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中考试

揭阳市第二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化学科试题(专业)

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组成,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请用黑色笔答题,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的相应信息点上涂黑,主观题请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相关元素相对原子量:Cl:35.5 H:1 O:16 Br:80 F:19 Na:23 N:14 C:12 Al:27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2、可逆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υ(A)=0.15 mol/(L·s),②υ(B)=0.6 mol/(L·s),③υ(C)=0.3 mol/(L·s),()④υ(D)=0.2 mol/(L·s)。该反应进行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固) + H2O(气)= CO(气) + H2(气),下列条件的改

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A.增加C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2O(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容器的体积变大

4、一定量的盐酸跟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

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①NaOH固体②H2O ③NH4Cl固体④CH3COONa固体

⑤NaNO3固体⑥KCl溶液

A.②④⑥

B.①②

C.②③⑤

D.②④⑤⑥

5、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6、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mol·L-1,c(SO42-)=0.8mol·L-1,

则c(K+)为:()A.0.15 mol·L-1B.0.2 mol·L-1C.0.3 mol·L-1D.0.4 mol·L-1

7、如右图,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图II表示

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D与E刻度间相差1 mL。

如果刻度A和D都是4,则两处液面的读数是():

A.Ⅰ中是3.2 mL,Ⅱ中是3.40 mL

B.Ⅰ中是4.8 mL,Ⅱ中是3.40 mL

C.Ⅰ中是3.2 mL,Ⅱ中是4.60 mL

D.Ⅰ中是4.8 mL,Ⅱ中是4.60 mL

8、在密闭容器中有可逆反应:nA(g)+mB(g)pC(g);ΔH=Q(Q>0)

处于平衡状态(已知n+ m>p,Q>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升温,c(B)/c(C)的比值变小②降温时体系内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③加入B,A的转化率增大④加入催化剂,反应重新达平衡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不变

⑤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A或B的浓度一定降低

⑥若A的反应速率为v(A),则B的反应速率为v(A)n/m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⑥ D.③④⑤⑥

9、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2C(g);△H>0,

平衡移动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1>P2,纵坐标指A的质量分数

B.P1<P2,纵坐标指A的转化率

C.P1>P2,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

D.P1<P2,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10、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 (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 (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1>Q2>Q3 B.Q1>Q3>Q2C.Q3>Q2>Q1 D.Q2>Q1>Q3

二、选择题(每小题最多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1、25℃时,在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 B.a>7时,水的电离受到抑制()C.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a D.a>7时,溶液的pH一定为14-a

12、关于盐类水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

B. 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碱性的相对强弱

D.同浓度的NH4Cl和NaCl pH之和大于14

13、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

· 的某一元弱酸溶液达到电离平衡后,测得其电离度为0.01%,下列说14、25℃时,0.1mol L1

法正确的是()A.将溶液稀释,电离度和溶液的pH都将增大

B.平衡时溶液的pH = 4

C.平衡时酸电离出的[H+]是水电离出的[H+]的104倍

D.若加入pH = 9的等体积的NaOH溶液,所得溶液的pH > 7

15、在一真空容器中,充入10molN2、30molH2,发生如下反应:N2+3H22NH3,在一定条件下

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率为25%。若在同一容器中,在相同温度下,向容器中充入NH3,欲使达到平衡时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与上述平衡时相同,则起始时NH3的物质的量和达平衡时NH3的转化率为()A.15mol 25% B.20mol 50%C.20 mol 75%D.40mol 80%

16、以下是几种酸碱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①甲基橙3.1~4.4 ②甲基红4.4~6.2 ③酚酞

8.2~10,现用0.1000mol/LNaOH溶液滴定浓度相近的醋酸时,上述指示剂()

A.都可以用

B.只能用③

C.可以用①或②

D.可以用②或③

17、某溶液中发生反应:A=2B+C,A的反应速率v(A)与时间t的图象如图所示。若溶液的体积

为2L,且起始时只加入A物质,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0—2min内A的物质的量浓度

的减小值

B.反应开始的前2min,A的平均反应速率小于

0.375mol·L-1·min-1

C.至2min时,A的物质的量减小值介于0.5mol至1mol

之间

D.至2min时,c(B)介于1mol·L-1至1.5mol·L-1之间

18、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CH3COO-、Na+四种离子,且其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OH-)>c(CH3COO-)>c(H+),则原溶质可能为()

