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1、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

2、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原因

3、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4、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难点:1、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总结、表述能力的培养。

2、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3、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时间及力量中心各指什么

四、教学过程

导入: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

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

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思考:在两极格局下,“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指的是哪些力量?

教学:

(一)欧洲人的欧洲

20世纪50至70年代,是西欧国家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借助马歇

尔计划的援助,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随着西欧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他们认识到,欧洲的联合将有助于其稳定与发展,因此,欧洲开始了一体化进程。欧洲人为什么要建立“欧洲人的欧洲”?根据下列材料总结出原因。

1原因

材料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原因①欧洲联合思想由来已久。

材料二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阿登纳回忆录》

原因②经过二战,西欧各国力量削弱,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推动下欧洲需要联合自强。

材料三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动乱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摘自课本(人教版)原因③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

材料四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舒曼计划》(1950年)

原因④直接原因:促使法德和解。

2、欧洲共同体的成立过程

1951年,欧洲六国成立欧洲煤钢联营;

1958年,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共体的总部在布鲁塞尔。1975年,共同立法机构“欧洲议会”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80年代之后,欧共体政治联合进一步加强。成员国之间的防务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1993年,欧盟成立

欧洲统一的历程: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军事防务体系

从这一历程里体现出西欧走向联合的趋势:

趋势:⑴成员国的数量增多;

⑵合作的领域扩大;

⑶合作的层次向纵深发展

3、影响:

结合材料思考:“欧洲人的欧洲”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

影响1促进了西欧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材料二: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选自何春超主编的《国际关系史》

影响2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材料三: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影响3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条件:

材料一:日本采取了“倾斜生产方式”、“倾斜减税”、“倾斜金融”等对策,即在日本政府主导下,将有限的资源向煤炭、钢铁、电力等产业集中,优先发展能源和重工业。

条件1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条件2 政府的支持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非凡的经济增长,是世界上真正

引人注目的事。而能使日本完成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1962年《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条件3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材料三:日本还积极引进外国最新的研究开发成果,科研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为2.5%,90年代上升为3.0%左右,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条件4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材料4

大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快产业的

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日本的物资

条件5 美国的扶植

思考:日本战后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哪些?补充、归纳:

(1)战后日本一系列民主改革;,

(2)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时美国的特需订货及援助;

(3)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制定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2、表现:①20世纪5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

②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③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居资本主义国家之首,

④90年代泡沫经济之后仍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在海

外的纯资产世界第一位;还是世界上主要出口大国和

对外援助大国。

结合下列材料分析总结日本崛起的影响:

材料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开展“多边自主外交”,谋求在国际事务中更多发言权,积极争取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材料二:

任理事国席位。

材料三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起,日本对美国贸易出现顺差并逐年增加。在世界市场上,日本的制成品出口额1707.8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53亿美元。日本兴起的影响:(1)亚太和平的隐患

(2)经济领域多极化

(3)日美关系:联盟、摩擦

(4)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的中国

2、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与苏联、东欧各国改革受挫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就。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也走过照搬苏联模式的弯路,从1956年开始,中国共产党经过20余年的探索,终于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情况下,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逐步增强,对国际战略平衡的影响,特别是在亚太地区建立新的政治、经济合作体系和战略平衡中,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可能实现的。

(四)发展中国家的呼声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倡导者:铁托、尼赫鲁、纳赛尔。

(2)标志:1961年在南斯拉夫召开第一个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3)影响:第三世界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

2、不结盟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崛起的意义

(1)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为保卫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思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①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吗?为什么?

不是。理由:不结盟运动形成时,中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是苏联的同盟国,不结盟运动是不与美苏及与美苏结盟的国家结盟,因此,中国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

②中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吗?为什么?

