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知识简介(不确定性-遗传算法进化算法)

相关知识简介(不确定性-遗传算法进化算法)
相关知识简介(不确定性-遗传算法进化算法)

清洁验证相关知识

1.清洗操作规程的要点 1.1. 拆卸 应在设备的清洁规程中规定一台设备需要拆卸的程度,大多数设备,如大容量注射剂的灌装机、固体制剂一步制粒机等在清洁前需要预先拆卸到一定程度,小针的灌装机则几乎可以说是完全拆卸。应有书面的、内容清晰完整的拆卸指导,最好附有示意图,以使操作人员容易理解。 1.2. 预洗/检查 预洗的目的是除去大量的(可见的)残留产品或原料,为此后的清洁创造一个基本一致的起始条件。 由于清洁规程往往不是专用的,它需要适用于生产多种产品和浓度或剂量规格的通用设备,以简化管理及操作,因此需要进行预洗。预洗的作用是确立一个相对一致的起始点,以提高随后各步操作的重现性。 预洗所用水质不必苛求,通常饮用水或经一定程序净化(如过滤)的饮用水已经足够,使用水管或手持高压喷枪以新鲜的流水冲洗设备以除去残留物。对于残留物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情况,有的企业希望制定一份产品与预洗参数如水温、压力、时间等一一对应的对照表,由操作人员按实际产品选择参数。这种方法在实施时并不十分理想。由于操作人员的素质及习惯,从一大堆方案中去选择应当采用的方案反而容易造成差错,比较简单而切合实际的方法是让操作者检查是否还有可见的残留物,让他们持续喷洗设备直至可见残留物消失,以此作为预洗的终

点。因此操作者判断预洗完成与否的标准必须尽可能的明确,特别是应检查的部位。例如可在规程中作出这样的规定,用热的饮用水持续喷淋机器的所有表面,使所有可见的残留颗粒消失,特别注意检查不易清洁的部位。 清洗参数 清洗程序的操作参数(如清洁剂种类、浓度、接触时间、残留物的特性、污染条件),还包括清洗设备的特性,自动化的清洗路径,清洁环境的顺序,每步的流速,在投入使用前都需要确认。清洁程序每一步均包含4个参数,分别是时间、动作、浓度及温度。这四个参数是互相联系的,且会对清洁周期中的每一阶段的成功存在直接关系,比如通过对清洁剂的加热以提高去污能力。作为清洁参数的变量需要确定,清洁参数的可接受范围作为清洁程序开发工作的一部分进行建立。 1.2.1. 时间 被定义为清洗步骤的时间的长短,在一个清洗步骤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定义和测量:直接法与间接法,直接法时可使用作为控制系统中的计时器测量时间。也可以通过间接法测量时间,例如在淋洗时,有时通过测量体积来代替测量时间,因为通过体积和流速可以确定时间。对于最终淋洗水,普遍会增加测试要求,如电导率。 1.2.2. 动作 被定义为清洁剂的流体动作。如浸泡,洗涤,冲击,湍流。搅动能够提高清洁剂的有效性和清洁工艺的效果。典型的手工清洗包括浸泡和擦洗,以达到清洁效果。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不确定性》资料不确定性原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不确定性》资料 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于1927年提出。本身为傅立叶变换导出的基本关系:若复函数f(x)与F(k)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且已由其幅度的平方归一化(即f*(x)f(x)相当于x 的概率密度;F*(k)F(k)/2π相当于k的概率密度,*表示复共轭),则无论f(x)的形式如何,x与k标准差的乘积ΔxΔk不会小于某个常数(该常数的具体形式与f(x)的形式有关)。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1927年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的产物。这项原则陈述了精确确定一个粒子,例如原子周围的电子的位置和动量是有限制。这个不确定性来自两个因素,首先测量某东西的行为将会不可避免地扰乱那个事物,从而改变它的状态;其次,因为量子世界不是具体的,但基于概率,精确确定一个粒子状态存在更深刻更根本的限制。 海森伯测不准原理是通过一些实验来论证的。设想用一个γ射线显微镜来观察一个电子的坐标,因为γ射线显微镜的分辨本领受到波长λ的限制,所用光的波长λ越短,显微镜的分辨率越高,从而测定电子坐标不确定的程度△q就越小,所以△q∝λ。但另一方面,光照射到电子,可以看成是光量子和电子的碰撞,波长λ越短,光量子的动量就越大,所以有△q∝1/λ。再比如,用将光照到一个粒子上的方式来测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一部分光波被此粒子散射开来,由此指明其位置。但人们不可能将粒子的位置确定到比光的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更小的程度,所以为了精确测定粒子的位置,必须用短波长的光。但普朗克的量子假设,人们不能用任意小量的光:人们至少要用一个光量子。这量子会扰动粒子,并以一种不能预见的方式改变粒子的速度。所以,位置要测得越准确,所需波长就要越短,单个量子的能量就越大,这样粒子的速度就被扰动得更厉害。简单来说,就是如果要想测定一个量子的精确位置的话,那么就需要用波长尽量短的波,这样的话,对这个量子的扰动也会越大,对它的速度测量也会越不精确。如果想要精确测量一个量子的速度,那就要用波长较长的波,那就不能精确测定它的位置[3] 。换而言之,对粒子的位置测得越准确,对粒子的速度的测量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3] 经过一番推理计算,海森伯得出:△q△p≥?/2。海森伯写道:“在位置被测定的一瞬,即当光子正被电子偏转时,电子的动量发生一个不连续的变化,因此,在确知电子位置的瞬间,关于它的动量我们就只能知道相应于其不连续变化的大小的程度。于是,位置测定得越准确,动量的测定就越不准确,反之亦然。”

