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的形象表述。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确立和逐步完善起来的。

党指挥枪的原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人民军队的性质决定的。坚持党指挥枪、即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的基本精神,一是人民解放军必须完全地绝对地无条件地置于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任何情况下,决不允许军队闹独立性,决不允许任何个人向党争兵权;二是除共产党和她的助手--共产主义青年团的组织,可以根据党中央委员会的指示在军队中工作以外,其他政党都不得在军队中发展和开展工作;三是人民解放军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服从于和服务于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强调"党指挥枪"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立军之魂,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民军队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对人民军队的宗旨作了精辟的概括:“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这一宗旨,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永远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联,永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战。这一宗旨,也是人民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战争伟力的深厚根源。军队视人民为父母,人民就会视军队如亲人,军民团结如一人,则必将无敌于天下。

在人民军队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反复阐明这一宗旨,指导军队为人民利益而战斗。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军队要经得起反"和平演变"斗争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和相对和平环境的考验,最根本的还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

人民军队的建立教学设计

人民军队的建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共创建 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记住南昌起义的时间和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知道八七会议的内容,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理解中国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通过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从国情出出发、运用实事求是的理论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难、坚持斗争的革命精神和面对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教学难点:革命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的原因 教学法方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1、以节日为话题,8月1日是什么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做为建军节? 2、以军旗为话题,解释“八一”的含义 二、新课(一)、学生初读课文,编制本课大事年表。共同回顾 (二)、南昌起义 1、指导学生看油画及领导人的插图,认识感知 2、教师结合插图概述经过。 3、抽学生找到并朗读南昌起义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抓关键词(第一枪、开始、 ....... 开端 ..) 4、教师小结引入下一个框题。

(三)、井冈山会师 1、八七会议,让学生说出内容。 2、秋收起义 3、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928年上半年中国第一个根据地 4、引导学生看地图,看路线,找到“南昌”、“长沙”、“文家市”、“井冈山”等地,引出由城市走向农村,并议论:为什么毛泽东主张由进攻大城市转到农村。 (1)比较南昌、秋收起义认识到敌人统治的中心在城市,农村薄弱 (2)回忆过去的经验教训(洋务、戊戌、辛亥、北伐战争),认识到民众的力量。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农民占绝大多数,他们是革命的主力军。革命要成功就必须到农村就必须发动群众。 5、井冈山会师引导学生看地图,后由学生讲述经过,说出这次会师的时间、组成情况、领导人及意义 6、井冈山的斗争生活。结合故事《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以及当时流行的民歌,让学生感受老一辈革命家乐观向上的精神。 (四)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红军的壮大 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看有关表格和地图,总结特点:理解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认识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 三课堂小结:1、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时间是——- 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3、形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部队—————— 4、找到了一条革命的道路———————— 四、完成作业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毛泽东的建军思想是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毛泽东的军事建设思想理论深刻,实践广泛,党性鲜明。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宝库,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精神财富。从毛泽东的人民军队建设思想和人民军队建设实践看,思想体系丰富完整,军队建设实践硕果累累。 1,必须无条件将人民军队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共产党领导军事工作的特点和优势。从我军成立开始,毛泽东就非常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整顿”,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提出了“在公司上设分行”的原则,建立班级和排的党群,在公司和团中建立党支部,在营和团级建立党委委员会,并派党代表到公司,营和团级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的制度工作党已建立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中总结了红军建设的经验,指出“红军奋战不散”。“支队建在公司上”是重要原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体制的建立,使新人民军始终保持着无产阶级的性质,把矛头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人民群众,保持人民军队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已成为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同党内外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时,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原则得到巩固和完善。1929年,毛泽东起草了《古田会议决议》,严厉批评了“总部设在外面的世界”和极端民主化的错误思

想,这些思想脱离了党的领导。它明确指出“红军是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团体”。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党委要成为军队的“领导中心”,各级党组织要“严格集中”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全国解放后,毛泽东批评高刚的“两党理论”和“军事党论”的错误,并进一步强调人民武装力量必须始终在党和人民的领导之下,枪支应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军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人民军队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建立一支革命军,最重要的是弄清楚建立军队的目的。建军之初,毛泽东十分重视这个问题。他在《井冈山之争》一文中明确要求党组织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教育,“使士兵感到自己不是在为别人而战,而是为自己和人民而战”。1929年,在解决军事建设根本方向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指出,红军是一个根据红军的性质和宗旨执行革命政治任务的武装团体。1944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革命队。我们的队伍完全是为了人民的解放和人民的利益。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关于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再次强调,“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是唯一的目的。一支军队。”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宣言中庄严宣布:“我们的军队是中国人民的军队,一切都取决于中国人民的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

