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流行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析流行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浅析流行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7760968.html,

浅析流行语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作者:贾慧英

来源:《新课程·教师》2015年第08期

摘要:通过对流行语现状的阐述,概述了流行语的形成因素以及发展环境。分析了流行

语的发展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流行语来源于现实又影响着现实,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流行语;网络语言;社会文化

一、科技快速发展,流行语应运而生

由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网游、流行歌曲、畅销书等不断充实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不止在网上盛行,有些甚至“跳”出了网络,出现在大众传媒上,出现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出现了大量的流行语,流行语可以概括为四个特性:流行性、阶段性、高频性、新型性。常见流行语:“且行且珍惜”“有钱就这么任性”“只想安静地做个美男子”,另外,有一些低俗用词也不少。网络语言低俗化向部分纸质媒体转移已有显现,看似简单生动的网络流行语,背后都有故事,都连接着网民关心的社会热点。

媒体的发展促进了流行语的形成和普及。流行语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首先是因为反映了社会之现状,其道出了人们内心所思所想,能够引起共鸣。再者,由于流行语普遍具有简短精辟、诙谐幽默、容易记住等特点,使人们能够过目不忘,这也为其能够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流行语广泛应用,形成独特文化

流行语是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形成可以反映出社会的经济、政治及生活各方面的变化。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下,人们的言论民主自由。人们通过媒体、网络等方式表达感情,传播信息,流行语就在此过程中而形成。2012年最流行的一组网络词汇“屌丝”和“高富帅”。近年流行涉及公权力的词汇有“维修性拆除”“轻度追尾”“礼节性收入”“试探性自杀”等。而“元芳,你怎么看”“江南style”“中国好声音”等流行文化风头也不失强劲。网络流行语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迅

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比如“屌丝”和“高富帅”的对立,是现实社会中贫富差距拉大在虚拟网络社会的一种折射。

从一个小范围来讲,大学校园流行语大部分带有特定的文化意蕴。校园流行语常常是些既展现阳春白雪,又带有特别的幽默、调侃格调,从中可以窥探学生群体特有的雅气、书生气。如,“之乎者也”“知之为知之”“天生我才必有用”等,文气十足,让人既忍俊不禁,又感受到了校园文化的风采。

三、流行语的形成,透视文化气息

解读网络流行语

解读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 --谐音与语义双关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在语言、文化等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很多新奇的语言形式通过网络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流行语,如2010 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神马都是浮云”,本文从谐音与语义双关的角度来分析它。关键词:神马浮云谐音双关语义双关 一.“神马”、“浮云”本义及出处 “神马”指马之特异美善,非凡马可比者。语本《庄子·大宗师》:“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以精神为马,比喻委心随化,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浮云”的基本解释:漂浮在空中的云彩。但是在古代的一些典籍和文学作品中又出现了它的引申义,如《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这里的“浮云”值得则是一匹骏马。又如“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周书·萧大圜传》二.网络流行语的来源及广泛应用 来源:“神马都是浮云”这一网络词语的流行,源于红极一时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天涯社区一则《感谢

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红遍网络,“小月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一周内吸引了4000万次点击,9.8万余条跟帖。“小月月”的横空出世,让数万网民坐等更新,一句“看过小月月,神马都是浮云”的评论,被很多网友复制引用,在论坛里盖楼回帖。“神马都是浮云”也因此成为了网络热词。 2010 年12 月8 日《南方都市报》:“神马都是浮云最给力 …”等网络流行语投票中,“神马都是浮云”拥有超高的人气‘使用率’高达66.7%。 这一流行语也被许多娱乐节目引用,如快乐大本营2011年新节目的名称叫做“神马大来宾”。 人民日报2011 年1 月11 日14 版文章:《在信息碎片化 时代“创新知识”》吴佶、陈维一文介绍互联网上的新词锐词时提到“神马都是浮云”,这是该词第一次被中央党报所引用。 又在门户网站和广大媒体报刊中大量使用,如:《神马世界杯,那是浮云》(网易新闻,2010-10-19);《网络事件带出网络流行词:“神马都是浮云”》(新华网,2010-11-18);《公考遭私权绑架“神马”都成了“浮云”》(四川在线,2010-12-27);《神马都是浮云》(《新华每日电讯》2010-10-15);《“这是神马校服”?各国校服大比拼》(《羊城晚报》2010-11-13);《“瓷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英语二学历论文)

