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毕业设计

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毕业设计
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毕业设计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系(院)

指导教师

2010年 4 月 15 日

目录

第一部分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我的汽车工程师之路 (5)

前言 (5)

1 自我探索 (5)

1.1 职业兴趣 (5)

1.1.1 自我评估的结果:ECR (5)

1.1.2 职业测评的结果:SRI (6)

1.1.3 职业兴趣探索小结 (6)

1.2 职业能力 (7)

1.2.1 自我评估的结果:RIC (7)

1.2.2 职业测评的结果:RIS (7)

1.2.3 360度评估结果 (8)

1.2.4 职业能力探索小结 (8)

1.3 职业价值观 (9)

1.3.1 职业价值观测评结果 (9)

1.3.2 职业价值观小结 (9)

1.4 个性特征 (9)

2 了解和分析职业 (10)

2.1 世界大背景 (10)

2.2 国内汽车行业行情 (10)

2.3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11)

3 匹配抉择 (11)

3.1 性格与爱好的匹配 (11)

3.2 性格与价值取向的匹配 (11)

3.3 爱好与价值取向的匹配 (11)

3.4 我的职业目标 (12)

3.4.1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简介 (12)

3.4.2 执行路线 (13)

4 自我监控和调整 (13)

4.1 监控 (13)

4.1.1 目的 (13)

4.1.2 内容要素 (14)

4.2 修正方案 (14)

5 结束语 (14)

第二部分

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的优化设计 (15)

摘要 (15)

ABSTRACT (16)

1 课题背景 (16)

1.1 配气机构的研究历程 (17)

1.2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7)

2 配气机构简介 (18)

2.1配气机构概述 (18)

2.2配气机构采用的新技术 (20)

2.2.1顶置凸轮轴技术 (20)

2.2.2 多气门技术 (20)

2.2.3 可变气门正时配气机构(VVA) (21)

3 总布置设计 (22)

3.1 气门的布置形式 (22)

3.1.1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22)

3.2 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22)

3.3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22)

3.4 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 (22)

3.5 气门间隙 (23)

4 配气定时工作原理 (23)

5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24)

5.1 气门组 (24)

5.1.1 气门 (25)

5.1.2 气门座圈 (29)

5.1.3 气门导管 (30)

5.1.4 弹簧设计计算 (30)

5.2 气门传动组 (35)

5.2.1 凸轮轴 (35)

5.2.2 凸轮型线设计 (35)

5.2.3 缓冲段设计 (37)

5.2.4 排气凸轮型线的优化设计 (38)

5.2.5 凸轮轴进排气凸轮角度设计 (38)

5.2.6 基本段设计 (39)

5.2.7 曲轴正时带轮与凸轮轴正时带轮 (40)

5.2.8 挺柱 (40)

5.2.9 推杆 (40)

5.2.10 摇臂 (41)

设计总结 (41)

参考文献 (42)

谢辞 (43)

第一部分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我的汽车工程师之路

前言

关于人生发展阶段的论述,孔子曾在《论语?为政》中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职业是一个崇高而又神圣的词汇,他带给我们荣耀与满足,令我们的一生有所成就,让我们在夕阳映衬白发的时候有值得骄傲的回忆。

而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我们掌握自己命运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要学会利用它,发挥它最大的潜力来为我们的职业插上翅膀,放飞我们的梦想,成就我们的未来。

1 自我探索

基本理论概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1 职业兴趣

自我职业兴趣的探索源于自我认识,如果希望自己能在属于自己的跑道上跑得更快更好,那么就要有一副好的装备。正如一辆好车,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它的发动机,而我们就业的“发动机”就是我们的职业兴趣。

1.1.1 自我评估的结果:ECR

1.1.2 职业测评的结果:SRI

1.1.3 职业兴趣探索小结

参考职业兴趣测评结果,回顾我的成长经历,我的职业兴趣逐渐清晰。无论是我家庭的影响,个人经历的总结,以及父母家人的教育都对我的兴趣爱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家庭的影响

在农村的童年生活让我养成了朴实、勤劳的作风。由于父亲是一位农民,外加农村的生活使得家里要自己动手修理一些生活用品,我从小就有极其良好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从一些桌椅板凳到小型的电子设备我都有修理、拆分、组装的经历,这使得我的实践能力比较突出。

个人经历

我的学习经历有两个转折点。一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的一次期末考试,我得了第一(当时是纯属意外),从此父母和老师对我的定位从一个调皮爱玩的孩子转到了爱学,努力的孩子。从此我很乐意接受这个新的定位,为此我也付出了

努力,学习更加用功。而第二次是06年的高考,这其实是我人生到目前为止经历的最为让人刻骨铭心的打击。这两件事给了我两点启示:一个人只有自己要好,要学好,别人才会认为你会学好,能学好;还有就是不管做什么是必须要有强硬的实力,否则没有人会同情一个弱者。

家庭教育

由于母亲忙碌于工作,对我的管理可能比较少但是她的做人的理念却是时时的向我灌输,就是:“一定要先做人,后做事。”这一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学习和生活。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做人是做事的前提,而做事也是在做人。人的品质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举止,而这也必将会影响到我们做事的成败与得失。深知此理的我就潜移默化地养成了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风格。这也为我之后的职业取向埋下了伏笔。

1.2 职业能力

通过自我兴趣的探索,我已经能够比较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倾向。但是我也清楚地明白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或都有能力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的,这要取决于一个人的职业能力。因此,我又对自己做了职业能力的评估。

1.2.1 自我评估的结果:RIC

各类型分析:

1.2.2 职业测评的结果:RIS

类型解析:

1.2.3 360度评估结果

除测评外,采用360度评估的方法,收集周围的人对自己的通用能力的评价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有关自己优缺点、能力信息。使用优赛生涯在线提供的360度评估辅助工具,我对自己的通用能力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

自我评价

优点:本人作风踏实,有比较扎实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索和研究的能力。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独立的思想和善于分析的头脑。积极上进的进取精神是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动力源泉。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并且始终向这个方面探索和塑造自己。有比较独特的思考方式,对他人的心里有比较透彻的了解和阅读,能很好地与他人沟通与合作。

缺点:有时过于固执,没有十分灵活的变通与创新思想,喜欢用比较有把握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忽视改革与创新。

老师评价

优点:老师对我的评价是踏实与勤奋,有独特的自我分析和规划发展的套路,能够很好地约束自己。目标明确,并能有计划地完成。

缺点: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有时显得比较孤僻,思考远过于交流。

同学评价

优点:自制能力强,有极其明确的奋斗目标与计划。时间安排合理且实施地有章法,待人真诚友善,善于倾听。

缺点:有时显得有些深沉,过于看重结果和成绩。比较遵规守矩,在方法创新方面略有不足。

1.2.4 职业能力探索小结

参考职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测评的结果,以及360度评估中身边的人们对我的评价,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一方面能力的探索结果为我的职业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综合分析能力和兴趣的探索结果,也为我下一步

