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试卷

安徽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试卷
安徽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试卷

《软件工程(双语)》复习范围

注意事项:

每个学生必须写上本人的学号、任课教师姓名、姓名、班级,另外所有的答案必须全部写在答卷纸上请不要写的试卷上,试题及答卷一同交上。

Part 1 Select the most appropriate choice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or to complete following statements. (1*15 =15 )

1.About the MVC (Model-View-Controller) pattern, which one of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right?

a)Separates presentation and interaction from the system data.

b)The system is structured into three logical components tha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e

Model component manages the system data and associated operations on that data. .

c)The Model component defines and manages how the data is presented to the user..

d)The Controller component manages user interaction (e.g., key presses, mouse clicks, etc.)

and passes these interactions to the View and the Model..

2. The statistical data show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maintenance effort is close to? B

a)Fault repair 65%, Software adaptation 18%, Function addition or modification 17%.

b)Fault repair 17%, Software adaptation 18%, Function addition or modification 65%.

c)Fault repair 17%, Software adaptation 65%, Function addition or modification 18%.

d)Fault repair 40%, Software adaptation 40%, Function addition or modification 20%.

3. Which statement is a wrong statement for Waterfall Model?B

a)Inflexible partitioning of the project into distinct stages

b)This model is only appropriate when the requirements are poorly understood

c)This model is difficult to respond to changing customer requirements

d)This model is appropriate when the requirements are well-understood.

4. Which one of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in the complete test coverage of a class?B

a)Testing all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an object

b)Setting and interrogating all object attributes

c)Exercising the object in all possible states

d)Testing all the possible objects

5. When we have little experiences about a project, that is to say we know little requirements and are not family with how to develop it. Which model should be adopted? A

a)Formal systems development.

b)Waterfall model.

c)Exploratory development

d)Reuse-oriented development.

Part 2 Mark the right statement √, the wrong statement×(1*15=15)

1.In the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using large-grain components improves

performance and maintainability. 错

2. A software process model is an abstract representation of a process. It presents a

description of a process from all perspective.

3.Re-engineering is enhancing the function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错

4.According Lehman and Belady's ‘laws’,over a program’s lifetime, its rate of

development is approximately constant and independent of the resources devoted

to system development. 对

5.The goal of program testing is to show the program is free of defects.

Part 3 Fill the blankets: (1*15=15)

1.Risk management is concerned with identifying risks which may affect the project, there

may be several kinds of risks, including technology risks , people risks ,

organizational risks , tools risks . (requirements risks)

https://www.360docs.net/doc/4511857287.html,mon activities in object-oriented design processes

include , ,

, , .

Define the context models of the system, Design the system architecture, identify the principal system objects, Develop design models, Specify boject interfaces

3.General issues that affect most software

are , ,

.

Heterogeneity, Business and social, Security and trust.

4. A structured set of activities required to develop a software system, which

ar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Specification, development, valodation,evolution.

5.Generic process models

are , , Waterfall model,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Incremental development, Reuse-based development

6.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testing

are , ,

.

Unit testing, Component testing, System testing.

7. Exploratory development 、Throw-away prototyping are two kind models of evolutionary model.

7.According to its function, Requirement can be classified as function

requirement, , .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Domain requirements

8.software pricing estimation techniques include ,

________________, Parkinson's Law, ________ ______.

a)Algorithmic cost modelling, Expert judgement, Estimation by analogy

( Pricing to win )

Part 4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brief. (5*5=25 )

1.Which approaches to object class identification are introduced in this book?

2.What is Path testing?

Answer:

The bojective of path testing is to ensure that the set of test cases is such that each path through the program is executed at least once.

3.What is architectural patterns?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__问题定义__、可行性研究、_需求分析_____、设计编码、__ 测试________、运行与维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软件可以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 性、法律可行性和抉择。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有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构造模块结构的___结构化设计 方法_________,以数据结构为基础构造模块的__jackson方法__________,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__面向对象设计方法__________。 6.__数据流图________和__数据字典___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__分析方法________和___非分析方法_______(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___白盒_____________测试为主,___黑盒______测试为辅。 9.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__自底向上估计________、_自顶向下估计_________和算法模型估 计三种类型。 1.下列哪个阶段不属于软件生存周期的三大阶段( C )。 A、计划阶段 B、开发阶段 C、编码阶段 D、维护阶段 2.需求分析是(A )。 3.A、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B、软件生存周期的开始 4.C、由系统分析员单独完成的D、由用户自己单独完成的 5.原型化方法是软件开发中一类常用的方法,它与结构化方法相比较,更需要(B )。 6.A、明确的需求定义B、完整的生命周期 7.C、较长的开发时间D、熟练的开发人员 8.软件维护时,对测试阶段未发现的错误进行测试、诊断、定位、纠错,直至修改的回归 测试过程称为( A )。 9.A、改正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 10.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 11.一般说来,投入运行的软件系统中有错误(A )。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34385