A、CH3COONa

B、CH3COONa、NaOH

C、CH3COOH、CH3COONa

D、CH3COOH、NaOH

19、T℃时,在1L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Ⅰ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B的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 l·L—1 A、0.1 mo l·L—1 B和0.4 mo 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 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2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X(g)+bY(g) nW(g);ΔH=Q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t表示反应时间。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可能正确

....的是()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a+b<n

B.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C.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n<a+b

D.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Q<0

第Ⅱ卷(共80分)

三、填空题(共25分)

21、(8分)将等物质的量的A、B、C、D四种物质混合,发生如下反应:

aA + bB cC(固)+ dD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A减少了n mol,B减少了n/2 mol,C增加了3n/2 mol,D增加了n mol,此时达到化学平衡。

(1)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分别为:

A.;B.;C.;D.;

(2)若只改变压强,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发生移动,该反应中物质的聚集状态:A:,B:,D:;

(3)若只升高温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知四种物质其物质的量又达到相等,则该反应为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2、(9分)下列一句话中叙述了两个值,前者记为M,后者记为N,M和N的关系从A、B、C、D中选择

A. M>N

B. M

C. M=N

D. 无法比较

⑴相同温度下,1L 1mol · L-1的NH4Cl溶液中的NH4+个数和2 L 0.5mol·L-1NH4Cl溶液中

NH4+的个数:;

⑵相同温度下,pH值为12的烧碱溶液中水的电离度和pH值为12的CH3COONa溶液中水的电离度:;

⑶两份室温时的饱和石灰水,一份升温到50℃;另一份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至室温,两溶液中的c(Ca2+):;

⑷常温下两份等浓度的纯碱溶液,将第二份升高温度,两溶液中c(HCO3-):;

⑸将pH值为2的醋酸和盐酸都稀释相同倍数所得稀溶液的pH值:;

⑹常温下0.1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的c(Na+)和c(CH3COO-):;

⑺同温度下,0.1mol/LFeCl3溶液中Fe3+水解百分率与0.01mol·L-1FeCl3溶液中Fe3+的水解百分率:;

⑻室温下某强酸和某强碱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值为7,原酸溶液和原碱溶液的物

质的量浓度:;

⑼PH值相同的醋酸溶液和盐酸,分别用蒸馏水稀释至原来的M倍和N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值仍然相同,则M和N的关系是:。

23、(8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

X(气)+2Y(气)3Z(气),已知加入1 molX和3molY。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1)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6 mol 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

的量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8 mol 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 mol。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5molX,则需加入mol Y,加入mol Z,才能使平衡时Z为0.9a mol。

四、实验题(共28分)

24.、(7分)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

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

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

简述理由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5、(21分)维生素C的分子式是C6H8O6,水溶液呈酸性,高温或较长时间受热易损耗,许多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例如:新鲜橙汁中含维生素C浓度在500mg·L -1左右。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进行测定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实验,下面是他们的实验过程及分析报告,请根据此报告填写有关空白。

(1)实验目的:测定××牌软包装鲜橙汁维生素C含量。

(2)实验原理:C6H8O6+I2→C6H6O6+2H++2I-。

(3)实验用品和试剂:

①仪器和用品(自选,略)

②试剂:浓度为7.50×10-3mol·L-1的标准碘(水)溶液,指示剂,蒸馏水等。

(4)实验过程:

①洗涤仪器,检查是否漏液,用标准液润洗后装好标准液待用。在此步操作中,需用蒸馏水洗涤的仪器有。用标准液润洗的仪器是。

②打开橙汁包,目测:颜色—橙黄色,澄清度—好,将用该橙汁润洗2~3遍,移取

20.00mL橙汁入锥形瓶,向瓶中加入2滴指示剂,该指示剂的名称是。

③用左手操作滴定管,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滴定至终点时的现象是。(5)数据记录和处理:(设计出表格,将三次滴定所得数据都填入表格中),若经数据处理,滴

定中消耗标准碘溶液体积平均值为20.00mL ,则此橙汁中维生素C 的含量是 mg·L -1

(6)问题讨论:

①从测定结果看,此软包装橙汁是否是纯天然橙汁 (填序号)