培养自己的能力提供了方向。现就我的职业能力小结如下,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俗语说360行,行行出状元。

没错,只要愿意投入我们就一定会有回报。

但是,问题是我们怎们样才能让自己能够很乐意地去投入,又怎样是自己为一项事业奋斗一生?我想这个就是我们整个职业生涯开始之前需要深入思考的。

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做职业规划的必要所在,有人说只要我们干我们喜欢干的行业,那么我们就肯定能够为止奋斗终身,可是问题是有那么多理想的事,你喜欢干并不一定就代表你有机会或有能力干这一行。换句话说,不是人人都能够做上自己喜欢的职业的。所以我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职业规划者不是竭力去寻找自己喜欢干的职业,并为其摸索终生,到头来一事无成;而是明确地知道自己的能力与喜好并在这两者之间找出一个最好的平衡点,并要始终不渝地为自己的选择奋斗。

通过以上多种软件的测试和自我以及他人对我的评价,我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职业平衡点,我认为我有能力也有兴趣在汽车行业里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1.3 职业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代表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我看重什么"。不同的人对职业特性的评价和取向不同,这种职业价值观的差异,会对就业方向、岗位选择以至工作投入造成深远的影响。虽然价值观因人而异,没有好坏之分,但选择符合自己职业价值观的工作将更容易带来成就感和认同感。

1.3.1 职业价值观测评结果

我最看重的价值观是:收入高、工作内容符合兴趣爱好、容易成为该领域专家。

1.3.2 职业价值观小结

参考职业价值观测评的结果,回顾我成长中经历的诸多选择过程,我对于职业价值观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在生活中每当我们面临抉择,需要做出决策时,价值观会隐约地引导我们的行动,价值观的澄清对于职业探索的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1.4 个性特征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思考、说话、做事的方式皆有不同,这些差异在衣着

打扮、言语表达、举手投足间的流露,将对求职、面试、工作适应、工作投入等就业的方方面面产生重要影响。根据个性特征测评的结果,我的个性特征类型是:ISFJ:内向、感知、感觉、判断型

这种人忠心耿耿、一心一意、富有同情心,喜欢助人为乐。由于这种人有很强的职业道德,一旦觉得自己的行动确有帮助,他们便会担起重担。

最令他们满意的工作是,需要细心观察和精确性要求极高的工作。他们需要通过不声不响地在背后工作以表达自己的感情投入,但个人贡献要能得到承认。

2 了解和分析职业

通过以上一些列的测评与自评我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都有了更深一步地了解,那么我将进入我职业规划的第二步,了解和分析职业。

尽管有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相信全球的汽车产业必将会有一个重新振作的时刻,而且这个时刻必将不远。又出于我对汽车的独特的爱好,我希望将来能过踏入这一行业,并能为之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这一行业的就业前景。

2.1 世界大背景

2009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全球汽车产业一片萧条,包括北美、欧洲、日本等在内的全球汽车制造业前景黯淡。全球的汽车消费也正遭遇着史上最强的衰退威胁,除了中国等亚太少数地区保持了相对的增长外,北美、日本、欧洲大多消费主力国家或地区汽车消费都出现了负增长。

2.2 国内汽车行业行情

自金融危机以来,随着“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的明确提出,国家投入新能源汽车项目的预算为11亿元,结合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投资,预计“十一五”期间国内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将超30亿元。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的挑战比发达国家会更加严重,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无疑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这对我国汽车生产行业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的确,如今的汽车行业是充满着机遇与挑战,而正是这种环境之下才会有一大批的青年才俊获得自己发展的机会,得以证明自己的实力。

2.3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目前汽车行业所需人次有技术型人才、设计人才、市场营销指导人员、复合型和外向型人才等。

3 匹配抉择

一个人职业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个人的爱好、自身性格以及职业的回报等等,因此我将从一下三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职业的匹配抉择。

3.1 性格与爱好的匹配

有第一部分的自我探索我已经大致地了解了自己的性格及爱好。我的性格主要是内向、直觉、感觉、判断,我的爱好就是汽车以及机械方面的职业。而这些大的领域中有很多的职业是适合我这一性格的人群的,如。

从这一方面来看我如果选择职业经理人作为我的奋斗目标的话是一个很平衡的选择——既符合我的性格又迎合我的爱好。

3.2 性格与价值取向的匹配

我的价值取向也在第一部分中已经做了探索,结果是我最看重的价值观是:收入高、工作内容符合兴趣爱好、容易成为该领域专家。而收入我想是我们在这个经济的大背景下所必须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我放在第一,而之后我就考虑了我的兴趣爱好,因此我的职业选择就是要考虑职业回报和我的就业爱好为重点,从这方面来分析我在第一个匹配中所做的决定是可以很好的符合这一个匹配的。

因此继续我继续坚持我的抉择。

3.3 爱好与价值取向的匹配

爱好和价值取向都已经在上两个匹配中重提了,而我再次分析可以看到我的爱好和我的价值取向并不矛盾。

第一,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在逐步地启动尤其是在今年先后有很大的动作,可以相信我们的汽车产业必将是一个很有潜力和回报率的一个行业。

第二,中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需要各种的人才,而最为缺少的就是中高端的复合型的技术管理人才,而工程师也是一个极为紧缺的高端资源。

第三,一个人如果做自己喜爱的工作的话会迸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并能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回报。

从这三点来看我的爱好与职业取向也是并肩而行,互相促进。

3.4 我的职业目标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测评和分析,我将最终的职业目标设定在国内知名的汽车公司的工程师。为此,我必须加紧学习汽车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努力考取国内名牌大学的车辆工程硕士研究生。经过一番比较与筛选,结合我自身的兴趣方向,我最终选定了同济大学作为我研究生深造的理想之地。

3.4.1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简介

2002年4月,同济大学以科技创新和新能源汽车开发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科研机制和组织架构为特色,成立了为中国汽车产业全方位服务的汽车学院。2004年9月,汽车学院全体迁入位于上海国际汽车城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4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已投入使用,现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开发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车辆工程学士点。

目前,学院在职教工95人,其中教师62人,教授25名(其中22名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24名。学院拥有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万钢教授;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教授为兼职博士生导师和大众—同济研究院院长;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各1名;并聘请多名国内外著名汽车专家为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学院与德国、奥地利、美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有着广泛的科研协作关系、学术交流和人员交流。

学院具有优异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在国家有关部委、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和国外跨国公司等的资助下,学院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及发动机研发试验设备,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测试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整车半消声以及三坐标仪等。目前正在建设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和汽车造型研究中心,全部建设后将成为国内国际具有一流水平的汽车产品研究和开发基地。目前汽车学院承担着包括国家863科研攻关项目“燃

