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七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七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七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

十七人口的空间变化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

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B.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解析】1选C,2选D。第1题,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

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城市产业未饱和,经济效益仍增长;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乡村土地大面积的撂荒不是主要原因。第2题,“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与性别结构的均衡化、年龄构成的年轻化无关;人口数量的提高不表示技能、素质的提升。

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图为我国近几年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增长情况分析图。读图完成3~5题。

3.2012~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回落的原因可能是( )

①农村人口数量减少

②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加

③城市就业机会减少

④农业收入迅速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

B.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就业机会增多

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孩

D.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支出快速增加,净收入少

5.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仍然超过本地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那么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会给城市带来的社会问题最可能是( )

A.“春运”期间交通运输压力仍然很大

B.城市交通更加拥堵

C.农村出现的留守老人和儿童增加

D.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解析】3选A,4选B,5选A。第3题,随着我国城市化加速发展,农村人口数量减少,导致农民工总量增速回落,故①正确;由于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从事农业生产的人数增加,②正确;中小城市,特别是小城镇,发展的机会、就业的机会都比大城市少得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经济规律决定的,故③错误;总体来说农业的收入低于第二三产业。第4题,影响农民工迁移的重要因素是经济收入,与交通和环境关系较小。导致倒吸现象的原因为随着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就近就业机会增多,既能照顾家庭又能有经济收入。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放宽二孩是对全国实施的人口政策,不受地域限制;随着物价的上涨,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支出增加,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总体支出“快速”增加的现象。第5题,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大,春节期间流动人口数量大,会导致交通运输压力增大;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对城市交通拥堵影响不大;农村出现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是对城市的影响;进城务工人员数量多,不一定带来社会治安问题。

(2020·吉林模拟)根据北京市2011~2017年常住人口增量及增长速度统计图,回答6~8题。

6.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2011年北京常住人口最多

B.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减少

C.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最少

D.2015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速最快

7.导致北京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北京市( )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

8.今后,北京市引进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 )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6选B,7选A,8选D。第6题,读柱状图可知2011~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一直是增加,只是增幅变小,而到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量首次出现负值,所以到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最多,读曲线数值可知增速最快的应该是2011年,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增量首次出现负值,所以常住人口减少。第7题,北京是首都,经济发达,设施完善,吸引着大量人口流入,近年来常住人口的减少是因为产业的升级转型,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精尖人才,而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由北京转出,造成普通劳动者随之迁出。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今后北京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需要引进高科技人才。

(2019·河南联考)下表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9~11题。

9.广东省人口增量远超其他省市,主要原因是( )

A.死亡率低

B.出生率高

C.人口迁入多

D.环境容量大

10.北京市常住人口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政策限制

B.矿产短缺

C.交通发达

D.经济放缓

11.吉林省常住人口的变化会导致 ( )

A.劳动力极度缺乏

B.老龄化程度增加

C.人口死亡率下降

D.环境人口容量扩大

【解析】9选C,10选A,11选B。第9题,由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经济整体较为发达,就业机会众多,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广东省人口增量远超其他省市,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多。死亡率低不是广东省人口增量远超其他省市的主要原因;广东省目前人口出生率较低;环境容量也不是广东省人口增量远超其他省市的主要原因。第10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年来国家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对在京的大量产业和人员进行转移;北京一直都是一个矿产资源贫乏城市,因此这一点不是其常住人口负增长的原因;发达的交通应该能吸引更多的人口进入,不应该使

常住人口进入负增长的状态;北京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第11题,由表格内容可知吉林的常住人口流失了15.6万人,还不至于造成吉林省劳动力极度匮乏的状态;由所学知识可知吉林省的人口外流部分几乎都是年轻人口,那么在年轻人口大量外流的状态下,吉林省的老龄化会有一定程度加深;吉林省常住人口的减少不会影响其人口死亡率;吉林省的环境人口容量相对固定,不会轻易改变。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分)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出现了世界特有的“农民工”现象,他们是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工”像鸟一样的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现象。这给我国自然和社会环境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图为“我国省际人口流动规模统计图(港澳台资料暂缺)”。

(1)“候鸟”经济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2)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主要在几月?为什么?

