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第七章造林密度确定与种植点配置

一、造林密度的意义

造林密度: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也叫初植密度

经营密度: 人工林生长过程中单位面积上立木的数量,也常用立木断面积等的百分比来表示。

林分密度的基本形式

?株数密度;林分平均直径导算的密度;树冠投影面积导算的密度;树冠竞争因子导算的密度;以树木面积比导算的密度;以树冠表面积导算的密度;以林木间距导算的密度;以平均树高导算的密度。

密度的意义:

造林密度与林分形成的速度延续影响到林分的生长、发育、稳定性、林分的产量、质量和生态效益、造林成本、种苗量、整地工程量、后期抚育管理工作量和资金投入有关系。

研究造林密度的意义在于:

–充分了解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以及该群体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使林分整体在发育过程中在人为措施控制之下始终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这种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各个个体有充分的发育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营养空间,又使群体影响环境、协调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达到林分高生产力、高稳定性、高生态效益的目的。

二、密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

?一般来说,密度与造林成活率无关,具有群状配置时有影响,在立地条件差而成活率较低时可适当增加造林密度,但是不能滥用。

1、密度对郁闭的影响

?造林密度大,郁闭早,反之则晚。

?郁闭的早晚与树种、立地、经营条件有关。

?郁闭早,可以减缓杂草与林木的竞争,但是郁闭过早,会引起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造成林木后期生长不良(树冠发育受阻),速生的阳性树种表现得更为突出。

?极端干旱条件下,不能要求树冠早郁闭,只考虑根系郁闭或林木个体的水分营养面积。

2、密度对干、枝、叶量的影响

?密度增加,叶量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数量后叶量几乎保持不变。

?如果始终保持密度不变,随林龄增加,林分的总叶量也不变,单株的叶量也不变,会影响到林木的直径和材积生长

?林分密度越大,地上部分的总生产量中,枝条所占的比例越小,干材所占比例越小,径级也越小。兼顾用材时要考虑工艺成熟时的材种规格。

3、密度对树冠生长发育的影响

?密度对树冠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密度越大,平均冠幅越小。密度较高的林分冠幅生长较早衰。

?各种不同密度林分的平均冠幅到一定年龄后,各自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再有太大的变化。

N=10000/(CWS)

4、密度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密度过大,会影响到林木的根系发育,根系的水平分布围小,垂直分布也浅,甚至全林地的总根量也少。

?一般来说,随密度增加总根量、各级根量度减少。

5、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

?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较为复杂,研究结论不太一致。

?“有越密越高的趋势”,英国学者。

?“低密度的林分具有较高的高生长”,丹麦学者。

?“在一定的、较稀的密度围,由稀到密,促进高生长,在过密的情况下,增加密度,抑制高生长”,联学者。

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1

?高生长对密度的反映与树种的喜光性、分枝特性、顶端优势有关。

?较耐阴的树种、侧枝粗壮、顶端优势弱的树种,在一定的密度围,随密度的增加有促进高生长的作用。

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2

?不同立地条件,特别是不同的土壤水分条件,可能使林木对密度有不同的反映。过稀时杂草的竞争作用使树木生长受阻,过密时树木之间对水分的竞争使树木生长受阻。在湿润的地方密度对高生长作用不甚明显。

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3

?密度对高生长的作用主要取决于林木所处的密度围。喜光速生树种,高密度抑制高生长,但在造林初期,适当加大密度可以促进高生长。

密度对高生长的一般规律4

?一般来说,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作用,要比其它指标的影响作用小。在一定的密度围,密度对高生长的影响不大。

?例子:

?杉木 100-300株/亩,马尾松100-900株/亩,林分平均高无明显差别。

6、密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

?在竞争作用的密度以上,密度越大、直径生长越小。

?密度对胸径的作用随林龄而增加。

?密度对直径生长的影响与林木个体的营养面积有关,与冠幅、叶量的影响

相一致。 CWD=a+bD Reineke

N=aD-b

logN=a-blogD

a、b-参数;N-单位面积株数;D-林分平均直径

他研究了14 个树种之后,得到

logN=-1.605logD+K K-因树种而变的常数

7、密度对材积生长的影响

?单株材积: V=(π/4)D2Hf

V-单株材积;D-直径;H-树高;f-形数;

单株材积与密度: 1/V=AN+B V=KN-a

V-单株材积;N-株数;A、B、K、a-参数

? D随密度增加而减小,f随密度增加而增加

?例:联欧洲松,2500→30000株/hm2,f由0.618→0.689;

杉木林,250→4250株/hm2,f由0.454→0.553

?密度对单株材积的作用规律与直径相同,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8、密度对蓄积量的影响

M=VN

M=(π/4)D2HNf

M=KN1-a=KN-b

1/M=A+B/N N-株数

?蓄积量与单株材积、立木数量有关,二者互为消长。

?在林分充分郁闭以前,林分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立木的数量起主导作用。

?在林分充分郁闭以后,林分的产量不因密度的增加而产生明显的差异。

?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单株材积、立木数量二者达到平衡,到成熟林阶段时,不同密度林分的产量非常接近,蓄积量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不再随密度的增加而上升。这个量主要取决于树种、立地、栽培管理技术。即最终产量恒定法则。

最大密度线

?实践中林分的密度不可能无限增加,随密度增加必然导致竞争产生自然稀疏调节林分密度。

?各阶段的最大密度和这个密度相适应的单株材积关系:

V=KN-3/2

即二分之三法则、自然稀疏线、最大密度线

9、密度对生物量的影响

?符合最终产量恒定法则

–一般在幼林阶段,干、枝、叶等的干物质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但在一定密度以后就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在一定的密度围,任何密度围的林分,其生物产量最终是一定的。

收获密度效果

10、密度对干形、材质的影响

?干形:密度大形数高,尖削度小

?节疤:密度大,节疤小

?材质:树干饱满,干形通直,早晚材不同。

三、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总原则:

以密度的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为主要考虑因子,使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