料电池轿车研究”等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学院藏有大量的国内外图书资料。

目前在读全日制本科生1018余人,硕士生300余人,博士生70余人,工程硕士生135名,中德学院硕士生22名。本科培养为5年制,其中一年为主修德语(二外)。硕士生培养2.5年制,博士生培养3年制。其中本科的各专业方向在四年级进行提前攻读硕士的选拔,经选拔的一部分学生进入六年半学制学习(即“4+2.5”模式),毕业后授予工学硕士学位;经选拔的另一部分进入中德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按中德合作方式培养,该部分同学毕业后,可以有直接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的资格;其他四年级同学按5年制完成学士学位。学院非常重视本科阶段的大学教育,并在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多次获得过国家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并有多本教材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奖。

3.4.2 执行路线

2009年5月—2010年1月准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2010年1月—1010年9月准备复试及本科学士学位论文答辩相关事宜,并在此期间联系与专业相关的实习单位;

2010年9月—2013年认真、勤奋的研究生学习、研究与实践生活;

2010年—未来3-10年在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工作,获得助理工程师、工程师、总工程师的职称,在行业内建立一定的威信和实力,为中国汽车产业民族自主品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自我监控和调整

在现代的职业领域中,变化是无处不在的,无论是国家的大的方针政策还是企业的各项计划的实施都离不开变数。变则通,通则明,所以变通是十分常见和重要的。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从业者来说,如何来应对这种种的变化则是我们眼前和将来伴随我们一生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要赶上时代变化的脚步,就要时刻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并配合自我的调整来适应这些变化。

4.1 监控

4.1.1 目的

监控是为了我们对自己制定的短期和长远计划的实施情况的一种实时的监

督和评测,及时地发现问题,努力地解决问题,为自己的规划的真正的实施保驾护航。

4.1.2 内容要素

时间性在学校期间按月评估,实时掌握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进展;参加工作后按季度进行评估,对自己的业绩进行有条例地梳理,并整理经验。

实时性能够很好地完成自己的职业计划并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与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要实时地对自己进行监督和评测。

持久性自我监督和测评在有了实时性的保证后,就要求我们有一个持久的态度,职业是我们一生的事业,那么我们就要用这一生的时间去进行自我的监督和测评。

灵活性职业生涯中我们将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他们将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力和执行力,因此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有灵活的因对策略,随着外界的变化来调整自我。

4.2 修正方案

对于以上我所提出的职业计划的执行路线,在将来的实施中遇到一些苦难或不可知因素而导致我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时,我就必须要有一个修正的方案,来使得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至于陷入到混乱和迷茫当中。

5 结束语

如果人生是一个跑道,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样的长短。但是不一样的是你掌握自己的动力和道路。如果有了很好的动力,但是道路的选择发生了偏差,那么他在自己的跑道上留下的印迹不会很长。同样,即使一个人选对了道路但是没有充足的动力作为保障,那么可以想象他的旅途也不会有多远。只有既选对道路又有充足的动力的人才能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彰显自己的魅力,谱写最为有力和锦绣的篇章。

第二部分

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的优化设计

摘要

配气机构作为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性能及工作的可靠性、耐久性。随着内燃机高功率、高速化,人们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在高速运行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平稳、可靠地工作,因而对其配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气凸轮型线是配气机构的核心部分,配气凸轮型线设计是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模

拟计算和实验研究是内燃机配气机构研究两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内燃机;配气机构;凸轮型线;优化设计

ABSTRACT

The valve tr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s in 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ether the performances are good or bad, that affecting the power performance, economic performance, emissions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as well as affec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wear performances of the whole engine. Along with the requests of the engine’s high power, super-speed, people demand a higher index. That is, when the engine runs under a high speed, it can still work steadily and dependably, which demand that the valve train system should have a high performance. Cam profile is the hard core of the valve train, which desig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arry out valve train optimal design.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research are two important ways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valve train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Key words: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alve train; Cam profile; Optimal design

1 课题背景

1.1 配气机构的研究历程

作为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件,配气机构的研究内容从最初单纯的凸轮经验设计,发展到常将配气机构传动链当作完全刚性物体只进行运动学计算,再发展到了整个配气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研究。国外自20世纪初就有许多学者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相比而言,国内则起步较迟,20 世纪 70 年代起才开始全面研究凸轮设计与动力学分析,研究的重点放在凸轮型线设计、多质量动力学研究方面。

电子计算机的采用和测试技术的发展为配气机构动力学的研究开辟了新途径。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多方案的选择, 并预测配气机构动力学的性能已经成为有效而节省的手段。目前,国际上已有各种配气凸轮设计软件,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软件,这些软件在速度与计算精度上都有所提高。

1.2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摩托车日益成为人们生活当中重要交通工具,对机械产品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大,产品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产品与设备也日益向高速、高效、精密、轻量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产品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对其工作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产品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其结构系统必须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同时,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会损害操作者的身心健康,污染环境。因此必须对机械产品进行动态分析和动态设计,以满足机械结构静、动态特性与低振动、低噪声的要求。这一切都要求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能精确的预测出产品或工程的技术性能,需要对结构的静、动力强度以及温度场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为了在工程应用中节约成本、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很多厂家已经把前期的软件模拟作为检验设计成败的一个关键步骤。

发动机在车辆中是动力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在使用中的工作状况和可靠性。发动机的发展向着大功率轻重量的方向发展,使得其刚度不断减少,从而加剧了发动机的振动和结构噪声,这类振动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寿命。因此对发动机必须进行动态设计与分析,把动态特性作为设计的重要目标。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动机配气机构,经常处在高温、高压下工作,因此气门机构是发动机最容易发生故障的零部件之一。而配气机构性能

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经济性、可靠性, 并对发动机噪声与振动产生直接影响【4】。

而配气机构的主要零件气门既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又是气体进、出燃烧室的通道,工作时需承受很高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尤其是排气门,由于经常受到高温燃气的冲刷,从而更加容易产生漏气、腐蚀与烧损等现象,工作条件也就更为严酷。其后果将影响气缸内的换气质量,严重时会导致燃烧恶化,从而降低了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和可靠性【7】【8】。因此,对发动机的配气机构特别是气门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随着发动机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配气机构已经成为发动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而且困难的环节。这不只是由于内燃机转速的急剧增长, 使机构零件惯性力和振动迅速提高,而且还由于内燃机平均有效压力的增加。因此配气机构动力学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小型高速内燃机的重要课题。此外随着发动机低排放、高速化的发展趋势,对其性能指标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在高速运行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平稳、可靠地工作,因此对配气机构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2 配气机构简介

2.1配气机构概述

配气机构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实现换气过程,即根据气缸的工作次序,定时地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以保证气缸吸入新鲜空气和排除燃烧废气。一台内燃机的经济性能是否优越,动力性是否足够大,工作是否可靠,噪音与振动能否控制在较低的限度,常常与其配气机构设计是否合理有密切关系。

配气机构设计的优劣不仅影响发动机的结构紧凑性和制造、使用的成本,而且还决定了高速运转时柴油机的工作可靠性、耐久性。配气机构设计的好坏对柴油机的性能指标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气缸,而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新鲜充量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量系数 c来表示。充量系数越高,表明进入气缸内的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的质量越多,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越

