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替代理论

后悔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替代理论
后悔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替代理论

后悔理论:不确定条件下理性选择的替代理论

格拉汉姆?鲁麦斯、罗伯特?萨戈登11、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证据

 著 

瓦奇 译注

当前不确定性条件下选择的经济分析,主要建立在几个基本公理之上,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1947年),萨维奇(1954)等对这些公理的表述都不尽相同。这些公理被广泛认为代表不确定条件下理性行为的本质。然而,众所周知,很多人的行为方式系统违反这些公理。

我们首先从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论文《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开始,这篇论文提供了这些行为的大量证据。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了一种他们称为前景理论的理论来解释他们的观察。我们在这里将提出一种比前景理论更简单的替代理论,并且我们相信它更具直觉吸引力。

本文使用下列符号。第i 个前景记作X i 。具有概率p 1,…,p n (p 1+…+p n =1)的财富x 1,…,x n 的增加和减少,可以记作(x 1,p 1;…;x n ,p n )。空结果被剔除,因此前景(x ,p ;0,1-p )简记为(x ,p )。复合前景,如以其他前景作为结果,可以表示为(X 1,p 1;…,X n ,p n )。我们使用传统符号>、≥和∽代表严格偏好关系、弱偏好和无差别。我们规定,对前景X i 和X k ,有X i ≥X k 或者X i ≤X k ;但是,我们通常不要求关系≥可传递。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实验将假设的一对前景之间的选择提供给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群体。表1列出了他们选择的结果,揭示了三种主要类型的对传统期望效用理论的违反:

a)“确定性效应”或“公比效应”,例如,X 5<X 6和X 9>X 10的组合以及X 13<X 14和X 15>X 16的组合。也有“反向公比效应”,例如,X 7>X 8和X 11<X 12的组合。 b) 原始的“阿莱悖论”或“公共结果效应”,例如,X 1<X 2和X 3>X 4的组合。 c) 两阶段博弈中的“隔离效应”,例如,X 9>X 10和X 17<X 18的组合。 1

 

表1 

表1也揭示了“反射效应”,结果符号的改变引起相应模式偏好和风险态度的逆转,例如,X5<X6和X7>X8。问题14和14'是反射效应的一个实例,可以解释为,冒险保守兼具的一个例子:X19>X20表示愿意参加精算公平彩票提供一个小概率的大奖品;而X21<X22表示愿意采用精算公平保险防止一个小概率的大损失。我们还注意到一个有趣的混合风险态度。有时,风险规避与涉及财富增加的问题有关,例如X13<X14,有时与涉及财富减少的问题有关,例如X21<X22。同样,风险偏好,有时与涉及财富增加的问题有关,例如X15>X16,有时与涉及财富减少的问题有关,例如X7>X8。

冒险保守兼具、反射效应以及混合风险态度,都可被吸收进入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虽然只是在以一些相当武断的假设和令人相当不满意的意义为代价的前提下。但是,不可能吸收以上所列的(a)、(b)和(c)效应——这里的观察只违反一个或多个传统公理。 

然而,在下一节中,我们将概述替代理论的框架,不仅解释反射效应和冒险保守兼具,也预测(a)、(b)和(c)描述的行为。还有,我们认为,除了是可预测的,这种行为也可以认为是理性的,因此,我们的模型为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理性选择的另一种理论提供了基础。 

2、后悔理论的框架

我们假想一个处在如下环境中的个体:可选世界状态为有限的数量n,其中的任何

一个都可能发生。每个世界状态j 的发生概率为P j ,其中0<P j ≤1、P 1+...+P n =1。这里的概率,或者解释为个人已知的客观概率;或者解释为缺少确定知识的条件下,代表个人对相应状态发生的信仰或信心程度的主观概率。个体所要做的,是在多个行动之间进行选择。每一个行动对应一个结果的n 元组,每个世界状态都对应一个结果。我们把发生第j 个状态的事件中第i 个行动的结果记作x ij 。结果不考虑财富变化的形式,虽然在应用后悔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将x ij 解释为财富的增加或减少——相对于一些任意基准衡量(不需要是个人的当前财富)。注意,与前景理论不同,这里通过行动将结果与特定的世界状态联系起来。因此,一些不同的行动可能对应相同的前景。为了区分这种差异,我们使用符号A 表示行动,X 表示前景。到目前为止,后悔理论与萨维奇的理论非常相似,除了我们像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那样将概率作为给定。

一个选择问题,可以包含任意数量的有效行动,但我们首先分析,在一对行动中选择的问题。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所有证据都是关于在一对前景中选择的行动问题。在三个或更多行动之间选择引起一些其他问题,我们将在第四节讨论。

我们首先假设,对于任何给定的个体,都有一个非选择效用函数C (.),递增线性变换唯一2函数M (.)为每对有序的非选择效用指数分配一个实数索引。m k ij 和c ij 之间的差,可以解释为对应欣喜或后悔感觉的效用的增加或减少。以这种方式规范后悔和欣喜,需要假定个体体验的这些感觉的程度,只依赖于,与“是什么”和“可能本该是什么”这两个结果的非选择效用,而和这些结果的任何其他特性无关。基于这样的假设,很自然地进一步假设,如果c ij=c kj ,则有m k ij =c ij :如果实际发生的,与可能本该发生的同样快

,为每一个可能的结果分配一个实数的效用指数。“非选择”的意义是,C (x )是结果x 对个体的效用,如果个体没有选择而体验了它。例如,他可能迫于自然力量得到x ,或者独裁政府将x 强加给他。因此,——对比于冯?诺依曼-摩根斯坦的效用概念——我们的非选择效用概念独立于选择效用概念定义。我们的做法在传统意义上是实用的。我们理解的“非选择效用”本质上是伯努利和马歇尔理解的“效用”——快乐的心理体验关联欲望的满足。我们相信,可以这样反思、定义效用,因此我们谈论在非选择情况下体验的效用,是有意义的。

现在,假定个体遇到的特定结果,是由于他的选择行动引起的。假设他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在行动A 1和A 2之间选择。他选择A 1,然后第j 个世界状态发生。因此,他遇到结果x 1j 。他现在知道,如果他选择A 2,他会遇到x 2j 。我们的自我反省建议我们,与结果x 1j 相关的快乐心理体验,在这些情况下,不仅依赖于x 1j 的性质,也依赖于x 2j 的性质。如果x 2j 是比x 1j 更理想的结果,个体可能后悔:他可能反思,他本来可能会更好,但他没有选择,反思会减少来自x 1j 的快乐。相反,如果x 1j 是更可取的结果,他可能欣喜:事实证明自己已采取最好的决定,因此产生额外的快乐。

我们猜测很多读者知道这些体验。例如,比较所得税增加失去£100的感觉,与赛马投注失去£100的感觉。我们猜测,大多数人会发现后者的体验更痛苦,因为它会激发后悔。相反,比较收入减税获得£100的体验,与赌注赢得£100的体验。现在,我们应该猜测,大多数人会发现后者的体验更愉快。这个后悔概念在某些方面类似于萨维奇(1951)的概念,但后悔理论与他的极小极大后悔准则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通过使用修正效用函数把后悔和欣喜概念纳入后悔理论。假设一个个体在与行动A k 的偏好对比中选择行动A i ,并发生第j 个世界状态。实际结果是x ij ,而如果他选择了另一个行动A k ,应该发生x kj 。我们将C (x ij )记作c ij ,个体的修正效用为m k ij ,则有:

mm ii ii kk =MM (cc ii ii ,cc kkii ) (1)。 2

乐,则既不后悔也不欣喜。同样,假设δm k ij/δc kj≤0:可能本该发生的结果越快乐,则越后悔或不高兴。(我们将个人完全没有遇到后悔或欣喜的可能性包含为限制)。自然,我们也假设δm k ij/δc ij>0:即,同样,修正效用随着非选择效用增加。

后悔理论假定,个体为了最大化修正效用的数学期望选择可选行动。我们以行动A k为参照,定义行动A i的期望修正效用E k i:

EE ii kk=?pp ii nn ii=1mm ii ii kk(2)。

面对A i和A k之间的选择,个体偏好A i、A k或无差别,根据E k i大于、小于或等于E i k 而定。

可能有人会问,我们为什么假定,人们将最大化修正效用的数学期望?这主要是因为,这个简单假设符合实证证据的含义。我们不认为,最大化期望修正效用的唯一目标是符合人是理性的结论。但是,我们相信,这并不是非理性的行为,而且,考虑到我们方法实用主义的承诺,至少存在一个前提,即体验后悔和欣喜的人们,将寻求最大化期望修正效用(在第5部分详细说明)。注意,在后悔理论中,完全没有感到后悔或快乐的人,将只是最大化期望非选择效用。后悔理论的这种特别情况对应传统或伯努利式的期望效用理论,将效用解释为一种心理体验。假定人们最大化期望修正效用就是以非常自然的方式一般化伯努利理论,因为没有遇到欣喜和后悔的个体,被预期,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决定时,可以尝试期望这些感情并考虑他们。

我们现在证明,第一节中的所有实验证据与后悔理论是一致的。通过采用后悔理论的受限制形式,并且通过实验证据显示,这个特别的限制形式符合函数M(.),我们可以做到这一点。

特别的限制包括关于函数M(.)的简化假设。我们假定,一个人遇到的后悔或欣喜的程度,只依赖于“是什么”的非选择效用和“可以本该是什么”的非选择效用之间的差异。这允许我们定义一个后悔-欣喜函数R(.),给非选择效用的每一个可能的递增或递减,分配一个实数索引,记作:

mm ii ii kk=cc ii ii+RR(cc ii ii?cc kkii) (3)。

它符合我们对M(.)的假设:R(0)=0和R(.)非递增。在限定对所有的ξ有R(ξ)=0的情况下,后悔理论将产生与期望效用理论同样的预测。既然我们要强调两者之间的不同,那么我们将假设R(.)严格递增和三次可微。