软件工程期末试卷(A) 说明:本试卷为04级计算机专业(专升本)软件工程期末试卷,总计100分,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将答案写在题号前的()中) ( C )1. 软件是()。 A. 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 B. 程序 C. 程序及其文档 D. 计算机系统 ( B )2.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内容不应包括()。 A. 主要功能 B. 算法的详细描述 C. 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 D. 软件的性能 ( B )3.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A. 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 顺序、选择和重复 C. 递归、迭代和回溯 D. 调用、返回和转移 ( D) 4. 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主要是建立三类模型,即( )。 A) 系统模型、ER模型、应用模型 B)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应用模型 C) E-R模型、对象模型、功能模型 D) 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 C ) 5. 在E-R模型中,包含以下基本成分( )。 A) 数据、对象、实体 B) 控制、联系、对象 C) 实体、联系、属性 D) 实体、属性、操作 ( A ) 6. 各种软件维护的类型中最重要的是( )。 A) 完善性维护B) 纠错性维护C) 适应性维护D) 预防性维护 ( B ) 7.软件测试的目标是()。 A. 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B. 发现错误、降低错误带来的风险 C. 排除软件中所有的错误 D. 与软件调试相同 ( D )8.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试 D.软件维护 ( C )9.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 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 -1.0, 1.0, 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A.条件覆盖法 B.等价分类法 C.边界值分析法 D.错误推测法 ( D )10、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 )设计 A.功能 B.调用关系 C.输入输出数据 D.算法 ( A )11.设函数C(X)定义问题X的复杂程序,函数E(X)确定解决问题X需要的工作量(时间)。对于两个问题P1和P2,如果C(P1)>C(P2)显然E(P1)>E(P2),则得出结论E(P1+P2)>E(P1)+E(P2)就是:() A.模块化的根据B.逐步求精的根据C.抽象的根据D.信息隐藏和局部化的根据 ( D )12.下面几种白箱测试技术,哪种是最强的覆盖准则() A.语句覆盖B.条件覆盖C.判定覆盖D.条件组合覆盖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软件工程 一、选择题: 1.下面哪些UML图描述系统行为( A ) A.用例图 B.类图 C.对象图 2.属于概要设计活动的是( A ) A.软件结构设计 B.数据结构设计 C.算法设计 3.属行为型设计模式的是(C) A.组合模式 B.工厂方法模式 C.观察者模式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是软件开发方法是系统描述语言是软件开发过程 5.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 B ) A. 信息内聚的模块 B. 过程内聚的模块 C.逻辑内聚的模块 6.如果某程序中的比较个数是m,则其McCabe环形复杂度为( C ) +1 7.按ISO9000-3的说明,下列属软件配置项的是( C )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组织管理制度 C.软件开发合同 8. 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C ) A.证明软件无错 B.发现软件中的所有错误 C.尽可能发现软件系统中的错误 9.软件重构关注的是( B ) A. 软件体系结构 B. 模块细节 C.软件性能 10.软件项目开发计划的内容有( B ) A. 数据分析 B.风险分析 C.功能分析 11.在UML的类图中,描述整体与部分关系的有( B ) A.泛化关系 B.聚合关系 C.依赖关系 12.软件过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用以评价(A) A.软件过程能力 B.组织能力 C.学习能力 13. 因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的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 C ) A. 完善性维护 B. 改正性维护 C.适应性维护 14. 对项目软件而言,软件功能需求信息主要由谁提供( A ) A.软件用户 B.软件开发人员 C.软件项目管理人员 15. IDEF0图反映不出(C) A.系统做什么 B.系统功能由谁做 C.系统如何做 16. 原型模型是一种什么开发过程模型(B) A.自顶向上 B. 由外至内 C.增量式 17. 系统流程图描述(A) A.物理系统 B.逻辑系统 C.软件体系结构 18.需求规格说明书的内容不应该包括( C ) A.软件确认准则 B.软件的性能描述 C.算法过程的详细描述 19.适合需求模糊或需求不确定系统开发的软件开发模型有( C ) A. 瀑布模型 B. RAD模型 C.原型模型 图中描述系统结构的有( A ) A. 组件图 B. 顺序图 C.状态图 21.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什么软件开发方法( B ) A.层次化 B.迭代增量式 C.逐步求精 22.不可以用来衡量软件可维护性的有() A.可靠性 B.可用性 C.可行性 23. 系统分析员在需求分析最后负责编写()

