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等 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

吴军等 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
吴军等 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

吴军等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

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

新动态吴军,[美]特里N.克拉克(Terry N.Clark)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摘要]全球化、个体化、中产阶层化以及文化消费的增长等势力对后工业化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设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影响下,如何塑造城市特征、如何实行城市增长与市民认同、如果保留城市传统与容纳多样性、如何建立较强情感纽带的社区共同体以及如何吸引高级人力资本等问题摆在了城市领导者面前。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城市研究新范式,即“场景理论”,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关键字] 场景理论公共政策

芝加哥学派城市一、城市公共政策面临的新挑战过去三四十年间,城市政策的最根本挑战已发生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几乎发生在全世界上所有城市。全球化(Globalization)、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中产阶层化(Gentrification)以及文化消费的增长(The rise of cultural consumption)等势力影响着后工业化(Post-industrialization)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全球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力量对城市转型与发展已产生深远

影响。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化对城市影响的经济维度,比如金融、自由贸易以及服务外包等,然而,全球化所

带来的文化后果与社会心理等方面,学者论述的却较少,尤其把“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分析。这就为以消费为中心的后工业城市发展与转型提出了新挑战。以芝加哥为例,新媒介激发了全球性的“相关群体”。从1980年起,芝加哥的电视、网络、移动客户端等覆盖面大幅度提高,从市政厅到偏僻乡村,从传统教堂到开放酒吧,居民和外来游客都可以同时收看到本地新闻和资讯。就如一名挪威游客曾说过:“芝加哥昨天发生的变化(华盛顿竞选市长成功),我们完全清楚,因为在挪威看到了电视网络转播。”借助于这些媒介,芝加哥市政和议会的形象在全球观众心目中开始塑造。用社会学术语“相关群体”(Reference Group)来解释这种现象再恰当不过。尽管他们不是芝加哥人,但是,借助媒介所塑造的芝加哥全球形象,对他们来芝加哥旅游、社交和参加会议等产生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这就提醒城市领导者,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对本地居民产生影响,而且还对“相关群体”发生作用。除此之外,比较性思维催生了城市发展的全球标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城市与城市、社区与社区的比较变成了可能,而且也会越来越普遍,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Terry Clark在他的新书《The Theory of Scenes》[①]给出了一个结论:比较性思维催生城市发展的全球标准。这种标准尤其是体现在城市街区设施和市民组织的建设上,比如城市博物馆、现代艺术馆、水族馆、交响乐厅、市民广

场、艺术节以及各种市民组织等。例如,芝加哥市长Daley 为推动芝加哥国际化,专门雇佣汉语教师在中小学开展普通话培训;印第安纳波利斯为吸引相关的爱好群体前来居住,在市中心建造摩托车文化长廊;纽约为吸引游客把时代广场打造成步行街……类似的例子很多,这种现象的实质是: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和市民认同(Civic Identity):我们是谁?我们希望以什么样的形象输出给全世界?我们现在拥有什么?与其他城市相比,我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我们的市民感受如何?如何建立一个充满生机活

力的社区呢?如何吸引外来高素质人才呢?……对这些问

题的回答并不容易,但是,场景理论为解开这些困惑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方法。文化消费的增长芝加哥学派Terry Clark领衔的“财政紧缩与都市革新”(FAUI)项目组[②],历时十几年,耗资1700万美元,对纽约、洛杉矶、芝加哥、东京、首尔、巴黎等1000多个城市设施与文化实践做了深入细致调查,结果发现,公民在教育、艺术、音乐、电影、餐饮以及其他娱乐休闲方面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尤其是年轻人和低收入群体对文化活动的参与。事实上,公民文化参与的需求增加将会对城市公共政策产生一些影响。这方面典型的例子当属波士顿(Boston)。由于受到清教徒精神传统的影响,学校、教堂、博物馆等元素是城市的主流基调,节俭、禁欲等仍然是当地政治文化的主流价值。不过,随着后工业

社会的转型,传统产业优势逐渐减弱,新兴产业又没有出现,城市发展动力开始萎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新一轮城市化过程中,类似波士顿的城市就开始衰落。为了扭转这种颓废,50年代波士顿实行城市转型,向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转型,吸引电子高科技产业、重建都市休闲娱乐设施、鼓励市民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和创办各种公共文化艺术节等。在城市领导者的鼓励下,更多市民对文化艺术的态度变得开放,更多公共政策制定价值导向于区域场景的活力:清理年久失修的喷泉、绿化城市道路、粉刷街道墙壁、举办文化艺术节、提倡自行车出行、鼓励公共场所的艺术表演……这些政策帮助城市官员把社区塑造成一个有魅力的街区场景,吸引高素质人才前来工作、生活和消费。随后,其他城市效仿波士顿,比如西雅图(Seattle)和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这些城市的发展和转型无一例外的印证了:城市定位、规划设计、服务管理、重建都市娱乐休闲设施和市民组织,这些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营造一种特别的“城市气质”(都市场景),来吸引不同群体进行消费实践活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中产阶层化中产阶层化(Gentrification)是指一个旧区从原本聚集低收入人士,到重建后地价及租金上升,引致较高收入人士迁入,并取代原有低收入者。中产阶层化的转变过程可能因着重建速度而需时多年,但引伸的结果是本区生活指数提高,原居住的低收入者最后可能反被新迁入