现在假设,如同上面一样,个体在行动A i与A k之间选择。个体将有弱偏好A i≥A k,当且仅当:

?pp ii nn ii=1[cc ii ii?cc kkii+RR?cc ii ii?cc kkii??RR?cc kkii?cc ii ii?]≥0 (4)。

对于所有的ξ,很容易这样定义函数Q(.):

QQ(ξξ)=ξξ+RR(ξξ)?RR(?ξξ) (5)。

因此,A i≥A k,当且仅当:

?pp ii nn ii=1[QQ?cc ii ii?cc kkii?]≥0 (6)。

Q(.)是符合对称性的增函数:对于所有的ξ,Q(ξ)=-Q(-ξ)。因此,知道ξ>0时Q(ξ)的值,就知道了对于所有的ξ,Q(ξ)的值。

关于Q(.)的三个可选简化假设,分别为:

假设1:Q(.)是线性的,或等价于:对于所有的ξ,R"(ξ)=R"(-ξ)。它符合(6),在这种情况下,个体确实如同最大化预期非选择效用一样行动。因此,后悔理论将产生与期望效用理论相同的预测,非选择效用指数与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效用指数在操作上没有什么区别。

假设2:对于ξ的所有正值Q(.)为凹,或等价于:对于所有ξ>0,R"(ξ)<R"(-ξ)。

假设3:对于ξ的所有正值Q(.)为凸,或等价于:对于所有ξ>0,R"(ξ)>R"(-ξ)。

对此,似乎没有先验的理由偏好这些假设的任何一个。他们是关于人类心理的简单可选假设,它们之间的选择应主要基于经验证据。因此,我们认为,上表1中所列的所有证据,符合后悔理论在假设3下的限制形式。相反,假设1预测没有违反期望效用理论,而假设2预测违反,但是,是在与这些通常观察相反的方向上。

3、后悔理论的含义

现在,我们将说明,在统计学上独立的一对前景之间的选择在后悔理论中的含义。后悔理论只有通过状态依存的结果矩阵才能对选择问题进行分析,而给定的一对前景(即,结果的概率分布)的结果矩阵可以有多个。但是,假设在统计学上独立,可以确保每一对前景只有唯一的一个矩阵。在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大多数试验中,受试者只是被要求在一对前景中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对受试者来说自然假设前景是独立的。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能够证明,表1的证据完全符合后悔理论。同上,我们将使用x1、x2代表结果,使用c1、c2代表非选择效用指数C(x1)、C(x2)。简单起见,我们选择变换C(.),使得C(0)=0,并且我们假定是C(.)增函数。 

(a)公比效应以及反向公比效应

后悔理论形成如下违反期望效用理论的预测:设X i=(x1,λp)和X k=(x2,p)是独立的前景,其中1≥p>0和1>λ>0。如果存在概率pp?,当p=pp?时,使得X i∽X k,则 

(i)(公比效应)如果x1>x2>0,则p<pp?→X i>X k和p>pp?→X i<X k; 

(ii)(反向公比效应)如果0>x2>x1,则p<pp?→X i<X k和p>pp?→X i>X k。 

通过声明后悔理论的一般形式,可以很容易改进这个结果。假设X'=(x1,p1)和

X''=(x2,p2)是任意两个独立的前景。这些前景之间的选择可以用表2的矩阵表示,每一列代表一个世界状态,每个世界状态发生的概率在列的顶部给出。 

 

表2 

将等式(6)应用于表2,我们发现:

 

因此,在X i =(x 1,λp )和X k =(x 2,p )的情况下, 

根据假设,Q (c )对所有c >0为凸,使得当c 1>c 2>0时,[Q (c 1)-Q (c 1-c 2)-Q (c 2)]>0。根据这个不等式,从等式(8)直接推导出公比效应。反之,当0>c 2>c 1时,[Q (c 1)-Q (c 1-c 2)-(c 2)]<0;这意味着反向公比效应。 

问题3和4的证据符合公比效应的存在。假设x 1=4000,x 2=3000和λ=0.8。那么,如果p=1.0、X 5=(x 1,λp )、X 6=(x 2,p ),则是问题3。如果p =0.25、X 9=(x 1,λp )、X 10=(x 2,p ),则是问题4。偏好X 5<X 6和X 9>X 10的组合违反期望效用理论,但符合后悔理论(对应1.0>p >0.25的情况)。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大多数受试者有这种偏好的组合。问题7和8提供了公比效应的进一步证据,而问题3'和4'揭示了反向公比效应。

(b)公共结果效应或阿莱悖论3后悔理论产生违反期望效用理论的进一步预测:设X i =(x 1,p 1;x 2,α)和X k =(x 2,p 2+α)是独立的前景,其中1≥p 2>p 1>0和1-p 2≥α≥0。如果存在概率αα?,使得当α=αα?时,X i ∽X k ,则 

(i)(公共结果效应)如果x 1>x 2>0,则α<αα?→X i >X k ;α>αα?→X i <X k ; 

(ii)(反向公共结果效应)如果0>x 2>x 1,则α<αα?→X i <X k ;α>αα?→X i >X k 。 

根据后悔理论,则 

由于假定Q (c )对所有c >0为凸,如果x 1>x 2>0,[Q (c 1)-Q (c 1-c 2)-Q (c 2)]为正;如果0>x 2>x 1,[Q (c 1)-Q (c 1-c 2)-Q (c 2)]为负。根据这两个结论,从公式(9)推导出公共结果效应和反向公共结果效应。

问题1和2的证据符合公共结果效应的存在。假设x 1=2500,x 2=2400和p 1=0.33,p 2=0.34。如果α=1-p 2、X 1=(x 1,p 1;x 2,α)、X 2=(x 2,p 2+α),则是问题1。如果α=0、X 3=(x 1,p 1;x 2,α)、X 4=(x 2,p 2+α),则是问题2。偏好X 1<X 2和X 3>X 4的组合违反期望效用理论,但符合后悔理论(对应0.66>αα?>0的情况)。至少65%的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受试者有这种偏好组合。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没有公布任何关于我们预测的反向公共结果效应的结果。

(c)两阶段博弈中的隔离效应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在问题10中,为受试者提供了一个两阶段博弈。第一阶段,0.75的概率以空结果结束游戏,0.25的概率进入第二阶段。在开始第一阶段之前,受试者被要求回答,如果他们进入第二阶段,他们偏好X 5和X 6之中哪一个。 

根据期望效用理论的复合概率公理,X 17=(X 5,0.25)等价于(4000,0.20),即等价于简单前景X 9;X 18=(X 6,0.25)等价于(3000,0.25),即等价于简单前景X 10。因此,问题10和问题4在期望效用理论中没有区别。 3

但是,问题10和问题4在后悔理论中有区别。简单前景X9和X10被看作在统计学上是独立的,因此,问题4用表3a中的状态依存的结果矩阵表示。相比之下,前景X17和X18不是统计学上独立的:博弈的第一阶段对两者是共同的,如果状态发生是使博弈结束,那么个体无论选择哪个前景都得到同样的空结果。因此,问题10用表3b中的状态依存的结果矩阵表示。既然表3a和表3b不同,后悔理论没有理由支持,个体在X17和X18之间与在X9和X10之间有同样的偏好。 

 

表3 

进一步分析这个例子之前,我们先看下面的一个结论,以后悔理论的最常见形式成立,称之为隔离原则。 

假设:S1,…,S n是相互排斥的事件(即世界状态的非相交集合),分别具有非零概率p1,…,p n,其中p1+...+p n=1;S1',…,S n+1'是相互排斥的事件(即世界状态的非相交集),分别具有非零概率μp1,…,μp n,1-μ,其中0<μ<1;A i=(X11,...,X1n)和A k=(X21,…,X2n)是在事件S1,…,S n上定义的两个行动;A a和A b是在事件S1',…,S n+1'上定义的两个行动,A a=(X11,...,X1n,y)和A b=(X21,…,X2n,y),y是两个行动的任意公共结果。那么,A a ≥A b,当且仅当A i≥A k。 

证明很简单。假设E k i和E i k是A i和A k的期望修正效用,相互评价,则有

E b a=μE k i+(1-μ)C(y)和E a b=μE i k+(1-μ)C(y)。

因此,E k i≥E i k←→E b a≥E a b,推导出A i≥A k←→A a≥A b。隔离原则将萨维奇的确实原则作为特殊情况。假设μ是常数,我们构建两个新的行动A c和A d,与A a和A b相同,除了公共结果y被公共结果z取代。显然A i≥A k←→A c≥A d,因此得出A a≥A b←→A c≥A d,萨维奇的确实原则得证。

回到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证据,设A5和A6是对应于独立前景X5和X6的行动,A17和A18是对应于表3b中X17和X18的行动。既然E1718=μE56+(1-μ)C(0)和E1817=μE65+(1-μ)C(0),由此得出X5<X6←→X17<X18。我们已经在上面的(α)中看到,X5<X6和X9>X10的组合符合后悔理论。由此也断定,X9>X10和X17<X18的组合,违反期望效用理论,但符合后悔理论。

(d)反射效应

以上(a)、(b)和(c)的结果,是在对函数C(.)不做任何假定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而不是在假设如C(.)单调递增等条件下。我们现在推导(d)和(e)的结果,通过额外假定,C(.)

