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合唱及合奏指挥法图解

在团体歌唱或乐器合奏时,由指挥者用指挥棒或者徒手来打拍,叫做“拍节法”。指挥者要以适当的速度在空间中画出图形,驾驭节奏,并暗示出强弱缓急。

一、为什么需要指挥

一张乐谱所能承载的内容是有限的,如何把它具体组织成美妙的声音,即是指挥的工作。指挥决定最终的效果,是表现得经典抑或平庸的分水岭。

二、准备工作和合唱组织

对于活动需要,临时点将的“指挥”,合唱组织责任比摆花瓶义务重要。您也许要面对各种希奇古怪的想法和乱七八糟的人们……通常的合唱组织初期,其实还谈不上多少艺术修养,说考验您的组织和领导能力还差不多。

这个问题先搁着,在您可以考虑如何指挥之前,首先需要的是:熟悉曲谱(至少听记熟练)。乐谱(或者说烂熟于心),正是您赖以吃饭的家伙,而对乐曲的理解水平决定了您能否有驾驭的能力。把你理解的,正确的情绪传达给大家;用你的头脑和大家一起唱、用你的手控制住节奏和提醒。

经过反复的指导和练习,大家默契了这首曲子,指挥台上的你才是真正的指挥。只要几个主要的、认真的队员注意你的指挥,你就能驾驭节奏;当你和队列的每一个部分都有默契,你将驾驭一切。即使各种原因,没有这些条件。只能要求大家唱齐、唱出气势则可,你也可以当大家的花瓶,手势既然中规中矩,谁也挑不了什么(毕竟专家还是少数地)。

如果您有时间,请看看下面提供的具体步骤:

1、分析作品

指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乐谱、分析作品。我们不是莫扎特,一首你唱熟了的歌曲,除非看到曲谱,你根本不会发现自己原来遗漏了那么多细节!

对作品的思想、风格、表现手法理解越深入,对作品的解释和表现就越到位。强弱、快慢、情绪、段落结构等等,都纪录在乐谱上。理解和熟记乐谱,是指挥的必经之路。

2、乐队编制

合唱团声部位置安排有很多种,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以及各声部的特点来安排。

如果是同声合唱(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至少会分高、低声部,人数配备比例参考:

同声二部合唱3:2;同声三部合唱9:7:8;同声四部合唱7:4:4:5。

混声合唱(男、女混合组织或者童声、男声混合组织)二部的,高、低声部人数配置比例一般为5:3。混声四部合唱配置为:左上男高,左下女高;右上男低,右下女低,人数配备比例4:2.5:2.5:3.5。

3、组织排练

当指挥胸有成竹之后,通常需要经历多次排练,才能与团体达成默契和一致。

正规的排练组织要经历:抄写乐谱,个别练习,集体视唱,分声部练习,集体和排,连排,最后是彩排,这些步骤。

在能够充分把握作品的前提下,如果有条件,应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合唱队水平的高低、时间要求的长短、演出的性质、规模、条件等因素制定排练计划。如果时间要求很紧,则要善于抓住作品的重点,适当加大“合练”的时间。

个别练习的目的,无非是让大家尽快熟悉和理解作品,同时也是指挥帮助队员解决技术问题的好机会。

经过初步的个人练习后,指挥应尽快组织集体视唱。初次和练的要求可以松些,这里指挥就要对作品给予解释,要给予合唱队明确的要求。

分声部练习,指挥有机会给予更细致的要求和处理,在这个环节要完全解决声部内的问题。

集体和排是极为重要的排练,针对整体和各处细节上的音乐处理,需要反复排练,精雕细琢,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需要注意的是:当各个声部的队员把自己的声部唱熟了之后,“合”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就好比初学钢琴的人左、右手都分别弹熟了,但是和起来还要练好一会儿。

业余的合唱团非主旋律部分容易跟着主旋律跑,这时候你要单独把这个声部拿出来练一会,然后与主旋律配合,再把剩下的声部加进去。

各个声部的声音要达到和谐统一,让合唱队员留心听别的声部的声音,不能因为怕跟着别的声部跑了就故意放大声音,只顾自己唱。指挥这个时候的任务就是控制整体的和谐,哪个声部冒出来了就示意他们弱下去。

遇上音高问题,高音区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指挥就要帮助队员调整自己的发声方法,利用泛音达到音高,完善声音效果。比如要发“a”就让队员发a的时候想着“ao”。

