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 (A卷)

《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  (A卷)
《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  (A卷)

《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A卷)《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 (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站点:_________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其中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每题3分,共21分) 1、下列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B、在心理学看来,人是心理各部分的相加之和,所以只要分别弄清认识、情感与意志过程便可以了。

C、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是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关系。

D、情感是心理过程的基础。

2、关于感知觉的发展与运用,正确的认识是:( A ) A、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B、儿童视敏度的发展一生都在进行中;

C、儿童方位知觉发展的顺序是前后、左右,再上下;

D、刚入学的儿童写字歪歪扭扭,原因是大肌肉发育不好。

3、下列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的是:( A )

A、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他们无意注意的特性

B、在课间休息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做激烈的竞赛性游戏活动

C、在处理教材中的重点与非重点时,教师应注意减少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如不要利用直观教具。

D、尽量增加与教学有关的对象或活动的刺激作用,强化越多越好。 4、小学儿童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发展的特点:( C )

A、低年级儿童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

B、小学儿童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一般很稳定

C、小学儿童意志行动的决策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或家长的态度联系着

D、小学儿童在解决动机冲突时,已经能够根据抽象原则进行解决 5、小学儿童性格发展的特征,如下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A、小学儿童性格有好坏之分

B、小学儿童的性格特征是后天养成的,有可塑性

C、小学儿童已经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性格特征,很难改变

D、小学儿童性格是匀速发展的,没有阶段性

6、下面对小学儿童志向具有以下特点:( A )

A 主要属于职业志向

B主要是道德或政治志向

C 稳定性强,不易改变

D 具体很强的独立性,其形成不受外界影响

1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划分为 C 、 D 两大类。

A 认识过程;

B 情感过程;

C 心理过程 ;

D 个性心理。注意的品质包括

A 、B、 C 、 D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稳定性;

C 注意的转移;

D 注意的分配。 3、一个人不仅注重问题的整体,还注重问题的细节,表明他的思维品质具有较好的 C 。

A 灵活性;

B 深刻性;

C 广阔性;

D 批判性。 4、儿童想像现实性的发展特点是 A、B 。

A 想像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

B 由爱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发展到爱看纪实故事;

C 对想像的形象往往肯的独创性,很少模仿性;

D 想像时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添枝加叶。

5、影响班级人际关系的社会心理因素有 A、B、C、D 。 A 规范; B 心理相容;

C 舆论;

D 凝聚力。 6、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系统的心理成分有 A、C、D 。 A 能力; B 认识; C 气质; D 性格。 7、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有 A、B、C、 D 。

A 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B 发展的不平衡性;

C 发展的定向性;

D 发展的个

体差异性。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5分) 1、小学低年

级儿童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可概括为观察的精确性低。( ? )

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

势。( ? ) 3、心境是一种猛烈的、迅速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 × ) 4、

入学以后,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对儿童自我评价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 ? ) 第1页共2页

5、性格主要是先天获得的,较难改变,无好坏之分。( ×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 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这个“转折点”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

(2) 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3) 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

2、简要分析一下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

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情况的原因。

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由教师和家长等外部因素的调节阶段,行为习惯虽

缺乏自觉性且不稳固,但受到一定控制;中年级儿童,由于独立性的发展,不少儿

童显得不那么“听话”了,于是就可能破坏了原先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导致行为

习惯水平的下降;高年级儿童行为习惯水平的上升,表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已带有一定的自觉性;开始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

3、简要分析一下儿童经常自我评价能力过低的原因。

儿童自我评价能力过低是由于两种原因相互影响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儿童学习上的评价不适当和缺乏教育的机智,导致学生气馁,不自信。另一个原因是,由于教师的这种不负责任造就了周围儿童对这部分学生持反感和鄙视态度,于是很快使他们得出悲观的结论,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不可能得到好的成绩。

4、什么是年龄特征,如何理解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年龄阶段,都具有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称为年龄特征。首先,从脑的结构和机能的发展特点来看,儿童的脑在结构和机能两个方面都在逐步地发展,而且人脑的发展严格的手遗传物质的控制,按照固有的程序和阶段逐步的成熟和完善。大脑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和水平,形成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其次,人类的经验是逐步积累的,知识的体系是逐步形成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就一个群体而言,要使年龄特征发生不同于上代的质变,需要经过若干个世代的变迁才有所反应。可见,年龄特征的稳定性是年龄特征自身最本质的特征。但是,年龄特征也有可变性,这种可变性不是指心理发展阶段的省略、逆转或任意捏造,而主要表现在发展的迅速可因社会、教育、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请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利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好教学。