2019最新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9最新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1.填空题 1.一般来说,可以从__一致性__、_完整性___、_现实性____和_有效性___四个方面验证软件需求的正确性。 2.IPO图是_输入、处理和输出图_的简称,它是美国IBM 公司发展完善起来的一种图形工具。 3.系统流程图是描述__物理模型__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 号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_____信息流动_____情况。4.数据流图中的箭头表示数据流,椭圆或圆形表示数据处理,矩形表示数据的源点/终点。5.软件测试的步骤按顺序分别是:___单元测试_____、子系统测试、系统测试(子系统和系统测试通常称为集 成测试)、__确认测试__和_____系统测试(集成测试)____ 6.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_问题定义_、可行性研究、_需求分析_、设计编码、_测试_、运行与维护阶段。 7.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_经济可行性_、__技术可行性____、__法律可行性___和抉择。 8.在结构化设计中,HIPO图应用在总体设计阶段,由IPO图和_层次图_两部分组成。 9.复杂问题的对象模型通常由下述五个层次组成:主题层、___类与对象_层、__结构___层、_属性_层和__服务_层。 10.实施精化设计的目标是基于模块的“高内聚低耦合” 的原则,提高模块的_独立性。 11.软件生命周期一般可分为___问题定义_、可行性研究、__需求分析__、概要设计__、详细设计、编码、__软件测试_、运行与维护阶段。 12.面向对象的数据存储管理模式分为__文件__、_关系数据库__和__面向对象数据库___三种。 13.单元测试一般以_白盒_测试为主,__黑盒__测试为辅。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B)

B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软件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要进行一次( C )需求分析。 A.详细的B.全面的C.简化的、压缩的D.彻底的 2、系统流程图用于可行性分析中的( A )的描述。 A.当前运行系统B.当前逻辑模型C.目标系统D.新系统 3、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D ) A.不能嵌套使用B.只能用来写简单程序 C.已经用硬件实现D.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 4、维护中,因误删除一个标识符而引起的错误是( C )副作用。 A.文档B.数据C.编码D.设计 5、( D )是以提高软件质量为目的的技术活动。 A.技术创新B.测试C.技术创造D.技术评审 6、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分析、设计和 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方法和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因此面向对象方法有许多特征,如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 C );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层次结构的继承。 A.开发过程基于功能分析和功能分解B.强调需求分析重要性 C.把对象划分成类,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一组数据和方法D.对既存类进行调整 7、原型化方法是用户和设计者之间执行的一种交互构成,适用于( A )系统。 A.需求不确定性高的B.需求确定的C.管理信息D.实时 8、为了提高测试的效率,应该( D )。 A.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B.取一切可能的输入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C.在完成编码以后制定软件的测试计划D.选择发现错误可能性大的数据作为测试数据 9、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数据应根据( A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A.程序的内部逻辑B.程序的复杂结构C.使用说明书D.程序的功能 10、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C ) A.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11、软件按照设计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达到不出故障,持续运行的要求的质量特性 称为( B )。 A.可用性 B.可靠性 C.正确性 D.完整性 12、瀑布模型的关键不足在于( B ) A.过于简单 B.不能适应需求的动态变更 C.过于灵活 D.各个阶段需要进行评审 13、软件维护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哪几种( C ) A.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测试副作用 B.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调试副作用 C.编码副作用、数据副作用、文档副作用 D.编码副作用、文档副作用、测试副作用 14、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 B)。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1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 要保证是( 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 素质 16、软件开发模型是指软件开发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主要的开发模型有瀑 布模型、演化模型、螺旋模型、喷泉模型和智能模型。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相结合,并增加了(1),它建立在(2)的基础上,沿着螺线自内向外每旋转一圈,就得到(2)的一个新版本。喷泉模型描述了(3)的开发模型,它体现了这种开发方法创建软件的过程所固有的(4)和(5)的特征。 B(1) A、系统工程 B、风险分析 C、设计评审 D、进度控制 D(2) A、模块划分 B、子程序分解 C、设计; D、原型 A(3) A、面向对象 B、面向数据流 C、面向数据结构 D、面向事件驱动 D(4) A、归纳 B、推理 C、迭代 D、递归 A(5) A、开发各阶段之间无“间隙” B、开发各阶段分界明显 C、部分开发阶段分界明显 D、开发过程不分段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30分) 1.螺旋模型是在瀑布模型和增量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风险分析活 动。( T ) 2.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中的数据流,加工、数据存储、数据的源和终点进行详细定义。 ( F ) 3.JAVA语言编译器是一个CASE工具。( T )。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教材知识点整理