不是。理由:80年代,中苏同盟关系结束后,中国在外交上奉行不

结盟政策,因此不会加入不结盟运动。

③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中国既不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国,也不是其成员国,1992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的观察员国。

五、小结:战后世界多种力量的兴起与发展,充分体现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

曲折中不断发展。政治上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多极化,即六七十年代形成的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六、习题练习:完成练习册的习题选择题1-----8题

七、教学反思:以西欧走向联合、日本崛起为重点,结合中国的崛起、发展,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学生明确在两极格局之下,新兴力量的崛起冲击了两极格局,世界的政治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

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2 人民版必修

2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2 人民版必修 新兴力量的崛起1教学理念: 建立在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观和学习观认为,知识的获得不是被动的吸收 ,而是靠主动的探究完成知识意义的构建而获得的 ,知识获得的多少与知识构建的能力成正比,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构造合适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学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以及元认知能力。 基于这一认识,本课在教学设计中,首先由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贯穿整个基础知识学习过程的“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引,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达到自主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然后,在分析和利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深对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学原则: 从学生学情及教学实际出发,遵循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的要求,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思路。 3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过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等基本史实,在设计教

学思路中,遵循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的原则,分别根据各自不同的内容及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学情分析: 对本节内容中的有关中国振兴的内容,学生掌握的已经较好,而且也比较容易从现实生活中获得亲身的体验;但对于西欧、日本、不结盟运动等基本史实却大都知之甚少,在讲课中要重点加强记忆。而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等内容,则是本节课的重点;对高一的同学来说,收集和处理史料也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等等。这在课堂上要给予足够重视。 5教学思路 第一层次: 基础知识再现(记忆): 通过一个问题将本课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的思维意识,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方法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第二层次: 重点知识深化(理解): 通过问题的探究,联系新旧知识,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认识欧洲共同体的形成过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振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文章 来源莲山 课件w ww.5 y kj.Co m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要点 1、欧洲共同体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 前水平。但是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西欧地位下降。欧洲的政治家认识到,欧洲的联合 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 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它的建立 加强了成员国经济和政治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 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2、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 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也是 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增长。 3、中国外交方面政策 中国是第三世界中惟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随着中国的发展壮大,国际地位日 益提高,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不结盟运动 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不结盟运动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 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以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 争;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和霸权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本目重点和难点 1、欧洲共同体的产生和发展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3)(1)

新兴力量的崛起 【自主预习】 一.请自主学习教材专题二第二课p159页至P163页 二.思考题目 三.自主解答 1、1967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3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2、从____________开始,日本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到____________,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_______________年,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3、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互动学习】 一、情景激趣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欧洲联盟的旗帜)法国文学大师维 克多·雨果曾经说过:“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 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 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维克多·雨果的理想已经变为现实。大家再数一数上面有多少颗金黄色的星?(12颗)知道为什么有12颗吗?欧洲联盟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哪?。 二.探究生趣 主题一:“欧洲人的欧洲”——欧共体的形成 1、欧共体的建立; (1)背景:西欧国家经济恢复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两极格局,美苏争锋。 (2)过程: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 A、时间:1951年4月; B、国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 C、意义: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原子能联营);时间:1958年; ③欧洲共同体 A、时间:1967年; B、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C、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性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一体化国际组织,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国家联合。 2、欧共体的发展 (1)原因:西欧经济一体化,促进和带动了政治一体化。 (2)表现: ①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以欧洲的联合为基础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 ②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用一个声音说话”。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优质课教案_6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考试说明: 欧洲的联合;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和谋求政治大国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重点】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及意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和日本崛起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美欧、美日关系的演变 一、排查基础知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请各位同学为自己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设计一段解说词 提示: 1、第一位可围绕欧洲联合的背景、过程叙述。 2、第二位可从日本崛起的原因、表现方面表达。 3、第三位可说出中国的曲折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 4、第四位可围绕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宗旨、影响叙述。 二、易错微点拨(见课件)(设计意图:主要是就本节课中的易错易混点进行再强调,加强学生记忆) 三、细讲核心考点(设计意图:就考纲中的重要内容做重点讲解,通过补充课外材料,扩充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考点一:欧洲的联合 A.欧洲联合的背景与目的 材料一:

材料二:西欧各国普遍较小,各国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发展;同时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材料三: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没有政治上的一致, 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四: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 《舒曼计划》1950年 小结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B、欧洲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1958—1969年间,欧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年平均增长率为16.5%。1984年,欧洲共同体10国对外贸易总额达13747亿美元,超过美国1.43倍......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洲国家在一系列国际问题上采取共同立场,在许多重要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上采取联合行动,使得欧洲在国际政治讲坛上的声音越来越响亮。 材料二: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不得不承认西欧的伙伴地位,并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以示对西欧的重视。 材料三:进入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要导致美国同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美国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欧盟决不甘愿充当美国小伙伴的消极角色,欧洲作为独立的一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小结欧洲联合的影响: 考点二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因素 1.漫画证史——二战后美日关系的变化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1)

新兴力量的崛起 考点考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识别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分析和理解所搜集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相关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史料,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相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并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客观恰当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关于二战后两极格局形成的相关知识;学生有实际参与课堂能力和自主、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教学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表格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基础知识 一、“欧洲人的欧洲” 1、欧洲共同体的建立: (1)背景:①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③重振西欧的世界地位,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 (2)过程: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时间:国家: 意义:加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向统一的前提),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 ②欧洲经济共同体:时间:(也称西欧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又称为原子能联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优质课教案_2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二战后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受到逐步强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本课内容主要分为四目:“欧洲人的欧洲”、迅速崛起的日本、东方巨龙的腾飞和发展中国家的呼声。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充分体现了在两极格局下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这一课是对前一课内容的深入,又对后一课内容做了铺垫,在专题九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课教授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虽然在初中学过相关知识,但没有深入的学习,知识储备相对缺乏,但是对美苏两极格局有深入的了解,因此对于多极化趋势发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经过将近半年的培养,高一学生基本上已经跨入了理性认识的领域,而且思维比较活跃,有较全面分析材料的能力,具备较高水平的材料分析能力、提取阅读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但是还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地提升。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两极格局下的新兴力量,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了解欧共体形成的经过,日本崛起的表现;列举中国振兴的表现;简述发展中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分析和历史情境回顾总结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多重原因。 (2)运用课本资源和教师引导分析日本崛起的主客观因素。 (3)结合历史史实,统观历史,总结出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必然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新兴力量的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要选择符和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课时规范练18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课时规范练18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 强 一、选择题 1.(2020广东珠海摸底,23)1953年,法国舆论研究所在国内的一次民意测验中提出“依你之见,西欧联 盟将是美苏间冲突的抑制因素,还是激化因素?”答案的构成为:41%说“抑制”,21%说“激化”。以下对 此解读正确的是() A.对欧共体的成立表示满意 B.希望在美苏之间保持中立 C.急于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 D.看到西欧联合自强的价值 2.(2019福建宁德二模,35)从1959年起,法国采取一系列步骤逐步脱离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先是将海军撤出北约,并拒绝美国在其领土储存核武器。1966年,法国最终退出北约。这表明() A.欧洲一体化进程遭遇挫折 B.法国奉行相对独立的对外政策 C.西欧与美国关系初现裂痕 D.法国谋求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议会分为众议院和贵族院,贵族院的权力大于众议院,议会不对选民负责,而对天皇负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议会取消了贵族院,设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均由20岁以上男女 公民直接选举产生。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 A.受到美苏冷战的影响 B.试图效仿美国政体 C.清除了国内封建势力 1