大。压力越高,温度越低,则一定容积的气体质量越大,因此充量系数越高。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压力,温度都有不利因素,所以充量系数总是小于1,一般在0.8—0.9。就配气机构而言,主要是要求其结构有利于减小进气和排气的阻力,而且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持续开启时间比较适当,使进气和排气都尽可能充分。

一般说来,设计合理的配气机构应具有良好的换气性能,进气充分,排气彻底,即具有较大的时间-断面值,泵气损失小,配气正时恰当。与此同时,配气机构还应具有良好的动力性能,工作时运动平稳,振动和噪音较小,不发生强烈的冲击磨损等现象,这就要求配气机构的从动件具有良好的运动加速度变化规律,以及不太大的正、负加速度值。

例如,对气门通过能力的要求,实际上可理解为是对由凸轮外形所决定的气门位移规律的要求。显然,气门开闭迅速就能增大时面值,但这将导致气门机构运动件的加速度和惯性负荷增大,冲击、振动加剧,机构动力特性变差。因此,对气门通过能力的要求与对机构动力特性的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矛盾,应视所设计发动机的特点,如发动机工作转速、性能要求、配气机构系统刚度大小等,在凸轮外形设计中兼顾解决。

配气机构的结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四行程发动机广泛地采用气门式配气机构。气门式配气机构可从不同角度分类。按气门的布置形式不同,主要有气门顶置式和气门侧置式;顶置气门式的配气机构又可根据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及凸轮轴数目的不同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和凸轮轴上置式。

侧置气门式配气机构的进、排气门设置在气缸体的一侧。气门不但是气体流动的通道,而且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这种燃烧室只适应于早期低压缩比内燃机。它不紧凑,单位燃烧室体积的表面积大,燃烧室散热面积大,热损失多。此外,进、排气道由于气门侧置拐弯增多,进、排气阻力大,但结构简单,目前只用于廉价小功率汽油机。

为减少进、排气流通阻力,改进换气性能,将低压缩比燃烧室变为高压缩比燃烧室,以提高燃烧热效率和降低热损失;将气门从气缸体上移到气缸盖上,因而出现了顶置气门式的配气机构,大大的改善了内燃机的动力型和经济性而广泛采用在现代内燃机上。

2.2配气机构采用的新技术

配气机构的作用是根据内燃机工况的需要适时适度地开闭进排气门,对气缸进行换气。目前广泛采用的是气门—凸轮式配气机构,它具有保证气缸密封性的优点。气门—凸轮式配气机构按气门布置分侧置气门和顶置气门机构。现代发动机配气机构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三方面:顶置凸轮轴技术,多气门技术,可变配气定时及气门升程技术【11】。

2.2.1顶置凸轮轴技术

顶置气门配气机构,内燃机的充气系数较高,燃烧室比较紧凑,内燃机有较好的性能指标,是侧置气门机构所不能达到的,故侧置气门机构已被淘汰。

顶置气门配气机构又由凸轮轴的放置位置分成凸轮轴下置型和顶置凸轮轴型。绝大部分发动机采用凸轮轴下置型,但这种机构高速运转时产生较大的惯性力和振动及噪声,消耗较大的动力。目前的趋向是把凸轮轴放在气门上方,省去了推杆、挺柱,称顶置凸轮轴型(OHC);还有些机构将顶置凸轮轴放在气门室罩里,凸轮直接作用于气门上,这种机构省去了摇臂,高速时气门工作良好,零件惯性力极小,工作平稳。

顶置凸轮轴型(OHC)又可分成SHOC型和DHOC型。前者只用一根凸轮轴来驱动进、排气门;而后者采用两根凸轮轴来分别驱动进、排气门。这种结构适用于进、排气门呈V形排列的内燃机。凸轮轴的传动类型有三种:正时齿轮传动、正时链轮传动和驱动带传动。其中,正时齿轮传动主要用于要求长寿命和大载荷的内燃机,如船用、商用车和赛车内燃机;正时链轮传动,广泛应用于轿车内燃机,一般来说,它比正时齿轮传动机构噪音小;驱动带传动或齿形带传动是最新出现的传动方式,主要用于顶置凸轮轴内燃机上。

2.2.2 多气门技术

配气机构的最新发展是改善燃料经济性,其关键在于如何提供更多的新鲜空气,多气门内燃机很早就己经出现了,但仅用于赛车,目的是减轻排气门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但并未能在内燃机制造业得到推广。意大利布加奇公司首先创出具有四个排气门和一个进气门的内燃机。促进多气门内燃机产量迅速提高的原因在于自动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生产的工艺水平越来越高,可以充分发挥多气门配气方案的优越性,保证内燃机在整个负荷和速度范围内形成最佳混合气,并适

柴油机设计说明书.doc11

镇江高专 ZHENJIANG COLLEGE 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柴油机拆装的零件设计与数控编程 Based on disassembly of parts engine design and NC programming 系名: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二○一一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R175A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 1.1 柴油机的概述 (1) 1.2 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 1.2.1 进气冲程 (2) 1.2.2 压缩冲程 (2) 1.2.3 燃烧膨胀冲程 (3) 1.2.4 排气冲程 (3) 第二章曲轴概述 (4) 2.1 曲轴的作用 (4) 2.2 曲轴的组成 (5) 2.2.1主轴颈 (5) 2.2.2连杆轴颈 (6) 2.2.3曲柄 (6) 2.2.4自由端(前端) (6) 2.2.5功率输出自由端(后端) (6) 第三章曲轴的加工工艺 (7) 3.1 一般曲轴的加工工艺 (7) 3.2 零件设计与工艺分析 (8) 3.2.1零件材料选择 (8) 3.2.2零件几何尺公差及技术要求的确定 (9) 3.3 确定生产类型 (10) 3.3.1确定毛坯种类 (10) 3.3.2确定铸件余量及形状 (10) 3.4 曲轴加工工艺过程设计 (10) 3.4.1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10) 3.4.2确定工艺过程方案 (11)

3.5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 (13) 3.5.1选择机床 (13) 3.5.2选择夹具 (13) 3.5.3选择刀具 (13) 3.5.4选择量具 (14) 3.6 确定工序尺寸 (14)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内燃机简介

