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工作流程

输血科工作流程

输血科工作流程

一.去白悬浮红细胞

1.备血:接申请单和血样后→双核对签字→复核血型不规则抗体→在申请单上标注→完成记帐;

2.现在用血:接申请单和血样后→双核对签字→复核血型→不规则抗体、交叉配血→在申请单上标注→完成记帐→电脑发血→电话服务中心(50713,50708)取血→登记本记录双核双签。二.病毒灭活冰冻血浆、冷沉淀:

1.备血:接申请单和血样后→双核对签字→复核血型→在申请单上标注→完成记帐;

2.现在用血:接申请单和血样后→双核对签字→复核血型→在申请单上标注→37度融浆→电话服务中心(50713,50708)取血→登记本记录双核双签→完成记帐;

三.血小板:

1.备血:接申请单和血样后→双核对签字→复核血型→在申请单上标注→完成记帐;

2.现在用血:接申请单和血样后→双核对签字→复核血型→在申请单上标注→电话血站联系血小板→放血小板保存箱暂存→入库→电脑发血→电话服务中心(50713,50708)取血→登记本记录双核双签。

输血安全制度和流程图

输血安全制度及流程 1.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 输血装置是否完整;八对:对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对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者要认真确认患者身份。查对供血者、血型、血袋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名。 2. 2.取血后在30分钟输入;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 袋再次核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3. 4. 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注。 5. 6. 4.输血前将血袋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不得加入药物。 5.连续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 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液继续输注。 6.输血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输血开始,应观察 患者5-10分钟,无异常方可离开。输血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7.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空血袋保留24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 贴在病历中保存。 8.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2-4小时之输用,不得自行贮血。 9.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余血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 输血流程 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无菌操作建立静脉通道)→输血前核对病历、输血记录单、血袋(核对方式:一人持病历、输血记录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核对,另交叉重复一遍核对容:患者、床号、住院号、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品种、剂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实验结果、血液有效期)→洗手,至患者床边→输血时核对:患者、床号、住院号、腕带、输血单、病历、血袋(两人携带病历、输血单、输血用具和血液制品﹝推治疗车﹞)→接血袋:确认通畅、消毒(严格执行两人核对)→调节滴数,<20滴/min(确认患者静脉通路完好、用安尔碘消毒血袋出口,将输血器针头拔出,插入血袋入口,血袋挂于输液架上)→输血后核对输血单、输液单、患者、腕带、床头卡(输血单必须双签名)→签名:输血单、输液单、临时医嘱(严格执行两人核对:核对容同输血前核对)→15min 再次调节滴数(成人40~60滴/min,休克患者适当加快,儿童、老年、体弱、心肺疾病患者速度宜慢)→输血结束冲洗(输血结束后,继续滴入注射用生理盐水把输血管血液全部输完;血袋按要求处理)→观察与记录(记录输血起始与结束时间、速度、输注量、输注是否通畅、是否发生不良反应、患者主诉等,将输血记录单放入病历)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一)输血安全制度 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 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血库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血库送血;高热 者通知医生。 4.运送中心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 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 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 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 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 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 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 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 10.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

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输血不良反应识别标准:?? 常见的输血反应和并发症包括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溶血反应、细菌污染、循环超负荷、出血倾向、酸碱平衡失调、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传播感染性疾病等。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1、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发热反应多发生在输血后?1-2?小时内,往往先有发冷或寒战,继以高热,体温可高达39℃-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多数血压无变化。症状持续少则十几分钟,多则1-2?小时后缓解。 2、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过敏反应并不常见,其特点是输入几毫升全血或血液制品后立刻发生,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喘鸣、面色潮红、神志不清、休克等症状。? 3、溶血反应?? 绝大多数是输入异型血所致。典型症状是输入几十毫升血后,出现休克、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腰背酸痛、心前区压迫感、头痛、血红蛋白尿、异常出血等,可致死亡。麻醉中的手术患者唯一的早期征象是伤口渗血和低血压。