建设好人民军队的必由之路

如何发扬光大古田会议精神 85年前,毛泽东主持召开了古田会议,会议通过的《古田会议决议》系统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创造性地提出党指挥枪和“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一系列方针、原则和制度,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创建新型人民军队的正确道路,古田会议无疑是我们党和军队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在新形势下,大力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坚持从思想上建党、政治上建军,是古田会议最为重要的历史贡献,也是古田会议精神的核心所在。如何把以农民为主体的军队建设成为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是当时亟待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对此,《古田会议决议》着重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坚持马列主义,开展党内正确批评。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尖锐复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要不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同敌对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敌人要想搞垮我们党和军队,首先得把我们思想搞乱。无论是过去的“和平演变”,还是现在的“颜色革命”,走的都是这个路子。 始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军队听谁指挥,枪杆子掌握在什么人手里,这是军队建设最核心的问题。《古田会议决议》深刻指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明确规定党不仅要管党,而且要管军事、管打仗,确立了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从此,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成为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成为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当前,许多青年官兵对党指挥枪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把握不透,敌对势力竭力想在青年一代身上打开缺口。在党指挥枪这个根本原则问题上,古田会议精神启示我们:一是要坚定党指挥枪的制度自信。要教育引导官兵深刻认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被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长期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制度;深刻认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历史必然性和极端重要性;深刻认识党指挥枪制度是我们特有的政治优势、胜利的不竭源泉、强军的根本保证。二是要增强党指挥枪的政治定力。敌对势力诋毁攻击得越厉害,我们越要坚定政治立场;越是内外环境深刻变化,我们越要保持政治清醒;越是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我们越要强化政治自觉。三是要提高党指挥枪的实际能力。要深入抓好军魂教育,深刻领会党指挥枪根本原则和制度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始终坚持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等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同时,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贯彻执行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尤其是党委班子建设、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始终坚持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古田会议决议》针对红军第四军内部出现的单纯军事观点,突出强调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定了红军政治委员、政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批准人: 2012年01月26日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教案 教学提要 课目: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目的:通过学习了解xxxx,掌握xxxxx,熟悉xxxxx,增强xxxxxx。内容:一、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三、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方法:理论讲解 时间:2个小时 地点:25号教室 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 教学进程 教学准备---------------------------------------------------------------------- 3分钟教学实施---------------------------------------------------------------------- 2小时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 一、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科学含义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产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是新时期加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依据。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主要由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和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两大块组成。 ㈠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产生,并被确定为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指导思想,不是偶然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所处的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 ㈡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邓小平和江泽民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方针和原则,揭示了新时期武装力量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基本规律,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与作用 ㈠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地位 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正确分析了当代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新形势,大胆创新,求真务实,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揭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客观规律。总的来说,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的思想指南。 ㈡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作用 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和江泽民同志对当代中国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贡献。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对军队建设发挥着全局性的指导

人民军队的建立

人民军队的建立 人民军队的建立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了解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 掌握“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 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再现情景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 论从史出评价事件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光辉典范 讨论探索秋收起义的队伍进军井冈山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崇敬革命前辈业绩中国革命从走苏俄的道路到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革命前辈为此作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业绩永远值得后人崇敬思想意识必须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斗争策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难点: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的原因(理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 (A.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等人背叛革命;B.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 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反动的性质,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武汉和上海的反动势力汇合起来,对幼年时期的共产党继续进行疯狂镇压。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许多共产党人和革命积极分子惨遭屠杀。但是,英勇的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而是从地下爬起来,檫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体,重新投入战斗。(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是这支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为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而奋斗的历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又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壮大。土地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主要称谓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方针和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组建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军的编制装备十分简陋,主要是步兵,并逐步组建了少量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分队,使用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步枪、机枪、轻型火炮作战,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以运动战为主的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战争。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举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取得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深入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这支军队英勇作战12.5万余次,抗击了5 8%-69%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以伤亡60余万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 万余人,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55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也取得巨大发展,正规军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27万余人,民兵达268万余人。这支雄厚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规模不断扩大,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展为四大野战军和五大军区,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以及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原(华中)军区。在这场伟