可行性研究 1、软件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实质是一次大大压缩和简化了的分析和设计过程,主要在较高层次上以较抽象的方式进行,其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代价确定该项目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开发。 2、可行性研究不是去开发一个软件项目,而是研究该项目能否在给定的资源和给定的时间开发,是否能够开发,是否值得开发。 3、可行性研究的内容:技术可行性(相关技术分析、资源有效性分析、风险分析);经济可行性(成本估计、效益分析);操作可行性,又称社会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就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法规、社会道德、民族意识以及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或人员等,分析系统能否运行及运行好坏程度)。 4、可行性研究的步骤: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定义→对现行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导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设计新系统的物理方案→推荐可行的方案。 5、可行性研究阶段,成本估计的方法: ①基于已完成的类似项目进行估算;(自顶向下估计) 缺点:对开发中某些局部问题难以预估,导致考虑不周 ②使用简单的“分解技术”来进行成本及工作量的估算;(自底向上估计) ③使用经验模型进行成本及工作量的估算。(经验算法估计) 主要经验模型:静态单变量模型;动态多变量模型;COCOMO模型。 COCOMO模型:Boehm将软件成本估算分成3个由粗到细的层次:基本层、中间层和详细层。每个层次又按软件项目的应用领域和复杂程序分成3种类型:组织型、半独立型和嵌入型。 6、效益分析:系统的效益有两部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是指用使用新系统而增加的收入,包括使用新系统节省的运行费用,是一种有形的效益。(经济效益度量指标:货币的时间价值、纯收入、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收率);社会效益是一种无形的效益,主要从性质上、心理上进行衡量,很难直接量化,但在某些情况下,无效的效益能转化成有形的效益。 7、系统流程图是描绘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可以采用系统流程图来描述项目的大概业务处理流程,其基本思想是用图形符号以黑盒子形式描绘系统各部件(如程序、数据库、文档、人工过程等)。系统流程图表达的是信息在系统中各部件之间流动的情况,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控制过程。(信息有流动无处理)8、数据流图描述的是系统的逻辑模型,图中没有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和处理情况。(数据流图是逻辑系统的图形表示)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适合于面向对象方法学的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 B ) A.瀑布模型 B.喷泉模型 C.螺旋模型 D.增量模型 2.从实用角度看,数据规范化程度在大多数场合选用第( C )范式。 A. 1 B.2 C.3 D.5 3. 可行性分析研究的目的是( A )。 A.项目值得开发否 B.争取项目 C.开发项目 D.规划项目 4. 模块的内聚性最高的是 ( D ) A.逻辑内聚 B.时间内聚 C.偶然内聚 D.功能内聚 5.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做 ( B ) A. 软件工程 B. 软件危机 C. 软件周期 D. 软件产生 6. 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D )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7. 完整的软件结构通常用( B )图来表示。 A. IPO 图 B. HIPO 图 C.PAD 图 D.DFD 图 8. 在白盒法技术测试用例的设计中( A )是最弱的覆盖标准。 A.语句 B.路径 C.条件组合 D.判定 9?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 C )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A.结合 B.隐藏 C.封装 D.抽象 10. 在数据流图中,圆代表( C )。 A.源点 B.终点 C.加工 D.模块 11. 模块内聚度越高,说明模块内各成分彼此结合的程度越( B )。 A.松散 B.紧密 C.无法判断 D.相等 12. 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白盒测试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中黑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 B )。 A.结构合理性 B.软件外部功能 C.程序正确性 D.程序内部逻辑 13. 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中, ( C )是占主导地位的标准建模语言。 A.Booch 方法 B.Coad 方法 C.UML 语言 D.OMT 方法 14. 软件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准确地定义出要开发的软件系统是( C ) A.如何做 B.怎么做 C.做什么 D.对谁做 15. 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种基本方法是( C ) A.筛选法 B.迭代法 C.逐步求精法 D.递归法 二、填空题 1.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软件工 程学方法分别是传统方法学和(面向对象方法学 ) )和事务流。 文档 ) 。 ( 重复 )三种结构。 自顶向下 的集成测试方法,对软件结构中下层使 6. 软件维护包括 ( 改正性维护 )、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7. 面向对象方法学建模得到的三个基本子模型是 (对象建模 ) .动态模型、功能模型。 8. 复杂大型问题的对象模型通常由主题 2. 数据流图中信息流的类型有(变换流 3. 软件的定义是:软件 =程序+数据+ 4. 经典结构程序设计包括顺序、选择和 5. 集成测试时对软件结构中上层使用 用 ( 自底向上 ) 的集成测试方法。

软件工程考试题(含答案)

