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千克和克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千克和克单元练习题
二年级数学千克和克单元练习题

“千克和克”单元练习姓名:

一、填空。(29分,每空1分)

1、 5000克=( )千克 6千克=( )克 

200克+800克=( )克=( )千克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一个鸡蛋约重55( )

一个铅球重4 ( ) 一只母鸡重4000( )

一本数学书重300( ) 一袋大米50 ()

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 )克,也就是( )千克。

4、在○里填上>、<或=。

8000克○9千克 4千克○4000克 3千克○2990克 1千克○1010克

5、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 )克。

6、按从重到轻排列。

600克 1千克 20千克 3000克

7、把不对的单位圈出来,在不对的单位下改正。

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

8、圈出下面物品正确的重量。

桃子 ( 2克200克2千克 ) 

小孩 ( 3千克30千克300千克 )

小兔 ( 2千克 20千克200千克 )

鸡蛋 ( 7克70克700克 )

二、选择。(8分,每题2分)

1、18个1角硬币大约重18( )。 A、克 B、米 C、千克

2、1千克沙子的重量( )1000克棉花的重量。 A、> B、< C、=

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 )克。 A、240 B、2400 C、24

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 )千克的香蕉。

A、5000

B、5

C、500

三、计算。(共31分)

1、直接写出得数。(11分)

7000+600= 36÷4= 40÷8= 2700-700=

8×3= 0×9= 65+40= 900+100=

1千克+2千克= 50千克-20千克= 1千克-700克=

2、列竖立计算。(8分)

862+78= 184-98= 170+60= 520-80=

3、递等式计算。(12分)

40+60-20 14÷2×6 32+8×6 70-28-12

= = = =

= = = =

四、连一连。(5分)

 一只梨 一只母鸡 一头牛 一只羊 一枚2分硬币

 

200千克 35千克 5克 160克 3千克

五、解决实际问题。(24分)

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4分)

答:每千克西瓜()元。

2、爸爸买回3000克豆油,吃掉1000克后,又买回2000克菜油,还有油多少千克?(4分)

答:还有油()千克。

3、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多少千克?(4分)

答:还剩()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千克。

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4分)

答:第二杯水重()克。两杯水共有()克。

5、一筐梨重28千克,4个人合买一筐,每千克梨2元,每人应付多少元?(4分)

答:每人应付()元。

6、妈妈买了一个大面包,重190克,还买了4个小面包,每个重50克,这些面包共重多少克?(4分)

答:这些面包共重( )千克。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 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计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构想: 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具准备: 教学时,教师要准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物品或食品。生活中常见的秤。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示课件中的秤。 [简析: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知识,必须查阅很多学习资料。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卷全册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姓名 得分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商和余数。( 6分 ) 35÷8= `````` 34÷5= `````` 54÷8= `````` 29÷5= `````` 46÷8= `````` 52÷6= `````` 二、填空( 30分 ) 1、在除法中,余数应比除数 ,也就是除数必须比余 数 。 2、 被除数= × + 。 3、除数6,商是9,余数是5.被除数是 。 4、□÷6=□……□,余数可能是( )。 5、一个数除以9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最小 是 。 6、○□□△○□□△○□□△……第22个图形是( )。 7、○▲□○▲□○▲□○…… 第20个图形是( )。 8、在现阶段有余数的除法列竖式时,商要对着被除数 的 。 9、有12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 个,还剩 个。 10、35个小朋友坐船,每条船坐8人,至少要( )条船。 11、有9个桃子,每盘放2个,还剩( )个 12、26个桔子,如果每袋装4个,可装( )袋,还剩( ) 个;如果每袋装5个,可装( )袋,还剩( )个;如果每 袋装6个,可装( )袋,还剩( )个。 13、两个数相除,余数是6,除数最小是( ) 14用21根长度相等的小棒,可以摆出 个正方形,还剩 根。 15、( )里最大能填几? (1)( )×6<57 (2)( )×7<43 (3)( )× 5<38 (4)( )×4<31 (5)( )×5<26 (6)( )× 6<39 三、判断对错。( 7分 ) (1)在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是7,商是8,余数最大是 7.( ) (2)70÷9 =8······2 ( ) (3)( )×4<30,( )里最大能填7。 ( )