D.积极推进民主改革 4.下面漫画表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的对比变化,表明() A.经济发展增强外交独立性 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C.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促成美日欧平等伙伴关系 5.(2019博雅闻道第四次联合质量测评,35)联合国安理会设非常任理事国席位,最初为6个,1965年增至10个。下表是按地区分配情况。这表明() A.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 B.战后西欧实力尚未恢复 C.两极对峙决定席位分配 D.非洲开始主导联合国 6.(2019广东茂名二模,35)1971年12月,英国首相希斯在同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时明确表示,英美之 间的特殊关系已经消亡。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第一次以“自然关系”代替了“特殊关系”。这 一变化() A.说明英国开始推行独立外交 B.反映出英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2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篇一: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下)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姓名:郭小雅 学科:历史 历史教师工作计划 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跟上学校工作计划,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现制订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为指针,切实把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结合高一年级师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全面提高学 生的思想素质和教学质量,真正起到示范学校作用。 二、工作目标 营造一支勤学善思、文明礼貌、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打造 一个积极进取、和谐奋进的教师团队,创建一个安全文明、务实 创新、不断追求的和谐年级。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 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基本线索是,从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讲到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再到20世纪各国 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以及中国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结

束于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的现状。在叙述中外经济发展和社会生 活变迁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的同时,本册教材还重视了历史上不同 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着重分析了我国的基本国情 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人类有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 同的经济活动,才开始有了自己的历史。因此,经济活动是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并且,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 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 努力,对于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与社会生活领 域的认识,加深对经济发展与政治革新、文化进步之间的认识, 有着深远的意义。 四、教学措施: 本学期担任高一2至五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有快班和平 行班。学生情况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学习习惯还有待提高,部分 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好学习的内容,这给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把本学期教学工作做好,制定如下教学工作 措施: 1、深入钻研教材。以教材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节的重 难点,熟练把握历史事件的逻辑体系,细致领悟教材改革的精髓,逐步明确教材对教学形式、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影响。 2、准确把握新课标。新课标修改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准确把握新课标对知识点的基本要求,防止自觉不自觉地对教材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四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13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北师大版

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掌握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掌握古巴革命和巴拿马运河主权的收回等相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意识;通过对非洲独立运动原因和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对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发展史的回顾,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比较历史事件、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二战后赢得独立的国家要进一步扫除殖民主义的残余,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而继续努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万隆会议及万隆精神,非洲民族独立运动。 【教学难点】 巴拿马人民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周恩来总理参加了亚非会议。周恩来在此次会议上提出了什么著名方针推动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3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二、新课讲授 (一)万隆会议 1.教师提问: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指出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 学生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殖民帝国纷纷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如何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是亚非独立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他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教师提问:简述万隆会议的概况。 学生回答: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非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由亚非国家自己处理自己事务的国际会议。 3.教师讲解:在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得到与会代表的积极响应。各国共同发表了《亚非会议的最后公报》,确立了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等十项原则。会议最终取得了成功。 4.教师引导:万隆会议有什么影响?它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回答:影响:万隆会议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加快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步伐。精神:会议倡导了在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反帝反殖的斗争中,加强亚非国家团结、友谊与合作的精神,即“万隆精神”。 (二)“非洲独立年” 教师提问:非洲民族独立运动首先在哪个地区展开?为什么1960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非洲最后一个摆脱殖民统治,获得独立的国家是哪个国家?其独立有何意义?

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兴力量的崛起》word学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兴力量的崛起》word学案 课标要求: (1)了解美苏两极相持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进展的阻碍。 (2)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 (3)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级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进展的阻碍。 专题概述: 本专题要紧叙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政治格局进展变化的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止至今,国际舞台风云变幻。在国际舞台上活动的各种力量、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都发生了变化,世界格局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其最大的变化是两大阵营相持局面形成,世界分成两极世界。两极世界是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相持所形成的世界格局。从总的情形来看,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过程实际上确实是两极格局的形成、进展以及最终瓦解的过程。具体来说,又可分为三时期:第一时期,战后初期美苏争锋导致两极相持格局形成。其要紧特点是:第一,在两极世界里,美、苏及其盟国相互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固。尽管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第二,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要紧作用。第三,美苏“冷战”是斗争的要紧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相持、意识形状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美国处于战略进攻态势,但攻中有守,苏联则处于战略防备态势,但守中有攻。第二时期,战后的20世纪60、70年代,西欧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快速进展,形成了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逐步形成。欧洲共同体产生和进展,增强了西欧贸易竞争力,迅速兴起的日本、加之西欧与美国贸易竞争的不断加强,西欧和日本想改变与美国的从属关系,建立平等的法律关系。东方巨龙中国的腾飞,专门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已成为国际社会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进展中国家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这支独立的国际政治力量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发挥越来越大,各种力量的整合,对两极格局构成了有力的冲击。第三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际格局处在一个动荡、分化、改组和多极化进展的新时期,出现出由剧变到缓慢进展的态势,显现了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为标志的两极格局的终止,一超多强的形成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的曲折进展趋势锐不可挡,和平与进展成为当今世界政治进展的主题。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 学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形,明白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进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把握历史进展的时期特点。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差不多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个人学科教学计划(高一上)