A 、可能是

B 、一定是

C 、不是

②制造商可能采取的作法是 (填序号)

A 、天然橙汁被加水稀释

B 、天然橙汁被浓缩

C 、向天然橙汁中添加维生素C

D 、用水和其原料混合制作

(7)下面是中和滴定过程中,容易引起误差的五个方面,根据题意,用“偏高”“偏低”或“不影响”填空

1仪器洗涤:滴定管用水冲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锥形瓶用水冲洗后,又用标准液冲洗,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

2气泡影响: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使滴定结果______________;滴定管滴定前无气泡,滴定后有气泡,使滴定结果 ______________;

3读数影响: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了俯视读数,使结果___________;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了俯视读数,使结果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7分)

26、(8分)二氧化氮在加热条件下能够分解成一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进行到45s 时,达到平衡NO 2浓度约为0.0125mol/L 。下图中的曲线表示二氧化氮分解反应在前25s 内的反应进程。

(1)请计算前20秒内氧气的平均生成速度:

(2)若反应延续至70秒,请在图中用实线画出25秒至70秒的反应进程曲线。

(3)若在反应开始时加入催化剂(其他条件都不变),请在图上用虚线画出加催化剂后的反应进程曲线。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

27、(19分)(Ⅰ)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 和活塞F 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 和1molB ,乙中充入2molC 和1molHe ,此时K 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 (g )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0.0000.005

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浓度(mol/L)时间(s )

二氧化氮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0.0400.0310.0250.0210.0180.016

+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可根据现象来判断甲、乙都已达到平衡。

(2)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

则a的取值范围是。

(3)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1处,

则甲中C的物质的量为mol,

乙中C的转化率50%(填:>、<、=),

此时,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刻度处

(填下列序号:①<6 ②>6 ③=6)

(4)若达到平衡时,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0处,则乙中可移动活塞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大于;若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靠近2处,则乙中F最终停留在右侧的刻度不小于。

(Ⅱ)若一开始就将K、F固定,其它条件均不变,则达到平衡时:

(1)甲、乙中C的物质的量是(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 );

(2)测得甲中A的转化率为b,则乙中C的转化率为;

(3)假设乙、甲两容器中的压强比用d表示,则d的取值范围是。

高二化学(专业)试题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A】【A】【A】【A】【A】【A】【A】【A】【A】

【B】【B】【B】【B】【B】【B】【B】【B】【B】【B】

【C】【C】【C】【C】【C】【C】【C】【C】【C】【C】

【D】【D】【D】【D】【D】【D】【D】【D】【D】【D】

二、选择题(每小题最多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A】【A】【A】【A】【A】【A】【A】【A】【A】

【B】【B】【B】【B】【B】【B】【B】【B】【B】【B】

【C】【C】【C】【C】【C】【C】【C】【C】【C】【C】

【D】【D】【D】【D】【D】【D】【D】【D】【D】【D】

第Ⅱ卷(共80分)

三、填空题(共25分)21、(1);;;;

(2)A:,B:,D:;

(3)____(填“放热”或“吸热”)。

22、⑴;⑵;⑶;⑷;⑸;

⑹;⑺;⑻;⑼。

23、(1)(2)mol (3)mol Y,mol Z,

四、实验题(共28分)24.、(1)。

(2)。

(3)(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填“相等、不相等”),(填“相等、不相等”),

简述理由

(5);(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5、(4)①。。②,。

③ 。 。

(5) mg·L -1。(6)① (填序号)② (填序号)

(7) ○

1 ____ __; __ ________;○

2 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7分)

26、

(4)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__

27、(1) (2) 。

(3) mol , 50%(填:>、<、=),

(填下列序号:① <6 ② >6 ③ =6) (4) ; (Ⅱ) (填:“甲>乙”或“甲<乙”或“甲=乙” );

(2) ;(3) 。 0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0.000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浓度(mol/L)时间(s )二氧化氮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0.0400.0310.0250.0210.0180.016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复习(人教版)教学教材

