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不同年龄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不同年龄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图分析

脑电图分析要素

脑电图分析要素 EEG的分析主要从:频率、波幅、波形、时相和位相关系、异常波出现的方式、分布的广度及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等方面进行。 频率(frequency): 频率是指某种波在一秒钟内重复的次数,通常用波/秒(c/sec、CPS)或者Hz表示。对散在的慢波可测定其波长,以其所占的时间来表示。脑电波的波率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5/sec以下(通常0. 5~3.5/sec)),10-20μν,出现于额区,不以纺锤样出现,不得多于8-10%,其他各区少于5%。 θ频率带:4~7.5/sec,20-40μν,不超过50μν,双侧对称,颞区多见,不以纺锤样出现。 α频率带:8~13/sec,50-100μν,大脑各区均有α活动和节律,枕区最高,颞区最低。 β频率带:13/sec以上(通常14~40/sec),20-50μν,主要见于中央区和及其前部,以额区和颞区最明显。 波幅(amplitude): 波幅代表一个波的高度,用微伏(μV)来表示。 通过测定一个波从波峰作一垂线至基线的距离,并与在相同增益和滤波条件下所记录的标准信号高度比较来确定的。 在临床EEG,以低、中、高波幅来描述。 一般认为25μV以下是低波幅,25-75μV为中波幅,75μV以上为高波幅。 波形(waveform): 根据脑波沿基线偏转的次数和时相分为: 单相波(monophasic wave):脑波自基线向上方或下方的一次偏转。 双相波(diphasic wave) :脑波沿基线上下方各有一次偏转,形成正-负或负-正双 相波。 三相波(triphasic waves) 脑波沿基线上下有三次偏转,形成负-正-负三相波。 根据脑波形态不同划分为:

偏头痛患者用药原则

偏头痛患者用药原则 1.一般原则治疗策略包括两个方面:对症治疗及预防性治疗。对症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抑制或减轻疼痛及伴随症状。预防性治疗用来减少头痛发作的频度及减轻头痛严重性。不论是对症治疗还是预防性治疗,均包括两个方面,即药物干预及非药物干预。非药物干 预方面,强调患者自助。 2.药物对症治疗 偏头痛对症治疗可选用非特异性药物治疗,包括简单的止痛药,非甾体类消失药及麻 醉药。对于轻、中度头痛,简单的镇痛药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常可缓解头痛的发作。常用的 药物有布酚宁脑清片,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阿司匹林、萘普生、吲哚美辛消炎痛、布 洛芬、罗通定颅痛定等。 3.特殊类型偏头痛的治疗 1与偏头痛相关的先兆是否需要治疗及如何治疗,目前尚无定论。通常先兆为自限性的、短暂的,大多数患者于治疗尚未发挥作用时可自行缓解。 2 关于难治性严重偏头痛性头痛: 这类头痛主要涉及偏头痛持续状态,头痛常不能为一般的门诊治疗所缓解。患者除持 续的进展性头痛外尚有一系列生理及情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脱水、抑郁、绝望,甚至自杀倾向。用药过度及反跳性依赖、戒断症状常促发这些障碍。这类患者常需收入急 症室观察或住院,以纠正患者存在的生理障碍,如脱水等;排除伴随偏头痛出现的严重的 神经内科或内科疾病;治疗纠正药物依赖;预防患者于家中自杀等。应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可做心电图检查。药物可选用酒石酸二氢麦角胺、Sumatriptan、鸦片类及止吐药,必要 时亦可谨慎给予氯丙嗪等。可选用非肠道途径给药。如静脉或肌注给药。一旦发作控制, 可逐渐加入预防性药物治疗。 3关于妊娠妇女的治疗: Schulman建议给予地美罗注射剂或片剂,并应限制剂量。还可应用泼尼松,其不易穿过胎盘,在妊娠早期不损害胎儿,但不宜应用太频。如欲怀孕,最好尽最大可能不用预防 性药物并避免应用麦角类制剂。 4关于儿童偏头痛:

常见的几种脑电图机

几种常见的脑电图机 赵军胜20085023 一、NT9200-16D数字脑电图仪(普及型) (一)仪器简介: NT9200-16D(普及型)型数字脑电图仪采用UE-16B型放大器,增加了单道放大、时域地形图、频率测量、多用户管理系统等功能,是集脑电图、脑地形图与脑电监护于一体的多功能仪器。它利用生物电放大器采集脑电波信号,运用计算机分析系统加以处理,绘制三维活动脑地形图,定量定位地反映大脑机能变化及大脑发生病变的范围、部位及程度,为颅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本仪器既可做病理性病变诊断又可做功能性病变诊断,弥补了CT和MRI的不足。电脑存贮病历和无笔描记,大大节约使用成本,并为病人复查带来极大的方便。 (二)数字脑电在临床上的应用: 癫痫病、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炎、脑膜炎、脑脓肿、气体农药中毒、脑震荡、脑外伤、脑死亡、中风和再中风预测及老年痴呆的诊断、精神病、神经衰弱及精神分裂等科学研究 (三)性能特点: 1、采用UE-16B型放大器 2、采用windos 2000操作系统,稳定性高。 3、USB接口全数字脑电放大器,支持热插拨,无需插卡,便于携带。 4、采样率可达1000点/秒。超强的抗干扰能力,确保脑电波形不失真。 5、正常参考值。 6、强大的多用户管理功能,确保每位操作大夫病历档案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7、强大的数据库管理方式,可支持多种查询检索,方便对病人的各种信息进行检索和统计。 8、用于体检时,可连续采集多个病人并统一打印病例报告。 9、采集过程中,导联列表实时显示,并可随时改变走纸速度及灵敏度。 10、可在采集和回放过程中,随时添加事件标记及医生注释,并可自定义导联方式及诱发事件。 11、可按长度和方向选择EEG波形,边采集边回放; 12、具有多级电影回放功能。可以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①多种速度前后播放脑电图,最高可达100倍数; ②可任意放大脑电波形,测量脑电波幅度、频率; ③可按秒、页、事件及标记多种方式快速回放波形; ④快速进入事件位置,通过事件表直接跳转到对应的波形位置 13、采样长度可达72小时。 14、具有三维彩色脑电地形图、直方图、时域地形图及功率谱阵图。 15、可用不同颜色标识任意导联,避免混淆。并可以每导波形单独放大,方便医生分析。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

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偏头痛诊治指南目录 一、背景 (一) 流行病学 1. 患病率 2. 疾病负担 (二) 历史与现状 1. 历史 2. 现状 (三) 关于本指南的说明 二、偏头痛的临床表现 (一) 临床表现 (二) 诱发因素 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 (一) 国际头痛及偏头痛分类 (二) 偏头痛的诊断 1. 诊断流程 2. 病史采集 3. 体格检查 4. 预警信号与辅助检查 5. 偏头痛诊断标准 6. 辅助检查及鉴别继发性头痛 7.与其他原发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三)评估 四、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 (一) 防治原则 1. 基本原则 2. 患者教育 3. 头痛门诊(中心)的建立及转诊 (二) 急性期药物治疗 1. 急性期治疗目的 2. 急性期治疗有效性指标 3. 急性期治疗药物评价

1) 非特异性治疗 a) NSAIDS b) 其他药物 2) 特异性治疗 a) 麦角胺类 b) 曲谱坦类 c) Gepant类药物 3)复方制剂 4. 急性期治疗药物推荐 5. 急性期治疗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6. 部分特殊情况的急性期药物治疗 1) 严重偏头痛发作或偏头痛持续状态 2) 偏头痛缓解后再发 3) 儿童偏头痛 4) 妊娠、哺乳期偏头痛 (三) 预防性药物治疗 1. 预防性治疗目的 2. 预防性治疗有效性指标 3. 预防性药物治疗指证 4. 预防性治疗药物评价 1) β受体阻滞剂 2) 钙离子拮抗剂 3) 抗癫痫药 4) 抗抑郁药 5) 肉毒毒素 6) 其他药物 5. 预防性治疗药物推荐 6. 预防性治疗药物选择和使用原则 7. 部分特殊情况的偏头痛预防治疗 1) 儿童偏头痛 2) 月经期及月经相关偏头痛 3) 妊娠及哺乳期偏头痛 4) 慢性偏头痛 (四) 其他(替代)治疗

解读脑电图报告(儿童)

解读视频脑电图报告 (从结论部分或脑电印象分析) 第一部分慢波(含背景活动慢) 脑电图非癫痫样异常 1.是最常见的脑电图异常,包括: 1)背景节律不对称 2)不同步:(1)全面性不同步的慢波(2)双侧同步慢节律(3)局灶性慢波 3)特殊模式:(1)背景活动变慢(2)周期性(3)昏迷 不对称 1.正常脑可以有20%的不对称,通常波幅右>左。后头部背景节律右>左50%,或左>右35-50% 有临床意义,一般慢的一侧为异常。 2.慢波活动位于一侧,不对称性出现,波幅或频率局灶显著增高,双侧>35% 有临床意义,波幅异常的原因有:脑结构异常,癫痫发作后缺失, 颅骨缺损。 背景活动慢或广泛性弥漫性慢波常提示(1)颅内感染(2)癫痫发作后脑功能损伤。 局灶性慢波 1.频率小于8HZ的θ或δ波 2.通常涉及2-3个导联,可以一侧或一叶 3.一般提示急性或进行性结构异常 4.功能性的异常过程包括:血管疾病,癫痫发作后期,系统性疾病 5.经常伴随其他的脑电异常,如:不对称,癫痫样放电,在癫痫样放电时,该部位有定位作用。 局灶不规则(或多形性)慢波活动 经常影响背景活动,异常的程度取决于对背景的损害程度, 1.在急性损伤时,比CT改变还早,如刚发作后的癫痫所致的脑水肿。2.慢波经常与慢性损伤有关。损伤的中心波幅较低,而旁边则较高 3.慢波一般会抑制快活动 4.中央,顶区较少出现慢波, 一般为后头部、额区。 5.局灶损害可能有双侧改变。如下丘脑或中部脑病变 与局灶不规则慢波活动相关的其他脑电图异常及临床意义: 1.广泛的θ慢波提示中毒,脑炎,白质损伤,代谢性疾病,广泛的严重异常,或药物过量. 2.双侧同步的慢波,如脑疝(Herniation),代谢性疾病

