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活动指导

心衰活动指导
心衰活动指导

心衰病人活动指导

1、疾病相关知识:

心力衰竭:时由于心脏器质性或功能性疾病损害心室充盈和射血能力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症。

左心衰竭:以肺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表现为主。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和咯血;疲劳,乏力,头晕,心悸;少尿及肾损害症状。

右心衰竭:以体静脉淤血表现为主。消化道症状如腹胀、恶心、呕吐,劳力性呼吸困难。

2、心功能分级

心功能I级:病人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不引起疲劳、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心功能II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出现心力衰竭症状(疲劳,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休息后很快缓解。

心功能III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出现心力衰竭症状,休息较长时间症状方可缓解。

心功能IV级: 休息状态下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此外,6min步行试验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方便的用以评定慢性心衰病人运动耐力的方法。要求病人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地行走,测定6min步行距离小于150米,表明为重度心衰;150---425米为中度心衰;426---550米为轻度心衰。本实验用以评价心脏的储备功能,还用来评价心衰治疗效果。

3、心理指导:

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控制情绪:根据患者病程长!心情焦虑抑郁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知识水平,指导其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等,将不良情绪转移"让患者了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不良情绪可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积极乐观的情绪能提高应激能力,从而减少疾病发作"慢性心衰患者常年卧床,,对生活信心不足,同时又惧怕死亡"因此,家属应多关心体贴,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帮助,使病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病人自己也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自寻烦恼"各种活动要量力而行,既不逞强,也不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疾病不能忽视,也不要过分关注,因为过分紧张往往更易诱发急性心衰"

4 活动指导:

过去一直认为体力活动可能会加速左室功能的恶化,因此建议心衰病人避免体力活动,而尽量卧床休息以求最大程度的减轻症状,今年来有关研究表明,运动锻炼可以减轻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和减慢心室重塑的进程,对减缓心衰病人进程有利,是一种能改善病人临床状态的辅助治疗手段。

1)指导患者限制活动的原则: I度心衰不必限制日常活动; II度心衰应避免剧烈的工作和弯腰活动,避免全天工作;III度者安静休息"鼓励患者行走,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30,以刚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或胸闷不适为限度;急性期和重症心衰时应卧床休息,待心功能好转后应下床做一些散步、气功、太极拳等活动,但要掌握活动量,当出现脉搏大于110次/,或比休息时加快20次/,有心慌!气急!心绞痛发作或异搏感时,应停止活动并休息

2)注意事项: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头晕、疲劳、心绞痛、低血压、下肢浮肿等情况时,应停止运动。在症状控制前患者应避免运动。运动时间

与用药时间尽量错开,以避免血压下降等危险。避免运动中大量出汗。患者运动时旁边应有人陪同,以确保安全。

2020心衰自我管理指南

2020心衰自我管理指南 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心衰协会发布心衰自我管理指南,这是一份非常“贴心”的文件,旨在为医护人员就心衰患者自我管理出了实用的建议。 文件指出,心衰患者的自我护理在长期管理中非常重要,与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较低死亡率和再入院率相关。而医护人员在其中的沟通和指导非常重要。 文件中涉及的有关营养、体力活动、药物依从性、心理状态、睡眠、休闲和旅行、吸烟、免疫和预防感染、症状监测和管理等实用推荐,均与相关指南、专家共识文件、近期证据和专家观点一致。 此外,这份文件还非常细致地罗列了就某一具体问题指南所推荐的内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饮食与营养:及早发现恶病质 1、教育患者健康多样化饮食; 2、对其中部分患者给以减重的建议,尤其是因超重或病态肥胖而功能受限的年轻患者; 3、每次门诊时了解患者饮食量;因发生恶病质的患者预后非常差,心衰患者每年均应筛查一次有无体重减轻,以期尽早发现恶病质。 4、可能有必要一年两次检测铁及其他微量营养元素水平;