(3)目前每年有大量人口流入山西省和云南省,两地吸引人口流入的因素有何不同?

(4)西藏是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最少的省区,为什么?

【解析】第(1)题,“农民工”像鸟一样的南飞北迁,形成“候鸟”现象。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大量流动人口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容易形成交通拥堵问题。流动人口数量大,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根据图中曲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有广东、浙江、上海、江苏、北京等,空间分布特点是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根据图中曲线,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流入新疆的农民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时间在8~10月。第(3)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旅游资源丰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4)题,西藏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有独特民族文化影响,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

答案:(1)不利影响:给交通带来巨大压力;造成社会环境不稳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严重。分布特点: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2)时间:8~10月。原因: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采摘时间集中在8~10月。

(3)山西:煤炭资源的开采吸引大量劳动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4)西藏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人口容量小,不能吸纳大量人口迁入;西藏人口数量少,也不会有大量人口迁出。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8分)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下图是2010年3个城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情况。

(1)归纳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性特点。

(2)分析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较大比例的原因。

(3)诸如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超大城市是否应限制外来人口?请表明你的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对比3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以及与各市地理位置的关系,可知共同特点是外来人口主要来自邻近3市的省份;人口大省外来人口比例高,中东部省份比例高。第(2)题,河南、四川、湖北3省在北京、上海、广州外来人口中均占有较大比例的原因主要与到城市的距离、文化习俗适应性、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关。第(3)题,此题为开放性问题,回答的理由能够充分支持自己的观点即可。

答案:(1)(地理位置)邻近省份;人口大省(河南、四川、湖北等);中东部地区省份比例高。

(2)3省与3个城市的距离差别不大;3省兼具南北文化属性,适应性强;皆为人口大省,剩余劳动力多。

(3)应该限制:外来人口增加了城市负担(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就业等);加重了大城市病(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

不该限制:外来人口(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角色)促进了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域和城乡间的文化交流。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20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时作业课课练(有答案)

目录 第一单元 (2) 1.古诗三首 (2) 2.燕子 (4) 3.荷花 (6) 4.昆虫备忘录 (8) 语文园地一 (9) 第二单元 (10) 5.守株待兔 (10) 6.陶罐和铁罐 (11) 7.狮子和鹿 (12) 8.池子与河流 (14) 语文园地二 (14) 第三单元 (16) 9.古诗三首 (16) 10.纸的发明 (18) 11.赵州桥 (20) 12.一副名扬中外的画 (21) 语文园地三 (22) 第四单元 (24) 13.花钟 (24) 14.蜜蜂 (25) 15.小虾 (27) 语文园地四 (27) 第五单元 (29) 16.小真的长头发 (29) 17.我变成了一棵树 (30) 第六单元 (32) 18.童年的水墨画 (32) 19.剃头大师 (33) 20.肥皂泡 (35) 21.我不能失信 (36) 语文园地六 (37) 第七单元 (38) 22.我们奇妙的世界 (38) 23.海底世界 (40) 24.火烧云 (42) 语文园地七 (43) 第八单元 (44) 25.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44) 26.方帽子店 (46) 27.漏 (47) 28.冬枣 (49) 语文园地八 (50)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 第 1 课时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融.化(rónɡ róu)燕.子(yān yàn)鸳.(yuān yān)鸯.(yānɡiānɡ ) 2.默写古诗《绝句》。 3.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绝句》写了怎样的画面。 参考答案 1.rónɡ√yàn√yuān√yānɡ√ 2.默写《绝句》。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3.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清香,河滩上冰雪融化,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温暖的沙子上还偎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第 2 课时

课时作业提升练 二十一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二十一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40分钟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 上表是《当代中国的农业合作制》关于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据此可知( ) A.原有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B.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 C.农村经济体制革新成为社会共识 D.农业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基本建立 【解析】选C。“实行包产到户生产队所占比例的统计数据”中,从1979年后,比率越来越高,说明社会认可度越来越高,故选C;材料从1979年开始统计,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开始,排除A;1956年农业合作化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排除B;包产到户不属于集约化的生产方式,排除D。