并在较短的时间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

1.根据林种确定造林密度

?水土保持林:密度宜大,但受立地限制。

?固沙林:要求密植,但受极端因子限制。

?农田防护林:以防风效果为依据,密度与透风稀疏相一致。?经济林:以经济产品为目的,一般密度较小,以充分利用。?用材林:先密后稀,种间间伐利用;与材种、规格有关。

?薪炭林:密植,以不压抑群体产量为限。

?径流泥沙控制林带:密植。

2.根据不同树种确定造林密度

?考虑因子:生长速度、冠幅大小、光照与水分需求

?喜光树种:初期生长快,宜稀植

?耐阴树种:初期生长慢,宜密植

?树冠宽阔、根系庞大:稀植

?树冠狭窄、根系紧凑:密植

?水肥消耗高:稀植

?耐干旱瘠薄:适当密植

?灌木树种:适当密植

?生长快、疏植影响干形:密植

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立地条件与密度的关系较为复杂

立地环境容量:立地质量好,环境容量高,造林密度可大一些。

经营目的:立地条件好,用于培养大径材,宜稀植。

生长速度:立地条件好,生长速度快,宜稀植。

立地条件极差:干旱宜稀植;高纬度、高海拔地区因低温、生长期短、土壤瘠薄可相对密植;在根茎、根蘖性杂草竞争激烈的地方,可相对密植。

4.根据经营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经营条件好,栽培技术细致,林木生长速度快,不用密植

?整地细致,水肥充足,苗木规格大、质量高,抚育管理强度大,相对稀植。

5.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造林成本与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造林成本的承受能力

?用材林的第一次间伐利用时间,间伐的材种、价格、销售市场、交通等。?林农结合时农产品、林产品的综合效益。

四、确定造林密度的方法*

合理密度: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

1.经验的方法*

?对过去人工造林的密度进行调查,判断其合理性和进一步调整的方向?条件:一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生产知识

2.试验的方法*

?用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对主要造林树种,在典型生长条件下进行密度试验

?试验只能得出密度作用的生物规律,实际指导生产的密度围,还要作进一步的经济分析。

3.调查的方法*

?调查不同密度下林分的生长发育状况,取得大量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参数确定造林密度。

重点调查因子:

DB33 177-2005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I CS65.020.20 DB33 B61 备案号:17342-2005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 177—2005 代替DB33/ 177-19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Tree seedling quality grade of major species for forestation 2005-08-10发布2005-09-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为执行《种子法》和我省林业种苗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原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 177-19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其技术内容与GB 6000-1999等效,同时保留了原标准中实践证明符合我省苗木生产和造林用苗的内容。 本标准与DB33/ 177-1994《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去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标准23个,保留了22个,修改了5个;新增加了30个; ——苗木质量等级与GB 6000-1999一致,不再列入Ⅲ级苗,而采用二级制,只制定Ⅰ、Ⅱ级苗木的等级; ——去掉了苗木产量和密度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劳勤、应叶青、洪兆龙、吴家胜、何云芳、骆文坚、程晓建、陈源、翁甫金、孔伟丽。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33/ 177-199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浙江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术语、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苗木种类stock type 依繁殖材料和培育方法划分的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插条苗、插根苗、嫁接苗等。 苗龄stock age 苗木的年龄。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1个年生长周期作为1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1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后移植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称为一批苗木(简称苗批)。 地径caliper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植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粗度;插条苗和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苗高seedling height 自地径至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分级要求

如何确定果园的栽植植密度

如何确定果园的栽植植 密度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如何确定果园的栽植植密度 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栽植的株数。合理的栽植密度对实现“两高一优”生产目标有重要作用。新建果园选择栽植密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栽植树种的生物学、植物学特性。1.根据成龄后树体大小定密度。一般草本>木本,灌木>乔木,藤本>乔灌。常见的北方落叶果树的栽植密度:草莓>葡萄、枣>杏>苹果、梨。2.根据各树种的耐荫性确定密度。常见树种的耐荫性顺序是葡萄>山杏>梨>苹果>杏>桃。3.根据果实的商品性要求确定密度。一般鲜食品种密度小,加工品种密度大;干杂果密度小,野生品种密度大;凡市场对单果质量要求高的密度小,凡单果大小、性状受栽培技术影响变幅大的密度小,反之则宜大些。 二、栽植树种所用的砧木类型。砧木类型影响所栽植树种的植株大小、生长速度快慢。一般矮化自根砧>矮化中间砧>乔砧的栽植密度;矮化砧类型中又有乔、矮、半矮之别,矮化作用愈强,栽植密度愈大。 三、果园立地条件。同一树种、同一砧木,立地条件越优越,树体生长越快,树体体积越大,栽植密度越小。一般山旱地>川水地,瘠薄土壤>肥沃土壤,无灌溉条件>有灌溉条件的,自然降水量小的地区>自然降水量大的地区。 四、树体结构。树高与行距,冠幅与株距有正相关关系,一般树高不超过行距,冠幅不超过株距的10%。树形越小密度越大。苹果栽培上,矮小扁树形>高大园树形的密度,细长纺缍形>改良纺缍形>常见的小冠疏层形密度。 五、果园机械化水平。耕作、病虫防治、整形修剪等靠机械来完成的果园,行距要考虑机械尺寸大小。在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劳动力成本高的国家,果园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果园行距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行距可达6-9米。 六、果园专业化程度。家庭小果园,专业化程度越高,水肥管理周到,树冠能得到有效控制,密度宜大,反之专业化程度越低,树体自由生长,密度宜小。企业化生产的果园,规模大,密度宜小;规摸小,密度宜大。 果园密度是果品生产中重要的技术参数,除考虑以上因素外,新建果园时,最好参考当地同类果树、同一立地条件下的早果丰产果园的栽培密度,再结合自己的生产条件及市场对果品的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城市绿化的植被栽植密度