透过不确定性原理看物理世界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题目:透过不确定性原理看物理世界 姓名:任丽行 学号:0103 专业:物理学 年级: 2008级 指导老师:宗福建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1

透过不确定性原理看物理世界 物理学院 2008级任丽行学号:0103 【摘要】不确定性原理由海森堡提出,表述了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被同时确定的最小程度。当粒子的位置非常确定时,其动量将会非常不确定。由此可以推广到许多对共轭物理量之间。不确定性原理是量子力学几率解释和波粒二象性的必然结果。在量子力学的发展史上,不确定性原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玻尔与爱因斯坦两位物理学大师关于海森堡关系的争论,更是为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不确定性;海森堡;波粒二象性;理想实验 1.引言 本文主要研究了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提出的背景、推理过程、后续的讨论与发展,以及它对量子力学与整个物理学的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文中主要涉及三位物理学大师:海森堡、玻尔和爱因斯坦。由海森堡提出并论证的不确定性关系是玻尔互补原理的最好证明。爱因斯坦通过设计一系列的理想实验企图反驳不确定性原理,没想到反过来证明了不确定性原理的正确性。本文就是以不确定性原理为主线,把它与互补原理及波粒二象性联系在一起,简单地讨论了它的涵义以及量子力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从而透过不确定性原理来瞻仰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 2.理论背景 不确定性原理又名“测不准原理”,英文名为“Uncertainty principle”,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不确定性原理是指在一个量子力学系统中,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动量不可被同时确定。位置和动量满足如下关系: 2

(完整word版)审核员继续教育认证人员基础知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ISO17007 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D) A 提供了制定合格评定程序的指南 B 提供了制定合格评定对象特征的规定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南 C 提供了制定合格评定制度规定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南 D B+C 2.ISO17007 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规定了(A) A 如何撰写规范性文件的原则和指南,例如标准、技术规范、行为守则和条例 B 认证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 C 认证机构质量手册的编写要求 D 认证机构管理文件的编写要求3.ISO/IEC 导则 2 的部分规定了(A)的结构及编写规则 A 拟制定成国际标准 B 可公开提供的规范文件 C 技术规范 D 以上都有 4.目前我国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名义参加 IPC,是 IPC 的(A)成员 A 全权 B 正式 C 常务 D 核心 5.IPC 的宗旨是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统一认证人员的培训及认证(注册)制度,(D) A 统一审核员培训课程的批准,以保证人员认证工作的水平 B 促进相互承认人员认证的结果 C 促进管理体系、产品认证等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 D 以上都有 6.前身为国际审核员与培训注册协会(IATCA)的 IPC 是(D) A 国际人员培训协会 B 国际审核员协会 C 国际人员认证协会 D 国际审核员与培训注册协会7.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的合格评定相关机构组成的协会,其目标是在国际认证论坛的(D)全球成人体系下,促进亚太地区贸易和商务的发展 A 管理体系、人员合格评定 B 产品、服务 C 或类似合格评定制度 D 以上都有8.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英文简称是(A) A. APLAC B.PAC C.ILAC D.IAF 9.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英文简称是(C) A. APLAC B.PAC C.ILAC D.IAF 10.(B)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的合格评定相关机构组成的协会 A.IAF B.PAC C.IPC D.IFM 11.国际认可论坛 2007 年和 CNAS 共同举办了(B)活动 A 国际认可日B 国际认可中国日活动 C 中国认证日 D 国际认证日 12.国际认可论坛英文简称是(A),是由美国国家标准研究院发起的多边合作组织A.IAF B.PAC C.IPC D.IFOM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0015991.html,AA 向所有获得注册的人员颁发证书。(B)保留证书的唯一的所有权。A.获得注册人B.CCAA C.认证机构D.注册审核员14.GB/T27021/ISO/IEC17.21:2011 是(C) A.合格评定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 B.合格评定体系认证机构的要求 C.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 D.合格评定产品认证机构的要求15.注册申请资料应由(D)评价考核人员进行评价 A.有资格的、公正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0015991.html,AA 的工作人员 C.与评价结果无利害冲突的 D.A+C 16.GB/T 27021 标准为(A)A.策进对管理体系认证的承认提供了基础,这种承认有利于国际贸易 B.认证机构的管理提供了指南 C.认可机构的认可工作提供了要求 D.以上都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0015991.html,AA 根据注册制度的要求,采用(D)实施对注册人员能力考核。 A.书面的、观察的B.口头的、实践的C.其他的方法 D.以上都是https://www.360docs.net/doc/4510015991.html,AA 对不再申请注册人员或自动放弃资格的人员,CCAA 将(A)其资格 A.注销B.停止 C.撤销 D.从以上选择 19.对违反 CCAA 注册人员行为准则和不满足 CCAA 相关注册准则要求的注册人员,(A)做出资格处置决定 A.撤销、暂停、降级 B.通报、暂停、降级 C.通报、暂停、撤销 D.批评、暂停、降级20.GB/T 18346-2001/ISO/IEC17020:1998 检查机构运作的基本准测涉及(D)的检查会涉及检查项目周期中的所有阶段 A.产品 B.安装 C.工厂D.以上都有一、单项选择题1. 协会组织专门的价格检查员队伍实施价格检查,价格检查员的管理依据(B)进行A.《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B.《中国认证认可协会行业自律价格检查员管理办法》C.《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章程》及相关自律规范性文件 D.以上都是 2.非例行价格检查可以采用(D)等方式进行。 A.同行检查、协会检查、检查B.协调委托质监部门检查 C.委托地方认证认可协会D.以上都是 3.注册认证人员转换职业机构暂停规定的目的是(D) A.保护注册认证人员和认证从业机构的合法权益 B.规范注册认证人员的执业活动和有序流动 C.加强认证从业机构对注册认证人员的培养、管理