2.1978年后,“包产到户”的农村责任制被不断修改提法,表述由开始的“不准”“不许”到“不要”再到“有条件地允许”,最后才以其合法性推向全国。这说明,农村经济改革( ) A.曾一度遭到农民的抵制 B.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 C.注重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D.配合了城市经济的改革 【解析】选B。材料反映了农村改革是一个不断放开和深入的过程,体现了农村经济改革的渐进性探索,B正确;材料信息强调的是提法的变化,不能说明农民的态度,更不能说明遭到农民抵制,A错误;虽然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发展农村生产力,但材料信息没有体现,C错误;城市改革是在农村改革之后进行的,所以不能 说农村改革配合了城市改革,D错误。 3.1979年,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第二次经济理论研讨会上,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社会主义经济也是一种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市场竞争是其内在机制,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样的认识( ) A.呼应了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 B.揭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 C.表达了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诉求 D.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解析】选C。从材料中可看出,当时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是希望改变计划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故选C。

【高考调研】2019届新课标高历史三二轮复习 课时作业2及答案

课时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开化中学模拟题)日本学者内藤乾吉说:“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而是综合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贵族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与此说相符的观点是() A.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总是不断加强 B.唐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C.唐代门下省的权力超过了皇权 D.唐代皇权受到了宰相权力的制约 答案 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裁政治”“门下省则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和门下省的职责可知,D项符合题意。 2.(2018·河北省“五个一名校联盟”模拟题)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该材料意在表明() A.中书省只是毫无实权的秘书机构 B.三省的设置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C.职能分工明确且国家政务各有侧重 D.三省间并无实质性的制衡关系 答案 D 解析从“三省职掌的划分,十分有趣,却也十分无聊,它只不过是皇权一权的琐碎分配”等信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唐朝三省职权的划分。材料没有反映出中书省无实权,A项错误且与所学不符;从“实质上中书省只是皇帝私人的秘书室,门下省只是皇帝私人的收发室”可知B项错误;从“看它们的官属,无论官称和职务,几乎完全相同,只好勉强用“左”“右”予以区分”可知C项错误;D项符合题意。 3.(2018·慈溪中学模拟题)唐代曾开办“算学馆”,一度把数学纳入科举范围,但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到了晚唐,算考试停止了。算的最终命运反映了唐朝 () A.科技发展的停滞 B.科举制度的衰落 C.官僚政治的腐败 D.社会价值取向功利化 答案 D 解析从“算考出身的官员官阶很低,所以应试的人很少”可知当时知识分子功利化的现实比较严重,故选D项。 4.(2018·济宁市模拟题)宋朝“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这表明宋代科举制的实行() A.活跃了人们的思想 B.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C.扰乱了社会的秩序 D.影响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答案 D 解析从材料“广开科举之门”“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中可知,科举制的实行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所以选D项。 5.(2018·莱州一中模拟题)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者提供了反面教材。有鉴于此,宋朝为此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抑制兼并,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B.进一步完善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 C.加强对整个官僚集团的分权与监督 D.加强对边疆地区的防守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代吸取唐藩镇割据的教训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集权往往通过分化事权,一职多官,从而使官僚集团相互牵制,相互制约,故C项正确;宋代实行不抑兼并和守内虚外的政策,A、D两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无关,故排除。 6.(2018·江西百所重点中学模拟题)鄂州(今湖北)的南草市,“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这一记载是在() A.东汉 B.南北朝

课时作业(十七)