城市绿化的植被栽植密度 摘要:城市园林绿化是美化城市,改善空气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在有的设计中植物配置不合理或是栽植密度不适当,导致了城市病虫害的发生,这样不仅没达到绿化环境的目的,还使虫子影响了城市环境及居民的生活。分析了园林与植物设计的现状,提出了设计树种配置合理化、科学化,设计配置合理的栽植密度,防治病虫害的建议把园林植物保护放在设计的重要位置,不断为园林绿化事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栽植密度;适地适树;园林植物保护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空气污染加剧,国家十分重视城市的绿化,把城市绿化当成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经过不懈的努力,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绿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随着绿化事业的发展,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树种的不同配置,栽植的密度,园林植物病虫结构的变化。 一、设计树种配置合理化、科学化 1.1环境因素 一个好的城市绿化设计,既要布局合理,美观又要考虑到不同的绿化地点的不同条件,比如说,在条件比较恶劣的道路绿地中,不宜用草坪,应用可以更好的吸收二氧化碳,而且不需要经常灌溉的植物,可以用多年生草本植物进行绿化,如:榆树、黄刺玫、蔷薇、五叶地锦等,为了节省水资源,提倡多用木本的树木,多用当地乡土野生花卉,除需重点突出大景观的重要地带外,尽量少用大块的草坪。还有一些落叶乔木树种在减噪、降尘、吸收汽车尾气方面有优势,如:国槐、柳树雄株、臭椿、栾树、千头椿、银杏等,而且病虫害少、无树脂分泌、遇风不易倒伏,一旦栽植成活,后期养护费用低,可以在城市或是郊区道路大面积种植。 1.2植物配植 不同植物的相互搭配可以增加绿化的美观度,但是在搭配时又要合理利用植物间相生、相克的关系,避免人为造成植物病虫害共生的环境条件。陈小洁研究发现,如杜鹃和鱼尾葵分开丛植,基本上没有发生病虫害,可以说明分开丛植的植物病虫害的危害程度较低。四种棕榈植物混合种植在一起,发现鱼尾葵遭受炭疽病危害,受害严重植株的叶片已干枯;三角椰子被红棕象甲危害,但并不严重,说明这四种植物一起易使鱼尾葵和三角椰子遭受病虫害,混植的病虫害危害较严重,其中苏铁其嫩梢、枝叶等部位的养分被白盾蚧吸取,导致植株枝叶枯萎,有些还形成虫瘿并诱发烟煤病,有些树木为了争夺营养空间,从体内分泌放射出对相邻树木具有杀伤作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相克。所以在进行树种规划时,要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根据生长速度的快慢、寿命长短的不同等因素,不同的颜色,城市的美观,需水量的不同,设计者要考虑到十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的景观效果。 二、设计栽植密度要适中 植物是有生命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长大,所以设计者在设计时应考虑到种植密度的问题,设计栽植密度过大是导致病虫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栽植株距过密,不仅浪费苗木,使植物生长空间拥挤狭窄,植株生长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互相争光、争水、争肥,只是使植株好看一时,而不利于长期的发展,因此,在设计园林植物品种时,栽植密度一定要科学合理,保证景观美观的同时也要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陈小结研究表明栽植密度为1.0m×1.0m的白兰、含笑受吹绵蚧的危害较轻;栽植密度为2.0m×2.0m的白兰、含笑未受病虫危害,栽植密度是否适宜,对植物的健康生长和病虫害的发生有直接影响,栽植密度过大,透光性、通风性较差,不利于植物本身的生长,有利于病虫害的频繁发生危害,在园林设计中,要合理利用树种间的关系,进行设计树种的合理配置,在不影响景观效果的情况下,栽

DB52_294-2007代替DB52T_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ICS B 21 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 DB52/T 294—200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Seeding quality grade of major tree species for afforestation 2007-04-17 发布 2007-05-01 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目 次 目 次..................................................................................................................................................I 前 言. (1) 1 范围 (2) 2 术语和定义 (2) 3 分级要求 (3) 4 检验方法 (3) 5 检验规则 (4) 6起苗、包装和运输 (4)

前 言 为了提高我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苗木生产水平,本标准结合贵州实际,对黔DB52/T 294(1991年修订具体内容与DB52/T 298-89同)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名称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其技术内容与GB 6000-1999等效。 本标准与DB52/ 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去原来28个树种中的7个,保留21个(其中修订20个):增加13个树种,修订后共有34个树种; ——苗木质量等级采用二级制(同 GB 600-1999),即制定I、II级苗木的质量等级; ——增加苗木根系长度,大于5厘米的一级侧根数或根幅作为苗木的质量指标; ——增添影响苗木质量的主要形态指标作为综合控制条件; ——去掉苗木产量和密度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种苗站、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淑均、尹晓阳、杨安敏、于曙明、金天喜、姜云力、高鹤、李德芬、许杰。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52/ 294-1991。

《玉米生产技术》测试题

《玉米生产技术》测试题 1.玉米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所经历的生长发育称为() A 玉米的生育阶段B玉米的生育期C玉米的生育时期D.玉米的一生 2.玉米从播种到子粒成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 A玉米的生育阶段B.玉米的生育期C玉米的生育时期D玉米的一生 3.玉米出苗期幼苗出土高() A1-2cmB.2-3cmC3-4cmD4-5cm 4.玉米植株近地面手可感到有径节,基部径节长度在2-3CM时为() A出苗期B.拔节期C大喇叭口期D幼苗期 5.玉米一生施肥。灌水最重要的时期在() A拔节期B.大喇叭口期C抽雄期D开花期 6.玉米吐丝期全田50%植株雌穗抽出花丝() A1cmB.2cmC3cmD4cm 7.玉米的成熟期的标识不包括() A乳线消失B出现黑成C子粒变硬D.叶片枯干 8.玉米的生育阶段不包括() A苗期B穗期C花粒期D.成熟期 9.玉米苗期的生长中心是() A.根系B茎秆C叶D穗 10.玉米从拔节期到抽穗一般经历() A20-25天B.30-35天C40-45天D50-55天 11.玉米的产量构成因素中没有() A单位面积穗数B.单位面积株数C穗粒数D粒重 12.玉米子叶节上长出的3-7条幼苗,实际上是玉米的第一层节根。栽培上将它和胚根一起合称初生根,是因为其() A形态与胚根相识B.生理功能与胚根相识C出生时间和胚根相识D发生位置与胚根相识 13.玉米的地下根也叫() A.次生根B支持根C气生根D次生胚根 14.玉米根系有两部分组成,其中节根包括() A初生根和种子根B初生胚根与次生根C次生根与种子根D.次生根与气生根 15.玉米的雌穗为() A圆锥花序B.肉穗花序C总状花序D头状花序 16.一般情况下,玉米每个果穗的籽粒行数为() A8-10行B10-11行C.12-20行D18-20行 17.通常将玉米花柱和柱头总称为() A雌蕊B小花C.花丝D子房 18.玉米花丝的什么部分能接受花粉() A上部B中部C下部D.任何部位 19.目前玉米生产上应用较多的为() A品种间杂交种B品种与自交系间杂交种C.自交系杂交种D综合杂交种 20.世界上玉米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是()