软件工程考试题 简答题 1、什么叫软件? 软件就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它就是包括程序,数据及其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2、什么叫软件危机?软件危机包含哪两点?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就是什么? 软件危机就是指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包括两点: (1)如何开发软件,以满足对软件日益增长的需求; (2)如何维护数量不断膨胀的已有软件。 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一方面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1)软件就是逻辑部件而不就是物理部件。 (2)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大,复杂性越来越大。 (3)轻视需求分析的重要性,轻视软件维护的错误观点与方法。 3、什么叫软件工程? 1968年在第一届NATO会议上的早期定义: “建立并使用完善的工程化原则,以较经济的手段获得能在实际机器上有效运行的可靠软件的一系列方法”。 1993年IEEE的定义: “①软件工程就是:把系统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与维护过程,也就就是把工程应用于软件;②进而研究①实现的途径”。 我们国家最近定义:软件工程就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程学科。它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与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与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 4、两种软件工程方法学开发软件时要建立哪些模型? 软件工程方法学包括:传统方法学与面向对象方法学。常用的开发模型有: 瀑布模型(需求稳定,而且可以预先指定) 原型模型(需求模糊或者随时间变化) 增量模型(分析员先作出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用户参与逐步完善) 螺旋模型(将瀑布模型与原型化模型结合起来,并加入了风险分析) 喷泉模型(使开发过程具有迭代性与无间隙性) 5、软件过程模型有哪些?简述它们的特点。 过程模型分为五大类:1、管理过程模型。2、瀑布模型(又称为生命周期模型)。3、增量过程模型:包括增量模型,,RAD模型。4、烟花过程模型:包括原型开发模型,螺旋模型,协同开发模型。5、专用过程模型:包括机遇构建的开发模型,形式化方法模型,面向方面的软件开发模型。 6、什么就是软件生命周期? 一个软件从定义,开发,使用与维护,直到最终被废弃,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通常把软件经历的这个漫长时期称为生命周期 7、软件生命周期有哪几个阶段与步骤?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八个步骤: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与单元测试、综合测试;运行维护。 8、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经过哪三个大阶段? 三个阶段:定义、开发、维护 9、软件开发的各阶段的任务就是什么? 定义阶段:问题定义--任务:关于规模与目标的报告书;可行性研究--任务:系统的高层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成本/效益分析;需求分析--任务:系统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算法描述。 开发阶段:总体设计--任务:系统流程图,成本/效益分析,推荐的系统结构:层次图/结构图;详细设计--任务:HIPO图或PDL 图;编码与单元测试--任务:源程序清单,单元测试方案与结果;综合测试--任务:综合测试方案,结果集成测试,验收测试,完整一致的软件配置。 维护阶段:软件维护--任务:维护记录以及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整性维护与预防性维护

中南大学软件工程历届试卷

填空题(本题20分,每小题2分) 1. 瀑布模型是以文档为驱动、适合于(软件需求确定的)软件项目的开发。 2. 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是(确定用户需要软件做什么)。 3. 若有一个计算类型的程序,它的输入量只有一个X,其范围是[-1.0,1.0],现从输入的角度考虑一组测试用例:-1.001,-1.0,1.0,1.001。设计这组测试用例的方法是(边界值分析法)。 4. 根据程序流程图划分的模块通常是(过程)内聚的模块。 5. 软件的分类,按其功能可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6. UML的定义包括UML语义和(UML表示法)两个部分。 7. 客观世界中的若干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分类结构和( 整体与部分结构)。 四、测试题(本题16分,每小题8分) 某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试据此回答下述问题: 1. 计算程序的环形复杂度; 2. 设计测试用例,满足基本路径覆盖。 四.(1)环路复杂性=判断数+1=6+1=7(个) (2)路径1:(0)—①—(13)—(19) 路径2:(0)—②—③—(14)—(19) 路径3:(0)—②—④—⑤—(15)—(19) 路径4:(0)—②—④—⑥—⑦—(16)—(19) 路径5:(0)—②—④—⑥—⑧—⑨—(17)—(19) 路径6:(0)—②—④—⑥—⑧—⑩—(18)—(19) 路径7:(0)—②—④—⑥—⑧—⑩—(12)—(19) 一、填空题(本题30分,每小题1.5分) 1、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描述计算机程序的文档)及(数据)的完整集合,将其统称为软件配置,这些项称为软件配置项。通过正式复审的软件配置项称为(基线),只有通过正式的变化控制过程才能改变它。 2、通常,将软件生命周期全过程中使用的一整套技术方法的集合称为方法学,包含三个要素,即方法、(工具)和(过程)。传统方法学采用(结构化)技术来自顶向下顺序地完成软件开发的各项任务,而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以(数据)为主线,把数据和对数据的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的方法,其开发过程是一个多次迭代的演化过程。 3、软件测试的目标是(暴露程序中的错误),因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由程序作者对自己编写的程序进行测试是不恰当的。设计测试方案是测试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测试方案一般包括(测试目的)、输入的测试数据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 SA 是一种面向________的分析方法。 2.软件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 3.软件开发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和求精的过程,而软件测试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4. ________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5. ___________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这种技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数据类,据此导出测试用例。二、单选 题 1.在软件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软件质量差的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A.软件 研发人员素质太差B.用户经常干预软件系统的研发工作C.没有软件质量标 准 D.软件开发人员不遵守软件质量标准2.在软件质量因素中,软件在异常条件下仍能运 行的能力成为软件的_____。A.安全性B.健壮性C.可用性D.可靠性 3.在下列测试技术中,______不属于黑盒测试技术。A.等价 划分B.边界值分析C.错误推测D.逻辑覆盖 4.软件工程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方法,而早期的软件工程方法主要是指______。A.原型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C.功能化方法D.面向对象方法 5. ______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其内部信息对外界是 隐蔽的,外界只能通过有限的接口与对象发生联系。A.多态 B.继承C.封装D.消息 6. Jackson 方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使用 Jackson 方法时可以实现______。A.从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B.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结构图C.从模块结构导出数据结构D.从模块结构导出程序结构 7.软件测试时为了________而执行程序的过程。A.纠正 错误B.发现错误 C.避免错误 D.证明错误 8.在软件系统中,一个模块应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这是由_____决定的。A.总体 设计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程序设计 9.面向对象分析是对系统进行_________的一种方法。A.需求 分析B.程序设计C.设计评审D.测试验收 10.软件文档是软件工程实施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软件开发各阶段的重要依据,而 且影响软件的_______。A.可理解 性B.可维护性C.可扩展性D.可 移植