4、细菌污染反应?? 如果污染血液的是非致病菌,可能只引起一些类似发热反应的症状。但因多数是毒性大的致病菌,即使输入10-20ml,也可立刻发生休克。库存低温条件下生长的革兰染色阴性杆菌,其内毒素所致的休克,可出现血红蛋白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 5、循环超负荷?? 心脏代偿功能减退的患者,输血过量或速度太快,可因循环超负荷而造成心力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头部胀痛、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大量血性泡沫痰以及颈静脉怒张、肺部湿罗音、静脉压升高,胸部拍片显示肺水肿征象,严重者可致死。?? 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一)临床医护人员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速发型输血不良反应后(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管,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患方提出异议时,经治医护人员应该与患方共同封存剩余血液、血袋及输血器材等,双方签字后由输血科保管备查。?? (二)输血科工作人员接到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

临床输血流程

人民医院临床输血流程 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规范临床用血,明确临床输血过程及各环节操作要求,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医院实际,制定本临床输血流程。 一、临床输血流程具体步骤 是从患者病情决定需要输血起,到血液输注完成且达到了临床输注的疗效为止。 1、评估患者的用血需求以及要求输血的时间。 2、告知患者(或)其亲属拟实施的输血治疗目的和理由、输血风险与利弊,使其知情同意并签字,记录于病历中。 3、在患者病历中记录输血的原因、指征及需要的血液制品类型、种类和数量。 4、准确和清楚地填写输血申请单及输血前受血者传染病指标检验申请单,注明输血的原因。 5、如果紧急需要血液,立即通过电话和检验科联系,事后补填输血申请单(仅限于患者配血标本已在检验科,之前申请血量已经用完)。 6、采集并正确标识用于配血试验的血样及输血前检查血样。 7、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将输血申请单及血样送到检验科。 8、检验科进行血型鉴定及配血试验,选择配合的血液。 9、科室护理工作人员到检验科领取并核对血液制品。 10、发血时及输血前由2名医务人员核对以下各项的一致性: ⑴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性别、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所需血液品种与数量; ⑵血液制品信息: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及时间、血袋编号(或条形码)、血液制品有无凝块、异物、溶血、漏血等。

医院临床输血流程图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血标本采集流程图(菱形为关键控制点)

医院输血治疗同意书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病案号:科别输血目的: 输血史:有/无孕产 输血成分: 输血方式:1.异体输血□ 2.自体输血□ 3.其它□: 临床诊断: 输血前检查: ALT U/L; HBsAg ;Anti-HBs ; HBeAg ; Anti-HBe ; Anti-HBc ; Anti-HCV ; Anti-HIV1/2 ;Anti-TP 输血治疗包括输全血、成分血,是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临床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行之有效的手段。 但输血存在一定风险,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 虽然我院使用的血液,均已按卫生部有关规定进行检测,但由于当前科技水平的限制,输血仍有某些不能预测或不能防止的输血反应和输血传染病。输血时可能发生的主要情况如下: 1.过敏反应 2.发热反应 3.感染肝炎(乙肝、丙肝等) 4.感染艾滋病、梅毒 5.感染疟疾 6.巨细胞病毒或EB病毒感染7.输血引起的其他疾病。 同意输血次数:1次□2次□3次□由主治医师决定输血次数□在您及家属或监护人了解上述情况后,如同意输血治疗,请签署相应意见,并在下面签名。 受血者(家属/监护人)签名:年月日 医师签字:年月日 医院临床输血申请单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图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图

静脉输血流程图 输血前准备 遵医嘱准备采血试管,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后采集血样。(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名患者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 输血前两人执行三查八对并签名 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 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送血库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取血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携病历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取备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品种剂量、血液质量、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取回 输血时 两人带病历床边再次三查八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品种、剂量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执行输血。 取回后尽快输用,避免剧烈震汤,30分钟内输入。 连续输注一袋以上血液时中间根据医嘱用0.9%生理盐水冲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填写输血反应表,剩余血液交血库备查并及时上报护理部、医务处。 严密观察输血过程认真巡视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入,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严密观察受血者不良反应,观察15分钟后巡回单上认真记录双签名后方可离开。 护士在输血申请单和医嘱单上双签名,并写好执行时间,将输血记录单附在病历中,输血结束后血袋注明结束时间送回输血科保存24小时。