玉米报告-田间实验报告

玉米报告 玉米播种 1. 玉米品种:郑单958 2. 播种密度:4500株/亩行距:60cm 株距:0.5cm(间苗最后株距0.25m) 3. 播种日期:2013年4月16日(土壤5cm深度的温度稳定通过12℃) 4. 播种技术: a. 播深:5~6cm b. 播种距离:每隔大约5cm播种一粒,在生长过程中观察、间苗最终 形成株距25cm。 5. 播种观察: 1)播种第四天(2013年4月19日)观察时玉米尚未萌发,玉米种子无明显 变化。 2)播种的第七天(2013年4月23日)玉米种子已经萌发,胚根长度约为种 2013年4月23日观察的玉米种子萌发情况 6. 玉米发芽率观察: 观察日期:2013年5月7日 播种了54粒出苗51棵,发芽率为51/54*100%=94.4%。 玉米幼苗性状考查 1.玉米幼苗的形态观察(2013年5月14日):

2.玉米考苗记录

生长锥:雄穗生长锥:雌穗整株幼苗情况

行了连续的观察,观察过程中对玉米的生长动态有了详细的了解,对玉米该生长阶段内的实践中的注意事项也有一定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还对玉米进行了间苗、中耕松土等实践操作,学到了一些实际生产中的重要弄湿操作。 但是由于假期没能对玉米成熟前的生长动态有持续的观察,对于这段观察的空白还要继续学习。在假期中,7月下旬到8月上旬是玉米授粉的高峰期,参与了玉米的授粉操作,对于玉米的花期和成熟前期也有一定的认识,只是没有进行详细的考查记录。 玉米成熟植株性状考查 1.考查项目: 1)穗位高度:指乳熟期地面到植株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2)茎粗:指乳熟期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的短径(不带叶鞘)。 3)主茎叶数:指出苗第一片叶至顶叶主茎上的总叶数。

主要树种造林密度表

主要树种造林密度表 树种每亩造林株数株行距(米) 马尾松、云南松、红222-4441.5X2-1X2-1X1.5 松、华山松、樟子松 油松296-4441.5X1.5-1X2-1X1.5 落叶松222-3331.5X2-1X2 杉木111-2962X3-2X2-1.5X1.5水杉66-2963X3.5-2X3-1.5X1.5 湿地松100-1502.2X3-2X3-2X2.2樟树95-1672X3.5(2.7X2.7)-2X3 -2X2 柠檬桉、窿缘桉、111-3332X3-2X2-1X2 大叶桉 木麻黄95-2502.7X2.7-2X3 -1.5X1.7 枫杨95-1672X3.5-2X3-2X2 刺槐111-3332X3-2X2-1X2 桢楠167-2222X2-1.5X2 侧柏、柏木、云杉、296-4441.5X1.5-1X2-1X1.5 冷杉、麻栎、栓皮栎 木荷167-2402X2-1.5X2-1.7X1.7 擦树40株左右 水曲柳、黄波罗222-4441.5X2-1X2-1X1.5苦楝、臭椿95-2222X3.5-2X2-1.5X2榆95-3332X3.5-2X2-1X3-1X2 杨类50-2223X4.5-2X(2-4)- 1.5X2 旱柳50-2223X4.5-2X(2-4)- 1.5X2 泡桐成带造林60(5-7)X(7-8), -111,农(2-2.5)X(3-4), 桐间作3-6,(2-4)X50 速生丰产林15 左右 油茶60-1003X4-2.5X3-2X3.3 三年桐40-603X5-4X4-3X4 千年桐20左右20-5010-255×6-6×6 5×6-3.5×48×8(7×9)-6×8-5×5.5 文冠果95-1672X3.5-2X2 油橄榄20左右5X6-6X6 枣树15-40(4-5)X(8-10) 板栗15-704X(6-10)-3X(3-4) 大木漆30左右 小木漆60-803.4X3.4-2.9X2.9散生竹20左右(5

