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2012年第·3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28期

M ar2012

[摘要]文章结合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实践,从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优化师资能力结构、优化课程设计、改善实践教学条件、营造职业文化氛围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实践教学

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3-0023-03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王洪国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聊城252000)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规划课题《高职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编号:53142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

出,职业院校需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主体,而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教育内涵的核心,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各高职院校逐步建立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实践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但与之相配套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导致实践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院校建设过程中借鉴其他院校经验,结合该校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实践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实践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和保证。

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学管理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具体的实践教学管理还很不规范,评价、监控、反馈体系不完备,指导教师各行其是,各实践教学环节相互孤立,缺乏系统性,特别是毕业实习环节,存在随机性、盲目性,实践教学水平难以评价,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质量。

(二)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薄弱是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师资结构不合理。新进的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过大,普遍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实践动手能力差。如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校内专任教师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总体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这些青年教师来校工作时间短,大部分是近几年新进的毕业生,以初、中级职称为主,没有企业工作经验,这给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带来困难。二是缺乏适当的激励机制。实践教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却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导致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课程设计不尽合理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针对职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时较少、内容较深,没有体现“够用”的特点。校企共同开发的校本实训教材太少,不能及时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脱节,没有体现理论知识的应用,实践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四)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由于财政投入的原因或院校自身的原因,部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耗材不足,设备落后,跟不上行业、企业需求,缺少校企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无法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由于实训教学中消费性材料消耗较大,材料不足减少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无法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在校外实习基地方面,由于行业的原因,个别专业(如会计电算化)企业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且实习生很难接触核心岗位,对集中安排实习带来较大困难。

(五)职业文化建设滞后

当前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建设仍以形式、活动为主,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和复制性,地方性和区域性特色不明显,未能将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区域文化引入到实践教学中来,并将其融为一体,实现互动与对接。在职业文化内涵建设中忽视高等性和大学文化的内涵,未能将大学文化与职业特色融为一体,充分体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由于以上问题,导致学生的职业文化素质与企业需求存在明显差距,造成适应期长、上手慢等问题。

二、构建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策略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原有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制度的基础上,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监督机制,成立相关机构,建设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反馈系统,由学校教师、学生、企业和社会成员参加,明确质量目标,修订考核标准,编制工作文件,构建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制定或修订《实践教学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实践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工作规范等做出明确规定。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实训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专职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各负其责,形成技术指导与思想引导相结合、专职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技能训练与职业能力培养相结合、校内管理与校外管理相结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实践教学管理和监控体系。

2.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聘请高校与行业企业的专家作为主要成员,在校企合作理事会框架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根据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指导和监督实践教学,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理事会下设专业指导委员会、调

23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