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学目标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休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打篮球吗?一定很熟悉篮球场吧! 2.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的,让学生仔细观察。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幅图画的是篮球场,体育老师地四周划上线,篮球场地是长方形的,长28米,宽15米)

请你提出数学问题。(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

(1)提问:篮球场是什么形状?请指出篮球场的周长?

求篮球场的周长就是求什么图形的周长?怎样才能计算出这个长方形篮球场的周长呢?

(2)自己动手算一算。

(3)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并说明这样算的理由,然后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算法可能有:(1)28+15+28+15=86(米)

(3)28×2=56(米)

15×2=30(米)

56+30=86(米)

(4) 28+15=43 (米)

43×2=86 (米)

(4)提问:你喜欢是哪一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为什么?你认为求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计算?2.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一个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试做。

计算方法可能有:(1)25+25+25+25=100(厘米)

(2)25×4=100(厘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你哪一促种算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独立做题,在班内共同订正。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告诉大家好吗?

(2)28+28+15+15=86(米)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教案

长方形周长。(教材第48~49页)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议一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课件。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师:看课本第48页图一,量一量,算出图中长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进行测量并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5+3+5+3=16(厘米)。 ?因为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个长的和,即5×2=10(厘米),2个宽的和,即3×2=6(厘米),再相加,即10+6=16(厘米),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5×2+3×2=16(厘米)。

?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5+3)×2=16(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你能算出下面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图二) 学生可能会说: ?把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相加,即3+3+3+3=12(厘米)。 ?也可以像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那样列式,即(3+3)×2=12(厘米)。 ?依据正方形的特征:4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正方形的周长也就是4个3厘米,所以可以写成3×4=12(厘米)。 对于以上方法都给予肯定,表扬解答正确的学生。 师:说一说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跟小组的同学先讨论交流。 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总结归纳。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根据周长的含义: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把围成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长方形的周长,把围成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就是正方形的周长。 (2)结合图形的特征: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长度相等,所以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特征是四条边的长度都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淘气解决下面的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最下面例题)学生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生: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长边靠墙,那么此时需要的围栏长度是两个宽边(4米)和一个长边(6米),即4+4+6=14(米),需要14米的围栏;另一种情况是宽边靠墙,那么此时需要的围栏长度是两个长边(6米)和一个宽边(4米),即4+6+6=16(米),需要16米的围栏。 对于能算出一种情况的学生,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不强求算法的统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师: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可以根据周长的含义,把每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也可以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计算。 生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梳理一节课的知识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练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填空。 1、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米,这个游泳 池的边长是()米。 2、长方形的( )相等,正方形的( )都相等。 3、平 行四边形有( )条边,( )个角。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一个长方形 的长为26分米,宽为11分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6、把一根长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 米,边长是( )米。 7.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 8.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9.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10.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 泳池的边长是( )米。 11.下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 方形,能剪出 12 cm 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剩下的图形是一个 ( )形。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8cm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它一定是正方形。( ) 2、已知长方 形两条边就可求出它的周长。( )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的形状大小一定都一样。( ) 4、两个长方形能够拼成一个正方形,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一样的长方 形。( ) 5、一个操场的周长是600厘米。( ) 6、小华的身高是136厘 米。( ) 7.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 8.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 9.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 10.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 ) 三、填表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钉子板、尺子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70=4302=16008= 430-60=8804=31003= 380+40=5006=420xx= 800-50=4005=20xx4= 2.计算: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周长是多少米?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①在钉子板用线围成长方形.

②动手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③围成这个长方形要多长的线. (2)启发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发现了什么?使学生明确:长方形一周要用的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长方形两个长相等,两个宽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2.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例7: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边出示例题,边出示图形. (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计算?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 ①6+4+6+4=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6+4+6+4=20(厘米)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②62+42=12+8=20(厘米)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先算2个长是多少,再算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或长方形对边相等,知道长方形的长,就可以求2个长是多少,知道宽,就可以求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想? ③(6+4)2=102=20(厘米)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理解周长的意义. 2.通过抽象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具 钉子板、绳子、尺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拿出准备好的几何图形,平放桌上,把长方形挑出,放在一边.(观察)