从翻译目的论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汉英翻译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以及国内经济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关注中国,渴望了解他的昨天与今天、语言与文化。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也创造了不少幽默诙谐、充满智慧的语言,一些鲜活的流行语不仅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还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少不了“翻译”这个环节。然而,如何将这些流行与自然得体地翻译出来,让外国友人了解它们的意义与文化内涵呢?本论文将对此进行探析。 一、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他有两大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年轻人思想活跃,思维灵活,喜欢新鲜事物,渴望交流,崇尚创新,追逐时尚,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约束(包括主流语言规范的约束)。具有匿名性的网络虚拟世界,无疑给以年轻人为主的网民群体提供了发挥的空间;同时,由于他们又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英语及计算机语言,使"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具有了必然性和可能性。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因而,随着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流行语"必将扩大其影响范围。同时,网络流行语具有一定的实效性,例如自2012年4月,毒果冻、毒老酸奶疑云未散,毒胶囊风波又起。在互联网上出现了破皮鞋很忙的恶搞段子:忙着被提炼成工业明胶,被无良商人掺入食品中,被消费者吃进肚子里。于是网络一时爆红一首打油诗想吃果冻了,舔下皮鞋, 想喝老酸奶了,舔下皮鞋, 感冒要吃药了,还是舔下皮鞋 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爬得了高山,涉得了水塘, 制得成酸奶,压得成胶囊, 2012,皮鞋很忙…… 这是目前网上热传的段子,它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不免也有些淡淡的悲凉。中国的食品安全竟会到如此田地?可见网络流行语用诙谐

日语中的流行语

日语中的流行语 系别专业:外语系应用日语(汽车方向) 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2年3月~2012年4月

摘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文化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各个国家都会创生出许多广为流行和传诵的语言词汇,此即为流行语。日本亦不例外,日语中存在着大量的流行语,这其中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汇逐渐消亡,而适合时代发展的语汇则得以存活。 现在,在日本流行语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一种文化,经常能听到流行语。每年年末都会举行流行语颁奖典礼,关于流行语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因为流行语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它不仅代表了年轻人的时尚观,而且体现了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问题,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状况。但流行语的使用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应该注意恰当使用。 关键词:流行语发展文化进步

要旨 時代の発展につれて、人々の文化の変化と認識水準の向上は、それぞれの国が創生多く広く流行と語りかける言葉、これすなわち流行語。日本も例外ではない、日本語の中には、大量の流行語、この中に適していない時代発展の語匯は消えつつ、時代の発展に相応しいの語匯は生きさせられてる。 今、日本では、流行語に使われて、1種の文化になって、よく聞こえ流行語。毎年年末に行われる流行語大賞授賞式について、流行語の研究も次第に重視されて。流行語の出現を反映した、社会の進歩に、それだけで代表した若い人のファッション感覚を反映して、そして現実には多くの問題を反映して、社会の発展の状況。しかし流行語の使用は両刃の剣は、有利は小、注意すべきの使い分け 。 キーワード:流行語発展文化進歩

目录 摘要 0 要旨 0 一、日语中的流行语 (2) 1.何为流行语 (2) 2.流行语的地位 (2) 3.日语中的流行语 (2) 二、流行语的来源及产生原因 (2) 1.流行语的来源 (3) 2.流行语的产生原因 (3) 三、青少年的流行语的具体特征体现 (3) 1.时代性 (3) 2.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 (4) 3.广泛认同和迅速流传性 (4) 四、流行语和世态 (4) 1990年代的流行语和世态 (4) 五、青少年的流行语及流行语的作用 (5) 1.青少年的流行语 (5) 2.流行语的作用 (5) 六、日语中的流行语的利与弊 (5) 1.流行语的利 (6) 2.流行语的弊 (6)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网络流行语现象解析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王英 【摘要】伴随着网络对社会事件的关注,“欺实马”、“躲猫猫”、“俯卧撑”、“打酱油”、“很黄很暴力”、“范跑跑”、“正龙拍虎”等热词雷词一波一波不断涌现出来,被网友反复套用、化用,夺人耳目,甚至延伸到现实语境中。本文认为相关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和语言形式内容的新异性是其流行的直接原因,网络宽松的语言环境、技术条件、年轻化的网民构成为流行语提供了土壤,并且塑造了流行语的形态;网络流行语是网友在现实舆论压抑情况下转而在虚拟空间发起的一场语言“狂欢”,客观上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流行语的含义约定俗成,甚至成为集体认同的标识。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雷词后现代主义公共领域 近年来,网络民意崛起,伴随网友对众多社会事件的关注,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有人惊呼“雷词爆发,2008年公众语文生活太强了” ,2009年延续了造词运动的势头:“欺实马”、“躲猫猫”、“做噩梦”等网络新名词层出不穷。在此之前,2008年网络众多热点事件制造的“做俯卧撑”、“打酱油”、“正龙拍虎”、“范跑跑”、“朱坚强”等流行词仍富有生命力。 本文所称的网络流行语,是指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几乎同步发生、迅速流行、风靡于网络内外的热门词语,有时还被称为“网络雷词”或者“网络热词”,从属于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是语言系统对社会现实最敏感的反映,它不仅是一个独特的语言现象,还是一个深刻的文化现象。流行语有何共同的语言学特征?流行语为何流行?怎样流行?折射出怎样的受众心态?有何效应和影响?是否有规范的必要和可能?本文试图从语言学、传播学和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基于文本来观照这一愈来愈热的语言景观和文化景观,以期抛砖引玉。 一、网络流行语的外在特点 新闻事件伴生的网络流行词多是汉字新词,包括旧词新意和原创新词等形式,如“躲猫猫”,本是旧有的儿童游戏,现在因为“躲猫猫事件” 而被赋予了“解释牵强附会,真相扑朔迷离”、“公权力任意妄为”等讽刺性新义,而“欺实马”、“范跑跑”、“正龙拍虎”等属于网友归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的神韵而创造的全新词汇。与“3Q”、“886”、“斑竹”、“GGMM”、“:-)或o(∩_∩)o…” 等数字、外文、符号等镶嵌混用的普通网络语言不同,网络流行语更像是网络谚语,呈现出简洁明了、标新立异、意味深长、类推性强等语言特点。 1、简洁明了,易记易传 一般讲,网络流行语都是由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引发,传播速度极快,这与流行