用血申请程序 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 紧急情况 在1小时内或更短 时间内需要血液肯定需要血液 例如:择期手术 可能需要血液 例如:产科,择期手术 紧急申请ABO血型和RH (D)配合血液。血库可选择O型血申请ABO和RH(D)配合 血液,要求在指定的时间 内备好 申请定型,抗体筛选和保 留备用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临床用血流程 一、一般病人用血流程: 1、输血前相关检查; 输血申请单、加盖公章的取血申请单及交叉配血血样送输血科; 2、 输血科配血后,临床医护人员凭取血单到输血科共同核对9项,3、双签名后发血; 4、两医护人员床旁核对9项后输血,做好相关记录; 血输完后,将血袋交回输血科(有不良反应的须填报不良反应回报、5 ;单) 6、输血科保留用后血袋1日后销毁。二、急诊病人用血流程: 1、临床医生电话通知输血科备血; 2、将输血申请单(右上角注明急症)、输血前传染病检查标本及交叉配血标本及时送输血科; 3、输血科配血后,电话通知临床医护人员取血; 4、临床医护人员凭取血单到输血科共同核对9项,双签名后发; 5、医护人员共同核对9项后双签名后发血; 6、两医护人员床旁核对9项后输血,做好相关记录; 7、血输完后,将血袋交回输血科(有不良反应的须填报不良反应回报单); 8、输血科保留用后血袋24小时后销毁。 (注:①输血前的九项检查内容:ALT、HBsAg、抗HBs抗体、HBeAg、抗HBe抗体、抗HBc抗体、HCV、HIV1/2、梅毒;②四单内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检查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受血者输血前全套检查申请单》;③查对九项内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配血报告、血液). 输血操作管理流程。 注:如果班内未接到血源,书面、口头交班给下一班。通知医生,询问输血科固定电话及患者家属。

采集血标本的流程

注意点: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齡、2 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方、3 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他4 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10 min.、凝血功能障碍患者拔管后按压时间延长至5. 紧急用血流程 经治医师首先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最好静脉插管,通过该插管采集供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病毒筛查试验用的血标本,并同时通知输血科做好紧急用血准备。 输血科在确认库存血液不足时,立即与采供血机构联系,说明哪种血液不能满足紧急输血的需要。如果有多名医护人员处理多名伤员,此时应指定1名医师负责血液申请并与输血科联络。每个患者的血标本和输血申请单上应清楚地标明患者姓名和唯一性病案号。若无法识别患者(如患者昏迷),可在病案号的基础上加紧急入院号(如01号、02号……),避免在确认受血者身份和粘贴血标本标签时出错。 如果在短时间内发出另外一份针对同一名患者的《临床输血申请单》,应使用与第一份《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上相同的标识编号,以便输血科技术人员确认处理的是同一名患者。 急性失血患者如经液体复苏后收缩压能维持在10.66kPa(80mmHg)左右可暂不输血,因为患者维持在许可的低血压状态可减缓出血,防止在伤口处形成的一个不结实的止血血栓被血流冲走。对于低血压急需手术的患者应尽快送手术室。 特别紧急情况下,需要紧急同型输血时,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标明血液需求的紧急程度,并统一特定用语表达的含义:“火急”:10~15min以内;“紧急”:30min以内。申请单连同血标本快速送达输血科。血液输用后,经治科室应尽快到医务处审批补办相关手续。 输血科在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及血标本后,如病情“火急”且不知患者血型情况下,应在10~15min内发出第一袋未经交叉配血的O型悬浮红细胞(O型红细胞必须正反定型相符),并在血袋上标明发血时尚未完成交叉配血试验。此后,应尽快鉴定供、受者血型并根据临床输血需要,发出经交叉配血主侧相合的同型悬浮红细胞。但在未知患者RhD血型的情况下,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或未成年女性不轻易发给RhD阳性O型红细胞。病情“紧急”应在30min内完成正反定型及凝聚胺法主侧配血。 紧急非同型血液输注,不能输注全血,只能输注红细胞。红细胞只要求主侧配血相合,次侧配血不作要求。输注前要与患者或其亲属签订《输血治疗同意书》说明利弊。血浆和冷沉淀可以相容性输注。 若已输入大量0型红细胞成分后,能否输注与患者同型的血液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当患者原ABO 血型的红细胞与新采集的患者血标本血清相合时,可以输注与患者原血型同型的血液(在改输原同型的血液时,须更换输血器)。若交叉配血试验由于ABO抗体所致不合时,则应继续输注0型红细胞。