《人民军队的建立》 习题

第11课人民军队的建立 一、选择题 1、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的总指挥是() A、周恩来 B、贺龙 C、朱德 D、刘伯承 2、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的开始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3、中国共产党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4、贺龙对团长以上的军官说:“国民党已经叛变革命,我们今天要重新树立革命的旗帜,反对国民党,打倒蒋介石。”这句话可能说于() A、北伐战争前 B、南昌起义前 C、秋收起义前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前 5、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这是为了纪念()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北伐战争 D、广州起义 6、井冈山会师的时间与地点分别是() A、1927年10月、砻市 B、1928年4月、宁冈 C、1928年4月、砻市 D、1929年4月、宁冈 7、摄制组要拍一部反映南昌起义的电影,你认为下面哪些场景最有可能出现() ①朱德大摆“鸿门宴”②周恩来、朱德和贺龙等人商讨起义的计划 ③井冈山会师的场景④党中央召开会议,决定成立领导起义的党的前敌委员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是() A、井冈山根据地 B、湘赣根据地 C、鄂豫皖根据地 D、中央根据地 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时间与中心分别是() A、1927年8月、茨坪 B、1927年10月、茨坪 C、1927年8月、宁冈 D、1928年上半年、宁冈 10、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 A、中国工农革命军 B、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二、材料分析题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军队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是这支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为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而奋斗的历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又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壮大。土地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主要称谓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方针和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组建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军的编制装备十分简陋,主要是步兵,并逐步组建了少量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分队,使用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步枪、机枪、轻型火炮作战,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以运动战为主的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战争。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举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取得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深入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这支军队英勇作战12.5万余次,抗击了58%-69%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以伤亡60余万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55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也取得巨大发展,正规军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27万余人,民兵达268万余人。这支雄厚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规模不断扩大,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展为四大野战军和五大军区,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以及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原(华中)军区。在这场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与全国人民的支持参与下,经过艰苦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807万人,解放了除台湾等少数岛屿以外的广大国土。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发展到550万余人。为了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人民解放军有26万余官兵献出了宝贵生命,有104万指战员负伤。

军队发展历程

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诞生以来,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发展历程,是这支军队全心全意为民族和人民的利益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历程,是战胜千难万险不断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为保卫祖国、巩固国防,维护世界和平付出巨大牺牲并建立丰功伟绩的历程。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为中国的民族解放,为建设强大的中国国防而奋斗的历程中,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个历史时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具有无产阶级性质、又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中,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不断成长壮大。土地革命战争中,人民军队的主要称谓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这一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确立了人民军队的建军路线、方针和原则,制定了相应的制度。组建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当时红军的编制装备十分简陋,主要是步兵,并逐步组建了少量骑兵、炮兵、工兵、通信兵分队,使用大刀、长矛和缴获的步枪、机枪、轻型火炮作战,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游击战争和以运动战为主的反对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的战争。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举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取得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深入敌后,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八年全面抗战中,这支军队英勇作战12.5万余次,抗击了5 8%-69%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以伤亡60余万人的重大代价,歼灭日伪军171.4 万余人,收复国土104.8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 1.255亿。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也取得巨大发展,正规军由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的127万余人,民兵达268万余人。这支雄厚的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解放战争中,人民军队正式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其规模不断扩大,部队区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发展为四大野战军和五大军区,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以及西北、东北、华北、华东和中原(华中)军区。在这场伟大的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与全国人民的支持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 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党指挥枪的原则。 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绝不容许枪指挥党. 第一,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 第二,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第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保持和发扬军队的光荣传统,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 一、人民军队必须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军事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从我军建军伊始,毛泽东就高度重视党对军队的领导。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认真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实行班、排设党小组,连队设立党支部,营、团设立党委的制度,并向连、营、团三级派党代表,负责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从而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总结红军建设的经验时指出:“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制度的创立,使新型人民军队始终保持了无产阶级的性质,使枪杆子始终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里,使人民军队始终保持了严密的组织纪律和坚强的战斗力,成为我军建设的根本原则。在同党内外各种错误

思想的斗争中,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得到巩固和完善。1929年,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严厉批评了“司令部对外”和极端民主化等脱离党的领导的错误主张,明确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党委要成为部队的“领导中枢”,各级党组织要“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并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又及时批判了高岗“两党论”和“军党论”的错误,进一步强调:人民的武装必须永远置于党的领导和人民的领导之下,枪杆子要永远掌握在党和人民的手中。我军之所以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一个重要原因是始终不渝地坚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二、人民军队必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惟一宗旨 要建设一支革命的军队,首要的是明确建军的宗旨。在建军初始,毛泽东就非常重视这一问题。他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明确要求党组织对红军士兵进行政治教育,“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1929年,在解决军队建设根本方向问题的“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就红军的性质与宗旨指出,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明确了红军是为着人民利益而斗争的武装集团的建军宗旨。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的讲演《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