是线性的;为方便起见,我们选择线性变换,即对所有x ,有C (x )=x 。 

考虑两个独立前景,X i =(x 1,p 1) X k =(x 2,p 2)。它们的反射,以X i '=(-x 1,p 1) X k '=(-x 2,p 2)表示。由公式(7)我们知道,X i ≥X k ,当且仅当: 

现在,这个不等式是X i '≤X k '的充分必要条件。因此,X i ≥X k ←→X i '≤X k '。因此,如果C (.)是线性的,反射效应总是能够观察到。 

我们的直觉是,C (.)不是线性的而是凹性的。如果这个直觉是正确的,那么反射效应不总是能够观察到,尤其是,个体将拒绝精算公平50-50的赌博,而不是对它们无差别。这一点在第五节中进一步讨论。 

(e)混合风险态度,冒险保守兼具4考虑提供精算公平

赌博的两个独立行动:X i =(0,1)和X k =(x ,p ;-px /(1-p ),1-p ),其中0<p <1和x >0。维持我们前面关于C (.)的假设,我们可以重新改写公式(7):

根据Q (x )对所有x >0为凸的假设,因而得出,当时,分别有。因此,个体在p <0.5时会接受小赌注大奖品的公平赌博,在p >0.5时会拒绝大赌注小奖品的公平赌博。保险通常是支付小保费避免小概率的大损失,根据后悔理论(没有使用参照点的概念),购买精算公平的保险就是拒绝大赌注小奖品的公平赌博。因此,保险符合后悔理论的结论:个体在保守的同时,接受小赌注大奖品的冒险。同理,我们也可以构建,所有结果为正或者所有结果为负的小赌注大奖品公平的赌博和大赌注小奖品的公平赌博。因此,混合风险态度在正定义域和负定义域上都符合后悔理论64、偏好传递和多个行动问题

。 

如果C (.)为凹,而不是线性,这些结论需要一些修改。这种情况表明:如果p ≥0.5,则X i >X k ;但当p <0.5时,不再能够做出肯定的预测。然而,相比于C (.)的非线性,如果个体受到Q (.)形状的影响更强烈,则冒险保守兼具仍然符合后悔理论。

后悔理论的一个有争议属性是,弱偏好关系≥不需要是可传递的。考虑表4中的三个行动,相关个体具有线性C (.)。相对于A 1,A 2是大赌注小奖品的公平赌博,因此,如果个体在这两个行动中选择的话,将有偏好A 1>A 2。后悔理论要求,如果个体根据第三节中(c )的隔离原则行动,则在A 2和A 3的比较中状态S 1被忽略。因此,相对于A 2,A 3也是一个大赌注小奖品的公平赌博,因此A 2>A 3。但是,相对于A 1,A 3是一个小赌注大奖品的公平赌博,因此A 3>A 1。这并不是说,后悔理论只能预测非可传递性的成对选择(既然C (.)函数不需要是线性的);而是说,这种选择可以符合后悔理论。 4

概率保险问题。 5 保付的金额符合预算的损失。 6

 

表4 

这个例子表明,如果个体(i)根据隔离原则行动(或确实原则),(ii)总是接受小赌注大奖品的公平赌博,(iii)总是拒绝大赌注小奖品的公平赌博,他必然做出非可传递性选择。根据许多人冒险保守兼具的一些证据,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令人满意的不确定性下选择的理论,必须包含个体根据(ii)和(iii)行动的情况。也就是说,或者确实原则或者可传递性公理必须被放弃。后悔理论与许多其他同类理论不同,放弃可传递性公理而不是放弃确实原则。 

这产生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允许非可传递性成对选择的理论是否可以看作是理性行为的理论,这个问题在第五节中讨论。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扩展后悔理论来处理多个行动的选择问题:既然在后悔理论中,≥关系不一定是可传递的,我们不能处理只通过偏好顺序在三个或更多行动的集合中做出选择的问题。 

下面我们将讨论,如何以后悔和欣喜的逻辑方式一般化成对选择理论。 

 考虑一个从行动集合S中选择一个行动的问题。我们方法的逻辑要求个体依次评估每个行动——如果选择了某个行动,在每一个世界状态下他将遇到欣喜还是后悔。既然选择一个行动就是拒绝其他所有的行动,那么,当与任何其他被拒绝的行动比较时,个体必然遇到后悔或欣喜。下面详细说明。同上,在只有一个其他选择A k的条件下,用E k i代表选择A i的期望修正效用。现在,假设E S i代表从行动集合S中选择A i的期望修正效用。自然,对S中每一个行动A k(A i本身除外)来说,E S i是E k i的加权平均值。将这种想法纳入后悔理论的一种方式是,给S中的每一个行动A k赋予行动权重a S k,规范化这些权重的总和为1。则E S i定义如下: 

 

个体的决策规则,例如在成对选择的情况下,将最大化期望修正效用。我们希望将来详细阐述行动权重理论,但是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只做最简单的假设——每个行动具有相同的权重。 

 

表5 

以表5中的选择问题为例。同上,我们假定C(x)=x,并且我们特别假定后悔-欣喜函数为R(ξ)=1-0.8ξ。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三个行动来说,关系≥发生传递,A2>A l,A3>A l,A2∽A3。由此断定,A l不能从集合{A l,A2,A3}中被选出(但是,我们认为是错误的)。如果行动权重彼此相等,则E S1=0.946,E S2=0.899和E S3=0.899,因此,根据决策规则,A1将被选择。这种行为是否理性,将在第五节讨论。 

5、后悔理论的实证性、规范性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发表的实验结果,尽管范围广泛,但只是过去30年积累的一小部分证据,表明存在对期望效用理论的某些公理的不断违反。后悔理论是根据这方面的证据而提出的替代理论;还有其他人也提出了替代理论,如阿莱(1953),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9),菲什伯恩(1981),马基纳(1982)。我们会把后悔理论同这些人的理论简要地比较一下,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对后悔理论的可能质疑。 

后悔理论可能被批评:限于概率已知的情况;依赖非可观测函数的假定,而期望效用理论基于使之可能的明确的行为公理,原则上构建一系列揭示个体的冯?诺伊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的选择问题。 

尽管我们不赞同方法论的立场:完美的理论只能根据经验性命题来表述,但我们要指出,如果个体根据我们的模型行动,可以通过观察他的选择原则上推断出:他的主观概率;他的C(.)函数(正线性变换唯一);他的Q(.)函数(对于任何给定的C(.)的变换,以原点为不动点正线性变换唯一)。因此,形成预测所需要的关于C(.)和Q(.)的每一个假设,原则上我们都能够做出经验性的辩护(涉及的简要过程,见附录)。 

评估实证理论的常用标准是预测能力、简单性和通用性。后悔理论可以产生经验性证据支持的广泛肯定预测,其基础是具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结构。只需要两个函数C(.)和Q(.)。就C(.)而言,我们模型的一些重要预测——公比效应、公共结果效应、它们的反射效应和隔离效应,只要求这个函数是单调递增的;而另外的线性假设产生关于反射效应、冒险保守兼具(simultaneous gambling and insurance)的明确预测。生成所有这些预测所需要的另一个关键前提是:ξ>0时,Q(ξ)为凸。 

因此,相比于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前景理论——也符合表1中的所有证据,后悔理论实际上很简单。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理论是叠加在期望效用理论之上的系统违反理论。它的前提是:(i)向上向下四舍五入概率,编辑过程中全部删除小概率;(ii) 决策权重函数,过高加权小概率,过低加权大概率,包含次确定性(subcertainty)、次比率性(subproportionality)和次可加性(subadditivity),以及在两端是不连续的,因此意味着必然的量子效应;(iii)价值函数,必须至少具有一个拐点(在个体的参照点上——可以或不可以左右移动),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至少有五个拐点。我们相信,相对于前景理论需要的这些复杂、特殊的前提,奥卡姆剃刀原则将强烈倾向于后悔理论的直接性。 

阿莱的理论和马基纳的理论要比前景理论简单得多,但是,他们不能解释表1中的所有证据。他们的理论假定,个体对所有前景有偏好顺序。因此,期望效用理论的两个基本原则被保留:成对选择是可传递的;结果概率分布相同的一系列行动相互等价。(我们将后一个原则称之为等价公理)。阿莱和马基纳通过放弃独立性公理,打破了期望效用理论;如果保留等价公理,就无异于放弃了确实原则(sure-thing principle)。我们的策略完全不同:我们保留确实原则,而放弃等价公理和可传递性公理。因此,我们能够预测两阶段博弈中的隔离效应(一种观察到的行为形式,违反等价公理而阿莱或马基纳的理论不能解释)。我们也能够预测系统发生的反射效应。阿莱和马基纳的理论尽管不违反反射效应,但是不能预测反射效应。 

菲什伯恩的模型非常类似于后悔理论(尽管他没有提及后悔的概念),他也放弃了可传递性公理。但是,他的模型基于前景而不是基于行动,因此,不能包含隔离效应。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将自己限定在统计学上独立的前景上(菲什伯恩就是这样做的,见他的P.9),那么后悔理论和菲什伯恩模型的基本公理是兼容的,这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公理化的过程如何可与心理学内省的基础方法相互补充。 

尽管后悔理论提供的一些预测和解释,是这里提到的其他理论所不能做到的,但是,

我们应该明确,我们不是说后悔理论可以解释,对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的实验进行研究所揭示的所有行为规律。到现在为止,我们只着眼于卡尼曼和特沃斯基观察到的行为模式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他们中的每一个,更别说其他研究人员积累的大量证据。 

一些实验结果并不是完全一致。在本文中,最明显的例子是关于反射效应的实验。赫尔希和休梅克(1980a)、佩恩(1980)等人发表的结果表明,这个效应并不完全像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证据表明的那样强烈或者普遍。但是,这对后悔理论来说,并不是什么巨大的困难,因为,如同我们在第三节(d)中提到的,反射效应的一般预测需要C(.)是线性的。反射效应弱或者不存在的例子也可以被很好解释,如果C(.)被假定为凹。 