头痛护理常规

一、头痛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 2、评估是否与病情变化有关。评估是否与体位、时间有关 3、观察有无发热等生命体征变化 【护理措施】 1、保持环境安静,绝对卧床休息。 2、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精神状态,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头部有无外伤,颈项强直。 3、了解病人头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规律,减轻或诱发因素,伴随症状,指导病人避免诱因。 4、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告知药物作用,不良反应,让病人了解道药物依赖性和成隐性的特点。 5、给以心理支持。 二、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咳嗽的性质、音色、持续时间、发作程度及频率。观察痰的性状和量。 2、询问患者既往健康状况,评估有无长期大量吸烟和有害粉尘、有害气体吸入史。 3、评估咳嗽、咳痰是否与体位、气候变化有关。 4、观察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发绀、体重减轻等情况。 【护理措施】 1、咳嗽剧烈者,宜取坐位或半坐位休息。 2、无心、肺、肾功能障碍者,鼓励每日饮水量>1500ml。 3、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方法。 4、雾化吸入。 5、进行肺叩打、体位引流。 6、机械吸痰。 7、及时采集痰标本送检。 三、恶心、呕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呕吐的时间、性质、呕吐物的性状和量,以往有无同样发作史,与进食、饮酒、药物或毒物、 精神因素等的关系。 2、观察有无腹痛、腹泻或便秘、头痛、眩晕等伴随症状。 3、评估腹部体征,如胃肠蠕动波、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部包块、肠鸣音、振水音等。 4、对于频繁、剧烈呕吐者,评估血压、尿量、皮肤弹性及有无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症状。 【护理措施】 1、患者呕吐时,给予身体支持和心理安抚。对于意识清醒者,扶住患者的前额或给予身体支撑,防 止因头晕、乏力、虚弱等发生跌倒;对于意识障碍者,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而造成窒息。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考题及答案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考题及答案 A型题 (1).下列哪项属于深感觉 A.痛觉B.温觉C.触觉D.位置觉E.两点辨别觉 (2).头痛病人避免用力排便的主要意义是防止 A.呕吐B.脑血栓形成 C.颅内压增高D.心脏负荷增加E.心绞痛发作 (3).神经系统疾病不包括下列哪项的疾病 A.脑B.脊髓C.周围神经D.骨骼肌E.平滑肌 (4).截瘫的病损部位在A.脊髓前角B.大脑皮层 C.内囊D.脑桥E.胸腰段脊髓 (5).感觉障碍病人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A.消除焦虑情绪B.预防褥疮 C.不宜多翻身D.防止肢体受压E.保暖、防冻、防烫 (6).最能反应昏迷病人病情的体征变化是 A.体温B.脉搏C.呼吸D.瞳孔E.神志 (7).下列哪项是下运动神经元的症状 A.无肌收缩B.肌张力增高 C.腱反射亢进D.病理反射阳性E.肌萎缩不明显 (8).某下肢瘫痪患者,经查肢体能在床面上滑动但不能自行抬起,此肌力应判为 A.0级B.1级 C.2级D.3级E.4级 (9).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A.高血脂B.高血压C.肥胖D.吸烟E.高盐饮食 (10).发生脑出血最常见的血管是A.椎动脉B.大脑后动脉C.大脑中动脉D.基底动脉E.后交通动脉 (11).脊髓前角细胞受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肌张力下降B.出现病理反射 C.肌纤维颤动D.肌力下降E.腱反射减弱 (12).护理脑出血病人时,动作轻柔的目的是 A.病人舒适B.预防压疮C.减少情绪波动 D.防止损伤皮肤黏膜E.避免加重脑出血 (13).脑出血最好发的部位是 A.脑桥B.小脑C.内囊D.脑室E.脑叶 (14).瘫痪患者最常见并发症是A.肺部感染 B.尿路感染 C.便秘D.褥疮E.静脉炎 (15).瘫痪肢体宜保持功能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膝关节伸直B.腕关节稍背屈 C.肘关节屈曲D.踝关节垂直E.膝关节处置一枕以防外旋(16).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 A.剧烈头痛B.呕吐C.脑膜刺激征 D.短暂意识障碍E.一侧动眼神经麻痹 (17).内囊出血的典型表现是 A.进行性头痛加剧B.“三偏征”C.频繁呕吐 D.大小便失禁E.呼吸深沉而有鼾声 (18).深昏迷时最重要的体征是

脑电图简述分析报告

脑电图检查法 【原理】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 一、常规脑电图 ★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 (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 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 波幅、波形失真少;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 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