5、对于营养不良或酒精依赖者提供咨询; 6、对于恶病质、病态肥胖(体重指数≥40 kg/m2)或不健康饮食者,应请营养师或具备心血管专业知识的营养师会诊; 7、了解患者是否服用包括维生素在内的补品,及服用的理由,一般建议从食物中获取微量营养素。因为除了补品可能昂贵外,有些还含有较高水平的钠或钾,长期用补品,可能会发生高钾血症。 参加康复计划,可恢复性生活 1、常规询问患者身体活动和运动耐受情况,具体运动方案可参看心脏康复计划,要考虑到运动强度、类型、连续还是间歇、全身还是局部、有无监督和环境。 2、选择运动方式时,患者的偏好和能力、年龄、伴随疾病、休闲和工作习惯、训练设施和设备等均需考虑在内。 3、指南建议对于心功能I或II级患者,可以恢复性生活;对于心功能III或IV级患者,如果病情稳定,管理适宜,也可恢复。 4、应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到性生活与心衰的关系,同时对勃起功能障碍给予治疗,必要时可转诊。 优化药物依从性 1、尽可能避免给予多种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心衰治疗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机械支持策略 作者:陈玉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顽固性心力衰竭或难治性心力衰竭是指经适当病因治疗和常规抗心衰处理(如吸氧、限盐、利尿、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等)后,心衰症状和体征仍然持续存在或进行性恶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预后凶险,属于心脏重症的范畴,其发生与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存在多支病变、既往心衰病史、高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或左主干病变)患者如未能在发病后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 IRA)常可导致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 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通常要进行指南导向的药物治疗(guideline-directed medical therapy, GDMT),但一般收效不大,而机械支持的作用和地位不断提高,目前在心脏重症监护病房主要使用的机械支持手段如下: 1 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的基本原理:主动脉内气囊在舒张早期主动脉瓣关闭后瞬间立即充气,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在等容收缩期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快速排空气囊,降低心脏后负荷、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室壁张力,减少心脏做功及心肌氧耗,增加心输出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应用目前较为广泛,2013年ACCF/AHA发布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指南推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应

用IABP作为暂时性循环支持(IIa类推荐,B类证据),但是IABP对患者远期预后的作用仍值得商榷。IABP-SHOCKII研究认为应用IABP不会降低心源性休克患者早期血运重建后30天的死亡率,然而,尚需要设计更为严格的临床试验来肯定或否定IABP的应用价值。目前心脏重症监护室对于尚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Killip III~IV级)短期内行床旁IABP支持以改善心功能,提高冠脉灌注压,改善微循环,或是在IABP支持下进行冠脉血运重建。 应注意IABP的主要并发症:出血,动脉夹层,球囊位置不佳引起的上肢缺血(少见)或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部分为肝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下肢动脉血栓栓塞等。注意穿刺的熟练程度,及时行床旁胸片以及血常规检查。目前IABP支持应用时间尚无明确规定,通常在病情(如血压水平、尿量等)好转后及早撤出,以3~5天为宜。 2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主要包括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通常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不能满足SpO2<90%或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后应用。2012年ESC发布的急、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推荐应用机械通气改善急性心衰患者氧合及肺水肿(IIa类推荐,B级证据),大部分患者需要无创机械通气即可,小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及有创机械通气。最新一项大规模RCT研究认为无创机械通气与传统药物(如硝酸酯类药物及阿片类药物)相比较,在降低患者死亡率及气管插管率上无明显获益,但可改善患者肺水肿及呼吸窘迫的症状。目前机械通气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有:

心衰管理指南解读

心衰管理指南解读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我国成人心衰患病率为0.9%,发达国家约为1~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衰患病率迅速攀升,心衰的各年龄段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心衰患者4年死亡率达50%,严重心衰患者1年死亡率高达50%。因此,对于心衰的预防及治疗已经成为了全球慢性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我国于2014年2月发布了《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5月欧洲心力衰竭年会推出了《2016 ESC急性与慢性心衰诊断与治疗指南》。同月,美国ACC/AHA/HFSA也联合发表了《2016心衰新型药物治疗指南更新》,强调在临床实践中应遵循指南导向的心衰评估、药物治疗和管理(简称GDMT),2017年4月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布由ACC/AHA/HFSA联合制定的《2017 ACC/AHA/HFSA 心衰处理指南更新》它不仅是2013 ACC/AHA心衰处理指南的更新版,也是2016 ACC/AHA/HFSA心衰新药物治疗更新的二期发表。 1.心衰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主要有心肌死亡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其中RASS系统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对心衰的发生及进展起着主要作用。心衰患者早期仅有心脏结构的改变而无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失代偿期可出现以肺循环淤血、心排量减低或体循环淤血为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2.心衰的分类及分期 2014年我国心衰指南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心衰分为两类:LVEF降低的心衰(HF-REF)、LVEF保留的心衰(HF-PEF),此种分类方式有利于预后判断及治疗方式选择。2016欧洲心力衰竭指南在HF-REF、HF-PEF的基础上新增了射血分数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HF -MREF),这一类型约占心衰群体的10%~20%,与HF-REF和HF-PEF相比,HF-MREF有着独特的临床、超声、血流动力学和生物标志物的特征和治疗效果。重视HF-MREF和HF-PEF,有助于预防和延缓心衰的发生。 3.心衰的诊断及病情评估

慢性心衰出院指导

1、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各种药物必须严格注意用法用量,现就心衰病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作一说明: A、地高辛:洋地黄类强心药,每天半片?一片( 0.125mg-0.25mg )。服用过量会出现洋地黄中 毒,因此每天早上服用前必须数心率,如果心率<60次/分则停药。洋地黄中毒常出现心率减慢 恶心呕吐、黄绿视等。 B、阿司匹林肠溶片,O.lg,每日一次,对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粘稠度。须终身服用。本药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服用有少部分病人出现胃痛,甚至出现胃出血,因此最好不要空腹服用, 宜饭后服。胃痛病人应与胃药一起服。若出现牙龈出血、胃痛等情况,请于门诊咨询心血管医师是否继续服用。 C、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B受体阻滞剂,长期服用可以减低心衰病人的死亡率。本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从小剂量开始服用,耐受以后再逐步加量,如果过量服用会引起心衰加重。 2、严格按医嘱服药,特别长期口服利尿剂和地高辛的患者,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以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 3、注意不要乱停药物出院时带出医院的药物大多数是您所必须服用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均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发生心梗、脑卒中等诸多危险情况。此外,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等药物也不能轻易停用,何时停用需要心血管内科的专科医师来决定。 二、康复须知: 1、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大便干燥,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2、注意合理饮食心力衰竭时心脏排血量不足,同时有水和钠的排泄减少,此外还有胃肠道瘀血、水肿,弓I起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容易引起腹胀等症状,如再进食过多,胃部饱满,易导致膈肌痉 挛,更影响心肺功能。因此,心衰病人进食不宜过饱,每日总热能分4?5次摄入,宜少食多餐, 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膈抬高,诱发心脏病发作。心衰病人的饮食开始可用流质、半流质饮 食,然后改用软食。低盐饮食是控制心力衰竭的重要措施,每日食盐限3~5克,忌食盐腌食品及 含盐量高的食品。蔬菜中芹菜、茴香菜、金花菜、蕹菜等含钠量较高宜少食。还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过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心衰为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发病率高,是当今最重要的心血管病之一。 据我国部分地区42家医院,对10 714例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发现,其病因以冠心病居首,其次为高血压,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比例则下降;各年龄段心衰病死率均高于同期其他心血管病,其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 依据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心衰可分为LVEF降低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HF-REF)和LVEF保留的心衰(heart failure withpreserve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HF-PEF)。一般来说,HF-REF指传统概念上的收缩性心衰,而HF-PEF指舒张性心衰。LVEF保留或正常的情况下收缩功能仍可能足异常的,部分心衰患者收缩功能异常和舒张功能异常可以共存。LVEF是心衰患者分类的重要指标,也与预后及治疗反应相关。根据心衰发生的时间、速度、严重程度可分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在原有慢性心脏疾病基础上逐渐出现心衰症状、体征的为慢性心衰。慢性心衰症状、体征稳定1个月以上称为稳定性心衰。慢性稳定性心衰恶化称为失代偿性心衰,如失代偿突然发生则称为急性心衰。急性心衰的另一种形式为心脏急性病变导致的新发心衰。 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为心肌病理性重构,导致心衰进展的两个关键过程,一是心肌死亡(坏死、凋亡、白噬等)的发生,如急性心肌梗死( AMI)、重症心肌炎等,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所致的系统反应,其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起着主要作用。切断这两个关键过程是心衰有效预防和治疗的基础。 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心衰的危险因素进展成结构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成前心衰(A)、前临床心衰(B)、临床心衰(C)和难治性终末期心衰(D)4个阶段(表1)。这4个阶段不同于纽约心脏协会( NYHA)的心功能分级。心衰是一种慢性、自发进展牲疾病,很难根治,但可预防。心衰的阶段划分正是体现了重在预防的概念,其中预防患者从阶段A进展至阶段B,即防止发生结构性心脏病,以及预防从阶段B进展至阶段C,即防止出现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尤为重要。 表1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 阶段定义患病人群 A(前心衰阶段)患者为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尚无心脏结构或功能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有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应用心脏毒性药物史、酗酒史、风湿热史,或心肌病家 族史者等 B(前临床心袁阶段)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左心室肥厚、无症状性心脏瓣膜病、以往有心肌梗死史脏病的患者等 C(临床心衰阶段)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有结构性心脏病伴气短、乏力、运动耐量下降者等 状和(或)体征 D(难治性终末期心患者有进行性结构性心脏病,虽经积极的内科治疗,休因心衰需反复住院,且不能安全汁j院者;需长期静脉用衰阶段)息时仍有症状,且需特殊干预药者;等待心脏移植者;应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者 慢性心衰的治疗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重大的转变:从旨在改善短期血液动力学状态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策略,以改变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从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转变为神经内分泌抑制剂,并积极应用非药物的器械治疗。心衰的治疗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防止和延缓心肌重构的发展,从而降低心衰的病死率和住院率。 本指南包括成人慢性心衰和急性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涵盖心衰的药物及非药物治疗。 本指南在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和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阳1的基础上,参考近年来发布的新药物和新技术应用的临床证据,进行了内容更新,为心衰的诊治提供依