然而,一些观察结果是当前形式的后悔理论根本无法解释的。一个例子是,特沃斯基和卡尼曼(1981)提出的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以及类似的赫尔希和休梅克(1980b)观察到的上下文效应(context effect)。在这些例子中,完全相同的选择问题(即,以状态依存的结果矩阵表示,完全相同)收到明显不同的反应,这与选择问题的表现方式有关。另一个例子是佩恩等人观察到的转换效应(translation effect)(1980)。即,个体偏好两个前景中的一个;但是,当两个前景的每个结果被扣除相同的金额后,个体的偏好发生逆转。这个逆转模式,后悔理论没有预测到。最后,还发现了后悔理论对确实原则的系统违反(参见,莫斯科维茨(1974)、斯洛维奇和特沃斯基(1974))。当后悔理论忽略这种行为时,尽管有一些证据表明,个人违反确实原则,但是,往往比他们违反其他一些公理要少得多(特沃斯基和卡尼曼(1981,脚注15))。

另一方面,还有一些证据给后悔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支持。一个例子是林德曼(1971)、利切坦斯泰因和斯洛维克(1971,1973)观察到的偏好逆转现象,葛来泽和普兰特(1979)经过严格测试后证实。这种偏好逆转发生于,当个体面对赌博A和B的成对选择时,选择了A;但是,当要求分别考虑两个赌博时,却选择了相等价值更高确定性的B。我们在其他文章里已经说明了,大多数观察到的逆转模式被后悔理论甚至以他的限制形式预测到了(鲁麦斯和萨戈登(1982))。 

当然,我们承认,没有任何一个简单的理论,能够统一解释所有的实验证据,后悔理论在这方面也不例外。不过,我们试图构建一种理论,以尽可能少的假设解释更多的证据。我们不认为,非选择效用和后悔是影响不确定性下行为的唯一因素,而只是认为,这两个因素显得特别重要。事实上,框架效应、上下文效应和转换效应的证据已经使我们越来越确信,参照点的概念值得进一步研究,但是在本文我们并不讨论这个问题。

在构建后悔理论过程中,我们避免任何假设造成个人的误解或错误判断。我们毫不怀疑,在现实中时常发生误解和错误判断,以系统的方式而不是随机的方式。经济学家的职责是根据个体理性的假设,解释尽可能多的人类行为。因此,我们相信:后悔理论不仅能够预测对传统期望效用理论的一些系统违反;还表明,这些违反行为,在任何字面意义上,都不是非理性的。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需要打破很多理论家默认的前提(阿莱是个明显的例外)。期望效用理论的支持者承认,该理论作为预测工具存在着严重的局限性,但是,坚持认为这个公理作为理性选择的原则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吸引力。因此,摩根斯坦(1979,P.180)支持期望效用理论的理由是:“如果人们偏离该理论,对理论和他们偏差的解释会导致他们重新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样的,萨维奇(1954,PP.102-3)承认,当面对成对选择问题而不是像问题1和问题2那样的问题时,他的行为符合公共结果效应,而违反自己的公理。但是,他说,他能够说服自己,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但即使意识到了他的“错误”后,他仍然觉得这种行为有一种直观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替代理

论的支持者也往往愿意接受这些观点。卡尼曼和特沃斯基(1979,P.277)认为,偏离前景理论所描述的期望效用理论,决策者“必然导致不规范的结果”,如果意识到了自己方法的错误,他希望修正。同样,马基纳(1982,P.277)在摒弃这些公理之一提出实证性理论之前,指出期望效用理论的公理具有规范性的吸引力。

但是,我们要对观点“传统公理是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选择的唯一可接受基础”提出挑战。我们认为,根据后悔理论行动是理性的,因为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对理性的概念施加了不必要的限制。 

后悔理论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基础:首先,人们遇到我们称之为后悔和欣喜的感觉;其次,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中,人们将预期和考虑这些感觉。 

关于第一个假设,对于我们来说,理性的概念似乎不适合描述后悔和欣喜的心理体验:一个选择可以是理性的或是非理性的,但是体验就是体验。至于第二个假设,如果个体遇到这种感觉,我们不明白,他考虑这些感觉如何能被认为是非理性的。 

我们不主张,根据后悔理论行动是理性行动的唯一方式。我们也不认为,根据后悔理论行动的所有个体必然违反传统公理。有些人可能完全没有遇到后悔和欣喜,而另一些人可能具有线性的Q(.)函数:在后悔理论的这些特殊情况中,我们可以预测,个体的行为必然符合所有传统公理。 

另一方面,文中提到的具有非线性Q(.)函数的一类个体,总是故意违反可传递性公理和等价公理,甚至在最认真的反思后也不认为他们犯了错误。因此,这些公理不一定有很多理论家认为的不言自明的或压倒性的规范性吸引力。现在,我们将阐述为什么我们不同意“可传递性公理和等价公理是不确定性条件下理性选择的必要条件”这个观点。 

构建替代理论的通常做法是以可传递性公理和等价公理为基础。任何行动A i的价值只取决于下列两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A i提供的概率加权结果;另一方面,个体的偏好模式,包括他的风险态度。 

对于任何个体而言,期望效用数值被赋予一个行动,并且这个期望效用数值完全独立于其他可选行动的范围和性质,这是个符号化的过程。因此,A i的价值完全独立于A k的价值,如果A i的价值大于A k的价值,则有A i>A k,由此断定所有的行动必须存在着完全和可传递的偏好顺序。 

这也要求结果的特定状态模式不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每个行动被独立评估,那么任一世界状态下这个行动的结果与同一状态下任何其他行动(s)的结果(s)的比较,与比较的方式无关,只与结果的概率分布有关。简单或者复杂的所有行动,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将被赋予相同的期望效用数值,对于选择决策的目的来说将被视为等价的。 

但是,如果人们遇到后悔和欣喜,上述这些讨论就是不合逻辑的。在后悔理论中,命题A i≥A k不能被解读为“偏好A i至少如同偏好A k一样”;而是,“偏好‘选择A i同时拒绝A k’至少如同偏好‘选择A k同时拒绝A i’一样”。因此,“偏好…至少如同偏好…一样”关系的可传递性不能得出≥关系的可传递性;因此,非可传递性的选择不能表明决策者有任何的逻辑矛盾。

对于非可传递性选择是非理性的观点,时常发生如下的讨论。假设(如同第四节表3相关的例子)有三个行动A1、A2、A3,且A1>A2、A2>A3、A3>A1。那么,就是说,在不违背原始偏好条件下,没有选择可以从集合{A1,A2,A3}中做出:无论哪个行动被选择,都存在另一个行动好于它(cf.麦凯(1980,P.90))。这里包含的原则是切尔诺夫公理:如果A i从集合S中被选择,并且S'是包含A i的S的子集,那么A i必然从S'被选择。但是,我们认为,这个公理的吸引力在于命题:选择一个行动的价值,独立于‘同时被拒绝的其他行动’的组合和特性;后悔理论不接受这个命题。既然A1>A2只意味着,从集

合{A1,A2}中选择A1好于从集合{A1,A2}中选择A2,那么,对从集合{A1,A2,A3}中选择A1好于从集合{A1,A2,A3}中选择A2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违反切尔诺夫公理的类似例子,如第四节表5相关的例子(忽略≥发生可传递的事实)。 

还有对非可传递性的第二种反对观点。如果某人有偏好:A1>A2、A2>A3且A3>A1,对每一个行动的偏好程度依次递减;他会不会因此陷入选择的无限循环而永远不能选定一个行动呢?最坏的情况,通过构建成对前景的适当顺序,一个技术性的庄家会不会猎获所有的财富呢?这些反对都是基于假想的情况。假设个体进入选择循环,需要假定所有三个行动都是可行的。但是,如果这种情况属实,那么就与成对选择的命题(只有两个可行行动时如何做出选择)矛盾。庄家可以使他的客户破产,只要他能逐步诱导客户相信,关于可行性集合的一长串相互矛盾命题中的每一个。 

 

表6 

最后,没有理由将等价公理看作理性选择的必要条件,甚至在具有相同结果概率分布的两个行动中选择时,也不是必要的条件。考虑表6中的A i和A k。如果每个行动被独立评估,则没有理由A i好于A k,或反之。但是,在我们的模型中,决策在‘选A i同时拒绝A k’和‘选择A k同时拒绝A i’中做出。这两个选项,与后悔和欣喜的不同概率混合相关。(根据后悔理论,‘选A i同时拒绝A k’:0.25概率的R(+3),0.75概率的R(-1);而‘选择A k同时拒绝A i’:0.25概率的R(-3),0.75概率的R(+1))。因此,对遇到后悔和欣喜的个体来说,这两组行动不能视为相同的。因此,个体偏好其中的一个,这种行为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6、结论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供的证据以及许多其他证据都指向这样一些情况:通常所观察到的选择模式违反传统的期望效用公理。这些违反的事实,既不是小规模的,也不是随机分布的,这表明,存在一些影响许多人选择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被传统理论忽略或者错误指定。 

我们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体对后悔和欣喜感觉的预期能力。因此,我们提供一个考虑这些感觉的替代模型。这个模型产生一定范围的符合表1中行为的预测,并说明这些,以及传统理论至今不能解释的其他选择现象。 

这是后悔理论的实证性方面。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方法也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含义。我们认为,后悔理论描述了这样一种形式的行为:尽管违反了期望效用公理,但是却是理性的行为。因此,尽管我们不认为,根据这些传统公理行动是非理性的,但我们认为,这些公理构成了对理性行为的过分严格的定义。 