高中英语必修三课时作业(十七) Unit 5 Canada—“The True North” Section ⅠWarming Up & Reading—Pre-reading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Ⅰ.完形填空 I was on my way to the library to study for history class.Tha t’s when I saw my friend and her __1__knocking on doors. As I was standing outside one house,my frien d’s brother walked__2__me and went to the door of the house.When the hostess__3__ the door,I heard him say,“Excuse me.Hi!I am raising money for my __4__.She needs to have a(n) __5__,but we do n’t have enough money.Could you please help with a donation (捐赠)?” The__6__gave him some coins and he said,“Thank you so much!God bless you.”__7__,he walked on to the next house.I could see he did n’t __8__much money. Instead of going to the__9__ I went to the bank.I told the bank teller (银行出纳员) that I wanted to withdraw (提取) all my__10__ .She said to me,“But,sweetie,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with it?I__11__you were going to use that money to get into university.”I told her something else__12__and it was needed for a better cause,so she gave me the money.Then I walked to my frien d’s house.They had only__13__nine hundred and sixty-two dollars,which was n’t__14__ a quarter of what they needed.I told my friend to __15__ my money.When she saw it,she__16__ right away it was my money for university. The idea of going to university had been a very__17__one for me,but she needed the money more than I __18__.Now her mom will be having the operation in the__19__ two days.As her friend,I truly__20__all goes well with her family. 语篇解读在去图书馆的路上,作者看到朋友及其弟弟为母亲手术募捐,便改道到银行取出自己所有的学费捐给了朋友。爱心无限,行动可嘉。 1.A.classmate B.cousin C.friend D.brother 解析:从第二段“my frien d’s brother walked”可知是作者的朋友和朋友的弟弟。 答案: D 2.A.to B.past C.along D.with 解析:由后面的“and went to the door of the house”可知“我”朋友的弟弟从“我”身边走过(past),走到了房子的门口,故选B项。 答案: B 3.A.answered B.cleaned C.closed D.offered 解析:此处表示女主人应门,故选A项。answer the door表示“应门”。 答案: A 4.A.dad B.sister C.mom D.teacher 解析:根据最后一段中的“Now her mom will be having the operation”可知C项正确。 答案: C 5.https://www.360docs.net/doc/4513665616.html,cation B.university C.job D.operation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二十一) 模块7 Unit 2 Fit for life 译林牛津版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 模块7 Unit 2 Fit for life 译林牛津版 (限时:30分钟) Ⅰ.单项填空 1.Now we've got a foot in the door; we are hoping to ________ a big market in China. A.open up B.open out C.open into D.open by 2.Some students, who are addicted ________ the computer games, do not go to school at all. A.to play B.playing C.to playing D.with playing 3.The President ________ the idea that the welfare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A.applied to B.appealed to C.adjusted to D.subscribed to 4.We have made all the ________ for the conference. A.preparation B.conditions C.acts D.arrangements 5.It took Mary a long time to ________ a new dress at the store. A.pick up B.pick out C.take up D.take out 6.The key ________ English well is to read more when ________. A.to learning; possibly B.of learning; possibly C.of learning; was possible D.to learning; possible 7.The river is so seriously polluted that few fish, ________, can be found alive in it. A.if ever B.if some C.if any D.if never 8.It remains ________ whether Jim'll be fit enough to play in the finals. A.seen B.to be seen C.seeing D.to see 9.His surgeon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 acupuncture to reduce and relieve his pain according to one theory,which suggests that acupuncture ________ pain signals ________ the spinal cord or brain. A.used; blocks; from reaching B.use; blocks; from reaching C.would use; should block; from reaching