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一) 在现代数学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外行误解的词汇:信号 (signal)。当数学家们说起「一个信号」的时候,他们脑海中想到的并不是交通指示灯所发出的闪烁光芒或者手机屏幕顶部的天线图案,而是一段可以具体数字化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可以是图像,也可是遥感测量数据。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函数,定义在通常的一维或者多维空间之上。譬如一段声音就是一个定义在一维空间上的函数,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声音的强度,一幅图像是定义在二维空间上的函数,自变量是横轴和纵轴坐标,因变量是图像像素的色彩和明暗,如此等等。 在数学上,关于一个信号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它表示和描述出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办法,把一个信号理解成一个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函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示方式,但是它对理解这一信号的内容来说常常不够。例如一段声音,如果单纯按照定义在时间上的函数来表示,它画出来是这个样子的: 这通常被称为波形图。毫无疑问,它包含了关于这段声音的全部信息。但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信息几乎没法从上面这个「函数」中直接看出来,事实上,它只不过是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 Partita No.3 的序曲开头几个小节。下面是巴赫的手稿,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它也构成了对上面那段声音的一个「描述」: 这两种描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第一种描述刻划的是具体的信号数值,第二种描述刻划的是声音的高低(即声音震动的频率)。人们直到十九世纪才渐渐意识到,在这两种描述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种对偶的关系,而这一点并不显然。 1807 年,法国数学家傅立叶 (J. Fourier) 在一篇向巴黎科学院递交的革命性的论文 Mémoire sur la propagation de la chaleur dans les corps solides (《固体中的热传播》)中,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表达

浅析不确定性原理的哲学内涵

浅析不确定性原理的哲学内涵 摘要:不确定性原理作为量子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主要描述了对两个力学量算符在任一时刻其几率分布宽度的的关系。本文先介绍了何为不确定性原理,再重点阐释了对不确定性原理的哲学审视,最后在借鉴先哲们精粹思想的同时也对不确定性原理提出了一些浅显的看法。 关键词:不确定性原理变量哲学 1、引言 海森堡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以其特殊的性质给科学和哲学解释提出了挑战。不确定性原理,告诉我们微观客体的任何一对互为共轭的不确定变量都不可能同时确定出确定值,使人们放弃了经典的轨道概念。这表明,几率性、随机性、偶然性,并非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而是自然界客观事物的本性。科学的发展要求从哲学层次来认识不确定性原理在科学理论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它的本体论及认识论内涵,总结其基本特征,进而为不确定性原理的科学研究提供富有启示意义的哲学观念和方法论原则。 2、不确定性原理 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 在云室(一种观察微观粒子运动径迹仪器)中观察到的电子径迹的解释上,海森堡的想法是如何用已知的数学形式去描述云室中的电子径迹。云室中的径迹并不是能反映粒子明确位置和速度的一条无限细的线,在云室中看到的电子径迹的宽度要比电子本身的线度大得多,这可能代表了电子的位置具有某种不确定性。通过推算,得到了一种不确定性原理,它表明:同时严格确定两个共轭变量(如位置和速度,时间和能量等)的数值是不可能的,它们的数值准确度有个下限。这是一条自然定律,它说明,在微观粒子层次上,同时得到一个粒子运动的位置和速度的严格准确的测量值在原则上是不可能的。用这个理论去解释试验中所观察到的电子轨迹,经过重新的分析整理,最终确定:云室中电子径迹并不是一条连续的线,实质上它是一系列离散而模糊的斑点,它们近似排列成线,并非真正的电子“径迹”,也就是说电子的位置是不确定的。 海森堡进一步验证此不确定性满足新的量子力学,得到了标准的量子条件:Pq-qP=h/2π (P为动量,q为与动量对应的位置,h为普朗克常量s)。 由上式出发,海森堡导出了位置和与速度相关的p的不确定关系式:ΔpΔq≥h。 3、不确定性原理的哲学思考 不确定性原理告诉人们:经典的轨道概念已不再适用,像经典物理学精确把握宏观物体那样将微观粒子的信息精确测出也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波函数的统计诠释与不确定性原理两者可共存于一个理论体系,不确定性原理可以由量子力学基本公设推导,而且推导结果也没有超出量子力学的几率诠释。我们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看看它们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一些社会科学工作者,由于望文生义或不太理解量子力学理论,认为不确定性原理之不确定,几率诠释之几率。深入的思考者则认为,几率诠释告诉我们微观粒子之状态我们不能百分百把握,而不确定性原理则干脆将“不确定”确定下来,告诉我们不确定不是我们的仪器有什么问题,而是客观世界正是如此,不仅