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观述评

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观述评 何包钢 本文主要依据哈贝马斯的《沟通行为理论 ----- 理性和社会的理性化》、《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和《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中有关材料,集中综述、介绍他的沟通理性观。[2]文章先介绍哈贝马斯的基本哲学框架,以便能够了解其沟通理性的背景思想;然后分别从沟通理性的概念、有效性申述、辩论理论、实践理性和 生活世界诸方面来刻画出沟通理性的一般面貌及其特征。文章进一步讨论了哈贝马斯沟通理性观的民主意义:商讨型民主模式。文章最后提出几点对哈贝马斯的批评意见。 哲学基本范式的转变 要理解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首先要把握住他的哲学基本理论框架。 哈贝马斯在其《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中,探讨了走出精神主体哲学的新路子。他建议客观知识的范式 (t he paradigm of the knowledge of objects)必须由言行主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的范式(the paradigm of m 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subjects capable of speed and action)来代替。他批评了狭窄的主体精神哲学的本体论框架。如果恒常的、可调节的、有表达力的言语行为能够与有效性申述发生联系,那么精 神哲学的基本本体论框架就被证明太狭窄了。因为这个与主体及其表征或命题相联系的“世界”迄今为止 被看成是整体性的客体或现存的事态。此外,客观世界被看成与所有真实判断语句相联系。但是,如果规 范的正当和主体的真挚这些话题被引到与真理相类似的有效性申述中,那么这个与事实世界相类似的“世界”就不得不要求合法调节的人际关系和有特征的主观经验 ----- 这个“世界”不仅要求以第三人称态度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东西,而且要求在听众态度中我们感受到有责任的规范东西,同时还要求在第 一人称态度中我们不是公开就是隐藏于公众之中的主观东西(Habermas,1987,313)。这样,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就涉及到事实的客观世界、规范的社会世界和情感的主观世界中的合理性问题。 随着主体之间相互理解的范式代替了主-客二分的框架,沟通中的参与者的执行态度(the performative a ttitude)也取代了观察者的客观化态度。哈贝马斯指出,在定向于获得理解的行为模式中,客体化态度 - ----- 认识主体把自身看成是外部世界的客体 ----- 不再具有特殊地位。相反,相互理解的范式的关键在于沟通中的参与者的执行态度,即他们通过相互理解世上某事来协调行为计划(Habermas, 1987:296)。只 要观察者采用客观化态度来对待外在世界实体,就会产生与主体自身的关系,只要其它视角没有取代观察 者的视角,自我关系的先验 ----- 经验的双重性就是不可避免的;于是主体只好把自已看成是整个世界的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综述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研究综述 谢嘉元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辽宁沈阳 110004) 摘要:通过比较系统考察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产生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一种制度分析“典范”,在美国政治学界中占主导地位,但在我国政治学界的研究和运用才刚刚起步背景及特征、国外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者的主要观点、理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内学者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研究、理论的发展现状,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对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新制度主义;特点;主要观点 自詹姆斯·马奇和约翰·奥尔森于1984年在《美国政治科学评论》杂志上发表“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一文,“新制度主义”一词在政治科学中的出现频率便越来越高。按照被接受最广的霍尔和泰勒的观点,新制度主义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的流派: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所有这三种流派都是针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盛行的行为主义研究方法而发展起来的,并试图重新阐释制度在决定社会和政治产出中所发挥的作用。尽管这三种流派出现的时间起点相近,并且都强调了制度的重要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并且彼此的发展也呈现了相对的独立性。 一、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理论的背景 理性选择从方法论层面看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追溯到霍布斯

和休谟。但是,作为现代理性选择理论则产生于 20 世纪50年代。理性选择理论诞生之初,仅是政治科学学科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没有受到太大的关注。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发展,现在的理性选择理论较之过去更加成熟。当理性选择理论运用严格的预设假定前提来研究美国国会的投票行为时,发现一个重大的矛盾,即如果传统理性选择的模型正确的话,美国国会的立法就很难保持稳定的多数。因为立法者们众多的偏好顺序和问题本身的多维特征都将会导致这样一种现象,即新的多数往往会倾向于推翻任何已经通过的议案,从而使得从一个议案到另一个议案都会出现阿罗循环的现象。然而事实表明,美国国会投票结果保持了相当大的稳定性。正是在解答这一令传统理性选择理论者感到迷惑的问题的过程中,理性选择开始对制度进行研究。国会的制度降低了事务处理的交易成本,使得在议员之间能够达成交易,从而使得法案的稳定通过成为可能。此时,理性选择理论也被称为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理性选择范式目前在美国政治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现代政治学家们一般都把“理性选择理论”视为公共选择理论、社会选择理论、博弈论、理性行动模式、实证政治经济学等的同义词。按照盖伊·彼得斯的分析,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又可以分为若干分支。第一个分支是印地安那学派,以美国学者奥斯特罗姆夫妇为代表,主要关注如何用制度来解决公共池塘的治理问题,即如何克服公共池塘资源治理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问题。第二个分支是公共选择学派,即把现代经济学的逻辑和方法用于研究政治学的问题,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和刻画政治市场上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公共选择“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论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作者简介:高连克(1969--)男,福建厦门人,集美大学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读博士后。集美大学社会学系厦门361021电子信箱为: abull2054@https://www.360docs.net/doc/449348056.html, 内容摘要:20世纪90年代,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从个体行动者与法人行动者出发,试图整合社会学理论微观主义与宏观主义,因而在经济社会学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是包括行动系统、行动的结构、行动的权利以及社会最优等四组基本概念构成的。理性选择理论不仅要分析个别行动者的行动,而且要努力能够从对微观行动的分析上升到对宏观社会结构的分析,这集中体现在对法人行动分析。因为法人行动不只是分析行动系统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且更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之一。但是,他的理论忽视了行动者的偏好、欲望以及心理预期,忽视了感性选择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对个体行动以及社会行动的制约作用。关键词:科尔曼理性选择社会行动西方社会学理论孔德以后,受二元论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一直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理论研究理路。那就是单子论与整体论、还原论与有机论、个体论与系统论、行动理论与结构主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也就表现为微观与宏观的对立。理论研究过程中二元对立倾向越来越引起许多社会学家的不满,他们纷纷从各自的研究旨趣出发试图综合社会学理论中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之间的鸿沟,努力实现社会学理论的统一与整合,帕森斯就是其中的代表。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因其过分专注于社会结构与功能之间的有机整合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而忽视了社会事实之间的冲突与不一致性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批判。这诚如吉登斯所言,“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1)这样,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与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共同的心声。从50年代到80年代,在批判帕森斯功能理论基础上美国社会学界群星璀璨,但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到了80年代,整个社会学界日益出现了微观与宏观整合趋势:整体主义、宏观主义社会学理论试图引入个体心理学理论,而个体主义、微观主义社会学理论则不断扩大自己的理论视野,试图将社会系统与社会结构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范围之中。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成为杰出代表,他1990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基础》正是努力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整合。为此,他的导师罗伯特·默顿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本著作:“自半个世纪前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这本书是有关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科尔曼教授在分析批判传统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社会行动理论。他对法人行动者的分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新思维”。(2)一、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基础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建立在某种基础之上的,理论基础构成了该理论生长的关键。总体上看,科尔曼理性选择理论的基础主要有三个方面,那就是经济学基础、社会学方法论基础以及交换理论的基础。一段时期以来,理性选择理

科尔曼学术思想总结

科尔曼学术思想总结 一、人物介绍 詹姆斯·科尔曼(1926-1995)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杰出代表。科尔曼于1949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后师从罗伯特·默顿和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于1955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科尔曼来到久负盛名的芝加哥大学任教。1959年他又来到位于马里兰州的著名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霍大创办了社会学系并出任系主任。从1959年到1973年的14年里,科尔曼一直都在霍普金斯大学耕耘,并为霍大培养了555名博士研究生。在霍普金斯大学期间,科尔曼完成了与教育社会学相关论文60篇,对美国教育社会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973年,科尔曼又回到芝加哥大学任社会学教授,直至1995年3月25日逝世。 二、著作及思想概述 科尔曼其实出道甚早,他50年代毕业于当时名列美国全国大学社会学系之首的哥伦毕业大学社会学系,不久就有学术专著《社区冲突》(1957)问世。60年代他著有《青年人的社会》(1961)等。真正为他带来崇高声誉的是1990年才付梓的《社会理论的基础》,这年科尔曼已经年近花甲,说一句“夕阳无限好”,却也是姗姗来迟的辉煌了。科尔曼将本书题献给他的导师罗伯特·默顿,默顿系美国社会学大佬,他的评语“科尔曼教授对于‘法人行动者’的分析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新思维”,毫无疑问同样影响深远。 科尔曼的学术生涯分为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科尔曼一直遵循由默顿改进和倡导的经验功能主义范式,进行了大量的经验研究和社会政策研究工作。他的经验研究深受默顿和拉扎斯菲尔德的影响,一方面注意量化分析,另一方面则努力寻求经验研究和理论化过程之间的动态联系。在研究初期,科尔曼涉足了许多经验研究领域,如工会民主、集体行为、医生中的社会关系网络等。从1959年年发表第一篇有关教育的论文《成绩与竞争机制》开始,科尔曼就开始了有关青少年发展和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并且一发不可收拾,而60年代中期的“科尔曼报告”更使他一举成名,为社会公众所熟知,并对当时美国教育政策的修订产生了重大影响。 80年代以后,科尔曼的研究重点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主流社会学范式不断受到的劫难和批判,他开始关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论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尝试对其进行改进。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科尔曼逐渐脱离了传统社会学的束缚,即不仅仅研究社会环境与社会结构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且认识到个体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创造系统运行的方式。于是,他将个体“理性”行动作为基本假设和研究起点建立了自己的理性社会行动理论体系,希望以此来弥补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的缺陷。在家里分析框架的过程中,科尔曼则注重所谓“微观-宏观”之间的过渡问题,试图以此建立社会学理论的新基础。 科尔曼提出,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而不是解释个体行动。但他同时指出,自己的研究并非直接着眼于宏观现象,而是注重系统行动的内部分析,或者说是以低于系统水平上的行动和倾向性基础来解释系统行动,故属于个体水平上的行动理论。科尔曼认为,他的研究死一项新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以个体主义的方法论为特征,强调理性行动的结构,以弥补社会学研究在微观和

浅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一)