内燃机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广义上的内燃机不仅包括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和自由活塞式发动机,也包括旋转叶轮式的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等,但通常所说的内燃机是指活塞式内燃机。 活塞式内燃机以往复活塞式最为普遍。活塞式内燃机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再通过曲柄连杆机构或其他机构将机械功输出,驱动从动机械工作。 内燃机的发展历史 活塞式内燃机自19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已是比较完善的机械。它热效率高、功率和转速范围宽、配套方便、机动性好,所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全世界各种类型的汽车、拖拉机、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小型移动电站和战车等都以内燃机为动力。海上商船、内河船舶和常规舰艇,以及某些小型飞机也都由内燃机来推进。世界上内燃机的保有量在动力机械中居首位,它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活塞式内燃机起源于用火药爆炸获取动力,但因火药燃烧难以控制而未获成功。1794年,英国人斯特里特提出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取动力,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1833年,英国人赖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烧压力推动活塞作功的设计。 之后人们又提出过各种各样的内燃机方案,但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均未付诸实用。直到1860年,法国的勒努瓦模仿蒸汽机的结构,设计制造出第一台实用的煤气机。这是一种无压缩、电点火、使用照明煤气的内燃机。勒努瓦首先在内燃机中采用了弹力活塞环。这台煤气机的热效率为4%左右。 英国的巴尼特曾提倡将可燃混合气在点火之前进行压缩,随后又有人著文论述对可燃混合气进行压缩的重要作用,并且指出压缩可以大大提高勒努瓦内燃机的效率。1862年,法国科学家罗沙对内燃机热力过程进行理论分析之后,提出提高内燃机效率的要求,这就是最早的四冲程工作循环。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机械毕业设计说明书 【篇一:机械类毕业设计说明书】 河北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说明书 作者:杲宁学号: 090365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系(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药板装盒机结构设计 指导者:张建辉副教授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专业技术职务) 2013年 6 月 4 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 目录 1 引言(或绪论)???????????????????????? 1 1.1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3 1.4 药板装盒机工艺流程分析????????????????????? 3 2 总体方案确定??????????????????????????4 3 药板装盒机详细结构设计 ????????????????????6 3.1 总体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7 3.2 主要技术参数的确定??????????????????????? 10 结 论 ???????????????????????????????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篇二:机械制造毕业设计说明书模板】 (中文题目) (二号、黑体、居中,段后空一行)

摘要(小四号、黑体):离心式压缩机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可用于化肥、制药、制氧及长距离气体增压输送等装置。本次设计 的主要工作包括:确定合成氨工段循环离心压缩机的结构形式、主 体结构尺寸,并确定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及其选型。首先进行 强度和稳定性计算,主要进行了筒体、端盖的壁厚计算、水压试验 应力校核以及叶轮、轴的强度校核。其次,对这些零部件进行结构 设计。整个设计过程都是依据设计规范和标准进行的,设计结果满 足工程设计要求。关键词(小四号、黑体):离心压缩机;叶轮; 结构设计;应力校核;转子轴(英文题目) .engineering design results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structural design;stress check;rotor shaft 目录 1 前言 (1) 1.1本次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意义 (1) 1.2 合成氨工艺简介 (1) 2 离心式压缩机概况 (3) 2.1离心压缩机的优缺点 (3) 2.2离心压缩机的结构组成 (3) 2.3离心压缩机的发展趋势 (4) 3 离心式压缩机选型及计算依据 (5) 3.1离心式压缩机的气动热力学 (5) 3.1.1连续方程 (5) 4 离心压缩机设计和选型计算 (7) 4.1工艺条件 (7) 4.2容积多变指数和压缩性系数的计算 (7) 4.2.1确定混合气体的分子量和气体常数 (7) 4.2.2容积多变指数和压缩系数的确定 (8) 4.3离心压缩机的热力计算 (8) 4.3.1压缩机级数确定 (8) 5 结论 (10) 符号说明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配气机构的作用及组成

1.配气机构的作用及组成 一、功用: 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或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 二、组成: 气门组:气门及与之关联的零件; 气门传动组:从正时齿轮到推动气门动作的所有零件。 2.为什么要预留气门间隙?什么是气门间隙?为什么要留气门相位? 在气门杆尾端与摇臂端(侧置式气门机构为挺杆端)之间留有气门间隙,是为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之需的. 发动机发动时,气门将因气温升高而膨胀。如果气门以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时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则在热态下,气门及其传动件的受热膨胀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和作功行程中的漏气,从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不易启动。为了消除这种现象,通常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与其传动机构中预留一定的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被称为气门间隙。 但是,如果气门间隙留得太大,冷态下传动零件之间以及气门和气门座之间产生撞击,而且加速磨损,同时使得气门开启的持续时间减少,汽缸的充气情况变坏。 所以高级轿车上都采用液压挺柱,挺柱长度能自动变化,随时补偿气门的热膨胀量,故不需要预留气门间隙。 3.为什么有的配气机构中采用两个套装的气门弹簧 你所指两套装置的气门弹簧我可否理解成控制气门开闭的弹簧。 所有的气门弹簧都是大簧套小簧;并且是是旋向相反。 采取这种结构的原因是防止因为气门弹簧旋向的原因产生谐振,造成气门关闭不严,所以设置成旋向相反的两个气门弹簧,让它们的谐振频率相反进行抵消,消除谐振引起的气门关闭不严的现象 4.什么是点火提前角,其过大或过小有什么危害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压缩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称为点火提前角。 点火过早,会造成爆震,活塞上行受阻,效率降低,磨损加剧。点火过迟,气体做功效率低,排气声大。不论点火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转速的提升。 若点火提前角过大,则活塞还在向上止点运动时,气体压力已达很大的数值,活塞受到迎面而来的反向压力的作用,压缩行程的负功增加使发动机功率下降,甚至有时造成曲轴反转使发动机不能工作。而且点火提前角过大也易于发生不正常燃烧--爆燃。 若点火提前角过小,混合气的燃烧将在逐渐增大的容积内进行,因而燃烧最高压力降低,而且补燃增加,热损失增大,于是发动机功率下降,油耗增加,并使发动机过热 5.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特点? 6.从动盘摩擦片上的铆钉为什么要沉入摩擦片平面以下? 如果不沉头,摩擦的就不是摩擦片,而是铆钉了。 五、问答题 1.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作用是什么? 2.化油器的作用是什么? 3.主供油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它在哪些工况下参加供油? 4.为什么把加浓装置称为省油器? 5.在加速泵活塞与连接板之间为什么利用弹簧传力?

发动机毕业设计

发动机毕业设计 【篇一:汽车发动机毕业设计】 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大众帕萨特w8型汽车发动机制 造工艺分析 专业机械设计 学历层次本科 学生姓名韩璐 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姚国强 接受任务日期:年月日 完成设计(论文)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韩璐 班级: 10机械设计s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车辆分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车辆的社会化和 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 品型行业向服务型行业过渡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立的行业。分析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 现状以及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总结出日后汽车维修行业人 才所应具备的能力。而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汽车的核 心部件之一由于高负荷、高参数发动机的工况条件更加苛刻引起发 动机机件的损伤和失效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运行。要认识发动机,首先就要了解发动机的构成,并知道它的生产工艺、生产材料及制 造的方法。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只有先了解发动机,才能更好的 驾驭汽车。 [关键词] 1、发动机的构成 2、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加工流程 及其工艺分析 【key words】:1、the consist of engine. 2、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process 3、analysis of machining processes and process 二、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4 二、w8型汽车发动机的成产过程和工艺过程---------------------------------------7 三、w8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 5 三、毕业设计结束应提交的内容: 四、其他要求: 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期限: 自年月日至年月日 指导老师 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大众帕萨特w8型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分析 analysis of the volkswagen passat w8 automobile engine manufacturing process (二)毕业设计(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原始数据: 1、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 2、w8型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w8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 (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 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