计量认证基本知识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计量认证基本知识理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应当遵守《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 2.实验室资质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3.资质认定证书的有效期为3年,有效期满后,应进行复查换证。复查申请应在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提出,逾期不提出申请的,由发证单位注销资质认定证书,并停止其使用标志。 4.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5.实验室应当具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6.实验室及其人员应当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7.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 8.实验室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9.对管理体系文件的基本要求是规范性系统性协调性唯一性和适用性。 10.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在确认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 11.实验室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每次检测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 12.实验室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13.所有从事抽样、检测、签发检测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都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14.实验室的监测设施以及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 15.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 16.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17.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活动,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18.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 19.实验室应确保其相关检测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级标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20.实验室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 21.实验室应具有检测样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 22.实验室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和真实。 23.计量器具的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2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岗位上使用 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检定周期以及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 25.请写出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基本单位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的计量单位名称及符号: 答案:分三种情况出题 1. 给出量的名称填写单位名称和单位符号2. 给出单位名称填写量的名称和单位符号3. 给出单位符号填写量的名称和单位名称 26. 在下列计量单位名称后填写相应的单位符号: 牛〔顿〕符号 N ,焦〔耳〕符号 J ,帕〔斯卡〕符号 Pa ,

不确定性原理的推导

不确定性原理的推导 一、(普遍的)不确定性原理推导: 对于任意一个可观测量A ,有(见(12)式): 2??()() A A A ΨA A Ψf f σ=--= (1) 式中:?()f A A ψ≡- 同样地,对于另外一个可观测量 B ,有: 2 B g g σ= 式中:?(g B B ψ≡- 由施瓦茨不等式(见(16)式),有: 2 22 A B f f g g f g σσ=≥ (2) 对于一个复数z (见(17)式): 2 22221 [Re()][Im()][Im()][ ()]2z z z z z z i *=+≥=- (3) 令z f g =,(2)式: 2 2 21[]2A B f g g f i σσ?? ≥- ??? (4) 又 ??()()f g A A B B ψψ=-- ?? ()()ΨA A B B ψ=-- ???? ()ΨAB A B B A A B ψ=--+ ???? ΨAB ΨB ΨA ΨA ΨB ΨA B ΨΨ=-++ ?? AB B A A B A B =--+ ??AB A B =- 类似有: ?? f g BA A B =-

所以 ?????? ,f g g f AB BA A B ??-=-=?? (5) 式中对易式:??????,A B AB BA ??≡-? ? 把(5)代入(4),得(普遍的)不确定性原理: 2 22 1??,2A B A B i σσ????≥ ????? (6) 二、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性 设测试函数f (x ),有(见(23)式): []d d ,()()()d d x p f x x f xf i x i x ??=-???? d d d d d d f x f x i i x i x i x ? ?= -- ??? ()i f x = (7) 去掉测试函数,则: [],=x p i (8) 令??,A x B p ==,把(8)代入(6): 2 222x p σσ?? ≥ ??? 由于标准差是正值,所以位置与动量的不确定性: 2 x p σσ≥ (9)

