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测试试题及解析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测试试题及解析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测试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在23?的正方形网格中,AMB ∠的度数是( )

A .22.5°

B .30°

C .45°

D .60°

2.如图,在△ABC 中,AC =BC ,∠ACB =90°,点D 在BC 上,BD =6,DC =2,点P 是AB 上的动点,则PC +PD 的最小值为( )

A .8

B .10

C .12

D .14

3.如图钢架中,∠A =15°,现焊上与AP 1等长的钢条P 1P 2,P 2P 3…来加固钢架,若最后一根钢条与射线AB 的焊接点P 到A 点的距离为4+23,则所有钢条的总长为( )

A .16

B .15

C .12

D .10

4.如图,在长方形纸片ABCD 中,8AB cm =,6AD cm =. 把长方形纸片沿直线AC 折叠,点B 落在点E 处,AE 交DC 于点F ,则AF 的长为( )

A .

254

cm B .

152

cm C .7cm

D .

132

cm

5.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 ,则它边上的高、面积分别是( )

A .2,24a a

B .2

3,24a a

C .2

33,

24a a D .2

33,

44

a a 6.已知△ABC 是腰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

A .2n ﹣2

B .2n ﹣1

C .2n

D .2n+1

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C =∠ACB =∠ADC =45?,若AD =4,CD =2,则BD 的长为

( )

A .6

B .27

C .5

D .25 8.在△ABC 中,AB =10,BC =12,BC 边上的中线AD =8,则△ABC 边AB 上的高为( ) A .8

B .9.6

C .10

D .12

9.如图,在ABC 中,13AB =,10BC =,BC 边上的中线12AD =,请试着判定

ABC 的形状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10.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4cm ,A 是正方体的一个顶点,B 是侧面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一只蚂蚁在正方体的表面上爬行,从点A 爬到点B 的最短路径是( )

A .9

B .210

C .326+

D .12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AA 1的直角边OA 在x 轴上,点A 1在第一象限,且OA=1,以点A 1为直角顶点,OA 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 1A 2,再以点A 2为直角顶点,OA 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 2A 3…依此规律,则点A 2018的坐标是_____.

12.如图,四边形ABDC 中,∠ABD =120°,AB ⊥AC ,BD ⊥CD ,AB =4,CD =43,则该四边形的面积是______.

1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云:“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大意为:有一根木头长2丈,上、下底面的周长为3尺,葛生长在木下的一方,绕木7周,葛梢与木头上端刚好齐平,则葛长是______尺.(注:l 丈等于10尺,葛缠木以最短的路径向上生长,误差忽略不计)

14.如图,Rt ABC 中,90A ∠=?,8AC =,6AB =,DE AC ⊥,1

3

CD BC =

1

3

CE AC

,P 是直线AC 上一点,把CDP 沿DP 所在的直线翻折后,点C 落在直线DE 上的点H 处,CP 的长是__________

15.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AB =7.5cm ,AC =4.5cm ,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射线B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当△ABP 为等腰三角形时,t 的取值为_____.

16.在△ABC 中,AB =6,AC =5,BC 边上的高AD =4,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___. 17.如图,长方形ABCD 中,∠A =∠ABC =∠BCD =∠D =90°,AB =CD =6,AD =BC =10,点E 为射线AD 上的一个动点,若△ABE 与△A ′BE 关于直线BE 对称,当△A ′BC 为直角三角形时,AE 的长为______.

18.如图,长方体纸箱的长、宽、高分别为50cm 、30cm 、60cm ,一只蚂蚁从点A 处沿着纸箱的表面爬到点B 处.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cm.

19.如图,直线l 上有三个正方形a ,b ,c ,若a ,c 的边长分别为5和12,则b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_.

20.如图,把平面内一条数轴x 绕点O 逆时针旋转角θ(0°<θ<90°)得到另一条数轴y ,x 轴和y 轴构成一个平面斜坐标系.规定:已知点P 是平面斜坐标系中任意一点,过点P 作y 轴的平行线交x 轴于点A ,过点P 作x 轴的平行线交y 轴于点B ,若点A 在x 轴上对应的实数为a ,点B 在y 轴上对应的实数为b ,则称有序实数对(a ,b )为点P 的斜坐标.在平面斜坐标系中,若θ=45°,点P 的斜坐标为(1,22),点G 的斜坐标为(7,﹣22),连接PG ,则线段PG 的长度是_____.