汽车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工艺与工装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综述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目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内对汽车的需求迅速增长,如何提高汽车产品零部件的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发动机缸体是汽车五大部件之一,其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汽车的生产效率和性能。因此,在汽车行业中,如何提高发动机缸体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缸体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机械加工工艺装备设计,掌握机械工程产品开发的关键技术。验证、加深、巩固和扩大已学过的专业基础理论和部分专业知识,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实际生产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考察先进制造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动态。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的现状与趋势 1.2.1.1 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的现状 从国内外的资料来看,目前,汽车发动机缸体的生产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以传统的组合机床自动线为基础的柔性化改造这种以提高传统的组合机床自动化程度的技术改造已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传统的组合机床在移植了计算机数控技术之后,组合机床的柔性化程度得到很大提高; (2).以加工中心为主体的准柔性生产线这里提出的是一种以加工中心为主体,以普通机床和组合机为辅的“准柔性生产线”方案; (3).适用于多品种、大批量生产的柔性传输生产线(FTL)和柔性制造系统(FMS)。 1.2.1.2 汽车发动机缸体加工的趋势 国外发动机缸体的加工技术经历了由刚性自动化到数控或加工中心加工,再发展到柔性制造生产线、柔性制造系统和敏捷柔性生产线制造。20 世纪90 年代初,由于技术的进步,出现了高速加工中心等先进机床,产生了敏捷柔性自动线。这种敏捷柔性自动线大大增强了汽车发动机生产厂推行的“中品种、大批量、低、投资适度等优点,各工业发达国家广泛应用于汽车五大零部件的生产中。如德国成本”的新生产方式来适应市场的能力,因而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敏捷柔性自动线具有适应市场能力强

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毕业设计

本科专业职业生涯设计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系(院) 指导教师 2010年 4 月 15 日

目录 第一部分 同舟共济,自强不息,我的汽车工程师之路 (5) 前言 (5) 1 自我探索 (5) 1.1 职业兴趣 (5) 1.1.1 自我评估的结果:ECR (5) 1.1.2 职业测评的结果:SRI (6) 1.1.3 职业兴趣探索小结 (6) 1.2 职业能力 (7) 1.2.1 自我评估的结果:RIC (7) 1.2.2 职业测评的结果:RIS (7) 1.2.3 360度评估结果 (8) 1.2.4 职业能力探索小结 (8) 1.3 职业价值观 (9) 1.3.1 职业价值观测评结果 (9) 1.3.2 职业价值观小结 (9) 1.4 个性特征 (9) 2 了解和分析职业 (10) 2.1 世界大背景 (10) 2.2 国内汽车行业行情 (10) 2.3 汽车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11) 3 匹配抉择 (11) 3.1 性格与爱好的匹配 (11) 3.2 性格与价值取向的匹配 (11) 3.3 爱好与价值取向的匹配 (11) 3.4 我的职业目标 (12) 3.4.1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简介 (12) 3.4.2 执行路线 (13)

4 自我监控和调整 (13) 4.1 监控 (13) 4.1.1 目的 (13) 4.1.2 内容要素 (14) 4.2 修正方案 (14) 5 结束语 (14) 第二部分 汽车内燃机配气机构的优化设计 (15) 摘要 (15) ABSTRACT (16) 1 课题背景 (16) 1.1 配气机构的研究历程 (17) 1.2 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7) 2 配气机构简介 (18) 2.1配气机构概述 (18) 2.2配气机构采用的新技术 (20) 2.2.1顶置凸轮轴技术 (20) 2.2.2 多气门技术 (20) 2.2.3 可变气门正时配气机构(VVA) (21) 3 总布置设计 (22) 3.1 气门的布置形式 (22) 3.1.1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22) 3.2 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22) 3.3 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22) 3.4 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 (22) 3.5 气门间隙 (23) 4 配气定时工作原理 (23) 5 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24) 5.1 气门组 (24)

曲轴飞轮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前言 此设计的机器是392柴油机,这种柴油机多用于农用车和轻型轿车。此机为直列四冲程,水冷直喷柴油机,吸气方式为自然吸气,12小时标定功率为22KW(2400r/min),燃油消耗率须低于242g/(kw *h)。从目前的轻型轿车和农用车市场看,柴油机是一个发展趋势,由于用户对汽车动力性的可靠性及排放法规的限制,柴油机在市场上的地位在不断护大,三缸柴油机是农用车和轻型轿车的首选,功率足,体积小,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从研究角度来说,三缸柴油机既有多缸机的结构复杂特点,又有单缸机的结构紧凑特点,研究三缸机的题既可以解决多缸机上的一些问题也可以解决单缸机的问题。从多方面讲三缸柴油机是很有研究和设计价值的。 我设计的题目是曲轴飞轮组。曲轴是内燃机最主要的部件之一。它的尺寸参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内燃机的整体尺寸和重量,内燃机的可靠性和寿命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曲轴的强度。因此,设计新型内燃机或老产品进行改造时必须对曲轴强度进行严格的安全校核[1]。近年来随着发动机动力性和可靠性要求援不断提高,曲轴的工作条件越来越不好,曲轴的强度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对曲轴强调确定的方法有两种:试验研究和分析计算[2]。此外,曲轴的平衡也是曲轴设计时的一个重要问题,既要满足平衡又要减小平衡重质量。 飞轮主要有以下作用:1、储存动能,使曲轴转速均匀;2、驱动辅助装置;3、正时调整角度用。飞轮的设计原则是,的质量尽可能小的前提下具有足够的转动惯量,因而轮缘常做的宽厚。在进行曲轴飞轮组设计时曲轴的强度、平衡、飞轮的平衡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其中曲轴的强度是较困难的,需发在低成本的情况下,用普通材料合理进设计结构和工艺,使曲轴满足强度要求。曲轴飞轮组是发动机正常工作的保证,对其进行研究,进行合理地设计,可以满足现代发动机的要求。