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复习(人教版)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考点大全集(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考点大汇总(打印版) 考点1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能量的常见转化形式, 重点分析化学能与热能、电能之间的转化, 涉及键能与化学能之间的关系及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形式. 【精确解读】 1.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变化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常见能量转化有: ①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如铜、锌形成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燃料燃烧产生能量最终带动发电机发电, 将化学能转化 为电能; ③化学能和光能、风能的相互转化等. 【精细剖析】 1.判断化学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方法: 一看, 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二看, 产生了什么, 如果是热量, 则转化为热能;如果产生了电, 则是转化为电能, 如果产生了光, 则是转化为光能. 【典例剖析】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B.铝热反应中, 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I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II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答案】A 【变式训练】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 利用太阳能将H2O和CO2化合生成二甲醚(CH3OCH3), 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由交换膜右侧向左侧迁移 B.催化剂a表面发生的反应是2CO2+12e-+12H+═CH3OCH3+3H2O C.该过程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D.消耗CO2与生成O2体积比为1:1 【答案】D

【实战演练】 1.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它不同的是( ) A.铝热反应B.燃料燃烧C.酸碱中和反应 D.Ba(OH)2?8H2O与 NH4Cl固体混合 【答案】D 【解析】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A错误;B.燃料燃烧是放热反应, 故B 错误;C.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C错误;D.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故D正确;故答案为D. 2.2016年3月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首先发现:在光、碱性CeO2修饰TiO2的复合纳米材料的催化作用下, 二氧化碳和水可转化为甲烷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CO2和CH4均含极性共价键 C.产物可能还有O2 D.CO2溶于水呈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H2CO3?2H++CO32- 【答案】D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v) ⑴定义: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变化 ⑵表示方法:单位时间内反应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⑶计算公式: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最全考点全集(打印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册)最全考点汇总(打印版) 考点1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巩固对盖斯定律的理解, 提升应用盖斯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是灵活应用盖斯定律. 【精确解读】 1.内容: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 其反应热是相同的;即化学反应热只与其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 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 2.应用: a.利用总反应和一个反应确定另一个反应的热效应; b.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以进行代数变换等数学处理; 3.反应热与键能关系 ①键能:气态的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既是形成1mol化学键所释 放的能量, 也是断裂1mol化学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 ②由键能求反应热:反应热等于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和形成生成 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为“-”)的代数和.即△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E反-∑E生 ③常见物质结构中所含化学键类别和数目:1mol P4中含有6mol P-P键;1mol晶体硅中含 有2mol Si-Si键;1mol金刚石中含有2molC-C键;1mol二氧化硅晶体中含有4mol Si-O 键. 【精细剖析】 1.盖斯定律的使用方法:

①写出目标方程式; 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 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例如: ①Fe2O3(s)+3CO(g)=2Fe(s)+3CO2 △H1 ②3Fe2O3(s)+CO(g)=2Fe3O4(s)+CO2(g)△H2 ③Fe3O4(s)+CO(g)=3FeO(s)+CO2(g)△H3 求反应FeO(s)+CO(g)=Fe(s)+CO2(g)△H4的焓变 三个反应中, FeO、CO、Fe、CO2是要保留的, 而与这四种物质无关的Fe2O3、Fe3O4要通过方程式的叠加处理予以消去, 先②+③×2-①×3先消除Fe3O4, 再消除Fe2O3, 得到④6Fe(s)+6CO2(g)=6FeO(s)+6CO(g)△H5, ④逆过来得到 ⑤6FeO(s)+6CO(g)=6Fe(s)+6CO2(g)-△H5, 再进行⑤÷6, 得到△H4=-; 2.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热化学方程式可以进行方向改变, 方向改变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 反;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可以同时改变倍数; ③热化学方程式可以叠加, 叠加时, 物质和反应热同时叠加; ④当对反应进行逆向时, 反应热数值不变, 符号相反. 【典例剖析】己知:Mn(s)+O2(g)═MnO2(s)△H l S(s)+O2(g)═SO2(g)△H2 Mn(s)+S(s)+2O2(g)═MnSO4(s)△H3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H2>0 B.△H3>△H1 C.Mn+SO2═MnO2+S△H=△H2-△H1 D.MnO2(s)+SO2(g)═MnSO4(s)△H═△H3-△H2-△H1 【答案】D