的高收入者歧视,或引致原居住的低收入者不得不迁离往更偏远或条件更差的地区维持生活[③]。这是早期美国城市扩展的主要特点。然而,从1950S到1970S,与早期中产阶层化恰巧相反的是“白人大逃离”(While Flight)[④]——受过更好教育、具有更高收入的欧洲后裔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撤离,因为中心城市区嫣然成了拥挤嘈杂、暴力犯罪和种族歧视的代名词,而郊区的新鲜空气、静谧田园、干净草坪以及整齐栅栏等成了白人们幸福生活场景空间。不过,最近几十年,中产阶层化这种移民方式又开始出现。芝加哥学派对美国大城市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更多年轻人、富裕阶层、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向中心城区开始聚集。与之前“白人大逃亡”所带动的郊区化截然相反:城市中心地带的人口开始迅速增长,比如Phoenix、Atlanta和Houston。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Brooks把这种现象称为“回归城市运动”(Back to city movement)。回归城市运动将为城市街区重建带来一系列动力,比如消费增加、休闲娱乐需求、都市设施更新、房屋租金升高以及种族、教育、年龄与职业的多样化挑战等。因此,中产阶层化作为学术标签在分析这样的移民现象比较有用。因为它能够使政策注意力转移到人口群体移动与城市生活的结合上。这就涉及到一个核心议题:一个地方具有怎么样的特征或者如何改造一个地方使其具有某种特点,吸引高级人力资本和相关产业,从而驱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个

体化个体化(Individualism)是指人的普遍特征,即只有个体才具有能动性。在美国语境中,个体化代表着个体自由、尊严、正义方面的进步,以及个体自我发展、愿意选择加入某一社会、市场或政治组织的权利与自由。个体化客观上带来的选择机会增多,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权变”(Contingency)现象。换句话说,个体生活道路的选择开始逐渐摆脱传统纽带(家庭背景、社会阶层等)的影响而变得更加多变和开放。我们承认,个体出生时是与特定的民族、国家、城市、家庭、宗教以及从事各种职业的父母“绑定”在一起;不过,我们的问题是:之后,个体又将会去哪里呢(学习、工作和生活)?去还是留,基督徒还是无信仰,或者是重新沿着父辈的生活道路再走一遍呢?这些是开放

性的话题。但是,这些话题所涉及到的一个核心命题:什么样的价值或因素影响着个体生活道路的选择?再加上,伴随着国家福利、各种保险计划和基金项目等,孩子和妻子对父母和丈夫的依赖性减弱,老人们对子女物质方面的依赖减少。孩子们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发展出自己的口味或喜好。比如,在时尚方面,利用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网络,通过互联网、电视等途径随时都能获取来自全球不同的讯息,包括由新闻、电影、视频、音乐和图片等构成的地方景象。这些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拓展了他们对某地的向往,从而使其借助交通工具达到某地成为可能。因此,随着生活选

择驱动力变得多元,选择个人化的特点逐渐呈现。这就意味着,在后工业社会里,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在个体选择时扮演者重要角色。这也是理解为什么有的地方经济和人口增长较快,有的地方反而比较慢的重要因素。二、场景理论为应对挑战提供了新思路全球化、个体化、中产阶层化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对城市公共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塑造城市特征?如何实现城市扩张和市民认同?如果保留城市传统与多样性?如何建立具有较强情感纽带社区共同体?如何吸引高素质人力资本?……对这些问题的讨论,离不开对都市场景(Urban Scenes)的分析。城市领导者如何把场景(Scenes)的理念整合到公共政策当中,从而推动城市转型与发展,区域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场景理论的内涵场景理论(The Theory of Scenes)是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特里·克拉克(Terry Clark)领衔的研究团队提出的城市研究新范式。该理论把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从自然与社会属性层面拓展到区位文化的消费实践层面。他们对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巴黎、东京和首尔等国际大都市的研究后发现,都市娱乐休闲设施和各种市民组织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都市“场景”,不同的都市场景蕴含着特定的文化价值取向,这种文化价值取向又吸引着不同的群体前来进行文化实践,从而推动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正是后工业化城市发展的典型特点。该理论为我国城市发展和公共政策

制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角。具体来讲,场景是由各种消费实践所形成的具有符号意义的空间。正如“社区”(Community)这个概念的运用一样,揭示围绕着个体生老病所展开的各种实践活动组成的符号意义;同理,“场景”这个工具将会揭示各种消费实践活动的符号意义。场景包括5个要素[⑤]:(1)邻里(Neighborhood);(2)物质结构(Physical structures);(3)多样性人群,比如种族、阶级、性别和教育情况等(Persons labeled by race, class, gender, education, etc.);(4)前三个元素以及活动的组合(The specific combinations of these and activities );(5)场景中所孕育的价值(Legitimacy, Theatricality and Authenticity)。理解“场景”的基础条件场景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城市街区的重新

审视。传统视角把城市街区理解为居住区域或生产空间,是从居住视角或生产角度来审视城市,而场景理论是站在消费者角度来看待整个城市和各个街区,这就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通俗来讲,想象一个城市街区,你可能会看到许多东西:公寓、别墅、商店、交通工具以及各式各样的人群,比如散步者、购物者、收银员和警察等。但是,这其中的哪些元素与你相关?或者说,以什么方式或在什么程度上与己相关?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取决于个体立足点是什么。从普通居民的视角,个体可能倾向于生活必需品(Necessities of Life)容易获得的街区。城市街角就变成了

充满生活意义的街坊邻里区(Neighborhood)——向居民提供生活必需品区域,在这里,社会纽带(Social Ties)是由生活居住来定义,而健康的社会纽带意味着亲密的邻里关系。从生产者或投资者的视角,街区不再是居民的住宅区域,而是被视为一个工业生产区域——提供就业机会和产品生产的空间,把劳动力转化成产品和服务的领域。从这种视角来看,社会纽带是由工作来定义,而健康的社会纽带是通过协调基于生产方式结成的不同群体的利益而形成。对于城市街区,还存在另外一种可能。既不同于居住的视角(生活必需品的强调),也不同于生产的视角(工作就业的强调),而是消费的视角。从消费角度来审视城市街区,街区就变成了一个集各种消费符号和价值观念为一体的混合场域。在这个场域里,个体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寻求娱乐(Entertainment)、休闲(Leisure)和体验(Experience),而不是生活必需品或参与劳动生产。以街区服装店为例。从这种视角来看,服装店不仅仅是提供保暖衣服或提供就业机会的地方,而且还是提供新锐设计、塑造时尚风格、传播文化理念和迎合某种品味的场域;更准确说,服装店超越物质范畴,而上升到文化和价值的层面,传达和塑造着一种生活方式。消费者购买服装,不仅仅是因为保暖,而是透漏着某种生活态度;去服装店,并不一定非要购买衣服,而是去体验和享受服装店和街区构成整体场景。便利店不再是提供食物