浅谈网络流行语

浅谈网络流行语 摘要: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社会方言, 深受社会的影响。本文根据形式结构和表义形式对网络流行语进行简单分类, 对其时尚简洁、幽默诙谐、联想丰富的特征进行社会学角度的探讨。网络流行语的流行对语言产生了重大影响, 需要我们以正确的态度去面对。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社会心理、发展趋势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它真实地反映了在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文化、群众心理和民俗风尚。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 网络上的流行语日益丰富, 由于上网的多为20—30 岁的年轻人, 他们的网络语言体现出一种新奇、鲜活的特征。“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口语, 是人们在网上交际时使用的别致、活泼而新鲜的词语。”[1]作为语言的载体之一, 网络使得语言的表达方式更加自由随意, 方言、谐音词、转义词、生造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 拼音简缩、英文简写、汉字拆分等方法也时常运用。网络流行语的使用, 不但丰富了我们的网络生活, 也使得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也许你有天打开电脑, 会在论坛上发现这样一个帖子: “7456, 儿子又被抓去断背了, 事物所真BT, 亲们一起BS 它, 就酱紫, 泪奔”这绝对不是胡言乱语, 而是一名“粉丝”(fans) 用网络流行语所表达的愤慨之情。这些鲜活生动的词汇通过网络, 丰富着我们的语言,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网络流行语的分类 “新产品、新事物的出现常常使新词语大量涌现, 也诱发一些词语生出新义。”[2]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新词大量进入网络语言,并随着应用的广泛而成为流行语, 词义发展的例子也举不胜举。从网络流行语的形式结构来看,有汉语拼音简略、英语缩写、汉语短语简略等类型的网络流行语。从网络流行语的语义表现来看, 有谐音型流行语、旧词新义型流行语、隐喻型流行语等类型的流行语, 拟声、象形等手法也大量运用。上述流行语在划分上还存在一定的重合。 从形式结构上来看, 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汉语拼音简略型 “MM”( 妹妹)、“GG”( 哥哥)、“PL”( 漂亮)、“BT”( 变态) 想必已为大家所熟知。网络文学的流行又让“TJ”( 太监, 指没有完结却又停止更新的文章)、“YY”(意淫)、“RPWT”(人品问题) 等词广为传播。在论坛里, 语言更是丰富多彩。“ZT”是转帖的意思, 表示帖子并非自己原创, 发帖人叫“LZ”( 楼主), 相对来说也就有了“LS”( 楼上)和“LX”(楼下)的关系。对于论坛上的帖子, 各路英雄更是有自己的看法。“SF”是“撒花”的意思,表示对某观点的赞同。“PP”是“批评”的意思,“BS”( 鄙视) 表示的是轻蔑, “PF”却有着“佩服”和“喷饭”两个相去甚远的意思, 看到这个词的时候不免要根据情境猜测下它的褒贬。“MS”( 貌似) 是一个比较谦逊的词语, 表示发帖人对自己观点的不确定的态度。网络上的称呼也多种多名段也随着作品的普及而广为传播, 而这些台词片段通常无法直接理解, 仔细品味才能体会个中含义。“ZT4”意为“猪头4”, 来源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 电影《手机》的热映也让“做人要厚道”传遍了大江南北。“XX 很生气, 后果很严重”出自《天下无贼》, “出来混, 迟早都是要还的”来自《无间道》, 意为报应。“农妇山泉有点田”改编自农夫山泉的广告, 被喻为是一个大学生的最低奋斗目标。“黑旺财”出自晋江文学网, 旺财是《唐