慢性心衰出院指导

一、服药须知 欧阳学文 1、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各种药物必须严格注意用法用量,现就心衰病人常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作一说明:A、地高辛:洋地黄类强心药,每天半片~一片 (0.125mg0.25mg)。服用过量会出现洋地黄中毒,因此每天早上服用前必须数心率,如果心率<60次/分则停药。洋地黄中毒常出现心率减慢、恶心呕吐、黄绿视等。 B、阿司匹林肠溶片,0.1g,每日一次,对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粘稠度。须终身服用。本药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长期服用有少部分病人出现胃痛,甚至出现胃出血,因此最好不要空腹服用,宜饭后服。胃痛病人应与胃药一起服。若出现牙龈出血、胃痛等情况,请于门诊咨询心血管医师是否继续服用。 C、美托洛尔或比索洛尔:β受体阻滞剂,长期服用可以减低心衰病人的死亡率。本药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从小剂量开

始服用,耐受以后再逐步加量,如果过量服用会引起心衰加重。 2、严格按医嘱服药,特别长期口服利尿剂和地高辛的患者,不得随便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以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不良后果。 3、注意不要乱停药物出院时带出医院的药物大多数是您所必须服用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等药物均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不能随意停药,否则可能发生心梗、脑卒中等诸多危险情况。此外,降压药、降糖药、调脂药等药物也不能轻易停用,何时停用需要心血管内科的专科医师来决定。 二、康复须知: 1、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大便干燥,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 2、注意合理饮食心力衰竭时心脏排血量不足,同时有水和钠的排泄减少,此外还有胃肠道瘀血、水肿,引起食物的消化吸收障碍,容易引起腹胀等症状,如再进食过多,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