提问:(1)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2)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不同?(一条边长,一条边较短) 二、学习新课. 1.谈话:同学们对长方形的特征掌握得很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形的知识.通过学习,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板书课题:)2.理解长方形的长和宽. 请同学们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长边,再摸一摸长方形的一组短边. 教师归纳出:长方形较长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长,较短的一组对边叫做长方形的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长方形纸片上标出长和宽. 3.学生动手操作,理解长方形的周长. 教师出示围在钉子板上的长方形. 提问:什么叫做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请一位同学来指一指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其他同学互相看着摸一摸,自己的长方形纸片的周长. 再请一位同学指一指钉子板上的长方形的周长. 提问:你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吗?(能)一位同学把围成这个长方形的线取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钉子板、尺子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70= 4302= 16008= 430-60= 8804= 31003= 380+40= 5006= 42019= 800-50= 4005= 20194= 2.计算: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周长是多少米?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①在钉子板用线围成长方形. ②动手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③围成这个长方形要多长的线. (2)启发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一周要用的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两个长相等,两个宽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2.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例7: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边出示例题,边出示图形. (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计算?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 ①6+4+6+4=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6+4+6+4=20(厘米) 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②62+42=12+8=20(厘米)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先算2个长是多少,再算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或长方形对边相等,知道长方形的长,就可以求2个长是多少,知道宽,就可以求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想? ③(6+4)2=102=20(厘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练习3

一、填空。(共24) 1、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2、长方形的()相等,正方形的()都相等。 3、平行四边形有()条边,()个角。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为26分米,宽为11分米,它的周长是()厘米。 6、把一根长12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边长是()米。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10分) 1、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它一定是正方形。() 2、已知长方形两条边就可求出它的周长。() 3、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它的形状大小一定都一样。 () 4、两个长方形能够拼成一个正方形,一个正方形能剪成2个一样的长方形。() 5、一个操场的周长是600厘米。() 6、小华的身高是136厘米。() 三、填表。(共12分) 1、长方 形2、正方形

四、选择题: 1、这张图甲、乙两部分的周长() A、一样长 B、甲长 C、乙长 2、甲、乙、丙三张图的周长() A、相等 B、不确定 C、甲长 D、乙长 E、丙长 3、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4、下面三张图,周长最长的是(),最短的是() 图1 图2 图3 图4 五、应用题。(共28分) 1、有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6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有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8分米,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3、两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79~8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长方形铁丝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图形的纸片,火柴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二、引入课题: (出示)做这样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是求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 三、展开与讨论: 先请你们试一试。(电脑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周长吗?怎样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学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而有的可以用两种方法呢? 四、探索与归纳: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电脑出示,学生拿出学具)请你量一量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长5cm,宽3cm) 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讨论后由各组汇报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由电脑演示每种算式的推理过程) 提问: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参考教案一)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参考教案 一)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Calculation of the circumference of rectangle and square (refer to lesson plan 1)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参考教案一) 教学内容: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79~8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长方形铁丝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图形的纸片,火柴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二、引入课题: (出示)做这样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是求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 三、展开与讨论: 先请你们试一试.(电脑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周长吗?怎样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学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而有的可以用两种方法呢? 四、探索与归纳: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长方形的周长》说课稿

《长方形周长》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的内容《长方形周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周长及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我从给篮球场画边线的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索、交流中学习新知。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和学生心理特征,我制订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并掌握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会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在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四、说教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 在复习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的特点的基础上,从给篮球场画边线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点拨等教学方法。

五、说学法 设计教学时我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 ①首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三角形卡片和一张长方形卡片。 ②其次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卡片的边线,然后拿铅笔沿着卡片的边线描一周,看谁描的又快又准确。 ③挑选描得较好的作品展示,并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PPT演示过程,巩固旧知。 ④从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长方形周长(板书:长方形周长) 设计意图:首先巩固上节课的知识,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其次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印象,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际问题引入,探究新知 1、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张篮球场平面图,让学生观察篮球场平面图,回答篮球场是什么形状(长方形),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特征①:四个角都是直角; 特征②:对边相等;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景,了解长方形的特征,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2、创设情境:现在工人叔叔要给篮球场画边线,一共要画多长? ①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是怎样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的?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②同时到学生中参与交流,指导探索过程。 ③然后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板书)。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面积练习题 一.知识的回顾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4.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5.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6.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7.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10000平方米)。 8.边长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9.测量土地的面积时,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1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1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1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15.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 16.相邻的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注:面积和周长是不能相比较的;分清楚什么时候填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填面积单位,二、基础练习

