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试题及答案

《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试题及答案
《职业幸福感的提升》试题及答案

外科三基考试题含答案.doc

2014年外科三基考试题含答案5 姓名:科室:分数: A型题: 1、经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最长保存时间一般为:答案: E A、1周 B、2周 C、2个月 D、4周 E、5周 2、面部、肛门、外生殖器皮肤及口腔粘膜消毒宜采用:答案: C A、龙胆紫 B、3% 碘酊 C、70% 酒精 D、90%酒精 E、10%甲醛溶液 3、用0.1% 新洁尔灭或0.1% 洗必泰溶液浸泡一般金属器械时需:答案: C A、10分钟 B、20分钟 C、30分钟 D、40分钟 E、1小时 4、下列哪项不是手术的五项基本技术:答案: C A、选择最适宜的手术切口 B、要有满意的显露和分离 C、要有良好的麻醉 D、正确的缝合或吻合 E、必要的引流与正规的拆线 5、下列哪项不是手术中常用的止血方法:答案: D A、压迫止血 B、钳夹止血 C、结扎止血 D、热敷止血 E、填塞止血

6、头、面、项部切口术后拆线的时间是:答案: D A、2~3天 B、3~4天 C、4~5天 D、5~6天 E、6~7天 7、伤口内橡皮管引流物放置时间一般为:答案: E A、8~12小时 B、12~18小时 C、12~24小时 D、24~48小时 E、48~72小时 8、引起代谢失常分解代谢加速的原因应除外答案: E A、严重创伤 B、重度烧伤 C、严重感染 D、大手术后 E、腹股沟淋巴结炎 9、体液中血浆占5%是指答案: B A、体液总量 B、千克体重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E、血液总量 10、体液总量在男性成人平均占体重的答案: D A、40% B、50% C、55% D、 60% E、65% 11、中度细胞外液容量不足,心血管的主要表现是答案: D A、脉弱、低血压 B、脉弱、血压不稳 C、心率加速、血压偏低 D、心率加速,浅静脉萎陷 E、脉弱、血压测不到 12、与低钾血症有病因无直接相关的是答案: E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 一、选择题 1. 现代教育技术在研究、设计学习过程时,着重利用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 ) A.系统方法 B.直观方法 C.科学抽象方法 D.理想化方法 2. 下列各物体中,不属于教育传播媒体的是( ) A.习题集 B.录像带 C.教室环境 D.教科书 3. 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有两个对系统资源进行管理的程序组,它们是“资源管理器”和() A“回收站”B“剪贴板” C“我的电脑”D“我的文档” 4.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PU能直接读取硬盘上的数据 B CUP能直接存取内存储器中的数据 C CPU有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 D CPU主要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5. 在Prowerpoint中的哪种视图方式下,可以将所有制作的演示幻灯片以页的形式显示() A)普通视图B)大纲视图 C)web视图D)幻灯片浏览视图 6. 下列哪个不是INTERNET上的安全标准 A. S-HTTP B. SSL C. HTML D. SEL 7. 计算机病毒最其本的特征是: A. 自我复制 B. 破坏磁盘中的文件 C. 引起用户注意 D. 减缓CPU运行速度 8. 在E-Mail系统中常常遇到的“邮件炸弹”的是: A、一种炸弹 B、一种病素 C、一种软件名 D、一个邮件 9. INTERNET上的声音、图象、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是:() A. 模拟信号编码 B. 二进制编码 C. 音频信号编码 D. 视频信号编号 10. 通常所说的现代教学媒体是指( ) A.黑板,教科书,图片等 B.教室,校园,周围社区等 C.班风,校规,校纪等 D.投影,录像,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11. 银幕上投影的图像画面出现"上窄下宽"的几何失真,这是由于( )造成的。 A.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前倾斜 B.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后倾斜 C.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左倾斜 D.张挂的银幕没有向右倾斜 12. 录像机放像时不能正常放像,指示窗口出现"d"指 示,则表示录像机( ) A.有机械或电路故障 B.录像带坏 C.处于自动保护磁头状态 D.太热 13. CAI的课件是属于( ) A.CBE软件 B.系统软件 C.游戏软件 D. 课本 14."发现学习法"就是要求学生在学科的学习中( ) A.自己发现规律 B.有所创造发明 C.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作出发现 D.培养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推测和解决问题的态度 15.不属于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内容的选项是()A终结性测验分析 B 学习需要分析 C学习者分析 D 学习内容分析 16.不属于学习者分析的内容是() A学习者分析 B 学习风格 C年龄特征D信息加工分析 17.下面提供的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因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目标、策略、评价 B 教学媒体、学习需要分析、形成性分析、学习目标 C 测验、调查、教学形式、教学媒体 D 评价、决策、规划、教学内容 18.学生的特征分析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学生的年龄、学历、初始能力 B 学习的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 C 学习风格、初始能力、学习兴趣 D 学生的社会环境、初始能力、一般特征 19.下述关于教学设计的提法中,错误的说法是()A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及在其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B从性质来讲,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操作过程 C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D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20. 多媒体组合教学就是( ) A.在一堂课中使用了不止一种媒体 B.传统与现代教学媒体有机结合,构成优化的教学媒体群 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过程,达到教学过程优化 C.多种媒体同时对同一情景展示的课堂教学 D.必须是视听结合才行 21. 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 正确的是( )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 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 1