2010日本流行语

ととのいました 謎掛けでお題を与えられ、思いついたときに発する言葉。 漫才コンビ?Wコロンのねづっちが「なぞかけ」のときに用いるフレーズ。「なぞかけ」は落語の大喜利などでよく演じられるもの であるが、2つのものの共通点を見つけて、「○○とかけて、△△とときます。その心はどちらも××です」と答えることに、その妙 がある。つまり、全くかけ離れているものの共通点を探し出して、上手く結びつけるのである。即興で「お題」を出されても、すぐ にその題とは全く異なるものを考え出して、答える際に「ととのいました」と宣言する。テレビ朝日系列で放送している『アメトー ーク!』に出演したときに司会の宮迫博之から「アメトーーク」という題を出されると、ねづっちはすぐに「ととのいました」と答え、「『アメトーーク』とかけまして『遊園地』とときます、その心はどちらも観覧者(観覧車)が目につきます」と解答している。(クロス)カップリング钯催化交叉偶联 ノーベル化学賞の受賞が決まった鈴木章?北海道大名誉教授(右)と根岸英一?米パデュー大特別教授。鈴木氏らは、金属のパラジ ウムを仲介役(触媒)に使い、異なる有機化合物を結合させる技術を開発した。「クロスカップリング」と呼ばれるこの化学反応に 関する研究は日本の「お家芸」で、ノーベル賞級の研究者がひしめく。 無縁社会 単身世帯が増えて、人と人との関係が希薄となりつつある現代社会の一面。 この言葉を日本で広く知らしめたのはNHKである。2010年1月以降、『報道プロジェクト?あすの日本』の一環として、『NHKスペ シャル』などで関連する企画を放送し、その内容が特にネットユーザーを中心に大きな話題となった。NHKではその後も各種報道番組などを通じてキャンペーンを展開している。 AKB48(エーケービーフォーティーエイト) 秋元康の全面プロデュースにより、2005年に誕生した、日本の女性アイドルグループである。秋葉原に専用劇場であるAKB48劇場を 持ち、チームごとに日替わりでほぼ毎日公演を行っている。 グループ名の由来 グループ名のAKBの由来は、ホームグラウンドが位置する秋葉原(あきはばら)の略称「アキバ」(AKiBa)からである。プロジェク ト開始当初は、「秋葉原48」として募集告知などをしており[7]、NTT DoCoMoとのメンバー募集タイアップCMなどを始め、インディ ーズデビュー当時の各種メディアでは「Akihabara48」とされていたこともある。その後、「エーケービー」に統一された。48の由来は、office48の社長の芝幸太郎の姓(芝=48)からとされる。しかし総合プロデューサーの秋元康のイメージではあくまで商品番号と 語っている。その名の通り、構成人数は総勢48名程度である(メンバーの入れ替わりにより、多少の変動はある)。初期の構想では 1軍24名+2軍24名の計48名というものだった K-POP(ケイ?ポップ) 1980年代末に「コリアンポップス」、「大韓POPS」と呼ばれた概念で、大韓民国(Korea)の大衆音楽のうち、トロットを除いた概 念を指す和製英語。日本のJ-POPは1988年(昭和63年)から使われ始めたが、K-POPは1990年代前半より使われ始めた。 ~なう 「○○なう」とは、何かに接尾して自分が今やっていること、自分の所在地や状態などを表現するための「ネットスラング」です。例えば本を読んでいるなら、「本を見てるなう」、「秋葉原」に居るなら「アキバにいるなう」「アキバなう」なんて感じです。「なう」とは英語「Now」(今、現在)のことで、ミニブログ「Twitter」(ツイッター)で「つぶやき」をするとき、欧米の 利用者が自分の今の状態を「Now」で表現していたのが日本にも伝播。ただしそのまま英語やカタカナで使うのではなく、なぜか 平仮名の「なう」になったのでした。 場所 丸の内なう京都駅なうカラオケボックスなう新幹線なう 行動 今、なにかをしている、という場合も使えます。 会議なうラーメン食ってるなうダンスなう いい質問ですねえ! 「いい質問ですねぇ!」とはフリージャーナリストの池上彰(いけがみあきら)氏が「そうだったのか!池上彰の学べるニュース」 などのテレビ番組で頻繁に使う台詞です。池上彰氏の政治問題などに関する解説に対して、出演者の質問への相槌に頻繁に使われて います。 以下、具体例を見てみましょう。

简述网络语言研究现状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语言研究??互联网??现状展望 论文摘要:综述网络语言的研究现状,分别论述网络语言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语法、修辞、收集整理、规范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研究的展望。 互联网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体”。自1994年互联网正式进入我国,迄今已有20余年。作为网民上网交际的重要媒介,网络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语言研究者对它的定义、性质、特点、词汇分类、语法特征、修辞手段以及网络语言的收集整理、规范化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网络语言研究的现状 1.网络语言的定义 要研究网络语言,就必须先给它“正名”。只有解决了“何谓网络语言”的问题,研究者才能有的放矢、目标明确地展开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笔者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加以介绍。 英国语言学家David Crystal在其着作《语言与互联网》(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中将网络语言定义为:出现在所有网络环境中的、能体现网络独特面貌的媒介,它具有电子性、全球性、交互性的特征。[1]显然,Crystal对网络语言的界定是非常宽泛的,他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属于广义的网络语言。我国学者于根元认为,网络语言起初多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也指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 现在一般指后者。[2]2郑远汉提出网络语言包括两种: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另一种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3]刘海燕所研究的网络语言包括3类:技术专用语;网络文化词语;聊天室用语。[4]37-38秦秀白将网络语言界定为网络交流中使用的一种新兴的媒体语言。它由3种语言成分构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专业术语;与网络文化现象相关的术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使用的特殊用语。[5]其观点与刘海燕的相似。张云辉将网络语言概括为4种情形:与互联网有关的专业术语;网络新闻使用的语言;网络文学使用的语言;网络聊天室以及论坛中使用的语言。[6] 国内学者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概念虽然措辞不同,细化程度不一,但其整体倾向是一致的, 即将网络语言的涵盖面作了广狭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包括所有出现在网络环境中的语言成分,而狭义的网络语言则多指其中的某一种或几种成分。从笔者目前所收集的资料来看,刘海燕、秦秀白所给出的网络语言的定义接受度最高。很多学者在自己的研究中采用了这一定义,并把计算机术语、网络文化用语、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统称为广义的网络语言,而将网络交际(BBS、网络聊天等)用语称为狭义的网络语言。国内学者大多以后者作为研究的重点。 2.网络语言的性质 关于网络语言的性质,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展开论述:一是网络语言的语体特征;二是网络语言的社会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Davis和Brewer在其着作中指出,在键盘上写、屏幕上读的网络交际用语具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很多特征。[7]我国学者刘海燕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4]55,是一种特定的功能语体[4]95,是介于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特殊表达方式[4]98。刘乃仲、马连鹏同样将网络语言的性质界定为新兴的网络社会方言,认为在网络社会,网络文化的诸多特点都可以在网络语言的运用中得到映射。[8]吕明臣指出,网络语言是以电子媒介为其物质形式的,由于媒介的特殊性,使得网络语言形成了不同于口语和书面语的交际特征。网络语言是一种既非口语也非书面语的特殊存在状态,是一种特殊语体——网络语体。[9]孙鲁痕则认为,虽然网络语言是以书面形式表现出来的,但无论是从交际领域还是从语体风格来看,都更接近于口语语体而迥异于书面语体,因此网络语言应该属于口语语体。[10]从以上有代表性的论述中不难看出,关于网络