浅析李嘉图等价定理述评(一) 论文关键词:李嘉图等价:举债:征税论文摘要:在研究举债和征税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时,西方经济学家围绕“李嘉图等价定理”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因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但却提供了一个估计财政政策效果的有用框架。正确理解李嘉图公债理论,对于研究政府举债与征税的关系及两者对经济的影响,对于研究政府财政政策的选择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李嘉图等价定理和公债的财富效应 1974年,美国宏观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在其发表的《政府债券是净财富吗?》的著名论文中,采用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视角,通过深奥的数学推理发现,赤字融资的补偿陆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在政府支出既定的条件下,发债和征税的经济效应是一样的。发债实质上是延期征税,理性消费者会预期到:在政府支出既定时,目前由于赤字融资而导致的税收减少,会使未来的税收更高,而且未来税收增加额的现值会等于目前税收的减少,居民不会因为购买公债而增加消费。强调了政府筹资是通过征税还是举债的方式,对消费没有任何影响。这种思想的政策含义极为深远,如果人人都认识到他们的纳税只是被推迟了,那么,政府借人债务的任何增加都将被私人储蓄的等额增加所抵消,结果国内总储蓄不变。既不存在消费扩张,也没有收入的乘数效应,投资的挤出也不会发生,当然未来的一代人也就不会承担由于举债而使资本减少的负担。经济活动同政府预算平衡时完全相同。这样,巴罗的思想就否定了新古典综合派的观点:举债在短期内影响总需求,长期内可能通过“挤出效应”影响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 巴罗的以上观点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1976年詹姆斯,布坎南在其发表的题为《巴罗的(论李嘉图等价定理)》的评论中,首次将巴罗的上述观点命名为“李嘉图等价定理”。巴罗关于上述税收和公债等价的思想,最初应该归功于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李嘉图认为政府举债和征税对经济影响的性质是相同的,即两者都会减少国家的生产资本。他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第17章中说:“一个国家为筹划战争费用或政府一般支出而课征的税,都是从该国的生产性劳动中取得的。这种开支每有节省,即使不是增加到纳税人的资本中,一般也会增加到他们的收入之中。如果为了一年的战费支出而以发行公债的方式征集2000万镑,这就是从国家的生产资本中取去了2000万镑。每年为偿付这种公债利息而课征的100万镑,只不过是由付这100万镑的人手中转移到收这100万镑的人手中,也就是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实际开支的是那2000万镑,而不是为那2000万镑必须支付的利息。付不付息都不会使国家增富或变穷。政府可以通过税收的方式一次征收2000万镑,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必每年课征100万镑。但这样做并不会改变这一问题的性质。”这段话可以概括为:(1)政府举债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2)公债利息是以税收支付。这种支付实际上是收入由纳税人手中转移到公债债权人手中,国家的财富不会由此而发生变化;(3)政府征税也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但征税后不存在利息支付问题;(4)政府举债与征税对经济的影响性质相同,即二者都会使国家的生产资本减少2000万镑。 李嘉图等价的核心观点是公债仅仅是延迟的税收,当前为弥补财政赤字发行的公债本息在将来必须通过征税偿还,而且税收的现值与当前的财政赤字相等。李嘉图等价的逻辑基础是消费理论中的生命周期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即假定能预见未来的消费者知道,政府今天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意味着未来更高的税收,通过发行公债而不是征税为政府支出筹资,并没有减少消费者生命周期内的总的税收负担,惟一改变的是推迟了征税的时间。根据李嘉图等价的观点,消费者具有完全理性,能准确地预见到无限的未来,他们的消费安排不仅根据他们现期收入,而且根据他们预期的未来收入,为了支付未来因偿还公债而将要增加的税收,他们会减少现时的消费。而增加储蓄。从本质上说,李嘉图等价定理是一种中性原理:选择征收一次性总量税,还是发行公债为政府支出筹措资金,对于居民的消费和资本形成(国

第二讲 不确定性下的期望效用理论

第二讲 不确定性下的期望效用理论 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与投资尽管考虑了跨时问题,但未来投资收益是完全确定的。未来往往是未知的,现实中更多重要的经济决策是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的,很难直接运用第一章阐述的效用理论来研究不确定性环境中的个体选择,必须建立起一整套基于不确定性的专门理论——期望效用理论来那就不确定性下的个体最优决策行为。我们从一个经典的案例开始讲起。 圣.彼得堡悖论(St Peterburg Paradox )关系到经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对一个含风险的赌局进行评估?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丹尼尔.伯努利(Daniel Bernoulli )对该悖论提出了开创性的解,从此创立了效用理论以及期望效用理论。该悖论是丹尼尔.伯努利的表兄尼古拉斯.伯努利于1713年提出来的。1713年9月9日,尼古拉斯.伯努利在写给数学家M. de Montmort 的信中提出了5个问题,其中第5个问题是这样的: 彼得掷一枚硬币,如果第一次掷硬币头面朝上,彼得答应给保尔一盾(荷兰盾);如果第一次掷的结果是背面朝上,则掷第二次; 如果第二次掷硬币头面朝上, 彼得付保尔2个盾;如果第二次掷的结果是背面朝上,则掷第三次……,到第n 次,如结果是头面朝上,彼得付保尔1 2n -个盾。这个博 局可以无限期地玩下去。保尔在该博局中所获的价值的期望值是多少? 尼古拉斯.伯努利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由于他发现数学界对这个赌局的期望收益的计算与实际生活中发现的该博局的门票价之间存在着悖论。他发现,如果计算保尔的期望收入,则 2321 1 111()*1()*2()*2...()*2...22221111...... 22 22n n E w -=+++++=++ ++ +=∞ 按这个估算,保尔在该博局中的所获为无穷大,他应该付无穷大来买这个机会。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理智正常的人若出卖这个机会,其卖价不会超过20盾,因为当时瑞士类似的赌局的门票不超过20盾。 如何解释这个悖论? 大数学家M. de Montmort (1678-1719) 对此并没有回答,但将尼古拉斯.伯努利的信连同上述问题公开出版了。从而引起了数学界后来者的兴趣。 2.1偏好与效用 2.1.1风险备选项的描述 假设C 为代表所有可能的结果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集合所有结果数目有限,则可以用 {}12,,n C x x x = 来表示。假设12,,n x x x 状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12,,n p p p (任意一种状态i x 发生的概率为i p ,满足0i p ≥,且1 1n i i p ==∑ ) ,我们称1212(,,;,,)n n L x x x p p p = 表示一个简单博彩。 (说明:博彩是描述风险备选项的一个正式工具。简单博彩有时候也写成这种形式: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圣才出品】

第十六章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 1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社会理论的基础★ 1.理性选择理论的方法论基础 (1)詹姆斯·科尔曼是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社会科学的主要任务是解释社会现象,而不是解释个体行动。但他的研究并非直接着眼于宏

观现象,而是注重系统行动的内部分析,属于个体水平上的行动理论。是一项新的社会理论,这种理论以个体主义的方法论为特征,强调理性行动的结构,以弥补过去社会学研究在微观与宏观上二相对立的不足。 (2)科尔曼理论的两个基本出发点 ①他运用的是个体行动具有目的性的行动理论。 ②他借用了经济学中的最大限度获取效益的概念去说明“有目的的行动”。 (3)从方法论上说,理性选择理论者所坚持的是方法论的个人主义,从而与整体主义相对立,即强调对有目的的个体行动的研究。 (4)科尔曼采用个人主义方法论的原因 ①这种方法论可使反目的论者的批评失效。在个人主义方法论下,理论的解释是非目的论的,它对系统行动的解释并非以最终目的为原因。 ②社会科学与其研究对象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社会科学家本身是人,他们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动。而在缺乏个人行动基础的理论中,行动的原因不是个人的目标、目的或意愿,而是个人之外的某些力量,或是个人未曾意识到的某种内在冲动。 ③在理论基础上可与其他学科相互沟通。如果社会理论也把基础置于个人具有目的性和责任感之上,社会理论的发展必将得益于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 2.理性选择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 (1)理性选择理论源于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从20世纪中期开始,该理论的一些思路扩展到经济学以外的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内,并形成了一些新的学说和流派。 (2)关于理性选择理论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广泛扩展,特别要提到美国芝加哥大学在其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芝加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部在20世纪80年代将理性选择理论