临床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医师三基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胸腔穿刺抽液引起急性肺水肿是由于() A.穿刺损伤肺组织 B.抽液过多、过快,胸膜腔内压突然下降 C.胸膜超敏反应 D.穿刺损伤肺血管 E.空气栓塞 2.有关胸腔穿刺的方法,下列哪项不正确() A.穿刺抽液时,穿刺点取浊音明显部位,一般取肩胛线7--9肋间隙或腋中线6--7肋间 B.穿刺抽气时,穿刺点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 C.穿刺时应沿肋骨下缘进针 D.抽液量每次不超过1000mL E.抽气量每次可大5=1000mL 3.雾化吸人疗法选用药物时,下列哪种药物特性不适宜()A.无强烈刺激征 B.水溶性差,相对较稳定的药物 C.无难闻气味 D.耐热稳定 E.机体对该药不过敏 4.下列哪项禁作骨髓穿刺() A.显著血小板减少 B.粒细胞缺乏症 C.重度贫血 D.血友病巳恶性组织细胞病 5.某休克患者,心率快,测中心静脉压为5 cmH 0(0.49kPa),应采取() 2 A.迅速补充液体 B.控制小量输液 C.心功能不全,立即给强心利尿药D.控制输液量,加用强心药 E.休克与血容量无关 6.气管切开术后出现广泛皮下气肿,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A.抽吸气体 B.松解伤口缝线 C.更换气管套管 D.让其自行吸收 E.以上都不是 7.清创术下列操作哪项是错误的() A.伤口周围油污应用松节油擦去 B.伤口周围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C.切除失去活力的组织和明显挫伤的创缘组织 D.深部伤口不宜再扩大

E.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冲洗伤口 8.气胸作胸膜腔闭式引流放置引流管的部位是() A.锁骨中线第2肋间 B.锁骨中线第3肋间 C.腋前线第4肋间D.腋前线第5肋间 E.胸骨旁线第4肋间 9.成人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哪项正确() A.按压部位在胸骨下段,剑突上2.5-5 cm处 B.按压时以使胸廓下陷2cm为度 C.应用冲击式猛压,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比为2:1 D.放松时手掌根离开胸骨 E.按压频率以30次/min为宜 10.有关骨折急救处理,下列哪项错误() A.首先应止血及包扎伤口 B.无夹板时,可用树枝、木棍(板)、步枪等作临时固定支架 C.可将伤员上肢缚于胸壁侧面,下肢两腿绑在一起固定 D.脊椎骨折患者最好俯卧位抬送巳搬动脊椎骨折患者时,应采取一人抱肩,一人抬腿的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 1.2岁以下婴幼儿肌内注射最好选用臀大肌注射。() 2.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 3.戴无菌手套的原则是:未戴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外面,已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内面。() 4.洗手用的氨水浓度为0.05%。() 5.胃次全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属于清洁切口。() 6.疑心搏骤停的患者,检查如发现桡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心内注射肾上腺素及胸外心脏按压。() 7.皮下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表皮和真皮之间。() 8.腹腔穿刺抽出迅速凝固的血样液体,说明腹腔内出血。() 9.清创术适用于新鲜创伤的伤口。() 10.胸外心脏按压的主要目的是造成胸膜腔内压的变化,促使血液循环。()

诊断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属外源性致热原的物质为(1分) 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白细胞介素-1 E.单核细胞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外源性致热原的种类甚多,包括:①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如细菌、病毒、真菌及支原体等;②炎性渗出物及无菌性坏死组织;③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某些类固醇物质;⑤多糖体成分及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因子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2.下列哪种是内源性致热原(1分) A.细菌 B.坏死组织 C.肿瘤坏死因子 D.抗原抗体复合物 E.炎性渗出物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如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3.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1分) A.病毒 B.炎性渗出物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干扰素 正确答案:E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包括白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干扰素等。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4.哪种物质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1分) 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C.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