浅析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417760968.html, 浅析网络流行语的翻译 作者:王丽琴万菲 来源:《大观》2017年第10期 摘要:网络流行语在网络的传播之下孕育而生,是反映社会现状和人们思想的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由于网络传播速度之快,网络流行语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巨大乐趣和丰富词汇量,给传统语言注入了大量的活力和生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语言和社会带来了威胁。因此,研究和分析网络流行语成为了必然之举和当务之急。本文从网络流行语的由来,种类,特点和利弊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直译、意译和音译的翻译方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网络流行语。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特点;翻译方法 随着新事物和新思想的出现,社会上涌现了大量的流行语,而这些流行语尤其为年轻人广泛运用。流行语,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的语言。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反映,它犹如一面镜子,反映了某个国家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因素。通过网络的快速传播,网络流行语逐渐为人们所知,从而进一步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在某时段所发生的事件以及所关注的问题。网络流行语大大地丰富了词汇量,也在原有词汇量的基础上赋予了创新精神。由于流行语已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我国文化为全世界所了解以及熟知,为了避免在交流中出现误解,我们急需对网络流行语的翻译进行研究。 一、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一)创新性及阶段性 创新是指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运用已知的信息,创造出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网络流行语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体现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关注和新思想的出现。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创造出很多新词,如: 2012年的“屌丝”“躺着也中枪”“元芳,你怎么看?” 2013年的“土豪,我们做朋友吧!”“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2014年的“不作死就不会死”“我也是醉了”“且行且珍惜”; 2015年的“城会玩”“么么哒”“吓死本宝宝了”“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2016年的“蓝瘦香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一言不合,就...”;

日本年轻人流行语60条+日语小知识

日本年轻人流行语60条+日语小知识 1.あたまにくる 这和「むかつく」一样,是"气的发昏"、"惹人生气"的意思。「あたまにくる」、「あたまにきた」都很常用。 2.あたまを下(さ)げる/あたまが下(さ)がる 这个词从字面上看是「头低下来」的意思,不过可不是说因为犯错误或害羞,而是「钦佩/佩服」的意思。比如说∶你的同学或同事-小李,在休息天也热心地去研究室做研究,让你感到钦佩时,你可以对他说「李さん、休日も实验だって。研究热心だね。あたまが下がるよ」 3.いい颜(かお)をしない 这个词的字面翻译就是∶没有好脸色,表示不赞成的意思。含有不满的语气。比如说「我想继续上研究生,可是男朋友不赞成。」用日语来表述就是「わたしは大学院まで进みたいけど、彼がいい颜をしないんだ」 4.いまいち 表示不太满意,还差那么一点儿的意思。比如∶"昨日みた映画はいまいちだった。"就是昨天的电影不像传说的那么好、不太值得看的意思。 5.いらいらする 「いらいらする」是形容人因为焦急而坐立不安的样子。当看见某人为了什么事情著急时,你可以问他「いらいらしてどうしたんですか」 6.うける 「うける」本身是「接受」的意思。但是如果你常常跟日本年轻人在一起,你会发现当你说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时,他们会大笑著说「あ、うける!」。这里的「うける」简单点说就是「逗死我了」的意思,往深里说一些就是「我接受你的幽默感,你真逗」的意思。不管怎么理解,当你被逗著了,你就可以说「うける」,比「おもしろかった」时髦得多啦。 7.うそ~ 原意为"谎言",但现在多用于「そうですか、それはおどろいた」的场合。那翻译成汉语就是"是不是真的?"、"真难以致信"的意思了。这和「マジで?マジ?」的语感基本相同,但「うそ~」多含比较惊讶的成分。 8.うまくいってる? 「うまい」在这里是"顺利"的意思。那这句话就是「**进行得顺利吗?」的意思。比如说「彼女とうまくいってる?」就译为"和女友相处得好么?";「仕事はうまくいってる?」就是"工作顺利吗?"的意思。「いってる」就是「いっている」,在口语中「~ている」经常省略为「~てる」 9.うるさい 「少罗唆!」当你厌倦了旁边的人总是对你夸夸其谈,你就毫不客气冲他说「うるさい!」如果是你的好友,相信你会被他暴打一顿的。「うるさい」的本意是吵闹的意思,但是现在它的用法变得非常灵活,说一个人总是罗罗嗦嗦可以用它,夜里邻居大声唱歌你也可以冲窗外叫一声「うるせ!」-这样叫的话,你就像黑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成及形成原因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