二轮化学第一部分 专题十七课时作业

二轮化学第一部分专题十七课时作业 1.已知An+、B(n-1)+、C(n+1)+、D(n+1)-都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B、C、D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 A.C>D>B>A B.A>B>C>D C. B>A>C>D D.A>B>D>C 2.Y元素最高正价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A.KCl B.Na2S C.Na2O D.K2S 3.判断并写出下列微粒符号: 1、含10个电子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含10个电子的阴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10个电子的化合物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氯化铝的熔点为190℃(2.02×105Pa),但它在180℃常压即开始升华。 (1)氯化铝是晶体(填“离子”或“分子”)。 (2)在500℃,1.01×105Pa时,氯化铝的蒸气密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为11.92g·L-1,则氯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 。 (3)设计一个更可靠的实验,证明氯化铝是离子晶体还是分子晶体,你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W、X、Y、Z为短周期内除稀有气体外的4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为金属元素。Y和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Y、Z两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之和为W、X两元素质子数之和的3倍。由此可知: (1)写出元素符号:W为_________,X为________,Y为____________,Z为____________。(2)W 2Z是由____________键组成的分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3)由Y、X、W组成的物质中有____________键和__________键组成的_______化合物。 6.右图为周期表的一小部分,A、B、C、D、E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元素的最高价是负价绝对值的3倍,它的最高氧化物中含氧60%,回答下列问题: (1)A的质量数是______,位于第______周期,第_____族。 (2)B、C、E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E的气态氢化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稳定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并排序) 7.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A2C和BC2两种化合物。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一个,B位于A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 层多2个,而C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B;C;B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BC2是由键组成的(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8.已知A是气态烃,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的相对分子量小于30,在下图变化中,中间产物C跟葡萄糖一样也能跟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E有香味,(反应条件未写出)。 E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语文课时作业五年级答案 【篇一: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 案】 class=txt>第一单元参考答案 1草原 一、给句子中加点词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空气是那么清鲜(清新清爽),天空是那么明朗。 2、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潇洒自由自在随意),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3、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害羞),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二、照样子,写词语,并造句。 1、忽(飞)忽(落)忽(上)忽(下)忽(强)忽(弱) 忽(高)忽(低)忽(明)忽(暗) 2、一(碧)千(里)一(诺)千(金)一(字)千(金) 一(发)千(钧)一(掷)千(金) 从1、2两组中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一诺千金——小明一诺千金,从不食言。三、默读课文,填空。 老舍在《草原》一文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喜迎远客、主客联欢。读后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奇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五、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特点。 1、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我从这句话中感受到草原辽阔、碧绿的特点。其中?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让我觉得整个草原好像一幅的巨大的中国画。 2、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老舍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这个句子将蒙古族人民迎接汉族客人的队伍比作一条彩虹,非常贴切巧妙,因为这道彩虹不仅是颜色、形状的准确描摹,也是蒙汉情深的恰当比拟。 优美的句子: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六、品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时作业(二十一)模块7Unit2Fitforlife译林牛津版

课时作业(二十一) [模块7 Unit 2 Fit for life] (限时:30分钟) Ⅰ.单项填空 1.Now we've got a foot in the door; we are hoping to ________ a big market in China. A.open up B.open out C.open into D.open by 2.Some students, who are addicted ________ the computer games, do not go to school at all. A.to play B.playing C.to playing D.with playing 3.The President ________ the idea that the welfare system should be improved. A.applied to B.appealed to C.adjusted to D.subscribed to 4.We have made all the ________ for the conference. A.preparation B.conditions C.acts D.arrangements 5.It took Mary a long time to ________ a new dress at the store. A.pick up B.pick out C.take up D.take out 6.The key ________ English well is to read more when ________. A.to learning; possibly B.of learning; possibly C.of learning; was possible D.to learning; possible 7.The river is so seriously polluted that few fish, ________, can be found alive in it. A.if ever B.if some C.if any D.if never 8.It remains ________ whether Jim'll be fit enough to play in the finals. A.seen B.to be seen C.seeing D.to see 9.His surgeon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 acupuncture to reduce and relieve his pain according to one theory,which suggests that acupuncture ________ pain signals ________ the spinal cord or brain. A.used; blocks; from reaching B.use; blocks; from reaching

2017版高三英语大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7 Laughter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十七)Laughter A卷 Ⅰ.单句语法填空 1.The ________(harmonious)of sea and sky makes a beautiful picture. 2.The policeman ask him for proof of________ (identify). 3.I invited her to dinner but she did not ___(response)yesterday. 4.To his ________(astonish),he passed the exam fortunately. 5.It ________(forbid)to marry someone who is not a member of the same faith. 6.Mary agreed,but she did not sound very ________(convince).7.This time tomorrow,we ________(perform)on the stage. 8.When the police arrived,the drunk actor ________(beat)the reporter. 9.This plant is ________(resist)to cold weather,so you needn't worry about the cold. 10.Last year,our headmaster usually went ________(work)on his bike to promote the low-carbon life. 11.It ________(rain)cats and dogs for over a week,which had caused landslides in many places. 12.Don't bother your sister.She ________(write)an important report. 答案: 1.harmony 2.identification 3.respond 4.astonishment 5.is forbidden 6.convinced7.will be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课时作业本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2021最新版) 作者:______ 编写日期:2021年__月__日 第八章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一)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不需要阻力 [课堂作业]1、(1)速度