中性检验相关知识

(六)检验分子水平自然选择的方法 在选择主义与中性主义的争论中,中性理论提出了很多的假设,其中的许多涉及到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及种内-种间遗传变异的关系。因此,可以利用统计学模型来验证中性学说的正确性,即把中性理论作为统计学检验的零假设(null hypothesis),非中性选择作为选择性假设(alternative hypothesis),如果这个零假设被显著地拒绝(significantly rejected),那么中性假设将被认为是不合适的(Kimura and Ohta 1971)。 关于在分子水平验证选择的方法,Garrigan和Hedrick(2003)认为可以按照种群的当前世代,种群的短期历史和物种的长期演化历史三种时间尺度来划分为三类。然而,选择是一个长期作用的过程,种群的当前世代体现出来的临时状态无法真实反映选择的作用;并且这种时间尺度的划分也不利于寻找种内-种间遗传变异所反映的选择信号。Nielsen(2005)则把选择检验分为群体遗传学检验(population genetic approaches)和比较数据检验(comparative data approaches)。Biswas和Akey(2006)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出发,将选择检验的方法分为种内多态性,种内多态性与种间分歧,和种间检验三类。事实上,不论如何划分,不同的检验方法都有不同的数据类型作为检验对象。因此,在这篇综述里我将按照数据类型的不同对目前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 (1)基于群体内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中性检验 在核酸的碱基测序时代之前,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手段主要是对遗传标记的电泳图谱进行分析,其中等位基因的杂合度(allele heterozygosity)曾经是一个普遍用于描述遗传多样性的指标。以某单一等位基因位点为例,在一个个体数为1000的群体里,如果其中50个个体在该位点是杂合子,那么我们可以简单地把(Ho)=50/1000=0.05作为该位点的表观杂合度;说明该种群在以这个位点为遗传标记时得到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不高,即仍有95%的个体是纯合子。这种评估方式适用于小片段的蛋白质或核酸序列(如几十或者几百个氨基酸或碱基),但不适用于较长片段的研究。事实上,在自然状态下,核酸水平上的变异是比较丰富的,尤其从大片段的尺度来看。例如比较两条长度为10,000 bp的等位基因,如此长度的序列几乎可以肯定他们是杂合的,因为序列越长,里面的变异越丰富,那么可以想象该位点在群体里杂合度Ho接近1。因此,在对核酸序列进行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时,考虑两条序列间存在多少差异所获得的遗传多样性信息要远远大于判断他们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Li 1997)。 在后来发展起来的群体遗传学研究中,有三个重要指标被运用于评估核酸遗传多样性(Nei 1987; Li 1997)。第一个是∏,即将所研究群体的所有核酸序列中任意两条不同序列的碱基差异数取平均值;这个指标对等位基因频率依赖很大。第二个是K,即分离位点数(number of segregating sites),现在也被称为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是指所有序列排列比对后存在变异的碱基位点数目;这个指标依赖于等位基因数目而与等位基因频率无关。第三个是Na,即等位基因数(number of alleles)。此外,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反映种群动态的参数θ将以上三个指标在数学上联系起来;这里θ=4N eμ,其中N e为有效种群大小,μ为每一代的序列突变率(Watterson 1975; Tajima 1983)。有两种公认的θ估值,一个

不确定性原理(非平稳作业)

学生:李洋学号:2014524019 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称“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傅立叶变换导出的基本关系:若复函数f(x)与F(k)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且已由其幅度的平方归一化(即f*(x)f(x)相当于x的概率密度;F*(k)F(k)/2π相当于k的概率密度,*表示复共轭),则无论f(x)的形式如何,x与k标准差的乘积ΔxΔk不会小于某个常数(该常数的具体形式与f(x)的形式有关)。海森堡证明,对易关系可以推导出不确定性,或者,使用玻尔的术语,互补性:不能同时观测任意两个不对易的变量;更准确地知道其中一个变量,则必定更不准确地知道另外一个变量。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不确定性原理」也有了新的形式。在连续情形下,我们可以讨论一个信号是否集中在某个区域内。而在离散情形下,重要的问题变成了信号是否集中在某些离散的位置上,而在其余位置上是零。数学家给出了这样有趣的定理: 一个长度为N 的离散信号中有a 个非零数值,而它的傅立叶变换中有 b 个非零数值,那么a+b ≥ 2√N。也就是说一个信号和它的傅立叶变换中的非零元素不能都太少。但是借助不确定性原理,却正可以做到这一点!原因是我们关于原信号有一个「很多位置是零」的假设。那么,假如有两个不同的信号碰巧具有相同的K 个频率值,那么这两个信号的差的傅立叶变换在这K 个频率位置上就是零。另一方面,因为两个不同的信号在原本的时空域都有很多值是零,它们的差必然在时空域也包含很多零。不确定性原理(一个函数不能在频域和时空域都包含很多零)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 在传统的信号理论中,频域空间和原本的时空域相比,信息量是一样多的,所以要还原出全部信号,必须知道全部的频域信息,就象是要解出多少个未知数就需要多少个方程一样。我的理解:测量物必然改变被测物,在微观世界的测量,改变值无法忽略,物质是否具有确定性是不可知的。不确定性原理是世界自身存在的原理,与测量与否没有关系。 王老师,我所研究的领域是微弱信号检测,研究传感器自身噪声,并且通过仿真模拟。 领域相关期刊:电子学报