社会资本理论 科尔曼的思想

科尔曼对社会资本的较系统的研究 近年来,社会资本理论(socialcapitaltheo2ry)已成为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诸多学科理论分析的重要视角。社会学家运用“社会资本”的概念来分析个人、组织与社会,并尝试用它来弥合社会学传统理论中的宏微观之间的分裂状况,在社会行动、社会流动、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会发展等具体的研究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社会资本理论使经济学对经济发展动因的解释跳出了传统的土地、劳动和资本的巢窠,开始关注到一个社会的文化和规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而在政治学那里,社会资本理论则为研究政府的功能、公民的参与、政治制度的创新、社会信任、社会凝集力等提供了有力的解释范式。正如同杰森特·乔丹所注意到的,“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已为各学科中的社会科学家所广泛认可,它被认为是用来解释经济增长和政治稳定等现象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的“资本”演变而来的。在古典经济学那里,资本和土地、劳动并称为三大生产要素。斯密(AdamSmith)指出,资本是一切能够带来收入或利润的资财。人们将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资财贮藏起来投入生产,这部分资财即成为资本。他第一次使用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个术语。固定资本的特征是“不必经过流通,不必更换主人,即可提供收入或利润,其中包括厂房、机器、工具等”。而流动资本的特征是“要靠流通,靠更换主人而提供收入,其中包括原材料和货币”。 60年代舒尔茨(T.W.Schultz)和贝克尔(GaryBecker)把“人力资本”(Hu2mancapital)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的分析中来发展和完善了人力资本理论。他们通过对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增长的研究提出,一个社会拥有的受过教育和训练的健康工人决定了古典生产要素的使用率。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工人的技能,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教育、培训和保健的投资,也包括家庭中对孩子的投资。舒尔茨和贝克尔提出的人力资本概念的贡献在于,使“资本”首次摆脱了具体的物质形态而向广义的、抽象的层次扩展,成为可以带来价值增殖的所有物质与非物质资源的代名词,从而为社会资本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杰姆斯科尔曼,(1926年5月12日出世,贝德福德,印第安纳州,美国芝加哥,1995年3月逝世),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学研究的先驱,数学教育政策的强烈影响美国。1988年,科尔曼首次在《美国社会学杂志》(AmericanJournalofSociology)发表题为《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的作用》(SocialCapitalintheCreationofHumanCapital)一文,对社会资本作了初步论述,后在其所著《社会理论的基础》(theFoundationsofSocialTheory)一书中,对社会资本理论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科尔曼的作品包括工会民主(1956;与西摩李普塞特);青少年社会(1961);青少年和学校(1965;与其他人);青少年过渡到成年(1973);模式的变化和反应的不确定性(1964),这是有关社区主题;资源,社会变迁(1971);权力与社会结构(1973);教育机会均等(1966;与其他人);纵向数据分析(1981);不对称的社会(1982);高中成绩(1982;与他人);和他认为是他最重要的社会学的贡献,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审查的形成和行为社区。 詹姆斯科尔曼( Jam es Co leman) 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社会资本理论承认社会背景的理性动因选择理论( RationalCho ice Theory of Agency)。理性选择理论的分析模式主要是以三个假设为核心: 首先是自我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假设, 其次是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最后是行为者之间行为的互动和博弈的动态分析。但在社会资本的讨论中, 科尔曼意在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形成和约束理性行为( Rat iona lAct ion) 的方式, 通过解释社会结构对个人产生影响、使其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原因, 缓解理性选择方法社会化不足的性质,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政治信任研究的理论综述 【摘要】政治信任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治理实践和国家与社会间关系的洞察力,它日益成为政治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话题。论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政治信任政府绩效社会资本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兴起政治信任的研究以来,政治信任逐渐引起了很多学者的研究兴趣。利维和斯托克(Levi& Stoker,2000)概括了推动政治信任研究在美国兴起的三重因:一是1965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和1968年盖森《权力与不满》的公开出版;二是1960年代和1970年代早期的社会和政治动荡,包括种族关系和公民权利运动,也包括越南战争;三是关于美国全国选举调查(National ElectionSurvey)政府信任问题的调查中,美国公民的信任百分比长期急剧下滑,尤其是1964-1972年间。这些因素都使得20世纪70年代早期出现了对政治信任的大量研究。政治信任的研究因此在西方政治学界发展起来,并逐步成为政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重要领域。 本文从政治信任的涵义出发,分别探讨了以政治信任为因变量,现有研究中的三种解释路径,及以政治信任为自变量,其产生的影响与后果,最后评述了当前中国政治信任研究的现状,及西方政治信任理论的可借鉴之处。 一、何为政治信任? 当代社会政治信任的学术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然而我们必须首先厘清的问题是,政治信任的涵义到底是怎样的?应该如何看待公民对政府的这种政治信任? (一)政治信任的涵义 对政治信任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政治信任的概念。政治信任首先是信任的一种。政治信任只是信任的一种,它和所谓的信任文化(福山, 2001;尤斯拉纳, 2006;佩雷菲特, 2005)及其引起的信任社会(佩雷菲特, 2005)、社会资本(帕特南, 2001)等概念的涵义截然不同。虽然也有学者认为,政治信任包括公民间的人际信任,即社会信任(宋少鹏、麻宝斌, 2008)。但是奥弗也认为,不能简单地对信任政府与信任他人进行类比(沃伦, 2006)。奥弗将大众/精英和水平/垂直的二分法结合在一起,得到信任四个维度的内涵: (1)公民彼此间的信任,这在社会资本研究的相关著作中有丰富的阐述; (2)公民对政治精英的信任,这是政府信任研究中经常出现的主题; (3)政治精英对其他社会精英的信任;(4)政治精英对公民的信任(Yang, 2005)。其中,第二个维度的信任即本文所提到的政治信任的涵义,即公民对政治精英的信任。但是政治精英只是政治系统中的一种。 卢曼(2005: 73)所言,政治信任是在两个不同的普泛化层面上被要求和给出的。一方面,公民珍爱他们对将要决定下来的事的期待;另一方面,公民留在该国家,指望能过上一种合理的生活,这就已经表明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从现有的文献来看,绝大多数文献肯定了政治信任或是不信任这种态度的存在,并据此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设。“信任被看成是和不信任相反的,就像是一盏灯,或者是亮的,或者是不亮的一样。”(Tucker, 2004: 53)由此导致了公民和政府机构之间的关系被纳入到一种二元的分析框架中。但有趣的是,哈丁直接指出了这个议题的荒谬性:“有关当代社会公民应该信任政府(如果公民不信任政府的话,那么要么公民要么政府中的一方就是有问题的)的看法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它同传统自由主义截然相反”(沃伦, 2004:

新公共服务理论评述新版

《公共组织学》课程作业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论文成绩: 案例分析 学生姓名:李沛欣 所在院系: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 年级专业:08级公共事业管理 学号:00831040 完成日期:2009年4月18日 【摘要】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由登哈特夫妇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提出的关于公共管理的新型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它的七条要点突破了之前盖布勒和奥斯本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独树一帜,是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它与传统的公共行政理论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区别,也是它备受推崇的原因,“服务型政府”逐渐成为公共管理的新潮流,对我们政府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新公共服务登哈特新公共管理比较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简介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由美国着名学者珍妮特·登哈特和罗伯特·登哈特夫妇于20世纪末在《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共同提出的。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管理主义”运用于公共部门的结晶,它表明了传统形态的公共行政理论正在普遍化为一般管理哲学的理论倾向。管理主义包括一些核心的观念:社会进步需要持续经济增长,经济发展需要管理,管理是一项重要功能,管理者应当拥有管理权限。P2NPM理论对管理持有两个理念:管理自由化和市场化。 新公共服务理论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的反思,特别是针对作为新公共管理理论精髓的企业家政府理论缺陷的批判而建立的一种新公共行政理论。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行政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公共行政官员在其管理公共组织的工作重点既不是为政府这艘航船掌舵,也就应该是为其划桨,而应该是建立一些明显具有完善整合力和回应力的公共机构。其基本要点是: 1、政府的职责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2、公共利益是目标,而不是副产品。 3、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第十三回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

第十三回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选择 之一:期望效用函数理论13.0 温故而知新: 1.数学期望 2.方差 13.1 你选择哪个方案? A.投硬币碰运气,正面给你100,反面啥也没有; B.直接给你50元? C.直接给你40元? …… 在上面的事情里,我们有以下概念: 1.期望效用 2.风险的主观态度 3.确定性等值 4.保险金 13.2 期望效用函数 1.如果某个随机变量X以概率P i取值x i,i=1,2,…,n,而某人在确定地得到x i时的效用为u(x i),那么,该随机变量给他的效用便是: U(X)=E[u(X)]=P1u(x1)+ P2u(x2)+ …+P n u (x n) 其中,E[u(X)]表示关于随机变量X的期望效用。因此U(X)称为期望效用函数,又叫做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VNM函数)。 2.一个例子:李四的财富效用函数为u(x)=x。有人向他兜售彩票,该彩票有50%的可能性中奖4元,问该彩票对他的效用是多少? 3.又一个例子:张三总共有100元钱,他要参加第二天早上的微观经济学考试。按照经验,他有10%的可能性会睡过头,如果这样他会错过考试,则需要交100元以参加重修。他对财富的效用函数为u(x)=x,问他的期望效用函数是多少? 4.期望效用函数是否具有序数性? u和v是两个不同的序数效用函数,若 u(A)=60,u(B)=20, u(C)=0 v(A)=60,v(B)=40, v(C)=0

上面都可以得到A优于B,B优于C的结论;而且u 可以通过某种单调变换得到v 。所以u 和v 代表相同的偏好顺序。但考虑下面: 让消费者选择:一是确定地得到B;另一个是赌局,即掷硬币来得到A或C。分别用u 和v 来分析,结论如何? ——结论:期望效用函数失去了保序性。 13.3 风险的主观态度 1. 风险厌恶 4. 期望效用模型靠得住吗?—— Kahneman 和Tversky 的实验 13.4 确定性等值 1. 若某人的财富效用函数为u(x),而一个赌局对某人的效用为u(E(x)),则有一个CE 值能够满足:u(CE)=u(E(x))。称CE 为某人在该赌局中的确定性等值。 2.前面介绍了李四和张三的故事,他们的确定性等值各是多少?对于他们来说,确定性等值各有什么经济含义? 13.5 风险问题的解决——保险 1.保险市场的价格——保险金:若某人的财富数量为w ,其财富效用函数为u(x),而一个赌局对某人的效用为u(E(x)),若有u(w-R)= u(E(x)),则称R 为保险金。 图13.1 风险厌恶 图13.2 风险偏好 u(E(x))>E(u(x)) 风险厌恶的效用函数是凹函数。 如图13.1所示。 2. 风险偏好 u(E(x))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概述 自西方文明发源以来,“理性”一词就成为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主题,成为贯穿西方文明历程的核心概念。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勒内·笛卡尔(Rene Descartes)的理性典范,从启蒙运动对理性的高扬到后现代对理性的批判和重建,无论是古典时期的智者,还是当今学者,对“理性”存在诸多争议,或褒或贬,或拒斥或认同,理性概念的核心地位都不曾动摇。它作为西方社会发展的特质,成为众多理论关注的焦点,成为多种理论样式的思想立场和思想源泉。韦伯的理性化思想、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理性等等,理性成为众多社会学理论流派的核心概念。理性选择理论正是结合了西方文明的理性特质和西方社会的现实生活而生成的。它是当今社会科学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强解释力的思想工具,成为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和思想空间的研究方向。 在吸收了各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对理性选择理论作了系统的社会学阐释和分析。理性选择不仅用于分析经济行为,还被用来解释更广泛的社会行为。其理论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对社会学的两大主题社会行为、社会系统作了较为有效的解释,也对解决社会学的理论困境和方法论争论做出了贡献。但是,任何理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不能穷尽社会生活所有的复杂性。[编辑] 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产生背景 西方社会学理论孔德以后,受二元论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一直存在着相互对立的理论研究理路。那就是单子论与整体论、还原论与有机论、个体论与系统