内燃机配气机构系统动力学分析_张晓蓉

第31卷第3期重庆大学学报 Vo.l 31 No .3 2008年3月 Jour nal of Chongqi n g U niversity M ar .2008 文章编号:1000-582X (2008)03-0294-05 内燃机配气机构系统动力学分析 张晓蓉1,2 ,朱才朝2 ,吴佳芸 2 (1.重庆科技学院机械学院,重庆400042;2.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30) 摘 要:内燃机配气机构直接影响着内燃机的性能和可靠性。论文对顶置四气门配气机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采用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确定了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参数,利用AVL / TYCON 分析软件建立了顶置配气机构凸轮轴)摇臂)气门系统的一维动力学分析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动力学模型及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配气机构动态性能的评价和优化提出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内燃机;配气机构;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TH 132.47 文献标志码:A System Dynam ic Analysis of Engine Valve -train ZHANG X i a o-ro ng 1,2 ,ZHU C a i -cha o 2 ,W U J i a -yun 2 (1.C ollege o fM echan ical Eng i n eeri n g ,Chongqi n g U 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 l o gy ,Chongqing 400042,P .R .China ; 2.State K ey Laboratory o fM echan ica lTrans m issi o 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 i n g 400030,P .R.Ch i n a)Abst ract :Va l v e tra i n is the key factor for the perfor m ance and reliab ility of eng ine .W e analyze the w or k i n g m echanis m of over head va l v e train w ith four valves ,and obtained the m a i n para m eters o f dyna m ic m odeli n g w ith t h eore tica l and experi m ental m 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stud i e s ,w e buil d the m odel o f ca m shaf-t rocke-t valve syste m w ith AVL /TYCON soft w are .Its dyna m ic characteristics is si m ulated and ver ified by experi m ents .Th is paper prov ides a theoretical approach for the evaluati o n and opti m izati o n of dyna m ic perfor m ance of valve tra i n .K ey w ords :eng i n e ;va lve -train ;dyna m ics 配气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内燃机的性能指标。这些指标不仅包括动力性、经济性,也包括运转性能如内燃机的振动、噪声、排放指标和可靠性等,因而开展配气机构系统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配气凸轮机构一直是内燃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内容已从最初单纯的凸轮经验设计,拓展到整个配气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研究。国外自20世纪初就有许多学者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深入 研究;相比而言,国内则起步较迟,20世纪70年代起才开始全面研究凸轮设计与动力学分析,研究的重点放在凸轮型线设计、多质量动力学研究方面 [1-3] 。目前,国际上已有各种配气凸轮设计软件, 国内也出现了一些类似的软件,这些软件在速度与计算精度上都有所提高。文中以顶置四气门配气机构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和利用实验方法确定了配气机构动力学模型的主要参数,利用TYCON 分析软件建立了该配气机构的凸轮轴)摇臂)气门系统动力

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 变速器用来改变发动机传到驱动轮上的转矩和转速,为了使汽车在不同速度下行驶,变速器应设有多个档位,包括空挡和倒档。机械式手动变速器是传统的汽车传动系统,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制造成本低、便于装配和修理,传动效率高等优点,一直沿用至今。作为传动机构的重要部件,对变速器的设计都遵循着统一的目标,那就是力求简单和方便。变速器的性能直接体现出整车性能的高低,特别是燃油经济性的好坏。所以变速器的设计质量的高低一直是汽车行业竞争的焦点。 本设计针对乘用车两轴式机械变速器。根据乘用车的外形、轮距、轴距、最小离地间隙、最小转弯半径、车辆重量、满载重量以及最高车速等参数,结合选择的适合于该乘用车的发动机型号可以得出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最大扭矩、排量等重要的参数。结合某些乘用车的基本参数,选择适当的主减速比。根据上述参数,计算出变速器的相关参数,进行合理性的设计。 关键词:变速器;传动机构;传动比;齿轮;轴;同步器 ABSTRACT To change the engine used to spread transmission of torque and wheel speed, in order to make car travel at different speeds, transmission should be a number of stalls, including neutral and reverse.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is a traditional manual transmission car, because of its simple structure, small size, low manufacturing cost, ease of assembly and repair, high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are still in us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s an impotant component,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line with the goal of reunification, it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directly reflects the level of performance, especially fuel economy is good or bad.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ransmission quality has been the focus of competition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The design for the two-axis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cars. Form the basis of passenger cars, Tread, wheelbase, minimum ground clearance, minimum turning radius, vehicle weight, loaded weight and parameters such as maximum speed, combined with the suitable selection of the cars engine engine models can be drawn maximum power, maximum torque, displacement and other important parameters. Combination of some basic parameters of passenger car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reduction ratio of the Lord. Based on the above parameters to calculate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elevant parameters for a reasonable design. Key words:Transmission;Transmission mechanism; Transmission ratio;Gear;Axis; Synchronizer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所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得以及时进入气缸,废气得以及时从气缸排出;在压缩与膨胀行程中,保证燃烧室的密封。新鲜充量对于汽油机而言是汽油和空气的棍合气,对于柴油机而言是纯空气。 功用分组 各式配气机构中,按其功用都可分为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两大部分。气门组包括气门及与之相关联的零件,其组成与配气机构的型式基本无关。气门传动组、是从正时齿轮开始至推动气门动作的所有零件,其组成视配气机构的形式而有所不同,它的功用是定时驱动气门使其开闭。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倒挂在气缸盖上,其组成如图3—1所示。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弹簧座、气门弹簧、锁片等零件;气门传动组一般由摇臂、摇臂轴、推杆、挺柱、凸轮轴和正时齿轮组成。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的工作情况是:当气缸的工作循环需要将气门打开进行换气时,由曲轴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使凸轮轴上的凸轮凸起部分通过挺柱、推杆、调整螺钉推动摇臂摆转,摇臂的另一端便向下推开气门,同时使弹簧进一步压缩。当凸轮的凸起部分的顶点转过挺柱以后,便逐渐减小了对挺柱的推力,气门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开度逐渐减小,直至最后关闭。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门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严密关闭。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根据凸轮轴的位置有以下三种型式: 三种凸轮轴位置型式(1)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凸轮轴装在曲轴箱内,直接由凸轮轴正时齿轮与曲轴正时齿轮相啮合,由曲轴带动。气门传动组包括上述全部零件,其应用最为广泛。 (2)凸轮轴中置式配气机构:凸轮轴位于气缸体的上部。为了减小气门传动机构的往复运动的质量,对于高转速的发动机,可将凸轮轴的位置移到气缸体的上部,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而省去推杆。该形式的配气机构因曲轴与凸轮轴的中心线距离较远,一般要在中间加入一个中间齿轮(惰轮)。 (3)凸轮轴上置式配气机构:凸轮轴布置在气缸盖上。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没有挺柱和推杆,使往复运动的质量大为减小,对凸轮轴和气门弹簧的要求也最低,因此它适用于高速强化发动机。 四行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两圈,各缸的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即凸轮轴只转一圈,所以曲轴与凸轮轴的传动比为2:1。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培训课件