《软件工程》试题及参考答案(第6套)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它由软件规格说明、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 软件过程 B 软件工具 C 质量保证 D 软件工程 2、在各种不同的软件需求中,功能需求描述了用户使用产品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可以在用例模型或方案脚本中予以说明,()是从各个角度对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反映了应用对软件系统质量和特性的额外要求。 A 业务需求 B 功能要求 C 非功能需求 D 用户需求 3、软件测试计划开始于需求分析阶段,完成于()阶段。 A 需求分析 B 软件设计 C 软件实现 D 软件测试 4.下面关于面向对象方法中消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键盘、鼠标、通信端口、网络等设备一有变化,就会产生消息 B.操作系统不断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但应用程序不能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 C. 应用程序之间可以相互发送消息 D.发送与接收消息的通信机制与传统的子程序调用机制不同 5.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SEI提出的CMM模型将软件过程的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以下选项中,属于可管理级的特征是( )。 A.工作无序,项目进行过程中经常放弃当初的计划 B.建立了项目级的管理制度 C.建立了企业级的管理制度 D.软件过程中活动的生产率和质量是可度量的 6.在McCall软件质量度量模型中,()属于面向软件产品修改。 A.可靠性B.可重用性C.适应性 D.可移植性 7.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A.详细设计 B.软件编码 C.软件测 试 D.软件维护 8.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确定() A.软件开发方法 B.软件开发工具 C.软件开发费 D.软件系统的功能

工程量计算稿软件使用说明

随着工程量报价清单即将推行,标志着定额将成为历史,工程量计算却依然需要,而且计算规则将更细致复杂。因此,《工程量计算稿》软件将成为潮流,近早使用您可以从容面对潮流。 工程量计算稿1.x主要用于辅助建筑概预结算人员完成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完全模拟手工计算底稿,高效的汇总功能独具匠心。计算速度比手工计算快1/3,避免了手工计算容易漏算的弊端,核对后修改计算底稿比手工重新计算快95%,打印的底稿非常清晰,易于核对和找出差错。 概预结算中繁重的计算图纸工程量工作,往往耗去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难免还要在计算中出错,何况在核对之后又必须进行修改,重新进行加减乘除。 Microsoft Excel在表格功能上非常强大,但是同时显示表达式和计算结果很困难。如果进行部分修改,需要很多额外的工作。工程量计算工作对表格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输入的表达式及时显示结果并且分类汇总,修改后及时计算和汇总,显示结果并打印,此软件的开发实现了这些功能。 为了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脱,我们的软件将带给您一种崭新工作的感受,使您的工作更方便、高效,化烦琐为简单,让您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去。基于WIN 9X 平台开发的应用软件,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不高,操作过程简单明了,界面友好类似Microsoft Excel,不需要高深的电脑操作。 工程量计算稿1.x软件的开发,源于公司多年的建筑工程项目预算、

结算和审价经验,针对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可以按不同的规格进行分类统计,例如:土建中的多孔砖墙体可以按规格分类,也可以在这个项目中输入脚手架,软件自动按规格分类。只要在“规格类别”一列中输入不同的类别即可。