D.血液中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 E.血液中白细胞及病原体的代谢产物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内源性致热原又称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5.由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1分) A.脑出血 B.肺炎 C.心力衰竭 D.甲亢 E.皮炎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余下四项为非致热原性发热。 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6.发热最常见的病因为(1分) A.变态反应 B.感染性疾病 C.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 D.内分泌代谢障碍 E.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发热的病因很多,临床上可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而以前者多见。知识点1:问诊常见症状 知识点2:发热 难度:1 7.感染性发热最常见的病原体是(1分) A.病毒 B.立克次体 C.细菌 D.真菌 E.肺炎支原体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分 答案解析:各种病原体如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局部性还是全身性,均可引起发热。其中以细菌最常 见。

《教育传播学》试题B

*******2014—2015学年 第一学期 *****级 教育技术学 专业《教育传播学》课程试卷(B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20世纪 ( )。 A 、 20年代 B 、 30年代 C 、 40年代 D 、 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 、信道编码 B 、信道译码 C 、信源编码 D 、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 A 、教育传播 B 、组织传播 C 、人的传播 D 、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 A 、缺少反馈环节 B 、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 、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 、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 、往往有多种形态 C 、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 、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 、反馈 B 、编码 C 、译码 D 、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20世纪( )。 A 、 30年代后 B 、 40年代后 C 、 50年代后 D 、 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 、模糊性 B 、多义性 C 、有限性 D 、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 、经济学 B 、生物化学 C 、物理学 D 、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 、单向通道 B 、双向通道 C 、单一通道 D 、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 、面对面传播 B 、间接传播 C 、人对人的传播 D 、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 、广义传播 B 、内在传播 C 、人际传播 D 、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 、间接传播 B 、目的集中的传播 C 、双向传播 D 、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 、19世纪初 B 、20世纪初 C 、19世纪末 D 、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 、系统论 B 、传播学 C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 A 、1985年 B 、1987年 C 、1990年 D 、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 、教育者的传授 B 、受教育者的学习 C 、发展教育事业 D 、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 、学术上的理论 B 、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 、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 、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 、报纸 B 、广播 C 、电视 D 、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 、人工语言 B 、自然语言 C 、图像符号 D 、音响符号 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 A 、传播者 B 、环境 C 、信息 D 、通道 E 、受传者 试 卷 密 封 装 订 线 试 卷 装 订 线 院 系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1.名词解释:深度访谈 (参见教材14.4焦点小组讨论及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Interview)常用于定性研究,也就是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通过深度访谈可以为几种研究方法收集信息,如口述历史和案例分析。深度访谈是研究者与受访者做一对一的长时间接触,通常会有一个问题的访谈进度表,同时问题的顺序也是事先拟定的。深度访谈的优点是对问题的探讨比较容易深入,特别是有关意见的调查,缺点是不太容易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答: 深度访谈是一种无结构的、直接的、一对一的访问形式。访问过程中,由掌握高级访谈技巧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的访问,用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动机、态度和情感,最常应用于探测性调查。应用范围包括:详细了解复杂行为、敏感话题或对企业高层、专家、政府官员进行访问。 2. 名词解释:“预防接种”理论 (参见13.6预防接种理论)麦奎尔在霍夫兰的研究基础上,发展了“接种”理论(Inoculation Theory)。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人所持有的绝大多数观点都不曾遭遇挑战。因此一遇到相反信息时,他们没有防御能力,所以容易动摇。就如同健康人需要“免疫”一样。有两种免疫方法,一是正面的,如健康饮食、锻炼等;另一种方法就是注射疫苗。 3. 恐怖诉求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提示? 正确答案:(参见13.5恐怖诉求) 答: 当受众接收到一个恐怖诉求后,会进行掂量,然后决定是否改变态度及改变多少。低恐怖诉求最有效而高恐怖诉求最无效。恐怖诉求的目的是改变人们的动机,他最多不过是一种技巧的运用。 4.名词解释:议程设置 正确答案:(参见12.5议程的设置) 1922年,美国专栏作家李普曼在《舆论》中谈到了媒介对公众感知外部世界影响的重要性,他用了“柏拉图”关于“洞穴”的比喻,说明媒介所提供给我们的现实不是真实的现实,但却构成了我们头脑中图画的基础。媒介议程设置的效果,简言之,大众传媒即使不能决定人们应该怎么想,但至少可以决定人们想什么。议程设置研究不仅对媒介报道议程影响公众议程进行了大量考察,而且将研究的触角伸向媒介报道框架和铺垫,以证明媒介如何影响人们“头脑中的世界”。 5. 简答:简述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四个阶段 (参见教材12.1效果研究的传统) 大体上效果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万能效果论、有限效果论、强效果论,以及协商效果论等。 6.名词解释:意见领袖 正确答案:(参见教材12.2两级传播) 在伊犁县调查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意见领袖”的概念。讯息和观念不是直接传向所有人,是常常从广播与报刊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经由意见领袖流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信道编码 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 D.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教育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的传播 D.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A.缺少反馈环节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往往有多种形态 C.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反馈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后 B.20世纪40年代后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模糊性 B.多义性 C.有限性 D.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D.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面对面传播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间接传播 B.目的集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传播学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 年 D.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传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学术上的理论 B.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人工语言 B.自然语言 C.图像符号 D.音响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环境 C.信息 D.通道 E.受传者 2.传播一般可分为( ) A.大众传播 B.自然的传播 C.动物的传播 D.人的传播 E.机器的传播 3.拉斯威尔的“5W”模式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最早的传播模式 D.双向传播模式 E.文字形式的传播模式 4.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 A.闭环模式 B.开环模式 C.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三基考试 2018年3月 姓名科室: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l 1.有关脊柱生理弯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胸曲前凸,腰曲后凸B.颈曲前凸,胸曲后凸 C.颈曲前凸,胸曲前凸D.骶曲前凸,腰曲前凸 E.颈曲后凸,胸曲前凸 2.有关脑脊液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第四脑室侧孔入静脉B.经中脑水管人大脑大静脉 C.经侧脑室脉络丛入静脉D.经蛛网膜粒入静脉 E.经室间孔人第四脑室 3.细胞或组织具有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 A.应激B.兴奋C.反应性D.适应性E.兴奋性 4.凝血酶的作用主要是() A.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B.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C.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D.激活因子ⅩⅢ E.促进血小板聚集与释放 5.影响中心静脉压高低的因素是() A.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液阻力B.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C.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D.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 E.血管容量和循环血量 6.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 A.去甲肾上腺素B.血管紧张素C.肾上腺素 D.乙酰胆碱E.组胺 7.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方法称为() A.无菌操作B.防腐C.无菌D.灭菌E.消毒 8.有关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以从一个菌转移至另一个菌B.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可以自主复制C.可自行丢失或人工处理消除D.质粒丢失后细菌即死亡E.带有遗传信息,决定某些生物学性状9.现代免疫的概念为() A.机体清除损伤细胞的过程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 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D.机体抵抗疾病的过程 ~ E.机体抗肿瘤的过程 10.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 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但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E.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1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 A.肾小管重吸收增多B.全身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教育传播学》试题1及其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诞生的时间是( )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2.把符号转换为信号叫( ) A.信道编码 B.信道译码 C.信源编码 D.信源译码 3.通常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A.教育传播 B.组织传播 C.人的传播 D.内在传播 4.闭环结构具有的特点是( ) A.缺少反馈环节 B.学生之间相互交叉作业 C.教育传播效果一般较好 D.也就是老师讲学生听 5.下面关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物质直接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B.往往有多种形态 C.都能被人直接感知 D.在地球以外就没有了 6.下列属于传播要素的是( ) A.反馈 B.编码 C.译码 D.教师 7.教育传播理论研究进入重过程阶段是在( ) A.20世纪30年代后 B.20世纪40年代后 C.20世纪50年代后 D.20世纪60年代后 8.语言的最大长处是( ) A.模糊性 B.多义性 C.有限性 D.抽象性 9.下列属于交叉学科的是( ) A.经济学 B.生物化学 C.物理学 D.历史学 10.目前电话通道是( ) A.单向通道 B.双向通道 C.单一通道 D.无线通道 11.人际传播属于( ) A.面对面传播 B.间接传播 C.人对人的传播 D.大众传播 12.传播学研究的主要是( ) 第 2 页共 8 页