以便生存、或提供工作以便参与劳动生产的地方,而是一个激发有机农业兴趣、评价劳动的道德伦理、分享异国烹饪技术、发现基于共同爱好的潜在约会对象的空间。咖啡馆不仅是提供早餐或就业机会的场所,而且还是一个休闲娱乐的空间,可以听到最新的爵士乐,看到最流行的乐队或最新意的诗人。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他们关注的不再是居住或工作,而是集休闲、娱乐、新鲜体验为一体的空间,一个充满文化、艺术和价值理念的场域。这种场域能够满足个体更高层次欲望,如对艺术的渴望和体验。从这种角度来看到城市街角,制度是为了消费而设置,实物是为了被个体去消费、去欣赏和去娱乐而存在,才具有意义。当从消费角度再去审视城市街区,个体变成了消费者,街区不再是作为邻里或工业生产而存在,而是一种场景(Scene)——不仅仅提供生活和工作的空间,而且还是提供生活便利、娱乐、休闲、快乐和新奇体验的场域,这里的社会纽带是由希望(Wishes)、欲望(Desires)和梦想(Dreams)来定义,而健康的社会纽带是由对这些价值观念的体验和经历去实现[⑥]。行动者(agent)居住者(residents)生产者(producer)消费者(consumer)目标(goal)生活必需品(necessities)工作与生产(Works, Products)体验(experience)物质单(Physical units)家或公寓(Homes/apartments)公司(firms)便利设施(amenities)社会纽带的基础(Basis of social tie)基于本土出生、长大以

及在这里出生、长大以及民族遗产等(Being born and raised nearby, long local residence, ethnicity heritage)工作与生产关系(Work/production relations)理想典范(ideals)空间(Space)邻里(neighborhood)工业区域(Industrial-District)场景(scene)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四(名词解释部分)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四(名词解释部分)1、市政: 2、市政管理学: 3、城市: 4、城市政治权力系统: 5、城市政治参与系统: 6、市人民团体: 7、市民: 8、市民参政: 9、市民利益表达: 10、市政管理体制: 11、市行政管理体制: 12、市政职能: 13、市政执行: 14、城市发展战略:15、可持续城市:16、城市职能: 17、城市性质: 18、学习型政府:19、循环经济: 20、经营城市: 21、城市营销: 22、城市规划: 23、公共紧急状态:24、危机管理: 25、城市成长管理: 26、城市基础设施: 27、城市经济管理: 28、Citistate(城市联盟): 29、区域规划: 30、区域经济一体化: 31、规制: 32、城市财政: 33、城市财政管理:34、城乡一体化: 35、城市人口: 36、城市人口管理: 37、城市社区管理:38、社区: 39、城市社区: 40、城市流动人口:41、环境容量: 42、城市边缘区: 43、环境质量: 44、城市化: 45、城市环境: 46、城市环境管理: 4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48、排污权交易:

城市管理学名词解释参考 答案 1、市政:是指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2、市政管理学:是指研究城市政府行政机关和其他城市公共管理主体,对城市日常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规律的科学。 3、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4、城市政治权力系统:是指拥有某种正式、直接行使城市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权力的各种组织。 5、城市政治参与系统:是指虽不具有正式市政决策和执行的权力,但对市政决策和执行有积极影响作用的群体、组织和个人的总称。 6、市人民团体:是指以表达和维护一定阶层的群众的具体利益为基础,担负着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起着依照各自的切身利益协调社会各部门之间关系的作用,并按照一定章程组织起来的群众性的社会政治团体。在我国城市特指市工会、市妇联、市共青团等组织。 7、市民:是指居住在城市所辖区域内,持有本市有效户籍的合法公民。 8、市民参政:是指市民个人或群体通过一定途径和形式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提出各种要求和建议(亦称市民的利益表达),向有关部门进行检举揭发,行使选举、罢免、监督等权利,阻止或促成某项政策的行为,参与城市管理与决策的各项活动。 9、市民利益表达:是指代表某种利益的市民组织或市民团体,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向城市权力机构提出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利益要求的行为。 10、市政管理体制是关于城市政权机构、特别是城市政府的建制、地位、职能配置和机构内外上下权力关系及运行机制的各种制度规范的总和。 11、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指市的行政组织结构、职能结构、行政管理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的总和。 12、市政职能是指城市政府在依法管理城市公共事务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具有的作用,从动态来看,它是城市政府行使职权、发挥作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13、市政执行是指城市政府以贯彻市政决策为核心的职务行 为,是市政府和它的工作部门以 及工作人员执行市政决策中枢的 决策、指令和法律法规的过程。 14、城市发展战略是指在较 长时期内,人们从城市发展的各 种因素、条件和可能变化的趋势 预测出发,做出关系城市经济社 会建设发展全局的根本谋划和对 策,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 社会、建设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 15、可持续城市是指一个有 竞争力的、适于居住的、银行信 赖的,而且治理和管理良好的城 市。 16、城市职能是指城市在国 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 地位、担负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17、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国 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 化生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及其 发展方向,由城市主要职能所决 定。 18、学习型政府是指在政府 内部形成浓郁的学习氛围,完善 终身教育体系和机制,形成全员 学习、团队学习、组织学习的局 面,从而提高整个政府的群体能 力。 19、循环经济是指以可循环 资源为来源,以环境友好方式利 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并 举,把人类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 循环过程中,经过相当长一段时 间的努力,使生态负增长转变为 生态正增长,实现人类与生态的 良性循环。 20、经营城市是指城市政府 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的自 然资源、基础设施和人文资源等 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化营运,以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 21、城市营销:是指把地区 视为一个市场导向的企业,将地 区的未来发展愿景作为一个吸引 人的产品,通过强化地方经济基 础以及更加高效地满足和吸引既 有的和潜在的目标市场(主要包 括产业、投资者、定居人口、观 光游客和会议人士等),来主动营 销地区的特色。 22、城市规划是指为了实现 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 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 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进行各项建 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23、公共紧急状态是指一种 特别的、迫在眉睫的危机或危险 局势,影响全体公民,并对整个 社会的正常生活构成威胁。 24、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 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 化解、防范等等而采取的行动。 包括对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 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 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 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相关因素 的管理。 25、城市成长管理主要是指 以政府为主体的针对城市空间规 模扩展的控制和管理。 26、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 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 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 础。 27、城市经济管理就是城市 政府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手段 对城市经济环境、经济活动进行 有效的控制和协调,以使城市经 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取得最大的 城市效益。 28itistate(城市联盟)是 指由相同特征和功能的城市和城 镇环绕所组成的社会、经济和环 境上相对独立的贸易、商业和通 讯区域。 53、区域规划是指在某个特 定的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和 社会进行综合性、战略性和政策 性的总体战略部署。 30、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 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 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 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 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 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 组织形式。 31、规制是指具有法律地位 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 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 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32、城市财政是城市政府参 与社会收入或产品的分配活动, 也就是城市政府在占有和支配一 定份额的社会产品过程中与社会 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 33、城市财政管理是指以城 市政府为管理主体,以市政工作 为主要目标的预算管理、税收管 理、城市维护与建设资金管理和 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34、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 乡村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 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人为协调,达 到经济一体化和空间融合的系统 最优的状态。 35、城市人口是指居住在城 市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其 他工作的非农业人口,包括拥有 城市户籍的常住人口和在城市暂 住的流动人口。 36、城市人口管理是指城市 政府对城市居民户籍和人口变 动、人口流动的行政管理工作。 37、城市社区管理是指在市 及市辖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以 街道为主导、居委会为协同,以 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为依托,运 用行政与法律、经济与教育、公 德与情感等手段,合理调配和利 用社区资源,发展社区事业,提 高社区成员的生存质量,促进社 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 38、社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有 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员归属 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 会共同体。 39、城市社区是城市中的社 区,是指城市中被道路环绕的居 住地段上,由有特定生活方式并 且有成员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 相对独立的社会共同体。 40、城市流动人口:指没有 城市常住户口暂住(具有暂住证) 或暂时逗留于城市的人口。 41、环境容量指在人类健康 与自然生态不致受害的前提下, 某一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 负荷量,是考察污染是否发生的 重要标志。 42、城市边缘区是城市发展 到特定阶段所形成的紧靠城区的 一种不连续的地域实体,是处于 城乡之间,城市和乡村的社会、 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 43、环境质量指自然环境构 成的诸要素(大气、水体、土壤、 生物等)之一,或环境整体受到 污染的程度。 44、城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 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 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 45、城市环境是指影响城市 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 外部条件的总和。 46、城市环境管理指按照一 定环境功能目标,运用行政、法 律、教育、经济与科学技术等手 段,协调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与 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防止环 境污染、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平衡 的一种措施。 47、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是指 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城市 生态理论为指导,以发挥城市综 合功能和整体最佳效益为前提,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总体上 找到制约和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发 展的综合因素,理顺经济建设、 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的相互依存 又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用综合 的对策整治、调控、保护和塑造 城市环境,为城市人民群众创建 一个适宜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 态系统良性发展。 48、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 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 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 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 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 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中国的政策过程理论分析框架 一、中国的政策过程 中国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共识”的目标诉求。共识就是意见一致。我国的宪政制度、政府体系以及党政关系均将共识视为政策目标。在政策过程的实践中,共识诉求甚至超越单纯的理性目标,如用政策方案的“可批性”代替“可行性”的情形。共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成,如指令、协商、竞争等。 政策过程由政策舞台、政策参与者和共识过程三个变量构成。政策舞台即政策制定的政府部门、机构或非正式组织。政策参与者指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政策制定的行为个体。共识过程即意见收敛的过程,在政策研究中,共识过程与信息流动的方向、官僚组织的层级、参与政策制定的组织及网络等均相关。 政策过程的模式受到制度环境的显著影响。 制度环境包括政府组织结构、资源配置方式、产权结构和意识形态等变量。 政府组织结构决定了政策制定的舞台、程序和规则,并规定了政策参与者之间的权力关系。 资源配置方式和产权结构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利益格局和政策立场。 意识形态决定了政策参与者的政策信仰和政策偏好。 由于不同的政策参与者在权力关系、利益格局和政策偏好上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性,政策压力和冲突随即形成,政策过程就是缓解政策压力、解决政策冲突的共识形成过程

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舞台的制度化层面就是政策提出、酝酿、构思和决策的官僚体系。官僚体系是政策过程的组织基础和制度框架,它规定了各个部门的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能分工,从而限定了政策在哪些政府部门制定、经由何种程序和规则、最后以何种方式颁布和执行。制度化层面上的官僚体系提供政策过程的正式规则,其政策压力和意见传达、收敛、并达成共识的过程通常是自下而上的、程序化的过程; 政策舞台的社会化层面就是参与或影响政策过程的机构、团体或个人所组成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即协商网络。揭示了官僚组织和正式制度背后的动态因素,如哪些人在积极推动、其影响力的来源、作用途径和影响强度等。协商网络因政策领域不同而呈现出较大差异,通常根据行为主体参与程度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即决策层、酝酿层、影响层,形成由内及 外渐次扩散的涟漪。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协商网络则为政策过程提供了潜在的、关键的动力,其政策压力或意见的传达、收敛和共识形成的模式通常是自上而下的、间断性的过程。由于制度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缺乏动力和自发收敛的可能性,而社会化层面上的政策过程又缺乏相应的合法性,因此,两者的有效互动才能够形成最终的政策共识。