三、解答题

21.如图,在△ABC 中,AB =30 cm ,BC =35 cm ,∠B =60°,有一动点M 自A 向B 以1 cm/s 的速度运动,动点N 自B 向C 以2 cm/s 的速度运动,若M ,N 同时分别从A ,B 出发.

(1)经过多少秒,△BMN 为等边三角形; (2)经过多少秒,△BMN 为直角三角形.

22.如图,已知ABC ?中,90B ∠=?,8AB cm =,6BC cm =,P 、Q 是ABC ?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 秒.

(1)当2t =秒时,求PQ 的长;

(2)求出发时间为几秒时,PQB ?是等腰三角形?

(3)若Q 沿B C A →→方向运动,则当点Q 在边CA 上运动时,求能使BCQ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23.在等腰△ABC 与等腰△ADE 中,AB =AC ,AD =AE ,∠BAC =∠DAE ,且点D 、E 、C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BD .

(1)如图1,求证:△ADB ≌△AEC

(2)如图2,当∠BAC =∠DAE =90°时,试猜想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证明过程;

(3)如图3,当∠BAC =∠DAE =120°时,请直接写出线段AD ,BD ,CD 之间的数量关系式为: (不写证明过程)

24.已知ABC ?中,如果过项点B 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为等腰三角形,另一个为直角三角形,则称这条直线为ABC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例如:如图1,Rt ABC ?中,90A ?∠=,20C ?∠=,若过顶点B 的一条直线BD 交AC 于点D ,若20DBC ?∠=,显然直线BD 是ABC ?的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

(1)在图2的ABC ?中,20C ?∠=,110ABC ?∠=.请在图2中画出ABC ?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且DBC ∠角度是 ;

(2)已知20C ?∠=,在图3中画出不同于图1,图2的ABC ?,所画ABC ?同时满足:①C ∠为最小角;②存在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BAC ∠的度数是 ;

(3)已知C α∠=,ABC ?同时满足:①C ∠为最小角;②存在关于点B 的二分割线.请求出BAC ∠的度数(用α表示).

25.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90B ∠=?,16AB cm =,20AC cm =,P 、Q 是

ABC ?的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 开始沿A B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 ,点Q 从点B 开始沿B C A →→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 ,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s .

(1)则BC=____________cm;

(2)当t为何值时,点P在边AC的垂直平分线上?此时CQ=_________?

?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直接写出使BCQ

26.如图,点A是射线OE:y=x(x≥0)上的一个动点,过点A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B,过点B作OA的平行线交∠AOB的平分线于点C.

(1)若OA=2,求点B的坐标;

(2)如图2,过点C作CG⊥AB于点G,CH⊥OE于点H,求证:CG=CH.

(3)①若点A的坐标为(2,2),射线OC与AB交于点D,在射线BC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ACP与△BDC全等,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在(3)①的条件下,在平面内另有三点P122),P2(2,2),P3

(2,22),请你判断也满足△ACP与△BDC全等的点是.(写出你认为正确的点)

27.问题情境: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同学们围绕“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求三角形的面积”开展活动,启航小组同学想到借助正方形网格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图(1)、图(2)都是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操作发现,启航小组同学在图(1)中画出△ABC,其顶点A,B,C都在格点上,同时构造长方形CDEF,使它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且它的边EF经过点A,ED经过点B.同学们借助此图求出了△ABC的面积.

(1)在图(1)中,△ABC的三边长分别是AB=,BC=,AC=.△ABC 的面积是.

(2)已知△PMN中,PM17,MN=5NP13

图(2)中画出△PMN,并直接写出△RMN的面积.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是坐标原点,ABC ?,ADE ?,AFO ?均为等边三角形,A 在y 轴正半轴上,点0()6,B -,点(6,0)C ,点D 在ABC ?内部,点E 在

ABC ?的外部,32=AD ,30DOE ∠=?,OF 与AB 交于点G ,连接DF ,DG ,DO ,OE .