(完整版)化学选修4(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Q):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3)△H=H(生成物)-H(反应物) 3.微观角度解释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H为“-”或△H<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为“+”或△H>0 注:(高中阶段Q与△H二者通用) (4)影响晗变的主要因素:①发生变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在其他条件一定时与变化物质的物质的量程正比。②物质的温度和压强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高中化学选修4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 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mol H 2(g)燃烧,生成1mol H 2 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 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一节燃烧热能源 1.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第一章重要知识点总结 一、放热与吸热反应的几种类型: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氧化钙溶于水 二、△H的计算方法=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15分)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气态原子间形成1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如:H(g)+I(g)→H-I(g)+297KJ 即H-I键的键能为297kJ/mol,也可以理解为破坏1mol H-I键需要吸收297KJ的热量。化学反应的发生可以看成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单位:kJ/mol) 键能键能键能 H-H 436 Cl-Cl 243 H-Cl 432 S=S 255 H-S 339 C-F 427 C-Cl 330 C-I 218 H-F 565 C-O 347 H-O 464 Si—Si 176 Si—O 460 O=O 497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CCl4的稳定性(填“大于”或“小于”)CF4的稳定性。 (2)结合表中数据和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 ΔH=-QKJ/ mol;通过计算确定热化学方程式中Q 的值为②请写出晶体硅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物质稳定性的比较:能量越低越稳定键能越高越稳定 已知25℃、101KPa下,4Al(s)+3O2(g)=2Al2O3(s)ΔH=-2834.9KJ/mol 4Al(s)+2O3(g)=2Al2O3(s)ΔH=-3119.1KJ/mo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O2比O3能量低,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B.O2比O3能量高,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 C.O3比O2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放热反D.O2比O3稳定,由O2转变为O3为吸热反应 四、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判断: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s)+O2(g)==CO2(g);△H=+393.5kJ/mol B、2SO2+O2==2SO3;△H= —196.6kJ/mol C、H2(g)+1/2O2(g)==H2O(l);△H=—285.8kJ/mol D、2H2(g)+O2(g)==2H2O(l);△H= —571.6KJ 五、反应热△H大小的比较: 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试卷

灌南高级中学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可能用到的数据:H —1 O —16 Na —23 Fe —56 S —32 Ag —108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 ) A .纯盐酸、水煤气、硫酸、醋酸、干冰 B .冰醋酸、玻璃、硫酸钡、氢氟酸、乙醇 C .单甘油酯、冰水混合物、苛性钠、氢硫酸、三氧化硫 D .绿矾、漂白粉、次氯酸、氯化钾、氯气 2.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 )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铜,用铜作阳极 3. 在pH 都等于9的NaOH 和CH 3COONa 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OH -离子浓度分别为 Amol/L 与Bmol/L ,则A 和B 的关系为 ( ) A .A > B B .A =10-4B C .B =10-4A D .A =B 4.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盐类水解反应的是 ( ) A .NH 4+ +2H 2O NH 3·H 2O + H 3O + B .HCO 3- + H 2O H 3O + + CO 32- C .HS -+H +═ H 2S D .Cl 2+H 2O H ++Cl -+HClO 5. 25℃时,由水电离出c(H +)=1×10-9 mol/L 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 .Al 3+、NH 4+、SO 42-、Cl - B .Mg 2+、K +、SO 42-、HCO 3- C .K +、Na +、Cl -、SO 42_ D .Ba 2+、Cl -、Na +、SO 42- 6. 已知一种[H +]=1×10-3mol/L 的酸和一种[OH -]=1×10-3mol/L 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 性,其原因可能是: ( ) A .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 .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 .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7、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表示为 Ag 2O + Zn + H 2O 2Ag + Zn(OH)2,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Ag B 、Zn(OH)2 C 、Ag 2O D 、Zn 8. 对于难溶盐MX ,其饱和溶液中M +和X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类似于c(H + )× c(OH -) = K w , 存在等式c(M +)×c(X -) = K sp 。现将足量AgCl 的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 的溶解度大小的排列顺序是 放电 充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一一课本习题参考答案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一一《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参考答案 J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 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 (g)2 燃烧,生成1 mol HO(g),其反应热4 2 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 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 吸热反应 1W卓4 :;JI g 2 W ⑴M g) F 出! f C k 亠 F i7.( J-lirt 灯?HMt) 1 :; 1 I 'u i “I* 匕 1 -厂|H1iH-!_.7 11mol ([i J ii 11*41' nt,:i kJ nn (;」+ i ■■J _■ 卜:-?H I Jl 1? A H-iJ * L|inoi i i t11 (1 > -学{L (ji J ― 9( < 1 1) I I i I i AJI-j .1 JM k l rni3: 仁■:I) I ■■ .H ■' ^:■< 'I F ,皿IL - j AH'1 <1tEUI 1 ! 211 'll- 1 :;! - H : J 厂 1 M ;!■ Ti f >(X: 』■1H-il kJ mill 第二节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