电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 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 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 (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优点是可以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及脑电图的变化。但缺点为必须住院监测。 【结果判断】 一、健康成年人(20—60岁)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以α频段(8—13Hz)尤其是9--10 Hzα节律占优势,约占 75%(北京55%-90%)(国外0-95%),在枕部呈纺锤状节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 1月~2014年1月来本院治疗偏头痛的10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状况、偏头痛疗效以及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疗效分数、头痛发作时间、头痛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后的疗效分数、头痛发作时间、头痛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偏头痛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缓解偏头痛的症状,减少偏头痛的复发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bserv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migraine.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2 January 2014,108 cases with migrain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n=54)and control group (n=54).The drug treatment was given the two group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he routine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the drug treatment.Anxiety and depression status,the curaive effect of migraine,the life quality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score of curative effect,headache attack time,headache frequency in the two groups (P<0.05),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score of curative effect,headache attack time,headache frequency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nursing,SAS,SDS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SAS,SD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in the two groups (P<0.05).After nursing,the score of life qualit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anxiety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e during hospital,relieve symptoms of migraine,and reduce the recurrent times of migraine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can further promote and use in clinic.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Migraine;Application effect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搏动性头痛[1]。多数偏头痛住院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护理干预是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有研究指出对偏头痛患者住院期间采取适当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其药物治疗的效果和疾病的康复都具有重要意义

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痛护理的效果分析 赖晓云

护理干预应用于偏头痛护理的效果分析赖晓云 发表时间:2019-05-17T16:33:40.97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3期作者:赖晓云陈新林李小玲陈宝玉[导读] 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焦虑、抑郁,减轻患者头疼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应用价值较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二三医院广西南宁 530001)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患者偏头痛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偏头痛患者,并按照单双数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每组28例。给对照组科室疼痛规范化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性加以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观察组高,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 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住院过程中的焦虑、抑郁,减轻患者头疼症状,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偏头痛护理;效果分析 偏头疼是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比较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单侧或者双侧博动性头疼[1]。且该疾病发生率高,一旦发病,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前,对于偏头疼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且临床治疗也主要是以缓解头疼与消除症状为主。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患者长时间抑郁、焦虑等也可能是导致患者出现偏头疼的主要原因[2]。同时,除了治疗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这对于加快患者恢复也同样起到良好的效果。本次研究对收治的56例偏头痛患者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的应用效果,具体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偏头痛患者,并按照单双数的分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已经确诊为偏头痛患者,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也自愿参与本次活动。排除不符合以上纳入标准患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紧张性头痛患者、外伤性头痛患者等。对照组中,男10例,女18例,病程1~8年,平均病程(5.63±2.41)年,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8.25±4.23)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16例,病程2~10年,平均病程(6.10±2.32)年,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0.12±2.10)岁。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格等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的差异很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药物治疗,再加以相关的护理。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前者基础上行临床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第一,环境护理。大部分偏头痛患者并不愿意过多的活动,且喜欢卧床休息,甚至还会出现眩晕、畏光、恶心等症状。因此,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给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干净、安静的病房环境,适当调节室内的光线,避免患者受到声、光等刺激,从而加重病情。同时,积极指导患者正确的生活方法,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活动,以免发生意外。 第二,身体护理。要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作息时间,指导患者通过一些娱乐活动打发时间,转移注意力,并适当给患者进行按摩,让患者放松。 第三,用药护理。偏头痛与一般的疾病不同,它属于一种长期疾病,且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为此,护理人员要监督并叮嘱患者按时服用药物,让患者遵医嘱,并观察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鼓励患者每天记录自己头痛的情况,这样也能让患者加深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让患者养成按时用药的好习惯。 第四,社会护理。护理工作人员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一些心理工作,多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尽量解决患者的困难[3]。告知家属要多陪伴患者,多给予患者关心与爱护,争取得到家庭甚至是社会的支持。 第五,心理护理干预。除了用药治疗外,有效的心理护理也是十分必要的。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及时解答患者内心的疑问,让患者对偏头痛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该疾病目前还未有根治的方法,只能有效控制该疾病。同时,给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能科学、理性对待偏头痛,避免患者发生各种偏头痛的因素。此外,对于一些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多加安慰,给患者温暖。最后,也可举例一些成功案例,树立患者的自信心。 1.3评价方法 采用本院自制焦虑(SAS)、抑郁(SDS)表评估患者的响应指标。其中,若两项都小于50分表明焦虑、抑郁情况正常,若两项分别位于51~60分,焦虑、抑郁情况为轻度;若两项分别位于61~69分之间,焦虑、抑郁情况为中度;若两项分别于70分以上,焦虑、抑郁情况为高度。 满意度情况运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并与患者出院时给予患者填写,分为10个项目,每个项目十分。其中,小于60分为不满意,60~89分为比较满意;大于等于90分为满意。满意度=满意率+比较满意率[4]。 1.4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软件对本文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以(?x±s)表示定量资料,行t检验;定数资料以%表示,行c2检验。若结果显示为P<0.05,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