(1)求点A 的坐标;

(2)判断DF 与O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直接写出ADG ?的周长. 29.(知识背景)

据我国古代《周髀算经》记载,公元前1120年商高对周公说,将一根直尺折成一个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就等于5,后人概括为“勾三、股四、弦五”.像3、4、5这样为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应用举例)

观察3,4,5;5,12,13;7,24,25;…

可以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并且 勾为3时,股14(91)2=

-,弦1

5(91)2=+; 勾为5时,股112(251)2=

-,弦1

13(251)2

=+; 请仿照上面两组样例,用发现的规律填空: (1)如果勾为7,则股24= 弦25=

(2)如果勾用n (3n ≥,且n 为奇数)表示时,请用含有n 的式子表示股和弦,则股= ,弦= . (解决问题)

观察4,3,5;6,8,10;8,15,17;…根据应用举例获得的经验进行填空: (3)如果,,a b c 是符合同样规律的一组勾股数,2a m =(m 表示大于1的整数),则

b = ,

c = ,这就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构造勾股数组的公式.

(4)请你利用柏拉图公式,补全下面两组勾股数(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第一组: 、24、 :第二组: 、 、37.

30.如图1,已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E 分别在边BC ,AC 上,且CD =AE ,AD 与BE 相交于点F .

(1)求证:∠ABE =∠CAD ;

(2)如图2,以AD 为边向左作等边△ADG ,连接BG . ⅰ)试判断四边形AGB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ⅱ)若设BD =1,DC =k (0<k <1),求四边形AGBE 与△ABC 的周长比(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

连接AB ,求出AB 、BM 、AM 的长,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即可求证AMB ?为直角三角形,而AM=BM ,即AM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 连接AB

∵22125AM =+=22125AB =+=221310BM =+=∴22210AM AB BM +==∴AM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45AMB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重点是求出三条边的长,然后证明AMB ?为直角三角形.

2.B

解析:B 【分析】

过点C 作CO ⊥AB 于O ,延长CO 到C ′,使OC ′=OC ,连接DC ′,交AB 于P ,连接CP ,此时DP +CP =DP +PC ′=DC ′的值最小.由DC =2,BD =6,得到BC =8,连接BC ′,由对称性可知∠C ′BA =∠CBA =45°,于是得到∠CBC ′=90°,然后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过点C 作CO ⊥AB 于O ,延长CO 到C ′,使OC ′=OC ,连接DC ′,交AB 于P ,连接CP .

此时DP +CP =DP +PC ′=DC ′的值最小. ∵DC =2,BD =6, ∴BC =8,

连接BC ′,由对称性可知∠C ′BA =∠CBA =45°, ∴∠CBC ′=90°,

∴BC ′⊥BC ,∠BCC ′=∠BC ′C =45°, ∴BC =BC ′=8,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C ′=22228610BC BD '+=+=. 故选:B .

【点睛】

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线路最短的问题,确定动点P 为何位置时 PC +PD 的值最小是解题的关键.

3.D

解析:D 【分析】

根据已知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出图中存在的规律,求出钢条的根数,然后根据最后一根钢条与射线AB 的焊接点P 到A 点的距离即AP 5为3AP 1=a ,作P 2D ⊥AB 于点D ,再用含a 的式子表示出P 1P 3,P 3P 5,从而可求出a 的值,即得

出每根钢条的长度,从而可以求得所有钢条的总长.

【详解】

解:如图,∵AP1与各钢条的长度相等,∴∠A=∠P1P2A=15°,∴∠P2P1P3=30°,∴∠P1P3P2=30°,∴∠P3P2P4=45°,

∴∠P3P4P2=45°,∴∠P4P3P5=60°,∴∠P3P5P4=60°,

∴∠P5P4P6=75°,∴∠P4P6P5=75°,∴∠P6P5B=90°,

此时就不能再往上焊接了,综上所述总共可焊上5根钢条.

设AP1=a,作P2D⊥AB于点D,

∵∠P2P1D=30°,∴P2D=1

2P1P2,∴P1D=

3

a,

∵P1P2=P2P3,∴P1P3=2P1D =3a,

∵∠P4P3P5=60°,P3P4=P4P5,∴△P4P3P5是等边三角形,∴P3P5=a,

∵最后一根钢条与射线AB的焊接点P到A点的距离为4+23,

∴AP5=a+3a+a=4+23,

解得,a=2,

∴所有钢条的总长为2×5=1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发现并利用规律找出钢条的根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A

解析:A

【分析】

由已知条件可证△CFE≌△AFD,得到DF=EF,利用折叠知AE=AB=8cm,设AF=xcm,则DF=(8-x)cm,在Rt△AFD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x的值.