乎与“物竞天择”相对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现在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意“变态”、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利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 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还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

浅谈网络流行语

物流管理一班 曾广军 14 浅谈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伴随着网络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使用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是现实自然语言在网络媒体上的一种变异形式,作为一个专业术语,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型生存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的符号呈现,网络语言的发现和发展是当代语言生活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现象,它折射着网络环境的生存状况,网络时代的思维方式,网民心里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对传统的语言及现实社会生活施加强力影响。 从08年开始的“山寨”,到XX门发生后,当事者阿娇的“很傻很天真”后来演变成“很黄很暴力”,还有“很好很强大”等,还有一位路人针对此事的看法:“关我X事,我打酱油的”,等等这些,都迅速在网络蹿红,成为当时笑料。 下面我来列举一下近年的一些比较犀利的网络流行语,阐述其来历和影响。 No.1 非常艰难的决定 出处:11月初的3Q大战想必不少人记忆犹新,此语便出自11月3日晚腾讯发表的《致广大QQ用户的一封信》,信中最经典台词为“我们作出了一

个非常艰难的决定”。随后网民开始模仿“QQ体”,并在几小时内便风靡网络。 造句:阿迪达斯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一旦检测到用户身上有耐克,衣服鞋将自动变成透视装 NO.2 神马都是浮云 出处:“神马都是浮云”乃是“什么都是浮云”的谐音,意思是什么都不值得一提。而这一句式的流行则源于国庆期间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小月月”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一起时便可组成万能句式,推之四海皆可用,成为无数网友的口头禅。 造句:加班就加班,神马都不要说,说了也是浮云。 点评:在神马和浮云面前,任何言语都是苍白的。 No.3 给力 出处:”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自己预想的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自然就是有作用、给劲、带劲的意思了。11月10日,该词上了人民日报头版标题,更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转正”的标志。近来,“gelivable”这一由“给力”生造出来的英文词汇也开始走红。 造句:哥,你实在太给力了。 点评:强大的字幕组,你们的翻译越来越天马行空啦! No.4 我爸是李刚

日语流行语

日语流行语 1.あたまにくる 这和「むかつく」一样,是"气的发昏"、"惹人生气"的意思。「あたまにくる」、「あたまにきた」都很常用。 2.あたまを下(さ)げる/あたまが下(さ)がる 这个词从字面上看是「头低下来」的意思,不过可不是说因为犯错误或害羞,而是「钦佩/佩朋」的意思。比如说∶你的同学或同事-小李,在休息天也热心地去研究室做研究,让你感到钦佩时,你可以对他说「李さん、休日も实验だって。研究热心だね。あたまが下がるよ」 3.いい颜(かお)をしない 这个词的字面翻译就是∶没有好脸色,表示不赞成的意思。含有不满的语气。比如说「我想继续上研究生,可是男朊友不赞成。」用日语来表述就是「わたしは大学院まで进みたいけど、彼がいい颜をしないんだ」 4.いまいち 表示不太满意,还差那么一点儿的意思。比如∶"昨日みた映画はいまいちだった。"就是昨天的电影不像传说的那么好、不太值得看的意思。 5.いらいらする 「いらいらする」是形容人因为焦急而坐立不安的样子。当看见某人为了什么事情著急时,你可以问他「いらいらしてどうしたんですか」 6.うける 「うける」本身是「接受」的意思。但是如果你常常跟日本年轻人在一起,你会发现当你说了一件非常可笑的事时,他们会大笑著说「あ、うける!」。这里的「うける」简单点说就是「逗死我了」的意思,往深里说一些就是「我接受你的幽默感,你真逗」的意思。不管怎么理解,当你被逗著了,你就可以说「うける」,比「おもしろかった」时髦得多啦。7.うそ~ 原意为"谎言",但现在多用于「そうですか、それはおどろいた」的场合。那翻译成汉语就是"是不是真的?"、"真难以致信"的意思了。这和「マジで?マジ?」的语感基本相同,但「うそ~」多含比较惊讶的成分。 8.うまくいってる? 「うまい」在这里是"顺利"的意思。那这句话就是「**进行得顺利吗?」的意思。比如说「彼女とうまくいってる?」就译为"和女友相处得好么?";「仕事はうまくいってる?」就是"工作顺利吗?"的意思。「いってる」就是「いっている」,在口语中「~ている」经常省略为「~てる」 9.うるさい 「少罗唆!」当你厌倦了旁边的人总是对你夸夸其谈,你就毫不客气冲他说「うるさい!」如果是你的好友,相信你会被他暴打一顿的。「うるさい」的本意是吵闹的意思,但是现在它的用法变得非常灵活,说一个人总是罗罗嗦嗦可以用它,夜里邻居大声唱歌你也可以冲窗外叫一声「うるせ!」-这样叫的话,你就像黑社会了 10.おごる 「请客」的意思。「今日は先辈がおごってやる!ぱ—っとカラオケにいくぞ!」这是在公司的前辈请客时经常说的话。「おごるよ」就是「我请客」的意思。其实日本人很少「おごる」的,因为「割り勘」比较盛行,别忘了,被请之后要说「今日は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一般第二天上班的时候也要说一声,昨日、どうもありがとう。