A.广义传播 B.内在传播 C.人际传播 D.人的传播 13.大众传播是( ) A.间接传播 B.目的集中的传播 C.双向传播 D.受众特定的传播 14.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 A.19世纪初 B.20世纪初 C.19世纪末 D.18世纪末 15.重优化阶段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理论基础是( ) A.系统论 B.传播学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6.我国《教育传播学》的教学大纲制定于( ) A.1985年 B.1987年 C.1990 年 D.1992年 17.从整体上看教育传播系统的功能是( ) A.教育者的传授 B.受教育者的学习 C.发展教育事业 D.促进社会进步 18.“子弹论”是( ) A.学术上的理论 B.报纸上提出的理论 C.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D.强效果论 19.下列答案中被麦克鲁汉认为是“冷媒体”的是( ) A.报纸 B.广播 C.电视 D.课本 20.光学投影片不能传递的符号是( ) A.人工语言 B.自然语言 C.图像符号 D.音响符号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5分) 1.下列答案中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 A.传播者 B.环境 C.信息 D.通道 E.受传者 2.传播一般可分为( ) A.大众传播 B.自然的传播 C.动物的传播 D.人的传播 E.机器的传播 3.拉斯威尔的“5W”模式是( ) A.单向传播模式 B.线性传播模式 C.最早的传播模式 第 3 页共 8 页