【详解】

∵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

∴∠B=∠D=900,BC=AD,

由翻折得AE=AB=8m,∠E=∠B=900,CE=BC=AD

又∵∠CFE=∠AFD

∴△CFE≌△AFD

∴EF=DF

设AF=xcm,则DF=(8-x)cm

在Rt△AFD 中,AF 2=DF 2+AD 2,AD=6cm ,

222(8)6x x =-+

254

x cm =

故选择A. 【点睛】

此题是翻折问题,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

5.C

解析:C 【分析】

作出等边三角形一边上的高,利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BD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D ,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解:如图作AD ⊥BC 于点D . ∵△ABC 为等边三角形, ∴∠B =60°,∠B AD =30° ∴1122

BD AB a =

= 由勾股定理得,2222213

()22

AD AB BD a a a =

-=-=

∴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为12×a ×3a =3a 2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点涉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以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

6.A

解析:A 【分析】

连续使用勾股定理求直角边和斜边,然后再求面积,观察发现规律,即可正确作答. 【详解】

解:∵△ABC 是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1211

11222

ABC S -?∴=??== ,

∴AC 2==

==

2232

1

12:

2

1

22122

AACD ADE S S --?∴====??==

∴第n 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2n - ,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运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同时观察、发现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作AD′⊥AD ,AD′=AD ,连接CD′,DD′,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BAD 与∠CAD′的关系,根据SAS ,可得△BAD 与△CAD′的关系,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D 与CD′的关系,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答案.

【详解】作AD′⊥AD ,AD′=AD ,连接CD′,DD′, 则有∠AD′D=∠D′AD=45?, ∵∠BAC+∠CAD=∠DAD′+∠CAD , 即∠BAD=∠CAD′,

在△BAD 与△CAD′中,''BC CA BAD CAD AD AD =??

∠=∠??=?

∴△BAD ≌△CAD′(SAS ), ∴BD=CD′,

∠DAD′=90°,由勾股定理得

∠D′DA+∠ADC=90°,由勾股定理得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添加辅助线作出全等图形是解题关键.

8.B

解析:B 【分析】

如图,作CE AB ⊥与E,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D BC ⊥,再利用面积法求出EC 即可. 【详解】

如图,作CE AB ⊥与E.

AD 是ABC ?的中线,BC =12, ∴BD=6,

10,8,6,AB AD BD ===

∴ 222AB AD BD =+,

90,ADB ∴∠= ,AD BC ∴⊥

11

,22

ABC S BC AD AB CE ?== 128

9.6.10

CE ?∴=

=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学会面积法求三角形的高.

9.C

解析:C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以推导出ABD △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 C ,可得出AB=AC ,即可判断. 【详解】

解:由已知可得CD=BD=5,

22251213+=

即222BD AD AB +=,

ABD ∴是直角三角形,90ADB ∠=?,

90ADC ∴∠=?

222AD CD AC ∴+=

2251213AC ∴=+=

13AB AC ∴==

故ABC 是等腰三角形.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熟练掌握定理是解题关键.

10.B

解析:B 【分析】

将正方体的左侧面与前面展开,构成一个长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距离即可. 【详解】

解:如图,AB =22(24)2210++=.

故选:B . 【点睛】

此题求最短路径,我们将平面展开,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就可以了.

二、填空题

11.(0,21009) 【解析】

【分析】本题点A 坐标变化规律要分别从旋转次数与点A 所在象限或坐标轴、点A 到原点的距离与旋转次数的对应关系.

【详解】∵∠OAA 1=90°,OA=AA 1=1,以OA 1为直角边作等腰Rt △OA 1A 2,再以OA 2为直角边

作等腰Rt △OA 2A 3,…,

∴OA 1,OA 2=)2,…,OA 2018=)2018, ∵A 1、A 2、…,每8个一循环, ∵2018=252×8+2

∴点A 2018的在y 轴正半轴上,OA 2018=2018

=21009,

故答案为(0,21009).

【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规律探究题,除了研究动点变化的相关数据规律,还应该注意象限符号.