水生植物种植密度

下面就常见的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建议如下: 1.沉水植物苦草(Valliseriamatans)40-60株/平方米,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3-4芽/丛、20-30丛/平方米,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10-15芽/丛、25-36丛/平方米,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spicatum)5-6芽/丛、20-30丛/平方米等。 2.浮叶植物睡莲(Nymphaeatetragona)1-2头/平方米,萍蓬草(Nupharsinensis)1-2头/平方米,荇菜20-30株/平方米,芡实1株/4-6平方米,水皮莲(Nymphoidescristata)20-25株/平方米,莼菜(Braseniaschreberi)10-16株/平方米,菱(Trapabispinosa)3-5株/平方米等。 3.浮水植物水鳖(Hydrocharisdubia)60-80株/平方米,大漂(Pistiastra-tiotes)30-40株/平方米,凤眼莲(Eichhorniacrassipes)30-40株/平方米,槐叶萍(Salvinianatans)100-150株/平方米等。 4.挺水植物再力花10芽/丛、1-2丛/平方米,海寿花3-4芽/丛、9-12丛/平方米, 花叶芦竹(Arundodonxavar.versicolor)4-5芽/丛、12-16丛/平方米,香蒲(Typhasorientalis)20-25株/平方米,芦竹(Arundodomax)5-7芽/丛、6-9丛/平方米,慈姑10-16株/平方米,黄菖蒲2-3芽/丛、20-25丛/平方米,水葱15-20芽/丛、8-12丛/平方米,花叶水葱20-30芽/丛、10-12丛/平方米,千屈菜16-25株/平方米,泽泻(Alismaorien-tale)16-25株/平方米,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16-20株/平方米,花蔺(Iimnocbrisflova)3-5芽/丛、20-25丛/平方米,马蔺(Irisiactea)5芽/丛、20-25丛/平方米,野芋(Colocasiaantiquorum)16株/平方米,紫杆芋 (Colocasiatonoimo)3-5芽/丛、4-9丛/平方米等,. 5.湿生植物斑茅20-30芽/丛、1丛/平方米,蒲苇20-30芽/丛、1丛/平方米,砖子苗(Marisucusumberllatus)3-5芽/丛、20-25丛/平方米,红蓼2-4株/平方米,野荞麦(Fagopyrumdibotrys)5-7芽/丛、6-10丛/平方米。 以上建议仅是根据本人在江、浙、沪等地工程实践所得。另外不同立地条件和不同的植物造景需求对植物种植密度也有一定范围的变化,施工时请合理调配。

贵州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前言 为了提高我省林业工程建设质量和苗木生产水平,本标准结合贵州实际,对黔DB52/T294(1991年修订具体内容与黔D298.B-89同)的《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名称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其技术内容与GB 6000-1999等效。 本标准与DB52/ 294-1991《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相比,主要差异如下: ——删去原来28个树种中的7个,保留21个(其中修订20个);增加13个树种,修订后共有34个树种; ——苗木质量等级采用二级制(同GB 6000-1999),即制定Ⅰ、Ⅱ级苗木的质量等级; ——增加苗木根系长度,大于5厘米的一级侧根数或根幅作为苗木的质量指标; ——增添影响苗木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作为综合控制条件; ——去掉苗木产量和密度指标。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林业种苗站、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淑均、尹晓阳、杨安敏、于曙明、金天喜、姜运力、高鹤、 李德芬、许杰。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DB52/ 294-1991。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植树造林苗木术语、分级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起苗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植树造林的露地培育的裸根苗木,不适用于容器苗和温室中培育的苗木。 2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以下术语和定义 2.1 苗木种类 stock type 根据不同的繁殖材料(如种子、营养器官)和培育方法划分苗木群体,如播种苗、插条苗、埋根苗、移植苗、嫁接苗等。 2.2苗龄stage age 苗木的年龄。从开始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为止,为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不足一个生长周期的用小数表示。第1个数字为原苗床培育的年数(或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 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植后培育的年数,数字间用短横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如: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 2-2表示4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2-2-2 表示6年生移植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0.2-0.8 表示1年生移植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的苗木。 1(2)-0 表示1年干2年根未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1(2)-1 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2.3一批苗木 a lot of seedlings 同一树种在同一苗圃,用同一批繁殖材料,采用基本相同的育苗技术培育的同龄苗木。 2.4苗高seedling height 苗木高度自地径到顶芽基部的苗干长度。 2.5地径 caliper 地际直径播种苗、移植苗为苗木土痕处的粗度;插根苗、插条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粗度;嫁接苗为嫁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2.6根系长度和根幅root length and width

主要造林树种设计

主要造林树种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主要造林树种设计 ★马尾松 一、经济特性及市场前景 马尾松生长快,适应性强,造林更新容易,能适应干燥瘠薄的土壤,是我省重要的先锋造林树种和主要用材林树种。它寿命长,树姿挺拨,苍劲雄伟,亦是营造风景林的好树种。木材经防腐处理,可作矿柱、枕木、电杆;木材纤维长,是造纸和人造纤维的主要原料,也是产脂树种和薪材树种。 二、生态学特性 马尾松喜光、喜温。垂直分布在200~500m的山地、丘陵。适生于年均温13-22℃,绝对最低温度不到-10℃。多分布于山地及丘陵坡地的下部、坡麓及沟谷、高亢台地,忌积水及排水不畅地形。对土壤的度要求不严,能耐干燥瘠薄的土壤,喜酸性至微酸性土壤。但在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丘陵山地生长迅速,成材快。 三、树种生长数学模型或产量模型 树高-年令方程:H=C1(1-K A/20)1/1-C3 其中:K=1-(S/C1)1/1-C3,C1=+ C3=+×10-3-1.0868×10-4S2 式中:H为树高,A为年令,S为地位指数。 20年生,树高12.6m,年平均0.63m,胸径13.8cm,年平均0.69cm,单株材积0.06100m3。

四、育苗 1、采种:采种时应选15-40年生树冠匀称、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健壮母树。可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球果由青绿色转为栗褐色,鳞片尚未开裂时采集。用人工加热法使种子脱粒(出籽率3%),将采集到的种子经筛选、风选,晾干,装入袋中,置通风干燥处贮藏。种子纯度为80-95%,千粒重10.4克,每公斤纯种子76,000-90,000粒,室内发芽率85%。马尾松种子一般贮藏期为1年,若将干燥种子用塑料袋密封,放在0-5℃低温下可贮藏1-2年。 2、育苗:选择土壤肥沃、排水好、湿润、疏松的沙壤土、壤土作圃地。施足基肥后整地筑床,要精耕细作,打碎泥块,平整床面。播种季节在2月上旬至3月上旬。播种前用30℃温水浸种12-24小时。条播育苗,条距10厘米,播种沟内要铺上一层细土。每亩用种子5公斤。种子播后要薄土覆盖,可用焦泥灰盖种,以仍能见到部分种子为宜,然后盖草。播种后约20-30天左右幼苗出土。待幼苗大部分出土后,揭除盖草。幼苗出土后40天内应特别注意保持苗床湿润。5-7月可每月施化肥1-2次,每亩每次施硫酸铵2-5公斤。马尾松苗太密时,可以进行间苗移栽,通常分2次,第1次移栽在5月中、下旬,第2次移栽在7月上、中旬进行。在雨后阴天或阴雨天,略带宿土,不仅可以全部成活,幼苗生长也好。 五、造林技术 造林从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均可进行,主要用1年生苗栽植造林。 ⑴、造林密度:220株/亩。株行距*1.5M。一级苗高15CM 以上,地径0.3CM以上。 ⑵、整地方式:块状整地不小于50×50cm,深度均不小于20cm,带状整地带宽不小于70-100cm。栽植穴底径不小于