输血安全管理流程

输血安全管理流程 【流程】 确认有效医嘱两人将输血申请单、配血单与病历核对 解释 两人核对 采血样- 一次一人一管一带一化验单 送血双方逐项查对(输血申请单、配血单、备血试管) 交叉配血报告单 取血血袋标签:血型(Rh)、有效期、血袋编号 血液与血袋的质量 准备静脉通路 输血前(交叉配血单、血袋标签内 容) 二次双人核对输血时(到患者床边再次核对) 严格无菌操作 掌握输血注意事项 输血速度 观察输血疗效 输血并发症相应措施 输血完毕有输血反应填写输血反应单与血浆一起送血库 无输血反应血袋送血库保存 【输血安全预案】 1.由二名护士将输血申请单、配血单与病历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 住院号、病区、床号、血型、诊断等无误后开始执行并签名。执行操作 时必须严格按输血流程及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实习护生不得单独进行操 作。 2.采血时两名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血型、采集血样。采血要求:一次 一人一管一带一化验单。

3.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往血库,与血库工作 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4.取血时由医务人员凭配血单和医嘱单到血库,与血库工作人员双方共同 查对。①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的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 性别、血型(包括Rh血型)、血液成分、剂量、有无凝集反应②核对血 袋标签:献血者血型(包括Rh血型)、姓名编号、血的有效期③检查血 袋有无破损渗液,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报 告单上共同签字,方可发出。 5.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 ①标签破损,字迹不清;②血袋有破损、漏血;③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④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⑤血液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⑥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6.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 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液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7.输血时,必须由两名护士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袋编号、血型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有 效期、血液成分及剂量等,确认与输血报告相符后,再次核对血液质量,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8.输血注意点: 1)血液领出血库后30分钟内进行输血,4小时内必须输完(200-300ml), 血液不得加热,输血前将血袋内成份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血液内不得 加入其他药物。 2)在输血前、两袋血之间、输血后均需输入生理盐水。 3)输血开始时要缓慢滴入,观察15分钟,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输血全过程和输血后30分钟内都必须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 9. 输血完毕,血袋及输血装置送血库保存 【输血反应处理流程】 1.减慢或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医生和血库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找出原因,做好记 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积极配合抢救,并 保留剩余的血液及输血器具供检查分析原因。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教学内容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 (一)输血安全制度 1.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检验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接到检验科通知可以取血后,先测量患者体温,体温正常者通知检验科送 血;高热者通知医生。 4.检验科送血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三查后签收。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 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 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 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不得自行储血。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 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 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 (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血库值班人员。 10.输血的时间限制: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 (1)全血或红细胞应该在离开冰箱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在4小时内输注完毕(室内温度过高要适当缩短时间)。一袋血4小时内未输注完毕则应废弃。 (2)浓缩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分钟内输注完毕。 (3)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分钟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分钟内输完。 11.有多种成分血液成分需要输入时,应优先输血小板。 12.输血过程中监测

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715

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 重 新 输 血反应或有血液质量问 临床科室 1 临床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护士站 V 1护士按医嘱抽取血标本 输血科(血库) P F 合格 签收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 '复验受血者、 献血者的血型 选择所需要的血液制品 进行交叉配血 1 交叉配血结果阴性的血 液制品 电脑录入,打印报告单,记 录本上登记 两人复核无误后签名 护士接收血液核对无误 ■ 后签名方可取走 不合格 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

用血申请程序 紧急情况 在1小时内或更短 时间内需要血液 紧急申请ABO血型和RH(D )配合血液。血库可选择O型血 可能需要血液 例如:产科,择期手术 申请定型,抗体筛选和保留备用