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 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 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 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 倍。如果找到了 J 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 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4教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重点 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 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 学习过程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 ,单位:kJ/mol 或kJ?mol-1 ?H为“-”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 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 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 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 是环境? 放热反应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选修4测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鼎尚图文收集整理 化学选修4测试题 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4页,第II 卷5至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第I 、II 卷答案务必写在答题卷上。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第Ⅰ卷(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反应X+Y= M+N 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 .NH 4+ 、Ba 2+ 、NO 3— 、CO 32— B .Fe 2+ 、OH — 、SO 42— 、MnO 4 — C .K + 、Mg 2+ 、NO 3- 、SO 42— D .Na + 、Fe 3+ 、Cl — 、AlO 2— 3、在密闭容器里,A 与B 反应生成C ,其反应速率分别用A v 、B v 、C v 表示,已知2B v =3A v 、3C v =2B v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2A+3B=2C B 、A+3B=2 C C 、3A+B=2C D 、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值最小的是 ( ) A .Cl NH 4 B .34HCO NH C .44HSO NH D .424SO )(N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本习题参考答案分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课本习题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叫做反应热,在恒压条件下,它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例如1 mol H2(g)燃烧,生成1 mol H2O(g),其反应热ΔH=-241.8 kJ/mol。 2.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重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当反应完成时,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大,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若生成物释放的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能量小,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则此反应为吸反。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 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都是良好的燃料。 2. 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最终将会枯竭,因此现在就应该寻求应对措施。措施之一就是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农牧业废料、高产作物

(如甘蔗、高粱、甘薯、玉米等)、速生树木(如赤杨、刺槐、桉树等),经过发酵或高温热分解就可以制造甲醇或乙醇。由于上述制造甲醇、乙醇的原料是生物质,可以再生,因此用甲醇、乙醇代替汽油是应对能源危机的一种有效措施。 3. 氢气是最轻的燃料,而且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值最高,因此它是优异的火箭燃料,再加上无污染,氢气自然也是别的运输工具的优秀燃料。在当前,用氢气作燃料尚有困难,一是氢气易燃、易爆,极易泄漏,不便于贮存、运输;二是制造氢气尚需电力或别的化石燃料,成本高。如果用太阳能和水廉价地制取氢气的技术能够突破,则氢气能源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 甲烷是一种优质的燃料,它存在于天然气之中。但探明的天然气矿藏有限,这是人们所担心的。现已发现海底存在大量水合甲烷,其储量约是已探明的化石燃料的2倍。如果找到了适用的开采技术,将大大缓解能源危机。 5. 柱状图略。关于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能源,学生可以自由设想。在上述工业原材料中,能源单耗最大的是铝;产量大,因而总耗能量大的是水泥和钢铁。在生产中节约使用原材料,加强废旧钢铁、铝、铜、锌、铅、塑料器件的回收利用,均是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措施。 6. 公交车个人耗油和排出污染物量为私人车的1/5,从经济和环保角度看,发展公交车更为合理。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 C(s)+O2 (g) == CO2 (g) ΔH=-393.5 kJ/mol 2.5 mol C完全燃烧,ΔH=2.5 mol×(-39 3.5 kJ/mol)=-983.8 kJ/mol 2. H2 (g)的燃烧热ΔH=-285.8 kJ/mol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试卷