历史组个人学科教学计划 (2012.09~2013.01) 一、指导思想: 新高中课程标准在明确高中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等方面作了改革,在教学中我们应紧跟高中课程改革的步伐前进。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确保高中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我们的教学要切实有利于广大学生的自主发展。对我们教师来讲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机遇。只有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努力实践才能适应新课程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本着拓展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技能、放宽教学视野的指导精神,积极摸索和总结教学规律,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认知能力和求知兴趣,实现历史教学的新突破。 二、教材分析 历史必修一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内容包括中国和世界的,涉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历史时期。本书内容可分为四个方面:(1)中国和外国政治制度及发展特点;(2)重大的政治事件;(3)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涌现出重要政治人物;(4)重要的历史现象。 通过了解这些历史内容,我们能够正确认识历史上出现的重大政治斗争,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还能更清醒的把握当今中国和世界政治特点及未来走向。 三、学生现状分析 今年任教高一历史教学工作。通过初步接触和了解发现学生历史学科基础相当薄弱,缺乏学习兴趣,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没有养成,而且对历史学科一惯当作“副科”,非常不重视。 四、本学期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五、重点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重点工作: (1)明确教学任务、抓好教学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兴趣。 (2)精心备课,把每一堂课当成优质课来准备,注重教学设计的探索。 (3)注意教学方法的改进,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能掌握学习方法。 (二)具体措施: 1、增加历史教学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通史概要: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4)、经过20世纪90年 代初以后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欧洲议会”;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表现和影响。②、理解:欧共体的影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不 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③、能力: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 掌握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2)、过程与方法:运 用经济与政治的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欧洲、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通过横向比较,把握各国发展的道路及走向联合的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恰当的经济政策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第九单元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

第九单元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第九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通史概要: 二战后至今,世界政治格局经历了由美苏两极格局到多极化发展趋势的重大变化。 (1)、二战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基本轮廓,随着战争的结束和美苏双方的“冷战”而逐渐形成美苏对峙的局面。美苏两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夺,使得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2)、美苏争霸使双方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实力相对下降。与此同时,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世界各方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突出表现在:欧洲的走向联合;日本的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的振兴。这些都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开始出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3)、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得到了加强。

(4)、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十多年的较量和磨合,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与此同时,世界格局也正在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第二节新兴力量的崛起 教案 标要求: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欧洲议会”;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表现和影响。 ②、理解:欧共体的影响;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 ③、能力: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阅读和理解教材中所引用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新兴力量的崛起综合探究教案 第3节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九教案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从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对本课历史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趋势,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要点 1、欧洲共同体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工业生产大体都已恢复到战前水平。但是受到两极格局的制约,西欧地位下降。欧洲的政治家认识到,欧洲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决定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它的建立加强了成员国经济和政治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法国和联邦德国的和解,为欧洲统一铺平了政治道路。1958年,六国又组成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2、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 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经济政治形势和国际环境,把发展经济作为其立国的主要方针;在外交上坚持以日美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重视教育也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尤其是80年代以后,日本加大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增长。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优质课教案_9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学设计 一、总体设计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根据课文标题“新兴力量的崛起”把本课分为三个部分:“一、探寻崛起之路;二、感受崛起;三、感悟崛起”,试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整体的知识框架。另外,由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贯穿整个基础知识学习过程的“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引,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达到自主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然后,在分析和利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深对掌握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习能力和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内容标准]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2、通过阅读图片、表格,了解和掌握识别历史图片、历史表格的基本技能;通过分析和理解所搜集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相关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材料分析总结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多重原因。 2、运用课本资源引导分析日本崛起的因素。 3、结合历史史实,统观历史,总结出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的必然性和曲折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