认证人员基础知识考题

认证人员基础知识考题 1、合格评定由()功能有序组成,它们可以满足对证实规定要求得到实现的 需求或需要。 ()选取()确定()复核与证明(●)以上都是 2、2004年合格评定功能法在()提出 (●)ISO/IEC17000 ()ISO/IEC17020()ISO/IEC17021()ISO/IEC17011 3、需要确定拟评定的特性、要求以及对评定和抽样适用的程序 ()检查()确定()审核(●)选取 4、按照程序提供合格评定对象的样品的活动是() ()抽样(●)取样()选取()检测 5、()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 ()GB/T27027-2008 ()GB/T27025-2008/ISO/IEC17025 (●)ISO/IEC 17000:2004 ()GB/T19017-2008/ISO 10007:2003 6、针对合格评定对象满足规定要求的情况,对选取和确定活动及其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验证是 ()证明()确定(●)复核()检查 7、作为保持符合性说明有效性的基础的对合格评定活动的系统性重复 (●)监督()确定()证明()复核 8、()标准规定了如何撰写规范性文件的原则和指南 ()ISO/IEC 导则2 ()ISO17021 ()ISO17000 (●)ISO17007 9、合格评定的“功能法”是指() ()合格评定的使用()合格评定的作用 (●)按功能划分合格评定活动的方法()合格评定的结果 10、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组织采纳的并且可向公众提供的标准是() ()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其他国家标准()标准 11、()一般为政府机构本身或政府授权的机构 ()认监委(●)认可机构()认证机构()检查机构 12、《》明确质量认证制度为国家的基本质量监督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认证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13、政府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场主体进行的合规性和合理性的监督管理行为是() ()市场管理()市场准入(●)行政监管()认可 14、根据复核后的决定,就规定的要求的满足已得到证实出具证明的活动称为() ()决定(●)证明()发布会()审核 15、与适用相同规定的要求,具体规划与程序的特定合格评定对象相关的合格评定制度是() ()合格评定管理()合格评定制度 ()合格评定活动(●)合格评定方案 16、各级别审核员均需满足一定的()要求后才能保持资格 ()审核经历()继续教育()专业教育(●)以上都是 17、中国认证认可行业自律公约依据()制定

不确定性原理的前世今生 · 数学篇

在现代数学中有一个很容易被外行误解的词汇:信号(signal)。当数学家们说起「一个信号」的时候,他们脑海中想到的并不是交通指示灯所发出的闪烁光芒或者手机屏幕顶部的天线图案,而是一段可以具体数字化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可以是图像,也可是遥感测量数据。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函数,定义在通常的一维或者多维空间之上。譬如一段声音就是一个定义在一维空间上的函数,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声音的强度,一幅图像是定义在二维空间上的函数,自变量是横轴和纵轴坐标,因变量是图像像素的色彩和明暗,如此等等。 在数学上,关于一个信号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如何将它表示和描述出来。按照上面所说的办法,把一个信号理解成一个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函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示方式,但是它对理解这一信号的内容来说常常不够。例如一段声音,如果单纯按照定义在时间上的函数来表示,它画出来是这个样子的: 这通常被称为波形图。毫无疑问,它包含了关于这段声音的全部信息。但是同样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信息几乎没法从上面这个「函数」中直接看出来,事实上,它只不过是巴赫的小提琴无伴奏Partita No.3 的序曲开头几个小节。下面是巴赫的手稿,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它也构成了对上面那段声音的一个「描述」: 这两种描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第一种描述刻划的是具体的信号数值,第二种描述刻划的是声音的高低(即声音震动的频率)。人们直到十九世纪才渐渐意识到,在这两种描述之间,事实上存在着一种对偶的关系,而这一点并不显然。 1807 年,法国数学家傅立叶(J. Fourier) 在一篇向巴黎科学院递交的革命性的论文Mémoire sur la propagation de la chaleur dans les corps solides (《固体中的热传播》)中,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表达为一系列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即简单的三角函数)的叠加。有趣的是,这结论是他研究热传导问题的一个副产品。这篇论文经拉格朗日(J. Lagrange)、拉普拉斯(P-S. Laplace) 和勒让德(A-M. Legendre) 等人审阅后被拒绝了,原因是他的思想过于粗糙且极不严密。1811 年傅立叶递交了修改后的论文,这一次论文获得了科学院的奖金,但是仍然因为缺乏严密性而被拒绝刊载在科学