网络语言研究

“网络语言”研究摘要: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凭着它一日百里的渗透速度,正逐渐地占领人类的重要地位。网络成为了继电话、电视以来最重要的沟通工具。不仅渗透了人类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一类依托网络而应运而生的人群出现了——网民。随之而来的,便是当下最关注的“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人类生活沟通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产生可谓是必然的发展趋势。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出现,促使人类产生了又一次深刻的革命,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影响着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时代”的到来,网民与其语言也就随之而来了。“网络语言”这种形式多样甚至抛弃传统语言的网络语言,对于传统语言是一个不小的冲击。近年来,网络语言更是日益发展、成熟起来。据调查,认为网络语言“作为对传统语言的补充,应该走进大雅之堂”的占67.10%,可见,作为一种语言样式,网络语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中国的网络群体结构以青年人为主,正是由于这样一个群体,才使网络语言蓬勃发展,生机盎然。这些特殊群体呈现如下特点: 1、个性张扬,标新立异。乐于根据自身知识、经验创造新词,以凸显个性。 2、反叛意识强。通过奇异的数字、字母结合,同音异词的随意替代来创造新词,以赢得关注,因此网络上的新奇语言也越来越多。 3、渴望情感沟通。网络平台成为宣泄的窗口。

4、奇特的想象力。在高度自由的网络环境下,年轻人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5、追求简单直白。于是各种富有情感的符号和便于操作的网络语言便应运而生,并生动地反映了现代社会文化“快餐化”倾向,他们不再含蓄而矜持,追求的是简便省事和开放直接。 一、网络语言的含义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图标、拼音和文字等。这类的组合,往往表达其特殊的含义。20世纪90年代初,网民们为了提高上网的效率,也为了使聊天中诙谐幽默,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一种特定的语言了。随着21世纪以来,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网络语言较之传统语言有改进和幽默的作用,于是,网络语言所占的比例也就越来越大了。 如果注意和总结下这几年网民们对于表示生气时所用的语言,就会发现它竟然也有一个变化。最先开始是从港台那边过来的“哇塞”(大陆人一般用这个来表示惊喜),接着出现了“我操”,然后“我晕”,接着“我倒”,现在是“我笑”。由此可见,网络语言这个特殊的语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变化,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趋势而变化。去掉糟粕的,保留美好的,正确的。网络语言也不全是人们口中所谓的“不正经”,它有对传统语言的补充和说明,也有对一些当今人们对一些情感或是事物的一种新型的描述方法。只有被认可了的,被大多数人所运用的,才会拥有长久的生命力。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浅谈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 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社会语言学生命力流行语 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信息社会迅速发展下的产物,它和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着眼于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分析网络语言出现的源头及其产生的形式,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和商业价值,以及由混乱的语言现象而产生的担忧,从而探求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在信息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早已被大家知晓甚至熟练运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1年1月19日在京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是拉动中国总体网民规模攀升的主要动力;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预示着更多的经济活动步入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网络所带来的商业价值也是无可估量的。网民已然成为一个特殊的社区群体,在网络社区里,人们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有自己的名称地位,有自己的权利自由……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源头及形式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产生的,而且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发展”。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这一新型传播方式的发展而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书写使用的语言。它是在网络这种特定的语境下产生的一种语言变体,是在网络这种特殊的场景下用来交际的语言。如今,这种语言的使用不再局限于网络社区,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 一种语言并非凭空产生,它的出现必然有其源头和原因。回顾2010年的网络新词“给力”,不得不让人惊叹它强大的生命力。传播速度之快,覆盖面积之广是网络语言的显著特点。我们就“给力”等网络流行语现象来讨论网络语言是以怎样的形式出现的。 “给力”一词的出现至今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它的来源是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的意思,现在人们习惯使用“给人力量”的意思。还有一派认为它是网络上恶搞现象引发的。由此略知,网络语言的出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由于社区群体表情达意、信息传递的需要而产生的。它的源头可能是热点新闻,如“我爸是李刚”;可能是网络恶搞,如“神马都是浮云”;可能是娱乐新闻传播,如“闹台套”;可能是电影台词,如“大哥,你是懂我的”。纵观近年的网络语言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方言形式 方言也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它一般可以分为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域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由于语言发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汉语言文学 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 □刘艳娥赵峰 摘要:网络流行语作为新兴的语言现象,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文化意义、现实意义及学术意义。随着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新的热点,语言界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阐释了国内学者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争议,并对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进一步丰富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完善网络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理论体系,也为国内学者今后展开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网络语言学 一、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现象,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1.社会意义:流行语作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符号表征,它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语言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时代变迁。一方面从社会学角度阐释语言发展与变迁的原因,进而探究语言内部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通过研究语言内部结构、语言发展动态以及语言变迁规律,掌握社会的最新发展趋势,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促进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2.学术意义:追踪时代前沿,掌握最新的语言文化动态;有助于开拓新的分支学科,对汉语网络流行语进行综述研究,不但有社会语言学意义,还有汉语词汇学价值,可以为网络语言学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其研究成果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语言规划、语言战略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3.现实意义: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我们能够及时敏锐地了解社会