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中医病例分析及处方参考 来源于一位老中医的经验之谈,原创分享,仅作参考病例介绍,肺心病 XXX,男67岁,1989年2月27日入院。患者反复咳喘10余年,每冬春季发作频繁。症见:咳嗽痰多粘稠,气喘,动则加剧,不能平卧,胸闷胀,头胀痛。纳差,双下肢浮肿。尿少,大便干结。诊时呼吸困难,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西医诊断为慢支伴感染,肺心病。舌紫红,苔薄黄,脉弦细,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痰热阻肺份阴,治宜益气健脾,清肺化痰,佐以活血养阴。处方:党参20g,黄芪30g,白术、半夏、陈皮、贝母、黄岑各12g,茯苓、鱼腥草、丹参、沙参各15g,甘草3g,配合西药消炎,服药四剂后,咳痰大减,续以益气活血养阴为主。治疗处方: 党参,北芪各30g,淮山、丹参、元参各15g,赤芍,桃仁,麦冬、吐丝子、陈皮各10g,半夏6,甘草3,8剂后诸症显著好转。 扁虚者:咳痰多,心悸等可用。夏花元参半夏杏仁丹参甘草党参白术鱼腥草 风湿性心脏病(心悸)-(中医心痹) 治宜益气活血,清肺化痰处方: 炙北芪15 当归尾12 川芎、地龙、杏仁、桃仁、泽兰、泽泻、川贝、元参、白术各10 蒌皮18 桂枝6 甘草4 2剂后,咳喘心悸减轻,浮肿亦消纳谷增进,上方炙北芪用至60。一月后病有转机。(桂枝茯苓白术有温阴利水作用) 六味地黄汤在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汤出自《小儿药正直诀》,为宋代钱仲阳所创。方由熟地、淮山、山萸玉、丹皮、泽泻、茯苓组成。方中熟地滋阴补肾,填精补髓。淮山健脾补肺,兼能涩精。山萸玉益肾滋肝涩精气,为方中“三补”之药。丹皮凉血泻肝肾之火,泽泻、元参利水渗湿,为方中这“三泻”之药,合方合成补中有泻,补而不滞,平调阴阳。配伍合理,为滋补肝肾的代表方剂。其适应主证为:腰膝痠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脉弦细或细数者。笔者在临床实践

偏头痛有三大原因三种解决办法

偏头痛有三大原因三种解决办法 一是生理周期带来偏头痛。研究表明,有偏头痛的女性中大约近2/5的人都曾在月经期前后发病。其症状是:通常在月经期前两三天发作,头痛部位有热血澎湃的感觉。疼痛持续时间短,每次不会超过两小时。原因是因为卵巢在月经期前分泌较多荷尔蒙。解决方案:1.雌激素:在月经期前服用3天的雌激素。要记住,服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控制饮食:月经期前后要控制饮食,多吃有助于缓解荷尔蒙作用的食物。比如:牛奶、新鲜水果、蔬菜、燕麦、牡蛎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锌等元素,能帮助 缓解过多荷尔蒙造成的不适。 二是压力带来偏头痛。目前到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因压力而造成偏头痛的人越来越多,远远多于因荷尔蒙导致的偏头痛患者。其症状是:发作时间通常在午后,感觉就像戴了顶尺寸过小的帽子,有压迫、束缚的感觉。原因是:当压力来临时,身体就会产生反应,使得情绪波动、血压上升、心跳加快、肌肉紧张,如无法及时解除压力,就会出现偏头痛。解决方案:1.热敷:可用热毛巾敷在后颈部,这样能使血管受热扩张,加速血液循环及代谢功能,将体内的酸性物质代谢出来,疼痛就会大为缓解了。2.随时随地放松:感觉压力即将来临时,听一首轻音乐,到室外漫步一会儿,去发廊洗个头,都能缓解压力,让你紧绷的肌肉和神经得到放松,这样偏头痛自然也就不会找上门了。3.按摩:卷曲食指,以内侧抚摩前额30次,从额中至太阳穴;用中指揉太阳穴30次;用拇指按揉风池穴30次;用手掌做干洗脸动作10次。 三是部分食物引发偏头痛。据统计,1/5的偏头痛是由所吃的食物引起的。其症状是:当你享受完烛光美食后,随之而来的偏头痛就开始践踏你的神经,让你彻夜不眠。原因是:食物里某些物质能改变大脑中的化学成分,使颅骨外面的血管发生变化,从而刺激敏感的神经末梢。女性天生容易受到美食的诱惑,这也是为什么偏头痛更钟爱女性的原因之一。解决方案:1.躲避法:避开导致偏头痛的食物及气味。味精、亚硝酸盐、各种火腿肠、罐头汤、冷藏食品都含有这些成分。阿斯巴甜糖:许多果汁饮料中都以此种甜味剂代替蔗糖。另外,陈年奶酪、腌制食品、咸鱼都可能会引起偏头痛。2.多摄取镁:经研究发现,因食物导致偏头痛的人血液中镁的含量极低。因此,可以多摄取一些富含镁的食物,如:豆类、香蕉、海产品、坚果等。3.运动:瑜珈、有氧健身操、游泳对治疗压力性偏头痛都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导致偏头痛的其他诱因还有:1.鼻窦炎引起的偏头痛。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前额疼痛,同时鼻腔分泌物为脓状分泌物。这样的情况应及时找五官科大夫医治。2.冷热刺激引起的偏头痛。吃过冷、过热的食物,或冬季用冷水刷牙时因三叉神经过于兴奋导致的偏头痛。表示你的牙齿容易过敏或有牙周炎等疾病,找牙 医解决即可。 偏头痛,或称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发作性头痛。以女性较多,多始于青春期,常有家族史。发作前常有一定诱因,如月经来潮、情绪泼动、疲劳等,发作前可有先兆,如视觉闪光、暗点、偏盲、暂时性失语,半身麻木或运动障碍等,一般先兆症状持续15~20分钟。头痛至周期性发作,每次持续4~48小时,偶可达数天,常见伴随症状有烦躁、恶心、呕吐、畏光、面色苍白等,少数人可有眼肌麻痹,发作时两侧瞳孔可以大小不等,应注意鉴别症状性偏头痛(主要因为脑肿瘤、脑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所致)。 本病中医又称“偏头风”,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痛止则如常人。 偏头痛病因尚不明了,一般认为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发作开始为颈内动脉分枝的痉挛,引起相应脑组织功能障碍的症状,继之转为颈外动脉分枝的扩张,搏动增强而出现头痛。