公共政策分析-期末考试知识点及答案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1. 公共政策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和民众,为实现特定时期的目标,在对社会公共事务共同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或行为规范。公共政策更突出“公共”二字。这即意味着对公共性的强调,也意味着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诸多特征和功能的必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1)阶级性。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构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为规范,是政府政治 行为的产物,政府的政策要体现阶级的意志。 2)整体性。公共政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许多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孤立的解 决某一问题,往往是不成功,因此需要整体地分析、解决问题。 3)超前性。尽管公共政策是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但政策是对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与指南, 必须具有预见性。 4)层次性。政策作为政府行为的产出项,根据不同层次的政策主体,会具有不同的规格。 5)多样性。公共政策的多样性,显然源于政策的“公共”特征,也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而 显示出多样的特征。 6)合法性。政府行为的政策具有一定法律性质。其既要依靠社会舆论来维持,更要通过国 家的强制力量来监督执行。 2. 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是对政府为解决各类公共政策问题所采取的对政策的本质、产生原因及实施效果的研究。政策分析的内容包括:(1)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解决?政策问题不可能在一开始全部明确,只有在不断的分析活动中才会逐步清楚;(2)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3)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4)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 公共政策的本质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公共政策是政府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公平分配社会利益的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公共政策的本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从现有工作的研究基础出发,我们选择的角度是“利益”,因为其是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 v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v 二、政策执行的基本内容 v 三、政策执行力 v 四、提高政策执行力 一、政策执行研究的兴起 v (一)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背景 v 1、政策科学早期的认识 v 虽然拉斯韦尔等早期政策科学家把政策执行看成了政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政策执行并没有引起政策科学学者的足够重视,政策科学被认为是研究政策制定的科学,例如德洛尔的政策科学范式就认为政策科学就是对政策制定的研究,其目标是改善政策制定系统,提高政策制定的质量;政策过程被分成元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和后政策制定(包括政策制定和评估等环节)三个阶段。 v 2、政策执行不受重视的原因 v 天真地假设政策执行过程是简单的且人所共知的;强调权威决策者的作用而排除了“低层次”官员对政策执行过程负责;执行过程涉及严重的边界问题,往往难以界定相关的行动者;时间和资源的巨大消耗。 v v (二)政策执行研究兴起的契机 v 1、美国奥克兰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

v 1973年美国学者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对美国联邦政府的创造就业的机会的政策项目——“奥克兰”计划的跟踪研究而写成报告《执行:华盛顿的宏大计划是如何在奥克兰破灭的》。这本书成为70年代“执行运动”兴起的标志。 v 2、政策科学研究视野的拓宽 v 从理论上看,20世纪60年代末政策科学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要求对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实践上看,60年代约斡逊总统发起的“伟大社会”改革的许多政策项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客观上提出了为什么比较理想的政策方案及项目也不能取得预期的结果这样一个问题,这促使人们从政策执行上寻找原因。 (三)政策执行研究的主要途径 v 1、自上而下的研究途径 v 这种途径假定,政策是由上层规划制定的,然后它们被翻译或具体化为各种指示、以便下层的行政官员或职员执行。领导人形成政策偏好,这种偏好随着行政层次的降低而不断被具体化,为下层行政官员或职员。 v 2、自下而上的途径 v 这种途径以组织中的个人(即参与政策过程中的所有行动者)作为出发点,政策链条中的较低及最低层次被当作政策执行的基础;客观存在强调政策或项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参与执行项目的行动者的承诺与技巧。 v 3、“政策/行动连续统”途径 v 这种途径或多或少有作为前两种途径的综合的意味。政策制定者将作出限制其他行动者权力的决策,而行动者将做出规避决策者权力的决策。这一途径是以权力作为焦点的。 v 4、工具选择途径 v 政策决策的实质或形式的过程总是包含着在可利用的政府工具箱选择特定工具。

政策过程理论

政策过程理论[Theories of the Policy Process] 第一章寻求更好的理论 复杂世界的简化 由于众多原因,政策过程涉及一系列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的复杂的互动因素。这些因素概括地说,涉及行动主体、时间、政策项目的复杂性、政策争论、政策中的政治与价值观冲突等。“政策过程通常至少需要10 年时间。当众多行为者都积极寻求宣传他们对事件的重要意义时,理解政策过程就需要我们掌握关于政策目标的相关知识,同时注意观察全国范围内的众多行为者,这就可能涉及技术性很强的科学问题或是法律问题。”P5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社会现象和事物的观察要借助于一系列的假设。这些假设有两种中介功能:一是告诉观察者该探究什么;二是界定特定的类别从而将现象分类。有两种方法简化假设:一是常识性的方法。它基于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分类和假设去观察世界,但是有局限性。二是科学的方法。其基本的逻辑是微小的重要关系可以解释复杂的现象。 埃里诺·奥斯特罗姆对三个概念进行了划分: 一是概念性的框架(conceptual framwork)。它确定了一系列变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变量被假定能用来解释一系列现象。这个框架能够提供从适当的变量到像范式那样范围较广泛的对象。 二是理论。它提供了更为“密集”和逻辑上更有连贯性的一系列关系。 三是模型(Model)。这是对特定情形的陈述。与理论相比,它在范围上较小,而在假 设上更为精细。就最理想的状态而言,模型可以被量化。 因而,上述三者可以通过对连续的统一关联体的操作实现概念化。 政策过程的理论框架有多种 一是阶段启发框架:它把政策过程分为一系列的阶段,通常是“议程设置、政策构建和合法化、政策实施和评估”,同时,分析各阶段具体进程的影响因素。这一方法在20 世纪70-80 年代初成为一个有用的分析工具。它把复杂的政策过程划分为分散的阶段,并在特定的阶段开展深入的研究。阶段启发法存在一些局限性[非因果关系、线性描述、自上而下的偏见、过于简化]。P9 二是其它框架:1、制度性的理性选择(Institutional rational choice)。制度性的理性选择是一组分析框架。它们都聚焦于制度规则如何改变受物质自利推动的特别理性的个人行为。这种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是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 2、多源流分析框架(the multiple-streams framework)。这是由约翰·金顿在“垃圾桶”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把政策过程看作是由行为者和过程的三个源头组成的:由各种问题的数据和各种问题界定内容所形成的问题源流;涉及政策问题解决方案内容的政策源流;由各种选举活动和被选举官员组成的政治源流。当政策窗口打开时,三源流交汇在一起。 3、间断-平衡框架(Punctuated-Equilibrium Framework)。此方法认为,(美国)政策制定具有长期的渐进变迁伴随短期的重大政策变迁的特点。当政策反对者力图形成新的“政策图景”、利用美国政策多样化这一特征时,就有可能发生短期的重大政策变迁。 4、支持联盟框架(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此框架最初由保罗·A·萨巴蒂尔和简金斯-史密斯提出。其关注的焦点是支持联盟间的相互作用,每一个联盟都是由来自政策子系统的不同组织的行为者组成,他们拥有一套共同的信仰。政策变迁既是子系统内部竞争的结果,也是子系统同外部所发生的事件影响的结果。此框架描述了政策精英的信仰系统,分析不同联盟间进行政策取向型相互学习所需要的条件。