二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测试卷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分数__ 一、口算: 5×8= 6×4= 7×3= 5×6= 4×8= 5×2= 2×3= 9×7= 9×6= 2×8= 5×4= 6×7= 4×3= 3×6= 7×5= 二、下是张老师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业余生活情况统计表 活动项目看书看电视旅游体育运动其他业余活动人数14 10 8 4 2 (1)最喜欢()的人多,做喜欢()的人少。 (2)最喜欢看书的比最喜欢旅游的多()人。 (3)最喜欢看电视的比最喜欢体育运动的多()人。 (4)这个班一共有()人。 三、气象小组把6月份的天气作了如下记录: (1) 把晴天、雨天、阴天的天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天气名称晴天雨天阴天 天数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四、下表是二(2)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表: 时间30分以下30分——1小时1小时以上 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每个“正”字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下表是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的借书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数量35本20本10本15本(1)哪种书借得最多? (2)11月二(2)班在学校图书室共借书多少本? (3)学校图书室要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建议? (4)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姓名_____分数__ 一.我会填:(16) 1、如果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 2、每份分得( )叫平均分。 3、28里面有()个7. 36里面有()个4. 4、 30 ÷ 5 = 6 读作:() :::()()()w W w . X k b 1.c O m 5、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有() 个。 列式:()÷() =() 6、有()个,每()个为一份,平均分成() 份。 列式:()÷() =() 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计算(18) ()÷6=3 36÷()=6 4×()=24 ()-15=27 ()÷1=8 4÷()=1 9÷1= 18÷9= 27÷3= 21÷3= 35÷5= 24÷6= 10÷2= 20÷5= 36÷6= 25÷5= 9÷3= 6÷6= m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6分)。 1、在算式24÷6 = 4中,6是除数,24是被除数,4是商。() 2、算式12÷6 = 2,表示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3、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列式是18÷6 = 3 。()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千克和克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千克和克 知识梳理 一、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比较物体轻重的轻重时,可以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还可以看包装上的标注等 二、千克的认识 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千克右叫作公斤.如果所用的称是以千克作单位,那么称重时指针指着几,就说明物品的质量是几千克.生活中人们习惯把质量称为重量. 三、克的认识 称比较轻的物品时,常用克作单位.克可以用“g”表示.克是一个很小的质量单位. 四、千克与克之间的换算关系 1千克=1000克 模块一认识千克 例1 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例2 下图的物品一共重多少千克?

例3 商店一共要运9袋大米,每袋重55千克,用下面这辆车来运,能一次运完吗? 例4 “>”“<”或“=” 变式1 估一估,连一连

变式2 (1)4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 (2)如果每千克大米5元,买一袋大米要花多少钱? 变式3 看图填空

变式4 在括号里填上“克”或“千克”

模块二认识克 例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例6 选一选 (1)一瓶酱油的净含量为2千克,如果把这瓶酱油放在盘秤上称一称,盘秤上会显示() A、2千克 B、比2千克大 C、比2千克小 (2)一个的质量约为()克 A、20 B、200 C、200 (3)下列选项中()的质量以“g”作单位比较合适 A、一个鸡蛋 B、一辆汽车 C、无法比较 (4)(易错题)3999克与4千克相比,() A、4千克大 B、3999克大 C、无法比较 例7大瓶装牛奶的净含量是多少克?两瓶牛奶的净含量一共是多少克?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单元备课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2页—第6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 安排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2.练习一……………………………………………1课时