或者唱不上去就用假声,千万不要使劲喊,这样出来的声音不仅难听且对嗓子不好。

连排,已经是总结性的排练,要求尽量一气呵成。合唱队通过连排,可以始终保持演出状态。

彩排的目的是让合唱队在正式的演出条件和要求下,进行非正式的“演出”。灯光、音响、舞台布置、艺术造型等等都会具体落实。彩排的成功标志着排练的最终结束。

如上,是我针对排练而提出的一点个人建议。总的来说,指挥必须熟悉曲子各部分的技术情况和每个成员的演唱特点,只有找出关键,才能对症下药。

三、指挥的姿态要求

姿态:首先请您放松心态,站正站稳、昂然挺胸。在没有动作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棵松。

通常来说,您个子不高,站在合唱队前面。自然仰面,便于看见全体演唱者,也便于演唱者看清指挥。表情或温柔美好或刚毅冷峻随情况需要,恰当的时候请用恰当的目光给予大家恰当的暗示,如果的确不知道该往哪里看,请注意合唱队第二排中间那个人的衣服扣子。

脚是站立的根基,您可以微微张开也可以略有前后,只要站稳、站得好看。经常走来走去晃来晃去的风格一般不提倡,缩脖子整衣襟搓鼻子揉领带更加不必要……

指挥着装的个人建议:

静:双肩请坦然而松弛,需要时将肘轻松端起,臂略微前伸,使手抬到略同肩的高与宽,大臂不要夹紧或者随意伸展——放松,如果找不到感觉请幻想弹一架吊在半空的钢琴。

离身体的空间以能抱住一个人为宜,高度徜徉于脸前不高于眉或者端在胸前最常见(常位),对于宽广、低沉的乐章也可以放在肚腹前不低于腰(低位),在高音和激昂的时候亦可向上擎起高过眉如“擦玻璃”(高位)。手的活动空间以曲子风格有异,动作以明确和得力为佳,通常不必过大:腕,掌,指是最灵巧而富于表现力的部位,也是指挥的主要工具。尤以合唱的指挥,通常是徒手的。小臂、大臂,甚至肩和身体往往是为了这个“终端”而配合活动的。一般的姿势是手掌朝向前下方,虚握或不握拳,手指自然而松弛,如握苹果状(大个的苹果),能够灵活地做出任何动作。

关于手的分工,通常以右手为主掌握主旋律,左手为辅给予提示。或者说:“右手节拍和速度,左手情绪和变化”。

例如合唱不考虑分声部处理,只驾驭一条主旋律的情况,那么可以让左手略低于右手,以突出主要;而在多声部处理的场合或者复杂的歌曲,双手要进行分工。此时的位置要根据声部进入与退出的时机以及情绪和变化等因素做相应调整,双手地位也许是均等的。

动:总以手舞带动小臂的动作为主,假设胸前有一个圆,在那个活动空间里足够划出清晰的线条即可。大臂和肩作为稳固的支撑,不可随着节拍乱晃。一般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大幅张开——除非在慢而强到很夸张的乐章,到那时双臂可以释放,于是有“翻云覆雨”的大气。

在情绪舒缓柔情的乐章,动作要灵活并舒展,参见四拍子的弱打法,是一套“蝴蝶翻飞”的柔和线条;在节奏紧凑的乐章,动作也需要表现紧张而短促,下面指挥图里的线条和距离自然要变得精简而直接,有时候几乎就是跳跃的“点”了。

左手:

刚才说了右手为主,一般主管节奏;左手则多作为暗示,主管情绪和变化:以不同的手法提示不同的情况——例如Mr.Bean指挥圣诞乐团的时候用手指凭空当旋钮调节乐队音量,您也不妨在和团体默契的情况下采用一些暗示:

例如旋律线走高而情绪饱满,您可以用左手作出向上托起的动作;再例如旋律线走低而情绪压抑的时候,就是向下压制的动作……种种手段不一而足,但无一不是生动易懂而且简洁美观的。

于是真正的指挥左手一点不清闲(尤其在多声部中要分开照顾),具体手法请咨询专业人士(音乐表演专家,不是中医和推拿专家)。

这里说得有点多了,简单的——当辅助手没什么大事的时候,双手可以做对称的相反动作,例如2拍子两手的行程像划船,详见图解。

不管是指挥合唱还是乐队,与他们的交流不仅用手势,更重要的是用眼神。眼神的加入会使你的指挥充满活力。试想一下你目光呆板地面对着你的合唱团是多么可怕!你的队员也会觉得不舒服。所以,眼睛要与每一个声部进行交流——例如在进入预示拍时,就要配合眼神给他们暗示了。

卡拉扬指挥的时候是闭着眼睛的,他的乐队队员很怕他睁眼睛,因为当他突然睁开眼的时候,那是他听到了错误的音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