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2017年最新电大城市管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答案 城市管理学作业 1 1.“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2.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弊端及如何进行改革 3.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城市管理 考核形式及要求:从以上 3 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 500 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评分标准:优秀的标准(100<X≥90) 能够准确地说明讨论题目的内涵,逻辑严密,有一定的创新性;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观点。 良好的标准(90<X≥80) 能够准确地说明讨论题目中的某个方面的内容,逻辑清晰,有某些独立见解;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观点。 中等的标准(80<X≥70) 能够比较准确说明讨论题目,逻辑较清晰,能够提出自己的看法;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证明观点。 及格的标准(70<X≥60) 能够比较准确说明讨论题目中的一个方面的内容,逻辑不严密、不完整,自己的见解不多;联系实际的例子不十分恰当。 不及格的标准(X<60) 不能够说明讨论题目的内容,逻辑混乱;联系实际的例子不对题。零分提交的个人讨论提纲雷同或未提交讨论提纲。 一、个人的讨论提纲(30 分)提交的个人提纲字数不少于 350 字。 二、联系实际的例子(30 分)允许黏贴打印稿,或者黏贴裁剪的报纸与杂志。 三、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40 分)字数不低于 500 字。 参考答案: 个人的讨论提纲 一、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特点: 1、经济管理职能广泛而突出; 2、对其负责的事务管理控制程度高; 3、综合性的社会保障服务职能较弱; 4、独立性的职权较少; 5、职权与职责相脱节。 二、我国传统市政管理职能的弊端:

公共管理学作业参考答案

政策评估的( B )反映的是政策的效率和效能标准。 A.稳定标准 B.事实标准 C.价值标准 D.成本标准 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来源于它的(B )。 A.合理性 B.合法性 C.操作性 D.强制性 以下哪项不是常见的政策手段?( D )。 A.行政手段 B.经济手段 C.思想政治手段 D.文化手段 我国的社会团体具有“半官半民”的特点,说的是其组织的( B )。 A.广泛性 B.双重性 C.针对性 D.中介性 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有( CD )。 A.公益性 B.正规性 C.专门性 D.志愿性 公共管理者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 ABCD )方面的能力。 A.管理认知能力 B.管理诊断能力 C.管理决策能力 D.人际沟通能力 )( A 。,在1776年撰写《国富论》论述了对政府角色理解的学者是 A.亚当·斯密 B.凯恩斯胡德C. D.史蒂文·科恩 )界定政府职能的主要依据是( 3 A.财政赤字商品服务质量下降 B. 市场失灵 C. D.政府干预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 C )的学科 A.公共决策 B.公共组织维护 C.公共管理活动规律

D.公共环境 ( C )是由公共政策制定主体的本质特点决定,也是其阶级性的反映。 A.目标指向性 B.权威约束性 C.功能多极性 D.利益选择性 公共政策具有( ABCD )等特征。 A.公共性 B.利益的选择性 C.权威的约束性 D.功能的多极性 本来应当由政府承担的职能,却因没有尽到职责而出现了“真空”现象,我们称其为政府职能的( A )。 A.缺位 B.越位 C.错位 D.不到位 公共管理者主要是指( ACD )。 A.政府官员 B.企业领导 C.政府公职人员 D.非政府公共组织的管理人员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和经济实施全面的干预,是一个(B )。 A.小政府 B.全能的政府 C.间接的政府 D.恰当的政府 政府失效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有(ABCD )。 A.公共政策失效 B.公共物品供给的低效率 C.内部性与政府扩张 寻租及腐败D. 现代公共管理是以( B )为核心的、多元化的开放主体体系。 A.企业 B.政府 C.文化团体 D.研究机构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

2017公共政策概论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 )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 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 A)A. 利益 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A) A. 公共政策主体 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 ) A. 公民 B. 非政府组织 C. 利益集团 D. 大众传媒 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 ) A. 公共政策客体 B. 目标群体 C. 思想库 D. 政策目标 6. (A )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 B. 全球化 C. 国际化 D. 信息化 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 ) A. 传统习俗文化 B. 政治文化 C. 精英文化 D. 普通文化水平 8. 荷兰经济学家(D )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 B. 罗威 C. 林布隆 D. 科臣 9. (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 A. 管理 B. 强制 C. 管制 D. 限制 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 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C. 《理解公共政策》 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 11. (B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 B. 政策议程 C. 政策目标 D. 政策对象 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 )地位。