教学 内容 教科书第7页至第27页。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认识表内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这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二)以及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获得使用数学的成功经验,逐步形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问题解决: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 时安排1.除法的初步认识……………………………………6课时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例1):确定调查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投票记录数据(数量比较少),画“正”字记录数据(数量比较多)。填写数据:给出正字个数,把记录的结果填在统计表中,(数正字)。 3、数据的分析:1、共有(),(各个部分的数相加),2、()的最多,()的最少。(从统计表中观察寻找。3、从中选择()最合适,为什么(选最多的,因为)你喜欢(),这组有()。 第二单元 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每份分后的数量相同,一样多) 2、方法:(求每份数)总数÷分的份数=每份数。 (求份数) 总数÷每份数=分的份数(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份这样的数) 除法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表示。 被除数÷除数=商算式的读法: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 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做除法,乘法口诀来帮忙,口诀中,缺谁谁是商。 如12÷3= 想口诀三()十二,缺四,商就是四。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1、认识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通过对折来判断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左右,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对称轴。 2、认识平移:沿着直的路线移动(上、下,左、右,斜着),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常见的平移现象有:电梯、开窗户、开抽屉等。 3、认识旋转:物体的每个部分都围绕同一个点(或同一条直线)转动。围绕某一点,方向发生了变化。常见的选择现象有:电风扇、手表、直升飞机等。 第五单元 在一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在一道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二)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题精选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1单元试卷 一、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 二、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 22+13-6 65-5×9 63÷(32-23) ,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支钢笔,每支8元,又买了1支毛笔,每支5元,妈妈买笔共用了 多少钱 2、二年级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女同学有18人,男同学有27人。每5个人坐一张 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 3、李老师买这套衣服够钱吗 四、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 1、小青有30元,买了6支钢笔后,还剩多少钱 2、小青妈妈有60元,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几个笔盒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试卷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4 6 6=12 3=15 5=25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本单元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 全单元教材按“导入—教学千克—教学克—实践活动”的线索编写。 1、从生活实例引发学习热情,引起注意。 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物体有多重”这样的事情,并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一年级(上册)教材第二单元“比一比”中也比过哪个物体重、哪个物体轻。教材把这些作为教学的起点。 第29页照片中有两袋形状和大小都差不多的食品,问学生“哪一袋重一些?”这个问题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用手掂一掂或用秤称一称。教材紧接着用秤称的方法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磅秤、台秤、弹簧秤、电子秤以及天平等,让学生知道这些都是称物体有多重的工具。 用秤称物体有多重,还需要计量单位。教材通过“称一般物体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这句话激起学生学习“千克”的愿望,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到“千克”上来。 第30页的底注介绍了千克可以用“kg”表示,在生活中和教材的练习里经常使用这个符号。“千克又叫公斤”只是一般的介绍,练习中不使用。 2、教学“千克”的活动多样。

第一,让学生知道“千克”。教材在告诉学生“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的同时,让学生观察台秤。左边的台秤上没有放东西,秤面的针指向“0”;右边的台秤上有1袋红枣,秤面的针指向“1”。两幅图连起来看,这袋红枣重1千克。这是教材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千克。 第二,让学生体会1千克。教学千克不仅要知道它,还要体会它,建立初步的、正确的1千克的印象。因此,教材要求学生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里,用手拎一拎;称出1千克鸡蛋,拎一拎并数一数有多少个;到商店里去看一看,哪些物品重1千克。希望学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亲身体会1千克有多重。在此基础上,教材还让学生体会几千克,如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你能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等。这些活动都是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是新课程加强的学习活动。学生开展这些活动不是玩,也不是一般的做一做,而要用心去体会,有意识地去感受。 第三,让学生了解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中有许多照片,如1袋盐水鸭重1kg、1袋大米5kg、电梯可载重1000kg。结合认识秤的练习,用千克作单位显示一些蔬菜、瓜果有多重。还有“你知道吗”里介绍乘坐火车、飞机旅行时携带或托运物品的重量规定。这些素材生活,选自学生的身边,引导学生带着新学习的知识去观察周围,去了解物体。 3、教学“克”的方法有特色。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全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评姓名 一、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25分)。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 请你用喜欢的方法吧上面的数据级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节目动画片电视剧体育新闻 人数 1、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共调查了()名同学。 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首选什么节目? 二、下面是东方小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25分) 东方小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销售量(台) 20 15 12 14 15 20 25 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三、看图回答问题(25分) 下表是东方红小学二(3)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