临床输血主要步骤及关键控制点 患者:病情需要输血 4 告 知 谈 话 血库:计划约血、贮存血液、定血型、交叉配血 患者:病情需要输血 *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贮存和运输的系统,使血液保存在适宜的环境中以维持其功能 (菱形为关键控制点) 标本采样 时项写血良应报 及 逐填输不反回单 血标本交接 发血取血 意、 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及输何种血液 书 护士:采血标本、送标本、送单、取血

血液预约、入库、核对、贮存工作流程 制定用血计划 上报采供血机构 V 配合采供血机构送血人员认真核对所送血液的数量及质量, 核对共送血清单上签字,并保留一份清单备查 输入电脑存档 V 按A. B、0、AB血型、采血日期及有效期、不同的血液成分分别依次排列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

血液出库、质量检测、领发工作流程 必须由医护人员取血 1 f 配血合格后,血库凭报告单提血单发血 1 r 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 七查七对,准确无误 1 f 双方认真核查血制品外包装是否完好, 血液外观正常发血 做好详细登记及统计工作 1 r 输血过程中如发生输血反应,应把 反应情况反馈血库,并进行及时处理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输血管理制度及流程规范 输血全过程的血液安全管理制度及流程 1、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生向患者或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及/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2、护士接到输血医嘱时,两人认真核对主治医师填写好的《输血申请单》,填写好病人的信息并将粘贴于配血管上。 3、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及贴有病人信息标签的试管至患者处,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和诊断,准确无误后方可采血,采血后两人在《输血申请单》下面签字。操作要求:一人一次一管。 4、采集血液标本时,不得在输入大分子溶液通道中取血,应在另侧肢体血管取血,以防影响血型、交叉配血和抗体筛查结果。 5、采血后由医护人员或专人将血样和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双方逐项核对。 6、取血时,取血护士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6.1、受血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门急诊号、血型、血液成分、血量;

6.2、核对血袋标签:献血员条码编码、血型、血液的有效期; 6.3、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液,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双方核对无误后,在配血报告单上和血液入、出库流程记录上签字。 7、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律拒领: 7.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7.2、血袋有破损,漏血; 7.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7.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7.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7.8、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8、血液领回病房后,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负责核对,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配血报告单上签名,不允许代签。如有两袋及以上的血液,先进行总核对,然后一袋一核对一签名。 9、血液从血库取出后30min内进行输血,不得加温,输血前将血袋内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动,输血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10、各种血液制剂从输血科发出后,均应在30分钟内进行输注,输注时限规定如下:

护理工作流程图汇总

一、入院护理流程图 (2 二、出院护理流程图 (3 三、转入护理流程图 (4 四、危重病人转运(检查流程图 (5 五、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6 六、静脉化疗流程图 (8 七、药物过敏反应急救流程图 (9 八、紧急封存病人病历应急预案流程图 (10 九、留置鼻胃管操作流程图 (11 十、管饲操作流程图 (12 十一、导管滑脱管理流程图 (13 一、平日大小便化验送检流程图 (14 二、急诊化验送检流程图 (15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采样流程图 (16 四、采集24小时尿标本流程图 (17 五、患者家属赴血站取血应急流程 (18 内外科常见专科护理流程图 (19 一、急性左心衰急救流程图 (19 二、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流程图 (20

三、心包填塞急救流程图 (21 四高血压急症急救流程图 (22 六、成人心脏病突发事件处理流程图 (23 七、心动过速处理流程图 (24 八、心动过缓处理流程图 (25 十、低血压/休克/急性肺水肿处理流程图 (26 十一、低血容量性休克流程图 (27 十二、感染性休克急救流程图 (28 十三、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图 (29 十四、心源性休克急救流程图 (30 十五、呼吸困难急救流程图 (31 十六、大咯血急救流程图 (32 十八、自发性气胸急救流程图 (33 十九、消化道大出血急救流程图 (34 二十、腹痛急救流程图 (35 二十二、脑疝急救流程图 (36 二十三、抽搐急救流程图 (37 二十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流程图 (38 二十八、高血钾急救流程图 (39