论、行动理论与结构主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也就表现为微观与宏观的对立。理论研究过程中二元对立倾向越来越引起许多社会学家的不满,他们纷纷从各自的研究旨趣出发试图综合社会学理论中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之间的鸿沟,努力实现社会学理论的统一与整合,帕森斯就是其中的代表。 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后,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因其过分专注于社会结构与功能之间的有机整合性、社会发展的和谐性而忽视了社会事实之间的冲突与不一致性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批判。这诚如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言,“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这样,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与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共同的心声。 从50年代到80年代,在批判帕森斯功能理论基础上美国社会学界群星璀璨,但都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到了80年代,整个社会学界日益出现了微观与宏观整合趋势:整体主义、宏观主义社会学理论试图引入个体心理学理论,而个体主义、微观主义社会学理论则不断扩大自己的理论视野,试图将社会系统与社会结构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范围之中。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成为杰出代表,他1990年出版的《社会理论的基础》正是努力实现微观与宏观的整合。为此,他的导师罗伯特·默顿曾经这样高度评价这本著作:“自半个世纪前帕森斯所著《社会行动的结构》问世以来,这本书是有关社会理论的一部最重要的著作,……科

公共选择理论评述及其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评述及其借鉴意义 公共选择理论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数学家、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孔多塞,但主要还是来自19世纪。19世纪末,瑞典经济学家维克赛尔提出了政府的自愿交易学说和一致性原则。他认为,由于政治行为人是在一定的规则内作出选择的,所以规则是及其重要的。改革的方向必须集中于改变决策规则,而不是通过对决策行为人施加影响来改善预期的结果。布坎南高度评价维克赛尔的思想,并宣称在其论文中发现了提供公共选择理论的全部三个构成要素: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以及看做交易的政治。 二战后,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日渐盛行,它把政府干预看作是弥补市场缺陷的唯一良策。随着政府对市场干预的加强, 政府干预的缺陷与日俱增。布坎南等人创立公共选择理论的目的正是在于揭示“政府失灵”并试图克服政府干预的缺陷。公共选择被定义为对非市场管理的经济学研究。它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用于研究集体的或非市场的政治管理过程。它以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为基本行为基本假设前提,依据自由的交易能使交易双方都获利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公众的公共选择揭示政府管理行为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公共选择理论是介于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的新的交叉

学科。它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理性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的主体(选民、利益集团、政党官员和政治家)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 一、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公共选择理论是以公共财政理论为理论之源的,因为财政理论是关于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的理论,涉及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与消费。政府税收和政府支出是政府或集体的活动,在政府的收支过程中,消费者面对的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像在经济市场上,他面对的是企业。这些特点把财政学与经济学中的其他分支区别开来。经济学理论大都集中研究非政府的决策人(如消费者、生产者)的活动,财政学则把公共经济引入解释私人经济活动的分析体系。为此必须研究税收和支出选择的政治决策机制,而政治决策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主题。 公共选择理论是布坎南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出发, 根据“控制官僚主义特权的蔓延滋长”的需要而创立的。它是一种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或政府——政治行为及过程的“新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现, 不仅对现代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都具有一定创新和方法论意义, 而且对我国政府如何更好的进进行管理,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 二、公共选择理论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解释_科尔曼理性行动理论的视角

-165- 科教文化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解释 ———科尔曼理性行动理论的视角 刘博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引言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种种 社会问题。 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正是这些社会问题之一。在此采纳了宋维强(2009)的群体性事件的定义:“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有一定数量群众参与,有一定组织和目的,采取集体上访、游行示威、静坐请愿、非法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 聚众闹事等行为,对政府管理造成一定影响,干扰乃至破坏正常秩序的事件。” 近年来各种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在对各事件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特点(民众与中央政府直接发生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指向为全国性的政治主体;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性质)不同,现在的群体性事件主要产生于地方政府(地方性政治主体)与公民之间以及非政 治主体(如地方企业等)与公民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的实质是,公民为改变地方政府、 企业“与民争利”这一现状,为自身利益而采取的行动。这种转变,反映着一种公民的权利诉求的变化。 科尔曼作为西方理论家的杰出代表,其理论中的经济学色彩以及对于理性行动、法人行动的分析与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的特点相弥合;我们可以相信科尔曼的理性选择理论对现阶段中 国群体性事件具有一定的现实解释力。 在此力图通过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获得对中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希望能够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1群体性事件中的三个行动者———中央,地方政府和公民 科尔曼认为,复杂的权威结构是由三种角 色构成的:支配者(也称权威委托人) 、代理人、被支配者。支配者将自己掌握的某些权利委托给代理人,由他们具体行使权威;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关系类似于分离的权威关系,因为两者既有一定 的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特殊利益。 委托人、代理人、被支配者这三种角色的复杂关系和微观互动 形成了社会的权威关系(如科层组织、 等级制度、法规体系)和系统行动(如行政管理、收入分配)。宏观结构和系统行动的结果又对行动者有反馈作用,行动者根据这些结果作出判断,并依据这些认识调整自己的行动或改变相互关系。① 下面就以权威系统的理论分析群体性事件 的三方关系。 中央政府可以被视为权威结构中的支配者。地方政府可视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 它是中央政策直接的施行者。这里的地方政府被定 义为省级以下的政府。而中央政府的权威, 通过地方政府施加于公民之上,公民是权威系统中的被支配者。这种权威关系,应该被理解为共同的 权威关系;即,被支配者转让控制权的前提是双 方的利益是一致的,支配者行使权威能使被支配者获益。因为中央政府的行动目标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即为了被支配者的利益而进行行动。 然而,在与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央集权相比,改革开放之后地方政府获得了更大的权力。地方政府的权力已经得到充分的提高,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尤其是在管理社会经济事务方面成为主导者,其角色也由中央政府的代理人转变为能够与中央政府对话的代表地方的利益主体。也就是说,中央作为权威的委托人下放其权力,地方政府拥有了其自己的特殊利益。假如中央(委托人)对地方政府(代理人)监控不力,那么地方政府很可能为一己私利(如为获取金钱利益或行政级别 的提升、 中央的奖励),将中央政府对公民的“共同的权威关系”变质,在委托的权威实施过程中,为获取自身的利益进行行动。 以上的分析揭示了一个事实:地方政府拥有了其自身的利益,因此其行动目标与上层的委 托人和下层的被支配者的利益产生了冲突。 这是在对科尔曼“理性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理论的分析中显现出来的。 2作为一种社会交换行动的群体性事件在前面分析了地方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并认为这种冲突产生于地方政府的角色—— —它并非扮演纯粹的代理人。那么,这种利益冲突是如何转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呢? 在科尔曼看来,任何行动系统都是某种社会交换系统。他制定了理性行动理论的分析框架。认为,任何行动系统都包含四个主要概念:“个人利益”指个人需求及其满足程度。“控制分布”指每个行动者所控制的资源和权利及其分布。“资源价值”取决于有实力的行动者在相应资 源中具有的利益, “行动者的实力”存在于他控制的有价值的资源之中。通过对已知利益和资源控制在事件中的分布,就可以计算出每个行动者的实力和每一个事件的价值,进而可推论出在均衡状态下,每个行动者对这个事件的控制程度。② 以此思路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普通的个体维权形式中,个体维权者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相对的,他们所要面对的是强势的国家机器———地方政府机构掌握着强大 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同样, 在进行这种社会交换活动时,交换双方对对方的期望和对对方资源的需求程度并不对等,这就决定了地方政府在这种 交换中其主要控制作用。 因此,“个体行动者维权难” 就不难理解了。公民的集合群体究竟在地方政府与公民之 间的冲突中为公民提供了哪些帮助呢?事实上,一些有组织的群体性事件实际上结成了一种类似于法人组织的团体。第一,群体性事件中的人群变成了一种联合体,使得分散的原子化个体能够在目标和行动上达成一致。第二,群体性事件同样也能引起新闻媒体的关注,从而扩大影响力,这就为群体行动中的群体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支持。第三,群体性事件中的人群普遍持“无成本 的抗争” 的观念,认为“法不责众”;有成果,零处罚,这便是群体性事件吸引公民进行利益抗争的最大动力。 结语 一些问题及其应对地方政府官商勾结,急功近利,难免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群体性事件,由于各种原因成为了市民进行利益 抗争的一个重要的行动选择。然而, 群体性事件由于其内在的不稳定性,通常会造成极恶劣的影响,产生极为严重的后果。这正是社会学界对群体性事件进行关注的重要原因。 通过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在此分析了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内部机理。在解决群体性事件时,我们也能从其理论中找到一些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手段。科尔曼认为,委托人(中央政府)和代理人(地方政府)的关系类似于分离的权威关系,因为两者既有一定的共同利益,也有各自的特殊利益,如何对代理人进行有效监控和激励是 现代组织理论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 因此,一套完善的对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的中央监管机制,或许能够解决产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问题。 注释 ①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②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参考文献 [1]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J].学海, 2009(4).[2]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北 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3]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4).[4]中国网,https://www.360docs.net/doc/449348056.html,/zhibo/2009-12/21/content_19070786.htm. 责任编辑:袁依凡 摘 要:近年来,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处于高发期。其中,由地方政府和公民之间冲突引发的集体性行动占据了绝大部分。在此力图通过科尔曼的 理性行动理论,获得对中国现阶段此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更为深入的理解,并希望能够提出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理性行动理论;法人组织;地方政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