时间 30分以下 30分~1小时 1小时 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每个“正”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四、下表统计的是二(1)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25分)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 数量 20本 35本 45本 40本 1、哪种数最多? 2、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 3、图书角要新买一批书,你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评姓名 一、口算(12分) 12÷3 = 5×2 = 25+5 = 18÷3= 72- 30= 20÷4= 4 ×8= 24÷4= 30÷5×5= 4×2÷8 = 32+18=13= 36÷6+ 6 = 二、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平均分的图下面的()画“∨”,在不是 平均分的图下面的()画“4分) 1、、 ()() 三、填空(16)分 1、1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也表示()里面有()个()。 2、20÷4=5,读作()除以()等于(),被除数 是(),除数是(),商是()。 3、根据“五六三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四、在填上“﹥”“﹤”或“=”。(12分) 2×××2 5÷ 5 7××2 4 五、列式计算。(12分) 1、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 30里面有几个6.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 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欢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般比较熟悉,特别是他们自己喜欢的食品,这样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 1、认识秤。 提问:怎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 让学生把提前准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 教师总结:展示课件中的秤。 [简析:学生要想获得关于秤方面的知识,必须查阅很多学习资料。这也是引导学生课外学习的很好方法。] 2、认识千克

(1)猜一猜。 提问出示三包物品(1千克桔子、一千克棉花、l千克图钉)猜一猜你认为哪一包重?(学生间产生争论) (2)称一称。 说话:同学们都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到底你的看法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称称看吧。 学生动手称,并互相交流称后的结果。 (3)感受1千克。 说话:这几袋物品都是1千克,看来只凭物品堆大堆小,不能判断出它们的重量,应该用秤称一称。 学生在通过拎一拎、掂一掂、看一看验证结论。 (4)感受几千克。 学生分小组秤一下所带商品的准确重量。并指名请演示秤重量的过程。一开始秤的物品的重量一定要接近1千克,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物品l千克有多少。然后再类推出看秤面上2千克、3千克物品的重量。让学生通过在玩中学掌握基本知识。 (5)动手操作 称出1千克大米,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感受一下有多重。 称出1千克鸡蛋,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在数数有多少个。 说一说书上37页上一些物品的重量。第二题说出电梯或卡车的载重量,一方面让学生感受生活中既有几千克重量的物品,也有数千千克重量的物品,同时为今后学习吨打下基础。 4、认识重量单位克。 (1)称一称。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 1、统计表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数据统计的结果。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3、根据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第二单元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 时,可以一个一个地分,也可以几个几个地分,直到分完为止。(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这样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3、除法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 示。 4、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从前往后的顺序读“÷”读作除 以,“=”读作等于。其它数读法不变,如21÷3=7,读作:21除以3等于7. 5、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 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做商。

6、求商的方法:(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2)用乘法算 式求商。(3)用乘法口诀求商 7、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 8、解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 数=每份数 9、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1)所求 的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2)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第三单元知识点 1、沿一条直线把图形对折,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轴对称图 形 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本身方向 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平移方向不改变。 如拉抽屉。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旋转方向有改变。如风扇的转动。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 诀计算得出商 2、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 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一、教学内容: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教科书第29~38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 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的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4、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 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三、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千克和克。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 教学千克的认识,再教学克的认识,接着安排了一个练习,巩固对千克和克的认识,最 后还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称一称》。 四、教学重点:千克和克质量单位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概念

六、教学时间:4课时 七、教学策略:以操作为主,让学生通过动物操作建立概念第1课时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29~32页,千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 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 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20分) 1、在测量物体时,尺子的_____要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_____端对着几。 2、这把小刀长________厘米。 3、用7、0、9三个数字可以摆出________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________。 4、一个角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条边,长方形有(_______)个角,它们都是(________)角。 5、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________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________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________叫做________。 6、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_____. 7、8的5倍是(__________);21是3的(__________)倍。 8、在测量物体时,尺子的_____要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_____端对着几。 9、15÷5=3读作(________)除数是(____),被除数是(_____),用口诀(_____)计算。 10、6只小动物聚餐,每一位一双筷子,需要(_______)根筷子。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 1、右面这个时钟比准确时间快10分,准确时间是( )。