软件工程试题及答案

1. 软件生命期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答:软件生命期分为7个阶段: 1、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可行性研究:确定问题是否值得解,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操作可行性 3、需求分析:系统必须做什么 4、总体设计:系统如何实现,包括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 5、详细设计:具体实现设计的系统 6、实现:编码和测试 7、运行维护:保证软件正常运行。 2、软件重用的效益是什么? 答:1、软件重用可以显著地改善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2、软件重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 3、节省软件开发的成本,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和人力、财力的浪费。 3、自顶而下渐增测试与自底而上渐增测试各有何优、缺点? 答: ①自顶而下渐增测试 优点:不需要测试驱动程序,能够在测试阶段的早期实现并验证系统的主要功能,而且能够尽早发现上层模块的接口错误。 缺点:需要存根程序,底层错误发现较晚。 ②自底而上渐增测试 优点与缺点和自顶而下渐增测试相反。 4 、提高可维护性的方法有哪些? 答:在软件工程的每一阶段都应该努力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在每个阶段结束前

的审查和复审中,应着重对可维护性进行复审。 在需求分析阶段的复审中,应对将来要扩充和修改的部分加以注明。在讨论软件可移植性问题时,要考虑可能要影响软件维护的系统界面。 在软件设计的复审中,因从便于修改、模块化和功能独立的目标出发,评价软件的结构和过程,还应对将来可能修改的部分预先做准备。 在软件代码复审中,应强调编码风格和内部说明这两个影响可维护性的因素。 在软件系统交付使用前的每一测试步骤中都应给出需要进行预防性维护部分的提示。 在完成每项维护工作后,都应对软件维护本身进行仔细认真的复审。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软件系统的可维护性,人们正试图通过直接维护软件规格说明来维护软件,同时也在大力发展软件重用技术。 简述软件测试要经过哪几个步骤,每个步骤与什么文档有关。 【解答】 测试过程按 4 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模块测试)、集成测试(子系统测试和系统测试)、确认测试(验收测试)和平行运行。 单元测试集中对用源代码实现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是单元测试计划和详细设计说明书。 集成测试把已测试过的模块组装起来,主要对与设计相关的软件体系结构的构造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是集成测试计划和软件需求说明书。 确认测试则是要检查已实现的软件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确定了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与其相关的文档是确认测试计划和软件需求说明书。 平行运行把已经经过确认的软件纳入实际运行环境中,与其他系统成份组合在一起进行测试。与其相关的文档:用户指南、使用手册等。 36.简述容错技术的四种主要手段,并解释。

中南大学2016年944《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软件工程》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由软件学院教授委员会于2012年7月7日通过。 I.考试性质 《软件工程》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软件工程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基本的软件工程专业素质,并有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 II.考查目标 掌握:软件工程的产生、软件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与原则、软件开发方法、软件工程的生存周期模型以及软件工程发展的新方向;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和要求、可行性研究的任务以及系统建模方法;软件开发阶段的任务、过程、方法和技术。 理解:软件质量的概念、分析技术;软件维护阶段的活动、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策略;软件工程的相关管理技术。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约 10 %

软件分析与设计约 55 % 软件验证与维护约 20 % 软件项目管理约 15 % Ⅳ.考查内容 一、软件工程与软件过程 1 软件工程的产生 2 软件工程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原理 3 软件开发方法 4 软件工程工具和环境 5 软件生存期过程 6 软件工程常用生存周期模型 二、需求分析 1 需求分析的目标 2 可行性分析 3 需求收集 4 需求规格说明 5 数据流建模 6 实体-关系建模 7 系统行为建模 8 IDEF0功能建模 9 IDEF1x数据建模 10 用例建模 11 面向对象建模 12 统一建模语言UML 三、软件设计 1 软件设计的任务和过程 2 软件设计基本原则 3 面向数据流图的设计方法 4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试题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20分)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C)。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 D、测试与排错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 A、需求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 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B) A、相互排斥 B、相互补充 C、独立使用 D、交替使用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 ) A、控制流 B、数据流 C、程序流 D、指令流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 二.填空(20分)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 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2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2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 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 24.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 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25.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 的,可以完成高级语言无法完成的特殊功能,如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一些接口工作。 26.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 27.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使用的数据)。 28.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 软件问题)报告。 29.有两类维护技术:在开发阶段使用来减少错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面向 维护的技术;在维护阶段用来提高维护的效率和质量的(维护支援)技术。 30.科学工程计算需要大量的标准库函数,以便处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供选 择的语言有:(FORTRAN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和PL/1语言。三.判断(10分)