医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医学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医学三基 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长期输入生理盐水可引起高钾血症。(F )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局部组织的变性、渗出和增生,可出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F) 3、纵膈不是单个器官,而是两肺之间许多器 官结构以及结缔组织的总称。(T) 4、被动体位是患者由于疾病的影响,为减轻 痛苦而被迫采取的某种姿势。(F) 5、目前的介入方法有栓塞法、血管成形法、区域性灌注法3种。(T) 6、传染病房的隔离衣、口罩、帽子应每天更换 1 次。(T)

7、平静呼吸时,每分钟进入肺泡参与气体交换的气体量称为每分钟肺通气量。(F) 8、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是:空腹抽血1 次,口服葡萄糖75G后分别在30分钟、60分钟、120分钟、180分钟时各抽血1次测血糖及胰岛素。(T)9、男,22岁。开水烫伤双足,局部肿胀明显,有大小不等水泡,创面红润,潮湿,诉创面剧痛, 诊断为开水烫伤7% (浅H度)。(T) 10、严重挤压伤是外科引起高血钾的常见病因。(T) 11、癔病性痉挛多在白天或暗示下发作,发作时有神经系统病理征。(F) 12、心绞痛是主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F) 13、脑疝晚期患者可出现典型的Cushing反应。(F) 14、瞳孔呈垂直椭圆形散大是急性闭角性青光眼 的临床特点之一。(T) 15、为了增加心输出量,心脏按压时间应略长于放松时间。(T) 16、六淫是一切内感病的主要病因。(F) 17、孕妇血液中存在IgG血型抗体即有可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病。(T) 18、老年人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收缩压基线