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及解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朝歌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446175529.html,

【资料说明】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历年真题解析》系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公共管理学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也是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更重要的是指导读者把握内在命题规律。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人大公共管理学院自实施考试改革以来,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学以下的几个专业,诸如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城市规划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等学科基础是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三门中,不同科目指定其中两门考察,专业课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察都一样。从参考书目基本上是张成福与谢明两位老师的课本。 从出题风格来说,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偏重于基础,基本上不会出偏题、难题、怪题。但是这两年由于考研竞争的加剧,为了加大区分度,偶尔考察的内容超出考生正常的复习范围,或者是课本中的次要知识。总体来讲,出题偏重基础,考生复习要以书本为纲,因为占绝大分值的简答题与名词解释均来自于课本,论述题方面,有些来源于课本,有些则需要考生具有时政眼光与学术思维,这个需要学生勤读各位老师的论文,关注公共管理时政热点。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最近几年看,人民大学的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题目基本都是主观题为主。以去年为例,具体分配如下:名词解释5个,每个5分,其中3个公共政策、2个公共管理;简答题5个,每个15分,其中3个公共管理,2个公共政策;论述题2个各25分,其中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各1个。从题型分配中可以看出,公共管理学的重要性要略大于公共政策。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关于公共管理学在各个章节的出题比重,笔者收集近十年的真题统计分析来看,非重要章节不是很多,但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非重点章节,这类章节大家可以以点带

政策变迁研究论述及展望

文献综述 题目: 政策变迁课程名称: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4 2017年6月27

政策变迁研究论述及展望 摘要: 政策变迁是一种对现行政策所从事的变革活动。众所周知,在早期的传统政策循环论中并没有讲公共政策的变迁这一过程纳入其中,而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重视对政策变迁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了政策变迁的发展历史、主要、政策变迁中相关参与者角色以及国内外运用政策变迁相关理论的相关实践。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总结并提出展望,希望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或者政策变迁决议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关键词:政策变迁渐进主义间断-平衡模型倡导联盟框架政策制定参与者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的推进,国家内部的政策制定和国际政策的制度都十分重要,涉及的范围极大涉及的利益群体也极其广泛。同时在政策变迁过程中,其参与者也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是对国际国内2010-2013年间对于政策变迁相关内容的综述。对这一时期“政策变迁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外已有学者对这一议题进行了有价值的前瞻研究,3年时限较短因此本文主要是从横向出发(多领域多角度进行综合论述)再适当加以纵向分析(主要以时间为线索)了解政策变迁相关的发展。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政策变迁研究的成果,并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指出了可能的方向。并提出对于当代政策变迁的建议。 二、政策变迁概念辨析 所谓的政策变迁就是国家机关、公共组织或者其他组织由于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动,原有的政策不适合而不能继续适用而通过对原有政策的修改或者从新出台的变迁过程。 政策变迁作为政策动态运行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政策适应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

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管理方向)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方向)本科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以及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社区建设管理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修业标准年限 本科四年 三、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四、学分要求 学生应修满学分(不含课外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学分,通识选修课学分,学科基础课学分,专业必修课学分,专业限选课学分,综合运用课学分;同时,学生还须获得个素质拓展课外学分,并修读“大学生健康教育课”。 五、港澳台生教学计划修读要求 按照教育厅规定,港澳台生不需修读“国防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板块中的课程,其余课程严格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期、学时和学分要求修读。 表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方向)毕业生应修学分参考表 课程类别课程性质最低毕业 学分数 各学期最低学分 合计 通识课 必修 限选学科基础课必修专业课 必修 限选综合运用课必修 合计

六、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 表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城市管理方向)专业教学计划进度表 课程类别课 程 性 质 课 程 类 型 课 程 代 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授 课 周 数 总 学 时 学时类型按学期周学时分配考 核 方 式 讲 课 实 验 实 习 通识课必 修 国 防 教 育 军事理论(含军事训练)☆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概论 ★形势与政策☆语 言 与 技 能 课 一 大学语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应用写作★ 语 言 与 技 能 课 二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大学英语★ 英汉汉英翻译★ 身 心 教 育 体育选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选项☆ 体育选项☆ 体育选项☆ 创业基础☆ 就业指导☆ 限 选 修读课程见《广东商学院通识限选课程设置一览表》。通识限选课程应修学分总数为分。 学生修读人文科学系列课程至少个学分;修读自然科学系列课程至少个学分、修读方法论系列课程至少个学分。 ☆

公共管理基础知识总结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效率 1 公共管理效率的概念 (1)效率和公共管理效率 公共管理效率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所取得的管理成果、效果、社会效益与其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各项公共资源投入的比率。 公共管理效率概念所包含的两层含义: 1)内涵—经济价值观; 2 )外延—社会价值观。 现代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实质是追求内涵与外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2)公共管理效率的特点: (1)综合性; (2)层次性; (3)可测定性; (4)相对性; (5)滞后延伸性。 2 公共管理效率的分类 性质:(1)正效率(2)负效率 主体:(1)个体效率(2)群体效率 层次:(1)决策效率(2)管理效率(3)执行效率 实现程度:(1)计划效率(2)实际效率 3 公共管理的效率与公平 总:当前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的政府发展思想。 因为:(1)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决定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 (2)提高公共管理效率有利于更好的保障社会公平。 (3)社会公平为公共管理效率的提高和公共政策目的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二、中国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 1 经济调解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 1)促进经济增长 2)增加就业 3)稳定物价 4)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1)计划手段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2 市场监管 1)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1加强制度建设 ◇2加强信用建设 ◇3从严监管 3)反对垄断 垄断分为:市场垄断、自然垄断、行政性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我国垄断的主要形式,也是反垄断的主要对象 3 社会管理 1)人口管理 2)环境管理 3)调节居民收入和国民财富分配 4)维护社会秩序 4 公共服务 1)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 2)基础设施建设 三、行政组织 1 行政组织的概念 含义:是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公共管理活动的——核心主体 构成要素: 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职权划分4)职位配置 5)人员结构6)管理方式7)运行程序8)法律规范 2 行政组织的特点: 1)权威性 2)服务性 3)层级性 4)适应性 5)合法性 6)强制性 3 我国行政机关的性质和构成 性质:——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执行权力机关的决定,接受权力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的构成: 1)领导机关——中央机构 2)职能机关——又称执行机关、业务机关(各部、委、办、局等) 3)辅助机关——分:政务性、事务性、综合性、专业性) 4)监督机关——行政监察机关——政治监督 审计机关——经济监督 5)派出机关