工程量计算稿软件使用说明.doc

工程量计算稿软件使用说明4 随着工程量报价清单即将推行,标志着定额将成为历史,工程量计算却依然需要,而且计算规则将更细致复杂。因此,《工程量计算稿》软件将成为潮流,近早使用您可以从容面对潮流。 工程量计算稿1.x主要用于辅助建筑概预结算人员完成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完全模拟手工计算底稿,高效的汇总功能独具匠心。计算速度比手工计算快1/3,避免了手工计算容易漏算的弊端,核对后修改计算底稿比手工重新计算快95%,打印的底稿非常清晰,易于核对和找出差错。 概预结算中繁重的计算图纸工程量工作,往往耗去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难免还要在计算中出错,何况在核对之后又必须进行修改,重新进行加减乘除。 Microsoft Excel在表格功能上非常强大,但是同时显示表达式和计算结果很困难。如果进行部分修改,需要很多额外的工作。工程量计算工作对表格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输入的表达式及时显示结果并且分类汇总,修改后及时计算和汇总,显示结果并打印,此软件的开发实现了这些功能。 为了从简单的重复劳动中解脱,我们的软件将带给您一种崭新工作的感受,使您的工作更方便、高效,化烦琐为简单,让您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更重要的工作中去。基于WIN 9X 平台开发的应用软件,对计算机的配置要求不高,操作过程简单明了,界面友好类似Microsoft Excel,不需要高深的电脑操作。 工程量计算稿1.x软件的开发,源于公司多年的建筑工程项

目预算、 结算和审价经验,针对了实际工作的需要。 可以按不同的规格进行分类统计,例如:土建中的多孔砖墙体可以按规格分类,也可以在这个项目中输入脚手架,软件自动按规格分类。只要在“规格类别”一列中输入不同的类别即可。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一个温暖和谐永盛的家,一定有位胸怀大志,豁达大度,认真负责有担当的好男人。 一定有位温柔体贴,善良贤惠,尊老爱幼的好妻子。 一定有位知书达理,言传身教的好长辈。具备这些,家成了宁静的港湾,温馨的家园,春风和煦,波澜不惊。家的和谐美满,需要我们用心经营,需要我们在人生的航程中永远并肩前进。 才如此温馨如一,幸福永远。 人生犹如一场长跑,途中有磕绊和摔跤,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去的次数多,你就是一位成功者。 我们工作岗位,上有领导下有同事,整天生活一起,难免有口角,有矛盾,有委屈,有批评。 如果我们把心用在工作上,不计较,就少了很多杂念。 如果我们把委屈,当动力,把批评当鞭策,就少了很多烦恼。 工作不攀比,踏踏实实做事,安安分分做人,你一定是胜者。

中南大学推免生额分配

附件1: 中南大学2010年推免生名额分配 一、专项名额(365名,其中专业学位24名) 1.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54名(国家重点学科所涵盖的热门专业除外)。其中: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机械设计及理论各4名;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加工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岩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药理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各2名; 2.教改试验班105名:其中,生命科学与技术教改试验班5名,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教改试验班24名(专业学位专项名额),信息教改试验班28名,物理基础试验班24名,化学基础试验班24名; 3.全国学科竞赛(含挑战杯)国家级二等奖以上(含)或省级一等奖的名额110名; 4.国家工科基地4名:物理、化学两个工科基地各2名; 5.艰苦专业20名:艰苦专业为地质工程(含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冶金工程(含冶金物理化学、有色金属冶金); 6.辅导员推荐名额另定; 7.各类特长生的专项推荐名额另行下达; 8.研究生支教团推荐名额另行下达; 9.基础医学、生物学(与医学有关)的医学专项推荐名额30名。

二、基本名额(920名) 基本名额分三个部分:1、推荐到本校的学术型名额(391名);2、推荐到校外单位的学术型名额(313名);3、专业学位名额(216名,其中临床医学、精神医学和麻醉学全部为专业学位名额为40名)。各专业推荐的基本名额根据毕业生人数按一定比例确定。 推荐到本校的学术型名额= 毕业生人数×5.3% 推荐到校外单位的学术型名额= 毕业生人数×4.3% 专业学位名额= 毕业生人数×2.4% 具体名额见下表: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2

得分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__问题定义__、可行性研究、_需求分析_____、设计编码、__ 测试________、运行与维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软件可以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 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 性、法律可行性和抉择。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有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构造模块结构的___结构化设计 方法_________,以数据结构为基础构造模块的__jackson方法__________,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__面向对象设计方法__________。 6.__数据流图________和__数据字典___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__分析方法________和___非分析方法_______(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___白盒_____________测试为主,___黑盒______测试为辅。 9.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__自底向上估计________、_自顶向下估计_________和算法模型估 计三种类型。 得分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哪个阶段不属于软件生存周期的三大阶段( C )。 A、计划阶段 B、开发阶段 C、编码阶段 D、维护阶段 2.需求分析是(A )。 A、软件开发工作的基础 B、软件生存周期的开始 C、由系统分析员单独完成的 D、由用户自己单独完成的 3.原型化方法是软件开发中一类常用的方法,它与结构化方法相比较,更需要(B )。 A、明确的需求定义 B、完整的生命周期 C、较长的开发时间 D、熟练的开发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