A.9时45分 B.8时45分 C.9时05分 2、三位同学观察卡车,看到的图形是( )。 A.B.C. 3、小明家收了15个西瓜,(),要用几个筐? A.用了3个筐装 B.平均每个筐装5个 C.要把15个西瓜装在筐里 4、3个人每人做6朵花,共做了多少朵花?列式不正确的为()。 A.3+3+3 B.6+6+6 C.6×3 5、小红、小芳和小兰三人跳绳比赛,她们跳了100、112、135下,小红说:“我跳的不是最多”,小芳说:“我刚好跳到100下”,小兰跳了()下。A.100 B.112 C.135 三、判断题:对的在()里画“√”,错的画“×”。(10分) 1、对边相等的四边形就一定是长方形。()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汽车运动时,车轮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4、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5、小于1800的角叫做钝角. () 四、计算题。(10分)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全册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评姓名 一、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记录(25分)。 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请你用喜欢的方法吧上面的数据级录下来,并回答问题。 节目动画片电视剧体育新闻 人数 1、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 2、共调查了()名同学。 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首选什么节目? 二、下面是东方小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25分) 东方小红电器商店电视机销售情况统计表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销售量(台) 20 15 12 14 15 20 25 1、星期()销售量最少。 2、星期()销售量最多。 3、星期()和星期()销售量一样多。 三、看图回答问题(25分) 下表是东方红小学二(3)班学生每天看电视时间情况统计

时间 30分以下 30分~1小时 1小时 人数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正 1、每个“正”表示几个人? 2、这个班有多少名同学? 3、根据上面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四、下表统计的是二(1)班图书角的藏书情况。(25分)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书 数量 20本 35本 45本 40本 1、哪种数最多? 2、图书角的藏书共有多少本? 3、图书角要新买一批书,你有什么建议?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评姓名 一、口算(12分) 12÷3 = 5×2 = 25+5 = 18÷3= 72- 30= 20÷4= 4 ×8= 24÷4= 30÷5×5= 4×2÷8 = 32+18=13= 36÷6+ 6 = 二、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在平均分的图下面的()画“∨”,在不是 平均分的图下面的()画“”。(4分) 1、 2、 ()() 三、填空(16)分 1、15÷3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也表示()里面有()个()。 2、20÷4=5,读作()除以()等于(),被除数 是(),除数是(),商是()。 3、根据“五六三十”,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四、在填上“﹥”“﹤”或“=”。(12分) 2×××2 5÷×5 7××÷÷5 五、列式计算。(12分) 1、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2、 30里面有几个6.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调查范围,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统计表来表示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的结果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记录数据的方法:①用符号表示:用符号“○”“√”等表示事物时,一个符号表示一个被调查的事物。画符号时要从下往上并把符号排列整齐。完成符号统计后,要将得到的数据填入相应的括号里。,②用画“正”字的方法表示:一个“正”字有五笔,表示五个被调查的事物,哪种事物的数量增加1,就在事物名称的后面加一笔。这种统计方法既清楚又快捷。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2、平均分的两种方法:①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如: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②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如:有20个鸡蛋,5个5个的放在一个框里,可以放几框? 3、除法的应用: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来做。如:把24个皮球平均分给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②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来做。如:35里面有几个7? 4、42÷6=7读作:42除以6等于7,表示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7;还可以表示42里面有7个6。 5、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商就是几。 练习:1、每份分得同样多,叫()。 2、算式18÷3=()读作();表示把()平均分成(),每份是();还可以表示()里面有()个()。 3、计算20÷4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根据这个口诀写出另外的三个算式:()、()、()。 4、有6根胡萝卜,每只兔子吃2根,可以分给()只兔子。 5、从25里面连续减5,减()次结果是0。 解决问题:1、一个练习本要2元钱,菲菲有10元钱,她可以买几个练习本? 2、买一支钢笔需要5元钱,要买6支钢笔,需要花多少钱?现有20元钱,能买几支这样的钢笔? 3、有16条金鱼,放在2个鱼缸里,一个鱼缸里放了7条,另一个鱼缸里放几条? 4、有一些糖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正好分完,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也正好分完,这些糖果一共有多少个? 第三单元:平移与旋转 1、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如果一个图形