病例分析题-ss

病例分析题 八纲辨证 1.张××,男,34岁,职员.04年11月2日初诊. 患者咳嗽日久,久治不愈.入秋来咳势加剧,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口燥,尤以夜间为甚.每日午后开始,自觉热从骨髓蒸腾而出,并伴有腰膝酸软,心烦不寐,睡中汗出,遗精,语言嘶哑,两颧发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要求:⑴做出八纲辨证的结论; ⑵症状分析; 2.王某,女,38岁. 患肺结核2年,近2月来经常咳血,咳嗽,潮热骨蒸,盗汗音哑,形体羸瘦,喘息气短,形寒恶风自汗,食少便溏,面浮肢肿,舌光淡红裂纹少津,脉沉微细.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3.张某,女,29岁. 患者二个月来时常发热,热势或高或低,波动于37.3~38℃之间,午后发作,并于劳累后加重,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常自汗出,易感冒,纳差便溏,本次发热已持续3天.舌质淡白,苔薄白,脉弱.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反复发热2个月,本次复发3天. 4.赵某,男,48岁. 患者五年前患肝炎,虽经治疗,但症状时轻时重,纳差,胁痛.三个月来,腹部胀大,腹围90厘米(原81厘米),脘腹撑急,如囊裹水,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短赤,大便黏滞不爽,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胁痛,纳差5年,腹部胀大3月. 5.林某,男,56岁. 患者一年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经抢救,神志清醒后现左半身上下肢运动不便.嗣后大便秘结不通,二三日一行,虽有便意,但临而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痛苦难耐,面色苍白,神被气怯,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无力.请写出主诉,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主诉:左侧半身不遂,大便秘结一年. 6.安某,男,34岁. 数日来见食物心中泛泛欲吐,进食少许即行吐出,吐势较猛,不能参加劳动.嗳气,胃脘不舒,胸闷胁痛,上身,烦热,下肢觉冷,夜不安寝.舌尖红,苔薄白,脉弦.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7.韩某,男,39岁. 咳嗽十余年,初时咯痰色白,痰出咳平.现咳痰质地较黏稠,有时痰中带有血丝,咳声不扬,甚则音哑,口汤咽燥,午后潮热,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舌红而干,脉象虚数.请作出八纲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8.王某,男,40岁.