安阳市第36中学20160125期末试卷—— 高二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016年1月 C-12 O-16 Na-23 Al-27 S-32 Mn-55 Mg-24 Cl-35.5 N-14 Fe-56 H-1 Cu-64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Ba(OH)2溶液中加NaHSO4溶液至中性:Ba2++OH-+H++SO42-=BaSO4↓+H2O 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 2++2Na = 2Na++Cu C.用食醋检验水垢中碳酸钙的存在:CaCO3+2H+= Ca2++CO2↑+H2O D.KI溶液与H2SO4酸化的H2O2溶液混合:2I-+H2O2+2H+= 2H2O+I2 2.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 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氢钠,c(H+)增大,Kw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3.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1H、D+、T2 B.电解质:CaCO3、CH3COOH、NH4HCO3 C.胶体:饱和氯化铁溶液、淀粉溶液、牛奶 D.硅酸盐产品:晶体硅、水泥、陶瓷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C2H6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②若R2-和M+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③F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④NCl3、PCl3、CO2、CS2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⑤若X的质子数为a,中子数为b,则该原子可表示为a b X; ⑥由于非金属性Cl>Br>I,所以酸性HCl>HBr>HI; ⑦由于氨和水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NH3极易溶于水; ⑧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副族元素 A.②⑤⑥⑧ B.①③④⑦ C.②④⑤⑦ D.③⑤⑦⑧ 5.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①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②用NaOH溶液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 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SO2;④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⑤用加热的方法提取NH4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碘;⑥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中含碘; ⑦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与裂化汽油。 A.①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③⑦ D.②③⑤⑥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Na2SO4溶液中的离子总数多于Na2CO3溶液 B.相同温度下,pH相等的NaHCO3溶液、NaClO溶液、NaOH溶液:c(NaClO) >c(NaHCO3) >c(NaOH) C.常温下, CH3COONa与HCl溶液混合所得中性溶液:c(Na+)=c(Cl-)>c(H+)=c(OH一) D.0.1 mol·L-1Na2CO3溶液与0.1mol·L-1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c(CO32-)+2c(OH-)=c(HCO3-)+3c(H2CO3)+2c(H+) 7.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实现“零排放”是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之一

【重点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电化学题型

高中化学学习材 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2010高考试题-电化学题型 考点一: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1、(2010广东理综卷)23.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 —2e -=Zn 2+ B 电池反应为:Zn+Cu 2+ =Zn 2+ +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 盐桥中的K + 移向ZnSO 4溶液 2、(2010新课标卷).根据右图,可判断出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22()()2()()Ag s Cd aq Ag aq Cd S + ++=+ B .22()()()()Co aq Cd s Co s Cd aq + + +=+ C .22()()2()()Ag aq Cd S Ag s Cd aq + + +=+ D .22()()2()()Ag aq Co s Ag s Co aq + + +=+ 考点二:新型电池、燃料电池: 正负极的判断;离子的移动;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3、(2010全国卷1)右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电池的一个点极由有机光敏燃料(S )涂覆在2TiO 纳米晶 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22TiO /S TiO /S h ν *??→(激发态) +-22TiO /S TiO /S +e *??→ 3I +2e 3I ---??→ 2232TiO /S 3I 2TiO /S+I +--+??→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A .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电池工作时,I - 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C .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D .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 -和I 3- 的浓度不会减少 4、(2010安徽卷)某固体酸燃料电池以CaHSO 4固体为电解质传递H + ,其基本结构见下图,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2H 2+O 2=2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通过外电路从b 极流向a 极 B.b 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O 2+2H 2O +4e - =4OH - C.每转移0.1 mol 电子,消耗1.12 L 的H 2 D.H + 由a 极通过固体酸电解质传递到b 极 5、(2010江苏卷)右图是一种航天器能量储存系统原理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系统中只存在3种形式的能量转化 B .装置Y 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2O +2H O+4e 4OH --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期末测试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万荣二中期末测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I 12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2小题,每小题3分,共6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吸热反应一定是①释放能量②吸收能量③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④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在2A+B 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υ(A)= mol/(L·s) B.υ(B)= mol/(L·s)C.υ(C)= mol/(L·s) D.υ(D)= 1 mol/(L·s)3、在pH =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Al3+、Na+、NO 3-、Cl- B. Cu2+、Na+、NO 3 -、Cl- C. Ba2+、K+、CO 32-、MnO 4 - D. NH 4 +、H+、CH 3 COO-、 OH-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 2 O 2 (g) SO 3 (g) △H = ―/mol,在容器 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 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 B./mol C.< D.> 5、常温下,测得柠檬水溶液的pH是3,其中的c(OH-)是()mol/L: A.1x10-3 B. C.1x10-7 D.1x10-11 6、关于溶液的酸性、酸性强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溶液中有H+,溶液就显酸性 B.H+浓度大于OH-浓度,溶液一定显酸性