三基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 三基理论试题(医疗) 医院科室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A型题] 1.影响中心静脉压高低的因素是() A.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流阻力 B.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 C.动脉压和静脉压 D.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 E.血管容量和循环血量 2.心搏骤停时最迅速有效的处理是() A.口对口人工呼吸 B.纯氧人工呼吸 C.胸外心脏按压 D.胸内心脏按压 E.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行胸外心脏按压 3.下述哪类水、电解质紊乱早期就易发生循环衰竭() A.高渗性脱水 B.等渗性脱水 C.低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低钾血症 4.最能反映组织性缺氧的血氧指标是() A.血氧容量降低 B.静脉血氧含量增加 C.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D.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增大 5.一般在服毒后几小时内洗胃抢救最有效() A.48小时内 B.24小时内 C.12小时内 D.8小时内 E.4—6小时内 6.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是() A.补液“宁多勿少” B.“需多少,补多少” 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 D.“失多少,补多少” 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 7.张力性气胸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呼吸困难 B.皮下气肿 C.纵隔向健侧移位 D.肺萎缩 E.胸膜腔内压超过大气压 8.临床死亡的概念应除外() A.呼吸停止 B.瞳孔缩小 C.脑电图静止 D.面色发绀 E.脉搏消失 9.原发性高血压分型不包括哪项() A.缓进型高血压 B,急进型高血压 C.亚急进型高血压 D.高血压危象 E.高血压脑病 10.男,30岁,自7m高处坠下,腹痛,半小时后送来急诊室就医。体格检查:面色苍白,脉搏120次/min、弱,血压60/40mmHg。为明确有无内脏损伤,首先应进行哪项检查() A.胸、腹部X线摄片 B.腹部B超 C.腹部CT D.诊断性腹腔穿刺 E.血常规 11.代谢性酸中毒最突出的症状是() A.呼吸深快,呼气时带酮味 B.唇干舌燥,眼窝凹陷 C.呼吸慢而浅,呼气时有烂苹果气味 D.心率加速,血压降低 E.疲乏,眩晕 12.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最主要的措施是() A.输碱性溶液 B.纠正电解质紊乱 C.改善通气 D.用脱水剂 E.以上都不是 13.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16小时入院,腹膜炎严重,治疗应选择() A.胃肠减压、输液 B.抗炎治疗 C.手术行溃疡穿孔修补,腹腔引流 D.剖腹探查,行胃大部切除术 E.腹腔穿刺抽液 14.高钾血症时心电图的特点是() A.T波高尖,QRS波群增宽 B.T波低平,Q-T间期缩短 C.T波低平,Q—T间期延长 D.T波正常,Q-T间期延长 E.T波低平,出现U波 15.严重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不给予高浓度氧是因为() A.缺氧不是主要原因 B.可引起氧中毒 C.诱发呼碱 D.诱发代碱 E.降低CO2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16.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最简便可靠的方法是() A.触及颈动脉 B.触及桡动脉 C.观察尿量变化 D.观察瞳孔 E.观察神志 17.鉴别右心衰与肝硬化的主要点是() A.有无腹水 B.有无下肢水肿 C.肝脏是否肿大 D.有无脾脏肿大 E.颈静脉是否充盈 18.上肢出血应用止血带时不应缚在() A.上臂上1/3 B.上臂中上1/3 C.上臂中1/3 D.上臂中下1/3 E.上臂下1/3 19.高压氧的绝对禁忌证之一是() A.急性鼻窦炎 B.活动性肺结核 C.未经处理的气胸 D.有颅骨缺损者 E.妇女月经期与妊娠期20.男,25岁,饭后劳动时突发上腹持续性剧痛,伴呕吐。体格检查:脉搏120次/min,血压80/60mmHg,脐左上方扪及一局限性包块,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120 U(索氏)。腹部平片:可见扩大孤立肠袢及大的掖气平面。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A.急性胰腺炎 B.急性胆囊炎 C.急性小肠扭转 D.溃疡病穿孔 E.胆道蛔虫病 [B型题] 问题21~23 A.夜盲症 B.脚气病 C.佝偻病 D.口角炎 E.癞皮病 21.维生素B2严重缺乏可出现() 22.维生素PP严重缺乏可出现() 23.维生素A严重缺乏可出现() 问题24—25 A.原发型肺结核 B.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C.继发性肺结核病 D.结核性胸膜炎 E.肺外结核 24.儿童常见的结核为() 25.成人常见的结核为() 问题26—27 A.呼吸性碱中毒 B.代谢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呼吸性酸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26.绞窄性肠梗阻最易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27.严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可产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 [C型题] 问题28~29 A.低浓度给氧 B.高浓度给氧 C.两者均可 D.两者均否 28.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呼吸衰竭宜采用() 2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宜采用() 问题30~31 A.气管 B.食管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30.通过胸廓上口的是() 31.相当于第10胸椎水平通过膈的是() 问题32~34 A.氨苄西林 B.羧苄西林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否 32.主要用于绿脓杆菌感染的是() 33.对伤寒、副伤寒有效的是() 34.主要用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X型题] 35.下呼吸道包括() A.咽 B.喉 C.气管 D.支气管 E.支气管肺内分支 36.主诉写作要求正确的是() A.指出疾病主要属何系统 B.指出疾病的急性或慢性

教育传播学试题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 教育传播学试题一 1.教育传播进入电子传播阶段是在 A.19世纪40年代以后B.19世纪70年代末以后 C.19世纪末以后D.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 2.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自我传播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组织传播 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 4.被誉为“语言学之父”的是()A.皮尔士B.索绪尔C.怀特D.连尼科夫 5.拉斯韦尔的“5W”模式最初是() A.文字模式B.图像模式C.数字模式D.表格模式 6.提出“S-M-C-R”传播过程模式的学者是() A.贝罗B.拉斯韦尔C.施拉姆D.德福勒 7.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信号转换为符号叫做()A.信源编码B.信道编码C.信道译码D.信宿译码 8.关于符号叙述正确的是()A.符号是可以发射的B.符号是具有物理性的 C.符号是信号的信号D.符号是具体的 9.聋哑人使用的手势语属于()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 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 10.信息在传递中会损耗、变形的教育传播系统结构是()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 11.微笑不但表现在脸面上,还表现在眼睛上和全身肌肉的放松上,这是非语言符号的A.重要性B.普遍性C.多维性D.整体性 12.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信源的可信性B.内容的说服力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媒介的权威性 13.“老张的画很值钱”这一话语对于语言的误用在于()A.个人经验的影响B.两极化的影响 C.语言内涵的影响D.事实推论的混淆 14.信息论的创始人是()A.香农B.韦弗C.维纳D.皮尔士 15.内涵意义是()A.表示符号与事物间的代表性关系B.往往带有情感上的爱憎 C.是客观性的D.是字典上所表述的含义 16.计算机媒体属于()