偏头痛患者的中医护理

偏头痛患者的中医护理 发表时间:2015-08-04T10:32:11.53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15期供稿作者:何倩燕 [导读]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近15%的人(或约十亿人)饱受偏头痛的困扰。 何倩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 【关键词】中医护理;偏头痛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38-02 偏头痛是间歇性反复发作的一侧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闪光、疲乏和易怒等症状[1],经一段间歇期后再次发病,于安静、黑暗环境、休息或充足睡眠后头痛得以缓解,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未完全明确。偏头痛属中医“头风”范畴,中医学根据症状、病因、病机的不同,有“头风”、“偏正头风”、“半边头痛”、“风头痛”、“偏头风”、“头偏痛”等病名。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近15%的人(或约十亿人)饱受偏头痛的困扰[2]。据统计在美国300000人由于头痛丧失劳动能力只能每天在家卧床休息[3]。2/3以上的偏头痛患者为女性,早年发病,10岁前、20岁前和40岁前发病分别占25%、55%和90%,在头痛发作期出现劳动能力严重障碍,使其工作能力、照顾家庭的能力和履行社会义务的能力暂时丧失[4]。 1.病因病机 《素问?五脏生成》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的病机。隋?《诸病源候论》已认识到“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可致头痛。《济生方?头痛评治》中写道“夫人头者,诸阳之所聚,诸阴脉皆至颈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则知头面皆属阳部也。且夫平人,阳顺于上而不逆,则无头痛之患,阳逆于上而不顺,冲壅于头,故头痛也。”“又有风热痰厥,气虚肾厥,新沐之后露卧当风,皆令人头痛,治法当推其所自而调之,无不切中者矣。”从古至今,各个医家对偏头痛的发病原因皆认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久病致瘀的基础上造成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风袭脑络,痰浊阻滞,瘀血阻络所引起。 2.情志护理 偏头痛患者大多数具有精神紧张﹑情绪抑郁以及极度疲倦等诱发因素,所以做好情志护理尤为重要。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序》中指出:“夫养性,所以习以成性,性自原善……性即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恶生,祸乱灾害,亦无曲作,此养生之大经也。”修身养性,保持心情舒畅,能使机体神安气顺、心清形静、气血调和、脏腑功能平衡协调,从而有益于健康且本病的发生,多由郁怒、忧愁等因素诱发所致,所以护理人员应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主动关心患者,尤其在对所患疾病有思想顾虑时,可以为病人讲诉有关的医学科学知识,帮助其消除疑虑,丢掉思想包袱排除,指导患者正确对待客观事物,使病人心情开朗、精神愉快、积极配合治疗。《素问.痹论》指出;“静则神藏,噪则消亡。”《素问.生气通天论》亦强调;“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安静的环境不但能使病人心情愉快和身体舒适,还能使病人睡眠充足和饮食增加,有利于恢复健康。因此,要尽量做到四轻: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对于前来探视的病人的亲朋好友,可根据病人病情,提醒探视者保持稳定的情绪,言语平和,以保持病室的安静,避免给病人带来各种不良刺激。 3.饮食护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岁乃去。”偏头痛患者要避免饮酒及酒精性饮料,避免过食富含脂肪的食物。另外,饮食中摄入镁不足,引起神经细胞功能障碍,也会诱发偏头痛。因此,偏头痛患者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多摄取含镁丰富的食物。盐也是—种致头痛因素,长期摄入过多的盐,会使脑血管对某些食物高度敏感,诱发偏头痛。故偏头痛患者尤其要注意控制盐的摄入量,特别要少吃腌制的或过咸的食品,以免诱发症状。鳄梨、熏肉、香蕉、扁豆、乳酪、鸡肝、咖啡、咖啡、热狗、味精、乾果、洋葱、香肠、优格,偏头痛患者最好避免食用。中医食疗中常以姜糖水、白菜根汤治疗风寒头痛,以杏仁菊花茶、苍耳金银花茶治疗风热头痛,以桂圆红枣汤、木耳羹治血虚头痛,以枸杞鸡汤治肾亏头痛,以核桃仁、米醋花生粥治疗心悸不寐伴有的头痛等。 在此推荐一些可在平日常用的食疗方药: 止痛饮:白芷6克,细辛3克,蔓荆子、防风各9克,蜂蜜适量。将白芷、细辛、蔓荆子、防风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后一起入锅加适量的清水用武火煮沸,水沸后再用文火煎煮10分钟左右,然后加入适量的蜂蜜即成。每日饮一剂,分数次饮适用于,有畏寒肢冷、鼻塞流涕等症状的偏头痛患者使用。 芹菜根煮鸡蛋:取芹菜根250克,洗净切碎,与鸡蛋2枚加水煮至蛋熟。每日早晚各1次,食蛋饮汤。适用于肝阳上亢、时作时止、经久不愈之头痛者。 4.用药护理 给药护理常用汤剂或散剂,根据证型的不同,服药温度也有所不同,治疗寒证,用热性药,宜热服;治疗热证,用寒性药,宜凉服或冷服。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严格掌握使用剂量。服药后患者宜休息一段时间,以利于药物更好的吸收;同时要严密观察服药后的反应,注意避免服药一些可诱发偏头痛的西药,如硝酸甘油、利血平、雌激素等。 总之,偏头痛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最终是在内外因基础上导致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的脉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所以偏头痛患者的中医护理,要根据不同的证型,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给予情志、饮食、用药等方面进行护理,才能取得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 Aminoff, Roger P. Simon, David A. Greenberg, Michael J. Clinical neurology 7th ed. New York, N.Y: Lange Medical Books/McGraw-Hill. 2009 [2] Robbins MS, Lipton RB. The epidemiology of primary headache disorders. Semin Neurol. 2010 [3]曹洪欣, 王永炎. 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内科分册).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1. [4]项杨.偏头痛中医药治疗近况.中医药导报,2007