汽车发动机配气机构培训课件 顶置式配气机构气门行程大,结构较复杂,燃烧室紧凑,曲轴与凸轮轴传动比为2:1;侧置式配气机构进排气门都布置在汽缸的一侧,结构简单、零件数目少,气门布置在同一侧导致燃烧室结构不紧凑、热量损失大、进气道曲折、进气阻力大,使发动机性能下降,已趋于淘汰。目前广泛采用的是顶置式配气机构,这里以顶置式配气机构为基础,按凸轮的布置位置介绍几种类型的配气机构。凸轮的轮廓如左图所示,其轮廓线是对称的,同名凸轮的轮廓线相同,异名凸轮的轮廓线是不相同的。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凸轮的磨损,气门开启时间推迟,开启持续角减小,气门的升程有所降低,使发动机的进气量减少。凸轮的轮廓形状是由制造厂根据发动机工作需要设计的。在下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和侧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中,安装凸轮轴的座孔和压装在座孔内的凸轮轴轴承一般为整体式,为拆装方便,凸轮轴轴颈直径由前至后逐渐减小。在顶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中,安装凸轮轴的座孔和凸轮轴轴承一般为剖分式,凸轮轴各轴颈直径相等。有些凸轮轴的轴颈上加工有不同形状的油槽或油孔,这些油槽或油孔用来储存润滑油或作为润滑油通道。为防止凸轮轴发生轴向窜动,凸轮轴都设有轴向定位装置。常见的凸轮轴轴向定位装置如下图所示1-正时齿轮 2-齿轮轮毅 3-齿轮固定螺母 4-止推凸缘 5-凸缘安装螺栓 6-隔圈挺杆的功用一般都是与凸轮轴直接接触,将凸轮的推力传给椎杆或气门,在有些发动机上它只是摇臂的一个支点,也有些发动机上投有挺杆。挺杆可分为普通挺杆和液力挺杆两种形式。挺杆普通挺杆一般应用在下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或中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中,常见普通挺杆的结构如左图所示。普通挺杆一般为筒式结构,在发动机工作时挺杆底部与凸轮接触,为使挺杆底部磨损均匀,挺杆底部的丁作面制成球面一、普通挺杆挺杆放置在导向孔内,挺杆导

四冲程内燃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X X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机械工程×班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兹发给×××班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 1.设计题目: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2.应完成的项目: (1)内燃机机构运动简图1张(A4) (2)内燃机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图1张(A3) (3)力矩变化曲线图1张(A4) (4)进气凸轮设计图1张(A4) (5)工作循环图1张(A4) (6)计算飞轮转动惯量 (7)计算内燃机功率 (8)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 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2)机械原理教材 4.本设计任务书于20××年1月4日发出,应于20××年1月15日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发201×年12 月31日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201×年1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绪论 (2) 1.1 课程设计名称和要求 (2) 1.2 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2) 第二章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4) 2.1 机构设计 (4) 2.2 运动分析 (7) 2.3 动态静力分析 (11) 2.4 飞轮转动惯量计算 (16) 2.5 发动机功率计算 (18) 2.6 进排气凸轮设计 (18) 2.7 工作循环分析 (19) 设计小结 (21) 参考文献 (22)

摘要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四冲程内燃机是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本课程设计是对四冲程内燃机的运动过程进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发动机功率等,设计一款四冲程内燃机。 关键词:四冲程内燃机;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

内燃机机构和系统组成及其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 燃料供给系统 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冷却系统 (6)点火系统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

配气机构试题

配气机构试题 一.填空题 1.发动机的换气过程包 括、、、。2.换气过程的评价指标、、。3.配气机构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 有、、、。5.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凸轮轴布置形式 有、、。 6.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传动方式 有、、。 7.气门的常见耗损有、、。 8.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不同,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分 为和两种。 10.顶置式气门配气机构的凸轮轴有..三种布置型式。11.顶置式气门配气机构的气门传动组 由...... 等组成。 12.CA6102发动机凸轮轴上的凸轮是顶动的,偏心轮是推 动的,螺旋齿轮是驱动和的。 13.气门弹簧座一般是通过或固定在气门杆尾端的。 14.顶置式气门配气机构的挺杆一般是或式的。 15.摇臂通过空套在上,并用防止其轴向窜动。16.奥迪100型轿车发动机挺杆为,与摇臂间间隙。所 以需调整间隙。 17.曲轴与凸轮轴间的正时传动方式 有..等三种形式。 18.采用双气门弹簧时,双个弹簧的旋向必须相。 19.充气效率越高,进人气缸内的新鲜气体的量就_____,发动机研发出的功率就___。 20.气门式配气机构由___ 和___组成。 21.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____周,各缸的进.排气门各开启_____ 次,此时凸轮轴旋转_____周。 22.气门弹簧座是通过安装在气门杆尾部的凹槽或圆孔中的___ ____或___ ____ 固定的。 23.由曲轴到凸轮轴的传动方式有.和等三种。 24.气门由__ __和 ___ ____两部分组成。 25.凸轮轴上同一气缸的进.排气凸轮的相对角位置与既定的___ ___相适应。26.根据凸轮轴___ _____和同名凸轮的 ___ ____可判定发动机的发火次序。27.汽油机凸轮轴上的斜齿轮是用来驱动__ ___和__ ____的。而柴油机凸轮轴上的斜齿轮只是用来驱动___ ____的。

锅炉毕业设计说明书

锅炉毕业设计说明书 【篇一:锅炉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shl35-2.5-a型锅炉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针对shl35-2.5-a的低压燃烟煤锅炉进行的。本设计是在现场参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和资料,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对锅炉进行了总体布置和全面的热力计算。目的是掌握锅炉设 计的一般计算方法及计算步骤。 利用cad,完成了锅炉总图、炉墙图、钢架图、水系统图,水管图。关键词热力计算;强度计算;烟风阻力计算 design of shl35-2.5-a boiler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for shl35-2.5-a low-pressure boiler burning coal. this design is in the site visit, and 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bined with the major knowledge, the overall layout of boiler and comprehensiv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in order to master the desig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general calculation steps. the boiler general structure with double pot horizontal cylinder decorate, up to and including flue chamber slag tube two parts, the arrangement of vertical downside flue economizer and two levels of tubular air preheater, boiler hearth all be full of light pipe water wall. design in line with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boiler operation for the primary desig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andards.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the combustion, heat transfer, flue gas and air and working medium of the dynamic properties and wear and corrosion. in the process of boiler design, the main factors that fire is furnace hearth, there is enough heat radiation, coal burns out degree and the smoke of reasonable speed and smoke exhaust temperature. at the same time, to ensure the has certain air tightness to ensure that within the negative pressure combustion chamber. in the design process as a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strength calculation and smoke wind resistance calculation. thermal calculation of the furnace slag, including pipe, the boiler over, province the gas and air preheater. in order to make small boiler compact structure, most of the heating surfaces are

发动机链传动式配气机构设计

摘要 配气机构作为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内燃机的动力性能、经济性能、排放性能及工作的可靠性、耐久性。随着内燃机高功率、高速化,人们对其性能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其在高速运行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平稳、可靠地工作,因而对其配气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气凸轮型线是配气机构的核心部分,配气凸轮型线设计是配气机构优化设计的重要途径之一。模拟计算和实验研究是内燃机配气机构研究两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内燃机;配气机构;凸轮型线; I

ABSTRACT The valve trai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chanisms in a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hether the performances are good or bad, that affecting the power performance, economic performance, emissions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as well as affecting the reliability and wear performances of the whole engine. Along with the requests of the engine’s high power, super-speed, people demand a higher index. That is, when the engine runs under a high speed, it can still work steadily and dependably, which demand that the valve train system should have a high performance. Cam profile is the hard core of the valve train, which desig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arry out valve train optimal design. Simulation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research are two important ways to carry ou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valve train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 Key words: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Valve train; Cam profile; 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