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第十五章造林密度和种植点的配置 第一节造林密度的意义 造林密度或初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点或播种穴的数量,常以株数或穴数为计算单位。 造林密度不同或密度相同而立木在林地上的分布形式不同关系到今后形成什么样的群体结构。森林的群体结构是指森林的各组成成份的空间分布格式,它是森林植物和环境之间以及森林植物彼此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一定结构的群体都有它自己的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这种群体结构在外表形态上和生理生态上都是很不相同的。密度是形成群体结构的是主要因素之一。研究造林密度的意义就在于充分了解由各种密度所形成的群体以及组成该群体的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从而在整个林分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人为措施,使之始终形成一个合理的群体结构。这种群体结构既能使各个体有充分发育的条件,又能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使整个林分获得最高产量,从而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 在过去,由于对密度不同所引起的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认识不足,造林密度一般都偏大,而且间伐往往不及时,致使林木生长减退,特别是胸径生长迅速减退,导致成材期推迟,出材率下降。也有些地方由于造林成活率不高或者间伐过度,形成现有林分过稀,以致造成单位面积木材产量不高,木材品质下降的现象。因此,对各种造林树种密度的研究是当前提高林分单位面积木材产量和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二节确定造林密度原则 密度在人工林培育过程中的作用规律是确定造林密度的理论根据,但是密度对人工林的这种有规律的作用还因其它条件而有所变化,因此在确定造林密度时必须根据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经营目的与造林密度 经营目的具体反应在林种和材种,而林种和材种不同,在林分培育过程中要求形成的群体结构不同。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求速生、丰产、优质,因此这种林分的群体结构应该是既保证林分各个体有充分生长发育的条件,又能充分利用营养空间。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条件,应该考虑到第一次间伐材能充分利用。为此初植密度应该适当大些,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适时适量间伐,调节其密度,促进林木快速生长,并取得部分小径材。 用材林的造林密度还可因培育的材种不同而异。培育大径级用材应适当稀植,或先密后稀,即在培育过程中适时间伐。培育中、小径材密度要大些,而培育薪炭材则更应密植。 防护林要求特殊的林分结构,造林密度应根据防护效果决定。以防风为主的农田防护林要根据林带结构对防风的效益考虑,一般认为采用疏透型结构较为有利。对疏透型林带而言,树干的枝下高要低些,树冠稀些为好。从这个要求出发,造林密度不宜太大。水土保持林要求迅速遮盖林地,林下能形成较厚的枯枝落叶层,因此造林密度要大些为好。 特用经济林是以生产果实或其它林产品为目的,一般造林密度不宜过小,特别是以生产果品为目的的林分,应以树冠最大发育程度来确定其密度,使林冠得到充分的光照条件而获

常用灌木及种植密度

地被、花卉植物种植规范 一、选苗 1、按设计规格要求物色合适的苗木。选择用盆或种植袋养植的假植苗。 2-选择无病虫害、无病死的枯枝、冠幅饱满、叶色有光泽、苗梗茁壮的苗木。不选用有徒长现象的苗木。 3、容器苗的根系不能有生长入土中的现象(俗称抛锚)。 二、平整 1、顺地形和周围环境情况,清除砾石杂草杂物、平整好种植床,整成龟背形、斜坡形等,一般未特殊设计之地形,坡度可定在 2.5%~3.0%之间以利排水。 2、所有靠路边或路牙沿线30cm宽内的绿地地面应保证,种植完成后面层标高低于路边或路牙沿线5CM。 三、改土 于种植床内填入一层10CM厚的有机肥(常用塘泥、鸡屎干等),并进行一次约20~30cm深的耕翻,将肥与土充分混匀,做到肥土相融,起到既提高土壤养分,又使土壤疏松、通气良好。 三、放线 1、按设计图纸将种植范围定位、并用熟石灰粉定出轮廓线。 2、将植物摆出种植的轮廓线。 四、种植 1、本类植物栽植时间在春、秋、冬基本没有限制。但在夏季最好

在上午11点之前、和下

午4点后,避开太阳曝晒时段进行栽植。 2、花苗运到场后,应即时种植,不要摆放很久才栽植。 3、栽植时先将轮廓线处的植物按品字形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 4、由种植位的内部向外部将剩余的苗木种完。种植时根据植株的高矮差异,按外低内高的 高度控制要求调整种植效果。 5、花苗的种植密度应根据植株大小而确定。 常用植物的情况如下: A、覆盖型的苗类。规格为:H=10~15cm,B=10~15cm,三斤袋苗。 种植密度为:100株/㎡。 常用苗类有:小叶红草、绿草、红苋草等 B、植株小的,规格为:H=15cm,B=15cm,三斤袋苗。 种植密度为:64株/㎡(夏、春季);81株/㎡(秋、冬季)常用苗类有:★蚌花、蒲草、葱兰、白蝴蝶、银边草、美女樱、鸢尾等 C、植株中等大小的,规格为:H=25cm,B=25cm,五斤袋苗。 种植密度为:25株/㎡(夏、春季);36株/㎡(秋、冬季) 常用苗类有:满天星、黄连翘、黄榕、马樱丹、竹芋类、天冬、黄虾花、冷水花、★长春花、★大叶红草、▲紫苏、▲钻石玫瑰等 D、植株较大的,规格为:H=25~40cm,B=25~35cm,五斤盆苗。 种植密度为:16株/㎡(夏、春季);20株/㎡(秋、冬季) 常用苗类有:肾厥、白掌、红背桂、黄蝉、文殊兰、野牡丹、银皇后、斑马多仔、