(一) 正确利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凡需要学生注意的对象和操作的活动,尽量赋予他们无意注意的特性。在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内容,难以要适当,让学生既听懂又要有新意,这是引起小学

生兴趣、维持对学业注意的关键。(2)尽量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对话或活动的刺激作用。(举例省略)

(二)利用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学会组织和发展自己注意的能力

(1)提高活动的目的性。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教师应提出具体的目的、要

求、内容及具体方法,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集中注意对完成活动的重要性并懂得如何组织自己的注意。(2)激发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体验到自身学习的成功,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的最有效的手段。(举例省略)(3)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能高度集中注意而不分心和能迅速转移注意而少惰性。教师可选择有一定难度,需要集中注意才能完成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解决。(举例省略)

(三)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让学生在在盲目的学习活动中,快乐的学习

高度集中注意要消耗相当的体力和脑力,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必然使人疲惫不堪。在学习活动中,教师要适当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把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交融在每一个认识活动中。(举例省略)

2、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请根据培养和引导儿童兴趣的原则,谈谈您是如何培养和引导儿童兴趣的。

(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兴趣是动态的,这是因为:第一,兴趣是发展的;第二,兴趣激发人的活动。因此,儿童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成功的经验是发展儿童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活动中让儿童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举例省略)

(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教师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把

他们的兴趣纳入培养目标、道德纪律和身心健康允许的范围内加以发挥和引导。例如,(举例省略)

(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兴趣的迁移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对它也发生兴趣。(举例省略) (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能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成功体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学生在自信心大增的同时也会同时发第2页共2页

现自身的一些不足。反之,一味的批评只会让学生在丢失自信、自尊的同时感觉学习更加的索然无味。

《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 (B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其中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每题3分,共21分)

1、记忆包括哪三个基本环节 A、B、C 。

A 识记;

B 保持;

C 回忆;

D 再认。

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讲的是感觉的 B 。 A 相互作用 ; B 适应 ; C 训练 ; D 转变。

3、思维具有哪两个特性 B、C 。

A 形象性;

B 间接性;

C 概括性;

D 抽象性。

4、下列说法,符合人的意志的特征的有 A、B、C 。

A 明确的目的性;

B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C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D 坚持到底的决心。

5、小学儿童的择友标准一般有 B 。

A 趋上性;

B 空间距离近;

C 同质性;

D 合群性

6、个性具有四个特点,其中最本质的特点是 A、B、C、D 。

A 稳定性;

B 整体性;

C 社会性;

D 个别性。

7、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按照人的体液,将气质的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包括 A、B、C、D 。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抑郁质; D 黏液质。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15分)

1、按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可将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 )

2、“过度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达到初步掌握时仍不停止,而是继续进行学习达到完全巩固的程度。“过度学习”达到50%-100%之间学习效果最佳。(? )

3、当儿童掌握“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这一概念时,表明儿童思维概括水平处于直观形象的概括阶段。( × )

4、在小学阶段,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 )

5、小学儿童性格的发展从总体上来说是日趋成熟的,但其发展不是匀速的,而是有阶段性的。( ?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小学儿童道德行为发展的一般趋势。

(1)道德行为的发展与认识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2)由外部调节向内部控制过渡。

(3)道德行为习惯在逐步养成。

2、简要分析一下小学儿童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发展的一般特点。

首先,小学低年级儿童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而且,他们的行动动机和目的常常是比较短暂的、狭隘的、具体的。中年级以上的儿童,逐步学会自觉地、独立地、向自己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逐步具有比较远大的、有较大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

其次,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行动动机和目的,一般是很不稳定的,还不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为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而积极的行动,他们往往不能较持久地坚持实现自己的行动动机和目的。

最后,小学儿童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善于运用抽象原则来解决动机冲突,更多地受一些有关的具体事件所左右。他们意志行动的决策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或家长的态度联系着。

3、简要谈谈从幼儿到小学儿童友谊发展的一般趋势。

小学之前的幼儿,只有暂时的游戏伙伴关系。

刚入学的小学儿童,在共同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新的相互关系,注重相互观察和了解。

低年级的儿童间的友谊常常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这时候的小学儿童还不懂得真正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相互帮助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之上。

中年级的小学儿童开始出现了互惠的萌芽,并能以此原则处理一些问题。这种友谊的准则并不等同于互相帮助,而是一种“顺利时的合作”。

高年级的小学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儿童间友谊的稳定性明显增强,排他性开始出现,开始关心集体对他们友谊的评价。