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神经系统危重症患者的监测与管理 神经系统是机体内主要的功能调节系统,它起着管理、支配和调整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协调统一的完成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客观环境。神经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其特点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解剖和生理】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分为大脑、间脑、脑干和小脑,大脑由两侧大脑半球组成,表面的皮质分为额叶、顶叶、颞叶、枕叶、边缘叶等。额叶有精神活动、运动、运动性言语、书写和侧视中枢;顶叶有感觉、视觉性言语、运用和认识能力中枢;颞叶有听觉性和命名性言语中枢和听中枢;枕叶有视中枢。内部的髓质包藏有基底核和侧脑室。间脑连接大脑与脑干,主要与散热、水平衡、饮食、性腺功能、睡眠、觉醒、内分泌功能有关。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小脑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运动。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共有12对。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是交感神经和部分副交感神经的起源部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主要由感觉和运动2大传导系统完成。感觉传导系统分为痛觉、温度觉和粗触觉传导通路,深感觉和粗细触觉传导通路和视觉传导通路3部分。运动传导通路包括椎体系和椎体外系,椎体系主要支配头面颈部、内脏肌肉、四肢肌、躯干肌的活动,椎体外系主要是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活动,维持和调节身体姿势及进行习惯性和节律性动作等。 神经系统疾病分类方法很多,以下主要按病变部位进行分类。(一)周围神经病包括脑神经疾病(如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脊神经疾病(如多发性神经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等。(二)脊髓疾病主要包括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三)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栓塞)和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四)锥体外系疾病(又称运动障碍疾病)如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等。(五)发作性疾病如偏头痛、癫痫等。(六)神经-肌肉接头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等。(七) 其他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 内容:1、神经系统常见危重症 2、神经系统相关知识 3、并发症的监护重点 4、病例分享 什么是神经系统危重症? 定义:神经系统危重症是指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严重急性脑损伤、神经肌肉接头问题,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特点:1、神经科危重症监护与治疗学—危重症医学的重要分支。 2、是一门专门研究神经系统危重症发生、发展、监测、维生、治疗的学科。 3、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 分类:急性脑损伤或高风险者 脑病或脑代谢障碍者 中毒或缺氧损伤者 各种危象病者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8-11-26T14:14:43.77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0期作者:方俊俊陈利[导读] 研究和论述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阜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 236300 摘要:目的:研究和论述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所接收的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1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2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时间、VAS疼痛评分、SAS及SD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照2组患者头痛发作时间、VAS疼痛评 分均优于对照1组(P<0.05),两组之间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上,对偏头痛患者有积极疗效,可明显减少偏头痛的发作次数,缓解头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偏头痛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 引言 偏头痛是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此病的发病比较突然,主要临床表现是双侧或单侧搏动性头痛,患者在发病期间会产生焦虑等心理,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在对此病进行治疗时,将有效的护理方法应用到临床上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还能改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对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性护理是临床上运用比较广泛的方法,患者在接受护理时,护理质量有所提升,患者更加信赖护理人员,也能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可以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5月期间所接收的6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不同的两个小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对照1组男性患者人数为2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为23-48岁,平均年龄为(33.9±6.5)岁,对照2组男性患者人数为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为24-49岁,平均年龄为(34.5±6.8)岁,两组患者的病程在1-3年,平均病程(2.4±0.5)年。在对患者进行研究时,均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并且两组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的研究。 (2)护理方法对照1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增加与患者的接触,创建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及温度适宜,详细记录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对照2组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偏头痛不容易彻底治愈,很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在发病时期心理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生活质量会有明显的降低,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述有关偏头痛的治疗和护理方法,让患者对疾病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保证后续的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康复护理:患者在康复期间,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制定符合患者的护理计划,可以给患者适当的辅助按摩,缓解患者的疼痛,还可以给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睡眠指导护理:患者在患病期间睡眠是非常关键的,指导其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进行身体锻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1]。健康宣教护理:详细告知患者偏头痛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与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对病症的知晓率,尽量消除其担忧心理,同时避免因强光、饮食与情绪、气候变化以及睡眠等外在诱因加剧患者疼痛,引导患者保持平衡意识,戒烟戒酒,减少食用动物内脏、酪氨酸类食品与巧克力等[2]。告知患者不可食用干果、熏制、腌制食品与冰激凌、柠檬以及柑橘等食物与酒精性饮品,以免诱发偏头痛,加重疼痛程度。 (3)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时间、VAS疼痛评分、焦虑和抑郁评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有显著的差异,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和统计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类型病症,主要为偏侧疼痛,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发病后还会伴有呕吐、恶心、胸闷、眩晕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越来越注重有效的护理方法,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让患者可以享受到针对性护理的特殊性,感受到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3]。此种护理手段是针对患者进行全方面的护理,从心理、饮食、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患者在治疗时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疼痛程度也因此降低。显然常规的护理方法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同时也不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患者很容易与护理人员产生医疗纠纷,疼痛程度不能得到缓解和减轻,这就说明了常规的护理手段在临床上是不能被广泛运用的,还需要对此种护理手段进行深化[4]。针对性护理作为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能够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让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此种方法是医疗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模式。 结束语由此可见,针对临床上偏头痛患者,结合其实际情况,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疼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整体效果显著,让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积极主动的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