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

【农技校讲课稿】 第一课玉米种植技术与管理 第一讲玉米种植技术 一、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一)生育期 玉米从出苗至成书的天数,称为生育期。玉米生育期的长短与品种、播种期和温读等有关。早熟品种生育期短,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播种期 早的生育期长,播种期迟的生育期短;温度高的生育期短,温度低的生育期就长 (二)生育时期 在玉米一生中,由于自身量变和质变的结果及环境变化的影响,不论外部形态特征还是内部生理特性,均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这些阶段性变化,称为生育时期,如出苗、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和成熟等。各生育时期及鉴别标准如下。(1)出苗期:幼苗出土高约2cm的日期。 三叶期:植株第三片叶露出叶心3cm。 (2)拔节期:植株雄穗伸长,茎节总长度达2~3cm,叶龄指数30左右 小喇叭口期:雌穗进入伸长期,雄穗进入小花分化期,叶龄指数46左右

大喇叭口期:雌穗进入小花分化期、雄穗进入四分体期,叶龄指数60左右,雄穗主轴中上部小穗长度达0.8cm左右,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 (3)抽雄期: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cm。 (4)散粉期:植株雄穗开始散粉。 (5)抽丝期:植株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伸出2cm左右。 子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亦称灌浆期。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迅速增加并基本建成,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果穗中部子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状,用指甲可划破。 (6)完熟期:植株子粒干硬,子粒基部出现黑色层,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一般大田或试验田,以全田50%以上植株进入该生育时期为标志。 二、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土地耕翻,施足基肥:冬前土地应进行秋翻、冬灌或春灌。耕翻深度要达到25cm以上,要求耕深一致,翻垄均匀;秸

17个速生及高价值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要点 潘潘 1、马尾松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是我市优良的乡土用材树种,常绿乔木,极喜光,深根性,适应性强,耐瘠薄,喜酸性土壤。生长迅速,每亩年生长量可达0.67~1m3。培养纸浆纤维板12年可主伐,培养建筑材20~30年主伐。 一、种苗要求: 1、种源:我市马尾松良种有: (1)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嫁接种子园生产的良种:或经选育鉴定的优良无性系:经子代测定,8年生的每亩平均树高、胸径、蓄积分别达7.2m、8.9cm、4.5162m3,分别超过省定丰产林标准的42.8%、78%、282%;最大单株树高9.4cm,胸径13.4cm。 (2)上杭白砂国有林场、武平十方、永定仙师91-92营建的实生种子园生产的良种。 2、苗木规格: (1)裸根苗(播种苗):苗龄1年,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Ⅰ级苗地径>0.35cm,苗高>20cm,根系长度15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10条以上,Ⅱ级苗地径0.25~0.35cm,,苗高15~20cm,根系长度12cm,根系>5cm,长Ⅰ级侧根数8条以上。 (2)播种容器苗:苗龄半年的容器苗高度>10cm;苗龄1年的容器苗苗高>16cm,地径0.3cm。顶芽饱满,充分木质化。苗木长势好,苗干直,色泽正常。根系发达,已形成良好根团。容器不破碎,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 (3)无性系扦插容器苗:苗龄0.5年,苗高>8cm。其它要求与播种容器苗相同。 二、造林技术: 1、造林地选择:宜选择土层深厚,质地较疏松、较肥沃的林地。 2、造林地准备: (1)林地清理:全面炼山或全面劈杂,带状整地。全面炼山要求8~9月份开设炼山防火线,平行等高线20m宽,垂直等高线10m宽,局部危险带加宽,全面劈草炼山,炼山要彻底,对未燃烧的灌木、枝桠等要集中堆烧。 (2)整地挖穴:10~12月份进行整地挖穴,造林密度167株/亩,株行距为2×2m,穴位沿等高线水平设置,上、下行穴位“品字形排列。挖明穴,穴规格为60×40×30cm,挖穴时,表土、心土必须分开堆放。 (3)回表土、施基肥:一般在12月份进行,将穴周围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内,以增加穴内养分,回表土必须拣净枝桠和草根等杂物,根据立地质量情况,每穴施过磷酸钙200-250g,并与穴内表土充分拌匀。 3、栽植:栽植时期为每年1~2月份。 (1)容器苗必须将塑料袋撕破,栽植深度比营养土深3~5厘米,做到栽直、穴中、压实、培土。 (2)裸根苗在起苗、运苗过程中,要保持苗根湿润,切忌风吹日晒。起苗后,立即把苗根蘸上黄泥浆。栽植做到栽直、舒根、压实。 三、幼林抚育管理: 造林后一般连续抚育和施肥三年,每年4~5月扩穴抚育,9~10月全面锄草一次,次年根据立地质量情况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每株施用氮肥200-250g。施肥方法采用沟施,即:在每株树上坡开一弧形沟,沟长40~60cm,宽10~20cm,深15~25cm,沟距树干40~60cm,追肥后立即覆土。