放的世界意识。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形势,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依据:(1)根据课程标准;(2)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带来极大的挑战,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着两极格局,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教学难点] 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依据:(1)根据课程标准;(2)此内容在教材中的叙述不充分,学生难以理解。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请同学阅读专题九的导语内容,快速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概念,并根据多媒体的提示总结出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学生活动]阅读导语并概括出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趋势 [教师活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为什么会出现多极化趋势?新兴力量有哪些?他们为什么会崛起?他们是怎样的方式崛起的?崛起之后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导语的阅读概括让学生对本节课要讲述的内容有一个整体上的概念,明确本节内容的国际背景,并通过一系列提问来引起学生对新授课的兴趣。 讲述新课 (一)、探寻崛起之路 1、西欧 (1)、西欧联合的过程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根据多媒体的提示在课本第二段概括西欧的崛起过程。 [学生活动]同学们找出相应的答案 [教师活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用多媒体进一步展示西欧的联合历程,使学

【整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专题九 第2课 新兴力量的崛起教案2

课题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时间班级 课时 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复备人 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过程 方法 情感态度价 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欧洲人的欧洲 欧洲共同体的建 立;欧洲共同体 的发展 简述欧洲共 同体的形 成、日本成 为世界经济 大国和中国 的振兴以及 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了 解世界多极 化趋势在曲 折中发展。 进一步认识 历史发展进 程中的重大 历史问题历 史发展的基 本脉络。 通过学习和 对这一时期 中国与西方 发达国家的 比较,加深学 生对我国国 情的认识,培 养学生系统 掌握历史知 识和掌握历 史规律的能 力. 问题探究 综合比较 归纳概括 释疑阐释 通过本课学 习认识人类 社会发展的 统一性和多 样性,理解 和尊重世界 各地区、各 国、各民族 的文化传 统,汲取人 类创造的优 秀文明成 果,进一步 形成开放的 世界意识。迅速兴起的日 本 日本迅速崛起的 原因;日本谋求 政治大国 东方巨龙的腾 飞、不结盟运动 的兴起 中国社会主义建 设曲折与发展; 不结盟运动 教学理念 1.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教学过程中渗透教学评价,教中有评,评中有教,体现一种过程引导、及时反馈和激励鞭策的教学理念。 3.注重情景体验和理性分析,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4.屏弃原来的以教材为中心,教教材的观念,树立新的教材观,以课标为依据,参照教学指导意见,用教材教,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重点难点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的过程及影响;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学法:探究法、阅读法、列表法和史料研习法。 教法: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之讲授法、讨论法。 以问题为中心,按“创设问题情境——提供科学依据——探求问题解决方法——得出科学结论”的程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导入: 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课前预习】 1、1967年,________、

历史教案学案知识点总结高手必备之新兴力量的崛起

历史学科 学案 教案 考点总结 课时训练 考前必备 名师指导

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堂导入】 上图为欧共体的会旗和总部大楼。会旗为天蓝色底面,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象征着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同一性的印象。欧共体的成立是二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日本、中国等新兴力量也在崛起。 除了欧、中、日还有哪些新兴力量也在崛起?这些新兴力量的崛起对两极格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走进本课,共同探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关系的变化! 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讲述了欧、日、中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图示: 一、“欧洲人的欧洲” 1.欧共体成立的背景 (1)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国家__工业生产__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 (2)欧洲的政治家们认识到,欧洲各国的联合有助于欧洲的稳定与发展。 点拨提示: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而不是摆脱美国的控制。 2.欧共体成立的过程 (1)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建立欧洲__煤钢__共同体。 (2)1958年,六国又组成__欧洲经济共同体__和__欧洲原子能共同体__。 (3)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__欧洲共同体__。 3.主要目标:争取在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__商品__、人员、劳务和__资本__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4.西欧政治一体化 (1)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奉行__独立自主__的外交政策,以欧洲联合为基础抗衡__美国__的