专科护理操作流程 (40 四、心肺复苏流程图 (40 五、异物窒息处理流程图 (41 六、肺扣击操作流程图 (42 七、约束工具使用流程图 (43 一、入院护理流程图 病人接 通知后 办理住院手续危重病人 通知医生,做 好抢救准备 一般病人 护士负责安排床位、建立病历、通知医生 穿上病人服安置病人,与护送护士做好交接班配合抢救,检测 生态体征 病情稳定 做好入院介绍: 介绍主管医生、护士

输血科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报告、调查、处理及追踪回访的基本程序,以确保输血不良反应得到及时、准确的处理,最大限度减轻输血不良反应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后的整个处理过程。 3职责 3.1输血科人员、临床用血科室医护人员执行本程序。 3.2科室主任负责输血反应处理的审核与监督工作。 4工作程序 4.1输血反应报告、调查程序 4.1.1临床科室发现输血患者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后,在积极处理的同时,要及时向输血科通报输血反应发生情况,与输血科共同调查、分析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确定进一步的处理、治疗方案。 4.1.2输血科值班人员接到临床输血反应报告后,应仔细询问患者所属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血型、既往输血史、孕产史、疾病诊断、用药史、本次输血成分名称、输血量、患者输血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与体征,认真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对临床科室提出初步的处置参考意见。 4.2 急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的数小时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急性输血不良反应。如果受血者的症状或体征显示有急性输血不良反应,立刻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如停止输血,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立即组织输血反应的原因调查和治疗。 4.2.1过敏性或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如果怀疑为过敏性或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由临床医生对症处理。 4.2.2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

如果怀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抽取血袋中剩余血及输血反应后受血者血液连同静脉输液送检验科做细菌学检验。 4.2.3溶血性输血反应 如果怀疑为溶血性输血反应,停止输血并立刻做以下工作: 4.2.3.1复查标签和记录:复查血袋标签和全部有关记录,以验证受血者和所输血液有无核对错误。 4.2.3.2采集实验室检查用标本:收集受血者输血反应前血标本、输血反应后的抗凝和不抗凝血标本,连同所输血袋和输血器、静脉输液及输血反应后留取的尿液标本,送相关实验室检查。 4.2.3.3实验室检测:受血者抗凝血液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受血者不抗凝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4.2.3.4输血科实验室检查: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对输血反应后的血标本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观察血清(血浆)中有无溶血现象。 4.2.3.5及时治疗:如果受血者已有溶血证据,临床医生应立刻着手治疗,不必等待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4.3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输血完毕数天以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输血不良反应,受血者如果发现或怀疑为迟发性输血反应,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免疫性的迟发性输血反应属于血液成分的抗原—抗体反应,在检测和确认后,记录于受血者的病历中,其处理步骤同急性输血不良反应。 4.4 输血相关传染性疾病的处理 输血后如果受血者出现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医护部门应汇同输血科仔细

输血管理和持续改进督查表

医院输血管理督查表 督查时间:年月日科室:输血科 督查内容: 一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是□否 至少应有: ⑴血液发放和输血核对制度。□有□无 ⑵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有□无 ⑶医务人员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知识培训制度。□有□无 ⑷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有□无 2.进行输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有: ⑴计划□有□无⑵讲义或课件□有□无⑶签到□有□无⑷考核□有□无 ⑸每年至少1次□是□否 3.有“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有□无 4.科室开展输血质量管理工作,有: ⑴计划。□有□无 ⑵检查记录。□有□无 ⑶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有□无 ⑷改进措施得到落实。□是□否 5.输血科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为100%。□是□否 6.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为100%。□是□否 7.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操作。□是□否 二 1.有以下临床输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 ⑴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有□无 ⑵应急用血预案□有□无 ⑶用血申请流程□有□无 ⑷用血流程□有□无 ⑸输血管理流程□有□无 ⑹采集血标本流程□有□无 2.对相关制度、流程进行培训与教育,有: ⑴计划□有□无 ⑵讲义或课件□有□无 ⑶签到□有□无 ⑷考核□有□无 3.输血科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是□否 4.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血液科等主要用血部门)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是□否