1、400平方分米=()平方米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300公顷=()平方千米 4公顷=()平方米2平方千米=()公顷 3平方米=()平方分米1公顷=()平方米 2、在○里填上“>”“<”或“=”。 2公顷○1900平方米 3平方千米○30公顷 500平方分米○5平方米 4000平方米○4公顷 70平方分米○7米500平方厘米○60平方分米 80平方分米○1平方米4平方米○400公顷 三、应用题 1、如下右,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宽为8米,它的长是多少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 3、妈妈买回一块长方形花布,从上面剪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一辆自行车沿一个长方形绿地骑一圈要3分钟,如果自行车的速度是250米/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长方形的周长》教案要让学生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理解了周长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接下来搜集了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欢迎查看。 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案一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面,使学生初步理解由面组成体的意义;使学生在认识长方形面、掌握长方形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提出问题,通过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主动他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能初步应用长方形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求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的推导过程。 钉子板活动记录单学具准备:带有长方形的盒子,钉子板学具,米尺 上节课,老师给大家留了个作业,让同学们观察周围的物体,看哪些物体上有长方形,并量出他的长与宽,你们搜集到了吗!都搜集到什么!学生汇报自己收集到的长方形并说出它的长和宽。还有很多,是吗!好了,同学们,看得出

来,你们都是细心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搜集到了这么多的长方形,看来,长方形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啊就在我们身边,对吗!这么多的长方形,它们的大小一样吗!举起你手中的物体,师选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带有长方形的盒子,让学生到前面来。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大!哪个小!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呢!谁能上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看!那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呢!它们的周长一样长吗!谁能看出这两个长方形,哪个周长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可见长方形的周长是由它的长和宽决定的,长方形的周长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课题:长方形的周长 大家手中都有一个钉子板学具,你能在上面围出任意的一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吗!好,听好活动要求:每人先任意围出一个长方形,然后由组长领着,选出你们最喜欢的几个长方形填到报告单中,并求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重点要想想:你是怎么知道它的周长的!活动中要注意分工合作。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活动汇报操作情况老师看到了,同学们在活动中合作的非常好,哪个小组愿意第一个来汇报!想来几人来几人。其他小组也来汇报。老师在每个小组的汇报单中画出他们用的不同方法:哪中方法是最简单的!你们同意吗!所以我们常用长与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师板书:长方形的周长=×2怎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题

三年级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一.填空 1.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三.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5厘米 6厘米 9分米 4厘米 13厘米 12厘米 20米 5厘米 10厘米 2厘米 10厘米 四、算一算,比一比: 1、一个教室长8米,宽6米,这个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教室长10米,宽比长短3米,这个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4、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分米,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它的2倍,另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 1、一张贺卡长2分米,宽10厘米,在它的四周镶上金边线,金边线的长度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的木牌,它的宽是3分米,长是宽的2倍。要把木牌用彩带在周围装饰得漂亮一些,至少 需要多长的彩带?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宽比长短20厘米,周长是多少分米? 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6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5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6.一段长36 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8、小华用铁丝围了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9.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原来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请你算一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10、将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活动,进行归纳,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和特征,理解了周长概念,掌握了简单的测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周长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已经对长方形、正方行的周长有了初步的认识,不排除有部分学生对周长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为本节课的教学带一些阻力,可以通过旧知复习排除。让学生经历探索过程,进行猜想验证,通过归纳总结,概括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抽象性。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能熟练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四、教学

准备教具: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直尺、绳子、方格纸。五、教学过程(一)旧知复习,相机导入1.回忆旧知(1)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运用教室里黑板的表面,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指名说一说,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让其他同学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周,回到起点,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黑板的边缘。如告诉学生不能说黑板的周长,而应该说成“黑板面”的周长。(2)课件出示:例4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指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周长。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复习周长的相关知识,充分唤起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学生在用手比划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同时,悄无声息地搭建了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为接下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做好了知识上和情感上的准备。(二)自主探究,发现新知1.操作活动(1)观察猜测①看课件: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和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进行比较,你认为是什么结果?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a.长方形的周长长一些,b.正方形的周长长一些,.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②我们认为可能出现这3种结果,到底谁的猜测正确呢?我们必须要进行验证。(2)动手验证①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和例4一样大小的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及验证的工具。②先和同桌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指哪里的长度,再同桌合作验证并做好记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长方形周长的含义。 2.能力目标:正确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3.情感目标: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钉子板、尺子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520+70=430×2=1600÷8= 430-60=880÷4=3100×3= 380+40=500×6=4200÷7= 800-50=400÷5=2000×4= 2.计算: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周长是多少米?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引导学生分组练习。 ①在钉子板用线围成长方形。 ②动手量一量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③围成这个长方形要多长的线。 (2)启发学生讨论: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一周要用的线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两个长相等,两个宽相等,也就是对边相等。 2.教学例7【继续演示课件“长方形的周长”】。 (1)出示例7:一个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边出示例题,边出示图形。 (2)小组交流应该怎样计算?并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计算。 ①6+4+6+4=2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加宽加长加宽,所以6+4+6+4=20(厘米)启发学生讨论还可以怎样想? ②6×2+4×2=12+8=20(厘米)