(2)长小匀速直线 (3)牛顿第一定律 2、D 3、A 4、C [课后作业]5、木板推理力与运动 6、C 7、D 8、C 9、B 10、C

11、(1)小车、长木板 (2)实验方法:用力推着小车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运动,然后撤掉推力实验现象:小车继续在长木板上运动(答案合理即可) 第八章第2课时牛顿第一定律(二)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惯 [课堂作业]1、左惯性 2、锤柄继续向下运动 3、D 4、C 5、B 6、快速甩动手时.水珠与手一起运动;手停止运动时,水珠由

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就会被甩掉 [课后作业]7、惯性车辆行驶时,前后要保持一定的车距(答案合理即可) 8、惯性静止 9、减速惯性 10、跳远前要助跑驾驶员必须系上安全带 (答案合理即可) 11、C 12、D 13、A 14、D 15、B

16、车辆启动前,人和车处于静止状态.在车辆启劝后,脚受摩擦力作用随车运动,而人的上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容易向后摔倒 第八章第3课时二力平衡答案 [知识梳理]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 2、同一物体相等相反同一条直线 [课堂作业]1、4竖直向上 2、50水平向左 3、D 4、C 5、A 6、如图所示

[课后作业]7、10水平向左18 8、10⁴10⁴竖直向上 9D13D 10D14A 11D15D 12C

2018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专题八课时作业二十一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理

课时作业(二十一)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1.(2017·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 :ρ=cos θ+sin θ和直 线l :ρsin ? ????θ-π4=22(ρ≥0,0≤θ<2π). (1)求圆O 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θ∈(0,π)时,求直线l 与圆O 的公共点的极坐标. 解析:(1)圆O :ρ=cos θ+sin θ, 即ρ2 =ρcos θ+ρsin θ, 故圆O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 +y 2 =x +y ,即x 2 +y 2 -x -y =0, 直线l :ρsin ? ????θ-π4=22, 即ρsin θ-ρcos θ=1, 则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x =1,即x -y +1=0. (2)由? ?? ?? x 2 +y 2 -x -y =0 x -y +1=0得? ?? ?? x =0 y =1, 故直线l 与圆O 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 ? ??? 1,π2. 2.(2017·江苏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x =-8+t ,y =t 2 (t 为参数),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 x =2s 2 , y =22s (s 为参数).设P 为曲线 C 上的动点,求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2y +8=0. 因为点P 在曲线C 上,设P(2s 2, 22s), 从而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d =|2s 2-42s +8| 12+-22 =2 s -2 2 +45 . 当s =2时,d min =45 5 . 因此当点P 的坐标为(4,4)时,曲线C 上的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取到最小值45 5.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已知曲

高考安徽英语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17

课时作业(十七) Ⅰ.单项填空 1.(2014·哈尔滨模考)—Shall I help you with the math problem? —________. A.If you wish B.With pleasure C.You’re welcome D.That’s right 2.(2013·皖南八校三次联考)Launched in March 2010,ChinaFace has been a daily news feature________on a Chinese individual. A.being focused B.focusing C.to be focused D.to focus 3.(2014·济南3月模拟)The quarrel________to the fight started from their disbelief in each other. A.led B.to lead C.leading D.has led 4.(2014·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联考)If we just bring over products developed for the US market,we will soon be________to just competing on price. A.made B.intended C.reduced D.forced 5.(2014·日照模拟)The young man was modest and worked hard,and gradually managed to________his status. A.take up B.bring up C.build up D.put up 6.(2014·北京四中3月模考)It is well known that knowledge is________treasure house,but practice is________key to it. A.a;the B.the;the C.a;/ D./;the 7.(2014·安徽七校联考)It is difficult for children to change their eating habit later in life.________,parents should encourage healthy eating from an early age. A.Otherwise B.Therefore C.Besides D.However 8.(2014·东北三省三校一联)Traffic conditions in Beijing________for decades.At first people only complained about jams during rush hours,but today every hour is rush hour. A.is worsening B.have worsened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答案