12. 【分析】

延长CA 、DB 交于点E ,则60C ∠=°,30E ∠=?,在Rt ABE ?中,利用含30角的直

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28BE AB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 =.同理,在Rt DEC ?中

求出2CE CD ==12DE ==,然后根据CDE ABE ABDC S S S ??=-四边形,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

解:如图,延长CA 、DB 交于点E ,

∵四边形ABDC 中,120ABD ∠=?,AB AC ⊥,BD CD ⊥, ∴60C ∠=°, ∴30E ∠=?, 在Rt ABE ?中,

4AB =,30E ∠=?,

∴28BE AB ==,

AE ∴=.

在Rt DEC ?中,

30E ∠=?,CD =

2CE CD ∴==

12DE ∴=,

∴1

42

ABE S ?=??=

1

122

CDE S ?=?=

CDE ABE ABDC S S S ??∴=-=四边形.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图形的面积,准确作出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13.【分析】

这种立体图形求最短路径问题,可以展开成为平面内的问题解决,展开后可转化下图,所以是个直角三角形求斜边的问题,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

【详解】

解:如图,一条直角边(即木棍的高)长20尺,

另一条直角边长7×3=21(尺),

22

2021

=29(尺).

答:葛藤长29尺.

故答案为:29.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关键是把立体图形展成平面图形,本题是展成平面图形后为直角三角形按照勾股定理可求出解.

14.5

3

20

3

【分析】

根据折叠后点C的对应点H与AC的位置关系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各边的长,再根据折叠的性质与勾股定理列出对应的方程即可求出结论.

【详解】

解:①当折叠后点C的对应点H在AC的下方时,如下图所示

∵Rt ABC 中,90A ∠=?,8AC =,6AB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2210AB AC +=

∵1

3CD BC =,13

CE AC =, ∴13CD BC =

=103,13

CE AC ==83

∵DE AC ⊥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E=222CD CE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H=CD=10

3

,CP=PH ∴EH=DH -DE=

43

设CP=PH=x ,则EP=CE -CP=8

3

-x

在Rt △PEH 中,EP 2+EH 2=PH 2

即(8

3-x )2+(43

)2=x 2

解得:x=

5

3 即此时CP=

53

; ②当折叠后点C 的对应点H 在AC 的上方时,如下图所示

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DH=CD=10

3

,CP=PH

∴EH=DH+DE=16 3

设CP=PH=y,则EP= CP-CE =y-8 3

在Rt△PEH中,EP2+EH2=PH2

即(y-8

3

)2+(

16

3

)2=y2

解得:y=20 3

即此时CP=20

3

综上所述:CP=5

3

20

3

故答案为:5

3

20

3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和折叠问题,掌握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折叠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5.75或6或9 4

【分析】

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①当AB=BP时;②当AB=AP时;③当BP=AP 时,分别求出BP的长度,继而可求得t值.

【详解】

在Rt△ABC中,BC2=AB2﹣AC2=7.52﹣4.52=36,

∴BC=6(cm);

①当AB=BP=7.5cm时,如图1,t=7.5

2

=3.75(秒);

②当AB=AP=7.5cm时,如图2,BP=2BC=12cm,t=6(秒);

③当BP=AP时,如图3,AP=BP=2tcm,CP=(4.5﹣2t)cm,AC=4.5cm,在Rt△ACP中,AP2=AC2+CP2,

所以4t2=4.52+(4.5﹣2t)2,

解得:t=9

4

综上所述:当△ABP为等腰三角形时,t=3.75或t=6或t=9

4

故答案为:3.75或6或9

4

【点睛】

此题是等腰三角形与动点问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中应根据每两条边相等分情况来解答,不要漏解. 16.1425+或825+ 【分析】

分两种情况考虑:如图1所示,此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ABD 与直角三角形ACD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D 与DC 的长,由BD+DC 求出BC 的长,即可求出周长;如图2所示,此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同理由BD -CD 求出BC 的长,即可求出周长. 【详解】

解:分两种情况考虑:

如图1所示,此时△ABC 为锐角三角形,

在Rt △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22226425AB AD -=-=, 在Rt △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CD=2222543AC AD -=-=,

∴BC=253+,

∴△ABC 的周长为:652531425+++=+; 如图2所示,此时△ABC 为钝角三角形,

在Rt △AB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6425AB AD -=-= 在Rt △ACD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2543AC AD --=,

∴BC=253-,

∴△ABC 的周长为:6525382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