三 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有□无 2.医院有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规定。□有□无 3.对用血趋势,有: ⑴评价□有□无 ⑵分析□有□无 ⑶以上工作每月一次□是□否 4.医务人员掌握输血适应症相关规定。□是□否 5.做到科学、合理用血。□是□否 科学、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 ⑴输血申请合格率100%□是□否 ⑵用血适应症合格率≥90%□是□否 ⑶成分输血比例≥90% □是□否 6.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有评价。□是□否 四 1.有血液贮存质量监测规范。□有□无 2.有信息反馈制度。□有□无 3.有计算机管理设施用于血液管理。□有□无 4.对血液出入库: ⑴有核对领发登记制度□有□无 ⑵有工作记录□有□无 ⑶资料保存完整□是□否 ⑷电子文档有安全备份□有□无 5.使用血液存放环境符合规定。□是□否 6.对血液存放环境有监测记录。□有□无 7.不同血型的全血、成分血: ⑴分型分层存放或在不同冰箱存放□是□否 ⑵标识明显□是□否 8.对储血冰箱: ⑴有不间断的温度监测□有□无 ⑵有温度监测记录□有□无 9.血液保存温度符合要求。□是□否 10.血液保存期符合要求。□是□否 11.对贮血冰箱进行消毒: ⑴每周一次□是□否 ⑵有记录□有□无 ⑶记录保存完整□是□否 12.对贮血冰箱进行细菌监测: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图

静脉输血流程图 输血前准备 遵医嘱准备采血试管,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后采集血样。(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名患者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 输血前两人执行三查八对并签名 三查:血制品有效期、血制品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整 八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试验结果、血制品种类、剂量)。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号、血量、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等。 送血库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血库),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取血 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携病历到输血科(血库)取血。取备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床号、血型、品种剂量、血液质量、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字取回 输血时 两人带病历床边再次三查八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血型、品种、剂量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执行输血。 取回后尽快输用,避免剧烈震汤,30分钟内输入。 连续输注一袋以上血液时中间根据医嘱用0.9%生理盐水冲管。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填写输血反应表,剩余血液交血库备查并及时上报护理部、医务处。 严密观察输血过程认真巡视记录,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输入,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严密观察受血者不良反应,观察15分钟后巡回单上认真记录双签名后方可离开。 护士在输血申请单和医嘱单上双签名,并写好执行时间,将输血记录单附在病历中,输血结束后血袋注明结束时间送回输血科保存24小时。

用血申请程序 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紧急情况 在1小时内或更短时间内需要血液 肯定需要血液 例如:择期手术 可能需要血液 例如:产科,择期手术 紧急申请ABO血型和RH(D)配合血液。血库可选择O型血申请ABO和RH(D)配 合血液,要求在指定的时 间内备好 申请定型,抗体筛选和保 留备用

紧急输血相关规定与批准流程

紧急输血管理规定和批准流程 一、紧急输血管理规定 1.为确保紧急情况下的临床用血安全,切实保障患者的权益,输血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和流程。 2.本管理规定和批准流程中的紧急输血,是指患者因生命垂危等特殊情况,急需输血抢救治疗,而患者又无自主意识,无法取得其意见,且短时间内无法取得其近亲属(或委托授权人、法定监护人)意见的紧急情况下的输血。 3.在进行紧急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必须严格遵守输血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并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确保患者的安全。 4.在提出紧急输血申请的同时,经治医师应将患者的紧急情况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常班时间上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法定假日或夜班时间上报医院总值班或值班院长),并做好相关记录。相关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在经治医师提供的相关记录上签字同意,以保证紧急输血抢救的及时性,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5.当紧急输血抢救结束,患者恢复意识或其近亲属(或委托授权人、法定监护人)到场后,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患者或其近亲属等履行输血告知义务,双方补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将《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与相关职能部门签字同意的相关记录一并保存于病历中。

6.在执行紧急输血抢救结束后,经治医师还应根据《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用血量,及时补办相应的用血审批手续交输血科存档。 二、紧急输血批准流程 第一步经治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危重情况,及时向输血科提出紧急输血申请,并 通知护士立即采集输血标本送检。 第二步经治医师将患者的紧急情况同时上报相关职能部门(常班时间上报医务 科或分管院长,法定假日或夜班时间上报医院总值班或值班院长),并做好输血相关记录。 第三步相关职能部门在经治医师提供的输血相关记录上签字同意。 第四步输血科发血,护士执行输血。 第五步紧急输血抢救结束后,经治医师向患者或其近亲属等履行输血告知义 务,双方补签《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并将《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与相关职能部门签字同意的相关记录一并保存于病历中。 第六步经治医师补办相应的用血审批手续交输血科存档