一、填空(32分) 1、截止6月20日,地震已造成69180人遇难,374008人受伤,17406人失踪,请你统计一下,这次地震造成的伤亡人数大约是()万人 2、小明家这个月的收入2500元,记作+2500,在购买书籍方面支出200元,记作()元。 3、58 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素数。 4、把一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长的(),每段长()米。 5、比2.5千克少20%是()千克,5千克比4千克多()%。 6、3.2:0.24的最简整数比是(),比值是()。 7、3时20分=()时;1002立方分米=( )立方米。 8、()÷6=6∶()==()% 9、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10、一张地图,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是1:6000000。如果某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600千米,图上距离应是()厘米。 11、把4.05、0.4705、41%、25 、0.411从左到右依次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四位的数是( )。 12、从下面的比中选出两个比组成一个比例是( ) 2:1 2.4:3 : 0.5:0.25 13、成人身高大约是脚长度的7倍,如果一个成人的脚长χ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 14、4.3时()4小时30分8.999×99()899.9 π () 3.14 15、一批零件有500个,经检验有10个废品。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16、一个圆柱体木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是(1004.8 )平方厘米。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应削去()立方厘米。 17、一组数据16、13、10、16、10、40、10、50、10、5,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中 位数是(),众数是()。 18、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比例。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8分)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30度,其余两个内角度数比是3:2,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①锐角②直角③钝角 2、甲数的23 等于乙数的15 ,甲数和乙数比较()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高一上册物理课时作业及答案 【一】 一、选择题 1.关于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其质量加倍,则轨道半径也要加倍 B.它在北京上空运行,故可用于我国的电视广播 C.它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 D.它运行的角速度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 解析:选D.由GMmr2=mv2r知轨道半径与卫星质量无关,A错;同步卫星轨道必须和赤道平面重合,即卫星只能在赤道上空,不能在北京上空,B错;其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错;同步卫星必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D对.2.关于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中物体的超重、失重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发射过程中向上加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B.在降落过程中向下减速时产生超重现象 C.进入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产生失重现象 D.失重是由于地球对卫星内物体的作用力减小而引起的 解析:选ABC.超、失重是一种表象,是从重力和弹力的大小关系而定义的.当向上加速时超重,向下减速时(a方向向上)也超重,故A、B正确.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万有引力完全提供向心力,卫星及卫星内的物体皆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C正确.失重的原因是重力(或万有引力)使物体产生了加速度,故D错. 3.2013年6月我国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与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成功完成交会对接.若二者对接前在各自稳定圆周轨道运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者运行方向相同,视为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可在当前轨道位置对“神舟十号”适当加速 B.“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大 C.“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 D.在“天宫一号”内,太空健身器、体重计、温度计都可以正常使用 解析:选AC.神舟十号适当加速后做离心运动可与天宫一号对接,选项A正确.由于天宫一号距地面较远,所以天宫一号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比神舟十号小,选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天宫一号”在发射入轨后的椭圆轨道运行阶段,近地点的速度大于远地点的速度,选项C正确.在“天宫一号”内,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体重计不可以正常使用,选项D错. 4.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向心加速度变大 C.线速度变大D.角速度变大 解析:选A.A.地球的自转周期变大,则地球同步卫星的公转周期变大.由GMmR+h2=m4π2T2(R+h),得h=3GMT24π2-R,T变大,h变大,A正确.B.由GMmr2=ma,得a=GMr2,r增大,a减小,B错误. C.由GMmr2=mv2r,得v=GMr,r增大,v减小,C错误. D.由ω=2πT可知,角速度减小,D错误. 5.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几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v=gR,可知三颗卫星的线速度vAB.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三颗