产科三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2月产科三基考试试题 科室: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80分) 1、下列哪项是错的() A.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及底蜕膜构成 B.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是VSM C.胎盘内物质交换的方式有3种 D.足月胎盘重量约600g 2、关于女性骨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对的() A.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均为横椭圆形 B.骨盆入口平面最大 C.骨盆出口平面最小 D.骨盆出口平面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E.耻骨弓角度<90度 3、胎头拔露时,胎儿宫内窘迫,应该怎样处理:() A.立即剖宫产 B.阴道助产 C.吸氧,继续观察 D.观察半小时无进展再剖宫产 4、胎盘娩出后检查发现不完整,应怎样处理:() A.清宫术 B.观察半小时无进展再行清宫术 " C.静脉滴注催产素 D.按摩宫底 5、下列哪项不是孕早期流产常见的原因() A.遗传因素 B.黄体功能不足 C.长期大量接触放射线 D.宫颈内口松弛 6、下列哪项不是羊水过少的原因() A.肾缺如 B.过期妊娠.羊膜病变E.糖尿病 7、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产后出血的原因() A.羊水过多 B.胎儿巨大 C.宫缩乏力 D.早产 E.前置胎盘 8、下列哪项考虑发生妊娠早期心衰() A.下肢浮肿 B.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咳嗽后消失 C.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D.心尖区可闻及II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胎先露入盆的原因:() A.盆腔异位肾 B.卵巢肿瘤 C.充盈膀胱 D.阴道前后壁脱垂 E.子宫肌瘤 10、下列哪项不是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 A.烦躁不安,呼吸脉搏加快 B.胎心改变,听不清 C.腹壁下清楚扪及胎体 D.病理缩复环 E.排尿困难,血尿 11、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内容不包括() A.母婴保健指导B.孕产妇保健C.婚前医学检查 D.胎儿保健E.新生儿保健 12、输血时,需要有几名医护人员核对患者情况,确认配血报告,核对血液后,进行输血()A.1人B.2人C.3人D.4人E.5人 13、与前置胎盘无关的因素是() A.脐带绕颈B、子宫内膜病变与损伤 C.胎盘面积过大D.胎盘异常 : 14、女性基础体温在排卵前后会出现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排卵前先出现短暂升高,而在排卵后降低0.5℃左右 B.排卵前先出现短暂降低,而在排卵后升高0.5℃左右 C.排卵前先出现短暂升高,而在排卵后降低1℃左右

《教育传播学》试卷二及答案

《教育传播学》期终考试题(B )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代码填入题干后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 ( ) A .卡尔·霍夫兰 B .拉扎斯菲尔德 C .哈罗德·拉斯韦尔 D .施拉姆 2.传播过程中,在接收端将符号转换为信息叫做 ( ) A .信源编码 B .信道编码 C .信道译码 D .信宿译码 3.教育传播学属于 ( ) A .横断学科 B .综合学科 C .交叉学科 D .单一学科 4.符号学的先驱是 ( ) A .皮尔士 B .索绪尔 C .怀特 D .连尼科夫 5.教育传播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 ( ) A .教育者的讲授 B .受教育者的学习 C .发展教育事业 D .促进社会进步 6.学生上下课的铃声属于 ( ) A .音型 B .非语言符号声 C .自然音响 D .事物音响 7.提出“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观点是 ( ) A .马歇尔·麦克鲁汉 B .哈罗德·英尼斯 C .欧文·戈夫曼 D .威尔伯·施拉姆 8.下列不属于多伊奇为评价模式提出的判断标准的是 ( ) A .模式的创见性 B .模式的简明性 C .模式的现实性 D .模式的推断性 9.香农研究电报通信时提出了通讯系统的传播模式的专著是 ( ) A .《传播模式论》 B .《通讯的数学理论》 C .《大众传播学诸论》 D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10 .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 ( ) A .双向沟通 B .多向传递 C .单向流动 D .循环往复

11.老师描述圆时,往往用手比划圆形,这种动作属于() A.象征性动作B.解说性动作 C.调节性动作D.适应性动作 12.狄斯塔尔现象的形式化表述是() A.2>1+1 B.2<1+1 C.1+1>2 D.1+1<2 13.“填鸭式”讲课所形成的教育传播系统是() A.开环结构B.闭环结构C.二步结构D.交叉结构 14.媒介的“高清晰度”是指() 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15.在麦克鲁汉眼中,下面属冷媒介的是() A.照片B.报纸C.印刷品D.电视 16.下列不属于德国学者纽曼提出的大众传播三特性的是() A.累积性B.深度性C.普遍性D.和谐性 17.有声电影被用于教育是在()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60年代 18.施拉姆对传播功能的概括中不包括()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能D.社会功能 19.传播学主要研究的是() A.自然传播B.动物传播C.人类传播D.机器传播 20.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 A.信源的可信性B.媒介的权威性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D.容的说服力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 案,并将其代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错选、多选不得分。每小题2分, 共10分) 1.下列属于传播基本条件的是() A.传播者B.受播者C.信息 D.环境E.通道 2.教育传播过程的基本模式是() A.闭环模式B.开环模式 C.课堂多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D.远距离媒体教学传播模式