血库流程图

临床输血管理工作流程示意图 临床科室 重新抽血 临床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护士站 护士按医嘱抽取血标本 输血科(血库) 签收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 复验受血者、献血者的血型 选择所需要的血液制品 进行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结果阴性的血液制品 电脑录入,打印报告单,记录本上登记两人复核无误后签名 护士接收血液核对无误后签名方可取走 输血反应或有血 液 质 量 问 题 血 型 不 相 符 或 血 标 本 不 符 合 要 求不 合 格 输 血 申 请 单 和 血 标 本

临床医生用血申请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的输血需求 紧急情况在1小 时内或更短时 间内需要血液。 紧急申请ABO血型和RH(D)配合血液。血库可选择O型血申请ABO和RH (D)配合血液, 要求在指定的时 间内备好 申请定型,抗体 筛选和保留备用肯定需要血液。 例如:择期手 术。 可能需要血液。 例如:产科,择 期手术需求

临床输血主要步骤及关键控制点流程图 *冷链是一套用于血液贮存和运输的系统,使血液保存在适宜的环境中以维持其功能(菱形为关键控制点) 患者:病情需要输血 告知谈话 签同意书 医生:决定是否需要输血及输何种血液 规范填写输血申请 确认受血者身份并采到正确标本 冷链* 核对监护输血记录 临 时 医 嘱 输 血 申 请 单 护士:采血标本、送表本、送单、取血 血标 本验收交接登记 及时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交接班登记医护人员取血 血 标 本 交 接 发血取血 血库:计划约血、储存血液、定血型、交叉配血 计划合理 冷 链* 验收 血 站供血 计划用血 患者:病情需要输血 标本采集 输 血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输血管理工作流程临床用血申请流程

3、输血科配血后,临床医护人员凭取血单到输血科共同核对9项,双签名后发血; 4、两医护人员床旁核对9项后输血,做好相关记录; 5、血输完后,将血袋交回输血科(有不良反应的须填报不良反应回报单); 6、输血科保留用后血袋1日后销毁。 二、急诊病人用血流程: 1、临床医生电话通知输血科备血; 2、将输血申请单(右上角注明急症)、输血前传染病检查标本及交叉配血标本及时送输血科; 3、输血科配血后,电话通知临床医护人员取血; 4、临床医护人员凭取血单到输血科共同核对9项,双签名后发; 5、医护人员共同核对9项后双签名后发血; 6、两医护人员床旁核对9项后输血,做好相关记录; 7、血输完后,将血袋交回输血科(有不良反应的须填报不良反应回报单); 8、输血科保留用后血袋24小时后销毁。

(注:①输血前的九项检查内容:ALT、HBsAg、抗HBs抗体、HBeAg、抗HBe抗体、抗HBc抗体、HCV、HIV1/2、梅毒;②四单内容:《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型检查申请单》、《交叉配血申请单》、《受血者输血前全套检查申请单》;③查对九项内容: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配血报告、血液)。

输血操作管理流程。 注:如果班内未接到血源,书面、口头交班给下一班。通知医生,询问输血科固定电话及患者家属。

采集血标本的流程 注意点: 1、根据医嘱采集标本,根据检验目的与要求确定采集时间、方法和试管,并通知患者准备。 2、落实双人核对检验项目、检验时间、试管、电子条形码上的科室、床号、姓名、年 龄、住院号。标本容器准备:应根据真空采血对照表准备核对试管。 3、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禁在正在输液或输血的肢体或针头、输液或输血穿刺点上 方、皮管内采血标本,应在对侧肢体采血。 4、如同时采多个项目的标本,采血顺序:血培养→不含添加剂的试管→凝血标本管→其 他标本管,需抗凝的试管拔出后按要求轻轻摇匀。 操作者着装整洁、洗手、载口罩,掌握正确采集血液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