2018届高考化学课时作业17(化学平衡状态_化学平衡的移动)(高三)AqwMnl

C.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至1 L,则X的体积分数减小,浓度增大 D.若升高温度时,Z的浓度增大,则温度升高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解析反应中各物质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相应化学计量数之比,Δn(X)∶Δn(Y):Δn(Z)=0.1∶0.15∶0.1=2∶3∶2,即反应可表示为2X +3Y?2Z,将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中可得K=64 000,A项错误;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移动,但平衡常数不变,B项错误;容器的体积缩小到1 L,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X的体积分数减小,但X的浓度增大,C项正确;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D项错误。 答案 C 综合提升 5.(2016·山东威海模拟)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g)+6H2(g) ?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v(CO2)=2v(CH3CH2OH)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C.增大压强,可提高CO2和H2的转化率 D.相同条件下,2 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等于1 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解析A项没说明正逆速率,所以无法判断正逆速率相等,错误;B项,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改变,错误;C项,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正确;D项,2 mol氢原子形成氢分子放出能量,所以二者具有的能量不相等,错误。 答案 C 6.(2016·重庆南开中学二诊)已知C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还原沉淀法是处理含铬(含Cr2O2-7和CrO2-4)工业废水的常用方法,过程如下: 已知转化过程中反应为2CrO2-4(aq)+2H+(aq) ?Cr2O2-7(aq)+H2O(l)。转化 后所得溶液中铬元素含量为28.6 g·L-1,CrO2-4有10 11转化为Cr2O 2- 7 。下列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溶液颜色保持不变,说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若用绿矾(FeSO4·7H2O)(Mr=278)作还原剂,处理1 L废水,至少需要917.4 g C.若常温下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K=1×1014,则转化后所得溶液的pH=6 D.常温下K sp[Cr(OH)3]=1×10-32,要使处理后废水中c(Cr3+)降至1×10-5 mol·L-1,应调溶液的pH=5 解析 1 L溶液中n(Cr)= 28.6 g 52 g·mol-1 =0.55 mol,所以溶液中c(Cr2O2-7)=

新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练习)课时作业21

课时作业(二十一)辨析并修改病句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屠呦呦获诺奖,给中国科学界带来的绝不只是一个奖杯,更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供了指引方向和反思空间。 B.一直倡导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有利于将各国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走共同发展繁荣之路。 C.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为世界各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和学习汉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促进多元多彩的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D.衡量一个批评家是否称职,不只要注意“他批评的好坏是什么”,还要注意“他讲的是真话、讲出好之为好的道理”。 解析:B.成分残缺,可在“走共同发展繁荣之路”前加“让我们大家”。C.语序不当,“为世界各国民众了解中华文化和学习汉语”应改为“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华文化”。D.不合逻辑,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可将“他讲的是真话、讲出好之为好的道理”改成“他讲的是否是真话、是否讲出好之为好的道理”。 答案:A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5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学校应注重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教育环境,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解析:A项,“推动”与“精神”搭配不当。C项,“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D项,成分残缺,“构建学生充分参与学校教育活动”后加“的机制”。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很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金砖国家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都致力于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并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建设者。 B.泡菜、葡萄酒之类的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成本低,质量易于达标,新兴市场国家更容易从这些产品起步,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从而取得市场份额。 C.我们中国的古代先贤们最关注的不是外在的自然,不是高高在上的天国,也不是纯粹的思辨领域,而是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心性、人性、生命、社会和人生。 D.《办法》明确了参与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主体定位,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销售、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 解析:A项,搭配不当,“发动世界经济增长”应改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B项,成分残缺,可以在“满足特定地区和一定层次的外国消费者”之后添加“……的需求”。D项,不合逻辑,可将“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理赔、承保、销售、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改为“规定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B.国家教委近日发文重申,幼儿园不得收取书本费和入园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费用,也不得开办所谓的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