C .H + 浓度增大,溶液的酸性一定增强 D .强酸溶液的酸性一定比弱酸溶液的酸性强 7、常温下,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其pH 小于7的是( ) A .Na 2CO 3 B .NH 4NO 3 C .Na 2SO 4 D .Fe(OH)3 8、体积相同、pH 相同的HCl 溶液和CH 3COOH 溶液,与NaOH 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 的物质的量:( ) A .相等 B .中和HCl 的量 C .中和CH 3COOH 的量多 D .无法比较 9、已知反应A 2(g )+2B 2(g ) 2AB 2(g ) △H <0,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B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 C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10、反应:L(s)+a G(g) b R(g) 达到平衡时, 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 1>p 2, x 轴表示温度,y 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 的体积分数。 据此可判断( ) A .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 C.a >b B .上述反应是吸热反应 D .a=b 11、pH 相同的盐酸(甲)和醋酸(乙),分别与锌反应,若最后锌粒全部溶解且 放出气体一样多,为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开始时的速率:甲>乙 B .反应开始时,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甲<乙 C .反应所需时间:甲<乙 D .反应后溶液的pH :甲<乙 12、反应4A(g) + 5B(g) 4C(g) + 6D(g) △H =-Q kJ/mol ,在一定温度 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增大压强,A 和B 的转化率都增大 y x p 1 p 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

《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参考书 说明 本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和要求编写的,供高中化学教师参考。 根据课程标准,《化学反应原理》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内容,并要求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 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 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 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化学反应原理》课程共36课时,各章的课时分配建议如下: 绪论 1课时 第一章 6课时 第二章 11课时 第三章 10课时 第四章 6课时 复习 2课时 本书按章编排,每章分为“本章说明”、“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三部分。 “本章说明”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分析和课时分配建议等。教学目标反映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分析主要说明本章教材的内容及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功能、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材的特点。课时分配建议可供教师安排课时参考。 教学建议分节编排,包括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设计的思路、活动建议、问题交流和习题参考等部分。活动建议主要是对如何组织实验、科学探究和调查研究等教学

活动的建议。问题交流主要介绍“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的设计意图或对栏目活动的组织提出建议,有些还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习题参考包括提示、参考答案以及补充习题等。 教学资源主要编入一些本章教材的注释或疑难问题的解答,及与本章内容有关的原理拓展、科技信息、化学史、国内外化学与化工生产中的某些新成就等。这些内容意在帮助教师理解和掌握教材,一般不宜对学生讲授,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应该指出的是,教参是供教师备课时参考的,而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应该由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本书编写者:何少华、裴群、金仲呜、冷燕平、黄明建(按编写顺序) 本书审定者:李文鼎、王晶 责任编辑:冷燕平 责任绘图:李宏庆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2006年4月 目录 绪言 说明 教学建议 教学资源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本章说明 教学建议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强化作业-2-4.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第二章第四节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09·南通一模)碳酸铵(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的分解产生氨气,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 A.碳酸铵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熵增大 B.碳酸铵分解是因为外界给予了能量 C.碳酸铵分解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判据不能自发分解 D.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 【解析】(NH4)2CO3的分解为吸热反应,而吸热反应不易自发进行;根据焓变与熵变对化学反应的共同影响,该反应熵值一定增大。 【答案】 A 【点评】(1)ΔH<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一定要ΔH<0,焓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2)ΔS>0,有利于反应自发进行,自发反应不一定要ΔS>0。熵变是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一个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2.实验证明,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对此说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放热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 B.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放热的 C.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D.焓变是决定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唯一判据 【解析】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并不是所有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既然说“多数”,必定存在特例,所以只能说“焓变是影响反应是否具有自发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答案】 C 3.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 A.判断过程的方向 B.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C.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解析】反应过程的自发性用于判断反应过程的方向。 【答案】 A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一定是自发进行的反应 B.吸热反应一定是非自发进行的 C.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容易发生 D.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 【解析】放热反应容易自发进行,但不是所有的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易自发进行,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自发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所以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