小学儿童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种阶段性特征又是相互重叠、逐步演化的。

第3页共2页

4、简要谈谈如何培养儿童获得良好性格。

(一) 提供适当参照群体

(二) 注意学生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

(三) 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

(四) 根据学生性格特点进行教育

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能力有哪些方法,请自己的工作经验,举例说明在教学中您是如何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

(一)发展儿童的言语

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是小学各科教学面临的共同任务。教师应当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使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准确、得心应手的工具。

(二)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思维是在感知觉基础上进行的高级认识活动,思维的全部材料来自感性经验。因此,要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要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帮助儿童掌握丰富的、生动的感性知识是发展儿童思维的必要条件。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去全面观察、深刻分析,积累思维的素材。

(三)运用变式和比较,帮助儿童形成正确的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单位,让儿童掌握正确的概念是发展思维的首要环节。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变式和比较起着重要的作用。变式就是将概念的正例加以变化,它有助于排除无关特征,突出有关特征。而比较则是让儿童在正例与正例和正例与反例之间做对比,便于发现例证之间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 (四)教给儿童思考问题的方法

首先,针对小学儿童抽象思维水平不高的特点,教会学生以直观材料帮助思维,就是帮助思维的好方法。(举例省略)

其次,在学生借助直观图帮助思维的同时,注意教给逻辑推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举例省略)

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各自作用是什么。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包括生物

因素(遗传因素与生理成熟)和环境因素两种;主观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

素。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

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

第二,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儿童之间的遗传素质越

相似,心理发展的相似程度也就越高;反之,遗传素质差异越大,心理发展的差异

就越大。

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的物质前提,使心

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体达到成熟时,适时的刺激就会引发出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使它发展。

环境指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两大类。

物质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为儿童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是由遗传素质

提供的,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作用,可能性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举例省略) 第二,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儿童

的生活环境变得无比复杂和丰富多彩,为儿童学习改变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因此,儿童心理的发展比以前速度更加快且水平更高。

《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 (C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人们通常把心理过程分为三个具体过程,它们是A。

A 认识、情感和意志;

B 感觉、知觉和记忆;

C 喜怒和恐惧;

D 记忆、想像和思维。

2、以下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A、B。

A 刺激物的强度;

B 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C 对目的和任务的理解;

D 坚强的意志。

3、儿童想像现实性的发展特点是A、B。

A 想像形象的特征数由少到多,结构配置由不合理到合理;

第4页共2页

B 由爱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发展到爱看纪实故事;

C 对想像的形象往往肯的独创性,很少模仿性;

D 想像时喜欢根据自己的经验添枝加叶。

4、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趋势是B。

A 感知运动思维为主向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发展;

B 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C 由直观形象水平向形象—抽象概括水平;

D 由以“具体实例”解释概念向以“重要属性”解释概念。

5、小学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特点有C、D。

A 从自律到他律;

B 从动机到效果;

C 从片面到全面;

D 从他律到自律。

6、小学儿童的择友标准一般有A、B、C。

A 直接接触关系;

B 敬慕关系;

C 接受关系 ;

D 同质性。

7、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个性具有A、B、D、D的特性。

A 稳定性;

B 整体性;

C 社会性;

D 个别性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1、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先辨别上下、左右方位,再辨别前后方位。(? )

2、由于小学儿童识记特点的发展是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所以,此时他们意义识记的保

持量低于机械识记。(? )

3、小学儿童友谊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基本上延着单向接受关系向双向互惠的方向发展。( ? )

4、儿童道德情感不同范畴的发展不是同步的,义务感排在第一位,依次为爱国主义情感、育心、幸福感和

荣誉感。( ? )

5、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具有类似的性格特点。( ?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请简要谈谈小学儿童意志行动的动机和目的的一般发展特点。

首先,小学低年级儿童不善于自觉地、独立地提出行动的动机和目的,而且,他们的行动动机和目的

常常是比较短暂的、狭隘的、具体的。中年级以上的儿童,逐步学会自觉地、独立地、向自己提出行动的

动机和目的,逐步具有比较远大的、有较大社会意义的动机和目的。

其次,小学儿童,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行动动机和目的,一般是很不稳定的,还不能在一个较长

的时期里,为实现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而积极的行动,他们往往不能较持久地坚持实现自己的行动动机和目

的。

最后,小学儿童在解决动机冲突、选择行动方案的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不善于运用抽象原则来解决动

机冲突,更多地受一些有关的具体事件所左右。他们意志行动的决策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教师或家长的态