目前最完整ccaa认证人员基础知识考试统一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ISO17007 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D) A 提供了制定合格评定程序的指南 B 提供了制定合格评定对象特征的规定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南 C 提供了制定合格评定制度规定要求的规范性文件的指南 D B+C 2.ISO17007 合格评定--合格评定用规范性文件的编写指南规定了(A) A 如何撰写规范性文件的原则和指南,例如标准、技术规范、行为守则和条例 B 认证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方法 C 认证机构质量手册的编写要求 D 认证机构管理文件的编写要求 3.ISO/IEC 导则 2 的部分规定了(A)的结构及编写规则 A 拟制定成国际标准 B 可公开提供的规范文件 C 技术规范 D 以上都有 4.目前我国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名义参加 IPC,是 IPC 的(A)成员 A 全权 B 正式 C 常务 D 核心 5.IPC 的宗旨是通过在世界范围内统一认证人员的培训及认证(注册)制度,(D) A 统一审核员培训课程的批准,以保证人员认证工作的水平 B 促进相互承认人员认证的结果 C 促进管理体系、产品认证等认证结果的国际互认 D 以上都有 6.前身为国际审核员与培训注册协会(IATCA)的 IPC 是(D) A 国际人员培训协会 B 国际审核员协会 C 国际人员认证协会 D 国际审核员与培训注册协会 7.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的合格评定相关机构组成的协会,其目标是在国际认证论坛的(D)全球成人体系下,促进亚太地区贸易和商务的发展 A 管理体系、人员合格评定 B 产品、服务 C 或类似合格评定制度 D 以上都有 8.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英文简称是(A)

清洁验证相关知识

1、清洗操作规程得要点 1、1、拆卸 应在设备得清洁规程中规定一台设备需要拆卸得程度,大多数设备,如大容量注射剂得灌装机、固体制剂一步制粒机等在清洁前需要预先拆卸到一定程度,小针得灌装机则几乎可以说就是完全拆卸.应有书面得、内容清晰完整得拆卸指导,最好附有示意图,以使操作人员容易理解。 1、2、预洗/检查 预洗得目得就是除去大量得(可见得)残留产品或原料,为此后得清洁创造一个基本一致得起始条件。 由于清洁规程往往不就是专用得,它需要适用于生产多种产品与浓度或剂量规格得通用设备,以简化管理及操作,因此需要进行预洗。预洗得作用就是确立一个相对一致得起始点,以提高随后各步操作得重现性。 预洗所用水质不必苛求,通常饮用水或经一定程序净化(如过滤)得饮用水已经足够,使用水管或手持高压喷枪以新鲜得流水冲洗设备以除去残留物.对于残留物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得情况,有得企业希望制定一份产品与预洗参数如水温、压力、时间等一一对应得对照表,由操作人员按实际产品选择参数。这种方法在实施时并不十分理想.由于操作人员得素质及习惯,从一大堆方案中去选择应当采用得方案反而容易造成差错,比较简单而切合实际得方法就是让操作者检查就是否还有可见得残留物,让她们持续喷洗设备直至可见残留物消失,以此作为预洗得终点。因此操作者判断预洗完成与否得标准必须尽可能得明确,特别就是应检查得部位.例如可在规程中作出这样得规定,用热得饮用水持续喷淋机器得所有表面,使所有可见得残留颗粒消失,特别注意检查不易清洁得部位。 、2清洗参数

清洗程序得操作参数(如清洁剂种类、浓度、接触时间、残留物得特性、污染条件),还包括清洗设备得特性,自动化得清洗路径,清洁环境得顺序,每步得流速,在投入使用前都需要确认.清洁程序每一步均包含4个参数,分别就是时间、动作、浓度及温度.这四个参数就是互相联系得,且会对清洁周期中得每一阶段得成功存在直接关系,比如通过对清洁剂得加热以提高去污能力。作为清洁参数得变量需要确定,清洁参数得可接受范围作为清洁程序开发工作得一部分进行建立。 1、2、1、时间 被定义为清洗步骤得时间得长短,在一个清洗步骤中,可以采用两种方式来进行定义与测量:直接法与间接法,直接法时可使用作为控制系统中得计时器测量时间。也可以通过间接法测量时间,例如在淋洗时,有时通过测量体积来代替测量时间,因为通过体积与流速可以确定时间。对于最终淋洗水,普遍会增加测试要求,如电导率。 1、2、2、动作 被定义为清洁剂得流体动作。如浸泡,洗涤,冲击,湍流。搅动能够提高清洁剂得有效性与清洁工艺得效果。典型得手工清洗包括浸泡与擦洗,以达到清洁效果。自动清洁程序通常采用冲击流或湍流作为清洁动作。清洁程序需明确清洁动作.流速就是清洁剂与清洗水在流经设备时得重要参数,应该在清洁工艺得每个步骤中规定流速并进行确认。喷淋装备要具有最大与最小流量得要求,管道得淋洗流速要确保形成湍流。 1、2、3、清洁剂得浓度 直接影响清洁程序就是否能够成功,化学清洗剂可以就是浓缩型得稀释后使用.清洁效果与清洁剂得浓度有关系,清洁剂使用太少可能达不到清洁效果,使用太多来自清洁剂得残留可能难以去除,并需要使用大量得淋洗。通常,对于碱性清洁剂达到最佳清洁效果得方法可以就是在搅拌状态下提高温度或延长湍流淋洗周期得时间。

测不准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不确定性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姓名: 班级: 学号:

摘要:不确定性原理作为量子力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海森堡提出至今一直受到各方争论和质疑。本文主要介绍不确定性原理的简单理解以及应用,对初学者理解不确定性原理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测量,准确性, 正文: 1.引言: 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存在;时间的本质是物质而不是意识;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只不过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客观反映而已。这些都是正确的观念。然而随着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人们在探索微观世界发现了新的规律,被某些唯心主义者引用来向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发难。其中倍受争议的是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 2. 不确定性原理的介绍: 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称“测不准原理”、“不确定关系”,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由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本身为傅立叶变换导出的基本关系:若复函数f(x)与F(k)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且已由其幅度的平方归一化(即f*(x)f(x)相当于x的概率密度;F*(k)F(k)/2π相当于k的概率密度,*表示复共轭),则无论f(x)的形式如何,x与k标准差的乘积ΔxΔk不会小于某个常数(该常数的具体形式与f(x)的形式有关)。 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测量一对共轭量的误差(标准差)的乘积必然大于常数h/4π(h是普朗克常数)是海森堡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它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共轭量为自变量的概率幅函数(波函数)构成傅立叶变换对;以及量子力学的基本关系(E=h/2π*ω,p=h/2π*k),是物理学中又一条重要原理。【1】 3:不确定性原理的发现: 1927年,海森堡在经过长期的探索后提出了不确定性原理。他对此原理的解释是:设想一个电子,要观测到它在某个时刻的位置,则须用波长较短、分辨性好的光子照射它,但光子有动量,它与波长成正比,故光子波长越短,光子动量越大,对电子动量的影响也越大;反之若提高对动量的测量精度,则须用波长较长的光子,而这又会引起位置不确定度的增加。因而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一个微观粒子的动量和位置,原因是被测物体与测量仪器之间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相互作用。 人们习惯于对物体运动轨迹的准确描述,大到天体如何运行,小到微尘如何飞扬。这种认识必须基于对物体能够准确定位。为了预测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准确测量它的位置和速度。测定必须施加一个物理作用于作为被测对象的物体之上,这在任何一种测量中都无法幸免。显然,对在微观粒子尺度空间的测量方法用光照最合适。然而,光照是无法把粒子的位置确定到比光的波长更小的程度的。为了测定的准确,必须用更短波长的光,这意味着光子的能量更高,这样测定对粒子速度的扰动将很厉害。因此,不能同时准确的测定粒子的位置和速度。事实上,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都受到不确定性原理的制约,只不过对宏观物体的测量,一定波长的光已经足够精确,且扰动对其速度的影响小到远远无法计较。

不确定性原理-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

不确定性原理 ——人工智能的哲学基础 作者:孙二林 电邮:sun2lin@https://www.360docs.net/doc/4510015991.html, 日期:2008年6月30日 文章编号:NNK2008-6-不确定性原理.doc 讨论组:https://www.360docs.net/doc/4510015991.html,/group/neural-network-knowledgebase

目录 不确定性原理 (1) 目录 (2) 前言 (3) 〇、概念图 (6) 一、不确定性原理 (10) 二、上帝掷骰子 (11) 三、宇宙坐标系 (20) 四、转化炉 (31) 五、进化网络 (42) 六、生命 (51) 七、人类 (58) 八、顶点 (66) 九、人工智能 (74)

前言 科学大体可以分为三层,从下往上依次是: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前沿科学。 人工智能(及其近亲人工生命、机器人学)属于前沿科学的范畴,相对于已经发展了几百年的成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人工智能仅有几十年历史,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形成坚实的基础和完整的架构。 研究人工智能,应该从哪里入手?这是个问题。 它牵扯到另外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 人工智能是一台计算机吗? 是,又不仅仅是。 人工智能是一段程序吗? 是,又不仅仅是。 显然,如果只了解计算机和程序,那最多也就能组装一台电脑、编写一段代码,跟人工智能还差得太远。 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一台机器,不仅仅是一段代码,甚至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模型。 人工智能之父图灵所创建的图灵机,准确地说是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它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工具和基础,而不是人工智能本身;它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计算机已经出现半个多世纪了,已经非常普及,但几乎所有人都不会认同:它就是人工智能。 我们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还远未达到可以进行数学建模的程度。在不能说清楚人工智能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之前,就开始建模甚至编程,未免太过草率。 科学,是一座庄严宏伟的大厦。这座大厦建得越高,承载它的地基就需要挖得越深。 当科学大厦搭建到人工智能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时,无疑,它的地基也需要挖掘到前所未有的深度。 人工智能的下一层是什么? 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语言学。 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语言学的下一层是什么? 数学、物理学、逻辑学。 数学、物理学、逻辑学就是科学大厦的最底层了吗? 是的。 科学大厦再往下是什么? 基石。 科学的基石是什么? 哲学。 是的,哲学。如果我们要在人工智能的方向上走得更远,就必须对哲学有着更深刻的理解。 不懂哲学? 错,我们每个人都懂哲学。“人死不能复生”,“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这就是哲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