政治控制。 (2)1973年,欧共体提出要努力做到在国际舞台上“__用一个声音说话__”。 (3)1975年,共同体立法机构“__欧洲议会__”成立,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4)20世纪80年代之后,欧共体的__政治联合__进一步加强,共同体__防务__合作也加快了步伐。 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1)日本政府把发展__经济__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并制定了一系列合乎本国国情的__经济发展__战略。 (2)外交上坚持以__日美__关系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3)重视教育。 (4)加大发展__高科技__产业的力度,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2.表现 (1)经济方面 ①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__高速发展__时期。 ②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__美国__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1987年,日本__人均__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④20世纪90年代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__债权国__,在海外纯资产居世界第一位;它还是世界上主要的__贸易出口__大国和对外援助国。 (2)政治方面 ①朝野追求“__政治大国__”的呼声日益强烈。 ②奉行__相对独立__的外交政策,力图成为世界政治格局中重要的一极。 点拨提示:1.日本崛起的根本原因 日本在战后经济崛起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美国的扶植,而是日本在民主改革的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2.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1)对内进行改革,对外进行开放。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提升综合国力。 三、东方巨龙的腾飞 1.主要历程 (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大大改变了__国际政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中学高一历史教案: 新兴力量的崛起人民版必修

第二课新兴力量的崛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战后多种新兴力量崛起的情况,知道两极格局受到来自多种力量的有力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层次、多角度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图片,了解和掌握识别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的基本技能;通过分析和理解所搜集的历史材料,掌握分析、运用历史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归纳的基本技能;通过对相关史实的分析、归纳、概括等认识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相关史料,学会使用讨论法、分析法和归纳法等方法学习相关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并能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概括和阐释。 2.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设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并针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客观恰当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理解和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特殊性。 2.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激发对祖国的热爱,并逐步形成对祖国、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教学难点] 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新兴力量的崛起》 [课时]2课时 2.课堂教学:

[导入新课]3月20日凌晨5点30分,一道耀眼的光亮划破夜空,美国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开始了;1973年,同样在中东地区,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美国在这场战争中采取了支持以色列、打击中东国家的政策;1953年,另一场战争由美国主导的战争——朝鲜战争结束了。下表是世界几种重要的政治经济力量对美国在这几场战争中的政策的态度的变化。 问题:假设你就是这几种政治经济力量的代表,请参阅本节教材内容,联系学过的内容及相关资料,谈谈你们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要求各组同学开始思考,并各自依次准备下列问题。)第一层次:基础知识再现(记忆):通过一个问题将本课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的思维意识,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各种方法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一.欧洲——联合自强 1.你们西欧(法国)为什么会改变对美国政策的态度?请你作为西欧(法国)的代表,试阐述之。(其他三组同学对第一组同学进行评价) [答案提示]50年代支持美国的朝鲜战争是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西欧的力量,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西欧经济的复苏需要依赖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的支持;西欧与美国刚刚建立了军事同盟(北约组织),共同反对共产主义等; 70年代反对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因为:欧洲通过联合自强,在50、60、70年代加快经济政治的合作,力量增强,开始成为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中重要的一极;美国在亚洲陷入越战泥潭,在全球的美苏“冷战”中暂处守势,对欧洲控制减弱; 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而西欧通过更深层次的合作,力量进一步增强,积极推动多极化化趋势的发展,谋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