现实以及把握社会发展潮流,从而有助于指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社会新潮流。4.文化意义:随着网络流行语在大学校园的传播与发展,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社会心理特点,探究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生活的相互影响,进而可以准确地了解校园文化以及及时敏锐地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因此,网络语言的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新热点。在我国,语言学界主要从语义、句法、功能、认知、心理、社会、文化等角度,就网络流行语展开了比较系统的研究。然而,网络语言的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在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二、网络流行语研究现状 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学随之而生。2000年,中国学者周海中在《一门崭新的语言学科——网络语言学》中首次提出了一门新的学科——网络语言学,并就网络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发展方向等稍作阐释;此后,网络语言学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西班牙学者圣地亚哥·珀施特圭罗在2003年出版的专著《网络语言学:互联网上的语言、话语和思想》中,对网络语言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2005年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教授发表了《网络语言学的范围》一文,就网络和信息技术对语言产生影响的问题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目前网络语言学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最有活力的分支学科之一。近些年,国内语言界学者主要从9个角度对网络流行语展开了研究: 1.语义角度:许多语言学者主要对网络流行语语义的变异现象、语义变异特点、语义变异的原因、语义衍生及泛化过程、流行语语义的不确定性以及导致流行语

浅析网络流行语“最美”

浅析网络流行语“最美” 本文将从语言学视角分析网络流行语“最美”的含义、句法特征、语用条件以及其所折射出的当代人的社会心态,进一步探寻其流行的真正原因。 标签:流行语最美语义语用社会心态 流行语指的是某个时期在某些人中广泛流行的语言形式。[1] 自从2011年7月2日被网友们称为“最美妈妈”的吴菊萍事迹出现后,流行语“最美”的使用频率一路飙升,当前(截至2012年8月3日)网络上“最美”的使用词条已高达2.63亿。“最美”无疑成为当下最热的流行语。 究竟“最美”为何如此流行?其语义是如何发展演变的?时代赋予了“最美”何种“新”的含义?“最美NP”格式有何特点,反映出人们怎样的社会心態?下面就从语言学视角全面地对流行语“最美”进行逐一解密。 一、“最美”语义发展与演变 “最美”是由程度副词“最”加上形容词“美”构成,“美”字的义项有很多,最基本的义项是“美丽的、好看的”[2]。“最美”作为一个偏正结构的词组,其最初的含义与用法等同于短语“最美丽的”。例如:最美风景、最美图画、最美乐曲……其语义是指在诸多同类的人或事物比较中,美丽的程度最高的一个,更倾向其比较后的客观美的描述。但现今越来越多的人们不仅将“最美”视为一个趋向固化的词语,并且也出现了“最美NP”特殊的话语格式,其含义通常是用来记述或形容某些表面看来平凡但却隐含着不平凡意义的事物或具有善行义举道德崇高的人。例如“最美”战士、“最美”乡村女医生、学生医院拍“最美毕业照”全班合影“一个都不能少”(荆楚网,2012年6月15日)。 现今流行的“最美”“最美NP”与过去所不同的是副词“最”的极性意义已经虚化,没有了先前表极性程度的意味,无需通过在众多同类事物中比较而得出,反而具有”最平凡中的伟大”之义。“最美”用来描述人时,其后所跟的通常是人的职业(如“最美”护士)、身份(如“最美”路人)、亲属称谓(如“最美”嫂子)等,多半突出强调了人的群体化、身份职业的类化等,而淡化了其具体长相、出身、性别、年龄、地位等信息。被赋予“最美”评价的人都是些“草根”人物。“最美NP”格式绝大部分最先是出自网民的“赞誉”,与以往客观的“美丽”或官方的“荣誉称号”相比,“最美”被赋予更多平民化与主观性,可以理解为在一个或某些人眼中或心中所认为的“最美”。 二、“最美”句法结构特点 与词组“最美丽的”相比,趋向于固化词的“最美”在句法中可以充当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多种句法成分,具有丰富的句法功能。(从642条整理的语料中选取最典型的以下12例来说明。) (一)“最美”作主语 (1)“最美”将不会成为道德幻觉(圣才学习网,2012年7月?31日) (2)民众眼中的“最美”应该得到制度的肯定(华夏经纬网,2012年4月25日) (3)“最美”其实不需要仰视(《钱江晚报》2012年7月13日) (二)“最美”作谓语 (4)其实,每个人都可以“最美”(红网论坛,2011年8月20日) (三)“最美”作宾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