安徽省主要树种造林密度

附件三:安徽省人工造林主要树种造林模型表 模型号树 种 整地混 交 方 式 密度配置苗木规格 抚育管理和利用方 式 规格 (cm) 株行距 (m) 株数/ 亩 苗龄 苗高 (cm) 地径 (cm) 1 杉 木 穴 状 或 带 状 穴状40 ×40× 30,带 状垦带 宽度 0.5~ 3m,保 留带等 宽或更 宽。 1.7×2 1.4×2 196~ 238 1-0 > 18cm > 0.35cm 杉木幼林抚育一般以全面中耕除草为主,带状、块 状松土除草为辅。松土除草时间5~6月和8~9 月进行。当年新造幼林以松土除草为主。两年以上 的幼林以垦复、除萌为主,结合扶正、施肥、培土。 低山丘陵地区每隔3~4年在秋冬季进行一次深翻 抚育。山区立地条件较好,第一次间伐一般在6~ 9年进行,山区立地条件一般,第一次间伐一般在 8~10年进行,间伐后林地郁闭度要达0.6-0.7, 以后视林分情况再进行间伐。 2 杉 木 × 檫 木 穴 状 杉木40 ×40× 30 檫木50 ×50× 40 块 状 混 交 杉木 1.7×2 檫木 2.5× 2.5 杉木 118 檫木43 1-0 杉木 > 18cm 檫树 > 60cm 杉木> 0.35cm 檫木> 0.80cm 造林前三年,每年抚育两次,抚育时间5~6月和 8~9月。抚育以松土、除草、扶正、培土、除萌 等为主。一般8~10年进行第一次间伐,间伐后林 地郁闭度要达0.6-0.7,以后视林分情况再进行间 伐。20-30年进行主伐。 3 杉 木 × 木 荷 穴 状 杉木40 ×40× 30 木荷50 ×50× 40 带 状 混 交 2×2 杉木 133 木荷33 1-0 杉木 > 18cm 木荷 > 30cm 杉木> 0.35cm 木荷> 0.4cm 栽植当年抚育2次,第2、3年每年抚育1次。抚 育为除草、扩穴、松土,并结合清除根际萌蘖和位 于下部徒长枝,做好培蔸扶正和修枝工作。一般 10年左右进行第一次间伐,间伐后林分闭郁度不 得低于0.6左右。一般在25~30年进行采伐。 2×1.7 杉木 157 木荷39 - 1 -

合水县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

2014年合水县全膜玉米密度试验实施方案 一、试验目的 目前,随着农业的发展我县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近几年由于生物产量低,因此影响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和玉米规模发展,生物产量低有多方面的原因,不适宜的种植密度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光源和玉米潜在的生物产量优势,本站今年进行玉米密度试验,摸索出适合我县玉米的最佳种植密度,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登海605。化肥:过磷酸钙、硫酸锌、尿素、硫酸钾或合水县玉米专用配方肥40kg。 2、试验方法 采用不同株距、同时播种、同样管理,田间记载植物学特征特性,适时收获进行室内考种、产量对比。 三、试验设计与基本情况 1、试验设计设在合水县吉岘乡吉岘村朱家寨子自然村朱天佑的承包地里,占地400㎡6个处理,小区排列南北向。小区面积为30㎡、重复三次、随机排列、行距60cm、区间距50cm、重复间距及走道80cm、四周设有保护行,每小区

种10行。6个处理即:株距分别是24cm、27cm、30cm、33cm、36cm、39cm。密度为:A:24cm,200株/区,4446株/亩。B: 27cm,180株/区,4002株/亩。C:30cm,160株/区,3557株/亩。D:33cm,150株/区,3335株/亩。E: 36cm,130株/区,2890株/亩。F:39cm,120株/区,2668株/亩。 2、试验基本情况 本试验田设在县城南面吉岘乡吉岘村,海拔高度1243米、地理位置北纬35°43′46.3″、东经107°85′21″,无霜期为160天、10°C以上有效积温2858°C,土质为黑垆土、土壤肥力为中上等、前茬为玉米,有机质含量12.8g/kg、速效氮66.15mg/kg、速效磷8.5 mg/kg、速效钾223 mg/kg、PH 值8.4。 四、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重点是抓全苗,促壮苗,玉米出苗后,要及时放苗,放苗后用土封住孔口,若发现缺苗,要及时催芽补种或结合间苗带土移栽,3—5叶期定苗。玉米大喇叭口期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后期若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现象视墒情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玉米病虫害防治要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1)病害防治:重点是顶腐病、丛矮病、瘤黑粉病、穗腐病防治。具体方法:①种植抗病品种,使用杂交包衣种子。②与非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③发病初期在菌瘤未变色之前及时将菌瘤切除,带出田间掩埋,防止污染土壤。 ④收获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季实行深翻土壤,减少初浸染菌源。(2)虫害防治。主要是粘虫、玉米螟和蚜虫,采取化学药物防治。(3)地下害虫防治。主要是蛴螬、金针虫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湖南)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湖南) (DB43/094—2005) 发表日期:2008年8月15日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的术语和定义、分级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分级指标,假植、包装、运输的要求。本标准除特殊说明外,一般只适用于植树造林用的常规大田育苗,不适用于容器苗和保护地培育的苗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形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600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T093-1995 湖南省地方标准《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播种苗 用种子培育的苗木。 3.2 插条苗 利用树木的茎或枝的一部分进行扦插或埋压而繁殖的苗木。3.3 截根苗 指在幼苗长出(4~5)片真叶,苗根尚未木质化时用锐利的铁铲或截根刀在一定的浓度将苗木的主根截断,促进侧根生长的苗木。3.4 嫁接苗 将植物的枝或芽接在另一株植物的根、苗干或树枝上使之愈合而繁殖的苗木。

3.5 移栽苗 经移植培育的苗木。 3.6 根蘖苗 母树根蘖培育而成的苗木。 3.7 苗龄 即苗木的年龄。指从播种、插条或埋根到出圃,苗木实际生长的年龄。以经历一个年生长周期作为一个苗龄单位。 苗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1个数字表示播种苗或营养繁殖苗在原地的年龄;第2个数字表示第一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第3个数字表示第二次移栽后培育的年龄,数字间用短线间隔,各数字之和为苗木的年龄,称几年生苗。 示例: a) 1-0表示1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b) 2-0表示2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栽; c) 2-2表示4年生移栽苗,移栽一次,移植后继续培育两年; d) 2-2-2表示6年生移栽苗,移植两次,每次移植后各培育两年; e) 0.2-0.8表示1年生移栽苗,移植一次,十分之二年为生长周期,移植后培育十分之八年生长周期; f) 0.5-0表示半年生播种苗,未经移植,完成二分之一年生长周期; g) 1(2)-0表示1年干2年根未经移植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 h) 1(2)-1表示2年干3年根移植一次的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移植苗。 注: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插条苗、插根苗或嫁接苗在原地(床、垄)根的年龄。 3.8 地径 苗木地际直径,即播种苗、移栽苗为苗干基部土痕处的直径;插条苗、插根苗为萌发主干基部处的直径;嫁接苗为接口以上正常粗度处的直径。 3.9 苗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