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加法运算定律5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加法运算定律52-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1 加法运算定律52-人教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李叔叔骑自行车外出旅游所行的路程引出问题,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对加法交换、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5+75= 48+70= 133+77= 150+390=

820+180= 725+36= 301+299= 999+10=

【在25+75=100中,25是( )数,75是( )数,100是( )。】

2、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过了加法计算的有关知识,其实在运算中,还有很多规律,我们把它称作运算规律。今天,我们就要进一步学习一些加法的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今后学习小数和分数有很大的帮助。

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加法交换律(例1)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趁着现在的大好春光,我们的李叔叔准备骑车外出旅行。(展示图片)你们看,这是他向我们介绍某一天骑车路程的相关数据。我们一起帮他算一算。(展示例1主题图、出示例1内容)

2、读题,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如果学生分析的没有困难,就不需要画线段图帮助分析。看情况在定。】

3、独立列式解答。指名学生口答。

方法一:40+56=96(千米)

方法二:56+40=96(千米)

4、提问: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加法是一种什么运算?(加法就是把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5、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两种算法的结果。

上面这两种算法都是求李叔叔一天骑了多少千米,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等号)

板书:40+56(=)56+40

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交换40和56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6、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出示:36+84 84+36 158+68 68+158

上面的每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同桌讨论,老师巡视参与)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板书。

(板书: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a+b=b+a)

7、练习(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

65+145=_+_ 9+31=_+_ b+_=_+ a

(二)学习加法结合律(例2)

1、出示例题,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2、学生尝试解答。

3、质疑解答:

(1)可以看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你是怎么列式的?

板书:(88+104)+96 88+(104+96)

4、观察:想一想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计算结果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

5、比较发现: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6 、观察:

(1) 每组有几个算式?(2个)

(2)每个算式有几个数相加?(3)

(3)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计算顺序不同)

(4)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每个等式中,每组算式有3个加数,每个等式中加数都一样)

(5)每组两个算式变,什么没有变?(和没有变)

7、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出示内容,请学生思考后填空。

( )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 )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学生齐读,理解后记忆)

8、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呢?板书:(a+b)+c=a+(b+c)

9、练习(用加法结合律填上合适的数)

(25+68)+32= 25+(_+_)

130+(70+4)=(130+_)+_

(134+112)+88=_+(_+_)

三、巩固练习(下面等式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76+18=18+76

56+72+28=56+(72+28)

31+67+19=31+19+67

24+42+76+58=(24+76)+(42+58)

82+0=0+82 ( )

47+(30+8)=(47+30)+8 ( )

(84+68)+32=84+(68+32)( )

75+(48+25)=(75+25)+48 ( )

小结: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最大的区别是:交换律改变的是数的位置;结合律改变的是运算顺序;结合律的重要标志是小括号的应用。

四、总结

提问:“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言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在教学中,将40+96=96+40 (88+104)+96=88+(104+96) 板书在黑板上,学生根据算式在用不同形式表示会容易一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新知识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都有相应的认知基础,学了本节的新知识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学加法运算定律的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本,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呈现的具体情境,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通过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对两个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在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中,两个运算定律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定律的初步

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叙述所发现的规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规律,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统一用字母来表示。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从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反思的过程,对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有了充分的认识和自己的理解。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

1、在探索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应该再放开一些,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律。

2、在教学加法结合律时应该让学生多举些例子,让学生去评价举的例子好不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合是把可以得出整百整十的数放在一起,而不是随意的乱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