三基考试试卷及答案(医技)

医技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试卷及答案 科室姓名 一、答题指南: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共30分,每题1分) 1.尿中所含有不使尿相对密度增高的物质是 A. 右旋醣酐 B. 放射造影剂 C. 尿素 D. 高蛋白质 E. 高葡萄糖 答案:C 2.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是 A. SO2 B. CO C. CO2 D. NO2 E. NO 答案:C 3.关于"流脑"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 B.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C. 人为唯一的传染源 D. 暴发型以儿童罹患为主 E. 95%以上由B群脑膜炎球菌引起 答案:E 4.一侧耳蜗神经核受损,将导致 A. 同侧耳全聋 B. 对侧耳全聋 C. 两耳全聋 D. 两耳听力均减弱 E. 两耳听觉均正常答案:A 5.肾性水肿首先出现的问题是 A. 上肢 B. 下肢 C. 腹腔 D. 眼睑 E. 下垂部位 答案:D 6.主诉的含义下列哪项正确 A.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看病的时间 B.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起病的时间 C.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的时间(病程) D.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发作的频率 E.指病人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其严重的程度答案:C 7.合成DNA的原料是 A. dATP dGTP dCTP dTTP B. dAMP dGMP dCMP dTMP C. dADP dGDP dCDP dTDP D. ATP GDP CDP TDP E. AMP GMP CMP UMP 答案:A 8.肺部比较叩诊不正确的是 A. 叩诊顺序,由上至下,由前至后,左右对称比较叩诊 B. 叩诊时应注意音响变化 C. 叩前胸与侧壁时板指与肋间平行 D. 叩肩胛间区板指与脊柱平行 E. 叩肩胛下区时板指可任意放置 答案:E 9.质粒是 A.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核质中 B.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胞浆中 C. 细菌的一种特殊结构 D. 细菌的基本结构,存在于核质中 E. 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答案:B 10.蕈样霉菌病是指 A. 真菌感染 B. 淋巴结恶性淋巴瘤 C. 皮肤增生性结核 D. 皮肤瘤型麻风 E. 皮肤T细胞性恶性淋巴瘤 答案:E

《教育传播学》试卷四及答案

第一学期《教育传播学》试题(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1、教育传播 2、媒体 3、教育传播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得分评卷人 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和。 2、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在重优化阶段的研究重心是。 3、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 4、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类传播过程。 5、贝罗传播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和。 6、教育传播媒体按其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和。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得分评卷人 1、简述教育传播在其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2、简述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3、简述研究传播过程中,所建立的模式的主要功能。 4、简述非语言符号的特性。 5、简述麦克鲁汉媒体理论的基本观点,并作简要评价 6、简述重复作用原理。 四、论述题:(共22分) 得分评卷人

阐述在教育传播中常用的非语言符号及其有效的运用方法。(22分)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教育传播 教育传播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5分)。 2、媒体 媒体是英文Media的译名,也称媒介,是指载有信息的物体;连接传者与受者双方的中介物;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信息的工具(5分)。 3、教育传播环境 教育传播环境是指围绕教育传播活动四周的一切事物;是教育传播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外部条件的总和(5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拉斯威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所界定的传播的三大功能是:监视环境、应付环境和传递遗产。 2、教育传播理论研究的发展在其重优化阶段的研究重心是教育传播过程的优化设计。 3、教育传播系统的最重要功能是受教育者的学习。 4、亚里斯多德的传播模式被认为最适合用于公众演说类传播过程。 5、贝罗传播模式将播过程分解为四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信源、信息、通道和受播者。 6、教育传播媒体按其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媒体和综合媒体。 三、简述题:(每题8分,共48分) 1、简述教育传播在其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 答案要点: 电子传播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信息量大、质量高,达到了系统化、科学化(2分);传播媒体多样化、多媒化(2分);传播方式,除口耳相传、读写训练外,又有了人机对话(2分);传播中使用的感官,是视、听觉并用(2分)。 2、简述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答案要点: 教育传播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有: (1)教育传播系统的研究(1分)。 (2)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研究(1分)。 (3)教育传播内容的研究(0.5分)。 (4)教育传播符号的研究(0.5分)。 (5)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研究(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