吴军等 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

吴军等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 场景理论与城市公共政策——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最 新动态吴军,[美]特里N.克拉克(Terry N.Clark)文章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期。[摘要]全球化、个体化、中产阶层化以及文化消费的增长等势力对后工业化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城市公共政策的制定与设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样的影响下,如何塑造城市特征、如何实行城市增长与市民认同、如果保留城市传统与容纳多样性、如何建立较强情感纽带的社区共同体以及如何吸引高级人力资本等问题摆在了城市领导者面前。芝加哥学派提出的城市研究新范式,即“场景理论”,为解答这些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关键字] 场景理论公共政策 芝加哥学派城市一、城市公共政策面临的新挑战过去三四十年间,城市政策的最根本挑战已发生改变,而且这种改变几乎发生在全世界上所有城市。全球化(Globalization)、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中产阶层化(Gentrification)以及文化消费的增长(The rise of cultural consumption)等势力影响着后工业化(Post-industrialization)城市的转型与发展。全球化全球化作为一种力量对城市转型与发展已产生深远 影响。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化对城市影响的经济维度,比如金融、自由贸易以及服务外包等,然而,全球化所

带来的文化后果与社会心理等方面,学者论述的却较少,尤其把“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来分析。这就为以消费为中心的后工业城市发展与转型提出了新挑战。以芝加哥为例,新媒介激发了全球性的“相关群体”。从1980年起,芝加哥的电视、网络、移动客户端等覆盖面大幅度提高,从市政厅到偏僻乡村,从传统教堂到开放酒吧,居民和外来游客都可以同时收看到本地新闻和资讯。就如一名挪威游客曾说过:“芝加哥昨天发生的变化(华盛顿竞选市长成功),我们完全清楚,因为在挪威看到了电视网络转播。”借助于这些媒介,芝加哥市政和议会的形象在全球观众心目中开始塑造。用社会学术语“相关群体”(Reference Group)来解释这种现象再恰当不过。尽管他们不是芝加哥人,但是,借助媒介所塑造的芝加哥全球形象,对他们来芝加哥旅游、社交和参加会议等产生了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会越来越大。这就提醒城市领导者,公共政策的制定不仅对本地居民产生影响,而且还对“相关群体”发生作用。除此之外,比较性思维催生了城市发展的全球标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城市与城市、社区与社区的比较变成了可能,而且也会越来越普遍,芝加哥大学终身教授Terry Clark在他的新书《The Theory of Scenes》[①]给出了一个结论:比较性思维催生城市发展的全球标准。这种标准尤其是体现在城市街区设施和市民组织的建设上,比如城市博物馆、现代艺术馆、水族馆、交响乐厅、市民广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案例: 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月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18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19-20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第一,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不过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只有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孙志刚事件是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理上的进步。

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这件事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 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 三.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内涵界定出发,发掘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实现与作用,从而促进公共政策学科科学合理有效的发展。 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的内涵廓析 (一)公共政策 从学科属性上讲,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之一。从实践层面上看,公共政策是公共部门为有效实现社会目标,推动社会发展,将社会资源及社会价值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政策及途径。从主体的角度看,公共政策是政府部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公共权威作为依据,对社会发展的方向进行引导,以促进社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从功能上看,公共政策能对政治、经济及社会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调节。从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路径来看,公共政策是以多种政策方针及措施方案来协调和分配社会价值和资源,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资源和价值的有效利用。从规范意义的角度来看,科学合理的政策能够将国家、社会及公民之间的利益实现有效的制衡与分配,能够通过政治、行政和管理的方法途径,对地方和社区的政策进行分析和评估,进而为公共部门高质量决策提供保障。 当今,公共政策已然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热门概念,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研究的焦点。中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基于不同的重点、运用不同的知识框架,对公共政策概念做出了不同的理解。万变不离其宗,尽管具体的界定并不相同,但离不开对公共政策本质的定义。公共政策就是政府部门以多种方式方法,引导社会的发展方向,直接体现的是政府部门对社会价值所做的权威性分配。公共政策具有权威性、强制性和相对稳定性。 (二)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其管理对象是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范畴较大,包含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行政管理、图书资源与情报管理等多个方面。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一方面,它强调公共权力必须履行公共职能,即管理目标的“公共性”;另一方面,它强调科学运用公共权力,并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制约,

公共政策分析教学大纲

《公共政策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公共政策学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Policy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总学时数:40 理论课学时:40 实验学时:0 学分:2.5 适用专业与年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先修课程: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社会统计学、公共经济学 开课系室:人文社会科学系公共事业管理教研室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是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进行公共政策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教育。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政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政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政治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政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政策结果的影响,了解西方公共政策学科的产生、发展及研究现状,掌握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制定政策与执行政策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内容,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政策理论水平。 2、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探讨转轨时期我国若干政策问题出发,深入实质性的公共政策领域,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应对政策问题的实际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导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 第一节公共政策的本质 第二节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第三节公共政策分析 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 第一节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第二节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 第三节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主体 第二节公共政策客体 第三节公共政策环境 第四节公共政策工具 第四章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分析 第一节公共政策问题概述 第二节公共政策问题构建的程序 第三节公共政策议程的建立 第五章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