三年级数学千克与克的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千克与克的练习题 姓名成绩: 1、在()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一个雪梨约重150();一个南瓜重4(); 一个排球重450();一包方便面重100 ); 小明体重约30();一头大象重3000() 一辆货车载重5000();书包约重8() 2、填空。 1千克=()克;5kg=()g; 6000克=()千克;()千克=2000克; ~ 10000克=()千克;半千克=()克; 620克+380克=()千克;300克+260克= ()克 5千克+3千克=()克。500千克+4千克=()千克。 3、在○里填上“>”“<”或“=”。 2千克○2000克5千克○4900克700克+200 1千克 999克○1千克3千克○3克15千克-68000克4、把下列各数按排列 6千克5600克5500千克7克 (从小到大) & (从大到小) 5、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桶油重15克。() (2)1千克的沙子比1千克棉花重。() (3)1个苹果约重150千克。() (4)汽车的载重量是10千克。() 6、解决问题: (1)商店卖出面粉200千克,卖出去的大米是面粉的4倍,面粉和大米一共卖出多少千克 ' (2)妈妈买来一袋大米。每天吃2千克,8天吃完。这袋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 (3)小红一家去采摘苹果,妈妈摘了24千克苹果,妈妈摘的比爸爸少6千克。爸爸摘了多少千克小红的爸爸和妈妈一共摘多少千克苹果 (4)哥哥买4千克的西瓜用24元,每千克的西瓜多少钱 ?

(5)、一只鹅重6千克,一只鹅的重量等于2只鸭的重量,一只鸭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一只鸡的重多少千克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数学考试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第一单元数据整理与收集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 C、24÷3= D、24÷4=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案 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千克和克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1课时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重点难点: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课前准备:教师:、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的物品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食品)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二、学习新课1、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引导学生看图:

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这袋红枣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吗?……3、动手试一试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的感受,并记在心里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试一试。4、估一估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同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2、想想做做2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3、想想做做3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根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克与千克练习题 一、口算 60千克+35千克= 40克+38克= 56千克÷7= 6克×8= 二、选择。 1.一筐橘子连筐重30千克,筐重3千克,橘子的重量是 ( )千克。 A.33 B.27 C.30 2.1千克苹果大约有( )个。 A.8 B.28 C.80 3.倩倩的身高大约是131( )。 A.米 B.千克 C.克 D.厘米 4.10千克铁和10千克棉花相比,( )。 A.10千克铁重 B.同样重· C.10千克棉花重 D.无法比较 5.2只鸭子的重量等于3只鸡的重量,已知1只鸭重3千克,1只鸡重( )。A.3千克 B.4千克 C.2千克 二、填空。 1.1袋精盐重500克,2袋精盐重( )克,正好是( )千克。 2.1个2分硬币约重( )克,( )个2分硬币约重1千克,所以1千克=( )克。3.比56千克多9千克是( )千克,81千克比23千克多( )千克。 4.4500克=( )千克( )克 6543克=( )千克( )克

5.一个大冬瓜约重6 ( )。一个菠萝大约重700 ( )。 6. 量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 )做单位. 7. 1个2分钱币大约重1克,1000个2分钱币约重( 8. 1袋精盐重500克,( )袋精盐正好是1千克. 9. 1000克=( )千克,1千克又叫1( ). 10. 在○里填上“>”、“<”或“=”. (1)3千克○3000克 (2)900克○1千克 (3)6千克○5999克(4)1000克○1千克 12. 将下列重量按从大到小排列. 600克、1千克、400克、3千克 ( ) >( )>( )>( ) 13.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 ● 一袋面粉重25_______ ● 一个鸭蛋约60_______ ● 一辆卡车可以装货 ● 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 ● 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____ . ) ● 一个皮球约重50_______ ● 爸爸的体重约70_______ ● 四个苹果约重500_______ 14. 填上适当的单位(千克、克) . 三.计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 ★数学考试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2)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月中( )的天数最多,( )的天数最少。 (3) 这个月中阴天有( )天。 (4) 这个月中晴天比雨天多( )天。 (5) 这个月中阴天比雨天多( )天。 (6)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 (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总数÷份数=每份数 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 列式: (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 列式: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 B、4×6= C、24÷3= D、24÷4= 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 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