第六讲 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第六讲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思考题: 1、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历史地位 2、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具体内容 3、 导入: 接受国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责任义务、国家需要、积蓄能量——服务事业、服务国家、服务人类 中国的军队建设靠的是: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与军队建设思想、胡锦涛关于军队建设的一系列论述 主线比较 邓:以军队与国防建设为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为主线,强调经济建设 江:以“打得赢,不变质”为主线,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 胡:提出“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强调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 1、定义:指的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提出的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一整套理论、方针和原则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历史地位: 1)当代马列主义军事理论:鲜明的时代特征,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2)我军建设的科学指南:揭示了和平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的基本规律 3)我军克敌制胜的锐利思想武器:揭示了现代战争的特点和规律,为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提供了理论武器。 3、主要内容 1)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 a)两个转变:军队建设指导思想:临战状态到质量建设 战争准备指导思想:全面战争到局部战争 b)科学把握时代主题的结果:现在时间上真正大的问题是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c)发展过程: 70年代末:“世界战争不可避免,但可能推迟”(国际上战略局势逐步好转、逐步摆脱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国内政治上结束了文革) 80年代中期:“世界大战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可以避免的” 90年代初:“过去两霸争夺世界,现在比那个时候要复杂得多,乱的多”

《军队基层建设纲要》题库

学习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至少要掌握以下66项与数字有关的内容。 一、与“1”有关的内容 1、“一个核心”: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 2、“一个总目标”: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 3、“一个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政治教育应增强的“一感三性”:时代感和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二、与“2”有关的内容 5、提高“两多”能力:全面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6、“两个历史性课题”:打得赢、不变质。 7、做好管理工作应坚持的“两个结合”: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相结合,严格管理与教育训练相结合。 8、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两条主线”:以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9、“双争”活动:争创先进连队(其他基层单位冠以编制名称)和争当优秀士兵(士官、学员、义务兵)。 10、评定先进基层单位和优秀士兵应控制的“两个比例”:总数的30%和25%以内。 三、与“3”有关的内容 11、“三个确保”:确保我军始终成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确保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 12、“三句话、十二个字”的优良传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 13、军事过硬方面的“三个工作落实”:战备、训练、科研工作落实。 14、“三战”: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 15、“三室一库”:兵器室、器材室、储藏室、给养库。 16、“三分四定”:携行、运行、后留,定人、定物、定车、定位。 17、政治教育的“三个紧贴”:紧贴时代发展、紧贴使命任务、紧贴官兵实际。 18、基层保卫工作的“三个防止”:防止敌对势力渗透,防止不法分子破坏,防止腐朽思想文化侵蚀。 19、行政管理工作中应强化官兵的“三种意识”:履行职责、遵章守纪、服从命令的意识。 20、行政管理工作中应防止和纠正的“三松”现象: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 21、武器装备管理的“三化”:科学化、制度化、经常化。 22、军官对所属装备的“三个熟悉”:熟悉基本性能、熟悉数质量情况、熟悉日常管理要求。 23、修理人员对所属装备要达到的“三会”标准:会检测、会调试、会维修。 24、基层党支部应着力增强的“三种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领导单位全面建设的能力和带领官兵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25、基层党支部建设应不断增强的“三力”: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6、军人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三大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 27、开展“双争”活动的“三评”原则:季度讲评、半年初评、年终总评。 28、“三个一线建设”:一线指挥部、一线战斗堡垒、一线带兵人队伍。 四、与“4”有关的内容 29、《纲要》的四个部分:基层建设标准,基层经常性主要工作,基层建设的总结评比和表彰,领导机关抓基层的主要职责和要求。 30、政治合格方面的“四个忠于”: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31、作风优良方面的“四无”:无弄虚作假,无隐情不报,无处事不公,无铺张浪费等问题。 32、军事训练的“四落实”:人员、内容、时间、质量。

人民军队的地位和作用 四

人民军队的地位和作用四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捍卫社会主义祖国的钢铁长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无一例外地表明,人民解放军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在建立和巩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推翻旧政权的骨干力量。 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残酷统治下,广大人民群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见的。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在反动统治势力对革命力量实行白色恐怖和血腥镇压的条件下,中国人民和无产阶级是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进行革命和夺取政权的。中国想要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必须走武装斗争的道路。正如毛泽东强调指出的,“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要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创建初期是认识不足的。大革命的失败,沉痛地教训了中国共产党人,于是有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等,进入了创建红军的新时期。各地武装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成为人民军队最初来源和骨干力量,点燃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星星之火,引发成为后来的全国燎原之势。 在毛泽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光辉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并牢牢掌握着革命军队,领导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变成了真正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正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指出的:“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我们党所领导的完全新型的与人民血肉相连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二)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 国家政权建立以后,消除和反对来自国内外的破坏和挑衅,便成了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民军队则是完成国家这一使命的中坚力量。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人民解放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