度联系着。

2、从目的性、精确性、顺序性和深刻性等方面,简要分析小学儿童观察品质发展的特点

(一) 观察的目的性。初入学的儿童,观察的目的性较低。他们一般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

即使对老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观察的目的。小学一年级儿童观察的时间短,错

误较多。三、五年级儿童有所改善,但提高不多。

(二) 观察的精确性。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属性。对事物

间细微的差别难以察觉,不能表达。三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五年级学生只是略优于三年级学

生。

(三) 观察的顺序性。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零乱、不系统。中、高年级学生观察的顺序性有较大发展,

一般能做系统观察,而且能把观察到的点滴材料进行加工,是观察内容更加系统化。

(四) 观察的深刻性。低年级学生对所观察的事物难以从整体作出概括,往往较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

的、无意义的特征,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更不善于揭露事物的有意义的本质特征。三年级学生观察

的深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五年级学生观察得更加显著发展,表现为正确判断明显

提高。

3、简要分析一下儿童经常自我评价能力过低的原因。

一、教师对儿童学习上的评价不适当和缺乏教育的机智。教师常常不能冷静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

上失败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而是错误地运用对比的方法,责备其能力不够,致使学生气馁、不自信。二、由于教师的这种不负责任造就了周围儿童对这部分学生持反感和鄙视态度,于是很快使他们得

出悲观的结论,认为自己学习上不可能得到好的成绩。

4、简要谈谈从幼儿到小学儿童友谊发展的一般趋势。

小学之前的幼儿,只有暂时的游戏伙伴关系。

刚入学的小学儿童,在共同学习的活动过程中,建立起新的相互关系,注重相互观察和了解。

第5页共2页

低年级的儿童间的友谊常常是建立在外部条件或偶然兴趣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这时候的小学儿童还不懂得真正的友谊应该建立在相互帮助和平等相待的基础之上。

中年级的小学儿童开始出现了互惠的萌芽,并能以此原则处理一些问题。这种友谊的准则并不等同于互相帮助,而是一种“顺利时的合作”。

高年级的小学儿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集体生活经验和认识能力。儿童间友谊的稳定性明显增强,排他性开始出现,开始关心集体对他们友谊的评价。

小学儿童之间人际关系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这种阶段性特征又是相互重叠、逐步演化的。

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1、请结合小学儿童兴趣发展的特点,谈谈小学儿童兴趣的引导和培养。

(1)在活动中发展儿童的兴趣。兴趣是动态的,这是因为:第一,兴趣是发展的;第二,兴趣激发人的活动。因此,儿童的兴趣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成功的经验是发展儿童兴趣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在活动中让儿童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举例省略)

(2)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在兴趣的发展过程中,有些兴趣能促使儿童

从事正当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也有些兴趣导致儿童从事不正当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和保护儿童的有益兴趣,把他们的兴趣纳入培养目标、道德纪律和身心健康允许的范围内加以发挥和引导。(举例省略) (3)利用原有兴趣迁移。兴趣的迁移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对它也发生兴趣。(举例省略) (4)适当的表扬和鼓励。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小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能使儿童产生强烈的成功体验,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对学生的帮助的确不小,学生在自信心大增的同时也会同时发现自身的一些不足。反之,一味的批评只会让学生在丢失自信、自尊的同时感觉学习更加的索然无味。

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各自作用是什么。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大类。客观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因素与生理成熟)和环境因素两种;主观因素指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

遗传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人类的遗传素质为每一个正常儿童提供了形成人类心理的基础,同时,

也限定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幅度。

第二,遗传素质是形成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潜在因素。儿童之间的遗传素质越

相似,心理发展的相似程度也就越高;反之,遗传素质差异越大,心理发展的差异

就越大。

生理成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自然的物质前提,使心

理活动的出现或发展处于准备状态。当某种生理结构和机体达到成熟时,适时的刺激就会引发出相应的心理活动,并促使它发展。

环境指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按其性质和作用可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两大类。

物质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为儿童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三,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儿童心理发展的可能性是由遗传素质

提供的,但是如果没有社会环境的作用,可能性是不可能变成现实的。(举例省略) 第四,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儿童

的生活环境变得无比复杂和丰富多彩,为儿童学习改变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因此,儿童心理的发展比以前速度更加快且水平更高。

《儿童心理学》模拟试卷 (D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 学号: 成绩:

四、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心理是不凭空产生的,这与其具备下列特性相关A、B、C、D。

A 具有物质基础;

B 具有客观源泉;

C 具有主观能动性;

D 具有发展过程。

2、注意的心理特征是A、B、C。

A 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

B 是各种心理过程所具有的共性;