使学生明确: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先算2个长是多少,再算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或长方形对边相等,知道长方形的长,就可以求2个长是多少,知道宽,就可以求2个宽是多少,然后求它们的和是多少,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启发学生还可以怎样想? ③(6+4)×2=10×2=20(厘米) 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对边相等),先求一个长和宽的和是多少,再乘以2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4)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算法。 教师明确三种算法都正确,哪种比较简便呢? 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后两种算法运用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计算比较简便。 (5)反馈练习。 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长28米,宽1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随堂练习。 1.口述长方形的周长。 2.出示一组图片,说一说长方形的周长。(投影出示) 3.口述计算过程(投影出示)。 算出下面长方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 一.填空 1.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2.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米。 5.下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 能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12 cm 剩下的图形是一个( ) 形。 18cm 6.填表:

二、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 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 米. (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 米. (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 米. (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2分)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A、12 B、24 C、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 )米. A、16 B、128 C、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 A、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B、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C、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4、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 cm 10dm 7dm 14cm 12cm 五、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 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周长(优质教案)【新版】

2 长方形周长 一课时 教学内容 长方形周长。(教材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2.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 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通过量一量、算一算、议一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还知道了多边形的周长就是把围成多边形的各边长度加在一起。今天我们就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看课本第48页图一,量一量,算出图中长方形的周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进行测量并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学生可能会说: ? 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依次相加,5+3+5+3=16(厘米)。 ? 因为长方形有2个长、2个宽,所以可以分别计算2个长的和,即5×2=10(厘米),2个宽的和,即3×2=6(厘米),再相加,即10+6=16(厘米),所以长方形的周长为5×2+3×2=16(厘米)。 ?先算一个长与一个宽的和,再乘2,即(5+3)×2=16(厘米)。 只要学生解答正确即可,不强求算法的统一。 师:你能算出下面正方形的周长吗?说说你的想法。(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图二)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

小学数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 一.填空 1.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2.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5.下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能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12 cm 剩下的图形是一个()形。 6.填表: 二、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 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2分)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A、12 B、24 C、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 A、16 B、128 C、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A、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B、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C、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4、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 cm 10dm 7dm 14cm 12cm 五、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 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小学数学三年级正方形长方形周长应用题

图形应用题0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篮球场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30米,宽比长短12米,小明沿着篮球场 跑一圈,要跑多少米? 【2】一块长方形草坪,长18米,是宽的2倍,这块草坪的周长是多少米? 【3】用两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4】在一张长24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一根铁丝恰好能围成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将它改围成一个长12厘米的长方形,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 【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米,宽6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5米,长方形的长是7米,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 【8】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比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多8厘米,已知长方形的长是20厘米,宽是12厘米,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9】养鸡专业户李伯伯要建造一座鸡舍,这座鸡舍长23米,宽15米,如果有一面靠着墙,那么鸡舍的周长应建成多长最节省材料? 【10】用一根铁丝可以做成一个长2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改做成一 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11】养鸭场的叔叔准备用篱笆靠一边河岸围一个长20米,宽10米的长方形鸭 场,为了节省材料,他应该把哪边靠着河岸?这时篱笆的周长是多少米? 【12】一张长方形的纸,长21厘米,宽15厘米,如果在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 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6】足球场的宽是50米,长是宽的2倍,足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 【17】把一个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分成两个完全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8】把两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9】一张边长为25厘米的正方形彩纸,剪下一个宽为10厘米的最大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彩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2】长方形的长16分米,宽7分米,如果长增加9分米,长方形的周长增加多少分米? 【23】一个正方形边长15厘米,如果边长增加4分米,周长增加多少分米? 【24】一个长方形,长7厘米,宽4厘米,一个正方形边长4厘米,用这两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先画图,后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