C 它贯穿于心理过程的始终;

D 注意的产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目的。

3、面对“感觉”的判断,正确的说法是B、C、D。

A 是个别属性的反映;

B 是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C 是对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D 是认识的开端。

,、思维过程的具体操作表现是B、C。

A 比较

B 分析

C 综合

D 想像。

,(小学班级人际关系的特点是A、C。

A 教师的主导性;

B 学生的主体性;

C 学生的全员性;

D 人际关系的定型化。

,、个性倾向性系统包括的心理成分有A、B。

第6页共2页

A 需要;

B 兴趣;

C 注意;

D 性格。

,、古希腊医生希波格拉底将近按照人的体液,将气质的划分为四种类型,其中有A、B、C。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抑郁质;

D 兴奋质。

五、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

3、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有意注意;对初入学的儿童而言,教学中无意注意的效果要比有

意注意的效果好。(? )

2、低年级儿童虽已学会一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和推理,但还不能自觉得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

程。这并不能说明儿童思维本身分析和综合能力低。( ? )

3、一般说来,小学儿童具有强烈的“向师性”,这为教师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 ? )

4、小学儿童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往往容易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不大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这说明小

学儿童是自私的和自我中心的,应当加以批评。( ? )

5、一般而言,气质是更多地受先天和遗传因素的影响,性格更多是受客观环境的影响,两者具有相对独立

性。(? )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5、简要谈谈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6、简要分析一下小学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水平出现一个低年级和高年级高而中年级低的“马鞍型”

情况的原因。

低年级儿童的道德行为处于由教师和家长等外部因素的调节阶段,行为习惯虽缺乏自觉性且不稳固,

但受到一定控制;中年级儿童,由于独立性的发展,不少儿童显得不那么“听话”了,于是就可能破坏了

原先形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导致行为习惯水平的下降;高年级儿童行为习惯水平的上升,表明儿童道德行

为习惯已带有一定的自觉性;开始向内心自觉的方向过渡。

7、简要比较幼儿与小学儿童活动需要发展特点的异同。简要陈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涵义及其具体特性。

幼儿与小学儿童活动需要发展特点的异同:小学儿童的活动需要包括对游戏活

动的需要和对运动活动

的需要。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有着强烈的活动的需要,虽然,小学儿童对活动的需要与幼儿相比已有所

不同。幼儿主要是对活动过程本身有兴趣,而小学儿童则开始注重活动的结果;他们也逐步地表现出更喜

欢对抗性、竞赛性的游戏和运动,并且对智力游戏也日益感兴趣。

儿童心理发展的涵义: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揭示心理发展的

机制,因此,“发展”也

成了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儿童心理学中的发展是指个体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整个成长过程。

儿童心理发展的具体特性:1、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2、发展的定向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8、简要分析一下儿童经常自我评价能力过低的原因。

三、教师对儿童学习上的评价不适当和缺乏教育的机智。教师常常不能冷静

地和学生一起分析学习

上失败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而是错误地运用对比的方法,责备其能力不够,致使学生气馁、不自信。四、由于教师的这种不负责任造就了周围儿童对这部分学生持反感和鄙视态度,于是很快使他们得

出悲观的结论,认为自己学习上不可能得到好的成绩。

四、论述题(每题16分,共32分)

3、请结合小学儿童志向发展的特点,谈谈小学儿童志向的培养与教育。

首先,因为小学儿童的志向主要属于职业志向,而涉及道德和政治方面的理想比较少,这表明儿童的

志向受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的影响。所以要对儿童加强志向教育,让儿童从小就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

向现代化,开阔眼界,扩大心胸,把自己的志向与四个现代化的建设大业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产生紧迫

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产生较高的抱负水平。

第二,由于小学儿童的职业志向来源于他们自身的直观体验,带有很大的模仿型。因此要帮助儿童把

志向与实际行动结合起来,即把志向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结合起来;与锻炼身体、锻炼意志、

锻炼品德结合起来;与为集体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结合起来;与克服困难、顽强斗争结合起来。

并在这些活动中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整。

第三,小学儿童的志向带有很大的易变性。要充分运用榜样的力量,为他们树立切实可信、可钦可敬

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的榜样,尤其是树立同辈的榜样,激发他们效仿榜样的愿望和行动,不断提高他们

的志向的动力效能。

4、请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提高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

(一) 利用原有的信心和成功的经验逐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对于成绩较差而又沮丧低沉的学生,首先应该将他们从巨大的心理压力中解救出来,把注意力转移到

第7页共2页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